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博士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2 09:05: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学博士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塞德里克・唐或许是个不错的编舞,不过,他的主要身份还是一名毕业于牛津大学的生物学家,不然,他甚至都没有资格参加这科研界的舞林大会――“舞出你博士论文”比赛要求参赛者之一必须是或曾是一名博士,参赛舞蹈必须诠释该博士的研究主题。
有人会说:“我不会跳舞啊。”活动方对此嗤之以鼻:“怎么可能,每个人都会跳舞!”有人还说:“我很害羞,我想在幕后。”比赛规则也绝不通融,“不行,论文作者必须得在视频里秀一秀!”“舞出你博士论文”大赛要求参赛选手将舞蹈视频上传至指定网站,由科学家、艺术家以及上一届优胜者组成的评审团为视频打分,主要考察舞蹈的科学性、艺术性和科技与创意的结合性。2013年,有31支展现不同科研主题的舞蹈视频进入了“舞出你博士论文”的最后决赛,组委会按照“生物”、“化学”、“物理”和“社会科学”四组评出了每类第一名,并由网友票选出了“最受观众喜爱奖”。
实话实说,这些舞蹈视频并不会教给观众太多严肃的科学知识,但是,它让科学家的形象默默变得可爱起来,或许会吊起一些普通人的胃口,让他们愿意尝试阅读“气候变化下的生物经济学后果”这类板起面孔的科学文章。
水上芭蕾――争夺
如果有一群朋友愿意为了你的博士论文脸画大浓妆,头戴鸡羽毛,还要扑通扑通往水里跳,那绝对要好好珍惜。
塞德里克・唐,“舞出你毕业论文”大赛总冠军就有这么一群“乐于助人”的朋友。
他是牛津大学的生物学博士生,平日大部分时间都与鸡在一起。塞德里克・唐发现,母鸡会和多只公鸡,与母鸡有同胞亲属关系的公鸡会释放更多;但是,母鸡本身更倾向于选择非亲属公鸡的,而拒绝绝大部分来自亲属公鸡的……
塞德里克・唐用举重来类比鸡禽的,用游泳来类比争夺卵子的过程……他花了4周的时间来训练舞者,当然可以想象,他应该也费了不少唇舌说服舞者穿着泳裤泳帽出镜;又再用了3周来剪辑视频。对一名天天与鸡相伴的博士来说,这恐怕也是一项很不错的业余消遣。
塞德里克・唐也关照到了一些细节。比如,视频中一些会游得比另一些更快,而一些会困在圈子里游不出去――这是微观世界中的真实情况。在一番激烈的水中混战之后,终于有胜利者得以钻进女舞者所在的透明水球――这意味着强壮、迅速的胜出,获得与卵子结合的机会。
不仅是视频,连配乐都是原创。两首原创歌曲出自一位艺名为Stuart Noah的艺术家之手――他的真名是Stuart Wigby,为塞德里克・唐的论文指导老师之一。看,牛津学术圈的人果真很有娱乐精神。塞德里克・唐也表示,他绝对、一定以及肯定还会参加2014年的大赛,并放出豪言:“我的舞蹈会更加性感,更有难度,舞群规模会更大,而且要以音乐剧的形式展现。”
对照组舞步――睡眠重要性
两组舞蹈,同步进行,描绘一名女生一天的两个版本。
版本A:凌晨时分,女生已安眠;待到清晨闹钟响,女生活力四射,从床上蹦起,心情愉快刷牙洗脸;跟随上学的人群一道舞蹈,轻盈地转身、跳跃,开始一天的学习和工作。她精力充沛,和朋友们打成一片,笑容洋溢;直到放学收工,她也完美地保持了和人群一致的舞蹈步调,并和男友来了一场甜蜜的约会……
版本B:深夜,女生仍然在电脑前敲敲打打,倚在床头盯着手机,毫无睡意;直到凌晨两点,才沉沉睡去。清晨起床,女生浑浑噩噩,机械地刷牙洗脸;在上学的人群中脚步迟缓,动作无力,落在队伍后面。她精力不济,被同学排挤,一个人打着哈欠孤零零游荡;终于放学,她也照样脚步虚浮,在大家的集体舞蹈中显得格格不入;甚至最后和男友的约会,都结束得不那么完美……
这是斯德哥尔摩大学博士生蒂娜・孔德林(Tina Sundelin)的参赛视频,该视频获得大赛“社会科学组”第一名。蒂娜・孔德林的研究领域比较接地气――缺觉对人的社会影响。她巧妙借鉴了社会科学实验中常出现的“对照组”概念,用相同环境下的不同舞蹈,直观反映睡眠不足的后果。
蒂娜・孔德林的研究还有如下表现形式――
题目:《疲倦的线索:睡眠不足在面部表现上的影响》
参与者:40位观察者(其中,20位女性,年龄在20~30岁之间)根据疲惫程度和难过程度为20张面部照片打分,10张在其正常睡眠后拍摄,另外10张则是在其缺觉31小时又补觉5小时候后拍摄。
结论:睡眠不足会影响人们眼部、唇部以及皮肤,对他人来说,这几个部位能够作为判断一个人是否缺觉的依据,因为这些面部区域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睡眠不足的面部表现和疲惫,可能会给睡眠不足人群的日常生活带来社交影响。
上文所引的是蒂娜・孔德林2013年发表在学术期刊《睡眠》上的论文摘要,看罢之后,是不是觉得还是舞蹈视频比较有爱?
小恶魔Salsa舞――坏基因
“最受观众喜爱奖”由来自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安德烈斯・弗洛里斯(Andres Florez)收入囊中。他用了一组带有剧情的Salsa舞,讲述了癌症诱导基因MYCN如何入侵正常细胞,诱发儿童疾病――神经母细胞瘤。
出演反面角色的4位演员(包括安德烈斯・弗洛里斯一名男生)均着一身红衣,头戴红色小恶魔发饰,一出场就气势不俗。3名女舞者更是身着红色短裙,脚踩高跟鞋,颇有女王架势。4人就是传说中的“MYCN基因”,这种基因和神经母细胞瘤密切相关。他们一出现,便生生拆散了正在舞台中尽情舞动的Rb和E2F1――当这两种分子聚在一起时,细胞便不会进行分裂。MYCN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扮演Rb的男舞者,让他身体蜷缩跪倒在地;此时,细胞分裂便可以不间断进行,疯狂复制自身。
篇2
----在英国,国际著名刑事技术专家为程京设定了博士论文课题――关于DNA指纹仪器自动化分析,并给他3年的时间学习生物学课程。拿到司法生物学博士学位之后,程京又转赴美国,并在那里成为美国纳米基因公司的首席科学家。1998年,他领衔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便携式微缩芯片实验室,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将之列入当年世界十大科技突破。第二年,程京辞职回到了中国。
----生活又一次充满了变数。眼前已然是资本市场方兴未艾,IT业风起云涌,本土摇滚、港台歌星和美国的Billboard在街头巷尾此起彼伏。程京觉得自己创业的时机到了。
----其实,程京早在英国的时候就在寻找机会。1994年,生物芯片的研究在一些国家已经如火如荼,而在中国还是一片空白。程京曾经与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主任强伯勤院士谈论起此事。但生物芯片的研究毕竟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撑,程京于是将第一步选在了美国。
----在位于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程京投师于医学院教授、英国皇家病理学院士、生物芯片开拓者之一彼得・威尔丁教授门下,开始了生物芯片领域的研究。
----生物芯片技术目前被科学界公认为应用前景最好的DNA分析技术之一。按照专家们提供的一个十分拗口的定义,“它是将生命的化学过程转化为一种静态形式”;对这种形式的表现结果用计算机进行分析,便可以监视特定基因的变化。根据科学家的设计,芯片中的DNA可以用化学方式识别真正的基因,其精确程度相当高,甚至能够显示基因起作用的活跃度,以及它携带了何种突变。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在2000年6月份宣布取得重大进展,生物芯片的重要性正日益获得公认。在这一研究领域,基因芯片已经率先实现了商业化,蛋白芯片则极具发展潜力。举例说,人们在求医诊病时须臾不可离开医院的检验部门,而今后完全可以用一个“便携式芯片实验室”来取而代之。这种专门的芯片能够胜任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中所涉及的三个典型步骤,即样品处理、化学反应和结果检测与分析,而且这一切都是在一个无污染、全功能、微型化的环境中完成的。程京介绍,这样的芯片甚至可以植入人的体内,并通过因特网与医院相连接。
----1996年,程京与在美国进行访问研究的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周玉祥不期而遇。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生物芯片实验室正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多年研究生物膜和膜生物工程的周玉祥感叹:“我感觉它将发展成一个极大的产业。”作为清华大学自己培养的生物学专家,周玉祥有一种直觉。他建议程京给校长写封信介绍相关的情况。程京欣然照办。
----相对于实验室里的埋头研究,程京认为科研成果产业化更加重要:“一个国家强大与否,主要靠它的工业实力来体现,要把研究的东西造福于人,而不是简单地看发表了几篇文章。”
----“我在英国读博士的时候,从1989年开始,三年做了三个专利项目。”其中一个后来成为当地一家公司的第一个自有产品,也是他们借以上市的旗舰产品。“当时在材料和人员等方面的投入都很少,以‘便士’计,可他们每一套卖回来的钱是几十英镑。按照企业与学校签订的条例,每次给学校的专利使用金超过一定数目,就要按商定比例付给专利发明人。他们定期给我寄支票。”
----当然,和产品的市场价值相比,程京的所得微乎其微。在美国,程京经受了更为强烈的震动。“我工作的那家美国公司规定,每个博士每年要做出三个专利供企业生产。我们做的是纯粹的研究,他们来进行市场开发;成果出来以后和发明人完全没有关系;即使我们要用,也必须付钱。”程京在美国做出了17个专利项目,“没有一项是属于自己的”,其中也包括令他声名大噪的微缩芯片实验室。和大多数中国在海外的科研人员经历的一样,程京开始辗转反侧。
----以生物芯片为核心的各相关产业正在全球迅速崛起,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争先恐后有计划、大投入地对这一领域中的知识产权进行跑马圈地式的保护。根据程京提供的估计数字,在今后5年之内,应用生物芯片的市场销售将达到200亿美元左右。《财富》杂志甚至刊登文章称:“微处理器使我们的经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然而,生物芯片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可能会更大。”那是1997年的春天,生物芯片在中国国内依旧是空谷足音。
----事关重大。同年,中国驻美大使馆提议国内召开了决定科研领域重大方向的北京香山会议,专门讨论生物芯片的研发事宜。和以往不同,会议第一次把众多科研领域的专家召集一堂。作为被邀请的三位海外专家之一,程京也到会发言。他提供了这样的数据:“美国硅谷8000多家与集成电路和计算机相关的高科技企业1998年的营业额达到2000亿美元,相比之下,北京中关村创造的利润要低得多,因为我们计算机的CPU用的是洋芯片。如果说计算机行业已经是既成事实,那么在迅速崛起的生物芯片领域,中国需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回国一事因而有了足够的铺垫。“既然想做,就要好好地运筹规划一番。”香山会议后,程京花了一年多时间在国内推销自己的想法,再把想法变成现实――一方面是筹建生物芯片研究与开发中心, 一方面是吸引风险投资组建公司。
----清华大学接受了当时年仅35岁的程京。学校为生物芯片的研究立项,研究人员则由程京挑选。在当年朱自清流连忘返的荷塘后面的老教学楼里,一个废弃的复印室成为清华大学生物芯片研发中心暂时的办公地。
----学校拨给中心275万元启动经费,并从1999年开始拨款2500万元,为期三年。“钱是再多也不嫌多的,美国到目前为止已经投入了20亿美元,最近又要投资10亿用于纳米技术发展计划。”而中国国家重点和重大项目拨款往往只有几百万元人民币。在海外生活多年的程京相信,西方的产业化操作模式是治疗科研贫血的良药。
----1998年下半年,施乐公司的有关人士找到程京,他们开始讨论组建公司的可能性。1999年3月,程京正式辞去美国的工作,成为清华大学教授、生物芯片研发中心主任。紧接着,一个中文名为“腾隆科技”的生物芯片高科技公司在美国注册成立。清华大学以8项专利技术的境外垄断使用权换回腾隆科技30%的普通股。程京作为清华大学董事席位的代表,同时兼任公司的技术总监。1999年10月底,公司从海外募集的第一轮风险投资500万美金全部到位。
----按照计划,公司必须在8个月之内把清华大学转让的技术进一步完善;再往后,是投入生产和进入市场。“腾隆科技”已经在美国租下了办公室、实验室和厂房。程京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奔波往返,等待着实验室里的成果走进市场的日子。
程京简历
----1963年 生于北京
----1983年 毕业于上海铁道大学电气工程系
----1992年 在英国史查克莱大学获司法生物学博士学位。此后在英美几所大学做有关分子生物学的博士后研究
篇3
自1999年以来,复旦校领导始终将人才国际化作为学校5大发展战略之一。截止至2007年底,复旦共引进校聘重要岗位以上高层次人才406人,其中直接从海外引进256人(包括非华裔外籍教授23人),占引进人才总数的63%。在复旦入选的74位长江学者中,有43位是从海外直接引进的,占入选总数的58%,其中包括一位来自英国的全职非华裔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创新模式“筑巢引凤”
面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挑战和国际人才市场的冲击,复旦引进人才的发展战略也跟随着经济一体化进入了全球化阶段。在此过程中,如何减少人才引进的风险,把好“选才关”,成为海外人才引进的关键。
2003年,复旦“全球公开招聘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创新之举,在海内外引进了很大反响,整个招聘过程,从信息、初选、通讯咨询、面试遴选、决策以至签约都严格按照国际惯例操作。此后,复旦还按照相同的公开程序相继成功地招聘了微电子研究院、药学院等学院院长。
副校长陈晓漫认为,以国际视野寻觅英才,首先就要做到视野全球化、程序国际化。据介绍,为及时掌握世界科学前沿人才信息,复旦专门建立了囊括数千个候选人的海外人才储备信息库,并保持与海外校友的广泛接触,尽可能地拓宽人才选拔的渠道。
近年来,复旦还逐步引入“海外专家独立评审机制”,目前已经建起了由400多位海外独立评审专家组成的“专家库”。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以及符合条件的学科引进人才评审中,都启动了海外评审机制,通过“第三方”的力量,更客观地评估引进人才的学术水平。
除了准确评估海外人才的专业水平和学术地位外,人才引进成功与否的关键还取决于其个人事业发展与学校整体战略发展的结合程度,取决于人才引进模式的创新程度。为有效吸引人才,复旦“筑巢引凤”,创造性地实施了“哑铃”模式、“球琏”模式、“海外创新团队”等富有特色的人才引进模式,从而吸引了大批优秀海外人才的“加盟”。
“哑铃”模式。即允许引进人才国外国内两头兼顾,如采取特聘讲座教授的形式,从国外引进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以实现高智力人才的资源共享。复旦长江讲座教授金力就是从最初的“哑铃”模式过渡到全职院长、现任副校长的成功范例。
“球琏”模式。即通过引进一位学科带头人,并以其为主,相继引进一批学术骨干。如我校从海外引进封东来博士作为复旦特聘教授、学科带头人。此后,又由他牵线搭桥,从海外先后引进乔山博士、李世燕博士和陈焱博士,从而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学术方向互补、创造力很强的研究团队,使复旦强关联物理学科的研究实力跻身于国内高校前列。
“海外创新团队”模式。随着学科间的交叉、集成、融合的频繁,跨学科合作、攻关日益增多,复旦也开始探索由“海外个体”人才引进向“海外团队”人才引进转变。2003年引进以陈俊为首的5人“脑损伤研究”创新团队,2004年引进以陈吉泉为首的8人“生态学”创新团队,2005年初,引进以陈跃为首的7人“公共卫生”创新团队,2006年引进以约翰・哈斯勒(John Hassler)为首的4人“经济学”创新团队等。这些尝试,都使复旦在跨学科、跨国界的人才资源重组上开创了可喜局面,而且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
创新环境“保驾护航”
引贤入校,还需诚意留才。为给高端人才一片成长沃土,复旦从校领导到人事处,都尤为重视海外引进人才软环境的建设。
组织保障:复旦专门设立了人才引进领导小组,由王生洪校长亲任组长,并在人事处设立人才引进办公室,全面负责、协调人才引进工作。
政策配套:学校制定了复旦特聘教授(冠名教授)、高层次人才引进等一系列政策方案和操作流程。为简化引进程序,加快人才引进的工作流程,学校于2005年度启用了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快速通道,实行分类准入机制,对国际知名学者、国家级专家,海外著名学府以及“985”重点高校重点学科的同级职务聘任等,实行“简单聘任程序”。
服务到位:为引进人才、特别是全职引进人才解决后顾之忧,除人才引进办公室积极开拓思路,提供全方位服务,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软环境之外,人事处还会同学校其他各职能部门,想方设法及时解决引进人才在教学、科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真诚相待:科研是艰辛的,一个微小的发现往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跬步千里,需真心以待、宽容支持”,这是许多海外引进人才共同的心声,而复旦读懂了他们的心声。
数年前的一个春节,复旦校友、英国剑桥大学贺鹤勇博士回上海过年。大年初四,复旦党委书记秦绍德得知这一消息后,即刻安排与贺博士会面交流,诚意抛出“绣球”,这位高端人才最终“扎根”复旦化学系,并顺利人选第二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07年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赵东元教授在谈起回国历程时,也时常感慨复旦对他的知遇之情。当年,在校领导和时任化学系系主任的范康年教授的大力支持下,在最短时间内,为其尽快开展科学研究创造实验条件。
“复旦效率,让我都来不及有其他的想法就急于想飞回来了。”近几年频获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青年科学家奖、中国青年科技奖殊荣的封东来教授说,当复旦大学找到他的时候,他刚从斯坦福大学博士毕业,复旦马上启动了引进工作程序,特事特办,在短时间内为其办好了各种手续。
“留学生回国天地宽”,是封东来更为深切的感受,在美国和他同龄的很多同行也许根本没机会遇到和他同样多的机遇。最让封东来感动的是,初进复旦的前3年中,由于大型实验设备建设有个过程、科学研究也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等因素,封东来没有急于,而学校一如既往给予了他强有力的支持。第四年,厚积薄发的他在国际物理的权威杂志PRL上连续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引起了国内外物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以最大的诚意、倾全校之力为引进人才创造好的人文环境,这既是时展的要求,也充分彰显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创新能力的复旦精神。
创新平台“人尽其才”
用才更甚于引才,对许多海外引进人才来说,他们最关心的始终是“我的舞台有多大”,而对于引进他们的学校来说,最关心的也是“他们能发挥多大的作用”。为实现双赢,复旦创新思路,积极吸纳国际先进管理经验,探索建立科学化的管理运行机制,以“学术创新特区”作为吸引人才、促进人才发展的“试验园”,为海外引进人才搭建起了一个又一个事业发展的平台。
2001年,复旦以海外引进人才许田、韩珉、庄原作为共同负责人,建立了发育生物学基地,采取首席科学家负责制管理模式,由首席科学家自主选择研究项目,组建课题组,并充分享有在用人、分配和奖励方面的自,开辟了复旦首个“学术创新特区”。
从德国海德堡大学引进的金寿福博士从事的是“埃及学”研究,为了发展这门学科,2003年10月,复旦成立了复旦大学埃及研究中心。这是国内第一个埃及学专业的研究机构,不仅为金寿福博士本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而且填补了复旦在埃及学研究方面的空白。
复旦还将重点建设的“985”二期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作为“人才资源管理创新特区”,以更大力度的体制和机制创新增强对海外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度。复旦启动的首个科技创新平台一生物医学研究院,其首批签约的就有12位从海外直接引进的研究负责人。
近年来,复旦从海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为学校带来了令人振奋的可喜成果,扩大了学校的学术影响力:
两位海外引进人才担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一大批海外引进人才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863”、“973”子课题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科研项目;多位海外引进人才在《科学》、《自然》、《细胞》等国际综合和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重要学术研究成果;5位海外引进人才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数位海外引进人才指导的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的学生项目荣获全国“挑战杯”特等,一等奖等。
篇4
周恩民申报的这项课题着眼于从免疫学的角度探索猪蓝耳病感染和致病的分子机理及防控技术,这对建立动物传染病防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他说:“为了这项研究,我花了近10年的心血。”
周恩民从事病毒免疫学研究近30年,其中在国外学习研究20余年,是这个领域很有影响的专家之一。
1985年,在内蒙古包头医学院任教的周恩民,考取了首批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赴美国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西南生物医学研究所进行深造。
来到美国,这块陌生的土地给他的不仅是令人眼花缭乱的繁华世界,更是一个巨大的压力。除了语言交流上的困难,学习、科研的障碍更像一座大山挡在了他的面前。周恩民的导师罗纳德・肯尼迪是国际上著名的免疫网络学的研究专家,但周恩民那时对免疫网络学还一无所知。此外,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备,他也从未见过,更不知如何操作使用。
巨大困难和压力没有让周恩民气馁退缩,反而成了他奋发进取的动力。他相信,靠刻苦和勤奋,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绩。一来到美国,周恩民就几乎泡在了实验室,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查资料、做实验,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和研究工作之中。6个月后他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果,当他把自己的研究论文交给导师,罗纳德・肯尼迪十分吃惊。他对这位中国学生出色的研究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亲自为他申请了美国NIH的博士后科研基金项目。周恩民正式成为肯尼迪博士实验室为数有限的博士后,在这里他运用免疫网络学对艾滋病和乙型肝炎这两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的致病机理进行研究。三年的钻研,他取得了可喜成果,发表了4篇高水平的SCI研究论文,在艾滋病免疫调节方面提出了新的观点,他在学术界开始产生影响。
周恩民没有满足已有的成绩,认为要取得更大的成绩还必须进一步学习研究。1988年他考取了加拿大明尼多巴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系的博士研究生,用免疫网络学的观点进一步对变态反应的免疫调节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做了3年的访问学者,为他在科研方面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他的思路也更加开阔。在北美读博士学位一般要5-6年时间,而周恩民只用了3年半就完成了博士论文。他的研究成果在加拿大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1990年获得加拿大明尼多巴大学医学研究基金最佳优秀博士研究奖,1992年获明尼多巴省医学研究优秀研究奖,1993年获得免疫学博士学位。而在此之前的1992年7月,他就被加拿大农业部动物疾病研究所聘为研究员,后来又被加拿大国家动物外来病研究中心聘为高级研究员,任免疫诊断实验室主任。
由访问学者、研究生到研究员,这对周恩民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更是一个重要转折,因为从此他开始由人体的免疫研究转到动物免疫研究上来,也为他提供了一个开拓新研究领域的机会,他运用免疫网络学的观点对动物的疫病疫情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2000年他经导师罗纳德・肯尼迪的推荐,来到美国艾荷华州立大学兽医学院任副教授,兼任兽医诊断实验室血清诊断实验室主任,在这里的6年时间,他运用免疫网络学的观点重点对猪蓝耳病和禽戊型肝炎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国外20多年,周恩民在免疫学领域取得了大量重要研究成果。他主持和参加加拿大及美国的有关病毒疾病免疫调节和诊断试剂研发等领域科研项目20余个。对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蓝舌病病毒、蓝耳病病毒、伪狂犬病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机制、免疫网络调节、细胞受体和诊断试剂进行了研究。主持编写了35个国际标准试验程序(SOP)。在国际权威专业刊物如 《Journal of Immunology 》等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被 SCI 收录42篇,被国际同行引用50余篇次,累计影响因子100以上。他还在国际会议上70余篇。周恩民在学术界的影响也不断扩大,他兼任《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Journal of Diary Research》、《American Journal of Veterinary Research》编委及特邀审稿人,还是美国农业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员。
20年的科研探索之路,在周恩民看来就是像是在攀登一座座高山,饱尝了各种滋味,有找不到路途的迷惘困惑,有筋疲力尽的沉重喘息,但当克服困难终于有了新的发现、登上了新的高峰,也让他感到了无穷的快乐与满足。他说:“科学研究每取得一个新进展,每到达一个新的高峰,你的视野都会更加开阔,都会看到更加美丽的风光,这就是科学研究的魅力所在。”
就在周恩民的科研之路即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的时候,2006年他突然作出了一个决定,回祖国。
2007年7月,来到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受聘担任“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并主持建立了山东农业大学“免疫生物学实验室”。
谈到回国的原因,周恩民说:“在外待的时间越长,就越想家。在国外,无论事业多么发达,生活多么富裕,都忘不了自己是炎黄子孙,我们骨子里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的血液。虽然我的事业是在国外发展起来的,但是我不能忘记祖国的养育之恩,我要用自己的知识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在为祖国科技事业作贡献的过程中,自己的科研也会有新的发展突破,也会更加有价值。”
来到山东农业大学后,周恩民继续围绕猪蓝耳病和禽戊型肝炎开展研究。猪蓝耳病是由蓝耳病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是当前危害养猪业的首要病害。上世纪90年代末在美国,一头母猪感染这种病所造成的损失是200至300美元。它每年给美国养猪业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亿美元,所以美国在2004年消灭了猪的伪狂犬病之后把猪蓝耳病作为扑灭的首要目标。2006年夏天以来,中国出现了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引发的“高热病”,给养猪产业造成了重大损失。周恩民在研究中首次发现了蓝耳病病毒自身抗独特型抗体的存在,提示抗独特型抗体在蓝耳病病毒感染中的调节作用。
周恩民在蓝耳病研究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相继研发了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并由此鉴定出了一个新型的蓝耳病病毒受体。2008年他主持申报的“新型PRRSV细胞受体鉴定及其与病毒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目前这一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研制出了有效的病毒受体阻断抑制剂。根据初步研究,这些阻断抑制剂可以有效阻止蓝耳病病毒感染宿主细胞。这为从根本上防治蓝耳病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正是根据这一重大发现,周恩民主持申报的“猪重大疫病防治标准化技术体系应用与示范”获得2008年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资助。他还将新鉴定出的蓝耳病病毒受体和受体阻断剂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国家专利局对此十分重视,立即将其申报了国际发明专利。周恩民还从免疫网络调节的角度对蓝耳病病毒免疫反应的调控展开了研究。他的“新型PRRSV淋巴细胞受体与PRRSV免疫反应的关系及抗独特型抗体对疫苗免疫的调控”课题获得了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的资助。
在对猪蓝耳病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周恩民在禽戊型肝炎的研究方面也取得多项重要成果。他首次在国内分离到禽戊型肝炎病毒株,并对中国禽戊型肝炎在鸡群、人群和鸭群的血清学流行状况作了详细调查,证明了人血清中存在抗禽戊型肝炎的抗体,为进一步阐明禽戊型肝炎可能造成的人畜共感染奠定了基础。他还首次证明了禽戊型肝炎病毒ORF2蛋白能够诱导产生中和抗体并可以防止禽戊型肝炎病毒的感染,证明了ORF2蛋白抗原表位的特异性,这为研制戊型肝炎免疫诊断试剂和疫苗打下了重要基础。
2009年12月25日,国务院侨办公布了第二届百名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杰出创业奖”获得者名单。周恩民作为山东农业大学“泰山学者”海外特聘教授众望所归,榜上有名。
Zhou Enmin: My Chinese Heart
Zhou Enmin has been engaged in the study of viral immunology for nearly 30 years. During the time, he has studied and carried on research abroad for more than 20 years. Nowadays, he 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experts in this area.
During the 20 years when he stayed abroad, Zhou Enmin secured many important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viral immunology. He has directed and participated in more than 20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concerning the regulation of viral disease immunology and the R&D of diagnosis agents in both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eyes of Zhou Enmin, the 20 year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exploration is like climbing high mountains one after another, which brought him many kinds of experiences. Despite various difficulties and hardships, by eventually overcoming these difficulties and making new discoveries, he always received the infinite happiness and satisfaction. He said: “Every new progress made in scientific research means reaching a new peak, where your field of view will become broader and you can see even more beautiful scenes. This is the fascin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篇5
关键词:综述 音系获得 汉语 普通话
一、引言
长期以来,儿童语言获得问题一直是西方语言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与之相比,我国儿童语言获得研究起步较晚,掌握的规律相当有限,如儿童早期音系的形成过程等(李行德,2009)。本文对1979年至2011年间我国内地发表的有关汉语儿童音系获得的主要论文进行回顾,梳理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角度和选题,借以管窥内地音系获得研究的现状,并对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首先,我们对文章涉及的主要概念界定如下。本文所谓“音系获得”,是指儿童获得有关某种语言的词句如何发音的规律性知识的过程(Goodluck,1991:6)。但下文的讨论将表明,不少学者在行文中并未对“音系获得”作出严格界定,而是将其与“语音获得”相混淆(杨蓓,2002:3)。语音获得是指儿童掌握成人发音的过程。音系获得属语言学的研究范畴,注重音系表达和规则的建立过程;而语音获得属生物学或心理学研究范畴,强调语音的感知和发生过程。鉴于音系获得与语音获得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在综述时暂时忽略二者差别。本文所谓“汉语儿童”是指生活在汉语普通话语言社区的0~5岁的正常儿童(但杨蓓,2002除外,该文是参考上海话语言获得而写成的)。
本文结构如下:第一部分界定论题并介绍全文结构;第二部分概述音系获得的主要阶段和相关理论,作为后续讨论的背景;第三部分对我国内地儿童音系获得研究进行分类综述;第四部分简要总结该领域研究现状并对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二、理论背景
(一)音系获得的典型阶段
音系获得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前语言发展期、第一词阶段和后第一词阶段(据Stoel-Gammon & Sosa,2009及Aitchison,2008:80)。
前语言发展期(0;0-0;12)可进一步分为前咿呀学语期和咿呀学语期。前咿呀学语期(0;0-0;6),婴儿首先发出哭声、咳嗽声等非自主声音;之后(0;2-0;4)自主发出舒适的叫声或咕咕声(Foster-Cohen,2002:20)以及近似元音的声音(Stoel-Gammon & Sosa,2009);再后(0;4-0;6)便进入发音游戏阶段,婴儿会变换音高和响度,尝试用不同的发音部位发音(Foster-Cohen,2002:20)。咿呀学语期(0;6-0;12),婴儿将辅音与元音相结合,先后发出CV、CVCV等开音节,婴儿的辅音对立系统迅速扩展,但常见辅音仍局限于塞音、鼻音和滑音(Stoel-Gammon & Sosa,2009)。此外,在前语言阶段,婴儿的发音肌肉和感知能力得以发展。儿童说出第一个词之前就具备范畴式感知能力,可以听辨语音的区别性特征(详见Goodluck,1991:13)。
第一词阶段(1;0-1;6)以儿童说出第一个词(大约在一周岁)为起点。儿童在此阶段第一次说出有意义的话语,并且继续充实语音系统,包括音段系统(如辅音对立和元音对立,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辅音性][+响音性][-延续性]等音段特征)和超音段系统(如语调、重音、声调等)。此外,儿童话语的音节结构趋于复杂,出现CVC结构的闭音节。随着上述语音成分的获得,儿童开始构拟输入话语的底层表达和相应的音系规则,并在随后几年中不断修正。
后第一词阶段自第一词阶段之后开始,从1岁6个月到5岁甚至5岁以后。在此期间,儿童完全建立起他们的语音系统,并掌握母语的音节结构。这也是国内外学者研究得最频繁、最深入的阶段。主要研究思路分为以下两种:一是对儿童的音系系统进行独立分析;二是将儿童的语音产出与相应的成人语音形式进行对比。通过第一种研究,特别是通过纵向研究或结合多个横断研究,研究者可归纳出音位、声调的获得顺序,亦可求出儿童构拟的音系规则(如变调规则等)。通过第二种研究,研究者可以对儿童语音产出的准确性进行评估,研究儿童将成人的语音输入系统转换为自己的语音产出的音系处理过程(如删除音节尾音、简化音节首辅音丛等)。
(二)音系获得理论概述
为解释儿童音系获得的机制,研究人员提出多种理论假设。不少学者援引迟立忠(1997)称主要有四种语音获得理论,分别是普遍性理论、发音学习理论、成熟理论和精进调谐理论。为更好地厘清各家理论的关系,本文将各家理论分为五大类(参见Stoel-Gammon & Sosa 2009),详见表1。
表1:主要音系获得理论概述(据Stoel-Gammon & Sosa,2009)
理论流派 具体理论 主要假设
普遍顺序理论 Roman Jakobson的普遍顺序理论 音位对立的获得遵循普遍顺序。跨语言观察,音位出现频率越高,标记性越弱,则越早被儿童获得,故塞音的获得早于擦音。
基于规则的理论 生成音系学理论 借助一整套先天的音系原则和结构,儿童在接触到具体语言后可以构拟出自己的音系语法,确定语音输入的底层表达和相应推导规则。音系获得就是构拟和修正底层表达、推导规则和规则排列顺序的过程。
自然音系学理论 儿童生而具有一套自然音系处理过程,儿童根据某种语言的语音输入(或目标语言音系)对既有过程进行限制或重新排列其应用顺序,从而获得该种语言。
基于制约条件的理论 优选论 儿童生而具有一套可被违反的制约条件。语音获得过程中,儿童根据成人音系不断调整制约条件的排列层级,直到制约条件层级排列可以选出最优形式(即成人说话者使用的合语法形式)。
以儿童为中心的理论
韵律理论 儿童从一系列具有特定结构的词中感知到某一韵律模式,进而在说话时重复该模式的显著韵律特征。
认知理论 儿童根据自己的发音能力主动选择要说的词,并根据自己的语言经验提出、验证、修改自己的音系假设。
生物学理论 音系获得的进度由儿童发音器官运动能力的发育状况决定。
基于使用的音系学理论
基于使用的语言理论 音系获得与词汇获得、词语使用密切相关。词频较高的词容易被感知和产出。
三、汉语音系获得研究概览
上文简要介绍了音系获得的主要阶段和相关理论,本部分主要讨论汉语音系获得研究。近三十年来,我国内地研究者对汉语音系获得的研究大致分为两类,心理学角度的研究和语言学角度的研究。诚然,这样分类看似不够精确且有失公允,但我们可以藉此发现,该领域的许多研究都缺少严格的语言学理论框架(参见李行德,2009;Peperkamp,2003)。
(一)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的研究
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的研究大多由心理学家展开,且与语言学理论关系不大。此外,由于缺少专业语言学知识,研究者在记录和分析语料时出现偏差,如语音转写不准确,过分简化等问题。吴天敏、许政援(1979)以及许政援(1996)即属此类研究者。
吴天敏、许政援(1979)是对讲汉语普通话的儿童进行的一项纵向跟踪研究。他们先后选取5名婴儿作为被试,定期记录婴幼儿0到3岁期间的语音产出。研究采用自然观察法,儿童发出的音或说出的字均用拼音记下或用录音机录下。该研究主要开展于1955年至1966年间,其时内地尚未大量引进西方语言学理论。作为语言获得的一般性研究,该论文并未对音系获得给予足够重视,而是将重点放在普通话的词汇和句法获得上。根据语料,吴、许认为言语获得是一个连续、有序、规则的过程,可分为六个阶段:简单发音阶段(0;0-0;3)、连续音节阶段(0;4-0;8)、学话萌芽阶段(0;9-0;12)、单词句阶段(1;0)、简单句阶段(1;0-2;0)以及复合句发展阶段(2;0-3;0)。此外,他们还注意到语言获得过程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吴、许对六个阶段的划分与第二部分第一节给出的描述基本吻合,支持语言获得的普遍性假说。然而,尽管吴、许在文中提供了儿童语音获得的珍贵语料(其中前语言发展期的语料尤其珍贵),但其在语料转写和分析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一方面,将语料转写为汉语拼音可能不能准确反映儿童的真实发音;另一方面,吴、许对六阶段中前三阶段语料的分析没有考虑音节结构、音段特征等,从而漏掉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此外,文中未明确阐明音段和声调的获得顺序。
许政援(1996)重述吴天敏、许政援(1979)一文,将1982年至1992年间纵向研究所得数据与前文比较,并汇报了1992年至1995年间的横断研究。除六阶段分期外,许政援(1996)归纳了对语言获得的普遍性和个体性构成影响的四大因素:语言本身、大脑和语言器官的发展、儿童的认知发展、成人与儿童的互动(成人的言语教授、儿童的选择和模仿、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等)。但文章仍未就音系获得进行讨论,没有克服吴天敏、许政援(1979)一文的局限。
(二)从语言学角度进行的研究
与上述研究不同,从语言学角度进行的汉语音系获得研究语料更加准确,观察更为深入。尽管如此,目前多数学者的语音获得研究仍然缺少坚实的理论基础,亦未能在某一音系学理论框架下对观察到的现象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有鉴于此,我们将从语言学角度进行的研究进一步分为两大类,即纯描写类研究和描写兼解释类研究。
1.纯描写类研究
无论是个案研究还是统计研究,纯描写类研究通常要对儿童的语音发展过程进行详尽的语言学描写,为后续研究积累了不少数据。该类研究主要关注音段或声调的获得顺序,或进行儿童语音偏误分析;研究方法多采用纵向自然观察法,有的研究涉及多个被试,则辅之以图片命名等心理语言学方法(如刘春燕,2007);其理论假设与普遍顺序理论、认知理论和生物学理论相近(参见本文第二部分第二节),但并未在严格理论框架下进行数据分析。
曹井香(2003)所做的纵向研究记录了她女儿宁宁从出生到一岁九个月间的音系获得情况。她采用日记法定期记录宁宁早期音系发展数据。她将宁宁的早期音系获得过程分为四个连续阶段,即发声练习阶段(0;1-0;8)、发音练习阶段(0;6-1;1)、音段系列阶段(0;8-1;6)和自由组合阶段(1;6之后)。其对上述四个阶段特征的描述与前语言阶段和第一词阶段的特征相符(参见本文第二部分第一节)。此外,曹井香详细描写了汉语普通话音段和声调的获得顺序以及语调、轻声、变调、儿化的获得和相关音系处理过程。但是,曹井香(2003)的不足在于未提出严格的音系成分获得标准。由于曹仅研究出生到一岁九个月的音系发展,她提出的音段和声调获得顺序可能只是音系成分的出现顺序;毕竟,有些在音系发展早期出现的音段可能到晚期才能被获得。
邓湘君(2004)描写了一岁八个月儿童小颐的语音处理策略(即音系处理过程)。邓湘君指出,小颐偏好使用“发音部位后置”这一语音处理策略,即用发音部位靠后的音段取代目标音段。邓称此种策略在前人文献中鲜有提及,表现了个人偏好对音系获得过程的影响,但是李嵬等(2000)的研究中已经对此策略做过报道。
司玉英(2006)研究了她女儿两岁至五岁期间的音系获得。刘春燕(2007)对一岁六个月到一岁十一个月的10名儿童进行纵向跟踪研究,历时半年。司玉英(2006)与刘春燕(2007)均考察了汉语音系获得中的获得顺序和音系处理过程。两者均注意到出现顺序和获得顺序间的差别;只有当儿童能够在自发言语中准确说出某一语音成分时,才视之为已经获得该成分。现将上述文章报道的获得顺序和音系处理过程归纳如下(见表2和表3)。
表2:汉语普通话音系成分的获得顺序(“﹥”表示“先于后者获得”)
音系成分 类别 获得顺序
声调 调位 阴平、去声﹥阳平、上声(曹井香,2003)
音变 调位﹥轻声﹥变调(刘春燕,2007)
元音 发音部位 舌面音﹥卷舌音﹥舌尖音(司玉英,2006)
舌位前后 前、后元音﹥央元音(曹井香,2003)
唇状 展唇元音﹥圆唇元音(同上)
音节结构 单元音﹥双元音﹥鼻化元音(同上)
辅音 音节位置 音节尾辅音﹥音节首辅音(司玉英,2006)
发音部位 唇辅音﹥舌尖辅音(同上)
发音方式 鼻音、塞音﹥擦音、塞擦音﹥边音①(曹井香,2003)
声门状态 浊音﹥清音;不送气音﹥送气音(曹井香,2003;司玉英,2006)
表3:汉语普通话音系获得中的部分音系处理过程
音系处理过程
具体类型
举例
同化
辅音和谐 [t?aikau]~ [t?ait?a](1;8)②(邓湘君,2004)
删除 CVV [wo214]~ [o214](1;8)(同上)
替代
塞音化 [xau214] ~ [tau214](2;0)(司玉英,2006)
擦音化 [k?γ51]~[xγ51](2;6)(同上)
发音部位前移 [k?u51]~ [tu51] (2;0)(同上)
发音部位后移 [pa214] ~ [ta214] (2;2)(同上)
不送气化 [t?ou55] ~[tou55](2;2)(同上)
送气化 [pai35t?u51]~[p?ai35tu51](2;3)(刘春燕 ,2007)
滑音化 [?ou51]~[jou51](2;0)(司玉英,2006)
边音化 [?u51] ~ [lu51](4;8)(同上)
交叉使用 [x]~[f], [l]~[n](2;0)(同上)
总之,上述文章记录的数据大多取自第一词阶段前后,但他们均未作进一步分析,无法用语言学理论对音系获得顺序和音系处理过程作出解释。
2.描写兼解释类研究
该类研究不仅对音系获得进行描写,而且尝试在某一理论框架下进行解释,以证明、充实或修正该理论。李嵬等(2000)和杨蓓(2002)就是该类研究的范例。上一小节已经讨论过音系获得顺序、音系处理过程等问题,本小节主要探讨该类实证研究的理论意义。
李嵬等(2000)选取129名说普通话的儿童(1;6-4;6)作为被试,通过图片命名和图片描述实验收集被试的自发言语,进而确定各个年龄段儿童的音位系统和典型音系处理过程(或称语音策略)。为解释儿童的音系获得顺序(如调位>元音和音节尾辅音>音节首辅音),他们引入音系显著理论(phonological saliency)(详见杨蓓,2002:10)。根据该理论,音系显著的判别标准之一是,某一音系成分的可选范围越小则该音系成分的显著性越高。换言之,音系成分的可选项越多,显著性越弱,则越晚被获得。由于普通话只有四个词汇调,可选项远少于辅音和元音的类别,故儿童最先获得的是声调。
杨蓓(2002)可能是迄今为止内地学者针对汉语音系获得进行的最为全面的研究者之一③。与李嵬等(2000)相似,杨蓓(2002)以117名儿童(1;6-4;6)为被试进行了统计研究,但被试的母语是上海话而非普通话。杨蓓通过图片命名、对话等方式取得语料,在此基础上,杨蓓探讨了音段获得的年龄、不同音系结构单位的获得顺序以及多种音系处理过程。杨蓓(2002)与其他音系获得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她采用非线性音系学理论(属生成音系学理论,参见本文第二部分第一节)进行数据分析。首先,在确定获得顺序时,杨蓓将音段进一步分析为区别性特征,如将[p]分析为{+辅音性,-响音性,-延续性, -浊音性,-展喉性,+唇性},进而计算出各个特征的获得顺序,并在特征几何理论框架下,通过不同特征节点间的结构关系对特征的获得顺序作出解释。其次,杨蓓将音系错误与特定的音系层面相联系,进而概括出各个音系单位的获得顺序,如音段>音节>韵律单位>CV节点>词汇词。最后,杨考察了儿童语言中的同化过程并讨论了同化的方向性。此外,她还运用实验语音学方法研究了上海话变调规则的获得情况。与内地其他学者所做研究相比,杨蓓(2002)对语料的分析更深,结论概括性更强,显示出非线性音系学的分析力和解释力。
杨蓓(2002)使用的理论工具对于国内外研究者来说并不陌生。石锋、温宝莹(2007)运用实验语音学软件分析40名普通话儿童(1;0-6;0)的元音发音,并提出普通话7个一级元音的获得顺序。李爱军等(2011)研究普通话婴幼儿输入语言的声学特征,测量了镶嵌在名词短句和动词短句中的无意义双音节同音词在音高和时长方面的细微差异,认为婴幼儿能够借助韵律特征区分动词和名词。(关于非线性音系表达理论在音系获得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参见Brown,2000。)借助新的仪器和分析技术,这些音系获得研究在研究精度和深度上均取得了显著进步。
四、简评与结论
经过梳理,我们发现内地汉语儿童音系获得研究至少存在以下四点不足。
(一)研究数据有限
内地学者关于汉语音系获得的论文数量很少,有关方言音系获得和双语环境下音系获得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然而,该类研究在西方国家已经开展多年,研究者已经发现,与单语儿童相比,双语儿童在韵律和音段获得方面均表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Vihman,1996)。
(二)研究选题有限
目前不少研究选题过于宽泛。有关汉语元音和声调获得的深层次研究十分鲜见(石锋、温宝莹,2007);此外,元音获得始于一岁六个月之前,而此时婴幼儿的感知和发音能力因不同语言而异(Goodluck,1991),因此汉语儿童的咿呀学语阶段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理论背景有限
目前,很多语言获得理论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许多理论假设未得到证实,譬如,音系获得过程是否连续(李行德,1997),儿童音系是否与成人音系具有相同的底层表达,是否使用同样的音系规则,等等。尽管如此,正如李行德(2009)所言,当前不少语言获得研究仍然缺少语言学理论的支撑,理论框架不明,理论意义也不大。
(四)研究方法有限
研究者普遍采用的仍然是自然观察法,国外针对婴幼儿设计的吮吸频率测量法(habitualization)等实验方法并未得到应用。研究方法相对比较单一。
综上所述,近三十年来我国内地汉语儿童音系获得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学者们从心理学和语言学两个角度切入,积累了一批研究数据,对汉语音系成分的获得顺序和儿童的音系处理过程进行了详细描写,并对部分现象作出了初步解释。但是,内地音系获得研究在研究选题、数据、方法、理论框架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希望后续研究可以在质和量上取得突破,在描写的基础上提出理论解释,进一步推动我国语言获得领域乃至语言学学科的发展。
注 释:
①值得注意的是,杨蓓(2002)一文给出的结论是边音的获得早于
鼻音,但她的被试以上海话为母语,这种获得顺序的差异可能源于上海话和普通话的语言差异,也可能源于被试的个体差异。该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
②本文按照所引文献中的写法,用右上标逗号表示送气音,故国际
音标的[t?]写作[t’],下同。
③南开大学汪鹏的博士论文对儿童早期辅音系统获得作了细致描写
和深入探讨,理论意义较大,但该文完成于2012年,不在本文综述范围内,故未提及。此外,天津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的老师和同学也作过一些语言获得的研究,但作者未能在网上检索到相关资料,故此处未予讨论。特此说明。
参考文献:
[1]Goodluck,Helen.Language Acquisition: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M].Oxford:Blackwell,1991.
[2]Stoel-Gammon,Carol & Sosa,Anna Vogel. Phonological
Development[A].In Erika Hoff & Marilyn Shatz (Ed.).Blackwell Handbook of Language Acquisition[C].Oxford: Blackwell,2009:238~256.
[3]Aitchison,Jean.The Articulate Mammal:An Introduction
to Psycholinguistics[M].London:Routledge,2008:70~95.
[4]Foster-Cohen,Susan H.An Introduction to Child
Language Development[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5]Peperkamp,S.Phonological Acquisition:Recent
Attainment and New Challenges[J].Language and Speech,2003,46:87~113.
[6]Brown,Cynthia.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Speech
Perception and Phonological Acquisition from Infant to Adult[A].In John Archibald (E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Linguistic Theory[C].Malden,MA:Blackwell, 2000:4~63.
[7]Vihman,M.M.Phonological development[M].Oxford:
Blackwell,1996.
[8]李行德.从语言学理论的角度研究语言获得[J].南开语言学刊,2009,(1).
[9]杨蓓.上海儿童的上海话音系习得[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3.
[10]迟立忠.儿童语音获得理论简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3).
[11]吴天敏,许政援.初生到三岁儿童言语发展记录的初步分析[J].心理学报,1979,(2).
[12]许政援.三岁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和有关的理论问题[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3).
[13]刘春燕.18-23个月儿童普通话的语音发展(上海地区)[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7.
[14]曹井香.汉族儿童早期语音发展个案研究[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C],2003.
[15]邓湘君.儿童语音习得中的语音处理策略[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1).
[16]李嵬,祝华,B. Dodd,姜涛,彭聃龄,舒华.说普通话儿童的语音习得[J].心理学报,2000,(2).
[17]司玉英.普通话儿童语音习得的个案研究[J].当代语言学,2006,(1).
[18]石锋,温宝莹.汉语普通话儿童的元音发展[J].中国语文,2007,(5).
[19]李爱军,史如深,张钊.普通话婴幼儿输入语言中动词和名词的韵律特征[J].中国语文,2011,(5).
篇6
水草根部,一条金色的燕鱼正大快朵颐。有条雌鱼缓缓游过来,燕鱼瞥见了,便丢下鱼虫,冲过去摇头摆尾,大献殷勤。雌鱼仿佛有点动心,开始绕着追求者的尾巴转圈。这时,不远处出现了鲨鱼的影子,求爱的燕鱼立刻甩开雌鱼,头也不回地逃了。
这段情节不是发生在真实的水域中,而是在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系1001 室的12 台电脑上。1201室门口挂着“人工鱼与智能软件实验室”的牌子,出门快走几分钟,就是班晓娟的办公室。随便打开她电脑上几个文件夹,里面的内容统统跟“人工鱼”有关,用“人工鱼”作关键词上网一搜,几乎每条又都链接着班晓娟的名字。2001 年,当时31 岁的青年女博士迷上了“人工鱼”,“不是纯理论 ,偏向动画,比较适合女孩子。”
“晓媛的鱼”
不只班晓娟有这样的想法。当初在多伦多学计算机的涂晓媛,因为实在受不了Unix 操作系统的枯燥,就带着智能动画鱼的想法跑去找导师,要求创立新的研究目标。而涂晓媛的父亲――尽管他本人的研究不涉及“人工鱼”――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荣誉理事长涂序彦教授,正是之后班晓娟的导师。
1996 年,“晓媛的鱼”(xiaoyuan's fish)完成了。她把动画鱼的录像拿给别人看,还真有人以为是在水族馆拍的。这时,涂晓媛褪去鱼的色彩,露出骨架,魔术师般将计算机建模的过程揭秘。人们惊讶:“晓媛的鱼”有23 个质量点、91 个“弹簧- 阻尼”元件的鱼骨架,和12 个相当于肌肉的可变形单元,难怪能模仿真鱼,灵活摆动身子。那一年,“晓媛的鱼”夺走了每年只有5 个名额的“国际计算学会ACM最佳博士论文奖”。
“人工鱼”只是人工生命研究的一部分。1987 年,在一个关于生命系统合成与模拟的国际学术会议上,美国圣塔菲研究所非线性研究组的克里斯• 朗顿(Chris Langton)首先提出了人工生命的概念。他通过那篇宣言告知世人:“人工生命将最终超越生物学,进入一个我们迄今还不能给它命名的领域,这个领域将把文化和技术包含在内。” 班晓娟说,国外对于人工生命的研究很发达,欧洲有人工蛇、人工蚯蚓。日本ATR 研究所聚集了很多丹麦、瑞典的专家,他们有一个触摸屏式样的“人工鱼”交互装置。参观者进来,得到一个接口,可以画出各种奇形怪状的鱼,还能在海洋环境里添加水草或石头,看鱼的反应。
也许以上对人工生命的诠释很容易引人想到另一个概念――人工智能,无疑,人们更熟悉战胜象棋大师的“深蓝”和斯皮尔伯格那部催人泪下的电影。所以可能会问:人工生命不是人工智能吗?按照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钟义信的说法,人工生命除了可以模拟生命体智能特征,还可以模拟生命体的非智能特征,而人工智能原则上却不关心那些。“智能不是生命,它是复杂生命系统的一个特例,”班晓娟解释说,“比方现在相关度越来越高的网络搜索引擎,利用的就是人工智能,但显然,跟生命无关。”
人工鱼的理性生命
“看起来像”对“人工鱼”来说还不够。“人工鱼”想要真正模拟自然鱼,繁衍、进化的能力是必须的。
几年后,班晓娟选择在中国的实验室里继续涂晓媛的研究。除了外形酷似,“人工鱼”的习性、个性也应该更像水里的鱼。对于真鱼,遗传物质是DNA,而“人工鱼”的DNA 则是一段模拟染色体的仿真程序。程序上面排列着21 个决定了形状、大小、寿命和习性等基本性状的基因,可以按照遗传法则进行遗传、杂交和变异。以“两点交叉遗传”为例,当两条“人工鱼”,需要互换两个交叉基因点之间的基因值。如果第一个交叉点选在第一个基因之后,则第二个交叉点有19 种不同的选择;如果第一个交叉点选在第二个基因之后,则第二个交叉点有18 种不同的选择;以此类推,可能有19+18+17+⋯⋯ +1=190 种不同的遗传方式。通过“两点交叉遗传”,这两条“人工鱼”能产生190 种特征不同的子代。
坐在演示平台前,设定参数,操控“人工鱼”的命运,班晓娟在这里扮演的角色是“造物主”。经过她的演示,人们可以目睹一场“数字创世纪”。按下“开始”按键,礁石、水草附近生成了各色小圆点,小圆点渐渐膨胀,几秒钟后渐渐有了鱼的形状,在它们身旁,显示着“生命值”、“适应度”的条框。过不久,这些鱼就开始寻找食物和伴侣。自然状态下,博得雌性青睐的雄性鱼一般是鲜艳而健壮的。但在虚拟的鱼群社会,“以貌取鱼”的规则可以任由“造物主”打破:如果将择偶喜好设置为“颜色灰暗的更有吸引力”、“瘦弱的更有吸引力”,几分钟后,“人工鱼”种群中就差不多只剩下灰黑色的小瘦鱼了。在这快得惊人的进化过程中,有些鱼只一闪,然后就消失不见了。达尔文说:生物进化的步调是渐变式的,而不是跃变式的。而“人工鱼”的动画演示,竟能让进化“提速”!
当“人工鱼”游弋,栖息,嬉戏,觅食,避敌,求偶,繁殖,前方有假山懂得绕开,鲨鱼游过来,不会冲上去想要,就已经算条合格的鱼了。再仔细琢磨,还会发现它们其实有更多的心思。
“人工鱼”的理智来自意图发生器。它能将鱼的抉择事先排序:碰撞可能会威胁生命,意图发生器首先就检查是否有碰撞危险,如果有,产生躲避意图;没有,就在附近搜索捕食者。要是捕食者的威胁不大,下一步就该考虑饥饿感和了。如果上述测试未能产生任何意图,那么意图发生器将开始处理周围光线和温度的信息。若条件符合鱼的习性,鱼就开始闲逛。回过头去看开篇的那条燕鱼,多少可以理解它貌似无情的选择了。
动画鱼当然不会无情无义!这是迪斯尼公司通过《海底总动员》中那温情脉脉的水下世界灌输给人们的观念。要让“人工鱼”产生类似于人们读泰戈尔后的身心反应当然不现实,不过,班晓娟她们还是赋予了它“快乐”和“恐惧”两种情感。雌鱼游过来它快乐,鲨鱼游过来它就恐惧。
游出实验室
北京科技大学四年级的本科生刘冰峰知道学校里这个“很牛的”实验室,也听过班晓娟的课,但他还是想问:“这‘人工鱼’有什么用呢?”他曾经在同学博客上见过类似的小程序:一群金鱼在游,鼠标点哪儿,哪儿出现几粒鱼食,金鱼就抱团过去抢。刘冰峰觉得,国家自然基金投资的项目,不应该只为给草根博客增添情调,吸引点击量吧。
“‘人工鱼’与其生活的海洋环境可以作为图形学和计算机动画的目标课题,也可以作为人工智能算法的平台,生成的动画可以为生物学仿真、海洋可视化、教育、游戏和娱乐服务。”也许曾遇到过这样的疑问,班晓娟在2007 年出版的《人工鱼》一书中对这个问题做了特别的阐述。其实,作为“人工鱼”研究的主导者,班晓娟和学生们还是更希望它能应用在中国的动画产业。“我们研究的是动画背后的东西。相当一出话剧,台上演员完成各自的角色,而编剧、导演就是我们的工作”,班晓娟的学生,北科大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的副教授宁淑荣打了个比方,她解释“人工鱼”研究所针对的,实际上就是动画的后台。
篇7
论文关键词:动态环境,企业可持续成长,动态能力
摘 要:当前由于企业经营环境的快速变化,企业的可持续成长问题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比管理效率的提升更难解决的难题。本文通过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提出、内涵、测量及实现的根源等问题的文献梳理,发现当前企业可持续成长研究缺乏从动态角度来深入揭示可持续成长的内部机理。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如何从动态能力角度研究企业可持续成长指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趋向。
关键词:动态环境 企业可持续成长 动态能力
当今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企业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动荡,任何企业都不可能依赖某种技术或产品优势一直保持成长态势,必须依据市场环境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产品、技术或能力,以迎接环境的变化,才能实现可持续成长。
如何在动态环境下实现可持续成长,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际企业管理工作者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为了有利于此问题的深入研究,现就这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给予评述:第一部分:企业可持续成长概念的提出、内涵及测量;第二部分:企业可持续成长根源的研究;第三部分: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研究的评述及未来研究去向。
1.企业可持续成长概念的提出、内涵及测量
1.1 可持续成长概念的提出
企业在市场上可持续成长概念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杨杜(1996)认为是在外部环境快速变化和企业生命周期——具体表现为产品生命周期或事业的生命周期——日趋缩短的形势下提出的。面对环境的快速变化和企业生命周期日趋缩短,如何延长企业寿命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成长便成为突出问题。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根本问题就是如何超越产品和事业生命周期的宿命而实现再成长的问题。企业(可)持续成长尤其是超越生命周期再成长是整个企业界面临的一个严峻的课题。
1.2 内涵与测量
对可持续成长的理解,目前有多种看法与观点。
(1)李占祥(2000)认为,“一些企业一直在活着,但它们不一定在成长,比如有的百年包子店。我们说这样的企业是有持续但无成长。另一类企业,设立之后快速扩张,几年内就成名了,但很快又由于战略失误或环境变化而销声匿迹了。这类高台跳水运动员型企业是有成长而无持续。”他们指出要定义的可持续成长企业不是上述这两类,他们把可持续成长定义为企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不断变革的过程,并指出这一概念包括三点意思:首先是持续性,较长时期是持续性指标;二是成长性,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是企业的成长性指标,可以用企业的各种资源、绩效不断提高或增强来反映;三是不断变革,不断变革是实现成长性和持续性的手段。
(2)杨杜(1996)的观点。杨杜认为,产品有生命周期、事业有生命周期,企业本身也是有寿命的。但他同时指出,“这丝毫用不着悲观,尽管一个企业有着早晚必然走向衰退消亡的“宿命”,但企业可以通过努力,延长自己的寿命,这一点正是企业家或经营者的使命”。他还指出,“企业延长寿命或持续成长的手段就是革新,首先是技术——产品的革新,超越某一具体产品的寿命而持续成长;其次,事业革新,跨越某一事业寿命而持续成长;最后是可通过制度革新,为企业注入活力而持续成长”。由此可见,杨杜的企业持续成长的观点明显地建立在寿命周期概念基础之上,是通过革新来延长企业寿命。从杨杜对持续成长的理解,企业的持续成长至少超过一个产品生命周期。于是,一个企业超越的产品或事业周期越多,说明企业越实现了可持续成长。
(3)持续竞争优势意义上的持续成长(黄群慧,2008)。或者是说,持续成长就是持续竞争优势,只要企业实现了(产品)持续竞争优势,就说该企业实现了持续成长(黄群慧,2008)。本文认为,产品——技术革新意义上的持续成长基本上就是这一观点动态能力,产品——技术不断革新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此观点下的可持续成长测量,可用持续竞争优势指标来测量,如最近3~5年企业的销售收入增长率是否高于同行企业;企业最近3~5年的盈利率是否高于同行企业。如果是,说明企业实现了持续成长。
(4)基业长青。从整个寿命上看,如果企业做到了基业长青,就说企业实现了持续成长(Collins and Porras,2002)。此观点下的可持续成长测量,是看企业是否实现了基业长青。本文认为,基业长青是企业家终生努力的方向,追求持续成长还是从眼前做起。
根据以上观点,本文认为企业可持续成长可界定为企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能不断适应环境变化,不因环境变化而影响成长,具体表现为:在这个时期内,企业的销售收入和收益率等指标保持不断增长状态。这一定义与学术界常被引用的可持续成长的概念(李占祥,2000),实质上是一致的。企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能不断适应环境变化、不因环境变化而影响成长,就要不断变革,通过不断变革、适应环境变化,从而实现由小变大、由弱变强。
2.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根源
目前关于如何实现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根源或内部机理研究,大致可归为外因论、内因论和内外因结合的动态观点。下面将从这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进行综述。
2.1外因论
1.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企业可持续成长
企业持续成长的产业组织理论,又称为产业选择的观点,认为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发展的空间和可持续成长的可能性。选择成长性强、盈利空间大的产业能够带来企业的成长;而成长性差、盈利空间小的产业则会阻碍或延缓企业成长的步伐。
产业选择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影响可从两方面分析:(1)企业所在产业的吸引力或所处产业的竞争结构,是决定企业的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产业内的竞争越激烈,产业的吸引力就小,在这样的产业里很难获得高水平的盈利率。关于产业的重要性,Porter(1997)在《how much does industry matter,really?》一文中,实证研究得出:产业是真正重要的,对业务部门的利润的影响为19%。
(2)产业的演化。一般地,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每个产业都会经历产生、成长、成熟、衰退的演变过程,把握这个过程,适时进入和退出,对于企业的可持续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广东格兰仕集团公司之所以能长期持续成长,与其适时进入、退出产业进行业务转型有很大关系。
2.基于竞争战略理论的企业可持续成长
Poter(1980,1985)从市场结构—行为—绩效模式出发,提出了基于行业结构分析的竞争战略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在产品市场上成长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根据行业结构分析选择“好的行业即有吸引力的行业”,二是根据行业的五力竞争状态,正确定位企业在产品市场上的战略,或成本领先、或差异化别具一格、或聚焦一点。如果企业能在产品市场上成功实现上述三个一般战略的一个,则企业可在此产品市场上实现成长,并且如果这一战略不被模仿或替代,则企业可以持续成长。可是,在动态环境下,竞争战略常常被模仿,甚至破坏,所以基于竞争战略理论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理论在动态环境下的指导作用在下降。
2.2内因论
1.基于资源基础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理论
关于资源基础学派的起源,学术界公认起源于彭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彭罗斯认为新古典经济学把企业简单理解为生产函数,不利于对企业成长理解。其理论框架可以概括为“企业拥有的资源决定企业所具备的能力并最终决定企业的成长性”。
20世纪80年代后,Wernerfelt(1984),Barney(1996),Collis & Montgomery(1994)等在彭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资源的竞争理论,从企业内部所拥有的独特资源的角度来研究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认为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是建立在企业内部独特资源基础之上的,这种资源必须是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以模仿的、不可替代的。后来,Barney(1991)在其论文“企业资源与可持续竞争优势”又作了补充,提出了VRIO框架,即价值问题、稀缺问题、不可模仿性问题和组织问题。价值问题就是企业的资源或者能力是否能够使企业对环境的机遇或威胁作出反应?稀缺问题就是这些资源是否当前仅为少数企业所拥有或控制?不可模仿性就是没有这些资源的企业要获得这些资源是否面临成本劣势?组织问题就是企业的组织、政策、程序支持企业利用这些资源吗?VRIO框架的提出,使基于资源基础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理论日趋成熟。但是,一些学者指出,资源固然重要,而仅有资源是不够的,离开了资源背后的具体人,是不能促使企业成长的,也是无法取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Prahalad & Hamel,1990)。于是基于企业能力,重视企业内主体——人的作用的企业能力理论产生了。
2.基于企业能力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理论
企业能力理论包括核心能力理论和后面的动态能力理论,这里先来分析基于核心能力竞争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理论。20世纪90年代,普拉哈拉德和哈梅尔(Prahalad &Hamel)提出了核心能力理论,从企业内部能力视角来研究企业成长问题,认为企业可持续成长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上的。普拉哈拉德和哈梅尔(1990)把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定义为“企业内部的累积性学识,特别使如何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各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核心能力“也是组织工作和提供价值”;它“需要各事业单位间充分沟通、参与和投入,涉及到许多层次上的人员和所有的职能”。1994年,Hamel& Prahalad在《Competingfor the future》一书中又有所补充,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由于以往的投资和学习行为所累积的技能与知识的结合,它是具有企业特点的专长,是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业界一流水平的能力。”核心竞争力一般具有如下特征:(1)独特的不易学习和模仿的;(2)对顾客是有价值的;(3)为进入相关经营领域提供了通道。
核心能力与企业成长有密切关系,那些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都能牢牢掌握主动,使自己超越别人,立于不败之地。比如:日本本田公司的核心能力就是它的发动机技术,凭借此在摩托车、割草机、汽车、发电机行业,牢牢占住发动机供应商的主导地位,为本田赢得了优势。所以,在技术不发生根本变革的情况下,核心竞争力常常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随着环境的变革,核心竞争力的价值也会贬值,甚至由于长期培育核心能力过程中企业做了大量的投资与努力,面对环境的变化而不愿改变,呈现出刚性特征。因此,在动态环境下企业的核心能力并不能永远为企业带来持续成长。
3.基于知识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理论
企业知识理论认为,企业异质性的核心是企业之间积累的知识库存不同,企业之间之所以在做同类业务时表现出不同的能力,其背后隐藏的是企业在这方面积累的知识的不同,任何人或任何企业都不会做出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或事情。从上面介绍的核心能力的概念也可看出,核心能力的本质也是知识动态能力,无论是生产技能、各种技术流,还是它们的有机结合或协调,本质上都是企业内部的知识。企业能力,尤其是核心能力的价值及不可模仿性,本质上是有其内部所隐藏的知识的性质决定的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根植于企业长期经营活动中积累的共有的隐性知识才是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根源。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根植性知识,在动态环境面前往往却表现出刚性特征,不能适应环境的动态变化。所以,在动态环境下,企业为了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培育快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2.3基于动态观点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理论
以上企业成长理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皆是基于静态的视角,属于静态分析或较静态分析。这些分析皆隐含着这么一个假设——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是稳定不变的。这一假设显然是一理想的假设,远离企业的实际。基于动态环境来分析企业的成长才能真正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动态能力理论提出之前,已有一些从动态角度研究企业成长的观点。
1.基于业务发展三层面理论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的研究
巴格海(1999)从企业经营业务的立体组合视角提出了企业可持续成长的“三层面业务发展模型”,认为可持续成长企业的秘诀在于能同时考虑三个时间层面的发展机遇并构建起三个层面的业务:第一层面拓展和守卫现有核心业务;第二层面建立新兴业务;第三层面创造企业有生命力的的候选业务。见图2-1。巴格海(1999)指出,任何一项业务,都像一株花一样,生长、盛开而后凋谢。如果一家企业以持续成长为目标,其业务更新的步伐必须快于衰亡的步伐,为求持续成长,企业必须接连不断地开创新的业务,开发新的利润来源。保持新旧更替的管道畅通,在核心业务出现减退势头之前,新的业务已培育起来。
2.基于创新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的研究
此研究认为创新变革是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动力和源泉。企业惟有不断地根据动态环境变化变革创新,才能充满活力,才能在市场上继续生存和发展。美国著名企业历史学家钱德勒(1962)通过研究认为:现代工商企业的成长是适应技术革新和市场扩大形势而在管理结构方面出现的反应,提出了著名的“组织结构跟随战略”的企业成长观点。1989年,伊查克.爱迪思结合系统论与生物学的相关思想,发表了《企业生命周期》一书。在此书中,他把企业成长的一个生命周期分为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初期、官僚期以及死亡期等10个阶段,并提出:一个组织在经历了停滞后,可通过变革、创新来实现组织不断的自我否定和超越,恢复生机,求得可持续成长。20世纪90年代, 小乔治·斯托尔克、大卫·K·毕高特在《打破惯例:寻求增长契机》一文中认为,企业成长的有效组织原则是打破惯例进行的创新活动,创新是最有力的成长方式。W·詹金、雷尼·莫博涅提出了一个高速增长的战略理念:价值创新。
约瑟夫·熊彼特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他认为创新是指“企业家(我认为这里企业家是个泛称,是指与创新有关的所有人)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引入生产系统以获得超额利润的过程”。他将企业创新归结为五种情况:(1)引入一种新的产品;(2)引进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的市场;(4)取得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工业上的新组织。同时熊彼特也认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而企业家的主要职能就是进行创新,企业家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企业进行创新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潜在的超额利润,企业进行创新也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
由熊彼特的论述可以看出:他强调企业创新在企业成长中的作用,尤其是对企业持续成长的作用,如果企业不进行创新,企业就不能持续成长。
3.演化经济学观点下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理论
以纳尔逊、温特为代表的演化经济学理论实际上是关于宏观的经济理论,建立的是产业的演化模型(Nelson and winter,1982)。但在他俩合著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一书中,开创新地将企业视为“一系列惯例”的集合。因此企业状态的变化,也就是企业所拥有的惯例组合的变化。演化经济学认为,企业的决策是由其惯例决定的:即由企业内部实行得很好的活动模式决定(Nelson and winter,1982)。惯例类似于生物遗传中的基因,企业的惯例也是可以遗传的。企业的惯例之所以可以遗传,是因为企业的惯例实质上是企业知识和经验的载体,企业之间因为这些惯例之间所存在的差异而相互区别。纳尔逊和温特进一步指出,如果企业按照现有的惯例运转能够获得满意的收益的话,那么这些惯例往往不会发生变化。但当企业对收益不满意时,企业就会对惯例进行调整。于是,企业就在惯例的不断调整中成长。
惯例的调整过程,一般要经历搜寻、创新和选择。搜寻是在已有的惯例中寻找适合自己需要的惯例,创新则是通过研发去发明原来没有的技术和惯例。创新意味着改变原有惯例,从而使得创新者对非创新者有较大优势,并获得较多利润。但这种情况只能是暂时的,非创新者也可以进行创新,这就可能使得后来者逐渐赶上先行者,先行者就会逐渐失去其竞争优势。选择,是环境的选择,因此会受到选择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即市场环境如产品需求、要素供给、价格等和内部环境即行业内和企业内的环境如已有的知识和能力)的影响。纳尔逊和温特认为,选择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成败兴衰有着很大影响。由此可见,演化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成长机制是搜寻、创新和选择。
4.基于动态能力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理论
在动态环境下,由于外部市场环境快速变化,任何企业的资源和能力的价值都不是一成不变,一些优势资源和能力的价值可能会随着环境的动态变化而贬值,难以持续支持企业获取竞争优势(Collis,1994)。因此,随着环境快速变化,企业必须建立起能促使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否则企业因不能适应环境变化而难以持续生存和成长。传统的资源和能力理论,由于偏重于静态分析,对资源和能力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关注不够,忽视了资源的粘性和核心能力的刚性,无法解释企业如何在动态环境下持续获得竞争优势和实现持续成长(Barton,1992)。Teeee、Pisano和Shuen在1997年发表的《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一文中,把演化经济学的企业模型和企业资源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动态能力”分析的框架,认为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必须不断更新自身能力。这种更新能力的能力就是动态能力。他们认为,在动态环境中具有较强动态能力的企业可以随着环境的动态变化而不断整合、构建或重构企业内外部资源、技能和职能性竞争能力,以适应环境的动态变化,从而实现持续成长。但是,他们及后来学者只是进行这一思想或抽象概念层面的研究,没有对动态能力如何作用于企业成长进行具体分析,也没有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2.4国内学者的研究
以上所述的观点基本上是国外学者的研究,下面对国内学者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的研究给以回顾。
1.基于业务转型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研究
李烨(2005)在其博士论文中认为,业务转型是继业务重组和业务流程再造之后企业变革的新主题,是企业面对环境变化(尤其是巨变)为谋求可持续成长的一种战略选择。他在广泛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系统科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业务转型的内涵及特征、企业为什么要实施业务转型以及怎样实施业务转型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他指出,与业务重组和业务流程再造相比动态能力,业务转型更具有系统性、革命性、目标性和高风险等特征;而与一般意义上的多元化相比,业务转型更具有过程性、方向性、目标性等特征。他在其博士论文中,借鉴已有企业成长理论的成果,重新审视了企业本质及其成长的逻辑,并按照“动态环境、业务转型与企业持续成长”这一分析框架,分别从经济学视角和自组织理论视角剖析并揭示了企业为什么要实施业务转型的内在机理和动因。从理论上解释了为什么面对环境变化(尤其是巨变)企业应该而且可以通过业务转型实现持续成长。在借鉴波士顿矩阵、三层面业务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他提出并构建了企业经营业务链动态优化重构模型。该模型全面展示了企业业务转型的过程实现机理和转型路径,并为理解企业为什么要树立战略管理意识和提高战略管理能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但是,他的业务转型研究显然缺乏资源基础分析和能力保证机制,在实践中只能提供一般业务转型的思路,并不能给出具体的资源和能力培育及实施方案,因此在实践中指导作用受到限制。
2.基于矛盾论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研究
李占祥等(2000)运用矛盾分析法来研究企业的可持续成长,他们从理论上论证了可持续成长是现代企业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目标,并对可持续成长的内涵进行了界定,认为可持续成长是企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不断变革的过程。他们强调企业可持续成长包括三层含义:(1)一个较长时期为持续性指标;(2)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是成长性反映;(3)不断变革是企业实现持续性、成长性的手段。
如何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成长呢?他们基于矛盾分析法提出内涵素质提高、外延规模扩张的两条路径,并分析了制度、创新、企业家、伦理和企业形象等诸多方面在企业可持成长中的作用,但缺乏从能力视角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动态分析。
3.基于知识、能力、产品协同演化的研究
王核成等人(2005)首先研究了知识、能力、产品和竞争优势之间的静态关系,认为竞争优势实质上是产品的竞争优势,而能力是产品的支撑,没有能力就没有产品;知识又是能力的本质;于是,知识、能力、产品和竞争优势构成了如下的相互关系,见图2-2。
图2-2 知识、能力、产品与竞争优势的关系
来源:王核成等(2005)
在此基础上,他们认为要维持竞争优势,实现长期成长,知识、能力、产品必须共同演化,知识、能力和产品共同演化是企业维持长期竞争优势的内在机理。企业如何才能成功地推动知识、能力、产品的共同演化,从而维持长期竞争优势呢?能让企业不断地创造出新知识、新能力和新产品并能适应动态变化着的市场环境的动态能力起了重要的作用。于是他们提出动态能力是维持长期竞争优势的动因。但是他们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且缺乏基于大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
3.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研究的评述及未来趋向
3.1从以上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的研究回顾可看出,当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研究对可持续成长的内部机理问题并未研究清楚,以静态环境为背景的一些企业成长理论,如资源基础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解决不了动态环境下企业可持续成长问题,必须从动态视角去研究。
3.2从现有的以动态观点来研究企业成长的理论成果来看,虽然提出了一些思想和观点,如创新的观点、业务转型的观点、演化的观点和动态能力的观点,但大都处于抽象、不系统、不深入的定性研究状况。比如,从动态能力角度来研究企业可持续成长,目前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急需回答:(1)为什么说动态能力就能影响或促进企业在动态环境下持续成长?(2)如果说动态能力对企业可持续成长有作用的话,那么它是如何作用于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动态能力作用于企业可持续成长的中介变量是什么?到目前为止,还未见到有文献对动态能力作用于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机理进行研究,给出动态能力作用于企业可持续成长的中介变量。
3.3缺乏基于大样本数据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实证研究
当前管理学研究普遍缺乏定量研究,缺乏基于大样本数据对管理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在企业可持续成长研究中,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基于大样本调查数据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研究,
首先,要构建企业可持续成长的理论模型,找到决定企业可持续成长的一些核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比如,企业的动态能力影响企业的可持续成长,那么企业的动态能力是如何作用于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呢?中间有没有中介变量?是什么变量?其次,这些变量如何测量?如何检验测量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再次,运用什么方法采集数据?运用什么工具分析数据?最后,所得出来的结论有典型案例支持吗?这些都可以作为企业可持续成长未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Barney,J.B.(1986),Strategic factormarkets:expectations,luck,and business strategy. Management Science.42,p1231~1241
[2]Barney,J.B.(1991),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17,p99~120
[3]Collis & Montgomery(1995),Competing on resources:strategy in the 1990s. Harvard Business Revview. 73(4)
[4]Gary Hamel and C. K.Prahalad. Competing for the Future[M]. Harvard Business Press,1994.
[5]Leonard-Barton D.(1992),Core Capability and CoreRigidities:A Paradox in Manag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Journal.13:111~125
[6]Nelson and Winter(1982),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economic chang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7]Penrose.E. The Theory ofthe Growth of the Firm. New York,Free Press,1959
[8]Prahalad C.K,Hamel I.G.(1990),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6:79~91
[9]Anita M. McGahan and MichaelE. Porter.(1997) how much does industry matter,really? StrategicManagement Journal, Vol. 18 (SummerSpecial Issue), 15~30
[10]Teeee、Pisano and Shuen.(1997),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Strategic Manage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8:7,509~533
[11]WernerfeltB.(1984),A resource-based view of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5:171~180
[12]李占祥.矛盾管理学[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13]钱士茹.企业持续成长的动因与机理——基于战略、能力与生命周期视角的分析[C].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2008
[14]杨杜.企业成长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15]陈佳贵.关于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蜕变的探讨[J].中国工业经济.1995(11),p5~13.
[16]伊查克.爱迪思.企业生命周期[M].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17]黄群慧.决定企业持续成长的竞争优势源泉:多重理论视角分析及其内在一致性[J].中国企业持续成长研究报告,2008
[18](美)詹姆斯·C·柯林斯等.基业长青[M]. 中信出版社,2002
[19](美)巴格海.奚博全,许润民译.增长炼金术:企业启动和持续成长之密诀[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0]王核成等.长期竞争优势:知识、能力、产品的共同演化[M].企业经济,2005(8)
[21]李烨.动态环境下企业业务转型与持续成长研究[D].重庆大学博士论文,2005.
[22](美)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 华夏出版社,1997.
[23](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1997.
[24](美)小艾尔弗雷德D. 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25](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 商务印书馆, 1990.
[26](美)小乔治·斯托尔克、大卫·K·毕高特.打破惯例:寻求增长契机[J].企业成长战略.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篇8
关键词:项目课程 开发 实施 问题
Abstract:The study on item curriculum is a hot topic i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field in recent years.It influences a lot.The essay talks about focusing the issues of item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the implement which based on setting vocational curriculum,the affects on basic subjects,general quantity education,life-long learning abil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y item curriculum,and surrounding the satisfied training equipment of realizing three-in-one of knowledge,technology and perfect personality talents target,in order to walk along a shortcut and improve the efficacy during the period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
Keywords:Item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mplement Issues
项目课程研究是最近几年职业教育领域课程开发的热门话题。项目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1]“项目课程应是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让学生学会完成完整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2]目前,项目课程的开发在一些职业院校已经成为教科研工作重心,由于尚属于新的课程模型开发领域,相关课程课堂教学实施仍处于实验性探索阶段,项目课程应用的实际效果及成果尚不明确。但面对国内职业院校的实践情况,我们综合教育培养的经验与教训,提出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应关注的问题,站在培养知识、技能、健全人格的平台上,实践教书育人,以期在课程开发和实施阶段少走弯路。
1.正确认识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特色与科学问题
职业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是课程开发者必须要正面回答的问题,因为课程开发的终极目的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全日制学校培养和短期社会化培训之间的效能同样是课程开发者不可回避的话题。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了知识、技能和健全人格的基本人才规格要求。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单纯的技能条件无法满足培养对象社会化发展的要求。正因为此,人们在审视项目课程开发时自然会把目光聚焦于项目课程背景下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培养及可持续发展问题。
从项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者来说,项目课程对于学生知识素养、专项技能、终身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不会产生任何负面影响。其观点在于项目课程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培养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这里的问题在于,如何设置科学而富有特色的课程来满足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是单项技术或多项技术的叠加。
课程设计与开发的系统研究一定是在科学基础上进行的。项目课程为说明课程开发的适应性和可推广价值,提出未经论证的话题,即传统观点担心以任务为课程开发出发点会导致对理论知识的忽视。这里的传统观点是谁的观点?具体有什么消极的影响作用?诸如此类问题都没有定论,进而在此基础上认为是人们对现代职业活动的复杂性缺乏深刻认识所致,而且引伸出“倘若真是如此,只能说明这些职业的确不需要太多理论知识,那么对学科课程的坚持,只不过是权力支持下的被强行施加于学生的教师妄想。”[3]其实,我们不必对国内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妄下“传统”与“现代”的结论,教育本身就不是一个全面否定的命题。我们关注的是项目的来源、项目的合理与科学、项目与岗位和企业的对接、项目对学生成长的帮助和支持作用等,由项目上升到课程层面,就是课程的特色与科学。没有科学的论证、没有实践的提升、没有系统的项目相辅相成,不仅教育的目标无法实现,即便专业的技能也只能是零零星星。
无论学历教育或是职业教育,都是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教育的主体复杂多样,系统内部纷繁变化,还体现在与教育系统息息相关的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上。因此,研究教育有必要从复杂性的视角来审视。”[4]教育所输出的是人,是思想,而且是社会人,是具有积极社会价值的思想,而不仅仅是技术人和复制的想法。因此,课程设计改革是教育改革中极其关键的系统工程,牵涉到教育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系统的方方面面。这一领域要取得实质性进展,不仅需要课程设计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长期努力,而且需要协调诸多直接或间接制约着课程设计改革的复杂因素,具备使课程设计改革对现代教育发展发挥最佳功能的客观条件。[5]
2.关注项目课程对基础、综合素质教育、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弱化
问题的提出不是简单的质疑,而是基于具体的教育实践所获得的结论。特别是近几年从事项目课程开发的专家和学者在强调其学术研究重要性时提出的一些观点,确实有值得商榷的余地。譬如:
2.1 伴随式学习的内容要求。最突出的观点就是摈弃“三段式”的课程模式,根据技能培养的诉求,将基础课程和理论课程的进度与技能训练的进度揉合在一起,公共类课程全面为专业技能训练服务。
理论上讲,这种模式的设计是理想化的、可行的,但在与技能培养现实的对接中还找不到实践的环境。技能培养,能力形成的过程也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只有知识的不断积累,才能通过实际操作的提升,形成能力。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课程设置有其岗位需求的独特性,而课程内容又具有相对的局限性,没有哪一门课程可以穷尽所有的知识和能力,而基础知识这张似乎看不见的手又在左右着能力获得的进度和程度。特别是作为全日制教育,公共类基础知识能否完全与专业技能训练高度揉和在一起,确实值得探讨。实践表明,同一个班级,同一门课程,同一个训练项目,基础知识扎实的同学认知、理解和应用技高一筹;而文化功底弱的同学同样的项目和进度,技能获得很吃力,其行动的熟练程度和质量均因起理解能力而大打折扣,至于创新和可持续,无法同日而语。
2.2 用到什么学什么,不用就不学。如此课程的设计在实施过程中至少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教师的灵活把握,需要全能教师。教师要根据课程项目内容的需要,可以在学科和课程之间跳跃。机械加工课堂中出现物理和数学的知识,教师能迅速讲解物理和数学的知识,而且能在课堂上引领操练;其二,学生要以不变应万变,需要全能的学生。学生能在教师的引领下,老师教什么就能学会什么,而且能够及时应用到项目技能的训练活动中。这种功利化的课程开发模式人为地“弥合”了学科之间的界限,把知识和技能片段化,最终的结果是把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变得支离破碎。因为“作为高职院校系统化教学规范,它适应重视能力培养和形成的知识多元性、综合性的规律和特点,有时单纯地就某一种能力,开设具体相关知识的课程,其效果并不能让人满意,其原因就在于缺乏其他相关知识的补充,致使能力形成的基础产生缺陷。”[6]因此,课程设计者无论是从建筑学理论或是从生物学理论出发,都需要直面这样的问题。
2.3 课程设置一刀切,盲目跟风。在职业技能教育活动中,项目教学法是许多任课教师选择的有效方法,因为它是师生通过共同开展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实施互动的教学活动。但对于项目课程的开发,似有一哄而起、盲目跟风现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课程,一律项目化,如此课程开发实则违背了课程开发的原意。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指所有科目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指各门具体科目。如果在前一意义上理解课程,那么项目课程指的就是所有科目都要项目化;如果在后一意义上理解课程,那么项目课程特指某门以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通过完成项目的形式进行学习的科目。[7]它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实事求是地结合课程、技术、技能培养的特点,“因地制宜”,宜项目则项目。任何一种课程设计和教学思想的形成,都必然经过长时间、艰苦的探索和研究,经过教育实践活动的检验和总结。课程开发和设计要有热情、激情,但实施起来要头脑冷静、清醒,“实验”性研究更应慎之又慎。
3.知识、技能、健全人格,三位一体人才目标的实现问题
知识、技能、健康人格,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培养的基本目标。2003年7月德国联邦职教所制定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它具有的特点就是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行动回路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这里的能力已不仅是知识能力或者是专业能力,而是涵盖了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人协作和进行项目动作(包括项目洽谈、报价、合同拟定、合同签署、生产组织、售后服务)的社会能力等几个方面。[8]
目前,国内所开展的项目课程设计关注到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但对于健全人格培养,多是用职业素养表述,要培养“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从宏观上讲,这种目标没有问题,但具体到如何培养、如何操作,几乎都没有涉及。课程设置无体现,考核无要求,成果无展示,如何衡量是合格或不合格?这种空对空的人才规格要求实际是避实就虚,简单地说就是重职业技术能力,轻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另一种对项目课程的普遍担心是,认为它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①在一门课程中,学生只是学习完成了几个项目,而不是积累系统的理论知识,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从何而来?②项目课程强调以‘做’为核心,必然要在一定程度上削减理论知识,这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培养。那么项目课程是否会影响到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只要注意处理好设计的一些细节,项目课程不仅不会制约,反而很可能会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9]不难看出,这段表述的重点尚停留在“只要注意处理好设计的一些细节”和“可能会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层面上,人们的担心也并非多余。
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又称关键能力。在西方社会学和职业教育学领域,关键能力是指对那些具体工作任务和专门技能或知识无关的,但是对现代生产和社会顺利运转起着关键作用的能力的总称。关键能力具有相通性和可转换性。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应用技术的能力、计算的能力、方法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自我完善与发展能力都是各国学者一致强调的能力,对学生人格养成起着显在的引导作用。
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技术人,更要指导和帮助学生由技术人转向职业人和社会人。因为“职业活动是一个整体的范畴,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有其自身的文化和逻辑样式。学校职业教育限于对职业活动诠释的单一性和真实职业活动的缺失,始终是职业培养的困境。从最初的重视显性理论知识到重视职业技能训练与提倡‘零距离上岗’,职业院校的教育规划中始终没有职业素养的培养空间。”[10]我们认为科学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绝对不是对学科的彻底否定,也不可能一概拒绝概念和理论。概念、理论等知识是一门学科的核心,它们和事实性知识不同,具有永恒性、普遍性、抽象性和广泛性等特点。它们的学习过程也和事实性知识的小过程有所不同,后者可以通过演示、他人告诉获得,前者却只有通过动手、动脑、深度卷入,通过超越事实的抽象思考才有可能获得。[11]知识、技能、健全人格应当是项目课程设计与开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课程开发和设计者不能把问题留给未来,把责任推给社会。学校虽不是万能的,但科学发展的职业教育应该自觉地避免“脆弱知识综合症”的蔓延,肩负起教育的社会责任。职业教育课程的功能决定了学生的真正就业是以知识、技能和人格素养三者共同来支撑的,这是一种综合素质的就业导向观,它除了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和满足企业的需求之外,更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4.项目课程实训设备的滞后,影响课程实施的效果
项目课程与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工作成果密切相关。开发和设计项目课程,要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中心,按工作过程编排内容,以学生获得一个具有实际价值的产品为结果。其成果的验证相对直观。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的设备从技术和型号上与企业现实的生产设备还有一定的距离,校企之间的“无缝隙对接”还有较大的间隙。在项目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具体项目对实训条件有着较高要求,项目课程开发后,学校和专业系对系统的实训设备投入决定着项目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水平。
一般地,项目课程的实施需要的资源主要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硬件资源即实训设施,软件资源即师资。实训资源和师资是提升课程功能发挥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从实训设施的配置来看,除了建设校内实训室、实践教学基地之外,要积极拓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包括企业内实训基地、社会机构实训基地、开放实训中心等资源,以保证课程效能的体现。
设计和开发课程不仅是一种结果,而且是一种过程,是育人的过程,是教育工作者实践工作职责的过程。课程是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决策、课程编制、课程实施的过程应该是对话式的,而不是独白式的,课程的设计要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
值得庆幸的是,专家和学者已经注意到项目课程开发与建设中相关问题的存在。“职业教育研究急需把面对日益严峻的经济和环境危机,研究职业教育在实现社会及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应对劳动力市场、企业、就业模式、职业种类、社会组织、个体选择模式等外部环境因素的不断变化,从多学科的视野研究不断变化的工作组织和个人选择模式对职业教育实施的影响”。[12]在项目课程的实际与开发过程中走一条高效、科学的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 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9
[2] 胡桂兰.浅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课程开发[EB/OL].202.121.243.249/show.asp?id=197
[3] 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R/OL] computer.xzcat.edu.cn/s/34/t/116/06/36/info1590.html
[4] 么加利.走向复杂:教育视角的转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
[5] 唐晓萍.从威廉姆E多尔的控制理论看美国高等教育管理的特点及趋势[J].中国高教研究.1999(2):94-95
[6] 青龙网校.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中的调整.[R/OL]lw.china-b.com/jyys/20090422/1443758_1.html
[7] 蒋庆斌1,徐国庆 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 [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8] 伍国长.试论项目教学法的课程开发.[R/OL] smjks.cn/show.aspx?id=3111&cid=111
[9] 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1)
[10] 许亚琼.职业素养:职业教育亟待关注的课程研究领域[J].职业技术教育.2009(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