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分析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24 18:07: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分析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分析报告

篇1

(一)深化教育内涵发展的客观要求。试行《评价指标》有利于发挥科学教育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引导区、校、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丰富教育质量评价的内涵,引导区、校开展科学质量观指导下的教学与评价活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提升教育管理、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试行《评价指标》有利于推动我市中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市、区两级政府全面把握教育质量的真实状况,完善教育教学决策,提升教育管理科学化水平,引领基础教育创新发展。

(三)建立良好教育生态的有效保障。试行《评价指标》有利于构建教育内部“标准——教学——评价”的良性循环系统,指导学校建立以校为本、基于过程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促进教育质量持续提高。

二、评价机制

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形成市、区、校三级评价运行机制,全面开展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验。各区、校按《评价指标》的实施意见积极开展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实验并反馈评价结果。学校积极开展改进学生课业发展的测量与评价,基于过程记录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各区、校及时总结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经验,分享交流。各区、校要将评价所需经费纳入到教育经费预算,保障评价工具开发、专业培训、专门测试和调查、评价日常工作等必要的经费。

三、主要内容

综合评价指标内容:包括学生品德发展、学生学业发展、学生身心发展、学生兴趣特长、教学方式、课程领导力共七个方面。这些指标将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四、测试对象

1.学科测试:以普测或抽样方式确定参测学生。

2.问卷或量表:以普测或抽样方式确定参测学生、家长、教师、校长。

五、测评手段

学科测试、问卷或量表(学生、教师、校长、家长)、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等。

六、测评时间

每学年开展一次,具体测试和调查的时间另行通知。

七、结果呈现

学科测试和问卷调查结果将以市中小学教育质量分析报告和各区、校(市级到区层面、区级到校层面)教育质量分析报告形式呈现,教育质量监测报告以公告的方式面向社会。

八、工作要求

(一)周密组织。为保证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实验的效果,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项目组”的工作要求,确保测试和调查工作正常有序进行,确保样本的准确度和参与率,确保测试和调查的客观性和有效性。一旦发现有关部门在操作中出现违规现象,将予以通报并严肃处理。各相关部门要及时反映在组织相关测试和调查中的问题、困难和建议,以便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

(二)分工合作。试行《评价指标》工作由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项目组牵头,普教科、教研所联络协调。市教研所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负责日常联系,参与学科测试工具开发、教育质量数据分析、教育质量分析反馈报告撰写、学科测试评分标准制定、人员培训组织等工作,完成测试结果反馈。市普教科、教研所和市、区两级考试机构共同做好教育质量测试考务组织工作,区教育局提供相关支持。区教研室参与本区学生教育质量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等工作。各区、校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数据收集工作。各部门在承担相应职责的同时,加强信息沟通,增强工作合力。

篇2

【关键词】 体质;运动活动;生长和发育;学生,医科

【中图分类号】 R 339.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11-1396-02

医学院校学制长、课程多、课时长,尤其当前学生所承受学习、生活和就业压力较大。为了解医学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变化情况,本研究对首都医科大学2008级和1991级学生体质状况进行比较, 为改善医学院校大学生体质提供参考。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1991年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统计数据和2008年学生体质与健康统计数据。其中2008级883人,男生1 309人,女生574人;1991级学生共有729人,男生275人,女生454人。

1.2 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分别测量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50 m跑、男生1 000 m跑/女生800 m跑。测定方法均严格按照《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的测试要求进行。对1991,2008级入校男、女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比较; 原始数据由Excel 2007建立并管理数据库,统计分析由SPSS 12.0软件包完成,不同年级之间的体质指标用2组独立样本资料的t检验进行分析,显著性水准定为P

2 结果

2.1 男生体质健康状况比较 2008级与1991级男生相比,身高、肺活量和1 000 m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肺活量升高145.14 mL,1 000 m跑用时减少4.76 s,50 m跑用时增加0.13 s,见表1。

2.2 女生体质健康状况比较 2008级与1991级女生相比,身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体重和50 m跑成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2。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首都医科大学2008级与1991级学生身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与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统计分析报告尚有差距。人体身高的发育水平是基于多种基因调控和环境影响双重作用的结果,是人体生长发育一个重要的生理参数[1]。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有关人体身高发育的地域性差异研究就已有所报告[2-3]。有研究指出,人体的生长发育与自然环境因素有很大的关系,而且是一个重要因素;但该研究的采样数据主要集中在全国大型省会城市,并且主要把汉族青年男女作为研究对象[3]。随着医学院校的招生逐渐扩展到

全国、港澳台以及其他国家范围,受到研究人群的地域或种族范围的限制,排除影响身高差异的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已不容忽视。生活环境因素有营养、疾病、情绪、学习方式和体育锻炼等诸多因素,这些都可以影响身高的发育[4];研究工作还应综合分析多种地理环境因素对群体身高差异的影响。对人体身高的发育水平进行研究不仅可以阐明与人体生长发育有关的生理过程,反映人体的体质发育状况,并且对人类学、遗传医学、运动学、个体识别等领域的研究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

女生体重呈增长趋势,说明饮食结构不合理、精神因素等不良生活方式是造成大学生肥胖的主要原因[6]。

男生肺活量增长,女生肺活量则降低。可能与营养状况、经济条件及青春发育等有关性别差异较明显,与肺功能发育特点有关[7]。

在身体素质方面,男、女生50 m跑成绩呈下降趋势,说明速度爆发力是学生较弱的项目,爆发力存在差异主要与学生平时缺少体育活动有关。

男生1 000 m跑和女生800 m跑的成绩有所提高,这与体育课增加了12 min跑和体育成绩评分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挂钩(15%)有关。

本研究提示,医学院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教育主管部门应有预见性和针对性地制定大学体育教育发展改革措施,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普及体质健康教育,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考核标准;改善营养状况,加强学生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教育;体育课程应增加体能训练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动起来、跑起来,使身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 h,使学生养成终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4 参考文献

[1] 郗永义,霍塞虎,梁小锋,等.健康成人身高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2005 ,28 (3):177-179.

[2] 林琬生,胡承康.中国青年生长发育环境差异研究.人类学学报,1990, 9(2):152-159.

[3] 唐锡麟,王志强,王冬妹.中国汉族青年身高水平的地域分布.人类学学报,1994,13 (2):143-148.

[4] 金捷.学生身高差异环境因素的教学对策研究.体育教学,2005(5):26.

[5] 霍塞虎,郑秀芬.影响人体身高发育的遗传基因研究进展.承德医学院学报,2006,23 (4):415-418.

[6] 符文华,李恂,白衫,等.沈阳市大学生超重与肥胖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2007,34(11):2085-2093.

篇3

关键词 中小学生;形态发育;身体素质;健康状况;运动负荷

中小学生正是生长发育时期,非常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促使他们健康成长。但目前社会就业问题,大多数学校不得不百倍地重视学生的文化知识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健康和身体素质的提高,致使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受到一定的影响,身体素质下降。为了解本地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身体素质、健康状况,以指导我们的工作,特做了中小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

本辖区内随机抽取2所中学,2所小学,10-17岁在校生1500名,剔除档案资料有误的71名,有效资料1429名(称中小学生)。

1.2调查方法

1.2.1生长发育的形态机能指标,按常规要求测试了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统计处理结果。与前10年间的资料对比分析。

1.2.2按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根据资料,进行体育锻炼达标率比较、分析。

1.2.3随机抽取校运动队15岁男生30名称运动组,同时抽取非运动队学生15岁男生30名称对照组,做身体素质对比研究。身体素质指标分别测试了50m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1000m跑,记录成绩,求平均值。按《河北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成果》中身体素质评价方法,6项指标权重处理,然后分组比较。

2 结果分析

2.1本地区10年间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生长发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其本地区的特点,其中以15岁男生为例,身高、体重均有较大增长,胸围和肺活量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10年间15岁男生身高x增长了3.96cm,胸围增加了-0.673cm,肺活量2005年比1999年下降了161ml。按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试不同年龄组的体育锻炼达标率进行比较。

10、11、12岁组体育锻炼达标率较好,15、16岁组略差些,但经统计学处理认为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男女14、15岁组的运功成绩看比我们地区青少年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2.2为弄清经常与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对身体素质影响的数量关系,随机抽取运动队15岁男生30名与同龄非运动队男生30名做对照组研究,按河北省学生体质调研成果中,6项指标权重处理得分x比较。

统计比较s=8.440,t=7.534,p

3 讨论

3.1在当今物质条件明显好转的情况下,青少年的健康状况、身体素质理应随社会的发展而好转。本组资料在调查中发现,本地区青少年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例:蛔虫感染率由1999年的14.35%下降到2005年的7.7%,龋齿患病率由1998年的42.40%下降到2005年的21.4%,HBV感染率由1997年的11.1%下降到2005年的5.54%,沙眼患病率由1999年的33.4%下降到2005年的19.5%,运动损伤率由1998年的27.7%下降到2005年的15.7%,可以证明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状况好转。但是青少年单纯肥胖率由1997年的3.86%上升到2005年的7.64%,视力减退率同1997年的18.6%上升到2005年的38.64%,青少年生长发育指标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状态,例:16岁男生身高2005年比1995年增长3.96cm,体重增长了5.27kg,肥胖体型的人数明显增加;胸围十年间下降了0.673cm,肺活量由1999年的2621ml下降到1995年的2460ml。这点与王裕华等报告的吉林延边二中学生身体形态发育随身高体重增长均不明显,胸围下降十分显著的特点不同。我们地区青少年的身体加长加粗的特点可能与我们是沿海开放地区,经济发展较快,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也加快有关。

篇4

关键词:格林模式;武陵山区;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诊断

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全国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总体呈向好态势,身体形态水平继续提高,肺活量在2010年出现上升拐点后继续上升[1]。但是,我国《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指出,15岁及以上的人不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率高达72.2%。全世界每年有530万人是因为缺乏体育锻炼而过早死亡[2]。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教育存在于社会环境的不同领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健康教育的集中体现。学校更应该融合家庭和社会,更好地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健康第一”的思想相结合,实现终身体育的价值。武陵山区的行政区域范围为湘鄂渝黔共计71个县(区、市),湖南武陵山是大片的集中连片特困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则是扶贫的主战场。2015年该地区的GDP仅占全省的17.3%,人均GDP为23717元。这与社会历史问题、经济发展不平衡、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导致该地区的青少年体质健康不容乐观:白志红等人(2013)研究结果表明,近25年间(1985-2010年),武陵山区土家族学生胸围的增长幅度不大,男生部分年龄组出现负增长,肺活量也在下降[3]。彭彦等人(2013)结果表明湘西汉族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明显高于湘西苗族学生[4]。谌晓安等人(2014)对湘西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质进行分析,结果是该地区总体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体质健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我们长期引导和关注。美国学者劳伦斯²格林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格林模式(PRECEDE-PROCEED),即诊断评估模式。该模式共分为九个阶段,其中1-5为诊断阶段(PRECEDE),该教育诊断评价主要由倾向因素、强化因素、促成因素构成。6-9为干预阶段(PROCEED)[6,7]。基于此,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运用格林模式对武陵山区青少年日常行为展开健康教育诊断。

1社会学诊断

在PRECEDE-PROCEED模式中,社会学诊断的核心内容是人们的生活质量。那么何为生活质量,通常是指社会政策与计划发展的一种结果。在医学领域中,主要指个体、心理、社会功能三方面的状态评估,即健康质量[8]。社会学诊断的最终目的就是评估人们的生活质量,从客观条件和主观感受为指标进行调查,分析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健康因素,使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质健康教育的行列中,提高生活质量。马天来(2015)从五个维度对湘西地区大学生生命质量(生理、行为、心理、社会、环境)进行调查分析,通过计算各维度的总分得出,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与学科、年级、性别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生命质量与生理无显著差异。重要的是体育专业的学生生命质量得分明显高于文理科生[9]。在对吉首大学学生访谈中得知,大部分人表示从小到大都缺乏体育锻炼,课业负担重,学校重文轻体的观念,加之部分青少年存在饮食和作息时间不规律等问题,导致青少年整体体质呈下降趋势。苏方宇(2013)等人对云南省哈尼族、傣族、拉祜族7-18岁的青少年儿童进行生命质量(社会心理功能、生理心理健康、生活环境、生命质量满意度)调查,结果是拉祜族的生命质量得分最低,且与中国农村常模在不同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与区域交通和受教育程度有关[10]。

2流行病学诊断

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的基础学科,如何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是研究的重点。找出影响青少年生活质量的疾病或健康问题是流行病学的主要任务。本文通过对青少年的健康状况和发病情况进行询问,发现大部分健康问题主要是抵抗能力的高低和一些突发疾病等造成的。武陵山区青少年流行病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高血压的发病率与肥胖状况。杨小仙(2012)等人对湘西地区农村7-15岁的1755名儿童进行体重指数(BMI)、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相关性研究,通过体重指数将他们分为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结果为女性的SBP和DBP均有显著性差异。BMI与SBP和DBP成正相关关系(P<0.05),而且BMI的三个组别与高SBP的发生率为1.3%、7.1%和15.2%,所以,肥胖程度越高发生高血压的概率会成倍上升[11]。谢文杰(2016)等人调查结果显示,湖北省15-18岁1481名青少年中患有高血压的人数占17.99%,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农村、超重和肥胖与青少年高血压的发病呈正相关,与中、高等运动强度、睡眠呈负相关[12]。目前,导致慢性心血管、肥胖等流行疾病的发生,是体力活动的不足造成的[13]。2、营养状况。张天炜(2012)对湘西州土家族苗族的3069名小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调查,6-9岁、11-12岁是患营养不良和肥胖的主要年龄段,与父母的职业和经济收入有关,而且与母亲的营养状况有密切联系[14]。张天成等人(2014)对2876名湘西州土家族苗族小学生的营养与肥胖进行分析,土家族中不同性别和居住地,苗族中不同居住地与肥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应对不同群体的营养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15]。冯光霞等人(2015)对贵阳城市、郊区、乡村共1621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为能量、微量元素和蛋白质均摄入不足,农村地区的初中生应加强膳食营养的指导和教育[16]。以上为武陵山区流行病学相关诊断研究,高血压检出率的升高、营养不良和过剩导致青少年不能健康成长,而且患某些疾病的概率相当高,说明该地区青少年体质健康不容乐观,需引起社会的关注。

3行为和环境诊断

流行病学是前提,行为和环境则是存在问题的所在,武陵山区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行为方式和环境的变化来改变当前的健康问题。在该阶段不仅要找出病因,还要对症下药,合理开展促进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这需要我们通过调查健康问题的轻重缓急进行合理安排。詹才章(2016)认为大学生利用课外观看电视和上网的时间都高于周末。每天睡眠的平均时间为8.12小时至9.20小时,得知大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过长,而运动时间过短[17]。张福兰(2015)等人通过调查武陵山区土家族苗族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中发现,青少年中缺乏锻炼的人数高达65.13%,且男性的吸烟率和饮酒率都超过百分之三十以上[18]。郑果(2016)指出湘西州土家族苗族农村初中生有60%以上的学生一周都不喝牛奶,56%以上的学生缺乏锻炼,46%以上的经常看电视[19]。在行为因素影响下,大学生还面临着就业、考研等社会环境压力,这就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注,在这个大环境下进行健康教育,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提出不同的干预策略。

4教育和组织诊断

对行为与环境诊断所得出的结果进行相关的健康分析,对部分青少年进行访谈,还要将获取的大量文献资料和专家领导的建议总结归纳,为今后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因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主要目的是使人们的行为和方式发生改变,所以该诊断阶段也是PRECEDE模式的核心。该教育和组织诊断分为三个因素,即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强化因素。

4.1倾向因素

倾向因素是行为发生的基础(如人们的认知态度、技能、意识、自信心等),它将为今后的慢性流行病埋下祸根。通过访谈询问大学生得知,他们自认为自己的身体健康没有问题,而且现在正值青年,也没必要过早的担心健康问题。认为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不会对健康有直接影响,因此也没有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参加体育锻炼。其实,不健康的行为习惯终有一天会影响人们的健康。

4.2促成因素

促成因素(如政策的出台、宣传教育、家长的影响等)主要受外在条件的影响,是个体或群体实现行为的条件。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不够,目前还没有完整的系统持续监督健康促进模式。仅仅靠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是远远不够的,对相关健康教育的培训也很匮乏。如今,大部分青少年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不喜受拘束,导致没有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现在的大学生大多都是在外上学,离开了父母家人,在学校课余时间又相对充分,导致学生出现了饮食不规律、通宵上网等问题,这是受到学校管理制度和环境的影响。

4.3强化因素

强化因素(如同伴同事的鼓励、社团组织等)是在行为发生之后还继续影响或得到支持的因素。通过访谈吉首大学学生得知,大部分学生受同伴影响,比如宿舍通宵娱乐或熬夜畅谈,来释放自己的情绪,这其实也是行为的继续表现。

5管理和政策诊断

管理和政策诊断的核心内容是组织评估。组织评估又包括组织内分析和组织间分析[20]。组织内分析,也就是相关部门开展的健康教育,主要有知识讲座、学校社团组织、运动技能培养等。组织间分析,主要是相关部门的相互协作的情况,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参与,将健康教育普及开来,让更多的人接受健康教育知识。然后就是政策法规,通过社会这个大环境发挥国家政策、完善各项制度法规,加强监管力度,对体育锻炼做出要求,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也为我们今后的干预提供依据。

6结语

篇5

按照区教育局普教科德育工作部署及学校工作安排,德育处继续以“德育 为首、安全为重、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的德育工作理念为指导,以打造霍元甲 文武学校“以文睿智,以武养德”的思想教育为目标,以秩序校园建设为抓手, 做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健康人格,不断创设有利于培 养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

一.德育处的工作目标

1.加强年级组、班主任队伍建设。坚持“有布置,有检查,有反馈”的 “三 有”原则,创设“公正,公开,公平”的“三公”平台,加强年级组的团结协作, 进一步调动班主任班级管理及年级组工作的积极性, 落实 “让主动成为一种习惯, 让创新成为一种目标”管理。

2.规范“秩序校园”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发挥班级督查,值勤老 师监督记载的作用,并用活动和实际体验,增强感恩思源、励志意识,逐步营造 “国际精品校”的创建氛围。

3.强化思想教育,提高学生文明素养,增强安全责任意识,落实安全工作责 任,提高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确保校园无责任事故发生。

4.加强小学部与家长的联系,争创让家长满意,让学校满意的文明,积极向 上的小学部,努力形成德育工作的强大合力。

5. 强化少先队工作,努力提高道德培养的实效。

二.德育处工作重点

(一)重视德育队伍建设,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1、加强年级组、班主任队伍建设。树立年级组、班级先进典型,引导年级 组、班主任 “比、学、赶、超”,继续落实“爱、靠、严、细、实”五字方针。

继续细化班主任、班级常规工作考核。坚持有布置,有检查,有反馈的“三有原 则”及“干与不干,干好与干差”不一样的原则;创设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的 “三公”考核平台,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推动了年级组、班 级各项工作、活动争相开展的良好局面的形成。

采取班主任例会、理论学习、经 验交流等多种形式, 重点做好校内培训的同时,努力为班主任争取走出去学习的 机会,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提高管理水平;规范落实主题班会课,继续坚持推 门听课、先周备课制度;根据区教育局普教科工作安排,引领全体教师参与课题 研究,深入研究学生、研究班级管理,营造一种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工作状态 下研究的良好育人氛围;做好班主任、学生成长档案管理工作;提高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使常规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

2.加强全员育人工作力度, 提高师德水准。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是推进德育 工作的根本保证。

结合教育局德育工作部署会提出的以科研推动德育教育,全体 老师要让主动成为一种习惯,让创新成为一种目标,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中,我们 也将通过规范、引导、学习培训和考核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突出工作实效;引 导全体老师面向每一个学生,做到“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生活上指导,心 理上疏导”,体现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充分关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心理、生 活等各方面需要,营造 “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氛围,创建学生 健康成长的温馨和谐家园。

(二)以养成教育为重点,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切实提高德育实效性,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1.细化学生习惯要求,抓实秩序校园建设;增强并激发学生感恩励志意识、 责任意识、自主意识。结合学校秩序校园建设,在上学期的基础之上,继续从卫 生、纪律、礼仪、安全、等几个方面细化各项常规要求。

通过细化处室人员、年 级组长和值勤老师监督任务, 发挥更大的督促作用; 引导全体老师树立大局意识, 全员参与,齐抓共管,使学生例规成习;通过宣传动员周、规范周、强化周、达 标周,逐步强化学生良好习惯形成。在主题活动教育中重言传身教,以爱换爱, 通过主题教育活动, 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 自主意识, 进而把崇尚良好行为习惯、 感恩一切, 善待帮助自己的人, 转化为自我励志行为, 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2.发挥校园小喇叭功效,表扬为主,批评为辅,每周实时播报,时时播报, 从学生的思想根本出发,鼓励学生多做好事,多做对的事,加强学生思想规范。

3.落实主题班会,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课堂是实施德育课程和完成德 育任务的主阵地、主渠道。一方面要加强学科课程的德育渗透,有意识地找准结 合点,在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教育。另一方面要上好国家课程《品德与生活》 、 《品德与社会》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在校园内开展“弘扬健康文明、争做阳光学生”的系列实践活动,帮助 学生讲究公共卫生、树立公共道德、规范公共行为。实践活动的重点是开展“讲 卫生、讲礼仪、讲道德”教育,通过教育传承中华民族“爱清洁、讲文明、重礼 仪”的传统美德。要求学生实现“三管住” 。即:管住自己的口,不随地吐痰; 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管住自己的脚,不践踏花草,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 习惯。

三.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大力开展法制安全教育。

学校将继续把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作为德育工 作长期坚持的重点。各班要把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贯穿到整个学期,常抓不懈, 充分利用班会,升旗活动进行教育,规范学生的课间活动,要求学生在校园内不 玩危险性的游戏,以杜绝不安全隐患。加强教师值日工作,要求值日教师提高责 任感,让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安全活动。

四.完善三位一体网络体系,建立开放德育新体制

(1)、定期开展好家长与学校的联系工作,充分发挥家校通的对学校教育、 教学管理工作的监督、评价作用,推进民主管理的进程。 (2)、积极开展电话回访活动。每位班主任一学期的家访率力争 100%,并做 到“勤、诚、实” ,使电话回访真正起到沟通教师、家长、学生间的桥梁作用。

五.发挥少先队员的主力功效,培养优秀少先队员

1.加强和改进少先队员思想道德建设。

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载体,继续对少先队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 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在少先队员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让少先队员在活 动中产生民族自豪感。要通过板报、班队会、演讲、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开展革 命传统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 革命传统教育和法制教育, 强化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法制观念。让未成年人的思想 道德建设之路越走越宽广。

2.加强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形成讲文明、懂礼 貌、守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发挥少先队作用,加强队员们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 教育,严格各种规章制度,加强文明礼仪常规教育和安全、法制教育等,通过国 旗下讲话、班队会进行教育。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讲究卫生。开展如“使 用礼貌用语” 、 “给老师献上一杯水” 、 “学校是我家,卫生靠大家”等活动。适时 举行《守则规范记我心》演讲和班会活动。

3.推进少先队实践活动,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利用清明节、植树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国际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 教师节,国庆节等节日,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深化 “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 。深化拓展“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 ,开展以学习自护 知识、培养自护能力为主题的体验活动。

4.加强少先队的基础建设。

(1)开展少先队员光荣感教育。以中队为单位,以“我是少先队员” 、 “我生活在少先队组织中” 、 “我为少先队添光彩”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少先队员光荣感教育。

(2)开展少先队辅导员责任感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开展以“做少年儿 童人生追求的引领者、实践体验的组织者、健康成长的服务者、合法权益的维护 者、良好成长氛围的营造者”为主要内容的责任感教育,全面提高辅导员的思想 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引导他们以自身优势在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独特 作用。

【2017德育处工作计划二】

一、工作思路:

提高人员素质,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研究意识,加强对学校德育、体育工作的调研和指导,努力帮助解决学校实际问题,促进我县中小学德育、体育工作的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

二、工作重点:

1、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交流活动,提高人员素质:德育干部“新学校”岗位培训,读书交流;班主任培训、班主任素质大赛;体育会课及课标培训;合唱技巧培训等。

2、继续推进中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通过 “养成强化月”、专题研讨、经验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师生对习惯养成重要意义的认识,努力探索中小学生习惯培养的有效方法、途径。

3、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创新研究,联系我县实际,初步探索发展性德育模式的构建,以新学校行动研究为切入点,逐步推动德育活动课程化,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

4、继续组织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进一步推进学校社团活动建设,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场地和氛围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艺术节,开展“奋发向上崇德向善”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

5、继续组织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组织1-2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以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教师为师资基础,在全县教师中普及心理学知识,协助有条件的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

6、定期调研,及时掌握学校体育工作总体情况,继续协同相关股室工作,确保完成体育三年行动计划。

7、承办**市20xx年大、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8、继续推进落实“校园一小时体育活动”。

(1)进一步加强体育工作的评价研究。充分利用《大课间活动及学校常规体育工作评

估标准》,通过评估进一步增强体育工作的实效性。

(2)组织优秀体育教师,对体育工作薄弱校、潜力校的进行帮扶,到学校体育课和大课间的现场实地指导。

(3)指导各校开好校级运动会。小学阶段组织和参加校级、乡镇级运动会,中学阶段组织和参加校级、县级运动会。指导各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身心特点确定比赛项目,个人项目和团体项目相结合,尽量扩大学生参与面;趣味性和竞技性相结合,小学阶段适当增强趣味性,中学阶段适当加强竞技性,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指导各校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各类小竞赛活动。

(5)组织举办各类体育赛事。

德育工作具体安排时间表:

(1)3月初中小学“养成教育强化月”,进行“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专题调研。

(2)3——7月份:全县中小学以“奋发向上,崇德向善”为主题组织开展读书教育活动、艺术节活动、庆 “六一”等系列活动。

通过主题班会、升旗活动、征文>演讲活动、办板报、合唱、文艺汇演等形式,学习榜样人物事迹,引导学生树立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理想信念,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复兴梦做出贡献。

(3)4月中旬组织合唱技巧培训。

(4)3—5月份组织并指导首批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教师,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工作,选取个人兴趣点,继续深入学习研究,形成40分钟至3个小时的专题讲座,5月底前上交讲稿和PPT。

(5)暑期进行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发展心理学理论及实践的培训,德育干部和优秀班主任的业务培训。

(6)7—9月份开展班主任优秀工作案例征集活动。

(7)9月份结合中小学“养成教育强化月”活动,进行“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专题调研;征集德育工作创新案例;选取试点校,在北京专家指导下建设首批学校心理咨询室。

(8)10月下旬举办中小学班主任素质大赛。

(9)12月下旬组织德育工作交流会:专题1---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专题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3----德育工作课程化(含社团活动的开展)

体育工作具体时间安排:

(1)3月中旬召开全县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会暨大课间操颁奖总结会,做好**年总结,布置2015年计划。

(2)3月份开展季节性疾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和健康校园创建工作。

(3)3至6月份、9-11月份将不定期对全县中小学大课间操进行质量抽查,并将抽查情况纳入大课间操评估体系。

(4)4-5月份指导各中小学举办学校春季运动会,举办春季运动会的学校及时上报活动时间和方案,并注意留存影像资料备查(照片、视频均可)。

(5)4月上旬举办全县中小学生篮球赛,选派优胜学校参加市中小学生篮球比赛。

(6)4月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报名工作。5月上旬组织初中升学体育测试工作。

(7)5月选派优秀体育教师参加市体育优质课评比活动。

(8)“一校一品牌,一生三爱好”市级示范校申报工作。

(9)7月份组队参加市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

(10)9月上旬召开全县中小学体育工作会。

(11)9月承办**市大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12)9月中旬举办中学生异程长跑接力赛,组队参加市中学生异程长跑接力赛。

(13)10月做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测试工作,完成全县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及数据上报工作。

(14)10月举办全县第二届中小学生跳绳比赛,组队参加**市中小学生跳绳比赛。

(15)10月组织全县体育教师参加**市第二届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16)10月-11月份指导各中小学举办学校秋季运动会,举办秋季运动会的学校及时上报活动时间和方案,并注意留存影像资料备查(照片、视频均可)。

(17)11月迎市教育局关于“一校一品牌,一生三爱好”检查督导工作。11月迎市局督导检查各县(市、区)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18)11月下旬组织中小学大课间操评估活动。

(19)12月中旬举办全县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

(20)做好20xx年全县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和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