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基本原则范文
时间:2024-01-24 18:06: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班级管理基本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人本原则;班级管理;应用
班级管理是学校的基础工作,是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直接对学生进行管理的工作。可以说,如果学校是一座高楼大厦,那么班主任就是顶梁的柱、承担的墙和奠基的石。可见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的水平以及工作状况是学校兴衰荣辱的重要表现之一,直接影响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声誉,关系到学校的前途和命运,直接影响了未来祖国和民族的发展前景。班级管理工作在学校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我作为高中文科的班主任——学校最基层的管理者,已有近20年的历史。结合过去走过的班级管理的路子和当今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对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大胆探索、尝试,摸索出了一条比较成功的经验,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一、班级管理中以人为本原则的原因探究
班级管理实施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人性化管理,从而实现班级管理的最优目标,究其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班级管理工作的对象决定了班级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班级管理和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人格健全的、完整的人,是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可塑性的学生,要使班级管理有条不紊,应该使学生具有强烈的集体观念,使学生能够团结协调、竞争向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每一位学生感觉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让所有学生形成一个强大的合力,并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班级的兴衰荣辱密不可分,因此,我们作为班主任对班级进行管理必须实施以人为本的原则。
其次,班级管理的性质决定了班级管理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班级管理作为学校的基层管理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而这个小社会又处于大社会之中,必然会受到大社会的影响。来自不同家庭的每一位学生,又都有着自己的关系网,因此他们的思想状态必然呈现多样化趋向,且心理素质及道德品质参差不齐,要想把这些学生团结协调起来,调动其学习、管理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起符合时展要求的新型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必须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
第三,班级管理的目的也决定了班级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班级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建立、健全班级管理机制,发挥班主任的导向作用和班干部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每一位学生形成浓厚的团体意识,提高学生管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和自觉性,使之成为一个团结、协调、竞争、向上的集体。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实施以人为本的原则。
另外,目前中国教育正在大张旗鼓地进行改革,时代正呼唤着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而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就是在尊重学生的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对学生的教管理必须充满人性,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二、班级管理中以人为本原则的应用
进行班级管理,真正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我近二十年的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班级管理工作者要牢固树立人本意识。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作为班主任,同时又是一位有一个女儿的父亲,我始终以父亲的角色关爱每一位学生。要实现班级管理的目标,班级管理工作者的胸怀应该象大海般宽阔,品格应该象高山般崇高,你的付出应该是快乐的奉献、是无私的,对待学生就象对待自己的女儿那样,心怀学生,心系班级,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情与爱,使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既能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又能成为学生成长的导师和助手。
其次,在班级管理中要真正实施以人为本的原则,还必须有一颗宽容的心。
我作为班级管理工作者,始终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宽容是一种美德。作为凡人,谁都会犯错误,更何况一些还没有涉足社会、没有什么阅历的年少的青年学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天生单纯,容易受到伤害,但他们又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和真正独立的人格。当他们在不经意间犯错误的时候,我们不能轻易地进行惩罚,因为惩罚带来的是自己的尴尬和对学生的伤害。这种伤害在伤害学生的同时,其实在无形中也伤害了自己。再者,学生的调皮、捣蛋只不过是他们的表现欲更强一些,习惯差了些罢了,这时,应当在适当的时候任命他当个小官,给些适当的权利来满足他的表现欲,以促进和激励他成长,决不能动辄就加以惩罚。总之,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及其人格。
第三,对待学生取得的成绩,应当让学生具有成就感,这是实施以人为本原则的体现。
学生每天都会在某一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我通过认真观察并分析总结发现:几乎每个学生都对教师有期待心理,期待着你对他的肯定。即使那些自控力差的学生,通过多次的正面引导也决不会无动于衷。因此,要真正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我们必须看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采取会上大面积表扬和背后个别鼓励与激励相结合,当面表扬与让人捎话相结合,还可以借助手势或者眼神传递你对他的满意,以满足学生的期待心理。这样,学生会更加努力去做对他人和集体有利的事情。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还应该关爱、呵护每一位学生,而不能带着变色眼睛看学生。
篇2
一、新时期班主任要转变观念,有乐于付出的思想境界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应该真正转变观念,正确理解当前的教育形势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真正懂得依法执教,规范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抛弃陈旧落后的教育管理观念,树立起甘于奉献,乐于付出的精神追求,切切实实用爱心、真心和诚心去关注每一名学生。
记得刚当班主任的时候,我也常为学生不听话而苦恼。去请教我们学校的老书记有什么办法对付学生?他的回答让我至今难忘——“你这句话说得不对,学生不是你的对手,用不着想什么办法去‘对付’他们,而应该多想办法去关心、帮助他们。”一句话让我如醍醐灌顶,明白了当好老师,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诀窍。那就是一定要用真心、爱心、诚心去关注学生。从此,我感觉班主任工作并不是真的很难做。后来,也有年轻教师问我,“为什么那么调皮的学生,到你面前就老实了呢?”我总是这样回答:“不要以为学生年纪小就不懂事,他们分得清楚谁是真心为他好,还是只在口头上说说而已。碰到真心为他着急的老师,他们就会听话的。”
二、把握好班主任工作中的基本原则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还要注意把握工作中的基本原则。学生是一个个性格各异,充满活力的鲜活个体,构成的班级当然特点各自不同。班级管理工作必须要求班主任老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工作。但是,从我自身的体验和其他老师们成功的经验来看,班级管理工作中还是有应该遵行的一些基本原则的,这是班主任工作中的共性。主要有以下三点:
1.要理解学生,懂得宽容
现代中学生的生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校园本身,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他们的生活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而是已经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同时他们也必然会碰到更多成长中的困惑。对于成年人,这些问题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他们单凭一己之力所无法面对和解决的。作为一名班主任,就要以同龄人的心态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处理问题时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并善于进行“心理移位”,设身处地体察学生的心理处境,关心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细微变化和点滴进步,及时地加以引导、表扬、鼓励,使学生逐渐对班主任产生一种亲切感、信任感。班主任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就能唤起他们的自尊心、自强心,激励他们奋发向上,战胜困难,这是学生积极向上的强大的内在动力。尤其是在学生遇到挫折时,更希望有人能理解他,这时班主任若能及时地表示出对他的关切和理解,伸出热情之手,力所能及地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必然会获得比平时更难以获得的良好效应——学生对班主任的感激,进而是尊敬,师生间的情感会更加贴近。学生最不愿意与看不起他的人打交道,因此,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建立师生融洽关系中显得尤为重要。
2.加强与学生沟通,在班级管理中力求做到民主、公正
班主任在工作中不可能样样事情都了解得清清楚楚,在处理问题时会带上一些自己的主观感彩,如果事实并非如班主任了解的那样就轻易地下结论,那么学生容易受委屈,而且班主任也将会面临信任危机。所以在工作中班主任与学生要加强沟通,在班级管理中力求做到民主、公正。民主、公正不仅容易赢得学生的心,使他们乐于与你交流,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公正意识。而武断的做法只会导致民心大失,表面看来,你最威风,你永远正确,学生都怕你,但在学生心里却永远与你隔着一层。压服不等于心服,其带来的结果当然会相差得很远。
3.学会赏识学生,让表扬和鼓励帮助学生走向成功
成功的教育者都认可“好学生是夸出来”,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和肯定,学生也一样。班主任为什么总是要带着挑剔,而不是带着赏识的眼光去看他们呢?当然,对好的学生给予赏识也许不难,而对那些所谓的“后进生”更要多给一些关爱、赏识,因为他们更需要鼓励,更需要信心。一个信赖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微笑,都可能带来巨大的效应。我们应当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嘲讽讥笑学生,尊重学生的任何一点成功,这也是对他的一种无形的鞭策,我们在工作中应及时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予以赏识、鼓励,使他充满自信,激起他向上的兴趣,让表扬和鼓励成为学生走向成功的催化剂。很难想象一个成天被挑剔的人,会不垂头丧气,会有成就感,会充满信心。而我们却希望能培养出的是热爱生活,充满自信,勇于挑战困难的人才,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三、班级管理工作中有效的方式和方法
好的方法,往往会有事半而功倍的效果,班主任工作也不例外。班级管理工作上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当然很多,我认为主要有两点:
1.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树立良好的班风
班级是一个整体,学生要在这个集体里学习、生活、成长,因此这个集体需要有一种蓬勃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争先创优,爱班好学的敬业精神。这种精神从何而来?它来源于班主任坚持不懈的思想教育工作。重视思想工作是班主任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的基础,是搞好班级管理的重要法宝。班主任必须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在班级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集体荣誉感教育是班级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树立良好班风,建立良好班集体的重要表现。因此,班主任除了要求学生在学校集体性活动中注意班级的形象外,还需经常对学生进行“班兴我荣、班差我耻,班级兴衰,人人有责”的集体荣誉感教育,以此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从而形成战斗力。
2.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文娱生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
一个集体若没有丰富的集体活动,就必然死气沉沉,缺乏活力,这将有碍于班集体的健康发展。要想让班集体充满生机活力,最重要的是坚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中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他们希望通过自身的表现来展示能力和才华,获得认可并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如何引导他们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是班级工作的重点。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并且在这些活动中,班主任注意只扮演一个倡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彻底抛弃事必躬亲的做法,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组织和实践,同时在活动中放下架子,积极参与,这会极大的拉近班主任和学生间的距离,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效策略
班级管理一直是学校各项事务中尤为重要的一项工作,班级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会影响教学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还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要想为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就需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强化班级管理。在新的时期,教育教学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的高中班主任管理模式逐渐暴露出了一些弊端,这就需要采取有效策略加以改进和调整,进而才能实现更加理想的班级管理效果。
1构建良好新型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这就要求高中语文班主任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以确保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方面,高中语文班主任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比如,可以采用对学生学习情况、性格特点、家庭背景等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成小册子,实现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另一方面,应对学生给予足够的关心,利用课余时间多与学生谈心,了解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从心底爱护每一位学生,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感化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关怀。同时,做到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学生学习成绩如何、家庭背景如何,都应一视同仁,不能用歧视的眼光看待学生。
2充分发挥班委班会作用
高中班级管理事务众多,仅仅依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实现较为理想的管理效果的,这就需要充分发挥班委作用,让学生管理学生,既能够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又可以对班级进行实时管理。高中语文班主任应该通过公众选举的方式,选择全班学生都认可的优秀学生作为班干部,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班委队伍,将班级管理事务科学分配至不同班委身上,比如,有关学习方面的班级管理工作应由学习委员负责,有关纪律方面的班级管理工作应由班长和纪律委员负责,帮助班主任处理各种班级管理事务。同时,各班委应该在班会上对自己所负责的班级管理工作进行汇报,并认真听取全班学生对每一位班委的评价,以了解班委在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是否认真负责,对于学生认可的班委给予表扬,对于学生不满的班委给予改正机会。
3做好各方关系协调工作
高中语文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应积极协调各方之间的关系,包括学生之间的关系、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老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首先,应注重对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团结意识培养,通过开展各种班级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并及时调节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其次,应积极听取学生对各任课教师的意见,积极听取各任课教师对课堂纪律的反映,综合两方面意见,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比如,当学生不习惯某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时,应用合适的口吻和语言,让该任课教师做出适当调整。另外,高中语文班主任应保持与学生家长的良好互动,在了解学生在家具体表现的同时,也将学生的在校表现情况及时反映给家长,配合家庭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构建落实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管理制度能够形成强有力的约束作用,使班级管理工作更加有序、规范的开展,所以,高中语文班主任应该结合班级实际情况,以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为基准,构建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并提高执行力度。首先,可以建立班务周记制度,让每位班委对一周的班级管理事务进行记录、总结,督促班委更加认真、负责的完成自己所负责的班级管理事务。其次,高中班主任应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找出学生在美术、音乐或体育等其他方面的特长,对学生多些表扬和鼓励,比如,当一个学习成绩较差、但是运动细胞较好的学生,在学校运动会上为班级夺得荣誉的时候,应给予表扬和鼓励。
5结束语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高中语文班主任应坚持以人文本的基本原则,认可、尊重并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培养优秀的班级干部作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充分发挥班会作用,并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加强与各任课教师之间的交流,做好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同时还需借助规范、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将班级管理工作加以有效落实,进而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及成长提供良好环境保障。
参考文献
[1]张迪.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现存的问题及策略[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Z1:45-46.
[2]姜悦旭.加强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方法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26:38.
篇4
一.正确认识“创新”的本质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
在不少教育者眼中,“创新”是与班级管理无关的,只是和教学有点关系。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它一方面漠视了学生的创造力,另一方面导致根本不会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
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这种创新和独创表现为他们自己提出某一问题,并想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创新教育正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对于中等教育来说,我们所说的“创新”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明确以上认识,教育者就应适当调整班级管理思路,在管理措施上予以正确的导向,这将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
二、班级管理理念的转变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
传统教育与创新教育在社会需求和对受教育者的认识上存在的差异,决定了它们在班级管理理念上是截然不同的。一是在教育目标上。传统教育旨在强调行动的统一性,使学生的在校生活停留在遵
守纪律的层次,使管住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要任务。而创新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开发他们的创造性潜能,着重培养他们开拓、创新的精神,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使引导学生发展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要任务。二是在管理方法上。传统教育是学生听从老师的安排,学生的思维和行动自始至终都在教育者的事先确定的轨道上运行。以行动的整齐划一为管理得法的唯一标准。而创新教育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设有利于自主管理的氛围,引导学生在被管理中逐步学会管理和自我管理。三是在教育评价上。传统教育强调“唯师是从”,学生如练兵场上的战士,时刻等待着命令。学生的优劣完全取决于是否听话及“执行命令”的快速程度和准确程度。而创新教育视学生为主体,是教育过程的参与者、创造者。针对教育对象起点、基础的不同,要求也不同,评价机制迥异。创新教育着重个人对过去的超越,关注的是教育对象的创造潜能有无得到发挥,人文精神是否确立,健全的人格是否得以塑造,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有无得到培养等。
总之,创新教育是一种与传统教育有着较大差异的崭新的教育。我们只有在充分理解创新教育的理念、把握创新教育的内涵的基础上,才能正确指导我们在班级管理中的教育行为,落实创新教育。
三、遵循基本原则、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确保创新教育的实施
对教育而言,在班级管理中落实创新教育本身就是一次创新。因此我们切不可操之过急,应该遵循创新教育的基本原则,逐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学过程一样,在班级管理中学生也是主体,我们就应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存在为前提,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条件和最终目的这一教育目标。就是要一切措施、条件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而选择设计的。还要让学生能够与教师一起选择、设计和完成多种教育活动,做到主动参与、全体参与和全程参与,提倡学生做班级的主人,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教育过程之中。
篇5
对于如何做好小学生班级管理的问题,历来都是教育界相当热门的话题。随着新课改的进行,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学校的管理要更加符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要更加科学、有效。本文阐述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的概念、原则和实施策略。
【关键词】
班级管理;小徐班级管理;新课改
班级是学校的一种重要组织,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中坚环节,班级管理的效果决定着班级建设的质量,进而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新课改强调重视素质教育,要求改善小学班级管理方式,要求学校的班级管理更加符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更加科学、有效。
一、班级管理的概念
班级管理是作为班级管理者的主角—班主任,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阶段特征和规定要求,结合本校和本班级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通过组织、调控、沟通、评价等手段,遵循教育管理的规律,采用一定的方法组织班级活动,实现教育目标。
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改革指的是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标志是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取代过去以“纯知识传授”为目的的被动式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倡导“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新打破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的教育理念,是我国教育思想观念的一次重大革命。新课改体现了为终身学习打基础,将知识、经验和活动统一于课程中等卖点,并表现了课程内容的综合化、现代化、生活化和人文化的发展趋势。
三、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学生自主参与原则自主参与学习、自主参与活动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本质属性,而自主意识的一种本能,是人的主体性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主体性最核心的规定性。作为教育中一个环节的班级管理工作,理所当然应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有效的班级管理应当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实现真正的发展。在培养学生自主意识过程中,首先是唤醒学生非觉醒状态或长期被压抑状态的自主意识,其次是自主意识的发展与壮大,最后是在自主意识的潜在驱动下,使自主参与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不自觉的习惯。
(二)师生平等管理原则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最复杂的人际关系。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在“师”与“生”和谐基础上,用对话和交往,突破课堂对人的限制,走进对方的教与学活动中,甚至走进对方的思想境界,最终达到和谐的师生局面。
(三)班级全员奖励原则贯彻全面激励原则,要求班主任以及班干部在日常班级管理实务上必须“公平公正,一视同仁”的原则。作为班主任必须用同样的情况和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决不能以学生的成绩优异作为标准,以示区别;还必须善于运用激励的手段,制定适当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来激励所有班级成员;每一次考试、每一次比赛、每一次班级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成为学生们学习的榜样。
四、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措施
(一)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学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决定着教育活动和教育活动的成效。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会增强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减少矛盾冲突,还能激发教师和学生克服困难的动力,增强班级凝聚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良好的班级的形成。素质教育的推行需要一种新型师生关系做支撑,而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要以沟通为基础,实现学校互动与师生互动。师生之间无时无刻不存在着情感上的相互交流,班主任所担任的科目的课堂教学上,能够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失为一个契机;响应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需要,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主体性发展水平,也要求教师的主体性不能被弱化,也必须在教学活动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加强良好的班风建设首先,一个班集体只有具备明确的集体目标才能激起强大的奋斗方向和动力,班主任应该根据学校的校规和工作需要,结合本班级的具体实际情况,制定出每学期的班级奋斗目标,使学生明白前进的方向,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有序而高效,从而促进班级团结和上进;其次,树立好班主任的威信,要适自己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班主任,不断地丰富自身的指示结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时刻树立起榜样作用。再次,班干部积极配合班主任组织开展各项班级活动,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水平。
(三)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班干部制度有助于学生掌握社会活动的知识和技能,对小学生社会性能力的提升有促进作用,班干部在工作过程中提升了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等能力:同时未担任班干部的学生,也从榜样学习、民主监督等过程中受益。班干部制度启蒙了小学生的民主意识,我们可以采取班干部竞争上岗的模式,从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欲望;在班干部培养方面,班主任可以通过跟踪辅助、以老帮新、开办班队干部学校、启发引导、活动示范等方式,培养小干部的工作责任感、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
(四)构建良好的激励机制良好的激励机制可以使学生成为集体的主人,促进他们的主动发展。班主任为主导构建良好的激励机制,首先要设置合理的班级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目标的设置要符合实际情况,让学生通过拼搏能够得以实现,不仅能充满动力,而且可以体验到达成目标的喜悦。其次要善于利用情感激励,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要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只要把学生的情感充分调动起来,就会形成情感共振,从而会自动自发地朝着班级集体目标的方向前行。
五、结语
篇6
一、两条原理
(一)内部动力原理
1.承认学生认识机能中的主观能动性,其中某一个因素(如数学兴趣)发生变化,将引起其他部分及整体变化(产主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2.适应与转化发展原理。“适应”即教学应适应学生现有心理状态、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转化发展”即变学生厌学为爱学,变不会学为会学,变无所作为为积极进取,求得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心理状态。
二、三个基本原则
(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原则。
(二)同步教学与异步教学相结合原则。即在教学中,对全体学生的行动,提出统一要求和目标的同时,正确估计出学生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可能性,根据教材内容合理设置阶梯,将学生分成不同阶梯类型,在自学、听讲、讨论、答问与作业中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学生在班级集体中相对独立地得到发展。
(三)学生心理认识规律与知识形成发展规律相结合原则。即遵循认识论与实践论的基本原理,将知识内容进行弹性处理,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和每个学生的不同的认识阶段。将新教材的弹性和学生的个性差异融于教法之中。
三、激励式阶梯教学法的基本做法
(一)定好起跑线
先向学生宣传激励式阶梯教学法的目的。使每个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划分梯级的目的是为了划定每个学生现有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最终缩小差异,达到班级整体优化。〖JP〗
(二)分阶梯授课
备课时,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抓住问题的本质,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设置合理的认知阶梯,激励式阶梯教学法在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般讲课规律的基础上,在知识和时间的安排上做大的改进。
(三)分梯级评估
成功感是人们顺利完成一项工作的重要因素。学习也是如此。在以上分级授课的基础上,学生顺利完成了本梯级的学习任务,而且经常超越梯级答问和完成作业,这时,教师应进一步培养其信心,改革考查方法,让学生得到满意的分数。
(四)激励跨梯
学生分级达标后,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基础得到了巩固,部分学生跨越梯级条件日趋成熟;教师应在授课中有意识地创造跨梯条件,引导他们向上一级台阶过渡。同时,鼓励学生自觉申报跨梯。对部分不能升级,以及个别由于骄傲而退步须降级的学生,教师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后,采取保级和降级措施。这种定期升级教育活动,一期一般进行两次,对个别超速发展的学生,可随时升级。调级后,教师订出新的目标(如各组的最低分数),使学生有新的奋斗目标。
篇7
我校现有16个班级,16位班主任,在他们当中有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的老班主任,有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较丰富的中青年班主任。班主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必须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注重理性思考,提高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学校开展班主任培训就是给班主任一个学习、交流、借鉴的平台。现为全面提高我校班主任队伍的素质和能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的德育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平时工作中更好地做好班集体建设工作,达到良好的育人目的,培养起学生的文明素养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和学校的均衡发展。
二、工作内容
根据我校德育工作情况,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主要包括班主任工作职责、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学生学习与生活指导、预防和如何应对学生突发事件等。
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主要包括学生优良个性品质的培养、学生思想教育、学习心理指导、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方法等。
3、班队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主要包括班队活动主题的选择、班队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
4、班集体建设和管理。主要包括班级建设的基本方法,班级管理的技巧和艺术,班干部队伍建设、班风与班级文化建设等。
三、工作方法
1、指导。针对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的某一主题进行指导和实践经验的传播,从而提高班主任素质、业务能力,规范班主任行为,建设有特色的文明班集体。
2、研讨。组织班主任就某个常见或疑难的班级、学生管理方面的案例进行研究讨论,从而发表个人观点进行交流,探讨出较为科学有效的方法。以此让班主任们受到启发,从而使班主任们在班级管理和学生管理中更具艺术性。
3、借鉴。借鉴其它学校的优秀班主任工作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学习班主任工作的先进理念和做法。
篇8
关键词:班级导会制度;落实;原则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8-0012-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8.006
“班教导会制度”是国家、省市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要求,是全面深化德育改革的需要,是学校落实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员育人政策的重要体现。“班教导会制度”降低和完善了学校管理重心,为每名学生健康成长创设了一个优良的成长环境,保障了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也推动了师生之间平等互动,家校之间的教育合力,全面提高了育人质量。
一、实施“班教导会制度”的原则
(一)育人为先原则
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教育不仅要关注人的当前发展,还要关注人的长远发展,更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主体,面向全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因材施教原则
学生间总会存在成绩、体质、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差异,我们首先要尊重这些差异,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及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做到有目的地因材施教,促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
(三)全员参与原则
实施“班教导会制度”,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全方位的教育教学研究,班主任自然就成为最为核心的人物,同时还应有学校领导、任课教师、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等相关人员参加。
(四)全程育人原则
实现全程育人,不仅要健全管理监督机制,更要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家长的监督管理至关重要,因此家校合力办学对于未成年人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班教导会制度”建设的基本思路
“班教导会制度”是以班级为中心,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障学生能够顺利、健康成长。
(一)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
1.班主任是“班教导会制度”建设的核心人物,不仅担负着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总结评价等多种任务,还要对班级做到全方位的了解。一是对学生的了解,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纪律、文体活动、兴趣爱好、卫生习惯等;二是对任课教师的了解,主要包括教师的授课状态、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作业布置的数量和教师批改的质量等情况;三是对家长的了解,主要包括家长的工作环境、家庭收入、婚姻状况、文化水平、家庭住址。班主任只有了解到足够的信息,才能真正做好本班教情和学情分析,才能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家庭教育监督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2.学科教师要积极参与“班教导会制度”建设,自觉融入到班级管理中去,承担并做好相应的角色;要掌握本学科的教学状态、教学策略、学生学情(优等生、待优生、学困生)、班级的动态等情况;还应重视优化教学方式、解决学生偏科现象、各学科协同发展和学科整合等问题。
3.家长是孩子最早的启蒙教师,在孩子的成长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家长应该担负哪些职责呢?首先,身教重于言教,家长的典范作用对孩子的影响很深;其次,孩子毕竟在成长阶段,家长应该掌控孩子的需求,既不能只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优异,也不能对孩子听之任之;第三,家长还要了解学生的班级状况、交友环境、心理动向等,做到知己知彼、密切配合学校,科学监管孩子成长。
(二)积极开展“班教导会”活动
开展“班教导会”活动是落实“班教导会制度”的基础。在班主任全面了解情况后,与会学校领导、任课教师、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等要一起参与到班级管理中。
1.共同制定班风、班训、班级管理规定,研究整治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群策群力,缔造完美教室。
2.共同分析学生的思想实际、兴趣爱好、学习情况、性格特征、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从而对每个学生都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促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3.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分析与培养,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全面提升学习成绩。
4.学科教师要做好班主任的辅助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协助班主任组织、实施各项工作,并有专人负责建立“班教导会”的基础档案。
(三)落实保障和评价机制
1.学校、班级层面都要建立好相应保障机制,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校长、中层领导都要积极参与、各负其责,落实好监督管理机制。学校层面做好宏^调控,保障资金到位;班级层面制定好计划、规范,保障活动正常开展。
2.实施“班教导会制度”有利于科学评价学生,可以采用过程性管理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综合素质作科学正确的评价,保障班级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全面化、制度化。
三、实施“班教导会制度”的效果
实施“班教导会制度”,重点是优化育人环境,提高育人理念,形成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实现全方位育人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1.实施“班教导会制度”,有利于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思想,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2.学生的全面发展胜过“唯读书”论,有效解决片面、盲目追求考试成绩的现象,全方位参与、全面了解、家校协同育人等一定会形成“大教育”观,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落实好“班教导会制度”,能够更好地引领教师“潜心育人”,促进学校“精细管理”,也将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总之“班教导会制度”是建立在班级管理上的一项重要改革,当前还处于探索阶段,继班主任费改革为班级管理费之后,“班教导会制度”的生命力将不断勃发出来,大大提高育人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学校的桥梁。怎样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是我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的现状
(一)初中班主任的管理观念比较落后
对于提高初中班级的管理效率,班主任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管理观念是非常重要的,而教育理论水平又影响着班主任的管理观念。因此由于部分的班主任的教育理论水平不高,对班级管理的认识不够全面和科学,从而导致这些班主任的管理观念比较落后,跟不上时代的变化。而这些老师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又受到比较传统的班级管理观念的影响,从而导致他们的班级管理观念就更加地落后,跟不上时代变化,从而无法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二)初中班主任的心理压力过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压力越来越大,首先,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现代的初中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那么家长对于学生的关注就越来越大,对子女在学校的行为也越来越关注,但是家长对于子女的过多的关注会造成班主任的压力,因此现代的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压力是越来越大,因为他们的管理过程都受到了家长的高度重视和监督。其次,班主任监管着教学和管理两个工作,因此班主任的工作压力是非常大,正是因为这么大的工作压力,从而导致班主任无法很好地兼顾教学与班级管理,无法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三)学生的配合度不高
初中正是学生处于叛逆的阶段,因此学生对于班主任的管理是极度的不配合,因此,学生的叛逆性格也是造成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而且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中,也没有很好地调节与学生的关系,无法很好地解决学生叛逆的心理状态,从而无法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二、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效率的措施
(一)要建立一个德才兼备的班委组织
俗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好的班集体,班主任的工作固然重要,但若能有一个好的班委组织,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毫无疑问这样效果会更好。为组建一个德才兼备的班委组织,我首先决定通过竞选来选出能起表率作用的且有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的班长,再组建班委。在做这一工作时,我先搞一个主题班会,由学生演讲“假如我是班长,我要……”再通过民主选举,最后选出其他班干人员,由班主任根据各人的特长,作具体分工,各负其责。班子成员定好后,又先由班干制定出适合素质教育的班规,再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班规拟出量化管理细则,基础分为60分,给做好事者加分,给违规者减分,每两周统分一次,班会时,由班干轮流小结,表扬好的,鼓励先进,口头批评、教育差的。除此之外,平时还注重指导班干要学会解决小问题,大事才由班主任处理,教他们当好老师的助手,定期开班会,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矫正不良现象。
(二)以理解、尊重为基础,以爱心为出发点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理解万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往往是形成共识的基础。而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就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作为班主任就要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基本原则。首先,要尊重学生―――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现在的学生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把人格看的尤为重要,而事实上尊重学生的人格确实是任何一位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作为一个班主任、一个老师,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一味的训斥,只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更不能用挖苦、讽刺的话语伤害学生的心。教师对学生尊重,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其次,老师要有爱心,从爱心出发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础。老师爱学生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在爱的基础上要管教,管要讲原则,严而有爱。班主任要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批评教育―――是“恨铁不成钢”,是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健康成长,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成材。老师有爱心,学生才能更加爱老师。师生感情不断加深,才能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如果你对学生的爱心还不够,那么你就得去培养自己的爱心―――当班主任不要光看到烦人的日常事务,而是要看到教室里几十个活泼的年轻生命。班主任这位学校里的“家长”还必要A得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协助。而每到期中、期末家长会的光荣榜上多列表扬细目表,多表扬更多学生。试问,谁不盼望e人赞扬?谁会不肯亲近赞扬自己的人?如果班中的多数学生都因此亲近、尊敬班主任,这样的班怎会带不好?
(三)班主任要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后进生转化工作的顺利与否直接影响着本班级教育工作的效率。因此,为了提高本班的整体效率,班主任在管理的过程中,在对待后进生的态度上,要能够坚持不歧视、不放弃的原则。为了更好地转化后进生,让后进生的学习切实地能够得到提高,首先一条就是,座位必须坚持动与静(性格内向型和外向型学生)、学习好的和差的进行有效的搭配以及学科互补的原则来安排。这样也能够在心理让打消后进生的自卑心理。
要提高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效率,班主任首先要从班级的管理现状开始着手,只有当班主任正确地认识到了班级管理的现状,他们才能更好地完善教育管理方式,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篇10
关键词:班级公约;高职学生;班级管理
在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管理在这个社会已经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以专业为纽带而形成的行政班级是高职院校进行教育教学管理的主阵地,更是高职大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的主要场所。有效的班级管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有力地推动教育教学的良性发展。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实际,探索适合班级自身特色的“班级公约”,是推动学生充分实现自主管理,提升班级管理水平的有益尝试。
一实施“班级公约”的背景分析
以专业为纽带组建形成行政班级是高职院校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细胞”。然而,班级管理主体角色定位模糊、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的职能不清等问题是班级管理有效性提升的重要阻碍因素。
(一)班级管理主体角色定位模糊的问题
传统观念认为班级管理的主体是学校、院系的管理者、辅导员。以这种观念为指导的班级管理工作模式必然出现领导、辅导员的积极主动与学生消极被动的单向度管理,不利于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良性运转。
(二)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的职能不清的问题
就近年来高校引进辅导员工作制度而言,往往是定义为“政治辅导员”。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辅导员工作的根本落脚点应是“以学生为中心”为工作理念指导,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于人才培养。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不是单一地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是将辅导员工作范围扩大到学生工作的方方面面,从而使得辅导员的功能由“以学生为中心”的“辅助”学生自我管理和“引导”学生成长转向为以“完成任务为中心”的传达与完成上级部门部署交代的工作任务。这就造成了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辅助”和“引导”关系变成了任务布置与任务完成的僵硬关系,不利于辅导员的“主导”核心功能的有效发挥,进而从根本上阻碍了学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功能发挥。
二实施“班级公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班级公约,是指专业行政班级在班级成员经过充分地酝酿,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形成的关于班级荣誉维护、班级日常生活的规范、班级成员个人修养的养成以及专业学习实践活动等方面共识,并经全体成员通过并签字实施,且由班级公约监督委员会监督执行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成文管理制度。由于班级管理工作是辅导员、学生双向互动、多方面融合的过程。因此,充分尊重学生自我管理的合理诉求的班级公约是增强班级管理成效,优化辅导员与学生关系的有效途径。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管理目标一致性原则
学生通过班级管理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成长目标与辅导员通过班级管理实现辅助、引导学生完成学业、顺利成长的目标应一致。
(二)管理组织稳定性原则
班级公约监督委员会作为班级公约的监督执行方,其产生来源应区别于班级团学组织机构。要确保选举产生的公约监督委员会组织的公平、公开、公正。
(三)管理激励机制动态性原则
班级公约的确立一方面是为了形成班级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更是为了鼓励班级成员在班级学习生活过程中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因此,对遵循班级公约的成员“典范”进行适当激励是让班级公约有生命力的必要措施。
(四)班级文化同构化原则
95后学生的成长背景突显个性化特征与班级公约突显班级整体文化二者并非对立矛盾,而是可以有机融合同构化的。因此,形成班级公约的过程中结合班级成员的实际情况及合理性诉求是达成班级文化与成员个性化同构应遵循的原则之一。
三实施“班级公约”的实践价值
(一)班级公约有利于突显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各专业班级是在校学生参与学习、生活的最为频繁和基本的单位,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风气和习惯。同时,高校的班级管理工作也是大学生由中学阶段的外在力量管理过渡到成年人自主力量管理的锻炼平台。因此,在以学生为本育人理念指导下的班级公约是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潜在能力的重要实践平台。
(二)班级公约有利于发挥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的主导地位
从辅导员工作的宗旨角度出发厘清角色,辅导员的管理工作重心应是“辅助”学生自我管理和“引导”学生成长。所以,强调学生在学习生活行为规范上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班级公约有利于辅导员突破传统单向度管理模式下的工作瓶颈实现主导地位的“归位”,而且为有效地推动了学生在辅导员的引导下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锻炼和集体意识、集体荣誉感的培养提供了重要实践平台。
(三)班级公约有利于营造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良好班风
班级公约是建立在班级全体成员充分酝酿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成员学习生活行为规范和集体要求并对班级每个成员有约束力的成文公约。它不仅反映了学校、企业和社会对青年大学生的规范性要求,也是高职大学生在校期间在尊重班级成员差异基础上确立的符合班级自身实际和班级目标利益的规范性文本,是良好班风形成的有效载体。
(四)班级公约有利于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高职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高职生不仅仅要完善知识结构,更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全面提升自我,社团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刚入学的新生,通过参加社团的形式可以使他们由归属感到认同感,找到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
(五)班级公约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在良好环境下健康成长
加强对学生寝室的管理及规划,有助于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形成,树立良好的学风。高职生寝室不仅是休息居住的场所,而且是重要的育人阵地。作为学生工作者应及时了解关注寝室中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规律,指定相关措施,经常深入寝室,组织学生开展互动活动,让学生感到亲人般的关怀和温暖无时不在,使高职生在良好环境下健康成长。总之,班级公约的价值应该更多地体现在学生之间的自我约定、自我管理上,其约束的职能要远远放在“约定”之后。换句话说,只有学生源自内心的相互约定,才会带来学生之间自主、自发、自觉的相互约束,这也是班级管理的较高境界。
参考文献
[1]李祥.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研究[J].教育探索,2015(8):52-54
[2]钱莹,赵霞.浅谈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赏识教育的运用[J].才智,2014(2)
[3]周志和.浅谈高职学生管理中赏识教育的运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3)
[4]陈顺吉,陈璐,张怡莎.浅谈高职生管理中赏识教育的应用[J].教育,2016(12):00126-00126
[5]盛祺来.浅析高职学生管理中赏识教育的有效运用[J].才智,2015(25)
[6]孙学武.高职学生管理中赏识教育的有效运用[J].科研,2016(11):00067-00067
[7]吴燕芬.高职学生管理中赏识教育的有效运用策略研究[J].速读旬刊,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