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考核管理办法及细则范文

时间:2024-01-24 18:06: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年度考核管理办法及细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年度考核管理办法及细则

篇1

为进一步提升农田排涝设施管理水平,完善农田排涝设施长效管理,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根据区政府办公室批转的《区农田排涝设施养护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制定本考核实施细则

第二条考核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全区区管、各镇(工业区)管农田排涝设施运行养护工作考核。

第三条考核对象

考核对象为各镇人民政府(工业区管委会),区管水闸考核区水利管理署。

第四条考核原则

本考核工作以客观、公正、负责、求实为考核原则。

第五条组织机构

由区水务局、区财政局、区水利管理署、区防汛办等相关部门组成区级考核小组,负责对本区农田排涝设施养护管理的考核工作。各镇(工业区)应由水务站、财经事务中心(财政所)及相关部门组成相应镇考核组,负责辖区内的农田排涝设施养护管理的考核工作。

第六条考核形式

考核以每月考核、季度考核与半年度考核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每月考核由各镇(工业区)镇级考核组对各镇运行养护单位或专业公司管理养护的农田排涝设施进行考核,季度考核由区水利署组织对各镇(工业区)管理养护情况进行考核。区级考核组负责对区水利署所管区级水利工程的考核。月度考核和季度考核必须全面覆盖所有列入补助计划的农田排涝设施。

半年度考核指由区级考核小组负责,于每年6月份、12月份组织实施。半年度考核采取抽查形式,覆盖面不小于30%。

第七条考核内容

主要包括资金保障、组织管理、运行管理、维修养护、资料管理五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

(一)资金保障

各镇财政配套资金预算情况、到位情况及资金专款专用管理使用情况。

(二)组织管理

各镇(工业区)圩区管理机构落实情况,农田排涝设施各工种岗位责任、水闸(泵站)运行管理、防汛调水方案等规章制度建立情况,运行人员培训机制落实情况和运行人员持证上岗覆盖情况。

(三)运行管理

1.防汛排涝

各镇(工业区)防汛排涝响应情况、运行人员到岗情况、各项措施执行情况。

2.引清调水

各圩区根据实际情况实施的调水方案及落实情况,实施后对区域水质改善效果情况;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处理情况。

(四)维修养护

政府购买服务实施情况、养护工作监管情况;汛前、汛中、汛后设施维护情况及效果;设施完好情况、日常维护工作落实情况。

(五)资料管理

设施日常运行资料的记录、归档情况;维修养护工作台帐资料建立情况等。

篇2

一、实施背景

几年来,**县烟草专卖局(公司)通过强化内部管理监督,促进了烟草队伍整体素质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使**烟草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处于当前社会转型和行业改革的大背景下,**烟草必须顺应时势的发展,自加压力,更上一个新台阶。为此,**县烟草专卖局(公司)从本单位实际出发,把握员工思想脉搏,推出《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评估考核办法》。实施此办法,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思考:一是从以往对机关人员的考核看,原先的考核办法偏重于各基层部门的考核,而对局机关工作人员却是“网开一面”,明显存在“偏科”现象,需要建立一套比较系统、全面的考核机制。二是从机关工作人员日常表现看,由于约束机制不健全,机关工作人员中不同程度存在着全局观念、责任意识不强,艰苦创业意识不高,服务意识淡簿等现象,亟需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三是从履行机关岗位职责看,如何区别干与不干、干快干慢、干多干少、干好干差尚缺乏定性和定量的标准,迫切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实行《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评估考核办法》,就是要逐步改进原有机关内部管理机制存在的不足,探索一套适合民意、操作性强、能持久长效的管理机制,进一步理顺和规范机关内部运作,着力打造一支学习型、知识型、服务型、操作型和务实型的烟草队伍。

二、具体做法

《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评估考核办法》注重一个配套、四个结合,即与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相配套,与民主管理、分层管理、记分管理、制度管理相结合。其主要做法:

1、权责明晰,分级负责。

考核按照分级分权管理原则,由分管领导负责组织分管线科室及下属部门主要负责人的月、年度考核;各科室主要负责人协助分管领导做好本科室(部门)其他中层的月、年度考核,并全面负责所属员工的日常管理和月、年度考核,办公室组织牵头对各科室(部门)进行不定期的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各部门负责人要认真对照《机关工作人员月度行为规范评估考核细则》内容,结合对所属员工本月到岗时间、在岗情况、礼容礼仪、环境控制、工作态度、办事效率、工作质量、安全工作及各类学习培训等内容,认真地、负责任地在每月未填写好《****县烟草专卖局(公司)月度考核记录表》,并将考核结果在次月3日之前报办公室审核之后核定最终得分,作为当月考核的依据,与月业绩考核奖金相挂钩,并且还要在机关内部管理公告栏中每月通报一次。年终考核按照每月的考核分累计除以实际月份后,得出的平均分值作为年度考评的依据。为确保考核工作真正取得实效,该办法十分注重与记分管理、制度管理相结合,按照分级管理权限,本着谁分管谁负责原则,凡所属凡员工违反各类规章制度被记分的,所属部门负责人将负连带责任,其记分值是被记员工记分值的10%;凡部门负责人违反各类规章制度被记分的,部门主要负责人负连带责任;凡部门主要负责人违反各类规章制度被记分的,分管领导负连带责任;属于部门自查到的,部门负责人不负连带责任,凡连带责任扣月基础考核奖,不影响年度考核奖。遇特殊情况,部门负责人记分责任由班子研究决定。在考核过程中,各部门负责人始终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对照工作质量效能控制内容逐项检查,真实记录所属员工每月的工作情况和存在问题等,正确履行好职责。

2、规范运作、考核全面。该办法内容由到岗时间、在岗情况、仪容礼仪、环境控制、工作内容、工作态度、办事效率、工作质量、服务水平、问题处理、协作态度、学习培训、各类活动、安全工作等组成,这些内容都以特定的分值细化罗列在《机关工作人员月度行为规范评估考核细则》当中。每个部门通过填写《****县烟草专卖局(公司)月度考核记录表》,对所属部门员工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考核评定。在《机关工作人员月度行为规范评估考核细则》中,“到岗时间”主要对员工上班到岗时间进行限定,员工上班后3分钟还未到岗的话,将予以扣分;“在岗情况”是考核员工在岗位精神状态和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并规定除突发事件外上班期间中途外出办私事时间每月不得超过6小时;“仪容礼仪”是对员工着装整洁,对电话或前来咨询联系工作的内外部客户热情接待,言行举止文明礼貌等行为的规范;“环境控制”是对员工办公物品排放,各类文件和资料整理,卫生责任包干区内清洁情况等的规范;“工作内容”是对员工岗位日常工作内容及临时性指派工作内容的完成情况;“工作态度”是指员工对布置的工作任务不推诿拒绝,办事认真负责等情况;“办事效率”指员工对日常工作事务、临时性任务不拖拉,及时高效完成的情况;“工作质量”指按时完成工作和工作的质量高低等情况;“服务水平”是指员工的服务态度,同事间合作相处情况,以及无不良影响、投诉或纠纷;“安全工作”是指在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工作情况,未出现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

3、注重实效、绩效考核。该办法积极引入激励机制,对每位机关人员实行100分制考核,每项考核内容有特定的评分标准和分值。按照工作表现,考核分值以采取倒扣分和奖励分的方法与当月的绩效考核奖金相挂钩,充分体现了“多劳多得、按劳计酬”的原则。年度考核分还与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相结合,部门负责人年度考核分必须在95分以上才有资格参加先进集体评选,员工的年度考核分同样也要在相同分值下才能参加先进个人评选。同时,为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鼓励创新,该办法中除了扣分部分,还有奖励分部分,即工作创新被局(公司)采用推广,被上级机关表彰的都能加分。此外,办法还规定,凡涉及重大违规问题以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行纪、行规被追究责任的实行一票否决。

4、正视问题,不断完善。在办法实施两年多来,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有:一是部分员工思想认识还没有到位。二是烟草行业服务为主的工作性质,让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相互控制,容易导致控制失效,而且员工之间存在抵触心理。三是部分领导不够重视,重经营、轻管理,未能从深层次去研究分析问题。为此,**县烟草专卖局(公司)及时跟进,在今年2月份,重新对效能控制办法进行了修改完善,出台了《****县烟草专卖局(公司)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评估考核办法》。新的考核办法在原有的基础上,适时修改了一些内容,并调整了管理模式,即由分管领导控制中层干部、职工控制职工、部门领导评估的模式转变为分管领导管理中层干部、中层干部评估职工的新模式,实行部门领导负责制,以点带面,以机关带动基层,全面推进,对全体员工进行月底不定期的监督和检查,并与《员工行为规范记分管理办法》相结合,按照不同的考核要求设定了不同的分值,使每项工作得到有效地落实。

三、取得成效

首先,理顺内部管理运作,提高了机关办事效率。**县烟草专卖局(公司)实施《办法》后,机关内部管理运作更加顺畅,办事处事环环紧扣,工作层层得到落实。群众到机关一看员工工作热情高涨、团结协作,不管是办事还是反映问题,都能到及时得到受理和解决。如原先员工外出办事只需填写《中途外出公务及办私事请假登记单》,外出办事就不受时间限制,只需花一小时的工作却办了三个小时,还不见人返回单位,甚至有可能借办公时间顺便去办个人私事,工作效率极低。实施《办法》后,员工外出办事超过指定时间内未回的,又无来电告知的,直接与员工绩效工资挂钩每次扣2分,促进员工外出办事效率的提高。该《办法》还要求员工对交办的工作任务未及时完成,有办事效率低下、有拖拉现象的,都将予以扣分。

其次,规范办事处事行为,转变了机关工作作风。县烟草专卖局在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中,始终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工作理念,并使其成为该局干部员工的自觉行动。过去会议的学风和会风不是很理想,早退、迟到是经常发生,实施《办法》后,学风、会风明显好转,无论是学习和业务培训抽岗,还是会议抽到,到会率均达到100%。

第三,完善绩效考核机制,营造了良好工作氛围。实施《办法》,实行多元化监管,复式型的考评,将员工的工作业绩直接与月绩效考核奖金相挂钩,促使机关工作人员高效率工作,充分发挥其潜力,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在该局已经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工作氛围。不仅转变了一部分员工原有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和“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的思想;也改变了一部分机关人员“满足现状、小富即安、得过且过”的自足情绪,进一步激发了机关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使人人树立了危机意识,增强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营造了“份内事情分头理,线上工作共同做,本职岗位自己守,领导交托抓紧办”的良好工作环境。

篇3

    (一)为加强对**局临时聘用人员的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浙江**系统临时聘用人员管理办法(试行)》(浙*人[XX]85号),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二)临时聘用人员是指不占用**正式编制(指行政、事业编制),与我局签订临时性聘用合同的,在**岗位上从事辅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在后勤服务岗位上工作的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分为高级、中级、初级和一般技术人员四个层次;后勤服务岗位分为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和普通工。 

    (三)局政工处为临时聘用人员的管理部门。 

    (四)聘用合同的订立、变更、终止和解除,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五)各部门应充分发挥现有人员的潜力,严格控制,合理使用临时聘用人员。 

二、招聘要求 

    (一)各部门因工作需要招聘临时人员时,应事前将用人理由、聘请人数、计划安排岗位等情况以书面材料报政工处,经局领导审核同意后方可聘用。招聘条件和招聘程序按《浙江**系统临时聘用人员管理办法(试行)》(浙*人[20 02]85号)执行。 

    (二)临时聘用人员按公安、计生部门和我局的规定,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聘请临时工作人员须体检合格,并审核身份证、户口簿、待业证(或失业证、务工证)、计划生育证明(或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学历证明或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等证件的原件,同时提交体检报告和相关证件的复印件一份备案。 

    2、聘请外地临时工作人员,还需在我局所在地的派出所办理“暂住证”。 

    3、聘请从事食堂工作的临时工作人员须持有卫生健康证。 

    4、聘请驾驶员须持有驾驶证及有关部门提供的安全行车证明。 

    5、聘请在微机、水电等特殊工程岗位的临时人员,应持有相关部门培训证明及上岗证。 

    (三)新聘用的临时工作人员均试用三个月,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者,根据工作任务、职责范围和有关规定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期限一般为一年。 

(四)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按《浙江**系统临时聘用人员管理办法(试行)》执行。 

三、工资福利待遇 

    (一)临时聘用人员的劳动报酬、福利根据工作岗位和本人实际工作能力及贡献大小,参照本市同类人员的收入情况确定,并在合同中明确。 

    (二)临时聘用人员的月工资一般由基础工资、岗位津贴和奖金等组成,其待遇与考勤及工作表现挂钩。试用期工资和聘用期工资标准详见附表。 

    (三)已签订劳动合同的临时聘用人员,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为其缴纳社会基本养老金。 

    (四)合同制聘用人员的医药费按《**局职工医疗费报销管理暂行办法》(**政[20o2]64号)执行。  [1]

    (五)临时聘用人员原则上不解决住房。 

四、管理制度 

    (一)临时聘用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考核、请病事假、教育培训等)由用人部门负责,并按局有关管理办法执行。 

    (二)用人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临时聘用人员的管理,明确其岗位的工作范围和标准,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三)临时聘用人员必须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局相关规章制度,切实履行工作职责,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四)用人部门要根据临时聘用人员的工作性质,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按月对临时聘用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报政工处作为奖金发放的依据。 

    (五)临时聘用人员如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局相关规章制度,解除聘用合同,予以辞退。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的,交由司法机关处理。 

    (六)临时聘用人员在工作中造成质量、安全事故,视情节轻重由本人作出检查并扣发1—3个月工资、津贴和奖金;严重的作辞退处理;对因工作失职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除解聘外还要追究责任。 

    (七)对一年内考核2次不合格的临时聘用人员将解除合同。 

    (八)终止或解除合同的临时聘用人员需办理工作交接、归还所借公物和钱款手续后,方可离局。 

    (九)用人部门要在年终结合日常考核情况对临时聘用人员进行年度考核,于每年12月l0日前将本部门下一年度临时聘用人员增减计划报政工处,局政工处汇总并经领导集体研究后报省局人事处。 

五、附则 

    1、如浙江局有新的规定,按新的规定执行。 

篇4

关键词:电力公司;绩效管理;改进方法

中图分类号: F27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0-8-2

0 引言

人力资源部通过诊断分析、访谈领导、走访调研各部门等方式,对公司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改善方案,明确优化改进的五个方面,落实六个改进重点,达到绩效管理质效七个提升。

1 明确绩效管理优化改进五个方面

某电力公司绩效管理基本实现了绩效指标体系全面覆盖,各专业绩效考核指标层层分解到公司、部门和员工,绩效管理职责分解落实到位,各级绩效经理人、被考核者能高度重视考核结果,各级组织和个人参与绩效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为进一步提升公司绩效管理水平,到达卓越要求,提出了绩效优化改进的五个方面。

一是对职能管理机构的重点工作任务考核流程进行优化。二是对减项指标评价标准进行修订。三是增加了职能管理机构间的协同考核。四是基层单位对职能管理机构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完善,加入关联紧密程度区分,并分为服务意识和服务质效两个维度进行评价。五是对基层单位的日常考核增加专业指标对标考核内容。

2 落实绩效管理六个改进重点

绩效管理作为公司目标任务实现和业绩提升的重要支撑工具,公司设计了适应各专业实际绩效管理模式,通过考核促进各专业流程、职责、制度、标准的不断完善。为充分发挥绩效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促进各专业业绩提升和公司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该电力公司落实绩效管理六个改进重点。

2.1 进一步优化、完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各职能管理机构在认真学习上级单位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办法及相关评价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管理实际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专业考核标准,对有条件采用三元比较法(与目标比、与历史比、与标杆比)的指标,应在评价标准中加入三元比较法,保证考核结果更加科学、客观、合理,不断强化绩效考核的激励约束作用,助推公司整体业绩提升。对基层单位进行专业对标的指标,精心筛选,选取影响企业关键业绩指标、反映专业工作水平、具有对标意义的关键因素,认真制定评价标准,分类进行对标排序。

2.2 加强考核过程沟通,做到考核结果客观公平公正

各职能管理机构在科学合理设置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实施考核,在考核过程中,注重与被考核对象的充分沟通,作好沟通记录,最大限度减少考核产生的矛盾。各基层单位在对职能管理机构进行综合评价时,对被评价机构进行简要评述,通过简要评述,促使各单位对职能机构的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同时也为职能管理机构改进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提升职能管理机构的服务质效。

2.3 组织学习绩效制度,充分发挥各级绩效经理人作用

充分发挥各级绩效经理人是绩效管理关键作用,将绩效管理作为管理工作的有效工具和手段,充分发挥其激励约束作用。对于公司的绩效管理相关规定,除人力资源部牵头组织的宣贯培训外,各单位、各部门进一步组织学习,宣贯到每一位员工。对各级绩效经理人,在认真学习理解相关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绩效管理工具的应用能力,充分发挥绩效管理应有的作用,共同为公司整体业绩提升努力。

2.4 落实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全面覆盖

公司每年年初将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指标进行分解下达,各级绩效经理人结合上级下达指标、同业对标指标、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梳理相关流程关键指标,制定年度绩效计划,形成全面覆盖各专业并层层分解到公司、部门和员工的绩效指标体系。公司通过绩效管理相关流程的规定将绩效管理职责分解落实到位,各级绩效经理人结合管理要求实施绩效管理、修订绩效指标、实施考核,在绩效管理的整个过程中,考核者和被考核者充分沟通,高度重视,共同为业绩改善和提升努力。

2.5 强化班组一线员工工分制考核应用

通过公司全员绩效管理办法规定,对一线员工应实行工作任务积分制考核,通过员工工作数量和质量、承担角色等因素,对其进行绩效认定,真正体现多劳多得、公平合理的绩效薪金分配。针对目前部分单位仍然未完全实行工作积分制考核,存在吃大锅饭的现象,个别班组长直接凭印象打分,使考核结果毫无根据,缺乏可信度等实际情况。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积极联系基层班组,指导开展班组工作积分制考核工作。并要求基层单位联系专业管理部门,探索更加精益化、高效率的工作积分制考核模式,总结出典型经验,在公司范围内推广应用。

2.6 推行绩效考核结果精准运用

公司绩效结果充分应用于薪酬福利、表彰奖励、岗位晋升、培训培养等方面,各单位业绩考核年度结果用于确定单位负责人年薪及单位员工工资总额,各岗位绩效考核结果用于结算员工月度及年度绩效工资;在表彰奖励、岗位晋升、培训培养等方面均优先考虑年度绩效等级为A或B的单位和个人,通过结果应用引导各级组织和个人通过绩效管理过程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工作业绩,各级组织和个人参与绩效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3 实现绩效管理七个质效提升

该电力公司绩效管理以企业战略为导向,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制定清晰明确的绩效考核流程,建立以企业负责人亲自负责的绩效管理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分工,实行分层分类考核并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通过对战略目标和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的层层分解制定绩效计划,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对绩效管理体系本身进行分析诊断优化,并在绩效管理中大胆创新,增加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可比性、激励效果和强度,增加绩效管理的激励约束作用,实现了绩效管理七个质效提升。

3.1 完善的管理制度

2014年至2016年间,公司对绩效管理制度体系进行了三次优化完善,制定了目前正在实施的《某电力公司职能管理机构绩效考核实施细则》、《某电力公司单位负责人业绩考核实施细则》、《某电力公司岗位绩效考核实施细则》、《某电力公司绩效奖励工资管理办法(试行)》等,实现了绩效考核制度的完善及提升。

3.2 清晰的考核流程

在绩效管理制度中,对相关的绩效考核流程进行了规定,建立了组织绩效计划流程、KPI指标确定流程、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确定流程、季度重点工作任务确定流程、考核总流程、KPI指标考核流程、职能管理机构重点工作任务考核流程、综合评价考核流程、卓越贡献指标考核流程、减项指标考核流程、绩效申述处理流程等,通过流程明确相关方的责任,使整个绩效管理过程更加规范高效。

3.3 健全的组织机构

成立各级绩效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明确成员构成情况和相关成员在绩效管理各个阶段的职责任务分工。建立绩效经理人制度,加强绩效沟通辅导,注重绩效改进提升。

3.4 合理的指标体系

对职能管理机构、二级单位、企业负责人、管理机关员工、一线员工,分别明确了各自的绩效指标体系构成,对组织绩效,又进一步明确了年度和季度的不同指标构成,通过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的不同设置,使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3.5 科学的管理模式

绩效管理过程中,通过PDCA循环,在每一个绩效考核周期,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诊断,提出改进建议方案。通过不断的自诊断,促进公司的绩效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公司绩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使用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提高绩效管理效率。

3.6 高效的管理过程

通过分组织绩效、岗位绩效进行绩效管理,其中组织绩效管理中,根据考核对象的不同业务范围和特点,分为职能管理机构和二级单位,二级单位又分为县公司、支撑机构和集体企业三类进行考核,增加考核对象间的可比性。

3.7 大胆的创新突破

结合公司实际,实行分层分类考核,对职能管理机构实行年度和季度考核相结合,年度以关键业绩指标考核为主,季度则以重点工作任务考核为主,并引入卓越贡献加分,对二级单位实行季度评价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年度考核关键业绩指标,季度则评价专业管理成效,使过程监控和结果导向有机结合,更加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约束作用。

篇5

企业录用人才,可以说仅完成了招聘工作,从人才的招聘、使用、留住来说仅完成了三分之一的工作,如何使用员工,发挥其才能是由一三分之一工作,如何留住他为公司长期效力、创造效益,是最后的三分之一工作,这最后工作是人力资源经理最难操作的。

世界经理人办公伙伴认为,公司留住人才的条件有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公司有明确的发展战略目标,让每一个人感到公司有希望、有发展、有方向;

二、员工个人发展,向人才提供广泛的事业发展舞台,搭建竞争平台,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三、使员工在精神和人格方面得到尊重,公司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海尔张瑞敏曾说过“要让员工心里有公司,公司就必须时时惦记着员工;要让员工爱公司,公司首先要爱员工”;

四、合理的分配制度,使员工的劳动贡献与劳动报酬能获得合理的肯定;

五、公司骨干人才亨有股份,给高层管理人员、产品设计开发人员、销售精英等骨干股份,等于给他们带上了一副永不挣脱的金手铐;

六、公司经营者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个人威信。现代管理与儒家传统相结合的管理手段更能使人信服,更具吸引力;

七、公司内部应有完整的管理制度,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按照制度处理问题可减少或杜绝随意性,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要做到严于立法,有情执法,法治与人治两者兼顾,以德治公司,以理服人;

八、思想工作与精神激励,让员工了解公司发展,让员工参与公司民主管理,增强员工对公司的主翁意识和使命感、责任感,建立员工思想动态管理体系和网络,鼓励员工提建议,拓宽沟通渠道,适时增加精神激励。

1.总则

1.1为加强集团公司专业人才的管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集团公司生产经营的发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根据国家、总公司有关政策、法规,制定本办法。

1.2各子公司、全资公司以下简称子公司。

1.3专业人才系指取得专业职称的员工、从事管理工作的员工及经过国家或国家授权的社会企事业单位正式考评获得技师、高级技师任职资格的人员(以下简称高技能人员)。

2.主要管理职责

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是专业人才管理的主要部门,主要职责:研究制定专业人才管理的有关办法和细则、专业人才资源开发与配置、专业人才及专家队伍建设、集团本部专业人才的日常管理等。集团各单位均应设有专、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专业人才的日常管理。

3.专业人才交流与引进

3.1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集团内部专业人才交流的协调工作,并开展旨在促进专业人才交流的供求信息服务工作。

3.2专业人才在集团内部交流时,各子公司之间可自行签订使用协议并办理相关手续,其他单位由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办理。

3.3从集团公司外部引进专业人才时,各子公司报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审核批准后办理,其他单位由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统一办理相关手续。

3.4集团各单位应根据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企业实际制定每年的人才需求计划及招聘实施方案。

3.5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集团大中专毕业生招聘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各子公司在集团公司协调下落实本单位的招聘计划,其他单位由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落实招聘计划。

3.6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的定职工作由各单位自行办理,集团公司本部的毕业生定职工作由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办理。大专及以下学历原则上不实行定职,直接参加专业任职资格的评审或社会考试。

3.7除博士、硕士、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外的各类应聘人员,由集团公司人才市场根据各单位需求情况进行招聘。

3.8卫生系统引进的专业人才一律实行人事。用人单位负责人员日常管理,档案、保险等统一交由地方人才交流中心办理。

3.9各单位出现专业人才缺员时,应首先在集团内部进行公开招聘。集团内部无法满足需求时,由用人单位提出申请,报集团公司人才市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3.10根据企业发展、施工生产的需要,各单位可自主同国内外知名专家、急需的专业人才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

3.11中级职称(或技师)及以上专业人才的调出需报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审批同意后办理相关手续。

3.12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集团公司本部专业人才的退休、辞职、辞退、除名、调出、开除等变更、解除合同的相关手续(《劳动用工管理办法》)。

4.技术职称的评审和技术职务的聘任

4.1集团公司根据国家人事部、中铁工程总公司关于任职资格考试及评审的有关规定开展任职资格的评审工作并结合集团实际制订实施细则,组建工程、中教、小教、技校系列中级评审委员会及其它系列的评审推荐小组,并授权各子公司组建工程系列初级评审委员会。

4.2集团公司中级评委会负责工程、中教、小教、技校系列的中、初级技术职称的评审及无评审权的技术职称的推荐上报。下发本级评委会或转发上级评委会的任职资格通知,办理专业技术职称证书。

4.3经集团公司授权的各子公司初级评委会负责本单位工程系列初级技术职称的评审及无评审权的技术职称的推荐上报。下发本级评委会的任职资格通知,办理工程系列初级技术职称证书。

4.4符合技术职称评审条件的员工,均可申请参加任职资格的评审。

4.5凡符合报名条件的员工均可参加国家组织的各种职称统一考试,各类技术职称资格考试由各单位人力资源部门进行资格审核,并在当地组织报名。对不符合报名条件弄虚作假参加考试的,考试结果不予承认。

4.6集团各单位按照定编及岗位任职条件,进行技术职务的聘任。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集团公司本部的技术职务的聘任。

4.7政工职称的评审、聘任按现有的规定执行。

5.高技能人才的考评和聘任

5.1各单位应由主要领导负责,成立高技能人才考评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及考评、聘任工作。

5.2各单位每年月底前向集团公司上报下年度高技能人才培养考评建议计划;集团公司每年月底以前下达当年高技能人才培养考评计划。

5.3各单位每年月底前须将参加培训考评的人员名单上报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集团公司每年季度组织高技能人才强化培训、理论与实作考试。

5.4集团公司每年月中旬前公布当年高技能人才理论与实作考试成绩;各单位须在月中旬前按规定上报拟参加评审的高技能人才评审材料。

5.5对掌握高技能且有突出贡献的员工,可按和文件规定破格参加技师考评。对已具备技师资格,并且参加总公司及以上技能大赛获得第一名,或者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劳动模范者,可破格参加高级技师考评。

5.6集团各单位要大力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工种的技能竞赛、岗位练兵和技术创新活动,从中不断发现和培养各种高技能人才。

5.7对具有任职资格的高技能人才,各单位可根据施工生产的需要聘任,一个聘期不超过五年;聘期届满后未续聘者,其职务自行免除。

5.8高技能人才须在施工生产一线工作,脱离生产一线或原岗位的员工应及时办理解聘手续或不得聘用。

5.9高技能人才享受本单位中级或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实行津贴制度的,每月任职津贴标准技师不低于元、高级技师不低于元;实行岗效工资的,技师的岗位系数不低于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最低档,高级技师的岗位系数不低于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最低档。

5.10高技能人才实行津贴制度的,提前离岗时仍在职者其享受的津贴应作为计算提前离岗待遇的基数。

6.考核

6.1对专业人才的考核应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实行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

6.2对专业人才的年度考核,各单位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纪检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组成的考核小组,负责本单位专业人才的考核组织工作。

6.3各单位根据自身的实际制订考核实施细则,集团公司本部的考核执行《集团公司本部员工考核办法》。

6.4考核结果由各单位(部门)采用适当形式,向员工公开,接受员工监督。

6.5考核结果应坚持与工资待遇及职务晋升挂钩的原则。

6.6高技能人才实行定期考核,聘期年及以下者考核次;聘期至年者考核不少于次。考核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按文件规定办理。

6.7高技能人才经考核不合格者应解聘其所任职务。

7.培训

7.1鼓励专业人才结合自己的工作,在岗位上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技术水平,积极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及职业资格考试。

7.2应届本科毕业生一律实行一年的见习期,由各单位指定专人按见习计划进行指导。新员工上岗前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工作程序、本岗位的应知应会等。

7.3各单位在引进毕业生的同时,应同毕业生一起制订因人而异的职业生涯规划。

7.4集团公司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加强委培研究生及出国进修等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

8.专家队伍建设

8.1专家主要是指经国家、部(省)级、集团公司等批准选拔的各类专业人才,包括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业技术人员、集团公司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

8.2专家队伍建设应坚持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合理配置,德才兼备,代表集团公司最先进技术水平的原则。

8.3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技术专家、技术骨干的选拔组织工作。凡涉及专家及技术骨干的工作调动、奖惩和健康等重大变化情况,所在单位应及时向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报告。

8.4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每年组织开展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的推荐、评选工作,负责建立各类专家数据库,政府特殊津贴、突出贡献专家、科技拔尖人才等各类优秀人才的推荐上报均从专家数据库中产生。各子公司要建立相应的优秀人才库,报集团公司的人选必须从优秀人才库中产生。

9.信息管理

9.1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的规划和方案制订,并负责集团公司本部人力资源信息的维护。

9.2集团各单位应配备相应的信息设备,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人力资源信息工作,定期作好人力资源信息的维护。

10.附则

篇6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规范和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科研装备先进的重要基地。其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要科技领域和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

第三条重点实验室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坚持稳定支持、动态调整和定期评估。

第四条重点实验室是依托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的科研实体,实行人财物相对独立的管理机制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运行机制。

第五条中央财政设立专项经费,支持重点实验室的开放运行、科研仪器设备更新和自主创新研究。专项经费单独核算,专款专用。

第六条国家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基金、专项等应按照项目、基地、人才相结合的原则,优先委托有条件的重点实验室承担。

第二章职责

第七条科学技术部(以下简称科技部)是重点实验室的宏观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

1.制定重点实验室发展方针和政策,宏观指导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

2.编制和组织实施重点实验室总体规划和发展计划。

3.批准重点实验室的建立、调整和撤销。与重点实验室签订工作计划。组织重点实验室评估和检查。

第八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科技管理部门是重点实验室的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

1.贯彻国家有关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方针和政策,支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2.依据本办法制定本部门重点实验室管理细则,指导重点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组织实施重点实验室建设。

3.聘任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

4.落实重点实验室建设期间所需的相关条件。

第九条依托单位是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具体负责单位,主要职责是:

1.优先支持重点实验室,并提供相应的条件保障,解决实验室建设与运行中的有关问题。

2.组织公开招聘和推荐重点实验室主任,推荐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聘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和学术委员会委员。

3.对重点实验室进行年度考核,配合科技部和主管部门做好评估和检查。

4.根据学术委员会建议,提出重点实验室名称、研究方向、发展目标、组织结构等重大调整意见报主管部门。

第三章建设

第十条重点实验室根据规划和布局,从部门和地方重点实验室中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建设,保持适度建设规模。

第十一条科技部公开重点实验室建设指南,由主管部门组织申报。

第十二条申请新建重点实验室须为已运行和对外开放两年以上的部门或地方重点实验室,并满足下列条件:

1.符合重点实验室建设指南,从事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

2.研究实力强,在本领域有代表性,有能力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

3.具有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科研队伍。

4.具备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人员与用房集中。

第十三条主管部门组织具备条件的单位填写《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报告》,审核后报科技部。

第十四条科技部组织专家评审后,择优立项。主管部门组织相应依托单位公开招聘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制定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审核后报科技部。科技部组织可行性论证,通过后予以批准建设。

第十五条重点实验室建设期限一般不超过两年。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提供建设期间所需的相关条件保障。

第十六条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完成后,由依托单位提交验收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科技部,科技部组织专家验收。

第四章运行

第十七条重点实验室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

第十八条重点实验室主任由依托单位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择优推荐,主管部门聘任,报科技部备案。重点实验室主任应是本领域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一般不超过六十岁。

第十九条重点实验室主任任期五年,连任不超过两届。每年在重点实验室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八个月,特殊情况要报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条学术委员会是重点实验室的学术指导机构,职责是审议重点实验室的目标、研究方向、重大学术活动、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

学术委员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每次实到人数不少于三分之二。

第二十一条学术委员会主任由依托单位推荐,主管部门聘任,一般应由非依托单位人员担任;委员由依托单位聘任。

第二十二条学术委员会由国内外优秀专家组成,人数不超过十三人,其中依托单位人员不超过三分之一。一位专家不得同时担任三个以上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委员。

委员任期五年,每次换届应更换三分之一以上,两次不出席学术委员会会议的应予以更换。

第二十三条重点实验室由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组成。固定人员包括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流动人员包括访问学者、博士后研究人员。

重点实验室人员实行聘任制。骨干固定人员由重点实验室主任聘任;其余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由骨干固定人员聘任,重点实验室主任核准。

第二十四条重点实验室按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设置研究单元,保持人员结构和规模合理,并适当流动。

重点实验室应当注重学术梯队和优秀中青年队伍建设,稳定高水平技术队伍,加强研究生培养。

第二十五条重点实验室应围绕主要任务和研究方向设立自主研究课题,组织团队开展持续深入的系统性研究;少部分课题可由固定人员或团队自由申请,开展探索性的自主选题研究。要注重支持青年科技人员,鼓励实验技术方法的创新研究,并可支持新引进固定人员的科研启动。

第二十六条自主研究课题期限一般为1-3年。重点实验室对自主研究课题的执行情况要进行定期检查,并及时验收。课题的检查和验收坚持“鼓励创新、稳定支持、定性评价、宽容失败”的原则。

第二十七条重点实验室应加大开放力度,建设成为本领域国家公共研究平台;并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参与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重点实验室应建立访问学者制度,并通过开放课题等方式,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研究人员来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

第二十八条重点实验室应统筹制定科研仪器设备的工作方案,有计划地实施科研仪器设备的更新改造、自主研制。

重点实验室应保障科研仪器的高效运转和开放共享,并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实施数据共享。

第二十九条重点实验室应当重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营造宽松民主、潜心研究的科研环境,开展经常性、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

第三十条重点实验室应当重视和加强运行管理,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要加强室务公开,重大事项决策要公开透明。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

第三十一条重点实验室应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重点实验室完成的专著、论文、软件、数据库等研究成果均应标注重点实验室名称,专利申请、技术成果转让、申报奖励等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二条重点实验室应当结合自身特点,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与产业界的联系与合作。

第三十三条重点实验室应当重视科学普及,向社会公众特别是学生开放,每年不少于十天。

第三十四条重点实验室需要更名、变更研究方向或进行结构调整、重组的,须由依托单位提出书面报告,经学术委员会论证,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科技部批复。

第五章考核与评估

第三十五条重点实验室应当在规定时间报告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经依托单位和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科技部。

第三十六条依托单位应当对实验室进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报主管部门和科技部备案。年度考核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实验室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第三十七条根据年度考核情况,科技部会同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每年对部分重点实验室进行现场检查,发现、研究和解决重点实验室存在的问题。现场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听取实验室主任工作报告、考察实验室、召开座谈会等。

第三十八条科技部对重点实验室进行定期评估。五年为一个评估周期,每年评估一至两个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具体评估工作委托评估机构实施。

第三十九条评估主要对重点实验室五年的整体运行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指标包括:研究水平与贡献、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等。

第四十条科技部根据重点实验室定期评估成绩,结合年度考核情况,确定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未通过评估的不再列入重点实验室序列。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一条重点实验室统一命名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英文名称为“StateKeyLaboratoryof××(依托单位)”。如: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StateKeyLaboratoryofSiliconMaterials(ZhejiangUniversity)。

第四十二条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另行。

篇7

创新实践管理的依据

“双师”型人才紧缺

电网规模的日益壮大,以及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的广泛应用,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近两年,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高度重视“双师”型人才的培养,把具备“双师”资格作为岗位晋升、评优评先、人才选拔的必要条件,而济源供电公司目前高层次人才匮乏,“双师”型人才比例低,导致公司在严格执行省公司各项政策开展相关工作时,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培养“双师”型人才已迫在眉睫。

青年员工成长的必然性

1998年公司上划以来,已通过大学生招聘接收110多名青年员工,青年员工成为公司发展的新鲜血液,为公司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青年员工工作热情饱满,学习积极性高,对“双师”型人才职业发展通道高度认可,是公司“双师”型人才培养的重点对象。公司历来十分重视青年人才的成长,为新进员工科学规划职业发展通道,加大培训,提高新员工的岗位胜任能力和综合素质,把青年员工“双师”型人才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信息渠道不畅

以往工作中,我们主要通过公告和公司内网途径宣传职称申报和技能鉴定工作,导致部分员工因出差、工作等原因未及时关注信息而错过申报时间;公司缺乏专业的信息管理工具用来监控职称、技能等级工作的申报、考试等情况,不能第一时间将信息通知到符合条件的每一个人,影响省公司下发的“双师”型人才培养计划顺利完成。针对这些问题,公司自发研制了职称信息管理软件,通过及时维护员工的职称、相关考试成绩等信息,随时按职称级别对未取得职称的人员进行分类统计汇总,为职称统计和申报提供数据支持。人力资源部可在第一时间通知相关部门和个人参加本年度职称及相关考试申报,大大提高了宣传力度和工作效率。

创新实践管理的主要做法

健全青年人才培养管理制度

结合省公司《关于“双师”型人才培养的若干意见》以及《河南省电力公司员工配置管理办法》有关要求,公司创新出台了《青年人才培养管理办法》,按照“一年认知、三年成长、五年拓展”的培养模式确定各个节点的培养目标,量身定制培养计划,量化考核细则,对各个节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确保培养计划可控、能控、在控;采取“师带徒”等方式,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考核办法,加强过程监督和效果评估,促进青年人才快速长才;建立青年员工技术档案,完善档案信息数据,连同考核结果作为岗位晋升、评优评先、职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建立分层次分类别的培养考核体系

针对“1+3+5”三个阶段不同层次的培养对象,分类别设计不同培养方式。第一阶段为“认知期”,公司参照《新聘高校毕业生见习期管理办法》采取集中培训、岗前培训、轮岗见习相结合的方式对培养对象进行管理考核。第二阶段为“成长期”,通过师带徒方式,为培养对象制定师傅,签订《师徒合同》,一对一负责思想政治、业务技术上的指导,提升其专业技能、组织融合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合同期满,建立师徒连带考核机制,加大奖惩力度。第三阶段为“拓展期”,通过选派优秀培养对象参加公司各类竞赛调考、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工业余文化生活、到先进单位参观学习等方式提升其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由所在部门负责人主动承担起职业导师职责,帮助培养对象岗位成才。该阶段不再实行年度考核,公司根据“双师”型人才培养目标时间节点对培养对象和所在部门进行考核。

全面推广职业能力培训规范

为提高“师带徒”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型,要求《师徒合同》的培养目标必须参照《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中Ⅰ、Ⅱ、Ⅲ级适用对象和培训内容制定并执行,杜绝新聘高校毕业生盲目追求两证(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进一步转变“重理论、重证书”的培训观念,提高新聘高校毕业生业务技能水平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开发信息管理系统

为完善人才信息化管理,提高人才信息统计效率,公司自主开发了涵盖人员学历、入局年限、职称、职称英语以及职称计算机等内容的信息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员工职称申报情况、职称计算机、职称英语考试情况,第一时间通知符合条件人员参加申报或考试,确保不遗漏一人,并对取得证书人员信息进行及时维护,为年度考核提供依据。

工作流程

公司“双师”型人才培养工作流程图见图1。

制定计划是基础

一是做好政策宣贯工作。结合省公司有关要求,通过召开会议、座谈会、公司内网等渠道向员工传达省公司涉及“双师”型人才的有关文件精神,尤其是在新聘高校毕业生座谈会中重点将人才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政策解读到每一位大学生,鼓励大学生拓展职业发展通道,走“双师”型人才发展道路。

二是制定培养计划。公司结合新聘高校毕业生岗位、专业情况以及自身特点,为新聘高校毕业生量身制定培养目标,针对不同学历层次,按照“助理工程师”“高级工”“双师”三个梯次,利用4-9年的时间培养“双师”型人才,明确培养过程中各个时间节点的考核内容和要求。各部门根据公司总体培养目标及当年新分高校毕业生等情况,结合部门实际制定部门青年人才年度培养计划。

规范措施是关键

一是各部门严格按照人才培养工作实施程序逐步开展工作,做到专人负责、专业管理,将培养计划落实到每一名青年员工,及时传达公司关于人才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等政策要求,督促青年员工积极参加各类资格评审和相关考试,确保部门培养计划顺利实施。

二是充分发挥现有专家人才的优势和作用,做好传帮带工作,让现有专家人才与青年员工签订师徒合同,明确师徒责任、目标和任务,实行部门、师傅、徒弟连带考核机制。

三是各部门为青年员工岗位成才提供各种便利。组织参加公司各类培训学习,增强综合知识水平;压担子、提要求,在工作中承担一定责任,适时选派优秀培养对象参加相关专业技能竞赛及调考,促其成才。为青年员工建立青年员工技术档案,收集学习培训、技术等级提升、奖惩等相关材料并及时入档,作为今后晋升、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四是人力资源部在每年的职称申报和技能鉴定工作开展前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导出符合申报条件的人员名单,并通知到每个部门和个人,确保不遗漏一人;在证书发放时及时维护各类证书等信息,保证信息管理系统数据维护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加强考核是手段

每年年底,各部门结合一年来人才培养工作落实情况开展自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分析原因并制定出整改措施;合理修订部门下年度培养计划、严格明确责任,确保人才培养工作落实到位、执行到位。在此基础上,公司对各部门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对表现突出的部门和员工给予奖励和表彰,对未按时完成培养计划的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应用于年度公司评优评先、人才选拔、岗位晋升等工作中,激发各部门员工自主学习、自发成才的积极性。

总结提升是目的

公司年底对“双师”型人才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合当年新聘高校毕业生定岗情况、各部门人才培养工作有关建议以及省公司“双师”型人才计划,合理制定下发下一年度“双师”型人才培养计划,为顺利开展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奠定基础。

效果评估与改进

主要成效

一是通过制度和信息化平台的双重保障,2012年公司参加职称申报和考试、职业技能鉴定的人数和通过率明显多于往年(见图2)。二是青年员工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由以往的被动报名转变为主动参与,由以前的拒绝申报转变为现在的主动作为,学知识、强素质、提技能的积极性得到空前提高,员工队伍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升。三是同业对标指标有所提升。人才当量密度、高技能人才比例以及技师、高级技师占生产人员比例等指标均得到较大提升,为公司同业对标工作取得新突破奠定了基础。

篇8

社团活动考评细则一一、活动要求

1.社团活动作为校本课程纳入课程计划,排入课表,每周共两课时(七年级每周二下午第二节课后,八年级每周三下午第二节后)

2.各班要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让学生自主选择参加,保证学生参与率100%.

3.社团活动由各项目辅导老师制订切实可行学期活动计划,每次活动做到有备课、准备充分、认真辅导、积极评价,收集整理好学生学习成果,确保每位学生都参加到活动中去。

4.每位学生必须自觉遵守各项活动的规划要求,听从指挥和安排,并按时参加活动。

5.辅导老师要提前到达活动地点,等待学生到来。

二、学生部分:

每个学生一学年只能固定一个社团,中途不能因任何理由换社团。

考勤纪律:(30分 )每次社团活动迟到一次扣1分,无故不请假缺课扣3分,上课说话,捣乱纪律被老师批评一次扣5分。

每次社团活动老师布置的作业按时完成(30分)

在社团 活动中表现积极作业优秀加(10分)

5、参加区、校各种演出、作品展览加(10分)

6、参加省、市等各种演出,作品获奖加(20分)

三、教师部分

为了表扬先进,激励后进,提高社团老师工作的积极性每学期学校根据辅导老师计划、备课、出勤、学生活动次数以及活动效果等情况,按30%的比例评出课外活动优秀辅导教师和优秀社团,并作为教师评优、评职、晋级和评选其他先进的条件。由考勤组对社团辅导教师的出勤教学情况、学生参与等情况进行检查记载,由社团活动领导小组在期末对各社团活动小组进行综合评估与考核具体如下;

(一)组织管理(15分)

1、每次社团活动社团指导老师要及时到位。

2、活动井然有序,安全保障有力,未出现安全事故。

3、学生活动出席率高。

(二)过程管理:(25分)

1、活动点名及时,社团名册记载详实。由于每个活动项目的学生来自不同的班级,所以每次活动前要清点人数,做好记载,对活动中无故缺席的学生,要及时与该学生的班主任联系,了解情况。

2、活动有详实的计划,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有创新。每次活动有教案辅导目标明确,过程清晰。可操作性强,期末有活动书面总结。

3、社团活动过程资料内容详实形式多样,能充分体现学生学生成长的轨迹。

(三)活动效果(50分)

1、活动内容丰富,形式生动,学生满意度高,进行学生调查评定学生对该社团活动开展的喜爱程度。

2、能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认真落实各项工作。

3、每学期能组织一次展示活动,并向学校考核组开放社员热情参加

活动效果好。

(四)场地管理(10分)

1、内部物品摆放有序,无丢失物品等现象。

2、活动后场地地面干净,桌椅整齐,墙壁干净,教学教具无破损。

(五)特色成效(此项为加分,上限位20分)

1、活动获奖。区、市、省级获奖作品每项加5、8、10分,以此类推。

2、成果展示,参加校内比赛获奖或展演受好评。校级二等、一等每人每次1分、2分。

四、评选流程

1.首先由各社团对照标准进行自查,整理相关的活动材料,向学校考核评审组申报,未申报的社团视作弃权。

2.考核评审组根据各社团提供的材料及平时的检查记录、活动效果、活动成绩、学生问卷调查等进行评审,分别评出优秀社团,由学校进行表彰奖励。

五、奖惩

1、不当班主任,又没有担任社团辅导老师(担任社团辅导老师,但达不到学校要求的),职称评定时,学校不予申报。

2、凡是被评为优秀社团的社团辅导老师学校将给与表彰并向上一级推荐(不经学校推荐的,学校一律不予承认)。

3、考核为优秀社团的团员,可按名额(每个社团24名)推荐授予优秀社团团员学校给与表彰。

4、申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老师必须先申报社团。

5、凡是在社团活动中出现重大安全事故的该社团不得评优。

6、社团辅导必须满一年,辅导期间不能无故停、转、替代等。

社团活动考评细则二学生社团是学生为增长知识,锻炼能力,丰富课余文化生活,自愿组织起来的群众性团体,是新时期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新型组织。长安大学拥有大量各类各级学生社团,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学生理论学习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校的学生社团建设已经走上了一条健康、积极、良性发展的道路,并且正在陕西高校中形成自己的特色。

为了更好的引导、管理我校学生社团活动,激发各级各类学生社团的潜力,调动学生社团的竞争意识,保持学生社团的生机和活力,促进社团活动竞争的公平、公正和公开。特制定本办法。

一、 学生社团的等级及比例

为体现学生社团的不同工作水平和成绩,以促进学生社团良性竞争,特对学生社团进行等级评定。等级划分为:甲级学生社团、乙级学生社团。甲级学生社团为优秀学生社团,乙级学生社团为一般学生社团。所占比例分别为:30%、70%。在优秀社团的基础上再行评选出若干标兵社团,比例不超过社团总数的10%。

二、 学生社团等级的产生

学生社团的等级评定采用学年制,每学年的年末进行评定。

1、 对学生社团进行动态评定(百分比为20%),大致确定甲级、乙级学生社团的分类;

2、 对学生社团进行综合评定(百分比为80%),最终确定30%、70%的甲、乙两类学生社团。

三、动态评定

动态评定主要是学生社团之间的互相评定。凡是正式注册的学生社团都有权参加互评,这是学生社团评定的初期工作。

四、综合评定

综合评定由学生社团联合会进行评定,考核的内容以本学年的活动为主,同时考核社团内部管理的情况,综合评定包括:

学生社团日常事务监督与管理(百分比为40%)

(一)开会的出勤情况(由办公室负责,百分比为15%)

1、准时到会 15%

2、迟到 10%

3、请假 0%

4、未到(3次) 扣5%,警告处分

工作程序:到会议现场填写签到表

(二)学生社团负责人联系方式发生改变时上报情况(由办公室负责)

⑴及时上报 0%

⑵社团联合会通过其他渠道得知 扣5%

⑶造成联系脱节 警告处分

(三)学生社团内部管理(由组织部负责,百分比为5%酌情给分)

1、组织建设

⑴完善、合理

⑵较好

⑶一般

⑷混乱,并造成不良影响 警告处分

2、规章制度

⑴合理、规范

⑵较好

⑶一般

⑷混乱,并造成不良影响 警告处分

3、档案管理

⑴合理、规范

⑵较好

⑶一般

⑷混乱,并造成不良影响 警告处分

(四)学生社团配合社联工作情况总评(由组织部负责,百分比为10%)

1、积极配合 10%

2、比较配合 5%

3、一般 0%

4、不服从社联会工作,并造成不良影响 扣5%,警告处分

(五)学生社团拥有网络宣传媒介作为该社团宣传工作手段(由宣传部负责,百分比为5%)

1、拥有独立的网页,定期维护,及时更新 5%

2、拥有独立网络版块,定期维护,及时更新 2%

3、有独立的网页或板块,但没有定期维护,及时更新 0%

4、无独立的网页或板块 扣5%

注:学生社团创建网页后应主动上报,便于宣传部日常监督,更换网址或关闭网页(版块)应及时

上报宣传部门。

(六)日常接受不同级别媒体采访报道(由宣传部负责,百分比为5%酌情给分)

注: 1、宣传报道中附有图片

2、学生社团必须把宣传报道复印件上交社联会存档方可确认分数。

3、网络宣传需把网址发送给宣传部成员,方可确认分数。

4、以上任何宣传活动亦可让宣传部协助,且加分条例仍适用。

学生社团活动管理(百分比为60%)

(一)活动策划书上交情况(由办公室负责,百分比为10%)

1、提前一周以上上交,内含财务报表 10%

2、一周内紧急上交,活动中或活动后补交 办公室不予考评,且视该社团无此次活动

注:学生社团活动结束后,应上交社联合格的活动策划书及活动总结书面版、电子版各一份,该学生社团存档一份。

(二)活动开展过程(由各分会负责,百分比为15%酌情给分)

1、工作配合

2、参与人数

3、现场气氛

4、活动内容

5、活动效果

6、时间跨度(2天以上,以具体活动时间计算)

7、现场宣传工作

8、配合社联考评工作情况

9、现场接受不同级别媒体采访

(三)活动总结与活动经费决算上交情况(由办公室、财务部负责,百分比为15%)

1、活动结束后一周内上交 15%

2、一周至两周内上交 5%

3、两周后上交 0%

4、未上交(以学年末为准) 扣5%

(四)活动结束后新闻稿上交情况(由编辑部负责,百分比为5%)

1、活动结束后一周内上交3-5份电子版新闻稿 5%

2、活动结束后一周至两周内上交的或上交数量不足 0%

3、未上交(以学年末为准) 扣5%

(四)学生社团在一学年内无开展任何活动 警告处分,并追究负责人责任。

(五)其他附加项目(特设此项意在鼓励学生社团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由组织部负责,百分比为15%)

1、学生社团或其成员以社团名义参与各类比赛获奖情况(百分比为5%)

(1) 国家级及以上比赛 5%

(2) 省级比赛 4%

(3) 区、市级比赛 2%

(4) 校级比赛(包括同级别其他学校的友谊赛成绩) 1%

注:学生社团应主动在期末向办公室上报相关获奖情况并上交相关证书复印件,组织部方可加分。

2、学生社团的刊物创刊及发表审批情况(百分比为5%)

(1)经审批 5%

(2)未经审批 0%

(3)未经审批,并造成不良影响者 扣5%没收查处,取消该学年社团考核资格,并追究负责人责任。

注:因文学类社团主要活动以文学刊物发行为主,故此条仍可适用。

3、学生社团参与校外组织(一般限制同类学生组织)交流合作活动(百分比为5%)。需经校团委批准后方可参加。

(1)上交邀请函,填写参与申请表审批情况

①经审批 2%

②未经审批 0%

③造成不良影响 扣2%警告处分,并追究负责人责任

(2)活动过程(由各大分会派人参与) 3%

工作程序:由各分会记录整个活动过程,并协助该学生社团的交流工作。

对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社团取消其评优资格,并责令其整顿或撤换负责人,直至取缔该社团

1、 违反法律或学校规章制度的;

2、 不服从校团委、校社团联合会管理者;

3、 六个月内无任何活动,机构涣散者;

4、 在每学期初限定时间内不注册者;

5、 未经批准,私刻社团公章者;

6、 进行与社团宗旨或学生身份不符的活动者;

7、 累计收到5次警告处分

五、短期考核

为促进各社团活动的开展,为学年末综合考核提供依据,社联对各社团进行短期考核。

1、 不定期在校区内开展问卷调查,对前段时期内各社团开展的活动进行打分,社联综合问卷结果,存档。

2、 每两个月进行小规模的考核,程序与学年末考核相同,结果上报校团委,校团委与社联各存档一份。

注:短期考核将作为学年末考核的参考

六、先进个人的评比

各社团按照自己的考核办法对会员进行内部考核,对表现优秀者可以推荐参与长安大学社团活动先进个人的评选。

凡会员人数在100人以上者,其评优比例不超过3%,会员人数在50至100人者,其评优比例不超过2%,会员人数在50人以下者,其评优比例不超过1%,会员人数以注册登记数量为准。

七、标兵社团的评比

根据动态评定和综合指标测评,确定甲、乙两个等级的学生社团后,从甲级学生社团中选出若干有较高声誉、形成特色、组织体系健全、财务制度规范、工作状况良好的学生社团进行标兵社团评选。

(一)、评比程序

1、 该学生社团必须是长安大学的甲级学生社团;

2、 评比由材料评定确定;

3、由学生社团联合会组织人员对参评学生社团的自评材料进行初评(参照评比条件),然后交由校团委进行复评;

4、评比的最终结果由校团委领导批准后抄送各院系团委、学生会,同时向全校公布标兵社团名单。

(二)、标兵社团评比条件

A、 自评材料

1、 社团评优申请;

2、 社团年终总结;

B、 评估内容

1、 模范遵守《长安大学学生社团管理条例》及其他有关规定;

2、 负责人品学兼优、吃苦耐劳、组织能力强、群众基础好;

3、 机构健全、制度完备、队伍团结、换届及时;

4、 学期初有创新的计划,学期末有完备的总结,活动有纪录,社团有档案资料;

5、 组织过若干个能代表本社团特色、创新的主题活动;

6、 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宣传自己,积极进行网络建设,建立本社团的主页;

7、 积极配合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工作;

八、奖励措施

1、 标兵社团、优秀社团负责人是当届的社团活动先进个人;

2、 标兵社团有资格直接推荐2名社团活动先进个人(不占指标);优秀社团有资格直接推荐1名社团活动先进个人(不占指标);

3、 标兵社团、优秀社团、社团活动先进个人将得到校级通报表扬及奖励;

4、 得到学校的经费重点扶持;

5、 社团负责人、社团活动先进个人加分在《长安大学学生综合评分办法》上有明确的界定;

6、 各社团成员的获奖证书均加盖校团委、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公章。

7、 各社团除了对本社团表现出色的成员加以通报表扬和物质奖励以外,不得擅自颁发证书予以奖励。

九、本方案解释权属学生社团联合会,最终由校团委审定

社团活动考评细则三为了促进学生社团系统自身建设,确保社团的正常活动和健康发展,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和《育才中学学生社团管理方案》、《育才中学学生社团活动章程》,制定本细则。考核在校团委的指导和监督下,由学生会具体负责。考核结果将决定其社团的升降级,并按照一定的比值,纳入育才中学教师综合量化考核,并计入育才中学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考核总分。

一、考评内容

考评将社团工作分为三大项及附加项。三大项内容分别为:社员人数考核项目、社团组织管理工作部分考核项目、社团活动部分考核项目。

注意事项:

学生会社团部对各社团的考核每学期一次。结合两学期考核情况,进行年度考核。

学期考核总分:社团自评分占考核总分的15%,会员反馈分占考核总分的20%,学生会社团部考核分占考核总分的65%。

年度考核总分:第一学期考核总分占年度考核总分的60%,第二学期考核总分占年度考核总分的40%。

二、考评程序

1.上交社团学期工作、活动总结手册(附照片)。

2.就一学期本社团的社员人数考核项目、社团组织管理工作考核项目、社团活动考核项目及附加项等方面的综合情况如实填写《育才中学学生社团量化考核表》。

3.学生会在社团的学期末会员大会上进行会员反馈评分。

4.学生会结合各社团的社员人数考核项目、社团组织管理工作部分考核项目、社团活动部分考核项目及附加项等方面的综合情况及会员反馈分加以考核。

5.学生会将考核结果上报校团委审核。

三、考评标准

(一)社员人数考核指标(10分)

1.不遵守育才中学社团管理办法的(0分),按照育才中学社团管理办法进行社员招聘及资格论证(2分)。

2.每学期末进行社员人数统计,与学期初人数相同或增加的(8分),比原人数少15%以内的(5分),比原人数少30%以上的(4分)。

(二)社团组织管理工作考核项目及考核指标(50分)

3.及时、齐全上交本社团社员名单及相关活动材料的(6-10分),延迟的(0-6分),不上交的(0分)。

4.每次社团活动结束后认真打扫活动教室,整理社团活动教室(门窗,风扇等设备),整洁卫生的(6-10分),马马虎虎的,(2-6分)基本上无人管理的(0-2分)。

5.按照学校要求每星期准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的(6-10分),偶而不开展活动的(2-6分),经常不开展活动的(0-2分)。

6.社团指导老师集会或相关负责人按时参加各类会议讨论,并积极发表意见和提出建议,及时准确的传达各种精神的(6-10分),经常不参加或参加少部分的议题讨论的(0-6分)。

7.社团骨干培养

(1)有健全的社团骨干培养计划和制度,并得到实施(6-10分),无计划、制度或未实施( 0 -6分 )。

(2)认真贯彻落实学生会评优工作( 6-10分 ),应付或舞弊( 0 分 )。

(三)社团活动考核项目及考核指标(30分)

8.特色活动(20 分 )

(1)不提前报批或不接受考核特色活动(0 分)。

(2)每学期结合社团特点,积极开展社团品牌活动( 5分 )

(3)活动主题及形式:

①主题好、形式多样有效(5 分 )。

②主题一般,形式单一(2 分 )。

(4)会员参与面:

①90%以上会员参加( 5分 )。

②75%-90%会员参加(2 分 )。

③75%以下会员参加(1分 )。

(5)活动策划、组织方面:

①策划周全,组织有效( 5 分 )。

②策划、组织欠佳( 2 分 )。

(6)活动结果:

①活动成效显著( 5 分 )。

②影响及效果不佳(2分 )。

9.其他活动( 10分 )

(1)不提前报批或不接受考核其他活动(0分)。

(2)每学期至少有一次内部活动( 2 分 ),未进行内部交流( 0 分 )。

(3)活动形式多样有效( 2 分),形式单一( 1 分 )。

(4)会员参与面50%以上(2分 ),50%以下(1分 )。

(5)社团内部成员有较好的交流、反映良好( 2 分 ),成员反映不佳( 1 分 )。

(6)活动在学校活动影响大效果好( 2 分 ),影响及效果不佳( 1分 )。

(四)附加项(10分)

1.完成校团委、学生会临时交办任务( 2分/项 )。

2.社团间合作开展活动成效及影响显著( 3分/次 ),影响及效果不佳( 1 分/次 )。

3.结合本社团特点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形象好(3 分 ),一般(1 分 )。

4.承办校级活动( 3分/次 )。

5.参加大型活动或比赛,学校的每次加1 分,校外的每次加3分。

6.在刊物、广播台、网站等媒体投稿并被录用,校级每篇( 1 分 ),市级每篇( 3分),省级每篇(5分 ),国家级每篇( 10分)

7.社团获得市级荣誉( 3 分 ),获得省级荣誉( 5 分 ),获得国家级荣誉加( 10 分 )。

8.借用物品和使用会议室不按照要求归还和清洁的社团( 每次扣 2 分 )

9.有损害社团间团结的社团( 扣 10分 )。

篇9

为贯彻落实《教育督导条例》(国务院令第624号)要求,建设一支高水平、专业化、适应教育督导工作新形势的督学队伍,特制定《督学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督学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加强督学队伍建设,促进督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提高教育督导工作质量和水平,保障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根据《教育督导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督学是受教育督导机构指派实施教育督导工作的人员,包括专职督学和兼职督学。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教育督导机构对所任命或聘任的督学实施管理。

第二章 聘 任

第四条 专职督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和程序任命,兼职督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根据教育督导工作需要聘任,并颁发聘书和督学证。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教育督导机构应配齐督学,建立督学动态更替和补充机制。国家督学数量由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根据国家教育督导工作需要确定。省级、市级、县级督学数量由本级人民政府或教育督导机构根据本区域内督导工作需要确定。

第六条 督学除符合《教育督导条例》第二章第七条的任职条件外,还应适应改革发展和教育督导工作需要,达到下列工作要求:

(一)热爱教育督导工作,能够深入一线、深入学校、深入师生开展教育督导工作。

(二)熟悉教育督导业务,掌握必要的检查指导、评估验收以及监测方面专业知识和技术。

(三)能够保证教育督导工作时间。

第七条 聘任程序:

(一)推荐:相关单位按要求向聘任单位推荐参聘人员。

(二)审核:聘任单位对参聘人员按程序进行审查、遴选。

(三)公示:聘任单位将拟聘督学人员名单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7个工作日。

(四)公布:聘任单位向督学颁发聘书,聘任结果向上级教育督导机构报备并向社会公布。

第八条 兼职督学每届任期3年,续聘一般不得超过3届。

第三章 责 权

第九条 督学按照《教育督导条例》规定开展教育督导工作。

第十条 督学受教育督导机构指派,履行以下职责:

(一)对政府及有关部门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进行督导。

(二)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实施督导。

(三)对师生或群众反映的教育热点、难点等重大问题实施督导。

(四)对严重影响或损害师生安全、合法权益、教育教学秩序等的突发事件,及时督促处理并第一时间报告上级教育督导部门。

(五)每次完成督导任务后,及时向本级教育督导机构报告督导情况,提交督导报告。

(六)完成本级人民政府及教育督导机构交办的其他工作事项。

第十一条 督学受教育督导机构指派,实施教育督导时可行使以下权力:

(一)就督导事项有关问题进入相关部门和学校开展调查。

(二)查阅、复制与督导事项有关的文件、材料。

(三)要求被督导单位就督导事项有关问题作出说明。

(四)采取约谈有关负责人等方式督促问题整改落实。

(五)对被督导单位的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 教育督导机构负责为兼职督学开展教育督导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第十三条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积极支持督学晋升职级或职称,为督学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第十四条 督学开展教育督导工作,须向被督导单位出示督学证。

第四章 监 管

第十五条 各级教育督导机构对督学工作进行管理,主要包括:

(一)实施督导时遵守有关规定情况。

(二)督导报告撰写并向教育督导机构提交情况。

(三)督导意见反馈和督促整改情况。

(四)按要求接受培训情况。

第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本级督学进行登记管理,动态掌握督学相关信息。

第十七条 督学与被督导对象的关系可能影响客观公正实施教育督导的,督学应当回避。

第十八条 督学应主动公开联系方式和督导事项等,方便社会了解督导工作情况,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九条 各级教育督导机构受理对督学不当行为的举报,经查实后依照有关规定处理。对督学违法违规等受到处分的,及时向上级教育督导机构报告。

第五章 培 训

第二十条 各级教育督导机构按照职责负责组织督学的岗前及在岗培训,新聘督学上岗前应接受培训。

第二十一条 督学培训可采取集中培训、网络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督学每年参加集中培训时间累积应不少于40学时。

第二十二条 培训主要内容包括:

(一)教育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和相关文件。

(二)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校管理、应急处理与安全防范等相关理论和知识。

(三)评估与监测理论、问卷与量表等工具开发在教育督导工作中的应用。

(四)督导实施、督导规程和报告撰写等业务知识。

(五)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六)教育督导实践案例。

第二十三条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指导全国督学培训工作及组织相关培训,地方各级教育督导机构负责本区域督学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二十四条 各级教育督导机构建立本级督学培训档案,对参加培训的种类、内容和时间等情况进行记录备案。

第六章 考 核

第二十五条 督学考核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 督导工作完成情况。包括实施督导、督导报告、督促整改、任务完成和工作总结等情况。

(二) 参加培训情况。包括参加集中培训和自主学习等情况。

(三) 廉洁自律情况。包括遵守廉政规定、遵守工作纪律和工作作风等情况。

第二十六条 各级教育督导机构负责本级督学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对专职督学、兼职督学进行分类考核,并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具体考核标准,采取个人自评和督导部门考核相结合方式对督学进行考核,对考核优秀的督学按相应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十七条 各级教育督导机构对督学考核后形成书面意见告知本人及所在单位并存档备案,作为对其使用、培养、聘任、续聘、解聘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八条 督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教育督导机构给予解聘:

(一)无正当理由不参加教育督导工作的。

(二)弄虚作假,,影响督导结果公平公正的。

(三),打击报复,干扰被督导单位正常工作的。

(四)受到行政处分、刑事处罚的。

(五)年度考核不合格的。

第二十九 条 督学不能正常履行职责须书面请辞,聘任单位于30日内批准并向社会公布。

第七章 附 则

篇10

关键词:高职教育 师资队伍建设 基本思路

一、学院师资队伍基本情况

1、专任教师整体概况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现有省级专业带头人及培养对象11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及培养对象9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院级专业带头人及培养对象45人,院级青年骨干教师及培养对象16人,现有专任教师395人,教授15人,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189人。

2、专任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学历结构看,学院师资队伍学历层次总体偏低,没有博士学位教师,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师少,硕士学位教师也只有61人,且专业分布不均衡,较大影响了我院高层次人才队伍的梯队构成及科研创新、技术研发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从年龄结构看,30岁以下教师34人,占教师比例10.8%;31-40岁教师137人,占教师比例43.5%;41-50岁教师129人,占教师比例41%;51岁以上教师15人,占教师比例4.7%。30岁以下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过小。

从职称结构看,副高职称教师比例较高,但正高职称人数离要求差距较大,根据每个专业至少要有1名正高职称教师的要求,至少需要40名正高职称教师。

从双师结构看,双师素质教师总量太少;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和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校外兼职教师总量太少,没有充分发挥兼职教师在指导实践技能课程方面的作用。

从专业分布看,系部之间生师比不均衡,趋高低两极之势:建筑与艺术设计系、财经贸易系、资源工程系生师比偏高;体育艺术系、农林工程系生师比偏低。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做法

1、实行全员聘任制、岗位津贴制和动态管理的教师管理机制

一是实施人事制度改革,推行了全员聘任制。按照“双向选择、竞聘上岗、择优聘用、三年一聘、合同管理”的原则,实现了对教师的动态管理,形成了人员能进能出,优胜劣汰,适应市场办学的教师管理机制。加强了对教师的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奖惩、职称评审、职务晋升和续聘的主要依据。

二是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提高了教师适应市场的能力。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适应市场办学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在岗教师的培训提高和双高教师的引进工作,实施了学历提升计划、职称提升计划、双师队伍建设工程、教学名师培养工程,采取了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校企合作培养的方式,确保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适应迅速变化的人才市场。

2、实行以绩效考核为重点,分配向一线教师倾斜

一是建立并实行了绩效考核制度。学院引进了iso9000质量管理理念,制定了《岗位考核实施细则》、《关于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暂行办法》等制度。实行了绩效考核与聘用、分配挂钩制度,岗位津贴中30%浮动津贴根据考核结果发放,年度考核不合格或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为基本合格者,予以了停薪待聘或安排转岗续聘。

二是确保了分配制度向一线教师明显倾斜。教学专业技术岗位起始档岗位津贴适当高于管理岗位津贴,设有专项经费或特殊津贴,优先保证了教授、专业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等有较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和生活条件。近三年,教师比行政管理人员津贴年均高21%。

3、实行兼职教师考核管理办法

一是建立并实行院系两级管理体系。学院统筹建立了“兼职教师资源总库”,并每年更新一次,进行动态管理。系部建立“系部兼职教师资源子库”,提出拟聘任的兼职教师人选,负责对兼职教师的工作安排、业务指导、监督及日常考核。

二是加强了对兼职教师的考核管理。实施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管理办法》,加强了对兼职教师的进口把关考核、教学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考核主要采取了日常考核、同行测评、学生测评、督导团随堂听课考核等形式,并把综合考核结果与兼职教师待遇及是否续聘挂钩。

4、实行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机制

一是制定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暂行办法》,实施了“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方案。要求专业课教师根据自身实际和专业教学科研需要制定个人双师培养计划,经批准后由系部指导和监督实施,主动帮助专业课教师联系培养基地。学院设立“双师型”教师培养专项经费,承担“双师型”教师培养全部经费,教师进行专业实践期间享受在岗同等待遇。

二是建立了校企合作培养、培训专业课教师的机制。专业课教师培养、培训主要依托行业企业进行。行业企业免收或减收专业课教师培养、培训费用,为进行专业实践的教师优惠提供食宿条件,安排专人指导,支付一定量劳务报酬或补贴;学院采取帮助企业培训新职工和在岗职工,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安排教师担任企业技术顾问,联合攻关,优先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优先推荐毕业生就业等方式回报行业企业。

5、重视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和道德修养教育

一是制定了《关于加强师德建设的决定》、《教师教学工作基本规范》等文件,把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考核贯穿到了对教师行为规范、业务水平、工作业绩等方面的考核,提高了教师对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了教师为人师表的自觉性和教书育人的使命感。

二是运用会议、网络、座谈、简报、征文、演讲、主题班会、事迹报告、现场观摩、联谊、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形成学校重视师德教育、教师注重师表形象、学生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三是通过开展“十佳教师”、“师德标兵”评选及教学比武等一系列活动,使教师进一步明确职业道德规范,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努力营造树师德、铸师魂、正师风的良好氛围。

三、地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

1、坚持科学发展,树立先进的师资队伍建设理念

一是要树立“教师资源是学校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学的理念是为人类创造知识、传授知识,传承人类文明,推动社会发展。建立起一支符合地方高职教育发展要求的师资队伍,对于加强院校建设,在高校竞争中获胜,培养社会需要人才,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和意义。

二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尊重知识,重视人才,关心人才,自觉贯彻人才强校战略。

三是要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在教师的标准和选拔问题上,既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又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

2、坚持政府主导,协调支持高职院校自主办学

一是地方政府主导办学方向、层次、结构和类型,主导专业调控和经费投入,对学校的教育行为起到一种宏观设计和分类指导的作用,而不应过多进行行政干预,特别是在专业教学和课程改革方面应尊重专家教授的意见。

二是地方政府应加大对高职教育的经费投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气氛,完善教学、科研奖励基金制度,重奖在教学科研上有突出贡献的教师,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

三是在人才引进、事业编制、科研立项、重点项目资助等政策上向高职院校倾斜,让学校能充分引进优秀人才,自主管理人才,正确使用人才,让优秀人才潜心科研,专心教学,能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