小学教育的功能特性范文

时间:2024-01-25 17:21: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教育的功能特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教育的功能特性

篇1

关键词: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

随着我国现代化事业的蓬勃发展,社会的各个方面迸发出巨大的活力。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教育也必须发生深刻的变革。作为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艺术教育作为学校美育的最重要内容和最主要途径,因此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正是在这种大时代背景下,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例如:在中小学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教育教师;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有声有色的课外、校外艺术活动;编写具有一定质量的、适合地方特色的中小学艺术教材等,中小学艺术教育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今后如何发展,艺术教育的路在哪里?也引起所有艺术教育者的认真思考。

目前,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为这样几个方面:首先,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不科学、不全面, 常把艺术技能的掌握作为教育的主要重点,忽视审美修养的培养;其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待艺术教育的重视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真正投入去做的较少,多为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做表面化的工作。并且中小学里专业的艺术师资较缺乏,部分学校多数存在由略懂唱歌、画画的非专业教师来任职艺术课程的教学,这样必然导致艺术课程教学水平不高,开课没有质量的保障;再次,在中小学中艺术课程开课率较低,在个别地方的学校中仍然存在为了学校的升学率,艺术课程为数理化等主要升学考试课程让路的教学情况。在此,作为艺术教育者,我们必须清楚认识:普通中小学的艺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提高每一位学生的艺术审美修养的基础素质教育,而不是针对少数学生,提高他们的艺术技能技巧的职业培训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实践的向前推进,以往许多违背素质教育思想的艺术教育观念和行为都必须引起我们艺术教育者应该积极思考并更新我们的艺术教育观念。

1明确艺术教育并非培养艺术尖子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是普通教育的本质属性与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本质属性与要求。普通中小学的艺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以提高每一位学生的艺术审美修养为主要目的素质教育。目前我国学校教育的主旋律是中小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作为应试教育“受害者”的艺术教育,理应成为这项“转轨工程”的排头兵。然而,被认为最能促进艺术教育工作的一项得力措施――艺术特长生在升学考试中能获得加分的褒奖,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应试教育之风,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普通中小学艺术教育面向个别尖子生培养的错误做法。艺术教育一旦与升学考试搅在一起,那么,我们交给学生的将极有可能不是艺术本身,而是如何应付艺术考试的方法。我们且不谈这样的艺术教育因此会冷落了多少同样有权利并渴望享受艺术教育的学生,单看那些“从中受益”的艺术骄子,他们接受的是真正的艺术教育吗?恐怕他们接受的只不过是一种与艺术教育的理想背道而驰的艺术技能技艺训的练罢了。死记硬背和机械运用所掌握的枯燥乏味的理性知识和技能技巧,而不是通过赏心悦目的教学过程,来培养出学生对艺术的兴趣爱好和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和欣赏水平。因此,对于中小学的艺术教育者必须明确艺术教育的本质,注重全体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审美欣赏能力的培养。

2强调艺术教育的审美功能以此发挥辅德、益智功能

我们今天强调艺术教育的审美功能和作用,是有现实背景和针对性的。长期以来,我们总习惯于从德和智的角度去规范艺术教育目的,去评判艺术教育的成败,去争取艺术教育的地位,而忽视了艺术教育最本质、最独特的审美功能。强调艺术教育的审美功能,并不是否定艺术教育的德、益智功能,恰恰相反,艺术教育的辅德、益智功能的发挥必须是通过审美这一中介环节才能发挥这方面的作用。艺术教育只有使自身真正成为审美教育,并在审美育人功能的前提下,才能够实现其辅德、益智功能。也就是说,中小学的艺术教育所具有的辅德、益智功能是艺术教育审美功能发挥的必然产物。这些功能的实现方式是隐性的、潜移默化的,而非显性的、立竿见影的。因此,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如果只片面追求德育、智育等方面作用,那么不仅艺术教育的审美育人功能不能实现,而且其他方面所具有的功能也不可能实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强调艺术教育功能的审美功能,同样是在强调发挥艺术教育的辅德、益智功能。

3明确艺术教育本质,强调课堂教学的学生的参与性

在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中,很多教师往往在不经意中把艺术课上成了缺乏艺术性的纯知识传授的技能训练课,把学生无形中当成了没有少年儿童特点的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生,使艺术知识技能教学成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并不是反对向中小学生施行必要的、基本的艺术知识技能教学,但对于中小学艺术教育来说,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应比学习知识技能更为重要。只有在学生对艺术有了兴趣的时候,知识技能的教学才可能获得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作为艺术教学的最主要任务和目标来加以强调,同时兼顾一定艺术知识技能的传授,才可能真正实现我们中小学艺术教育的价值。

此外,针对艺术的教学特殊性,传统的“听讲”式知识教学模式,以及专业艺术教育的模仿式技能训练模式,远远不能体现出艺术教育的本色。在今天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浪潮中,我们提出中小学艺术教育必须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艺术教学就可能是名不副实的。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参与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并不是矛盾的,相反,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程度是成正比的。只有教师遵循艺术的规律和学生的身心的发展规律进行教育设计,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才有可能启发和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艺术教学活动中,真正体验到艺术教育的魅力,创造出具有个性的艺术作品。

总之,中小学艺术教育是面向全体的艺术教育,提高和完善艺术教育水平是我们每个艺术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关注的问题。艺术教育有着自身的特殊规律,在中小学教育中应该使其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我们只有遵循艺术教育所特有的艺术审美规律,确保艺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独立地位,才可能真正发挥艺术教育所特有的审美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 顾平.美术教育学导论[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2] 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3] 郭声健.艺术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篇2

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不求人人成为精英,但求人人有所发展。”让每个学生走向成功,才是教育的最大追求,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精心培育适合每个学生成长的沃土,让每一个学生成功。

一、开辟个性沃土:让学生相信自己可以成功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的个性、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领域,尽管这种潜能与遗传素质、生理特点、兴趣爱好、思维特点、个性倾向、意志品质、气质类型等有密切的关系,但如果针对学生潜能的个性差异,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同样可以造就不同类型、不同特长的人才。正如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儿童的发展应当考虑到其天性的差异,并且促进独特的发展,不能也不应使一切人都成为一模一样的人,并教以一模一样的东西。”因为有些学生在抽象思维方面有发展潜力,可指导他向自然科学领域涉足,有些学生在形象思维方面有发展潜力,可鼓励他多在文艺方面涉猎,有的学生属慢智思维型的人,在思维的灵活性方面不如一般人,但是,其他思维品质可能会比一般人更有潜力。诸如歌唱家的声带、钢琴家的手指、芭蕾舞演员的体型等,其潜能所赖以存在的生理基础就不同。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注意帮助学生多方面探寻,找到学生潜能蕴藏的真正所在,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把差异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在实现全面观察分析每个学生的基础上,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在素质和闪光点,创设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特长,张扬学生个性的成长环境,对学生有意识地加以训练,促进学生个人的自我实现,让每个学生成功。

多年来,学校定期举办的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为有才艺特长的学生开辟成才之路;“智慧之星”“读书之星”“劳动之星”“小小书法家”“小小发明家”等一系列称号,按照学生需求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五彩斑斓的舞台;“小何广播组”等近20个社团小组,学生有不断参与体验、发挥潜能的机会,他们的自信和勇气应运而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成长的平台。我们始终坚信,一次活动的育人效果能胜过千百次的说教,成功的自主体验、感悟胜过千百次的灌输;学生只有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最大程度上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相信自己能成功。

二、培育优质课堂:让学生体验成功

优秀教师的专业学识不在于做题、会讲课,而在于能够系统地把握学科知识,知晓知识的来龙去脉,他能够将枯燥的知识不着痕迹地转化为轻松有趣的探究与尝试,让孩子们爱学、乐学、会学,让每一个学生体验成功。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陈老师执教的五年级的一节数学课: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探究如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在小组活动时,教师注重倾听学生的想法,适时介入指导,及时点拨,给予学生自我展示与表现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通过合作学习,学生探索出多种转化方法:有的学生把平行四边形剪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与一个直角梯形,转化成长方形;有的学生把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直角梯形,转化成长方形;还有的学生把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直角三角形与一个不规则图形,再转化成长方形。这样的合作学习,突破了学生认识上的封闭性,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学生的主体性得以体现。

语文组的梅老师让课堂成为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将童话故事等阅读内容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展示自己通过阅读获得的新信息。同时,将语文课移植到了校园中,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听一听、想一想,来感受春天带给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我们的课堂教学,只有让学生经历了自己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让学生体验成功。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我们要及时发现每一个学生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并给予及时的鼓励与支持;欣赏学生的“标新立异”和“与众不同”,更好地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叶澜教授说得好:“在课堂里的教师和学生,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这样的课堂,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才能真正让学生体验成功。”

三、培植特色文化:让学生享受成功

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像叶圣陶老先生那样把教育视为农业,对每个学生千方百计地给这个生命以新鲜的空气,适当的温度、湿度和充足的养分,是大树就让他茁壮成长,是玉米就应让他结成饱满的果实,让每个学生在这片沃土上享有生命出彩的喜悦,享有梦想成真的快乐,享有获得成功的愉悦。

遵循学生的特点,我校开展了以“墨香文化”为主题、以“三更思源、稚雅神韵、三香育人”为内容的特色教育,拓宽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让孩子反复品味经典文化的韵味,悉心聆听古代先哲的教诲,让处于信息时代的孩子重新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你读我写楹联”“小小擂台赛”“楹联大考场”“每周征联”“节假日征联”等活动的开展,以及“楹联学习之星”“楹联写作之星”“执笔规范之星”“我是小小书法家”“围棋明星”的评比,激发学生学习书法、围棋、楹联的热情,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丰富生命体验就是让每个人在成长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平台,让每一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都成为活动的发起者、参与者和创造者,成为真正发展的主体。对生命的关怀就是要让生命像禾苗一样舒展、生长;教育不是为了成事,而是让学生成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有尊严的人,成为有创造力的人,让学生一步步走向成功。

专家点评:

篇3

小学体育教学应当运用快乐教学法。所谓快乐教学,就是对每一个不同的运动动作赋予乐趣,并把运动中的内在的乐趣作为目的和内容来学习。

小学阶段是儿童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为小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良好基础的阶段。小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是快乐教学的基础。快乐体育不能游离于体育教学实际,孤立进行。体育中的乐趣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提高了运动技术;二是明白了道理;三是充分体验运动后的身体;四是在活动中懂得了如何和同伴相处得融洽,培养了集体主义的思想。快乐体育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或成功感;在此,我们不难体会到快乐体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一、快乐参与是提高小学生对体育活动兴趣的基本渠道

体育的动力就在于它的娱乐性。娱乐虽不是体育学科的特征,但它是体育运动的一种属性。这是因为体育运动大多具有技艺性、对抗性、竞赛性和合作性。在快乐体育教学中学生不存在任何压抑,完全沉浸在欢乐中,在兴趣盎然中得到锻炼。我们以往的学校体育之所以不太受学生欢迎,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娱乐性。缺乏娱乐性的体育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在教学思想上,要把教学的中心从以教师为主转向以学生为主,实行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只有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的这种状态,才能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唤起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价值观。

快乐是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而动作乐趣则是使人产生愉快情感体验的运动特性,产生快乐的原因在于它的趣味性,如:竞争的乐趣、胜利的乐趣、成功的乐趣等等,这种乐趣的升华就是一种成功感和心理。体育教育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把每项运动的特性(独特的乐趣)加以明确化,做到运动乐趣体验与技术提高相辅相成。例如,我在教六年级“50米快速跑”时,在已掌握一定跑的技术基础上,不是枯燥的让学生一次次的重复跑,而是通过“迎面接力赛”或“追逐跑”等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就充分地迎合了孩子们乐于竞争的心理,调动了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快乐体育是联结终身体育的重要途径

所谓终身体育就是指从小到老贯穿整个生活过程进行的体育活动。但是,这并不是说在人们的一生中一直进行某特定的运动的必要性,而是要求人们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应将体育作为生活内容来对待和安排,充分享受体育的乐趣。学生时代是形成人格和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时期,重视学生自我健康能力与自我体育能力的培养,对于培养学生“终身健康与终身体育”的能力和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学阶段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的阶段,这个时期,他们对体育活动兴趣如何,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形成,使学生从乐趣中逐步理解运动不仅是完善体格,增强体质,促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活动,而且还是增强意志,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促进个性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很好地把握快乐体育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并注重促使学生在欢乐气氛中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

三、快乐教学能陶冶学生的身心

小学体育教师应站在育人、育心的角度上,运用快乐体育独特的教学方法去促使学生的社会化,把学生培养成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然而,在以往教学中,人们多注重体育教学中的“术”,而忽视了“育”在体育教育中的特殊功能,这种状况导致了人们对体育教育的偏见和鄙薄。教育学专家曾说过:“最重要者学校体育不仅在扶木之专长,尤其在体德之兼进。体与育并重,应不至发生流弊。”快乐体育能够以情导教,寓教于乐,心动身随。因此,在教学形态上,应变被动的身体操练式教学为主动的思考型的体育学习。

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把教材改造成具有趣味性浓厚的练习,并让学生在学习教材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模仿角色的动作特点,进行锻炼。例如,小学三年级的立定跳远,不能简单地去教学生怎么起跳、怎么落地,而是先把这一教材创设成“青蛙学艺”游戏,设计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模仿青蛙跳跃动作,使学生进入角色、互帮互学,激起情感,在情感的驱使下,积极地、忘我地进行各种环节的练习。并逐步增加难度,鼓励学生跳过一定的远度和高度,使学生在愉快欢乐的想象中掌握技术。这种运动乐趣不仅能较好培养竞争力、意志力,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达到育心的目的,而且也能潜移默化学生,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因此小学体育教学既要考虑教学目标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四、快乐体育是实现教与学完善统一的有效手段

快乐体育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具有成功感,能从体育教学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体会到体育学习的乐趣,而这种成功乐趣的获得只是以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实现自己的目标为基础的。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有了明确的目标,而这种目标经过自身努力一旦实现了,学生就会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与此相反,如果目标不明确或者目标定得太高、太低,就会影响成功乐趣的体验。

快乐体育是以教师的精心设计、组织、指导为中心,愉快地进行体育活动的教学过程,它能够比较合理地考虑教与学的目标。如在一节小学高年级新授肩肘倒立的课中,可将技术要领浓缩为几句话: “预备后倒手撑垫,收腹举腿手撑牢,立腰举腿很重要,翻臀展髋绷脚尖。”让学生记住反复体会,充分调动学生边想边练的积极性,让一些素质好、技能好的学生进行大胆尝试性练习,让他们自己寻求完成肩肘倒立的基本方法。然后,在学生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再对动作完整、正确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最后教师对本节课的技术要领及动作进行示范、讲解。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逐步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又能达到教的目的,使教与学完善地统一起来。由此可知,在教学组织上,一要强调生动活泼,二要强调非模式化,三要强调给学生自由。

快乐体育在小学教学中所蕴含的现实意义和深刻内容不限以上所述,而应贯穿于小学成长的整个过程。这种成长基因就是深层次的心理追求而发展起来的。我们的体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依靠这种来实现陶冶学生身心,使其茁壮成长的。一言而概之,我们应当正视快乐体育,充分发挥它的多功能作用,为我们的祖国培养优秀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域外学校体育传真(现代学校体育教学丛书)[M],1999

[2]姜允哲.风行于日本的快乐体育.学校体育,1986,(6)

篇4

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我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德育、教育、体育、美育缺一不可,都要抓紧不可耽误。各教育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在教育中的功能作用,只要教师发挥得好就能充分的推动个体人和整个社会的重大发展。

关键词:

全面发展片面发展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中图分类号: [G40-01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教育目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古今中外,只要是真正的和正常的教育,无一不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其出发点和归宿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两个层次上谈论人的全面发展的。其一,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片面发展”首先是劳动过程中体力和智力的分离和对立,而“全面发展”则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实现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运用和发展,实现体力和智力在充分发展基础上的完整结合。其二,指克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认为个人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不是人们随意设计、随意规定的,而是由客观社会生活条件,其中主要是物质生产条件决定的,个人只能在客观条件所提供的可能性的范围内得到发展。个人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的片面性的消灭归根到底取决于旧的社会分工的消灭。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素包括体能、智能;活动能力;道德品质;情感、意志、性格等。体能和智能是构成人的素质的生理基础和心理基础。活动能力在人的各种素质中居于核心地位。社会关系是人生存、发展以及从事各种社会性活动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人们在彼此的交流过程中,必须要以礼相待,要有道德品质。此外,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一种心理体验。意志是人在活动中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有意识地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和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里过程。性格是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习惯性的行为方式。

人的全面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也就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下面,一一介绍分析。

首先是德育。我国的德育教育体现了整个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对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起着定向作用。历史是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的最生动的教材。深化德育,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高丽金老师认为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需要:加强史论结合,突出爱国主义主线;发掘教材中两类德育因素,加强德育渗透;运用教材的彩图、插图、警世名言、练习题,深化德育教育;使用乡土历史教材,有机渗透德育教育;利用校外德育资源,搞活爱国主义教育。由此,可以举一反三,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任课老师可以根据各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各自形成了一套渗透德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按照教学的自身规律,自觉地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灵和丰富知识的一代跨世纪新人。 各科都发挥自己的特色,进行德育工作,“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相信定能把我国中小学生的德育抓好。

其次是智育。智育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智育的意义在于人的智慧水平有通过智育去培养的必要,智育对社会和个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从社会的角度看,智育是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催化剂。智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智育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有重要的意义。智育的根本任务是要培育或发展学生的智慧,尤其是智力。智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应当是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智力。

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在智育中,传授知识和发展技能很重要,但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不能只是一味的填鸭式的教育,到头来学生只是学会了死记硬背真正的本事一点也不会。

再者是体育。体育是指以发展、锻炼体魄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学校体育活动学校体育活动学校体育活动学校体育活动的基本特性是教育性的基本特性是教育性的基本特性是教育性的基本特性是教育性、技能性和娱乐性技能性和娱乐性技能性和娱乐性技能性和娱乐性。

学校体育区别于一般的活动,比如劳动和娱乐活动,也区别于竞技体育和一般的身体锻炼,在于其教育性。学校体育所学校体育所学校体育所学校体育所具有的功能有健体功能具有的功能有健体功能具有的功能有健体功能具有的功能有健体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健体功能首先是指对身体机能的促进作用。其次,体育活动可以改善和提高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再次,体育活动还可以提高人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教育功能可以理解为体育的价值功能,具体表现在体育活动中对德育、智育和美育的促进上。娱乐功能是指学校体育能够使学生在劳累之后在体力和精神上得到恢复和放松。 学校的体育主要要求做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培养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最后是美育。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是美育的性质与自身特点决定的。 美育的社会功能在于全面培养人,它是从塑造美的心灵着手,使个体成为一种立体。因此,美育着眼的是整个的人,是人的身心的健全发展,所以,美育能从更高的角度体现人的本质要求和理想。 美育,是以审美活动为途径,培养受教育者崇高美好的心灵和健康高尚的情感的一种教育方式。同时还要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和一定美学知识的学习,培养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以达到使受教育者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和美化自身的目的。要达此目的,中小学美育应该在艺术课和基础课中进行美育教学,贯穿始终。中小学音、体、美课时不少,且时间持久。在体育课中讲:为国争光、奥运夺金、升旗之崇高美;人体比例美,讲体育锻炼使人健康有力、修长美丽。讲持之以恒出早操,刻苦锻炼塑造人体美而非“东亚病夫”;队伍整齐划一、队列雄壮行进场面美;讲公正无私、正大光明的竞赛美;讲将帅风度、临阵不乱、“胜不骄、败不馁”刻苦训练的意志美等。在音乐课中,结合扣人心弦、悦耳动听的音乐,讲创作美、听觉美;通过舞蹈戏曲讲形体美、艺术美;通过五颜六色的服装讲色彩美、和谐美。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多讲高雅,也知市井,“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显性教育;隐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35-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转型期的需要,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小学的德育方法有多种多样,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其两种基本的教育方法。一直以来,显性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中的主体方式,在中小学德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隐性教育作为显性教育相得益彰的一种教育方法,也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对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进行各方面的比较分析,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有助于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整合,更有助于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中小学德育方法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一)显性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显性教育一直作为中小学德育的主体方式,也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但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当20世纪90年代初“隐性教育”提出之后,才对应的有了显性教育的定义。当前学术界比较有权威和被认同的是王瑞荪所下的定义:“显性教育是指充分利用各种公开手段、公共场所,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这里,笔者将显性教育定义为:德育主体领导和组织实施的,按照特定的计划和方案,通过正面的、直接的方式,在公开的场所,对教育对象进行系统的教育过程。

显性教育的主要特点有:第一,教育目的明确化。显性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教育过程。教育主体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通过传统的说教方式,传达给教育客体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使得教育客体接受所需要的道德规范和思想理念等。第二,教育手段规范化。显性教育是通过公开的手段,有领导、有组织的系统的教育过程。在显性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有固定的场所,有明确的教育计划,有固定的教育客体,还有固定的时间来实施教育活动。第三,教育效果显著化。显性教育一直作为中小学德育方法的主要方法,通过显性教育方式,教育客体可以快速了解相关信息,明确教育意图,以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大的教育效果。

(二)隐性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当前学术界对隐性教育研究的很多,众说纷纭,比较权威和被认同的还是王瑞荪所下的定义:“所谓隐性教育是指运用各种喜闻乐见的手段,寓教于建设成就、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游等,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其中,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②在这里,笔者将隐性教育定义为:教育主体在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隐性资源和环境,运用非常规和隐蔽的方式,使得教育对象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进而达到教育目的的过程。

隐性教育的主要特点有:第一,教育内容的隐蔽性。隐性教育是间接的、渗透式的教育方法,它没有固定的教学计划和内容,教育者往往将教育的内容渗透、蕴含于教育载体之中,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的接受其熏陶教育。第二,教育方式的开放性。隐性教育方式的开放性是指教育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运用各种教学载体和活动方式,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摆脱了教育主体对教育因素的控制。第三,教育效果的非预测性。隐性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没有量化指标,教育主体无法控制其效果。相比显性教育单向的灌输,受教育者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隐性教育的教育效果更具有效性。

二、中小学德育方法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的必要性

(一)是社会转型期多样性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的社会生活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国际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和思想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且随着与国外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国外的生活方式、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涌入我国,从而使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6年8月,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新一轮改革也开始在全国中小学推行,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学生德育的重视态度。我国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者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往往把德育工作的任务仅仅归结为“传道”,即向人们灌输政治思想和社会道德规范,忽视培养人们的能力和个性,只重视德育工作的规范和导向作用,忽视其塑造和激励作用,过分依赖显性教育,缺乏与隐性教育的互动整合,结果导致了德育功能的弱化。

(二)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需要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中小学德育中两个基本的教育形式,隐性教育作为一种与显性教育相得益彰的现代教育方式,已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和认同。长期以来,学生受国外腐朽价值观的影响,导致道德冷漠、社会责任感不强和诚信意识缺失等问题,并且对中小学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马克思主义原理等课程反感和排斥,使得我国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大大的弱化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虽各具特色,功能互异,但我们在德育实践中不能将二者人为地割裂开来,我们既要否定过去只重视显性教育而忽视隐性教育的做法,也不完全认同目前某些学者片面强调隐性教育的说法,而是要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的整合起来,使其互为补充,互为转化,互为渗透,从而更好地拓展德育空间,开辟德育渠道,收到德育效果。

三、中小学德育方法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的对策

(一)课堂生活中,夯实整合的基础

在课堂生活中,要注重显性课程中的隐性渗透,在把握好课堂教学中显性教育的知识性、系统性的基础上,将教育主体的价值观、人生观、教学思路向教育客体传达。在教学过程中,教育主体可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载体和资源,比如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一起关注国家的时事新闻,宣传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帮助学生认识主流文化。还可以通过播放一些影视作品,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明确教育意图,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此外,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可以增设一些人文社科的课程,与专业课课程优势互补。人文社会科学有两大特性:一是人文社会科学面对的是有意义关系的事物,它既要研究事物的共同性和普遍性,又要研究事物的特殊性,它不但无法排除而且要研究事物的偶然性、研究意义和价值;二是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双重属性和双重功能,双重属性系指科学性和价值性,双重功能系指科学认识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中国古代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辉煌,名家辈出,诞生了一大批文学家、哲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等等。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巧妙的与专业课的传授结合起来,这对学生是非常有益的。西方的学校特别重视人文社科课程的“渗透”作用,他们开设诸多的文学、艺术、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宗教等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的选择课程,在接受了大量的人文社科知识的同时,也能从众多的观点中进行辨别和判断,从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逐步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价值判断能力和价值选择的自觉性。

(二)社会实践中,拓宽整合的途径

在中小学德育方法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的另一有效方式,就是教育主客体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课堂上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反思所学理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开放式教育。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活动,了解社会。中小学学生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到公司、中小学、农村等地方进行调研,获知各方发展的最新成果,了解各领域内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瓶颈。每次调研结束,可总结各地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并反思所学理论的局限性,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并增强对我国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的信心。组织学生进行挂职锻炼,提高独立工作能力。中小学学生由于长期在学校生活,没有工作和社会经验,“眼高手低”的情况普遍存在。中小学学生可以通过在学校职能部门或企事业单位进行勤工助学或挂职锻炼,根据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发现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身的独立工作能力。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宣传和志愿活动,提升自身的认知能力。中小学学生可以通过课余时间,面向学校、面向社会组织社会宣传和志愿活动。社会宣传可以包括国家的政策方针、关注弱势群体、相关专业技能、普法宣传等;志愿活动可以包括公益服务、支教支边和社区共建活动等。通过社会宣传和志愿活动,在为同学和其他公民提供了相关信息和力所能及的帮助外,中小学学生还培养了自身的表达能力,增强了自身的认知能力,提高了社会的公德水平,更有效的促使了中小学德育方法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在实践中的整合。

(三)网络生活中,丰富整合的载体

随着科技和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已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位匿名世界经济学家说:“不管你现在做什么或有什么想法,你必须要迎接互联网,然后适应互联网,除此之外你别无选择”。网络的普及,为中小学德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可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载体进行整合。网络扩展了显性教育的空间,以前的显性教育只是在公开的场合、面对面的进行,有了网络这一载体,人们可以不管距离进行即时的交流与学习。网络为显性教育增加了更多的教学手段,教育主客体可以通过相关网站、学校论坛、QQ群、电子邮箱等进行互动交流,教育主体利用网络实施教育活动,兼具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功能。同时,网络为隐性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互动平台。在课堂和社会实践中的一些隐性教育方式,许多学生不愿参加,对于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而言,网络无疑是他们与老师交流的一个有效手段。网络对学生来说,更具有吸引力,学生利用网络的这种虚拟性,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发表个人见解,利用网络帮助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网络充分发掘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功能,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一个有效途径。

篇6

关键词: 法律的教育性; 刑法的教育性; 刑法的教育机能; 认识误区

近些年来,我国法律信仰危机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比如:一个违法犯罪团伙案件的主犯被判刑1年,而“从犯”被决定劳教3年,该主犯刑满释放后,来劳教所探望该劳教人员。该劳教人员认为自己情节较轻,免受刑罚,但“坐牢”的时间比主犯还长,感到很不公平[1]。以往的刑法学研究常常轻视了对刑法教育机能(功能与作用的统称)以及教育理性的关注。现在确实是该认真检讨法律的教育性以及刑法的教育性的时候了。本文拟对刑法教育性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刑法教育性之由来

刑法有无教育性不是不言自明的,而是需要做一番考察。因为刑法本身是法律,所以应当从法律的教育性谈起。

(一)法律的教育性

法律的教育性是指由法律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作用来体现的一种法律特性。对于法律具有教育的功能与作用,在法理学界并无大的争议,因此可以认为,法律具有教育性是不成问题的。只是关于何谓法律的教育功能与作用,学界认识不一。譬如,有学者认为,法的教育功能是指法所具有的,通过其规定和实施,影响人们的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引导人们依法行为的功用和效能[2](p89)。也有学者认为,教育作用是指“通过法的实施而对一般人今后的行为所发生的积极影响”[3](p125)。后一种观点其实是指法的实施所产生的对一般人的指引作用。而前一种观点不仅包括后一种观点的内容,而且可以包括法的制定对一般人的指引机能,也可以包括法的实施所产生的对特定人的矫正机能。笔者赞同前一种关于教育功能基本内涵的观点。不过,持前一种观点的学者又把法的指引功能独立出来,使之与教育功能并列为规范功能的组成部分,认为指引功能是指法所具有的,能够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既定的模式,从而引导人们在法所允许的范围内从事社会活动的功用和效能[2](p86)。笔者认为与其把指引功能与教育功能直接并列,不如把它们拆分为教育指引机能与教育矫正机能(即指引型教育机能和矫正型教育机能)。另外,还有学者曾经认为,指引作用是指法(主要是法律规范)对本人行为起到导向、引路的作用。实际上这是一种微观认识,因为它不能包纳法的规定对一般人的指引作用,所以显然不够完整。据此,本文立足于广义的立场理解法律的教育机能,进而理解法律的教育性。

(二)刑法有无教育性

从逻辑推理的角度说,由于法律具有教育性,刑法是一门基本的法律,因此刑法也有教育性。当然,这种逻辑结论是需要事实作进一步验证的。亦即,刑法必须具有教育机能。依据《尚书·舜典》中记载:“象以典刑,……四罪而天下咸服。……帝曰:‘皋陶,……惟明克允!’”其中“四罪而天下咸服”是指这四名罪犯受到了应得的惩罚,天下民众都心悦诚服,认为舜的处置非常恰当。“惟明克允”是指只有明察案情,处置得当,才会使民众信服。由此已足见数千年前,中国远古时代的刑罚的教育机能以及帝王对其教育机能的认识。另外,《韩非子》中曾言及“今有不才之子,……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胫毛不改。……推公法而求索奸人,然后恐惧,变其节,易其行矣”。这说明父母、乡大夫与老师无力教育不成器的小子,但是刑罚的威慑型教育却能使其改邪归正。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二战战争罪犯的审判也向人们昭示了法律的正义。而且,作为行为规范指南的纸上刑法宣告禁令,告诫人们:违反刑法禁令者,则将承担刑事责任。而行动中(或实际上)的刑法告知人们行为的实际后果,这也是禁令的活性化或具体化。人们由此获得行为知识,明确权利义务,知晓应当如何行事。这是人们接受刑事法制教育的过程。还有,网民参与网上关于某些刑事案件的讨论,既是监督执法的一种方式,也是了解、感受、学习实际上的刑法知识的过程。云南何鹏父母向法院申诉,一定程度上也是从广东“许霆案”受到教育指引而运用刑法知识的表现[4]。众所周知,刑法(刑罚)教育的典型例子是监狱改造罪犯的教育等等。总之,这些都说明刑法具有教育机能,因而也具有特殊的教育性的特征。

二、刑法教育性之五大认识误区

我国法学界对刑法的教育性的认识陷入了以下几个误区:

(一)误区一:只有道德教化,没有法律教化(特别是刑法教化)

学界几无“法律教化”、“刑法教化”的字眼。这种现象或许与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有关,即:刑法是以刑罚威胁为后盾的普遍命令。于是,与其说刑法的教化,不如说刑法的惩罚威慑,充其量认可一定程度的教育刑。实际上,这种观念的严重后果是,遮蔽了甚至是阻碍了对刑法的教育机能、教育机制及其教育理性的研究。然而,有学者指出,西周时期的“礼”的功能,重在“教化”。同时又认为,周礼完全具备法的性质[5](p43-45)。因此,周礼的“教化”功能,实际上具有法的“教化”的色彩。又如,《资治通鉴》记载:“去岁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无人督帅,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一人亡匿者;上皆赦之。”其中至少也表明唐太宗的教化之道。又如废除死刑的国家推行刑法的人道主义,岂能没有教化之理?刑法作为保障法,作为维护“最低限度的道德”的手段本身,不能没有道德,否则将成为恶法的帮凶。这说明刑法的教育性实质上与刑法的道德息相关。

(二)误区二:刑法的教育机能不包括导向机能(或指引机能)

有学者认为,法的规范功能包括指引功能、强制功能、教育功能等等[2](p86-89)。笔者认为,没有把导向机能(或指引机能)作为教育机能来理解是不完整的。教育机能不仅是指教育矫正机能,还应包括教育导向机能(教育指引机能)。因为“教育”是一种“引导人”或者“培育人”的事业或者过程。其实,刑法的导向机能也符合“教育”的这种本质特征。另外, 1995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进一步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通知》中,提到“集中力量在全国范围内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教育和法律实施”中的“教育”,以及“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的《刑事诉讼法》第2条规定“……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中的“教育”等等,都应当是有法律导向机能(或指引机能)的“教育”,而不仅限于法学界通常理解的“教育”含义,即罪犯改造(或罪犯矫正)意义上的“教育”。因此,即使对死罪、死刑或不得假释的终身监禁刑而言,除了对受刑人本人几无教育机能可言之外,也仍然对一般人具有威慑型(甚或忠诚型)的教育机能,这属于教育导向机能的范畴。

(三)误区三:刑法的规制机能不包括教育机能

规制机能(亦称规范机能、规律机能)不包括教育机能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它们大致有以下五种代表性观点:

1.本质功能(或基本功能)与附属功能(或辅助功能)说。有论者认为,刑法功能可分为本质功能与附属功能,或称基本功能与辅助功能两个层次。基本功能是刑法固有的、本质属性的客观反映,其产生是自发的,只要刑法一发动,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基本功能。而附属功能的产生是自觉的。譬如奴隶制、封建制的刑法,其惩罚功能与预防功能显而易见,但却不具有矫正功能。且认为,规范功能是基本功能,它具体表现为预测功能、导向功能、评价功能、惩罚功能(制裁功能)与预防功能[6](p41-54, 55-57)。

2.本质功能与非本质功能说。有学者认为,刑法具有规律之机能、保障之机能、保护之机能和保全与教育之机能。前三种机能为“刑法之本质机能”,后一种“虽非刑法的本质机能,但在现代刑法演进之观念下,为其积极的主要机能,故应予以重视”[7](p30-31)。

3.评价机能与裁判机能说。有学者认为,刑法的规范机能包括评价机能与裁判机能两方面的具体机能[8](p37-54)。

4.评价机能、裁判机能与行为引导机能说。有学者主张,规范机能除包括评价机能与量刑基准机能(裁判机能)外,还包括行为引导机能[9](p131-132)。

5.促进功能与限制功能说。有学者认为,刑法规范的功能包括促进功能与限制功能[10](p262)。

笔者认为,上述五种观点都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合理性,但是仍然值得商榷。就“本质功能与附属功能说”而论,值得讨论之处还不少。首先,该说有混同功能、作用与机能之嫌。而且,“本质功能与附属功能”以及“非本质功能”的提法不当。因为“本质”是相对“现象”来说的,“附属”是相对“独立”而言的。又因为,作为内在的、固有的功能都是事物的本质而非外部的现象,其释放出来的作用才是外部现象罢了。所以,只有“本质功能”,并无“非本质的功能”。其次,如前所述,在对规范机能的研究中,没有把导向机能(或指引机能)作为教育机能来理解是不完整的。其三,既然认为“只要刑法一发动,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基本功能”,那么就可以发现,刑法作为行为规范的导向机能就是一种基本机能,甚至可以认为导向机能是法的规范机能中首要的机能,而能够包括导向机能与矫正机能的教育机能,当然也有一定的基本机能的成份。其四,“本质功能与附属功能说”把预防机能纳入规范机能范畴却又排拒矫正机能的做法,与矫正型的特殊预防机能必须以矫正机能为基础之事实相冲突。既然预防机能(含特殊预防机能)可以纳入规范机能之中,那么作为其存在基础的矫正机能就没有理由置身其外了。特别是,对于现代刑法中的少年刑法而言,其矫正机能较为明显。可见,“本质功能与附属功能说”,也没有全面认识教育机能,基于此对教育机能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也是不可取的。另外,对“本质功能与非本质功能说”来讲,其中认识到刑法的保全与教育之机能逐渐成为刑法的主要机能并且认为应予重视,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除此之外,它与“本质功能与附属功能说”仍然存在诸多共同的问题。譬如“非本质功能”的不当表述,教育机能因限于刑法保全与教育之机能(矫正机能)而范围过于狭窄,没有包括应当包括的导向机能,刑法保全与教育之机能也应当是被规律之机能所包含而不是其之外的范畴。对“评价机能与裁判机能说”而言,这一分类有刑法结构上的缺损,显然不仅没有反映刑法的教育结构的支撑,也没有显示预防结构的支持。主要原因是,其划分类别的视角不完整,仅仅从刑法规范是行为规范与裁判规范的角度来分类。其实,刑法规范也是执行规范,因而有强制机能与矫正机能,而且行为规范也不等于只指向评价机能,行为规范的导向机能(或指引机能)也是无法忽略的等等。如果认为导向机能(或指引机能)是评价机能派生的,就没有单独提出的必要,那么也可以说,裁判行为本质上也是评价行为,裁判机能也是由评价机能所派生的,又为何可以将它们相提并论呢?这说明不应将评价的含义无限地扩展。由此,其文义范围的大小应当以有利于尽可能揭示刑法规范机能为原则。该说因揭示的规范机能太少,故不足取。就“评价机能、裁判机能与行为引导机能说”和“促进功能与限制功能说”来讲,也同样存在无法全面反映规范机能(规制机能)的问题。我认为,刑法教育机能是规制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刑法规范机能可分为:教育导向机能、预测机能、评价机能、强制机能(含报应惩罚机能)、与教育矫正机能和调控机能。

(四)误区四:并不是一切刑罚都有教育性

有学者认为,“严格说来,教育性并不是一切刑罚都具有的,它主要是近、现代自由刑所具有的一种属性。自由刑以外的刑罚,如生命刑、财产刑、资格刑一般仅有惩罚的属性而不具有教育的属性。并且,即使就自由刑而言,古代的自由刑也仅有惩罚的属性,不具有近、现代自由刑所具有的教育性”[11](p504)。

其实,这种“严格说”的观点也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正如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对刑罚的教育作用是有强调的。《唐律疏议·名例》就说:“笞,击也。又训为耻。言人有小愆,法须惩诫,故加捶挞以之。……故《书》云:‘扑作教刑。’即其义也。”并认为,这是通过“耻”的方式实现的教育。又云:“徒者,奴也。盖奴辱之。”又是以“辱”的方式进行的教育。实际上,我国古代刑法中具有教育刑的成分[12](p2-3)。还有学者指出,在我国历史上,道德教化与刑罚惩戒是理学家们极力倡导的两种最基本的社会教育手段[13](p10)。比如,著名理学家程颐说:“治蒙之始,立其防限,明其罪罚,正其法也,使之由之,渐至于化也。或疑发蒙之初,遽用刑人,无乃不教而逐乎?不知立法制刑,乃所以教也。盖后之论刑者,不复知教化在其中矣。”因此,绝对否认古代刑法(刑罚)的教育性,是值得商榷的。特别是,把刑法的教育性完全局限于对罪犯的教育改造上,有诸多弊病。这显然忽略了刑法(刑罚)对一般人的教育导向机能(如教育警示作用),而且,人为地遮蔽了对以刑事实体惩罚为目的却有教育结果情形的研究,因而这种观点不利于全面研究刑法涉及的教育问题。

(五)误区五:教育性是刑法的非本质属性

有学者认为,刑法的教育性是刑法的非本质属性[6](p51)。实际上,这是基于前述没有把导向机能(或指引机能)作为教育机能来理解条件下的片面结论。应当认识到,教育性是刑法的本质属性。其理由大致有:其一,“非本质属性”的提法不当。因为“本质”是相对“现象”而言。事物的属性都是内在本质而非外部现象。所以,只有“本质属性”,并无“非本质属性”。其二,如前所述,教育机能是刑法规制机能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刑法的教育导向机能是与刑法相伴相生的。其三,教育机能通常是惩罚机能与预防机能之间必要的桥梁与纽带。由于教育机能不仅是指教育矫正机能,还应包括教育导向机能(教育指引机能)。因此,即使对死罪、死刑或不得假释的终身监禁刑来讲,除了对受刑人本人几无教育机能可言之外,也仍然对一般人具有威慑型(甚或忠诚型)的教育机能,这是属于教育导向机能的范畴。而威慑型预防机能、忠诚型预防机能正是在威慑型(甚或忠诚型)教育机能之基础上生成的。例如,有人看见五马分尸而恐惧,知道这种行为的严重后果而不敢犯罪。“知道这种行为的严重后果”就是受到了教育指引,“不敢犯罪”才是预防的结果。假如看了刑律而知五马分尸之刑而不敢犯五马分尸之罪,那就是通过“看了刑律”而受指引,才“不敢犯罪”而产生预防的作用。另外,对于普通罪、普通刑而言,不仅对一般人有教育机能,而且可能对受刑人本人也具有教育的功能,也的确能够产生教育的作用,当然至于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则在所不问。亦即,教育导向机能是联系惩罚机能与一般预防机能的桥梁,这种联系几乎是必然的。因为对威慑型教育(导向)机能与威慑型预防机能而言,只有先接受信息引导才可能产生预防结果,这由人之生理与心理特点所决定。不过需要留意,对忠诚型教育机能来说,其中可能也存在没有先接受信息引导却产生了预防结果的特例。然而,教育矫正机能则是联系惩罚机能与特殊预防机能的纽带。这种联系有部分是不可或缺的,有部分则不是。概言之,特殊预防机能实际上可以分为矫正型的特殊预防机能(积极的特殊预防机能)与非矫正型的特殊预防机能(消极的特殊预防机能)。非矫正型的特殊预防机能包括肉体消灭型与(终身)隔离型的特殊预防机能。其中教育矫正机能是惩罚机能与矫正型的特殊预防机能的不可或缺的纽带。它的形成不仅有法律根据,而且有事实依据。诚然,因结构及其机能上的冲突,使得教育矫正机能无法成为惩罚机能与非矫正型的特殊预防机能的联系纽带。事实上,此种情形是惩罚机能与非矫正型的特殊预防机能的直接结合,勿用中介。由此可见,在惩罚机能与预防机能之间教育机能作为必然性中介的覆盖面至少占了一半以上。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这一覆盖率还将不断地上升。

三、刑法教育性之强化

由上可知,我国学界对刑法的教育性的研究存在诸多问题。在推行法治的当前,重视(作为保障法的)刑法的教育性势在必行。特别是在缺乏法治传统以及道德约束乏力的国度,加强对法律的教育理性的思考,有助于促进法治建设、提升民众对法治的信仰,因此强化刑法的积极意义的教育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至少需要从两方面作出不懈努力。

(一)理论上走出认识误区,加强对刑法教育性的研究

对于前述陷入误区的观点,本文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批判。因此,必须认识到刑法的教育机能及其教育特性的重要性。当然,它们不是凭空而生的,而是来自刑法特有的教育结构,以及这种结构、机能及其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特殊机制,它是一种特殊的惩罚犯罪与治理国家(包括矫治罪犯)的教育机制。

对这种涉及刑法教育性的特殊机制的研究却是一个没有获得足够重视的研究课题。即使在西方,关于刑事惩罚(与治理)的教育机制的研究也不够充分。尽管德国刑法学家李斯特主张教育刑论[14](p217-219)。该理论强调了特殊预防中的惩罚教育的作用,具有历史进步性,而且在德国刑法中至今还反映了教育刑的思想。这种思想也获得了日本一些刑法学者的继承和发展。一些国家甚至也有《劳动改造教育学》之类的专著或教材[15](p11)。其中对罪犯特殊预防中的教育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但是,这种教育刑的理论过于偏重对罪犯的教育矫治而没有足够重视一般预防中所具有的教育特点。当然,后来以德国刑法学家雅科布斯为代表的学者主张积极的一般预防理论。他认为,刑法的任务在于保障法规范的效用,强调人们对法规范的认同感,使一般的市民学会对法规范的忠诚[16](p1-146)。然而,在他那里,仍然没有结合积极的一般预防中的教育、消极的一般预防中的教育与教育刑中的教育问题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亦即,对刑法机制少有从教育学视角做整合性的系统分析。当代中国,也存在此种类似问题。涉及刑法教育性的问题主要是偏重于对中国特色的罪犯教育学(含劳动改造学)等狭义上的“惩治的教育学”的研究。其实,为了加强刑法教育性的研究,还需要从“刑法惩治的教育学”(广义上的“惩治的教育学”)角度去分析刑法问题。“刑法惩治的教育学”的内容,包括罪犯教育学(含劳动改造学)、消极的一般预防涉及的教育以及积极的一般预防涉及的教育等内容。对刑法的惩教机制的系统研究,或许可以成为从广义上的“惩治的教育学”角度进行整合性分析的一种路径。因为刑法的惩教机制包含了比刑罚的惩罚机制和刑罚的教育机制更丰富的内容,其中还涉及定罪的惩教机制的研究等等。可以通过研究,探索其中的发展规律。笔者认为,中国刑法应当是“走向教育意义的法治刑法”,中国刑法学则应当是“走向教育意义的刑法学”,从而使刑法学成为名副其实的“最精确的法学”,也是令人肃然起敬与深受教育的法学。

(二)实务上加强吏治,打造“以吏为师”的良好形象

“以吏为师”原指让官吏作为教授法令的老师,但其中也蕴含着官吏本身也应当为人师表之义。司法人员实际上是刑法教育性得以切实推行与体现的基本主体。尤其是“身教重于言教”。他们的行为举止关系到公平正义的实现,关系到刑法运作的教育效果。据此,应重视实务界“以吏为师”的榜样力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展宏.劳动教养制度与法治的冲突和改革探析[j].广东法学, 2003(3).

[2]葛洪义.法理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3]沈宗灵.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4]鲁生.“云南许霆案”更值得追问[n].检察日报, 2008-04-09.

[5]曾宪义.中国法制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6]储槐植,宗建文,等.刑法机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7]张灏.中国刑法理论及实用[m].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1980.

[8]陈兴良.本体刑法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9]张小虎.刑法的基本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0]陈兴良.刑事法总论[m].北京:群众出版社, 2000.

[11]高铭暄.刑法专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12]霍存福.复仇报复刑报应说———中国人法律观念的文化解说[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13]许士友.刑罚教育功能探析[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5.

[14]马克昌.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4.

篇7

关键词:法律的教育性;刑法的教育性;刑法的教育机能;认识误区

近些年来,我国法律信仰危机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比如:一个违法犯罪团伙案件的主犯被判刑1年,而“从犯”被决定劳教3年,该主犯刑满释放后,来劳教所探望该劳教人员。该劳教人员认为自己情节较轻,免受刑罚,但“坐牢”的时间比主犯还长,感到很不公平[1]。以往的刑法学研究常常轻视了对刑法教育机能(功能与作用的统称)以及教育理性的关注。现在确实是该认真检讨法律的教育性以及刑法的教育性的时候了。本文拟对刑法教育性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刑法教育性之由来

刑法有无教育性不是不言自明的,而是需要做一番考察。因为刑法本身是法律,所以应当从法律的教育性谈起。

(一)法律的教育性

法律的教育性是指由法律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作用来体现的一种法律特性。对于法律具有教育的功能与作用,在法理学界并无大的争议,因此可以认为,法律具有教育性是不成问题的。只是关于何谓法律的教育功能与作用,学界认识不一。譬如,有学者认为,法的教育功能是指法所具有的,通过其规定和实施,影响人们的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引导人们依法行为的功用和效能[2](P89)。也有学者认为,教育作用是指“通过法的实施而对一般人今后的行为所发生的积极影响”[3](P125)。后一种观点其实是指法的实施所产生的对一般人的指引作用。而前一种观点不仅包括后一种观点的内容,而且可以包括法的制定对一般人的指引机能,也可以包括法的实施所产生的对特定人的矫正机能。笔者赞同前一种关于教育功能基本内涵的观点。不过,持前一种观点的学者又把法的指引功能独立出来,使之与教育功能并列为规范功能的组成部分,认为指引功能是指法所具有的,能够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既定的模式,从而引导人们在法所允许的范围内从事社会活动的功用和效能[2](P86)。笔者认为与其把指引功能与教育功能直接并列,不如把它们拆分为教育指引机能与教育矫正机能(即指引型教育机能和矫正型教育机能)。另外,还有学者曾经认为,指引作用是指法(主要是法律规范)对本人行为起到导向、引路的作用。实际上这是一种微观认识,因为它不能包纳法的规定对一般人的指引作用,所以显然不够完整。据此,本文立足于广义的立场理解法律的教育机能,进而理解法律的教育性。

(二)刑法有无教育性

从逻辑推理的角度说,由于法律具有教育性,刑法是一门基本的法律,因此刑法也有教育性。当然,这种逻辑结论是需要事实作进一步验证的。亦即,刑法必须具有教育机能。依据《尚书·舜典》中记载:“象以典刑,……四罪而天下咸服。……帝曰:‘皋陶,……惟明克允!’”其中“四罪而天下咸服”是指这四名罪犯受到了应得的惩罚,天下民众都心悦诚服,认为舜的处置非常恰当。“惟明克允”是指只有明察案情,处置得当,才会使民众信服。由此已足见数千年前,中国远古时代的刑罚的教育机能以及帝王对其教育机能的认识。另外,《韩非子》中曾言及“今有不才之子,……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胫毛不改。……推公法而求索奸人,然后恐惧,变其节,易其行矣”。这说明父母、乡大夫与老师无力教育不成器的小子,但是刑罚的威慑型教育却能使其改邪归正。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二战战争罪犯的审判也向人们昭示了法律的正义。而且,作为行为规范指南的纸上刑法宣告禁令,告诫人们:违反刑法禁令者,则将承担刑事责任。而行动中(或实际上)的刑法告知人们行为的实际后果,这也是禁令的活性化或具体化。人们由此获得行为知识,明确权利义务,知晓应当如何行事。这是人们接受刑事法制教育的过程。还有,网民参与网上关于某些刑事案件的讨论,既是监督执法的一种方式,也是了解、感受、学习实际上的刑法知识的过程。云南何鹏父母向法院申诉,一定程度上也是从广东“许霆案”受到教育指引而运用刑法知识的表现[4]。众所周知,刑法(刑罚)教育的典型例子是监狱改造罪犯的教育等等。总之,这些都说明刑法具有教育机能,因而也具有特殊的教育性的特征。

二、刑法教育性之五大认识误区

我国法学界对刑法的教育性的认识陷入了以下几个误区:

(一)误区一:只有道德教化,没有法律教化(特别是刑法教化)

学界几无“法律教化”、“刑法教化”的字眼。这种现象或许与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有关,即:刑法是以刑罚威胁为后盾的普遍命令。于是,与其说刑法的教化,不如说刑法的惩罚威慑,充其量认可一定程度的教育刑。实际上,这种观念的严重后果是,遮蔽了甚至是阻碍了对刑法的教育机能、教育机制及其教育理性的研究。然而,有学者指出,西周时期的“礼”的功能,重在“教化”。同时又认为,周礼完全具备法的性质[5](P43-45)。因此,周礼的“教化”功能,实际上具有法的“教化”的色彩。又如,《资治通鉴》记载:“去岁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无人督帅,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一人亡匿者;上皆赦之。”其中至少也表明唐太宗的教化之道。又如废除死刑的国家推行刑法的人道主义,岂能没有教化之理?刑法作为保障法,作为维护“最低限度的道德”的手段本身,不能没有道德,否则将成为恶法的帮凶。这说明刑法的教育性实质上与刑法的道德息相关。

(二)误区二:刑法的教育机能不包括导向机能(或指引机能)

有学者认为,法的规范功能包括指引功能、强制功能、教育功能等等[2](P86-89)。笔者认为,没有把导向机能(或指引机能)作为教育机能来理解是不完整的。教育机能不仅是指教育矫正机能,还应包括教育导向机能(教育指引机能)。因为“教育”是一种“引导人”或者“培育人”的事业或者过程。其实,刑法的导向机能也符合“教育”的这种本质特征。另外,1995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进一步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通知》中,提到“集中力量在全国范围内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教育和法律实施”中的“教育”,以及“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的《刑事诉讼法》第2条规定“……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中的“教育”等等,都应当是有法律导向机能(或指引机能)的“教育”,而不仅限于法学界通常理解的“教育”含义,即罪犯改造(或罪犯矫正)意义上的“教育”。因此,即使对死罪、死刑或不得假释的终身监禁刑而言,除了对受刑人本人几无教育机能可言之外,也仍然对一般人具有威慑型(甚或忠诚型)的教育机能,这属于教育导向机能的范畴。

(三)误区三:刑法的规制机能不包括教育机能

规制机能(亦称规范机能、规律机能)不包括教育机能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它们大致有以下五种代表性观点:

1.本质功能(或基本功能)与附属功能(或辅助功能)说。有论者认为,刑法功能可分为本质功能与附属功能,或称基本功能与辅助功能两个层次。基本功能是刑法固有的、本质属性的客观反映,其产生是自发的,只要刑法一发动,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基本功能。而附属功能的产生是自觉的。譬如奴隶制、封建制的刑法,其惩罚功能与预防功能显而易见,但却不具有矫正功能。且认为,规范功能是基本功能,它具体表现为预测功能、导向功能、评价功能、惩罚功能(制裁功能)与预防功能[6](P41-54,55-57)。

2.本质功能与非本质功能说。有学者认为,刑法具有规律之机能、保障之机能、保护之机能和保全与教育之机能。前三种机能为“刑法之本质机能”,后一种“虽非刑法的本质机能,但在现代刑法演进之观念下,为其积极的主要机能,故应予以重视”[7](P30-31)。

3.评价机能与裁判机能说。有学者认为,刑法的规范机能包括评价机能与裁判机能两方面的具体机能[8](P37-54)。

4.评价机能、裁判机能与行为引导机能说。有学者主张,规范机能除包括评价机能与量刑基准机能(裁判机能)外,还包括行为引导机能[9](P131-132)。

5.促进功能与限制功能说。有学者认为,刑法规范的功能包括促进功能与限制功能[10](P262)。

笔者认为,上述五种观点都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合理性,但是仍然值得商榷。就“本质功能与附属功能说”而论,值得讨论之处还不少。首先,该说有混同功能、作用与机能之嫌。而且,“本质功能与附属功能”以及“非本质功能”的提法不当。因为“本质”是相对“现象”来说的,“附属”是相对“独立”而言的。又因为,作为内在的、固有的功能都是事物的本质而非外部的现象,其释放出来的作用才是外部现象罢了。所以,只有“本质功能”,并无“非本质的功能”。其次,如前所述,在对规范机能的研究中,没有把导向机能(或指引机能)作为教育机能来理解是不完整的。其三,既然认为“只要刑法一发动,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基本功能”,那么就可以发现,刑法作为行为规范的导向机能就是一种基本机能,甚至可以认为导向机能是法的规范机能中首要的机能,而能够包括导向机能与矫正机能的教育机能,当然也有一定的基本机能的成份。其四,“本质功能与附属功能说”把预防机能纳入规范机能范畴却又排拒矫正机能的做法,与矫正型的特殊预防机能必须以矫正机能为基础之事实相冲突。既然预防机能(含特殊预防机能)可以纳入规范机能之中,那么作为其存在基础的矫正机能就没有理由置身其外了。特别是,对于现代刑法中的少年刑法而言,其矫正机能较为明显。可见,“本质功能与附属功能说”,也没有全面认识教育机能,基于此对教育机能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也是不可取的。另外,对“本质功能与非本质功能说”来讲,其中认识到刑法的保全与教育之机能逐渐成为刑法的主要机能并且认为应予重视,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除此之外,它与“本质功能与附属功能说”仍然存在诸多共同的问题。譬如“非本质功能”的不当表述,教育机能因限于刑法保全与教育之机能(矫正机能)而范围过于狭窄,没有包括应当包括的导向机能,刑法保全与教育之机能也应当是被规律之机能所包含而不是其之外的范畴。对“评价机能与裁判机能说”而言,这一分类有刑法结构上的缺损,显然不仅没有反映刑法的教育结构的支撑,也没有显示预防结构的支持。主要原因是,其划分类别的视角不完整,仅仅从刑法规范是行为规范与裁判规范的角度来分类。其实,刑法规范也是执行规范,因而有强制机能与矫正机能,而且行为规范也不等于只指向评价机能,行为规范的导向机能(或指引机能)也是无法忽略的等等。如果认为导向机能(或指引机能)是评价机能派生的,就没有单独提出的必要,那么也可以说,裁判行为本质上也是评价行为,裁判机能也是由评价机能所派生的,又为何可以将它们相提并论呢?这说明不应将评价的含义无限地扩展。由此,其文义范围的大小应当以有利于尽可能揭示刑法规范机能为原则。该说因揭示的规范机能太少,故不足取。就“评价机能、裁判机能与行为引导机能说”和“促进功能与限制功能说”来讲,也同样存在无法全面反映规范机能(规制机能)的问题。我认为,刑法教育机能是规制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刑法规范机能可分为:教育导向机能、预测机能、评价机能、强制机能(含报应惩罚机能)、与教育矫正机能和调控机能。

(四)误区四:并不是一切刑罚都有教育性

有学者认为,“严格说来,教育性并不是一切刑罚都具有的,它主要是近、现代自由刑所具有的一种属性。自由刑以外的刑罚,如生命刑、财产刑、资格刑一般仅有惩罚的属性而不具有教育的属性。并且,即使就自由刑而言,古代的自由刑也仅有惩罚的属性,不具有近、现代自由刑所具有的教育性”[11](P504)。

其实,这种“严格说”的观点也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正如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对刑罚的教育作用是有强调的。《唐律疏议·名例》就说:“笞,击也。又训为耻。言人有小愆,法须惩诫,故加捶挞以之。……故《书》云:‘扑作教刑。’即其义也。”并认为,这是通过“耻”的方式实现的教育。又云:“徒者,奴也。盖奴辱之。”又是以“辱”的方式进行的教育。实际上,我国古代刑法中具有教育刑的成分[12](P2-3)。还有学者指出,在我国历史上,道德教化与刑罚惩戒是理学家们极力倡导的两种最基本的社会教育手段[13](P10)。比如,著名理学家程颐说:“治蒙之始,立其防限,明其罪罚,正其法也,使之由之,渐至于化也。或疑发蒙之初,遽用刑人,无乃不教而逐乎?不知立法制刑,乃所以教也。盖后之论刑者,不复知教化在其中矣。”因此,绝对否认古代刑法(刑罚)的教育性,是值得商榷的。特别是,把刑法的教育性完全局限于对罪犯的教育改造上,有诸多弊病。这显然忽略了刑法(刑罚)对一般人的教育导向机能(如教育警示作用),而且,人为地遮蔽了对以刑事实体惩罚为目的却有教育结果情形的研究,因而这种观点不利于全面研究刑法涉及的教育问题。(五)误区五:教育性是刑法的非本质属性

有学者认为,刑法的教育性是刑法的非本质属性[6](P51)。实际上,这是基于前述没有把导向机能(或指引机能)作为教育机能来理解条件下的片面结论。应当认识到,教育性是刑法的本质属性。其理由大致有:其一,“非本质属性”的提法不当。因为“本质”是相对“现象”而言。事物的属性都是内在本质而非外部现象。所以,只有“本质属性”,并无“非本质属性”。其二,如前所述,教育机能是刑法规制机能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刑法的教育导向机能是与刑法相伴相生的。其三,教育机能通常是惩罚机能与预防机能之间必要的桥梁与纽带。由于教育机能不仅是指教育矫正机能,还应包括教育导向机能(教育指引机能)。因此,即使对死罪、死刑或不得假释的终身监禁刑来讲,除了对受刑人本人几无教育机能可言之外,也仍然对一般人具有威慑型(甚或忠诚型)的教育机能,这是属于教育导向机能的范畴。而威慑型预防机能、忠诚型预防机能正是在威慑型(甚或忠诚型)教育机能之基础上生成的。例如,有人看见五马分尸而恐惧,知道这种行为的严重后果而不敢犯罪。“知道这种行为的严重后果”就是受到了教育指引,“不敢犯罪”才是预防的结果。假如看了刑律而知五马分尸之刑而不敢犯五马分尸之罪,那就是通过“看了刑律”而受指引,才“不敢犯罪”而产生预防的作用。另外,对于普通罪、普通刑而言,不仅对一般人有教育机能,而且可能对受刑人本人也具有教育的功能,也的确能够产生教育的作用,当然至于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则在所不问。亦即,教育导向机能是联系惩罚机能与一般预防机能的桥梁,这种联系几乎是必然的。因为对威慑型教育(导向)机能与威慑型预防机能而言,只有先接受信息引导才可能产生预防结果,这由人之生理与心理特点所决定。不过需要留意,对忠诚型教育机能来说,其中可能也存在没有先接受信息引导却产生了预防结果的特例。然而,教育矫正机能则是联系惩罚机能与特殊预防机能的纽带。这种联系有部分是不可或缺的,有部分则不是。概言之,特殊预防机能实际上可以分为矫正型的特殊预防机能(积极的特殊预防机能)与非矫正型的特殊预防机能(消极的特殊预防机能)。非矫正型的特殊预防机能包括肉体消灭型与(终身)隔离型的特殊预防机能。其中教育矫正机能是惩罚机能与矫正型的特殊预防机能的不可或缺的纽带。它的形成不仅有法律根据,而且有事实依据。诚然,因结构及其机能上的冲突,使得教育矫正机能无法成为惩罚机能与非矫正型的特殊预防机能的联系纽带。事实上,此种情形是惩罚机能与非矫正型的特殊预防机能的直接结合,勿用中介。由此可见,在惩罚机能与预防机能之间教育机能作为必然性中介的覆盖面至少占了一半以上。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这一覆盖率还将不断地上升。

三、刑法教育性之强化

由上可知,我国学界对刑法的教育性的研究存在诸多问题。在推行法治的当前,重视(作为保障法的)刑法的教育性势在必行。特别是在缺乏法治传统以及道德约束乏力的国度,加强对法律的教育理性的思考,有助于促进法治建设、提升民众对法治的信仰,因此强化刑法的积极意义的教育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至少需要从两方面作出不懈努力。

(一)理论上走出认识误区,加强对刑法教育性的研究

对于前述陷入误区的观点,本文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批判。因此,必须认识到刑法的教育机能及其教育特性的重要性。当然,它们不是凭空而生的,而是来自刑法特有的教育结构,以及这种结构、机能及其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特殊机制,它是一种特殊的惩罚犯罪与治理国家(包括矫治罪犯)的教育机制。

对这种涉及刑法教育性的特殊机制的研究却是一个没有获得足够重视的研究课题。即使在西方,关于刑事惩罚(与治理)的教育机制的研究也不够充分。尽管德国刑法学家李斯特主张教育刑论[14](P217-219)。该理论强调了特殊预防中的惩罚教育的作用,具有历史进步性,而且在德国刑法中至今还反映了教育刑的思想。这种思想也获得了日本一些刑法学者的继承和发展。一些国家甚至也有《劳动改造教育学》之类的专著或教材[15](P11)。其中对罪犯特殊预防中的教育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但是,这种教育刑的理论过于偏重对罪犯的教育矫治而没有足够重视一般预防中所具有的教育特点。当然,后来以德国刑法学家雅科布斯为代表的学者主张积极的一般预防理论。他认为,刑法的任务在于保障法规范的效用,强调人们对法规范的认同感,使一般的市民学会对法规范的忠诚[16](P1-146)。然而,在他那里,仍然没有结合积极的一般预防中的教育、消极的一般预防中的教育与教育刑中的教育问题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亦即,对刑法机制少有从教育学视角做整合性的系统分析。当代中国,也存在此种类似问题。涉及刑法教育性的问题主要是偏重于对中国特色的罪犯教育学(含劳动改造学)等狭义上的“惩治的教育学”的研究。其实,为了加强刑法教育性的研究,还需要从“刑法惩治的教育学”(广义上的“惩治的教育学”)角度去分析刑法问题。“刑法惩治的教育学”的内容,包括罪犯教育学(含劳动改造学)、消极的一般预防涉及的教育以及积极的一般预防涉及的教育等内容。对刑法的惩教机制的系统研究,或许可以成为从广义上的“惩治的教育学”角度进行整合性分析的一种路径。因为刑法的惩教机制包含了比刑罚的惩罚机制和刑罚的教育机制更丰富的内容,其中还涉及定罪的惩教机制的研究等等。可以通过研究,探索其中的发展规律。笔者认为,中国刑法应当是“走向教育意义的法治刑法”,中国刑法学则应当是“走向教育意义的刑法学”,从而使刑法学成为名副其实的“最精确的法学”,也是令人肃然起敬与深受教育的法学。

(二)实务上加强吏治,打造“以吏为师”的良好形象

“以吏为师”原指让官吏作为教授法令的老师,但其中也蕴含着官吏本身也应当为人师表之义。司法人员实际上是刑法教育性得以切实推行与体现的基本主体。尤其是“身教重于言教”。他们的行为举止关系到公平正义的实现,关系到刑法运作的教育效果。据此,应重视实务界“以吏为师”的榜样力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展宏.劳动教养制度与法治的冲突和改革探析[J].广东法学,2003(3).

[2]葛洪义.法理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3]沈宗灵.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鲁生.“云南许霆案”更值得追问[N].检察日报,2008-04-09.

[5]曾宪义.中国法制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储槐植,宗建文,等.刑法机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7]张灏.中国刑法理论及实用[M].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0.

[8]陈兴良.本体刑法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9]张小虎.刑法的基本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0]陈兴良.刑事法总论[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

[11]高铭暄.刑法专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2]霍存福.复仇报复刑报应说———中国人法律观念的文化解说[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13]许士友.刑罚教育功能探析[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

[14]马克昌.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

篇8

【关键词】成功教育,职业学校

“成功教育”是在教育教学体系中引入成功学的研究成果,其核心是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创造一切条件,诱导学生直接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多方面成功的机会。这样能使所有学生树立积极参与的意识,诱发学生探索差异、追求真理的欲望,能使所有学生得到同样的交流机会,经历成功的体验,从心理上、行为上找到矫正学习困难学生的良方。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需要和潜能,通过教育,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成功,而职业学校的生源差,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使用“成功教育”最为合适。具体做法如下:

一、更新教育观念,为实施“成功教育”创造条件。更新教育观念的实质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升学有望的学生。教师要带领引导学生学习,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现代教学观念的建立表现在教学不应把现成结论交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提倡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双向或多向交流信息;注意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正确的教育观念应该为不同个性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条件,即按照各个学生不同的特长、兴趣、爱好,施以不同的教育,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成为出色的人才。特别要了解后进生的认识活动特点和个性特点,变对他们埋怨责怪为满腔热情的“爱”去教育、感化他们,相信他们同样有获得成功的潜能,获得某些方面的成功。

二、正确引导,建立有利于学生的成功的心理机制。学生的行为不端或厌学现象,不仅仅是思想品德或学习态度上的问题,而且伴随着大量的心理障碍。为了帮助后进生消除心理障碍,建立起向往成功,争取成功的心理机制,可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即开设心理指导课,指导学生培养他们面对现实、奋发向上、向往成功的积极心理和不怕失败,经得起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开展心理训练,针对学生品德行为、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各种问题对学生进行意志、注意、信心、情感等方面的训练,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开展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的各种困惑,消除各种心理障碍,使他们能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优化教学模式,架设有利于学生成功的阶梯。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出探索目标,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师生心理同步,教师要质疑设问,激励学生会独立思考,使各类学生思维呈现积极状态。如语文课采用“问题教学法”,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给每个学生提供一次次成功的机会,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英语课采用“复式教学法”,实行分类施教,这样既使后进生不再无事可干,解决了课堂纪律问题,又是每个学生学有所得。数学课上采用“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教学模式,使众多的后进生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篇9

[关键词]地域 校本课程开发 案例

校本课程的概念和理论在20世纪七十年代就已提出,而在我国却是由新一轮课程改革真正将其带入基层教育研究者的视野。我国部分理论与实际工作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教育理论不谋而合,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就不得不在课程开发上下功夫,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就是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考察一些成功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在开发切入口上利用自己独特的区域特征,充分挖掘地域的教育功能,形成了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正是学校特色所在。

(一)地域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

地域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事实上就是学校以地域经济文化资源为基础开发校本课程,从而体现其地域性特色。将其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融合在一起,注意科学的组织和设计,可形成学校特色。在此,地域文化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地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地域历史、民风习俗、传统文化和生活经验等。

以地域为出发点开发校本课程,充分挖掘地域的教育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①在地域中能够暴露自然、社会的本质和问题;②地域素材能够暴露自然、社会的本质问题;③具有临场感,容易获得共性的认识;④地域素材容易促进已有的知识、体验的学习;⑤已有的知识、体验通常对于学生来说是未知的,通过具体的操作,能够丰富学生对未知的认识和体验;⑥能够培养学生调查的能力;⑦能够培养学生对地域关心的态度。可见,在地域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学生通过真实的感受与切身体验,不仅在实践中获得了知识,在调查中培养了能力,而且在与周围环境的亲密接触中,在对所在社区更深刻的了解中,形成了对社区、对家乡的深刻情感。

开发具有浓郁特色的校本课程时,学校应从本校目标与实际出发,以地域的教育性为主题,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形成学校特色,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体现地域性,课程内容要有较强的地域特色,能反映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特点。如广州荔湾三元坊小学开发的西关文化校本资源是地域特色鲜明,同时又是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所熟悉的本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象。从地域的自然、人际交往、文化特点出发开发校本课程,通过活动与体验,能使学生对自身生活的环境有更全面的了解,加深对社区的认识,提升对社区的感情。二是突出综合性,地域与社会、社区与学校特色的多样性,学生兴趣与需要的不同决定了课程的多样性与综合性。如三元坊小学以西关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我与荔湾》一套校本教材,内容涵盖荔湾历史介绍、荔湾名人风采展示、闻名遐迩的粤菜各种制作技巧以及寓教于乐的西关童谣、游戏的介绍等,这些题材充分反映了地域特色校本课程的多样性与综合性。三是具有探索性,课程内容要引发学生的思考、启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思维发展空间。三元坊小学处于独特的西关文化氛围中,创建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校本课程《我与荔湾》,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走出课堂,去探索未知的领域,感触家乡独特的乡土文化。四是彰显主体性,使学校、教师、学生成为校本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校本教材不仅要体现学生的兴趣爱好的需要、学校的需要、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要使学校、教师、学生真正成为其的主体。

(二)地域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

考察开发成功的校本课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充分挖掘地域的教育功能,利用地域的优势,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地域性校本课程。

案例:广州荔湾区三元坊小学:《我与荔湾》

1.地域资源。三元坊小学地处广州老城区西关,这里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历史原因,产生了独特的被称为岭南文化缩影的西关文化。这种植于民间、内涵丰富的西关文化,正是校本课程开发可资利用的鲜活资源。为此,三元坊小学开发了以西关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我与荔湾》一套校本教材,这些题材充分反映了西关独特的文化景观和风土人情。

2.开发依据。三元坊小学早在十多年前就以“弘扬民族文化,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办学目标,开创了广州市仅有的民乐艺术教育学校特色,并成为了广东省民乐教育示范学校。他们继续深化探索、实践个性化的办学路子,让实践活动深入学校、社会、家庭,通过以西关文化为资源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不断丰富学校的办学思想,进一步深化学校的办学特色。

3.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通过对西关文化景观和风土人情的进一步了解,增强学生的自豪感,通过参观、调查、手工制作等活动,掌握各种技艺,提高学生交流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构建“课、队融合,多向互动,协调发展”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2)课程内容:西关文化。

(3)课程组织:晨会、班会、队会、综合实践课、社会实践等。

(4)课程实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三元坊小学在校本课程的设置上划分三个层次: 一是普及性活动,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不同年级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开设不同类型的活动课,并全部纳入课表。这类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的活动有全校性活动、课程表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等。二是小组性活动,即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而组织的活动,如小型的比赛、年段竞赛及年段的兴趣小组活动等。三是提高性活动,这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而组织的活动,形式是设置特长选修班,让学生自由参加。

(5)课程评价: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辅之以教师、家长、社区人士、行业专家、兼职辅导教师的评价;鼓励学生作好调查研究日记,记录个人、小组的真实体验, 定期举行大、中、小队成果展示;结合德育工作,开展“雏鹰争章”活动与综合实践课优化整合的策略研究;通过运用《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手册》,开展个人争当“新三好”――好学生、好孩子、好公民,集体争创 “文明班”、“三好班”活动,不断完善评价体系。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三元坊小学以荔湾独特的地方景观、地方文化、社区设施以及家庭教育为依托,以学校的民族艺术教育特色为基础,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为方向,开展综合体验教育、实践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建品牌特色学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大大提高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篇10

语文教育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学生各种素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剖析小学语文教育的功能和重要性出发,再浅析小学生素质教育目标、实施和重要性几个方面,旨在探索小学语文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育;素质教育;作用

1小学语文教育

语文教育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小学语文的学习不仅为了好的成绩,更是为了培养良好的文学素养。小学语文学科作为学习语言的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学科。小学语文具有较强的思想文化传递性特征,是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和道德的义务教育学科之一。

1.1小学语文教育的功能:

语文是一门不能急功近利的基础课程,要从小学阶段就要重视语文学科的教育和培养。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功能。(1)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小学语文教育要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跨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指导中心思想。针对小学生的认识特点和学习方式,思想道德教育要以语文教育为依托,以语文教育内容的实施来进行。小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的养成也同样离不开语文教育的实施。(2)表达、交流和传递:小学语文教育具有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重要功能。语文教育最主要的功能是就是进行语言交际和传递文化。小学语文教育在传授和传递知识与文化的同时,兼顾培养学生如何表达和交流。(3)育人:小学语文教育以第一和第二课堂为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人文情怀的熏陶式教育,让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小学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不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或是表层层面上,而是将育人转化为实际行为。

1.2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1)语文能力为学习其他学科奠定基础:语文是一门内涵丰富的基础学科,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外,语文教育还具有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的功能。从某种程度上说,如果没有良好的语文基础,是无法去学习一些相关科目的。小学语文这门学科是一种工具,只有让学生掌握好这种工具,才可以去学习其他的科目。简而言之,小学语文的学习是为学习其他学科奠定基础的。(2)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小学正处于学习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学习和接受能力最佳阶段,这一阶段接收到最好的教育,会使其日后的学习有良好的发展。语文教学内容蕴含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彰显着我国的软实力,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基础学科,对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素质教育应重视发挥学生个人的潜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旨在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不言而喻,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教育。对小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求教育者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

2.1课程改革是对小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教师要以新理念去开展素质教育。教师要采用以学生为主,课内外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创设情境,以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导向,利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2.2小学素质教育的目标:

小学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其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小学生基本素质包含的内容有: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及劳动技术素质。同时,也不能忽视他们的,如个性心理品质、个性特长和个性潜能等个性素质的教育与培养。落实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小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可以归纳为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和学会健体三个方面。(1)做人:教师在开展素质教育时,应教学生先学做人,强调德为先,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学做人,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2)求知:教师既要授予学生知识,也要授予学生求知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求知识,在教育实践中主动汲取新知识和新技能。(3)健体:教师引导学生自觉自愿地锻炼身体,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意志力。

2.3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

素质教育的实施已经成为小学教育改革的重点,从教育实践和成效而言,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学科教学的落实。小学语文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教师做好语文教育对实施素质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

3小学语文教育对开展素质教育的作用

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小学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同时,小学语文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育对开展素质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1体悟生活:

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创设适宜的情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联,引导学生体悟生活。小学语文教育引导学生体悟生活,对开展素质教育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3.2体悟思想:

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过程的一部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情感教育能有效调控学生的情感,如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获得或者是享受美好的感受,从而树立正确的三观,即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而对素质教育的开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3.3体悟责任: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要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因势利导地向学生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体悟自己的责任,进而对素质教育的开展起到辐射的作用。

结语:

小学语文教育在学生素质教育实施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素质教育是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是以全面提升学生基本素质为宗旨,以尊重学生主体性、重视开发学生的潜在智能、注重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为特征的教育。

作者:王瑜 单位: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铁西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秦训刚,晏济生.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