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新农村建设范文

时间:2024-01-24 18:05: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特色新农村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特色新农村建设

篇1

――生产发展是农村的物质基础。潞西市有人口3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近27万人,占全市人口的80%以上,农民占绝大多数。因而加快农村生产发展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也是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加快发展的重点。要加大农业机械、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重点加强优质新品种试验示范、生态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保鲜贮藏、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等方面的技术推广;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实施“绿色证书”、“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创建一批科技示范点,培养一批科技带头人,使多数农户熟练掌握1-2项实用技术,“十一五”期间,以培训10万农民为目标,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使全市60%以上的农民掌握一门技术,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全面实施完善义务教育,强化职业学校教育和农村寄宿制教育;积极实施“劳务输出工程”;培育壮大支柱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组织实施好“兴边富民工程”30件实事。

――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建设与改善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是农民生活宽裕的重点。要以芒市中心城市为重点,加快发展遮放次中心城市及风平,轩岗、勐戛中心集镇,增强城镇的辐射、服务和聚集功能,促进城乡良性互动;以“一横二纵二环二边”为主的公路建设网络,新建公路198公里;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通讯、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成果;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帮助农民建立起包括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障等农村保障体系和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乡风文明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内在要求。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是建设新农村主要任务。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认真组织实施“百县千乡”文化工程、“广播电视进万家”工程等;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做到乡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室、组有文化活动点,为农民群众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食粮;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巩固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遏制“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滋生和蔓延,开展好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倡导移风易俗、婚事丧事从简的新风;全面贯彻《全民道德建设规范纲要》,教育农民群众遵纪守法,勤劳致富;帮助农民依法制定适合本村、村组实际的《乡风文明公约》,以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

――村容整洁是改善农民生存状态的基本要求。解决农村的环境设施建设问题是建设新农村的迫切要求。要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在国家、社会力量的支持下,帮助其做好规划工作,而后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开展试点工作,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村寨进行新农村建设,以点带面,逐步推开。以改水、改厕、改厩为重点的农村环境建设;加强资源管理和利用工作

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筑的地方特色;地方性建筑材料;传统民居

一、建筑的地方特色与建筑材料的关系

我国地域辽阔,遍布各地的传统民居特色鲜明、洋溢着浓郁的地方特色。这些颇具质朴美感的建筑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地域色彩浓厚的建筑材料,以及广大劳动人民在运用这些材料的过程中,所表现出令人惊叹的智慧。正是这一类地方性建筑材料成为了体现各地民居特色最为鲜明的建筑语言。

建筑材料作为覆盖建筑立面的“表皮”,其表现力直接构成了建筑最为丰富而生动的“表情”。如果把建筑的立面表现视为一种“建筑语言”的话,那各地民居所体现出差别性与独特性就可以视为一种“方言”。地方性建筑材料无疑是这种“方言”的最重要的组成要素。

此外,这类建筑材料的地方特色还体现在与其紧密相连的“生态属性”与“适宜技术属性”,二者同时也是一个不可分割,合而为一的整体。

传统民居取材自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了建筑材料的天然特性,在建筑寿命终结之后轻易的复归自然,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比起今天广泛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砖等这一类对不可再生资源依存度很高的建筑材料,地方性建筑材料在生产、使用、再利用的过程中对于资源的耗费甚小。更重要的是,利用此类建筑材料建造房屋离不开当地的传统建筑工艺,一般依靠手工工具与人力即可实现,具有典型的“适宜技术”甚至“低技术”特征,可操作性极强。对普遍经济欠发达、又需保持地方特色的广大农村地区,对此类建筑材料的探寻显然更有意义。

二、地方性建筑材料――新农村建设中不应忽视的重要环节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原则之一。目前在一些地方的新农村建设中,出现了将农村地区在物质层面简单城镇化、千村一面的做法其实并非“村容整洁”的要求。乡村的“村容”有着其特定意义的内涵。从建筑学角度看, “村容”的组成因子――传统民居的建筑材料是适应当地环境、因地制宜的营建思想的最好代表,是当地居民与所处自然环境协调共生的结果,也是历史变迁的最好见证。这种基于地方性建筑材料的丰富性与独特性而表现出的“建筑方言”,在当前全球化趋同的背景之下显得更加的难能可贵。

目前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的地方生搬硬套的运用其他地方的建筑材料(图一),甚至出现要求统一建筑材料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在“村容整洁”的口号下彻底忽视地方差异的建设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种误读。其结果不仅抹杀民居的地方特色,还造成生态性能不佳等问题,是不科学的。相反,这些取材自然的地方性建筑材料有着合理的理性内核,经年累月的使用足以证明其拥有的顽强生命力,应该在新农村建设中予以足够的重视。

三、地方性建筑材料的特征

从建筑与材料的关系来看,材料是建筑的基础,建筑是基于材料性能的忠实记录和可能空间形式的表达。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广泛共识的今天,什么样的建筑材料才算是地方性建筑材料呢?笔者认为它至少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 节约资源

节约资源是生态建筑材料的主要衡量标准之一。但节约应该以一种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即必须考虑建筑材料从生产到建筑报废的所有阶段中消耗的资源和能源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生态建筑材料不能忽视材料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而应重视资源和环境两个基本条件,并确定一系列参数,对整个生产、建造与使用过程进行重新分析。

2. 可回收利用,符合可再生(可循环)原则

从资源化的观点来看,建筑应该是一种有机的、有生命力的产品,必须考虑建筑生命周期结束之后,残留的建筑材料要能回收利用,变废为宝,而不是随着丢弃成为废墟,形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3. 地方性

在全球化影响日益扩大的背景下,保持地方性特色更加显得弥足珍贵,而建筑材料的地方性恰恰构成了建筑地方特色的基础。材料的地方性包含容易开采,易于得到的含义,同时,还必须易于加工和建造,最好能与当地的传统建筑工艺相结合,使之容易实施。

4. 廉价、经济

生态建筑不应是一种身价高昂的奢侈品,普通民众同样具有享用它的权利。只有廉价、经济的建筑材料才能满足这一目标,才能有市场和生命力。脱离地域背景奢谈高技术含量的材料、设备,无异于痴人说梦,不具有现实意义。

四、滇西北地方民居中的地方性建筑材料

各地的地方性建筑材料类型多样,但是均在不同程度上具备上述特征,下文以云南西北地区为例说明。作为是我国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滇西北地区传统民居类型多样,特色鲜明。正是使用了蕴含地方性因子的建筑材料进行建造,才使不少民居凸显出强烈的地域色彩。该地区地理环境独特,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植被类型丰富,加上各族人民巧于开发、利用,因而用于建筑的地方性建筑材料多种多样,尤以木、竹、土、石、草等天然材料最为常见。此外,还有一些较为特殊的、使用地域更小的地方性材料。

1. 木材

使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在各地都很普遍,如梁、柱、檩子、椽子,以及垛木房的墙体等作为承重构件。如果上述使用称为“典型应用”的话,那么迪庆州香格里拉地区的藏族民居用冷杉木制成木制瓦片(当地俗称“闪片”)以覆盖屋顶的做法可以称为“非典型应用”,这类应用虽然使用地域有限,特色却更加鲜明。

“闪片”是用当地的冷杉为原料,用斧劈成约80cm长、10cm宽、1.5cm厚的木片,其制作与施工非常简单,但却很耐用,在正常情况下的使用寿命可达四、五十年。在当地为节约木材考虑曾经试推广过粘土瓦,但香格里拉的气候寒冷,粘土瓦因抗冻性能不佳而开裂,而“闪片”却具备粘土瓦无法比拟的抗冻性。过去闪片加工依靠人工斧劈,浪费较大。现在已有了专门的加工厂,规模化的生产尽量力求材尽其用,节省原料。可以说,“闪片房是结合本地区气候、本民族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巧妙运用地方材料的智慧建筑,极具地方特色” (图二、图三)。

随着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治理的力度加大,当地已明令禁止砍伐森林,木材价格上涨,现在建造传统“闪片”房的造价已高于用砖混结构的房屋。一般的观点认为,木材作为建材使用是导致森林被砍伐的原因之一,因此,禁用木材作为建材似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事实真的如此吗?此观点值得商榷。

木材取自天然,材质温暖、富有弹性,易于加工,在房屋的建筑过程中无需消耗资源,废材可以回收,轻易实现再利用,这些都是钢筋混凝土无法比拟的优点。使用砖混作为木材的替代品表面上是节约了木材资源,但事实上,水泥、钢等建材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施工过程中需要的机械设备同样耗能不少,房屋寿命终结之后的建筑垃圾的也不易处理。两者相比,木材更具有生态特征,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一种更加经济、环保的建筑材料。如果不分青红皂白的禁伐一切树木,未免有矫枉过正之嫌。况且,森林自身也需要更新,因此,制定合适的采伐计划,适度砍伐是可行的。

推而广之,新农村建设中常常需要对历史积淀深厚的村落进行更新,这些传统聚落都面临着传统民居的修缮与维护,唯有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才能保持这些村落的文脉与肌理的延续性。

2. 石材

运用石材作为建筑材料在滇西北地区古已有之,尤其以大理地区为典型。当地有民谚道:“大理有三宝,鹅卵石砌墙不会倒”,可见当地白族群众以石建房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种以石头砌筑的民居硬气十足,质朴自然。在大理古城附近的村落比较典型。

此外,名闻中外的大理石也用途广泛,常用作铺地、装饰及其它小品构件用材,丽江一带的五花石用途也与此类似。在怒江地区,当地怒族群众还将易于从

岩石剥离的页岩用作屋顶的覆盖材料以取代瓦片,简单实用,地域特色鲜明。

3. 土

各地的土质虽有差异,但使用土作为建筑材料是非常普遍的。主要用途有用于建造夯土墙、制作土坯作为墙体砌筑材料、迪庆地区的德钦一带还使用土作为楼面和屋面材料,建造藏式土掌房。上述的“闪片”房的墙体就是将土夯实作为墙体,下部约厚1m,上部渐薄,呈收分之势,质朴自然,挺拔雄浑(图四)。

4. 其他“另类材料”

除了上述的各种“主流”材料之外,不少地方都使用一些只在本地区使用的 “另类材料”。如大理地区的一些小渔村,将晒干后的螺丝壳和贝壳作为建材使用,一可以用作为夯土墙的骨料、填料;二可以用作外墙的装饰材料(图五)。此外,在大理洱海东岸的文笔村,笔者还曾见到将晒干后的螺丝壳和贝壳铺在小学校的教学楼的钢筋混凝土屋顶上,用作隔热材料。

其它常见的“另类材料”还有:稻草、竹子多见用于夯土墙和土坯中,成为“草筋”或“竹筋”,可增加拉接性,改善土的物理性能。在香格里拉、小中甸地区,当地群众常常会从埋藏不深的地下挖出一些白色的灰土,用水溶解后浇于土坯墙的表面作为饰面,施工工艺简单易行,效果良好。

我国地域广大,滇西北的实例仅是一个有代表性的缩影。可以想见,尚不为众人熟知的地方性建筑材料一定还为数不少。这些材料用最适宜的物理性能丰富了传统民居的建筑语汇,对新农村建设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当然,地方性生态建筑材料并非万能,如木材的防火、防蛀问题,夯土墙的抗震性能不佳等缺点都是显而易见的。但是,重视与发挥此类材料的合理成份,逐步改善其不佳性能,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五、结语

传统民居注重技术手段的经济性与合理性,从而达到建筑使用高效、适用的目的,具有“适宜技术”特征的地方性建筑材料是传统民居的基础,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其实源于传统民居蕴含的朴素自然观,因而选用的建筑材料带着浓厚的地域色彩,并达到生态性与地方性的高度统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以继承的眼光来看待传统民居,重视地方建筑材料的地域属性、生态属性与适宜技术属性,因地制宜的加以使用,将是新农村建设的 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篇3

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北大荒核心区的黑龙江省宝清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宝清县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拓展农业多功能性”主题,进行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促进了生态环境改善,人民安居乐业,产业兴旺发达,农业快速提升,农村和谐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形成了融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于一体,集大规模、大景观、大自然于一身的宝清县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发展模式。

深入分析和总结“宝清模式”,不仅可以破解“粮食生产大县,经济发展小县,财政收入穷县”的怪圈,形成粮食主产区拓展农业多功能性,走上特色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发展道路,而且有助于引导粮食主产区形成绿色、环保、生态、文化、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格局,对粮食主产区实现由保障功能向生态功能、富民功能、休闲功能延伸,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宝清模式的主要内容

(一)“宝清模式”要义

一产强化,持续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宝清现代农业发展条件极其优越,全县耕地面积达到260万亩,且绝大部分集中连片分布,加之人口少,人均耕地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具有实施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机械化生产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十五”以来,宝清县持续推进传统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的现代大农业转型升级,粮食主产区的基础地位获得了稳固发展,形成了一产强化的格局。

二产带动,打造现代农业“旗舰产业”。着力打造“量质并举,加工带动;精品依托,品牌带动;产业集聚,园区带动”的农业与第二产业融合发展格局。经过多年的努力,宝清县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宝清农业的“旗舰”产业。

三产提升,拓宽农业服务空间。依托本地优势产业,宝清县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市场交易等现代服务业,健全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交易中心,完善市场机制,培育市场主体;同时,充分挖掘本地悠久的农耕历史、独特的农业风光,大力拓展农业多功能性,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弘扬宝清特色农耕文化,着力提升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促进一产三产化,获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三化同步,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指数。宝清县近年来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投入巨额财政资金助推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收入获得大幅增长、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二)“宝清模式”的主要做法

第一、巩固农业基础,发展现代农业。一是规划先行,统筹实施。以《宝清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为总纲,统领农业、农村、农民各项事业发展,有效促进了现代农业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提高,新农村建设蒸蒸日上,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二是狠抓基础,强化粮食生产能力。紧抓国家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扶持力度的契机,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大力推进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扶植农机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发展、强化农业科技推广、提高良种覆盖率、完善种粮补贴制度、开展高产创建示范,促进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总产和单产水平都获得了大幅提升。三是依托示范园区,带动农业产业升级。建成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科技化、标准化的区域性生产基地,发展各级各类科技示范园区30多个,辐射带动能力显著提高,发展订单农业、循环农业、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新兴农业模式,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四是有序推进土地流转,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和支持土地流转,促进农村土地向种养大户、科技大户、农机大户、致富大户和农村合作组织集中。目前,土地流转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65.8%。五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夯实现代农业基础。不断加强防洪、灌溉、排涝为主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大力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工程、标准粮田建设工程、土地整治工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基地)建设工程、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工程、农村信息化建设工程等。六是坚持市场导向,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实施“旱改水、豆改米”两大工程,调整大豆、玉米和水稻这三大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幅增加玉米、水稻种植面积,减少大豆种植面积,发展非转基因高油大豆,结构调整成效初步显现。七是打造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市场,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架起农户与企业、市场之间的桥梁,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初步成效,构建起“龙头企业+种植基地+合作组织+农户”有机衔接的产业链条和利益联结机制。八是加快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技能水平。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力度,推进农家书屋的建设,设立村级科技培训室,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每年培训科技示范户1.33万户;加大技术推广示范工作,向农户传授、推广现代农业新技术,培育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农民。

第二、集成优势资源,发展品牌农业。大力推进品牌农业,实现外来强势品牌与本地原生品牌、产业品牌与产品品牌、农业品牌与休闲品牌的融合发展。一是产品标准化:发挥机械耕作优势,打规模牌标准牌。以农机专业合作社试点为抓手,大力推进以北岗为代表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构建了生产过程“八统一”的标准化生产操作典型模式,增强了农产品整体品质的一致性,成为构建农产品品牌的基础。二是品质高端化:坚持可持续发展,打有机牌绿色牌。把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作为保护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点和农民增收的启动点,坚持政府推动、企业参与、市场运作,使绿色产业成为农产品品牌创升的新亮点。三是机制市场化:引入强势品牌,培育原生品牌。坚持实施内外联动的品牌战略。引入五芳斋、北大荒、宏达生物、南华糖业、台湾谢氏等知名企业和优势品牌,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集群,优势品牌快速发展的格局。以生产大户、合作社、农村集体组织等为载体,发展村办、社办企业,积极培育原生品牌。四是特色集聚化:依托特色资源,延伸壮大品牌。实施“品牌牵引”战略,把培育特色作为发展品牌农业的重要举措。以优质产品资源为基础,聚合产业信息资源,搭建交易平台,构筑独有的品牌地位,成功打造了“宝清大白板”白瓜籽、东北黑蜂系列产品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和“宝清•中国白瓜籽大市场”。宝清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白瓜籽集散地。

第三、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加工物流业。一是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推进龙头企业集群集聚。重点扶持水稻、玉米、大豆、蔬菜、白瓜、甜菜、畜产品等优势主导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发展,制糖、稻米加工、大豆浸油、玉米深加工、黑蜂蜜加工等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扶持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兼并、参股等方式,扩大规模壮大实力;引导龙头企业向优势农产品产区集中,促进企业集群集聚,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农业主导产业地位。二是强化产业链建设,带动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依靠独有的生态资源和环境,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增加投入、自建生产基地,生产加工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建立健全企业生产操作规范和流程,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记录,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追溯制度。三是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大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鼓励龙头企业集成基地和企业技术、人才、设备等资源,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形成科研开发推广服务平台,研究开发促进产业升级的重大关键技术,使其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四是积极培育专业市场,建立现代农业市场流通体系。以专业市场为引领,以商贸物流为重点,加快一产与三产服务业的融合。按照“标准化、现代化、规模化、专业化”的思路,建立健全以农资大市场、果蔬批发中心、杂粮批发市场和现代物流中心为主,“立足宝清、辐射三江、面向远东”的现代农业市场物流体系。

第四、立足县域实际,发展休闲农业。一是普查旅游资源,规划产业发展。“十一五”期间,宝清县全面普查县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编制《宝清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完成了休闲农业产业发展体系设计;着力打造湿地生态游、龙湖休闲游、现代农业观光游、红色革命教育游、北大荒知青文化游五大优势旅游品牌;编制了宝清山水观光两日游、三日游专线,并完成线路的推介工作,丰富旅游产品。二是提升发展规模,旅游效益持续显现。完成一系列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成了梨花山庄、劝农瓜果采摘园、龙湖生态休闲山庄、四合屯朝鲜民族风情园、垂钓园等一大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休闲农业规模不断加大,游客接待能力不断提高,效益显著提升,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成效显著。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休闲农业影响力。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广泛宣传宝清特有旅游资源、产品和服务;举办“观鸟节”、“南瓜文化节”、“东北秧歌节”等农业节庆活动,挖掘节庆内涵,做大节庆经济;打造旅游信息服务平台,扩大宝清旅游知名度。四是健全休闲农业服务设施,规范休闲农业发展。从扩大产业规模着手,重点支持休闲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大力提升休闲农业服务规范化水平、积极引导县内各大酒店宾馆提档升级,实行星级化管理,提高休闲服务水平;引进知名旅行社。

第五、传承农耕文化,建设乡村文明。一是科学制定规划,强化农村文化发展措施。制定了《宝清县乡村文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把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组织机构,建立了宝清县群众性文化活动领导小组,由主管领导任组长。强化推进措施,建立和完善一系列乡村文化建设相关制度,把乡村两级领导干部的年终考核与文化工作政绩挂钩,严格兑现奖惩。二是加大设施投入力度,搭建乡村文化活动大平台。上下联动,争取扶持。积极向上争取建设资金,加强同包扶单位的联系,获得上级领导和包扶单位的重视和支持。集体投入,一事一议。乡村两级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成立乡村两级文体协会,对乡土文化人才进行专门培训,积极组织参加全县各类大型文化活动;加强文化群体建设,组建乡村文化活动新载体。通过打造秧歌队、成立文艺剧团等文化传播载体,开展“天府之声”、“咱村也有文艺人”等系列乡村文化活动,在壮大地方文化团体的同时,使传统音乐、舞蹈、二人转等民间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四是开展全民文化活动,打造乡村文化活动品牌。活动开展经常化。根据不同文化形式,科学安排活动时间,并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参与主体全民化,无论是清晨傍晚,还是春夏秋冬,随处可见群众活动的身影,每逢重大节日,必有全民参与。五是建设文化休闲场馆,打造农耕文化传承平台。将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建成现代规模集约农耕文化展区,将大荒原、大森林、大湿地、建成绿色生态文明展区,将临山滨水地区建成农耕休闲文化展区,将城区“五馆”建成农耕历史文化重点展区,将专业市场建成现代农业物流展区。

第六、紧抓典型示范,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典型引路”,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采用“典型引路”的办法,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的村作为全省试点村,为全面建设新农村树立样板。合理引导农民建房,积极引导产业和人口向中心村集聚,在全县145个行政村,逐步打造30个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辐射力强的中心村。二是强化环境整治,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以环境整治为抓手,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全面推进农村各支道硬化工程,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强农村供电网络、垃圾分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和农村广播电视设施建设,并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发展农村沼气、省柴节煤炕连灶、节能炉等农村能源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开展村庄整理和环境整治。三是发展合作组织,提高农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组织程度。目前已经有各类农民合作社98个,特点是:一是规模大,多是跨村联合;二是综合服务能力强,通过农商联合和规模化购销,既方便了农民生产生活,又为农民争取了利润盈余返还,同时为企业参与农业提供了有效途径;三是合作社发展具有活力,具有较厚的积累。四是强化区域内外交流协作,推进资源互补利益共享。主动加强与周边市、县、农场和森工系统的交流协作,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制定完善合作机制,重点推进十万亩果园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一批重大县场合作项目,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得、品牌共创、县场共赢,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五是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提高农民素质。以“优先、快速、超前”的原则发展教育事业,全力打造三江地区宝清教育品牌,优质办学综合实力得到提高,实现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大力开展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医疗设施和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新型合作医疗稳步推进;农民提前10年享受了养老优惠政策,60周岁农村老年人不需缴费,每人每月即可领取由政府全额补贴的55元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切实维护农民民利,培育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村民主建设得到了加强。

第七、加强农业生态保障功能,提高生态服务价值。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力促七星河湿地进入世界湿地名录,东升湿地晋升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深入实施绿化工程,持续推进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生态走廊建设和流域治理。二是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与循环经济。以循环农业为基础,推进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办好种养结合及种养沼配套等多种形式的生态农业园。

宝清发展的主要成效

(一)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一是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粮食生产保障更加有力。粮食生产大幅提升。近年来,宝清县粮食作物面积逐年增加,粮食总产量不断提升,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210万亩,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17%。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品牌形象初现。形成了宝清镇蔬菜、七星泡烤烟、夹信子毛葱、七星河甜菜、龙头红小豆、小城子南瓜、尖山子西香瓜七大特色产业基地。“宝青红”红小豆、“宝清大白板”南瓜籽、“宝石河毛葱”品牌知名度显著提升。宝清县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红小豆系列产品生产之乡”和“中国宝清大白板系列产品生产之乡”。产业化经营水平取得较快提升。到2010年末,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2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7家,带动基地农户5.6万户,基地户均增收2000元,带动城乡人口25万人。主要粮食作物的标准化生产取得突破,农业标准化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0%以上。

二是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畜牧养殖业占第一产业比重由31%提高到42%,精深加工业占比明显提高,成为宝清农业的主导产业。种植业内部实施“豆改米、旱改水”等工程,减少大豆近100万亩,增加玉米55万亩,水稻9万亩,优势高产粮食作物和绿色、有机、无公害作物种植规模显著增加。

三是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第六产业”快速发展。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实施接二连三、跨二进三战略,大力推进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条。农业与工业融合快速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迅速,农产品附加值大幅提高;农业与服务业融合持续推进,休闲农业与观光旅游综合效益快速显现。宝清县现代农业已经成为1×2×3的“第六产业”,推动了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进程,构建了“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产业格局。

四是畜牧业稳步发展,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2010年,宝清县规模化畜牧养殖场较“十五”末期增加了34个,畜牧业产值超过20亿元;通过对养殖投入品的监督检查、养殖环节的监控、产品质量的监测、供销渠道的监管等流程实施精细管理,构筑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采取多重拉网式监督检查,确保了连续多年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

五是“三品一标”规模逐步扩大,形成农产品优质产区。以“三品一标”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为代表,“三品”认证面积突破200万亩,其中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10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面积100万亩,种植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4%,地理标志农产品种植面积43万亩。获得绿色、有机、无公害认证的食品证书56个,认证产品涵盖大米、大豆、食用油、杂粮杂豆、蔬菜、山特产品、水产品等。建成1个国家级有机食品标准化示范园区,1个省级有机食品科技示范项目,建设了一批符合国际标准的有机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

六是品牌体系初步建成,农业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依托县域优势资源,培育地方特色品牌和引进外部优质品牌,带动宝清农业发展的品牌经营战略。已经培育了具有品牌高端化特征的宝清红小豆、白瓜籽及毛葱等名牌农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及五芳斋、北大荒等国内知名品牌,初步形成了优势品牌聚集发展的品牌体系,带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七是现代农业格局初现,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通过推进土地流转,有力推动了宝清县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和产业化发展。通过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机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通过引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优势主导产业持续壮大,农业品牌效应不断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增强,农业技术含量与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初步形成“粮食产业稳步发展,加工农业扎实推进,休闲农业快速腾飞,现代农业全面进步”的发展格局,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

(二)农民收入显著增长,致富渠道更加多元

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宝清县始终将提高农民收入作为主要目标之一,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将更高的附加值保留在农业领域。一是积极全面落实国家各项涉农补贴,充分保护国家粮食主产县的农民种粮积极性;制定地方性产业发展引导政策,鼓励农民从事规模化生产经营,农民转移性收入大大增加。二是依靠科技进步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积极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农民种粮直接收入持续增加。三是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引导农民合理流转土地,完善土地流转利益分配机制,确保农民合理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收益。四是不断拓展农业多功能性,实施“一加二”战略,促进农业与关联工业融合,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显著增进农民就地就业,农民工资性收入显著增加。五是利用山水林河等农业生态资源,实施“一加三”战略,促进农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积极发展休闲农业,拓展发展空间,丰富休闲产业形态,休闲消费持续增长,农民休闲农业经营性收入稳步增加。六是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提供多种优惠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从事非农就业,拓展多重渠道,积极引导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转移就业,农民务工收入显著增加。依靠多种措施多重并举,农民的收入渠道持续拓宽,农民的收入获得了显著增长,非农性收入对农民收入的贡献持续增加。2010年,宝清县农民人均纯收入8190元,超过同期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38%,有10个村超过了万元。

(三)以点带面成效显著,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

一是重点示范村建设成效显著。宝清县有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10个,示范村1个;市级试点村3个,县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0个。以北岗村、七星河村两个省级重点示范村为代表,投入资金1.6亿元,完成和在建新农村项目120余个,村级基础设施和村屯面貌发生了极大改变,饮用水安全达标率、有线电视入村率和通讯覆盖率达到100%,北岗村已建成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2008年,宝清县被评为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升级先进县”,连续五年获双鸭山市新农村建设第一名。

二是中心村建设快速推进。组合全县145个行政村,逐步打造30个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辐射力强的中心村。在不断完善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开展了“农村三项重点工程”,全县农村自来水入村率达到84%,行政村通村路硬化率实现100%,农村有线电视通村率达到92%。

三是农村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宝清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快构建新型农村卫生合作医疗体系,不断加强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未完待续)

“宝清模式”的主要启示

宝清县坚持拓展农业功能,融合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道路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提升现代农业水平

一是以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助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是对传统农业的升级改造,宝清县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60%,科学技术成为助推宝清农业腾飞的重要引擎,显著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步伐。

二是以合作理念推动农业,增强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积极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农业生产的作用,扶持壮大农机合作社、专业协会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和引导农民通过多种合作方式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实现规模种植和标准化生产。积极延伸合作组织职能,大力发展社办经济实体,加快合作组织功能从生产领域向服务领域拓展,从组织生产向开拓市场延伸。

三是以品牌建设提升农业,增强农业市场竞争能力。大力实施“品牌兴农”战略,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识农产品保护力度,拓展产品品类,扩大优势品牌的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不断培育新的农业品牌。鼓励和支持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包装设计档次,统一品牌标识、落实品牌管理主体,构筑高端品牌和明星产品,增强品牌市场竞争力,提升区域产地品牌价值。

四是以调整结构振兴农业,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水平。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鼓励支持创建优质高产种植示范小区,带动引导农民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林果种植、林下经济等,扩大绿色有机食品种植面积,实现了农业结构优化、农业效益提升、农民收入增加。

五是以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积极培育新农村建设主力军。根据农业需求和农民需要,大力实施“专业农民培训”和“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引导和鼓励各村屯结合实际,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转变农民思想意识和生活习惯,形成文明的民风民俗,使广大农民真正成为农业发展的主体、农村进步的主力。

(二)在历史文化传承中,创新发展现代文明

一是实施文化发展战略,挖掘利用文化资源。通过实施“文化大县”、“文化名县”战略和乡村文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积极积聚和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发展文化事业,文教卫生等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交相辉映。

二是坚持突出地方特色,保护传承特色农耕文明。积极发挥黑土地规模生产文化和独特东北乡土文化资源富集优势,以特色为核心,以文化为内涵,以传承为目的,保护和发展本地特色的农耕文明,成为宝清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丰富农业产业形态、建设现代乡村文明的重要基础。

三是融合自然人文资源,着力创新培育现代农业文明。着力发挥现代规模化农业生产、一二三次产业融合、新农村与新社区建设的成果,促进培育现代农耕文化、现代农村风貌、现代社区文明。密切现代农耕文明与农业发展的联系,不断培育和发展现代农业文明。

(三)在农业功能拓展中,实现产业快速融合

一是坚持生态立县战略,打造生态产业新模式。立足“山水生态园林城市”目标,完成《宝清县生态县建设规划》,运用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理论,统筹县域经济、社会和环境、资源的关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重视生态人居,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是持续提升农业产业,凝练产业发展新抓手。一抓生产基地,二抓重点产业,三抓龙头企业。以基地为基础,以企业为龙头,以产业为核心,发挥龙头企业“连基地、带产业”的作用,建立一批规模大、质量高、专业化的区域性生产基地;形成大豆、玉米、水稻等十大农业重点产业;培育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现农业产业大的做强,强的做优,优的做精,精的做出品牌。

三是坚持拓展农业功能,增强农业发展新动力。依托农业生产基础优势,持续拓展农业功能,快速推进产业融合。一是实施农业与关联工业融合,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升级转型;二是实施农业与第三产业融合,大力提升休闲农业发展水平。

(四)在新农村建设当中,彰显农民主体地位

一是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建设和谐乡村。宝清县坚持以农民为主体,以民生为根本的理念,激发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观能动性;持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广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不断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增进广大农民的科学技能、经营本领;大力完善农村保障体系,保障广大农民各项权益,大大增进了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维护乡村环境的积极性,改进了基层干部的工作方式,有利于和谐乡村的建设。

二是加大多方投入力度,重视乡村全面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宝清县把乡村的社会、文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加强村镇文体设施建设和文体队伍建设,组织农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形成了生动和谐、健康向上的乡村文化生活氛围,营造了良好的村风民俗,提高了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五)在三化同步发展中,推进城乡统筹协调

一是坚持挖掘利用资源,壮大工业经济实力,实施以工补农。立足区域的丰富煤炭、油气等自然资源,加速工业发展,县域经济实力持续显著增强。县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保障了以工补农战略的顺利实施,确保了宝清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力度持续增加,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二是紧抓中心村镇建设,推进城镇化发展,实施以城带乡。以中心镇村建设为抓手,以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为重点,加速城镇化发展,推进城乡融合。中心镇村的建设加速了资源要素集聚,促进形成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形成了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人口不断集聚,服务业快速发展,带动了周边乡村的发展,城乡统筹一体化显著推进。

三是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推进产业集聚,实施以业兴镇。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有力助推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中心镇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吸引现代农业企业和园区不断聚集。产业基础的不断发展,为农村居民就地就业创造了新岗位,加速了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向中心村镇聚集,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持续巩固。

(六)在资源有序利用中,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坚持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齐抓并举。坚持立足资源条件,发挥环境优势,突出人文特色的思路,“开发利用与保护增值并重”的方针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的政策,合理有序利用资源潜力,运用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实现资源到资本、资本到利润的转变。

二是坚持循环农业与生态农业齐头并进。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依托生态优势,加大推广力度,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有机农业等生态、立体农业。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了现代农业的科学发展。

“宝清模式”的持续发展

(一)进一步强化地方品牌意识,加速品牌农业发展宝清对品牌农业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以县情为基础的品牌农业路上,宝清的农产品品牌建设方式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

一是强化区域品牌意识,建设保护农产品公用品牌。宝清县有资源富集的优势,但大品牌的理念还需深入和强化,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有待突破。

二是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丰富农产品品牌内涵。应大力开发农业文化功能,提升农业产品品牌为地域文化标志品牌,推动农产品品牌保持长久活力。

三是优化利用品牌资源,融合农业品牌与休闲旅游品牌。应将品牌农产品有效融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之中,实现农产品品牌与休闲旅游品牌的有效融合。

(二)进一步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推进休闲农业升级宝清县休闲农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产业体系、发展规模、发展模式、文化内涵等方面,急需提档升级。

一是整合资源,打造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为前提,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和农业资源,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格局,打造“北大荒休闲农业和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

二是因地制宜,总体布局。北部以依托湿地自然保护区,打造湿地生态乡村旅游区;东部开展和农场的区域合作,打造北大荒知青文化农场体验区;南部依托森林和水库资源,打造森林滨水生态旅游度假区;西部依托炮台山古城遗址,开展古文化游。

三是依托文化,培育品牌。应立足深厚文化底蕴,打造北大荒文化产品,树立“一个宝清县,半个北大荒”的区域品牌形象;以生态、农耕、红色文化等为主题,分别打造生态、农耕、红色旅游等品牌。

四是丰富业态,创新模式。大力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摘农家果”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以休闲度假和参与体验为核心,发展功能齐全、环境亮丽文化浓郁的休闲农庄;充分利用农业生产过程的时空景观,发展农业观光园;挖掘包装民俗乡土文化,推进民俗村发展。全面提升农事节庆内涵,实现“以节会友、以节拓市、以节富民”。通过丰富休闲农业业态,创新发展模式,增强就业富民功能。

(三)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大力拓展农业功能宝清农业要坚持产业化、特色化、生态化方向,持续拓展农业多功能性,加速“三次产业”融合。

一是与产业化融合,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体系。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突出、特色鲜明、类型丰富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形成三次产业紧密结合,产业链条顺畅衔接,点、线、面相结合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大幅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

二是与科技化融合,进一步推进科技兴农。将高新技术和装备不断融入到粮食主产区的规模化生产经营之中,向农业生产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渗透和扩散,改良现有农业产业,培育形成新兴农业产业。

三是与服务化融合,进一步增强现代农业保障能力。应将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作为加快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建设一支全能型、高素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农业服务业队伍,实现农业服务的产业化、规模化和专业化。

四是与信息化融合,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信息平台。以整合资源、实施共享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建起覆盖全县生态环境、农业资源、区域文化、特色产品、农业品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农业电子商务网络体系。完善农村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构建农业信息管理体系,推进信息管理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提升现代农业信息平台服农、支农、强农力度。

五是与品牌化融合,进一步壮大现代农业品牌体系。要继续加大文化创意投入,实施品牌创意战略,提高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将“打造知名品牌,培育知名企业”作为宝清农业发展的着力点。走“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强县”的良性品牌发展之路。

六是与生态化融合,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积极探索宝清县农业主体功能分区,科学规范农业资源开发。加强生态农业示范,建立一批生态农业示范村镇,开发多种类型的生态农业模式。

(四)进一步突出差异多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是坚持乡村建设多样化。宝清县新农村建设应该遵照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多元化的方式,体现多样性的统一,避免单一模式的趋同现象,以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拓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基础。

二是坚持社区文化本土化。依托新农村建设的乡村文化实践,积极引导和促进乡土文化与现代文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融合,推动乡土文化、社区文化创新发展,避免把城市文化、现代文化简单地移植到乡村。

三是坚持乡土文化体系化。围绕“文化大县”、“文化名县”战略目标,协调推进文化建设,以“大湿地”、“大森林”、“大冰雪”为特色的生态文化;以“大粮仓”和黑土地规模经营为特色的农耕文化;以地方戏曲和群众文化活动为特色的乡土文化;以抗联和珍宝岛等战争遗址为标志的革命文化;具有历史价值和名人效应的知青文化;具有历史价值和现代农业示范价值的农场文化;以挹娄文化为主要的历史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以全民参与为主要特征的群众文化。坚持乡土文化体系化,传承农耕文化,发展乡村文明,服务新农村建设。

宝清县新农村建设愿景

一是立足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硕果累累。农业资源得到利用保护,清洁生产得到大力推广,循环、低碳、生态农业成为现代农业重要形式;乡村环境更加洁净、清洁能源普遍应用,农村生态环境面貌一新,生态农业经济体系基本建成。呈现出“林茂谷香,水绿天蓝”的秀美景观,“一个宝清县,半个北大荒”,成为北大荒原生态文明的传承发扬地。

二是立足完善基础设施,经济区位优势卓越。未来国家将持续加大粮食主产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宝清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支线机场为主的立体、便捷交通网络体系将陆续建成,形成“立足宝清县,辐射黑龙江,放眼东北亚”的优越区位,宝清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将成为我国东极旅游重要目的地和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

三是立足推进“三化同步”,“三农”基础扎实稳固。区域经济一体化显著推进,整体经济持续反哺“三农”发展;城镇化建设取得显著突破,中心村镇带动“三农”更为强劲;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更加坚实。全面形成“产业化依托城镇化,现代化发展产业化”的新格局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新态势。

四是立足农业功能拓展,产业融合更加高效。绿色农业保障力强,加工农业蓬勃发展、休闲农业多点开花,科技农业动力强劲,景观农业独特优美,创意农业内涵丰富。基本形成现代农业产业新体系。宝清农业功能拓展将更加高效,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农业基础更加巩固。

五是立足全面推进原则,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农村各项设施更加完善,设备更加齐全,形成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文明交织、教育科技与文化卫生全面发展的局面。宝清县乡村文明蒸蒸日上,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呈现出“村风民俗谱和谐,乡容村貌树新风”科学发展态势。

六是立足提升农民素质,新农村建设人才济济。农民教育培训、科技示范体系完善、机制健全、合力强大。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农民成为宝清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主体。宝清县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人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

七是立足提升幸福指数,新农村建设欣欣向荣。农村环境持续改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乡村文明持续推进,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幸福指数显著提高,农村建设形成“整洁村庄点缀绿色自然,幸福农民乐业广阔田园”的优美画卷,宝清新农村发展欣欣向荣,成为粮食主产区新农村建设的率先实现区。

篇4

辉南县庆阳镇幅员面积122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15700口人,现有耕地42793亩。镇党委、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镇情,围绕区域特点,确立了特色产业兴镇的发展思路。经过几年的实践,全镇形成了烟草、甜瓜、果树、林下药材、玉米制种五大特色产业,并初步形成了集群发展优势,农民增收效果明显。

1.依托资源优势,选准产业发展庆阳镇的烟草、甜瓜、果树、林下药材、玉米制种是计划经济时代延续到现在的特色产业,农民栽培经验较好,市场网络相对健全。镇党委、政府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契机,积极通过思想引导、典型带动、政策扶持等措施,着重解决农民关注的特色产业规模不大、品牌不突出、产品档次低、品种不新、栽培水平不高等难题。在科研院校专家和农业部门科技骨干的支持下,组织规划实地踏查,在征求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科学谋划特色产业发展蓝图。制定了西北林下药材园、南部果树园、北部瓜果园、东南部烟草园、东北部玉米制种园五大生态特色产业基地,集中精力打造“庆阳镇特色产业之乡”品牌。

2.强化科技服务,推动产业升级在镇党委和政府的积极努力下,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县农业局、县利民培训中心的大力支持,西顺堡村、太平村、太和村、玉恒村、大湾沟村、吊鹿沟村、腰岭子村、永庆村等8个玉米制种、甜瓜、烟草、果树、林下药材专业村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村,每个村在公示基础上,民主推选40产业户集中参加培训,重点培养5户科技示范户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培养3名产业科技带头人负责跟踪服务,利民培训中心选派一名指导教师驻村指导生产技术,并聘请吉林农大、通化农科院、通化师院的专家来讲授玉米制种、烟草、甜瓜、中药材和果树栽培知识,选派3名高级农艺师深入实地讲解农业实用技术,利民培训中心聘请农民专家实地讲解生产经验。科技支持有效解决了栽培技术落后、品种不新、产品品质低等难题,大大提高了专业村的生产能力和专业户的栽培水平,充分调动了农民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到目前,全镇1100户农民发展烟草4150亩,年创效益1245万元;1350户农民发展甜瓜和晚西瓜4310亩,年创效益 1290万元;860户农民发展果树4800亩,年创效益1056万元;710户农民发展制种玉米6000亩,年创效益1800万元。

3.创新发展机制,打造产业品牌在县利民培训中心的大力帮助下,镇党委、政府抓住培养新型农民主线,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突破口,不断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全面推行绿色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限量使用农药、化肥,严禁使用激素和高毒、高农残农药,鼓励施用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料。组织专业大户挑头在工商局注册成立了庆阳镇烟草、甜瓜、果树、林下药材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更多农户发展成为专业合作社会员农户,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销售市场、统一包装品牌,大力发展规模经营。合作社发挥了培训载体作用,成为农民发展产业的主线,助推了产业科技水平的提升。组织产业基地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中心认证了绿色无公害甜瓜、水果生产基地,认证品种有金红苹果、苹果梨、秋白梨、山楂,认证面积达到4500亩,鼓励注册庆阳牌甜瓜、庆阳牌水果等具有地理标志性的特色品牌,大大提高了产品品质,提升了特色产业的知名度和整体形象。

4.打造良好环境,助推产业发展多年来,庆阳镇党委、政府始终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为己任,倾力打造产业发展平台。为了满足甜瓜种植土地轮换的需要,镇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土地置换政策,最大限度地保障甜瓜种植户的利益。鼓励农户发展林下经济,对发展林下经济的山林承包户实行优先承包政策,并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对于产业大户给予政策性贷款支持。结合新农村建设,分别在向阳村和太平村规划建设了庆阳镇甜瓜和烟草两个销售批发综合市场,形成了远近知名的集散地。镇政府还要求各职能部门。全力为产业经济发展服务,提供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十一五”期间,计划建立的万亩果园基地、万亩玉米制种基地、万亩黄烟种植基地、万亩甜瓜种植基地、万亩林下中药材基地开始全面启动,力求产业上规模、包装上档次、产品向绿色有机化发展,不断提升特色产业之乡的知名度,力争建成远近闻名的农副产品销售集散地。

篇5

1.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伊始,双阳区就重点在导向、投入、规划、制度等方面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局。

1.1理清了发展思路,为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提供方向和依据 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区情实际,双阳区确定了新农村建设“五三六六”总体发展战略。即围绕“培育新人、发展新生产力、改造新生产关系、建设新基础设施和提高新生活质量”的“五新”工作重点,按照“全面小康型、小康型、宽裕型”这三个发展层次,遵循“融入城市型、城郊服务型、中心集镇牵动型、资源开发型、特色产业主导型和企业带动型”六种建设模式,深入开展“富到农户增收入,学到农户长本领,权到农户做主人,保到农户解危难,美到农户树新风,乐到农户促和谐”的“六到农户”建设活动。总体发展战略的确定,不仅为双阳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宏观、明晰的指导,也较好解决了“乡村两级组织不知怎么建,老百姓不知怎么干”的问题,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1.2完善了机制体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一是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组织。结合双阳区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并设立了新农村建设办公室,拨付办公经费,配备车辆和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对全区新农村建设进行指导、协调、督查和验收,及时解决新农村建设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确保新农村建设在组织领导层面上协调运转。二是建立了新农村建设帮扶机制。按照“家乡人包保家乡,哪个村出来的部门干部就负责哪个村”的新农村建设帮扶原则,在区里选择了74个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包保全区134个行政村,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几年来,帮扶部门为所帮扶村新上产业项目500余个,基础设施投入(含争取专项资金)2.2亿元,有力推进了所帮扶村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三是完善了新农村建设考评制度。自新农村建设以来,双阳区就把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到乡镇(街)、部门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中来,并以政府目标责任制的形式落实到各部门、各乡镇(街),作为工作督导和年末考核验收的依据,年底采取全体常委集中考核的办法进行验收,作为年终评价乡镇(街)全面工作的重要依据。同时,还出台了村干部述职制度、优秀村干部转变身份制度,调动了基层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新农村建设呈现出了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1.3拓宽了资金筹措渠道,保证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 一是捆绑使用支农资金。按照梯次推进的原则,对全区各类涉农、支农资金和项目统筹安排、集中投放,重点用于全区示范村和重点推进村的新农村建设。每年年初,根据各村的发展计划,形成发展目标书,作为各部门争取专项资金的指南。并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把农业、水利、交通等专项资金相对集中于重点推进村中,解决了资金分散造成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几年来,全区80%以上的专项资金都投入到了重点建设村中。二是政府出资扶持主导产业发展。为了加快重点推进村的产业发展,双阳区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80万元用于新农村产业扶持贴息资金,解决产业特色不鲜明和产业布局不合理问题。据统计,全区扶持额度达到了主导产业扶持贷款利息的60%以上,拉动贷款1.3亿元,有力促进了特色产业发展,各地主导产业发展更加明晰。三是利用惠农政策筹集资金。利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政策,筹集保险资金1044万元,使全区的参合率达到了96.3%,进一步健全了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利用农业保险政策,推广农业保险面积达到45500余公顷,投保总额1380余万元,保证了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稳定增收。争取农机补贴资金5650万元,农机综合作业水平达到58%以上;利用农村“村村通”扶持政策,累计修建“村村通”水泥路(油路)970公里,通村率达到100%,通屯率达到了65%。

2.充分挖掘社会各种资源,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社会资源作为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必须加以正确引导、合理利用,达到支持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因此,双阳区按照形式灵活多样,内容服从实效的原则,利用和鼓励社会各种资源,以不同的形式参与新农村建设。

2.1依托农村闲置资源,吸引社会资金,完善农村政务、商贸等基础设施 在新农村建设中,双阳区紧紧围绕农民求知、求富、求乐、求安、求健康的要求,以为民、利民、便民为根本,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改造、新建了齐家卧龙等17个集“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物资流通、娱乐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农家大院(农村社区),为农民打造了聚集的场所和综合的服务平台。这些农家大院已成为村民政务的集中地、文化娱乐的休闲地、教育培训的主阵地、物资流通的集散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牵动空间,形成了农民聚集和消费的“洼地效应”。

2.2依托农村产业资源,着力打造特色产业,推进绿色副食品基地建设进程 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双阳区把农业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在特色上,全力打造具有区域特点和鲜明特色的主导产业。在产业发展上,依托现有的农业资源,大力发展了以梅花鹿养殖、绿色水稻种植、苗木花卉培育为主的各类品系园区,为城市资本和社会资金进入双阳农村提供了商机。通过吸引各种资金进入农业产业和相关服务业,促进了双阳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精深发展。目前,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7070公顷,绿色水稻及优质米稻面积达到了8000公顷,超千万元的鹿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发展到7家,有效推进了长春最大绿色副食品基地建设进程,初步构建起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具有双阳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体系。

2.3依托农村人力资源,支持和鼓励能人志士反哺家乡,营造了家乡人支持家乡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经过广泛调查,充分掌握了从双阳区走出去的成功人士的基本情况,并采取给予政治待遇、授予荣誉称号的形式,积极鼓励其回报家乡,建设家乡,推进家乡新农村建设。几年来,全区共协调和接受社会建设新农村资金900多万元。通过整合社会资源,营造了人人关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3.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为新农村建设“夯基筑础”

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最终受益者,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双阳区坚持用新农村建设政策统一广大农民的思想,用新农村建设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巨大利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之自觉、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

3.1注重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创业能力 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效果。为此,双阳区首先把培育新型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加以认真落实。先后建设农民夜校38个,具有培训功能的农民综合活动场所30多个,依托就业培训中心,形成区乡村“三级联动”和输出培训、技能培训、科技培训“三位一体”的农民教育培训网络体系。同时,通过“阳光工程”培训、“职业教育”培训,以及出台的“政府买单”政策,开展了多层面、全方位的培训工作。目前,全区每年培训农民都在1万人以上,其中职业技能培训在3000人以上,每年大约有1800多名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开展“农民创业年”活动中,累计开办创业项目19个,涉及9200余户,实现了“培训―致富―发展”的良性循环,有力地促进了当地新农村建设。

篇6

>> 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分析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促进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新模式:发展乡村旅游 发展乡村旅游促新农村建设 发展乡村旅游,推动新农村建设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论述 浅谈贵州西江苗寨的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发展 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标准与乡村旅游发展形式的互动分析 广西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与和谐新农村建设研究 浅谈发展乡村旅游业与推进新农村建设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统筹发展对策研究 学生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分析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发展模式探析 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的发展模式探讨 襄樊市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总体思路与模式选择 西南民族地区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研究 乡村旅游产业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促进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 乡村生态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中政府行为的策略选择 汉江流域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一体化发展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6-03-07.

[2] 付桂生: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辨证关系及其互动探析[J].小城镇建设,2007(1).

[3] 李丽辉:2011年中央财政“三农实际投入达10408.6亿元”[EB/OL].http:///jrzg/2012-01/08/content_2039095.

htm,2012-01-08.

[4] 张茉楠:我国人均GDP超4000美元后需转变国家盈利模式[EB/OL].http:///cj/2011/09-14/3325024.sht

ml,2011-09-14.

[5] 季红: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24(3).

篇7

一、制约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的相关要素

1.农村建设生产水平较为落后。传统的农村生产还没有改变,从生产的要求上进行分析,整体的规模、专业、生产商差距较大,生产力水平还处于较低的状态,效益比较价差。?r民人均收入量较低,农民收入逐步扩大,城市收入量增加,农民需要逐步扩展增收的有效渠道,稳定农民的增收标准,降低产业缺乏的相关因素,对农民建设投入量产生制约的情况进行处理。

2 .农村脏乱的现象较为严重。总体上分析,农村的住房缺乏有效的规划管理,这直接影响农民住房的拆建改装,村内入院道路没有合理的硬化标准,农民畜禽随意散养,垃圾乱倒,污染情况严重。产生一种脏乱的现象,产生有新房,无新村的现象。

3.农民的科学素质水平不足。受历史、文化、地域差异等历史性原因,农民的文化素质水平较差,开放程度不够,对于一些有文化的、有技能的农村青年,都以出去务工,留守人员多为老人、儿童,无法承担新农村的建设发展需求。

4.农村设施建设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投入量缺乏,农村建设不受重视,农村无集体经济投入能力,没有有效的投入运作安排。农村设施建设的投入主要靠政府规划,投资管理,这直接影响农村的综合快速发展水平。

5.农村综合发展改革不足。受土地、资源、资金量的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的改革变化,但实际上配合的配置不足,对于农村综合改革和各类任务仍然存在较为困难的调整。农村综合发展改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进行调整,如果不及时调整,就会影响农村综合经济的发展建设。

二、新农村社区规划的有效坚守原因

新农村社区规划需要以客观的实时建设发展为需求,以实际发展标准原则,尊重农村建设的客观需求,切实做好对设施条件的合理调整,不断完善各类思路的建设。强化对于农村升天的环境保护,完善农村建设发展布局,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新农村发展建设需要控制废弃废物的排放,对废物、噪声、废水、废气进行处理,切实做好农村生态环境的游戏哦啊保护,提高农村的生活生产环境,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坚持以有效的服务为基准,以政府为活动导向,引导政府完成各类服务政策的规范管理,不断提升资金支持和人才的综合服务管理,明确依靠群众,发展群众的作用意义。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社会的综合建设发展速度,对社会进行体制改革,完善社会的管理效能,促进社会的公平发展。建立完整有效的新农村建设发展基础,努力提升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应用,提升现代文化、卫生、教育等设施的建设,完善新农村基础建设理论标准。坚持有效的资源整合,大力推进各级政府的支持建设,引导社会资本和民营企业的参与建设,努力完善农村社区的资源配置发展管理,完善社会经济财力体制建设水平,推进农村建设的综合发展布局。农村社区的建设需要完善政府的依靠作用,加强建设速度的快速调动和调整,明确发展资金和技术服务的情况需求,帮助农村提升基础设施的发展建设,不断改变现有的资源投入点,以有效的补偿,提升国家实行的补助建设,对资金进行铺垫,提高政府资金的有效使用意义。

三、 推进新农村发展建设的有效对策实施建议

1.坚持有效的规划目标建设。以科学的规划发展为前提,不断推行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需要具有一定的规范性,经济作用和社会发展意义。充分听取群众的建议和意见,结合现代农村建设的基础设施,生产活动习惯等具体要求,努力规划现代生产规模的发展标准,结合实际设施发展布局,构建新农村的目标建设水平,提升新农村建设,不断完善生态环境和生活优美效果,改善人际关系,物质条件,创建良好的新农村建设标准。

2 .大力开展农业发展水平。改变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以科学的发展观念,尊重农民发展意识的建设,不断引进新品种,新特色,提升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现展建设标准,突出特色,打造品质品牌,增加收入,积极拓展农民综合合作发展水平,努力实现新农村产业流通渠道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

3.开展具有文化特色的新农村发展建设。加强新农村发展建设调整,以鲜活的形式,发展民俗民情文化,吸引城里人来农村建设,开展农家乐,乡村游等一系列的旅游经营模式,提升农村经济的增长点,促进城乡与农村之间的快速交流,实现对农村文化的发展。

4.创新发展农村经营模式。农村的经营模式以家族承包管理制度、农民经济组织入股经营制度、现代产业发展经营制度,三种制度为特色经济效益发展标准,创建具有农村产业发展形式的新农村建设发展标准,将企业与农户,农产地与企业联系起来,推行有效的农村经营创新体制建设,不断完善新农村经营发展模式的管理。

5.遵循有效的发展规律,提高互助共赢的思维。按照新农村发展建设的规律化水平,遵循有效的企业发展规律,不断提升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性价值,优化产业信息、技术、管理、资金、人才等要素的资源管控,提升企业的综合创新发展能力,实现产业的互助,发展的共赢。

6 .创新发展有效的实践应用特点。按照有效的经营发展需求,不断提升经营创新理念建设,以有效的组织发展形式,不断提升经营发展理念的规范性管理,以物质装备、生寒技术为要素,逐步引入新农村建设领域发展进程中,探索分析农民利益与之结合的多种形式,建立良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发展机制。

篇8

关键词区域特色;旅游管理;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五项中,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要发展生产就必须全方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而区域特色旅游应该是积极因素中的一个最为有利可行的。我们知道,旅游业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同样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也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优势,自然的、人文的、种植的都可以开发为旅游资源。只要运用法律、经济、行政、规划、科技、教育等手段加强对旅游环境的管理就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1区域特色旅游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起的作用

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区域特色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形态,明显表现出市场的适应性、功能的多样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造了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区域特色旅游打破了产业界限,延伸拓展了农业的功能,带动了农产品加工、商贸、交通、饮食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开辟了新的增长点。二是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区域特色旅游业是开放型产业,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走出城市、亲近自然、体味田园之乐的机会;也把城市的先进理念、进步的生活方式带到农村,促进“乡风文明”的形成,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三是提高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区域特色旅游业是“绿色朝阳产业”,以绿色、生态、高效为出发点,进一步增进了实现“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

2加强区域特色旅游管理建设的具体措施

区域特色旅游业要更好的发展,更有效地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就必须建立健全旅游管理条例,形成管理机制。基于此考虑,笔者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努力建设发展区域特色旅游的良好环境。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全力协同做好区域特色旅游的服务指导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区域特色旅游是有效途径之一,如“农家乐”休闲旅游,就是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促进农民增收脱贫的有效渠道。区域特色旅游业起步阶段比较困难,如经费问题、发展模式等,都离不开政府各部门的扶持与引导。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政府各级领导要对发展区域特色旅游作专题研究,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办公室,加强对区域特色旅游开发的领导。二要明确发展思路。领导办公室要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明确特色旅游的发展思路,确立发展试点,确保特色旅游健康发展。三要拓宽投资渠道,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同时要发挥市场机制,鼓励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区域特色旅游项目开发。

2)注重区域特色旅游的科学规划,确保区域特色旅游规范有序发展。区域特色旅游应该有历史文化背景和市场背景,应该因地制宜,力避无序性和盲目性,政府必须加强统筹规划,将区域特色旅游业的发展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自然景观、田园景观、村居民舍、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等资源,实现区域特色旅游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一要注重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充分考虑投入能力、市场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保持适度开发,合理布局,避免一哄而上。二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区域特色旅游是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理念的,要保护好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和民俗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是做好区域特色旅游开发配套项目的规划。区域特色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部分,其相关产业要根据不同类型进行规划,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设施共享程度,推进区域特色旅游规范有序地发展。

3)强化区域特色旅游政策支持,推动区域特色旅游业快速发展。区域特色旅游的发展壮大政策的激励和扶持是其助动器,所以要适时制订发展区域特色旅游的扶持激励政策,在人力、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做好引导和指导工作,各个相关部门要利用各自的优势和条件,共同研究出台鼓励发展的政策条例,明确投资在市场准入、工商登记、项目招标、土地使用、金融信贷等方面享受与农业龙头企业同等待遇的规定,减少参与人员和农户经营的风险,促进区域特色旅游的快速发展。

4)加强区域特色旅游环境保护的宏观管理,健全区域特色旅游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区域特色旅游的环境保护是十分重要的,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成败。区域特色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应该突出“防胜于治,防先于治”的管理理念,加大旅游环境保护工作的宏观规划、开发和管理,同时加强科学的环境预测和估计,对可能造成破坏的程度和范围以及景区超载情况进行有效监控和宏观管理,采取切实措施避免旅游开发的短期行为,为打造星级品牌景点做出必要的努力。还要制定一整套环境保护的法规,如《区域特色旅游环境保护暂行规定或条例》等,加强通过法律手段保护旅游环境的力度,促进区域特色旅游的顺利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篇9

今天上午,和同志们一起参观了××、××、××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村建设现场,我感到非常高兴,非常满意。除基础设施建设在快速推进外,我县新农村建设最大的亮点是产业培育特色突出,室内食用菌,西瓜种植、米粉生产、家禽养殖等等,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发展前景相当不错。在此,我代表县委,向战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线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在××同志讲话的基础上,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突出生产发展,继续完善产业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核心是生产发展。生产不发展,没有解决好老百姓的增收问题,群众生活不宽裕,房子建得再好,也是中看不中用的形式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新农村建设规划一定要体现以产业为重。前段时间,个别村制定的规划还有些粗糙,还不够科学合理。下一步,要进一步突出产业这个重点,逐村逐组逐户完善规划。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各村都在发展优质苦瓜方面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但由于我县在大面积种植苦瓜方面还没有经验,大家一定要充分估计市场风险,多做市场调查,多考虑潜在的问题,不能盲目乐观。要选择更多的合适发展的产品和产业,不要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一种产品或一个产业上。既可以每个村突出发展一个产业,也可以几个村联合发展一个或几个产业,但一定要根据市场来定产业、定规模,不能盲目发展。

二、打好品牌战略,继续培育特色产业。各村的产业发展,都要因地制宜,符合实际,突出特色,让群众看得见,学得到。××镇的室内食用菌已经让群众尝到了甜头,要抓住这一有利形势,发动更多的群众参与,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镇一带特别是××村农民群众养鹅得到了实惠,也有了经验,积极性较高,××、××等××个重点村就可以选择发展肉鹅产业。至于××河两岸种植麻竹的问题,一定要充分论证。所有重点村农户房前屋后竹林较多,畜牧部门要与乡镇、村一起搞好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竹林生态鸡,着力培育“××竹林鸡”品牌。在这里,希望县供销社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在特色产业发展上有所作为。目前,××的食用菌发展规模不大,产量不多,本县市场还可以解决销售问题。将来一旦各个大棚投入生产,带动农户大规模发展后,产量会迅猛增加,如果不提前考虑好市场问题,就很可能导致“烂市”。县供销社和××公司一定要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特别要解决好销售问题,尽量采取入户收购等方式,把市场延伸到群众的院坝里、田地间,切实保护好群众的利益和生产积极性。

三、加快基础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一是要加快便民路建设。这是影响新农村整体形象的重要因素。从现场参观来看,××个村的便民路规划虽已完成,但建设相对滞后,交通部门要集中安排人力、财力,进一步加快施工进度,力争在6月上旬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二是加快旧房拆除。农民修建新房后,各地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旧房拆除和还耕工作。在这方面,××镇××村、××镇××村做得不错,××镇的遗留问题还相对较多,一定要借新农村建设的契机,一鼓作气,彻底清除。三是要加快水利设施建设。水利部门好会同××镇,尽快对××村的堰塘进行整修,疏通公路两旁的水沟。

四、加强培训教育,着力培育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宣传部要牵头组织文明办、团县委、县妇联、计生局、文体局等单位,编排评书、快板等小而精的文艺节目,在不增加基层负担的前提下,进村入户开展演出,寓教于乐,帮助群众克服等、靠、要等错误思想,变“要我建设”为“我要建设”,发挥好、保护好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电局要把××村的经验制成专题电视节目进行宣传,激发群众的建设热情。至于那些经过反复宣传动员,仍然不理解、不支持的个别农户,要采取示范带动的办法,只要他们看到了别人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的实惠,就一定会主动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同时,要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发挥好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村的党员干部就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群众发展起了室内食用菌种植;××村“两委”一班人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动员群众完成了繁重的旧房拆除任务,充分证明了村级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篇10

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以新农村建设统领农村工作全局,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两大主题,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梯次推进,通过典型引路,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出一条具有我县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1 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与不足

我县的新农村建设总体上是比较好的,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基本要求来衡量,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资金投入不足阻碍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主要体现在:(1)我县多数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有的甚至无集体收入,只有较少部分村的经济情况较好些,而现有的支农项目实行“先建后补”,这对于大部分集体经济为零的村来说,启动资金难以筹措。有的地方虽采取贷款的办法勉强启动,但这势必给集体经济带来新的债务,也增加了财政风险。虽实行了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但对于人口少的村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且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许多困难。(2)许多支农项目,除中央和省市补助资金外,县级因财力紧张配套资金很少,自筹资金的比例偏高,国家又三令五申严禁农民摊派,村集体没有收入,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实施,挫伤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3)支农资金到位周期长,群众参与不力,村干部压力大,责任重,影响其带头搞建设的积极性。(4)以工补农、金融投资、社会力量参与等长效投入机制尚未真正建立或运行起来,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速度。

1.2 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目前,农村基层干部对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积极性较高,工作力度也较大,但在如何搞好产业开发、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如何寻找适合本村实际的发展项目,以项目拉动经济、促进发展方面,研究的还很不够,投入的精力也不多,有的心中没底,摸不着头脑,找不到关键所在。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县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有所提高,也上马了不少精、深加工企业,但总体上农业发展还处于弱势,农村种养业仍以传统技术和零散种养为主,专业化程度低,受市场导向大,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检测体系不健全,产品缺乏品牌效应,严重影响了优质产品的市场开拓。

1.3 部分政策落实有一定困难,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突出反映在:一是农村“一事一议”落实难。税费改革后,农村兴办公益事业只能通过“一事一议”的办法筹资解决,但在基层实际操作时,只要有少数几个人反对,工程就得搁浅;二是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用地矛盾。发展畜牧养殖园区、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移民搬迁、新建农民住宅小区、发展农村公益事业等都需要占用一定数量的土地,这与严格的土地政策产生了冲突,致使许多工程难以上马。用“占一补一”的办法置换土地,虽然可以解决部分问题,但与现实发展的需要相比,还存在不小距离。

1.4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未充分激活。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够,认为要给新的政策、大的项目、多的资金才能开展新农村建设,对上级投入期望值较大。同时由于我县多数农村经济实力有限,农民素质不高,很多群众认为建设新农村是政府的事,是上级的要求,对一些项目存在政府投入就干,不投入就无法运作,从而出现“上面热、中间等、下面靠”的现象,缺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的主人翁意识,导致新农村建设的部分工作推行难。

1.5 农民增收还存在着较多困难。高效生态农业仍未成为主流态势,规模农业、现代农业项目仍然缺乏,农业产业链条短,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少。农产品价格受市场波幅影响较大,农业风险保障体系不够完善,遇到自然灾害很容易返贫,农业效益存在不稳定因素。农业投资收益周期长,金融业对农业贷款利率相对较高,甚至不愿贷款,融资难成为农业发展的又一大瓶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任务相当艰巨,相当一部分农民仍然存在小农经济意识,缺乏创新意识,致富的路子不宽、点子不多,增收缓慢。而农村劳动力培训针对性不强,见效不快,农民兴趣不高。

2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2.1 搞好宣传,加强认识。一是要充分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要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好的经验做法,使之深入民心,充分启发和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建设新农村成为其自觉行动。二是要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有足够认识。建设新农村不是朝夕之功,是贯穿我国新时期的重大历史任务,需要长期的艰苦努力。三是要对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有全面理解。中央提出的二十字要求,涵盖了农村发展过程中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和谐统一,应该统筹考虑,全面把握。

2.2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在规划编制的村镇建设部分,要注意根据村庄整体布局和特点进行,因村而宜,多注重旧村改造,空心村改造利用,节约土地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尽量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实际操作中,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力戒中看不中用的工程出现。

2.3 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建设新农村是当前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各个职能部门要发挥部门上下联络的优势,密切配合,各司其职为我县的新农村建设争取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并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和上下联动、城乡共建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