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技术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1-24 17:49: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媒体技术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字媒体技术的意义

篇1

关键词:数字媒体; 艺术设计; 能力; 内容; 设计形式; 设计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疾速发展,人类社会飞快步入数字化时代。所谓数字媒体技术主要是指运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相关文件)声、光、电、磁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然后把语音、文字、图像及其余信息转化成数字代码,用于传输和处理的过程中。那么数字媒体的艺术设计就是在数字化技术和发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艺术形式,主要与视觉艺术、人机界面、信息沟通、多媒体、网络、数字动画、广告和游戏、虚拟场景、虚拟产品的设计密切相关。数字媒体技术展现了艺术思维与高科技的完美结合,它特指一种数字艺术的创作过程,也就是指数字显示模式下的艺术作品,可以这么说,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带来了一场翻转世界的变化和前所未有的革命,影响力和效果性可见一斑,在数字技术时代的艺术设计领域和数字艺术设计领域影响空前。其核心和正面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 从设计思维角度看,设计能力得到拓展和延伸

数字化技术的全面介入与运用,把大部分理性工作打包和批处理掉,把设计师解放出来,譬如艺术设计中比较麻烦的建模语言、设计理念、组织方式、设计形式、设计效率等等,都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强烈的冲击与震撼,超越了传统,对现代的艺术设计的影响和改变特别深刻。加入数字信息社会的设计,那么设计的对象与心理环境都发生巨变,大量现代科学技术及新产品后浪推前浪,并且传统的产品设计也不断地汲取现代化的信息元素,令产品设计本身具有时代意义和智能化色彩。设计更人性化的产品,有人情味的冷产品,使人们在周围的环境,不再觉得奇怪,它成为一个现代化的设计准则。除去数字技术的运用,也让我们拥有一个快捷方便、特别好使的智能型工具,同时也使我们能够在设计设计方面极大程度地扩展思维,拓宽设计思路,风格更为大胆,令设计的触点愈发广泛。

2 设计内容形式花样迭出,呈现极大丰富的态势

当一个新的传播媒介和传播形式出现时,视觉艺术的设计所涉及内容已得到极大丰富和全面扩展。网络、互动媒体、数字电视、虚拟空间、互动游戏等等,已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类的形式,数字化载体的发展,大大增加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形式与内容,拓展无限可能。源于相同的美学基本理论,类似的设计理论和视觉创意方法,在设计和表现的内容上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是时代不断发展和前进的产物,它具备先进性、丰富性、以及科学性、时代性等多重特质。因此,数字媒体设计在继承传统与借鉴现代设计理论的基础上,还必须脚踏实地,基于信息沟通,整合媒体与传播的复合形式、多门学科的综合,数字技术先进性的特点,将令这一新的学科潜景无限。

3 设计的手段方式进阶,得以全方位跃升

在平时,一般的现代艺术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往往会专注于图表的设计与绘制,包括创意草图、平面图纸、天花板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效果图、以及大样图。术业有专攻,这些都由不同的人设计和创造出来。当一个作品全新出炉,大家可根据产品的设计图,一起讨论这些静态图形设计的有效性。虽然用户和产品都是动态的元素,是各种感觉的相互作用灵感碰撞过程的直接沿用,设计者必须依靠用户反馈意见,以得到设计效果反馈,这导致在设计和使用的不连续性之间会产生很多问题,造成设计师和产品之间的关系有很大的不同,新媒体艺术的设计,数字化技术的充分利用,不仅有方便显示、存储方便、易于修改、设计效果稳定的优势,可以模拟实际的使用情况等强大功能的应用,及时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传统设计手段的条条框框,使构思、设计、制造和使用具备更多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为我们的产品赢得更多的用户。

当然,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发展和演进过程中,不断接受挑战,不断曲折推进,在带给大家惊喜的同时,也拥有它自身的缺点。随着数字技术的优化导入,会使人们对工具抱有很高的期望和依赖心理,让人们产生一个很大的误区,觉得掌握数字化技术是相当于在从事现代艺术设计了,在现代设计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数字技术的运用掩盖了一些良莠不齐,难以提高整体素质。主要表现在许多设计师沉迷于数字技术技能和游戏美术设计,忽略设计理念创新,这才是设计的真正目的。此外,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应用软件的设计被引入,专业设计系统络绎不绝地出现,使得在同一时间的设计资源被管理和规范化,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和程序固然简单,它客观上影响了设计创意的发展。

数字化技术对现代艺术设计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影响人们生活的数字技术不是万能的,但生长在这个时代,不掌握数字化技术是万万不能的。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数字化技术在新世纪所扮演的角色,伴随着工具的使用,以人类的头脑这种最重要的元素来控制它,它是人与数字技术默契合作,具有实用性、时代性、跨学科和复合性的特点,就是充当人类与自然相生相伴的工具,而人的意念才是驾驭它的重要元素,数字技术在新世纪的作用是作为人与自然,这才是人与数字技术最默契的合作方式。作为数字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学科,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也要与时俱进,数字媒体的长足发展将极大地促进和成就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因此,正确认识理解和探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及其相关领域对于数字艺术设计的发展是非常关键的。

4 总结

数字媒体技术在现代设计艺术生产的主要作用,它不会停 止的创造精彩的科幻故事和现代绝版神话,同时也以它无穷的破坏力开始制造着人类终结的倒数计时器,当所有的乐观主义者们数着向前迈进的步伐实现科技的大踏步时,悲观主义者们则杞人忧天地从相反的方向数着人类走向终结的脚步。在现代化的生产过程中,科技将会发挥的敌人和盟友兼具的双重作用。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为现代设计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新的视觉表达方式、艺术化的语言和风格,但与此同时,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应用对现代艺术设计和创新有了更高的要求、更深层的期待,反过来它也会对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四达.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清华大学设计院,2006(11).

篇2

【关键词】民间美术 数字媒体艺术教学 积极影响 研究分析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整个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民间美术的形式繁杂多样,有着强烈的地方色彩。

一、民间美术的含义和特点

中国民间美术是美术分类的一种特殊范畴,特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主要由普通劳动群众,根据自身生活需要而创造的,经由集体传承和历史积累而不断发展起来的美术形式。中国民间美术包含绘画、雕塑、玩具、服饰、戏剧、剪纸、编织等几十种类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民间美术是一个集合体,中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所以民间美术所承载的文化是十分丰富和多样的;其次,创造者是中华民族的大众群体,代表的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观、审美观;再次,产生于生产劳动中,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最后,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体艺术之一,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性。结合到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来说,两者同属于视觉传达艺术,因此古老的民间美术,必然会给年轻的数字媒体艺术以多方面的启示和借鉴。重视并有效利用这种影响,不但会使教学质量得到本质的提升,开拓出一条中国数字媒体艺术教学的特色之路,更能够使民间美术这一古老艺术获得全新的传承方式,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民间美术对数字媒体艺术教学的积极影响

(一)对教学目标的革新

目标是行动的先导和引领,对于人才培养方向和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数字媒体艺术是一个跨学科、艺术和技术结合的新专业,包含动画设计、网络多媒体设计、数字影视制作等多个方向。因为具有鲜明的技术性特征,所以教学目标也较为明确,即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熟练地进行动画制作、网站设计、多媒体开发等实际工作。可以说,这是一个符合专业实际特点的教学目标,但是却没有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换言之,就是目标过于单一,使教学和市场脱轨,所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市场的真实需要。当代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制作设备的频繁更新、观众审美观的不断变化等,都对从业者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掌握扎实和熟练的知识与技术,仅仅是最基本的,还需要创作者技术和艺术并重,具有良好的创新合作意识,以及鲜明的创作个性。而通过与民间美术的融合,民间美术特有的创作观、创作形式、传承方式和思想内涵等,通过对民间美术的运用而大获成功的作品,能够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师资建设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既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更能够让学校、教师和学生,均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继而主动推动教学目标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可以看出,民间美术更像是一味催化剂,在教学培养目标和市场需要两者间存在偏差时,起到了一种提醒、推动的作用,促成了这种关键性的转变。

(二)对教学内容的丰富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是一门伴随社会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创新而兴起的新专业,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所以在教学内容上都是以当下时兴的知识和技术为主。这些知识和技术虽然能够保证一般设计的顺利进行,但是在学生审美视野的扩展、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作个性的形成上却捉襟见肘,很容易将学生培养成为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批量产品”。而将民间美术融入其中,可以使教学内容得到极大的丰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目的。以河南的民间美术为例,河南民间美术的类型十分丰富,包括年画、麦秆画、泥泥狗、皮影、剪纸等。在造型上,其不仅仅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再现,更是对客观事物进行大胆的想象,并用合理的手法进行加工、提炼和再创造。如粗犷豪放的木版年画、活灵活现的泥泥狗等,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特有造型观的体现,能够给动画造型以多方面的启示和借鉴。在色彩上,民间美术多用红、黄、青、白、黑五种颜色,用色大胆而明确,虽然在搭配上较为简单,但是却有着极强的色彩冲击力。如朱仙镇木版年画,人物的造型本身就十分粗犷,再配以大面积的鲜亮色彩,表现出了年画特有的喜庆意味。在审美观上,因为民间美术都是诞生于劳动中,所以不受任何价值观和功利思想的制约,体现的是一种最本质的审美情趣,反映的是中原地区特有的民俗风情和人文内涵。可以看出,民间美术无论是在造型、色彩还是观念上,都是对当下教学内容的扩展。也只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借鉴,才能使作品表现出最为宝贵的民族风格。

(三)对教学模式的扩展

在传统的数字媒体艺术教学中,所采用的多是讲述式教学模式,即教师讲解知识和技能,然后学生进行练习和创作。这种教学模式更适合于一般的文化课教学,却不适合于数字媒体艺术教学。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其本身是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的,现有的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够保证教学按照既定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但是也产生限制、束缚的负面作用。而通过民间美术的引入,可以带动教学模式的转变,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动画设计中,可以设置民间美术和动画设计融合的专题,创作具有地方风情的动画作品。具体的实施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由教师选定小组负责人,由负责人进行小组分工,有的负责对象的选择和材料的收集,有的负责具体创作,有的负责后勤保障等。创作完成后,可以邀请一些一线设计者进行评比。这样既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使他们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等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又比如学校可以和地方政府部门开展积极的合作,利用动画、网站、媒体设计等形式,对该地域的民间美术形式进行宣传,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并获得一定的经济报酬。还可以带领学生去某一种民间美术的发源地进行实地考察和采风,为创作积累素材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引入,能够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得到转变,使其更加符合教学的本质需要,这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个人发展来说都是极为关键的。

(四)对师资建设的提升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门大力提倡“双师型”的师资建设,要求教师既具有教师资格,又具有职业资格。这种师资建设要求非常适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教师都是科班出身,并有着较高的理论水平,但是实践能力却普遍欠缺,即创作经验不足、作品数量少。这显然不符合教学实际要求,更难以为学生做出榜样和示范。而在教师实践技能的提升方面,与民间美术的融合则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和渠道。一方面,民间美术的类型是极为丰富的,几乎每一个地区都有代表性的样式,方便教师进行考察和运用。另一方面,通过创作具有民族风格的作品,能够起到一种示范和带动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其中的价值和意义。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利用课题申请、成立工作室等方式,对某一种民间美术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行业进行考察或顶岗实习,获得第一手的资料,为创作积累充足的素材,然后创作出具体的作品。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之成为一个系列或品牌,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和意义。

这一点是有过成功例证的。上个世纪中叶,在动画界曾一度有“中国学派”的称号,一些创作者通过与民间美术的融合创作而成的作品,因鲜明的民族风格而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肯定。如借鉴传统木制、泥塑玩具造型的《真假李逵》《崂山道士》;借鉴民间年画造型和色彩的《大闹天宫》《鲤鱼跳龙门》等,都使中国动画享誉世界。在学生素质和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教师正是将其发扬光大的最佳人选。所以在教师的实践和创作中,理应将与民间美术的融合作为一个重要的方向,这既是教学本身的需要,也是一个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民族责任感的体现。

综上所述,近年来,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的数字媒体艺术迎来了极大的发展,对于人才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具体到教学中,要想使教学质量得到本质的提升,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对民间美术的重视和运用。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更有利于他们形成艺术创作中最为宝贵的民族意识,还能使民间美术获得一个全新的传承渠道。如果所有的学生都能对民间美术十分熟悉并善于利用,那么中国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就会表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在国际舞台上就能独树一帜,享誉世界。

参考文献:

[1]蒋登攀.浅析传统民间艺术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J].艺术教育,2011(4) .

[2]李小苓.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7).

[3]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模式探索[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篇3

进入21世纪以来,数字媒体技术在世界各个国家飞速发展,数字时代的到来掀起了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一场深刻的变革,改变了传统的设计方式,并作为一种独特的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解决抽象思维与其所产生的空间实体间的联系问题。

一、数字环境艺术设计原则

(一)明确设计的目的

环境艺术设计行为是有明确的设计意图的,设计师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设计出一部好作品。数字媒体是辅助工具,通过软件表现设计意图,是一种既能形象生动地表现设计主题,又能美化设计主题的一种思维、技术活动。

(二)新颖的艺术形式

数字媒体与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机交互手段的运用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方便的、基于自然的技能,还可以在设计时从各种视角观察和评估设计的风格是否统一、色彩搭配是否协调,从而比较实际效果,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

(三)集成性与交互性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数字媒体技术是集成了计算机图形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人工智能、传感技术、显示技术、网络并行处理等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

(四)科学性与真实性

利用数字媒体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是基于对象的真实数据的,是真实景物的再现。数字媒体技术不但能够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而且可以修改某个特定的局部。

二、数字媒体应用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空间信息的采集和数据库的建立问题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数字媒体技术虽然有三维空间表现能力,能给人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但是其数据库的建立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的。其中模型就要求按空间比例1:1进行绘制,绘制之前要对实体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测量,再按测量结果绘制模型,绘制好后进行存储,以备以后调用。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设计水平的提高,模型库也要与时俱进,需要随时更新。材料库的建立也是一项巨大的工程,环境艺术设计涉及的材料类型广泛,如金属、木材、石材、织物、皮革、树木、花卉等。而且每一类材料就有成千上万种,所以采集材料的信息与图片并进行修改、整理与存储费时费力。灯光光域网库的建立更具难度,需要对实际灯光进行信息采集,分析其照明度、色温值、辐射范围和墙面光影,再建立灯光光域网,并进行存储。只有建立了这些基础数据库,在今后的设计中设计师才能直接在3DMAX和VR中调用,才能高效率地制作出效果图或三维仿真动画。

(二)数字媒体应用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利用数字媒体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是首先将真实场景抽象化,然后通过设计图纸、规划图等提取数据,用多边形构造三维模型(如场地、建筑、室内、家具、树木、花坛等),然后进行纹理贴图、参数控制。但这种方法只适合于场景组织不复杂、多边形数目比较少的,较规范、较简单或简化的场景绘制。因为数字媒体的应用是建立在计算机的基础上的,复杂的场景对计算机的配置要求比较高,计算机会运行不顺。这就要求设计师合理运用场景管理技术。必须在保证建筑物外形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模型的面片数量,也可以用纹理代替模型的细节,不仅可以提升细节水平和景物的真实感,而且可以有效减少场景中的多边形数量,提高刷新率。绘制三维实体、剪裁视域、剔除遮挡面也可大大提高场景绘制的效率,从而可以实现快速的场景绘制,达到实时的效果。在漫游系统中,需要计算机的配置更高,更需要设计师整体规划场景,规划路径。在虚拟建筑环境实时漫游中,需要及时检测物体的运动和物体间经常可能发生的碰撞,并计算相应的碰撞反应,更新绘制结果,否则物体间会发生穿透现象,破坏虚拟环境的真实感和用户的沉浸感。

(三)数字技术与环境艺术建造的关系问题

建立以多维信息空间为基础的人机环境,实现人与计算机和谐而自然的信息交流,一直是计算机信息技术追求的目标之一。有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支撑,使这一目标的实现成为现实。设计师可以通过它向客户展示自己的设计思路,客户可以在观看过程中针对不足提出修改意见。应用数字媒体进行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即设置灯光、设置路径、控制漫游过程中观察相机的运动等,同时完成场景调度、碰撞检测与响应、地形匹配等,最后渲染输出,并进行后期处理。但环境艺术设计的关联性和前瞻性要求较高,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设计对象与周围的环境是否和谐相融,整体设计风格是否新颖、是否统一。这些问题数字媒体技术并不能解决,是需要设计师解决的,所以设计师要在掌握数字媒体技能的基础上,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并提高自身艺术修养。

三、数字媒体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可视化要求越来越高,数字媒体技术的市场不断扩大,数字技术越来越多地融入到了设计之中,使得设计有了新的生命,艺术表现手法也有了更丰富的手段。各种复杂空间形式和风格的创造,都可以通过数字媒体技术来实现。

(一)数字媒体技术弥补了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不足

设计需要更为直观和方便的实体模型表现。传统设计的图示思维方式虽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其自身也有着极大的局限性,如抽象的设计作品和具体现实的设计内容之间容易出现疏漏和不同,设计元素的使用不够精确,欠缺灵活性,设计信息的表现容易造成时间的较大损耗,效率也低下,并造成大量材料的浪费。数字媒体技术承担了新的角色,具有革命性的意义。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化表现方式的运用,可以更大范围地共享信息,可以调用统一规范的信息模型,可以加强设计者之间的协作,有利于弥补传统图示思维的缺陷,使得设计更加多元多维、丰富多彩。运用数字化表现技术,可以减少设计工作中的重复劳动,有利于提高效率、减少错误和降低设计成本,而且便于保存和留档。数字媒体技术可以使设计师减少大量重复繁杂的事务,把精力用于构建信息模型、绘制设计方案图、处理三维建模上,使设计师的才能最大限度得到发挥。

(二)数字媒体技术开辟了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新领域

环境艺术设计是个与时俱进的学科,当今社会设计领域迫切需要能够运用数字媒体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导致传统教学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这个特殊学科的需求。所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把数字媒体技术引用到教学当中,能够满足环境艺术设计的需求,能够把众多信息在有限的学时内传授给学生,并且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进行交互式三维场景考察、比较和方案修改,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教师的设计意图,能够达到节省时间、方案交流便利、传授内容多的目的。可见,数字媒体技术走进环境艺术设计课堂,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能促进现代教育技术进步,能够较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四、结语

总体来说,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建立了以多维信息空间为基础的人机环境,实现了人与计算机和谐而自然的信息交流,有利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计师和学生进行整体构思、体会设计的空间感受、加快设计速度。

篇4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发展;应用

1 数字媒体技术概述

学习数字媒体技术,首先要了解的概念是媒体。所谓的媒体(medium),一般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通俗的说就是宣传的载体或平台。它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指信息的物理载体(即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实体),如书本、挂图、磁盘、光盘、磁带以及相关的播放设备等;一是指信息的表现形式(或者说传播形式),如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而数字媒体(digitalmedia)具体指的是“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这些载体包括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和动画等感觉媒体,和表示这些感觉媒体的表示媒体(编码)等,通称为逻辑媒体,以及存储、传输、显示逻辑媒体的实物媒体。”但通常意义下所称的数字媒体常常指感觉媒体。数字媒体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动漫、游戏、数字影视、数字音乐、数字教育、数字出版等。

2 数字媒体技术的优势应用及实例分析

根据数字媒体的主要内容和应用对象可以看出,数字媒体技术主要应用于影视、游戏、广播、广告、出版、储存、计算机图形与动画、虚拟现实等领域。因此,本文将列举一个影视广告领域中的优势应用及实例分析分析其特点、优势和效果,着重体现数字媒体技术的优势在该实例中的展现。

尽管传统的户外广告媒体如灯箱广告牌、公交车车体、霓虹灯广告、LED看板等都很醒目、美观,在空间上覆盖率也很高,对消费者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由于其静止的表现形态很难吸引消费者的主动关注,和数字电视、互联网络这类声形俱备的数字媒体比较起来,也更难与消费者达成互动,这一弱点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传统户外媒体的发展。关注运动着的物体是人类的本能反应,所以只有让广告“动”起来,吸引受众的注意,用极佳的视觉效果,加深受众对产品的记忆,广告宣传才能真正有所收益,而这一切的实现,必须依托于数字媒体。

在当今世界,影视广告已成为人们获取各类广告信息的重要媒介之一。影视广告这项新兴的广告类型,以其快速的传播速度和显著的艺术效果日益成为企业宣传自我形象、产品信息的最佳手段。影视广告剪辑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非线性编辑、数码特技、影视合成等数码技术的应用,使影视广告的后期制作更高效、更灵活,高清技术的横空出世更使影视作品成为一场空前的视觉盛宴。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直接刺激并带动了影视广告的创意,并影响到最终效果,改变了人们的视觉经验,促进了艺术表现的创新。如《脑白金系列电视广告》,通过两个计算机三维软件制作的卡通角色,跳着各种风格的舞蹈引出广告的主角,一盒跳着同样动作的脑白金进入镜头。一对卡通老夫妻跳着时尚的舞蹈,本身已经足够吸引观众眼球,随着舞蹈节奏,运动着的广告主角慢慢进入观众视野,人们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转移到产品上,从而完成了广告的最终目的。尽管脑白金的广告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争议,但就其畅销十多年而不衰的现状来看,数字媒体技术的使用在这则电视广告中所起的作用仍是不可忽视的。

3 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前景和发展趋势

(1)数字媒体技术的新趋势―――增强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Realitytechnique),简称AR技术,是一种把原本在现实世界的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视觉信息、声音、味道、触觉等),通过科学技术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到现实世界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的技术①。它的出现与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空间定位技术、人文智能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是未来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2)IT和IPIV产业整合不断深化。将IT和IPIV产业相整合,可以更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各种不同需求,不仅能够为用户提供完善的个性化、定制性信息、媒体、娱乐综合体验;同时也能够提供权威专业的指导和建议,能够使用户充分享受网络带给生活的便捷和丰富的体验。IT和IPIV产业的深化整合,方便政令下达、信息告知、自我学习等,也方便进行安全的电子商务,同时也大大方便了网上事务的处理和增强了网上交易的安全,为科技发展、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更大贡献。将IT和IPIV产业整合不断深化,也是未来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

(3)媒体分工更加细致明确,和个人生活更加紧密。数字媒体的个性化传播特性决定其传播对象的细分化,甚至开始出现以家庭和个人为基本单位进行量身定制和传播的方式,这就使得受众这一传统概念得到越来越细的划分,传播内容也能在大众传播的基础上进行更分众化、精确化的划分。内容生产环节逐渐从产业链上剥离了出来形成了内容产业。同时,分工和协同交融而成的融合生产方式所具有的效率优势,能够满足内容生产规模的最大化,内容生产的独立打破了“竖条式”的媒介产业链结构,形成了新的“伞式”媒介产业链结构。由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类的生活品质,未来的数字媒体技术将不再就技术论技术,而是直接和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总之,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将使媒体内容形式发生巨变、媒体分工更加细致明确,和个人生活更加紧密。

注释:①申健.数字媒体未来发展趋势―――数字媒体与增强现实技术[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1).

参考文献:

[1]刘清堂.数字媒体技术导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篇5

关键词:数字化;艺术设计;发展

1 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脑的不断普及和发展,数字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数字时代”也就是“信息时代”开始了。艺术设计由于图形图像的数字表现形式的数字化发展,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由原先的手绘、雕塑等传统的表现形式发展为现在的电影、电脑、三维等数字化的表现形式,这种多姿多彩的艺术设计刺激的人们的眼球,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这种新型的艺术形式被称之为数码艺术,也就是数字媒体艺术。

新型的技术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思维空间和视觉空间,也带来了新的感官需求和心理需求。一方面,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下,设计师穿凿的自由度大大提高;另一方面,人们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数字技术的发展是一切信息数字化,这种情况下,形状、颜色、线条、材质等设计中的元素也数字化,设计是通过计算机对其进行处理,在虚拟环境中创造、修改。整个过程无纸化进行,提高效率的同时也符合我们现在的绿色生态口号。

新生事物的发展是在质疑和改善中不断发展的,数字化对艺术设计的发展有利有弊。电脑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得设计师们使用电脑进行设计,这是现代艺术设计史上设计方式的一次大革命,它标志着一种新艺术形式的产生。但是,对于数字技术的过度依赖,同时也让我们的设计师们进入了一个误区,让我们的设计师们过度的注重数字技术的学习,而忽略了对艺术的学习和领悟,这个错误的观念导致了设计水平的良莠不齐。

2 数字技术与艺术创作的共同发展

数码艺术,又被称为数字媒体艺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数字技术为工具,以艺术为表现手法的一种新型的艺术门类。其优点有:(1)结束了部分传统艺术的烦琐工序;(2)利用电脑的优点创造出无论是创作题材或是表现手法完全异于传统艺术的独特艺术;(3)电子音乐、数字音乐的诞生为艺术设计增添前所未有的视听革命;(4)3D技术应用与电视电影虚拟现实,让艺术具有强烈的真实感。

从此概念上来看,艺术创作中的数字技术固然重要,通过计算机数字技术可以制作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品,不仅仅能“再现客观”,更能“虚拟现实”,能为设计者带来更广阔的设计思维,更有效的设计方法,更独到的设计表现,更广阔的交流空间。即使这样,数字技术也不能成为艺术设计中的主导,艺术设计的灵魂还是在于设计,在于创意,而数字技术只能作为创意的一种表现形式。

因此,现在很多设计师局限于对数字技术的追求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在数字时代,数字技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相结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数字技术已经融合到了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现代艺术设计与数字技术已经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要科学的去认识和平衡数字技术与现代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时代的发展,设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设计不仅要适应时代,更要引领潮流,所以现代艺术设计必然要创造更新的设计文化。数字技术为现代艺术设计搭建了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设计师们应该更好地利用这个平台,在数字技术中融入传统设计文化、传统设计思维,并把传统的与现代设计思维相结合,通过现代数字技术表现出来,以超前的设计意识使现代艺术设计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3 数字时代扩展了现代艺术设计的创意思维

传统的艺术设计表现方法有限,包括绘画、雕塑、剪纸等,这些表现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创意太狭隘,甚至有些作品只能表现其意境,其抽象的风格让普通的行赏者无法去领会。数字时代的艺术设计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现代艺术设计在数字技术的介入下具有了独特的生命力。舞台设计、展示设计等增添了虚拟现实的展示方式,视听和互动的多媒体功能让受众身临其境。设计与技术的关系密不可分,设计在新的技术的辅助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新技术的出现,对于艺术设计来说是一个机遇一个台阶。它赋予艺术设计新的平台,新的表现形式,新的设计空间,新的视觉感受。数字技术是现代艺术设计的有力工具,只有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现代艺术设计才能有效地促进信息传媒的发展。

4 数字技术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是一门空间艺术,建筑实体和空间是矛盾的综合体,它是通过设计者的专业修养和素质,将特定要求的建筑空间从无到有的一个创作过程。传统建筑强调韵律、比例、对称等具有秩序美的静态理想空间,这种观念正逐步被计算机技术生成的扭曲、重叠等新空间感觉所代替。建筑空间审美观念突破了传统的事体空间界限,形成了尸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现实存在与虚拟建构之间的交互和共存。

现代建筑设计呈多元化发展的倾向,在形体塑造上一反以往的单一形体和几何形体,体现为非线性形体的倾向。数字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促进了这种多元化的去向。通过计算机软件的帮助,设计师们能随意地对形体进行扭曲变形等复杂处理;在建筑材质上,建筑师的旧观念被打破,建筑材料的选择趋向于经济、实用、美观等特性。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设计的发展也逐渐的数字化,通过数字化的虚拟空间展示作品,通过计算机软件制作建筑图、透视图,这种种方便了设计师们的创作,缩短了对创作的展示,更方便了受众的欣赏和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5 数码艺术设计的发展对现代中国艺术设计的影响

数字技术的发展与现代艺术设计的结合,为艺术设计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

(1)数字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艺术设计的发展。随着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发展,数字技术融入现代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数字技术拓展了艺术设计的视听语言、表现形式,丰富了设计师们的设计思维,使现代艺术设计体现了与传统艺术设计所不同的价值内涵。

数字技术为现代艺术设计简历了一个更适合其发展的平台,设计师以其超前的设计意识以丰富的表现形式表现出来的艺术作品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才能推动艺术设计的发展。

篇6

关键词:数字媒体;形式风格;中西方比较;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053-01

数字媒体艺术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而产生的艺术形式,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互相融合。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的日趋成熟,开启了数字时代的大门。甚至有人预言在2050年之前,纸质媒体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正是数字媒介。

“数字媒体艺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出现在艺术领域。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激励设计师不断探索新的艺术设计语言,逐渐形成融听觉文化,视觉文化,触觉文化,大众文化,消费文化于一体的复合性文化。传统意义上的艺术设计在视觉审美领域的中心地位已被颠覆,数字技术掀起的冲击波带动艺术设计的性质和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所有典型的艺术设计都具有时代感和民族风格的特性,充分反映了它所依附的文化背景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由于文化传统的不同,中西方民族在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数字媒体设计甚至整个现代艺术设计风格的不同,这也是中西方在设计方面鲜明差异的根本因素。

一、中西方当代数字媒体设计表现风格上的差异

(一)创意思路

中国当代数媒艺术设计承载并传播了中华两千多年的历史与文化,体现在对儒家思想的“智、信、圣、仁、义、忠”的深度表达,在数媒表达中多体现在亲情的温馨、朋友的互助和爱情的美满。根深蒂固的传统人文价值观,使得数字媒体作品在艺术设计上追求细腻唯美的的画面,真实动人的情景,并将中国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怀得以再现。

而在西方文化的根柢中包含着普遍性、人类性的东西,是对人的尊重,对个体精神自由的强调,因此在很多数媒作品中强调的是自我中心、个性化、多元化。所以在西方艺术设计史上才出现了千奇百怪的创意和无所不能的技巧游戏。

(二)视觉表现

在视觉表现上,中西方的艺术设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数字媒体艺术来说,完全依靠于现代数字科技的基础,所以两者在运用手法上,都基本上选用了符合时代感的对称与均衡、虚实与留白、抽象与具象结合等表现手法。但究其文化内涵脉络,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国内的设计往往受到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含蓄地表现以儒家思想为指导,讲究“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的传统道德思想,具体表现效果倾向于浑厚、端庄,在不规律中寻找工整匀齐,在平衡中强调完整统一。而现代西方数字媒体设计,更是将传统西方设计中的自然奔放、韵律感强发挥的淋漓尽致,运动多变、强烈的视觉刺激仍是西方数字媒体设计表现风格的主导潮流。

(三)设计色彩

无论是传统艺术设计,抑或是新兴的数字媒体设计,色彩的作用是其他因素所无法代替的。搭配得当的色彩设计不仅可以增强视觉冲击力,更可以强化感知力度,并在传达信息的同时,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审美的享受,甚至精神的共鸣。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对色彩的认知和传达是非常重要的,各个民族对色彩所表达的意义也常常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寓意,所以在艺术设计的使用上,也有着不同的习惯和偏好。

中国特色的当代艺术设计作品,在色彩上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中华民族的独特性。中国传统艺术的色彩特点,往往并不太追求物体的光感,而是注意生动的韵味,个中的禅意。正如中国国画重淡兼用、浓墨淡彩的色彩风格,创造出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多彩世界。例如CCTV采用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效果的动画广告,仅靠墨色的深浅变化和流动跳跃,勾勒出现代科技化发展下中国特色的景象和魅力。而西方典型的数字媒体设计作品,通常运用丰富绚丽的色彩,或是色差对比强烈的色彩搭配,来造成独特新鲜的视觉效果。讲究新颖活泼、充满幻想和浪漫,时代感很强。运用炫彩光影来营造夺目冲击力强的画面效果,是西方数字媒体设计典型的色彩风格。

二、中国当代数字媒体设计的发展方向

(一)中国当代数字媒体设计快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数字技术空前发展下,数字媒体设计的艺术表现手段也越来越成熟。新媒体艺术在为文化发展带来机遇、提供便利的同时,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消极影响:它的诞生与发展把我们引领向了一个全新的科技与艺术交融的世界,却也容易让我们在全新的世界里迷失方向。

从受众的需求来看,在瞬息变化、科技当道的今天,人们比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充满人文关怀和文化意识的设计。当人们长久而被动地接受丰富的甚至过剩的数字视觉盛宴之后,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心理学上所谓的“精神需求匮乏”。数媒设计创作在科技和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进入到艺术设计领域,在美学情感上缺乏坚实的根基,无论创作形式还是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都与人们传统的心理认知和接受程度拉开了一定距离。数字创作中冰冷的机械条理和传统艺术的细腻深刻相比,也缺乏生动鲜活的语言表达。受众对于数媒艺术创作的第一感受仍是现代科技的无所不能,以及幻想未来生活的便捷高效,很难实实在在地触动受众内心的情感和共鸣。

此外,不能否认的是,当今时代,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经济的全球化大潮导致文化的被迫趋同,设计的功利性使得艺术设计无法摆脱国际统一化的趋势。追求更快速、更简洁、更轻便似乎已经成为了全世界追求的唯一目标。然而,正如其他一切艺术设计领域一样,数字媒体设计也越来越需要以传统的、民族的灵感来激活创作。当我们面对一件优秀的设计作品时,除了对高超技艺的赞叹,更感叹于设计者对特定民族文化内涵的把握以及作品中透漏出的历史延续感和浓厚的地域气息。尽管数字技术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炫目的梦工厂,但设计的内涵仍是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内涵。

(二)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文化的结合是发展趋势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人类艺术发展的一个全新阶段的产物,其内涵和外在形式都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它不断冲破传统艺术的,不论是视觉效果、表现形式,还有交互手段,都给我们带来与传统艺术完全不同的体验。它既是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传统艺术的创新和延伸。

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文化的结合,事实上更是一种双向的互动与促进。一方面,数字媒体需要传统文化坚实的思想根基,来避免全球一体化带来的趋同设计,来改善数字媒体缺乏文化内涵一味追求科技的冰冷现实。传统文化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其中的文化积淀,风土人情以及人与自然的亲近,都能促进数字媒体设计在人们的心理情感交流上造成亲和力,产生心灵的共鸣。另一方面,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形式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而其基于网络的开放性与丰富性,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与研究提供了空前的便利。可以看到,数字媒体技术迅速地拓展了视觉王国的疆域,把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借助于网络平台,为更充分地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加盟和渗透传统艺术的过程中,数字媒体艺术的内容与形式都已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传统艺术在不断吸纳数字化的新营养中不断刷新自身,新型的数字媒体艺术本身也在蓬勃发展,日新月异。

参考文献:

[1]奚春雁.数字媒体在你身边[J].多媒体世界,1999(09).

[2]刘登阁.全球文化风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肖永亮.数字媒体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地位[J].现代传播,2005(05).

[4]邱晓岩.数字媒体艺术的新美学特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2).

篇7

以数字媒体技术为主体的各种新媒体在世界范围内火速地发展,达到历史上任何传播媒体都无法比拟的发展速度。数字媒体技术让我们进入了一个艺术表现更加生动、互动性更加强的新时代。视觉、触觉、听觉甚至味觉等丰富的感官体验都通过数字媒体技术进行传播,不管是在音乐艺术方面、美术与设计方面还是在戏剧影视方面都已经广泛地使用了数字媒体技术。从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从视觉到视听互动,从虚实结合的交互数字媒体技术,技术的发展无时无刻不为艺术家们提供广阔的空间。

一、视听交互艺术

数字媒体技术主要有场景美术设计、角色造型设计、游戏程序设计、影视多媒体后期处理、人机工程学等。网络媒介的高速发展使信息的传播更加方便快捷,实现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无缝互动交流。现在,无论是音乐艺术、美术创作、戏剧表演还是影视传媒都已经进入全民信息化技术的时代了。

(一)视觉摄影

所谓视觉摄影,指的是一个可以无限复制的视觉影像。通过数字媒体技术,设计师可以将各种视觉性的图像通过拼贴、滤镜处理、合成、样式等进行处理。相比传统的摄影,视觉摄影不仅要求摄影师掌握各种各样高超的技术,还要求精巧的暗房技术。而目前,仅仅需要一款图像处理软件便可将图像处理得更加完美,数字媒体技术下的视觉摄影艺术必定走得更远。数码照片处理技术可以说是摄影爱好者以及美术设计工作者的一个新世界。

(二)影视艺术

影视作品的拍摄其实和摄影艺术很类似,都是艺术与媒体技术结合所产生的全新艺术形式。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同样对影视艺术有着极大地影响,它使现在的电影电视作品不再需要完全真实的场景、道具,甚至连人物角色的表演都可以通过新技术进行模拟,影视艺术作品的成本不仅大大降低,而且精彩的特效使无数影迷为之疯狂。如电影《阿凡达》只有25%的内容使用了传统的外景拍摄,而其它的部分均使用数字媒体技术来实现。用新技术来合成来辅助现场拍摄,甚至替代现场拍摄,使艺术家的想象可以进一步的拓宽,将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场景、人物动作、怪兽等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使人们产生强烈的感官刺激。

(三)关于视与听

视觉的刺激主要是通过眼,按照人对事物感受的次序,人首先接受的是视觉刺激,其次便是听觉刺激。音乐是听觉刺激中最为重要一部分,而音频制作也是数字媒体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音乐通常是声音和画面的组合,可以给受众带来几倍于音乐的力量。好的音乐视频,是这个数字时代最有代表性的形式之一。它所强调的是采用视觉的手段,以艺术的形象来达到人类精神享受的最高峰。通过视觉的辅助,可以将音乐表达得更加完美。以时下极为流行的新媒体二维动画Flash为例,它全程使用电脑制作,在视觉画面的处理上可以模拟拍摄的摄影,道具、角色、场景都可以绘制出来,也可以与现实中的场景相配合使用,再将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可以获得视听双重的艺术享受。

二、虚拟交互技术

虚拟现实是通过数字媒体技术重新构建出来的一个世界。通过虚拟展示计算机模拟的三维环境,使用户身处其中并能够操作系统中的对象。与虚拟现实交互的时候,用户可以根据自已的意识来选择所需要的信息。这种行为与过去被动接受是完全不同的,用户以更加主动的方式获得无穷无尽的乐趣。

交互媒体技术的出现将艺术家的生存方式彻底改变了。网页设计中的按钮图标便是实现交互的最简单方式之一。只需要轻轻点击按钮便可以起到弹窗、影音播放等交互操作。这种人机交互的形式在电子游戏领域表现得特别突出,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游戏与影视相结合得越来越密切。它们的区别在于游戏由玩家直接扮演,而影视艺术则是由他们扮演的。现在的艺术设计观点也认为,电子游戏已经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了,和过去的简单游戏已经有了质的变化。在虚拟现实中,用户可以扮演角色与人交往,创建新的生活社区,甚至创建自己的队伍等。游戏的本质已经由虚拟现实技术彻底改变,已经不再是由开发者决定如何使用,而是以用户为中心,具备完全的交互性,开放过程及结局以达到完全的虚拟现实。

三、对数字媒体的思考

艺术源于生活,同样也离不开它所处的时代。计算机、网络、移动设备、虚拟技术等数字媒体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模式。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让众多的视觉设计师成为高超的摄影师、绘画大师,可以将天马行空的想象通过新技术表现出来。作为数字媒体,我想有两个方面需要认真思索:

一是任何的视听艺术,都只是将数字媒体技术作为艺术表现的工具,艺术的本质是审美,是不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改变,改变的只是形式、技巧、工具。数字媒体技术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使我们的视听艺术作品超越了传统工具的局限。但是艺术作品始终不能由数字媒体技术替代,新技术只能作为工作人员的工具和手段。审美才是艺术目标,艺术家不能过度地依赖新技术而忽视美学素养的提升。很多人认为只要学好新技术便可以成为优秀的视听设计师,我认为这是一种误解。好的艺术,作者要拥有审美和数字媒体技术的双重能力,才能将自己的情感通过技术传达给受众。

二是数字媒体艺术集合了科技和艺术的双重特性,成为科技工作者和艺术工作者必须共同关注的主题。当人们使用计算机、移动设备在互联网上尽情遨游的时候,历史的车轮已经来到了二十一世纪。数字媒体将视觉图像、影视艺术、文本、声音等多种视听艺术元素集于一体,使受众更加快捷和方便地接受新事物。电脑合成、数字媒体是目前的发展潮流,但任何时代的科技都无法替代“人”的主体地位,一切视听艺术都是以人为主导,所以数字媒体艺术不能片面追求技术,要考虑人的情感、感受。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数字媒体技术必然会渗透到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及工作中,艺术要以人的自身需要和社会的综合发展为出发点,将数字媒体艺术整合成人与人互动交流的一种方式。

篇8

关键词:拼贴艺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基础教学;教学方法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影像技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让人惊艳的数字特效,到2009年制作成2D、3D和IMAX-3D三种制式供观众选择观看的电影《阿凡达》,一切都在说明数字影像这一领域飞速的发展态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从2001年中国传媒大学开设第一届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起,全国各大艺术院校及综合类大学的艺术系争相设立数字媒体相关专业,每年为电视台、动画公司、网络公司、广告公司等用人单位输送大批量的毕业生。纵观这些开设数字媒体相关专业的高校的教学计划,不难发现,均把设计基础设定为该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因此它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出的毕业生的基本素质和专业素养。

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各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设计基础课程命名方式各有不同,如:二维/三维设计基础、二维/三维构成设计等。但基本的教学内容构架均由传统的三大构成搭建而成,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该专业的设计基础课程的授课时间一般安排在大一的第二个学期或大二第一学期。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素描、色彩、photoshop软件等相关课程,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造型的基础知识,训练学生基本的造型能力,培养他们一种形式敏感和结构语言的能力,为将来制作出具有美感的数字艺术作品打好基础。

笔者通过调查得知,国内大多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大都照搬传统设计专业,这就影响了这门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一方面,由于数字媒体艺术不仅是视觉的艺术,还是影视的艺术,这区别于传统的设计专业。另一方面,由于招生考试的方式决定了该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他们大都具备较强的电脑操作能力,但美术基础相对薄弱。因此,该专业设计基础课程的授课教师应思考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出适合该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势在必行。

二、拼贴艺术应用在设计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设计基础课程应与本专业相结合。在目前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数字影像技术的更新速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将训练课题与传播媒介相结合,设计出跨媒体、综合的课题训练方式,为提高教学效果、检验学生能力开拓一个新的思路。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把拼贴艺术作为训练项目引入到设计基础教学过程中,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拼贴是指把照片、新闻剪报或其他薄的材料裱糊在绘有细节的画布上,它是一种绘画上的技巧。毕加索和波拉克的综合立体派绘画便综合利用了拼贴这一艺术形式。他们把现实生活中的可利用素材如糊墙纸、绳子、布头、文字等直接搬进画面。利用多种造型手段,综合地处理、从各个侧面重新构成主题,创造一种形式化的符号系统,用来阐释绘画结构及意义,成为20世纪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

由于新媒材的介入,产生了新的视觉效果和新的象征途径,这无形中扩大了架上绘画的表现领域。而当代数字媒体艺术更是处处体现着这一艺术精神。作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设计基础课程,是非常有必要把这一具有综合训练能力的方式应用到教学中。开设设计基础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色彩感知能力、构图能力;培养其敏锐的观察力、具有较强的信息生产能力和传播能力和艺术修养。而将拼贴艺术训练融入设计基础教学课堂是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的。

三、拼贴艺术在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1.通过拼贴训练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未来的数字媒体创作者对于创造力的需要丝毫不亚于艺术家,创造力也是评价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各种形式的教育与训练。而拼贴艺术的训练则是非常有效的训练方法之一,因为拼贴的过程就是艺术创造的过程。

(1)拼贴的创作过程是全新的创作。拼贴的素材来源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有图片有文字信息的杂志、画报,也可以是质感不同、色彩各异的自然材料、人工物品材料。不同的素材会给创作者带来全新的灵感和启发,不同的组合又会有新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因为拼贴创作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创造力,它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可复制、参考的对象。因此,在创作过程中经常会有灵光一现的时候。

(2)拼贴创作能够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是指在艺术构思过程中,以表象做材料,通过艺术想象,对表象予以升华,或对表象予以分解、重组、联结等,加工成艺术意象的思维过程。而拼贴的创作过程就是把不同材质、色彩的素材做材料,通过艺术想象,对素材进行选取、分解、重组,加工成艺术作品的过程。因此,拼贴的创作过程就是对形象思维训练的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3)拼贴创作中的灵感是形象思维中爆发的灵感。这种灵感就是一种创造力,它的产生是在长期努力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因此需要有一定的量的累积。在设计基础课程中,拼贴训练不只做一次,在不同的阶段,设定不同的命题,可以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训练。

2.通过拼贴训练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观察力似乎是最难以琢磨和培养的能力。正如罗丹所说:“我们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应用到拼贴艺术训练的具体环节就是素材的选取。

以画报为例,以往我们看画报的出发点是为了获得里面的信息。在拼贴创作时,要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处理画报的内容。不管是色块、图案、摄影还是文字,当这些元素离开它原本的环境和背景,就会产生独立的含义。这就要求创作者去透过现象看本质,发掘这些元素的本质特征。

针对画面中的色块,需要创作者着重注意色彩,如果面积足够大,还可以通过剪刀和刻刀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造型;针对画面中的图案,需要创作者去感知它的风格,进行联想;针对摄影作品这样的素材,因为它取材真实,造型能力强,可用来准确传达信息;还有文字,它们是最直观的视觉元素,既可以作为图形的视觉元素丰富画面,又能用来点明主题。

因此,通过拼贴创作,能够训练和培养学生对各种素材的敏锐观察能力。他们通过提取自己所需要的部分作为创作所用的元素,对其重新组合,赋予素材新的意义。

3.通过拼贴训练培养学生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能力

在拼贴创作的命题创作训练中,每一个学生都会有不同角度和侧重点,这可以反映出每个人对题目的思考和理解。有时也采用教师规定部分元素,主题由学生确定的方法,这可以反映出学生平时在生活中的思考和关注点。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作为未来的数字媒体艺术工作者,应该是有头脑、有思考的独立品格的人,有自己要表达的观点,具备生产信息的能力。

能够使用图形和符号等视觉元素进行信息传播一直是设计基础教学的重点,体现在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选取恰当的构成形式和应用形式进行创作,再通过视觉流程的概念检验主次信息的传达,这些都能提高学生信息传播的能力。

4.通过拼贴训练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

色彩对数字媒体艺术工作者来说,是传递情感的有力武器。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拼贴训练,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成素材的色彩进行色彩搭配的练习。是强烈对比的效果,还是近似色的效果?是严肃的政治海报的黑红对比,还是儿童世界的色彩缤纷?色彩是最直观、最容易出效果的因素,所以要通过更多的色彩搭配训练,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

5.通过拼贴训练提高学生的构图能力

构图不仅会对画面元素的安排起作用,同时还决定了整个画面的精神。因此,培养学生的构图能力尤为重要。是结构紧凑、主题突出,或是主次分明、条理清晰,还是充满张力、稀疏平淡,这些都是由构图决定的。构图是研究画面和其中形态配置的相互关系的。构图的实质是研究场际关系。每一种构图都是以排列次序为基础的,它产生于相似事物的组合以及对相反事物的强调。

拼贴创作一开始,就会产生构图问题。这个元素放在什么位置,它在整个画面内容中占据什么样的重要性。在学生创作的初期,最常见的就是整个画面都被占据得很满,没有重点。此时,就需要通过在设计基础课上学到的构图知识来指导实践了,多练习几次就会有所提高。

6.通过拼贴艺术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同样是拼贴艺术中的经典作品,西方立体主义的代表人物毕加索、勃拉克的综合立体主义作品和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库淑兰的剪贴画风格差异巨大。因此通过拼贴创作进行艺术风格的多样化探索,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如下图所示,这幅广告作品,选用具象素材,内容极其丰富,有矛盾和强烈反差的图形进入画面,使作品幽默、怪诞,热闹非凡,充满了超现实主义的风格。

篇9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平面设计;关系

所谓数字媒体艺术,是一个宽口径的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美术修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利用计算机新的媒体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和创作的复合型应用设计人才。在数字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与融合的今天,传统的广播、电视、电影快速地向数字音频、数字视频、数字电影方向发展,与日益普及的电脑动画、虚拟现实等构成了新一代的数字传播媒体。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种类,顺应了社会发展的大潮。科技与媒体的飞速发展为数字媒体艺术提供了基本保障,追求新奇和多变的社会思潮,为数字媒体艺术提供了精神支持。诚然,数字媒体艺术也有其独特的艺术属性。有学者认为,要了解一件艺术作品,必须了解它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格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这表明艺术本身就具有多重属性,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艺术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体现不同的功能并满足不同的需求。

与数字媒体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平面设计,则是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透过多种方式来创造和结合符号、图片与文字,借此作出用来传达想法或信息的视觉表现。不难发现,数字媒体艺术是应设计而生的,是为培养设计人才服务的,平面设计当然也包含其中。稍有不同的是,平面设计更注重“视觉”所传达出的信息,而数字媒体艺术更注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但无论如何,这两门都属于艺术设计的延展学科。

综合以上的说法,数字媒体艺术和平面设计之间必然存在某种关联,我们不妨简要剖析一下。

一方面,数字媒体艺术与平面设计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一直以来,任何艺术形式都离不开媒体,尤其是当下。从某种意义上讲,艺术史就是媒体不断进化的历史,媒体进化的同时又促成了人们观念、语言形式和视觉表现的改变。平面设计是集电脑技术、数字技术、美术知识和艺术创意于一体的综合内容,这与数字媒体艺术所包含的美术修养和艺术风格不谋而合,在学习数字媒体艺术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较好的美术鉴赏能力和一定的美术设计能力,从而培育出从事平面设计、数字化园林景观设计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由此可见,两者之间联系甚密。

另一方面,数字媒体艺术又与平面设计交叉融合、互相渗透。数字媒体是从视觉传达设计即平面设计中衍生出来的一个学科,它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平面设计,也发展和丰富了平面设计的内容,数字媒体艺术同时也为平面设计注入了新的特征。虽然互联网一开始不是为艺术创作而发明的技术,但它会逐渐演变为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工具。数字媒体艺术是科技发展的产物,是科学技术、现代媒体与艺术的结合体,它所呈现出的互动性、虚拟性、综合性、娱乐性和商业性等特征推动了平面设计的新发展。

(一)互动性

互动性是数字媒体艺术独具的艺术特征,它表现为人的参与。如今的数字媒体艺术不再像传统艺术那样高高在上,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让观众真正参与、享受、体会艺术,它无疑拉近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大众的距离。数字媒体也是技术家,把以往的一切艺术形式包括绘画、文学、设计等都纳入其中,所有的艺术形式都可以用数字媒体艺术的方式得以体现。笔者认为,它所带来的互动性能够产生的原因还在于全方位地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总之,互动性作为数字媒体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打破了多年的传统设计模式,是人性化的最佳体现。

(二)虚拟性

数字媒体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又一表现特征为虚拟性。在平面设计中数字媒体艺术的虚拟性将改变传统的艺术品的设计方式,即不需要笔和纸等实体工具。我们都知道,传统设计会受到诸如素材单一、缺乏视觉感染力等限制,但是在数字媒体面前这些问题不再是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设计,走近艺术,使设计者可以更加随心所欲地去设计,这正是其艺术特征的表现。

(三)综合性

数字媒体艺术的综合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形式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人的感官多重性。数字媒体艺术通过数字化处理可以把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电影、视频等不同的艺术形式转化为统一的数字语言,艺术家可以随意选择两种以上艺术形式进行处理,使艺术设计不仅仅停留在视觉上,还可以享受听觉、触觉等感官器官带来的丰富世界。因此,数字媒体艺术的制作和传播过程就带有了综合性的特点。

(四)娱乐性和商业性

数字媒体艺术的人人参与性质决定它具有娱乐性和商业性的特征。从传统艺术种类到电影、电视、数字媒体艺术等新兴艺术种类,艺术从少数化走向平民化。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设计,像报纸杂志、网络上面的美图是最典型的例子。这也说明了美和艺术存在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角落。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数字媒体艺术的平民化特征更为明显,这充分体现了数字媒体艺术所具备的人人参与、不分贵贱的民主文化艺术特征。

总的来说,数字媒体艺术在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平面设计从诞生至今,它所具有的经济功能和文化先导的双重属性始终没有变味。不论是设计潮流的变化还是应用技术的革新,乃至社会思潮的涌现,我们总能够从平面设计的过程中看到数字媒体的影子,它的出现也让平面设计焕然一新。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必将为新媒体和新艺术形式在人类历史文化长廊中增添新的色彩,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翟坤.数字媒体艺术与平面设计的关系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7).

[2]付海菊.设计学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创建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2(12).

[3]王正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教学体系探析[J].教育与职业, 2006(33).

篇10

1 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基本逻辑概念

数字科技和网络科技作为信息化社会的先驱者,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捧,他是信息化时代最有价值的产物。人们的生活中新媒体艺术设计的身影已经无处不在,信息方便快捷的传递特点,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数的好处,冲击了传统时代中一些落后的交流手段。新媒体艺术设计在为人类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入人们视野的同时,也有着不断地自我完善和创新能力。所谓新媒体艺术设计就是在传统技术支撑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改造创新,主要体现在“新”上,这就要求技术人才在专业技术领域中的探究,不断延伸新媒体的艺术形态设计,为人们带来更多视觉冲击的同时也能进一步优化人们的生活。通过不断地研究创新,这种传统媒体与新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将更高效的服务于人类。

2 新媒体的艺术设计的基本特点

新媒体艺术设计经过不断地探究已经在信息化道路上逐渐成型,基本特点主要有几个特点:

2.1 新媒体的传播范围广、速度快,是非常便利的传播方式

但随着新媒体的传播的热潮,很多传统的方式是都受到了冲击,对传统方式有一定的削减力量去。其次传统的模式下,在不同的媒体之间存在着边界,比如像阅读方式,人们可以通过看电子书获得知识,人可以通过广播收听来获得知识,在这两种途径上,关于读书是没有办法有机的统一结合起来,这就造成了边界问题的产生。但新媒体的力量可以解除这些边界条件的限定,是接收消息与发出消息的承受者可以互动,更方便的利于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实现信息共享。

2.2 新媒体艺术设计节约成本

传统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都会有各个环节的设置,需要一步一步的去完成,这样不仅耗费人力物力,关键是浪费了时间和资源。在加大成本的同时,又没有更好的方法去的节约传播费用,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新媒体在这些问题的处理上可谓是游刃有余。因为新媒体的编辑设计过程,大多都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进行,又通过互联网的手段进行传播,在传播的过程中无需印刷,取材,售卖等像报纸、广播等传统过程那样的繁琐,仅需要编辑信息在数字科技的大背景下一键解决所有问题,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环保节约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理念,为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信息的机会,这就是数字化时代多媒体艺术设计为大众带来的福利。

2.3 新媒体艺术设计的互动效果强

传统信息在互动性这一方面几乎是没有办法达到的,比如作者在发表书籍以后,要想看到读者的意见反馈几乎是一件历时很久的事情,但在新媒体的艺术设计中仅仅需要在书籍观看后进行评论就可以让作者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到读者的意见反馈,甚至是作者与读者的相互交流,信息的传播十分方便,再者各种宣传渠道也得到了有效的扩宽,在新媒体艺术设计上的宣传内容更为具体,艺术感更强,人们的接受能力与传播效应都能达到一个高峰,实现了传统方式所难以企及的传播特色,也实现了社会信息交流新的里程碑。

3 新媒体艺术设计与传统艺术设计的融合及创新

要想进步就需要不断地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新媒体艺术设计短频快的发展模式下要注意到与传统艺术设计模式的相互冲击,让二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并有所创新,才能更有益于今后在数字大背景下更久远的发展。

3.1 新媒体艺术设计与传统媒体艺术设计的完美融合

在探索的过程中汲取传统的经验才更有利益外来方向的设定,以及创新基础变扎实的过程,在与传统媒体艺术设计理念的交汇过程中首先要搞明白真正艺术形式的设计目的,不能因为创新而失去了传统理念指导方向的宗旨,艺术设计的发展是媒体创新的根本所在,对传统设计精华的学习沉淀。是为了汲取力量,厚积薄发。传统的媒体艺术设?是新媒体艺设计进步的根本,也是数字化应用理念改变的最好证明,两者完美的融合,才是数字化新媒体艺术设计最高的体现。

3.2 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创新

艺术设计的创新主要是审美过程与审美意识的培养提高过程,也是数字化应用背景下的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必然发展结果,新媒体艺术的表达形式主要是数字化技术的掌控,更精准的掌握数字化技术才能更有效地应用新媒体艺术设计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提高设计理念和设计品位,在能让人们接收到信息交流的同时,又能感受到文化气息的渲染,满足人们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需求与审美需求,使得在美学优雅的发展过程中对人们的生活工作起到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创新不但要在内容上体现出来,也要在应用推广模式上加以创新。新媒体设计要避免设计只注重表象而忽略了整体的效果,传统的设计推广在人们的心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模式,而打破这种模式来推广新的设计理念模式需要一定的技巧,对拓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使信息传播不断地向数字化靠拢,根据不同的设计理念选择有效可行的推广方式进行运营推广。

4 促进数字技术与新媒体艺术设计相结合及发展前景

科技进步的社会氛围之下,新世纪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各种新型技术的兴起,其中多媒体技术就是兴起的重要发展项目之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在生活中让人们享受到了无与伦比的优越感,从设计人员的选拔培训,到设计项目的实施审核,都有着非常专业和严格的淘汰制度,使得新媒体艺术设计的成果更有保障,更能周全的帮助服务社会。科技的进步在发展发的过程中不但存在无限的机遇,同样也存在无限的挑战,在前人从未涉足的领域去摸索开发总是需要莫大的机遇以勇气。我国在面临这一挑战的同时,也做好了充分的迎战准备。新媒体的发展已经不再是一个基于社会基层的方向上了,他需要走的路更长更远,国际的天空需要中国新媒体头角的展露,只有在社会领域的支撑上独立,才能在世界的舞台上迈出更广阔的步伐。

前景越是广阔就学需要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例如专业数字技术人才的培养问题,我国高校可以配合相关新媒体艺术设计知识的讲授,甚至开设专业的新媒体教学课程研究性质的大学,聘请专业的资深技师来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同时学院也应该设立艺术性的课程培养,让学生在艺术的学习氛围中学习进步。除此之外,专业人士需对市场前景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培养专业素质人才,符合市场需求。人才在于精而不在于泛,所以对人才的要求要高进高出,做好充足的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把握未来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