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范文

时间:2024-01-24 17:49: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篇1

关键词:东北地区;城乡协调发展;困境;出路

中图分类号:F1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5-0069-04

目前,东北地区工业化已经进入到中期阶段,信息化进入到加速阶段,城镇化进入到质量提升阶段,农业现代化进入到成长阶段,城乡关系当中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的矛盾比我国其他地区表现地更为突出。因而,东北地区要建立新型城乡关系体系,必须准确认识城乡协调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境,探索符合区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律的城乡协调发展出路,提升以工促农的能力,增强以城带乡的动力,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一、东北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困境

(一)城镇化的聚集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城乡发展失衡

1.土地要素过度向城镇集中逐渐削弱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东北地区传统城镇化以城镇数量增长和人口规模扩大为主要模式,对土地资源需求巨大。东北各省区“十二五”规划提出继续以城市规模扩张作为新一轮城镇体系建设的重点,其中辽宁省沈阳市提出建设37个新市镇,打造56个主导产业园区;哈尔滨市提出“北跃南拓”城市扩张战略,建设松北新城和哈南新城。东北地区城镇土地超规模集中的压力日益显现。由于东北地区以项目建设带动城镇化的快速扩张,新增建设用地大幅增长,使农村土地资源向城镇集中的速度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大,导致人地矛盾凸显。虽然东北地区对主要流域后备耕地开垦速度加快,用以弥补耕地减少的不利局面和带来区域耕地总量增长,但是后备宜农耕地面积减少和其他各类土地绝对量在减少,耕地的可持续性产出增长面临新的挑战,削弱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基础。

2.优质人力资源向城镇集聚逐渐动摇了农业现代化的人力资源基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必然带来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集聚,这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东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大量农村优质人力资源向城镇转移,直接影响了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求。从东北地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构成变化看,男性务工人员占到全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总量的70.2%,而21~30岁的外出务工人员则占到总量的35.4%,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务工人员占到总量的79.6%。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在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和文化构成上都表现为农村优质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集聚的特征。大量相对优质的人力资源从农业生产体系中“溢出”侵蚀了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进而演变为进一步强化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诱因。

3.城乡生态协调发展面临新挑战。东北地区传统城镇化进程虽然带来全新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变革、社会财富的集聚,推进了现代文明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问题,生态问题成为东北地区城乡协调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有毒化工和重金属污染由工业向农业、由城区向农村转移成为当前污染物城乡空间转移的一种显性现象,而且化学肥料使用量日益增长,已经严重威胁到东北土地的肥力,70%至80%土地肥力在下降,使东北地区农地承载能力不断降低,对未来保障粮食的稳定、可持续供给形成了挑战。

(二)传统城镇化优势逐渐削弱,城乡协调发展动力不足

1.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速度趋缓。东北地区传统城镇化发展优势建立在重化工业基础之上,城镇化发展优势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但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东北现象”和“新东北现象”,使东北地区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发展模式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直接影响了区域城镇化进程。“十一五”期间,东北地区城镇化率年均增长仅为O.6%,而全国平均增长1.13%,东北地区城镇化速度已经落后于全国平均发展速度。工业化动力不足,中小城镇产业聚集能力不强,使得东北地区建立在传统重化工业基础上的产业优势、区位优势、科技优势、国有企业的体制优势、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区划优势等逐渐削弱,导致城镇化发展速度趋缓。

2.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不足。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实施以工促农和以城带乡的战略,但是由于东北地区传统城镇化发展优势逐渐消失,导致以工促农的能力不足、以城带乡的动力弱化。一方面,东北地区城市调整改造的压力不断加大,以工促农的基础并不稳固。虽然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化改造中遗留的国有企业改制、城市整体功能提升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弱化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工业化还要继续承担改革成本,支持城镇化进程和生态环境建设,以工促农的能力处于低水平阶段。另一方面,城乡发展差距持续扩大,以城带乡的能力弱化。目前,东北地区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农业在GDP中的比重降到12%。但是2010年东北地区农村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39.1%,全国平均为36.7%,黑龙江省更是达到44.4%,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见,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农村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比重降低,区域经济与农村经济处于失衡发展状态,以城带乡作用未能发挥出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巨大。

(三)传统城镇化的制度约束日趋显现,城乡人口流动受阻

1.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差异影响了农村人口向城镇居民转型的进程。城乡基本服务均等化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提出以来,东北地区不断加大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但是城乡基本服务均等化重点领域中存在的矛盾仍旧突出。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由广覆盖向全覆盖迈进,东北地区城市正在将国有企业改制中的人员全部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正在由试点向广覆盖转变。然而,城乡社会保障在资金来源、保障水平和保障层次上存在差别,两者之间未能有效对接,直接导致农村居民向城镇迁移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支持,影响农村居民在城镇就业和生活的稳定性。

2.征地制度的城镇偏向影响农村人口城镇化的意愿。农民决定是否在城镇生活或就业的依据是其转移成本与收益的对比。土地经营收益是转移成本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放弃土地经营收益必须代以其他方面的补偿,才能保障农民向市民转变过程中收益与成本对等,农民才可能放弃土地的承包收益,固定在城镇就业和生活。然而,目前的征地补偿办法,一方面,由于离城市远近形成的级差地租导致农民获得的征地补偿存在巨大差距,造成补偿不均等现象;另一方面,土地平均产值作为补偿标准隐性取消了农民在土地按市场价值出售产生增值收益的分配权力。而农民在向城镇迁移过程中放弃耕地的补偿不能支撑起固定在城镇生活和就业的经济基础,放弃土地的成本大于收益,因此,更多的农民会选择流动的方式改变其收入结构,在不放弃土地经营权的同时在城镇就业或生活,直接弱化了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的效果。

二、东北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出路

(一)推动中心城市产业外溢,促进城乡边缘区发展

1.构建以开发区产业集聚为主的城乡边缘区发展模式。东北地区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受规模、结构、环境的影响,已经出现了产业外溢的趋向,产业体系中的某一环节或者部分由于不适宜继续在城市中心存在而向城市周边迁移。而以城乡边缘区中小城镇为主发展产业园区,既离城市中心较近,还能紧靠交通干线和城市服务业,将产业集聚与城市周边的中小城镇发展结合起来,成为承接城市中心产业外溢的主要载体。通过城市中心产业外溢发展城乡边缘区可以带动和辐射城市周边的农村经济,一方面,有利于在城乡边缘区形成专业化的产业园区集聚发展模式,可以为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更为广阔的布局空间,并要素供给;另一方面,依靠中心城市生产和生活服务体系辐射带动中小城镇商业化发展,为产业园区提供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城乡边缘区产业集聚发展模式使中小城镇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得到充足发展,繁荣了小城镇经济,成为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区域中心。

2.以政策引导城乡边缘区发展。促进城市中心产业向城乡边缘区外溢是产业结构转移的过程,还是多种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仅需要从产业发展政策和城市发展规划上积极推进,还应采取财政、税收、土地等多种政策共同推动。在产业政策体系上,根据东北区域主导产业发展战略和新兴产业培育计划,依据不同区域优势和资源特点,着重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体系,做好配套产业发展规划,形成产业分工协作,提升城乡之间的产业关联度。在财政政策方面,大力支持开发区建设,重点是园区和中小城镇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此外,在土地政策上优先供给,在信贷政策上积极鼓励商业银行的支持,促进城乡边缘区的产业集聚。

(二)提升中小城镇在城乡协调发展中的栽体功能

1.强化中小城镇在城乡协调发展中的节点地位。东北地区要在空间结构上构建起中心城市——中小城镇——农村三元城乡结构,形成合理的城乡层级体系,需要提升中小城镇在城乡协调发展中的载体功能。合理划分中小城镇规模等级,重点发展人口在3万人到5万人规模的中小城镇,形成区域中心城市、县城和中小城镇为主体的城镇层级结构,使中小城镇构成区域城镇化和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节点,起到城乡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各种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的载体功能。

2.规划中小城镇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小城镇主体功能区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径。由于东北地区中小城镇在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发展条件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交通干线、主要经济带、资源优势区域,中小城镇应以主要乡镇合并、土地综合规划、耕地综合整治、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发展为主要发展途径,明确中小城镇主体功能区划。通过乡镇合并、农村宅基地规划和专业市场形成功能合理、服务体系完善的居住区和商贸区;通过农村耕地综合整治,扩大耕地面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发挥资源优势,形成产业集中区,推动农村工业化进程。实施中小城镇主体功能区划重在提升中小城镇的综合发展能力。

(三)推进农村工业化,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推进农村工业化,使一部分农民就地实现产业转移,有利于改善农民收入结构,有利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有利于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潜能。东北地区农村工业化在发展方向上,应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承接外埠产业转移和城市产业外溢形成的协调配套业为主要选择方向和农村工业化发展的主体。在产业选择上,反映东北地区农村资源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业、高新技术生物制药业、具有低碳特征的农作物秸秆环保产品加工业等是主要选择。在组织模式上,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是农村工业化发展的主体,民营经济是东北地区农村工业化的主要发展方向。在政策导向上,应给予财政引导、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政策保障。在发展地域上,以辽宁中部城市群、大连为核心的辽宁沿海城市群、长春——吉林为核心的吉林中部城市群、哈尔滨为核心的哈大齐城市带和蒙东地区等主要产业经济走廊为中心,以乡镇工业园区为载体,优先发展农村工业。

(四)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1.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制度体系。以国家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直接补贴制度为主体,对一部分流转意愿不强、长期外出务工、无劳动能力、长期从事农村二三产业的农民,予以一定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直接补贴,鼓励这部分农民将土地流转到农机大户、种粮大户或农产品龙头企业,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集中经营。在主要乡镇建立流转市场,并建立置于政府监管下的独立的流转市场管理部门,负责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运行管理。直补政策可以采取弹性方式,即流转期限短则直补资金少,流转期限长则直补资金多的方式进行直补。对于农村土地经营达到一定规模的承租方,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支出奖励政策,加强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

2.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配套制度。为了实施鼓励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的财政补贴激励制度,依照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按照农村土地流转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基本原则,构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体系,包括鼓励农村土地实现连片经营的补贴制度、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的管理制度、乡镇基层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信息收集制度和竞价发包制度、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制度和补贴认定制度、对纠纷的调处制度、规范农村土地有效流转的群众和组织监督制度以及主管部门土地流转巡查制度等一整套农村土地流转配套制度体系。

(五)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教育培训

篇2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经济;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0(c)-0032-01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区全面发展全局,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展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意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要,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正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保持社会供求总量基本平衡,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情节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少排放、能循环”的经济增长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长期持续发展要依靠科学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产业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和西部地区。要从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实现统筹协调,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关的根本要求。在“十一五”期间,要注意建立和完善区域、城乡、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在政府投资、财政转移支付、人口转移、公共服务、生态环境补偿等问题上,实行差别性的区域调控政策,使人口、经济、城镇分布于资源、环境、生态的承载能力相适应,使地区发展的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要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公平,更加重视制度创新,更加重视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特别是要进一步改革分配制度体制,健全、完善再分配的制度机制和法律法规,切实解决分配不公和贫富悬殊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教育、文化、社会保障、公共实施与服务的投入与工作力度,使经济和社会发展相辅相成,协调并进;要进一步加大“三农”工作力度,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增加对于农村地区社会事业的投入,实现农民富裕、农业发展、农村繁荣;要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体系,更加自觉地融入全球化进程,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和持续发展。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体系和政绩考评体系,使之能够涵盖和反映经济增长、结构合理、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正、环境优化、生态良好、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等诸多方面的情况。

实现经济社会、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需要适度与体制的创新来推动和保障。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责;要科学、合理的划分并确定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公共职责,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国家公共财政体系和转移支付体系,加强各级政府依法履行公共职责的能力;要消除城乡、地区分割的体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使各种要素自由流动,以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要积极推进就业、收入分配方面的体制改革,加快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创造解决分配不公问题和做小贫富差距的制度与体制条件;要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环境保护和生态灰度的经济补偿机制。

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篇3

以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为主线,做好国内招商引资工作,促进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近年来,国内招商引资工作对杭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省会城市,杭州市在吸引浙商回归发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是通过招才引智,集聚创新要素。借助政策引导和平台搭建,着力引进一批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高端创新型人才、创新型团队来杭州创业。二是通过招新引优,发展创新产业。围绕发展实体经济,大力招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的创新型科技企业、成长型中小企业。三是通过以企引企,提升创新能力。鼓励和引导杭州民营企业开展以企引企,加强经济合作与交流,提升创新能力,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和品牌技术提升,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以城市国际化和城乡一体化为推动力,做好接轨上海和杭州都市圈建设工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城市国际化和城乡一体化,是推动杭州市驶入城市化更高阶段的必然要求。城市国际化,就像“外循环”,可以使杭州更多地在全球范围参与资源要素配置,有效积聚国际高端要素,更好地融入国际分工体系。而城乡一体化,则像“内循环”,可以实现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充分自由流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实力。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杭州市应该把接轨上海作为杭州城市国际化的主通道,通过密切与上海的合作与交流,借船出海,借梯登高,主动接受上海“四个中心”的辐射。加快推进经济国际化,着力加强国际化创新功能、国际化商务功能、国际化文化教育功能、国际化会展旅游功能、国际化人居功能,加快城市国际化进程,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加快杭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提高杭州的首位度,增强杭州对都市圈的集聚和辐射功能,以都市圈整体来参与国际区域单元竞争,把杭州建设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加快建设区域国际化城市。

以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要求,做好对口支援和“走出去”工作,拓展杭州发展空间。今后一个时期,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将会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既是光荣的政治任务,同时也可以是互惠双赢的市场合作。实际上,区域合作就是不同地区之间克服行政区划的限制,互相“借”资源、“借”土地、“借”人才、“借”资金、“借”技术,扩大配置利用资源的范围和开展经济活动的地区空间,在合理分工的同时实现优势互补和叠加,达到“1+1>2”的效果。因此,区域合作有利于拓展发展空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未来,杭州市在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参与区域合作中,需要不断开拓视野、转变思路、创新模式,把落实国家战略与杭州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合作共赢”的原则,实现以下“三个转变”:一是对口支援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二是“走出去”发展从产业转移到企业转型升级的转变;三是杭州企业从参展展销到建设营销网络的转变。

篇4

认清后发优势

沿海后发城市的崛起必须利用其后发优势。那么沿海后发城市的后发优势到底是什么呢?2003年6月,钦州市确定了“323”发展思路和“三大目标”,这是认清钦州市的后发优势的产物。

第一,钦州拥有优良的建港条件,这是内部最有利的条件,发展“大港口”才有发展机会;第二,由于单纯发展农业不可能提高经济总量水平,而发展商贸业又由于腹地落后而缺乏强大的需求支持,因此,发展工业是必然的选择;第三,小工业方面盲目重复建设或发展高污染行业是行不通的,沿海一些先发城市“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不能重蹈,既要扩张经济总量,又要做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惟一可行的做法是在规模上做足文章,因而“大工业”的选择也是必然的。通过“大工业”的大进大出,可以充分发挥“大港口”的作用,有效避免港口能力闲置;第四,利用大港口优势可充分调动国际资源来发展沿海城市经济。

选择正确的产业发展模式

任何发展思路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产业与空间。按三大目标的要求,钦州市选择了港口、石化、能源、造纸等规模经济要求高的行业作为工业发展的重点,其产业发展模式可以总结为:以大港口为基础支持发展原料与产品运输量大的大工业,通过大工业的大运输需求支持大港口的运行,以大旅游促大工业的环保上档次。这种模式能解除许多人产生的疑惑:大规模传统产业不会造成港口及其腹地的环境污染吗?大规模发展传统产业有原料与需求支持吗?大工业不会妨碍旅游业的发展与居民生活吗?

钦州的实践证明,只有发展大工业,才有可能较好地搞好环境保护,钦州的石化、造纸与火电等产业都是按一级环保标准建设的;大工业的原料主要来源于市外甚至是国外,产品市场也主要在市外或国外,这充分体现了一种适应时代潮流的地方经济发展方法,即发展地方经济的区域方法;大工业一方面有高级别的环保标准,另一方面大工业区通过两个绿化隔离带将工业区与生活区和旅游区隔离开,能有效保护旅游业的发展,并保护人民生活环境。

启示与方向

篇5

深刻认识扶贫开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扶贫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党的十以来,第一次国内考察到广东讲改革,第二次到河北阜平革命老区看扶贫。国内考察多次看扶贫、重要会议多次谋扶贫、重大活动多次讲扶贫,深刻阐明一系列扶贫开发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扶贫开发作为关乎党和国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发展道路、总体布局的大事,提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形成了新阶段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这些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对我们深刻理解扶贫开发在“四个全面”布局中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不能掉队”的思想。2003年1月13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难点在欠发达地区,特别是欠发达乡镇。现代化建设不能留盲区死角,实现全面小康一个乡镇也不能掉队。”十以来,又在不同场合分别强调:“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2015年5月27日,进一步提出,“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这些思想充分说明了我们要建成的小康是不分地域、不分群体、不分层级、不分民族、不使一人一地掉队、如期实现的小康。

(二)“新增长点”的思想。2003年,同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强调:“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2005年,同志进一步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思想充分说明了广大欠发达地区通过发挥自我优势,特别是发挥生态优势,实现全面小康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不仅不会成为发展的负担,反而会成为新的增长点。

(三)“内生发展”的思想。“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2003年1月20日,同志在浙江“两会”期间指出,在欠发达地区,要倡导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的观念,强化自我发展能力。他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强调,扶贫要先扶志。这个“志”是内生发展的动力之源。2012年12月29~30日,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工作时指出:“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这一思想充分说明了,欠发达地区不能光靠外力,只有提高自我发展能力、释放发展潜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精准扶贫”的思想。2003年1月20日,在浙江“两会”期间,同志参加省人大温州代表团讨论时指出:“贫困地区也有100万元的富裕户,我们的扶贫要扶真贫,要把握贫困动态的变化,讲求针对性,使投入的钱真正让贫困户受益。” 2013年11月3日,在湖南湘西考察时强调:“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三件事要做实:一是发展生产要实事求是,二是要有基本公共保障,三是下一代要接受教育。”2015年6月18日,在贵州考察时进一步强调:“做到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这一思想充分说明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人人都能享有小康,是人人都能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小康,必须扶贫到点到家到根,找准穴位,精准施策,让每个困难群众得到帮助、感受温暖。正如在2015年新年致辞中所说的“让农村贫困人口、城市困难群众等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都能生活得到保障、心灵充满温暖。”

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亲自部署亲自抓,充分体现了他的战略思维、为民情怀、责任担当,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扶贫开发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十报告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国家统计局2013年重新修订了全面小康社会的监测指标体系,确定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六个方面23项指标,其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值为15000元(2010年不变价)。2015年5月,在考察浙江时又对浙江工作提出了“在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平上更进一步,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快一步,继续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的总要求。对照这些要求,浙江省要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可以量化的最核心指标――农民收入上,应该让全省低收入农户的收入水平达到全面小康的标准、进而达到全国农民收入水平。

事实上,尽管浙江省农民收入长期位居全国第一,低收入农户收入总体处于前列,但对照更高标准情况并不容乐观。根据统计监测结果,2014年全省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7251元,相当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的73.3%、全省的40.7%。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入翻一番”的目标,2010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到2020年要达到11838元。按目前每年15%的增速,到2020年全省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将达到14000元左右,可以超过全面小康翻番的目标值、也可以达到15000元可支配收入的目标值。同时,2014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9892元,按照目前每年增长11%以上的增速,到2020年可达18502元,如果浙江省的低收入农户收入水平要达到这个标准,年均增速必须保持16.9%。而要保持15%或者16.9%的增速,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是需要通过超常举措、过硬办法才有可能实现。还要看到,我们计算的达到的这些目标值都还只是现价,并没有计算物价指数;如果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中要求的2010年不变价,则全省低收入农户的收入水平还不能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

这还只是收入这一个指标,生活质量、公共服务等指标建设也还存在较大的压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要达到10.5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浙江全省也只有8.57年,全省低收入农户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62%;恩格尔系数要降到40以下,2014年全省低收入农户的恩格尔系数为42.7……因此,扶贫开发任务之艰、时间之紧可想而知。

扶贫开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现在距2020年只有四年多时间了,时不我待,要深刻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深刻理解对浙江提出的“在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平上更进一步的要求,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精准发力,补齐短板,不断提高扶贫开发的层次和水平。

深刻理解和落实省委省政府作出的“统一摘帽”和“消除4600元”两个重大决策,增加26县和低收入农户的认同感、获得感

5月27日,在华东七省市座谈会上强调:要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积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用一套政策组合拳,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6月18日,在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要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全部脱贫。2015年年初,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对淳安等原26个欠发达县“统一摘帽”和“消除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4600元贫困现象”两大决策。在刚刚结束的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上,省委又进一步提出紧扣“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大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力度,推进城乡相向而行;紧扣“全面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走下去。省委的这些决策部署,完全吻合提出的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战略要求。

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指出,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既是理念又是举措。26县统一摘帽的决策就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论断的新行动,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走向新阶段的具体实践。深入实施这一重大决策,加快推进淳安等26县全面走上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路子。一是坚持功能导向。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生态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有利于区域间发挥优势、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建设好美丽浙江,真正实现从原来的经济追赶型向功能互补型发展转变。二是发展生态经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推进生产方式绿色化,更加注重发展动力转换,不断增强生态经济“造血”功能和内生发展动力,增强特色产业竞争力、小县大城集聚力、创业创新驱动力、生态环境支撑力、公共服务保障力。三是完善支持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机制,优化专项转移支付支出结构,健全分类分档及财政奖补机制。今后对26县不再考核GDP及相关指标,大幅提高生态经济、生态保护、民生保障、居民增收的考核权重,通过实绩考核,形成“干得好的奖、增、加,干不好的罚、减、换”格局。总之,要通过26县的摘帽快跑,让26县生态经济成为全省经济的增长点,让26县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

深入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提高低收入农户生活质量。什么是超常举措,什么是过硬办法,什么是政策组合拳?已经为我们出好了题目,我们要想真招、谋实招。

一是谋划“十三五”规划。要围绕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以提高低收入农户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为中心,加快缩小公共服务和民生差距,着力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等问题,在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等方面,增强低收入农户的认同感和获得感。坚持“相对贫困”理念,认真研究新一轮扶贫标准,始终把处于社会最底层的那部分人群作为扶持对象,缩小人群差距。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形成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

篇6

大家好!

21世纪是历史上一个全新的纪元,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新时代,改革发展纵深发展,乡村振兴成果显著,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乡区域差距日益缩小,也正是在如此背景下,青年学生毕业后究竟该去往那里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在我看来,城有城的好处,乡有乡的优势,真正重要的是不是去哪里,而是在所居之地奋斗拼搏,发光发热,若是以梦为马,便可以随处可栖。

卓嘎,央宗一生守在高原,将老阿爸手中缝过的五星红旗代代相传;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守岛三十二年,这是他们选择的去向,守护国土,哪怕一生艰苦,只因心中有梦,祖国之境则是家。

90后的宋玺饱受赞赏,因其文能当北大学霸,武能当维和士兵,成为真正的全方面人才,为我国做出了贡献,也无私的奉献了青春。目标坚定并不断向前,用奋斗为青春提名,用梦想为人生寻一处一栖之地,是当之无愧的女中豪杰,是青春奋斗的楷模。无论做什么,无论在哪里,是我想做的,是我该做的,并尽力把它做到最好,最让自己满意,所有选择城乡之间选择不定的人们,也给拥有这种激情与魄力,坚定信念,选我所爱,爱我所选,付出行动,无悔青春。

2018年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老兵张富清事迹震惊了数人,中,多次不论牺牲之险来保家卫国,多次获得一等战斗功勋。在退役归家后,只字未提,就在他的家人都不知道,在最困难地方默默工作着,不论艰险,一直心中坚持为人民服务,不给国家添麻烦,他无论身在何处,都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初心,也坚守着自己的誓言,并为自己找到最好的归宿,用奋斗成就自己。

篇7

摘要: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将以新时期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主要的切入点,但是在此之前相对应地添加了“新时期”、“社会公平”这两个重要前提,其中这两个限定词分别将本文研究内容的时间属性与研究方向进行限定,同时也充分呼应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城乡建设中的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可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等几个重要的主题。与此同时,在完成了基本的理念廓清与思路的梳理之后,笔者将先后对社会公平原则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关系、规划设计的基本理念、规划设计的基本策略进行阐述,进而形成一个有机组成的系统。

关键词:新时期;社会公平;城乡基础设施;发展与规划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科学的规划也会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公平正义与效能。在新时期,社会发展进入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并且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社会发展的走向开始朝着经济转型与社会进步和谐发展、深化改革与构建社会和谐并举、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环境,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进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发展、统筹规划、科学发展,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客观需要。

基于目前的社会发展形势,基于社会公平的城乡基础设施协调发展与规划将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对于城乡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与科学规划将有助于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将大大推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资源公平、建设公平和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发展的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另一方面,城乡基础设施协调发展与规划将会对于目前的新农村建设产生重要影响。传统的二元经济体制之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劣势地位,并且呈现出了发展滞后的局面难以满足农村的生产与发展需要,进而影响了农村经济竞争力的提升、现代化发展的推进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然而,城乡基础设施协调发展与规划的展开将有助于构建起统筹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体系,为新农村建设与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将以新时期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主要的切入点,但是在此之前相对应地添加了“新时期”、“社会公平”这两个重要前提,其中这两个限定词分别将本文研究内容的时间属性与研究方向进行限定,同时也充分呼应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城乡建设中的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可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等几个重要的主题。与此同时,在完成了基本的理念廓清与思路的梳理之后,笔者将先后对社会公平原则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关系、规划设计的基本理念、规划设计的基本策略进行阐述,进而形成一个有机组成的系统。

一、新时期社会公平的内涵

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离不开社会公平与正义,社会公平是推动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前提,构建稳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必须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而对于新时期社会公平的内涵,可以从马克思、恩格斯、罗尔斯等人的理论观点中寻找到一些启示,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时期的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其实,新时期社会公平本质上就是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配置的公平性和平等性。

社会的运行与发展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其中不仅需要社会思想与发展理念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公平与正义,更需要在资源配置、社会机会分配、社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公平与平等。与此同时,社会的公平与平等都能够较好地表达出正义的内容,同时正义的表达与实现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资源与发展的公平。当然了,新时期社会公平的内涵与原则绝非是偶然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呈现出来的,也是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差别与差异基础之上的。新时期城乡基础社会建设方面所体现的公平正义正是立足于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差异,推动资源分配与发展的和谐发展而形成的。同时,这一目标的实现与发展也是与社会经济平等观和满足需要的平等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就社会公平的内部构成而言,这一概念与内涵也主要体现在多个维度,其中社会制度的公平、资源配置的公平、发展机遇的公平以及百姓认可等多个维度。而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基于社会公平的城乡基础设施协调发展与规划研究更多地是立足于城乡发展现状,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进而实现城乡基础建设走向协调发展、科学规划的良性循环,进而全面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社会公平原则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关系

实现社会发展的公平正义原则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其中政治制度、经济建设、文化发展与社会管理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并且是采用各种措施促进这一原则的实现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而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一体化科学布局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措施与实践任务,同时可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改善农村发展环境,进而实现城乡资源有机配置与和谐发展以促进社会公平原则。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在要求。从这一点上不难发现,社会公平正义原则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思想与重要原则,并且成为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科学规划、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而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科学布局、推进城市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内容,也在客观上有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与发展。可见,社会公平原则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之间存在着一个指导原则与实践内容、思想与实践的影响关系,同时二者共同统一于社会的发展进程之中。

三、基于社会公平的城乡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理念

1. 城乡基础设施的整体规划理念

在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时期,经济活动逐渐突破原有的传统区域限制,逐渐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机制,呈现出日益频繁、多元、紧密的交流现状,并且呼唤一体化的交流与发展环境。而传统的城乡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受到社会环境、思想理念与发展方向的影响,更加注重城市方面的内容,进而直接导致了城乡技术设施建设的不协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处于严重滞后的发展局面,迫切要求基础设施规划必须在更广大的区域范围内协调城乡平衡、统筹和谐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仅是某一区域或者城市的建设,应当立足于全局、统筹区域发展,从整体的角度上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资源的整合与发展,进而有效地促进和提升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

城乡基础设施的整体规划理念就是将统筹规划的范围进行扩大与延伸,进而区域环境的改善与协调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同时对于传统规划模式之下行政主体所具有的封闭规划模式进行改革与完善。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不断加强,尤其是不同区域之间技术性基础设施的建设,诸如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铁路等,使得城市的资源可以借助于这些技术设施实现完善与共享,城市周边地域也可以得到一定资源的共享。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之下,相关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协调仅仅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进行切入已经难以满足客观环境的需要,需要从城乡发展的全局状况出发,立足于整体规划的理念。诸如:在进行城乡整体规划的进程中,为了解决一些大型供水、排水基础设施对于区域的分割影响,解决同类设施内部缺乏协调问题,可统一规划垃圾处理与给水处理体系,进而减小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差距,实行城乡一体的垃圾处理)供水系统和排污系统。

2. 城乡基础设施的综合协调发展理念

坚持城乡基础设施的综合协调发展就是要跨区域、跨部门、跨传统地进行协调发展策略,淡化行政区域的影响,积极强化市场规律与资源调配的贵了吧,实现基础设施规划与设计时在标准、时序、位置等诸多方面的有效对接。与此同时,城乡基础设施的展开更多地着眼于自身的固有特征与市场特性进行区域范围内公共交通、电力通信、供水排污等公共基础资源的市场化与专业化,建立跨越诸多行业的市场竞争体系与激励服务机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城乡之间资源与发展机会的协调与发展也是这一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更加积极地进行城市快速交通事业的发展,完善和打造完善轴线地区和核心圈层公路网络,推动城市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实现,加速城乡区域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开发。而至于城乡之间所涉及到一些公共问题和财力投资的项目,整体的基础设施设计与规划需要立足于区域综合协调发展的角度,应以整体发展为目标,以区域轨道交通网)快速交通系统和区域供水为重点,进行综合协调)统筹规划。

在城乡基础设施的综合协调发展理念之下,城乡技术设施规划的实现还需要一定的政策、执行机构、相关措施作为有力的保障,可以通过成立区域规划协调组织机构,建立城乡发展协商与规划机制,进而建立起城乡基础设施发展的共享机制,为城乡从技术设施的规划提供有力的协调规划环境。此外,为了保证城乡基础设施的综合协调发展的顺畅,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区域之内的发展状况进行行政区划的设计与调整,适度解决行政体制对于相关规划协调行为的影响。

四、城乡基础设施协调发展与规划策略

1.确立农村基础设施先行的规划意识

在城乡基础设施协调发展与规划实践过程中,要树立起农村基础设施现行,城乡建设协调发展的基本思想,这一点与目前的基础设施现状有着直接的联系。一方面,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基础设施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重要的资本。另一方面,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处于劣势地位,并且直接影响到农业现代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故而其基础设施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到现代农业的水平与农业生产力。此外,农村的基础设施是城乡基础设施发展的重要系统构成,不仅具有了基础设施建设的一般特征,同时在测算和评价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时应充分认识其特殊性。

2.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城乡一体化策略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城乡一体化战略是新时期进行城乡基础设施协调发展与规划的重要策略之一。实践过程中,主要是用过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对于传统的发展规划与策略进行集中调整、修改与修正,进而制定出符合目前社会发展实际的规划策略。在目前城乡基础设施发展环境下,农业基础设施处于较为明显的落后局面,对其适当地倾斜与辅助是应当的。然而,在目前的经济格局中,工业化与城市化在也需要大量的资源配置,故而需要照顾到目前的这一现状,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和基础设施的公共性特征出发,通过合理布局,可以优先发展城乡社会共享型基础设施,极力扩大基础设施的服务对象、服务范围和领域,让农民分享工业和城市基础设施,使基础设施成为沟通城乡关系、实现城乡统筹的纽带。

3.拓宽投资渠道,加大投资建设力度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作为后盾,由于目前的基础建设财力投资相对薄弱,故而需要拓宽投资渠道,加大投资建设力度。在目前的城乡基础建设投资环境下,各级规划与建设单位需要创新融资渠道,丰富投资主体,形成国家、企业、个人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局面,为整体的建设活动提供资金保证。另一方面,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各级管理部门需要对于投资范围和投资责任进行明确,以保证投资的力度与投资质量。诸如:国家在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总量的同时,降低投资成本,压缩投资周期,优化投资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投资收益,提高工程项目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强化服务功能与此同时,为了保护投资者的积极性,应当继续实施“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以充分发挥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4.重视城乡信息化网络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基础设施效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相关规划与设计者需要将农村的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纳入到城乡基础设施发展的进程中,并且把农村的诸多信息化模块纳入到基础设施体系之中,诸如农村的“六小工程”,可以有效的提升农村的信息化平台。为了充分兼顾社会公共的建设原则,可以在统筹城乡规划、加强区域合作的较大的建设城乡一体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健全城市与农村的信息沟通机制,构建起完善的信息服务平台。与此同时,重视城乡信息化网络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策略,不仅要注重对于硬件投入,还要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技术人才队伍,通过信息化技能培训、人才引入、信息化知识普及与教育等多个方面的努力,最终提升基础设施效能。

5.建立高效、统一的城乡基础设施管理机制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其中不仅需要规划与设计、建设与维护,还需要一个科学经营管理的过程,故而需要建立高效、统一的城乡基础设施管理机制,以实现基础设施的增效。一方面,需要对于城乡基础设施中的竞争性、经营性城乡基础设施逐步按照公司制的运作方式,建立起一整套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对于城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非营利性城乡基础设施,需要充分依托于现有的公益管理现状,实行以价值管理为主、实物管理为辅,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能。此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中离不开很多小型基础设施的作用,针对于这些可以采用合作社、管理组等管理形式,实施科学的管理,保证城乡基础设施发挥应有的效能。

篇8

关键词:收入差距;区域经济协调;内需;江苏

中图分类号:F3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2

长期以来,受惠于改革开放前沿以及上海辐射的影响,加之气候适宜、交通便利,江苏省农业经济在全国农业经济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然而,江苏省内部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之大在全国也比较典型,区域农民收入差距明显,且仍在持续扩大。

传统上,江苏地区被分为苏北、苏中和苏南三个地区,这三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其中苏南地区靠近上海,产业化程度最高,农业经济最为发达。苏中地区次之,而苏北地区距离上海和苏南地区最远,受经济中心的辐射作用比较弱,农业经济最不发达,产业化程度最低。

一、人均收入差距

总体上来讲,三大区域间农民收入的差距一直在持续扩大,由北向南呈现梯次分布,从苏北到苏中、苏南依次增加。1996年至2009年间苏南地区和苏中地区的农民人均收入绝对差距从1077元扩大到2021元,和苏北地区的绝对差距从1617元扩大到3039元,苏中与苏北地区的绝对差距从445元扩大到1706元。

二、收入增速差距

2000年至2010年间,从整体上江苏地区农民收入增速都高于全国其它地区,但在江苏省内部三大区域间农民收入增速的差距也很明显,其中苏南地区农民收入的增速始终保持正增长,上升趋势也比较稳定。苏中情况与苏南比较相似,而苏北地区在2003年间急剧下降,从5.49%降至1.47%,到了2004年又大幅反弹至10.75%,截至目前,苏北地区的增速仍然高于江苏平均水平和苏南地区。

三、收入结构差异

造成上述两项指标差距的原因主要是三大区域间的收入结构差异太大,从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比例来看,从苏北到苏南比重成梯次递减。

家庭经营性收入在苏北地区农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最大,2003年度接近60%,且其中三分之二的收入来自农业。而苏南地区的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所占的比重最低,同期占总收入比例还不到30%,而且其中收入来源一半以上来自工业和服务业。苏中地区则介于两者之间,比例大概在40%左右。

工资性收入在苏北农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最小,2003年苏北地区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为1301元,同期苏中地区农民为2330元,而苏南地区农民为3859元,几乎是苏北地区的三倍。

导致江苏省三大区域之间农民收入差距较大且仍在继续拉大的原因既有历史地理因素,也有经济结构、农民文化素质等因素。

(一)资源差异是导致区域农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先天因素

苏南位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基础原本良好,加上上海经济的辐射,交通便捷,而且区内苏锡常南京等地本身经济实力也比较强,也对内地具有很强的辐射能力,因而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都比较好。苏北地区虽然交通条件良好,京杭大运河、陇海铁路以及连云港口位于区内,但是交通运输综合设施落后,缺乏经济发达城市的辐射,经济发展速度较慢。苏中地区则介于两者之间。

(二)农民素质的不同是区域收入差距过大的主体因素

根据2003年的调查来看,苏南地区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的时间是8.72年,大致相当于初中毕业的水平,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劳动力的比重占28%,高中及以上劳动力的比重为20%,因而接受培训的机会多,择业的门路广。而苏中和苏北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文化素质较低,所掌握的劳动技能有限,就业门路窄,六成劳动力只能从事农业劳动或者简单的二三产业劳动,就业波动较大,收入增速较低。

(三)经济结构的优劣是区域农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决定性因素

三大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过大的最重要的表现是工资收入所占比重的差异较大,工资收入的多少取决于经济结构中三次产业占比的高低。近年来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成为民营企业,活力增强,规模不断扩大,加上承接上海地区转移出来的剩余产能,因而农民务工收入也得到提高。与之相反,苏中和苏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缓慢,本地务工收入对农民实际的增收率好点也就0.5%而已,由此可见,经济结构的优劣成为三大区域之间农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决定性因素。

(四)经济调控政策的失误客观上进一步拉大了区域收入差距

省级区域调控政策的失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GDP至上论的影响,为了GDP的快速增长,把资源集中向苏南地区倾斜,人为拉大区域间经济差距。二是照搬苏南成功模式,忽视苏北和苏中地区的实际条件,盲目发展,给当地经济发展造成严重损失,元气大伤。三是忽视产业支持,片面强调输血支持,苏中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缺乏后劲。

综上所述,江苏省不同区域之间农民收入的差距过大既有先天资源不足,农民文化素质低下的因素,也有经济结构不合理,省级区域经济调控政策的片面性原因,因此,必须统筹规划,形成合理的区域经济布局;正确处理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协调问题;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特色经济模式。

(一)建立合理的地域产业分配体系,实现优势互补

当前苏南地区经过30多年发展,已经基本实现了工业化,苏北与苏中地区的城市化工业化也在快速发展。因此客观上要求建立合理的区域产业分配,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区域之间产业的联动发展。苏南地区主要发挥对外开放,承接上海辐射产业,吸引外来资本等方面的长处和优势。苏中地处苏南苏北中间,一方面承接苏南与上海地区的辐射产业,一方面协调南北经济发展,帮助苏北地区经济快速增长。苏北地区则主要发挥农业产业优势,利用其充足、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从而形成南北协调的产业分配体系,缩小南北地区农民收入差距。

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有赖于产业的高度整合,以竞争优势为中心,协调区域产业的分工与写作,推进苏南部分农业产业依次向北转移。一方面苏南地区农业自身的调整,向观光农业、高技术农业等更高层次的农业发展,部分基础的劳动力密集型农业则转移到苏北地区发展,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二)正确处理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关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从省政府来说,充分发挥市场对区域资源配置的主导性作用,积极在苏北苏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苏南地区先进产业向北转移,在相对落后地区配置公共投资品,同时推动苏北苏中地区产品的市场向苏南地区拓展,实现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降低农民收入差距。具体来说首先要加强对新增投资的引导调节,鼓励优质高效产业逐步从南向北转移。其次从公共产业政策角度,要大力推进苏北地区的城市化战略,形成新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带动周边小城市和乡镇农村的发展。再次,从区域发展的主体方面,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引导产业在地区的集中活动,从而形成地区特色产业群。第四要通过财政转移、政府投资等手段,创造区域政策差别,提供灵活的可操作的调控措施。

(三)加强苏北地区作为江苏省粮食主产区的地位,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

苏北地区生态环境优良,发展绿色农产品优势明显。随着苏南地区进入工业化后期,在大力发展工商业的同时,建立稳定的农业生产基地,有效保证全省经济的和谐健康发展。

1.加大苏北地区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稳定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一方面增加粮食生产补贴,并研究新的补贴方式,提高资金利用率,增强农民种粮意愿。一方面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产能力。此外要建立健全粮食主产区的财政专项补贴体系,解决农业县市的财政困难。

2.统筹考虑城乡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加大城市支持农村、南部支持北部力度,采取有效的调控政策,鼓励多方资本参与苏北地区农业发展。

在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域中,江苏省内苏北、苏中和苏南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最为明显,且从南到北呈现梯次特点,与之相应的农民收入也是由南向北,逐渐走低。市场自身的消极作用和政府调控政策的失当,导致近年来江苏三大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阻碍了全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标本兼治,统筹规划,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降低农民收入差距。

参考文献:

[1]黄云婷,吴青蔚.江苏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分析――基于苏南、苏中、苏北的研究.新疆农垦经济,2012(7).

[2]姚莉.江苏省农民收入差距变化与对策研究.投资与合作,2013(12).

[3]管卫华,赵媛,林振山.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空间结构变化.地理研究,2004(4).

篇9

最近,江苏省对今年的经济工作提出了“四大措施”和“八项任务”。“四大措施”:一是进一步落实中央一系列政策措施,巩固和发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着力提高增长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继续落实好中央的政策措施,加强政策集成,形成政策合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效应。把扩内需与稳外需结合起来,促进投资、消费、出口协同拉动经济增长。搞好经济运行调节,切实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各类生产要素的保障能力。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做好“三农”工作,保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势头。二是加大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力度,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使之成为江苏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特别是要把发展新兴产业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把自主创新与人才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发展创新型经济。大力提高集约发展水平,以开发园区转型升级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大幅度提高投入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大力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把加快苏南转型升级与加快苏北振兴、沿海开发、苏中崛起结合起来,在更大范围内加快结构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三是围绕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化重点领域的改革,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继续抓好省委、省政府7个政策性文件的落实,进一步强化科学发展的政策导向、工作导向和考核导向。四是把改善民生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在抓好影响民生突出问题的同时,更加注重形成普惠民生的制度性安排。进一步提高群众收入,继续抓好就业工作,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大力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加大脱贫攻坚力度。

“八项任务”:一是巩固和发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全面胜利。二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三是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四是进一步夯实“三农”发展基础,着力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水平。五是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六是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七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八是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福建:经济工作重点抓好十个方面

福建省在最近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今年经济工作要抓好十个方面:一是夯实“三农”发展基础,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改革创新。二是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化自主创新。三是充分发挥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保持投资持续增长,积极扩大和活跃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四是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在扩大份额中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在稳定规模中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在拓展平台中密切闽港澳侨合作。五是充分发挥两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功能,深入推动经贸合作,全方位开展文化交流,深化直接、双向、全面“三通”,形成更积极、更开放的对台合作格局。六是推进城镇化进程和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大力帮扶欠发达地区,推进跨省区域协作。七是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增强国有企业和民营经济活力,提高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深化财税金融改革。八是持续推进生态省建设,严格节能减排责任,强化环境综合整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采取有力措施巩固和拓展福建省生态优势。九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就业和社会保障,完善公共服务,继续集中新增财力办好惠民实事,切实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十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

上海:提出“五个确保”

最近,上海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坚决按照中央五个“更加注重”的要求,做到“五个确保”,即确保世博会成功举办;确保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新进展;确保民生持续改善;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十一五”规划目标全面实现、高质量编制好“十二五”规划。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一要进一步落实好国务院19号文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二要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聚焦重点,尽快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发现、评价和转化的体制机制,发挥好市场主体作用。三要支持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抓好政策落实,全心全意做好服务。四要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统一认识,积极采取多种办法,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五要提高执法公信力,这是明年改进政府机关、政法机关工作的一件大事,要全面部署,有序开展,切实取得成效。六要谋划好“十二五”发展,广征意见,集思广益,深入研究上海发展转型的重大问题。

天津:抓调整、抓投入、抓创新、抓统筹

天津提出,今年经济工作要按照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一个排头兵”、“两个走在全国前列”和“五个下功夫、见成效”的重要要求,加快实施市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着力构筑“三个高地”,全力打好“五个攻坚战”,调结构,促转变,增实力,上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推动城乡面貌发生更大变化,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增强天津经济实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重点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着力推进三次产业结构调整,调高调优第一产业,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制定优势支柱产业发展规划,扩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竞争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基地和研发基地,形成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体系。二是投入更大力量,抓高水平大项目好项目建设,使更多的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三是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聚集更多领军人物和高端人才,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四是统筹三个层面联动协调发展,深化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积极稳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功能区开发建设,更好地服务辐射周边地区发展。中心城区要大力挖掘潜力,走内涵式发展路子,尽快形成服务型、创新型、都市型的发展模式。各区县要大力推进农村居住区、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建设,加快城镇化步伐,培育更多的强区强县。

(陈 策)

广东:重点抓好六项工作

篇10

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实践和去年我国抗击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具内在活力的企业群体之一,民间投资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经济快速增长中的民资作为

当经济回到正常发展轨道时,政府投资就要回到正常状况,民间投资、社会投资将发挥更大作用。目前,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一半以上来源于民间投资。据统计,到2009年11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当中,国有控股投资占43.6%,私营控股投资占40%以上,全部民间投资占56.4%。在制造业,在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私人控股投资比重已经超过60%,全部民间投资已达70%至80%,已经成为这些领域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不仅可以保证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的快速稳定发展,而且可以加快能源工业和运输、通信、金融等重要服务业的发展步伐,进而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

转变发展方式中的民资角色

目前,民营经济已经占我国GDP的一半以上。同时,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也是我国高耗能、高污染、低技术、低水平产能的主要集中地,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更重、更迫切。进一步完善和调整相关政策,鼓励、引导和扩大民间投资,推动民营企业、民间资本更多地流向对传统产业和传统技术的改造,淘汰落后产能与技术,更多地流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信息技术以及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和必经之路。这既是民营经济的重要历史任务,也是民营经济新的发展机遇。这方面,华为集团公司为广大民营企业树立了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成功典范。华为集团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都要达到10%以上,2009年研发投入更是高达70亿元,申请国际专利1600多项,在全球企业中排第一位。中国需要大批像华为这样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民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