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困惑范文
时间:2024-01-24 18:06: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体育教学困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体育课堂教学缺乏专职体育教师,兼职现象较多
就目前农村小学办学条件看,虽然已经向教育现代化迈进,但
目标与现实还存在一定距离,首先就是缺乏专职教师,学校里的教师与《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差距甚大。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数量不如城市学校充足,专业也不完全对口,目前我所在的学校学生就达600多名,其中只有1位专职教师。所以,要想提高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首先要解决体育师资问题。
二、体育课堂教学受多种因素影响训练力度和效果不佳
首先是受应试教育的的影响。在不少领导和教师的思想中,他们始终认为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应该以语、数、外等要考试的科目为主,至于体育教学家长和社会人员看不见,摸不着,可以上,也可以不上,所以把体育课“借”给其他学科上这一现象还比较严重。
其次是“安全第一”的思想控制和束缚了教师的手脚。有了这种思想的束缚,许多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迈不开训练的步伐,在教学中多是让学生练习一下广播操,做一些简单的儿童游戏等,也就谈不上什么教学效果了。
最后,在目前的小学阶段还没有统一的体育教材,教师虽然能根据要求做好学期的训练计划,认真备课上课,但这种训练缺乏延续性,教学的效果也不很理想。
三、体育课堂教学受场地和器材的制约多种活动受到限制
目前在许多农村小学中,还存在体育场地不达标的现象,在农村小学很少能见到塑胶跑道,一些室外的大型训练器械也很难见到。就农村小学而言,乡镇中心小学比村小条件要好一点,就体育器材来说,也达不到课标规定的配备要求;在使用时,有些教师有一种害怕吃苦的思想,不想使用体育器材训练。这些都影响了学生的训练效果。
四、由于对体育课堂教学重视不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由于上述几种原因,一些教师喜欢上体育课也只是为了“享受清闲”,这时的教学大都是“放鸭子”,随着时间的重复,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就逐渐减少了,所以要想加强体育教学除了要让教师在思想上重视外,还要让教师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情趣。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在工作中可以采用下列有效教学措施。
1.各级教育领导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体育教学的意义
树立“健康第一”的育人理念。作为在校的小学生,如果能从小就接受正规的体育训练,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这对他们终身发展都是大有益处的,所以作为各级领导在工作中要切实把“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真正落实在行动之中,让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领导们的思想认识到位,管理监督也就能跟上步伐了。
2.要切实加大对农村体育教学的投入,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对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投入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在增加专职体育教师数量的同时,还要做好兼职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关心体育教师的生活,提高他们的待遇,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二是要加强对农村小学办学经费的投入,目前各级各类学校都在争创教育现代化学校,而正常的经费投入则是抓好体育教学工作的有力保证,农村小学由于受条件限制,很难发挥自主办学的功能,所有教学经费都要靠上级财政主管部门划拨,因此上一级领导要为“农村体育教学”划拨专项资金,以作为教学的坚实后盾。有了这些专项资金,场地设施不足等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3.农村学校体育教师要因地制宜抓好体育教学的具体工作
篇2
关键词: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困惑;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037-01
身体素质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它很大程度影响和决定着人生的长度和质量。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国民身体素质也影响和决定着国民精神面貌和国家的发展速度。在党的领导下,曾经被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华民族正因梦想而自强不息。我们知道,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在教育。然而,令笔者困惑的是,由于受领导者的思想观念、学校体育条件、教师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出现不应有的现象。这些“不应有”的现象如不很好的改变和解决,全面提高民族素质只能是一句空话。
一、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困惑
1、课堂教学存在散、乱、占现象。据笔者了解,在农村初中学校中,体育课能够认真组织上好的不占多数:有的学校存在散放现象,体育课就是出去玩;有的学校根本没法按课程标准组织有效的教学,存在教学内容和锻炼标准上的“乱”象;还有的学校,将每周三节体育课挤占为两节、一节甚至干脆不上。导致农村体育课堂散、乱、占现象的主要在管理者和教师身上。
从管理者因素分析,不少地区、学校的领导为了追求中考和质量评估的分数,出现“重智育轻体育”管理倾向,体育教学管理常常被疏忽。各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失去了指挥棒的指挥。课堂上,没有统一的要求,体育教师大多是按照个人的经验来实施教学。体育教师缺乏统一的步调和具体实用的业务培训,更缺乏行之有效有效的监督。
从教师方面看。首先,体育教师的来源和出身不同,就决定了他们的教学选择和针对性必然会有所不同。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员出身的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会有一定的差异性。其次,年龄较大的体育教师和年轻的体育教师教育认识和观念也有所不同。年轻的教师,对人生目标和个人专业成长缺乏必要的认识,课堂的组织和实施具有盲目性;而年龄大的教师,或为家庭、社会冗杂之事所累,或为满足现状原地踏步不前。再次,专业体育教师的和非专业体育教师的教学就更不一样了。现在,有的农村中学还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体育课仍由教文化课的老师兼带。这样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不是“放羊”就是把体育课“借用”为文化课。
2、学生体育基础差。农村中学学生的身体素质优势不在。大多农村小学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体育基本锻炼、没有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因此,进入中学体育基础很差。另外,农村中学学生的身体素质优势已经不在了,以前农村学生参与劳动比城市学生多得多。那时,学习任务也不是很重。相比现在,一方面由于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没一个农村家长会让孩子参与劳动。农村又没有健身锻炼的氛围,相关体育锻炼设施也没有。另一方面,教育部门为减轻学生负担,取消了晚自习。但是,农村中学学生没有家庭教师的辅导,老师又要抓绩效,学生大部分锻炼身体的时间还是被挤占了。反观城市里,体育锻炼场馆及相关健身设施配套齐全,大多家长都具有带孩子锻炼的意识。城市中学生,身体素质甚至要优于农村中学学生。
3、课堂教学,为“安全”所累。为了一味的安全,完全束缚了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放眼农村初中,不乏这样的现象:为了安全,学校“封锁”上级统一配送的组合器械;为了安全,体育课取消篮球、足球等容易出现“事故”的体育课程;更有甚者,当网络上出现一例学生长跑猝死的报道后,有的学校、教师索性取消了长跑和短跑课程……如此一来,为了安全起见体育课只能让学生随便玩或者干脆不上。试想,长此以往,我们学生的身体素质会怎样?我们的民族素质会怎样?
二、改变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特别要转变教育领导层的教育观念。教育界领导要从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民族素质提高的高度重视体育教学,并将体育教学其它“主科”一样,纳入“指挥棒”指挥的范围之内,让体育课真正成为“正课”,让健康第一思想在农村初中深入人心、付诸实践并常抓不懈。
2、重视体育教学管理。坚定体育教师信念,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增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配足配齐教师。重视体育教学管理,建立体育教学管理的平台,以发挥其指挥棒的作用。
3、重视农村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尽可能的让乡村小学也配备体育教师。呼吁农村家长重视对孩子的健康锻炼。
4、为课堂安全教学解锁。体育,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质,还是培养孩子们的勇敢、顽强、毅力等品质不可缺少的课堂,有时候受伤不可避免。但是只要在课堂实施时,我们能正确认识课堂安全的重要性,做好准备和应对措施,还是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事故的发生。
总之,体育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础最重要的手段。农村初中要以《意见》和《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立足本地实际,转变思想观念,改善体育教学条件,配足配强体育教师,开足开齐上好每一节体育课,让农村孩子在阳光体育运动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篇3
健康中国战略给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而农村体育工作的重点是学校体育,小学又是基础教育的重点,因此加强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工作尤为重要。体育教学是开展体育教育工作的重点,然而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存在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现象,这是长期困扰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顽症。如何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既是令人困惑的现实焦点,也是重要的理论难题。
一、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界定
教学的有效性,即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程度。体育教学有效性是指体育教学过程符合体育教学规律,具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体育教学。
二、对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低下的几点思考
(一)体育教学价值取向的偏差是导致体育教学有效性偏低的重要因素
农村小学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当体育课和文化课相冲突时,体育课要给文化课让路,甚至是体育课被文化课彻底挤占。加之农村小学生本人及家长的健康观念淡薄,学生参与度和家长关注度不高,认为体育课可有可无,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在学生和家长的心中得不到正确认识和对待。
(二)体育师资队伍整体情况不乐观是导致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偏低的关键因素
农村小学体育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欠缺、学历较低、外出进修和培训少,教学观念落后。受农村条件艰苦的限制,他们相对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缺乏经常性的信息交流和必要的培训和进修,导致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相对落后。
(三)场地器材设备的短缺导致体育教学环境较差是导致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偏低的客观因素
众所周知的农村条件艰苦,体育教学环境较差,场地器材等经久不修或者严重短缺等现象视为普遍现象。另外,农村小学体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等也都大大的受到了限制,这些客观的非课堂因素是影响体育教学有效性的重中之重。
(四)体育教学评价和国家体质测试等环节的不规范是导致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低下的关口性因素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设计随意,具体表现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片面、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评价标准低等方面。国家体质测试工作的开展也相对比较随意,有些不负责任的老师更是随意填写小学生的体质测试成绩,敷衍了事,为完成任务而工作等。
三、对提高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一)管控力: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缺少“三位一体”(学校领导、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的重视程度
农村小学的校领导要重视体育课,让体育课与其他学科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得到应有的重视。家长也应该正确对待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引导学生本人树立正确的锻炼意识和健康意识。只有三位一体的重视程度得到了提高,才能让体育教学从根本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人力: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能使小学生从被动的教与学变成主动的教与学,才能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因此对农村小学来讲,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从体育教师的数量,年龄,性别以及学历和职称等各方面入手,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减少或者杜绝非专业教师代课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只有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才能让体育教学的主导权落地有声。
(三)物力:体育场地器材等方面
体育场地器材等物质条件是体育教学的基本保障,没有这些基础保障,有些体育教学项目就无法进行。一味的只进行一些非器械或对场地要求较低的运动项目,学生逐渐就会感到枯燥,逐渐对体育教学就失去了兴趣。因此必要的物质保障是基础,要尽可能的保证基础项目例如足、篮、排以及跳绳等项目的开展。除此之外,要加强对体育教师和小学生爱护场地器材等方面的意识,减少破损,减少维修。
(四)财力:体育经费的投入方面
所有的人力和物力都离不开财力的支持。农村小学要加大对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首先要加大对体育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的经费,正确对待体育教师的课时量,定期组织体育教师进行交流和学习,保证他们能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另外要购置和更新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维修、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五)宏观政策性文件的落实方面
各农村小学领导要认真贯彻和落实与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相关的政策性文件,认真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等国家层面的要求,健全体育教学工作条例,严格按照条例组织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开足体育课,开好体育课。认真做好国家体质测试工作,严格按照国家体质测试标准进行开展。以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为目标,以提高小学生体质健康为根本目的,认真落实好与体育教育相关的各项工作。
篇4
关键词:学校体育;热点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2-0033-02
学校体育是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和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学校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而小学体育是学校体育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所以,加强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提高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学校体育本身就存在着问题,而体育教学过程中也因为各种原因同样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因此,探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势在必行。
一、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
1.忽视学校体育的功能。从社会上来看,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智育第一”、“分数第一”、“升学第一”,学体育“出息不大"或“没出息”。这种观念给学校体育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与困惑。
2.学校体育观念的落后。不少人,包括相当一部分领导者,认为体育就是蹦蹦跳跳、玩玩乐乐,而没有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极大地阻碍了小学体育的发展。
3.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体系没有形成。一些乡镇小学之中,具体表现在对于体育教师、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建设、体育教学等要求仍然目标模糊,管理方式仍为“放羊式”。
二、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校体育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体育教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强调技术教学,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方式;九十年代初开始体育教学改革,用“汗、会、乐”评价体育教学水平,紧接着又用“科学性、可行性、导向性”看一个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当前又用“五实”,即“扎实、平实、充实、真实、丰实”来评价体育课。
1.教学目标不明确。学校体育的一个致命伤是学生学了十几年的体育,在他们走出校门后,就与体育再见了。这与体育教学忽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能力和锻炼习惯相关;与我们把体育理解为机械被动的教育有关;还与我们没有在体育课堂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原理和应用运动技术锻炼身体的方法有关。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偏重的是一个技术怎么教、一个动作怎么做,忽略了对学生健身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忽视了对学生健身意识、健身能力、健身习惯的培养,使学生无所适从,无所收获。
2.讲解与示范过多。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过多的给学生讲解、示范,甚至有些教师的示范比学生的练习还多,有些简单的技术动作只需教师一个示范动作就可以了,然而教师的边讲解边示范,既耽误了学生的练习时间,又花费了不少精力。
3.由于盲目教改,改掉了先进的传统体育手段。
(1)忽视了技术教学。
(2)随便调动队形,花架子多,课堂失去了真实性、平实性。
4.器材利用率不高、安全意识不强。有些教师在一堂体育课中,选择了三个游戏,利用了三种不同的器材,使人感觉复杂。同时,对于器材和场地的选择,安全意识不强。
5.教师自身素质不高。
(1)具体表现在示范不准,一个标准、优美的示范动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体育术语不准确,还有“向前、向后出现两步及四步走”的现象。
6.体育教学改革不新颖。
还有许多体育教师停留在传统式体育教学之中,典型的“师傅带徒弟”模式。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变为探索型教学和发展型教学,改变传统的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过分强调运动技术和知识的系统化的现状。为落实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应改变以“增强体质”和“技能教育”为主的传统观念,树立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性全面发展的新观念;改变“三基”教育的传统目标,突破以传授竞技体育项目技术为主的教学体系,树立以终身体育为主多种体育形式并存的教学观念。这些就需要充分发挥和营造民主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和锻炼身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发展和完善学生个性,使学生在自练和自评的体育锻炼实践中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2.重新设定教学目标。当前要注意的问题是,必须把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意识、能力、习惯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过去,有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把许多精力放到对某个动作的精雕细刻上,考核学生的体育能力也往往用技评或跑表、米尺去丈量,这种做法脱离了学生身体发展的需要,背离了教育教学的规律,得不偿失。对此,我们认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对体育有基本认识和积极态度,懂得健身的意义,树立终身健身的观念。
3.遴选教学内容。运动是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素材,对它的加工就是所谓的竞技运动体育教材化,这是体育教师准备教材的重点、难点。体育教师要学会从各个角度对体育课程内容素材的竞技运动进行加工改制:一是在具体的教材内容上,简化教材的技术结构,逐步改变纯竞技式的、成人化的运动项目,渗透一些与教材项目有关又能进行游戏或比赛的内容,如小学的蹲踞式跳远踏板起跳,空中技术就应简化;球类教材也可以简化,篮球的“三人制比赛”,足球的“三人或五人比赛”等内容,简化了规则,简化了活动形式,教学效果很好。
4.学校应加强自身责任。
(1)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提高体育教师文化素质,关心体育教师生活,稳定教师队伍,正确对待教师待遇、地位、荣誉、使用等,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
(2)加强体育场地、器材建设,注意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
参考文献:
[1]胡余兆.浅析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宁波大学学报,2005,(1).
篇5
摘 要 素质教育是现阶段我国教育领域关注的重要课题,这一点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亦是如此。鉴于此,本文就在对笔者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多年亲身实践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在简单阐述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发展历程的前提下,针对体育教育与素质教育融合的多元结构性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并阐释了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互相促进,体育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支撑点这一观点,以期能够为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校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体育教育 体育教学 素质 素养 理念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体育老师,我颇感欣慰。二十多年的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经历,从事专职体育教师的生涯,使我见证了农村小学的发展与变革。农村条件虽然艰苦,但我颇感欣慰,略有所思。茶余饭后,每每谈起教育教学研究,特别是这么多年提倡的素质教育,我有个人的独到见解:亲身经历与教学实践,从泥土滚爬的场地到今天的塑胶时代,农村孩子的一步步成长,一代代学生体育方面素质的变化,无论是身体素质、体育技能素质、体育文化与道德品质等综合素质,内涵的、外延的,显性的、隐性的。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农村孩子及留守儿童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这与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办学条件的改善,体育老师的理念引导是密不可分的。素质教育是多方面相互渗透的,有机结合的整体,犹如海水是汇聚起来的一样。在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中,从点到面每一步都能贯彻素质教育,穿透于素质教育之中,在体育教学中展现素质教育的活力。所以,笔者就在系统梳理自己多年体育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体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和谐发展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谈起素质教育:在体育界及业内人士,大家都感到迷茫与困惑,它是概括的、笼统的、还是抽象的,没有具体化和细节化可言。那么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具体到学校体育教育领域,素质教育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又是如何得以呈现和有效渗透的?
我的观念认为:所谓素质教育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相联系的,素质教育并不是一个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概念,而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进步的概念。以学校体育教学场地为例:以前学校体育教学多是在泥土地及草木灰地上开展的,或者是在碳渣运动场上开展的,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水泥操场开始逐渐代替了泥土地、草木灰地、碳渣运动场,再后来水泥操场又逐步过渡到了塑胶跑道与木板的室内体育馆,学校体育教学的硬件条件在不断的得以完善和提升,同时也为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提供了更好的物质保障,促进了素质教育内涵与外延的不断革新。而这一点在学校体育教学的其它方面也同样得到了凸显,例如:体育器材的发展、体育服装的设计、多媒体电子时代的步入,等等一切变化,都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了校园文化之中,整个校园素质在提升,体育老师理念素质也随之升华,寓于教学之中,那么学生的身体素质必定提高,这就是素质教育。
素质的提高:还应具备一定的素养,素养条件是慢慢积累的,素养水平是慢慢提高的,素养凝聚多了,就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自然地一切素质就要升华,这是显而易见的一个变化过程。如今微信使用频率最高区域之一就是校园,微信流行刚开始阶段,大家会问你――玩微信吗?我举这个例子是说:要与时俱进,你最早学会微信――言下之意就是素质高,理念先进,渗透个人素质教育。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学校体育教学,具体到学校体育教学领域而言,指的就是任课教师切忌故步自封,不思进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积极接触新鲜事物,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了解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新的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够确保素质教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贯彻落实,才能够真正实现体育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和谐发展。
篇6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师;课程改革;教学方式
一、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方式
一般而言,我们将体育教学方式划分为体育教学思维方式与体育教学行为方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加关注转变“教师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思维方式。国内部分学者认为,“学生主体性”是要包含学生“自主性、能动性与创建性”。所以,他们认为以学生为主体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着较为丰富的内涵,在不同领域的内容皆有反映,学生会较为自觉主动地学习知识与各项技能。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老师与学生是教学主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至于在教学实践中是以学生为主体还是以老师作为思维的出发点。我们现在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思维方式,也绝非对老师的作用全盘否定,而是要改变以灌输式为主导的教学。灌输式的方式显然早已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也不符合新课改的精神。现在我们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情感与意志进行关注,这也正是新课改时刻提倡的提高学习效果的根本要求。
二、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方式
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维方式,也并非是要否定教师的作用。老师和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以学生的兴趣点,学生的思维方式为出发点。也就是说教师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动机、兴趣、情绪与意志等。新时期教师要切实转变,并且时刻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思维方式,不断寻求与思考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个人与集体的学习行为,还有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等特点与规律,全面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运动技能教学原理。我们现在具体的教学方法有讲解示范法、直观法、分解完整法、情景法、体验法、观察法、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等,以上这些方法都可以给体育教师作为选择。不过这些方法是根据不同目标而创立的,体育教师在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运用时要根据自己的能力与理念来选择。因此,不同的教学思维方式将直接地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换句而言就决定了老师采用哪种教学方法。
三、充分利用多种化信息手段
有研究者指出,在对我国中小学老师大量的调查问卷中发现,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已在农村或者城市里的中小学中十分普遍。甚至在部分偏远地区,农村中小学都会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教
学,丰富课堂教学。伴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必须要求中小学老师善于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为体育课堂教学增添新的特色。大量使用信息化方法,能够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与此同时,体育课教学环境也得以改善,体育课堂教学将步入新的高度。
四、灵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所谓灵活多变的体育教学课堂就是指,教学的方式要从单一走向多元,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而服务。尤其是小学体育老师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必须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一定要充分利用与发挥不同教学方式各自的优势;要善于扬长避短,要根据课堂教学实践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善于灵活运用自己的特长与优点。这就要求老师根据所学动作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一堂完整的体育课堂,在课堂的不同环节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就要求小学体育教师要善于通过情景、体验、自主、探索、对话、反思、多样化等方式进行教学,不断提高自身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水平,以达到新课堂改革的要求。
研究也表明,体育教学方式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制于领导重视程度、场地器材、课堂氛围与师资力量的影响。从教师专业素养层面对教学方式的选择,受教师教学理念、教师专业技能以及教师对体育学科的认识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余平.论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方式建构的特征[J].当代教育科学,2014(24).
[2]李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绩与问题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2(05).
篇7
关键词:聋生;游戏;体育课
体育活动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活动。体育课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实践课由开始、准备、基本和结束四个部分组成。准备部分可在活动性游戏和徒手操中有机选择并进行灵活运用。活动性游戏是按一定目的和规律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也是一种有意识的、创造性的和主动性的活动。对于聋哑儿童来讲,还可以使他们得到有效的听力补偿训练,朝着逐步康复的方向发展。
一、体育教学中游戏的教学意义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体育游戏既可根据场地与器材的多少进行,根据教学的需要有选择地安排游戏内容,使之达到其应有的教学效果及教育意义。
1.培养情操,塑造优良品质
在教学活动中,体育游戏的趣味性、竞争性、公正性正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
2.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学生合作的氛围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性格特点,游戏教学往往能吸引聋生积极参与活动,激发聋生学习的兴趣。
3.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体育教学进程中,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同一教材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其教学效果是不同的。
二、游戏特点
活动性游戏具有趣味性、集体性、知识性等特点。游戏教学的功能表现在趣味性、集体性、知识性、教育性、创造性、竞争性上。
1.趣味性
游戏的形式活泼、有趣、种类多,能极大地满足学生好动、好奇和追求新异刺激的心理特点,它深受学生的喜爱。聋哑孩子大多愿动、好动。
2.集体性
处于聋哑孩子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可塑性较强,但是如果教育引导不当,养成了不良习性,则很难改正,因此教师在这一时期肩负起不可推卸的责任。
3.知识性
活动性游戏的教学除了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活动能力以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传授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教育性
在活动性游戏中,要以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为出发点,达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许多聋生由于生理的原因,存在心理缺陷),塑造聋生完美的人格之目的。
5.创造性
创造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6.竞争性
篇8
关键词:初中体育;心理教育;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 448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一般的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师通常是经过课前认真地钻研教学大纲,然后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指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借助遵从体育教学的原则,组织设计各种方法形式下的体育教学活动。尽管课前都有一定预期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但是实际教学中往往由于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导致最后的教学结果大打折扣,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初中体育教学经验,从目前初中体育教学实践入手,就此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成因
通过调查发现,有将近7%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10%左右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困惑或者轻度心理障碍,其中有焦虑、恐惧不安、抑郁情绪等问题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5%以上。近年来,初中生群体性多次发生轰动社会的诸如抢劫、跳楼、离家出走等事件,无一不警示我们,初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十分突出,值得社会各界引起重视与思考。
具体分析看来,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对新的环境还存在一定的适应障碍。一些在小学是佼佼者的学生,他们习惯了成功并不能失败,能受表扬但无法容忍被批评。一旦所处环境急速变得与先前不同,就容易产生挫折感。这部分学生,其自身抗挫折能力的缺失是引起心理疾患的根本原因。2、初中课程学习带来不小的压力。从小学升入初中,学习任务比以往重了不少,一些小学时教育水平的差距和学习方法的掌握不佳便开始暴露出不少问题,考前恐惧、自信心不足等心理障碍由此而来。3、情感发展带来的心理压力。初中生由于正处于青春发育的特殊阶段,思想波动比较大,心理上还不够成熟,阅历经验不足,往往容易导致感情问题上的盲目性,容易走入感情误区,最终产生情绪和心理的冲突。4、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社会环境的恶性冲击,诸如盲目的消费攀比、对贫困生的歧视等等,都是引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强化心理教育的策略
1、提高教师思想认识,强化师生沟通交流。首先,体育教师要正确认识到解决学生心理负荷对完成体育教学各项目标、任务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体育教师需要寻求结合初中生心理特征、精心组织设计教学等环节的最佳结合点。与此同时,作为教师要尽量地与学生多进行情感交流(呵护爱护学生)、表率投资(成为学生榜样)、责任细化(对教学高度负责)、善行助手(帮助解决学生困难)和气氛营造(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便学生能够减轻心理负荷,也从心理上减轻运动负荷。
2、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引导学生主动入学。在这一节体育课结束前,教师可以预先布置好下一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并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以让学生有所目的准备。如学习篮球的技术教学课,可提出两个问题:一是运球过程中的主要用力部位和动作要领是什么?二是投篮过程中如何调整出手的弧度和角度?类似这样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拿出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深层拓展和迁移。另外,体育教师还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组织学生观看相应运动的教学视频,以此来增强学生对该运动技术的感性认识和直观判断,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也有推进作用,可以减缓学生因为心理紧张而形成的内在负荷。
3、创设轻松课堂环境,提高教学评价效果。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就在于,体育学科是要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通过自身的身体练习来获得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和体育锻炼的技巧能力。因此,体育教师尤其要在这种实践的过程中积极营造轻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并依循科学有效的教学原则,通过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打造高质量轻负荷的体育教学课堂。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学生强身健体的效果下将其把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的调节到最佳状态。同时可以结合上一节课的提问,以适时抽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学前准备,让学生在“快乐一身汗”的过程中体验学习,轻松掌握体育学科的知识与技能。
4、抓住一切有效时机,锤炼学生心理承受力。从调查的数据来看,初中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心理负荷需要有减轻的部分,但是也不可能完全消除,其实也是毫无必要消除的,适当的心理负荷可以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变压力为动力,才是帮助孩子们成长的最好方式。锤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就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自我认知能力,提高其自信心;二是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三是塑造学生优良的毅力品质,强化其意志力;四是开发学生内在的体育潜力,引导学生学会心理自愈。
总之,对于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理负荷,我们不可无视,但也要保留其存在的阶段性时间和空间,在保证初中生健康学习和成长的同时,尽力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不断强化他们越来越强大的内心。这是我们体育教学纸面目标背后更深层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殷志江. 谈体育教学中成功教育与挫折教育的结合[J]. 体育教学,2001,(01)
[2] 李劲柏. 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 科技信息,2011,(17)
篇9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小学体育教学;关系;应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11(c)-0176-02
近些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扩展与逐步落实,体育教育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手段的同时,也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发展能力,让学生学会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来掌握知识,获取信息,使得学生的发展不断适应当前信息化的时代。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通过合理的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学手段才能促进小学体育教育教育不断发展。
1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体育教育的关系
如同困惑中小学教育多年的网络问题一样,丰富的网络世界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途径和更便利的获取知识的方法,但网络也同时使得很多学生沉迷于游戏、不良信息当中。现代信息技术就像所有的科学技术一样,拥有着其两面性。使用得当,教育教学便会更加顺利的开展;使用不当,反而可能会增加学生的厌学情绪,最后导致适得其反。上述问题主要是由于两个原因导致的:首先,小学教育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学和之后阶段的体育教学,理论内容更少,户外实践活动更多。学生需要在一个较为空旷、开放的环境通过学习体育动作,来提高体育技能,提升体育知识的学习水平,从而为学生的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服务。其次,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以动画、图片、音乐多种方式作为表现形式,虽然方法新颖,但却也彻底改变了学生对于知识引入的方式,使得这种方法的两面性更加突出。但同时也应该发现,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应用远没有其他课程中应用的那么简单方便。而有时候刻意强制一些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导,还有可能制约了原本的教学进程。所以不仅要明确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体育教育的关系,这之后更应该明确如何科学合理的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中去,使之不断辅助小学体育教育发展,更好的促进学生的体育能力不断进步。
2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1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理论课中的应用
在小学阶段的体育学了基础体育知识还包括了健康、心理等方面的课程,这些内容结合后就会有较多的理论教学内容。例如:卫生知识、基础生理知识、心理知识以及体育常识等。在这些课程中,就可以像其他课程一样轻松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辅导教学。在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可以使学生更加顺利的完成学习任务,快速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也可以让教师更加轻松的完成教学任务。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与传统教师口述书本教学相比之下也可为学生更多地拓宽知识面,消除教学中的时空限制。从体育知识中的传统体育运动起源、体育项目基础规则到心理健康中的体育活动中体验进步或成功退步或失败的情绪表现、体育活动中适应陌生的环境、体育活动中适应陌生的同伴再到社会适应中的体验集体活动和个人活动、在体育活动中尊重他人都可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比如在教授基础羽毛球规则时,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为学生展示一场国际性的羽毛球比赛,学生通过对比赛视频的观看既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清楚直观的接受老师之后对具体规则的阐述,再配合一张羽毛球的场地图就可以简单轻松同时又富有成效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同时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为之后的具体学习做下伏笔。通过之上的分析可以得出,在体育理论课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开拓学生眼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以避免了学生对室内理论课的不重视,最终顺利的完成学生的学习任务。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让理解能力较差的小学生轻松认识到是什么,更可以认识到为什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2.2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技能课中的应用
体育技能课既是帮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的一门课程,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小学生由于其年龄认知的限制,对于知识的掌握和接受能力都十分有限。所以在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技能的教学就必须教师手把手的示范、讲解。但是教师的动作毕竟无法真正停滞,就是使得在许多动作上展示不清晰,尤其是较高难度的连续肢体配合动作,更是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长此以往,不断的重复练习不仅会使学生产生疲劳感更会使学生对体育技能学习的失去信心。教师在反复教学中也会渐渐失去耐性,最终使得教学任务无法顺利完成。但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就可以完美解决在体育技能教学中面对的这一窘境。通过利用图片、视频等的教学,让学生从各个方向来观察技能动作,可快可慢,可静可动,同时还可以利用科学技术将一个连贯复杂的肢体动作进行拆分、解析,然后详细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也应该一边看一边模仿,身临其境的体会动作要领与动作技巧,理解体育技能知识。教师同时在旁边不断纠正学生不规范的动作,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发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技能课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教学效率,而且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再进行更多的趣味素质教学,进一步贯彻教育教学改革。
2.3现代信息技术在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中的应用
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中说道:“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得到根治,健康状况大为改善。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补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着完美的状态。”这一段话非常易懂,但是如何解决新课程标准中的这一问题,就必须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通过反复强调,以及督促可能会让小学生产生反感,无法实现这一目标。但是通过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可以在视频和文字中的故事中了解与发现,不断坚持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才能使得拥有一个最佳的状态和精神参与到现在与之后的学习工作中去。真正理解并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2.4现代信息技术在提高体育教师业务水平中的应用
体育教师拥有着良好的素质以及较高的业务水平是顺利推行教学改革的基础。体育教师在对新时期体育教学宗旨的深刻理解后,更应该发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必由之路。首先,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先进的网络科技,不断地学习体育专业知识,开拓教学视野,提高自身素质。互联网中可以轻松地找到许多具体详细的专业知识,辅助教师水平的提升。其次,现在许多网站都有网课资源,学校可以通过协商、购买等方式获取网课资源。最后,让教师通过对优秀课的学习寻找自己授课时的不足之处,多加借鉴,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的改变是全面的,更将会是有效的。对学生而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会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开拓学生视野,更会将知识易化,帮助学生进行感性认识,突破教学时的空间时间限制,从而更加顺利的完成学习任务。对于教师而言,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提高了授课效率,也减轻了体育教师的工作负担,从而保障了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稳步推进。
3结语
该文结合作者在小学教育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并总结了这二者如何完美结合在一起的问题。首先总结出了小学体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之后通过具体四个方面: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理论课中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技能课中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中的应用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在提高体育教师业务水平中的应用阐述了如何可续的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中去。但是在目前的教学状况中,改革只是刚刚开始,仍然处在试行阶段,作者也无法兼顾到实践中所可能出现的所有状况,所有不完善的地方还希望读者可以批评指正。作者仅希望该文能为从事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工作者提供一点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庄玉露.浅谈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J].泉州教研,2004(6).
[2]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胡恒,张峻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学校体育教学过程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9):116-118.
[4]徐亚秋.如何让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9):163.
[5]刘爱梅.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6):34.
[6]王李良.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育中的应用之我见[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8):68.
篇10
关键词: 高中体育教学 教学模式 研究探讨
我国现阶段高中师资队伍中,搞体育教育模式研究的与从事教学实践研究的比例严重失调,其主要表现在从事体育教学实践理论研究的人太少,教学模式理论研究太多,但理论研究水平普遍不高。现阶段仍有一大部分高中体育教学工作者对体育教学模式还存在困惑。本文旨在对我国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进行探讨。
1.体育教学模式的本质
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特别是提倡素质教育以来,我国体育教育百家争鸣。在当前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导和潮流,教师必须迎潮流而上,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与理论研究水平。这就需要教师对体育教学模式的本质有所了解。那什么是体育教学模式呢?体育教学模式在体育教育研究中一直是一个受关注的研究课题,其最早是以美国著名学者乔伊斯等人的理论研究为起点。在1972年,乔伊斯和伟尔在出版的《教学模式》一书中首次提出体育教学模式的本质,即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他环境中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和范型。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就对教学模式的本质进行大量的研究。但随着教学模式研究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在总体上分为两大派系。一类是以张武升为首的“教学模式”论,是指根据客观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学指导思想而形成的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另一类是以于深德为首的“教学结构”论,其认为教学模式又称为教学结构,它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与理论指导下建立的比较典型和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式。无论是张武升的体育教学模式还是于深德的教学结构都是界定教学模式的本质属性,其相同点是以科学的系统的观点为出发点,把其作为体育教学模式理论与体育教学模式实践相结合的支撑点和桥梁,旨在把复杂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简化为方便可操作的教学程序。简单来说,体育教学模式的本质是最高效地实现既定教育教学目标的程序和策略。
2.我国体育教学模式取得的成果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积淀积累,体育教学工作者对于教学思想、模式、组织等理论系统的科学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我国体育教学模式取得的成果主要有:①我国学者提出了众多的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新的教学思想不断地从国外引进,给我国带来了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为体育教学这片多年采用苏式“三段论”体育教学模式的贫瘠土壤“施了肥”,我国众多学者纷纷根据自己的体会和见解在普通常用的体育教学模式之外提出众多的、新颖的、有创新的、科学的体育教学模式,为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例如,周林清的元认知——反馈强化体育教学模式,张洪潭的体育增强教学模式。②开展并实践了体育教学模式。我国开展并实践了体育教学模式,其主要表现在胡泓2000年在我国国有民办二级学院进行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张虹在2001年提出的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的分析研究——学分制下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效果;周红律在2009年提出的体育教学模式及其在排球教学中的选择与运用。
3.我国现行体育教学模式研究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体育教学模式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认识不够、体育教学模式两极分化较大、高中体育教学实践不够。
(1)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认识不够
高中体育教育者往往认为体育教学模式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然而实际上,体育教学模式是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映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或几种教学方法的简单组合,而且体现了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和评价方法相互联系的教学过程的结构。它将从比较深远的理论背景上考虑体育教学的目的、内容、程序和方法等一系列因素的性质和联系。
(2)体育教学模式研究出现两极分化
我国现阶段高中师资队伍中,搞体育教育模式研究的与从事教学实践研究的比例严重失调,其主要表现在从事体育教学实践理论研究的人太少,教学模式理论研究的太多,但理论研究水平普遍不高。模式研究是体育模式实践的指导理论基础,而实践是对理论模式研究成果的唯一验证,并对理论基础的实用性进行检验。
(3)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实践不够
受当前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现阶段,我国普通高中只注重学生的升学率,对高中体育教学及研究重视不够。高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太少是我国现阶段高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4.结语
构建体育教学模式是现阶段体育教学改革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它不仅是普通高中体育教学理论的可操作化和浓缩化的体现,而且是对教学实践的概括化和理性化的提升,更是使体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中间枢纽。通过对现阶段我国普通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剖析,我们不难得出,它们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传统“三段式”思想的束缚,但都有自己的亮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和问题,希望对未来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 上一篇:超实用的虚拟股权激励方案
- 下一篇:对外宣传奖励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