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奖励制度范文
时间:2024-01-24 18:06: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研奖励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Abstract: The incentive system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 seri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centive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raise the lev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mot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mobiliz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enthusiasm of broad masses of teachers and researchers.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reality, introduced the status of research work and incentive system, analyzed the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some specific observ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scientific awards system.
Key words: university;awards system of scientific research;scientific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4-0317-02
1 我校科研工作与科研奖励制度现状
我校是由原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原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在电子信息、现代制造与光机电一体化、知识管理与技术经济等领域形成了明显的优势与特色。“十一五”期间,学校科研总经费达到2.85亿元,实到经费1.79亿元;共新增科研项目国家级49项、省部级80项;共4283篇,进入三大检索论文917篇,出版学术著作86部;获得行业、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32项,取得发明专利37项、软件著作权133项。更难能可贵的是,学校连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4项国家科技奖励。其中,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0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为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调动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我校于2009年出台了最新的科研奖励办法。我校科研奖励办法中分别对科研项目、国家发明专利、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获奖、学术论文等不同项目规定了相应的奖励措施。具体奖励办法详见表1。
2 我校科研奖励制度存在的问题
在学校科研奖励制度的引导下,我校近年来科研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我们的科研奖励制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加以完善。
2.1 科研奖励主要偏向于科研成果的数量,对质量重视不够 我校目前的科研奖励主要的对象还是所发表的论文和一般的科研项目,侧重的是科研成果的数量,对质量的要求还不太高。学校的科研奖励办法中对取得国家级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都予以重奖。但实际上,取得这些国家级的项目和奖项难度很大。我校连续三年获国家科技大奖,是我校整体科研实力的集中体现。大奖的获得需要的是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高质量的项目作支撑。在科研奖励的实际操作中,学校主要依据的是教师和科研人员的数和科研项目到款数来计算科研奖励。学校对科研项目的质量情况则是基本不予考虑,对发表的论文则只对所发表的刊物的合法性有要求,对论文质量的好坏没有特殊要求。这样的科研奖励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起着阻碍作用。
2.2 科研奖励没有突出团队激励,对科研团队的作用重视不够 我校的科研奖励办法中规定,所确定的科研奖励是学校对在科技工作中取得高水平成果、获得高等级奖励、争取高级别立项、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单位、团队、个人的鼓励和褒奖。而实际上,科研奖励最终的奖励对象是个人,团队的作用还未被充分的重视。在核对科研奖励时,学校按照科研项目或论文的完成人署名来确定奖励数额。排名靠前的奖励多,靠后的则少,甚至没有任何奖励。做出贡献的人是一个团队,只不过由于课题申报或署名的限制,团队中的成员只能做出牺牲。在这样的情况下,团队的作用无法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对科研工作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损失。实际上,科学研究往往需要凝聚很多人的智慧,需要团队的共同努力来获得。单枪匹马或许能搞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但如果能通过团队的努力则能收获更大的成果。
篇2
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
真正的思想家,都是一面奔跑一面哭泣的人,他们要诠释一个时代的真理,就必须承受时代落差造成的悲剧命运。
1993年3月,当哈耶克逝世的消息在世界各地的新闻节目和报刊上传出后,整个热闹的思想界瞬间为之愕然,接着对这位“缔造了自由世界经纬”的大师爆发出如潮的哀思和敬意。这一情境再次证明了,人类对自己思想精英的理解、尊敬和珍视总是来得太晚。虽然哈耶克早在1974年就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殊荣,但这位思想巨匠的漫长的学术生涯,却充斥着社会大众和同行学者对他的误解和敌视。
最近十年,我国学者已陆续译出哈耶克的《致命的自负》、《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通往奴役之路》和《自由秩序原理》等著作,去年又翻译出版了《法律、立法与自由》,这是迟来的幸事。
《法律、立法与自由》是哈耶克经历17年的思考而分别于1973年、1976年和1979年发表的最后一部系统性的学术巨著。本书围绕标题所关涉的相应主题划分为三卷:第一卷为“规则与秩序”,第二卷为“社会正义的幻象”,第三卷为“自由社会的政治秩序”。
哈耶克在知识论上为本书提出了一个关涉人类命运的基本命题:
我们应当学到足够多的东西,以避免用扼杀个人互动的自生自发的秩序(Spontaneousorder)的方式(置其于权威当局的指导下)去摧毁我们的文明。但是,要避免这一点,我们就必须放弃这样一种幻想:我们能够通过刻意的思考而“创造人类的未来”……
哈耶克的这一最终结论,我认为在法律与立法领域可以转换为一个关于知识与自由的命题:承认人类的无知,尊重各种自生自发的秩序,是人类真正达致自由的前提条件。
哈耶克这里所说的自由,是一种允许所有的人运用自己的知识去实现自己的目的,且只受普遍适用的正当行为规则的约束的自由状态。这种状态为人们实现各自的目的提供最佳的条件,因此,“自由不只是许多价值中的一个价值,而且还是所有其他个人价值的渊源和必要条件。”这一命题还认为,只有当权威当局,包括人民依多数原则组成的权威当局,在行使强制性权力的方面受社会共同体所信奉的一般原则的限制的时候,自由才得以实现和维续,而奉行权宜之策则会摧毁自由。因此这种自由的标志是存在一个得到保障的私人领域。显然,哈耶克所承继的,正是由佛格森、休谟与斯密等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创立的,后来被柏林称作“消极的自由主义”,或“保守的自由主义”的传统。这一传统区别于以卢梭为代表的欧陆浪漫主义的“积极的自由主义”,或“伪个人主义”的自由主义传统。
哈耶克认为,承认人类的无知,即承认我们的事实性知识的永恒局限是达致这种自由的前提。每一个人都只能拥有所有社会成员所掌握的知识中的一小部分,从而每个人对于大多数决定着各个社会成员的行动的特定事实(更不用说自然的和社会发展的规律)都处于一种必然的和无法弥补的无知状态。正是这种无知,人类要对一个变动不居的大社会或开放社会的未来发展做出完全的预见或准确的预测显然是不可能的。哈耶克指出,承认人类的无知使个人的自由选择成为可能,而自由赋予了文明以一种“创造力”并赋予了社会以进步的能力。
哈耶克强调,威胁着人类自由的几乎永不枯竭的那个思想源泉在于人类理性的自负。由于这种自负,人类事实上已经把自身假定为全知全能的观察者和裁判者,在所有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更不用说奉行计划经济的国家了)里,都存在着政治家们试图“设计人类的未来”或重构社会的危险。这是一条终究会扼杀个人自由和通向奴役的道路。
哈耶克确信:“在我们这个时代,不仅是一些科学上的分歧,而且也包括一些最重要的政治上或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在最终的意义上都源自两种思想学派在哲学观念上的基本分歧。”一种是“演进的理性主义”,另一种是“建构的理性主义”,或波普尔所称的批判的理性主义和幼稚的理性主义之分。哈耶克认为:“建构的理性主义传统,无论是在事实和规范的研究结论上都可以被证明为一种谬误,因为现行的制度并不完全是设计的产物,而如果要使社会完全取决于设计,那就不可能不同时极大地限制人们对可资运用的知识的利用。”
哈耶克强调:
人不仅是一种追求目的的动物,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遵循规则的动物。人之所以获得成功,并不是因为他知道他为什么应当遵守那些他实际上所遵守的规则,甚至更不是因为他有能力把所有这些规则成文化,而是因为他的思维和行动受着这样一些规则的调整———这些规则是在他生活于其间的社会中经由一种选择过程即演化出来的,从而它们也是世世代代的经验的产物。
上述基本观点哈耶克主要是通过逻辑上相互关联的五个命题来阐述的:第一个命题是,所有的社会秩序或法律规则,不是演进的就是建构的:前者是指演进的理性主义赖以形成的自生自发的秩序、内部秩序、内部规则;而后者则是指在建构的理性主义指导下的“人造的秩序”、外部秩序或外部规则。前者是自由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建构或扩展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各种自生自发的秩序是社会理性研究的主要任务。
第二个命题是,自生自发的秩序是人之行动而非人之设计的结果。哈耶克在此提出了有关“自然”、“人为”和“人之行动而非设计”的现象的三分观,不仅对“自然”与“人为”的二元观提出了尖锐的批判,而且揭示了笛卡尔以来建构理性主义在法律领域中长期占支配地位的“社会秩序规则一元论”,以及把现实社会中“人之行动而非设计”的制度或规则分割出去的过程、条件和危害。在这一基础上,哈耶克阐述了关于内部规则和外部规则的“社会秩序规则二元观”。强调了内部规则作为“自由的法律”与传统、习俗、惯例,乃至于私法与普通法的密切关系,及其在司法过程中的应用和对于自由制度的独特意义。
第三个命题是,法律先于立法,经由立法的方法而制定出来的法律主要是公法,即主要由宪法性法律、财政立法和行政法组成的强制性组织规则或外部规则。这一命题还指出,在过去一百年的岁月中,通过大量的“社会”立法把私法转换成公法而严重损害了自生自发的秩序。———“这种立法的目的乃在于把私人的活动导向特定的目的并有利于特定的群体。正是受‘社会正义’之幻象的激励而做出的这些努力,使得那些目的独立的正当行为规则(或私法规则)一步一步地变成了目的依附的组织规则(或公法规则)。”这一命题导出了第二、第三卷要分别深入阐述的第四和第五个命题。
哈耶克在第二卷中提出和论证的命题是,时下通常所说的“社会的”或分配的正义,只是在上述两种秩序的后一种,即建构的或组织的秩序中才具有意义;而它在自生自发的秩序中,也就是斯密所说的“大社会”或波普尔所谓的“开放社会”里,则毫无意义且与之完全不相容。接着哈耶克在第三卷进一步阐述了一个重要命题:那种占支配地位的自由民主制度,因同一个代议机构既制定正当行为规则又指导或管理政府,而必然导致自由社会的自生自发秩序逐步转变成一种服务于有组织的利益集团联盟的全权体制。像布坎南一样,哈耶克意识到,制宪者的当初设想和时下盛行的各种制度都不可能使个人自由得到充分的保障,而正是这一认识促使哈耶克在《法律、立法与自由》中最后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什么样的宪法性制度安排,才可能对维护个人自由有最大的助益。
综上,哈耶克的五个命题都是建立在人类的无知或有限理性的知识论基础上,从不同维度或层面上提出尊重、发现、拓展和重构各种自生自发秩序对于维护人类自由的重大意义。
像哈耶克的其他重要著作一样,《法律、立法与自由》赢得了读者,也找到了它的批判者。本书在学术上面临最大的挑战也许是如何在自生自发的秩序与建构的秩序之间,或内部规则与外部规则之间,制度的稳定与创新之间,以及制度的借鉴和本地化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哈耶克对此试图做了一些努力,但仍被普遍认为具有“唯传统主义”的色彩。他未能充分阐述制度得以创新的可能和主要路径,更未能解释今天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学习和模仿包括法律制度在内的西方文明如何成为可能。在演进与建构之间,哈耶克前后也表现出内在思维理路的矛盾,正如布坎南指出的,哈耶克关于个人自由主义的制度与理论的论述,以及宪法模式的重新思考和设计问题都强烈地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思维特性。哈耶克关于立法与制定法的看法不但与现实社会的情况相左,而且无法在知识论上反驳近年机制设计理论对立法合理性的旁证,即立法作为不完全信息博弈下的机制设计,可以处理为一个关于信息和激励(满足参与约束与激励相容约束的原则)的实证问题。这种立法及意义多少与哈耶克论述的情况已经不一样了。此外,哈耶克在本书中对若干重要概念的运用未能保持一致,如关于自生自发秩序、内部秩序和内部规则的提法等等,在这个方面哈耶克本人也承认,他希望通过在特定场合运用特定用语使问题得以更清晰和明确表述而弥补用语不统一的缺陷。
篇3
(1)聘任制的准入和时效。高校聘任制对不同的学术职业梯次没有采取相应的评价标准和任职方式。职业的准入规定和时效性没有和高校教师的考核挂钩,学校和教师的责权不明晰,不利于学术发展。
(2)聘任制对学术发展的干扰。聘任制的实施程序还有待走向公正透明,高校对教师队伍的甄选机制还有待公平。行政部门掌控了高校教师的实际利益,比如教师岗位的定置、评职称、晋升职务等。这使得高校教师的学术权力受到了削弱,学术自治和自由难以开展,不利于学术公平。而教师的解聘和聘用后的保障机制,都受到行政上的制约,对学术自治和自由产生了掣肘的作用。所以,建立多元化的高校教师聘任制,促进高校教师学术的异质性、多元化特色发展势在必行。
2.奖励制度和促进学术创新的关系
(1)奖励制度对高校教学、科研的导向。目前我国高校奖励机制主流还是以市场化作为导向,教师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减弱,热衷于迅速获得物质上的利益。因此,高校奖励制度要建立在工作性质和学术职业上,坚持内在激励和外在的物化奖励相结合,最大限度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术创新。
(2)奖励制度对促进学术创新的利弊。有利的方面是:拉大了教师的收入差距,打破了平均主义,有实绩的重点岗位受到了追捧。弊端是长期的学术后备力量的培养被忽视,边缘学科的学术职业发展受到制约,价值的货币的走向决定了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定位。高校作为学术性团体,应以学术为特征。建立适合高校教师学术发展的氛围,使得学术能自主发展,尊重学术职业群体的异质性、多元化,为高校教师学术创新提供有利的环境。
3.学术职业发展和高校教师发展制度的关系
篇4
关键词: 知识产权;科技奖励;自主创新
中图文献号: F062.3 文献编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7.01.002
0 引言
科技奖励制度的设计初衷是为了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该制度对推动区域自主创新具有重要作用(李晓峰,2014;徐顽强等,2011;何科方等,2008)。2001年8月,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结合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实际,湖南省颁布了《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该办法设立了科技进步奖、杰出贡献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009年湖南省对科技奖励办法进行了修订,进一步完善了奖励体系。新修订的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励体系中包括5类奖项: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湖南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奖励工作,科学技术奖励经费由省财政单独列支。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每年都出席科技奖励大会,为获奖代表颁奖,并作重要讲话。十五年来,湖南省共颁发科技奖励2922项,其中科技进步奖2594项、技术发明奖93项、自然科学奖217项、杰出贡献奖11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7项。这些奖项的颁发为大众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引导了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促进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造就和培养了一批一流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一线创新人才。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在推动本省科学技术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保护创新成果、激励发明创造目的的知识产权制度同样对我国自主创新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刘雪凤等,2015;顾晓燕,2014;庄子银等,2013)。科技奖励制度和知识产权制度协同激励和推动自主创新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学界的认可(唐恒等,2014;冯楚建等,2013;杨兰蓉等,2006;邓莉,2006)。现有研究表明,我国的科技奖励制度体系逐渐趋于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也更加细化和量化;在科技奖励与自主创新以及知识产权与自主创新方面均有了相关的研究成果。但从促进自主创新的角度出发,现有研究主要还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针对奖励后的自主创新效果评价方面的研究不多,特别是缺少相关实证研究;二是,研究中普遍忽视知识产权因素的导向性,评价体系中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不够。
因此,本文选取湖南省科技奖励体系中,受众最广、与知识产权相关度较高的科学技术进步奖进行实证研究,以检验知识产权视角下湖南省科技奖励对自主创新的推动效果,探讨科技奖励和知识产权协同推进自主创新的具体路径。
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1 评价指标的选取
本文从创新规模、创新质量、成果市场化情况三个维度评价知识产权视角下科技奖励促进自主创新的效果,并以知识产权相关指标来衡量各个维度。本文构建的知识产视角下科技奖励推动自主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共有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部分指标的具体含义如下:
(1)创新数量。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创新成果主要包括论文和专利。因此,创新数量可以从论文数量和专利数量两个方面来评价。其中,论文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申请人的科研水平。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一部分,能够充分体现科技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而其中的专利授权数量的说服力度更强。
(2)创新质量。从知识产权的角度出发,创新质量同样可以依据论文质量和专利质量来评价。其中,论文质量可从论文被引数、CSSCI、SCI/SSCI、CSCD收录情况两个方面来评价。论文被他人引用的情况是评价研究成果在科学界影响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其论文的CSSCI、SCI/SSCI、CSCD收录情况的统计更好得显现了论文质量水平。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而发明专利的科技含量较高,所以发明专利的数量更能体现创新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因此,本文选择发明专利授权数作为专利质量评价指标之一。专利授权在总申请量的占比、专利有效率和专利被引数也能说明专利质量。其中,专利有效率本文采用的数据是2009-2011年间统计的专利在这三年中的未失效所占的比例,同理类推到2013-2015年的专利。
(3)成果市龌情况。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多以专利转移转化的形式表现。其中,专利的转化、许可能够实现创新成果的应用和产业化,将技术转化为经济成果,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专利的质押次数则表现了该专利成果的获利能力强,成果成熟度高,所以该指标也能表现出专利成果市场化的情况。
1.2 评价指标权重的设置
由于单纯的主观赋权法或客观赋权法并不能准确的确定合理的指标权重,且知识产权视角下影响科技奖励评价的因素较多,关系复杂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因此本文综合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层次指标的权重。本文邀请了5位知识产权和科技奖励领域的学者专家对科技奖励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两两比较判断,得到判断矩阵(判断矩阵反映了人们对各因素相对重要程度的认识,一般采用数字1-9及其倒数的标度法来表示)并赋值,从而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根据5位专家的两两判断,得到如下判断矩阵:
所以,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W值可作为权重。创新规模的权重为0.1429,创新质量的权重为0.2857,成果市场化情况的权重为0.5714。
同理,对各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设计。根据五名专家的判断矩阵,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的专门软件yaahp的群组决策功能计算得到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见表3所示。
从表3中可以看出,对于一级指标而言,综合五位专家的判断矩阵后,创新规模的权重系数为0.1429,创新质量的权重系数为0.2857,成果市场化情况的权重系数为0.5714,说明相比创新规模和创新质量这两个指标,成果市场化情况更能反映创新效果。对于二级指标,创新规模中的专利授权数量权重系数最大,为0.7089,其次为专利申请数量,论文数量,说明相比其他几个指标专利授权数量更能反应创新规模;创新质量中专利被引数的权重系数最大,为0.3706,其次为专利有效率和专利授权/申请比例,论文被引数最小,说明在创新质量中专利被引数对其有较大影响;成果市场化情况中,专利质押数的系数最大,为0.2819,其次为专利转让数,说明相比其他两个指标专利质押数最能反映成果市场化的情况。从层次总排序来看,权重系数较大的为专利质押数,其次为专利转让数,第三位为专利许可数,接下来是专利被引数和专利授权数量,这五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明显大于其他指标,在对科技奖励促进自主创新效果的评价中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2 实证研究
作为研究人员集中地的高校在科技奖励获奖者中一直占有较大比例,所以选取高校或者高校参与的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获取项目组作为实证对象,对于研究知识产权视角下科技奖励对自主创新的推动效果检验有一定的代表性。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本文从2012年湖南省84项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名单中选取74项,在构建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科技奖励促进自主创新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这些项目组在2009-2011年(以下简称该时间段为“前三年”)以及2013-2015年(以下简称该时间段为“后三年”)两个时间段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搜集处理。在本文选取的动态追踪阶段(2009-2015年),湖南省科技进步奖在奖励设置、评审和授予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并没有发生改变,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策环境。
样本数据处理结果(参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仅有43%的项目组在获奖后三年间的创新效果指数高于获奖前三年的创新效果指数。这说明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对于获奖者自主创新的后续推动力并不理想,科技奖励制度对自主创新效果的推动作用有待提升。结合调查中的具体指标数据分析,可发现,项目组获奖后创新效果指数偏低主要是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一是,获奖组数量在获奖前普遍高于获奖后后,占比达66.2%,且论文被引数前三年的统计数据也高于后三年;二是,获奖组专利申请数量在获奖前也多高于获奖后,占比达60%;三是,在专利授权数、专利被引数方面前三年高于后三年的项目数占总项目数的比例也都大于50%。
结合湖南省科技奖励评审办法及科技进步奖评价指标,本文将以上现象的出现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
(1)相较于论文及专利数量等因素,奖项评价指硕月畚暮妥利的引用率等反映创新质量的因素强调不足。这直接影响了科技奖励对创新质量提升的推动作用,进而影响整体的创新效果指数。人们对利益的不正当追逐以及制度自身的不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可能会发生异化,并导致学术不端行为以及学术浮躁等行为的产生[19]。这是样本项目组获奖后在数量、论文被引数量、专利申请、授权以及被引数量等方面相较于获奖前没有增长反而减少的原因之一。
(2)现有奖项评价指标对专利转让、许可、质押等成果转化情况相关指标突出不足。尽管当前湖南省科技进步奖的评价指标中强调了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但缺少从知识产权的角度对科技成果经济社会效益的衡量。而基于知识产权的成果转化情况是创新效果指数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这导致了基于知识产权视角对科技奖励推动自主创新效果的评价结果并不理想。
(3)现有科技奖励制度只能根据已有成果进行奖项评选,缺少对获奖组后续发展的跟踪激励。调查数据显示,获奖后项目组在专利许可、转让以及质押等成果转化方面表现并不理想。这说明,一些获奖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最终造成资源的浪费。对项目的错误评估会造成:一方面科技成果本身的转化率降低;另一方面,真正从事成果开发的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大大削弱[20]。
(4)科技奖励评选中项目组成员相关规定存在缺失。调查中发现,获评科技进步奖的一些项目组成员在以上可量化指标中的贡献很小,有的几乎没有。这些人员在获奖后的创新成果也十分稀少。这导致了获奖项目组获奖后创新效果的整体下滑。这种将没有做出实质性贡献的人员列入成果获奖组人员名单中的行为,无疑会造成奖励不公,特别是对获奖项目组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而言。现有科技奖励制度缺少对项目组成员填报的相关要求,很容易导致这种不公平现象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他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导致创新效果不佳。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建立已有17年。它更多地是作为一种荣誉性激励措施,为提升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促进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知识产权制度则从保障科技人员创新成果的相关权益出发,以为促进创新提供一种经济性激励路径。现有研究中将科技奖励与知识产权相结合来探讨对创新的推动的成果并不多。因此,本文尝试性地基于知识产权视角,构建了一套科技奖励推动自主创新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2012年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对比这些项目组在获奖前后一段时间内的自主创新效果指数,本文分析得出:仅有43%的项目的创新效果指数在获奖后高于获奖前,且在数量、论文被引数、专利申请数量、专利授权数以及专利被引数等反映创新数量和质量的指标上,相关数据在获奖后高于获奖前的项目组也都不足50%。由此可知,从知识产权的视角出发来看,湖南省的科技进步奖在项目评审中对知识产权因素重视不足,奖励制度对获奖者后续自主创新能力的激发还有待提升。
3.2 建议
基于以上研究发现及原因分析,为充分发挥科技奖励与知识产权协同推动自主创新的作用,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效果,本文重点针对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制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2.1完善项目评审标准,强调知识产权相关指标
加大科技奖励评审中知识产权因素的权重,兼顾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的考核,进一步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市场化的重要性。从而,力求实现科技奖励对自主创新规模、质量和经济社会效益的多维度推动作用。
3.2.2改革奖项申报方式,实行单位推荐制为主
单位推荐制即由项目主要承担单位组建专家组在对项目进行全面评估后推荐给政府,政府审核通过后授予奖励。通过单位推荐制可将项目成果登记、应用等管理工作交由推荐单位直接负责。同时,推荐单位还应负责对获奖项目后续创新、成果推广应用等工作进行跟进,并将实际情况及时反馈给政府。政府可组织专家团队综合意见决定是否对相关成果后续发展进行支持,以增强科技奖励对自主创新的持续性激励。
3.2.3完善科技奖项设置,鼓励企业联合设置奖项
除了现有的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以及湖南光召科技奖等政府奖项外,应当鼓励企业联合设置科技相关的民间奖励,充分发挥社会各方力量,重点推进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创新。
3.2.4完善奖项申报要求,合理规范项目组成员填报
在项目申报要求中明确指出项目组各成员对完成项目的具体贡献,以及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取得的创新;成果,并需给出论文、专利等证明性材料,以保证奖励授予的公平性,从而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避免由于奖励不公带来消极作用,影响科技奖励对自主创新的推动。
参考文献:
[1] 李晓峰. 产学研合作的新发展及政策启示――基于2013国家科技奖励数据的分析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57-60.
[2] 徐顽强,何菲.科技奖励制度促进自主创新战略的作用机制研究 [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27):56-60.
[3] 何科方,钟书华.自主创新对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变迁的影响[J].科技管理研究,2008(5):3-5.
[4] 刘雪凤, 高兴. 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绩效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5,(7):75-81.
[5] 顾晓燕. 自主创新模式对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创造影响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4(1):11-14.
[6] 庄子银,丁文君.知识产权保护、模仿与南方自主创新 [J].经济评论,2013(3):5-18.
[7] 唐恒,冯楚建.知识产权视角下科技奖励推动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 [J].中国科技论坛,2014(5):10-15.
[8] 冯楚建,李娜,唐恒.科技奖励与知识产权协同促进自主创新作用机制研究 [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9):1-5.
[9] 杨兰蓉,陈强,郭潇.国家科技奖励获奖项目成果推广应用的综合激励政策 [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6):17-19.
[10] 邓莉. 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制度经济学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6(9):219-221.
[11]周松兰.中日韩国家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研究 [J].中国科技论坛,2008(3):140-144.
[12]王杏芬.R&D、技术创新与区域创新能力评估体系 [J].科研管理,2010(S1):58-67.
[13]安蓉,马亮.西部地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J].科研管理,2015(S1):15-21.
[14]徐迎,薇.专利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19):75-80+68.
[15]仵凤清,李建侠.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 [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11):33-39.
[16]THOMASJR. Responsibility of the rulemarker:comparative approaches to patent administration reform [J].Berkeley Tech.LJ,2002,17:727.
[17]Van Pttelsberghe de la PotterieB. The quality factor in patent Systems [R].Bruegel Working Paper,2010.
[18]宁连举,张沙沙.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移动通信产品创新评价模型[J].科研管理,2010(3):176-182.
[19]袁建湘.科技奖励中的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J].科技管理研究,2008(7):1-3+6.
[20]张淑云,郑洁,李博文.基于科技人员视角的农业科技奖励激励作用探析[J].农业科技管理,2013(2):80-84.
篇5
关键词:高校 科研奖励机制 现状问题
随着科研项目成果的日益增加,各高校出台了各种科研奖励机制,但同样也出现了各种弊端,学术腐败现象不断增加,这并不利于科研管理和高校科研健康发展,同样也影响了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
一、科研奖励机制现状
(一)科研奖励机制的法律保障
我国并未制定一部较为系统全面有关高校科研奖励机制的法律,制定的法规条文较为分散,仅一些针对特定科研奖项的条文,如《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等。在高等教育投入和条件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提供了一定法律保障。
(二)高校科研奖励机制的多样性
国家各部委地方政府部门对科研奖励设置了各种资金资助,如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教育部资助项目、文化部资助项目、省社科基金项目;也设立了一些相关奖项和人才工程以激励科学研究的发展,如“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科学进步奖”等。
教育部1999年下发了《关于当前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高校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职员聘任制和行政职务聘任制。近年一些高校引入科研工作量计算方法,根据各学校情况建立了科研成果奖励制度,以求在校内公平公正;部分高校以教师科研成果产出量作为工作考核标准,考核结果与教职工工资、津贴、奖金等挂钩;有些高校还引进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在竞争压力一定程度上增强的环境中刺激高校教师提高自身学术素养,工作效率、教学质量等。
二、高校科研奖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奖励方法手段问题
我国高校科研奖励手段主要以物质奖励为主,多表现为金钱奖励。在科研上充足的资金支持的确较为重要,但这也造成高校往往注重物质奖励手段而忽视了精神奖励的存在。然而精神奖励在科研奖励中也应当占有一席之地,树立一定的精神榜样,对发展高校科研有精神上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而现实中物质奖励的投入和锁创造的物质条件,有时对科研研究也是不够的。高校大多采用正面奖励机制,对负面的行为缺乏处罚规定,从积极层面上讲的确是促进了高校科研的发展,但由于缺乏对负面行为等的规制约束,也造成了不少问题的出现,学术抄袭等弊端的显露也进一步说明,奖励之外同样需要建立较为完善的约束机制。
(二)奖励评审机制的不合理性
当前我国高校科研奖励的评定有一定主观性,在学术奖励标准上虽然制定了相关规定,但标准运用、衡量尺度并非完全客观,一些评审不可避免的以主观评价为准。大多高校对教师采用职称聘任制度,评价体系建立不够健全,职称评定的考核标准存在一定主观片面性,且评价方法简单。如职称材料送审评审过程就缺乏透明度,较为主观的评价也可能影响公正客观。一次职称聘任后,教师往往终身受益,科研人员也容易因此丧失工作目标和动力。高校的薪酬普遍偏低,对科研人员承担风险的补偿和安全保障也相对不足,在奖励机制中大多以取得的成果为奖励,但就研究过程中承担的风险或受到的损失没有补偿。
(三)奖励机制缺乏时效性和灵活性
我国高校对科研人员的奖励、表彰经常是在年终或某个固定时间给予,这缺乏一定的时效性,其产生的激励效果也因此削弱。高校之间也存在生搬硬套他校奖励机制的现象,没有根据各学校文理偏重不同或其他具体情况予以针对性的制定措施。而学科之间本身也存在差异,相对的产出科研成果的数量也会有不同,而不少高校并没有因学科优势不同而做出相应的奖励调整,缺乏灵活性。
(四)奖励机制的民主氛围有待提高
我国高校大部分科研人员参与学校管理较少,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博弈中,往往以行政权力胜出,官本位意识的严重,导致学术权力行使流于形式,而行政机构几乎包揽了行政和学术事务的决策与监管。大部分科研人员的学术权力并没有得到重视和运用,这也影响了高校学术奖励的公正性。
三、完善科研奖励机制
(一) 科研奖励制度的完善
要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激励优秀科研人才,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科研氛围,就需要较为完善的科研奖励制度以执行。
1.扩大科研奖励范围。完善我国高校科研管理,应当一定程度增加科研奖励的种类,扩大奖励的范围,以求科研奖励的普遍性,针对不同学科、研究领域方向、科研成果制定相应的奖励,为各种科研成果提供展示平台,设置不同的奖励政策,最大程度地满足科研人员需求。根据科研人员做出的贡献不同,参与度不同,给予不同的奖励评价,尽量做到公平但不是平均。在科研奖励上增大覆盖面,不仅从物质方面予以奖励,还可以增加一些精神奖励。
2.合理分配奖励。授奖人数较多的情况中可能存在一些科研人员滥竽充数、搭便车的现象,这弱化了科研奖励对于在科研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人员的激励作用,也可能造成其心理的负面情绪,挫伤其科研积极性。减少每项奖励的授奖人数,限制精简获奖名额,集中财力物力对少数科研人员予以丰厚奖励,强化科研奖励的影响,提高奖励质量,更有效合理地分配奖励资源,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是对付出辛勤劳动的科研人员的尊重。
3.提高奖励品质。大多数高校科研奖励是以货币奖励方式实现,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科技奖励的奖金数额仍然较少,不足以支付科研过程中的经济花费,人力物力投入。随社会发展,逐渐提高高校科研奖励的水平,对促进科研人员科学研究推动社会科学进步,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对于一些对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奖励可以在国家引导下,调动各方的积极性,通过国家、社会、企业、个人共同筹集,增加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奖金,促进科技奖励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增强科研奖励的及时性和灵活性
由前文所述,高校科研奖励往往是在年终严重滞后,如果一定要定期进行奖励,可改为季度奖励,缩短奖励等待的时间。在奖励相关的申请方面也可以建立相应的网页科研奖励系统,以做到高效及时。对于不同高校学科,奖励可根据各自学校的具体情况予以不同偏重,对于一些科研成果产出相对弱势的学科可以酌情增加奖励。由于一些学科做出科研成果耗时较多,且较为困难,可以相应给予一定侧重,以鼓励学科发展进步。
(三)保障学术权力行使
篇6
1.1问题的提出
科技奖励制度是我国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方针的具体体现[1]。为了提升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在面向“三农”开展科技创新及扎根基层致力于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的积极性,农业部设立了一系列的科技奖励,形成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激励体系。在一段时期内,这一奖励体系对我国的科技人员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极大地调动了科技人员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为促进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同样,农业科技奖励机制也为促进江西农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极大地调动了江西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了江西农业的快速发展。然而,随着江西社会经济及农业的飞速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对现有的农业科技奖励体系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方面,现有的农业科技奖励体系随着社会和农业的发展是否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从而进一步调动农业科技人员及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原有某些奖项的变动是否对农业科技人员产生了积极的激励作用。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文章将以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为例,进行相关研究。
1.2数据和材料来源
本调研在确定调查地点和设计好调研问卷的基础上,于2011年6月下旬(提出实施方案初稿时期)至9月上旬在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进行调研,共计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其中,有效问卷250份。从有效问卷的统计数据分析来看,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下:性别方面,男性为171人,占被调查者的68.4%,女性为79人,占被调查者的31.6%;职称方面,被调查者中正高级职称人数为52人,占被调查者的20.8%,副高级职称人数为49人,占被调查者的19.6%,中级职称人数为99人,占被调查者的39.6%,初级及其以下职称人数为50人,占被调查者的20.0%;科技人员对科技奖励情况的了解程度方面,非常了解的有11人,占被调查者的4.4%,比较了解的有142人,占被调查者的56.8%,不了解的有97人,占被调查者的38.8%;是否获得过科学技术奖励方面,被调查者中获得过奖励的有106人,占被调查者的42.4%,没有获得过奖励的有144人,占被调查者的57.6%。
2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奖励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奖励的现状
1)科技奖励档次提升明显,成果年年突破。“十一五”期间,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获各类科技成果奖励58项,其中,通过省级以上科技成果鉴定(验收)28项,主要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4项、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2项、省科技进步特别贡献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9项等。获省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农业部丰收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农业部神农奖2项,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南昌市科技成果奖、省农牧渔业技术改进奖等13项,省农科教人员突出贡献奖13项。审(认)定植物、动物、微生物新品种39个,其中,有3个新品种通过国家审(认)定,申请和授权专利13项,申请和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15个,公开7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16篇,完成论著13本(部)。
2)科技奖励促进了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从有效问卷的统计数据分析来看,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人员认为现行科技奖励制度对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的调动作用很大的有46人,较大的有128人,一般的有42人,基本没有的有16人,有副作用的有9人,不清楚的有9人;认为现行科技奖励制度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很大的有27人,较大的有93人,一般的有98人,基本没有的有20人,不清楚的有12人;认为现行科技奖励制度对创新团队建设的促进作用很大的有29人,较大的有97人,一般的有95人,基本没有的有8人,有副作用的有12人,不清楚的有9人。由此可以看出,多数科技人员都认识到科技奖励对人才和团队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十一五”以来,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人员共获得院外各类荣誉表彰41项(次),其中,省部级以上荣誉表彰14项(次)、市厅级荣誉表彰27项(次)。“十一五”期间,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新增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3人、获省政府津贴人员4人,新增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5人。截至2010年,全院有博士51人,硕士104人,硕士以上学位人员占全院在职人员的26%;正高级职称科技人员78人,副高级职称科技人员119人,初步形成了结构较为合理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此外,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东乡野生稻、农业环境资源、水稻育种、油菜遗传改良和江西家禽科学等5个创新团队被确认为江西省首批优势科技创新团队。
2.2农业科技奖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科学奖励体制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改善。从有效问卷的统计数据分析来看,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人员认为由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国际合作奖五大奖种构成的科技奖励体系合理的有37人,基本合理的有171人,不合理的有21人,不清楚的有21人。科技人员普遍反映科技奖励存在奖种设置不够科学、奖励力度不够、推荐渠道太窄、公开程度不够、评审指标体系欠科学、评审不规范等问题。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人员认为目前科技奖励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审方法合理的有10人,基本合理的有158人,不合理的有35人,不清楚的有47人。多数科技人员都认为较为合理,但也有部分科技人员认为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我国目前实行的科学研究体制是,科研计划大多实行层层分级管理,成果逐级上报。科技奖励工作因完成人、完成单位数额及奖励派生的待遇等多种因素,使得奖励申报过程极易产生矛盾,尤其是一些大的合作项目更是如此。现有的科研奖励申报程序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申报程序缺乏科学性。例如,根据逐级申报的原则,在某个层次遇到不同观点意见或学术权威偏见时,容易影响某些研究成果的申报。二是现有的申报程序缺乏经济性。例如,在成果申报的过程中,存在整理材料所需的打印费、复印费及其他的费用浪费的情况。三是申报条件缺乏明确性。此外,在成果申报过程中还存在主要完成人排名不副实的情况[2]。
2)科技奖励过程中存在不公平现象,公正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关于科技奖励过程中的公正性问题,从有效问卷的统计数据分析来看,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人员认为当前国家科技奖励的公正性和权威性的评价是非常公正、权威的有11人,比较公正、权威的有127人,一般的有54人,不太公正、权威的有28人,不清楚的有30人。由此可以看出,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大部分科技人员对现阶段科技奖励公正性情况还是满意的,但是认为一般、不太公正或不清楚的科技人员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这足以说明我国目前科技奖励的公正性存在一定的问题。
目前,科技奖励过程中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科技成果的申报环节存在不公平的现象。在科技成果的申报过程中,主要完成单位和个人为了增加成果的分量,往往会施加人为因素或弄虚作假使成果失真。其次,科技成果的鉴定和评审过程也存在不公平的现象[3]。对技术创新和技术含量的准确判断是科技奖励公正评审的关键,目前的科技奖励评价和鉴定体系常采用“同行评议”的方式来评价科技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等。在科技奖励评价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不完全公正合理的、受非学术因素影响的评议。最后,在科技成果的评议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同行关系网”、“个人关系网”,甚至在评审中存在一些搞“礼尚往来”或寻求一定的利益平衡关系等不利于科技奖励公正、合理的评价因素。人为因素的介入直接影响了评审结果,造成了评审中新的不公平竞争,也败坏了社会风气,使严肃的科技评审活动世俗化[4]。
3)科技奖励的激励政策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关于科技奖励的激励政策存在的问题,从有效问卷的统计数据分析来看,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人员认为现行科技奖励制度对调动科技人员创造性的引导作用很大的有39人,较大的有119人,一般的有70人,基本没有的有7人,有副作用的有7人,不清楚的有8人;认为现行科技奖励制度对重大科研选题的导向作用很大的有32人,较大的有108人,一般的有81人,基本没有的有11人,不清楚的有18人;认为现行科技奖励制度对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很大的有21人,较大的有104人,一般的有104人,基本没有的有12人,不清楚的有9人。由此可以看出,科技奖励的激励政策对科技的促进作用是值得肯定的,多数科技人员认为科技奖励的激励政策对科技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员对现行的科技奖励的激励政策存在不满,认为其作用不大或基本没有。
目前,我国科技激励机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学术、科研成果及其获奖情况为核心的晋升机制;另一种是以成果转让效益提成的奖金机制。在农业科研院所,前者远比后者更为重要,因为晋升及职称的提升与工资、奖金以及住房待遇密切相关,因此,多出成果、多发文章来获得晋升或职称提升是大多数科技人员追求的目标。其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一方面,科技成果本身的转化性降低;另一方面,真正从事成果开发的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降低。一些科技人员争名次,成果申报争位次,由此引起的科技纠纷时有发生,严重阻碍了科技人员的团结协作。此外,由于激励政策的不完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些个人名利思想较重的科技人员就会在接受研究任务时,过分计较个人得失,对于有利可图的项目积极去完成;对于无利可图、对自己名利地位无太大影响的项目,则毫无热情[5]。
4)奖项设置不够合理,奖励的层次不够分明。关于奖项设置不够合理,奖励的层次不够分明的问题,从有效问卷的统计数据分析来看,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多数科技人员认为我国的科技奖项设置存在问题,认为国家科技奖励体系在现有五大奖种基础上,还应该增设国家科普奖、国家青年科学家奖、国家社会科学奖、国家企业技术创新奖、国家技术推广奖、国家科技管理奖、国家环保科技奖等奖项。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目前只设特等、一等、二等奖的状况,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人员认为合适的有61人,不应该设等级的有19人,应该增设三等奖的有158人,选其他的有12人,这说明科技人员认为奖励的设置不够合理,应丰富奖项种类,并适当增加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每年奖励的项目。毋庸置疑,一个设置合理、执行有力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对于推动一个国家科技事业的持续进步和健康发展,促进一国科技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提高一国政府科技管理水平,更好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潜力,营造自主创新的科技环境,促进一国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与国际接轨等重大事宜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奖项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奖项设置不够合理,奖励的层次不够分明;其次是奖励的数量少,不符合中国农业从业人员多的现实;最后是评审标准和机制不够完善,人员贡献大小难以界定。
3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奖励对农业科研与推广工作的激励作用的对策
3.1充分落实奖励政策,完善评审制度,规范操作行为在科技成果的申报和评审过程中,应充分落实科技奖励政策,完善评审制度,规范操作行为,尽量做到公开、民主、公正。要完善科技成果申报程序和评审制度,对科技成果的排名建立课题组成员签名的制度,防止科技奖励中的“照顾”风气的形成和“论资排辈”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对完成人员名次的排队应以创造性贡献大小为依据。为了保证科技奖励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为了给每一个项目申报者和科技人员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科技成果的评审过程应健全保密和回避制度。具体做法有:一是评审工作组织者不能透露评审专家及评审对象的信息;二是评审过程也应该采取严格的回避制度,项目的参与者及其完成单位的专家都应回避;三是建立全国科技成果评审专家网络体系。国家应建立全国性各行业的评审专家网络体系,并定期对其进行修改和增补,尽量使科技成果的评审摆脱“人际关系”的影响,也为科技奖励的公平、公正提供条件[6]。
3.2健全科技成果审查和监督机制,保障基层科技人员的权益在科技成果申报和评审的过程中,由于科技成果与职称评定、晋升等各种待遇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存在许多不公正的地方,如“按资论辈”、“领导一人说了算”等。这些不良现象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对基层科技人员利益的侵害。因此,要健全科技成果审查和监督机制。具体做法是:首先,在科技成果申报时,应采取逐级审查制度,对项目成果内容的真实性、产权所属以及成果中完成人员的排名进行相关审查核实。其次,对所申报项目应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公示,广泛接受单位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对于成果名次有争议的应及时终止申报,直至争议消除。最后,对有弄虚作假、剽窃成果的当事人进行严肃查处[7]。
篇7
一、完善科研制度,健全网络,分工负责,责任到人:
本学期学校教科研组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教科研管理制度:重新学习了教科研例会制度、课题实施定期汇报制度、课题成果总结推广制度、教科研成果评比奖励制度等,真正落实科研兴校,使教育科研向更自觉的理性水平提升。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建立了四个子课题小组,教科室责任到人,具体负责四个子课题组,并设立了新的课题组长,负责子课题的日常研究工作。
二、注重学习,加强课题的研究力度,完成中期汇报:
各课题组认真学习有关科研工作的学习材料,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继续做好教育科研的常规管理工作,加强课题的研究力度,抓实研究过程,在深入实施过程中做好阶段性成果的汇总工作和资料积累工作。使课题的管理、实施、操作更规范、科学、有效。教师的研究更加主动、自觉、扎实。本学期在各教科组活动的基础上,汇编出《八一小学教科研成果集》,结合教研组团队活动,组织青年教师开展了中期课堂教学汇报课,受到了区教科室领导的肯定。教科室还完成了08年度课题汇报。评选校教科研组及先进个人。
篇8
一、获得环境保护奖励应具备的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8条规定:“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这是我国进行环境保护奖励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从这一规定看,要获得环境保护奖励,最起码要具备两方面的条件:
一是单位和个人应在环境保护方面有成绩。
1.在减少污染物排放和治理污染方面有成绩。包括开展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发明、采用、推广无污染、少污染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积极采取有效治理措施治理污染;提出减少污染物排放和治理污染的合理化建议等。
2.在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方面有成绩。包括:积极植树种草,绿化荒山荒坡,治碱治沙,减少水土流失;积极驯养、繁殖、保护国家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积极从事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等。
3.积极同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或在公害事故中救助有功。包括检举、揭发、控告环境污染破坏者;及时制止污染破坏环境的人和事,及时报告所发现的污染事件;积极参与公害事故的救助等。
4.在环境管理、监测、科研和教育宜传方面有成绩。包括:创造或采用先进的环境管理方法,使环境状况有明显改善;发明新的检测仪器和污染监测方法,通过科学研究发现新的环境保护方法、途径,积极从事环境保护的宜传、教育,普及环境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等。
二是环境保护方面的成绩必须是显著的。.成绩和贡献如果是能用数量、价值表示的,达到一定量者为显著。环境保护方面的成绩,有许多都是能以数量、价值表示的,比如减少污染物排放、综合利用废弃物的数量,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治理污染而减少污染损害的价值,植树种草、绿化荒山、荒坡、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的数量,参与公害事故救助所减少的损失等,都是能用数量或价值表示的,从而可以知道成绩的大小,应不应给予奖励。如果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了可获奖的成绩数,就可按规定授奖。如果没有具体规定成绩数量,其成绩的数量要求一般由负责实施奖励的部门掌握。
二、我国环境保护奖励存在的问题及完善途径
我国环境保护奖励制度虽已初具规模,有了一定基础,并在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管理中发挥了相当的激励作用。但也应看到,我国的环境保护奖励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环境立法的不完善造成的。因此,要完善环境保护奖励制度,就必须健全和完善关于环境保护奖励的立法。
一是要完善关于环境保护奖励范围的规定。为了使各系统、各方面在环境保护方面成绩显著者都能平等地获得环境保护奖励,就应当在今后的立法中明确环境保护奖励的范围,以避免在实施环境保护奖励时只重视某一方面的成绩而疏漏其它方面环境保护成绩的现象.
二是要完善关于环境保护奖励条件的规定。无论获得何种奖励,都应有一定的条件.环境保护奖励的条件,按我国现有法律的规定是“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这种条件要求未免失之太原则和笼统。因此,在今后的环境保护奖励立法中应明确规定成绩显著的标准。如果成绩能够用数量、价值表示的,要用具体的数字加以限定;不能用数量、价值表示的成绩,要规定这种成绩对环境保护作用和意义大小的评定方法标准。如果中央环境立法难以规定这种具体的数量标准,也应授权地方予以规定。标准越科学、越具体严密,就越易于贯彻实施。
三是要完善关于环境保护奖罚管理制度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除扣发责任单位当月奖金额的10%外,还将扣发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当月奖金的50%,罚款作为环保奖励基金:
1.环保设施操作者不按规定进行操作的;
2.擅自拆除或闲置环保设施的;
3.环保设施不能正常使用,使排污超标的;
4.环保设施停运造成污染和危害,未报公司环保处的;
5.环保工作开展不利,造成周围居民上访的;
6.生产过程与环保工作严重脱节,环保设施管理混乱的。
(二)因环境污染对周围居民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要进行合理赔偿,本着谁污染谁付款的原则,赔偿费用由造成污染的单位负责解决,同时扣发该单位主要领导当月奖金。
(三)环保统计报表每发现有一处错误,罚报表人10元。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或奖励:
1.设施运行管理良好,无污染事故的;
2.对环保设施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造效果显著的。
(五)各单位要严格执行本规定,对执行不利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同时对责任者罚款100元
篇9
一、专家引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外援条件
我园承担了重点课题《幼儿科学教育策略实践性研究》。立项后,我们积极争取外援,聘请安徽师范大学专业教师担任科研副园长,对全园教师进行教科研方法培训,围绕课题研究开展专题讲座,同时解答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与难题。同时还邀请中学教师来园为教师们做“教师科学素养讲座”,深入浅出地将新课改理念贯穿其中,使教师们受益匪浅,科学素养大大提高。
任何课题的研究都离不开理论的支撑。在确定研究课题后,课题组成员广泛查阅资料,收集文献,共同讨论学习。我园购买了大量幼儿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搜集与课题有关的学术论文,每次教研活动都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幼儿科学教育理论和教科研理论。同时,鼓励教师平时针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积极查找资料,在教研活动中设立主讲人,担任主讲的老师向大家介绍自己搜集的理论文章,互相学习、借鉴、提高。
我园教科研活动的开展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组织教师系统深入地学习《纲要》,结合课题对科学领域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和理解,深刻领会科学领域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为课题研究的开展提供依据。同时,坚持开展课题研讨会,积极上好科学活动教研公开课,和专家共同探讨幼儿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我们还通过问题式学习、互动式学习、体验式学习三种形式,让教师们在共同关注的话题中开放对话,分享认识和体会。问题式学习是就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研讨学习,如教师在科学活动课题研究中,产生了“科学活动材料如何投放”“怎样运用记录方式培养幼儿严谨的科学精神”等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教师们积极查找资料,学习先进经验,并以这些问题为内容开展系列研讨课,在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分析梳理失败案例的过程中,每位教师积极参与,发表见解,深入讨论,提出解决策略。及时的经验交流和实践研讨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互动式学习是把我们搜集到的最新优秀活动方案拿来,根据我园的实际情况加以改进,然后上公开课,课后集体研讨,拓展思维。体验式学习是转变角色意识,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幼儿的“学”,从幼儿的发展出发展开实践研讨。
专家引领,全面系统、形式各异的理论学习,指导了教师的教育实践,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反思研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任何课题的研究都有其预期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幼儿科学教育策略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以教学为抓手,以问题解决为中心,通过叙事研究、活动设计、案例分析、活动研讨等方式,促进教师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提升。
(一)在课题研究中提高教师反思能力
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我园非常注重教师的教学实践反思,用内省和自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渐认识到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的能力、反思能力、实施教育的手段、引导幼儿学习的方法以及对幼儿成长的分析评价等非常重要。当教师这些方面能力增强时,其教育技能也会随之提高,这也是幼儿教师成长为学者型教师的必经之路。
有需要才会主动。教师们的反思经历了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以我园开展上述课题为例,课题研究工作开始后,我们要求教师作观察记录。起初对教师来说,这只是一个被动的行为,但通过一次次的记录,有的教师开始发现了问题——在记录过程中有不妥当且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这正是进行科研工作的目的所在,是她们反思内化的结果,是帮助教师成长的契机。于是我们与教师进行及时地沟通交流,改进记录方法,保护教师“发现问题”的智慧火花,此时教师已处于主动观察幼儿的状态,有的甚至忘记下班。科研工作对教师分析与研究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比赛和教学研讨
为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们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竞赛活动,以赛代训,使教师的教学水平突飞猛进。如,每学年开展全园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参赛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达到教学最优化。赛后,被评为一等奖的教师给大家上示范课,开阔大家的眼界。此外,开展“教师现场教案设计比赛”“多媒体软件制作比赛”“教玩具制作比赛”、“环境创设评比”等活动。在这样的岗位练兵过程中,教师们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并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在开展上述课题研究时,针对材料的投放、提问的设计、记录的运用等问题教师们进行“一课三研”。如大班科学活动“小小笔帽浮起来”,上了几轮公开课。其中对“笔帽浮起来”方法的记录、统计环节,前后进行了两次研讨课的教学,对第一节课在集体记录表上记录存在的问题深入研讨,达成共识后又进行改进后的教学,改进后的教学环节幼儿积极参与,极大地锻炼了幼儿的分析统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促进理念向行为的转化,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是科研活动的重要目标。教育改革的深入对教师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预设计划的能力、观察反思的能力、捕捉回应的能力等。而提高这些能力的有效途径就是反思与实践,在真实活动情景中交流对话,不断促使教师的视角和思维变得敏锐和客观,学会质疑,学会分析,学会选择与运用。
三、骨干带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法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要载体来推进,我们首先通过园本培训的平台,要求每位 教师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制定个人短期发展目标和长远发展规划。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教师就有了发展的动力。幼儿园制定了“骨干教师培训计划”、“青年教师培训计划”等,利用外出培训、专家讲座、学历进修、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为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让发展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动。
其次,充分发挥园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开设“园骨干教师讲坛”,请园骨干教师给大家作教学经验讲座,启迪开拓青年教师的思维。创设“师徒结对”的方法,请高级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与青年教师配对,互相听课、讨论,骨干教师带领青年教师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策略,共同成长。通过师徒结对,互帮互学,互相听课探讨交流备课,让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养成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教学、去总结、去提高的良好研究习惯,使他们成为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自觉运用先进教育思想和方法指导实践的研究型教师。年轻教师在上公开课前虚心向老教师请教,老教师们针对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耐心细致地提出改进意见,手把手地传授经验,青年教师进步成长得很快。在上述课题开展过程中,我们通过课前研讨、上教研公开课、教师集体听课评课、专家点评、一课三研、同一主题大家上、反思实践交流等多种形式,扎实地进行研究活动。
四、完善制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保障
(一)规范开展教研活动
每周三下午语言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每周四下午计算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教师们根据教学计划认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根据每个不同的主题创设班级环境,开展区角游戏,提前准备教具,高质量地完成每个教学活动。对承担上述课题的成员,要求她们:1.听课前先备课——让教师有话说。要求课题组成员针对在平时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在备课中做到“行动前反思”,要求教师们一起听课、评课、相互交流,共同反思,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努力做到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中达成共识,在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形成更深层次的实践问题。在交替实践反思的过程中,教师们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对自己经历的教学现象、教学问题形成理性思考和创造性见解。园行政领导随堂听课,帮助教师进行反思,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升业务水平。2.专家引领——让教师敢于说。课题组教师在教研时,抓住时机大胆说出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并与课题组其他教师讨论。研讨时专家现场点评,答疑解难,使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升。3.课后研讨交流——让教师愿意说。每一学期结束时,课题组开展以“我成长、我收获”为主题的经验交流会,共同分享取得成绩的快乐。
(二)做好活动记录与资料整理工作
参加研讨活动时,要求教师必须做好记录和资料整理工作。每学期教师要参照教研组的计划制定教学计划,活动设计中要考虑幼儿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注重幼儿的发展;每次开展教学活动之后必须根据教学实际进行反思;平时注意及时总结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幼儿园把这些要求的落实情况与教师的考核和奖罚制度联系起来,提高了教师教研工作开展的自觉性。
(三)制定相应激励制度
为了激发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的热情,充分发挥她们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园制定了一系列激励制度。如 “优秀论文奖励制度”、“课题研究奖励制度”、“公开观摩活动奖励制度” 、“教学大奖赛优胜奖励制度”、“环境创设评比奖励制度”等,对《幼儿科学教育策略实践研究》课题组成员,每月给予一定实验津贴,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
课题研究的过程是一个思考与提高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通过几年的课题实践研究,我园教师整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近年来教师们有关幼儿科学活动策略的论文和科学活动方案在区、市、省、乃至全国不断获奖或发表。围绕此课题撰写论文15篇,其中3篇获国家级奖励,4篇获省级奖励,5篇获市级奖励,并编写活动设计范例、优秀论文集,形成了十几万字的资料以及研究课的录像及光盘。通过课题研究的开展,带动了师资队伍的建设,全面提升了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使幼儿园的办学水平步入一个新台阶。
回顾近几年的课题研究工作,最大的收获莫过于促进了教师从工匠型向专业型的转变,由过去只重教书、不重教研变为既重教书育人又重教育科研,园内教研气氛日益浓厚,教师的课堂行为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家已经改变了对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模糊认识,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提高、成长。
当今的幼教改革在尊重幼儿发展的同时,也充分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体现了教师、幼儿共同成长的新型发展观。在探索与实践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幼教改革必然需要教师的专业理论与技能作支撑。开展课题研究不仅是教师学习、领会最新教育教学理念的平台,更是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
参考文献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包建国.教研培训一体化: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学前教育研究,2004(6).
篇10
第二条市节能奖项的推荐、评审工作坚持科学、客观、公开、公正、公平、择优的原则。
(一)市节能突出贡献单位、市节能突出贡献企业2个奖项每项设2-3个名额。
(二)市节能先进单位、市节能先进企业2个奖项每项设10个左右名额。
(三)自愿清洁生产审核先进单位奖励名额原则上不超过10家。
(四)实施能源审计先进单位奖励名额原则上不超过5家。
(五)绿色照明推广先进单位奖励前5名。
(六)节能和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奖励名额不超过3个。
符合以上各奖项评选条件的单位、企业少于本制度规定的奖励名额时,奖励名额可以部分或全部空缺。
第四条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市经信局、人事局、财政局、监察局、统计局等部门负责人和有关方面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按照本制度开展评审工作。市政府节能办负责奖项评选的组织管理工作。
第五条市节能奖评选范围。
(一)市节能突出贡献单位和市节能先进单位从我市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市政府各部门、社会团体及城市社区中评选。
(二)市节能突出贡献企业和市节能先进企业从我市辖区内企业中评选。
(三)绿色照明推广先进单位从我市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市政府各部门、社会团体及城市社区及企业中评选。
(四)自愿清洁生产审核先进单位、实施能源审计先进单位、节能和循环经济示范项目从我市辖区内相关单位或企业中评选。
第六条市节能奖评选条件。
(一)市节能突出贡献单位:在节能管理、科研、技术推广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当年实现社会节能量在3000吨标准煤以上,当年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各项节能目标任务,并超额完成节能指标。
(二)市节能突出贡献企业:单位产品(产值)能耗达到
全国先进水平,当年实现节能量在1000吨标准煤以上,当年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各项节能目标任务,并超额完成节能指标。
(三)市节能先进单位:在节能管理、技术推广等方面做出较大贡献,当年实现社会节能量在1000吨标准煤以上,当年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各项节能目标任务,并超额完成节能指标。
(四)市节能先进企业:单位产品(产值)能耗达到省内领先,当年实现节能量在500吨标准煤或年节电量200万千瓦时以上,当年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各项节能目标任务,并超额完成节能指标。
(五)自愿清洁生产先进单位:列入省、市及我市自愿清洁生产审核计划,并通过市及以上清洁生产审核,实现节能降耗成果显著。
(六)实施能源审计先进单位:列入省、市及我市能源审计计划,并通过能源审计审核,实现节能降耗成果显著。
(七)绿色照明推广先进单位:超额完成绿色照明推广计划任务,实现节能降耗成果显著。
(八)节能和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示范带动作用显著,当年实现社会节能量500吨标准煤以上或年节电量200万千瓦时以上。
第七条市节能奖推荐评选程序。
(一)具备评选条件的单位、企业可按属地或归口管理原则向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市节能奖申报表、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出具的鉴定报告等有关材料。
(二)市节能办对推荐材料审核后,提出奖项候选名单,提交评审委员会进行评选,经公示后提出市节能奖建议名单,报市政府批准。
第八条市政府向获奖单位、企业颁发荣誉证书和奖牌,对市节能突出贡献单位、市节能突出贡献企业,给予5万元奖励;对市节能先进单位、市节能先进企业,给予3万元奖励;对绿色照明推广先进单位给予2万元奖励;对自愿清洁生产审核先进单位给予2万元奖励;对实施能源审计审核先进单位给予3万元奖励;对节能和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给予10万元奖励。
第九条节能奖励资金从市财政节能专项资金中列支。
第十条参评单位有弄虚作假行为的,由市有关部门给予通报批评,今后5年内不得参与评奖。已经获奖的,撤销已获奖项,追回奖励资金。
第十一条推荐单位参与骗取节能奖励的,由市政府给予通报批评。评审工作人员在评审活动中弄虚作假、的,依据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分。
第十二条能源生产经营单位和用能单位应制订和实施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节能奖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