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创新发展范文
时间:2024-01-24 17:49: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创新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是确保整个教育事业质量的前提和基础。而在学前教育体系中,乡村学前教育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切实提升乡村学前教育是实现整个学前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现阶段,乡村学前教育中还存在教育“小学化”、城乡差距大、教学模式落后及教师专业水平待提升等问题。对此,乡村学前教育机构应准确把握自身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同时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切实保证乡村学前教育教学质量,最大程度上保障乡村学龄前儿童全面健康发展。
一、推进素质启蒙教育,避免教育小学趋向
要遵循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开展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这样有利于避免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消除“应试教育”的消极因素[1]。教师在为幼儿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社会生活教育,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这样既能够让幼儿获取知识,还能开发幼儿智力,实现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通过组织城市示范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村幼儿园以及民办幼儿园之间的“结对子”、“手拉手”等帮扶活动,以教科研活动、跨园体验交流等形式,将示范幼儿园与中心幼儿园的教育优势体现出来,并在办园理念、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以及教育教学上发挥出示范引领的作用。从而加强素质启蒙教育,防止出现“小学化”教育现象。
二、优化学前教育环境,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与城镇学前教育相比,乡村教育在基础设施及教学环境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城乡教育差异化是影响乡村学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对此,乡村学前教学机构应尽可能改善学前教育物质环境,保证物质环境能够达到教育部相关要求标准,为学龄前儿童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学前教育资源[2]。另外,教育部门还可以针对乡村学前教育现状,加大乡村学前教育资金投入,确保乡村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到位,缩小乡村学前教育与城镇教育环境上的差距。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为乡村学龄前儿童提供优质的教学质量,从物质环境和教W质量两方面上,尽可能缩小乡村学前教学与城镇教学之间的差距。
三、学前教育因地制宜,构建特色教学模式
为推动乡村学前教育创新发展,要尽快整合现有教育教学资源,建立起有乡村特色的教学模式。虽然乡村在教学器材、师资以及设备上不及城市,但是却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教师要将黄豆、玉米、辣椒、番茄、黄瓜等农村常见的植物资源利用起来,让幼儿更好认识这些实物。同时,教师要以此开展对幼儿的写字、画画和计算练习,幼儿在轻松有趣的游戏中,可以获得知识。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教幼儿滚铁圈、跳框、捉迷藏、踢毽子等传统游戏,锻炼幼儿的平衡和协调能力,或者是指导幼儿使用树叶、羽毛等制作玩具,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让幼儿逐步形成创新思维。乡村幼儿园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断丰富教学内容,精心创设原本课程,为幼儿创造出和谐、轻松的成长环境。
四、注重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育师资力量
在乡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对此政府相关部门和学前教育机构要实施有效的激励手段,严格认定乡村幼儿教师职业资格,确保乡村幼儿教师队伍保持稳定,从整体上提升师资水平。要结合学前教育机构对幼儿教师配备的相关规定,配备具备学前教育专业资格的毕业生,同时对中小学富余教师采取转岗培训的措施,择优录取,为乡村学前教育发展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要在基础教育教师继续教育规划里面,尽快纳入对乡村幼儿教师的培训,提供相应培训经费,建立、市、县、园四级培训机构,特别是要加强对幼儿园园长和优秀教师的培训[3]。另外,部分乡村学前教育机构将学生考试成绩折合成分值作为教师职务晋升的评比条件或是薪酬发放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学前教师工资保障制度和评职评优制度,确保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让教师将更多时间与精力投入到乡村学前教育事业中,从而真正实现乡村学前教育的创新发展。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学前教育发展备受关注,加快乡村学前教育创新是实现保障教育事业长久发展的关键。乡村由于受地理因素、经济因素等影响,在学前教育上与城镇相比还有细微差距,但乡村也有城镇难以比拟的优点。对此,乡村学前教育机构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辟乡村学前教育创新路径,切实提升乡村学前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高祥,郭平.乡村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的困境及解决路径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6,(14):5-6+46.
篇2
一、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原因
1.计划经济体制沿袭下来的合作经济组织和自上而下延伸至农村的群团组织,其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难以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协会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总体上发展滞后,原因是思想偏见的制约。有人认为,农民缺乏合作意识,因而对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持不屑一顾或消极无为的态度;也有人担心,我国农民那么多,农民一旦组织起来可能会削弱基层政府的职能和权威,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因而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持防范戒备心理。
2.体制惯性的挤压。我国“三农”管理体制是多头管理、部门分割,现有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分别挂靠在农业等10多个部门,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难以实现跨地域、跨系统、跨所有制发展。
3.法律支持的滞后。除了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目前,我国对其他类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尚无法律规定,农村合作组织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影响了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
4.政府干预或服务不当。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绝大多数是在政府直接或间接推动下组建的,与政府及相关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行政力量过多介入,扭曲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一些由地方政府出面组织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其实际控制权仍掌握在政府部门手中。有些专业协会的农民只是名义上的会员,实际上却与协会无关。许多用行政手段“捏合”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运转十分困难。
二、如何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革过去管得太宽、统得太死的社会管理体制和组织控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创造性。
1.实行多予农村扶持补贴政策。统筹实行财政鼓励和资金支持政策。除国家和省有特殊支持政策外,省对农村财政支付补助额保持稳定不变,不因县域增收节支而减少转移支付额。建立财政鼓励机制,提高工业、商业税收返还比例。统筹对县域经济的人才支持。县域可与国内各大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经济技术协作关系,通过产学研、技工贸结合,提供技术、项目和人才服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县域新技术推广应用和开发能力。县域还可以仿效西部开发政策采取相关措施,动员和鼓励大专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创业。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要组织专业人员,经常到县、乡服务,帮助县域提高科技、教育、医疗和文化水平。
篇3
关键词:乡村生态;饮食文化;旅游业发展
贵州省是一个后发展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明显滞后。然而贵州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已经具备雄厚的资源优势,现在国发2号文件的出台更为贵州旅游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2号文件把贵州旅游发展战略定位于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探索特色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的道路。给了贵州一个创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发展民族乡村生态饮食文化旅游业倍受人们的关注,它不仅丰富了国内旅游产品种类,延伸了旅游产业链,且成为国内外游客和都市人回归大自然,向往体验农村生活,促进新农村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内容。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民族文化信息资源丰富,民族饮食文化也很丰富,如苗族的酸汤系列在全国以被大家所知。本文以布依族村寨农耕饮食文化信息资源为视角,尝试探索贵州文化旅游创新中的乡村生态饮食文化旅游发展。
一.贵州布依族农耕文化资源概况。
布依族是以农耕种植为主体的民族在农耕文化上有着独特民俗习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的广泛推进贵州布依族生态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正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愈来愈多的游客,成为旅游资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贵州布依族,现有2545059人,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贵州的都匀、 独山、平塘、镇宁等10个县(市)。其余散居于云南、四川、广 西等省。贵阳的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花溪和乌当。(包括瓦窑、牛场、新堡、偏坡等地)。一般认为布依族是古代“百越”中的一支,与壮族同源。有人还认为西汉时的“夜郎”国与今日布依族可能有渊源关系。历史上布依族常被称为“夷”、“苗”、“仲苗”、“仲家”、“仲蛮”等。1953年根据本民族意愿,才统一叫布依族。布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过去没有文字,一直使用汉文,1956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方案。布依族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布依族多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单家独户很少风。他们喜住楼房,房子一般为三层。底层饲养牲畜,堆放农具、杂物;二层住人,三层储存粮食等。有的地区也居住吊脚楼式的房子。?布依族服饰,男性式样简单,与汉族大致相同;女性则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大多数穿裤,也有穿裙的。喜欢腊染,领、肩、襟、袖、衣摆都镶有花边。地区不同,服饰也各有异包头帕,系围腰,妇女喜欢银饰等。?布依族信鬼神,尤崇拜祖先。
二.贵州乡村农耕饮食旅游信息资源现状
(一)布依族农耕旅游资源;水稻是四川布依族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布依族长期种植水稻,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耕作制度和耕作习俗。旧时,他们主要种植白日草、大白谷、小白谷、毛粘、红谷、白酒谷、红酒谷等品种,有早稻、中稻、晚稻三个类型。布依族农民一般将稻种分为粘稻和糯稻。粘稻为主要粮食,广泛栽培;糯稻仅作副食,栽培面积较小。布依族传统农耕文化中有许多祭祀神灵的活动,如;传统的“牛王节”,布依村民们要给牛过生日节,感谢牛的辛苦付出,希望来年有更好的收成。还有插秧季节的秧苗会,也是布依族传统农耕文化的传习,其寓意主要是为了驱除虫害祈求来年粮食丰收。丰收季节布依族还有喜迎丰收的尝新会。同时布依族还有六月六、三月三、四月八、赶干洞等民俗节庆活动。
(二)饮食文化资源:乡村生态饮食文化业发展,丰富了中国饮食品种类,延伸了饮食产业链,带动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贵州布依族食品主食多以大米为主。住山地的兼吃玉米或以玉米为主。民间喜欢用一种专门的炊具“甑子”把米蒸成米饭。布依族普遍喜食糯米,节日或婚丧宴客离不开糯食,有"无糯不过节","无糯不成礼"之说。并常当成改善生活或调剂口味的主食。冷菜、“青苔冻肉”、“拌豌豆凉粉”等,是布依人喜欢的食品。酸菜和酸汤几乎每餐必备,尤以妇女最喜食用。还有血豆腐、香肠及用干、鲜笋和各种昆虫加工制作的风味菜肴。大部分布依族都善制作咸菜、腌肉和豆豉,民间特有的腌菜“盐酸”驰名中外。酒在布依族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每年秋收之后,家家都要酿制大量的米酒储存起来,以备常年饮用。布依族喜欢以酒待客,不管来客酒量如何,只要客至,都以酒为先,名为“迎客酒”。布依族传统小吃很多善作米线、饵块、豌豆粉、米凉糕等。布依族的传统生活习惯造就了其独特的布依乡村生态饮食文化。它具有多味多样,四季有别,讲究美感,注重情趣,食医结合的乡村饮食特征。
(三)布依民族艺术资源:布依族有无歌不成席的说法,布依山歌既是布依族饮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布依民族文化资源的宝贵财富。布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以布依山歌最具特色,种类有、古歌叙事歌、情歌、酒歌和劳动歌等;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和重唱;曲调分“大调”、“小调”两种。“大调”用于婚丧等隆重的场合,音调高昂大方,引人入胜。“小调”则在月夜或“赶表”谈情说爱的时候唱,音调柔和、婉转、活泼动听。
(四)贵州布依族民间工艺资源 布依族姑娘从小就有制作蜡染的灵气,她们所穿的衣服大都是自己亲手缝制的,合身得体,古朴典雅。布依族服饰的制作集蜡染、扎染、挑花、织锦、刺绣等多种工艺技术于一身,布依姑娘还根据自己喜好设计绣制。布依族刺绣 布依花包是布依族刺绣工艺品。又称“糠包”。流行于布依族聚居区,用布或绸缎制作。呈方形,绣上色彩艳丽的图案,一般都以花草、蝶、鸟、几何纹样为主。
篇4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巩固拓展扶贫支援成果。和大家分享的2021工作措施报告小标题素材汇总资料,提供参考,欢迎阅读与关注。
2021工作措施报告小标题素材汇总一
(一)坚持不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为转型出雏型创造良好条件。
抓好疫情防控重点环节和能力建设。
健全疫情防控和风险化解机制。
加强经济调节和政策储备。
(二)突出创新核心地位,加快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力培育一流创新生态。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推动基础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智能化改造步伐。
促进文旅康养融合发展。
支持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
(三)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促进消费回暖升级。
推动外贸增量提质。
(四)坚定不移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释放蹚新路动力活力。
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山西行动。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机制推进太原都市区一体化发展。
深化财税金融改革。
实施市县转型综合配套改革。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五)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推动农业“特”“优”发展。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竞争力。
启动实施城市更新九大工程。
加快推进大县城建设。
(七)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建设美丽山西。
深入推进“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
巩固拓展污染防治成果。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八)持续用力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拥有高品质生活。
促进就业增收。
构建优质教育体系。
加快健康山西建设。
加大社会保障力度。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九)深化“三零”创建和依法治理,为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保障。
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
推进更高水平平安山西建设。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十)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旗帜鲜明讲政治。
建设法治政府。
打造“六最”升级版。
推进廉政建设。
狠抓工作落实。
2021工作措施报告小标题素材汇总二
(一)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
1.加快提升自主创新原始创新策源能力;
2.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3.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4.加快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
(二)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
1.全力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
2.全力打造紧凑活力“津城”和创新宜居“滨城”。
3.全力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商贸中心城市建设。
4.全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三)着力实施高效能治理。
1.坚决维护国家安全。
2.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3.注重实施精细化管理。
4.注重提升智能化水平。
5.注重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四)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1.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2.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
3.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4.深入推进科技体制等改革。
(五)努力提高群众生活品质。
1.进一步发展社会事业。
2.进一步提升市民群众绿色幸福感。
3.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全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切实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切实把法治建设推向纵深。
切实把能力建设抓紧抓实。
切实把作风建设贯穿始终。
2021工作措施报告小标题素材汇总三
(一)强化创新核心地位,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着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更大力度推动“三城一区”融合发展;
建设国际一流人才高地;
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二)高标准推进“两区”建设,推动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
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大力支持金融业开放发展;
持续深化4.0版营商环境改革。
(三)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以数字化引领高精尖产业发展;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四)坚定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
开展新一轮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
高质量建设城市副中心;
构建更加紧密的协同发展格局;
(五)深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切实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做好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工作;
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深化交通综合治理;
坚定不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提高基层治理效能。
(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开展乡村建设行动;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巩固拓展扶贫支援成果。
(七)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
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擦亮历史文化“金名片”;
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大力发展现代文化产业。
(八)持续改善生活品质,让人民群众更好共享发展成果。
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不断提升教育发展质量;
积极做好就业增收和社会保障工作。
(九)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确保首都和谐稳定。
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提升城市安全保障能力;
推进平安北京建设。
(十)持之以恒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
强化政治引领;
严格依法行政;
增强政府效能;
篇5
关键词: 近代 乡村经济 乡村金融
2016年1月,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了陈峥博士的专著《民间借贷与乡村经济社会研究――以近代广西民族地区为中心》,全书40多万字,是一本颇具新意的学术著作,是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民间借贷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之一。作者以其独具的眼光、宽阔的视野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近代广西民族地区民间借贷的史实,论述了民间借贷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影响,体现了近代乡村经济史和乡村金融史研究的新发展,其成就颇值肯定与赞赏。综览全书,笔者认为,该书的学术价值与贡献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书结构合理,详略论述得当
全书分为八章,外加导言、结语,共十部分。该书在论述了研究缘起和近代广西的少数民族及分布地域的基础上,对广西民族地区乡村民间借贷总体状况、主要形式、盛行的原因、民间借贷与民族地区乡村经济、民间借贷与民族地区乡村阶层、民间借贷与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社会功能等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全方位研究,最后在综合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了广西民族地区民间借贷的特点。
在研究中,作者在第二章对近代广西民族地区民族的负债情况、借贷的期限、利率与利息、债主与债户等略加论述,该书的第三章民间借贷的主要形式,作者将其分为一般私人借贷和非政府借贷两方面,所占篇幅不多。而在第五、六、七章则泼墨如雨,用较大的篇幅深入剖析了民间借贷与民族地区乡村经济、阶层、社会之间的逻辑关系,重点论述了民间借贷与近代广西少数民族民众日常消费、小农生产、乡村商业、社会阶层变动、借贷中的其他人群、社会问题、社会关系、民教冲突等问题。主题明确,重点突出,内容安排有条有理,中心突出,详略处理得当,是该书的一大特色。
二、满足现实需要,弥补已有研究不足
乡村民间借贷是中国近代金融史和乡村经济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长期以来不仅受到史学界的高度重视,而且引起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的密切关注。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兴起和成为一门显学,学术界研究重心的下移和眼光向下,为学术研究的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学人对乡村民间借贷的研究取得一批成果。如李金铮的《借贷关系与乡村变动――民国时期华北乡村借贷之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对民国时期华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借贷问题进行较深入的研究。但从研究时段说,学人选题的时间段大多是民国时期;从研究对象的地域看,学者主要以华北和长江流域为研究范围,而长时段连续地研究全国范围乡村民间借贷的著作较少,边疆地区和民族地区乡村借贷更是几近空白;从研究内容说,学者对乡村与乡村市场发展问题、民族之间的借贷问题、外国进入中国城乡资金放贷问题、民间借贷与乡村人口的流动问题、民间借贷与乡村陋习、民间借贷与乡村道德文化、民间借贷与乡村民众社会心理等研究不够,这不能不说是十分遗憾的。
三、思考未来研究方向,提出独到见解
篇6
找准定位,创新发展,建设三大板块
当前,黄兴镇正处在新一轮大建设、大发展、大开放的关键期,正处于经济增长动力转换期,必须进一步适应发展新常态,向创新发展要动力,夯实创新创业平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一是以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为依托,建设长沙高铁新城(东片区)。以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全力保障会展主场馆加快推进,启动会展星级酒店及其他配套设施项目,将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建设成全省对外接待窗口,努力成为全市乃至全省会展经济“领头羊”。充分发挥紧邻长沙高铁南站的区位优势,努力打造长沙高铁新城。有效整合高铁枢纽、总部会展、浏阳河文化三大核心要素,打造国际化商务区和“两型”新城区。
二是以长沙农产品物流中心为龙头,建设黄兴现代市场群。加快长沙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进度,确保在2015年12月底前建成投入运营,努力将其打造成供应长株潭、辐射中南地区的大型现代化农产品物流枢纽中心。启动果之友、天天绿、黄兴商贸城等市场物流项目建设,努力将市场群做大、做优、做强。力争在三年内黄兴现代市场群基本成形,充分发挥好现代市场群的聚集效应,成为黄兴经济创新转型发展新的增长极。
三是以黄兴故居、光达故居、人物纪念馆为基点,建设黄兴文化产业园。严格执行《黄兴故居片区控规》,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有序进入文化领域,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重大文化项目建设。着力争取上级支持,在光达故居周边建设铁甲战车展示园。高标准建设黄兴文体活动中心。加大对本土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不断拓展龙喜文化博物馆等民间文化场馆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以浏阳河文化旅游产业带黄兴段建设为契机,切实做好文化与旅游结合文章,扶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着力打造精品文化旅游品牌。
抢抓机遇,敢于担当,突出三大重点
当前黄兴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机遇与挑战并存,改革、发展和稳定等重点工作任务艰巨,必须树立敢于担当的勇气,增强敢于担当的智慧,涵养敢于担当的胸怀,不计个人得失、不为困难所惧,抢抓机遇,全力以赴把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中心工作干好、干成、干到群众的心坎上。
一是扎实有效推进项目建设。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促转型的第一支撑,更加强化要素保障和优化施工环境,更加强化责任落实,更加强化调度督查,更加强化考核奖惩,确保各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紧紧围绕竣工投产的目标,全力以赴为落户黄兴的省、市项目抓好服务,保证各项目顺利建设,确保长沙农产品物流中心2015年12月建成营业、低速磁悬浮轨道2015年12月全线试车、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今年建成投入使用。
二是全力以赴推进征地拆迁。认真总结过去几年征地拆迁安置工作的经验,特别是在推进长沙农产品物流中心项目的过程中,在面对重重阻力时摸索出来的群众自发参与、帮助拆迁的攻坚克难法,并将其灵活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去。继续发挥“5加2”、“8加6”的精神,充分调动各方力量,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黄兴在拆和即将启动拆迁的20多个项目按期腾地。坚持以人为本、安置先行的原则,预先做好工作,做到依法拆迁、有情关怀。建设拆迁安置管理服务中心,不断探索拆迁安置管理服务新模式,为拆迁户提供安居、社保、就业、创业等一站式服务,让被征地农户生活有保障、就业有岗位、创业有帮助、就近能安居。创新现有两个针对拆迁户销售的全限价房楼盘的物业管理,加强村(社区)机构与小区物业的对接,引导建立小区业委会。抓紧促成镇内商业楼盘开发建设,使拆迁农户可就地购房安居。
三是坚持不懈创新社会治理。领导干部下一线,特别是项目建设一线、拆违控违一线和维稳工作一线,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组织民间社会团体参与社会治理,引导各村(社区)因地制宜成立各类读书会、健身会等社会组织,在增进社会和谐、共建美好家园以及提高城乡居民思想道德修养方面发挥积极向上的作用。以市级平安村金凤村为示范,不断扩大平安创建成果。继续推进“红袖章”行动,在全镇各村都打造一支组织严密、素质过硬的义务巡防队伍,严密防范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咬定目标,久久为功,实现三大转型。久久为功的韧劲,驰而不息的精神,是干事创业的基石。在新常态下,要始终保持这样一种斗志,加快转型发展,推进“退二进三”,积极培育市民,努力实现产业转型、城乡转换、身份转变的目标。
一是加快产业转型,产业发展两型化。大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打造“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一三产业融合典范区”。鼓励扶持黄兴商会团结会员、创新经营、抱团发展。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扶持高科技企业南方钽铌、优秀民营企业“翻天娃”等发展,并努力培育一批工业产值过亿元企业。利用物流、市场云集的先发优势,着力引导实泰物流、农产品市场等企业实施“互联网+”行动,在当前风起云涌的电子商务热潮中抢占先机。
二是加快城乡转换,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让广大农民过上城市生活。牢固树立建管并重的理念,深入开展市容市貌、城乡结合部环境、道路交通秩序、城乡建设秩序等综合整治,扎实开展地铁光达站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形象,规范秩序,打造黄兴新名片。创新渣土管理,实行渣土运输车辆“二维码”标识认证。高质量实施城乡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努力打造整洁、清新、靓丽的环境。加大生态建设投入,突出抓好鹿芝岭村、蓝田新村、仙人市村“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全力打造鹿芝岭双鹿路DD杨林-四顺堂DD三环线的7公里生态风景走廊。
篇7
(一)抓解放思路,力求三个创新
一是围绕中心,创新发展理念。围绕“农村改革和发展”这一中心,寻求做大做强“城乡互助游”的理念。二是抓住重点,创新增长方式。年,我们将在延长逗留时间,增加游客人均花费,努力提升服务品质、服务内涵和服务满意度上下功夫。三是突出特色,创新发展模式。改变过去圈地式、铺摊子、粗放型的老模式,逐步转为内涵发展、精品发展,实现需求链——产业链——服务链——消费链环环相扣的新模式。
(二)抓产品开发,壮大发展规模
重点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力推动现代农庄建设。二是加快景区的培育壮大。年,我们将继续为开慧纪念馆和石燕湖景区这些项目的申报立项、开发建设、规范管理服好务,争取达到国家《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4A级标准,实现创建目标。三是精心打造工业旅游。请专家和学者做好工业旅游总体规划;发动县内一批有实力、有潜力的企业积极参与工业旅游,开发工业旅游专线游。
(三)抓品质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突出“金牌农庄”创建。09年我们将抓住全县“现代农庄”建设的大好时机,继续推进“金牌农家乐”的创建,提升“农家乐”的服务品质。二是助推景(区)点、宾馆酒店提质升星。年,我们将继续推进威尼斯大酒店升五星、紫鑫大酒店升四星工作。三是加强旅游系统员工培训。同时,督促各旅游单位进一步调整用工观念,建立优秀员工终身制和梯次型用人模式。四是开展全县旅游技能大比武。营造我县旅游行业比、学、赶、帮、超的氛围,达到提升旅游企业综合素质的目的。
(四)抓市场营销,打造县域品牌
一是继续突出联合营销。我们将以乡村旅游营销集团为龙头,谋划好联合营销,实现资源共享。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到外地亮相我县旅游资源和产品。二是发挥好媒体、网络宣传作用。三是落实导游词的成书与发行。年上半年,出版《县导游词》一书,为全面展示我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宣传县旅游业取得的新成就,系统介绍县丰富的旅游资源,规范导游用语,丰富旅游讲解内容。
篇8
近些年,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和发展,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逐渐创新,其中以“科技”为主题的农业科技园生态旅游模式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前景,许多农业科技园将当地的农业资源、生态文化特色与科技资源相融合,形成农业科技园生态旅游资源,发挥其旅游观光功能。关于农业科技园生态旅游发展的创新可以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注重创新发展理念,提高农业科技园的生态价值
(一)加强科技创新,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园生态技术新领域的研发工作
农业科技园本身就包含丰富的农业创新技术,这些创新的农业技术不仅仅只停留在表面,应注重发挥科技创新的价值。合理运用创新农业科技研究成果,将农业科技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完善农业科技园内及周边的生态环境,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农业科技园的生态价值,有效拓宽农业经济的发展道路。当前农业科技生态领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新型领域,也是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创新点,运用创新理念,抓住生态农业发展的机遇,使农业科技园生态经济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二)树立艺术创新理念,提高农业科技园的生态艺术价值
艺术创新主要应用于农业科技园的设计规划上,运用先进的农业科技研究成果促进科技园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发展,建设优美的、高质量的生态环境,推动农业科技园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旅游爱好者。发展农业生态科技园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园生态旅游的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三)创新服务理念,突出农业生态旅游的特色
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发展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相应的服务作用,将生态旅游融入至农业科技园的发展中,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的经济价值,反过来也会促进农业科技园的发展。因此,要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提高农业科技园生态旅游的服务质量,发挥出农业科技生态旅游的机制,满足农业经济发展创新的需求。第四,利用品牌效应,推动农业科技与生态一体化的发展。
二、创新发展模式,实现农业科技园生态发展目标
(一)充分发挥区域农业在农业科技生态旅游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农业科技园所在区域具有丰富的资源,这些资源带有显著的地域特征,可以作为农业科技生态旅游发展的切入点。当前生态旅游呈现同质化发展,开发的旅游项目和特色大同小异,无法对游客产生吸引力,而加强对区域特征的利用,将形成农业科技园生态旅游发展的一大特色,将农业科技与当地特色旅游资源相结合,并最大限度的挖掘农业科技园内先进科学技术的价值,运用至生态环境的改造中,为生态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农业科技园生态旅游发展的创新模式实质上就是农业科技-生态旅游一体化发展模式,有利于全面提高农业科技园的价值。
(二)提升农业科技新价值,实现生态发展的新目标
农业科技园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本质,是促进农业旅游的发展,以此带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想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就需要应用创新思维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将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运用至向相关产业链中,并将农业科技与生态发展连接起来。发展生态旅游是连接农业科技和生态发展的重要形式,将科学技术运用至旅游项目开发、旅游设施设备建设等方面,形成良性循环,丰富农业科技园的发展路径。传统农业科技园将发展重点放在农业科技的研究和创新上,忽略相关产业的发展,要改变这一发展模式,紧跟时展潮流,将推动农业科技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步发展,形成创新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在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中,不仅能够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还能够将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出去,符合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
三、加大创新旅游项目,促进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
以内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例,在发展生态旅游中,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和人文优势,以科技园区为核心,加强对周边水资源、风景名胜、古城古镇等旅游资源的运用,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环线作为基面,有效利用园区集聚展示功能和建设成果,创新“六大模式”。
(一)创新“观光采摘”模式
建设百合花基地和“黑湖”,百合花花期吸引大量观光游客,建设车厘子、葡萄采摘园,河滩露营、烧烤基地等,各项目均能容纳2000多人的观光采摘。
(二)创新“户外运动”模式
改造提升园区周边的几个古镇大环线和园区内部小环线,形成完善的“旅游大道”,黑化路面、美化沿线,打造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骑行、徒步”路线。重点建立基地、垂钓湖泊、环湖休闲亭等基础设施,并外延至园区周边几个大湖,积极策划全国性的钓鱼大赛,有效吸引爱好采摘和垂钓的旅游者。
(三)创新“特色美食”模式
篇9
着力构筑精神文明创建“坚强阵地”
——县妇联在精神文明创建中发挥作用的情况说明报告
县妇联以“抓职能履行,促担当作为”为方针,以“四大行动”为抓手,在精神文明创建方面,实现了新发展,取得了新成绩。
一、抓好宣传教育工作,坚持推动党的政策入耳入脑入心。充分利用平定妇女微信公众号、妇女网上读书会、主题党日等渠道,推动党员干部应知应会知识入脑入心。
二、深入实施“四大行动”,动员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发展。
1.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基层妇联组建维权、绿化、公益宣传、义务献血等各类"巾帼志愿者"服务队伍。
2.大力推进创业创新巾帼行动。开展创建巾帼创业创新基地活动,在全市“创业创新大赛”上,县妇联选送的鑫杰陶艺荣获一等奖。
3.扎实开展巾帼脱贫行动。运用“母亲健康快车”,深入贫困乡村开展免费检查、义诊活动,联合“今世情缘”婚纱摄影中心为贫困家庭捐助夏凉被300条,为留守困境儿童发放爱心书包400个。
4.全面实施“美丽家园”创建行动。在评梅广场举办“唱响时代主旋律,共建美丽新家园”巾帼志愿者集中宣传活动。在全县开展“最美乡村女教师”“最美乡村女医生”寻找活动,以典型引领美丽家园创建工作。
三、落实“三个注重”,引领妇女发挥在家庭文明建设中的独特所用。
1.创新家庭文明建设。开展平定县文明家庭评选活动。持续开展“最美家庭”故事分享。
2.做实家庭教育服务。聘请家教志愿者深入农村、学校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理念。县、乡、村三级妇联开展各类家教讲座共20余场,直接受益人数达2000余人。
3.关爱行动持续跟进。持续开展了“两癌”救助。持续实施“春蕾计划”“暖冬行动”。
四.丰富工作手段,基层维权服务实效进一步提高。开展普法宣传,在评梅广场举办庆“三八”普法维权大型公益宣传服务主会场活动。5月份以来,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五级预警处置法试点工作也开始起步,正在进行前期的精心筹备。
篇10
工作措施:以干部竞争上岗为核心,推行末位淘汰息岗制度,管好乡村两支干部队伍;创新发展思路,坚持科学发展,练好三项基本功(计划生育、综治维稳、安全生产);做好五篇文章(粮食生产、为民办实事、招商引资、小城镇建设、创新社会管理)。
一、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狠抓土地流转,鼓励大户承包,发展粮食生产,种好双季稻,重点做好400亩集中育秧和4000亩双季稻示范点;支持荣创黄花菜为龙头的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以点带面,做好我市规划的2000亩蔬菜基地建设。打造绿色,支持腾宇公司、神龙公司连片5000亩油茶林基地建设。做好农田水利建设和病修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解决用水、饮水难问题。
二、坚持以工业为主导,培植财源建设。加强工业企业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督促企业做好环保和安全生产工作,治理好重金属污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年内引进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0万元的工业企业达到2家以上。重点支持淇元公司二期、南方水泥厂二期采石基地建设。
三、扎实推进为民办实事。搞好贫困村组的“村村通”扫尾工程;继续抓好农村清洁工程,推进新农村的美化、亮化、绿化工作;确保新建敬老院工程投入使用;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打造好城区的卫星城镇,重点推进余冲村1.5公里的小城镇开发,力争年内建好一处示范居民点。加大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力度,为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好各类技工。加大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建立健全教师教学激励机制,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监管,新建好中心幼儿园。新建好卫生院门诊大楼。
四、始终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继续扎实推进平安建设。深入开展“大接访”和“大走访”活动,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全力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继续牵住打击“赌、毒”这个综治的“牛鼻子”;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