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教材范文
时间:2023-03-26 03:13: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校本教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继承性的创作
“绘画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绘画不一定非得照搬原样,可根据画面的需求进行改变,显示生活中的事物,并通过丰富的想象将画面描绘得更加完美。这种创造可以是添加、也可以是省略、还可以是替换等多种方式。
【例一】以年画中最常见的主题门神为例,让学生进行门神的创作。
了解门神的来由可激发孩子的创作热情。门神是我国民间最受信仰的神之一,在每年春节时都被人们挂于门上,使其保护全家一年平安。从其诞生之日起,便傲立于千家万户的大门之上,驱邪魔、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抖尽了威风,历两千余年,至今不衰。门神不凡的本领和身份,确立了其特殊的造型和色彩。
二、挖掘性的再造
年画的题材丰富广泛,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并不是所有的题材和内容都适合儿童去表现,挖掘优秀的民族文化,进行年画的创作,是一个值得尝试的角度。成语故事、民间传说、神话故事、这些都发源于中华五千年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文色彩。将这些文学经典融于年画的创作中,在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中汲取养分,创作出来的年画更具民族风情,能使学生在创作的同时,获得更多层面的感悟。
1. 具有神话色彩的儿童年画
【例二】以“后羿射日”为主题的年画联想与创作。
带着几分神秘色彩的神话故事是孩子最喜爱的题材,画面上学生选择了后羿射日过程中不同的场景表现,生动、形象地画出了神话故事中十个太阳的不同形象,更是将人物的表情表现得惟妙惟肖,有太阳坐着马车巡天的场景,也有后羿射日的场面,艳丽的色彩,奇特的造型,加上学生由于年龄和手部肌肉发育的原因所形成的“拙”味,让观者看了更是趣味十足。
2.展现传说故事的儿童年画
民间传说陪伴着孩子们一起成长,是孩子们最爱听的故事,它来自于民间,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与孩子的天真纯朴相映成趣。瞧!学生们画的七仙女。画面表现了七个不同的仕女,无论从人物的发饰,还是服装的造型上和色彩的运用上,都是对学生的一次小小的考验。但学生子总有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不遵照大人的绘画规律,能按照自己心中的美女形象进行想象和设计。
三、时代性的创造
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精美时尚的图文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图文所呈现的时尚感直接影响学生的生活,如招贴画、卡通画、明星。这些都是学生想要表现的题材。所以学生在进行年画创作的时候,画面自然呈现出时尚与精美。这是时代特点在学生身上留下的痕迹,是社会进步的足迹。
篇2
关键词:校本教材 建设 特色
伴随课程改革的深入,对校本教材的建设工作已经进入了如火如荼的阶段,所开发出的许多各具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令人耳目一新。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我校特色学校的建设进程,结合我校《实践教育》校本教材编写实际,对校本教材建设谈谈如下看法:
一、校本教材――统编教材的拓展和补充
校本教材这一名称是相对于统编教材(或称主流教材)而言的。统编教材是由教材编写专家组专门编写并经国家专门机构审定的教材。它具有普遍的适应性。但是,它的最大弱点就是不能适应各地区各学校文化的差异性。而校本教材的产生正是为了弥补统编教材的不足。因此,对于校本教材的定位应该是统编教材的拓展和补充。
二、校本教材――教育发展个性化需要
满足教育发展的个性化需要是校本教材开发的出发点。教育的个性化发展主要包括学校个性发展、地方课程资源的个性化整合、学生和教师的个性化发展等。
1、从学校的特色发展出发。我校奉行的是实践育人的办学理念。我们所需要的就是在统编教材的基础上,看看如何进一步拓宽渠道,加大力度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动手操作的习惯与方法,进而打造我校实践教育育人特色。因而我们提出了“以校本教材建设为载体,推进特色学校建设进程”的工作思路,确定编写《实践教育》校本教材,突出强调“实践”二字,打造实践教育办学特色。
2、从地方课程资源的个性化整合出发。校本教材是为了弥补统编教材难于适应各地方差异这一弱点而产生的。因而整合统编教材、地方教育资源和学校教育资源等的需要就成为开发校本教材的又一个出发点。现行小学教材中都编写了一定的实践活动课题,但在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方法与习惯的系统化培养方面显得不够,特别是结合地方教育资源开展活动这方面更是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在校本教材开发中,对各方面课程资源进行个性化整合。
3、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出发。使教育活动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需要,这是编写校本教材的基本出发点。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就是全面提高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学生综合素养。从实践的效果来看,由于应试教育的惯性作用,特别需要我们加大力度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与习惯。因此结合地方资源编写《实践教育》校本教材,组织学生科学有序地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4、从教师的个性化成长出发。学校既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同时也是教师成长的基地。我们不但要让教师成为教材的解读者和执行者,也要让教师成为教材的开发者和管理者。让教师经历教材开发的过程,尽而以教材开发者的角度去审视教材,优化对教材的使用方法。同时在这一实践过程中,也让教师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
三、校本教材――教材本土化的体现
确保了校本教材编写的本土化,就基本突出了校本教材的实践性和特色性。因而我认为本土化是编写校本教材的基本特征。
1、加强本土化的组织建设,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确保教材编写工作中人财物的落实。同时,我们还成立了校本教材编写专家指导组,聘请区教科所教育专家担任组长,对编写工作进行写前培训和写中指导。
2、做好编写本土化的校本教材前期规划工作。校本教材的前期规划工作主要由编审小组负责实施。主要内容是编写适合校情的《校本教材的编写纲要及体例》。
3、凸显教材内容的本土化。校本教材除了它的开发目标本土化以外,再就是教材的内容素材的本土化。因此,对本土化教材资源的筛选和改造是编写校本教材的重要任务。一是对学校资源的整理,结合我校《闲暇教育》校本教材,创新《实践教育》校本教材。二是对教师资源的整理,吸纳开发广大教师身上蕴藏着的宝贵资源。三是对学生资源的整理,充分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意愿,让其直接参与教材的开发与实践,使学生成为校本教材的直接受益者。四是对社会资源的整理,重视利用地方资源,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为此我们组织编写组的同志实地参观或了解了李渡工业园、李渡特色农业种植园、李渡特色农业养殖园、地方历史文化名人、地方文化古迹、民间传说、李渡发展规划等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资源。为校本教材的编写准备了丰富的本土化内容素材。
四、校本教材――教育持续发展体现
校本教材是是目标,更是手段;是结果,更是过程。持续发展才是校本教材建设中的根本价值取向。这就要求校本教材建设的一切活动必须从“联系”、“整体”、“和谐”的观点出发,在纵向上要处理好“前”“后”关系,在横向上要协调好“你”“我”关系,追求长远、整体的效益。我校的校本教材编写历时8年,经历了从无到有、继承和创新的过程。在今后教材的建设中,我们还将编写出更新更好的校本教材来,以满足广大师生个性化需求和发展,创建为名副其实的特设学校。
主要参考文献
袁春平范蔚《关于校本教材建设的思考》
戴兴海《校本教材建设的生命在于过程》
鲁一民 孙文《校本教材“本”着什么?》
篇3
关键词:体校;教材校本化;实施原则;教材处理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2-0037-03
一、教材校本化的定义
教材校本化来源于“校本课程开发”,近几年来在我国课程改革中出现频率非常高。它是指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课程规划、编制、实施和评价的一整套活动,包括学校本位的课程整合、教材的校本化处理、教学方法的综合性运用及个性化加工等多种教学策略。本文所探讨的教材校本化则是其中一部分,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在坚持国家课程改革纲要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学校根据自身性质、特点和条件,将原有的面向普通学生的英语教材,转变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教材。教材校本化以学校和学生的个性为指向,旨在满足具体学习及其教师、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需求。
二、实施背景与必要性
目前,体育运动学校并没有适合自己的专用教材,一般采用的是普通高中教材,如无锡市体育运动学校(以下简称“我校”)使用的是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每一套教材都会因为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师而出现一些不合适之处。虽然这些英语教材由专业人员所编写,借鉴了教研员和一线骨干教师的实践经验,并经过反复的实践,其权威性和体系性毋庸置疑。但它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按平均难度设置,对体校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作为运动训练专业的中等专业学校,体育运动学校担负着为体工队和高校输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的任务,很难真正做到“读训并重”。加之学校学习气氛不浓,学生的英语成绩本来就很不理想。这就要求教师既不能拘泥于教材,又不能抛弃教材。在英语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体校学生的发展需要,从学生生活出发,对教材进行校本化处理,降低学生的英语学习难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活力。
三、遵循原则
1.以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注重科学性
英语课程标准是教材校本化的最终依据,任何教材都要围绕课程标准来编写和使用。在教材校本化的过程中,教师应深刻理解《英语课程标准》总体目标和分级目标,把它当做法规与准绳,把英语教材当做语言教学的载体工具,根据学校、学生、教师三方面的具体情况进行教材的加工处理,不可主观拔高或降低。其内容要反映学科基本特点,内容的组织及表达具有科学性,并与其他学科配合及协调,使之更准确,更科学。
2.考虑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注重基础性
在教材校本化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实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能力。要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对现有教材的接受程度,慎重把握教材的难易度,因材施教,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英语教材校本化的最大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学生、学校的个性化需求,并促进其发展,必须贴近学生,贴近学校。体育运动学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并不理想,而英语教材对他们而言难度偏大,所以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英语基础,将教材进行适当处理,侧重点应该放在加强英语基础上。将现有教材进行简易化处理,不仅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更轻松、更有信心,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贴近体校学生的训练生活,注重实用性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长久以来,在教学方式上一直以教师为中心,教学以应试为目的,教学内容只重视语言本身的学习,而忽略了学习语言的真正现实意义,即交际工具这一社会意义。学生总有一种想听听不懂、想说说不出的感觉,更谈不上用英语进行实际的交流。只有改变这种现状,英语教学才能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因此,体校英语教材校本化的目标应该是实现英语的实用性。在教学中,要科学地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四、实施方法
以牛津高中英语为例,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教材校本化的实施提出看法,以供探讨。
1.适当增加
教师应当积极开发课程资源,通过多种渠道增加更多英语材料,丰富教学内容,使教材更加符合体校的实际。《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确立课程资源意识,形成“教材是可以超越的”理念。现代社会是一个网络化时代、信息化社会,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教师还可以合理开发媒体、网络资源,使教材内容更丰富、更全面、更完善,也就更符合多层次、个性化学生的需要。以Module4 Unit1的Reading部分Advertisements为例,教师可以在备课时通过网络下载一些外国的创意广告,上课时播放给学生看。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再以Module4 Unit2为例,本单元的标题为Sports events,所讲内容与体校的学生关联度很大。因此,在这个单元,教师可以补充一些体育运动项目的英文单词,如田径Track and field,举重Weightlifting,游泳Swimming,击剑Fencing,射击Shooting,柔道Judo,羽毛球Badminton,拳击Boxing,网球Tennis,跆拳道Taekwondo,排球Volleyball,马拉松Marathon等。
2.合理删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体校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教材中太难理解的部分进行删减。教材里的教学设计都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而体校学生的现有基础决定了学生无法应付课本上所有的任务。结果只能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参与度不高,无法提升英语技能。如每单元最后的Project部分,在普通学校这也是每单元的重点,教师都会像讲解Reading部分一样,花比较多的课时来翻译课文,分析句子,讲解词组。而在体校,如此教学只会使得学生毫无兴趣,无精打采。所以,处理教材时必须根据其重要程度进行取舍,大胆删除一些相对而言不是很重要的内容。或者有些部分不易操作,与体校学生相关度不高,也可以进行适当删减。如Module2 Unit1的Task部分,其中Skilling building1: completing a questionnaire,教学生如何制作一份英文调查问卷,这与体校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度不高,放在课堂上教学并没有多大意义。而且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极为有限,教师更应该将时间花在一些更实际、更重要的英语知识上面,可在教学实践中删减这部分内容。
3.科学简化
将现有教材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笔者认为是在体校实施教材校本化的关键。我校目前使用的是译林出版社的牛津高中英语,普通高中的学生使用时尚且觉得吃力,体校大部分学生对其更是一窍不通。尤其是语法部分,教材上通篇英文,使得原本就晦涩难懂的语法更加难以理解,加大了教学难度,教师必须将其翻译成中文来教授。加之个别语法项目在用法上阐述得过于详细,非但不利于学生学习,反而会造成消极影响。以Module2 Unit1中现在完成时的教学为例,原有教材对现在完成时的用法做了非常详细的阐述,以至于原本对其用法还比较了解的学生听完这节课后反而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做题目时举棋不定。笔者大胆地简化教材,去掉一些琐碎的、不常见的用法,只强调现在完成时最基础、最重要的用法。实践证明,简化之后的语法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有针对性,学生可以将学习时间集中在知识要点上。如此教学比传统的“照本宣科”有效得多。
4.有效替换
所谓有效替换,是指对于不切合我校学生实际但又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进行替换。以Module1 Unit1的Reading部分为例,标题为School life in the UK,主要介绍了英国高中生的校园生活。通常在这节课Post-reading环节学生会进行大量的互动,讨论自己的学校生活,尤其是学习方面,达到锻炼口语的目的。教师会提供一些问题来帮助学生进行讨论,例如:
What subject do you like best?
Should students study more languages? Why or why not?
What subjects would you like to take if you could choose?
这些问题大多贴近普通高中生的学习生活,但并不符合体校学生的生活实际。体校学生通常只有上午半天学习文化课知识,下午基本训练。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较普通高中生少之又少,其时间和精力几乎都放在训练上。因此,为了符合体校生的实际,我们可以将课本上的问题替换为:
Which sport do you play?
Do you enjoy your sports training?
How much time do you spend on training every day?
这样就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讨论中有话可讲,从而真正锻炼口语技能。
体校教材校本化对于今后的体校英语教学至关重要,它要求教师在坚持国家课程改革纲要基本精神的前提下,根据学校自身性质、特点和条件,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及学校的特点和需要。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具体学习及其教师、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需求,从而真正改善体校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现代教育学基础[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耿杏芳.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教学技能应用[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2009.
篇4
关键词:校本电视教材;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
为了提高护生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兴趣和效率,正确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技能操作,自2010年9月以来,我校护理教研组在积极开展教改的同时,组织专业教师编写《护理学基础技能实训》校本教材,包含26个护理技能实训项目,操作流程设计遵循护理程序。此外,还于2011年5—8月编导并制作了配套电视教材,同年9月上传至校园网投入使用。
1校本电视教材[1]的编制与使用
1.1编制背景
1.1.1原有视频教学资源滞后于现行教材
我国公开发行的护理学基础视频教学资源基本都编制于2006年以前,内容已经落后于现行教材,经常出现视频与教学内容脱节现象,影响了护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
1.1.2地域差异
多数视频为北方医学院校编制,与广东地区的人文习俗、医院环境和护理模式存在一定差异,使得视频资源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受到影响。
1.1.3编制理念不同
原有视频资源多体现学科特色,而不是工作特色,重点突出理论讲解和操作细节,忽视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在操作流程设计上没有严格遵循护理程序,不利于护生职业能力培养。
1.2编制过程
1.2.1集体逐项研讨,定稿校本教材
2010年9月,我校护理教研组开始了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改革探索。首先将26个实训教学项目分配给各专业教师,进行校本教材初步编写,然后轮流展示操作过程并集体研讨后定稿。
1.2.2确定视频编制方案
经护理教研组教师和电教教师实地考察,决定选择护理实验室作为拍摄场地,选聘参加省级护理技能竞赛的6名优秀毕业生担任操作护士,采取仿真情景操作和对话形式进行项目实训。项目负责教师进行专业指导,电教教师负责拍摄、编制和相关技术指导。
1.2.3拍摄工作
在剧本定稿、方案确定后,立即组织参加拍摄的6名学生选择项目、熟悉剧本和操作流程,进行环境及用物准备。2011年5月底,拍摄工作正式开始,参加人员除项目负责教师、电教教师和操作学生外,还有3名以上护理教研组教师,力求内容准确、细节到位、操作规范、紧贴临床、清晰易懂。
1.2.4交叉审稿,剪辑制作
2011年8月初,拍摄工作全部结束,电教教师进行专业处理后将视频初稿交给护理教研组进行交叉审稿,提出定稿书面意见,再会同电教教师在专业制作平台逐项进行修改、编辑。9月初,画面清晰、重点突出、播放流畅、声音真切的校本电视教材全部完成,并上传至校园网投入使用。
1.3电视教材在教学中的使用
1.3.1示教课多环节使用
自2011年9月以来,学校共有17位专兼职及客座教师承担护理学基础教学工作,示教课校本电视教材使用率为100.0%。使用时机大致有3个:(1)展示课堂教学目标后,快速或者间断播放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所学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吸引力;(2)演示操作过程的前、中、后,视频教学与教师示教密切配合,消除学生视野和注意力盲区,教师授课风格与视频中的学生风格相互映衬,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3)课堂小结时再次播放视频重要环节,加深印象。
1.3.2课后复习及实践课点播
学生在教室或示教室登录校园网反复观看视频,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也有部分学生下载或手机录制视频教材用于课后复习。实训课上,很多学生利用实验室视频点播系统一边复习一边操作,且大多数学生观看每个视频超过5次。
1.3.3网络平台点击率
本电视教材点击率明显高于原有护理学基础视频教学资源及其他课程视频教学资源。
2结果
2.1效果评价
使用校本电视教材后,我校护生护理学基础实训考核成绩优秀率明显提高,不及格率下降。
2.2问卷调查结果
对我校2008—2012级实习护生所在实习医院发放问卷调查表(每年实习生下点3个月开展)并进行数据统计。选择14家固定医院每年发放142份调查表,其中4家实习生30人以上的医院每年各发放13份,包括护理部1份,内、外、妇、儿4科护士长各1份,内、外、妇、儿4科带教教师各2份;10家实习生20人左右的医院每年各发放9份,包括护理部1份,内、外、妇、儿4科护士长各1份,内、外、妇、儿4科带教教师各1份。从表2可见,使用校本电视教材后,我校实习护生综合职业素质得到较大提高。
2.3学生技能竞赛成绩突显护理学基础日常教学成果
在2014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天堰杯)护理技能竞赛(学生组)中,我校共有3名选手以顺畅的流程、娴熟的技能、严谨的作风、贴切的关怀及良好的风貌获得评委的一致好评,取得全省第一、二、六名的成绩,获得竞赛一等奖。这是我校参加该竞赛以来的最好成绩,这与学生平常的实操学习和练习是密不可分的,也与校本电视教材的成功使用密切相关。
3讨论
3.1校本电视教材扎根我校教学土壤,适用性强我校制作的电视教材拍摄场地、用物和操作选手均来自校内,内容也由我校教师自主编写,并与理论讲授紧密对接,护生感到熟悉、亲切,易于并乐于模仿和接受。几乎全部学生课后通过点播视频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护理实训成绩普遍提高,优秀率明显提升。
3.2朋辈教学,具有榜样示范作用
护理学基础实践性强,初学者往往会被各种操作弄得眼花缭乱,失去信心。而视频中我校毕业生优秀的表现能使护生建立自信,大胆尝试,并以其为榜样,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
3.3制作过程护生参与,更加贴近护生需求
视频中优秀毕业生担当操作者,他们是我校学生,更加理解学生的需求、困惑和易发生错误的环节,操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这些毕业生刚刚完成了临床实习,在操作过程中会渗透实习要求和理念,为在校护生顺利进入实习奠定良好基础。因此,使用校本电视教材后,实习医院对护生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4结语
护理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2],直接影响着护生的职业能力。在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优化教学资源非常重要。制作校本电视教材,不管是护理专业教师还是电教教师都花费了大量时间和心血。但通过制作电视教材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学生素质得到显著提高。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为学生呈现最优质的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谢百治.医学教育技术[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
篇5
关键词:高中美术;校本教学;连云港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2-0097-02
连云港市的文化古迹最为丰富,历史最为久远。境内山明水秀,古迹集中,有漫长海岸线和风光秀丽的海滨,汇“大海、古城、神话、天书、水晶、温泉”于一体、构成了连云港市特有的海城奇观。这样的优美地理条件,让我们在教授美术的过程中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编写校本教材。在丰富了美术教学内涵,提高了美术教育质量的同时也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越来越严谨。
一、创新校本教材教学方法的意义
我国向来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而美术教育就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优化校本教材,在高中段开发本地美术校本教材绝不单纯是为了艺术知识和技艺的提高,更是对高中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创新鉴赏、表现、生态游三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的感受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无论学生进入到社会中还是高中毕业后继续进行深造,其良好的审美观和鉴赏能力都将伴随其一生。良好的艺术创造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更为重要,在高中阶段对于学生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创新,为其事业增添色彩。
其次,利用开发连云港地方文化资源,创新校本教材教学方法,必然培养出一批研究地方民间美术、创造地方民间美术新作的队伍,填补我市高中美术教育阵地上的一块空白,它的影响将是深远的,意义也是重大的。
二、改善高中美术校本教材教学的途径
校本教材教学的要求一般是立足本土地域特色,就是要发掘本地区与其它地区不同,或者是本地区非常突出的资源。学校可以认真调查研究,联系学校内部条件,外部环境、人文地理、风俗民情、名胜景观、历史典故、旅游资源、特殊经济结构等实际,进行资源整合。
1.建立校本美术课程教学体系及艺术综合课。编写突出区域性、民族性等地方特色,又突出学科特点,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认知特征、身心发展为特色的校本教材。主要教学内容为:连云港民间美术概述、地方民俗文化、民间美术作品欣赏。主要介绍将军崖岩画、摩崖造像、古城风貌、水晶等。
2.探索适合高中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式方法。在校内建立各类工作室,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场所,或建立校外地方民间美术实习基地,聘请民间美术家或民间艺人担任指导。通过让学生动手设计、制作地方文化美术品,体会制作过程,培养学生对地方民间美术的感情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贯彻《美术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同时,从美术学科出发,推广迁移到其他学科,优化学校育人环境,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
三、校本教学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教师应不断完善自身知识储备。美术教师不仅决定美术教学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教学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其本身就是教学实施的首要的基本的条件资源。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美术教师,必须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踊跃地参加学术交流和各种有助于完善自身知识储备的活动。熟练地掌握了专业知识之外,美术教师还应当涉猎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并且要力图获得比学生更为丰富、详尽的资料,才能对艺术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所准备,解决起来游刃有余。
2.教师应该转换角色因材施教。众所周知,传统教育下的高中美术课所形成的师生关系,事实上是—种不平等的关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组织者、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这种现象加重了学生的压力,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加之目前美术高考只涉及到绘画专业考试,没有地方文化这一部分,高中美术教学以高考的要求、专业的标准要求学生,要求学生该怎么画,要画什么。这种偏重于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学习内容单—、高深、繁多,完全背离了个性发展的特点。
本地高中美术校本教学改变了以往的缺陷,它确认高中美术课程是学生为学习主体,让每一位学生独自或者经过合作来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参与到美术作品的制作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其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为总目标。作为教师,要摈弃过去的教学观念,不要把学生的大脑当容器,只是一味的将自己掌握的知识灌输进去,更不要以知识权威者的身份横在学生面前,对学生的“突发奇想”进行指责,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潜能和个性灵活处理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3.教师应鼓励学生,激发学习积极性。在美术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是从不同的角度与去欣赏学生的作品。在学生面前,一个微笑,一个点头的动作都能够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鼓励,这也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有了这种兴趣,学生才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美术的学习当中,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逐渐的培养自己的审美观,这也更有利于达到美术课的教学目的。 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要多安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项目,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例如:出外写生。让学生远离喧嚣,亲身到大自然当中去,切实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魅力所在,并且运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勾画出自己心中的作品。对于高中的学生而言,这样既能学习到美术的相关知识,又能真切的体会到什么是美,还能够缓解高中紧张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带来的学习压力,可谓是一举三得。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美术教师不仅仅是要完成学校的美术教学,还是当地美术文化的传承者和开拓者,作为美术教育工作一线教师,有责任担起这份工作,有义务深入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建构校本美术课程,极尽自己所能把美术课堂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使美术课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面貌。同时也要认识到本土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校本课程的建设,对于高素质教师的培养以及积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米长玮.高中美术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要求[J].吉林教育(综合),2010,(7).
篇6
一、读懂教材是用好教材的起点
苏教版主审、著名特级教师沈重予老师曾说过:“教材是执行课程标准与体现课改精神的载体,也是众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智慧的结晶,粗线条的阅读肯定是不行的. ”从这个角度说,教材是一个方向,是一个教师教学的方案,学生学习的学案. 因此,我们应该静下心来读懂教材,认认真真解读教材. 读懂教材“教什么,怎样教”,读出教材承载的厚度.
首先,读顺教材内容的结构.看教学内容在具体章节的顺序编排,浏览教材的目录和编排特点,看教学内容教材中是怎样具体安排的,正确定位教材内容的属性,把握好本课在单元中起的作用,以及为学生后续学习提供什么样的基础,这样才能制定好教学目标. 其次,要读懂教材中问题情境的编排. 在情境中教材提供了哪些要求或者操作建议,设计了哪些师生活动,如何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这些都必须认真研读教材,做到心中有数. 如“鸡兔同笼”问题,过去是奥数教材中的典型题目,如今很多教材已经将其录入. 人教版和苏教版都安排在六年级,而北师大版却编排在五年级. 人教版主要是采用列表、假设和方程求解,苏教版主要是采用画图和列表求解,北师大版主要是采用列表求解,当然其中也融合了“尝试、枚举和猜想”等方法. 不同的教材有不一样的解决策略,体现了编者各自的课程理念和不同的文本思想. 作为教者不能读懂教材,不能弄清教材所处的位置,不能明白主题图和例题中的问题,以及采用什么方法,那学生对“鸡兔同笼”的本质属性会一知半解,起不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会事倍功半,更谈不上去体现新理念.
二、领会教材是用好教材的关键
目前,许多教材已经改变过去传统教材单调、枯燥的范本,展现的内容图文并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 然而,当我们真正走进新教材时才发现问题多多,有时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感觉,没有跳出传统教学的教学模式;有时一堂课下来感觉新的理念也有所体现,学生学得也比较轻松,但细细品味会发现学生学到的只是表层次的知识,甚至还会出现“活动了四肢,活跃了身心,休息了大脑的现象”,导致“去数学化”的倾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我认为关键是没有真正领会教材,没有从文本中领会编者的意图,没有从有形的文本和呈现的素材中读出无形的思想和编排的体系,导致具体目标定位不准,内容把握不到位.
1. 从有形的教材文本中读出无形的思想
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发现,小学阶段主要是由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 从许多实验教材中发现,数学模型方法出现的频率就较高(第一学段频数达到58次),这充分说明编者对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意渗透是显现的. 因此,作为教者,应该细心体会编者的意图,用好教材提供的文本、情境图. 仍以“鸡兔同笼”为例,教者如果不认真研读教材、领会教材,就有可能违背编者的意图. 本节课核心目标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借“鸡兔同笼”这一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会和掌握基本的策略,并渗透基本的数学思想. 如苏教版采用画图解法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这一方法比较直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易学老师好教,而列表法蕴含着“代数”思想. 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画图或列表整理,让学生在交流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解答,同时感悟不同的数学思想.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都可以将“渗透数学思想”作为教学的暗线,让学生在应用中,对知识的背后思想方法有所感悟,为后续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和长期效应.
2. 从局部中把握好整体的知识体系
学生的心理研究表明,学生的认知发展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水平是不同的,对同样的知识认识深度在不同阶段也会不一样. 因此,苏教版国标本教材在编排上遵循“螺旋式上升”和“交替式增长”的特点,许多知识体系打破过去“一竿子到底”的现象,而是分阶段呈现.
篇7
一、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作为对智障儿童实施教育教学的培智学校,教育的重点应从过去过分强调注重传授系统的文化知识的指导思想和做法,转移到着力提高受教育者的适应生存生活发展能力综合素质的基点上。课程设置要有利于学生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把传授知识和技能与渗透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智力残疾学生具有初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初步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制观念;具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具有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和适应生活、社会以及自我服务的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公民。要充分考虑教学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体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要求,凸显“以人为本”的精神,符合智障儿童的认识规律。选编内容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语言规范简练,有较强的逻辑性,将“五有”“三热爱”等思想性的教育内容生动形象地渗透到教材和活动中去。
二、突出实用性与补偿性
智障儿童最需要的是实用性强的生活化知识及技能,对他们进行的教育应以社会生活经验为主,以适应社会生活为主,融入基本的生活必需的读写算等学科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训练。课程的编写应体现以“生活为核心”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和社会交往能力。初步的计算技能、初步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家务劳动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形成良好的公民素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为其自理生活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使之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公民。课程力求使学生的身心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受损器官和组织的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智障儿童普遍存在着词汇贫乏、发音不准、表达不清等具体的语言问题,而语言是他们生存最基本的工具。因此,说话听话应是中重度智障学生的教材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内容。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浅显的语言和社会教材及适合的童话故事来丰富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融合共性与个性
智障儿童个体间差异大,一个班虽然只有十名左右的学生,但层次较多,每一届学生都可能有很大的差异。自编的校本教材大多针对本届学生的具体情况,而适合本届学生的教材并不一定适合下一届的学生。因此,编写教材时在注重保持共性的同时,要充分注意到个性教育内容的空间灵活性。留有一定的空间和灵活性,下一届的教师就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和调整。这样既保证了教材的整体性、延续性,又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实用性,免得年年要花费较多人力、物力编写教材,让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去。培智学校可以成立一个教材编写协调小组,从整体上把握自编教材的共性和灵活性。
四、强调系统性与综合性
培智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几乎都是各学校自发进行的,客观上是教学的需要。教材的编写要注重内容的系统性、综合性、实用性,以《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为指导,参照《中度智力残疾学生教育训练刚要》选择教学内容。教材的编排必须符合中重度智障儿童的认知特点,采取小步子、多循环、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方法。要用发展的理念从全局着眼编排课程,不能仅仅着眼于一学期、一学年。教材的编排可以尽量多安排一些综合性的内容,以培养学生学会生活和掌握基本的社会生存能力为目标,采取综合主题的教材编排和活动形式,反复强化学生的认知和社会生活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到知识,在增长知识中体味生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力求既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认识理解事物的普遍特点,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提高。
篇8
关键词:中职 财会 数学 校本教材
随着近几年职业学校改革的推进,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职业学校的教学工作面临瓶颈。以数学课程为例,中职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缺乏,解题技能严重不足,课堂教学效果一直难以提高。同时,中职数学通用教材受普高教学的影响颇深,不符合中职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影响了教学效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开发适应中职财会专业建设需求和学校实际情况的校本教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数学教材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数学教育的基本理念,这些基本理念对中职数学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机械、财会、电子专业是笔者学校的重点专业,而这三个专业的数学教学一直使用的是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审定教材,教材内容设置沿用了传统的数学知识体系,教学内容与市场、专业和学生的需求不相适应,未结合专业需求,也没有反映学校实际情况。学生将大量时间用在学习理论知识上,致使部分学生毕业后难以学以致用,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成为服务于生产一线的中级技术人才,应按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组织教学活动。因此,中职数学教学既要为学生的继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数学储备,更要为现行的专业教学服务、为学生将来就业服务。比如财会专业在投资、储蓄等计算中要用到等比数列的知识;机械专业需要作图,要用三角函数进行计算;电子电工专业需要具备对函数及几何的运算、分析、判断能力等。从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来看数学教学改革,能使数学校本教材更符合学校职业教育实际情况。
二、财会专业数学校本教材的编写
从字面来理解,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校本教材一般是指以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为主体,为了有效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并共同开发和制定的一些基本的教与学素材,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
1.编写思路
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必然要对优秀的数学传统文化进行继承与创新。因此,中职数学校本教材在内容的处理上,必须展示优秀的传统数学文化,如数学故事、数学游戏、数学名题及数学史等。同时,要随时更新内容,补充新知识,如重视计算机技术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利用现代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中等教育阶段的任务就是使青年人得到全面发展,为他们今后的生活做准备,其中一项内容就是使学生获得必备的数学能力。因此,数学校本教材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利用数学知识处理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2.编写原则
实施财会专业数学校本教材研究,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运用科学发展观,规划校本教材。编写者要加强理论学习,进行理论层面的研究,深入研究教材理论和校本教材的相关理论,深入研究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教育哲学,理清发展思路,着眼于学校的长期发展,明确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统筹校内外可利用的教材资源,从而构建校本教材的总体框架。
(2)协调好各影响因素的关系。重点学科先行,发挥教师特长,利用现有条件,逐步推进试验,注重实践性。力求规范管理,开发多类型的选修教材及配套资料,丰富、完善校本教材资源系统。
3.编写准备
开发财会专业数学校本教材的过程中,还需做好以下两方面准备。
(1)对校本教材的规划、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进行研究。根据财会专业特色,按照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和需要,挖掘现有教材的优势,弥补现有教材财会专业知识的不足,填补现有教材的空白,拓宽现有教材的内涵和外延。
(2)研究校本教材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影响。着手建立拓展教材体系框架,构建较完善的适合各专业需求的数学校本教材体系。
篇9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校本教材 教改 教材编写
中图分类号:G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9-0013-02
数学学科的成功教育改革是学科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其在中职阶段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决定了这门学科在中职教学学科的作用。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不少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如:没有完全从“升学教育”中解脱出来,忽视了学生素质和习惯的培养,采取违反教育教学规律的手段,造成学生负担过重,影响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没有归纳出搞好薄弱的中职数学教学的一般规律。这就迫使我们对中职的数学教材进行一种新的探索。
因此,中职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校本的教材改革就有其存在的必要。下面我就先对中职数学校本教材改革的思考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现有中职数学教材的特点
对中职的数学教学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了现有的中职数学教学存在如下问题:
1.教学目标不合理
在数学教学中忽视学习习惯的培养,没有突出数学知识与专业的联系,多专业一体化的教学体现不了专业特点,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如果按照数学课本的一贯编排,从集合开始学习数学,就未免太过僵化,如(1)汽车专业应多强调与汽车专业有关的空间想像能力的培养,着重于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的讲解。对于这个项目,我校已经开始了尝试;从2004年第一学期开始就尝试以汽车班为试点,自行组织讲课内容,灵活选取不同书本的内容,针对汽车专业具体需要进行讲解。先从和汽车专业学习密切相关的立体几何一章开讲,重点讲解物体三视图及直观图的画法,让学生先来锻炼空间想像能力、绘图能力、计算能力。(2)面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可加强或提调一些与统计相关的知识,如指数函数的学习等。(3)电子专业着重简谐振动和简谐交流电的知识。
2.数学教学要求一刀切
教学内容没有多与生活实际情况接轨。教学要求只考虑进度,不考虑效益。应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适当增加与生活有关,与工作有关的数学知识,数学例子。如在学习直线的点向式方程时,我在课件中就增加了卫星向地球发射信息的例子;学习中心投影平行投影时,我增加了太阳照耀、电影投影、手影、国粹皮影戏、手电筒、路灯的比较;学习排列组合时可用于揭示生活中各种彩票活动的实质等。中职学习应更贴近生活实质。
3.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
中职学生的数学程度一般来说学习基础和能力较薄弱,在读中职的学生中,由于基础薄弱,刚入学时的成绩比较低,偏科情况比较严重,所以数学学习目的应该更加具有有效性,适当调整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可降低和调整某一些利用程度少的教学要求,以满足学生、职业的要求,达到教与学的适应、教与学的促进、学与需的统一。
从以上看原有教材的各个特点,发现其结构体系和中职学生有比较大的需求差异。而教材是按知识本身体系组织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教材中各章节进行一些新的探讨和编排。
二、具体的实施方案
1.规划
分析国家中职数学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研究学生学习需求,从业要求需求,学校整体发展需求,草拟数学校本教材改革的方案, 成立教材研究小组,选择教材改编策略。
2.校本教材编写
(1)根据大纲排出教材中各章节的教学的理想教学目标。适当删节或增加相应的专业意识浓的知识。以适应专业需求。如原有教材中第一章数理逻辑用语,就考虑删节。
(2)以章节为单位编制整章知识的主、支链结构,调整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
(3)以章为单位编制知识网络结构。
(4)根据知识的主、支链结构和知识网络结构编制各章节的“知识题库“。
(5)增加相关的定向阅读,关乎经典数学知识、数学趣题的阅读内容。例: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形。更精确地计算出“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
三、实施方案的思考
1.调整教学目标,以适应校本教材的针对性强的特点。可采取按专业分模块的方法。如番禺工贸职业技术学校现就把数学教育模块暂时分为(1)高职班:专门为高职考试培训;(2)汽车专业;(3)电子信息专业;(4)其它对数学要求差别不大的一些专业。模块式教学会存在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进度。教材的需求就有很大差别,使得大家不断地尝试选用不同的教材,这样倒不如我们按所需,编一套合乎我们要求的教材更来得得心应手。
2.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如除了常用的教师灌输法;还可采用观察法:直接带领学生观察生活中相关的数学现象如银行利率变化;实验法:如学概率时,可以以丢硬币来研究字向上的次数与丢的次数的关系作为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获得对概率的感性认识。
3.多实践,多活动,多与其它专业接轨,如汽车专业班学生学习三视图时可借用某些真汽车零件或汽车模型要求学生画三视图。
4.可通过校本教材改革评价方法,实施多渠道评价,除了常见的考试评价,可提倡当堂实践,由学生自评、互评、集体评价。如番禺工贸职业技术学校22006年对汽车班立体几何的评价均是采取课堂小组合作动手做模型的方式进行评测,让学生每4人一组进行合作制作立体模型,可分工合作完成。
篇10
由于三年制的学生免试可以入学,虽然艺体科基本素质不错,但文化课基础知识相对薄弱。我们对近三年的学生在入学时数学基础进行了测评,发现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的不系统,应必备的数学常识也掌握较差。
我们使用经过课程改革的中职数学教材对他们来说仍有相当大的难度,且部分内容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基本用不上,学生普遍存在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当、意志力差等问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数学素养低将直接导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执教能力薄弱.同时幼师毕业生承担着开发幼儿数学能力的重任,因此我们应开发难度适中、趣味性强的幼师特色数学课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唤起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数学方法,养成一定习惯,形成一定观点。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用数学的精神追求理想。
1. 落实三年制幼师专业的数学培养目标,突出幼师特色。数学在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完善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使学生在三年的幼师学习中继续受到必要的数学教育,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能做到表达清晰、思考有条理,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并且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对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注重多维衔接,整合教学内容,突出基础性。注重与学生初中数学学习基础的衔接,按照“夯实基础、注重能力、突出应用,增强弹性、适度更新,兼顾体系”的原则,确定教学内容。在保证科学性的基础上,降低教材难度,减轻学生负担,注重教学的趣味性、实用性。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依据幼儿教师岗位的需求及学生发展的需求,选择教学内容。注重与我校学生学习能力实际衔接,贯彻“深入浅出,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的原则,突出实践性教学形态,编排教学内容。
3. 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基本能力。数学校本课程应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要突出归纳、类比、推理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不仅要山实物抽象出图形,山图形反映出实物,还要进一步提高学生识图、读图及绘图的能力,为幼儿园的环境设计和幼儿数学教学打下基础。校本教材在立体几何和平面几何的教学中,让学生根据学习的内容制作幼儿园的教具、玩具,学会幼儿园活动区角的布置。
4. 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创设数学实际教学情境,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闩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尘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以便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扩展学生的视野。
5. 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为此,数学校本课程也应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并在适当的内容中设立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储备。在校本教材中介绍数学家的故事(数学王子高斯追求新几何的数学家笛卡儿、宋代数学家杨辉、古代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自学成才的数学大师华罗庚等)及数学发展史(无理数的由来、割圆术)等等。
6. 重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通过数学实验,加深理解.在校本教材中利用几何画板开展函数主题画教学,让学生发挥她们的想象力,创造出玫瑰花、百合花、会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