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安全管理考核奖励办法范文
时间:2024-01-24 18:06: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班组安全管理考核奖励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作者简介:向文平(1974-),男,湖北秭归人,国电大渡河瀑布沟水力发电总厂,工程师;武彬(1973-),男,河南原阳人,国电大渡河瀑布沟水力发电总厂,高级工程师。(四川 汉源 625304)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5-0114-03
对标管理可解释为通过寻找和学习最佳管理案例和运行方式,在对比赶超过程中提升水平的一种管理方法。所谓“对标”就是对比标杆找差距。推行对标管理,就是要把企业的目光紧紧盯住行业最高水平,明确自身与业界最佳的差距,从而指明工作的总体方向。标杆除了是业界的最好水平以外,还可以将企业自身的最好水平作为内部标杆,通过与自身相比较,可以增强自信,不断超越自我,从而能更有效地推动企业向业界最好水平靠齐。对标管理通常分为4类,即内部对标、竞争性对标、行业或功能对标、类属或程序对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采用了对标管理模式,其中前三种对标管理方式应用更为广泛。
瀑布沟水力发电总厂地处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与凉山州甘洛县交界处,下辖瀑布沟和深溪沟两座大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426万千瓦,于2011年7月全部机组投产发电。按照“运维合一”的生产管理模式,该厂共设置7个一线生产班组,其中包括6个运行维护班组,1个生产辅班组,承担一厂两站设备的运行、维护及相关电气检修工作。该厂自2011年初在各班组间实施对标管理以来,各项管理指标日渐优化,管理水平稳步提高,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
一、对标管理的实施
从2009年6月开始,瀑布沟水力发电总厂就在7个班组之间开展了“流动红旗”评比竞赛活动。评比指标分为3个模块19个子项,分别为安全管理、生产培训、班组建设,每月末进行一次评比,对取得第一名的班组授予“流动红旗”班组,并进行奖励。在此项活动的基础上,2011年初,该厂正式引入对标管理,并将“流动红旗”的评比指标优化拓展,对标管理随之在各班组间展开。在对标管理的应用过程中,各班组在纵向上按照总厂下达到班组的相关指标作为标杆,横向上则与上月的“流动红旗”得主或者综合指标最高的班组进行对比,遵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实现班组之间的动态对标。
1.安全管理
安全是电力生产永恒的主题,班组的安全生产直接关系着企业生存的命脉。瀑布沟水力发电总厂地处四川盆地边缘,地形较为复杂,所管理的两个电站之间相距30公里,设备分布较为分散。该厂总装机容量占四川电网总容量的10%,在系统中主要担任调峰调频的任务,该厂的安全生产关系到四川电网的安全稳定,班组的安全生产责任重如泰山。
各班组积极将对标管理应用到班组安全管理实践中,以年初与运行维护处签订的安全目标责任书指标为年度安全标杆,责任级级落实,任务层层分解,紧紧盯住责任书中的数据指标,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班组每个人,为每一位员工定制年度目标责任书,并纳入个人年终绩效考评,考评指标如下:(1)安全违章0次,不安全事件0次,不发生误碰、误接线、误整定事件。(2)实现年内3个百日安全周期。(3)误操作0项次,无票操作、无票作业0次,“两票”合格率100%。(4)自动装置综合投入率大于98%,保护装置正确动作率100%,继电保护监督合格率100%。(5)安全检查整改率达100%。(6)“双措”(反事故措施、安全劳动保护技术措施)计划完成率达100%。(7)设备缺陷月度实际消除率不低于90%,不发生重复性消缺,避免因重复性消缺或检修维护质量问题引起机组、主变、线路非停。所有这些数据,均作为班组安全对标管理的标杆值,在每年年终进行考评,并根据实际实施情况及时刷新标杆值,以此激发员工对标求进、跳起摸高的工作热情,通过完成指标、超越标杆,来提升班组安全管理水平,从而保证班组的安全生产。
安全管理大致可划分为三大部分,包括“两票三制”、缺陷管理和安全考核。
首先是“两票三制”。在各个班组对标管理数据的对标中,“两票三制”是最重要的一项,是保证电力行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在《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对“两票三制”也做了明确的规定,该厂在“两票三制”方面更是做了详细的要求。各班组把对“两票三制”的管理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年初运行维护处与各班组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中,“两票三制”目标作为安全对标的重要目标之一,即两票合格率必须达到100%、设备定期工作完成率必须达到100%。围绕这个目标,各班组在每月的工作中要及时总结前期工作,对“两票三制”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以分析改进,以便更好地完成对标。各班组根据人员变化情况以及现场实际工作状况,坚持岗位成才的原则,及时向相关职能部门提出“三种人”(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需求,并积极组织人员参加考试,使更多达到相应能力的人员具备“三种人”资格,从而保证“两票三制”顺利实施及各项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在此项指标中,因为各班组对标的标高值基本相同,所以在该项的横向对标方面,各班组之间更要比指标的“含金量”,以实现同一标值的多维度对比,如通过比较“两票”数量的多少和工作的难易程度,可以比较出班组之间运行维护工作的满意度和饱满度。通过对标管理,2011年度,该厂 7个班组共完成工作票5577份,完成操作票3346份,安全无误操作140139项,合格率均为100%,为2012年安全生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2
一、储汇稽查工作总结
我局储汇稽查工作在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遵照省州局对稽查工作的要求,以“抓安全、促发展,压案件、促成果”为中心,以“加强治理求效果”的指导思想,切实落实“
六个全”(全员内控、全过程内控、全方位组合式内控、全年内控、全系统信息交流与反馈、全网内控),在发展邮政金融业务和保障储汇资金安全两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按照《xx省邮政金融资金安全检查处罚试行办法》和省局《转发国家邮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邮储资金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x邮传[]31号)传真电报的要求、以及《xx省邮政储汇资金票款安全连锁责任制》、《xx省储汇稽查方案》、《中间业务稽查方案》、《关于进一步落实储汇资金安全管理“九条”规定的紧急通知》等重要文件,对邮政金融资金实施有效监控,促进邮政金融业务稳定、健康发展。
2、结合省局的“全省储汇资金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和银监局的“案件专项治理活动”,认真开展州局安排的“挂失申请书专项检查工作”及“网点全面排查工作”,以确保邮政储汇资金安全,捍卫经营成果。
3、为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根据相关规定,结合本局实际,制订了《xx县邮政储汇资金安全管理办法》、《20*年储汇周转金定额明确超限提款审批权限的通知》、《邮储大额现金支付实行分级审批管理的通知》、《邮政储蓄资金调度管理内控制度的通知》、《邮政储蓄资金调度管理有关规章制度的通知》、《关于做好资金日终监控工作的通知》、《资金安全管理应急处置预案》。建立了《xx县邮政储蓄柜员制管理办法》、《邮储联网网点业务管理实施细则》、《邮储网点操作流程》、《储汇资金缴拨流程》、《保险业务实施办法》、《代收国税操作办法》、《储汇网点岗位人员的岗位职责》、《xx县邮政局基础工作考核奖励办法》、《xx县邮政局综合管理考核办法》。认真落实资金票款安全局长负责制,实行储汇资金安全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xx县邮政局金融资金安全责任书》。
4、严格按照省局和州局的要求的频次和内容开展储汇稽查工作,采取突击检查、专项检查与常规检查相结合,局领导经常亲自带队到支局所进行夜间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和资金安全隐患进行追踪整改、督促落实。20*年对全县x个储汇网点,x个监控岗,共出检89次,盘库58次,对帐66次。发出整改通知20份,收回整改报告20份,查出隐患23个,已整改20个(有3个属安全设施未达标,因资金不到位无法解决)。对相关人员“有规不遵、有章不循”,严格按照《xx县邮政局综合管理考核办法》相关规定逗硬考核。
5、不足之处:(1)、未严格按照新的“州邮政金融内控制度检查评价、现场处罚标准”进行检查,检查深度、力度还未达到检查要求;(2)、班组、支局长的管理工作职责未完全达到要求;(3)、未按年组织储汇业务会审;(4)、会计履行检查职责不完整,有检查记录,无检查报告书。
二、20*年度储汇稽查工作安排
一如继往,坚持不懈,努力完成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工作中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切实并有效地保障国家金融方针政策、金融法律法规和邮政储汇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预防和控制邮政储汇资金票款案件的发生,把各种资金票款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维护国家、用户、邮政企业利益,确保邮政储汇资金安全完整。
1、加强日常管理工作,严格对各员岗位职责执行情况和班组、支局长的履职情况进行督促落实。
2、加大对重点岗位人员的考核力度。
3、拟在适当的时间组织储汇业务会审。
篇3
××××年完成任务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月份完成的主要工作任务
××××年-月份,共完成综采工作面撤安;完成顺槽胶带机安装部,延伸部;完成顺槽胶带机机头回撤部,完成生产台班个;
-月份我们还利用空闲时间完成了:哈拉沟旧主运系统部胶带机拆除工作;完成榆家梁煤大巷部胶带机安装;完成了山西焦煤集团晋兴公司斜沟矿首采面的安装工作。
-月份通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控制指挥体系,积极开展危害因素辩识和班组建设,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月份共发生轻伤事故起,按工时统计事故率为万工时,(去年同期事故率为万工时)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率下降万工时,是去年事故率的,创神东公司历年搬家倒面最好成绩。
月份计划实现收入万元,实际实现收入万元,比计划少实现收入万元,计划总费用万元,实际支出万元,节约万元,计划实现利润万元,实际实现利润万元,超额实现利润万元。
二、在安全上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⒈组织召开了安全生产工作会、安委会、宣传动员会、班组建设讲谈会等贯彻落实公司年初安全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根据分公司总体部署,认真开展××××年“四大战役”、首次“百日安全活动”。成立领导小组,对“四大战役”、“百日安全活动”进行了认真安排和动员,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制定了措施,落实了责任;制定了考核办法与考核标准,并严格落实兑现。
⒉深入开展质量标准化建设。
在去年被评为质量标准化特级单位的基础上,年初对全年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进行了全面详细地安排,明确了各级人员安全责任与机关各部门业务保安责任。通过开展质量标准化,员工达标意识得到进一步深化,对质量标准化的认识显著提高,文明生产有了新的改观,做到工作环境整洁,物放有序严格,做到了干标准活、上标准岗。
⒊继续加强班组建设。二月份,中心召开了班组建设讲谈会,讲与谈相结合,与会人员发表意见,各明星班组长谈体会、谈认识,互相交流经验,提高了认识。班组健全和完善了安全管理制度,内部继续强化员工安全生产意识,严格劳动纪律,规范员工作业行为。中心制定了区队班组建设考核办法与考核标准,对明星班组进行了月度抽查、季度验收,并进行了严格的考核兑现。
⒋强化现场安全管理,重点抓措施落实工作。
在综采设备安装回撤期间,中心领导小时值班跟班协调生产、队领导现场跟班指挥作业、安监人员加强监督检查,强化了现场安全管理,保证了各项措施贯彻执行。对一通三防、顶板管理、特种车安全运行进行重点整治,检查出现问题进行了重罚。规范了“三违”人员管理,对于“三违”进行严格的脱产培训,直至考试合格方能上岗作业。
⒌认真做好员工培训工作。中心从科学制定计划、严格执行计划两个方面入手,以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员工素质为核心,以规范作业,完善管理为目标,认真组织开展了各类培训,个月来,共培训人次。鼓励员工在精通本岗位业务,且具胜任本职工作熟练技能的基础上,向一专多能和复合型人才发展。
⒍严格规程的审核与贯彻落实。编写规程前,中心组织各部门进行现场验收,各队根据现场情况编制规程,中心领导与各部门进行严格的审核。在月份,对中心名工程技术人员编写的规程进行了评比,对于前三名进行了奖励,最后一名进行了处罚。并将在评比中发现的问题,责令编制人落实整改。规程评比的开展,规范了规程的编写,确保规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高我中心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作业规程的水平。
三、在经营管理方面:
中心始终坚持落实资产经营责任制,以层层签订责任书的主要形式,加大考核与奖罚力度。经营管理工作以规范业务、规范流程,创水平,上台阶为主要内容。为实现规范化管理,按照精细化的要求,我们在中心内部推行了全面计划、全面预算的管理方式,即中心的每项开支都有计划,每一项费用都控制指标,中心的每一项工程都有预算,中心每一项工程都有核算,全面计划、全面预算、全面核算规范了业务,规范了流程。中心加强了对专用工具的管理,并制定了奖罚制度,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在安全上有了保证。在材料管理方面,中心实行集中交旧领新,统一发放、回收,严格按中心旧件回收管理办法进行考核兑现,月份中心开始进行单面核算、单项工程核算及机关绩效考核的试行工作,激发了各单位的生产积极性,机关职能部门增强了服务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按照公司保先教育的安排,为开展好下一阶段的工作,我们提出了保干部优秀、促工作质量优良的学习目标。同时根据公司的要求出台了考核办法,督促他们保先教育活动的开展。中心通过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契机,根据生产任务开展形势多样的党员教育活动,加大了基层支部建设的力度,在分析评议阶段,广泛征求意见,研究分析中心在各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措施,党员素质普遍提高,带动中心员工文明语言、文明行为,呈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队伍风纪。
五、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
创建学习型企业是中心全体员工的共同目标。学习型企业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先进的企业文化。中心根据自身的特点及员工的普遍心态,培育出了“团结协作、集体奉献”的企业精神,总结出了“科学管理、合理安排动态组织人员和车辆”的生产组织原则,提炼出了“安全是金、平安是福”的安全文化理念,提出了“荣誉来自集体、成功依靠大家”的团队理念,开展“创品牌、树形象”提升员工及中心社会价值的活动。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凝聚了全员的力量,提高了中心的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
六、存在的问题:
()质量标准的工作开展的不够深入,全员质量标准化意识发展不平衡,没有明确的作业标准。
()作业规程从编制到贯彻实施还有差距,有流于形式的现象。
()危害因素辩识、预防预控有差距,以至于出现了崔保占事故。
()现场施工控制体系不完善,出现了放错电缆、安装错中部槽,拉坏泵站液管等低级错误。
()特种车司机驾车技术需进一步提高,碰坏设施损坏设备现象时有发生。
年的工作安排
年,中心按照三步走的原则进行总结部署工作,第一是解决问题,即针对××××年存在的问题,确定整改目标,制定措施;第二是提高能力,即制定提高性目标,对于做的好的工作要制定更高的标准,进一步提高;第三是持续改进,在员工培训学习、班组建设方面加大力度,实现长远发展。
根据年生产接续,回撤安装任务为撤安,任务增加%,我们需在加强安全工作的同时,不折不扣完成公司交给我们的任务。
具体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⒈要继续深化质量标准化建设,着手于制定所有安装回撤、皮带安装与回撤、车辆运行与检修保养等标准工艺,重点抓现场的实施落实,保证工程质量,争取一次成功、一步到位,杜绝返工,从工程质量、文明生产管理方面,不能流于形式,责任落实到每个人。
⒉全面实施计划管理。计划的制定要切合实际,不能闭门造假。根据劳动定额,从大的方面制定标准计划,根据实际再进行调整,有效提高劳动组织与生产效率。对特种车辆实行单双号出车及单面包机制。
⒊在安全上,一是进一步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与各单位签订责任状;二是建立安全事故责任问责制,明确行政处罚细则;三是加强培训学习,组织全体员工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两级公司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对回撤安装组织安全教育培训及专业岗位技术培训;四是推行精细化管理,质量标准化工作向深层发展,规范员工行为,实行定置管理,打造精品工程;五是全面推进综合管理体系的实施工作,完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全面进行危害因素辨识,强化班组建设的考核验收;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积极组织“安康杯”、“百日安全活动”、“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技术创新;六是强化现场监督检查,落实现场安全责任,严抓安全措施及作业规程的贯彻执行。
⒋在经营管理上,一是对指标进行分解下发各单位,要求对全部费用详细测算,中心重新修订调整,各队内部分解到班组。二是全面实行计划管理,对指标按月按面分解二是强化单项工程费用核算,要做到开工前有计划、施工中有控制,完工后有考核,有总结。四是做好库存材料、配件的管理工作,各队要建立台账,严格出入库手续,经营办要定期了解库存情况,在做计划时,要注明库存材料的数量。五是要做好修旧利废及物资回收工作。六是要编制生产服务中心经营管理手册,对各项管理制度进行收集、整理、筛选、修改、汇总。
⒌在党建及精神文明方面在组织建设方面,一是要重点加强党支部的建设,按照规范化党支部的标准进行实施,创建党务精品工程,促进安全生产与经营工作。二是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在制度上进行规范,实行逐级培养。三是建设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员工,为员工学习创建平台,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四是完善精神文明考核制度,考核不走形式主义,加大考核力度,创建市级文明单位。五是创建服务型科室活动,制定措施和考核办法,按季进行考核,奖罚兑现。六是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要按照公司视觉系统的标准,从硬件和行为上进行规范。七是在工会工作上,加强后勤服务,要制定标准和措施;推进创新创效工作,成立创新攻关小组,组织、总结、挖掘技术革新。
对公司提出的建议及需要解决的事项
()目前,公司安全管理仍以监督、检查为主,建议在此基础上应转入指导、辅导工作上,主要在新技术、新理论、新理念的应用上给予生产单位更多的指导、辅导。同时督促各单位在安全制度的执行上下功夫。
()建议安监局抓好基层安监处的建议。
()建议公司围绕建设节约型社会,出台节约奖励办法,提高节约意识
()专项资金审批要简化程度,要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尽快落实
()外出施工工时,由矿方配合提供好中心职工住宿就餐洗浴更衣办公电话网络等服务
篇4
建筑企业;安全培训;安全素质
安全生产是一项极其广泛复杂的工作,多年来积累沉淀的大量安全问题,短期内不可能全部解决。然而职工安全培训是企业在现有安全生产的前提下,较为客观的指出了如何搞好煤矿安全管理的出路。因此,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自觉把职工培训置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思考和落实。
安全管理的关键是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而提高整体素质就必须要抓紧抓好职工培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职工培训工作要有一个正确的审视,要调查、研究、思考和实践,要能够总结新鲜经验和好的做法,同时还要看到存在问题和不足。
1.进一步抓好全员思想认识的再提高
建筑安全重点是现场管理,地面的重点是职工培训。单就职工培训而言,就要从以下三点抓起:
首先,要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各单位要建立严密的责任网络,确定第一责任人。
其次,是要层层签定责任书,各负其责。要充分利用班前会进行组织学习,并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分析生产中的不安全隐患,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让每位职工都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
再就是要加强学习内容的优化与考核。安全好不好,知识是保障。各单位一定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经常组织职工学习安全知识,使其明白什么是标准、该怎么干、如何干才能更安全。为检验学习效果,还要设置两道关卡:一是安全知识考核关,坚决做到持证上岗。二是每月进行安全技能考试,并将考试成绩与职工的工资奖金进行有机结合。
最后,各单位要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为职工编写、购买学习书籍,力求干什么活就有什么书,就有参考、提高和借鉴的专业知识可供学习,以便于职工技能的进一步提高,为职工培训工作的再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2.进一步抓好职工培训工作内容的再深化重在职工安全素质的提高
安全管理的基础和根本在于职工素质的提高。职工素质涵盖了职工对工作的思想认识、工作作风、劳动技能、职业道德等多个方面,而提高职工素质的唯一途径是狠抓职工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多种多样,我认为这里边最重要的是技能培训和安全培训。安全管理归根结底就是管好每一位职工。假如说这个职工对整个工作流程不熟悉、不了解、不懂得,那么我们的安全管理再上新台阶无疑就是空中楼阁。
重在抓好基层基础工作。建筑安全事故主要发生在工地,所以说职工培训的落脚点和着力点应该是施工现场,应该是职工培训的重点和难点。这其中就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如要结合农民工多的实际,采取班前学习、严格考核、易处着手、循序渐进的办法;各工种操作人员则要针对岗位工种多的特点,采取岗位培训、突出重点、定期考核、长远规划的办法。特定的环境、特殊的人群必然要有特别的办法,这就需要我们联系工作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不要贪大求全,关键是抓好基础工作,看职工培训是不是深入到项目单位,是不是深入到班组,是不是真正深入到个人内心,职工培训工作的重点是不是下移,安全关口是不是前移。
职工培训只是搞好安全管理的一个主要方面,它解决的是人的认识和技能提高的问题。而另一方面就是需要方方面面的理解、支持、配合、努力,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也只有这样,才能把生产、安全、经营等各项工作开展得更好。健康良好的设备是安全生产的基石。因此,各单位在职工培训上,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把设备管理作为重点来抓,着重抓好设备巡视、消除缺陷和技术改造三个方面的工作。同时还要增强职工技术改造信心,要出台相应的技改奖励办法;要鼓励职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要对技术改造中贡献大,成绩突出的集体或个人要给予一定的奖励。
3.进一步抓好职工培训措施的再细化
目前,我们在职工安全培训管理上,还缺乏定性和定量考核,没有一个严格、严密、严肃的运作程序,尤其是还没有强有力的约束机制。必须在职工培训措施上再具体、再完善、再细化,实行精细化管理,把每一个细节抓好,把每一个环节抓好。
责任落实好。职工安全培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人和事,可以说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事情。正因为这样,就容易进入都管都不管的责任不清、职责不明、积极性不高的散沙状态,不利于职工培训的长远发展。目标同向、责任共担、利益共享要成为各级管理人员搞好职工培训工作达成的共识。这就需要职工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把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精细化管理,把责任真正落实到实处。牵头部门切实负起责任,超前考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参与部门不要有依赖思想,对本部门负责的内容要认真抓好,基层区队则要认真实施,认真落实。
篇5
执行力是一种现代管理理念,其核心是指集体或个人把上级的思路、观念、决策、规划付诸实施的能力。具体来说,执行力就是一个企业中间层、执行层理解并组织实施决策层所部署的工作任务的能力,其目的是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2 目前企业执行力不到位的原因分析
(1)观念滞后。目前国内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对待执行力建设问题,更多是停留在口头上,真正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自觉运用者少之又少。计划经济体制下某些陈旧观念仍然存在,干部职工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现象根深蒂固,团队意识差,缺少纪律约束,追求卓越绩效理念不强,企业许多战略决策和措施得不到有效执行。
(2)不注重制度建设,管理起来无制度可依。制度建设是各项管理工作基础。推行执行力建设,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目的,必须用有形的管理制度加以规范,使各项工作有章可依、有据可查。但现实工作中,由于不注重或无意识制度建设,导致问题发生了无据可查、无法处罚现象比比皆是,末了靠领导拍脑瓜或口头警告了之。
(3)制度制定不严密。许多制度不是经过深思熟虑、集体研究后出台,往往是迎合某种形势或者个别领导意愿仓促出台,未经过认真论证,导致制度朝令夕改,员工无所适从,或出台的措施、制定的办法不切实际,缺乏可操作性,不利于执行。
(4)制度落实不到位。部分部门无视制度要求,对上级的规定和决议不落实、不执行;个别干部“我”字当头,本位主义较强,纪律观念淡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还有个别单位以会议落实会议,照本宣科,形式主义严重。
(5)缺乏责任追究机制。对日常工作中出现的执行不彻底、执行不到位的单位或个人,以及阳奉阴违、拒不执行者,未实行责任追究制。导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得标准与干得不标准一个样。
3 加强执行力建设的对策
(1)根本在制度。要克服制定制度时的盲目性,在规范一项工作前,认真分析规范对象及其关联工作的性质、存在的机理和规律性,分析过去相关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增加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制度制定过程的程序化、规范化。其次,依据全方位、精细化管理要求,对各岗位、各工种工作标准进行细化、量化,努力形成严密工作标准体系。再次,需要对原有各项管理制度进行优化整合,保留、增补可行、易操作部分,剔出繁琐、不合理的规定。
(2)关键在考核。在考核过程中树立严干部、严过程、严细节精神,实行精细化考核,把握四个重点:一是对中层管理层考核。中层管理层既是领导的参谋,同时又是各项制度具体落实者、执行者,在管理链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现实情况看,企业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多数问题就出在中层管理层身上。因此,要将管理重点放在中层身上,使其恪尽职守,成为管理工作中的中坚力量。二是建设一支精英管理队伍。企业管理涉及安全、生产、经营等方方面面,要使各项制度不折不扣、规范化执行,必须建立一支责任心强、执行力强的管理团队。这个团队要由熟悉各项业务、高素质管理精英组成,作为决策层的大脑和眼睛去监督和实施各项管理制度。三是对每个人、每个岗、每道工序、每个环节都制定考核标准,建立全面考核体系,真正形成“纵到底、横到边”目标责任体系。四是明确考核责任,进行动态性、全过程考核,将考核结果定期通报,出现的问题严格处罚。
(3)成败在落实。制度健全固然重要,但只有与落实统一起来,才能最终收到预期效果。提高执行力建设绝非一日之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企业在日常工作中,从小事做起,从点滴抓起,创新执行模式,提高执行能力,从而达到:①在执行态度上,实现由被动执行向主动执行转变;②在执行动机上,实现由本位主义向整体利益转变;③在执行方式上,实现由常规执行向创新执行转变。
(4)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坚持以业绩论英雄,建立竞争机制,公开选拔人才,推行绩效管理,将个人收入与个人业绩紧密结合,真正将“按劳分配”原则落到实处。实现风险抵押,将安全、生产、经营工作与个人业绩挂起钩来,调动全体职工工作积极性。
4 鹤煤铁运处执行力建设之实践
(1)树立全新执行力意识。意识决定行为,强力推进执行力建设首先要推进观念建设,树立执行意识。鹤煤铁运处在强力推进执行力建设工作中,要求所有员工必须做到“四个须知”,即须知本单位的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须知本单位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职责和制度,须知本单位质量标准化工作的重点,须知本单位存在的隐患和防范措施。所有单位要做到“八个到位”,即全员标准意识到位,教育培训到位,标准执行到位,技术技能到位,资金投入到位,检查整改到位,考核奖罚到位,责任追究到位。在质量管理上执行“七零”(即安全工作零事故、设备运行零故障、业务工作零差错、维修质量零缺陷、环境卫生零死角、服务零投诉、行为零违章)工作规范。从规范管理入手,做到软指标硬化,硬指标量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达到定性的规范化和定量的数据化,最终达到“事事有标准,人人有规范,时时有监控,处处有奖惩,精细化、明细化管理”。这“四个须知、八个到位、七零工作规范”,既是提高执行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强化全员执行力意识的理性选择,受到全处员工高度认同。
(2)建立目标保证体系。将处奋斗目标层层分解,纵向落实到班组、个人,横向落实到各分管领导和各相关专业人员,时间落实到年、月、日,真正形成纵到底、横到边目标保证体系。
(3)完善管理体系。首先,该处依据《煤炭工业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等国家标准,结合鹤壁矿区铁路运输设备具体情况、作业特点,制定出《鹤壁矿区铁路行车组织规则》,明确了各部门运输职责,保证准确、迅速、安全协调地完成煤炭运输任务。制定出《运输调度规则》,实现集中领导,统一指挥,逐级负责原则。根据各车站具体情况,完善了各车站《站细》。依据铁道部《铁路机车运用管理规程》等标准,制定出《鹤煤铁运处内燃机车质量保养管理办法》,对内燃机车用油范围、乘务员自检、机车文化状态、检查考核办法给予明确规定,保证了矿区铁路运输动力需要。其次,该处健全了以处长
负全面责任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修订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隐患排查及责任追究制度等30余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装订成册下发到各基层单位。健全了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对117个不同管理岗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30个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了补充修订。严格落实“六级隐患排查责任制”。六级隐患排查制度是该处长期坚持且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有效手段,是该处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力保证,为全面实现安全生产5472天、创全国煤炭铁路行业先进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鹤煤铁运处依据铁道部《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煤炭工业专用铁路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及各种铁路管理规范、规则,结合鹤壁矿区铁路实际,建立完善了以技术标准为主,工作标准,管理标准健全的企业标准体系。制定出《调车工作规则》、《货物运输管理规则》等技术标准10余种,管理标准80种,编制了23个工种“应知应会”。将专用铁路质量标准化标准各项考核指标逐项分解,纵向落实到段、班组。制定出质量标准化段考评细则,共五大项35小项。制定出标准化电务工区、工务工区、道口、车站、调车、列检等22个班组考评细则,共160多项2.2万字,内容覆盖车、机、工、电、辆各工种,保证了每道工序、每个工种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责任。 (4)实行零缺陷管理。各单位每天工作完成情况实行一天一报,除报完成情况外,对发现的各种问题及隐患及时报调度室,由调度室值班人员在次日调度会上予以通报,安排有关单位予以解决。相关单位将问题解决后,将结果反馈给调度室,由调度值班人员登记备案,一事一结。每周三安全办公检查查出问题,限期整改。每月安委会除总结本月安全问题,安排部署下月安全任务外,对各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对执行不力的单位及个人进行责任追究并严厉查处。
(5)建立严密的检查验收体系。关键在机制,成败在考核。管理体系的建立为考评提供了依据,但是如何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估机制,是成败之所在。鹤煤铁运处在充分酝酿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建立起严密的考核评估机制。每月25日前,各科(段)进行自检,同时对当月处、段动态检查查出属本单位的问题和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复核(复核结果列入当月自检报告中)。次月5日前,由总工程师组织各职能科室按照各科(段)当月工作计划及各单位考评细则对各科(段)进行考评。检查采取“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保留原始检查记录备查。验收必须全面,不能出现漏单位、漏项。查出问题,依据“五定”(定整改责任人、定复核人、定标准、定完成日期、定措施)原则落实整改。
(6)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对执行到位、完成月度任务,季度内未发生轻伤、一般及其以上事故,达到处、段(科、公司)规划目标,材料支出不超计划的单位,予以重奖。奖励办法如下:①各单位基础分定为93分;②针对各单位不同情况,确定不同考核系数;③分段奖励。93<综合得分≤95,每分奖50元;95<综合得分≤98,每分奖100元;98<综合得分,每分奖150元;④计算公式:奖励金额=(实得分数—93)×考核系数×每分奖励。
对未达要求者进行处罚:
90≤综合得分<93,每分罚50元;85≤综合得分<90,每分罚100元,80≤综合得分<85,每分罚150元,以下每降5分分数段,每分罚款递加50元;
计算公式: 处罚金额=(实得分数—93)×考核系数×每分处罚;
篇6
关键词:水电厂 安全 管理 问题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推动力,电力供应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水电厂作为电力供应的主力军,其能否安全、快捷地为用电企业、居民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确保上下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摆在每一个水电厂工作人员面前的艰巨任务。
一、水电厂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目前水电厂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于安全认识不足和现场管理制度不完善两大方面。首先,市场需求给水电厂生产带来的巨大压力,使很多企业都存在着不同程度重生产轻安全的管理思路。管理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成本,而在安全方面或多或少带有松懈思想,给水电厂的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而自动化技术等高科技手段的应用,要求工作人员不但要具有完备的水电工程专业技能,还必须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控制能力,及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但由于企业过于重视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未形成自上而下的安全管理理念,因此工作人员在安全技能培训及安全知识学习中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处于生产管理中主体地位的人的因素对安全生产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其次,生产现场安全管理不规范也是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机械设备是电力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所有工作环节保持设备的最佳工作状态是实现人机系统安全与高效的基础。设备问题主要包括设备质量问题、操作问题与维修问题三类,一些机具不具备在工作人员误操作下的安全防护功能,如出现危险情况时的报警系统未显示,设备出现故障时无法实现自动停机系统、冗余系统等功能,都可能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此外,工作环境也对水电厂的运行安全具有重要影响,相比其他行业,水电工程的工作环境比较复杂,噪声、粉尘、振动等不良物理环境不利于设备的长期运行,同时也会促使作业者容易感到疲劳,产生精力不集中、反应能力下降等问题。
二、水电厂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2.1 切实落实水电厂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切实落实水电厂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是加强水电厂安全管理的首要措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一直是水电厂供水、供电生产中的重要原则,安全决定着水电厂是否能够顺利完成日益增长的供水、供电需求。因此,必须切实落实水电厂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并且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要不折不扣地将安全管理贯穿于整个水电厂所有工作的始终,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阳奉阴违,切实贯彻安全管理奖惩制度,赏罚分明,对严格按照安全管理制度员工要给予重奖,对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人员要重罚,坚决杜绝发生生产事故。
2.2 切实制定措施,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切实制定措施,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是加强水电厂安全管理的第二个措施。安全管理事关水电企业生产现场管理的成败,是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和根本,没有安全管理,整个生产现场管理就是失败的。因此,要结合整个水电企业的生产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方案,建立健全生产现场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全面落实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措施,将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细化到每一个人、每一道生产工序,做到生产现场安全管理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狠纠违章,规范现场操作,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
2.3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生产现场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生产现场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的第三个措施。培训的目标是提高生产现场人员的安全意识、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通过培训,增强生产现场人员的安全意识,适应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的。开展以岗位、班组长为主的教育培训格局。培训过程应有意识地运用规范的培训标准,统一学习笔记,建立教育培训档案,有侧重地针对主要工种进行重点培训,并重视实践技能培训,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性竞赛、现场操作展示等丰富的活动,要努力把教育培训的触角延伸到班组前沿,以此来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为水电厂安全管理提供合格的复合型人才。
三、积极完善水电厂的安全管理体系
3.1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水电厂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重点在于“以预防为中心”的原则和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健全。“以预防为中心”的原则要求在设备管理、操作、制度等方面引入事前控制,首先应对整个工作系统进行安全性评价,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系统安全性进行度量和预测。确认各部分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必要的措施,寻求最低的事故率和最小的事故损失。其次,应对系统进行技术监督,其内容包括预防性试验、电能质量、电测、环保、继电保护、节能等方面,其中预防性试验是针对电力设备进行的,通过绝缘预防性试验可以掌握设备的绝缘性能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内部缺陷,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维护与检修,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再次,应建立巡回检查制和设备点检制。以科学的点检标准和点检制度预先对重要设备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和排除。另一方面,应以工作人员的自我约束为目标,建立人性化的考核机制,落实各级管理人员、现场操作人员的权责和义务。为使管理体系更加标准、规范,必须建立全面的安全奖惩制度和监督机制,安全奖惩制度包括安全长周期考核规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书、全员安全风险抵押奖励实施细则、经济责任考核制度、设备维护消缺奖励办法等;而监督机制则应由基层单位自我监督、企业行政监督和群众监督等部分,组成健全的三级安全网,保证相关制度的有效落实。
3.2 深化安全思想认识加强安全培训和技能培训。在认识到安全事故的重大危害,以及安全管理在企业运行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的基础上,企业应加大安全培训与生产技能培训的力度,帮助工作人员提高知识技能与安全意识,使之具备适应科学管理理念的综合素质。以实用性竞赛与现场操作展示相结合的教育活动形式,为水电厂培养具有现代管理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结论:
总之,安全管理是水电厂实现经济效益的基础,也是上下游居民生命与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只有不断深化安全意识,严格制定并落实生产现场的操作规程,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积极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才能真正实现水电厂的高效管理,为企业快速、稳定的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王泽玉.风险管理与水电安全生产[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09.
[2]张东栋,寿攀.水电站安全运行管理模式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09.
[3]梁超英,水电厂扩建工程的安全管理[J].湖南电力,2010.
篇7
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安全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7-0361-01
1 路面施工机械设备的重要性
路面工程任务的完成,70%取决于机械设备资源的配置。机械设备实力的强弱,性能优劣、配置的合理与否、机械化施工程度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在高等级路面施工当中,可谓是”一条龙”作业,机械化施工贯穿始终,各种机械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尤其重要,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作业面就会停工。所以,施工现场应配备一名施工调度员,坚持在第一现场调度指挥,布置设备按程序作业,严格按照公路施工工艺、设备技术性能,在时间和空间的参与上得到合理的统筹安排,实现机械设备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从而达到工程施工与机械设备效益最大化。这是项目路面设备管理首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路面工程任务完成的关键。因此可以说,路面机械设备将是路面工程施工的最重要的生产力。
2 路面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制度的因素
随着公路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单位取消了专门的设备管理部门,致使设备处于无人管理或失控状态。一些单位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设备管理和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各级安全管理人员不到位,日常管理工作(制度的制定、实施,安全检查、安全学习、安全培训、安全考核等)无法正常开展。管理制度是保证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和基础,但许多单位恰恰没有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或者是制定的制度不合理、不科学,可操作性不强。很多单位口头上强调重视安全,但实际上在安全方面不给予资金投入,或投入的资金太少,无法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2.2 人的因素
安全管理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它包括设备操作手以及生产组织、指挥管理等人员。据统计,由于违反操作规程而发生的机械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占事故的80%以上。因此操作人员是关键。
(1)操作人员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操作人员缺乏设备相关专业知识,对操作方式不甚了解,对安全操作规程不熟悉,盲目进行操作或者经验不足;缺乏应付异常情况的能力,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后果完全无知等,均会导致事故发生。
(2)操作人员抱着侥幸心理或冒险心理。要求操作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对操作人员来说就受到了“约束”,于是一些操作人员抱着侥幸心理违章作业,结果酿成事故的发生。由于操作手抱着侥幸心理所造成的事故占总事故中的比例较大,应引起广大安全、机务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3)操作人员预见能力的局限性。操作人员纪律松懈渍任心不强,检查员不细致等,都会导致事故发生。在施工中,机械操作员边开车边抽烟、打手机、穿拖鞋以及与他人攀谈等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尽管有关人员能够周密地去事先预测筹划,但这种主观预见能力总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事故发生后才发现原来恰恰没有预见到的环节出现问题。有的甚至事后还找不出原因。
(4)操作人员受环境的影响。由于公路施工机械都是在高温严寒、软地基坡道等野外环境施工,再加上夜间施工照明不够、交通复杂等环境,容易造成事故以上是造成设备事故和人身伤害事故的主要因素,全体员工特别是安全员、机务工作者在工作中一定要重视,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消除各种事故隐患,杜绝事故的发生。
2.3 施工环境的因素
机械的作业环境和气候条件也可能造成事故。公路施工、养护都是常年在野外进行,各种作业环境和气候条件都会碰到,松软或结冰的路面、危险的坡道、嘈杂的噪声、暗淡的照明、较高的温度等作业环境和气候条件都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设备停放场地的空间、平整度、卫生状况、消防器材的配备情况、夜间的照明情况等条件不佳,也会引发安全事故。特殊的气候条件或自然灾害也容易造成事故。例如狂风、地震、暴雨、泥石流、洪水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
3 加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措施
3.1 贯彻“三项标准”,促进设备管理持续改进
机械设备管理,归纳为“管、用、养、修、算”。为此,我们结合《公司内部设备管理办法》制定了相应的路面设备管理制度,结合机械设备的性能特点,制定了单机车作业规程和注意事项,使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并贯穿于“管、用、养、修、算”各个环节。为实现这个管理目标,充分发挥其最大效率。我们坚持不懈地贯彻执行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GB/T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把质量、安全、环境保护引入到路面机械日常管理当中来,不断强化机械设备管理,着力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
3.2 加强设备的进场验收工作
设备进场前,项目设备副经理会同设备管理人员对进场设备进行详细的验收,包括分包方投入的设备和外租设备都要按相应的技术标准考核验收,建档立卡,认真填写《机械设备技术状况鉴定表》,保证进场机械设备具有良好的性能状态,严禁设备带病进场。对租用的机械设备,项目必须签定租赁合同,明确设备安全作业和工程质量、租金计量与支付以及相关的违约责任必须条款清晰,便于操作,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经济纠纷。
3.3 实行机(站)长负责制
对所有进场的机械设备,均实行“三定”制度(定人、定机、定岗)。对大型设备一如既往的实行机(站)长聘用制。机(站)长负责设备的安装、运输、调试、生产、保养等系统的组织与管理。项目副经理同机(站)长签定安全目标责任书,对该设备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指标进行细化和量化,并以此来考核机械设备。当月的成本核算与个人工资(奖金)直接挂钩,还推行鼓励技术改进、鼓励增产节能的奖励办法,对于有创新的技术改进,能提高工程质量或降低施工成本的,给予重奖。
3.4 实行“强制”与“按需”相结合的保养制度
为了保证路面机械化工程施工的整体性、连续性和高效性,在维修和保养方面,我们改变以往的“计划保养制”,而采用“强制保养”和“按需保养”相结合的保养制度。这就要求在项目部设立快速、迅捷的维修保养班组。项目部机械管理人员依据设备技术性能和使用情况,制定出明细的保养间隔和保养项目安排表,统一安排,按需保养,强制执行,这些工作主要由机(站)长组织机械操作人员完成。同时项目部派一名懂机械、精维修的设备管理人员每天对所有设备进行巡视,收集有关设备运行的原始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判断,确定维修方案,随即进行现场处理,并安排在适当的时候予以抢修。对于故障严重,停机时间较长,需要部件大修的机械设备,待统筹安排好工作面后,不分昼夜连续抢修,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机械性能。
3.5 加强单机车成本核算
推行单机车成本核算旨在降低机械使用成本,奖优罚劣,刺激和调动广大员工积极性。单机车核算是采用经济方式来反映机械使用情况,它是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量化考核,是评价单机车使用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每月对单机车完成定额指标和消耗成本的量化分析,进行全面核算,奖盈罚亏,激发广大员工工作热情和责任心,使他们爱岗敬业,精心使用、维护设备,提高设备的出勤率,充分发挥机械化施工的最大效益。
总之,筑路机械设备使用的安全管理是方方面面的,既有人的因素、机械因素,还有环境因素,是一个大的安全系统工程。公路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是机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是完成好生产任务的首要条件,只有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才能杜绝或减少事故的发生,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才能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乔广军,张波.加强民工安全教育、确保施工安全[J].科技信息,2008,(29).
篇8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实践;思考
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和原则
1911年,自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中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的概念以来,精细化管理就成为了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是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管理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
1.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企业精细化管理,是企业为适应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方式,建立目标细分、标准细分、任务细分、流程细分,实施精确计划、精确决策、精确控制、精确考核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的内涵是:精确定位,精益求精,细化目标,量化考核。“精确定位”是指对每个单位、部门和岗位的职能职责都要规范清晰、有机衔接;“精益求精”是要求对待工作标准高、要求严,做到尽善尽美;“细化目标”是指以任务进行层层分解,指标落实到人;“量化考核”是指考核时,做到定量准确,考核及时,奖惩兑现。精细管理的本质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是让企业的战略规划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2.精细化管理的原则
一是务实高效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明确精细化管理目标任务,不断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细致缜密、细化目标、细分责任,注重实际效果。
二是过程控制原则。树立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严格各项流程和各个环节,以细节的精细化促进和实现整体精细化。
三是循序渐进原则。对重点工作和突出问题,按照精细化标准查问题,以项目推进的形式找症结,立目标,定措施,以点带面、重点突破,持续完善制度、优化流程、改进方式,逐步实现精细化管理。
四是量化评价原则。就是要多定量少定性,将每项工作任务量化为具体的可衡量的指标,作为分析评判的基础、考核评价的尺度,对管理进行事前引导、事中控制、事后评价。
二、南币公司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直以来,在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南币公司通过强化基础,完善机制,创新方法,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稳步提高,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管理运行模式和绩效管理方法。要实现新的发展目标,就必须适应环境不断变化的客观要求,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为此,对南币公司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从企业外部、内部环境分析阐述如下:
1.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十二五”乃至更长的时期内,我国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人民币和装备制造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印制工作也提出了“保总量、保结构、保整洁度、保防伪”的要求,为南币公司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为:可预见的硬币生产任务十分饱满,印钞造币专用设备需求巨大,上级对印钞造币专用设备的国产化政策支持等等。
但是,随着印钞造币专用设备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辅币硬币化的发展趋势,对公司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带来了新的挑战。信息网络的迅速扩展,电子货币、网上银行和网上支票等新型支付方式已经出现,网络技术将设计、生产、销售乃至服务一体化。这既对公司的硬币和造机生产造成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同时又对印刷质量和防伪性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客观上要求企业在成本、效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企业有必要通过流程再造,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国际竞争能力。因此,外部客观环境要求企业坚持内涵式发展,需要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全面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现代技术水平、信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2.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南币公司作为综合性企业,生产流程复杂,业务接口多,管理难度大,企业面临的生产、研发和技改任务十分繁重。近年来,公司通过实施一系列管理变革,优化生产流程,改革管理机制,改进管理方法,改善管理手段,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运行控制能力,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管理支持。
但是,随着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企业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也存在突出的问题:在长期的超负荷运行状态下,质量、安全控制等方面还存在着薄弱环节,有一定的系统性风险;基础管理不平衡,专业管理的系统性、有效性、针对性有待提高,管理的规范和量化程度不够,没有形成有效的目标分解和动态管理机制,文件落实文件、制度落实制度、会议落实会议、检查落实检查成为管理执行的主要形式,运行机制需要优化;企业软实力的优势还不够明显,文化建设与各方面工作的有机融合还要进一步探索。
因此,实施精细化管理,其必要性和意义在于适应市场竞争、满足国家货币发行和行业装备保障需要,同时要解决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效率和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精细化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南币公司以科学发展观和管理精细化理论为指导,以全面提升执行力、提高效率和促进内涵式发展为出发点,运用科学适当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推进精细管理,把“精、细、实、严”落实到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注重细节、强化执行、坚持创新,保证各项管理工作和生产科研活动的系统、规范、高效。
1.抓公司重点工作落实,做到推进方法及保障措施有力
每年年初,公司根据年度职代会确定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围绕“精益生产、精细管理”目标,确立涵盖生产、科研、技改、党建、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年度重点工作,并以此为抓手,推动和引领全年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在年度重点工作的落实上,各部门对各项总体目标进行分解落实,细化责任分工和工作进程,制订计划,落实措施,按时推进,并能及时调整、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办公室牵头抓好重点工作的推进落实,各责任部门对照进度、节点等要求,按季度对完成情况进行事实描述,对未能按进度完成的说明原因。办公室在公司季度司务会上,对公司年度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讲评,汇报工作亮点、特色和存在问题,滚动推进重点工作开展。公司把推进精细管理作为促进工作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通过抓公司重点工作落实,力求形成目标精细化、任务定量化、责任明确化、过程流程化、检查制度化的工作局面。
2.抓标准流程完善,做到岗位职责及制度执行到位
公司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完善标准流程,把生产管理、工艺技术、安全管理、质量控制、成本管理抓细抓实。在生产过程上“精耕细作”,持续优化生产流程和管理手段,构建“成组生产单元”应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实施“滚动分层计划、订单拉动管理、中心调度值班、生产现场协调、任务应急机制”,确保计划的合理性、过程的可控性、处理问题的及时性和响应变化的敏捷性。在工艺技术上“精雕细琢”,在装配工艺中推行精细化管理,优化工艺方法,提升工艺手段,装配和调试工艺规范逐步完整规范,初步建立了符合印制机械生产特点的定量化装配体系。在安全管理上“精谋细划”,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创建和安全性评价,推行“0-613”安全模式,通过推进安全例会、安全检查、风险预控、安全目视化管理、班组安全活动以及安全文化引领等六项管理方法,巩固一项基础建设即制度建设,强化三个评价体系建设,最终实现“六零”事故管理目标。在质量控制上“精益求精”,导入六西格玛方法,构建机械产品服务响应网络体系,制订机械产品服批量生产质量控制计划,加强机械产品服装配调试过程质量控制,明确了九个环节的内容,构建机械产品服务响应网络体系。在成本管理上“精打细算”,以建立全员、全过程、全要素成本管理体系为目标,抓主要环节、关键因素,深入成本管理理念的拓展,丰富成本管理的形式、内容和方法,建立成本考核与激励机制。
3.抓基础管理短板弥补,做到改进目标及强化方法可行
各部门针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围绕优质、安全、数准、效率和效益等主题,分析找差,弥补管理薄弱环节,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提出切合实际、操作可行的精细管理措施,编制了公司精细管理课题推进表,明确了课题名称、主要内涵、工作目标和时间进度。在精细管理课题的推进过程中,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以点促面,努力发挥乘数效益,带动了企业管理效率和效能的提升。各部门在课题“点”上通过一定的载体和形式,将精细管理措施目标化、具体化、责任化,有效地激发了全体员工实践精细管理的热情。在专业“线”实施流程优化,围绕质量控制主线,组建跨部门、扁平化的项目团队,推进企业精细管理。在企业层“面”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等多种方式,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把推进精细管理作为促进工作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
4.抓职工行为习惯养成,做到教育激励及考核约束落地
针对不同的生产特点和不同部门的管理难点,从规范操作、设备维护和现场环境整治等方面切入,基于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等环节切入,细化完善有关职工行为习惯的执行规范,开展5S逐级检查评价和考核,改进检查、监督、考核、激励方法。倡导“从我做起,从细节做起”,注重培养员工一次性把事情做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抓反复,反复抓,培养职工一次性把事情做到的习惯,提高职工素养。在人员配置上,以“总量控制、科学合理、结构优化、精干高效”为目标,按照生产岗位逐步先进合理、管理技术岗定编精简高效、技术研发岗位基本平衡、辅助服务岗逐步分流原则开展工作。在人员素质提升方面,打通各类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按照PDCA原则制定员工绩效管理方案,明确不同类员工绩效评价方式方法的差异性,将绩效评价内容与工作标准、员工职业发展晋升紧密结合。
四、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系统思考、周密计划,特别是要做到与四个结合,才能更有效地实施,保证管理工作的系统、规范、可操作、可衡量,实现企业科学、持续、快速发展。
1.精细化管理与战略规划相结合
一个企业能否生存发展,战略决策的科学化、精细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处理好精细化管理与落实企业战略规划相结合的关系,首先要基于战略发展方向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以企业的中、长期目标来确定企业的战略决策的实质内容,以企业的短期发展目标来确定企业的战术决策,从生产管理、安全质量、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诸多方面拿出更加有针对性的精细化管理内容,实现从战略层面指导和控制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实现战略层的精细化管理,帮助企业实现由经验型管理向分析型管理、精细化管理的重要转变。通过精细化的操作,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完成,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实现,才能够由点到面,以点带面,才能够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
2.精细化管理与流程优化相结合
企业内外部环境总在发生不断的变化,企业也必须不断的调整自身的运作方式来适应这种变化,流程优化必然成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因此,要处理好精细化管理与流程优化相结合的关系,就要通过形成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标准的有效性和集成性,建立健全持续改进机制,优化业务流程,合理配置好各项资源,提高流程效率,将标准管理与专业管理、日常管理和基础管理相结合,落实到每一级组织、每一类职能、每一项业务、每一个环节,做好运行监控与评估,才能持续催生出发展的内在动力,提高整体运营效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能力,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3.精细化管理与绩效评价相结合
企业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参加,同时也面临艰巨的组织、策划、检查、改进和日常管理工作。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流程,随时随地都要有相应的制度来制约和考核。绩效评价的到位与否,直接影响精细化管理的程度。要保证工作按目标、有序进行,既要有翔实的计划安排,更要有组织工作的考评的标准和精细化管理效果的评价标准和奖励办法。通过建立组织工作的考评标准和精细化管理效果的评价标准和奖励办法,形成量化目标的分解机制,实施严格的评价和奖惩,发挥激励约束机制的作用,充分调动各级组织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4.精细化管理与文化落地相结合
篇9
以下简称《通知》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皖政〔〕89号,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3号。以下简称《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二、坚持以人为本和安全发展理念,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通过加强企业现场管理、加大安全投入、改进技术装备、严格安全监管、严肃责任追究,切实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努力预防和减少事故,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安全生产有可靠保障的基础上,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三、工作目标2015年,亿元GDP死亡率比年下降20%,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死亡率比年下降15%,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比年下降10%,各项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均在省下达的范围内。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
1.大力宣传安全发展科学理念。安全生产要宣传教育在先。要把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纳入各级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整体规划,同步部署,共同推进。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深入学习、深刻理解安全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本质要求。要结合实际,深入研究探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安全发展的思路、途径、方法和措施。安全监管监察人员要转变观念,深入基层,积极为企业破解难题,将安全监管监察寓于安全宣传教育服务之中。继续开展“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竞赛和“青年安全示范岗”等活动。
2.强化安全生产法治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法》实施周年日等时段和节点,做好以《安全生产法》、《省安全生产条例》为主体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普及和宣传活动。坚持宣传先行、教育推动,强化执法,严格监督,达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目的。各类企业尤其是高危行业企业要结合典型事故案例,采用有效形式,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普及,提高企业负责人和职工安全生产法律意识,提升从业人员依法维护生命健康权益的能力。
3.广泛开展全社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舆论监督。各地、各部门、各新闻媒体要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经常报道典型案例,普及安全常识,提高全民自我安全防护意识,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组织的作用,依法维护和落实企业职工对安全生产的参与权与监督权。制定实施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畅通社会监督渠道,鼓励职工、群众监督举报各类安全生产问题和隐患,对群众举报和反映的安全生产问题,应迅速查实、整改。
4.实行全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企业要进行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实行厂矿(公司)、车间、班组三级专题安全教育。在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置,员工转岗、轮岗前,进行安全生产专题培训。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要取得安全资格证书,持证上岗。积极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凡存在不经培训上岗、无证上岗的,依法实施停产停业整顿,有关部门不得给予企业及其建设项目资金支持;未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或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导致事故发生的企业,依法予以关闭。
(二)严格企业安全管理
5.不断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经营行为。企业要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和每个员工,实行以岗位安全绩效为重点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高危行业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绩效工资不低于其工资总额的20%,管理层的安全生产绩效工资不低于其年收入总额的30%,高管层的绩效工资不低于其年收入总额的50%。企业要认真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外包工程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承诺、安全生产预警等安全保障制度。企业要严格查处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严禁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严禁超速、超载、超限运输。凡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的,一律依法实施企业停产停工整顿,并对企业和企业主要负责人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对以整合、技改名义违规扩(改)建或边建设边生产的,及在规定期限内未按设计方案实施改造或故意拖延工期的非煤矿山,由地方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6.健全企业安全管理机构。企业要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安全管理人员以及专、兼职安全员,并切实保障其工作开展。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等高危行业(领域)的企业从业人员在3人以上的、其他企业从业人员在10人以上的,应设立分管安全生产的专职领导、专(兼)职安全员。
7.严格实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企业要把隐患排查治理作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之一,实行班组班前、班中、班后安全检查制度,采取岗位日查、班组日查、车间(工段、站所等)周查、作业区域巡查等方式开展日常化的隐患排查,企业主要负责人或主管负责人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企业内全面的安全检查,切实做到隐患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到位”。企业要建立重大隐患公告制度,实行由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为主导的隐患整改效果评估制,做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闭环式管理。对停产停工整改逾期未完成而复产复工的、隐患整改不力发生事故的,依法追究企业和企业负责人的责任。
8.实行企业领导带班制度。工矿商贸企业要制定领导带班制度实施办法,企业的领导班子成员要每周轮流现场带班。非煤矿山带班领导要与工人同时下井、同时升井。建设工程领域推行建筑施工现场项目经理、项目监理等相关负责人在重点施工时段和环节现场考勤制度。无企业领导带班下井或该带班而未带班的,对有关责任人按擅离职守处理,同时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发生事故而没有领导现场带班的,对企业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并依法从重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企业带班领导要纳入安全培训范围,保证其具备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技能。
9.开展安全达标升级活动。企业要严格执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推进各类企业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开展建筑工地、渡口渡船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升级和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安全评价。地下矿山、露天矿山(包括小采石场)和五等尾矿库须在2011年6月底前全部达到安全标准化五级;2013年底前,所有非煤矿山和尾矿库全部达到安全标准化四级。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企业要在年12月底前全部达到安全标准化三级及以上。凡在规定时间内未实现达标的企业依法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限期整改;整改逾期未达标的,由地方政府依法关闭。
10.加强职业安全健康防护。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作业岗位要依法达到安全防护标准,实施现场检测监控,配备作业人员防护用品,按规定组织员工职业健康体检,做好职业病防治。
(三)健全技术保障体系
11.强化企业生产技术管理。企业主要技术负责人对生产设备、工艺装置的安全性能负技术管理责任,对可能危及生产安全的技术问题负有处理决策权,对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应立即报告企业主要负责人处理。因安全生产技术问题不解决产生重大隐患的,对企业主要负责人、主要技术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给予处罚;发生事故的,依法从重处理。重点行业(领域)企业技术负责人要具备相关专业技术职称或与主业相关的专科以上学历。大中型企业高管人员须具有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小型企业经理人要逐步达到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非煤矿山、建筑施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要配备或聘用注册安全工程师,其他企业应聘请安全技术服务机构或注册安全工程师提供技术支撑。
12.强制推行先进适用技术装备。井工开采非煤矿山企业要在3年内全部安装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技术装备;五等以上在用尾矿库要在年底前全面完善值班值守制度和安全防护措施;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专用运输车辆、承压移动罐车、旅游包车和三类以上的班线客车要在2年内安装卫星定位装置;涉及“15种危险化工工艺”的生产装置要在年底前实行自动控制,新建企业要实行计算机集中自动控制。对逾期未安装使用、未达标的,依法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车辆运营证等相关证照,依法实施停产停业、停止营运。
(四)强化安全生产监管
13.强化一岗双责制。各级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本地区、本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政府和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负责,分管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人负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职责。各行各业负有政府管理职能的部门和单位对其主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负责。县(区)政府主要负责人每季至少检查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安全生产工作,并做好检查记录。
14.完善目标管理考核奖惩制。健全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实行对县(区)、部门和企业并行的网格式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奖惩制度,增加对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控制和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的考核权重,将考核结果作为政府工作目标管理、“一票否决”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对目标管理考核先进的县(区)、单位予以表彰和奖励。
15.细化安全监管职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进行综合监管,负责督促、指导、推动各地、各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监管职责。市旅游、教育、经信、公安、环保、住建、交通运输、农业、水利、商务、卫生、国土、工商、质监、气象等部门负责各相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16.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建立安全监管部门牵头负责、有关部门配合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工作机制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牵头负责、相关部门配合的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执法监管工作机制。各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须制定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和方案,实施对企业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政策措施等情况的监督检查,查处取缔其主管行业(领域)内的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工作配合,并会同司法机关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对拒不执行监管监察指令的企业,依法从重处罚。
17.实行重大隐患治理政府挂牌督办制度。各级政府要对辖区内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进行分级挂牌督办,明确隐患治理责任、措施、期限和治理督办单位,并在政府网站和地方主要媒体上进行公告。市政府对跨县(区)或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重大安全隐患进行挂牌督办。挂牌隐患治理后要进行验收销号,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应责令隐患所在单位停止使用、停产或停业治理。
18.加强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政府各部门负责其主管行业(领域)内建设项目的安全监管,要将未获得土地使用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未按照建设工程基本建设程序要求依法办理相应手续的建设工程项目纳入监管范围,落实审批和监管责任。严格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监管,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应包括安全监控设施和防有害气体、防尘、防火、防爆、排水等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未同时设计的一律不予审批,未同时施工的责令立即停止施工,未同时投入使用的不得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并追究有关单位负责人的责任。井工开采矿山、危险化学品和民用爆炸物品等高危行业企业建设项目不得转包、分包。实行工程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应自行完成主体工程结构施工;依法分包的,分包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等级。对在项目建设中存在违法分包、转包行为的,要立即依法实施停工停产整顿,同时追究项目业主、承包方等责任。城区地面挖掘实行安全确认制度。
19.加强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备案、审核和验收的管理。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新建、扩建、改建(含室内装修、用途变更)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将消防设计文件报送公安消防机构。依法应当经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设计审核的建设工程,未经消防审核或者消防审核不合格的,负责审批工程施工许可的部门不得给予施工许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不得施工;依法应当报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设计备案的建设工程,备案后经消防抽查不合格的,应当按照公安消防机构的要求整改或停止施工。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公安消防机构申请验收或者报送备案。依法应当进行消防验收的建设工程,未经消防验收或消防验收不合格的,禁止投入使用。依法应当进行消防备案的建设工程,备案后经抽查不合格的,应当停止使用。
20.强化属地安全监管。安全监管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对当地企业包括中央、省驻黄企业实行严格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管理,组织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安全标准化分级考核评价,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县(区)政府有关部门应每半年向银行业、保险业、担保业等主管部门通报企业安全标准化分级考核评价结果,作为企业信用评级的重要参考依据。
21.加强安全监管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强县(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设立乡镇安全监管专门机构,依据监管对象实际状况配备相应的监管人员和装备。设立村、居民委员会安全生产信息员。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的安全监管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配备须在5年内逐步达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规定的标准要求。
22.加强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负责依法组成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调查报告有权出具结论性意见。上级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下级政府事故查处工作的指导监督。
(五)建设应急救援体系
23.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各级政府应加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投入,建设专业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重大危险源远程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增加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建设风景区旅游安全应急救援基地,配备性能可靠、机动性强的装备和设备,保障必要的运行维护费用。
24.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预警机制。企业要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事故隐患安全监控管理制度,定期开展检查、检测和安全评估。建立安全生产预警预报体系,及时主动了解气象、地质灾害等情况,做好应急处置准备。企业要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在企业内部风险分析报告或预警信息,重点行业(领域)企业要将风险分析报告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
25.完善企业应急预案。企业要加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评审和备案管理,并与地方政府的应急预案保持衔接,定期开展应急演练,适时修订完善预案。企业要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储备必需的应急救援物资和器材。企业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发现事故征兆、遇到险情时,要在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的命令。对应急处置得力、及时避险的有功人员,企业应予以奖励;对因撤离不及时导致人身伤亡事故的,从重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六)严格行业安全准入
26.严格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行业安全技术标准、专项安全技术作业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制定有关行业安全生产技术规章制度,实施高危行业企业从业人员资格标准。
27.严格安全生产准入前置条件。重点行业(领域)建设项目在立项和竣工投产前应分别进行安全评价,未经安全评价、未通过安全验收的,不得开工建设和生产运营;对已经建设和投入使用的,应立即停止建设、生产和使用,履行安全评价、验收手续。凡不符合安全生产准入条件违规建设,或拒不履行安全评价、验收手续的,由县(区)政府或相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关闭取缔。实行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规模、条件限批,提高准入门槛。对降低准入标准造成安全隐患的,追究相关人员和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七)完善安全生产政策
28.加大安全专项投入。各级政府要将安全生产专项投入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加大对政府有关部门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工作的经费支持。用好安全专项整治、技术改造、重大隐患治理贴息和补助资金,落实配套资金。市级安全生产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安全监管队伍和装备建设、重大隐患治理和职业危害防治、安全生产技术支撑和应急救援基地及队伍建设。
29.落实企业安全费用提取政策。重点行业(领域)企业要严格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费用,鼓励其他行业企业参照提取、使用安全费用。安全费用由企业按月提取,计入成本,专户存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安全费用提取不能满足安全生产实际投入需要的部分据实在成本中列支。加强对高危行业企业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未按规定提取和使用的,要立即责令纠正,依法予以经济处罚。
30.积极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逐步向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过渡,3年后全面实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市安全监管和市保险监管部门在试点工作基础上,建立规范、完备和理赔高效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运行管理机制。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按规定享受保险类产品的特殊税收优惠政策。
31.建立保险产品提取事故预防费用制度。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伤保险基金每年应从收缴额中提取一定比例保费用于事故预防,专项专户用于安全生产宣传培训教育、先进技术装备研发推广、安全生产标准化推广、安全生产奖励支出。
32.严格执行事故死亡职工一次性赔偿标准。从2011年1月1日起,对因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职工死亡,按照全国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0倍计赔。同时,依法足额及时发放工亡职工一次性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
33.加强道路交通社会救助基金制度建设。建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利用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对伤者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肇事后逃逸的,进行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的垫付。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34.加快建立水上搜救奖励和补偿制度。制定社会力量水上搜救奖励和补偿办法,鼓励社会搜救力量参与水上搜救行动。对在搜救行动中避免或者减少水上遇险人员伤亡、避免或者减少水上环境污染或重大财产损失、避免险情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在特别恶劣气象条件下坚持开展搜救行动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社会搜救力量予以奖励和补偿。
35.加快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培养。健全市、县、乡三级安全培训教育体系,拓宽培训教育渠道,建立安全生产继续教育制度。加快培养重点行业(领域)专业人才和生产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制定实施安全监管人员定期专业技能培训计划。以企业、社会以及政府资助为筹资方式,建设集安全生产科研、教育和培训为一体的省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基地。
(八)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6.制定落实安全生产规划。各级政府要将安全生产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确保安全生产总体规划和重点行业安全规划的实施。企业要制定和落实企业发展的安全生产目标、规划和年度安全生产计划,保证安全投入和各项安全措施到位。
篇10
【关键词】设备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设备逐渐代替了很多人工的操作施工,设备是当前建筑工程中非常注重的工具,随着各领域施工技术的提高和机械化的推广,设备在现代化工程中的地位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有关设备管理的现代化管理方法,是实现设备管理与维修制度的重要途径。
设备管理现状
1.缺乏严格的设备管理机制
在我国目前的各企业中,普遍存在着设备管理弱化问题,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设备操作人员素质低下,相关管理制度没有起到应有作用。现在,大多施工单位所用的设备都是采取自己购买或者是租赁的方式,但是一些企业的设备管理人员不具备专业的管理技术和素质,会影响到设备的正确采购和维护保养。还有一些管理人员虽然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但是他们对设备进行选购时只是考虑到设备的先进性,对于有关的售后服务工作却没有足够的考虑,进而导致也不能对设备进行全面的管理。
2.设备不重视维修保养
设备的有关档案资料缺失,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做的不到位,所以由设备保养而引起的安全事故和问题越来越多。要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简单来讲,一是增加企业的建筑量,提高劳动生产效益;另一方面是减少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在这一系列的管理活动中,设备管理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
三、强化管理,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
1.贯彻“三项标准”,促进设备管理持续改进
设备管理,归纳为“管、用、养、修、算”。为此,我们结合《公司内部设备管理办法》制定了相应的设备管理制度,结合设备的性能特点,制定了单机车作业规程和注意事项,使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并贯穿于“管、用、养、修、算”各个环节。为实现这个管理目标,充分发挥其最大效率。我们坚持不懈地贯彻执行 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GB/T24001- 1996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 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把质量、安全、环境保护引入到设备日常管理当中来,不断强化设备管理,着力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
加强设备的进厂验收工作
设备进厂前,公司技术部设备管理相关人员对进厂设备进行详细的验收。包括分包方投入的设备和外租设备都要按相应的技术标准考核验收,建档立卡,认真填写《设备技术状况鉴定表》,保证进厂设备具有良好的性能状态,严禁设备带病进厂。对租用的设备,项目必须签定租赁合同,明确设备安全作业和工程质量、租金计量与支付以及相关的违约责任必须条款清晰,便于操作,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经济纠纷。
实行工班长负责制
对所有进厂的设备,均实行“三定”制度(定人、定机、定岗)。对大型设备一如既往的实行机(站)长聘用制。机(站)长负责设备的安装、运输、调试、生产、保养等系统的组织与管理。工班长签定安全目标责任书,对该设备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指标进行细化和量化,并以此来考核设备。当月的成本核算与个人工资(奖金)直接挂钩。还推行鼓励技术改进、鼓励增产节能的奖励办法,对于有创新的技术改进,能提高工程质量或降低施工成本的,给予重奖。
实行“强制”与“按需”相结合的保养制度
为了保证机械化工程施工的整体性、连续性和高效性,在维修和保养方面,我们改变以往的“计划保养制”,而采用“强制保养”和“按需保养”相结合的保养制度。这就要求在项目部设立快速、迅捷的维修保养班组。项目部机械管理人员依据设备技术性能和使用情况,制定出明细的保养间隔和保养项目安排表,统一安排,按需保养,强制执行,这些工作主要由工班长组织机械操作人员完成。同时项目部派一名懂机械、精维修的设备管理人员每天对所有设备进行巡视,收集有关设备运行的原始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判断,确定维修方案,随即进行现场处理,并安排在适当的时候予以抢修。对于故障严重,停机时间较长,需要部件大修的设备,待统筹安排好工作面后,不分昼夜连续抢修,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机械性能
5.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
“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机械化施工安全包括人身的安全和设备的安全。人是设备的直接操作者和驾驶者,人的因素对设备的使用和安全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对设备操作人员实行人性化管理,做好操作人员的思想工作,不断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为企业、为他人、为家庭,聚精会神做好安全工作。为把安全工作落实到位,我们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坚持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并逐级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安全职责,增强安全意识,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保障施工生产中的人身安全和机械安全。平时认真执行“三工”(工前布置施工程序,提出安全作业要求;工中坚持检查制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工后坚持总结讲评,针对当班工作完成情况,提出改进意见)教育制度,警钟常鸣,防患于未然。同时我们还设立专职安全员,每天坚持在施工现场巡视,注意随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四、加强设备管理的措施
1.加强设备管理人员的管理
随着设备的更新和换代,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也会越来越高,技术含量也会越来越高。所以这也对有关管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有设备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必须持证上岗,坚决杜绝一切无证上岗或超出操作范围的现象发生,特别是在对一些具有先进技术水平和价格昂贵的设备进行选购时,一定要选拔具有专业和责任心较强的人员来实施,而且还应实行岗前培训制度,所有人员必须在掌握操作规程、熟练操作技术之后才能正常工作。在企业中可以通过示范演示、参观学习等不同的形式,来宣传推广有关的经验和技术,不断提高企业所有人员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重视设备管理人员核心团队的管理和建设,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和多技能的操作工人。
2.改革企业设备管理制度
设备不仅仅影响着生产和施工质量与进度,而且也是重要经营资本之一,是提高施工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施工成本的重要保证。组织建立适应企业具体项目实际情况的设备管理维护体系,依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实行统一管理,进行全面的细致的综合管理,真正做到专业技术管理与群众施工管理相结合,明确不同层次管理人员的不同职责和权限范围,充分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深入了解设备技术的最新状和使用情况,保证施工任务又好又快的完成。
3.加强维修保养,进行监督检查
在设备的实际使用过程当中,必须严格检查设备操作人员在机前、作业中和停机后是否都按照有关标准、按规范、按要求去使用,设备发现问题之后能不能及时排除和解决,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要建立设备管理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第一,做好设备的档案管理;第二,对设备进行标识;第三,做好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
五、结束语
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工程的质量、效益、工期等都与设备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加强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已成为当前企业非常重视的问题之一。有关设备的管理工作,基本上是坚持维护保养和预防性维修相结合,强化重点部位的维护管理,运用具有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先进装备,选取适当的管理措施,以保证设备能够高效率、安全稳定、经济地运行,最终有利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 上一篇:小学生周末假期安全教育
- 下一篇:家庭教育考核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