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的背景范文
时间:2024-01-24 18:06: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划生育的背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技术 生产 消费 变化
纵观技术发展的各个阶段,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伴随着文化生产方式的升级、文化业态创新以及相应文化消费特征的转变。学界不乏关于印刷技术、录音技术和信息技术以及更近的数字化技术等各阶段技术创新,对于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产业业态发展的研究和总结。技术与文化生产和消费的研究从来都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也许是太关注于从历史的发展脉络中厘清和探寻技术与文化生产和消费的发展规律,而忽略了现代技术创新背景下,文化生产与消费正在发生的悄然转变。
一、技术与文化生产和消费关系的历史演变
伴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文明也是不断更替和演进着的,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以及正在发生的后工业文明的人类文明更替表明,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推动着社会文化形态的变革。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及正在发生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来看,技术的进步促进的是生产方式、社会结构以及消费方式的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工厂代替了家庭手工作坊的生产方式,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形成和壮大,第二次工业革命虽然没有使生产方式发展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大规模生产”成为制造业的主导生产组织方式。以福特主义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大规模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20世纪大众消费社会的形成。米歇尔·阿吉列塔与阿兰·列别策关于福特主义的研究认为,生产与消费的联接对于资本主义再生产至关重要。福特主义正是在降低个人手工技能要求、迫使工人失去对自己劳动和工作节奏的控制、割裂生产劳动和家庭生活的基础上,将大众消费整合进生产的条件。但至20世纪70年代,福特主义生产组织方式固有的僵化弊端,很难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为了对市场需求做出及时的反应,福特主义逐渐向具有灵活性、分散化、创造性等特征的后福特主义转变,以消费为中心的后福特主义,创造了和引导了消费的多样化形式,将生产和消费重新对接,促使当代消费文化和文化消费的兴起。
技术促进下的大规模生产和过度丰盛,导致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促使传统以生产为中心的社会转向以消费为中心的社会,引导和控制消费成为进一步发展的手段。20世纪以来,技术的发展和革新,促使产品生产组织模式不断变化,也伴随着人们消费方式的转变,这一时期关于消费的“有闲”、“时尚”、“仪式”、“区分”等属性的经典论述不断涌现,从整体发展脉络来看,消费越来越是文化的消费,以至于当下消费的文化属性占据了中心位置。伴随着技术促进的生产方式的转变,消费的文化意义从隐性要素的存在转变为作为区隔和建立等级差异的方式,进而发展为现今消费文化的“夷平化”特征,最终将文化推至消费的中心。鲍德里亚认为,物的文化价值和符号价值成为划分社会等级差异的手段和社会区分的逻辑,并成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核心,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生产的不仅是产品和使用价值,更是一套由使用价值抽象出来的符号体系,而个体的需求则是在这套符号体系的控制和刺激下产生的。“19世纪发生在生产领域的那个生产力合理化进程在20世纪的消费领域中得以完成。”消费社会中文化的中心地位和消费控制的探讨也延伸到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中,大众文化消费的兴起使得在文化产业领域也出现了技术单向的控制和塑造作用,法兰克福学派关于文化工业的批判最为激烈,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技术世界里,大众化的文化已经丧失了文化真正的本质规定性,生产方式的标准化导致虚假个性的流行,单向度的人是大众文化时代的典型的人的特征。
二、新技术条件下文化生产和消费的特征
两百年的工业化进程,是建立在以煤炭和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的基础之上的,伴随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危机证实,传统的依赖于攫取不可再生资源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以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为支点,新的符合自然规律的可持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正在建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建立在互联网和新能源相结合的基础之上的。不同于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形成的系统化的、集中式的生产活动和具有同质化、控制性特征的消费活动,新技术条件下的社会发展方式具有新的特征。
从生产方式来看,建立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技术条件下的生产方式,对于石化能源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能源机制塑造了文明的本质,决定了文明的组织结构、商业和贸易成果的分配、政治力量的作用形式,指导社会关系的形成与发展”,自上而下的层级性、规模化、集中化、垄断性等是主要的生产方式和商业运营方式。而建立在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可再生能源基础上的新经济,由于可再生能源本身的分散性,需要合作性的组织结构而不是层级结构,并为由此衍生出的所有经济活动提供了一个开放性、合作性、共享性和扁平化的组织模式。建立在新能源网络基础上,伴随着信息互联网技术、全球物联网、3D打印技术等共性技术的不断完善,开放性、合作性、共享性和扁平化的组织模式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的主导方式。开放性的共同体和新的社会生态正在挑战着传统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维基百科数百万计的编辑者参与其中,拥有成千上万参与者的社交网络如雨后春笋搬涌现,音乐、视频、旅游以及其他多种专业化共享社区网站不断普及等等现象表明,建立在分散式的新能源网基础上,与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新通讯技术相结合的新经济是以合作、共享为主导特征的。
从社会结构来看,互联网技术、物联网系统以及以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为代表的制造技术等新经济的技术支撑系统,正在改变传统工厂生产的方式和集团化的商业模式。新制造技术和物联网不断降低商品生产成本以至于个人都可以进行生产,每个创意都可以变成产品,每个产品都能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到消费者,“长尾”成为网络时代的蓝海,数以百万计的小型企业和个体制造时代的“创客”成为新经济的主导者。克里斯·安德森所说的“创客”,即是利用新技术和全球网络,将自己的创意转变成实际产品的人。生产方式的便利性和低成本特征,将生产者的创意推至新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理查德·佛罗里达认为正如封建贵族的权力和身份来自对土地和民众的世袭控制,资产阶级的成员是商人和厂主,创意阶层的特征则是在于扮演着创意提供者的角色,由于创意是经济增长的驱动力量,因此创意阶层已经成为社会的主导阶层。在新经济愈演愈烈的当下,创意阶层成为生产的核心,创意经济下的创意阶层是促使新工业革命进程中社会结构变化的主导力量。
从消费方式来看,创意产业每天为世界创造220亿美元的价值,以高于传统产业24倍的速度增长,创意产业已成为众多发达国家的支柱性产业,工业社会正在转入一种创新型的经济模式,创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无论从创意产业发展的速度来看,还是从创意阶层的崛起来看,人们的消费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特别是主导创意经济发展的创意阶层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将会成为塑造未来社会的主要力量。创意阶层从事对创意具有较高要求的工作特征决定了创意阶层的生活和消费方式。“我们的创意思想反过来也决定了我们的休闲爱好。因为我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对经济发挥作用,也由此将自己定位为‘创意人’,所以我们乐于参与的休闲及文化活动也都是那些能够表现并培养创意的活动。”从创意阶层的工作特征来看,创意工作者从事创造性的工作,充分发挥创造性进行各种新的尝试尤为重要,充满激情和活力,是保持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其次,创意工作也是一个团队协作性的,创意氛围、创意团队对创意的激发和创新的产生具有很大促进作用。同时,创意思维很难随时开始和结束,创意的出现往往具有不经意性,因此,创意工作的性质决定了灵活安排工作时间的重要性。相应地从创意工作者的消费特征来看,创意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创意阶层消费方式的特征。创意产业是在全球化条件下,向大众提供文化、精神、艺术和娱乐的新兴产业,多样性的文化环境有利于提供包容、信任、合作、共享以及激发创意的工作条件,因此多样化的文化消费对于创意阶层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其次,体验式、参与式的文化消费特征。派恩和吉尔摩认为“体验经济”的到来,主要是因为科技推动下的许多新体验的产生,人们的日益富足以及经济价值的本质及其自然递进的趋势。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创意阶层的更加偏爱体验式和参与式的消费形式。体验性、参与性的消费方式的社会影响正在逐渐扩大和流行,因为它们激发了创意的本能,提高了创意的能力。最后,个性化和专业性的消费方式。“以选择多样性为基调的现代休闲消费方式并不是强调消费主体属于某一个群体……在这里,自我认同的身份是一种独立而完整的自我存在,是以塑造自我为出发点,同时在塑造自我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为目的的。”个性化的消费方式是创意人才的身份决定的。同时,创意阶层的消费方式还表现为围绕共同兴趣和爱好,依靠网络联接而组建的专业化的共建、共享的创意生产和创意消费的专业性网络社区。开源、共享、体验、参与和个性化、扁平化等成为新技术条件下和新经济进程中,生产和消费的关键词。
三、技术与未来文化生产和消费的演变趋势
前两次工业革命进程中,特别是后福特主义以来,对于资本主义体系来说,是将消费符号体系、文化体系和控制体系的生产纳入到产品生产的过程之中,消费体系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是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前提。对于消费者来说,个体的需求是在资本主义体系构建的符号体系下产生的,是受控制和引导的,个体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也是完全割裂的,异化现象仍然存在于人们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之中。而新技术革命和新经济的蓬勃发展,将会使21世纪的社会产生新的生产和消费趋势。
首先,技术的普惠性和生态化。正如正在成为现实的云计算的世界,当下,云计算的创建及运营还只是服务于企业利益而非个人和用户的利益,当不断整合进能源网、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以3D打印和计算机为代表的面向个人的便利性制造技术等多样化的共性技术时,一个不仅服务于企业,更面向于个人的云生态将会出现,云生态成为生产、制造和销售的后台服务者,建立在云生态基础上的社会,将会充分发挥和激发个人创造性的作用,满足创意阶层共享、合作与个性化创造的需求。因此,未来应该是面向所有社会主体的普惠性的共性技术的不断建立和融合。其次,生产和消费的同质化和整合化。凯文·凯利以书为例来探究未来生产和消费的整合关系,建立在网络共享、共建和合作的基础上,未来的书只是一个过程而非物品,“我们的文化正在从‘书本的文化’转向‘出书的文化’”。书只是出书这个过程的副产品,真正的重要的是在网络共享、共建和合作基础上,整合了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各个创意主体共同创作的过程。因此,在技术的整合性和生态化的基础上,生产和消费的本质界限也逐渐模糊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也逐渐融合和同质化了。最后,生产和消费的全面文化化。创意阶层参与性、体验性特征的日益扩散,新的大众群体对消费参与性的要求日益提升,将会使得生产也成为创意群体的一种自我满足的消费方式,当一切的生产和消费只是为了满足个体的个性化、创造性和创意性需求的时候,生产和消费也将会是全面文化化的生产和消费。
四、结语
技术发展的历程表明,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伴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社会结构的转变以及相应消费方式的转变。建立在19至20世纪技术基础上的,是集中式、层级式和垄断化、工厂化的生产方式,相应的是劳工阶层的异化,高产量和僵化的生产组织模式,一方面很难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也面临着日趋饱和的市场需求问题,生产和消费固有的矛盾,迫使一套控制、引导和激励消费的符号体系的生产,成为产品生产销售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向以消费为中心的社会转变过程中,大众在消费方式上又进一步被控制和异化了。新技术条件下,扁平化、合作式、共享性的新的社会生产方式,建构的是新的社会生态系统,伴随着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低成本制造和销售成为可能,创意推至经济发展的中心,创意阶层的不断壮大也将弱化社会阶级区隔,推动生产和消费的同质化和整合化,以及生产和消费的全面文化化,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将不会变成异己的力量来控制人们本身,相反人的个性化和能动性发展趋势将越来越明显,相应的,文化生产与消费的方式也将迎来一个全新的转变。新技术条件下,生产和消费不断变化的特征和正在出现的新的趋势,也会是一个全新的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参考文献:
[1]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4.
[2]陈庆德.文化视野中的消费分析[J].社会科学,2006(02):53-61.
[3][法]让·鲍德里亚著,刘成富等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74.
[4][美]杰里米·里夫金著,张体伟等译.《第三次工业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109.
[5][美]克里斯·安德森著,萧潇译.《创客:新工业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6][美]理查德·佛罗里达著,司徒爱勤译.《创意阶层的崛起》[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201.
[7][美]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 H.吉尔摩著,毕崇毅译.《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6-7.
篇2
关键词: 教育生态 校园文化 文化建设
当前,从社会领域来看,为了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国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同理,在教育领域,为了推进高校的可持续、有效发展,我们也需要树立教育生态观念、意识。在教育生态背景下,努力建设高校校园文化,为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教育生态观念的提出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资深教育史家、教育评论家劳伦斯・克雷明在1979年出版的《公共教育》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教育生态”的概念。他认为教育生态是一种有目的、系统、持续的传播、激发或获得某种知识、态度、价值观、技能或情感,以及任何通过这种努力而获得的全部成果的过程[1]。
我国有关教育生态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2007年8月,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教育局首次对多年来的工作进行全面回溯,从理论体系的视角提出“教育生态理论”的概念。之后,2008年5月,“教育生态理论研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学者们提出将教育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强调系统性、动态平衡性及各因素间的协调[2]。
教育生态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3]。因此,以教育生态为背景,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二、高校校园文化阐释
高校校园文化,通俗地讲,是指一切校园人在校园内部环境和校园外部环境的互动下,形成的特定的校园生活方式。它是一种客观存在,不论人们是否意识到,它都存在、变化、发展着,并始终影响着校园中每一个人的价值观、情感表达及信仰。
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通常包含四个层面:第一层,校园精神文化。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灵魂和主导。它需要长期的孕育与沉淀,是广大师生集体荣誉感、向心力、凝聚力的体现,亦是师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通常以校风、教风和学风为其主要表现形式。第二层,校园物质文化。它是校园文化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主要由自然空间如校园面积与地貌、建筑式样与格局、花草树木、陈设布置及教学设备等因素构成。第三层,校园制度文化。要使校园生态系统保持动态、自主地运行与发展,需要形成独立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和自我激励的运行机制,这些机制都有赖于制度的维持,主要体现在校纪校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及人际交往活动等方面。
高校校园文化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日常管理发挥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柔性渗透。校园文化也体现自身的独特功能:一是教育功能。校园文化通过全体师生长期的积淀,如陈年老酒般感染、熏陶着校园内的每一位师生并使他们在其中接受教育。二是凝聚功能。高校校园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可以起到沟通师生情感、培养和激发团队、合作意识进而聚人心的功效。三是导向功能。高校校园文化在高校实现其既定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在其专业建设及人文素质教育、办学特色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导向作用。四是激励作用。高校校园文化一方面能开阔学生视野,为充分展示自我创造了平台,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以自信、饱满的姿态走向社会大舞台。
三、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校既谓之生态,那么各生态因子之间理应形成相对稳定的互动关系,并且保持动态平衡性。然而,当前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1.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差强人意
当前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突出的情况之一――大学精神缺失。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大学精神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其中包括自由、人文、独立、创新等元素。当下,由于一些高校一味地突出物质追求,而忽略了精神追求,学术世俗化倾向明显,为追求物质待遇与声誉地位不惜放弃本应追求的价值取向。在大学精神失落的环境里,让广大莘莘学子如何追求人文情怀,又如何追求真善美呢?
校训作为学校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当前的实际情况是流于形式且重复雷同。高校校园本是集中反映大学人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表达学校与学生的热切希寄。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一方面,校训成了师生能背下来的“口号标语”,另一方面,出现一些高校在校训用词上的严重反复现象[4]。校训流于形式、雷同,定不能体现出其自身的价值,也很难体现学校自身的特点、风格,亦难有强烈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学风作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亦漏洞颇多。当前,大学校园的教室、食堂等场所,随处可见低头一族,却难得一见晨读景象,学风散漫成为一种常态。许多高校常常会搞一些运动式管理,即学生口中的“严打”,风声一过,学生又是散漫状态,收益甚微。
2.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缺少人文内涵
自然的文化使人的特殊的感性的本质力量得到客观地实现,以适应自然界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5]。
当前高校校园在规划建设方面更多的是注重高大、宏伟建筑的建设,而忽略了存于其中的其他物质如花、草、树木,亭台、花园等校园人文景点的建设与点缀。即使一些校园有花草、树木,但是总觉缺点文化味;即使一些校园里能看到几处所造的景观,也不是太新,缺乏历史感,就是照搬照抄痕迹太重,与一些高校惊人的一样。崭新的大理石上书写几个大字就能体现大学的精神、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宗旨,能承担起延续和传承高校传统和精神的责任吗?
篇3
关键词:英语中考 人机对话 适应 调整
自2009年以来,江苏省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交际运用的需要,为了避免以往口语测试中人工打分的主观人为因素的影响,中考英语听力和口语开始实行人机对话考试。为了适应这一新的教学评估模式,我们的教育、教学训练模式势必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原有的教学训练方式、方法如继续有效的要坚持;有的可能要做出针对性的调整变化。具体分述如下:
一、 需要继续坚持、强化的方面:
1. 努力营造课堂听说、运用英语的良好氛围。
A、老师尽可能使用英语口语组织教学,努力鼓励学生养成使用英语来思考、问答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B、还有在形式上也要晒出“英语特色”,例如:每节课前4-5分钟,安排1-2名同学用英语来为大家讲述一件事情(例如:新闻、笑话、故事、游戏要求,甚至值日汇报等),老师就他们所讲的素材,用英语和大家展开互动,如用英语提问问题,让学生作答,然后再让大家评判等。
2. 坚持阅读理解训练不放松。
每天课后,老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学生精选15-20分钟与他们能力水平一致的阅读材料,如: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等。这么做的目的是:既要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又要扩充他们的知识面,还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突出训练学生的答题的速度和准度,同时培养他们的答题技巧。尤其是中考卷中的主观阅读题:回答问题和填写关键信息词。
对于这样的训练,老师一定要很好地组织、监督到位。虽然没有必要逐题、逐词讲解,那样会太浪费时间,但是也要一定做到点拔、指导到位!不能让学生有困惑积压。此种训练,如能长此以往,坚持不懈,必将大幅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继续强化多读、多背习惯。
阅读,尤其是朗读,是听力的基础。平时挤出一定时间给学生,让其养成朗读、背诵英语好的文章、片段、语句,单词的好习惯。背的、记的东西多了,自然而然就有了“语感”,有了语感,听、说起来,就容易得多了,有的甚至不需要经过大脑过多思考,直接就脱口而出;有些语句刚听到,就知道啥意思,并下意识地做出反应。对于一些类似甚至相同的句子、或语段,不熟悉的人还在苦思冥想,而驾轻就熟的你早已“轻舟已过万重山”了。
对于话题简述更是如此:别的平时不怎么背书的人还在想怎么遣词造句;由于你已经背过类似句子或原句,你可以信“口”拈来,侃侃而谈,滔滔不绝……结果肯定可想而知了!
二、 需要调整的方面:
1. 全真模拟训练。
A、组织人手编写模拟训练材料。
有条件学校要尽快组织老师对近年来的中考考纲、《新课程标准》等相关材料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结合课本和学生的英语水平,编写与江苏省中考题型、难度一致的模拟试题。没有条件,起码也要选定一两份较好的训练素材。
另外,训练素材编写和选用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① 命题要全面、科学。
试题设置要与江苏省中考试题一致,题型要有时政信息题、日常交际题、主旨要义题、推理判断题和观点态度题等,突出语言的应用功能,而且题干设置力求做到真实、简练,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
② 命题要有预测导向性。
要对近年来的中考考纲、新课标和《江苏省初中英语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纲要(试行)》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编著与江苏省中考题型一致的模拟试题,对于中考英语听说的命题走向要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对于即将到来的人机对话考试要有指导和预测模拟作用。
③ 命题要有真实性。
听说材料都是口语体,而且富有时代感,如话题有:日常问候、问路、助人、询问时间、新闻报道、电话对话等,其中的对话部分一定要言之有物、要突出交际沟通功能,又要与江苏省现行的初中教材紧密吻合,还要体现英美文化和生活特色。
B、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人机对话模拟实战的机会。
学校首先要购买人机对话模拟考试的软件并安装到微机上,配齐听说设备;微机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学生有组织地开放,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轮训。条件暂不具备的农村中学,也要创造条件,尽可能让学生几人一组上机,模拟实战一两次,起码要让他们知道人机对话考试是怎么回事,基本流程是什么,考什么,怎么考……为他们将来的中考实战提供能力和心理上的准备!
2. 多引进纯真英美人士标准原声进入日常日常训练。
要一改师生、生生课堂对话模式,尽可能多地引进纯真的英美人士的标准发音进入课堂和日常训练,供学生模仿和训练,让学生尽早地熟悉人机对话中原声发音。
不止一个学生向我反映:“老师,你上课说的几乎每一句话都能听懂了,因为我们在你的手下快三年了!但是有个别老师来临时代课,我们听得就特别吃力了……”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重要话题:对于语音的适应与否?
即使话语中所用的词汇、难易程度基本一致,但是由于说话人的语音、语调、发音动作、口语习惯等不同,产生的听力理解结果也是大相径庭的。尤其是对于不太熟悉这种语言的人来讲,还需要一个熟悉和适应的过程。
由于不同的人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不同,还有不同讲话人的音质相似程度不同、语言载体的难易程度不同,大家对于同一语种不同人的发音适应过程用时各不相同,但大体而言,普通初中生因为学习、认知新事物的能力较强,估计需要2-4周时间。
所以尽可能多提供给学生听到纯真英美英语语音的机会,特别要强调这种语音要和近年来的人机对话的听力主播音质相似或相近!既让他们感受到正宗的英美文化,也锻炼他们不同语言环境下的适应能力,为即将到来的人机对话考试做好了知识、能力和心理上的准备。所以这一强化训练起码在人机对话考试4周前就必须展开。
篇4
师生个别谈话即使在网络时代也是班主任进行思想教育的“常规武器”。除了抓好课堂内集体形式的带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教育工作外,还应充分重视师生个别谈话,做到因生而异,抓住有利时机,运用适当形式,采取兼容手段进行个性化、差异式的思想教育工作。笔者曾于2011—2012学年担任初三班主任,下面结合笔者的教育实践,谈谈师生个别谈话的技艺和功效。
一、师生个别谈话的情感基础和伦理原则
师生个别谈话是相向个体间的直面交流,有可能出现思想火花的碰撞及内心情感的对抗,双方稍有不慎易于陷入矛盾激化的漩涡。为使谈话取得正面效果,双方必须认可共同的“规则”,具有共同的情感基础和伦理准则,主要包括:
1.师范可信
在目前价值观多元化和网络舆情复杂化的背景下,班主任需树立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的榜样以此熏陶身心发育即将成熟、综合素质渐趋提高、理解能力逐步提升、求知欲望不断增强的初三学生,在其心目中建立较强的权威性和可信度。这可使大多数学生乐意从教师的话语中汲取有利于自身成长的养分,对教师有出乎自然的敬信之情,使师生个别谈话的氛围比较平缓宽松。
2.人格平等
师生双方平等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在交谈中要尊重理解宽容对方,不贬低对方的人格地位,不挫伤对方的自尊心,不显露对方或家庭的隐私。教师不能以权压人、以势整人、以力罚人,即使在心情激愤的特殊状态下也要尽量克制。师生双方均应举止得体,谈吐文雅。
3.志趣相投
当代班主任大多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良好的知识修养、广泛的兴趣爱好、高尚的师德操守。而初三学生也大多初步树立了正确的“三观”,她们审视生活、评价社会、辨别是非、内省领悟的能力在逐渐增强,对正确的思想教育能入耳入心,具有积极进取的内在驱动力,与班主任在理想、志趣、情感的大方向上有较多的共同语言。
4.目标相同
初三师生共同的现实目标能使教学双方成为利益共同体,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在许多方面形成合力。师生间在认知、历练等方面的某些差距或摩擦虽然存在,但不足以产生对抗性矛盾,一般通过师生个别谈话这种微调手段足以弥痕消隙、,在公认的大局观下互相包容。
二、师生个别谈话的前期准备
班主任每次进行个别谈话都可谓是一场微型浓缩的“攻心战”,须事前精心准备、周密安排。根据“知己知彼”的原则,班主任对个别谈话的前期准备可分为两个方面同时进行:
第一方面,班主任可采用包括网络在内的多种方式和途径武装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具体要求为:
1、师德操守的内省剔疵。班主任要经常洗涤自己的灵魂,提高自己的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师德高尚、操守无亏、言行合范、能被学生视作榜样的良师益友。
2、知识信息的积累提炼。我们身处网络时代,各种新事物、新现象、新知识、新思维等层出不穷,海量信息易使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班主任既要注重对各类信息知识进行全方位的涉猎以达到博闻广识的境界,又要通过多层面的分析以实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扬弃。班主任不但对自己任教学科的内容要精通,还需略知学生所学各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心理学、教育学乃至哲学的基本原理,对各种社会现象能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3.技能手段的历练通达。在同样的外部条件和主题内容制约下,个别谈话的效果往往取决于班主任谈话的技能和手段的高低。一个经验丰富、手段高明的班主任大多具有较高的语言驾驭能力、随机应变的角色转换能力、丰富自然的形体表现能力等。另外,针对初中生的“网络阅历”,班主任还需具备在虚拟世界里“安身立命”的能力和特长,这些基本功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探索、琢磨和演练。
第二方面,班主任在谈话前要从多方面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这需做两件事:
1.尽可能广泛地进行调查摸底,通过多种形式掌握谈话对象所处的外部环境(包括社区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交环境、网络环境等)及其对学生身心的影响而造成的学生生理和心理的演变,从而在个别谈话中取得主动权。
2.尽可能细致地了解谈话对象的以往表现和现实状况,分析研究其心理、生理及性格脾气的特点并发现其喜怒哀乐之所在,直面学生遭遇的现实困惑,洞察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使谈话真正成为一场“有准备之仗”。
三、师生个别谈话的主要类型
由于谈话对象个性特征的差异、谈话内容的不同、谈话时空的制约,班主任进行个别谈话时不能拘泥于某种特定的形式,必须因人而异,因事而变。下面几种基本类型是在网络背景下师生个别谈话时常用形式,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运用。
1.互动论辩型。网络时代的初三学生对人生的探索,对社会的评判,对真理的追求,对知识的向往,对前途的憧憬等都已达到一定的热烈程度,但在现实社会和虚拟世界里可能一时找不到合适对象进行交流,有时会陷入困惑、迷惘之中,此时班主任应抓住有利时机,本着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双向互动的原则,真诚平等地与学生就一些敏感问题进行共同探讨甚至辩论,,各抒己见。这就能增进师生的心灵沟通,提高师生双方认识和分析问题的水平和能力。
2.说理教育型。由于当代舆论媒体、信息渠道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各种真实的、虚拟的思潮、观点、数据、图像、符号等会通过多维渠道涌入学生头脑,特别是网络上一些似是而非的信息舆论及一些社会阴暗现象会对学生产生侵袭和腐蚀作用。鉴于此,班主任一方面要坚持集体形式的正面说理教育,帮助学生澄清认识、坚定立场、端正态度,另外对于一些言行失误较多的同学还需要针对其特殊情况进行个别谈话,勉励学生成为身心健康、人格优化、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3.褒扬激励型。在这个充满激情和竞争的时代,初三学生大都也充满拼搏精神,想在初三这学年里有所作为,实现人生初步理想,但往往脆劲有余而韧劲不足,特别是一些基础较差,心理脆弱且性格胆怯的学生更会感到悲观失望。因此班主任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目的地适当放大其优点和长处,暂时避开其缺点和短处,用激情和智慧帮助他们顺利度过人生的重要节点。
4.批评训导型。个别学生由于受现实社会生活或网络虚拟环境中不良因素的消极影响,是非不分,不遵守校纪校规,沾染自由散漫的习气,对建设优良班集体有抵触情绪。对于这些“暇疵学生”,班主任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既要对其进行严肃的批评和训导,又要和风细雨地对其“输送”正确的思想和理念,耐心引导他们端正态度,逐渐弥补自己的缺点,融入到良好的班集体建设中去成为积极的一员,为自己的初中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
5.易位互补型。班主任由于教育、教学和管理任务繁重、知识观念狭窄和陈旧、社交范围较小、信息渠道单一等原因,可能出现对新事物孤陋寡闻、反应迟缓、难合节奏、求稳怕变、求同斥异的滞后性特点。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易位式谈话,放下架子,拜学生为师,吸收一些新信息,掌握一些新技术,与学生进行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这样做可以密切信息时代的师生关系,缩小师生之间的代沟,有利于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因势利导式的教育。
6.闲聊交友型。班主任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对其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既希望能在学习上得到指导,也渴望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心理和生理上的实际问题。班主任要想方设法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等,有意无意地与学生聊天闲扯,谈些家长里短、风物人情、海阔天空、奇闻趣事等,用老师的真诚和善意打通学生的心理防线,在亲近和谐、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老师的教诲。
四、师生个别谈话的语言表达方式选择
师生个别谈话所仰赖的主要工具是语言,语言的内涵和形式是表里互为作用的。作为外壳的语言表达方式(如语音的高低,语速的快慢,音色的质地,谈话时间的长短,辅助手势的应用,面部表情的显露等)应用得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谈话效果的好坏。一般而言,以下几种语言表达方式与语言内涵的搭配是比较恰当的。
1.师生平等地进行和风细雨式的促膝而谈,班主任面色和蔼、神态亲切,语调平缓而热情,音质具有感染力。这种形式特别适合于一些性格内向、思想闭锁、脾气怪僻、自尊心特强的同学。
2.语调铿锵有力,面色庄重坚毅,态度坚定沉着,吐词简洁明快,眼神炯炯有光,辅之以强有力的手势动作,给人以一种充满自信、言之有理,值得信赖、愿意服从的感觉。这种形式特别适合于一些缺乏自信和主见,有依赖心理的学生。
3.音调激昂,吐词连贯,面色冷静,表情严峻,目光尖锐,给人以一种无形的威慑力和凌厉的气势。这种形式主要适用于训导少数严重违纪的学生,但使用这种形式一定要注意刚柔相济,软硬兼施,不能一味地充满火药味,使矛盾激化。
4.欢声笑语,表情轻松,语调欢快,音质和悦。这种形式适合谈一些愉快、欢悦、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的事。这种谈话形式最大的特点是易于师生心灵和情感的沟通,能融洽师生的关系,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使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不但是良师,更是益友。
另外由于被谈话对象的心理承受能力、谈话内容、谈话类型等各有区别,因此师生个别谈话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场所进行。网络时代师生个别谈话的地点的选择,除了在教室内外、办公室内、家庭内部,还可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如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或聊天,通过发送电子邮件或微博以传递师生双方的意见和想法,进行不见面的双向互动交流。在虚拟世界里师生双方都会产生一种新鲜感和自由度,避免了双方直接面对面交谈可能出现的窘迫和尴尬情形,也可通过各自的住宅电话或移动电话进行交流,让一根根有形无形的线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架起理解的桥梁,诉述内心的真情,凝聚双方的力量。
篇5
一、信息化背景下职校计算机基础教师的教学现状
在信息化背景下,要求学生都要掌握计算机基础知道,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一部分职校学生认为教材过于简单,不想学;一部分职校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不愿学;一部分职校学生对与基础性软件的学习不感兴趣,不爱学。使得本来就枯燥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堂气氛更为沉闷。这不仅严重制约了我们教学水平的发挥,还使职中生很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导致恶性循环,从而使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
二、信息化背景下职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自我提升
1、教师要提高职业道德
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师,要先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是为教书而育人,还是为育人而教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与其他基础课程相比,有着自己的某些特殊性,如在教学过程中必定要接触到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正是一把“双刃剑”,其内容复杂、良莠不齐,这些对于年轻的职校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计算机教师要像爱护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弟妹一样,教会他们正确做人,才能真正教会他们掌握计算机应用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从这个意义来说,教师是为了育人而来教这本书的。
2、教师要提高职业技能
当今计算机技术及应用飞速发展,形势逼迫我们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时刻关注国家、社会科学技术以及经济建设发展的动向,关注社会上各行各业对于计算机应用人才需求的新特点,这样才能做到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及时调整教学重点,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计算机应用人才。
3、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人格感染力
身为职校计算机教师,我们要努力提升自身的人格感染力。
例如,我们在上课之前就到教室等着学生进教室,还可以通过讲一些故事或笑话,用充满幽默与智慧的语言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他们都能够真正喜欢上微机教师,进而喜欢上微机课。我们通过积极开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进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我们要加大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让他们受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提高他们对教师讲课的认可度和他们听课的热情度,提高他们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认知度和满意度,从而提高他们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4、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在了计算机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当中,比如互联网的应用等等,这样就可以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的丰富和有趣。同时,互联网和校园网的接轨也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利用相关教学软件,在学生上机的时候进行操作演示,演示完便让学生及时操作,使职校学生能够及时消化,及时操作。从而掌握操作技能。
5、教师要采用个体化教学方式
采用个体化教学的方式,因材施教:由于各个学生水平往往不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有些学生水平高,如果教师一味的教一些简单的知识,慢慢的就会让这些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有些水平比较差的学生,会不容易理解这些教学内容,从而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因此,就需要采用个体化教学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计算机教学中,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一些不同难度的问题,并且还能够将计算机的优势充分的体现出来,水平较高的学生,给他们创造条件深入学习计算机专业的相关知识。如成立了计算机业余兴趣小组,课余时间帮助维护教学机房、排除校区网络故障、帮助有关部门制作网页、建立网站等。
6、教师要重视课堂知识的有效实践
我们在计算机实践课上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利用课堂的实践平台,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积极开展课堂实际练习,每堂理论课后都要布置相关的操作让学生上机的时候做,使学生能熟练运用操作技巧与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篇6
[关键词]荒漠化;治理;生态经济;西北地区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102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2-0-02
西北地区大致指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的广阔区域。主要包括内蒙、新疆、甘肃、宁夏的大部分地区。整个区域的地形主要以高原、盆地和山地为主。由于距海遥远,再加上地形对湿润气流的阻挡,降水稀少,水源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大多为内流河,补给来源单一。在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态系统脆弱,荒漠化程度高,西北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在本身的恶劣自然气候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双重影响下,西北地区荒漠化趋势愈演愈烈。
1 荒漠化的概念、成因及危害
1.1 荒漠化的概念
荒漠化即土地退化,是指由于气候异常和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等一系列因素造成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的过程,包括盐渍化、狭义沙漠化、植被荒漠化、土壤沙化、草场退化以及水土流失、历史时期沙丘前移入侵等以某一环境因素为标志的具体的自然环境退化。
1.2 荒漠化产生的因素
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因素有自然和人为两大因素。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之青藏高原的阻隔,水汽无法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加之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戈壁和沙漠蔓延。气候异常使西北地区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不堪一击,造成生态环境失衡,加剧荒漠化进程。人为因素主要是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以及人类的不合理活动致使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主要表现在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3个方面。
1.3 荒漠化的危害
荒漠化的加剧发展严重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威胁生态安全。同时,也容易引发贫困问题,使东部和西部、边疆和内地、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因荒漠化问题,每年损失大面积的农田,使土壤更加贫瘠、粮食减产。全国有近1/4人口深受其害,最常见的是春季沙尘暴频发。因此,春季是呼吸道疾病大爆发的季节;一些地区,沙进人退,流沙掩埋庄稼、农田、房屋交通干线的报道屡见不鲜;沙质土造成生物多样性变少,物种、群落遭到破坏,土地生产潜力下降,物种生存能力下降,许多物种濒临灭绝或消亡;河流泥沙淤积,致使中下游地区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悬河,尤其以黄河为例,悬河的形成严重威胁着中下游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2 西北地区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
2.1 生态经济模式
所谓的生态经济模式就是遵照生态经济系统原理,通过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增进生产就业、节制公共财产的使用、调控人口增长等一系列措施减弱地区贫困,通过实施环境建设工程、进行产业技术变革、发掘可更新的能源、增进城乡和谐发展、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等措施实现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在贫困化程度降低、经济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目标,最终实现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鉴于此,通过政策管控和机制创新,努力发展教育以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大力发展经济,拓宽就业渠道,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协调投入产出比例,改善人的消费活动,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良胜循环。
建立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思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经济,发展适宜本地区发展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类型和地域特色同时结合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势进行生态经济类型的划分,充分发挥区域的资源优势。除此之外,要充分分析论证国内外市场前景,增强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力度,对农副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扩大国内外市场。
生态经济模式的发展思路为:实现农业产业化,促进商品流通,带动龙头企业发展,实行企业+农户+基地的模式,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建成生态化小城镇(城镇的垃圾产业,绿色无公害特色蔬菜的生产,乡镇工业的清洁环保生产,城镇的环保设施,周围生态环境建设,高效清洁生态能源的开发与推广,自然、人文、观光农业等旅游资源的开发)。
2.2 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
在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下,最关键的是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传播来进行荒漠化治理,发展产业经济。因此,这三条主线自始至终贯穿其中,而这三条主线间又互相联系。
2.2.1 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传播来提高荒漠化地区的资源利用效率
我国大部分的荒漠化土地都分布在西北地区,而这些地区日照时间相对较长,太阳能辐射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对于农业生产是非常有利的。然而风砂土的保水、保肥性能差。如果这种状况不加改善,将会限制荒漠化地区农业的发展。科学技术使荒漠化治理的可能性大大加强,也大大提高了人工调节水肥因子技术的可操作性。
在土地荒漠化地区使用新技使大范围推广防沙、治沙技术由可能变成现实。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因素是水、热、光的配比组合,如果改变荒漠化地区农业的水、肥、气、热等要素的配比,将会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减轻荒漠化地区的人口负担。发展沙区高效型农业,应当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选择适宜沙区生长的作物,提高产量。通常采用的技术措施有:①通过在沙地建立温室、塑料棚等现代工程技术措施,提高植物生长的温度,营造适宜农作生长发育的外部环境,通过这种方法实现农产品优质、高产、高效;②节水保墒增效的农业栽培技术,也就是通过在农作物上增加覆盖物来改变作物的外部环境,如通过覆盖地膜、秸秆等措施来增加地表温度,防止水肥渗透和散失,从而提高产量;③通过不同作物间进行套种,使用立体栽培技术,根据不同作物的高矮,分层利用光能,提高土壤的水肥利用率,进而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④进行选种育种,培育新品种,选择适宜沙地种植、抗旱抗贫瘠、低耗水高产值的经济优良品种。
2.2.2 进行荒漠化治理,恢复沙漠生态
荒漠化治理的技术主要有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两种。生物措施主要以栽培植物为手段,恢复沙化土地土壤肥力和植被,改造利用沙化土地,包括营造大型防沙阻沙林带,阻截外侧流沙,以减少对绿洲、交通沿线、城镇居民点以及其他公共设施的侵害;营造防护林网,减少耕地风蚀和牧场退化;保护天然植被,以防止固定半固定沙丘和沙质草原的荒漠化危害。工程措施有设置各种人工沙障或喷洒化学固沙制剂等来阻截流沙。工程措施一般是辅的,旨在固定流沙,工程措施通常包括设置机械沙障、喷洒化学试剂固沙、引水拉沙等多种非生物措施。它的优点在于见效快、固沙效果好,尤其是在一些地区生物治理措施效果不佳,会更多采用工程措施。两种措施各有利弊,因此,要因地制宜地使用两种措施,达到防沙治沙的最佳效果。
2.2.3 精深加工农牧产品,发展产业经济
由于荒漠化地区人口压力过重,农业生态系统较为简单,因此,在严重荒漠化地区基本没有成规模的工业。鉴于此,在荒漠化地区农业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发展农业工业化迫在眉睫。进一步加快农牧提升深加工水平,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探索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与沙产业相结合。大力发展干旱区沙地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生态经济产业,积极探索如何整治沙化土地、恢复植被、调整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实现集团化、产业化经营,而这将从根本上扭转荒漠化地区人口压力过大的局面;积极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走效益型、生态型、特色型产业发展之路,以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壮大来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荒漠化治理的上述3个方面构成了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理论模式,3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缺一不可。这一理论模式旨在以满足人们需要为中心,形成生态、产业和技术相互关联的生态经济系统。这个系统实现了经济发展和荒漠化治理的有机结合,既要保护生态环境,也要发展经济,因而区别于传统的把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对立起来的治理模式。
3 西北地区防治荒漠化的对策建议
一是加大构建生态农业产业链,努力培育荒漠化地区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和新的产业,使荒漠化治理更具有可持续性。构建荒漠化地区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绿色高效种植业、生态畜牧业,推进荒漠化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开展生态旅游,合理利用荒漠化地区动植物资源,建立沙地森林公园、观光果园、沙地度假村等,提高荒漠化治理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让农民在荒漠化治理过程中逐步脱贫致富。只有这样,才能减轻荒漠化地区人口压力大的问题,从根源上消除土地荒漠化,达到持续防沙、治沙的目的。
二是形成多元治理主体,更加重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防治荒漠化是一项系统的治理工程,结合产业开发建设以期达到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政府作为治理主体,必须大力增加投入。同时,放宽市场准入,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多方面筹集防沙治沙资金,让企业、社会也积极投入到防沙治沙的工作中来,实现防沙治沙产业化,带动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开创全社会防沙治沙的良好局面。
三是坚持以草定畜原则,建设人工、半人工草地。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加大力度建设人工草场,因为建设人工草场不仅能保证牲畜的数量,保证牧民收入,而且可以减轻天然草场的负荷,实现草场的持久利用,同时也可以弥补冬春季节饲草料匮乏的局面。针对当前草原生态退化的问题,实施此战略可以遏制牧民不合理的放牧,有效保护天然草场。在态脆弱的农牧区必须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封山禁牧政策,对超载、过牧十分严重的荒漠草原区必须休养生息,禁止放牧。
四是注重科学治理,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一批防沙、治沙人才,构建科学合理的荒漠化防治科技体系。科研机构应当加强对防沙治沙基础科学和攻坚技术的研究,总结和推广国内外先进实用的防治技术和模式;坚持以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原则,提高荒漠化地区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可以大大减小荒漠化治理的难度;坚持划区域治理,配套各项治理措施;坚持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两手都要抓的原则,从源头上扭转荒漠化愈演愈烈的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民侠.防治西北地区荒漠化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J].河北农业科学,2009 (1).
[2]安富博,丁峰.甘肃省民勤县土地荒漠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防治[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0(2).
篇7
[关键词]英语课程 人文精神 生态主义 表现性目标
[作者简介]雷彩(1973- ),女,广西南宁人,广西工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广西 柳州 54500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3-0100-02
就课程的内涵而言,有人认为,课程就是学问和学科,是教学(活动)计划与进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是学习经验和文化的再生产。它是为了实现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而规定的有关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媒体等的总和。随着社会的发展,课程的发展也随之变化,具有时代特征。课程发展过程中,出现两大主题鲜明的课程观,即唯理性课程观和人本化课程观。
唯理性课程观的主要特点是知识和观念客体化,课程是社会观点的载体。这一课程观强调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伦理道德应与标准化的道德和政治目标相一致,个人经验不被重视。然而,它忽视了知识的完整性,使学科之间相互分离,不利于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也不能突出知识与实际生活和工作的联系。
人本化课程观则反对学科之间的分离,认为分科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不能提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人本化课程强调课程教授的内容与现实问题紧密联系,具有现实意义,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达到训练的目的。
课程是与一定的时代精神密切相关的,在避免了上述两种课程观的极端化观点后,现代的课程在价值取向上超越了“人”和“社会”的对立,突出强调人文精神和生态观。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高校在不断扩招,使得高等教育已不再是少数人的梦想。“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来临,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本文旨在介绍课程生态,并指出其对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课程生态观
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以人文精神和生态观作为价值取向是大势所趋。
生态主义课程思潮主要包括卡普拉的课程思想、多尔的后现代主义课程思想、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思想等。生态主义课程观认为,人类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生理、精神、社会和环境整合的相互依存的世界,我们要用生态学的观点看待世界和设计课程,主张将生态观念贯穿于整个教育和课程实施的过程,使人的外在平衡和内在平衡得以保护和发展。它注重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同时开发,注重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融合,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包括语言和非语言的),它给课程发展以重要的启示。它尊重差异思想和动态发展,恰当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使人与自然能和谐发展。它主张把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结合起来,注重学习者进行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平等。
现代课程生态观非常强调回归生活,即自然、社会、人在课程中的有机结合,使三者都成为课程的基本来源。生活就是课程,课程的设置应密切联系生活,使课程生活化、生活课程化。另一含义即自我就是课程,它关注人的自我或个人知识,学习者可以自由地展示智慧和情感,学会自主、选择和创造。
课程观中的人文精神认为,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是课程的终极目的,具体体现在:第一,人文精神要求在课程中强调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性,体现对现实生活和历史重大事件的关注度。第二,它要求课程在价值取向上要以现实为基础,放眼未来,深刻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这种价值取向的观点有助于提高培养学生的质量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三,它要求所使用的教材和教学内容更加合理化,能包含更好的人类文化精髓,注重对人的思想感情的培养,促进人对自身价值的追求。
现代课程的改革中,人文精神体现“以人为本”的课程设计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的课程观认为,课程要达到以下几点的整合:个人、群体与社会需要的整合,其中尤其强调个体需要;个体身心需要的整合;普及与提高的整合;阶段与终身的整合等。这充分说明课程内容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在注重知识培养的同时,情感的培养同样重要。学习者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强调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将来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生态观对大众化教育背景下英语教学的启示
大众化的高等教育突出个性培养,个性张扬是它的最高体现形式。多样化的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多样化的趋势体现社会需求的多样化,要求培养方式的多样化。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英语教学改革秉承课程生态观的要义,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确立“表现性”课程目标
篇8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市场经济文化;主体人格
一、思想政治理论与市场经济文化的必然联系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与市场经济文化,看起来似乎是一个不相关的命题,实则,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在市场经济特殊的文化背景下,其阐释的是特定的文化心态、文化追求。个体开始对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冷漠、回避、敬而远之的态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之于当代的大学生,其缺失性、荒芜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在市场经济文化的氛围中,当代大学生要如何找到正确的出口、适合的契合点以良性成长?市场经济文化在当代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又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这都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并且应采取有效措施。
二、市场经济文化在人类活动中的体现
谈及市场经济文化,首先应对市场经济有个明确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市场经济,又称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其时代最基本的特征是:工业取代农业占据了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市场营销成为最普遍的经营形式。其一般特征是: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事实上,市场经济的兴起有它丰厚的文化背景和坚实的文化基础。所以,从文化的高度来探寻市场经济作为人的现时代、现生命的意义及价值,是一种可取而通达的路径。首先,它是人类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经济现象,是一个时展的烙印,是一个时代崭新的面孔,随同其被孕育出来的人类阶段性文化是不可否认的。其次,它是人在活动形态中不断作用于物而产生的,这就注定了人文气息在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失的形态。最后,从哲学的思维出发,把市场经济理解为人类活动的过程即实践的体现,把文化理解为理论形式的存在,两者相辅相成,紧密融合在社会历史的大潮流中。因此,市场经济文化从产生到不断发展的各个程度都是社会现象的直接指向。既然是一种文化,就定然具有导向性。
三、市场经济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主体人格的影响
市场经济在把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向更新、更高层次的同时,还携带了诸多负面因素,诸如趋利性、目的性、竞争性等。如果不对其发展进行有效合理的控制,那么会极大程度地造成社会思想价值观念、政治素养理念、文化精神追求出现倒退抑或变质,从而滋生出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自我主义。大学生作为即将跨入社会的群体,容易受到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渗透和影响。
(1)关于竞争的扭曲化。竞争性作为市场经济很重要的一大基本特征,是市场经济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在理论意义上和现实运用中,市场经济的竞争性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对错,只是在认识的高度上应该重视其两面性——在具有强大动力的同时,也具有不可低估的压力。
作为动力,竞争能激发人们解放思想、奋发向上、开拓创新、不断加强自我竞争实力。一部分大学生在竞争意识的催促下,抓紧时间早早开始自己的考研“马拉松”之途,或积极参与校园内的各种活动,或投身到社会中从事兼职工作,或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
作为压力,市场经济文化的消极影响在青年大学生身上日益凸显,基于经济主体利益的多元化和个人物质欲望的膨胀化,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出现分离甚至是背道而驰。核心价值观念成为被淹没的角色,物质的诱惑性架空了大学生本应有的主体人格。就国内的市场竞争机制而言,在不健全的条件下,还融入了大量的灰色成分。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校大学生不仅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压力、学业的压力,更大程度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压力。这就直接导致了大学生还未做好进入市场经济的心理准备,就将自己的竞争价值观扭曲。学业上的好成绩,可以投机取巧而不是凭自己的真正实力;为了找到理想的工作,挖空心思找所谓的“后门”,而不考虑如何加强自己的就业能力。经济理性诉求促成了大学生趋利性的心态,过程可以不断地被简化,定位只在于结果。如果在遭遇到打击的情况下,内心的忧困意识蔓延成焦躁、自卑、无奈,最后演化成条件反射性的自我封闭,逃避现实,甚至导致逃学、离家出走、自杀行为。
(2)关于自主的偏激化。在市场经济文化倡导的自由、平等、开放的经济活动中,社会人作为理性人,思想观念的开放、政治观念的民主,使其形成个人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但一部分人追求无限自由、开放无度,从而导致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泛滥。对于大学生来说,在开放的环境增强自我意识是追求实效的必然趋势。大学生处于思想的敏感地带,思想更加开放,极容易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一些学生热衷于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并把它同实现人生价值等同起来。这就导致了大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求知求新欲望极强,但主体人格的确立尚未完成,个人价值观念尚待确立。所以他们在把握自己、控制自己、重塑自己的时候,容易走进市场经济文化的误区。
四、市场经济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
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对青年大学生所处环境加以改善,再加强其人文教育,从心理上灌输主题价值观,从而使青年大学生建立起自身的主体人格,最终实现青年大学生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现实意义上的统一,是我们需要及时思考的重要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改进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是不可被忽视的。作为隐形渠道,陶冶式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容易被接受和认同;作为背景文化,这是大学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和全面反映;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淡化了说教的痕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在学生会、团委及各种社团活动的组建中,大学生不仅充实了自己的课余生活,找到了学习之外的个人兴趣,还开发了自己的潜能,锻炼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参与校园活动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兴趣爱好融入到现实活动中。在特定的校园规则和思想道德环境中,认识自我,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中,培养起自我的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法制意识、道德意识。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再结合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建立起自我的优秀主体人格。
总之,在正确、深刻认识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大学生的优秀主体人格。以大学生为立足点,并优化其所处的校园环境,真正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功效,使大学生契合市场经济文化的优势更好地成长、成才,最终完善校园文化,为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程.论市场经济作为文化伦理现象[J].中国社会科学,1995(5).
篇9
关键词: 生肖地名 语言忌避 避凶求吉
一、引言
民俗是一种地方性的民间风俗习惯,形成推广必须借助一定的语言形式,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也常常会在它的语言中有所反映。“许多民俗事象也直接反映在方言土语中,许多特殊的名词指的就是某地的民俗事象。”[1]P55《礼记》:“入竟(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讳”指语讳,即语言的禁忌避讳,这是我国自古便特有之风俗。语言禁忌最初产生于“塔布”,“塔布”一词源于波利尼西亚的汤加王国,代表“神圣的”或“不可触碰的”两种不同方面的意义,由原指那里存在的一些禁忌现象发展为泛指一切禁忌。“塔布”即汉语中的“禁忌”,二者是一对对应词。弗洛伊德认为,触犯禁忌会产生一种“实体化的恐惧”,“这种恐惧并不仅仅局限于物体的接触,而是把‘与……接触’这个词语的意义伸展到隐喻的使用范围里。”[2]P30“人们对超人的、圣洁的事物的崇拜和对不详事物的恐惧,导致了语言禁忌的产生。对犯忌触讳的事物或不便直说的事物,往往用其他语言表现方式来回避,恐惧和焦虑是回避的动机,其他语言表现方式是避讳的方法。”[3]P52
十二生肖地名专名是云贵高原所独有的汉彝文化交融、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既是指称集市日期及集市地点的名称,又是反映明清以来某属相日在某地赶街的乡村民俗风习词语。生肖地名虽然来源于古今中外皆有的十二生肖历法,却打破了历法中各生肖动物依序排列、轮回应转的均衡状态,十二生肖地名中的语言禁忌避讳民俗是独具特色的语言“风俗化石”,至今尚缺乏专门性研究。云南省珠江源头地区与贵州相毗邻,素有“滇黔锁钥”之称,地理类型复杂,十二生肖地名中的语言忌避习俗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基于对珠江源头十二生肖地名中的语言禁忌避讳民俗状况的调查分析,揭示其所蕴含的避凶求吉语言的民俗文化特征。
二、珠江源头十二生肖地名分布状况
云南省珠江源头是十二生肖地名的主要分布区域,地理上与贵州的兴义、六盘水接壤,包括曲靖市政府所在地麒麟区及沾益、富源、陆良、罗平、师宗五县。我以地名志为主要依托,整理调查出珠江源头十二生肖地名中各生肖动物的运用情况。
图一:珠江源头十二生肖地名中的生肖动物分布状况
注:小马街:1.罗平阿岗;2.罗平鲁布革。
表格资料显示,珠江源头十二生肖地名在各区县均有分布,但分布状况及各生肖动物的运用情况不尽相同。
1.生肖动物用于地名具有不均衡性。马7条,鸡、猪各6条,牛、羊各5条,龙、鼠(包括民族语地名)各4条,狗3条,兔、猴各1条,蛇3条,全用长、顺、陈代替,虎未出现。
2.十二生肖地名的留存情况与自然地理条件的优劣成反比。麒麟区、沾益、陆良三个区县多为坝区,生肖地名少,罗平、富源、师宗三县多为山区,生肖地名多,避凶求吉语言民俗主要发生在这个地区。
三、珠江源头十二生肖地名中的避凶求吉语言民俗
“塔布则是人类还不理解或不能理解自然现象和自然力的本质而产生的。”[4]P342《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与索绪尔的符号任意性观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然而,当语言的能指与所指一经固化,便被人们视为神灵,常使人们忘记语言为人所造的事实。人们通常相信语言具有某种魔力,语言符号与其所代表的真实内容之间存在着某种同一的效应关系。灵物化了的语言,不再是交际工具和思想的直接现实,而变成了具有“主宰”性的思想本身。人们对不敢或不愿说出的具有不愉快联想色彩的词语,往往回避不说或以委婉的语词替代,以避开可能由此招致的于己不利。
珠江源头的高原山地农耕文化,使得动物与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对各生肖动物不同的情感态度直接导致了生肖动物用于地名的不均衡性。人们对鸡、猪、牛、马、羊等家畜有着亲近、依赖感,用于地名多达5条以上。对狗、鼠厌恶鄙夷,用于地名就只有3、4条。对兔、猴虽不反感,但这两种动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联性不大,故用于地名只有1条。虚拟的龙虽被视为祥瑞动物而倍加尊崇,但用于地名只有4条,反不如家畜多,价值取向上实用性占了上风。
珠江源头古时山高林茂,常有虎蛇等凶兽出没伤害人畜,人们由于恐惧害怕,把实体的虎蛇与语言灵物中的虎蛇画上等号,于是在生肖地名中采用弃用虎生肖,全部以婉称替代蛇生肖的语言规避方式来破解凶兆,体现出一种避凶求吉的民俗文化特点。
1.“虎”生肖地名的忌避
“避而远之”和“敬而远之”是人们对恐惧敬畏事物普遍采取的态度,在语言禁忌风习中表现为对令人敬畏和令人崇敬之词的忌避。《周易・乾卦文》:“云从龙,风从虎。”说明历史上龙虎的地位曾不相上下,二者相合成为雄伟强盛的象征,是人们崇拜并畏惧的对象。一方面,虎作为“兽中之王”,是威猛、正义、吉祥、辟邪的象征,从“虎虎生威”和“虎头虎脑”等成语中即可看出人们尊崇虎之一斑。珠江源头地区至今仍有让婴儿穿虎头鞋、戴虎头帽,祈望借助虎的威力保佑孩子健康的民俗。另一方面,虎又是祸害人类的凶兽,“狠如虎狼”、“虎视眈眈”等表现人们恐虎惧虎心理的成语不胜枚举。
忌避虎讳之言语民俗在珠江源头乃至全省全国范围内均普遍而久远,要么禁忌不提,要么以婉称替代,如珠江源头虎生肖地名的缺失,罗平县民间称“老厂”为“猫街”,《水浒传》中的虎被称为大虫,此称谓法最早见于东晋时期的志怪小说集《搜神记》。虽然也有直接以地支的“寅”代替天干的“虎”的讳称方式,如云南弥渡县的“寅衔”,但以“猫”讳“虎”最为普遍,云南的南涧县和武定县今天仍保留有“猫街”地名,“正月十五赶猫街”的彝族民歌也仍在楚雄州等地区流行。此外,姓虎也皆言姓猫,甚至长沙曾因“腐”、“虎”同音而改“腐乳”为“猫乳”,“府正街”也变成了“猫正街”。但“猫”并非避的全是“虎”,富源县的“老猫山”,《富源县地名志》称其得名于当地豹子的出没。保留原字改变读音原是中国民俗中最基本的避讳方式,但谐音字使人们不能与原本的凶语、不吉语相区分,于是便将二者一并禁忌了。
2.“蛇”生肖地名的忌避
语言灵物观认为,语言具有“说凶即凶,说福即福”的魔力,语言能指符号与所指事物之间存在着某种灵性的感应,忌避凶词或以吉词替代,可以获得一种化灾为福的心理舒解。
珠江源头3个蛇生肖地名均以婉称避讳,源于人们对“蛇”毛骨悚然的恐惧与厌恶,没了忌避“虎”生肖时那种爱恨交织的复杂心理。最基本的避讳方式是以突出形体特征的“长”来替代“蛇”,属“蛇”即为“属长”,“蛇”被称为“长虫”或“老长虫”。罗平县曾流传“一根老长虫,裹掉三条龙”类的谚语,意为属蛇人娶了三个属龙的妻子,妻子全都死去了,属蛇被视为不吉利的征兆。珠江源头的“蛇街”均被称作“长街”,师宗县彩云乡至今还留存有“长街”生肖地名。此外,富源县还称“蛇”生肖地名为“陈街”和“顺场”,前者可能因为汉语方言中“陈”、“长”读音相近而谐音避讳,后者则应是受到毗邻的贵州盘县和兴义市的民俗文化影响,通名“场”即为云南汉语方言向贵州汉语方言的借词。“称顺场当然也是由于在屯堡方言中‘蛇’与‘折本’的‘折’是同音的(音[sei]),尤其是在做生意的屯堡人口中,都称‘蛇’为‘顺’或‘顺条子’。”[4]这种以避讳方式求吉求顺的民俗心理,在云南省景东县的生肖地名“小龙街”(蛇街)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以“龙”代“蛇”,不仅由于龙蛇二者形体相似,还能把对蛇的恐惧转换为对龙吉祥喻义的向往,而且符合“成龙上天,成蛇钻地”龙蛇对称使用的语言民俗习惯。
云贵高原的人们在以生肖动物称名集市地点之初,并不忌讳蛇虎在内的各种生肖动物,今天贵州威宁县还留存有“蛇街”,广西隆林县还留存有“蛇场”,贵州兴仁县和云南宣威县还留存有“虎场村”。随着观念意识的改变,人们不仅禁忌避讳虎蛇类凶兽而更改地名,对容易使人产生不愉快联想的猪狗类生肖地名也刻意雅化,如麒麟区的“猪街”更名为“珠街”。这些更名方式可概括为,改变说法形成委婉词,改变写法形成委婉字,改变读法形成委婉音。珠江源头十二生肖地名由语言禁忌而产生的委婉词,不仅丰富了方言词汇,还使语言表达变得更加细腻传情、曲折生动,符合人们语言交际中“美化”和“雅化”的心理需求。
随着科学昌明及观念意识、自然生态结构的改变,蛇虎等传统意义上的恶兽会越来越少,人们在生肖地名中的禁忌避讳心理也会逐渐消失,相应地,人与动物的亲近感也会逐渐减退。
四、结语
珠江源头十二生肖地名是能反映语言忌避和乡村集市贸易民俗的文化词语,承载传递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虽然随着科学的昌明和人类社会的进步,生肖地名中蕴含的民俗风习已远离我们的生活,名实之间已不再相符,但其作为人类的共同遗产和民族遗传基因符号的表示,需注意保护传承,切忌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盲目更名。
参考文献:
[1]陈克.中国语言民俗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2]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篇10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学习动机;成就动机;归因
文章编号:1005-6629(2008)11-0024-04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1问题的提出
化学学习动机指所有对化学学习活动具有促动功能的心理倾向。它首先来自于学生学习化学的需要。当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机体内部会产生一种内驱力,去促使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行动。在新颁布的初中版和高中版《化学课程标准》中均提出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化学课程的总目标,并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设定了化学课程的具体目标。而现阶段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效果是否与《化学课程标准》中设定的化学学习目标相吻合? 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的现状如何? 一些笼统的经验描述性的研究难以阐明。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定量地对现阶段中学生的化学学习动机进行探讨。
2研究方法
2.1 研究理论基础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动机集中反映在成就动机上。 成就动机是指个人力求成功地完成某种有价值的工作或活动的内部动力过程。在成就动机的理论研究方面,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成就动机驱力构成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理论范式。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成就动机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驱力,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结合化学学习动机,认知内驱力是一种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及其发现和解决化学问题的心理倾向,属于内部学习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一种把化学学业成就看作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它往往以自尊心、荣誉感、自信心、胜任感等心理因素表现出来。附属内驱力是为了获得父母、教师及同学的赞许或认可所表现出来的把化学学好的一种需要。后两者均属于外部学习动机。在教育教学情境中学生会经常对自己在成就任务上的成败进行归因,学生对自己成败归因的认识影响他们随后的行为动机,从而又影响他们后续的学习活动和学业成绩。因而成就归因理论亦成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成就归因理论是有关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的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维纳认为个人对成败的解释有以下几种因素:自身的能力、所付出的努力、任务的难度、运气的好坏、身心状况和其他。他又把众多的原因按其特性分为三个维度: (1)原因源维度(内部-外部);(2)稳定性维度(稳定-不稳定);(3)可控性维度(可控-不可控)。
2.2 研究对象
被试取自巢湖市一所重点中学,一所普通中学,从初三到高三总计四个年级的中学生,共获被试408名。 施测后获得有效问卷387份,其中男生195名,女生192名。
2.3 测量工具
本研究是在前述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对中学师生的访谈调查,对已发表的相关文章中的调查问卷进行了修改,形成由三部分构成的“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调查问卷”。第一部分为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以奥苏贝尔的成就动机理论为依据,把中学生的化学学习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主项目。每个主项目有10个项目评价指标(其中认知内驱力的10个项目评价指标的设定结合了《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化学学习目标),再加上一个表明无明确动机的项目评价指标,共31个问题。每个项目评价指标划分为“符合”与“不符合”两个指标水平。其中选“符合”记1 分,选“不符合”记0分;第三部分以维纳的成就归因理论为依据,包括个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学习气氛、学习方法、教师水平、运气7个因素,以多选题的形式分析中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成功和失败时归因的情况。
3 结果与分析
3.1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总体情况
从表1(表题中M 表示平均数,SD表示标准差,表1中Z表示标准分数)可见,无论普通中学还是重点中学,化学学习动机中的认知内驱力均高于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且重点中学的认知内驱力显著高于普通中学(P
调查说明现阶段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很大部分来自于对化学知识本身的追求以及对化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表2给出了在三种内驱力问题中选“符合”人数居前三位的调查题。由表2可知,中学生已经意识到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对科学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这与新课标中的化学课程理念是相切合的。由表2亦可见,在认知内驱力方面,中学生普遍认为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能调动自己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因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无论是以新奇多样的演示实验激发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还是以学生自主实验的形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都是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的有效方式。调查中还发现,中学生中喜欢重新体验科学研究过程的占53.0%,认为化学中科学方法重要的占51.2%,崇敬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占55.8%,均低于在认知内驱力方面的平均选择率(65.9%)。说明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应加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对于重点中学的认知内驱力显著高于普通中学的调查结果,很可能是由于重点中学相对于普通中学有着更浓厚的学习气氛,学生的整体素质也较为突出的原因。
在强调认知内驱力作为一种内部学习动机重要性的同时,也应重视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从表2可见,在自我提高内驱力方面,中考与高考的压力依然是中学生努力学好化学的强势动力。 因为很少人能始终把掌握较为抽象复杂的化学知识作为学
习的最终目标。在学业上的成败关系到个人未来的发展。可喜的是,中学生能意识到化学是一门能对社会发展与人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学科。在化学教学和化学课程的设置中应体现化学自身与文化、经济和社会互动发展的时代性要求,将科学服务于社会与人类的意识传递给学生。调查表明(见表2),附属内驱力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动机因素。具有高度附属感的学生,一旦得到长者或同龄人的肯定或是表扬,会进一步努力学习。值得说明的是,在无明确动机一题中选“符合”的学生占全体人数的45.5%,这说明一部分学生是在化学学习动机不明确的情况下进行学习的。学生在无学习需要的情况下,势必达不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因为其目标指向是模糊的,会影响其后续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有明确的化学学习目标,应成为一个需要给与足够重视的问题。
3.2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的年级差异
对表3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在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和动机总分四方面年级差异均极为显著(P
由表3 可见,初三年级三方面的内驱力得分和动机总分均居各年级最高。分析其原因,很可能是由于初三年级刚开始接触化学学科,对于与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联系较紧密的化学有很强的直接兴趣。而且初三年级受其学习基础的负面影响较小,在一门新知识的学习中学习阻力不大。由表3 还可见,高中阶段各年级的各项化学学习动机得分与初中阶段相比较,呈大幅度下降的情况。高二年级的各项化学学习动机得分均处于“波谷”的位置,高三年级与其相比较略有上升。我们认为出现上述调查结果,是由于到了高中阶段,出现了由较低的学习阶段向较高的学习阶段的“跃迁”。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化学知识更为抽象,化学现象往往也比较复杂,而且与日常生活现象的联系也不如初中紧密,无法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动机。 处于高三年级的中学生可能主要迫于高考的压力,其动机水平略有上升。与高二年级相比,其在认知内驱力方面的差异不显著(Z=0.825, P>0.05)。
3.3 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的性别差异
从表4可见,在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男女有极显著的差异(P< 0.01), 附属内驱力男女差异不显著(P>0.05),动机总分男女也达显著差异(P
对于女生在认知内驱力较男生低的调查结果,根据有关研究,我们认为可能有以下原因:第一、生理因素:男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和理解性等方面均优于女生。第二、兴趣因素。女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一般较男生低。有调查表明,男生对于化学、工程技术、数学等方面明显比女生更感兴趣,而女生则对艺术、文学、外语等方面感兴趣。对于女生的自我提高内驱力较男生低的原因,注意到自我提高内驱力指向社会承认的成就与地位,所以我们认为其原因主要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社会对于男性在学业和未来成就事业的期望值上要高于女性。在教育领域,传统看法认为,男生更容易在理科上取得学业成就,而女生更适合学文科,无形中对女生的化学学习动机产生消极影响。
3.4中学生在化学学业成败归因方面的情况
表5反映了中学生在化学学业成败归因的情况。对于化学学习成功归因方面:在内部因素中,把成功归于选项1“我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认真努力”的人最多,选项5“我的化学学习的方法得当”次之(这两项也是稳定、可控的因素) ,选项3“我的化学学习能力强”最少,说明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自信心有所欠缺。在外部因素中,把成功归因于选项7“化学老师教学水平高”的人数最多,说明教师在化学学习中的主导地位不可忽视。选项2“化学容易学”的选择人数最少,这说明很可能一部分中学化学知识的水平超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化学学习中失败归因方面,由表5可见学生更倾向归因于内部因素:选项1“我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努力不够”、5“我的化学学习方法不得当”、3“我的化学学习能力不足”。 而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弥散的无助或抑郁,即“习得性无助” 的原因中,选项2“化学难学”和3“我的化学能力不足”,位居前列。 这两类因素又是稳定而不可控的因素。当把失败归于稳定的、内部的、不可控的原因时,一般会弱化进一步学习活动的动机,对学习活动产生不良的影响。
4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
(1) 中学生的认知内驱力高于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重点中学的认知内驱力显著高于普通中学。目前中学生的化学学习动机基本与新课标中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总目标相切合,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学习动机缺乏。
(2) 中学生的化学学习动机从初三至高三年级差异极为显著。 从初三至高二年级化学学习动机呈下降趋势,高三年级略有上升。
(3) 男生的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动机总分明显高于女生。
(4) 中学生在化学学习成功归因方面做得较好,但在化学学习失败归因方面做得不佳,易产生不利于学习活动的情绪。
针对上述结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和意义,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其二,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化学学习动机逐渐下降的趋势,注意学生的化学学习动机在激发基础上的延续与保持。 其三,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女生积极的关注,帮助女生提高自信心,加强思维和实验训练,激发女生学习化学的动机。最后,要指导学生对化学学习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
参考文献:
[1]王振宏.学习动机理论[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1,27~31.
[2] 向海英.成就动机的归因理论与教学改革[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6):5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