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范文
时间:2023-03-14 23:32: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联系生活,找准切入点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可以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能使学生学起来感到亲切、实在、有趣、易懂。数学新教材的特点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它的编写及呈现是以活动为主线的。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的“分类”时,新课开始问学生:你们家养有鸡和牛吗?是不是都把它们放在一起圈养?为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家里总是把鸡、牛分开圈养,因为如果把它们关在―起喂养,牛会把鸡踩死。教师告诉学生,这就是要把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进行归类,接着让学生说出在日常生活中还在什么地方发现这种现象,并把自己的发现跟同桌说一说……课堂气势活跃,学生都会根据不同标准正确地分类,轻松喻快地掌握了分类,而且还亲身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吃透教材,激发兴奋点
在偏僻的农村小学,怎样才能使新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功能?教师要吃透教材,理解编者的意图,然后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出发,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把知识点放到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中进行教学。如教材二年级下册的“锐角和钝角”一课,教科书上是呈现一幅上海黄浦江斜拉桥的夜景,通过斜拉桥上拉绳与拉绳、拉绳与桥面间所成的角,引入认识锐角和钝角。教师顺势引导让学生找出不同的角,并让学生代表上台指出找到的角,然后让学生用三角尺和图上的角比一比,看发现什么问题。学生通过比一比之后发现有的角比直角大,有的角比直角小,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锐角和钝角。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口、手、脑得以并用,在民主的氛围里建立了锐角和直角的观念。
三、减少负担,向课堂要质量
篇2
[关键词]配套光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12-0034-03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为了贯彻这种理念,教材编写者们为广大一线教师设计、制作了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光盘。这些光盘动态呈现了教材内容。为学生们提供了形象直观的数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了制作课件的经济成本和时间负担,极大地方便了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但是,由于受光盘制作水平、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使用光盘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并据此提出几点对策。
一 问题及分析
1 简单的“放课”行为充斥课堂,教学失去丰富性
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然而囿于课件设计和制作的繁难,许多教师往往想用而不可得。配套光盘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使课件的大量使用成为现实。但是,事情的发展又走向了另一极端,那就是当前的数学课堂充斥着过多的光盘播放行为,以至于上课退化成“放课”。在许多课堂上,教师一味地点击鼠标播放光盘,从新课的引入到课的展开,从例题解答到课堂练习乃至全课总结。教师一路“点”下去,学生则一路“看”下去,教室仿佛变成了“放映室”。在这里,信息技术既没有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也没有成为促进学生思维和探究活动的有力工具,而是沦落为教师继续教学流程,展示预设内容的道具。从某种角度上说,这种“满堂放”的行为是“满堂灌”传统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新体现,其实质仍然是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只不过由“人灌”变成了“机灌”。这种“放课”行为不仅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而且导致了课堂丰富性的丧失,学生学得单调,学得乏味,最终厌学,甚至弃学。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看,光盘作为一种辅助教学资源在为课堂教学开辟新天地的同时,又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了新任务、新挑战。光盘的利用既要合规律性又要合目的性,如何恰当使用需要教师进行认真的学习、研究和实践,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智慧才得到不断地丰富,然而长期的“点击”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懒惰和依赖心理,丧失挑战自己潜能的机会,阻碍教学智慧的生长。
2 既定程序控制了教学节奏,师生自由受限
教学是师生双方借助于理性进行的一次次“探险”,亦即师生双方不断借助于理性将思想的触角伸向远方,超越自我,探索种种“未知世界”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亚里斯多德所说的那种“理智的喜悦”。数学课堂应该是一个师生共同探究数学知识、进行思维训练,养成数学素养的所在,其间充满了不确定性,需要师生拥有思维和行动的“自由”,随时应变,机智处置。
但是,在许多惯于播放配套光盘的课堂上,这种师生双方的行动自由被光盘预设的程序控制了。由于课件制作技术的局限,抑或出于制作成本的考量,现在的光盘在交互性能上还远远达不到“自由跳转”的程度,这就使得课堂出现诸多“受制”现象:明明想这样却不得不那样――你想停下来光盘却仍在继续,你想让学生思考,它却把结论“说”出来;你只想呈现一个场景或一些信息,问题留给学生提出,它却把问题直接呈现了。你想让学生自己读题,它却不停地广播。……教师被光盘所“绑架”,师生的自由被光盘所控制。
3 观看屏幕替代了实际体验,隐性知识大量流失
观看屏幕代替亲身体验是配套光盘及其使用中存在的一个较大问题。例如,在教学 《观察物体》时,教师不是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却让学生观看屏幕上的“画面”。再如,教材为了让学生感受随机事件和等可能性设计了一个“摸球实验”。教学时,教师不是准备好摸球实验的用品,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的实验,而是播放配套光盘上的“实验”:屏幕上有个袋子,内装3个红球和3个黄球,教师点击一下鼠标,袋中就“随机”地跳出一个球,从表面上看,这些行为好像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生更好地观察、操作和体验,但从实质上看,这种做法不仅剥夺了学生亲身合作、操作的机会,而且可能使学生对课件演示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产生怀疑。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课件的工作原理是某种程序的设定和运行,当输入某种指令后,程序便会自动运行并输出结果。对于这种自动性,教师和学生是无法明白其原理的,因此光盘对于他们而言可以说是一种“黑箱”。比如,当我们在利用多媒体动画技术将长方形的一个面通过移动与对面重合时,移动的过程是否能保证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这会引起一些学生的疑惑,而这种怀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合理的,它恰恰是学生在理性精神指引下的反应。
就一些观察、操作、实验等实践内容来说,光盘呈现的场景较之于真实的场景要单薄、抽象了许多。例如,光盘上演示画三角形高的场景是:画面上出现一块三角板,然后从左侧直接移动到与三角形底边相对的顶点处停下,接着一支笔就顺着三角板的直角边自上而下地画出高。其间,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和三角形的底已经相重合,不需一点调整。这样的演示似乎能突出画高的要领,但它省略了许多诸如调整的动作和过程,而这些是学生实际画高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简略这些其实是教学的“缺位”,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一般地说,观看屏幕较之于亲身操作、实验等活动,学生获得的经验数量和质量都不可同曰而语。隐性知识大量地隐藏于经验之中,必须经过亲身经历才能获得。波兰尼认为,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告诉的。屏幕演示这种告诉方式比起亲身的实践来说,隐性知识大量流失。
二 对策
1 明确信息技术“辅助”定位,树立“用光盘教”理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看,从高到低可以分为:作为教学的主宰者
(master)、作为教学的支持者(servant)、作为教学的合作者(partner)、作为教学的推动者(extension ofself)四种层次。信息技术作为教学主宰者的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行动都受到一定限制,他们的课堂行为比较被动。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动力可能较多的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压力,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和工作原理,在使用信息技术时经常表现出一些束手无策、无助的迹象;而学生则盲目相信技术,不加思考地用计算机处理自己所碰到的数学问题,或用技术的智能化功能来代替自己的推理。在这种技术环境中,学生的思维过程很容易被技术所替代,致使学生对技术产生依赖,对技术所产生的现象或结果缺乏数学的理解,从而让人感到技术的应用对教学没有必要,甚至非常有害。
数学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作为主宰者的现象不仅存在甚至较为普遍。一些教师因理念上的偏失,过分夸大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作用,甚至出现“没有应用信息技术的课一票否决”的极端情况。还有一些教师出于公开课作秀的考虑,为用而用,致使公开教学变成了课件展示。课件设计和制作片面追求形式的完美和技术的复杂新颖,而淡化了为教学服务的意识。更多的教师则由于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质理解的不到位,缺乏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技能,导致了信息技术运用不当甚至起反作用的现象发生,以上的种种不良表现在配套光盘条件下达到了极致,许多教师已将上课退化成了“放课”。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是有序与无序的统一体,因而需要教师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随机应变,临场发挥,任何预设的“教案”、“课件”都无法包打复杂多变的课堂情境的天下。从课堂教学要素来看,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物的和技术的因素,它服从于人的需要,只能处于一种“辅助”的地位。人――教师和学生才是课堂诸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它是活的因素,决定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其它因素。如同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道理一样,教学不是“放光盘”而是“用光盘教”。要将光盘作为一种教学的资源来利用,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材料,帮助他们突破思维的障碍,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光盘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教学的主宰者,而必须成为教学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推动者。
2 光盘要为丰富学生的实际体验服务,促进学生感性认识的及时升华
鉴于小学生思维发展规律,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个数学活动的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帮助学生充分、自主地进行观察、实验、猜、验证、推理、合作与交流等活动,使其获得丰富的感性体验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重要体现,
在配套光盘条件下,教师首先要尽量用实际的观察、操作和实验代替光盘上的演示。尽管计算机可以模拟真实环境下的观察、操作和实验,但这终究和真实生活中的观察、操作和实验有着较大的差别,它可能“集中”地显示观察、操作和实验的结果,但它不可避免地比真实的观察缺少丰富性和真实性。像上面提到的摸球实验,与其播放光盘,还不如放手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摸球活动,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刻体会随机事件和等可能性的本质意义,而且有助于学生养成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更加丰富的隐性知识和情感体验。
其次,教师要恰当利用光盘帮助学生将获得的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促进学生理性的发展。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在实际操作与“观念实验”之间架设一座过渡桥梁。帮助学生摆脱对实物的依赖,使他们在头脑中浮现数学的模型,拓展想象的空间。例如,《圆的面积》中有个“化圆为方”的实验,教学伊始可以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剪、拼等操作,此时的操作主要是是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由于是实物的剪拼,所以不可能分出太多的份数,拼出的图形也相应地比较粗糙。继之,我们可以播放课件演示将圆平均分成16份、32份、64份、乃至更多的份数的情况,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分的份数越多,拼出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从而帮助学生的思维由实至虚,形成初步的极限思想。
3 充分发挥光盘的“不可替代”作用,实现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整合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中,教师是关键因素。只有教师深刻理解了数学学科的本质,弄懂了信息技术的设计和制作原理,才能寻找到它们最佳的结合点。只有教师真正发挥了光盘所具有的传统教学媒体所不可替代的功能,才能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深度整合。
(1)创设情境,激学引探。光盘拥有的声、光、动画等效果较之于传统的粉笔、黑板和挂图等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向学生呈现形象具体、直观生动的视听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光盘中的信息丰富多彩,有数学在生活中运用、有上下几千年的数学发展史,还有世界各地的数字信息。它们为学生营造了浓郁的数学文化氛围,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促进学生自主能动地探索、发现。
(2)化静为动,帮助思维。将静态的材料动态化能够将事件之间的演变过程呈现出来,例如数量增减变化、几何形体的变换等,这样就将由图表、文字或字母符号所表示的零散信息有机地衔接起来,有助于学生弄清事件背后的深层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题意,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化静为动契合了学生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度的思维发展规律,直观显示数量关系增减和扩缩过程,有助于学生建立各数量关系之间的联系,降低思维的难度。动态呈现几何形体的变换过程有助于学生获取更丰富的表象材料,为空间观念的培养提供帮助。
(3)化隐为显,发展空间观念。光盘中有许多视觉化的呈现方式和时机,它将几何形体空间变化的过程及状态演示出来,使学生得以透视几何体“内部”的信息,使数学对象由隐而显,从而丰富学生的表象,为空间观念的形成提供支撑。例如前文“化圆为方”实验中光盘的播放培养了学生空间想象力,为学生播下了极限思想的种子。
(4)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光盘上的计算功能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大数目的运算,减少运算时间,避免将大量的精力浪费在机械的运算上,使学生拥有比以往更多的思考机会。对于一些规律的探索来说,正是有了光盘上计算结果正确、快速的呈现,才使得探索成为可能。例如,根据前三题计算结果,直接填出后两题得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89页)
0.3x0.3:0.33x0.33;0.333x0.333;0.3333x0.3333;0.33333x0.33333;显然,前三题如果全由学生手工计算,不仅正确性不能保证,而且会耗费较多的时间,从而影响后续探索活动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S]b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2]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05。
[3]刘晓玫,刘志茜。论信息技木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意义和 存在的问题[JI,课程。教材,教法,2006,(2):68,
篇3
数学拓展课程是指学校教师自己开发、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资源,主要体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说说对数学拓展课程的理解。
一、根据教材设计延展性数学课程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收集相关生活中的数学,并在课堂上交流共享,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间的紧密联系。例如,教学“测量”这一单元中“生活中的数学”时,我围绕长度单位设计了一节数学拓展课,让学生课后收集相应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交流分享。
师:我们先来看看第一组的同学都收集到了哪些信息。他说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4厘米,请大家比划一下14厘米大约有多长。
生1(用手比划):我的一拃大约是10厘米,所以14厘米大约是这么长。
师:这位同学说珠穆朗玛峰的海拔是8848米,是地球上的第一高峰。
生:哇,太高啦!
师:想象一下,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00米,8848米有这样的几圈呢?
生2:40多圈。
生3:44圈多。
师:如果一个人跑200米要1分钟,那么跑8848米就要40多分钟了。
……
可见,根据教材设计延展性数学课程,不仅能帮助学生比较完整地理解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估算、想象能力,使学生不是只会机械地做数学题。
二、结合教学内容探求趣味性的数学课程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紧扣教学内容,寻找有趣、新颖的拓展性素材,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有趣的、好玩的、神秘的,从而兴趣盎然地深入学习。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后,我为学生设计了“剪纸”的数学拓展课。
师:剪纸是我国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我们先来欣赏一些美丽的剪纸作品,有一些图案还是轴对称图形呢!
生1:这些剪纸真是太漂亮了!我们也想来学学。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剪窗花。首先准备好一张彩色的纸,对折,再对折,第三次对折,第四次再对折,接着用笔画出要剪的形状,用剪刀沿着画出来的图形剪,这就是剪好后的窗花图案。
生2(展示作品):哇,大家快看,我剪成功了,这是我的作品。
师:大家的小手真巧啊,剪出了漂亮的窗花。(出示窗花)大家数一数,这个窗花有多少条对称轴?
生3:这个窗花剪纸一共有四条对称轴。
……
上述教学,我结合轴对称的知识点,为学生设计剪窗花的数学拓展课,使原本枯燥的纸笔练习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奇妙,领悟到数学的内在美。
三、针对练习挖掘思考性的数学课程
封闭性、答案唯一的练习题,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教师在数学拓展课上可以将习题进行改编、重组或再创造,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例如,有这样一道习题:“用0、2、3、4、5组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你能写出几个?你能写出乘积最大的算式吗?”针对这道题,我开发了主题为“积最大和最小”的数学拓展课。
师:用一根长为20厘米的铁丝做成一个长和宽都是整数的长方形,你能做出几种?什么时候面积最大?
生1(出示下表):我可以通过列表来解答。根据题目意思,知道了长方形的长加宽等于10。
生2:我发现两数之和不变时,两个数相差越小积就越大,两个数相差越大积就越小。
师出示题目:用1、2、3、4这四个数字组成两个两位数(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要使积最大应该是哪两个数?要使积最小应该是哪两个数?
生3:我把所有的两位数都写下来了,根据“两个数相差越小积越大,两个数相差越大积就越小”,我觉得41和32的乘积就最大,12和43的乘积最小。
……
上述教学,我巧妙设计解题台阶,为学生提供思考的“脚手架”,帮助他们在举例中发现“大数配小数,小数配大数”的规律,顺利地解决问题。在这样系列的数学活动中,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了数学问题,培养了他们的数感。
篇4
关键词:高中美术;校本教学;连云港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2-0097-02
连云港市的文化古迹最为丰富,历史最为久远。境内山明水秀,古迹集中,有漫长海岸线和风光秀丽的海滨,汇“大海、古城、神话、天书、水晶、温泉”于一体、构成了连云港市特有的海城奇观。这样的优美地理条件,让我们在教授美术的过程中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编写校本教材。在丰富了美术教学内涵,提高了美术教育质量的同时也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越来越严谨。
一、创新校本教材教学方法的意义
我国向来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而美术教育就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优化校本教材,在高中段开发本地美术校本教材绝不单纯是为了艺术知识和技艺的提高,更是对高中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创新鉴赏、表现、生态游三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的感受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无论学生进入到社会中还是高中毕业后继续进行深造,其良好的审美观和鉴赏能力都将伴随其一生。良好的艺术创造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更为重要,在高中阶段对于学生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创新,为其事业增添色彩。
其次,利用开发连云港地方文化资源,创新校本教材教学方法,必然培养出一批研究地方民间美术、创造地方民间美术新作的队伍,填补我市高中美术教育阵地上的一块空白,它的影响将是深远的,意义也是重大的。
二、改善高中美术校本教材教学的途径
校本教材教学的要求一般是立足本土地域特色,就是要发掘本地区与其它地区不同,或者是本地区非常突出的资源。学校可以认真调查研究,联系学校内部条件,外部环境、人文地理、风俗民情、名胜景观、历史典故、旅游资源、特殊经济结构等实际,进行资源整合。
1.建立校本美术课程教学体系及艺术综合课。编写突出区域性、民族性等地方特色,又突出学科特点,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认知特征、身心发展为特色的校本教材。主要教学内容为:连云港民间美术概述、地方民俗文化、民间美术作品欣赏。主要介绍将军崖岩画、摩崖造像、古城风貌、水晶等。
2.探索适合高中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式方法。在校内建立各类工作室,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场所,或建立校外地方民间美术实习基地,聘请民间美术家或民间艺人担任指导。通过让学生动手设计、制作地方文化美术品,体会制作过程,培养学生对地方民间美术的感情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贯彻《美术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同时,从美术学科出发,推广迁移到其他学科,优化学校育人环境,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
三、校本教学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教师应不断完善自身知识储备。美术教师不仅决定美术教学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教学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其本身就是教学实施的首要的基本的条件资源。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美术教师,必须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踊跃地参加学术交流和各种有助于完善自身知识储备的活动。熟练地掌握了专业知识之外,美术教师还应当涉猎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并且要力图获得比学生更为丰富、详尽的资料,才能对艺术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所准备,解决起来游刃有余。
2.教师应该转换角色因材施教。众所周知,传统教育下的高中美术课所形成的师生关系,事实上是—种不平等的关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组织者、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这种现象加重了学生的压力,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加之目前美术高考只涉及到绘画专业考试,没有地方文化这一部分,高中美术教学以高考的要求、专业的标准要求学生,要求学生该怎么画,要画什么。这种偏重于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学习内容单—、高深、繁多,完全背离了个性发展的特点。
本地高中美术校本教学改变了以往的缺陷,它确认高中美术课程是学生为学习主体,让每一位学生独自或者经过合作来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参与到美术作品的制作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其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为总目标。作为教师,要摈弃过去的教学观念,不要把学生的大脑当容器,只是一味的将自己掌握的知识灌输进去,更不要以知识权威者的身份横在学生面前,对学生的“突发奇想”进行指责,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潜能和个性灵活处理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3.教师应鼓励学生,激发学习积极性。在美术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是从不同的角度与去欣赏学生的作品。在学生面前,一个微笑,一个点头的动作都能够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鼓励,这也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有了这种兴趣,学生才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美术的学习当中,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逐渐的培养自己的审美观,这也更有利于达到美术课的教学目的。 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要多安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项目,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例如:出外写生。让学生远离喧嚣,亲身到大自然当中去,切实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魅力所在,并且运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勾画出自己心中的作品。对于高中的学生而言,这样既能学习到美术的相关知识,又能真切的体会到什么是美,还能够缓解高中紧张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带来的学习压力,可谓是一举三得。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美术教师不仅仅是要完成学校的美术教学,还是当地美术文化的传承者和开拓者,作为美术教育工作一线教师,有责任担起这份工作,有义务深入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建构校本美术课程,极尽自己所能把美术课堂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使美术课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面貌。同时也要认识到本土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校本课程的建设,对于高素质教师的培养以及积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米长玮.高中美术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要求[J].吉林教育(综合),2010,(7).
篇5
【关键词】小学数学 习题 二次开发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3-0147-01
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将知识教学与习题教学相结合,其中习题对于巩固知识、加深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小学数学教材习题教学中,应以当前的教材为依据,与学生的认知现状相结合,合理选择习题、优化组合,根据习题的教学目标进行习题资源的二次开发,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一 苏教版习题系统的特点
1.题型呈现方式与题材有所变化
相比于以往的教材,当前的苏教版习题系统的呈现方式已发生了变化。为了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应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将习题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相结合,从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提升学生的直观认识,增进学生对于数学习题的认识。以应用题型为例,传统的应用题主要以封闭型的教学为基础,学生只需要根据条件与问题进行研究,新教材的题型主要以图画式、对话式进行呈现,提升题目的开阔性以及将题目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现在的应用题型以贴近学生生活、实物素材以及社会生活的素材为主,从而增强学生与现实生活的接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对实际生活的意义,从而达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目标。
2.新题型的数量有所增加
传统的教材主要以计算题、选择题、填空题以及判断题等题型存在,随着数学改革的不断进行,当前的教材出现探索提、开放题、实践题等新题型,习题教学的探索性与实践性不断加强。为了开展新课标的教学,应采用探索性、实践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动手操作能力,从而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二 教材中习题的使用现状及应对策略
现行的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习题教学资源,在教学的过程中汇总,应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研究,从而充分挖掘习题的其他教学功能。在习题教学中,当前主要关注习题的评价功能,但是对于其他教学功能的研究较少,当前数学教材习题中存在以下问题:
1.重数量轻质量
教学过程中,适当的习题数量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在增效减负的背景下,应该针对知识点进行教学,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以提升学生对数学概念、思想方法以及技能技巧等的认知。但是在当前的习题教学中,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与习题设计的初衷相去甚远,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影响了习题的教学效果。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应根据知识的重点设置练习,保证习题的针对性与代表性,从而达到练习的目的。
案例: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03页第7题:“4.8÷0.1=( ) 4.8×10=( );5.4×0.1=( ) 5.4÷10=( );2.6×0.5=( ) 2.6÷2=( );3.6÷0.5=( ) 3.6×2=( );1.5÷0.25=( ) 1.5×4=( );8×0.25=( ) 8÷4=( )。”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发现乘除法的转化规律,提升教学质量,应该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并且进行针对性的二次开发,保证数学效果。采用针对题目开发的方法,向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能够发现乘法与除法的计算规律,并且根据这一规律填写下列各题:8×0.25=80( )=( ),1.5÷0.25=1.5( )=( )。并且提出问题:下面各题可以简算吗?1.2÷0.25=( ),4.3×4+5.7÷0.25=( )。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二次开发策略,逐步深化,使学生能够经历“观察、思考、猜想、证明“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将归纳推理的思想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体验数学的规律,并且将规律应用于数学问题中,选择有针对性的习题,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2.重习题结果轻知识形成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主要关注与学生做题目的结果,忽视了学生解答题目的思维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题目的内容、特点、目标设置教学活动,从而引导学生进行习题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案对于例题的讲解与分析有着详细的指导,除了完成例题学习之外,还需要进行扩展性的教学,从而完成教学。但是当前的教学只是将习题作简单的模仿,对于教学形成过程了解程度不足,从而不能提升教学认知。
三 结束语
篇6
关键词:中职 财会 数学 校本教材
随着近几年职业学校改革的推进,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职业学校的教学工作面临瓶颈。以数学课程为例,中职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缺乏,解题技能严重不足,课堂教学效果一直难以提高。同时,中职数学通用教材受普高教学的影响颇深,不符合中职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影响了教学效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开发适应中职财会专业建设需求和学校实际情况的校本教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数学教材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数学教育的基本理念,这些基本理念对中职数学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机械、财会、电子专业是笔者学校的重点专业,而这三个专业的数学教学一直使用的是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审定教材,教材内容设置沿用了传统的数学知识体系,教学内容与市场、专业和学生的需求不相适应,未结合专业需求,也没有反映学校实际情况。学生将大量时间用在学习理论知识上,致使部分学生毕业后难以学以致用,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成为服务于生产一线的中级技术人才,应按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组织教学活动。因此,中职数学教学既要为学生的继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数学储备,更要为现行的专业教学服务、为学生将来就业服务。比如财会专业在投资、储蓄等计算中要用到等比数列的知识;机械专业需要作图,要用三角函数进行计算;电子电工专业需要具备对函数及几何的运算、分析、判断能力等。从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来看数学教学改革,能使数学校本教材更符合学校职业教育实际情况。
二、财会专业数学校本教材的编写
从字面来理解,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校本教材一般是指以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为主体,为了有效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并共同开发和制定的一些基本的教与学素材,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
1.编写思路
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必然要对优秀的数学传统文化进行继承与创新。因此,中职数学校本教材在内容的处理上,必须展示优秀的传统数学文化,如数学故事、数学游戏、数学名题及数学史等。同时,要随时更新内容,补充新知识,如重视计算机技术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利用现代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中等教育阶段的任务就是使青年人得到全面发展,为他们今后的生活做准备,其中一项内容就是使学生获得必备的数学能力。因此,数学校本教材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利用数学知识处理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2.编写原则
实施财会专业数学校本教材研究,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运用科学发展观,规划校本教材。编写者要加强理论学习,进行理论层面的研究,深入研究教材理论和校本教材的相关理论,深入研究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教育哲学,理清发展思路,着眼于学校的长期发展,明确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统筹校内外可利用的教材资源,从而构建校本教材的总体框架。
(2)协调好各影响因素的关系。重点学科先行,发挥教师特长,利用现有条件,逐步推进试验,注重实践性。力求规范管理,开发多类型的选修教材及配套资料,丰富、完善校本教材资源系统。
3.编写准备
开发财会专业数学校本教材的过程中,还需做好以下两方面准备。
(1)对校本教材的规划、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进行研究。根据财会专业特色,按照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和需要,挖掘现有教材的优势,弥补现有教材财会专业知识的不足,填补现有教材的空白,拓宽现有教材的内涵和外延。
(2)研究校本教材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影响。着手建立拓展教材体系框架,构建较完善的适合各专业需求的数学校本教材体系。
篇7
一本好的教材有助于课堂教学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而当今教材不断改革,小学教材版本多样,因此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分数乘除法”课程,对北师大版和人教版的教学内容进行比较研究。
一、教材简介及编排特点比较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研制历时十余年,经过4次修订,最近的一次是于2001年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从2001年秋季期起在全国的17个省22个国家级实验区试用。该套教材在深入研究国内外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试图通过教材的编写,建立促进学生发展、反映未来社会需要、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小学数学课程体系。
北师大版和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都是从我国实际出发,总结多套教材编写的经验与特点,在此基础上编写而成,两版有许多共同之处,如编写理念、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等。在分数乘除法的编排上,两版教材均将分数乘法排在分数除法之前,层层递进,盘旋上升,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在结构编排上,北师大版和人教版都以单元划分,每一单元再分为不同的节。北师大版教材每一节包括“正文”、“涂一涂”、“算一算”、“试一试”、“做一做”、“讨论”、“数学故事”、“联系”等八个部分;人教版教材每一节包括“正文”、“做一做”、“算一算”、“练习”、“解决问题”等五个部分。正文一般会以例题的形式呈现。
二、分数乘法对比分析
1.总体结构安排不同
北师大版教材的分数乘法安排在五年级下册第一章,用时8课时;人教版教材的分数乘法安排在六年级上册第二章,用时12课时。其中,北师大版将分数乘法细分为三部分:“分数与整数的乘法”、“整数与分数的乘法”、“分数与分数的乘法”;而人教版只包括了两部分:“分数与整数的乘法”和“分数与分数的乘法”。
2.重视概念和算法相同
虽然两版教材的分数乘法的总体结构和课时安排不同,但他们都将概念理解和运算法则的深层含义作为教学中的重点目标,进行了重点强调。比如说,在“分数与整数相乘”这一小节,两版教材都引入“倍数”的概念,将乘法看作反复相加,从而加深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在“分数与分数相乘”这一节,两版教材均把分数乘法理解为“部分的部分”,在第一节的基础上拓展分数乘法的意义,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3.概念引入和计算方法介绍不同
北师大版的教材借用裁纸的小案例引出分数乘法,并将其总体分为三部分。在分数与整数相乘这一部分,部分占总体的问题通过加法和乘法的方法得到解决,随后配套几道练习题,供学生摸索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最后,以两个小孩讨论的形式直接给出分数与整数的运算法则:“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在分数与分数相乘这一部分,北师大版的教材直接给出运算法则:“分子相乘,分母也相乘”。但该法则的表述易产生歧义,是“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还是“分子与分子相乘,分子与分母相乘”呢?该处需要教师的讲解来帮助学生理解。在解决问题部分,北师大版选用更生活化的问题作为应用题,例如“衣服打折问题”、“学校铺草坪的面积问题”、“部分零用钱用于捐款问题”、“水果分配问题”等,以实际生活为切入点,从学生熟悉的角度加深理解。
人教版的教材则采用线段累加的方式引入分数乘法,并将其总体分为两部分。在分数乘法部分,提出概念之后,利用例题进行讲解,以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并总结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但书中没有给出具体的运算法则,需要教师归纳。例如,在“分数与分数的乘法”例3中给出“1/5×1/4=1/20”,书中直接给出其运算法则:“分数乘分数,应该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如此搭配案例理解运算法则,更有利于学生直观的思考和记忆。在解决问题部分,人教版教材偏向于生物和地理的问题,例如:世界范围内的桦树种类、海象和海狮的寿命、人类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等,以其他学科为知识背景,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但在某种程度上不易于小学生的接受和理解。
三、分数除法对比分析
1.总计结构安排不同
北师大版教材的分数除法安排在五年级下册第三章,用时9课时,与第一章分数乘法之间穿插了长方体的内容。人教版教材的分数乘法安排在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用时13课时。考虑到难度,两版教材的分数除法均比分数乘法多一课时。
2.重视概念和算法不同
人教版的教材强调概念的理解,而北师大版的教材将计算方法放在首位。人教版教材采用法则加例题的方式,先明确指出“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随后利用三个例题,给出倒数相乘法的计算方法。北师大版在计算方法中叙述得十分详细,应用了大量篇幅。例如,在分数除法(一)中讲解了“一个数除以整数”的情况,在分数除法(二)中讲解了“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情况,并针对具体的情况进行详细说明,最后总结出运算法则:“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相当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3.概念引入和计算方法介绍不同
从除法的意义来说,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意义相同,都定义为乘法的逆运算。人教版教材先介绍了整数除法,采用分数与整数对比的方式,在整数除法的基础上介绍分数除法。例如,首先,例1提出整数乘法的案例:“每盒水果糖重100g,3盒有多重?”以引入整数乘法,随之将其改编为整数除法:“3盒水果糖重300g,每盒有多重?”联系紧密,对比鲜明。然后,例2通过折纸实验,在学生“折一折”、“涂一涂”的过程中发现、总结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一”。而这部分的内容,北师大版跳过了整数除法,直接引入分数除法,不仅没有揭示出分数除法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而且在理解分数除法上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补充整数除法的案例引入,引导学生理解。
四、总结
两版教材的小学数学分数乘除法部分均满足国家的教材编写要求,在编排方式、结构安排、课程内容等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各有优劣。北师大版教材强调理解计算法则和运用简便算法,很好地结合了纯理论问题和实际应用,明确地给出了分数与整数、分数与分数的运算法则,以及两种约分方法。北师大版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以步骤单一的简单计算题为主,生活化的案例丰富且生动,尽可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分数的运用,呈现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价值。在版面设计上北师大版细致生动、素材丰富,穿插了大量的图片,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人教版教材更注重对教材的理解,在课时安排上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两部分均比北师大版多4个课时。人教版内容编排清晰,讲解由浅入深,多习题,且习题较北师大版更难,步骤多,但并未直接给出运算法则。实际应用问题的结合不像北师大版极富生活化,而是与地理和生物知识相关的案例。人教版注重新旧知识的连接,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意义,而非仅仅掌握习题计算。
篇8
【关键词】小学书法 教材 编写
2013年1月教育部出台的《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 》(基教二[2013]1号,以下简称《 纲要》)中,对从小学到高中阶段的书法教学用书的编写提出了六条主要的指导性意见:其一,与现行语文及艺术类课程标准相符合的原则;其二,体现书法教育的基础性、实践性、阶段性和规范性;其三,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其四,书写练习与书法审美、书法文化结合;其五,容量适当、难易适度、循序渐进;其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六条建议虽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但是表述较为笼统,缺乏操作性,也没能具体区分小学、初中、高中教材在编写原则上的差异。因此,作者结合长期对小学书法教育的调研了解,认为编写小学书法教材应遵循适宜性、规范性、规律性、系统性、直观性和趣味性等主要原则,才能真正使教材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习惯,又保证提高小学书法教育整体的质量。
一、适宜性原则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对于小学年龄阶段的书法教育来说,无论是开展教学还是编写教材,都必须深入研究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习惯,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发展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智力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观察、解释世界的独特方式。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看,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时空知觉还很模糊,无意记忆占优势,形象思维较发展,他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能力,从低级到高级是系统有序逐渐发展的”。[1] 根据以上认识,在编写教材时应充分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应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发展特点,安排难度适宜的教学内容。儿童的小肌肉运动能力、空间知觉能力还处于发展期。一些教学研究成果也表明,对于7~10岁的儿童来说,要他们用毛笔准确表达出较为细微的用笔动作,把握相对复杂的结构特征,都是非常困难的。[2] 所以,在选择教材内容时,应根据不同的年龄段来安排难度适宜的内容,体现难易变化的阶梯性。
第二,应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习惯来设计教学活动。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看,低年级儿童仍以形象思维来认识事物为主。西方心理学专家皮亚杰就认为,5~6岁的儿童还不能形成对空间位置与数量之间关系的准确认识;到7~11岁时,其抽象思维才开始发展,能够感知到物体的大小、距离、方向、角度、平行和长度等几何问题,但仍处在不完善的阶段。所以,教材编写时应根据小学生对点画特征、结构疏密、字形正斜、章法布局尚不具备良好的敏感度和把握能力的这一特点,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多设计一些有诸如量一量、比一比、画字形外框、九宫格找点、添补笔画等直观体验性强的教学活动,来加深他们对书法的理解。从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来看,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所以,教材应充分考虑便于教学的原则,尽量不要让儿童整堂课都在练字或都在听教师讲,在课程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活动的安排上,应充分调动儿童的视觉、听觉、动觉等各种感官,让小学书法教学做到听、说、看、练、思的结合。
第三,教材还应符合儿童的审美情趣。儿童的审美观和成年人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教材编写者和美术编辑应结合儿童的审美情趣,配上大量的卡通形象和色彩鲜明的图片,使书籍装帧符合儿童的审美习惯,不但能使教材能符合儿童的接受习惯,而且还能激发他们学习书法的兴趣。
二、规范性原则
小学生处于识字、认字阶段,字帖中的不规范用字无疑会对他们正确使用汉字造成影响,所以,选用范字、例字时还必须做到美观、实用、规范相结合。
第一,应选择书写规范的字例。小学生正处于识字、认字阶段,而传统的碑帖使用的是繁体字、异体字,甚至是错别字。对于这些不规范用字的现象,在选择范字、例字时,应当尽量避免,即使要使用繁体字,也应该用规范的简化字予以标明。
第二,应选择端正美观的正书为范本。从小学生的审美习惯看,端正、规矩的楷书和隶书,比起相对潦草的行书或草书更容易被小学生所接受和掌握。所以,在编选教材范本时,一定要选择用笔相对简单、结构匀称、字态端庄的书体作为范本。
第三,要做到笔顺的规范。笔顺是小学生写字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掌握正确的笔顺规律对于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但从书法创作的角度看,一些书法家为了字形的美观或书写时的连贯,常会形成一些自己的笔顺习惯。对此,《 纲要 》指出:“(笔顺的)基本规则适用于绝大部分汉字的书写,有少数汉字的书写笔顺不尽一致,教师可以灵活把握。行书、草书的书写笔顺变化较多,但也有规律可循,教学中需结合经典碑帖予以指导。”所以,在书法教材编写时,也应把握遵守规范,适当灵活的原则。
第四,要注意专业术语、笔画名称、部首名称使用上的规范性。在书法发展过程中,历史上形成了许多叫法不尽相同的书法词汇,仅“结构”一词,就有“结体”“结字”“字法”等同义词汇,而一些书法教材不太注意用词的规范性,甚至对书家的姓名也有名、字、号并用的情况(如苏轼、坡、苏子瞻等)。在笔画名称和部首称谓上,这种不规范使用词汇的情况更是多见,不但影响了书法教材的规范性、权威性,导致学生概念模糊,而且还严重影响了书法教材和语文教材的配套性。所以,讲求名称、术语的规范性,也是书法教材编写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
第五,要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性。我国的文字书写顺序经历了竖行到横行、左行到右行的转变,在古代文献和碑帖中的行文习惯和今天有着显著不同。此外,文体不同,书写格式也有着较大的差别。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对于那些和今天行文习惯、书写格式不一样的古代碑帖图版,应向小学生介绍讲解相关知识,让学生既能了解古代的书写习惯,又能根据今天的习惯来安排自己的书写格式。
三、规律性原则
从小学书法课程安排每周1~2节的实际情况出发,能否利用极少的课程教学时间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对教材编写者和书法教师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我们认为,能否在书法教材中体现出规律性,使学生获得举一反三、将所学知识和技能有效迁移的能力,将会决定小学书法教学的最终效果。
第一,应符合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教材编写应遵循从易到难、从局部到整体、从微观到宏观、从单一的动作到复杂连贯的动作、从模仿到独立书写的学习顺序。
第二,应体现书法理论知识的规律性。笔法、结构、章法是小学书法教学中的核心内容,有着极为严密的体系和庞大的知识量。仅以楷书笔法学习为例,“撇”就有“长撇”“短撇”“兰叶撇”“竖撇”“斜撇”“平撇”“回锋撇”等多种写法,如果采用一一讲解、逐字练习的教学方式,书法课堂的课时量是绝对不够的。从结构的学习来看,历史上虽然不乏对楷书结构的系统总结,如隋代智果的《 心成颂 》、唐代欧阳询的《 结字三十六法 》、明代李淳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 》、清代黄自元的《 楷书结构九十二法 》等,但是如果按照类似的体系来安排教材内容,则显得过于繁琐细碎,不但不便于课堂教学实践,甚至还会使学生形成僵化的思维定势。所以,小学书法教材在编写时应尽量避免在内容上的贪多求全,应做到提纲挈领,体现规律性,培养小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在教材中,应以基本技能和知识为主线,讲清楚基本方法和原理,使学生学会基本规律和变化方法。
第三,应遵循技能习得的一般规律。现代书法教学研究表明,书法技能形成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认知定向、初步掌握技能和熟练掌握技能三个阶段。[3] 要真正使学生进入熟练掌握技能的第三阶段,首先应该做到技能训练与培养观察能力的有机结合。观察范本(读帖)既是书法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整个书法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大量的教学实践也表明,能否使学生养成既能把握整体,又能细心分析细节的观察习惯,会直接影响书法教学的最终效果。所以,在教材中,既需要有较大比重的实际书写训练,还要注意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观察习惯,使书法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也即体系性,对任何一套教材来说,都应是必备的基本条件。然而,对于学科发展相对滞后、理论研究不够深入、教学实践还不够充分的书法教育来说,要在书法教材中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系统性还有一定的难度。此外,这种难度还体现在:首先,从书法学习观念来说,学术界还没有形成一套能够达成共识的、相对完备的教学体系。仅从入门书体来看,就有唐楷入门、隶书入门、魏碑入门、篆书入门、赵体(或行楷)入门等观点。其次,对教学侧重点、教学内容的次序安排仍存在着众说纷纭的情况。再次,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正式的全国性小学书法教材,这使得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也难以获得可供借鉴的系统范式。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小学书法教材的系统性应体现在以下三个层次上:第一,要与初中、高中书法教材配套,形成技法、理论上的体系性,使学生获得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贯穿到各个阶段的书法学习当中。第二,小学教材各年级之间的教学内容要能衔接,形成有连贯性、完整性的系统。第三,每一册教材的框架结构、章节安排、栏目设置应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以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总之,小学书法教材的体系性仍处于探索阶段,还需要经过多年的实际应用,不断总结研究,才能使之不断完善,形成真正科学、合理、严密的体系。
五、直观性原则
人的学习活动总是从感性认识开始,逐渐才发展到理性认识的。
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直观的方法对小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都非常有效。直观性的原则要求教材能通过各种直观手段,不断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审美感受和直接经验,使之先形成直观形象,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消化最终形成一种归纳能力,最终使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向理解掌握的转变。所以,在编写教材时,语言应尽量做到通俗易懂、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理论灌输,尽量少用专业术语;应尽可能多配图例,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适应小学生的认知习惯;应使用与小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事物,通过“类比”的方式,引导他们发挥想象,使笔画、结构的形态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形象,使他们获得更加直观的认识,加深理解(如在讲“之”字时,提示同学们是不是像小船在海上航行,又像一只白天鹅在戏水);此外,附上技法示范光盘以及和教学配套的挂图、卡片、书法欣赏视频、PPT课件等辅助材料,也是实现教学内容直观性的重要途径。
六、趣味性原则
小学生的活动目的性相对较弱,他们从事某项活动的出发点往往出于兴趣。所以,兴趣对小学生学习有着十分突出的推动作用,是“推动小学生学习的一个最现实、最积极、最活跃、最突出的因素”。[4]
从小学生恒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做事情凭兴趣等突出特点出发,要提高小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在教材中应充分体现趣味性。而要体现书法教学的趣味性,关键在于能否从丰富的书法文化资源中,在教学中设计一些丰富多彩、趣味性强的游戏活动,达到丰富小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让他们在边玩边学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书法学习的无穷乐趣。
此外,小学生对口诀、顺口溜特别敏感,所以在编写教材时,应尽可能将一些技法规律或要点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或歌谣,让学生在快乐的吟唱中掌握书写技巧。除此之外,通过欣赏名家作品、听书法家故事、调查当地著名书法作品、为自己设计漂亮的签名等活动,不但能让学生体会到书法艺术带来的视觉享受和精神熏陶,而且还能使学生真正参与到丰富多彩的书法活动当中,做到寓教于乐,使小学生真正喜欢上书法。
总之,小学书法教材绝不能局限于枯燥的知识点介绍和乏味的写字训练,应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发掘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并把这种好奇心转化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本文所提出的六条原则,只是小学书法教材编写时应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小学书法教材的编写绝非看起来那么简单,要真正编写出既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又符合书法教学规律的优秀教材,还有很多值得大家深入探讨研究的问题。
【注:本文为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云南省小学书法教育的现状与对策”(课题编号:GY1000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张云霁,大理学院艺术学院;孙亚娟,大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云南 大理,671003)
参考文献:
[1][3]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小学写字教学手册[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篇9
【摘要】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有大纲意识、教材意识、教参意识,而课程资源的意识十分淡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意识提到了重要位置,强调课程是由教科书、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这意味着课程观的重大变革。本文谈谈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如何开发和利用数学教材资源。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小学数学 教学资源 开发利用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其目的是要改变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有大纲意识、教材意识、教参意识,而课程资源的意识十分淡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意识提到了重要位置,强调课程是由教科书、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这意味着课程观的重大变革。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如何开发和利用数学教材资源呢?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首先通过研究和分析理解和掌握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对于一节课的教材内容来讲,教师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到心中有数:
1.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所谓教学内容的广度,是指知识的范围或知识的量,从信息论的角度说就是一节课传输给学生的信息量。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大,知识点过多,学生难以接受,而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小,知识点过少,则浪费时间,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等量代换”一课时,我就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合理的扩充,将书中一个例题和几个孤零零的习题进行了巧妙组织,形成了“首战成功”、“我能行”、“题目大变脸”、“挑战自我”四个教学情境,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入,学生在一个又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中,思维活跃,个性张扬,自信心不断增强。
2.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当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几个知识点时,往往需要明确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以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的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或者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影响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而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例如,9加几一课的教学,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方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通过比较,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口算9加几。一般地说,数学的基本概念、法则、公式、性质都是教学的重点。确定教材的重点,要以教材本身为依据,研究所教的内容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价值。在整个知识系统中,关系全局的这部分知识可定为教材的重点。
所谓难点,就是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小学数学教材中,有的内容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理解;有的内容纵横交错,比较复杂;也有的内容本质属性比较隐蔽;或者体现了新的观点和新的方法;或者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上呈现了较大的坡度;或相互干扰,易混、易错等。这种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内容,通常称之为教材的难点。教学难点要根据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特征来确定。难点有时和重点是一致的。例如,商不变规律的归纳与理解,既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教材中有些内容对掌握某一部分知识或解决某一类问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些内容就是教材的关键。作为教材的关键,它在攻克难点、突出重点过程中往往具有突破口的功能。一旦处理好教材的关键,与其相关的教学内容就可以迎刃而解。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关键在于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使学生弄清一个长方体有哪三组相对的面,相对的面有怎样的关系以及如何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组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这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问题,教师抓住了这个关键,定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合理安排教学的顺序。关于小学数学的教学顺序,一般在教材中已经有所安排。但是教材中设计的教学顺序是最基本的,不可能太细。教学往往还要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做更细致的安排。
例如,在教学“找规律”一课时,我根据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加工处理,设计了一个系列活动:一是“猜一猜”,根据已有排列发现规律,猜出接下来的图形或物体应是什么样的;二是“说一说”,针对同一个排列能从不同的角度说出不同的规律(如形状、数量、颜色、长短、大小等);三是“摆一摆”,自选材料摆出某种有规律的排列;四是“演一演”,用声音、动作、图画、节奏等学生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某种规律;五是“找一找”,找出生活中有规律的现象。这样的设计,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有时一部分知识可能有不同的教学顺序,这时教师就要考虑哪种顺序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哪种顺序更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哪种顺序教学效果更好。
篇10
关键词 蔬菜栽培 教学 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Some Practice to Improve Vegetable Cultiv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Effectiveness
WANG Fu, LI Wenli, WANG Hui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266109)
Abstract "Vegetable cultivation technology" is a very practical professional courses, by adjusting the start time and hours, increasing experimental hours, the selection of practical materials, additional teaching intuitive and fun, flexible teaching methods, using reasonable course assessment methods and means to stimulate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to improve classroom teaching atmosphere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Key words vegetable cultivation; teaching; effectiveness
如何使学生真正掌握蔬菜栽培技能,学以致用,根据我们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体会,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1 调整了开课时间和学时
根据蔬菜栽培技术课程特点和各种蔬菜作物的实际栽培季节,调整了开课时间。蔬菜栽培技术包含的内容比较多,主要包括瓜类、茄果类、葱蒜类、豆类、白菜类、薯蓣类、绿叶菜类、根菜类、水生蔬菜和多年生蔬菜等蔬菜的栽培技术,总学时96学时,这些蔬菜种植的季节不同,有的适合在春季种植,有的适合在秋季种植,有的蔬菜种植需要一年的时间,有的蔬菜一年可以几作,以前把蔬菜栽培技术作为一门课程,安排在一个学期上课,这样造成周学时比较多,每周要6学时甚至到8学时,学生难以在短时间接受这么多的知识,复习时间少,学习效果不好,另外,由于蔬菜的种植季节不同,在一学年的两个学期哪个学期开课,都不能保证讲课过程中涉及的蔬菜作物处于实际生产栽培时期,学生无法现场参观或操作,第一印象不深,没有比较直观的认识,也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在我们的做法是把这一门课程分成两门课程,分别是蔬菜栽培学Ⅰ和蔬菜栽培学Ⅱ,在一个学年内的两个学期讲授,这样既减少一个学期的课程量,又按作物按照实际生产栽培季节进行讲授,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和实践,如大白菜安排在秋季讲授,茄果类和瓜类在春季讲授,使得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同步,提高了讲课效果。
2 增加实验教学学时数和改变开设方式
目前实验课的总学时是20学时,相对于以前有所增加,同时在实验课开设的方式和内容上也有较大的改变。增加了综合性和设计性类实验,如嫁接试验,为了克服土传病害,在生产上很多蔬菜作物种类采用嫁接的方法。因此我们不仅采用黄瓜作材料,还进行番茄、甜瓜、西瓜、茄子等蔬菜作物的嫁接试验,整个实验从设计到播种育苗,再到嫁接后的管理直至成活,全部由学生亲自完成,而且实验的学时数也由原来2学时增加到4学时,对实验过程出现的问题,学生自己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同时要求学生比较不同蔬菜嫁接方法、嫁接后对环境要求、嫁接后成活率等方面内容,要求写出实验报告,内容包括设计思路、技术环节、具体操作、结果统计和分析、问题与思考等,全面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对实验的理解程度。
3 辅助开设了蔬菜育苗技术实践课程
在开设蔬菜栽培技术课程的同时,我们还开设40学时的蔬菜育苗技术课程,蔬菜育苗技术是蔬菜栽培技术的辅助课程,大家公认蔬菜栽培技术的最重要的环节是蔬菜育苗,好苗八成收,蔬菜育苗是蔬菜栽培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该门课程主要以实践为主,理论课只占12学时,主要学习育苗的条件和方法以及各种蔬菜作物的育苗技术,这门课程给蔬菜栽培技术以极大的实践补充。同时结合其它教学实践内容加强教学效果,如主要结合教学实习、蔬菜栽培技能和科研训练以及毕业论文等形式,强化学生对所学育苗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4 调整授课内容和精选教材
我们选用全国统编教材蔬菜栽培学(北方本),同时还参考其他全国统编教材,比如21世纪教材等。在授课内容方面,各种蔬菜的栽培季节和时期,主要栽培的方式和方法等都以山东为例进行讲述,水生蔬菜虽然在山东栽培较少,但是也有一定的栽培面积,如莲藕和茭白的栽培面积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我们也以山东栽培情况作为讲课的主要内容。而一些山东名特产蔬菜如大白菜、萝卜、大葱、大姜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讲解。
5 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动画效果
蔬菜栽培技术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了在课堂讲授时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每种作物的栽培过程,我们制作了蔬菜栽培技术的多媒体课件(PPT),中间采集了图片2000多张,同时还设置一些FLASH,增加了一些动画效果,提高课程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另外我们还收集了全国各地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制作的蔬菜栽培录像片,根据课程需要给学生播放。
我们还把学生分组,每组负责制作一章课程的PPT,学生们的积极性非常高,每组学生分工协作,利用网络查找大量资料,制作出的课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视觉冲击力强,知识性和思想性都很强,与教师制作的课件风格迥异,但是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制作之后还要选择1~2组在课堂进行讲授,这样是学生更加用心制作课件。
6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加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改变以往课堂教学教师满堂灌,学生只记笔记,不思考,被动学习的传统方式,增加互动式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如讲述芥菜类蔬菜,提问学生榨菜是否属于芥菜类?学生对榨菜很熟悉,但是他(她)们却回答不上来,因为他(她)们只知道根用芥菜是芥菜类,其它就不知道了,通过提问学生马上就记住了榨菜也属于芥菜类了。再比如大白菜抽薹问题,给学生直接讲授很抽象,学生也很难弄懂什么是抽薹,为什么抽薹了。但是要求学生实现复习准备,在课堂上增加学生讨论环节,提示学生为什么传统生产大白菜都是在秋天,而不是在春天,通过讨论学生就明白大白菜抽薹这一生理现象,以及在生产上如何利用抽薹知识防止大白菜抽薹。
7 采用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
以往的课程考核成绩只是根据期末考试成绩进行评定,一门课程一次考试决定了最后成绩,所以学生只注重最后考试,而对过程不重视,甚至平时不学习,最后冲刺,考试结束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现在我们采用实验、期中、期末和平时表现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一般实验占30%,期中占10%、平时占10%,期末考试占50%,实验成绩不只是看报告写得好坏,更重要是看学生如何进行实验的设计和完成实验,期末考试的题目以综合性题目为主,重点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全面综合性的考核对学生在各个环节学习都起到了督促和促进作用。
根据学生反馈的意见,这些做法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获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青岛农业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XJPK1107)资助:山东省应用型名校工程省级课程资助
参考文献
[1] 王聪,张玉霞,董永义.蔬菜栽培学教学体会与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8(4).
[2] 康云艳,杨暹,郝振萍.网络资源在《蔬菜栽培学》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9):5628-5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