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职业决策范文

时间:2024-01-25 17:21: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教育职业决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教育职业决策

篇1

关键词:高职教育;专业英语;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2-0151-02

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的大多数学生对专业英语教学缺乏兴趣和热情,专业英语课成了高职院校学生最害怕和最不愿意上的科目,甚至最终选择了放弃学习,专业英语教学面临较大困难。有鉴于此,加强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的研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解决的对策,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英语教学为例,探讨性地提出了解决当前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质量主要问题的对策及措施。

一、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堂教学硬件条件较差

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大多都是在以前中等专业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或是由中等专业学校与其他同类学校合并而成。随着高职院校办学层次的提高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也逐年增加,但本应与此相适应的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学基础设施却因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原因,迟迟不能更新,甚至相对落后,无法满足当前教学需求,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仅以专业英语教学为例,由于外语教学的特殊性,对教学硬件设施的要求较高,如必要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及多功能标准语音室等。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仅仅以“英语听力课”教学为例,有些高职院校却还停留在多年前的水平,即教师用录音机放磁带给学生听而已。

(二)没能抓住生源层次不一、质量偏低的特点因材施教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格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处于刚刚起步时期的高职院校,在生源的竞争方面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相比往往力不从心,其生源几乎全部是因为升本科无望才选择上高等职业院校来学习的,他们普遍存在着英语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甚至较差的问题。由于生源质量偏低,大多数学生对英语课的学习由听不懂、听不进去,到没有热情,直到产生反感,对学好英语更是信心不足,有畏难情绪,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如果这仅仅是对高职院校共同课英语教学而言,那么相对于专业英语课,英语教学面临的困难更可想而知。再加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分主次,一视同仁”,不能针对学生不同的英语基础和特点,因材施教,这种情况更造成了专业英语教学的困难。

(三)教材内容专业性强,难度太深,脱离实际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中都开设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使用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英语现行教材也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点,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体会到教材难度过高,脱离实际。而如前所述,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英语基础知识偏低或较差,其学习难度可想而知,难怪有些学生甚至把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英语教材比喻成看不懂的“天书”(如在汽车英语中,缩写是重中之重,因为大多数仪表、说明,都采用的是缩写,教材中所涉及的常用的缩写形式就达100余个,另外,仅进口汽车生产厂家和车型翻译,就涉及21家生产厂商及145款车型的英语名称)。由于看不懂,读不明白教材,使这些本来基础就较差的学生感觉到更大的压力,对专业英语课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和热情。

(四)传统教学模式使课堂枯燥乏味

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英语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完成基础阶段的教学后让学生及时转入专业阅读,使学生从学习性阅读到应用性阅读,通过一定学时的专业英语阅读,巩固已经掌握的基本词汇和语法知识,并侧重于有关专业技术的培养,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英语的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提倡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情况下,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却一直还在沿用传统、单一、老套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即老师讲、学生听,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填鸭式教学传统模式(甚至有相应硬件条件的院校,利用率也偏低),这无疑严重抑制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英语学习处于枯燥的讲解和被动的应试中,无法体现语言应用性、交际性的本质特征。

二、解决对策

(一)更新教学设备,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高职院校要在改善专业英语教学的硬件条件上加大力度。应根据英语语言教学的特点,建立健全现代多媒体网络教学设施和标准化语音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熟练掌握基本操作程序(如用多媒体设计、制作电子课件等)。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可以充实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手段,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还可以使课堂教学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变抽象说教为形象演示,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同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设施和标准语音室的功能,强化训练,发挥学生的眼、口、耳、手、脑的感知功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另外,教师还可利用电子邮箱、QQ等方式与学生进行课后互动交流,以此解答学生未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解决的问题。

篇2

[论文摘要] 能力素质是大学生赖以生存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都是围绕大学生的能力素质进行的。小学教育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新兴专业,它既有高等教育各专业的一般特征,即在学术层次上应达到高等教育本科的专业水准,同时又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研究该专业学生能力素质构成的基本原则,确定其能力素质标准,是专业建设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 “怎样培养人”是高校各专业都在积极探讨的问题。小学教育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被纳入到高等教育体系中,就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宽广深厚的知识基础,还要具有开放、合作、灵活多变的适应性,更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人才培养目标就应该由过去中师重外显的技能培养提升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型”。这三者的内在关系是: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基础和载体,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内容。能力是驾驭知识、运用知识服务现实的力量体现。素质是由知识和能力升华内化而形成的体现人的品格、潜质、底蕴和境界的深层属性,代表了人才质量要素的更高层次,更加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践性、创造性、应用性的要求。三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处于同一教育过程中,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近十年的人才培养实践中,我们把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定位于以培养小学一线的教师为主,强调职业导向和职业技能,强调实践应用,强调知识的基础性、综合性和通用性。这样就有人怀疑其专业水准,因为人们往往以教育学专业或者某学科类专业的标准来衡量它,认为这一专业不仅在教育类课程的开设上达不到教育学的要求,也谈不上学科水平。但近年来我们的学生在求职竟聘中的高取胜率、入职从教后表现出来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良好的发展潜能,表明跳出思维定势,充分认识小学教育的专业业特点和对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改变以教育学专业或学科专业为蓝本来设计和评判小学教育专业的做法,建立有自身特色的专业评判标准是十分重要的。

一、确定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素质的基本原则

1、专业性原则 是指要围绕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坚持面向小学,既重视1994年3月 国家教委师范制定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中高师各专业通用的四项基本技能(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技能等)。还根据小学教育专业自身特点构建美术应用能力、音乐应用能力、舞蹈应用能力的训练与考核。目的是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进入小学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趋于规范化、实用化对于形成学生教育和教学能力;对于学生毕业后胜任教师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基础性原则 就是针对小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小学教育教学,注重实际能力,强化基础训练,以适应毕业生服务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3、时代性原则 是指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构成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要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要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相符合。如随着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和各校教学条件的改善,多媒体教学已成为通用的一种手段,信息应用能力应成为基本能力之一。根据“说课”已成为小学教学研究的常用方式和小学招聘人才时的主要考核手段,我们在课程教学能力大项中增加了“说课”这一分项。

4、科学性原则 就是从实际出发,既讲究全面发展、一专多能,又考虑个性特长、突出重点。从整体说,要考虑学生能力素质发展的全面性和多样性;从个体说,在合格的要求的前提下,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各有所长。故此,设置的考核项目分必考项目和特长项目,必考项目是所有学生必须参加考试且获得合格成绩,特长项目是学生自己根据个人兴趣及学习情况任意选择其中一项进行考核。

二、小学教育的专业特质和人才特征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应该确立什么样人培养目标?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专业素质?应怎样的培养规格?应采取怎样的模式进行培养等等问题,不仅是我们开办这个专业之初尚没有完全思考成熟的问题,就算是在全国也没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因为小学教育领域人才的培养从百年中师到本科培养,跨度大、时间短,从1998年教育部师范司正式启动“面向21世纪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专业建设项目”至今也不过12年的时间。而要办好这个专业,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小学教师,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化,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质在于“定性在教育、定格在本科、定向在小学”。 “定性在教育”决定了我们是以培养教师为目标的。“定格在本科”决定了我们不能完全沿用中师培养模式。“定向在小学” 决定了我们也不能照搬高校历来培养中学教师的培养模式。为此我们广泛进行理论探讨、借鉴南京师大、首都师大、上海师大等率先开办这一专业的学校的实践经验、并深入小学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内容、过程及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确定了我们培养的必须是“富有‘三心’、全面发展、学有所专、技能过硬” 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

转贴于

“三心”是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有童心他才能走进儿童的情感世界,才能读懂儿童,才能以成人的智慧引领儿童成长。有爱心,才能使他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有责任心才会使他在小学教育这一神圣而又平凡清苦的岗位上,站在人生的时代的高度,着眼于儿童的未来和国家的未来培养“完整的人”。

“全面发展”是指知识结构完整,自然科学素质 、人文科学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整体水平较高。

“学有所专”是区别于中师人才的重要方面,要求在语言文学、数学、艺术、科技、体育等方面有一技之长。如果说全面发展是“广积粮”的话,那学有所专就是“深挖洞”。二者要求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的知识呈“T”型,“—”表示知识的广度, “︱”表示知识的深度,同时知识间应该有交叉点和结合部。

“技能过硬”体现在具体操作上,表现在会做事上。是需要通过严格练习才能获得的能够熟练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动作系统。包括语言技能、演示技能等等。

三、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素质的具体内容

围绕这四大特点我们已建立一套小学教育专业的能力素质体系,具体包括:

一个核心:以专业情感培养为核心,培养“富有‘三心’”的人。

两种水平:本科层次的学识水平和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表现出它是定格在本科层次,应有高等教育各专业的一般特征又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学识水平是本科层次的、具有能游刃有余地满足小学教育各学科教学需要的知识体系。达到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标准,表现出它是定向于小学、定性在教育的。

六项公共能力:是指各类从业人员通用的、基础的能力,包括观察判断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信息应用能力、主动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

两项专业基础能力:保障学生顺利就业,适应小学教师岗位最常规的、基础性工作——学科课程教学、班队管理两个方面的能力水平。

三项专业发展能力:针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入职就业后的,为工作更上一台阶、成为骨干教师、学者型教师、学科带头人、管理工作者而需要的潜在的发展后劲,包括——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

“六能六会”实用基本技能: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期,其思维水平和性格特征使他们对教学活动的外在表现比内在内容更感兴趣,小学教师的教学技能比中学教师、大学教师有更特殊的要求,为此,我们确定了作为小学教师必需的实用基本技能包括“能说会听、能写会画、能弹会唱、能编会演、能想会做、能问会导”,作为学生能力素质中外显的、可以考核测量的组成要素。“能说”是指能说标准的普通话和日常简单的英语、掌握说课的技巧,能用说课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教学设想、进行教学研究;“会听”是指懂得倾听是交流沟通基础,能从倾听中获得正确的信息并进行决策。“能写”是指能用三笔字规范书写常用汉字,并掌握常用文体的写作;“会画”是指具有美术应用的能力,包括画简笔画、出黑板报等。“能弹会唱”是指具有音乐应用能力(,包括歌曲演唱、视唱、儿童歌曲弹唱等。“能编会演”是指具有舞蹈应用能力,包括舞蹈基本技能、儿童舞蹈编排等。“能想会做”是指能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并能把自己想法转变成现实可见的物质形态,包括能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具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等。“能问会导”是指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在教育教学中编拟有针对性的问题,会能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邓银城,刘尚辉,江国杰.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与培养模式 [J],孝感学院学报,2007,(7):69-73

[2]罗雅萍.关于高师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思考 [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9):49-53

[3]陈威.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思考与实践 [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3):74-75

篇3

关键词:小学教育工会;活动创新;途径

一、小学教育工会的职能

小学教育工会是依照工会法和工会章程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起的工会组织,受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建立于小学内部,是教育工会组织中的基层组织单位。小学教育工会按照中国工会章程中的相关规定,在工作开展中必须履行好以下四项职能:1.建设职能由于小学教育工会具备贴近一线教职工工作实际的特点,能够与教职工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所以教育工会要担负起组织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建设和教学改革的职责,确保学校制定的发展措施落实到位,及时传达和反馈教育信息,在教育体系中充分发挥教育工会上传下达的作用。2.参与职能小学教育工会是属于教师群体的工会组织,代表着广大教师的切身利益。所以,小学教育工会要调动起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在学校制定具体政策时,充分考虑教职工的利益诉求,尊重教职工的意愿,使校内民主管理落到实处。通过履行小学教育工会的参与职能,有助于提高教职工的监督意识,使教职工全心全意投入到学校发展中来。3.教育职能小学教育工会要负责提高教职工的职业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积极开展教育宣传活动,对教职工进行爱国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同时,根据教职工对精神文化、教学技能的需求,积极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不断提高教职工的政治素养和教学水平。4.维护职能小学教育工会代表着教职工的具体利益,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教职工为本,切实履行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能,表达教职工的意愿和诉求,确保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解决教职工的后顾之忧。

二、新时期小学教育工会的活动创新途径

(一)创新小学教育工会学习活动小学教育工会要认清教育教学改革对工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不断提高工会干部的素质能力,增强工会干部的创新意识,使工会干部具备完善的现代教育知识体系和较强的教学管理能力,为学校教育教学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方面,小学教育工会要组织理论知识学习活动。要求工会干部必须掌握《工会领导学》、《工会学》、《工运史》、《工会法》等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向工会干部传播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使工会干部了解教育规律,鼓励工会干部为教育改革献言出力,增强从事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另一方面,小学教育工会要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学习班和讲座,借此来使工会干部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从而带动广大基层教师共同提高思想觉悟水平。由此不但能够使教师加深对工会的信任,而且还能促使工会干部融入到教师群体当中,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够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光和热。除此之外,可以以改革创新精神为依托,强化教育工会的自身建设,这样能够使工会干部尊重教职工的创新精神,有助于推动学校的持续发展。(二)创新小学教育工会作风建设活动学校应大力开展工会干部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学习活动,通过定期组织工会干部参加交流会和论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际经验;为使工会干部开展相关工作时的语言更加得体,应对其进行文明礼貌用语和服务用语的培训,并对每个工会干部进行普通话考核;工会干部应针对全校教职工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相关的调研,据此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为学校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翔实可靠的依据,在维护学校利益的同时,维护好全体教职工的利益;会议方面要进行适当精简,尽可能少开会,必须开会时,要缩短会议时间;所有工会干部都应当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公务接待要控制好参加人数和就餐标准,绝不铺张浪费,可以减少的一律减少,并对办公费和差旅费等支出进行严格控制;要处理好大局与部门、工会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杜绝本位主义和个人主义,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和配合,严格按照学校的安排开展相关工作。(三)创新小学教育工会服务活动在和谐校园的构建中,小学教育工会除了应当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教育引导和桥梁纽带作用之外,还要做好相关的监督与维权工作,为全校教师的成长和进步提供服务和保障,借此来促进教师全面发展,从而使教育工会成为教师可以依赖的和谐“家园”。为实现这一目标,应对教育工会的服务活动进行创新,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可在全校范围内实施送温暖、送爱心工程。教育工会应当建立健全困难教师帮扶机制,了解教师工作中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同时,要时刻关注教师的身体健康,每年组织一次教师体检,并定期组织为困难教师解困活动,如,以全校师生共同捐款的方式,建立资助基金,将该基金用到有特殊困难的教师身上,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和教育工会的关怀。可对学校现有的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并与相关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为教师子女的上学、就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其二,不断拓宽参与渠道,并对协调机制加以健全,当相关事项牵涉到教师的切身利益时,教育工会要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并做好协调工作,代表学校做到“五必访”、“三必谈”“二必送”,其中五必访主要包括立功受奖必访、婚丧嫁娶必访、有病必访、有难处必访、家庭出现矛盾纠纷时必访;三必谈包括教师间出现矛盾必谈、教师出现工作失误必谈、教师闹情绪必谈;二必送包括教师调动欢送、教师退休欢送,通过五、三、二活动的开展,能够使教师真切感受到教育工会的温暖,有助于激发教师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四)创新小学教育工会维权活动小学教育工会要切实履行对教职工的维权职能,积极开展维权活动,使教职工可以在学校安心开展各项教学工作。首先,加强与教职工的沟通联系。小学教育工会要组织起广大教职工会员,了解教职工会员的实际需求,以及对教育工会职能履行的建议,做好详细记录,让教职工会员参与到本校教育工会的民主管理,争取到最大化的民意支持。其次,为教职工提供优惠服务。小学教育工会在了解到教职工实际需求的前提下,根据教育工会自身的资源状况,与医院、超市、书城、商场等建立起合作关系,为教职工会员提供所需的优惠服务。如,购书优惠、治疗优惠、购药优惠、定期身体检查等,让教职工会员体会到教育工会给他们带来的生活便利,从而增强教育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再次,加强工会维权宣传工作。小学教育工会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做好维权法律宣传,并为教职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新时期下,小学教育工会要为教职工畅通维权渠道,当教职工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可以到教育工会寻求帮助,同时小学教育工会要认真对待教职工的求助,运用教育工会的力量与其所在学校进行交涉、协商,避免因教职工势单力薄受到不公平待遇。

三、结论

总而言之,小学教育工会要切实履行自身职能,结合工会发展情况,积极组织和创新各项工会活动,充分发挥小学教育工会在促进学校建设、推动教学改革、维护教职工权益中的重要作用。小学教育工会要从学习活动、作风建设活动、服务活动、维权活动等方面入手,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使其能够满足学校与教职工的发展需要,从而实现最基层工会组织的价值。

作者:刘梅英 单位:庄河市新华街道暖水小学

参考文献:

[1]宋卫.提升小学工会工作质量策略浅探[J].课外语文,2016,(04):43-44.

[2]王嘉梓.论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主要内容[J].山东工会论坛,2016,(02):24-25.

[3]张淑清.新形势下做好工会工作的创新实践[J].新教育时代,2015,(11):101-102.

篇4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7-0038-02

近几年,社会逐渐开始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现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心理状况堪忧,各种不良心理因素对教师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而在这些问题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职业倦怠,这一突出问题的存在非常不利于中小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倦怠问题研究的重视,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解决,为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含义

职业倦怠思想是美国著名临床心理学研究专业费登伯格所提出的,其在理论中明确指出职业倦怠是指社会上个体在工作中对自身所从事的职业产生情绪耗尽的情况,也就是说,当其所从事的工作本身对其个人能力、经历和各项教育资源提出了过度要求的时候,其在工作中就会产生长时间的疲劳、情绪枯竭等心理问题,职业倦怠也就随之发生了[1]。在此之后,一些心理学研究专家根据费登伯格的理论基础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中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教育研究的过程中明确指出教师的职业倦怠是对教师无法与其工作环境相适应的一种极端性质的反应,是教师在长时间的工作压力下自身对教师这一职业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方面精力衰竭的现象。教师的职业倦怠对一个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甚至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都产生着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所以相关教育部门必须加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由于受到自身职业性质的影响,教师是各行各业中职业倦怠现象的高发人群,其职业倦怠的产生一般来自于对教学事业的心理性疲惫,往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生理方面。教师在工作中长时间感受到精神疲惫。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并且身体虚弱,难以在备课和教学阶段集中注意力,严重者甚至还会出现头痛和身体机能紊乱的情况,影响教师的身体健康。其二,情绪方面。对于教育生活中接触到的相关事务失去探究的兴趣,精神沮丧、悲观,存在长期焦虑的心理症状,并且情绪起伏极大,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2]。其三,认知态度方面。对其所承接的教育服务对象进行消极否定,并且以嘲讽的态度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其四,行为症状。工作士气相对较为低落,在工作生活中对良性竞争存在抵触心理,本能得不满各项工作任务,甚至还会出现过度吸烟和饮酒等不良行为,无法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榜样教育作用。

三、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方面

社会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社会对教师的职业发展存在过高的期望。社会上绝大多数人认为教师肩负着传承中华文明千年文化成果和教育成果,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对教师存在过高的职业期望。而当中小学教师无法满足社会的过高期望时,一些人便会对教师进行不同程度的谴责,教师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自然会感到无法被社会理解,付出和回报不对等,自身工作成就感随之降低,长此以往,职业倦怠心理也必然会随之产生。其二,工资待遇较低。近几年,我国教育部门提高了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也适当地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提升教师的薪资待遇,但是从总体上看,教师的劳动性质特殊,工作强度相对较大,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薪资待遇仍然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促使其产生职业倦怠心理。

(二)学校组织方面

在学校组织方面,教师职业倦怠心理的产生主要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教师的人际关系相对较为紧张。学校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工作组织,其组织氛围不仅对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等产生影响,还会促使教师职业倦怠心理的产生,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升[3]。即是说,如果中小学教育部门在教育决策的过程中不考虑教师的意见,或者整个组织内部存在一定的明暗竞争,教师就会长时间存在紧张和焦虑心理,极易诱发职业倦怠。其次,中小学教育阶段教师评价机制不科学。现阶段的教育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将升学率和学生分数作为考查教师业绩的标准,促使教师在工作中一味地追求提高学生成绩,导致教学呆板,并且严重打击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容易致使心理倦怠的产生。最后,学生品行和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会对教师的工作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受到当今多元文化的影响,学生在生活中追求个性,在心理发育不成熟的中小学阶段极易表现为厌学和求异思想,出现各种各样的品行问题,让教师感到疲惫和倦怠。

(三)职业特征方面

教师职业是当前社会上较为特殊的服务性行业,其独特的职业特色决定了教师在工作中必然处于长期的高压下,极易导致心理倦怠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教师在工作中存在过重的心理负担,除了在上班时间进行紧张忙碌的工作外,还需要适当地进行资料查询、教育科研和家访等,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转极易导致教师出现心理衰竭现象,对教师的职业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教师在工作中存在角色冲突和模糊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这一职业所要扮演的社会角色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倾向,并且各种角色之间会出现一定的冲突和模糊现象,教师长时间面对角色冲突和模糊的工作情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定的倦怠心理。最后,教师的职业封闭性也会导致职业倦怠心理的产生。受到职业性质的影响,教师一般很少有时间与家人和朋友参与相对轻松的活动,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各个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学和科研现象也并不多见,导致教师的人际交往需求无法得到充分的满足,感到长期的紧张和焦虑,最终会促使职业倦怠的产生。

(四)教师自身的压力

相关调查研究表明,教师的性格特征以及自身赋予的职业压力也会促使其产生职业倦怠心理。一部分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试图对周边的事物加以掌控,而当这种掌控无法得到肯定时就会产生不良心理,极易诱发心理倦怠。而一部分教师自身较为自卑,在生活和交往过程中会体会到一种无力感,并且容易受到外界社会压力的影响,产生职业倦怠。同时,教师自身压力还包含一些背景因素对教师心理的影响,如年轻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不认同、自身存在的家庭问题等都容易导致其在工作中出现职业倦怠。

四、解决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一)强化学校组织文化建设

从组织研究理论进行分析,相对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能够促使教师在工作中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缓解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当前我国中小学校园中组织文化建设相对复杂,各种有形和无形的人际关系交织于教师的人际网络中,共同构成了校园文化,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校园文化必然会对教师产生相应的影响,一旦校园人际氛围中存在一定的不和谐因素,就极易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必须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通过开放性较强的民主行政管理和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促使教师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并获得一定的工作享受,最大限度地避免职业倦怠心理的产生,推进教师稳定发展。

(二)提高教师的地位

教师的职业地位受到其经济地位和职业社会声望的影响,因此教育部门要想从职业地位方面缓解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就应该加强社会宣传,让社会大众明确教师为社会建设做出的贡献,进而提升教师的社会声望,将“尊师重教”真正落到实处,为教师职业地位的提升创造条件。同时,国家应该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通过合理的薪资待遇设置提高教师的经济地位,保证教师在工作实践中能够感受到社会的重视,体会到自身价值,进而以积极健康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工作中,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三)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缓解不仅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帮助和支持,还要教师自身做出一定的努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正确分析教师这一职业的工作与特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教师职业的社会发展现状,避免对未来职业发展抱有过高的期望,导致自身理想和现实存在差距,从而产生职业倦怠。同时,教师在生活和工作中还应该正确地定位自己,为未来发展设置合理的奋斗目标,增强未来发展信心,有效避免职业倦怠问题的产生。

(四)满足教师的高层次需要

教师在生活和工作中只有获得基本需求和发展性需求的满足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因此在中小学教学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在满足教师基础性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探索和发展教师的高层次精神需求,进而采取适当的措施满足教师自我实现和自我感受的需要,进而完成对教师的积极引导,为教师的未来发展和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相应的保障。

当代我国中小学教育阶段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较为普遍,所以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各级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中小学教师工作的重视,积极采取一定的措施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创造优异的工作条件等,最大限度地避免职业倦怠问题的产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相应的人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黄菊香.透视教师职业倦怠实现教师快乐管理――试议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J].文理导航(下旬),2014,(4):86-86.

篇5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摘要: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教师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对小学教师的关注开始从理论知识的范畴转向实践能力的探究,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我国大学教育实践改革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实践能力;自主创新;新课程改革;小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G6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8—0104—02

收稿日期:2014—04—12

作者简介:池源(1991— ),女,吉林桦甸人。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一、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能力的阐释

伴随着我国教师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小学教育专业自2002年起被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并随着小学教学课程体系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始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实践能力是指实践的能力,即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在实际生活和教学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一是大学生在校就读期间依照学校规定的要求学习教学理论、学业知识、实践技能的能力;二是就读期间大三、大四学年所涉及到的学校提供的教学实践机会。学习理论知识可以增强我们的认识能力,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指导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作出正确的决策。将实践与认识很好地结合起来,对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出现的问题

(一)大学生对小学教育学科观念的懈怠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里,作为“草根力量”的一线低年级教师一直是社会不被看好的角色,他们时常被看做是孩子的保姆,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照顾好孩子的日常生活,而学习次之,所以,小学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受尊重程度均在其他教育教学体系之下。作为90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精力充沛,对工作和学生充满着热爱之情,但当真正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后,对学生的初始情感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加深,导致专业情感不够稳定,再加之小学教学内容简单乏味,工资薪酬不高,使他们逐渐懈怠,热情渐失。

(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滞后

小学教育专业能力培养的滞后性是针对小学教育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关系而言的。依据当今社会现状,滞后问题不可避免。

1.教师采用传统的注入式教学,切断学生与外界的联系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向互动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但并不意味着教师要将所要教的知识全部注入学生的头脑中,这样,不仅会抑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还会阻碍其个性的发展。课堂上,有些教学内容难免会缺乏适切性内容,当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无法从教师那里得来能够与他们所体验的小学教学生活建立起有意义联系的知识时,当社会发展与学校人为地发生联系时,必然导致学生对学习生活的不满、对学科专业的冷淡,最终导致其学习能力的滞后。

2.小学教育本科教学不能与新课程改革顺利接轨

我国2001年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先后提出“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任务,其中第一条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可见国家已经有意识地将教育培养的重心转移到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应用上来,而现阶段我国的小学教育实践水平仍处于初始阶段,教师无法突破传统的束缚,放手学生自主创新。如何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接轨,成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参与社会实践的经历甚少,实习学校对学生不充分信任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甚少,导致其教学能力较差。社会及实习单位对其不认可的心态,让大多数实习生对教学工作望尘莫及。究其缘由,学校基于教学任务的推进,无法将尚不成熟的大学生放到课堂,这使得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参与不到教学实践中来,无法切身了解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这也就成为制约其实践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对小学教育实际情况的了解,实现其教学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促进其实践能力的提高,具体措施如下:

(一)遵循以学生兴趣为导向的原则

1.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中黑板、粉笔作为仅有的教学手段的地位目前已经弱化,科技的进步帮助教师通过声音、动画、图片等方式,将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现代化教学方式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意志情趣,不仅可以使其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也可以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但要注意的是,课程切忌不要以多媒体为全部的教学内容。

2.利用课堂活动及合作探究的方式

著名作家萧伯纳曾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充分利用课堂活动和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小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例如,课程表演、小游戏、诗朗诵、辩论赛,以个人或是小组的名义来参与,在交流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

3.创设教学情境,采用专题式教学

无论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还是从新课改要求的教学实践上看,创设教学情境都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这里主要强调的是专题式教学。以小学语文课本为例,在课本每一单元的最后都会有一节专题讲解课,有时教师觉得它与考试内容无关而匆匆略去,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做法。以《荷》专题为例,教师可以以布置任务的形式分组开展活动,为每一个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并要求独立完成,最后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这样的课堂将会迸发出创造与智慧的火花,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自信。

(二)积极参加教学实践

1.学校资金要给予支持

为了进一步改善小学教育研究环境,建议学校加大对教育专业学生科研方面的投资,扩大资助范围,让有意向的学生更好地参与到优秀项目中,设立一定的科研基金,让教育专业学生觉得教育科研是一项可行的专业活动,而不是一纸空文,更好地发挥钻研学科的能力。

2.实行“一导一生制”

“一导一生制”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制度,在研究生领域比较常见。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毕业实习阶段试行“一导一生制”对于离开小学教学环境多年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而言有很多好处,除了自己不断地观摩、学习之外,一线指导教师在教学教法上的指点无疑能促进其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激励机制,缩短学生的适应期

“走出去”即学校提早安排学生的教育见习,让学生尽早切身感受到所开课程在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促使学生对本专业课程更感兴趣,更有效地学习。“请进来”即请小学有经验的优秀教师来学校上课,与在校教师的正常课时同样安排,把他们的一线经验尽早地传授给学生,以缩短从教适应期。这样,从做中学,从小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差异中不断地摸索、总结,不断调整适合自己的实践方案,一定能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解决各种难题与困境,进而得到社会、家庭、学校的一致认可,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周培书.论调动情感因素提高课堂效率[J].科技信息,2012(31).

[2]杨一.浅谈中等职业教育的“走出去, 请进来”[J].职教研究,2007(7).

[3]高茹.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3(5).

篇6

教师专业发展关乎教师的健康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关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关乎学生的成长成才,理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为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小学教师队伍,2012年教育部出台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对照《专业标准》分析当前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突破口。

1.理论知识欠缺与实践能力不足影响了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专业标准》强调“能力为重”的理念,要求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小学教师不仅要上好课、教好书,更要遵循“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专业能力提升路径,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

目前部分小学教师的学历水平与专业水平呈现脱节现象,而知识结构的欠缺也成了横亘在教师专业发展面前的“拦路虎”。除了知识结构欠缺之外,实践能力不足也普遍存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是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形成的沃土,是形成一种自尊、自信和较为强烈的主体意识的场所。教学实践能力形成的形式还包括参与集体备课、经常观摩他人的课堂教学并与之研讨、接受资深教师的传帮带等。部分小学教师缺乏反思精神,因此这些实践形式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由此也影响了专业发展。

2.职业认同感危机制约了专业发展

《专业标准》在“职业理解与认识”领域的基本要求是: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认同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职业认同感的强弱关系到能否消解教师的职业倦怠、缓解职业发展带来的压力等。目前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主要有“用生命回应职业需要”和“用职业实现生命价值”两种状态。处在第一种状态的教师把职业当作谋生的手段,被动应对;而第二种状态是一种理想状态,既完成了既定教学目标,又实现了自我价值。因此,“用职业实现生命价值”应成为职业认同感的目标。当前部分小学教师存在职业认同感危机,主要是受社会舆论及功利主义的影响,仅仅将教书当作一种谋生手段,并没有从职业高度及价值取向等角度去肩负历史的使命和教师的职责,由此必然导致专业发展意识淡薄,从而产生职业倦怠。

3.教科研能力欠缺影响了专业发展

《专业标准》强调“终身学习”的理念,倡导教师要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而且在“反思与发展”领域,要求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教科研能力的欠缺实际与存在认识不足有很大关系,大部分小学教师认为教好书就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把教书匠作为人生的追求和职业目标。在这种意识的影响下,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加之知识结构不完善等方面的影响,教科研能力不足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步伐。

4.教师专业自的缺失不利于专业发展

《专业标准》在“反思与发展”领域的基本要求是: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当前大部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自由于受到的干预比较多,即使形式上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实质上并未“自主”。专业自不“自主”主要表现为教师无法参与课程编制、无权参与教学决策、无法自主决定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判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小学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意识。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人性假设”理论分析

作为西方管理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人性假设理论先后经历了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和学习人假设等发展和演变阶段。其中,自我实现人假设是马斯洛第一次提出的,他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自我实现是最高的需求层次,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可以激励实现更高层次的价值和目标。薛恩等人提出的复杂人假设弥补了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等理论的不足和局限性,把被管理者看做是复杂多变的人,潜在的需求也有所不同,而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相应的变化。

因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发展的宗旨是为了教师的成长,实质上是小学教师对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和职业生涯的反思。而为了小学教师的全面发展,学校需要对其进行控制和管理,因此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也是一种管理。例如依据人性假设理论,学校对教师的管理首先要基于一定的人性假设判定,以此确保教师专业发展既能符合教师的真正需求,又能符合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从而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较强的实效性。鉴于人性假设理论必须基于人的需求,并以此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从而达到预期的、理想的管理效果。因此,学校管理者必须从小学教师的个体出发,而不是只看到“群体”看不到“个人”,必须关注教师的人性和个性发展需求。因为关照人性关乎教师专业发展的大局。依据人性假设理论管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将有助于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水平,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可以达到双赢。学校应该在此基础上,充分借鉴人性假设理论的核心思想,关照小学教师的人性、实际需求和专业发展意识,以此探索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模式。

三、打造“教师―共同体―学校”齐发力的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教师专业发展往往蕴涵对教师人性的乐观而积极的假设。为了实现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管理者必须选择恰当的人性假设,分别从学校角度和教师自身角度出发选择合理的人性假设,共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恰当的人性假设有助于学校管理者正确理解人的本性,认识人性假设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机制。

1.小学教师是专业发展的主力军

从小学教师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由于小学教师受自身的价值观、道德水平,以及相应的教学工作、生活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制约,其人性假设更倾向于“自我实现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由此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个体内在的专业性的提高。教师不仅是专业发展的对象,也是自身专业发展的主导者。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是教师由自我认识的形成和发展到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产生再到自我效能感产生的不断发展过程,也是由专业理想到专业自我再到职业体验的不断实践的过程。这种人性假设指导下的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可能更侧重于自我完善的终身学习,但也存在脱离组织、缺乏理论支撑、学习内容不够系统等不足。

小学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此外,针对职业认同感缺失的现象,提升职业认同感需要对职业的敬畏、感激和担当,教育必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只能是教学技术而已。

2.学习共同体是专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小学教师应该在“学习人”假设理论指导下积极构建学习共同体。有的学者提出“学习人(Learning Man)”假设理论,认为人是天生的学习者,学习不仅是人类的天性,也是生命趣味盎然的源泉。将此理论运用于教师专业发展则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意味着教师是处于成长中、有待发展的“学习人”。“学习人”假设一方面表明教师个体的有限性、局限性和未完成性,另一方面也蕴含着教师的可发展性、发展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学习人”假设要求造就“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教师,但小学教师实现专业发展仅仅靠个人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是学习化社会背景下借助于校园学习氛围的培养及教师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挥而建立起来的具有共同理想、注重团队合作、实现超越自我和持续发展的组织。学习共同体通过提供时间、场所使各位教师有效沟通,使每位教师都能融入组织中,使共同愿景深入教师的内心,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追求,从而成为一种内驱力,推动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发展同步。小学教师要在学习共同体中进行备课研修、观课研修和议课研修等,要围绕特定主题连续进行,要指向学生课堂学习状态及学习结果,以此达到共赢目的。

3.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后盾

从学校角度来看,学校管理者对于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目标注重实用的且较为短期,希望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更倾向于“经济人”假设和“社会人”假设。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学校层面组织的职后培训形式主要以短期集中学习为主,认为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受学科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的科学原理与技术所制约,其实现专业发展必须凭借专业知识、原理技术等的熟练程度来保障。所以,小学教师进修课程主要涉及教师职业的理论、原理、技术等“知识基础”,多停留于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的灌输,在一定程度上远远脱离了小学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依据《专业标准》,学校管理者在做好教师培训的基础上,还要制定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要积极组织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更要不断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小学教师绩效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 原明妮.对管理理论中人性假设演进的哲学思考[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6).

[2] 刘莎莎.教师专业化:现实与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4).

[3] 张贵新.对教师专业的理念、现实与未来的探讨[J].外国教育研究,2002(2).

[4] 张健.教师专业发展的自组织模式[J]. 江苏教育,2015(24).

[5] 梁淑琴. 教师专业发展有效途径探析[J]. 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2).

篇7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师资源留守儿童硬件设施

教育是国之根本,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强则国强。教育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在中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村的教育问题近几年来也受到国家的广泛关注和大力资金的投入,可是农村的小学教育是重中之重,又是难上加难。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下,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迅速的发展着,农村小学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改变。但是,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小学教育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农村教育和经济的发展,让农村人有些忙乱。表面上经济发展了,可教育似乎在落后。这成为农村经济长远进一步发展的拦路虎。为此,对边远农村小学教育建设我该做些什么呢?这给我们提出了更大更深的思考。

我国人口众多,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农村小学教育一直是其中的软肋,制约着整个国家的教育水平整体的提升。农村小学教育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小学教育。生源流失严重、教师素质有待提升、小学办学条件极差、家庭教育缺失、家长教育意识浅薄等等,都严重制约了小学教育的发展。

一、农村入学儿童减少,留守儿童增加,学校分布及办学规模不合理。

农村年轻夫妇观念的转变,为了搞活经济,从农村转移城市。学龄儿童有的跟随父母迁移,有的留给爷爷奶奶照顾,这是入学率逐年减少,没有父母的孩子更难教育;农村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以及九年义务教育完全免费的政策的实施。为了给孩子更好的起点,越来越多的农村的年轻夫妇宁愿把孩子送去较远的城镇小学。一方面,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父母选择了让子女在其流入地就读。很多流入地政府对打工子女入学政策开始放宽,开始接纳这些孩子进入当地公办学校就读,还不用额外交纳赞助费、借读费等,同当地学生一样平等享用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样家长能随时照顾孩子的学习、生活,消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城镇私立小学在招生方面,也想方设法争抢生源,提供一系列的优惠和高质量的服务。等等这些让农村小学招生越来越困难,小学生数目也日渐减少,有些学校只有几个学生,使得学校不得不缩小规模,为节约资源。也就只有把一些较小规模的小学进行合并或者停办。导致办学条件质量更加简陋,很多硬件条件都无法达到教学的要求。条件好一点的就更好,条件差的就更差,甚至就不读了,用力气打工挣钱去,这些人认为有力气就行,形成一种读书无用论;形成一种两极分化的窘况。解决建议:

1、政府应当把扶持边远农村小学教育作为扶贫工程的重点,加大扶持力度,重点增强增大教师资源,提升办学水准。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提供更全面的教育服务设施设备。

2、政府引导教育资源整合,撤并不合理的的学校布局。合理布局学校位置资源,做到兼顾周边村落。有必要的地区的地方可以建设合适的学生宿舍。为边远山区学生提供寄宿服务。

3、制定农村小学建设和管理的基本规范;强化农村小学教育的制度管理;确立合格教师基本标准;落实目标管理,大力实施规范化建设;推进教育质量;抓好教师素质的再培养。

二、师资力量薄弱,需要更具活力的新鲜血液,教师待遇较差,教学积极性不高。教师居住条件差

缺少新鲜血液,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很多学校老龄教师居多,甚至全是老龄教师。已成为当前农村教育中的一种普遍现象。稍微有点经验的教师又因为上述原因调走,调走的是学历层次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中、青年教师。这样层层“掐青苗”,留在小学教学岗位上的很多是上了年纪、体弱多病的教师。加之没有新的教师补充,教师队伍出现了严重的“断层”,成了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重大难题。

在校教师普遍学历不高素质偏低,优秀年轻的教师都在城镇小学或者被调至初高中从事教学。另外,艺体类教师匮乏,小学教育中仅仅存在着简单的、机械的德教智教活动。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过去的学习成绩第一的模式已经不适合。农村小学对于优秀的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一些新课程的开设对小学教育软硬件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备基本的师资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目前农村小学教师年龄普遍较大,体弱多病,精力不足,学校办学条件差,有能力的教师也因为待遇问题纷纷离去,寻求更好的发展。教师编制不足,很多老师不得不承担多学科教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这给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很大的问题。同时,农村家长为生计纷纷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位现象严重。孩子多由爷爷奶奶代管,或溺爱有加,或放任过度。留守儿童的现状要求教师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责任心。但农村小学教师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普遍偏低,更有部分教师职业素质本身就低,经济收入和同村的农民工比差距都太大,看问题看不到实质,觉悟也不是很高。所以导致教学积极性不高,或放任不管,对学生不负责任,或跳槽寻求更好的生路。

农村小学教师待遇普遍偏低,抽样调查显示,近100%的农村教师反映没有任何的津贴补贴,生活压力重,教学的思路也不够成熟。2006、2007年全国普通小学、普通中学(包括初中与高中)教职工年均工资收入为17729元和20979元,分别比国家机关职工年均工资收入低5198元和1948元。2006年,全国有273个县(占区县总数的8.5%)的小学教职工和210个县(占6.5%)的初中教职工人均年工资收入低于1.2万元,人均月工资收入不足1500元。这样的收入要想在当地买住房,那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一家老小生存的压力就已经够呛,还敢奢望什么。地方政府也没有相应的政策给予适当的补助。生活的压力让教师们也怨声载道。工作的积极性就不言而已了。

解决策略:

1、 政府加大引进教师资源,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提供新鲜血液,调整小学教师年龄结构。合理调派教师,为小学培养优秀的师资。补充小学音乐、美术、体育等艺体教师。加大现任教师的能力培养。

2、 提高教师工资福利,改善教师的生活居住条件,给与一定的政策,让教师们没有后顾之忧,才能有更多的激情投身于教育事业。改善教学基础设施,丰富教师业余生活。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对教师进行赏罚分明,加大力度。

3、 加强教师德育建设,真正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改善旧俗的教育模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改革,开设完整素质教育课程,培养培训教师素养。

三、边远农村办学条件太差,难留教师资源。

篇8

关键词:财务管理 制度改革

一、当前中小学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中小学校财务管理观念与国家财政管理改革层层推进,不相适应 近几年来,国家财政管理改革逐步实施,中小学校收费资金施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编制部门预算,全面实施政府采购,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财政收支分类改革,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等一系列改革层层推进,这些改革对中小学校财务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学校的各项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中小学校资金筹措的相对困难与中小学校事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中小学教育已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与此同时,中小学校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仪器设备购置、新校区建设、教职工福利待遇提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三) 固定资产价值体现不准确,欠公允。中小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与教育资源有效配置的要求不相适应。现行学校财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而是按照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固定资产从入账之日起即以原值体现在报表上,无法反映其净值和新旧状况,导致资产虚增。一旦需要更新或报废,由于缺乏可靠的依据,往往凭主观判断,要么提前报废造成资产浪费,要么因经费紧张迟迟得不到重置,随意性较大。而中小学校财务工作中对货币资金的管理非常重视,相关的管理制度十分完善。而当货币资金转化为实物资产时,在管理工作中就会出现许多薄弱环节。中小学校在购置大型设备时,缺乏专家评估认证;学校资产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责任不明确;与校办企业、后勤总公司等经营单位的产权关系不明晰;学校资产长期不按规定盘点,学校合并时资产清查、移交手续混乱,资产账实严重不符;许多大型专用仪器设备不能在全校范围内共享使用,闲置资产无法调剂,“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思想十分严重,形成了非常严重的流失浪费,资产使用效益低下,违背了教育资源有效配置的要求。

(四)事业收支全部采用收付实现制,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比如:每年九月是学费收入最集中的阶段,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学生的学费拖欠到第二年,这部分欠交的学费未在当年确认为应收债权,虚减了资产。而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不计提减值准备,又导致资产虚增。再如,有些基建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若干年,由于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而无法转为固定资产,长期挂在往来账上,使学校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明显不实。

(五)会计报表体系不完善,信息披露不全面,现行学校财务制度要求报送的财务报告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事业支出明细表等,未要求编制现金流量表。实质上,学校采用的收付实现制恰恰是以现金流入和流出来确认本期收入和支出,未编制现金流量表,无法及时掌握学校某个时期内现金的流向、变化状况等信息。此外,学校财务制度对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要求比较笼统,大部分学校披露的会计信息也很粗浅,有些甚至没有披露,不利于会计信息的阅读、理解,也会影响管理层的决策。

(六)中小学校财务人员的自身素质与财务工作任务的复杂性不相适应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大,财务工作的任务也日趋复杂,主要表现在:中小学校办学经费来源多元化,管理起来很复杂;财务工作要转变理财理念,加强会计核算,解决实际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要及时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准确、详细的会计信息,促进学校行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要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快会计信息化建设进程;要加强对校内各单位(部门)经费使用的绩效评价;财务部门要善于和财政、审计、物价、银行、社会中介机构等打交道,应对各种检查、审计、评估等工作。然而,中小学校中某些财会人员法律法规观念淡薄,职业道德较低;为学校“当家理财”的主动意识不强,为师生员工的服务意识不够;部分人员学历和业务水平偏低,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较少,特别是在财务工作领导岗位上的高级会计人才更少,许多学校的财务处(科)长是非财会人员;部分财会人员计算机知识掌握得不够,计算机使用能力较低,影响了中小学校会计信息化建设进程。综合以上这些存在问题,中小学校财会人员自身素质与中小学校财务工作任务的复杂性的矛盾日趋尖锐。

二、解决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的对策

(一)转变中小学校财务管理观念,主动适应国家财政管理改革。国家推行的财政管理改革,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提高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益。这些改革政策符合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有助于提高高等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有助于加强中小学校经费使用的管理,有助于不同中小学校会计信息的比较和评价,有助于与国际中小学校会计信息接轨,也有助于提高中小学校自身管理水平。由此,中小学校应积极应对国家财政改革政策,主动转变财务管理观念,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益意识,节约意识,成本意识、风险意识

(二)依法管理资金,满足中小学校事业快速发展的资金。中小学校校长作为事业单位独立法人,依法管理使用好教育经费,已成为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中小学校应在国家财政拨款的基础上,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充分发挥自身办学优势,主动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渴求。 由于政府对中学教育投入的不足,加上近年来中小学招生人数大幅增加,而社会私人办学单位又急剧增多,再加上中小学校基础设施老化、教学条件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小学校快速发展的“瓶颈”因素。

(三)科学配置学校资源,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促使国有资产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当前,随着中小学校事业的快速发展,学校要设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选派政治思想素质高、懂技术、业务能力强的同志负责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工作任务主要有:根据有关政策和法规,制定校内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办法;会同有关职能部门组织专家对国有资产的购置或建设进行论证;强化各处室、各年级对国有资产使用保养等的监督、检查;进行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对国有资产的变动、变卖、调配使用、出租、评估、合作经营等日常管理工作,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进行定期清点、核实,严防流失。

(四)改革预算拨付方式,中小学教育要全面实行免费教育。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已基本实行免费教育,但高中教育还没有实行免费教育,待高中教育也实行免费教育后,学校经费如何保障将是相关部门急需考虑的新问题。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更应科学地计量中小学教育成本,财政部门应改变以往以教职工编制数为主要依据拨付预算的方法,应以生均教育成本为参考依据向中小学校拨付教育经费。

(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财会队伍,建立良好的财务工作环境,为促进中小学校事业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按照《会计法》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要求,加强中小学校财会队伍建设,是做好中小学校财务工作的重要保证。

总之,中小学教育越发展,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作用就显得越为重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和解决中小学校财务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努力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这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

作者简介:

姓名:徐慧敏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4.9

篇9

关键词:学校管理;新型校长;方法技巧

随着我国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对学校的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在学校的管理团队中,校长是其中的关键人物,他和学校的发展和进步具有密切的关系。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小学校长也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做一名老师和学生眼中的新型校长,更好地为学生和老师服务。

一、做学习型校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关于教学思想和方法也出现了新的特点。校长也应当从新的角度和眼光来审视自己的管理方式和学校的教育,跟上时代步伐,终身学习。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新思维、新方法,要从传统的教育和管理窠臼中自我解放出来,明确地把握国家和社会对小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要求。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对校长的文化素质和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新型校长,要主动地学习和教育相关的新方法、新思维。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人文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对教育的内容、形式和目标等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校长不仅要懂教育,更要懂得管理。因为校长是学校发展的旗帜和方向,校长的思维决定了学校的管理方式。所以,校长在面临管理方面的各种问题时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这是时展的要求,同时也是校长的本职工作。校长作为学校发展的旗帜,要在学校管理中主动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文化,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管理方法。学习和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最终提高全校的法律意识,防止学校管理中出现法律问题,保证学校教学秩序的有序进行。校长要主动学习现代新的教育思想,发挥和掌握现代信息工具的作用,在学校的教育和管理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效率。如果校长仍然按照传统的思路和方法来管理学校,不能够主动地学习各种新文化、新思维,就会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使学校的管理工作不能够有序进行。

二、做创新型校长

校长要主动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法,不断地吸收国内外优质的教学资源,研究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习惯,不断地适应社会变革和科学发展对教学方式的冲击。改变传统的培养人才的模式,与国际化的教育方式接轨。为了能够和现代教育接轨并且有所超越,校长要主动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利用全新的理念和思维方法进行改革创新,不断地改进学校的管理方法,最终为学生提供人性化的教育服务。

同时校长的能力是学校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它不仅关系到校长的管理效果和效率,同时也影响了校长自身的威望和外在形象。校长在学校的团队管理中要有果断的决策能力,这是对新型校长的重要要求。校长在面临风险决策时,要能够从学校的利益和发展前途出发,做出最好的决策。在决策的过程中要充分地利用各种条件,降低决策的风险,使决策最终能够落实。校长要注意学校中的信息反馈,主动收集各个方面的信息,最终提高自己的随机应变能力。

三、做魅力型校长

校长的管理工作离不开全校师生的参与,也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支持,如何合理地利用各种力量,使它们能够有效地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校长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校长的管理策略和方法要通过老师的辛勤工作来得以实行,所以,校长应当重视老师的作用。校长要从老师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入手,不断地调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校长也要不断地加强和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实现以德服人、以德育人,处理好与老师的关系,对教师、学生进行人文关怀。校长要使刚性和柔性的管理策略相结合,在加强对老师利益和福利的物质投入的同时,也要加强对老师的感情投入。通过和老师交朋友的方式,和老师能够谈心,主动关心老师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了解他们对学校管理的看法。在学校的管理中要主动地发挥每位老师的长处,通过他们来实现校长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在学校的管理中校长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老师的力量。对老师要坚持按制度办事,能力做到一视同仁、赏罚分明,同时校长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主动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主动接受老师和学生的监督。

四、做建设型校长

新型校长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高度,要做一个无愧于事业的校长。校长要懂得利用各项制度来加强对学校的严格管理,同时也要发挥个人独特的人格魅力,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对于中小学校长来说要志存高远,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新时期的环境下,校长要自觉地利用自己的优势占据教育事业的最高点。对于校长来说,要做一个内行的引导者,主动地发挥每个管理成员的优势,达到“人尽其才,为我所用”的目的,进而提高自己的管理效率。新型校长要根据社会和教育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建设,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有法可依。作为一个新时期的校长,在困难面前要敢于承担责任,在有功劳的时候要记住是大家的。新型校长还应当注意对学校管理人才的培养,使他们为学校的建设事业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促进学校管理事业的进步。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小学校长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文化,积极改进自己的管理方法和思路,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主体性;效能感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9-0009-03

据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显示,参加调查的8699名教师中,有86%的教师存在工作倦怠。[1] 教师职业倦怠严重影响着教师身心健康及其专业、职业成长,不利于我国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如何有效遏制职业倦怠在教师群体中的扩展,成为我国加强中小学师资建设,提升初、中等教育质量的重要课题。

一、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解析

在市场与竞争条件下,人们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开始出现职业倦怠现象。职业倦怠是指从事“助人”职业的工作者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生理、心智、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职业倦怠反映了一种扭曲的“人职关系”。[2] Jackson等人的研究认为,职业倦怠是由情感衰竭、玩世不恭和个人成就感低落三个维度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其中,情感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涉及个体对压力的评估,是指个体情绪、情感极度疲劳,工作热情丧失;玩世不恭(cynicism)或“非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表现为个体以消极、否定态度对待服务对象,关涉个体对他人的评估;而个人成就感低落(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则指个体评价自我价值与意义的倾向降低,是个体的自我评估。[3]职业倦怠的发生总是基于某种具体职业,任何职业都有其特殊的职业特征和要求,如律师职业对行为人的要求首先是社会正义感,而医生职业首先要求行为人具备救死扶伤的积极动机和高度责任感。具体职业因素与主体的心理特征包括个性品质、自我调适能力等共同作用于从事该职业的人,而当职业因素与主体心理特征发生矛盾、冲突并难以调和,即主体的自我调适能力不足以有效排解职业压力时,便可能引发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是职业倦怠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是教师在长期体验由教育教学这种相对特殊、复杂的职业带来的压力时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相对于大学教育工作者,中小学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这是由初、中等教育的特征所决定的。少年儿童正处于心理结构极不稳定、世界观和价值观极不健全而自我塑造和调适能力又非常弱的阶段,因此中小学教师常常需要全程介入教育教学过程;同时,因为中小学还承担着升学任务,这进一步增大了工作难度和压力。目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已经日益成为一个全球范围的问题。西方相关研究表明,大约25%~30.3%的中小学教师面临着一定程度的职业压力。[4]我国中小学教师群体所承受的工作压力强度已经超过了西方国家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具有显著的普遍化倾向。一项以250名中小学教师为样本(有效样本192名)的调查研究显示,92.7%的中小学教师出现轻微的职业倦怠,23%的被调查者出现极为严重的职业倦怠。[5]

美国教育协会主席麦克古瑞曾感叹:“职业枯竭的感受正打击着无数具有爱心、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使他们逐渐放弃自己的专业工作,这个重大的疾病正在折磨着教学职业,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纠正,那么就会达到流行的程度”。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不仅对教师的身心健康构成危害,这种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的态度、情感和行为衰竭还使教师丧失了谋求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蔓延将最终导致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停滞甚至下降。

二、倦怠归因: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观性要素分析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有其客观、主观诱因,是特定的职业环境和教师主体的职业素养、个性特征因素所共同促成的。从客观角度看,中小学教师的“丛林化”角色所带来的较大工作难度、学校管理制度不科学和教师支持服务系统的不完善、中小学教师“相对剥夺感”及新课程给教师带来的不适等,都是中小学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诱因。

教师职业环境同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之间相关系数显著,但环境因素必然要通过与主体身心调节与防御机制的相互作用才能发挥效用。因此,教师主体的主观性因素应作为职业倦怠的关键促因。我国中小学教育历来受传统教育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具有控制课堂和学生的权威性,而且这种权威性成为一种牢固的教师角色心理。在此心理支配下,教师在与学生、教材的相互作用中极力谋求和维护其中心地位。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提出和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师中心观”受到质疑和挑战。一方面,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由被动接受向自主探究转变,传统的师生授受关系很大程度上被颠覆;另一方面,在传统课程体系中,教师片面地以教科书为教育教学的依据,缺失主动、能动性;新课程改革则要求教师通过参与课程建设,从真正意义上主导课程。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已有的知识、能力图式及教育价值观被解构,教师面临着改革教学方式、更新教育理念及转换角色的艰巨任务。新的职业环境使部分教师对自己的业务能力产生怀疑和不自信。尤其是传统教师角色的变更,打破了“教师至上”的传统,使教师发生心理落差,引发心理不适。新的职业环境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不适直接导致教师基于主体能动性的工作参与度降低,即惮于新的工作目标践行过程中的难度和压力,宁愿选择被动应付。而这正是一种逃避、离职倾向。

教师主体性工作参与度不高,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创新性,职业创造的机会进一步减少,这必然导致自我效能感的降低。自我效能感是主体对自己的态度选择、行为过程及其效果的积极的自我体验和评价。作为一种认知动机机制,自我效能感将直接影响着教师对教学活动的选择、教学行为成败的归因以及对情绪的调控。教师自我效能感的降低,即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效果不满意,进而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发生质疑,最后出现倦怠情绪。也就是说,产生效能感危机的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是否定的,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完成教学任务、不能对学生主观知觉与信念的养成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同时对教与学的关系、教师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信念、判断等产生认识障碍。Leiter指出,职业倦怠是“自我效能感的一个危机”,自我效能感可预示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自我效能感越低,职业倦怠的程度越高,越容易离开教师行业。[6]我国学者也发现,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其职业倦怠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越低,其职业倦怠感越高。[7] 教师职业倦怠表现为主体对职业的排斥和消极的自我评价。主体的自我参与度降低,进而造成低自我效能感,这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

三、对策探微:增强主体职业参与度与自我效能感

应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应从主、客观两个角度采取应对措施。从客观角度而言,改进学校管理方式,引进教师职业心理咨疗以及加强教师培训等,都是解决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所必须考虑的问题。但基于主观因素对于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影响,在此主要从建构主体自我效能感的角度来分析如何对待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国外的研究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在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具有调节作用,作为教师面对职业压力时的一种有效适应机制,自我效能感可降低职业倦怠对教师个体的影响程度,减少“情绪衰竭”和“人格解体”的消极影响。[8]

主体效能感的增强以提高主体职业参与度为前提,提高教师职业参与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提高中小学教师主体参与度,主要是促使教师参与新课程改革,成为新课程的建设者、主导者,从而获得课程实施的积极体验。传统的教育改革模式多为“防教师”改革,教师缺乏改革的动机,改革反而成为负担。这些改革大多以失败而告终,经典案例是20世纪50、60年代肇始于美国的“学科结构运动”。[9] 与此相比,新课程改革以相互调适和创生为课程建设的取向,确定了主体的交互性,课程成为师生共同研习的范例和资源,教师有机会来担当教育改革和自身教育职业的主动决策者。在新课程框架下,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主动通过反思、行动研究等方法提高课程研发能力,以有效收集、处理信息资源,不断缔造出新的课程内容;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主体及其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体验,从学生出发进行理性的思考和研究,从而更好地适应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的创造力、想象力获得了发挥的空间,能充分融入自己的思想、经验和探索;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促使教师更加关注社会生活,主动革新教学思想、策略,进一步增强了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主动性、积极性。新课程的实施,还促使中小学教师内在地产生了增强职业素质和参与能力、自觉投入教师专业化建设的要求。专业化的成长,将使中小学教师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建立起复合型、再生型知识结构,养成新的教育智慧 [10];专业化的提高还增强了教师自我心理调适能力,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维护。

在课程建设及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参与者,更因主导了这一过程,而切实感到了职业参与的成就感、效能感,例如自己的教育理念融入了课程并得以体现;例如自己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进展;例如曾经的“问题学生”渐渐发生了变化,等等。而这一切都是以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主导者为前提的。这时教师真切地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特的存在,并体验到其存在的意义。这种体验便是一种职业幸福感。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中,教师往往既无反思和生成教育思想的主动性,也缺乏在实践中检验教育理念的条件,故而难以体会到由积极参与带来的幸福感。在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教师获得充分的课程建设自,成为课程建设的主导者,能够积极地投入到职业研究和实践中,主动要求提高自己的职业与专业素质,而这必然会提升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效,即使遭遇工作挫折,主导者的角色感也会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发现、解决问题,而不是消极对待。这样,教师通过参与而获得自我效能感,效能感进而升华为职业幸福感体验。可见,参与课程建设,从中体验职业责任感、幸福感,这是中小学教师提高自我评价、增强自我效能感的源泉。从职业、专业素质增强和职业参与度的扩大,到职业责任感、效能感,以至幸福感的获得,这是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得以解决的内在逻辑。

总之,通过教师专业化培训,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素养,进而增强其职业参与能力。通过体验职业成功,获得主体效能感和职业自信力,最终达到缓解或消除职业倦怠的目的。这是立足于中小学教师主体素质的提高而进行的职业倦怠对策视角,还需要与中小学职业环境的治理相互结合,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加强管理和建设,最终消除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促进我国中小学教育健康、可持续地发展。(稿件编号:090813005)

注释及参考文献:

[1]李超平等.谁来为教师减压[N].中国教育报,2005-10-16.

[2]李家强.职业倦怠与中小学教师心理亚健康[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5):361.

[3]MaslachC,SchaufeliWB,LeiterMP.Jobburnout.AnnualRe-viewofPsychology.Annual2001,397~422.

[4]KyricouC.Teacherstressandburnout:aninternationalreview.EducationalResearch,1987,2:34~36.

[5]雷万胜等.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2006(2).

[6]LeiterMP.Bur-outasacrisisinself-efficacy,conceptu- alandpracticalimplications,WorkandStress,1992,6(2):107~115.

[7] 徐富明等.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探究[J].中国心理卫生,2005(5).

[8] Kyriacou C.Sutclisse J.Teacher stress:Prevalence,sources,and symptoms,British.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48,159 ~167.

[9]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