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情感教育范文
时间:2024-01-24 18:05: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的情感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情感因素 情感教学 教师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5-0130-02
黑格尔曾经说过:“我们简直可以断然声明,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因此,有两个因素就成为我们考察的对象,第一是那个‘观念’,第二是人类的热情,这两者交织成为世界史的经纬线。”[1]其实,我们人类的教育教学活动,又何尝不是用师生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这两条经纬线交织而成的呢?因此,应当改变传统只注重认知因素而忽略情感因素的状况,重新从情感角度来审视我们的教学活动。
一、情感因素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基础
学习过程是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学实践证明,以师生的情感为基础,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一旦学生对老师感到亲切,才敢于独立思考,才敢于交流思想。所以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做到“近、尊、爱”,能有利地促进情感教学。
(一)要亲近学生
就目前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看,这些学生多半是独生子女,性格比较任性,年龄又偏小,自制力差,上课不能集中精力听讲。虽然有的学生课堂上能主动回答问题,能够对老师的问题提出质疑,但到办公室请教问题的非常少。如果教师再不主动接触学生,那怎么去了解学生?怎么能与学生进行感情沟通呢?一个教师死守住三尺讲台,一手捧书,一手捏粉笔的呆板式教学方法学生最反感。提倡情感教学就是要打破这种局面,深入学生中。试想以亲切的目光注视学生,每每提问,面带微笑说“请回答!”每每提问一个学生后总是客客气气地说一声“请坐下”,浓郁情味的话语能温暖每一个学生的心。
(二)要尊重学生
教师要想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学生是人,是发展中的人,是一个完整的人,这是毋庸证明的人所共知的命题。但是在教育的实际活动中,乃至在教育理论中,却往往出现忽视甚至否定学生的人的属性的情况。[2]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不要仅仅只把学生作为认识对象,而且还要与学生建立一种心理情感上的联系,全面地了解学生和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对自己的潜能和发展充满自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要爱每一个学生
叶澜教授认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3]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的教师绝不是一个好老师。[4]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教师只有付出自己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才能搭起师生之间的感情桥梁,使学生乐意接近教师,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因为,“孩子们所喜欢的是那种本人就喜欢孩子、离开孩子就不行、而且感到跟孩子们交往是一种幸福和快乐的人。”[5]
当然,我们对学生的爱并不是无原则的迁就,而是渗透了教育内容,是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相统一的情感教育之爱。我们不仅要对学生的进步予以肯定,表扬。在学生犯错误时,应予以批评。情感鼓励作用还要求教师在表扬学生时掌握好分寸,要实事求是地表扬,不能让学生有一种得意忘形的感觉,应要求学生把好的品德、行为坚持下去,从而向更高层次转化。
二、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带着某种情感在教,而学生也总是带着某种情感在学,没有任何情感的教育过程是不存在的。教和学的主体是人,而人都是带着感情在活动的,故情感是联系教学主体的纽带,能促进教学的情感是积极的情感,阻碍教学进展的则是消极情感。
(一)情感可以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驱动学生主动地学习
情感是跟人的需要联系着的。求知欲、对学习的热爱、取得成功的美感和情感等积极的情感都可以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完成了某一学习任务、达到一定的学习要求之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新的欲望,驱使他去完成新的学习任务,达到新的学习要求。
(二)情感能激励学生能力的发挥
积极的情感具有增力作用,能增强人的活动能力,促进学习迁移,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一个人在心情愉快的时侯,会思维敏锐。无论是回忆往事还是接受新知识都会比较顺利,不但能正常地发挥自己的水平,有时还会超常地发挥、解决本来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当他不愉快时,则会思维迟钝,就是非常简单的问题也可能感到困难,这样的情况几乎每个人都曾有过。所以,积极的情感能促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三)情感能保正启发成功,使教学方法取得预期效果
所谓启发,不仅是活动的启发、智慧的启发,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启发、情感的启发。没有心灵的启发、情感的启发,就很难有效地实现活动的启发、智慧的启发。因此,优秀教师都重视用积极的情感来教,用丰富、积极的情感影响学生,使师生协调地配合。情感是好的教学方法发挥作用的“催化剂”。不注重情感的作用,方法再好也难收到应有的效果。总之,情感对教学的影响是极其复杂而具体的。情感始终与教学中学生的智力活动紧密相连,但它本身并不是学生直接的学习内容,而是间接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因素。只有满足了学生情感上对于成功的渴望及自尊的要求,才能直接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并能使学生的情感品质得以发展与提高。
三、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而情感教育是实现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关键,越来越多的教学理论工作者开始关注情感教学思想,并力图从更深的层次和更科学的角度来认识、阐述这一富有新的改革使命的教学思想。
(一)教师要坚持用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
寓教于乐是情感教学原则中的一条核心原则,主要用以指导师生间伴随着教学中的认知信息传递而形成的情感回路中第一条支路的流动状况。其基本含义就是“乐学”,使学生怀着快乐的情绪学习。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使学生产生快乐情绪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想方设法操纵各种变量去满足学生的有关需求。由于学生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到各个学生适应的水平上,这样才能满足各个阶段的学生学习的需要,要让学生在“乐”中学,在成功中求“乐”。这样学生才能想学,爱学,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有利于获得较佳的学习效果。
(二)教师要坚持以情施教的教学原则
以情施教是情感教学的另一条教学原则,主要用以指导师生间伴随着教学中的认知信息传递而形成的情感交流回路的第二、三、四条分支回路的流动状况,以及教师情感的自控回路的流动状况。其基本含义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自觉地传授知识、技能,传播思想,同时,伴以积极的情感,从而突出展示情知交融所产生的教学魅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保持快乐的情绪。当教师带着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走进教室的时候,学生会倍感亲切、温暖,快乐之情油然而生。学生则会敞开心扉接受新知识,学习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反之,当教师绷着脸,或表情冷漠、或怒气冲冲地走进教室时,学生会感到情绪压抑,气氛紧张。这样会使学生心理闭锁,阻碍新知识的掌握。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始终保持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让学生在教师快乐情绪的带动下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商务印书馆,第477页.
[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7页.
[3]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2页.
篇2
关键词:小学学生管理 情感教育 应用策略
情感教育主要是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加强学生的自我情感控制能力,让他们对社会的产生积极乐观的情感体验,保证学生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能得到健康发展。情感教育的本质是以育人本,它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特殊的教育模式。
一、小学生管理中运用情感教育的意义
素质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点,主要是根据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求来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新型人才,而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往往容易被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所忽略。情感教育主要是教育者利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情感教育应当从小学开始,这阶段正是培养各种正确观念的黄金时期,在小学时重视对他们的情感教育,有利于树立正确的观念,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生管理中情感教育的应用
(一)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条件
教师是否能做到以情育人、寓情于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情感教育成功的关键。因此,在情感教育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对教学充满激情,这份激情来源于教师对事业的忠诚、热爱,来自于自己的自信及对学生的关心。2.专业水平高、博才多学。教师要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了解古今中外的文化,能用质朴易懂的语句向学生讲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和动力。3.语言幽默、生动、有趣,以活跃课堂气氛。课堂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的实现,其中教师的情感投入状况又直接影响着课堂氛围的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的营造需要教师积极的情感投入,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及其在和谐课堂氛围营造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努力加强自身积极情感的培养。
(二)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激发学生良好的心理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情感激励。教师和学生若能建立深厚的积极关系,有助于情感激励的应用。关心,是情感激励的首要因素,教师应当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教师要主动接近学生的心灵,与他们相互信任,以诚相待,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并注意学生的反映,用坦诚架设理解的桥梁,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和平共处。“关心、理解、尊重、信任”是增强师生之间情感的纽带,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保证。
(三)营造情感教育的课堂氛围
在情感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积极组织学生动脑学习、获取知识、增长智慧和才干、陶冶情操。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学生能自主地选择,平等地和他人共同活动。在营造课堂气氛方面,教师要注意两点:第一,充分利用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奖励和惩罚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行为控制的常用方法。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合适的表扬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要适当的给予肯定。第二,教师要克服自己的“领导中心”“自我中心”“教师本位”的权威心理,防止“我令你行”的命令主义或强迫教育。那种基于强迫性,要求学生绝对服从自己的课堂气氛必然会死气沉沉,消极冷漠。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心存偏见,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四)注重情感的融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育情要求教师充分理解课本中隐含的情感,要带着感情走进课堂,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情感,帮助他们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品质。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情感影响的正能量,改变重知轻情的旧教学模式,实现知情互助教学的转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渐细化,要求广大教师要能够认识到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要积极引导学生把情感融入到学习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
(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提高其情感控制能力
小学生的心智不成熟,受外界影响较大,教师应当密切注意学生的行为举止,主动接触学生,努力创造与学生沟通的条件,扩大与学生的接触面,细心观察了解学生的想法并积极沟通,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情感控制能力。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教师和家长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积极开导并帮助他们克服不良情绪,教导他们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不要因一些小事走向极端。小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情感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教师的教学重点不应当只关注知识的传授,更应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良好的情感教育,对小学班级管理的意义重大。因此,“德育”和“才育”对于素质人才培养有着同等的重要性。
三、结语
在小学阶段实施的情感教育,对开发学生智力,启迪创造性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树立良好世界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他们逐渐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篇3
一、寓教于乐,创建情感学习氛围
让学生以快乐的情绪学习英语,能够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尤其是在小学英语学习中,学生感觉英语比较陌生,而且难度较大,如果教师仍然以灌输方式教学,很难激起课堂涟漪,更无法将情感教育贯穿其中。为此,教师可以寓教于乐,采用小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如游戏、Chant, 表演、竞猜等方式,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情感学习氛围,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教学小学英语4年级上册中的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这一单元时,教师采用竞猜方式带领学生学习,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与球类有关,有关球类的词汇基本都能用动作展现出来。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设计“我演你猜”的竞猜活动,让英语课堂洋溢快乐的学习氛围。如:教师模仿扣篮的动作,学生猜对应的英语单词basketball,教师利用这种方法,引出其他词汇,如table tennis, football, badminton等。在引出basketball 等词汇后,教师再设计chant,如basketball, basketball, I like playing basketball,如此反复,帮助学生学习单词发音,记住单词。这样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喜爱,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最后,教师再渗透情感教育:同学们,运动能够强身健体,也能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让我们一起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坚持下去吧。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以学生兴趣为切入点,利用竞猜活动调动学生情感,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同时,教师渗透情感教育,引领学生参与运动,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
二、文化引导,激发学生学习情感
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产生的推动力是无可估量的。曾有人说过:“没有情感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由此可知,情感教育尤为重要。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文化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从而增强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带动更强的课堂参与性。
在教学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7 Chinese festivals这一单元时,教师以文化作为引导,有效地将学生的学习情感激发。本单元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与中国传统节日有关,节日,作为我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课前,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搜集中国节日文化相关信息,如食物、庆祝方式、日期、风俗习惯等。在教学中,教师以五年级上册的Christmas 引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中国传统佳节。由此,学生快速融入课堂,说出节日名称,如:Mid-autumn Festival, Dragon Boat Festival, Spring Festival, The Double-ninth Festival等。紧接着,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讨论节日信息,如How to celebrate this festival, why do you like this festival等。由于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学生讨论的兴趣非常浓厚。最后,教师进行情感引导:节日是我国的文化内容之一,我们是不是感到非常自豪呢?学生齐声回答“是”。“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深入学习文化内容,以更好地传承节日文化呢”。由此,学生的学习情感被最大化激发出来。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重在引导学生参与,利用节日信息促进学生讨论,并利用语言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文化内容,以做好文化传承工作。
三、注重评价,促进体验成功情感
情感在学习中的推动力非常强,尤其是当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情感时,会激发出其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更加主动的展开学习。为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对学生展开激励评价,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情感,从而发挥出情感对学习的促进力量。
在教学小学英语6年级上册中的Unit 5 Signs这一单元时,教师以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本单元主要是学习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标志,以及这些标志所代表的含义。在教学中,教师设计一个活动,即学生可以自告奋勇上讲台写出自己见过的标志,并尝试利用英文说出其对应的含义。例如:一个圆圈,中间有个字母P,表示停车,加一个斜线,则表示禁止停车。举例完后,有一名男孩快速冲上黑板,画着一根香烟加斜线,并说着英文No smoking.虽然这名学生的英语发音不够准确,但是勇气可嘉,并且画的标志非常棒,于是教师展开激励评价:非常棒,画出的标志非常正确,而且还能说出其含义。你还能画出其他你知道的标志吗?“Yes, I can”,于是这名学生继续画着三角形,里边画上感叹号,表示危险danger。此时,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针对学生的表现,教师给予激励评价,如:Wonderful, perfect, you really do a good job等。
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也带动了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如此一来,英语课堂更加活跃,也更加高效。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情感教学;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我们要求学生写出真情实感,作文要具有时代气息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而学生在写作中能否将真实感情表达也是对学生作文评价的重要指标。但是我们学生在写作中,要么写一些深厚情感的事件,要么是虚假的情感。那么,怎样让学生有情感写作,写出有情感的作文呢?
一、注入情感,作文教学要有情感
我们的小学作文教学一般是从写话训练和看图说话开始的。因此,在写话中我们就要投入情感,让学生写出有情感的语言。我们的小学教材大多贴近学生生活,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写一写。如《美丽的丹顶鹤》学习之后,我们就让学生写写对丹顶鹤热爱的情感,写写如何保护丹顶鹤这样的野生动物的做法。老师也可以谈谈自己和动物的故事,如自己的可爱的狗被偷,温驯的猫的丢失。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生活感触,于是,他们在写话中就能有情感,且有内容可写。
二、激感,让学生有写作兴趣
我们的学生天真活泼,很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但是往往因为他们对生活经历的提炼不够,阅读量和文字表达能力不足;因此,想写的内容很丰富,可是形成文字往往比较干瘪。因此,我们要不断鼓励学生,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抓住学生写作的语言、语句或是一些有思想的东西对其表扬,让学生认为自己能够写好作文,从而有着乐意写的愿望。另外,我们在学生作文批改中要珍视学生的习作。因为处于写作起步阶段的学生,他们写作态度刚开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我们有效批改,引导他们欣赏自己的作文,有提高的渴望。如此,他们写作中就能充满热情且思维活跃,有写作的热情和写好作文的情感。
三、点拨方法,让学生有写的能力。
学生有写作情感的前提是他们掌握一定的写作素材和写作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我们让他们学会观察、在观察中投入情感,在练笔中凝聚情感很有必要。
(一)注重观察成习惯,丰富情感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小学生的视野中充满了新鲜与新奇。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去观察奥妙无穷的大自然和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因此,在写作前,我们应该先让学生知道要写的内容,让他们先去观察,或是带着他们去观察,激发他们关注周围的事物、生活的兴趣和情感,使他们获得要写的且感兴趣的内容。如“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为题的作文,我就安排在学校拔河比赛之后让学生写作,而在活动之前我就让学生注意观察:观察参赛者的拔河站姿、拔河时的表情、语言,留意旁观同学的神情和老师的表现,注意胜方与败方的不同状态等等。这样,我们学生就能够将拔河这一活动很好的写出来;并且能够把自己对这一活动的情感体现出来,而不同学生写的内容不同,情感就是多样的,这样可以使得学生情感表达丰富起来。
(二)激发想象促思维,拓展情感
学生观察之后能够有内容可写,但是,他们写的可能还比较平淡,枯燥。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在观察之后运用想象,发挥想象力的作用。如“记一次有意义的拔河”,有的学生可能从动员、参赛、比赛结果这样的线性思路来写,这不如让学生发挥想象,着重描写拔河过程和不同人员的心理状况显得生动可感而耐人寻味。又如在低年级写话中在多幅图画中抽出一幅让学生发挥想象的写作。如三年级《小白兔采蘑菇》我们把最后一幅图抽调,让学生思考,小白兔采到了有毒的蘑菇会怎么做?兔妈妈怎样让小白兔知道外表好看却可能有毒的道理?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也能激发他们写好作文的兴趣,更能让他们写出富有个性化情感的作文。
(三)强调写法出精彩,彰显情感。
我们学生有了写的内容,也意识到如何让自己的作文写得新颖与众不同,但是作文中的情感表达、语言表述、结构安排等还需要我们进行引导和强化提高。可以说作文之道巧在构思,高在立意,深在情感。因此,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巧妙地富有创造性地构思,但是学生写什么、怎么写我们不应该严格规定,强求一律。因为对于小学生而言只要他们的作文如果能够写的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就比较好了。我们对学生写作中的问题特别是结构混乱、主题不明、情感或观点不清的问题,要加强重视,并指导他们学会修改,形成一定的修改能力。
另外,要注重引导学生练句,通过锤炼语言使作文情感表达的更深刻和准确鲜明。句子是文章的基本组成部分,小学生作文中常常有句子不通、错别字的问题。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让学生感受经典课文的人文美,更要让他们体悟语言美;让学生在造句、仿句中提高语言的表达和运用能力,从而使得他们的写作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
总之,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我们要引导他们学会感受生活,丰厚自己的情感世界。我们通过教学时间活动,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培养他们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的习惯,使学生写作中能够有真情实感;加强阅读教学中的写话、说话练习,提高学生作文写作的兴趣,提高他们抒写情感的能力和需求。只要我们注重情感教学,加强情感投入,调动并激发学生生活情感,那么,小学生也可以写出情感浓郁的优秀作文。
参考文献
[1]曾玉萍.注重基础知识 加强情感教育――谈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J].甘肃教育,2011(17).
篇5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品德与社会;道德情感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外界认识不完全,对是非分辨不清晰,对道德认知不完全,想要促进小学生的健康茁壮成长就必须给予学生有目的的、有系统的道德情感培养,唯有如此,学生在启蒙阶段才可树立正确的三观。下文,我将根据教学经验及文献参考,浅谈在小学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
一、创设情境,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对于小学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初步掌握了知识,有了较为充沛的情感,因此,当他们面对某种情境时,能够发挥充分的联想,从而引起自己的感情,并将之表达出来。教师可以运用学生的这种心理,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在情境中感受其中的情感,从而触景生情,以此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这种方式对于初次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有极大的利处,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
效果。
例如,在教学《在公共汽车上》时,为了让学生拥有更正确的道德观念,同时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我与学生一起创设了一个公交车情境。在情境中,我充当了公交车司机,并将学生分成了三组,两组同学随意扮演不同的身份,如儿童、老爷爷、老奶奶、孕妇等等,另外一组学生则假装刚刚上车的乘客,同样有着各种角色。然后当行动不便的学生上车时,请问学生应该怎么做最合适。学生仿若处于真正的公交车上,分别让座和搀扶。在其中学生的道德情感得到了启发,对学习的内容认识更深刻。
二、教师引导,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感
从牙牙学语开始,懵懂无知的儿童最常做的便是模仿。中年级阶段的学生大多9~12岁,他们对人或是事物的好坏、优秀与否已经有了最初的认识,而且在众多学生的心里,教师便是其中最厉害的人之一,这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不自觉模仿跟随教师。因此,小学品德教师在教学时,务必注意自己的影响力,在日常教学中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以良好的道德情感表现自己,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感。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的《我是班级的主人》单元时,起初我请部分学生回答他在班级中有什么权利,有什么义务。在班级中充当了班级干部的学生能够回答出很浅显的一部分内容,而我发现其他的学生却是觉得自己没有权利也没有义务。其后,我便以自己为例展现自己曾经的学生生涯中的权利与义务。我告诉学生,我并没有当班级干部,但是我在班级中的权利是可以在课堂上听老师上课,可以拥有自己的时间学习,我在班级中的义务是在不在老师传授知识的时候开小差,在值日的时候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等。从中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真正理解了每个人在班级中的重要位置,对班级有了归属感,同时还意识到自己在班级中应该与不应该做的事,从而增强了自己的道德情感。
三、道德实践,将道德情感付诸行动
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所有学习到的知识都要通过实践将其转化为自己所用,才是真正掌握了这种知识,对于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也正是如此。品德社会教学一向是一种将教材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师在教学时不可将其仅在书面上大谈空谈,而是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实践,根据所教学的内容将之真正运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如团结师长或是义工服务等。将道德情感付诸行动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日常所学,又可以帮助学生检测自己的道德漏洞,使得道德情感更为丰富健全。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的《我们的民风习俗》中,我为了使得学生更正确地认识到民风习俗中蕴含的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一些不正确的亟须改变的习俗,从而升华学生对民风习俗的道德情感时,我让学生在一周的课余时间内观察和询问家中长辈。期间,我建议学生可以采用小组的方式一起采访邻居或者路人等,并询问他们对这些习俗的看法。学生对这一课外活动十分积极,一周时间内采访了许多人,得到了多种习俗的信息,并在采访中认识到展现古人文明的习俗和一些陋俗,不仅对所学习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的道德情感也得到了运用。
道德情感的培养可使得小学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真正融入学生的心中,并再通过实践将知识转化为个人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合适地教学。同时,教师务必持续提升自我教学水平,丰富自我道德情感,以提供给学生优秀的道德榜样。唯有如此,学生才会积极主动锻炼自己的道德情感,才可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篇6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亲近数学
兴趣对学好数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对数学感到有趣,才愿意学;愿意学,才能学好。要靠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不断激发、培养、巩固。我从以下几方面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1 创建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兴趣。在课堂上,老师应多一份真诚,多一些尊重,教师与学生要坦诚相待,平等相处,要提倡学生发表不同看法,进行不同争论。在课堂上,教师还应多一些微笑,多一些幽默,微笑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剂,幽默风趣的语言,也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1.2 在导入时设置悬念来提高兴趣。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爱听故事,我们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趣味性的故事中,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
1.3 让学生参与探索过程,激发学习兴趣。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在教学中,教师不应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来获取数学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兴趣,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时,我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把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的办法,转化成以前学习过的长方形。让学生参与探究过程,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还可以更牢固的掌握知识。
1.4 通过游戏,开展竞赛,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在游戏中开展比赛也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我在课堂上经常为学生创设一个竞争机会,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消除课堂的枯燥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常有的分小组比赛,我还常常以“争夺小红旗”,“开火车”等方式的比赛练习,来激发学生兴趣,对做得好的同学及时表扬。
只有学生对数学有了兴趣,才乐意走进数学课堂,去品味学习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所以数学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贯穿在数学教学的始终。
2.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喜爱数学
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脆弱,对于困难和失败的耐挫力不强,经不起反复的、连续的打击。因此,作为教师,应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历探究成功的体验,形成成功―自信―成功的良性循环。
2.1 自主探究,体验成功,增强自信。“观察是智慧的主要能源”,观察能为创造积累材料。学生自主探索来的信息,要通过观察输入大脑。只有通过认真的观察,才能对数学知识有所发现、体验和认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尽量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创造等多种展示才华的时间和舞台,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尽可能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讨论事物的规律和本质,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2.2 评价激励,树立自信。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尽可能多一些赏识与鼓励,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教师肯定性评价语言的内容也应该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对平时发言胆小、不够积极的同学,应积极鼓励。
3.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让学生好学数学
数学学习并不是一种兴趣盎然的活动,抽象的概念、繁杂的计算、多变的思路、严谨的逻辑,时常困扰着学生。积极的意志品质,如:自觉、坚定、毅力、恒心、自制,会促进学生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而消极的意志品质则会阻碍学生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
3.1 设计适度的难题,磨练学生的意志。学习意志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学习内容有一定的难度时,才能刺激大脑皮层兴奋,激励学生探索。
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幼儿园的老师把一袋巧克力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每人分到5块,还剩下一些不够再分了。这袋巧克力最多有几块,最少有几块?学生在解答时,可以先根据小朋友的人数确定最多或最少还剩几块,再算出这袋巧克力最多或最少有几块。也可以算9个小朋友每人5块,一共有45块,还剩下些,就是比45块多,但不够再分了,就是不够每人分6块,比54块少。从中看出最多或最少有几块。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了难题,增长了他们的智慧,体会到一种成功的喜悦,为以后的学习起到了推动作用。
3.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磨练学生意志。独立思考是意志品质中自觉性的具体表现。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3.2.1 思维的拐点上不急于点拨,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机会。如:在一年级的计算教学中,当学生做完5+4-3=6时,出示7+3-( )=2。学生解答第二题时,要进行逆向思维,教师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要急于点拨。
3.2.2 延伸性的题,不过多地讨论或暗示,让学生有更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如:在教学“圆的认识”后,设计了这样一道延伸题:“在一个正方形中怎样画一个最大的圆?并找出它的半径和直径。”学生思考此题是,教师不给过多暗示,也不要让学生进行过多讨论。
3.2.3 设计一题多解的习题,发散学生的思维,解题时让学生设计多个方案,培养独立思考的意志。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好数学
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活动中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努力态度,学习习惯等。
4.1 示范表率,潜移默化。小学生的模仿性很强,教师首先要做出榜样。在教学活动中,应有良好的仪表、情绪、语言、倾听、书写、解题等习惯,让学生模仿,在不断模仿训练中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篇7
小学体育情感培养协调发展德育与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观点、信念、情感和意志品质,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
一、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优势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其特点是寓教育于体育活动中,同其他学科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得人独厚的条件。
1.德育的长久性
体育学科是学校中开设年限最长的一门学科,也是各学科中唯一的一门从幼儿园一直开设到大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学生在整个学校生活中都接受体育教育,通过体育教学,保证了学生从幼儿园直到大学,连续的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2.德育的针对性
学生的各种思想意识和言行等一般不是表现在口头上,而是从他们的实际行动中表露出来的。而体育与健康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和活动进行的。教师根据学生反映出来的言行,及时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既具体又实际,其效果是有些学科所不及的,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体育学科的教学内容,本身就具有广泛的、较强的思想性和丰富的教育因素,它处处与人的思想道德、意志品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时机
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发挥其德育渗透的优势,还要根据事态形成发展过程适时进行教育。所谓适时就是电动机问题,因此,每位体育教师都应当在课中把握有利的时机,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时机是很多的:
1.教师的仪表和教师的语言
教师上课就必然要在学生面前亮相,学生能从教师形象中体察到教师的气质,对事业的热情和信心,从而决定向你学习的程度。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庄重严肃的风度,又要充分体现其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朝气。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幽默是可取的,但切忌低级庸俗。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文明用语良的好习惯。
2.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
体育教学中,教师之间的配合显得十分重要,不仅要共同研究教学工作,而且要经常在一个“大课堂”里一起上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往往会使学生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所以教师之间必须互相尊重、密切配合、互相帮助,使学生从体育教师这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中学到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一种巨人的力量。特别是对那些能力较差、组织纪律较差以及不重视体育学科学习的学生要耐心帮助,决不能用讽刺的语言刺激他们,更不能侮辱谩骂学生。在教学中应创造机会给技术水平较差的同学锻炼的机会。
3.建立切实可行的课堂常规
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止常进行,对师生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课前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上必然是杂乱无章,学生没有兴趣,教学效果必然差。布置场地、器材和使用、送还器材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新生入学、新学期临时代课,都应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做好这项,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从中受到良好的劳动教育。要向学生讲清楚学校各种场地、器材的使用方法、要求及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时要求学生看明白有关场地、器材的标志牌上注明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可通过校内、外具体事例重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及爱护公共财物的教育。
4.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教育的时机
通过教学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土义教育;提高学生现代体育意识,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学生活泼愉快、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正确对待个人和集体、成功和失败的优良作风。
(1)耐久跑教学是培养学生顽强意志品质的良好时机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多数学生缺乏艰苦的锻炼,怕长跑、怕吃苦的比较多。教师要认真进行思想教育,深入了解情况,从严要求,有意识培养他们吃苦的精神,不给怕苦者留有余地,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2)在跳跃、障碍跑或支撑跳跃等项目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在实践中实例很多,例如,在支撑跳跃教学中,从一些同学的身体素质、技术来完成动作是没有问题的,而他们就是不敢过器械。在跳高练习中,过较低杆时技术动作很好,但横杆一升高动作就变形了……这是因为精神因素起了作用。所以我们通过这些项目的教学,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
(3)在球类项目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结合其集体性和竞争性的特点,培养学生群体意识,应变能力,团结合作,充分发挥集体力量,让学生感受到球类比赛的胜负是靠集体力量和相互之间的密切配合,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同伴的失误,正确对待对方的犯规,决不允许施以报复的手段;要正确对待裁判的漏判、误判,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待裁判对双方的判罚。
三、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思考
篇8
【关键词】中职学校 学生 青春期 情感引导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是青少年心理的“断乳期”。这个时期,人的情绪不稳定,情感既丰富又脆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还不够成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差。同时,处于青春的萌动期,对异性感兴趣,性意识朦胧,难以正确处理与异性的交往,容易出现情感问题。如果能做好正确的教育引导,将对学生今后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对中职学生情感现状分析,总结出情感教育引导措施,可提高教学质量。
一、对中职学生情感现状分析
中职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生理上的逐渐变化带来了心理的急剧反应,学生似乎进入了“事故多发期”,小问题不断,大事端时有发生。特别是体内剧增的性激素迫使他们无法摆脱对异性的好奇,导致异往加大。而学生们反应最强烈的问题是:长者(教师、家长)对自己与异往的不理解,进行阻止甚至是打骂。
如何正确对待学生异往?作为教师,应该以真诚坦然的目光看待异往,通过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个时期的异往是必然的。
1. 从自身角度看:首先,学生在青春期从生理到心理都对异性产生好奇,渴求得到异性的尊重、理解和友谊。这种心理上的渴求驱使他们产生与异往的动机,而动机反过来又促成与异往的实际行动。其次,中职学生普遍兴趣单一,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不能自我克制、自我调节,更不能正确对待交往异性的行为。
2. 从社会角度看:受我国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这个阶段的孩子不能从正面去了解相关性知识,因得不到科学的指导而容易产生迷惑、焦虑或冲动,对自己的身心发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控制能力。另外,由于社会对中职生的偏见大,使多数学生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而产生混日子的思想。他们希望从同伴和异性朋友中找回自信和尊重。
3. 从家庭角度看:家庭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许多学生家长不知道自己承担这个责任,所以,没有几个孩子能从父母那里获得性知识。中职生很多来自单亲家庭或者问题家庭,家长对孩子平时不闻不问。学生缺乏父母的关爱,没有家庭温暖感,内心的渴望转变为实际行动,甚至少部分学生从早恋走到发生性关系,再到犯罪。面对学生的早恋普遍性和不正常的异往,多数家长束手无策,唯一手段就是一味的反对。
4. 从学校角度看:首先,多数学校缺少心理指导老师,特别是懂得性生理、性心理的老师;其次,目前我国青春期性教育教材相对较匮乏。许多学校就干脆不开性教育课,或者以《生理卫生》教材和德育课程为讲课依据。其内容比较贫乏,学生受益不大、记忆不深。
二、加强对中职生情感教育引导
学校和教师对青春期的学生既不能放任自由、不管不问,也不能急于求成,应做到正确引导,措施如下:
1. 用正确的心态对学生进行性教育:教师要进行正面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解异往行为。与学生敞开心扉共同探讨一些与心理、情感、爱恋以及选择终身伴侣有关的问题。
2. 对学生的异往不要过于敏感:青春期的学生有自己的秘密,爱写日记、喜欢偷看爱情小说,有的开始给异性写“情书”,这是正常的异性吸引,谈不上爱情。而多数家长和教师视异往如洪水猛兽,统统扣上“早恋”的帽子。反而会让学生觉得神秘,产生去冒险的激情。教师应采取适宜的方式,先稳住他们的情绪,慢慢引导,防止问题的激化。
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爱情,让他们明白爱情不是简单的男女私情,它是人类最美好的一种感情,需要双方无私的奉献和高度的责任感。
4. 尊重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心:青春期的学生独立意识增强,不愿意事事被别人干涉,而许多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希望对学生的一举一动要了如指掌,往往在学生心理上产生不被尊重、不信任感,会采用漠不关心的态度去对待学习和生活。如果每位教师能加强与学生沟通,经常与他们交心,做学生信赖的朋友,青春期教育就不再变得艰难。
5. 避免用家长作风教育学生:在青春期教育中,避免用命令式的家长作风教育学生,应以朋友关系,用商量的口吻跟他们讲话、给他们建议,学生就乐意接受。
6. 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兴趣: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励学生学专业技术,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学生一旦有了目标,就能做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正确处理自身的情感问题。
7. 将青春期教育渗透各门学科:情感教育要与生理学、美育、德育等课程联系起来,在传授其他知识的过程中将青春期教育融入其中,从不同层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篇9
关键词:学生 情感 和谐 方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6-0147-01
九年义务阶段后,特别是农村还有大量的未成年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继续高中阶段的学业,他们过早得流入社会不仅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也会对社会造成不稳定的因素,最终还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包袱。特别是2005年以来,我国教育改革进一步加快,国家对教育政策做了重大战略调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为挽救人才的重大举措,使他们即“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做人”。职校是培养这类实用性人才的基地,学生管理是职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又如何才能把这些95后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劳动者呢?我认为应从如下途径阐明观点:
一、了解学生
爱学生就要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网络世界,因为每个学生个性存在各种差异,这些个性差异直接导致学生的行为方式。有一个学生,家庭变故,喜欢单独活动,很不合群。有一次他未请假旷课几天,在与家长联系后得知他在家外出时,被机动车挂伤而耽搁了上课。当他带着还未痊愈的伤来到学校,怯怯的面对我时,我并未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和冷嘲热讽,而是向他了解了详细情况,并安排了同学对他生活进行照顾。目标定位要合理并切合自身实际,让学生在做到学习上进步的同时,还应加强自身能力和特长的培养,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养成良好的品质,保持严谨的生活作风,争取培养具有现代社会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所以,如果不了解他们,不了解他们的心里、兴趣、才能、倾向等就根本看不懂他们。
二、尊重学生
首先,教师在人格上与学生是平等的,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体验所谓的“尊严”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是无微不至和真实的。例如气候突变时,我亲切地提醒学生“多穿一件衣服”或为学生“洒上一盆凉水”;生病的时候“陪他们去医院”;中秋节时让班干部“买上月饼和糖果”和他们一起过节;过生日时向他们“亲切的问候”…其次,教师对学生尊重、信任、耐心、宽容等会换来学生对老师的尊爱。最后,要引导让学生克服低人一等的心理,走出“上中专没出息”的阴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与自尊。 中职学生决不是“天生愚笨”,我们必须从思想上放弃旧的观念,还学生一个公正。要使他们认识到走了进职业学校的大门,同学们就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只要大家有信心,有决心,就一定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天生我才必有用”,我们要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不能盲目的批评处罚学生,因为他们的心灵不堪一击。学生出了错,换成心平气和的态度与学生交流,会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
三、引导学生
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要注意引导好学生自身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改变学生从属和被动的地位,不要单纯的把学生看做是教育管理的客体,以利于消除学生对于被管理的逆反心理,引导学生实现自我管理。俗话说:“人言可畏”,一般情况下,学生对自己做出的事情好坏都会依据同学们对此事的看法来判断。如果大多数声音支持时,他的动力会更加大,大多数反对时,那就可能会偃旗息鼓了。因此,对学生管理应推行在学生科指导下的、以班主任为调节的、以学生自制为中心的相对的自我管理方式。在这种管理方式中,学生本身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学生在这种角色转换中大大提高了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特别是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了自己,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也明显增强。
四、约束保护学生
人在自由的状态下,创作的灵感更容易被激发出来。同时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才能真正了解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和自己应该发展的方向,使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到最大的限度,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把握好尺度,该放手时尽量放手。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真正的调动起来。当然,这并非放任自流,毫无约束,当学生的行为超出了能够把握的界限时,就得让学生回到规范上来。严能让学生遵守规则,作任何事情都有个度,不超越这个度,就能少走弯路,少担风险。过度的严厉就会扼杀学生的主动性,求知欲。这些一旦失去,学生就会没有目的的生活,对一切都会失去兴趣,因些,我们必须保护学生创造的天性和积极性,留给学生自由和希望的空间,学生没有顾虑,包袱,心情轻松,他们就会把自己的主观才能发挥到最大。
五、言行一致
09年我接了一个老班,很多老师都反映这个班很乱,没人愿意管。第一次与学生见面,部分学生窃喜,部分学生担忧,个别学生蠢蠢欲动,学生想给我一个下马威。放学前,我随便让几名学生把教室卫生打扫一下,中午放学后,我到教室一看,已没有一个人,卫生根本没有打扫。我没有生气,而是自己用了40分钟把教室的地板门窗彻底清理干净。下午上课时,当大家走进明亮干净的教室时非常诧异,其他同学都认为是我早上叫的那几名学生打扫的,全在叫好。下课后,这几名同学一起来找我,主动要求打扫教室卫生十天,我心平气和地告诉他们:劳动最光荣。从这之后,学校的劳动和班级的卫生同学们总是心甘情愿地抢着干,再也不躲不闪了。威信建立起来后,我就以柔和为主,宽容学生的短处和小错误,只要学生所犯的不是原则性错误,我就以柔和的方式将严厉体现出来,循循善诱。言必行,行必果,而对自己的言行错误必须勇于承认。一个言出必行的老师首先在学生面前是个极具有威严的人,学生对此种老师首先是畏惧三分,当然老师要慎言慎行。言当入情如理,言之有理,行则当之有效。故而遇到问题我们的言语才不乱,则学生听之心服。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先要自己做到,当学生的模范,违纪的学生即惭愧又感激,我们教育学生的效果方能最佳体现出来。
篇10
一、激感,以情激情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促使学生实现良好的情感体验,使之有利于语文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但“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教师必须结合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培养,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热情。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始,采用情境导入、悬念激活、朗读激情、感情渲染、气氛烘托等方法,扣住学生心弦;采用直观形象的教法,增强教学的艺术性,讲出形象,讲出趣味,讲出感情,吸引学生,打动学生;在此基础上,渗透思想教育内容,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其次,要采用多种有效手段,丰富学生的情感。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心理基础。优秀的作品,都倾注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学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才可能借助语言与作者沟通,透过字里行间,看到作者内心的感情世界,理解课文。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多种手段,创设一种艺术情境和情感气氛,让学生置身其中,使学生动情,细心品味,受到感染。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情感。教师还可以通过指导课外阅读,观看电影、电视等文艺活动,进行情感熏陶,增加学生的情感经历,丰富学生的情感。
二、巧用教材,以情导情
情感总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语文教材中,情景交融的诗歌、富有诗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剧本占相当比例,它们都蕴含着浓郁的感情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细品之,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形成崇高的人格。同时,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内心是一片汹涌的大海,从未平静过,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感情共鸣、适时的情感发泄。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采用朗读引发、研读体味、情景再现、情境体验、背景穿插、烘托渲染等教学方法,以情导情,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引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课文、发展情感。当然,导情要适度,要围绕理解课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进行。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语言的激情作用。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要讲究轻重缓急的节奏、丰富多彩的内容、抑扬顿挫的语调、富于变化的语气、引人入胜的语境。要富于美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配合适当的体态语言,以激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奕奕的眼神,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结合为主体语言,声情并茂,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相沟通。这样既有助于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发展。
三、关乎学生,以情引情
教师在学生心中是崇高的、神圣的,教师的情感也同样能感染学生。首先,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学生厌恶甚至憎恨教师,那么对其所教学科也自然没有学习热情。教师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爱心,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对差生要倾注更多的爱。要时时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感情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信、可亲、可爱,并产生一种满意、喜爱的情感。其次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因而,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鼓励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特别是讨论过程中学生思维出现障碍而中断或错误时,要多方引导启发,尽量让其完成,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和成功的,认识自我,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也更加佩服教师,表现出更大的学习和参与热情。再者,教师要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热情高涨的情绪,绝不把个人不健康的情绪带进课堂,以免影响学生。
由此看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而且还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丰富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营造氛围,寓情于教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营造宽松的教学气氛,令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个个心驰神往。让学生自由地学、思、疑、问。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会敢说敢想,潜能得到最大发挥,从而树立自信心,在自信心的驱动下就会不断努力而获得成功。
- 上一篇:优秀青年工作者事迹材料
- 下一篇:数字经济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