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成果奖励办法范文
时间:2024-01-24 18:06: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教学成果奖励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奖励取得教学成果的教师,鼓励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制定本制度。
一、考核加分:
1、教学技能:一等奖:全国级40分,省级20分,市级10分、校级3分;
二等奖:全国级32分,省级16分,市级8分、校级2分;
三等奖:全国级24分,省级12分,市级6分;
2、经验成果:(1)凡在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比赛(或主办的刊物)中,论文获奖或发表均按以下标准计分:(其中“”均算该级别的一等奖)
一等奖:全国级10分,省级6分,市级3.5分;
二等奖:全国级 8分,省级5分,市级3 分;
三等奖:全国级 7分,省级4分,市级2.5分;
3、荣誉称号(凭证书原件)
(1)个人荣誉称号 指“先进个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等。(2)奖励办法: 全国级8分,省级5分,市级4分、局级2分、校级1分
(3)个人单项奖(指在某次活动中获得的荣誉,如“优秀教案”、“优秀师德论文”等)按以上奖励办法的一半计算。
4、交流展示:(1)由学校或主管部门安排,教师承担校级及以上教研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展示课堂教学水平,但未评等级(或未发证书)的,每次按“教学技能”的一等奖加分,即校级3分、市级10分、省级20分、国家级40分。(2)由本人独立备课、撰稿并担任某专题的培训、交流的(必须是上台发言),每次均按“教学技能”的一等奖加分,即校级3分、市级10分、省级20分、国家级40分。(3)在学校迎接检查、验收工作中,被挑选来参加测试、座谈且表现良好、为校争光的,根据重要性和难易度,每人次加0.5—2分。
二、发放奖金:
1、对于正面宣传学校新人新事登报入刊的文章,对作者给予奖励。在县市级、地市级、省级、全国报刊杂志发表的文章500字以下每篇分别奖给作者20元、50元、100元、200元。500字以上的每篇分别奖给作者30元、60元、150元、300元。
2、对各类竞赛的奖励如下:教师辅导学生参加各级组织的竞赛,可获以下奖金。
奖级
国家级 xx省级
xx市级
xx市级
等级 奖金 等级 奖金 等级 奖金
等级 奖金
1 600
1
200
1 50
1 10
2 400
2 150
2 30
2 15
3 300
3 100
3 20
3 5
教师凡在省、市、乡承担观摹课、示范课、公开课、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等工作,并受到一致好评且受到表彰者及撰写论文,获各级正规学术报刊杂志刊登者,可获以下奖金。
刊物级别
国家 xx省 xx市 xx市
奖金
300
100
50
30
注:具体细则见科研计划。
3、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熟练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网页制作技术,并能制作高水平课件和网页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经学校考核,由学校发100元作为奖励。
篇2
作为地处西部的省属高校,近年来,西安科技大学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及学科优势,积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科研基础薄弱和科研经费紧张的双重压力下,寻求科研工作的特色发展之路。
为此,西安科技大学在科研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积极吸纳企业资金和社会资源参与学校科研产业,以学校为主体,全面承担校企合作项目,组织联合攻关,有效推动了该校科研水平的提高和科研基地的建设步伐,带动了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
值本刊记者深入陕西进行地方高校科研产业专题报道之机,西安科技大学主管科研产业工作的卢建军副校长,向记者娓娓道出了该校科研产业工作的创新做法及成功经验。
“双归属”与导向差异
当前,产学研一体化被视为高校科研产业发展的可行途径和基本方向,不断探索适合各高校科研产业发展的具体模式成为高校科研产业工作的关键所在。
卢建军认为,在高校、企业、社会间构建平滑的产学研一体化的科研产业发展模式,必须明确高校科研工作与企业科研工作的导向差异。卢将这种差异归纳为高校与企业间泾渭分明的“双归属”差异。
在卢建军看来,高校与企业在科研工作中,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双归属”。所谓“双归属”,对高校而言,是指长期以来,高校科研工作主要以学术成果和科技奖励为导向,缺乏市场意识和效益观念;对企业而言,是指企业的科研需要主要以市场和成本为导向,着眼于生产效益与效率的提高。
以学术成果和科技奖励导向的高校科研“双归属”与以市场和成本为导向的企业科研“双归属”,使得企业与高校间的产学研衔接步履维艰。为此,欲消除企业与高校间的衔接障碍,必须改变当前高校科研工作的“双归属”导向。
据了解,为改变高校科研工作的传统导向,近年来,西安科技大学出台了科研教学成果奖励办法和校内拔尖人才奖励办法,启动了博士科研启动金制度,修订完善了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研培育和重大项目策划基金管理办法、纵横项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和研究生导师遴选中建立了科研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一系列重要措施,逐步建立了符合学校实际,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管理体制,逐步将高校科研工作引向市场和效益导向的发展轨迹。
“双循环”与衔接失衡
为彻底转变科研工作的“双归属”现状,西安科技大学从实现内外产学研工作的良性循环着手,理顺内外部产学研循环机制。
卢建军指出,高校内部的产学研循环,主要是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科研与产业间的互动关系。
为促进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近年来,西安科技大学一直坚持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相结合。通过科学研究带动和推动教师队伍的成长,通过科研项目吸引人才、稳定人才,改善人才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状况;通过加强研究生的科研要求,推动研究生培养水平的提高;通过吸引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加强了本科教学实践,推动了创新人才的培养水平。一大批中青年教师通过参与科学研究特别是参与重大项目研究,自身学术水平得到很快提高,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
“学校逐步将科研产业培养人才功能纳入常规考核,将科研工作与人才培养的衔接制度化、常规化。”卢建军强调。
此外,为实现科研与产业间的平滑对接,西安科技大学大力强化科研、产业部门的交流与合作意识,促进科研、产业间的良性循环。
卢建军表示,高校产学研的外部循环,不能局限于学校科研部门与产业集团之间,规模化做企业不是高校产业集团的目标。“通过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经由产业部门孵化、培育成熟后成功转化,交由市场运作,是高校科研产业工作的根本出路,也是建设创新型高校的必然要求。”卢建军称。
大学研究院―产学研新模式的有益探索
“正处于筹建中、已初具雏形的大学研究院,是转变高校科研工作传统‘双归属’,理顺产学研工作‘双循环’的有益探索。”卢建军告诉记者。
发挥学科优势,结合学校现有科研条件和重点科研基地,是西安科技大学科研产业工作的着眼点。大学研究院拟以学校为主体,以人才为纽带,整合各学科科研实力,统一承接和组织科研项目攻关工作。
卢建军指出,大学研究院的主要职能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和社会为目标,建立起市场化的科研管理平台和科研转化平台。
篇3
世界名牌大学的办学理念中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是其主要内容之一,如哈佛大学教育理念包含有:“学校致力于创造培养学生自我依靠和终身学习习惯的平台”。剑桥大学的办学理念也含有“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即“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2]”同样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继续医学教育(continuingmedicaleducation,CME)是医学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适应现代医学飞速发展,为技术人员从业后获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所建立的终身教育制度[3]。
1医学影像学现状与发展趋势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放射学发展为诊断和治疗兼备的医学影像学,包括普通X线诊断学、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X线计算机成像(computerradiography,CR)、数字X线成像(digitalradiography,DR)、超声学、发射体层成像(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PE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SPECT)以及两种影像技术的融合如PET/CT、PET/MRI、SPECT/CT、DSA/CT等一次检查获得多种影像信息的成像技术和介入影像学,包括介入放射学和介入超声学等。传统X线摄片已逐步被CR、DR取代。CT不断更新换代,如螺旋CT(SCT)、多层CT,现已发展到128层CT等。MRI发展趋向于高场强、实时成像、功能MRI(fMRI)、显微结构成像、波谱分析(MRS)以及同质同性抑制技术等。CT、MRI成像速度和分辨率均明显提高,灌注、弥散、仿真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超声向超声造影、三维超声成像和介入超声学发展。核医学主流发展方向是分子核医学。
影像学诊断由大体形态学为主的阶段向生理、功能、代谢和分子/基因成像过渡,出现了分子影像学和功能影像学。图像分析由定性向定量发展。诊断模式由胶片采集图像和阅读逐步向数字采像和电子传输方向发展。信息科学的进展,促进了医学影像存档及传输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PACS)和远程放射学(teleradiology)的发展,网络影像学(networkimaging)以及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aideddiagnosis,CAD)将成为可能[4]。介入放射学的迅速发展和临床应用,介入治疗及其与内镜、微创治疗、外科的融合发展改变了影像学实践和服务方式,影像诊治手段日益先进,影像诊治水平明显提高,使医学影像学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学科创建于1935年的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放射科。在7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科技的进步,紧跟学科发展,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创建了医学影像学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学科建设、医学领军人才、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项目和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等措施,将“医学影像学与介入放射学”学科建设为江苏省135工程医学重点学科(2001年),放射科建设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2002年),“医学影像学科”获准为江苏省医学影像学科质量控制中心(2004年),“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创建为江苏省重点学科(2006年)。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创建于1990年,当年开始培养医学影像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经采用特色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课件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和教学名师培养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现已创建为江苏省普通高校特色专业(2006年)和江苏省高校成人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年),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实验室获准成为江苏省重点实验室(2007年)。本专业1984年开始招收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2003年成为江苏省唯一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单位。
2医学继续教育的范畴与其在重点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医学影像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和新理论不断涌现,医学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社会对从医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医疗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仅从医学院校教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医学工作的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人才培养和学科队伍建设是关键。为了使医学影像学专业医技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医德医风,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跟上医学科学发展脚步,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5],我们在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1)借鉴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即“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结合国情让全体教师和职工树立终身教育、自主学习的理念,即“活到老、学到老”。其特点决定了在高校从事教学、医疗和科研的教师和职工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我,把终身学习作为自我提高的一种方式。
(2)配合继续教育学院进行脱产、非脱产形式的成人学历教育,对象涉及本院医护人员与全国成人教育考生。
(3)配合研究生院进行在职职工研究生学历教育,对象涉及本院职工与江苏省乃至全国考生。
(4)与国外著名大学、学术团体保持密切合作,每年不定期邀请国外知名专家来院进行学术讲座和交流2~3次,对象涉及本院相关医护人员和研究生、本科生。
(5)学科学术地位决定了继续医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申报和开展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就要求本学科及学术水平在本专业领域中处于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在同行中具有领先地位,这样才能吸引众多的医技人员来院学习或进修。我们利用“中华医学会实用介入技术推广培训中心”基地,每年认真组织申报并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次以上,对象涉及本院医技人员和全国需要参加培训的各层次医技人员。在实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中,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申报和开展是学科学术地位和水平的具体体现,也是展示推广学科成果、宣传自我、扩大影响、构建学科品牌的优势,同时也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水平的主要体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
(6)常年接受国内各单位进修生来院学习、工作,积极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和职工到国内外著名大学或医院进行短期进修、考察或进一步深造。
(7)切实加强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执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和年轻医师五年住院医师轮转培训制度。科室每月组织一次青年医师读书报告会,以督促年轻人好学、向上。
(8)参加学术会议、撰写学术论文是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鼓励并支持教师参加国际性和中华医学会组织的高质量学术年会或专题学术会议以及省市年会,并制定了《参加学术会议及差旅费使用的规定和的奖励办法》。凡在放射学全国年会上进行大会发言的论文第一作者、在省市年会进行专题讲座或被评为大会优秀论文者,科室承担参加会议的所有费用,包括差旅费、住宿费、会务费和资料费。每年根据北京大学版“医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凡在目录内期刊上所发表的论文及SCI上所发表的论文,在单位奖励的基础上,科室根据影响因子再进行不同幅度的奖励,以此鼓励教师、职工多撰写、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科科研、教学质量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规模决定着学科和专业的发展规模,人才结构决定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层次,人才梯队决定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后劲,故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学科、专业的发展和教学质量。学科建设中,师资队伍是前提,学科带头人是核心,人才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根本[6]。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重点攻关项目,既是学科水平的体现,又是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同时也是人才培养、梯队建设、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取得高水平科技成果、确立学术地位的基础[7]。
坚持推进科技创新与培养、聚集创新人才相结合,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与建设科技创新团队相结合。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教师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将人才资源作为提高学科自主创新能力的最大优势,形成科技创新与教师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密切结合、互相促进的良性机制。多年来,我们本着“用好现有人才,培养青年人才,引进优秀人才,储备未来人才”的原则,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促进学科发展的根本大计来抓,并采取主动培养、积极引进、大胆使用、热情关怀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
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学科具有一支政治思想素质好,学科力量雄厚,学术造诣较深,结构合理,集教学、科研和医疗为一体的专业队伍。教师队伍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发展趋势好,形成了具有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的科技创新团队。35人中正副教授/主任医师18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1人,博士10人,硕士22人。近5年在研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际合作1项,省部级以上课题20项。获《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技成果奖14项;发表科研论文250余篇,其中SCI收录16篇、中华级期刊46篇;出版教材和专著16部,卫生部视听教材2部。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一贯注重于教学改革的研究,近5年来,主持教学改革课题14项,获教学成果奖15项。其中《面向21世纪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和《创建特色专业,培养医学影像学创新人才》分别于2001年和2005年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教改论文20余篇。
篇4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科技工作水平是反映一所学校综合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高职院校科技工作定位
高等职业院校在科技工作定位方面,首先需要明确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科技工作”和“科研工作”的差异
“科技工作”相较于我们之前常说的“科研工作”,内涵扩大了。科技工作包括科学理念和技术开发两个方面,科学理念包括科研及教研相关的内容;技术开发包括校企合作和专利研发等方面的内容。
(二)高职院校需不需要发展科技工作
在高职院校科技工作问题上,一直有“需要和不需要”两种不同的声音。《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完善教师资格标准,实施教师专业标准,健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探索在职业学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推进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加强职业教育科研科教队伍建设,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研究水平。”这就明确界定了高职需要发展科技工作。“只要是高等院校就要发展科技工作”,这是上一任教育部长周济院士讲的。当前,高校师资的学历层次在不断提高,不进行适当的科技工作,就会影响业务素质的提高,影响对本专业发展前景的掌握,就不会成为名师,甚至会贻误自己的前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人才的浪费。
(三)高职院校科技工作与本科及以上院校的区别
高职院校的科研与本科及以上院校的科技工作区别主要体现在侧重点方面。本科及以上院校科研支撑学科发展(国家、省的重点实验室),从事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研究和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从基础理论创新(国家基金)、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端项目研发(863、973以及重大攻关项目)、高水平论文等方面引领社会发展,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高职院校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高技能人才为目标,这一人才培养定位,要求高职院校更加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开展产学合作、工学结合等教育教学改革。高职院校的科研,实际上是科技融合,具有区域性和应用型的特点,重点解决应用技能、技术研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包括提供咨询、担当顾问、解决指导学生技能型提高的教学法研究,培养科研能力,使之逐步进入高水平的科研项目研究等。因此,科研成果具有理论成果、技术成果、实物成果和竞赛成果等。
随着内涵建设的不断深入,科技工作在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高职院校发展上看,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跨越,离不开对办学定位、发展思路等方面问题的科学回答;从人才培养质量上看,“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教师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反思与研究对提升民办高职院校人才配有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从服务行业、企业发展上看,科技工作成果转化成的技术服务项目可以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也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增强院校自身吸引力,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促进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科技工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二、当前高职院校科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科技工作虽然日渐受到重视,但审视高职院校当前科技工作现状,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科技人才相对缺乏,科技工作意识薄弱
高职院校大多数教师科研意识薄弱,往往认为自己只要把书教好即可,科研工作一方面不重要,另一方面也是渴望不可及,特别是新升格不久的高职院校,许多教师对科研的概念比较模糊,对科研工作感到十分陌生和遥远,部分教师虽然萌发了一定的科研意识,但普遍热情不够,许多教师认为教学任务繁重,无暇搞科研,认为科研费时、耗力,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关系不大。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科研工作抱有急功近利的想法,只是到了评职称、申报教学成果奖、精品课程时才意识到需要科研成果作为学术支撑。
(二)科技工作机制和政策不完善
现行高职院校科技工作政策中有关科研经费使用及管理、科技成果鉴定及奖励等均存在尚需改进的地方。主要是科技奖励标准要求较高而奖励太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教职工从事科技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制约了科技资源的优化组合和科技团队的发展,进而影响到科技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三)科技工作体量偏小
高职院校整体科技工作实力薄弱是有目共睹的,其成果与其作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极为不对称。同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科技工作体量偏小。一方面说明高职院校科技骨干,尤其是中青年科技骨干和交叉型人才数量严重不足,科技创新活力不足,教职工从事科技工作积极性未能得到充分激发;另外,高职院教职工承担高层级项目的能力不足,大多数项目是小打小闹,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拿到高层级项目数量极少,在组织申报高层级项目方面,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科技成果层次不高
客观地审视高职院校的科技工作,不难发现,教职工特别是教师对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重视不够、投入不够,这是导致高职院校科技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无论是立项课题、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还是取得各种科技奖项,均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层次,严格意义上的省、部级以上立项课题、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校企横向课题数量均凤毛麟角;原创性成果缺乏,申请专利数量较少,成果转化率低。
(五)科技工作领域比较狭窄
当前,高职院校科研处的岗位职能往往局限于纯粹意义上的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等涉及较少,科技开发职能尚未充分发挥,科技队伍分散,科技资源浪费严重,相关部门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合力。
三、高职院校科技工作水平提升对策
高职院校提升教职工的科技工作能力,提高科技成果数量及质量,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大对高职院校教职工科技工作能力培训力度
高职院校教职工普遍的现状是科技意识较差,科技能力较弱。所以在提升高职院校教职工科技意识的同时,要做好教职工科技工作能力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首先要选择科技工作能力比较突出的教授、副教授主持培训,培训内容涉及面要广,并有先后次序。具体来讲,应该以讲师、研究生、所有高校教职工的顺序,有侧重的进行分类培训。由于讲师审评副教授有相关科技工作的较高要求,培训讲师应以发表核心期刊为重要目标,努力培养其发表高质量论文的技能;培训研究生教师,应以其在研究生期间的学术方向为基础,培养其进行科技工作的习惯,写出论文等,并选择发表刊物;培训专科、本科教师,应以培训写作论文的方法、的流程为目标,培养其的基本技能。
加大对高职院校教职工科技工作能力的培训力度是治本之策,需要日积月累、常抓不懈才能逐渐收到成效。
(二)推进高职院校科技管理制度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科技管理制度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抓手:
1.全面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结合高职院校自身实际情况,逐步完善科技管理构架和科技服务体系,加强科技项目过程管理的全方位跟踪服务。
2.高职院校科研处需要强化自身职能,加大管理力度,各二级学院、部要落实监管责任,完善科技管理体系,强化项目的结题管理。
3.以制度和激励机制建设为核心,推动科技工作科学、快速发展。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奖励措施,加大奖励力度,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开展科技工作的能动性,力争形成一个有利于调动科技工作积极性、有利于科技团队建设的管理和运行体制,努力营造科技工作“比、学、赶、帮”的竞争氛围。
(三)以创新质量和水平为导向,建立科技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是科技工作的风向标,直接反映了高职院校科技工作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理念。科研处需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并建立切合实际的科技评价方法,对教职工科技成果层级、科技服务社会能力等进行综合考量。科技评价应坚持以创新能力为导向,催生科技成果和提升科技质量,这就需要做到三个方面:
1.坚持分类评价,尊重学科差异。
2.符合内涵要求,提高质量层级,强化对重大产出和标志性成果的引导。
3.各二级学院、部要有明确的科技成果产品目标和规划。
(四)加强科技工作团队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社会化和社会科学化的进程,科学研究已经结束了个体劳动状态,进入了集体劳动时代,科研任务的大型化和科研的综合性,需要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和专家联合起来共同解决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这就是科技工作发展需要团队精神根本要求。
高职院校应认真贯彻“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的方针,大力加强科技工作团队建设,具体为:
1.打破院部、学科界限,整合科技资源和力量,努力发展几个水平高、能力强的科技团队,在院内形成一支规模适中、结构合理、工作能力强的科技队伍。
2.积极提升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的研究能力,积极资助具有发展前途的科技项目,实现科技队伍与研究方向的可持续发展。
3.应确立“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观念,出台专职科技人员科技成果奖励办法,积极引进国内外相关学科、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和突出贡献的高层次人才,发挥聘用教授的引领和催化作用,上项目、带团队,提升科技水平,促进高职院校科技工作内涵发展。
(五)加强校企合作,大力开展横向课题研究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科技工作自然也不例外,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开展校企横向课题合作研究,是高职院校科技工作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的主攻方向。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一方面可以解决企业科技人员匮乏和技术研发难题;另一方面也给高职教师提供施展自身才华的平台,提升教师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水平,更有利于进行科技成果开发和转化。从具体操作上看,科研处需要与各二级学院、部密切配合,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特点,在现有校企合作单位的基础上,根据优势专业和专职教师情况,择优选择几家企业进行科技合作试点,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业务合作范围。
(六)重视实用型研究成果
高职院校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高技能人才为目标,这一人才培养定位,要求高职院校更加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开展产学合作、工学结合等教育教学改革。因此,科技工作应重视实用型研究成果,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强化专利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引导科技工作人员重视专利的申请和知识产权的获得,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成果。
(七)加强科技工作对外交流与合作
高职院校要积极学习其他单位的科技工作交流与合作的成功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利用,积极组织教职工参加各类科技工作研讨会、学术交流会,提升高职院校科技工作的知名度。
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016-02
目前高职教育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时期,籍高职院校评估契机,师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是高素质、高学历的青年教师已慢慢成为高职教育的中坚力量。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多数非师范院校毕业,存在教育教学能力不足、实践能力不够等问题,因此如何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促使青年教师更快、更好地适应高职院校教师岗位,是高职院校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作为2005年教育部评估优秀学校、2008年全国水利高职教育示范院校建设单位、2010年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近年来在各种建设中投入巨大,其中对师资队伍建设的关注度日益增加,更是把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看作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为此,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以确保培养工作确有成效。
一、高职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已开始逐渐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问题,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主要采取“学校主导+校企合作”的模式。“学校主导”强调的是学校的主导地位,主要是由学校为教师创造成长环境(如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安排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以及促进教师的积极参与等)。“校企合作”强调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作用,主要是在学校与企业之间构建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平台(即学校提供教学环境、企业提供实践机会、教师在校企之间开展流动培训)。“学校主导”与“校企合作”之间并不矛盾,两者的结合将学校的主导作用与校企的合作共赢进行了有效关联,培养成效更为突出,其具体措施与成效如下。
1.以制度建设为引导,形成梯队培养。“四大培养工程”(是指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工程以及师德师风建设工程)的实施和“四大管理办法”(是指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选拔与管理办法,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认定与管理办法以及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的完善,稳固了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制度基础。与校企实践相配套的科技项目管理办法、专利工作管理办法以及校企合作奖励办法等办法的制定,对教师踊跃参与校企科研项目、实现科研成果有效转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促进作用。“新教师、双师素质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的梯队培养模式由此展开,教师培养层次分明,针对性强,措施得力,因此培养成效显著。
2.以教师需求为基础,实现多元培养。青年教师培养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被学校列入年度计划,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开展,主要可分为校外培养和校内培养。校外培养可通过国内外进修培训、学术交流以及企业实践三种形式进行,校内培养可通过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到校讲座、新老教师“一对一”结对子、教研结合三种形式进行。近3年,参与国外进修培训40人,攻读国内博士学位6人,进入博士后工作站1人,学术交流学习2236人次,参与半年以上的企业实践109人次,累计688篇,出版教材117部,完成各类科研项目104项(其中获自治区教学成果奖10项),目前95%以上的青年教师参与并通过了校内课程项目化建设与课程教学能力考核。经过校内外培养,新增专业带头人70人、骨干教师155人、“双师素质”教师340人(“双师素质”教师所占比例高达91.52%)。其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超过85%。
二、高职青年教师培养模式存在问题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师培养工作中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1.组织机构尚未健全。在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中,学校一直紧抓培养内容、培养途径等关键环节不放松,但忽视了与青年教师培养相关的部门及人员的重要性,未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畅通的培养组织机构,工作中存在沟通不畅、职责不清等弊端,导致培养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屡受阻碍,最终造成培养效果不佳。
2.培养规划尚未明确。近年来学校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多采取“顺其自然”的策略,未重视青年教师的长远发展,未针对教师需求制定长远规划,存在培养目标模糊、措施松散等弊端,导致青年教师自我成长与能力提高的动力不足,甚至出现“职业倦怠”现象。
3.整体控制力度不足。在青年教师培养实施过程中,未能做好“目标管理、责任落实”工作,导致出现机构职责不清、人员工作推诿的现象;未能做好“科学指导、协调修正”工作,导致出现指导力度不够、纠错效率不高的现象;未能做好“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工作,导致出现教师积极性受挫、认为培训可有可无的现象。
4.流动机制稍显滞后。人才“流进”容易,人才“流出”太难,青年教师合理流动行为受阻,容易出现人才闲置或人才浪费的局面。如果教师与学校因为“流动”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意向,则容易导致出现“双输”局面。
三、高职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的优化措施
针对以上在青年教师培养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端,结合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其他高职院校的优秀经验,笔者认为可从组织机构、培养规划、整体控制以及流动机制这四个方面来优化高职青年教师培养模式。
1.树立整体化理念,构建立体培养网络系统。建立决策系统、指挥系统、培养系统、财务支持系统、条件保证系统以及信息反馈系统这六大执行子系统,把青年教师培养规划和目标,通过逐层分解形成具体指标,落实到相应的部门或人员身上,实行目标管理和控制。如决策系统主要负责信息调研和政策、方案、目标的制定,指挥系统主要负责方案、目标的整体实施,培养系统主要负责方案、目标的具体落实,财务支持系统主要负责资金筹集、使用,条件保证系统主要负责基础设施保障,信息反馈系统主要负责监督、修正方案、目标的完成情况。分属六大执行子系统的部门和人员会存在交叉现象,如教务处就分别在决策系统、培养系统以及信息反馈系统中承担职责,所以在系统运转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各部门的配合问题。 2.立足全局角度,确定立体培养战略规划。其主要内容包含指导思想、基本要求、主要内容以及培养渠道等。(1)指导思想。把青年教师培养作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与学校发展战略目标相结合,着重抓好“双师素质”培养。(2)基本要求。青年教师培养的短、中、长期目标以及战略目标的制定,应是环环相扣,呈链状分布,必须依托财务支持、条件保障、信息反馈等系统,有效发挥立体互动特征。(3)主要内容。把青年教师培养成为热爱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具有优秀的教师职业道德品质,拥有先进的教育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以及教育技术能力,全心全意为高职学生服务的“双师素质”教师。可通过确定培养目标、整合培养资源、优化培养师资、创建培养环境等措施来完成,关键要落实模块化目标的确立、电子导师制的引入、校企合作和项目依托、教学团队建设以及“三段式”培训等措施。(4)培养渠道。主要通过校本培养、高校培养、校企培养以及自我培养四大途径进行。
3.紧抓三个阶段,力求最佳效益的整体控制。要根据控制对象、时点的不同,做好青年教师培养三个重要阶段的控制工作:在前馈控制阶段,要合理分解规划、目标并具体落实到相应的部门和人员;在同期控制阶段,要针对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修正规划、目标;在反馈控制阶段,要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并加以具体落实。只有抓好以上三个重要阶段的控制工作,才能够从整体上把握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实现培养成效的最大化。
4.多方努力配合,建立健全合理流动机制。首先要学校依据国家相关教育法规,制定适应本校的配套管理制度,健全与之相符的流动、竞争、激励、约束、监督等运行机制。其次要构建高职院校与高职青年教师之间的沟通平台,让双方能够共享有关信息,并且互动交流,促进公共信息的增加。最后要妥善处理好高职青年教师“流进—流出”关系,辩证看待人才流动,及时掌握“流动”教师的心理需求,尽量减少人才“流出”,同时通过多途径、多手段促进优秀青年人才的“流进”,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四、结语
总之,高职青年教师培养问题是高职院校一直在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高职院校要遵循客观规律,有效激发青年教师参与培养的心理需求,营造有利于青年教师发展的全方位、立体化培养环境。而青年教师也要充分把握培养机会,发挥自身能动性,借助学校优越的培养环境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更好地为高职教育事业服务。通过学校与青年教师之间的各种互动沟通,力求实现学校发展和青年教师成才的“双赢”目标。
参考文献:
[1]程霞珍.国外职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8):24-25.
篇6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块化;实践教学
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更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难点。由于学校与企业合作在人才供需、目标定位、利益追求等方面存在矛盾,基于合作双方利益的不对等,校企合作往往停留在松散的参与合作阶段,缺乏实质性的深度合作,使得“校企合作”或是“校企合一”难以真正落到实处。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对校企合作建设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在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1 校企合作现有模式分析
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已经历十多年的发展,合作模式不断创新,合作的领域达到了一定深度和广度,按照合作的深度,可将校企合作模式分为浅层、中层、深层三个层次。
1.1 浅层次合作模式即“企业配合”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企业处于“配合”的辅助地位,它只是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条件协助完成校外实习的培养任务。学校按企业所需确定专业方向,并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具体表现为:一是,学校根据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制定基于岗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二是,企业为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解决学校学生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问题。
1.2 中层次合作模式即“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企业不仅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而且参与实施与产业部门结合的培养任务。学校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最直接的表现为定单培养,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将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术按照分层次、分模块的方式,集中地安排在前几个学期,而后几个学期则由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这种培养模式是先由企业招聘,通过笔试和面试的学生根据企业的要求,学校与企业共同组织对学生进行后期培养。经过培训的学生作为见习生到企业中参加项目实训,实训合格的学生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
1.3 深层合作模式即“校企实体合作型”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企业以立足于建设企业文化,构建学习型组织,促进企业创新为目的,主动与学校相互渗透,参与高校人才培养。企业对学校的参与是全方位的整体参与、深层参与,企业主动向学校投资,建立利益共享关系,真正实现“教学―生产”一体化。这种合作模式中,企业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办学过程和学校人才培养,分享办学效益。具体表现为:一是,通过“引企入校”,校企共建“校中厂”模式,在校内建立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二是,引校入企,校企共建“厂中校”模式,在工厂建立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不管哪种方式,校企双方必须签署协议,明确资源配置、成本核算、收益分配、财产管理、师生实训等方面的责权利,并共同制定生产经营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形成以“契约”为保障的利益共享机制。
2 校企合作开展方式探索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以下简称“专业”)是2004年与印度NIIT合作开办的特色专业,通过置换部分课程,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2006年,专业开始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途径,构建了基于软件开发过程以程序员为核心岗位的相关岗位群、基于岗位群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基于项目的能力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基于仿真工作场景的实践教学环境,有效地实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深度融合。
2.1 构建基于软件开发过程以程序员为核心的岗位群
专业依据业界权威的标准――软件统一过程(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理论,按着软件开发的流程,从RUP中提供的职业岗位入手,分析职业岗位的职责、候选者的经验和知识背景,确定了由程序员、测试员、技术支持、软件营销、界面美工、设计师、项目经理组成的岗位群,并结合当前软件开发技术的流行趋势及极负盛名Tiobe全球编程语言排名榜,将程序员做了进一步的划分,然后将这些岗旆治核心岗位、辐射岗位、拓展岗位和发展岗位4种类型:
核心岗位:程序员,专业面向的主要岗位。根据当软件开发技术流行性,进一步将程序员岗位细分为Java程序员、.Net程序员和Android移动程序员。
辐射岗位:测试员和技术支持。在培养学生核心岗位能力的同时,同时也培养其他岗位的能力,这些岗位为辐射岗位。如程序员开发完程序后需对程序进行必要的测试,并成功地安装在实际的应用环境中,这些能力正好是测试员需具备的能力。
拓展岗位:界面美工、软件营销、软件外包、微信开发、PHP程序员。通过附加专业拓展课来获得的岗位能力。一些学生有特长,他们想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来选择自己的就业岗位,如有艺术修养学生想从事界面美工的工作,英语、日语水平好的学生想从事软件外包的工作,口才好的同学想从事软件营销,看好Php网站开发的想学习Php技术,但专业核心课程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要求,学生可能通过选修专业拓展课来加强这些岗位能力的培养。
发展岗位:设计师、项目经理。在培养学生核心岗位能力,进行学期综合项目开发时,需要有学生熟悉其他相关岗位的能力,但因需要其他的综合素质或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不是每个人能达到的,有少部分学生可以达到或向这个方向发展。如设计师需要较强的自学能力,项目经理应具有项目管理的专业知识,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及领导能力。
2.2 构建基于工作岗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方面,专业始终坚持课程跟着岗位能力走的建设思路。课程体系中的每门课程都是针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力、专业通用能力、岗位特定能力三个层次能力开设,形成的主要思路如下:
①获取程序员岗位(Java程序员、.Net程序员、移动程序员)在实际软件开发过程中具有完整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归纳整合典型工作任务,按照职业成长的规律分类排序整理典型工作任务。
②将一个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一个或多个学习领域,一个学习领域对应一门课程,将多个典型工作任务中公共的学习领域划分为专业基础课,称为专业通用能力培养模块。特有的学习领域划分为专业课,称为核心岗位能力培养模块,该模块又包括.net程序员、Java程序员和移动程序员课程学习子模块。
③根据岗位群拓展岗位类型,开设了用于培养拓展岗位所需能力的专业选修课。
④开设相关的职业素养课程,用以培养学生的IT职业素养。如每个学期开设的ISAS信息搜索与分析技巧课程用来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表达沟通能力、时间管理能力。
这样就形成了由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组成的课程体系,专业基础课围绕不同类型程序员典型工作任务中公共的学习领域及职业素养培养开设,专业课紧紧围绕不同类型程序员特有的学习领域开设,专业选修课则围绕培养岗位群的拓展岗位能力开设。
2.3 构建基于项目的能力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始终坚持“以行业为依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突出核心能力培养”的原则,构建“以项目为载体、层次化、能力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层次化、能力递进”使学生技能培养及角色转换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综合、从熟练到精湛、从实训到生产、从校内到校外、从学生到员工的递进,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实践教学体系的层次由四个层次构成:
第一层次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培养的是学生专业通用能力、岗位基本能力和岗位特定能力。
第二层次为学期综合项目实训及校内生产性实训,培养的是学生项目综合开发能力。
第三层次为署假校外集中实训,培养的是学生在校外进行项目综合开发能力。
第四层次为校外企业毕业顶岗实习,培养的是学生现场项目开发能力,实现了由学生到员工角色的转变。实践教学体系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2.4 基于仿真工作场景的实践教学环境
为确保实践教学体系的顺利实施,专业与企业深度合作,组建与业界同步的多类型综合实践教学环境,形成了“校企联动、合作育人、协作生产、共同研发”的运行机制,实现学校教学环境与企业现场环境、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图2为专业实践教学环境体系结构示意图。
①专业建有多个教学做一体化软件类实训室,确保实践教学体系第一个层次学做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实施;实验室以软件产品开发流程为主线,营造真实的软件产品开发氛围,从合理利用空间和设备等硬件资源的目标考虑,引进物理产品线和逻辑产品线的概念,按物理产品线的思想规划实验室的布局及设备资源,按照逻辑产品线的概念配置软件实训环境,以满足第二层次学期综合项目实训及校内生产性实训的需要;专业依托长沙安博牛耳青竹湖实训基地,创建一个可同时容纳600人进行实训的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以满足实践教学体系第三个层次署假校外集中实训的需要;专业与企业广泛合作,共建立多个校外软件实训基地,以满足实践教学体系第四个层次校外顶岗实习的需要。此外,专业通过引入10个企业进校,采取企业化运作的形式,建有项目工作室10个,由学校、企业、教师各按一定比例投资入股,利益按股分配。每个工作室建筑面积86平方米,根据公司需要,划分为不同的工作区域,可接受15~25名学生进行真实项目开发,用来培养技术骨干,也是教师和公司人员一起进行科研的场所。
②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为实现校企双赢,形成一套完整的“共建共赢、协作生产、合作育人”的运行机制。先后制定了《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专项管理办法》,明确学校的人、财、物支持;制定《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协议》、《项岗实习管理办法》,保证校企合作双方如约履行各自权利义务,对校企合作过程以及后期成果进行保障性说明,保障企业的利益;制定《校企联合科研开发管理办法》、《科技成果奖励办法》等,鼓励教师主动和企业联系。制定评价标准,保护和激发双方参与合作的积极性。高职院校制订各专业开展校企合作工作的具体评价指标,纳入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在政府、行业组织等第三方的参与下,加强对校企合作的过程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评价指标包括实训基地建设的质量、人才培养的质量、科研合作的成效等,也包括培养人才的数量、效益,合作企业的成本、产值等。
③为规范实践教学环境的管理,专业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借鉴ISO90001、CMM及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完善标准化、工程化的管理体系,制定了“6S”现场管理制度、实践教学环境的分类管理制度、设备的操作规范、对外开放共享管理办法,制定了程序员岗位职责、软件开发流程规范、校内技能训练管理办法。
3 校企合作的实践成果
经过多年的努力,专业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思想的指导下,灵活组合“企业配合”模式、“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和“校企实体合作型”模式,实现了企业与学校的深度融合。2007年,专业成为民政部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2012年,专业成为湖南省软件技术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2013年,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获湖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校企合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建立长效机制,促进校企合作持续深入开展,需要政府、企业和学校共同努力。地方政府应加强鼓励和引导,充分调动学校和企业积极性,引导行业组织发挥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项目的评估、职业技能鉴定及相关鼓励工作。企业从战略高度看待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参与到合作教育中来,把学生看成一种待开发的人力资源,为学生提供实习、培训以及工作岗位,投入不大成本,获得所需要的人才将成为企业引进基础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模式。学校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生源情况能及市场需求,发挥职业院校的基础作用,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对接,不断总结经验和调整思路,在探寻与完善中摸索有效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和校企合作方式,总结合作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提炼成功合作案例的精髓,形成系统、完整的合作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冠华,王东.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24).
[2]付丽琴,黄荣英.度视角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初探[J].教育探索,2009(9).
篇7
关键词:大工程;科技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双师型”师资队伍
作者简介:李养良(1966-),男,甘肃庆阳人,九江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副教授;潘东(1973-),男,江西九江人,九江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实验师。(江西 九江 332005)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基于回归工程教育理念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JXJG-12-17-18)、江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培养材料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研究”(项目编号:JXJG-11-17-10)、九江学院2011年度江西省普通本科高校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021-02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工程实践活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科技全球化对工程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工程教育过分强调专业化、科学化,从而割裂了工程本身,因此,难以符合和适应当代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综合化发展的特点。在此背景下,“大工程观”作为一种新的工程理念已在工程教育界受到重视。[1-2]
一、大工程观与科技创新活动
1.大工程观的提出
“大工程观”作为现代工程教育理念之一,其渊源是1994年麻省理工学院(MIT)乔尔·莫西斯提出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改革美国“过度工程科学”化的工程教育体系,“重构工程教育”,“要使建立在学科基础上的工程教育回归其本来的含义,更加重视工程实际以及工程教育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工程不再是局限于狭隘的科学和技术内涵,而是建立在科学与技术基础之上的包含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等多因素协调的“大工程”。[3]大工程观要求学生知识的复合型和能力的多样性。大工程观所培养的人才具备从事复杂系统的生产、制造、设计、应用、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较宽领域的适应能力。
大工程观就是要求工程教育要为学生提供综合的知识背景,强调工程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4]在我国,可持续发展对工程师提出了新挑战,工程教育观必须变革,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目前实施的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只有真刀真枪地深入工程系统,通过大量的实践课程强化实践训练才能避免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应用的弊端,才能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发展需要的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这样的人才需求反映在学生的能力方面可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厚基础,宽口径;二是能诚实守信,适应性强;三是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四是具有工程实践的能力;五是善于思考,具有创新素质。培养学生以上能力的途径除了课堂学习外,完成课外学分、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也是一个重要的通道。
2.大学生科技创新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大学生群体在国家相关机构和学校的组织和领导下,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的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形式有两类:一类是思想创新,如大学生职业规划、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协会兴趣小组活动等。另一类是实物、成果创新,比如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维数字建模大赛、职业技能大赛、开放性实验室的科研活动等。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推动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反映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目前,尽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相当可喜的成绩,并且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但仍然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创新活动的形式多样,但缺乏完善的制度建设;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充分调动;学校对工程实践的投入不足,工程型师资力量和教学硬件设施不全;科技创新的成果流于形式的多,转化率较低。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更新创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加大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力度,在改革发展中解决问题。[5-6]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大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的内在联系
1.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生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平台
通过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首先,能够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同时,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工程实践,增强了实践能力,进而缩短了课堂教学与工程实际的距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学生课堂知识转化为工程实践能力的平台,真正体现了工程教育活动的内在规律和最终目的。
2.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工程知识的继承发展
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全方位的提高提供了舞台。如:参加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首先要认真选题,通过文献检索、市场调研等确定自己的竞赛题目,然后设计方案,进行上机演练、调试、修改完善、产品制作,在这些实践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在完成产品期间,要和老师、同学、公司、专家以及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等打交道,学生通过与他人交谈、交往、联系,学习了待人接物的道理,锻炼了个人处理好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能力,同时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团体合作能力和指挥协调管理能力。
三、架构基于大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1.积极营造创新气氛和氛围,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积极性是前提
营造创新氛围是办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前提。首先,要在舆论上大力宣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要通过学校的校报、学校校园网、广播、黑板报、科技讲座等多种形式来宣传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其次,要鼓励教师在课堂上、课外活动中都要向学生开展创新教育,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课外作业的布置要有针对性,有思考、有综合,也有创新;考试形式应该多样化,可以多出综合性开放式的题目,让学生有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对于有科研项目的教师要在科研活动中吸收学生,参与到课题的各个环节中。学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科技创新活动。
2.创新机制,完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制度制度是保障
完善相关制度是做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要进一步明确组织实施、条件保障单位和部门的职责,成立学校层面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教务处、学工部、团委、实验中心以及相关学院之间的相互配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合力。出台相关政策,制订一系列规章制度,从指导教师的配备和相关待遇、经费、工作场地及实验仪器设备等方面要大力支持。对于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活动的老师,要建立和完善在成果认定、职称评定、评优评选、出外学习培训等方面的激励政策。对于学生,则从课外学分的认定、优秀毕业生推荐等方面制订奖励制度,从而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有力支撑。
3.整合各类资源,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基础
学校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各类教学科研资源,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频率。特别是由二级学院分管的具有共享性质的大型加工设备、分析测试仪器,应该由学校统一管理。资源共享;配置充足的专项经费,加大对一些创新实验室或者实习基地的支持力度;卓有成效地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特别是和专业比较密切相关的企业要舍得花精力和一些费用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固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以学科专业为单位,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从专业课程的设置论证到实施要严谨求实,每门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的什么素质、培养哪种技能必须明确,能够体现育人特色;在毕业设计(论文)方面,题目的形式可以多样化,鼓励学生结合实习企业情况自选题目,指导教师把关等。
4.分阶段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重点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要持续开展必须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分阶段进行。大致可以分为初级阶段、中级阶段、较高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1)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属于启蒙认识阶段,适合于大一新生。刚入学的新生处于基础学科学习时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还是比较缺乏,但大一的学生有热情,精力旺盛。学校要下力气,做好前期工作,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术报告会、科技创新等活动来培养、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新兴趣。九江学院的“濂溪讲坛”从2006年至今已举办了101期,从开办至今邀请了国内著名学者、外交官、社会知名人士来校讲学,在弘扬九江的优秀传统文化、开拓师生的学术和文化视野、启迪人生智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学校一个重要的文化品牌。
(2)中级阶段。中级阶段属于认知阶段,通过结合大二专业基础课程实践,从学生开设的实验实践课程入手,经常举办一些专业化、体现学校特色的、与学科设置相匹配的各类学科及技能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九江学院每年都举办全国3D大赛选拔赛、三维数字设计大赛和信息技术水平大赛、钳工技能大赛等技能竞赛,通过比综合素质,加强课题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相结合,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实践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3)较高级阶段。较高级阶段属于实践阶段,由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设计、独立组织实施并进行信息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科竞赛作为发现人才、选拔人才、促进学生成才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在高校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7]由于九江学院积极参加江西省教育厅以及全国的学科竞赛选拔赛,学校在师资力量、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按照新制定的教学成果奖励办法,对于指导学生获奖的教师,根据获奖等级进行成果奖励,以此来激发师生的工作热情,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高级阶段。高级阶段属于实践提高阶段。经过前三个阶段的创新意识培养和熏陶,创新意识逐步成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实践活动,是每一位学生必须参与的一项实践教学活动。九江学院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个人的职业规划及发展要求选择毕业设计题目。从2010级开始,学校开展了课外学风的选修工作,要求本专科学生在完成必修学分后还应完成一定数量的课外学分,课外学分形式多样,有毕业综合技能测试、开放性实验、参与课题研究、等等;另外,学校在申报成功江西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的基础上,以此为依托,认认真真地选拔学生进入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准工程师培养,在企业聘请高级工程师以上的人员担任指导教师。每位指导教师最多指导2名学生,学生的毕业设计和大四的课程全部在企业完成。以工人的要求进行管理,以工程师的目标进行培养,力争使参加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学生一毕业就能够顺利进入岗位。
5.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关键
具备教师和工程师素质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构建是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应用型工程类人才是面向工程实际的实用型人才,要求培养的过程必须注重实践环节,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同时要拥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九江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以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作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切入点,[8]通过将教师下企业锻炼与企业骨干技术人员聘用相结合、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多渠道、多形式推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高的教师队伍。近年来,先后聘请中铁集团大桥七处、昌河集团、6354所等企事业单位的高工作为我院的兼职教师,同时利用寒暑假选派部分教师分别进入企业学习、锻炼。学院采取了相关考核和激励措施,使教师到企业锻炼制度化、常态化,这种“双师型”队伍在学生理论知识的储备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起到了源头引导作用。
四、结束语
近年来,在九江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直接参与的大学生自主创新实验项目30余项,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20余项。在2012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江西赛区预赛中,参赛作品11件,参赛人数48人,荣获第五届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决赛二等奖1项,江西赛区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在第七届全国应用技术水平大赛中,荣获机械设计CAD全国二等奖1项。目前,2009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部分学生正在奥盛(九江)钢线钢缆有限公司和中船工业集团6354所作为江西省教育厅首批“卓越计划”试点班的同学正在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他们从2012年9月入企,经过了许多岗位的培训,目前已进入毕业设计阶段,毕业设计题目全部是企业或研究所的产品开发或实验数据整理。有些同学的毕业设计工作量很大,几乎和硕士生相当,要学习ANSYS分析软件、学习机构设计软件Pro/E、UG及产品加工、制作,但是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
总之,只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加强科技创新的组织和管理、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制订完善考评机制、树立良好的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9]
参考文献:
[1]仲伟峰,何小溪,慕香永.基于大工程观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5):38-39.
[2]谢笑珍.“大工程观”的涵义、本质特征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35-38.
[3]张保森,王章忠.大工程观视野下材料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2,(26):19-20.
[4]杨琳.大工程观背景下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工程素质的培养[J].江苏高教,2006,(2):100-102.
[5]章启成,潘彩霞,陈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大工程观的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3):168-169.
[6]朱育锋.大学生“四段式”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与思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4):116-118.
[7]郭庆,魏莹莹,赵中华,等.以学科竞赛为支撑构建省级大学生科技创新交流平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3):13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