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1-24 17:49: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科技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科技的意义

篇1

一、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基础

创新型城市是指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对其他区域具有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建设创新型城市,对于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有着重要意义。农业是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产业。然而,农业又是弱质产业,农民又是弱势群体,农村还是落后社区。没有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创新型城市就很不完整,科技强市就难以实现。并且,农业科技创新受自然环境、农民素质等因素影响,还表现出创新周期长、创新主体膨大、创新条件弱等特点。因此,我们必须在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上狠下工夫,加快发展步伐,以利于创新型城市和科技强市目标尽早实现。

二、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先导力量

农业科技创新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用丰富的资源代替稀缺能源,节约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同时,农业科技创新也有助于降低农业的自然风险。自然中存在着许多不可抗拒的力量,如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的出现都会造成农业的减产,而通过农业科技创新,不仅能推出抗旱品种,用以降低危害,同时气象预报也可以使我们提前做出防护,以减少损失。农业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不断应用和发展,给农业生产的发展带来质的飞跃,为农业生产率提高提供了强劲动力。只有十分关切农业科技创新,加快以现代科技武装农业,才能使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更快更实,动力更加持久、更加有效。

三、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不竭资源

科技创新更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不竭资源,它通过对生产力诸要素的物化,使生产力发生质的变化。科技转化为劳动者的技能,提高了劳动者在农业生产中的能动性;科技物化为劳动资料、创新的生产工具,使劳动手段更加现代化;科技发展使劳动对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提高了农业劳动对象的效能和效用;科技创新的生产工艺使农业生产工艺流程更先进;科技进步优化了生产要素组合,使农业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更加科学合理;科技创新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使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法更加科学化,手段更加现代化。

四、农业科技创新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只有依靠科技进步,通过农业科技的突破性成果和新技术的有效推广应用,才能实现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最终早日实现中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当前,制约我国农业及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如水土流失不断加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破坏愈演愈烈等。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业发展基本问题,使农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协调起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关键靠技术,靠创新的可持续农业技术才能彻底摆脱农业的“不可持续”局面。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水等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率;农业新技术应用,可以拓宽资源的范围,实现资源的有效替代,有效缓解现有资源的约束;农业新技术的应用,还为科学控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开展科技减灾提供了基本手段。

篇2

[关键词] 农业科技;传播;路径依赖;路径突破

[中图分类号] F3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8-0126-03

[作者简介] 贺 倩,浙江林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科技传播。(杭州 临安 311300)

农业科技传播的目的是使农民接受新技术,改变长期形成的传统生产习惯。关于习惯的问题可以凭借路径依赖来解决。

一、农业科技传播中的路径依赖阐述

运用路径依赖方法来研究技术变迁的阿瑟对路径依赖解释是“用来描述技术变迁过程中的自我强化、自我积累性质的”[1]。他认为,路径依赖这种自我强化、自我积累性质会产生两种效果,一种是良性的路径依赖。由于某种原因先发展起来的技术通常可以凭借先占的优势,利用巨大规模促成的单位成本降低而产生流行,而流行导致学习效应提高、引发更多的效仿与遵从,技术更加流行,越是流行就越促使人们产生相信技术会进一步流行的预期,从而实现自我增强的良性循环。另一种是恶性的路径依赖。一种具有较之其他技术更优良的技术却可能由于晚人一步,没能获得足够的追随者而陷入困境,难以传播。简言之,路径依赖指一旦人们做出了某种选择,就会在惯性下不断强化它,不会轻易改变。

农业科技传播中引入路径依赖概念,是分析农业科技有效传播的重要途径。由路径依赖产生效果的农业科技传播起到积极或消极的作用。良性的路径依赖加速农业科技的传播,而恶性路径依赖使具有现实优势的技术可能落选,成为农业科技传播的阻力。具体表现为初始选择具有相当强的影响力和制约力。无论传播者或接受者一旦作出某一选择,就可能对这种选择产生依赖。而且,这种选择本身也具有发展的惯性,即使未来出现更高效、更先进的方法,也会遭到排斥。因此,农业科技传播凭借路径依赖试图解决这样两个问题:第一,哪些不良的初始选择造成恶性的路径依赖;第二,如何抑制那些恶性的路径依赖,创造良性的路径依赖。

二、农业科技传播中的路径依赖分析

根据路径依赖原理,一些初始选择使农业科技传播陷入路径困境,对这些初始选择的分析可以从内部路径依赖和外部路径依赖两个方面展开,内部路径依赖从接受的角度进行分析,外部路径依赖的分析侧重传播的角度。

内部路径依赖。路径依赖理论认为初始条件决定以后的选择。农民自身的有限认知能力和保守文化这些初始条件设定了农业科技传播中的内部路径依赖轨道。

认知路径依赖。农业科技本质上是属于认识论。苏珊・菲斯克和谢利・泰勒的研究阐明了人类认知的基本原则:“人类是认知的吝啬鬼。也就是说,人总是竭力节省认知能量”[2],有着规避复杂的天性,而科技的接受有一定的技术要求,需要费心费力,这与认知的原则有冲突,回避科技是农民认知天性使然。而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认为,人获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目前,我国文盲和半文盲人群主要集中在农民中,其认知结构中已有的关于科技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在接受农业科技信息时,很难据此进行积极的思考、并作出理性的处理。这种先天和后天的影响使农民科技摄入量长期存在严重的不足,产生隐性的科技饥饿,在这种隐性的科技饥饿状态下,农民对农业科技传播变得吸收无力。认知上这种僵化的路径依赖,造成农民科技的贫困和营养不良,成为农业科技传播的桎梏。

文化路径依赖。对于路径依赖的产生,诺斯认为历史是起作用的。追溯文化历史,农民受儒家文化浸润。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中庸文化,中庸的文化造就中庸的农民。在中庸文化的熏染下,农民保持着古老的生活方式,缺乏竞争意识,害怕变革现状,因循守旧,安贫乐道。农民的求稳、不求变,求同、不求异的保守心理扼杀了科技接受所需要的主动性和进取性,当保守观念渗入到人的骨髓,就会形成一种强烈的排异心理,对新生事物、新观念、新技术采取排斥态度。显然,传统的中庸文化对科学技术的接受有着严重的不足,这种文化的路径依赖使得农民对科技的作用认识不够,需求并不强烈,增加了农业科技传播抵达农民的难度。

外部路径依赖。农业科技有多种传播工具、方法,不同的工具、方法各自有不同的功能和限定。路径依赖认为农业科技传播一旦选择某种工具、方法,就会不管这种工具、方法的局限性和适应性,对这种工具、方法产生依赖,而且愈陷愈深,当这种工具、方法适用条件发生变化后,容易使农业科技传播进入一种低效、甚至无效的状态,陷入外部路径依赖的陷阱。

收视率路径依赖。电视以其独特的优势长期占据农村媒介第一位,传统上农业科技传播选择电视为其传播的主要工具,但目前农业科技传播并不受电视的青睐。原因在于电视台的操作与经营已经是市场化,观众不喜欢看的节目就没有收视率,没有收视率就没有广告赞助商,没有广告赞助栏目就没有收入。因此,电视台把收视率视为其生存的砝码,由此便形成了维护收视率惯性力量。农业科技在电视传播也遵循收视率的规则。由于农业科技节目收视率较低,农民消费能力又不足,广告收入就低,电视台收入也有限,导致电视台对农业科技传播缺少兴趣。尽管农业科技传播具有重要性,实际上其在电视上生存空间是在缩小,电视对农业科技传播的弱化表现为:一是电视传播容量不够,农业科技节目少,播出时间短,科技传播的专业机构缺乏,至今为止仍然没有为人口最多的农民设立一个专业频道;二是电视传播能力不够,农业科技节目制作力量异常薄弱,节目质量很难提升。目前,电视传播大多沿袭了过去科教传播的单一样式,仅仅是简单地讲述科技知识,讨论科技话题,节目常常与市场脱节,与农民需求脱节,表现技巧空洞,手法不对路,这些现象更加速收视率下滑,这样的恶性循环使得农业科技传播“闭锁”在无效状态,陷入收视率路径依赖的陷阱。

政府供给路径依赖。一直以来,农业科技传播主体是各级政府的技术推广部门,无论是资金供给还是人员配给都是依赖政府供给,农业科技传播养成了等、靠政府的习惯。但单一地以政府各级技术推广部门作为主要的传播者既显得力量单薄,也不合理。由于政府受资金供给能力的约束,农业科技传播投入长期处于供给不足状态。据统计,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1.0%,发展中国家也在0.5%左右,但我国不足0.2%[3]。无法保证农业科技传播的力度,不充分的农业科技信息成为农民排斥科技的理由。尤其是在后农业税时代基层政府财力不足的情况下,面对农业科技较大投入,短期内产出甚微,一些地方政府在非农投入获利机会远大于农业投入获利机会的诱惑下,对农业科技传播供给的意愿并不高,缩减基层的农技员编制,迫使农技员身兼数职,使得基层农业科技传播者缺乏足够时间和精力深入农村第一线了解农民需要,及时更新自身知识储备,对农业新技术的熟悉程度和操作能力不够,农业科技传播只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一种任务,这种被动应付传播使科技缺乏活力,再有效的农业新技术也难以有效传播。

三、农业科技传播中的路径突破探讨

农业科技传播如果安于上述路径依赖,鲜于突破路径,最终只能使其发展陷入困境,被路径“锁死”。打破路径依赖的制约,培养适宜的新传播路径,是农业科技有效传播的当务之急。针对这些僵化的路径依赖,可实施以下四种路径突破。

快乐路径。快乐路径是对认知路径依赖的突破。趋乐避苦是人的本性,人总是在认知上追求最少化,在快乐上追求最大化。因此,认知路径依赖的突破在于快乐的凸现,而快乐就是效用,只要达到了效用的最大化,快乐也就随之而来。快乐效用公式是U =f(A,B),即快乐效用(U)是货币因素(A)与非货币因素(B)的函数[4]。根据公式分析农业科技传播,其先天具有快乐效用。首先,农业科技帮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增加货币因素的优势。其次,农业新技术上遵循省时、方便的逻辑,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同时,通过新技术的掌握,农民在社会群体中上得到身份和地位上的尊重[5],这种个人轻松与社会尊重都提高了非货币因素。因此,农业科技传播理应体现出快乐。事实上,快乐不仅是个心理指标,也是个数量指标,快乐哲学大师边沁提出测算快乐的指标,揭示快乐本身具有的特性,也为农业科技提供了传播的方向:一是农业科技加强强度传播。强度是指农民使用新技术实现报酬满足时产生的快乐强烈度。强烈的差异主要是由欲望差异造成的,塞托夫斯基把人的欲望依次分成个人舒适、刺激和社会舒适三种。不同欲望本身带来的快乐强度也不同,社会舒适的满足比个人舒适和刺激的满足强度要高。为此,农业科技传播不仅强调技术优势给予个人的舒适,通过奖励等刺激手段,使农业科技从枯燥转换为兴奋、挑战,更通过授予职称等形式强调技术掌握给予个人的社会舒适;二是加强纯度传播。纯度指农民获得快乐的代价最小化,也是指快乐实现时的满意程度。如果农民得到科技快乐以增加经济上付出为代价,快乐的满意程度就会大大降低。因此,农业科技传播需要考虑寓传于省,突出新技术的成本优势。强调材料再利用能减少农民经济上投入;三是加强传播的持久性。持久性即农业科技实施给农民带来快乐的持续时间。新技术给农民带来增产增收的快乐,但在实施中存在科技风险,尤其是增产带来市场的波动,产生谷贱伤农的减收现象,使得科技快乐是短暂的。因此,农业科技传播需要拓宽传播的宽度,不仅是前期的技术,也包括后期的保障,如关注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基金、“公司+农户+基地”模式并进行积极传播,以保证农民获利;四是加强传播的远近性。指农民获得科技快乐需要的期待时间。科技快乐满足并非即期可实现的,而是需要一定的努力与等待,而这种长的期待得到的快乐更具持久性。农业科技传播注重寓传于教,农业科技传播既是技术的传播过程,也是农民人才的培养过程,通过提高文化水平,增长知识才干,帮助农民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五是加强传播的确定性。意味着农业科技实施给农民带来快乐的真切可感的程度。不可感受的快乐是无意义的,农业科技传播重视寓传于观,组织参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是增加科技快乐可感受性的有效途径。

时尚路径。时尚路径既是快乐路径的提升,也是对文化路径的突破,目的使农民学习科技成为一种时尚。农业科技契合时尚所需要的条件:一是适当的难度。农业科技掌握需要有一定的知识要求,如果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没有了追求,也就不能称其为时尚。但难度过大,也阻挡时尚追求。二是非垄断[6]。农业科技传播的终极目标就是打破技术垄断,惠及农民,这与时尚的要求不谋而合。时尚的形成和充分发育仰仗于传播,农业科技传播对时尚的塑造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

首先,加强喜新观念传播。哈耶克认为观念对行为的引导将居于优先地位。因此,农民接受和采纳科技始于其观念从保守向喜新转变。喜新崇尚进步和创新,即可以成为支持时尚的追求,也符合科技所需要的精神。加强喜新观念传播,为农业科技成为一种时尚而摆脱因循守旧、排外的思想束缚。

其次,降低时尚成本。当科技时尚成本的门槛过高时,科技时尚的追求受到极大的限制。而成本大是农业科技推广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农业科技传播的目的就是降低门槛,努力消除科技中一切不利于农民接受的因素,包括费用、风险等,回答和解决农民的疑虑,为农业科技成为时尚扫清障碍。

最后,建立开放的传播模式。开放是培育时尚的沃土。目前,行政命令仍是农业科技传播的主要形式,这种把技术“推”给农民的传播方式带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农民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与时尚的开放要求背道而驰。因此,建立开放的、互动的传播模式,为农业科技成为一种时尚提供了发育的沃土。

媒介路径。媒介的政府喉舌、市场主体和社会公器三重身份,决定了其应该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做到平衡。惟收视率是举的规则反映出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理念,容易产生媒介歧视。事实上,农业科技是一种公共技术,既有巨大的社会效益,也有长远的经济效益,只是直接受益者主要是农民,媒介是间接受益者。因此,媒介应该破除收视率的误区,发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为农业科技传播承担更多的责任。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中:首先,增加专业的农业传播机构及固定栏目,如建立农民的专业频道,以获利频道的收入对农民频道进行补贴,为农业科技传播提供良好的平台;其次,真正了解农民的需要,精心制作农业科技节目,不能为了完成上级任务而简单交差;再次,媒介在农业科技传播上要表现出应有的耐心和恒心。由于农业科技传播的效果具有滞后性,不能盲目以收视率高低决定节目的改、停;最后,挖掘传统媒介优势,积极运用新的媒介,提高媒介的科技传播能力。发展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利用其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展示农业科技传播的优势,丰富农业科技传播的内容。积极运用新的媒介,信息传播手段已经发展到网络和移动通信阶段,但这些新媒介优势并未在农业科技传播中得以体现,网络和移动通信的农业科技传播能力较差。

多元供给路径。农业科技传播需开阔视野、拓宽供给渠道。最有效的传播机制仍然坚持政府为主导,国家拨款为主渠道。

首先,积极引进资金,设立科技传播基金。鼓励民间、私人投资于农业科技传播事业。包括:一是引进涉农企业资金。企业参与农业科技传播表现为:产前提供种子、化肥等物质资料,产中的技术指导,产后收购,解决农民资金、技术和风险问题,达到产销有机结合。同时,也扩大了产业规模,实现产销“双赢”。二是发展各种民间技术传播组织。最有活力的传播体系是私人和政府部门之间的联合和协作,政府应加以帮助和扶持这些民间组织。其中农民专业协会等农民合作组织在农业技术传播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三是把科技成果直接拥有者引入传播领域,适时采用科技家教这种不拘一格的传播模式。即根据生产需要,农民主动自掏腰包“开小灶”,聘请农业科技成果的拥有者等到自己家中担任“科技家教”,面对面地接受指导。其次,鼓励农业科技传播部门兴办经济实体。第三,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支持农业技术传播项目。逐步探索建立县域担保基金,创新担保基金、担保公司和金融机构的合作方式,放大对技术传播项目贷款的信用额度,解决农业技术传播人员贷款担保难的问题[7]。

参考文献:

[1]罗必良.新制度经济学[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

[2]埃利奥特・阿伦森.社会性动物[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3]赵耀辉.加快农业科技推广的对策与途径[EB/OL].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网,2008-04-28.

[4]陈惠雄.快乐原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篇3

1.基础设施。我国农业的基础设施相对国外来说,还是比较薄弱的。不过随着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在现代化设备建设上也在加大成本的投入,因为农业机械化设备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到农业的生产,所以完善如水利设施、乡村公路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加大成本投入的同时,也要提高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农业在投入和产出上不成正比,基础设施的完善并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反而造成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2.资源环境。农业生产能力是否能得到提高和土地资源的丰富与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土地资源优渥,可耕种面积庞大,农业生产才有可发挥的空间。但是目前我国可耕种土地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珠江三角洲一带,受到工业快速发展的影响,耕地面积正在日益减少或者受到严重的污染。而在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可开发的土地更少,难度也更大。

3.科技创新。我国农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尽管一直在努力,但是据有关数据来看,现阶段的农业科技水平依旧很低,科技的利用率不足50%,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农业科技创新包括农业基础设施上的科技创新,农产品品种上的优化,以及农耕过程中有关播种,施肥,灌溉,收割等方面的创新。

二、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存在的问题

1.资源利用与产出率不高。我国在农业生产方面,对水土资源,农产品资源,科技资源,以及资金人力等方面资源的利用率一直不高。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一方面受到资源匮乏的影响,另外一方面因为基础设施的不合理利用,造成水土资源的浪费。还有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有些地区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产出率而过度依赖化肥和农药,造成了水土资源的污染,农田土壤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生态循环系统一旦被破坏将造成资源不可再生等严重问题。此外,对深加工投入的不足,使得即使有资源可以利用,但是农产品却没有一定的附加值,从而导致农产品的市场效益比较低。

2.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不够。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不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在高坪地区或者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可能成本投入大一些,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也就较强,而欠发达地区受到地域经济的原因,在科技创新上的力度还不够。整体来说,成本的投入并不代表科技水平的提高,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在农业科技创新上的力度还需要加强。第二是农业生产者对农业科技技术的需求不旺盛。大部分地区还是没有形成大规模耕作的趋势,农业生产者倾向于使用传统农耕设备,对水利设施,灌溉技术的需求并不高。

3.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农业科技技术的发展和利用需要将科学知识,科学成果得以宣传和普及,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受到国家政策,劳动者素质的影响,我国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上的效率并不高。首先是国家有关部门在落实相关政策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各个地区的差异,有些地区的情况复杂,在落实政策的时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次是受到城镇化的影响,大量农村人口外流,使得劳动者的素质降低,这对农业科技技术及其成果的推广普及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三、提升我国农业生产力的措施

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可以从基础设施完善、科技创新、增加深加工成本投入、引进大型农业企业等角度考虑。

1.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创新是国家的灵魂,更是农业得到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推手,所以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势在必行。首先,国家需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包括资金的投入和人才的投入。国家的财政政策中需要对农业的资金投入预算进行严格的把关,建立完善的资金投入和使用体系,还需要专门的人员和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国家也要加大科技人才培养的投入,与教育改革相结合,加大高校对于专门科技人才的教育,设立科技研究所,选拔优秀的科技人才进行集中培训。其次,农业科技的创新也要求农业部门和其他国家部门之间进行合作,在我国科技水平还不够发达的条件下,需要引进国外相关科技文献和科技技术,在研究先进文献和科技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为科技的创新做出努力。此外,也要对成本投入进行合理的管控。比如在一些高坪区可能成本投入已经相对比较大了,只是产出率不高,那为了提高该地区的经济效益,就可以在深加工上加大投入,使得农产品的市场价值得到提升。

2.加快科技创新体系的推广。现阶段,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我国在对水利设施上的建设,农产品品种上的优化,播种和灌溉技术上的改良,施肥耕作等操作上的进步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对科技创新体系以及创新成果的推广方面却没有得到良好的改善,这就要求国家有关部门需要加大科技创新的宣传力度,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创新推广的体系,比如宣传和监管部门体系,另一方面为了加快劳动者的接受和适应新科技的能力,需要完善教育体系以及制定优惠政策。这对科技创新体系的推广,科技及其成果的利用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组织农业科技工程。最后,农业科技工程的组建也有利于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首先,农业科技示范园等科技工程预示着我国在推广农技和农技产品上已经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其次,还需要加大企业和农业的合作,引进大型的农业企业,使得农业和市场开展有效的合作,尽快组织好农业市场交易信息网络等,这对于组织农业科技工程,加快农技的发展和推广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篇4

关键词:农民科技需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特点

建议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可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业生产效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丰硕但是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还远没有发挥出来据统计我国每年有2万多项科技成果5000多项专利成果产出但转化为商品应用的低于5%耀10%我国每年通过省部级鉴定的农业科技成果有6000多项而转化为生产力的仅为35%耀40%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70%耀80%水平[1]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直接接受者应用者和最终采用者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在动力农民科技需求得不到满足将大大限制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中占据主导地位农民接受和使用新的科技成果的意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推广成效[2]农业科研成果从研发到具体使用于实际生产中的过程也需要遵循市场运行规律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必须以农民的实际生产需求为前提才能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民对科技成果的需求受其本身的经济状况生活条件文化素质心理因素和价值观念等因素影响

1当前我国农民的基本状况

1.1经济现状

在我国农业属于弱质产业近年来国家取消了农林特产税给农民发放农业补贴但农业效益仍然较低当前农民的家庭收入来源结构单一家庭经济收入增长缓慢大多数农民家庭收入来自小规模的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以来农户耕地分布零散土地面积小种植和养殖的规模较小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易受自然条件影响从而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近几年的农用物资如化肥农药种子种苗等的价格不断上升使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同时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导致增产不一定增收农民纯收入增长缓慢总体上讲我国绝大多数农民都是刚达到温饱水平资本积累水平较低

1.2生活条件

农作物从种植到收获一般短则需要几个月长则几年才能收益近年来非农产业的逐渐崛起大多数农民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年轻力壮的农民劳动力都进入工厂工作其在工厂工作的工资比农业种植所得来的效益要多得多并且当月就有收入农村大量劳动力进城进厂工作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留在农村进行农业生产其理论基础知识薄弱思想固化具有安贫守旧从众等心理对新技术接受力较差[3]部分贫困山区自然资源贫乏农业生产缺水土地干旱严重土地荒芜面积较多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基础设施建设底子薄许多水利设施老化损坏有些还没有通电通网通公路信息闭塞制约了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从而阻碍了农民增收

1.3文化素质

据大多数学者研究表明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技术素质普遍不高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人口的文化程度但总体上仍然偏低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我国农村人口中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下的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1.62%其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只占0.5%农村劳动力缺乏系统的培训据中国信息时报显示中国农民中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有9.1%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不足5%[4]

1.4价值取向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低

其对农业科技信息的关注度低袁对科技的认知和操作能力理解程度普遍较低个人价值观和信念受到自身生活环境和交往人群的影响缺乏科学知识和正确的导向在接受新的科技成果时往往具有盲目性在选择农业科技新技术新产品时主要以经济效益作为主要的选择因素农民面对各种风险如产业结构趋同自然灾害市场价格变化等风险的承受能力较弱因而大多数农民采用新技术时持保守和谨慎的态度在见到采用者获得实际效益后才决定是否采用新技术价值观念上大多数倾向于目前的短期利益安于现状从众思想较强大多数农民满足于现在的种养方式对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并不关注盲目相信传统的生产实践经验

2农民科技需求的特点

我国农民的经济特征和生活条件决定了其对农业科技成果需求的特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的科技需求表现出新的特点农民采用的技术重点产业由粮食转向经济作物和养殖业农户技术来源渠道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不同地区农民技术水平的差距也在扩大

2.1相对分散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我国人均播种耕地0.16hm2每户耕地平均0.61hm2每个务农劳动力耕地只有0.49hm2[5]而且分散在4耀5块地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所面临的是分散经营规模极小的农户根据调查现阶段有77.8%的农户迫切需要能够增加产量的科技成果有65.0%的农户需要提高农产品质量的科技成果有51.5%农户需要能够降低生产成本的科技成果有35.7%农户需要能够减轻劳动强度的科技成果[6]

2.2多样化

农业是一门综合性的行业其涉及农林牧副渔加工等行业与金融财政水力气象科研环保运输农机等诸多部门存在广泛的联系相应地农业科技成果也渗透于农业的各个行业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还受到农户自身特征家庭收入土地特征农产品经营种类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农户的技术需求结构也不是单一的黄玉银[7]对我国13个省411个县5439户农户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最迫切需求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农户最多占37.9%最切需求良种及配套栽培技术需求的农户占25.2%最迫切需求施肥技术的农户占10.7%农户对果树畜牧蔬菜等方面的技术需求也各不相同对不同种类的农业技术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农民比较关心的是产前产中的各项农业技术同时对养殖技术信息技术也较为关注

2.3更新成本低

经济效益周期短由于农民生产规模小抵御风险的能力弱加之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强要使农民有效地规避风险这就要求农业科技成果更新要做到成本低周期短效益快才能加快推广速度扩大推广范围降低推广成本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3建议

3.1提高科技成果质量

提供给农民的科技成果要求兼具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技术难度少技术成熟实用等特点这样进步农民会率先试验获得成功后就会带动周围的农户采用反之科技含量不高产生的经济效益低农户不会乐于接受和采用甚至抵制且不成熟不实用的技术将会大大打击农民薄弱的经济承受能力挫伤农民接受新科技成果的积极性农业新技术研发部门应以研究轻简高效适用的农业新技术为主以降低农民学习和掌握运用农业新技术的难度提供给农民科学技术必须是成熟实用的只有针对农民的生产需求为农民提供行业内成熟完善的科学技术才能够避免农业技术推广成效不佳的困境先进成熟的科学技术也能够迅速帮助农民在短期内脱贫致富奔小康同样先进成熟的技术能够使农民减少不必要的投人和生产成本负担能够帮助农民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盈利当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取得一定成效时会吸引更多的农民模仿和学习从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及成效

3.2优化科技成果推广方式

据有关调查农户最喜欢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方式是农技员专家入户指导其次是科技培训和电视报纸再次是向亲朋好友和承包大户请教选择网络和典型示范的较少[8]因此在科技成果推广过程中政府要加大对农民采用技术的智力支持注重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指导产前组织专家对市场需求潜力进行预测引导农户正确决策产中委派科技人员进村入户进行技术指导实现优质高产产后及时多方开通销售渠道实现农民增产同时也能增加经济收入切实降低农民采用新技术的风险农业科技推广方式应重点围绕农民迫切需要的技术展开并通过专家讲座现场会科技示范活动等形式将新成果送达农户手中满足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9-11]

3.3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

农业科技推广人才是农业技术成果进行转化的主要动力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越高其推广的效果就越好广为农民所接受的科技成果推广方式是农业科技人员和专家入户进行农业科技指导因此要重视并加大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通过多方面多渠道提升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建立一支结构最优技术精湛数量众多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以确保农业技术推广效果

4结语

农户作为农产品生产的市场主体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采用中应充当主角由农民自主决策自行决定农业科技成果采用的方向和重点这是市场化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要求农户作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采用的主角农业科技成果就必须满足农户自身的利益和需求任何农业科技成果都是以农业科技成果需求方的应用为最终归宿只有在具体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应用一项农业科技成果才真正实现了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5

参考文献

[1]岳福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制约因素分析[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5145-48.

[2]韦志扬.我国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研究概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7袁35249页冤309714-9716.

[3]陈斐康松康涛.试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和对策[J].科研管理200425123-28.

[4]吴晶晶.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成效显著[N].中国信息报2007-10-15002冤.

[5]付华超杨飞.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对策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22-23.

[6]陆文龙王丽娟王晓蓉等.天津市农民科技需求意愿调查与实证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145-9.

[7]黄玉银.基于农户需求视角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方式转变研究[D].南京院南京农业大学2014.

[8]冯林芳.基于农民需求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完善研究院以余姚市为例[D].杭州院浙江农林大学2015.

[9]李世平南灵.制约农户科技有效需求的因素分析及对策探究[J].粮食经济研究2000537-39.

[10]李晓明龚传胜李冬等.大力开展农业科普活动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院基于安徽省农村科普活动的调查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1029171-74.

篇5

[关键词]农业多功能性 旅游农业 对策

旅游农业是指把农业和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农业设备、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经过规划设计,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从而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

旅游农业要面向农业旅游的市场需要,发挥农业的旅游功能。农业的旅游包涵休闲功能,但不仅仅局限休闲功能。

一、农业多功能性与旅游农业

1.农业多功能性

多功能农业是指农业不仅具有传统的粮食生产功能,还要为其他目标如生态保护、社会公平等目标做出贡献。我们认为,随着生产的发展,贵州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逐年下降,但农业在该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农业不仅具有传统的粮食生产功能,而且在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方面,能够促进农村社会公平公正稳定,改善区域直至全国大流域生态环境,维系农村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保留民族特色等诸多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2.旅游农业

旅游农业的内涵,是指旅游农业这一概念所具有的,并反映旅游农业特有属性的认识内容。据此,我们可以把旅游农业作如下表述:旅游农业是以农业为载体溉有农业生产功能,又有旅游活动功能的新型产业。旅游农业具有如下几个特有属性。

(1)具有农业和旅游业的产业兼容性

农业属于第一产业,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本来两者各有天地,互不相融。但旅游农业的出现,无论是其项目设置、设施装备,或是环境条件、经营管理等方面,都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兼容,并以此而区别于一般的乡村农业。

(2)具有田园风光和旅游景点的呼应性

旅游农业充分发挥一般农业田园风光的优势,因地制宜地加以艺术化改造,如绿化美化,地形改造,并适当设置雅致、简朴、自然的景点和实用、配套的设施,使田园风光得到点缀而增辉,旅游功能也因此而强化。

(3)具有生产功能和旅游功能的耦合性

旅游农业是两种功能的耦合,既具有生产功能,又具有旅游功能,即在向社会提供物质产品的同时,以其特有的田园风光、民俗风情让人们感受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乐趣,并达到体验生活、增长见识和措情益智、陶冶情操的效果。

(4)具有生产活动和旅游活动的统一性

农业是以种养业为主的物质生产活动,旅游业是以观光、休闲为主的精神文化活动。这两种活动过程,在过去,一般都是分别在不同的场所展开的。旅游农业则是同时在同一场所使两种活动过程协调一致。

(5)具有物质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互补性

农业追求的是物质生产价值,旅游业追求的是精神文化价值,两者的效益是通过各自的价值得到体现的。旅游农业则可以实现两种价值的互补,即旅游农业一方面以其可观赏性和可参与性使农业的附加值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又以其生产性和文化性使旅游业价值获得支撑和延伸。

二、贵州旅游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1.贵州发展旅游农业的背景

从资源禀赋上看,贵州是自然与人文合璧的结合。占全省面积92.5%的山地、丘陵和占73%的喀斯特地貌,使贵州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喀斯特王国”。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中蕴藏着久远的历史传统与多样性的原生态文化、堪称“文化千岛”。贵州的自然与文化保持着较好的原生状态,这使得贵州具有给游客创造与众不同的全新体验的资源条件。

从现实来看,贵州是中国少数民族主要的聚居区之一,以农业经济为主,工业化程度较低,是中国最欠发达的省份之一。通过旅游农业的发展,可以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2.贵州发展乡村旅游的现状

根据2007年8月贵州省旅游局组织乡村旅游典型村寨调研各地州提供的《贵州省各市、州(地)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调查表》(以下简称《地州表6》)、《典型村寨的入户调查表》的数据,目前贵州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如下:

据统计到2006年底

――全省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村寨数共计575个;

――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户数达6184个;

――开展乡村旅游经营直接从业人数60998人次;

――开展乡村旅游经营脱贫人口数175097人;

――乡村旅游人员培训已达70878人次;占旅游从业人员比例平均达56.7%;

――政府用于村寨交通基建投资的金额达25.9亿元;

――全省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达1617万多人次,其中境外游客达9万多人次;

――乡村旅游总收入达近63.38亿元(十五期间我省旅游总收入为47.3亿元);

――乡村旅游人均收入达2070元。

其中,黔东南、遵义地区以及黔南地区分列乡村旅游总收入的前三名,各区收入分别为:47.89亿、10亿、2.5亿。

表1 2006年各地州市开展乡村旅游具体情况表

三、贵州旅游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省的旅游经营者已经比较敏锐地注意到乡村旅游的发展空间,但自发增长期的乡村旅游还存在很多问题。

1.各自为政的现象严重,品牌效应差

我省在旅游农业的开发过程中,很多都是农民一家一户在实践中去摸索经验,主要属于自发的、分散的、粗放的小农个体经营形式,其产业意义不大。没有把旅游接待地能够吸引游客的农家风味、人居环境、服务水平等放在重要位置。

2.项目缺乏规划和策划,盲目性过高

出于资金缺乏,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充分的论证规划和策划就匆忙上马,开发中只重视规模,粗制滥造,许多旅游农业开发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急功近利。倡导和实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迫切需要的。

3.管理不够规范,服务水平不高

农业旅游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不健全,农业部门、旅游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在管理上还不够协调。旅游区的道路建设、配套设施建设、管理服务用房等用地结构和布局还比较散乱,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各行其是。游客的餐饮、住宿、娱乐、安全、卫生等方面还不规范。

4.科学规划重视不够,同质化严重

目前,我省旅游农业基本上是以乡村企业、农民自主建设开发为主,缺少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项目设计雷同,布局不尽合理,功能不配套,市场定位不明,简单仿效,粗放经营,在开发建设上随意性较大,存在着一定无序性和盲目性。

5.产业化层次低

第一,对农业的旅游资源保护不够。旅游产品大都以农家乐之类为主,产品化程度低。

第二,市场是区域性周边市场,市场定位还存在相当大差距。以自驾旅游市场为主体的农业旅游的局限性必然影响旅游农业产品的销售。

第三,作为旅游产业良性循环机制有待形成。

6.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原生态破坏严重

我省在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由于一些地方官员和开发商的急功近利,甚至还有贫困地区人民渴望通过旅游改善生活而盲目开发,普遍缺乏科学的规划与管理,开发旅游的积极性和热情就变成了一种破坏力。

四、贵州旅游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我省旅游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充分地意识到积极发展旅游农业,在为游客提供一种深度文化体验的全新旅游产品的同时,又极大地加快了广大农村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因此,只有进一步完善旅游农业的开发措施,创新发展模式,才能实现旅游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整合资源,挖掘内涵,突出特色,培育品牌

我省旅游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在开发过程中要突破区域局限,突出特色,多方位、深层次地开发产品,深刻挖掘旅游农业资源的文化内涵,增强产品吸引力和竞争力,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根据现有资源分布情况和农业的季节性特征,开发不同主题的旅游产品,构建旅游农业品牌。

2.长远规划,科学策划,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在我省的旅游农业开发中,要通过系统规划,有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认真科学地策划好旅游开发项目;在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中,要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文章,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艺术格调,成为展现当地社会生活与旅游文化的一个窗口。

3.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旅游设施

目前,旅游农业开发建设资金主要依靠政府组织投入,经济实力不强。在旅游农业发展中,应拓宽资本投入渠道,形成政府投入、群众投入、社会投入相结合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格局。引进先进的旅游农业开发、管理和服务方式,提高其竞争力。要加强旅游农业地基础设施与旅游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环境,解决好交通、食宿、卫生等问题,以便开展“一条龙”服务,延长游客停留时间,获得经济效益。

4.挖掘亮点,坚持“特色”开发之路

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建设,应坚持特色原则,将“特色”作为乡村旅游资源的“卖点”,避免随波逐流,千景一面。目前,贵州省一些著名的乡村旅游景点,例如贵阳市小河金山生态农业观光园、花溪区的镇山村、乌当区香纸沟等,正是由于突出了“特色”,吸引了大批游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5.发掘农业资源的多功能,加大产业化层次

农业产业功能。这是从农业的一般功能来说的。农业为游客提供体验、休闲平台,同时,提供优质、绿色、生态、安全、健康的农产品,满足游客对休闲食品、安全食品的需要。

休闲游憩。乡村多宁静,空气好,民风纯朴,对休闲养生是极好的去处。同时,游客在休闲过程中,观光、休闲、体验、娱乐、度假等各种活动和服务于一体。起到修身、养生、静心、养神的最佳效果。

观光学习。游客通过对旅游农业产品的了解,充分了解农业文化、学习农业知识、参与农业生产活动、感受农业景观的户外体验。与此同时,游客的参与加深了对环境保护的认同,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自然景观生态。

体验养生。休闲农业区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新鲜的空气,宁静的空间,生生不息的动植物,遍地绿色的草木,以及随处的鸟语花香,是最适合调剂身心及养生保健的场所。

6.努力实现旅游农业可持续发展

发展旅游农业,不仅能为游客提供新的活动空间,还能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格局,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获得旅游业和农业的双重效益。旅游农业的基础是农业体系内部功能的良性循环和生态合理性。在旅游农业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特征,坚持走生态效益型道路,重视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相结合,实现旅游农业可持续发展。开发与保护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近几年来,城乡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环境、发展旅游产业的需求日益增强,这为旅游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源条件。我省丰富的旅游农业资源又为发展旅游农业提供了优越的基础条件。由此可见,我省旅游农业开发潜力很大,必将蓬勃发展,成为一项生命力强大的新型产业。

参考文献:

[1]马勇,舒伯阳.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方法.案例[J].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陈文林,翟虎渠.旅游农业[J].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魏小安,刘赵平,张数民.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大趋势[J].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4]王兴斌.旅游产业规划指南[J].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5]李长荣等.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篇6

由于可靠性鉴定试验结果对产品的生命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对可靠性鉴定试验结果的可信度非常重要,加强对可靠性鉴定试验的监控很有必要。不同的农业机械产品,其可靠性鉴定试验,须根据具体机型,采用相应的试验方法。不同的试验场地,监控的措施不同。

1.试验室或试验场(或称标准场地)可靠性鉴定试验

按可靠性鉴定试验规范,在可控条件的试验室内或在标准的试验场内进行可靠性鉴定试验。在标准场地试验,如台架试验、标准池试验等,应将相关的各组试验数据自动全程记录存盘;对于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农业机械可靠性鉴定试验,可以通过对电能表进出电源线进行铅封并拍照来加以控制,根据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和可靠性试验期间的耗电量,可以推算出机器的实际工作时间(如排灌机械、水产养殖机械、干燥机械、粮食加工机械、饲料加工机械等)。在进行试验时,为增加可靠性试验的可信度及安全性,应增加一套网络监控摄像系统,用于远程监视并存档,记录产品可靠性试验整个过程,全面掌握现场试验情况。

2.现场可靠性鉴定试验

一般在田间或野外进行,试验条件的可变性较大,对可靠性鉴定试验结果的影响相对大些,试验监控也存在一定难度。对于移动式的、在不同地点进行现场作业的、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农业机械可靠性鉴定试验,可结合产品实际使用情况,由有资质的熟练机手负责操作,在检验人员监督下进行可靠性鉴定试验,可以通过加装计时器、油耗计等,把内燃机的工作时间、油耗等进行实时累计记录,通过监控内燃机的工作情况来监控样机的可靠性鉴定试验(如耕整机械、播种机械、栽植机械、收获机械等),同时记录样机的作业效果,并对作业前后的现场进行拍照留存。由于是现场作业,同时要求现场试验人员记录试验地点、试验地户主姓名和联系电话,检验监督人员可通过电话访问,核实对样机的试验情况。

可靠性鉴定试验期间,监督检验人员应不定期的对试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不预先通知试验人员,采取突击检查的方法,检查原始记录、样机状况、试验录像或现场试验照片等,及时掌握可靠性鉴定试验的情况,如发现疑问应及时处理。

二、可靠性鉴定试验注意事项

对于可靠性鉴定试验的样机的信息应进行全面记录,包括样机型号、出厂编号、生产日期,配套动力型号及其出厂编号和生产日期,关键零部件型号及其出厂编号和生产日期,样机外观和运转情况等,并对机器的关键零部件进行铅封并拍照,充分掌握样机原始状态情况。记录试验情况的原始记录表格应设置合理,表格包含的试验信息量要全面,应能详细记录样机每天的试验情况。试验过程中如样机发生致命故障或严重故障时,试验人员应保留现场,并拍照存档,以备核查。

篇7

关键词:农业专家大院;技术推广;对策

1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专家大院技术推广的现状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专家大院是一种新型的农技推广模式。1999年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宝鸡市政府合作,突破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束缚,最先探索出了一种新型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部为促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的转化能力,于2003年开始将农业专家大院的模式向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进行推广。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各园区农业专家大院得到了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促进了周边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目前,农业专家大院的技术推广工作已趋于成熟和完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在不断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现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专家大院技术推广的现状分析如下。

1.1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专家大院的总体概况

目前,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专家大院建设的总体情况较好,只是东、中、西部略有差别。

1.1.1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布局现状

据2005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年度报告的统计资料我国3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规划面积为72.29万亩,已建成面积57.70万亩,占规划面积的79.82%。其中,位于东部的12个园区,核心区规划面积为36.88万亩,已建成面积33.61万亩,占规划面积的91.13%;中部11个园区,核心区规划面积为19.01万亩,已建成面积13.03万亩,占规划面积的69.05%:西部13个园区,核心区规划面积为16.40万亩,已建成面积10.96万亩,占规划面积的66.83%,覆盖了全国的所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园区的区域总体布局比较合理。

1.1.2专家大院的基础设施现状

各园区农业专家大院为了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与应用,都十分注重农业专家大院的基础建设。到2005年底:①在专家队伍建设方面,3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专家大院中,聘请的专家总人数为1627人,其中东部地区聘请的专家人数为973人、中部为340人、西部314人;常住专家总人数为515人,其中东部为232人、中部为166人、西部为117人;专家大院管理人员共429人,其中东部为148人、中部为116人、西部为165人。管理人员与专家总数之比:全国为1:3.8、东部为1:6.6、中部为1:2.9、西部为1:1.9。②在硬件建设方面,科研楼建筑面积总计129982平方米,其中东部为37312平方米、中部为60100平方米、西部为32570平方米;专家公寓总建筑面积为57016平方米,其中东部为10138平方米、中部为34560平方米、西部为12318平方米。与2004年农业专家大院的统计资料相比,聘请的专家总人数比2004年的1650人减少了23人;常住专家比2004年的869人减少了354人,只有2004年的59%;管理人员数比2004年的399人增加了7%;科研楼建筑面积比2004年的5.9万平方米增加了一倍多。③在软件建设方面,36家农业专家大院中与相关大专院校建立稳固合作关系的有34家,建立专门人才激励政策的有28家,农业专家大院是独立法人的有7家。除此之外,各农业专家大院还建立了新型的人才聘用制度以及动态的管理办法。

另外,农业专家大院在信息化方面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在3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专家大院中有30个农业专家大院建立了自己的国内网站,其中4个拥有自己的国际网站。电话、电视机、手机、电脑、传真等已成为各农业专家大院必备的通讯设备。个别农业专家大院还设有农村信息村村通工作站、热线电话以及监视监控系统。

1.2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专家大院运行概况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专家大院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的,它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有效地带动了周边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增收。同时,也加快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起了积极的作用。

1.2.1农业专家大院技术推广的模式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各园区农业专家大院都积极地探索出了比较适合自身特点的技术推广模式,主要是由专家大院的农业专家与龙头企业、农民、农业中介组织、基地、市场等通过不同方式整合来合作发展。目前,在同一个园区农业专家大院中同时具有多种技术推广模式,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典型的技术推广模式有:“专家+农户”模式,如黑龙江哈尔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专家大院:“专家+农业中介组织+农户”模式,如四川乐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专家大院、吉林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专家大院;“专家+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如重庆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专家大院、湖南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专家大院、吉林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专家大院;“专家+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如天津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专家大院、湖南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专家大院、重庆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专家大院。

1.2.2农业专家大院技术指导的方式

目前专家大院技术指导的方式多采用以下几种方式:现场方式,即专家与企业或农户通过基地示范、田间培训、下乡入户等方式进行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培训班方式,即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聘请专家讲课等方式进行指导。另外,还有其他一些技术指导方式,如发放技术资料、远程培训、电话咨询、技术承包等。

1.2.3农业专家大院技术推广的特点

各园区农业专家大院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以自己的优势带动了当地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具体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业专家大院是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与应用的示范基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专家大院侧重于产、学、研一体化,农业专家针对企业和农户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来决定技术研发的方向,然后向企业和农户进行推广,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同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专家大院通过其示范带动作用,使周边地区的农业增效、农户增收。

其次,农业专家大院是农业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的催化剂。农业专家大院通过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机制,使科研人员所研究的正是企业和农户所需要的,实现了科研院所与市场的有效对接,为科研机构的改革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第三,农业专家大院是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力。农业专家大院通过引进一些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种养项目、农产品加工项目、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项目,带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了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

1.2.4农业专家大院技术推广的成效

第一,农业专家大院的建设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新技术的应用,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据统计,2005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共引进新项目462个,开发新项目303个,引进新技术587项,新品种1585个,新设施1651套,推广新技术600项,推广新品种1050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专家大院作为农业科技集成、成果转化及示范的载体,已成为农业新技术开发、转化、推广的重要基地。另外,园区农业专家大院在企业孵化和技术培训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5年,专家大院共孵化企业402个,培训农民693295人次。

第二,农业专家大院通过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提高了农产品的竞争力。农产品质量的优劣关系到人类身体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农产品质量越来越成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农业专家大院自建设以来,积极引进新的实用技术和国内外的优良农产品品种,通过试用和试种环节,目前一些新品种已经开始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提高了我国农产品的质量与市场竞争力,改善了农产品的结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地区农民收入的提高,使科技兴农的观念深入人心。

第三,农业专家大院通过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各园区农业专家大院结合自身的产业化开发和经营,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对农民的培训,把科研成果和专业技术传授给农民,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如黑龙江哈尔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专家大院以示范基地为样板,结合生产劳动,利用田间地头和养殖加工现场向农民讲授播种、施肥、育苗、养殖等生产技术,进行具体操作的技术指导,使参加培训的农民都能熟练地掌握特色产业的生产技能。另外,专家大院还利用农闲时间,办班系统培训,把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适用技术应用结合起来。向农民讲农业发展的前景、农民致富的门路、农业综合生产模式以及专项生产技术等,使农民明确了方向、开阔了思路、学到了技术,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改变了其传统的生产观念和种植方式,使他们成为农村致富的带头人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

总之,大多数农业专家大院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各个方面都逐渐地变得成熟与完善,在推广科学技术的同时也推动了农业与农村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专家大院技术推广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资金问题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专家大院的项目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的专项资金、,地方政府的财政配套资金和单位自筹资金。一般上级的投入资金比重较小,且争取的难度较大,因而,专家大院项目建设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自己筹融资。而大部分园区农业专家大院属于民营企业,筹融资难度较大,因此,获得的资金投入较有限。另外,随着专家大院建设的不断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而有限的资金投入势必会倾向于生产及产业开发,对于项目实施过程中研究性的技术投入就会减少,从长远来看会严重制约了园区农业专家大院的发展。

在资金的使用方面,大部分园区专家大院缺乏计划性,着重于基础设施建设,而忽视软件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在资金管理方面,由于园区管委会的上级主管部门处于多元状态,使得这些部门的具体责权不明确,不利于农业专家大院的发展。

2.2人才问题

农业专家大院能否持续发展,人才是关键。人才引进的如何会直接影响到项目实施的好坏。可以说引进一位好专家,就能发展一个好项目,带动一个产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大多数园区农业专家大院的技术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的专业科研人才匮乏,大部分专家是通过临时聘请或兼职方式引进的,真正到园区安家落户的专家较少。另外,现有的科技人员的知识结构也不合理。因此,人才紧缺是大部分园区农业专家大院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不能为专家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尤其是科研环境,这直接影响专家的聘用。其次。农业专家大院对人才的激励及约束机制不健全,对人才的吸引力度不够,无法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导致农业专家大院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不足。再次,许多农业专家大院缺乏稳定专家队伍的措施,使专家与专家大院之间很难建立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关系。

2.3运行机制问题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专家大院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推广模式,其运行机制还不完善。目前,大多数农业技术推广基本依靠具有公益性的政府投资,农业专家大院、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市场连接程度不够,使得农业专家大院开发的某些技术不适应市场,农业专家大院与企业在技术环节上脱钩,龙头企业的技术辐射也就成了企业自身行为的自然延伸,示范作用不明显。农业专家开发的新技术、新成果不能被企业和农户采用。延缓了农业技术成果的转化。

2.4技术推广与创新问题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专家大院由于与科研院校和专家联系不够紧密,科技资源受到限制,因而其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薄弱。另外,农业专家大院与当地农民专业协会对接不畅,尤其是农业协会与合作经济组织对接不够,影响了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2.5政策扶持问题

目前,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专家大院的建设缺乏明确的支持政策。主要表现在:大多数的园区农业专家大院没有享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配套扶持政策,这些扶持政策包括:土地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财政专项资金扶持政策、信贷政策等。具体体现在:第一,入驻园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无法享受国家关于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系列优惠政策,因而导致园区农业专家大院的招商引资成效不大,影响了农业专家大院的建设资金的筹集和投入;第二,国家对园区入驻的企业、农业专家大院项目的营业税、所得税还没有实施像高新技术开发区那样的优惠政策:第三,在科技支持政策方面也缺乏明确、稳定的支持渠道和专项资金。

3 完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专家大院技术推广的对策建议

为促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专家大院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农业专家大院推广的效果,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3.1加大对农业专家大院的资金扶持力度

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农业专家大院发展的主要因素,建议通过增加项目资金、财政扶持、加大农业开发资金投入等手段。打破农业专家大院技术对接过程中的资金瓶颈。对于示范作用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同时,帮助农业专家大院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利用创业、投资、担保、贴息等市场手段,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3.2加强人才引进,增强农业专家大院发展的后劲

农业专家大院是以人才为基础,以技术为核心的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农业专家大院能否持续地发展。关键在于要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因此,建议农业专家大院要主动与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

紧密联系。拓宽融资渠道,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把人才引进来。另外,进一步完善农业专家大院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科研环境,建立一种有效的人才激励与保障机制,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使科研人员在农业专家大院能安心地工作,无后顾之忧,留住人才。并利用他们的技术力量对园区内的企业人员和农户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整个专家大院科研人员的科技素质,增强专家大院发展的后劲。

3.3不断完善农业专家大院的运行机制,增强其发展的动力

农业专家大院在运行中要按照“政府引导、专家指导、企业运作、中介参与、农民受益”的原则,不断完善农业专家大院的运行机制。具体讲就是:政府要加强组织管理。制订促进专家大院发展的各项政策,完善专家大院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引进项目、吸引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另外,园区管委会要继续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和信息网络建设,为企业和农民提供有效的信息和科技服务,使专家、中介、企业与农户在市场上能有效地对接,提高专家大院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促进企业与农民增收,同时也增强农业专家大院发展的动力。

3.4进一步加强与技术依托单位的合作,不断提高农业专家大院的科技创新能力

要提高园区农业专家大院的科技创新能力,首先要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加强引进科技项目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以及有利于农业专家大院发展的新项目和新技术,加强技术来源;其次,定期进行园区农业专家大院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科技素质,增强自我创新的能力;第三,不定期地组织园区内技术人员去国外进行参观考察,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或邀请国外专家到园区来参观指导,交流经验,加快农业专家大院科技创新的步伐。

篇8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信息技术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

摘要:本文分析当前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计算思维的概念及其发展,提出了农业院校以计算思维为指导的三层次计算机课程设置体系及各层次教学中计算思维教学的具体内容,为农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提供了一种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为目标的新模式。

关键词 :计算思维;农业院校;计算机课程;课程设置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5—0034—04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项目“培养计算思维能力、服务农林院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建设”(项目编号:2-11-ZXM-09)。

收稿日期:2014—01—08

作者简介:陈争光(1973— ),男,湖北黄陂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信息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实验室管理,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及管理。

衣淑娟(1965— ),女,山东栖霞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信息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机及农业信息化。

冯惠妍(1980— ),女,黑龙江肇源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信息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空间数据库。

计算机科学已经成为支撑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的最重要的信息基础科学,计算机科学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力和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标志。[1]但是,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各个高校的开展,计算机课程教学在各个高校的重视程度均比以往有所下降,体现在教学计划中最明显的特征是计算机课程和学时数的大量减少,课程性质也由原来的必修课和限选课变为选修课。计算机课程的重要性得不到专业课教师和学校教学主管部门的重视,计算机课程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这样一种错误观点:计算机仅仅是工具,而不是科学,这是典型的“狭义工具论”观点。这种观点会使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认识淡化,无助于学生对计算科学中最重要的、核心的思想与方法的掌握,无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尽管如此,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各高校包括校领导在内的教学主管部门的领导以及专业课教师大都存在这种“狭义工具论”的认识倾向,这部分人的错误认识严重影响了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完整性。

其次,由于我国对于高中和义务教育阶段的计算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没有统一要求,造成新生计算机应用水平良莠不齐,这种现实情况给各个高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此外,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基本是一个大杂烩,其内容是诸如操作系统原理、网络原理、数据库原理等多个专业领域的浓缩,学习内容很繁杂,对于简单的内容,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对复杂的内容,学生又不能及时理解,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加之学时一再压缩,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基本上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所有这些情况掺杂在一起,使学生理解和消化这些知识存在一些困难,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厌学情绪。在国外,这种情况也存在。学生在学习程序设计类课程时必须面对纷繁复杂、晦涩难懂的语法现象,在学习过程中,有近一半的学生选择放弃;而且,试图通过抄袭或者其他违规行为完成课程的学生不在少数。许多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整个计算机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从未体会过“使用计算的相互影响有效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成功的喜悦。[2]

二、计算思维研究进展

(一)什么是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CT)一词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周以真教授于2006年提出,其定义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去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行为。[3][4]

科学思维有三种形式:理论思维、实验思维和计算思维。其中,理论思维以数学为典型代表;实验思维也叫实证思维,以物理和化学为典型代表;计算思维是早已存在、只是最近几年才提出并逐渐被广大科技工作者重视的一种思维,主要以计算机科学为典型代表。现在普遍认可的观点是,理论科学、实验科学和计算科学是拉动人类文明进步和科技发展的三驾马车。这种认识得到美国联邦政府以及广大企业的一致认可。

(二)计算思维在美国的重视与发展

2005年6月,美国总统信息技术咨询委员会给美国总统提交了一份报告——《计算科学:确保美国的竞争力》。[5]报告认为,计算科学是一门能促进其他学科发展的基础学科。从最近一个世纪的科学发展史来看,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结果均或多或少地运用了计算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该报告给总统的建议是,必须将计算科学的发展重新重视起来,并且将其置于美国科技发展领域的核心地位,予以优先支持。

自此以后,美国政府极其重视计算思维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计算科学发展的培养和投入。在2007年,美国启动旨在改变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内容的国家教育计划(CISE Pathways to Revitalized Undergraduate Computing Education);美国NSF于2008年启动了Cyber-Enable Discovery and Innovation计划,并投入巨资,推进该计划的实施。NSF认为,该计划的实施会促进计算思维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美国科技领域产生重大成果。[6]时隔3年,NSF于2011年再次启动The Computing Educ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试图通过该计划的实施提升小学、中学和大学低年级师生的计算思维能力。[7]

(三)计算思维在国内的发展

计算思维是计算科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依据周以真教授的定义,计算思维内容包括问题求解、系统设计和人类行为理解等。徐志伟认为计算思维是地球上每个公民都应该具备的一种思维能力。[8]2009年,中科院信息领域战略研究所组织编撰了《中国至2050年信息科技发展路线图》,[9]该路线图对21世纪基于计算思维的信息科技的发展趋势、目标任务等做了详细的阐述,建议政府和教育部门对计算思维给予足够的重视。报告认为: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解决科技难题、保持国家竞争力的基础。这是对当前计算机教学领域存在的“狭义工具论”观点的有力驳斥。新一轮基于计算思维的高校计算机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将计算思维培养与传统的计算机课程教育相结合、与学生的专业课教育相结合、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克服普遍存在的“狭义工具论”的偏见。

2007年11月,中科院自动化所的王飞跃教授在《从计算思维到计算文化》等多篇论文中对周以真教授提出的“计算思维”进行了深入分析。他建议各级政府对“计算思维”的研究给予经费支持,并希望我们能借“计算思维”的东风,尽快把中国的人情世故的“算计文化”转变为科学理性的“计算文化”,以提高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10]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计算机科学代表团出访美国考察之后得出结论:计算思维是美国计算机科学界的一个最具基础性和长期性的思想。[11]由此可见美国对计算思维研究的重视程度。

2010年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的首届“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课程研讨会”,重点讨论了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质量。研讨会后,发表了关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该声明从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基础性地位、计算思维培养的核心任务、大学计算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设置等方面为全国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3]

三、农业院校计算机课程设置

(一)农业院校计算机课程设置调查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基本采用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2006年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基本要求)来确定本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课程设置。国内较知名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采用2+X模式,即大学生在4年中学习两门必修课、选修一门或多门其他计算机相关课程。而地方二本院校由于其培养计划的要求,大多采用1+X的课程设置方式。[12]

我们对全国大部分农业院校的计算机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电话调研,各个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大学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均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这门课程基本上是必修课程,平均学时为54学时。

对于不同的农业院校,第二门计算机课程设置差别较大。课程主要集中在各种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方面,不同专业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上述课程中选择适合自己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的课程,课程性质有选修,也有必修,平均学时为56学时。

近年来,各地方院校,特别是地方农林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时量呈不断减少的趋势。农林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是国内大部分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的一个缩影。计算机课程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课程改革必须进行。改革不一定成功,但不改革必然灭亡。所幸的是,计算思维概念的提出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线生机。

根据《基本要求》,结合农业院校的教学内容和特点,我们提出了如表1所示的农业院校三层次计算机课程建议体系方案。

(二)各层次课程教学要求

1.大学计算机基础

现阶段,随着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提前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大学新生在入学时已经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大学生在使用网络获取信息、网络购物、即时通信、游戏、计算机基本操作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因此,作为表1中第一层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不能从基础的键盘鼠标操作开始。但是,由于高考科目中对计算机课程没有任何要求,义务教育及高中阶段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受到高考指挥棒的指引,各个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课情况不容乐观。新生入学时在计算机基础应用方面仅停留在一些简单的操作方面,掌握的知识不够系统和深入。因此,以计算思维为指导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计算机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大学计算机基础”中大量的计算机名词、繁杂的计算机硬件细节、毫无用处的软件分类使该课程的教学过程变得枯燥乏味,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因此,必须对此进行裁剪,突出基础核心内容的理解。例如,对于操作系统功能的讲解,可以通过简单的、典型的、易于理解的日常生活实例来进行。实际上,计算机中的许多算法都是来自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比如,计算机中的队列完全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排队,计算机网络中的邮件发送也是和日常生活中的收寄邮件过程极其类似。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讲解计算机中的复杂概念和算法,既便于学生理解,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专业学习中的意识。

2.程序设计类课程

长期以来,人们的普遍认识是,学习程序设计类课程就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其实并不尽然。但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是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极佳载体。对大多数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理解程序设计比学会程序设计更重要。基于程序设计的算法可以培养学生建立模型的习惯,而不是就事论事的方法。[3]乔布斯在1995年的一段70多分钟的访谈视频中谈到计算机编程时说到:所有美国人都应该花一年时间学习一门编程语言。学习法律的人不一定非要成为律师,但法律能够教会人们一种思考方式。同样,学习编程的人不是一定要成为程序员,但编程能够教会每个人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所以,美国应该把计算机科学看成基础教育。[13]

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算法的实现、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对程序设计语言语法的深刻理解。在讲解程序设计语言时,教学重点应该突出语言中基础知识的介绍:程序的开发与执行过程,注释的作用,标识符作用及命名规则,变量,数据类型及其转换,数组,字符串,分支结构,循环结构,基本输入/输出,函数概念、作用及使用。

3.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作为第二层次中的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程,一般在文科管理类专业中开设。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程是计算机课程教学体系中“管理信息系统”领域的核心课程,同时,也是与各相关专业应用结合得比较紧密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具体开设的课程可以是VFP程序设计、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PowerBuilder数据库开发及应用等。数据库技术教学除了讲解基本的程序设计语法之外,重点要介绍数据库的概念、数据表、视图、存储过程、约束、触发器、数据的插删改查等与数据库技术密切相关的概念和技术。在讲授这些内容时,应该结合应用实例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而不是熟练掌握这些技术,因为有限的学时不可能使学生熟练掌握某一课程的所有知识和技能。在介绍数据库基本理论的同时,应该把利用数据库的方法和思想求解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放在突出的位置,使学生领悟应用系统级的问题求解方式,培养学生软件工程的思想,达到计算思维能力提升的目的。

4.第三层次课程

事实上,第一、二层次的课程尽管体现了计算思维教学的思想,但是,课程本身并没有显示出太多的农业院校特色。原因有两个,其一,第一、二层次的课程更多的是一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一种思维的培养,是为将来的深入学习做准备。其二,第一、二层次的课程是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和第二学期开设的,在这一阶段,学生并没有太多的数学和专业知识储备,专业知识很欠缺,在第一、二层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阶段涉及过多的专业知识只能适得其反。到了第三层次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数学知识,对本专业也有了大致的认识和了解,为第三层次的课程开设打下基础。

表1中第三层次列出的课程是最能体现高校特点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是计算思维教学的较高层次。在农业院校,第三层次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能力。农业院校各农科专业应该选择适合本专业特点、能为本专业科研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计算机课程,强化各学科专业和计算机科学的融合,借此大力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在农业院校,第三层次课程可以以专题的形式开设课程。对于农业信息化技术、数字农业技术等课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安排教学内容:[14]农业数据处理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农业数据统计分析、3S技术、农业信息采集技术、农业信息网络技术、虚拟农业、精准农业、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农林专家决策支持系统、农业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系统、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等。

此外,Web技术、Windows编程技术等偏重于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也可以安排在第三层的课程中,这不仅满足了少数学有余力并且渴求计算机知识的学生的需求,更为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机会。

四、结束语

作为三大科学思维方式之一的计算思维,与人们的日常学习和工作密切相关。将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真正融入农林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还需较长时间的摸索,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努力,特别是需要广大农科院校从事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将计算思维的精髓融入到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融入到学生的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广大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精神的感召下,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春天很快就会到来。

参考文献]

[1]中国计算机学会.2010中国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报告[R].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Denning,P.J.Great Principles of Computing[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03(11).

[3]何钦铭,陆汉权,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解读[J].中国大学教学,2010(9).

[4]Wing,J.M.Computational Thinking[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06(3).

[5]Benioff,M.R,E.D.Lazowska.Computational science:Ensuring America’s Competitiveness[R].2005.

[6]Jackson,A.Cyber-enabled Discovery and Innovation[J].Notices of the AMS,2007 (6).

[7]NSF.Computing Educ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EB/OL].http://nsf.gov/pubs/2010/nsf10619/nsf10619.htm.2011.

[8]袁开榜.二十一世纪,人们应该具有计算思维能力[J].计算机教育,2011(3).

[9]Li,G.Information Scsience & Technology in China:A Roadmap to 2050[M].Beijing: Science Press,2011.

[10]王飞跃.从计算思维到计算文化[J].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07(11).

[11]孙家广.计算机科学的变革[J].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09(2).

[12]龚沛曾,杨志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计算思维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2(5).

篇9

有观点认为,《物权法》第一百八十四条第(二)项规定,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可以抵押,但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笔者查询现时的法律得知,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集体土地使用权有两种。一是《物权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乡镇、村企业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单独抵押。以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其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抵押。也就是说,乡镇、村企业的厂房与其占用范围内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一并抵押,不得分别抵押;二是《担保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承包人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荒地的土地使用权可以抵押。也就是说,因承包取得的集体荒地的使用权可以抵押。因此,农民名下的集体建设用地上的房屋不属于法律规定的可以抵押的范围,故不可以抵押。

农民名下的集体建设用地上的房屋与《担保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无相关性,但与《物权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有相关性,笔者试通过对此规定作文义解释、当然解释和社会学解释,来探析农民名下的集体建设用地上的房屋是否符合其规定。

对《物权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的文义解释。法律解释必先由文义解释入手,且所作解释不能超过可能的文义。文义解释又称语义解释,指按照法律条文用语之文义及通常使用方式,以此阐释法律之意义内容。因此,对《物权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的文义解释:一是只有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及其占用范围内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才可以抵押;二是除宅基地外的集体建设用地上的与厂房具有相似功用的生产经营性房屋,都可以与其占用范围内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抵押。

对《物权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的当然解释。当然解释,指法律虽无明文规定,但依规范目的衡量。其事实较之法律所规定者更有适用理由,而径行适用法律规定之一种法律解释方法。因此,对《物权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的当然解释:乡镇、村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两相比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虽然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发挥的作用不如乡镇、村企业,但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与乡镇、村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功用相同,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补充,都为活跃市场和创造社会财富作贡献,“举重以明轻”,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及其占用范围内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尚且可以一并抵押,农民名下除宅基地外的集体建设用地上的与厂房具有相似功用的生产经营性房屋,也可以与其占用范围内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抵押。

对《物权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的社会学解释。社会学解释须以文义解释为基础,在文义解释得出复数解释结果的情形下,才能进行社会学解释。即预测不同解释结果将产生的社会效果,选择其中产生有利于社会、经济、道德秩序和公序良俗的社会效果的解释结论,摈弃其中将产生不利于社会、经济、道德秩序和公序良俗的解释结论。因此,对《物权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的社会学解释:各级政府鼓励、引导农民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就是对农业、农村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之间及其各自内部不协调的地方进行调整,使结构趋于合理,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农村的稳定,也有利于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但是,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农民要正常生产经营,或要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就必须获得资金支持,获得资金支持最有效、最可靠的途径就是向银行贷款,要向银行贷款就得有抵押物。目前情况下,房屋是农民最大的财产,非宅基地上建造的用于生产经营的房屋,房屋自身也有相当的经济价值,若允许其抵押,可以使农民获得必要的生产经营资金,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农民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或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具有积极的支持作用。因此,允许农民名下除宅基地外的集体建设用地上的与厂房具有相似功用的生产经营性房屋,与其占用范围内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抵押,与《物权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并不抵触。

篇10

关键词: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现代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278.5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8-0129-02

随着社会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档案数量日益增多,利用要求日益提高,传统的档案工作手段和方式越来越不适应档案事业日益发展的客观需要,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保管庞杂、查找困难、提供迟缓、管理水平低等问题。因而,提高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水平,全面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是当前档案工作的重要课题。

1农业科技档案的特点

农业科技档案是人类在农业技术活动中自然形成的各种文字、声像、电子材料等信息资源的总称,是科技人员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具有原始性、长期性、专业性、继承性和保密性等特点。1.1原始性

科技档案是科技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原始记录,是科技活动原时原地的印记,而不是事后整理出来的加工产品,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不存在替代品。

1.2长期性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对878项农业科技成果的统计,平均研究周期为5~7年,其中获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成果平均在10年以上。农业科技档案作为对科研活动的记录,其积累和收集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

1.3专业性

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科研工作都是一定研究领域的深入探索和实践,其档案材料与其他综合类档案相比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专业性是农业科技档案的突出特点。

1.4继承性

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就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继承和创新,因此被赋予了继承性的特点。古往今来,科技档案就是在继承与创新之间,从时间上到空间上传播着科技进步的信息。

1.5保密性

科技档案作为科研活动的真实记录,是维护知识产权的有力凭证,在处理知识产权纠纷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法律效力。因此,科技档案在开发使用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合理开发与适度保密的关系。

2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基础设施简陋

由于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资金投入不足,目前多数科研单位的档案现代化设施配置不齐全,档案室库房简陋,防光、防火、防尘、防潮、防盗、防霉、防虫、防有害气体的条件差,严重影响了档案的使用寿命和后续开发利用。尤其是市级科研单位计算机配备不足、缺乏现代化档案管理条件的问题更加突出。

2.2管理人员队伍素质有待提升

大多数农业科研单位还未形成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科学高效的档案管理队伍。一方面专职档案工作人员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都不尽合理。另一方面,科研单位的兼职档案员几乎都未接受过档案管理专业的专门培训,缺乏档案管理及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2.3科技档案材料收集困难

由于农业科研项目研究时间一般较长,在科研过程中会形成大量不同载体的档案材料,档案材料的流失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科研人员存在重申报、轻建档,重成果、轻积累等问题,只重视项目申报、科技成果鉴定和报奖阶段的档案收集和管理,轻视科研准备阶段、研究试验阶段、推广应用阶段的档案保存,导致科研材料归档不全或核心材料缺失。

2.4管理技术落后,检索效率低

目前,农业科研资料大多数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出现,但很多科研单位的档案管理手段还停留在传统的手工操作模式,收集归档的材料只限于纸质文档上,检索方法单一、速度慢、准确率低,满足不了档案资源共享、深化利用等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同时,档案部门与研究室、科研人员接触少,专业知识不足,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科技档案的有效利用。

3加快科技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科技档案管理现代化就是用科学的思想、现代化的方法和手段对档案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获得最佳的工作效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工作方法。当前,科技档案种类不仅有纸质资料、电子文档,还有图片、音像资料和多媒体资料等,载体形式日趋多样化,使得档案信息管理更为复杂,迫切需要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减轻档案保存压力,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3.1实现档案管理技术现代化

信息技术给传统的档案文献服务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目前越来越多的科研单位利用计算机承担着科技档案的查询检索、辅助立卷、编制目录、数据统计等各项业务。但是由于软件、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原因,目前科技档案的计算机管理还不尽如人意。下一步要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手段,建设各类规范化、标准化、可共享的目录数据库和内容数据库,加强档案网络建设和管理系统开发应用,建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技术支撑平台,实现档案信息传输的网络化和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化。

3.2实现科研文档一体化管理

文档一体化是从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出发,实现文件从形成到归档的全过程控制和管理。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实现文档一体化,要求在科研项目的设计阶段就要树立档案管理意识,确保将试验过程中的各类数据和记录都能认真保存起来。同时,建立档案管理参与制度,每一个研究室都要配备专门的档案收集整理人员,负责科研项目全过程的材料归档工作,待项目完成后提交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管理。加强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建设,完善各类档案管理标准,形成档案管理标准体系,确保档案规范管理和高效利用。

3.3实现档案管理人员专业化

随着档案信息化的发展,科技档案管理要迎接信息革命的挑战,最根本的是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一方面要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大力加强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以提高在职人员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还要引进和培养一批专业人才,使科技档案管理人员不仅具备相应学科专业知识和档案管理知识,而且要掌握计算机现代化管理知识,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3.4实现档案管理资金支持稳定化

目前,资金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因素,要实现档案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必须加大对档案管理的稳定投入。加强档案库房建设、计算机配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档案管理系统研发的资金支持,将档案现代化管理纳入科研单位的工作计划,建立稳定支持档案工作的机制,定期听取档案工作汇报,及时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5实现档案资源“管用并重”

实现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现代化,要着力改变“重管轻用”的传统管理模式,针对农业科研工作中提出的各种相关问题,通过编制检索工具、编写各种科技档案资料汇编、开展定期服务等多种方式,开放档案资源,同时建立科技档案展览室,对科技成果、知名学者专家的业务档案、有影响的论著等进行展览,促进科技成果及相关资料实现共享共用。

参考文献:

[1]王传宇. 科技档案管理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38.

[2]刘咏红,黄友洪,文帅,等. 农业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 湖南农业科学,2012,9:141-143.

[3]杨联会,贾立杰. 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 兰台内外,2006,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