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勘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24 17:49: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地质勘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基础建设项目不断兴建。地质勘察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强地质勘察工作,有利于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程的顺利完成。而地质勘察报告是工程地质勘察的最终成果,提高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编制质量十分重要。当然,不同的工程项目,报告编制反映的内容和侧重有所不同。对于水利工程勘察而言,其勘察工作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专业性等特点,对勘察报告编制的要求也更为严格。
1 报告的编制程序
一项勘察任务在完成现场放点、测量、钻探、取样、原位测试、现场地质编录和实验室测试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即转入资料整理工作,并着手编写勘察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工作应遵循一定的程序,才能前后照应,顺当进行。不然的话,常会出现现场编录与实验资料的矛盾、图表间的矛盾、文图间的矛盾,改动起来费时费力,影响效率,影响质量。
2 报告论述的主要内容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正文应包括绪言、区域地质概况、水库区工程地质条件、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天然建筑材料及结论和建议等。
绪言应包括:工程位置、工程主要指标、主要建筑物的布置方案,工程地质勘察提出的主要问题和结论,本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概况,完成的工作项目和工作量。
区域地质概况应包括:区域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和物理地质现象、水文地质及地震地质等概况,可溶岩区应重点说明喀斯特发育规律及喀斯特地下水的补排条件,有关区域构造稳定性的主要结论和地震基本烈度。
水库工程地质条件应包括:水库地质条件、水库渗漏的性质、途径和范围,计算参数的确定,计算公式的选用,计算成果及其分析和说明,处理方案的建议和结论。水库浸没区地质条件,地下水壅高计算参数和公式的选定及计算成果的分析说明,浸没标准的确定。根据水库运用水位预测的浸没范围,浸没区的分类,可能的发展情况和防护措施的建议。库岸稳定性分段,不同设计水位时的不稳定岩土体的位置、高程、方量,主要地质条件,计算参数选择,计算成果和观测资料等以及失稳影响和防治措施的建议。评价水库诱发地震的条件潜在震源区的确定及其震级上限的预测。
各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应包括:坝、闸址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质概况与选定坝型、坝轴线、枢纽布置方案有关的工程地质条件,坝基岩体工程地质分类,工程地质问题及评价和有关工程地质问题处理的建议。引水隧洞工程地质条件应包括:工程地质条件分段及说明,围岩工程地质分类和工程地质问题评价及处理建议。渠道工程地质条件应包括:工程地质条件分段及说明,渠道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评价及处理建议。厂址工程地质条件应包括:厂区工程地质条件,调压井或调压塔或压力前池,地下压力管道或明管,地面厂房或地下厂房。尾水渠或尾水洞的工程地质条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评价及处理建议溢洪道,通航建筑物和导流工程等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评价等。
天然建筑材料应包括:各类材料的实际需要量,并按不同材料和不同料场分述产地地形地质条件,勘探和取样情况,储量和质量评定,开采和运输条件等。
结论和建议应包括:阐明建筑物区的基本地质特点,对各建筑物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评价以及对技施设计阶段勘察工作的建议。勘察报告依据主要规范、规程说明工程地质问题是勘察工作的基础,工程地质问题的论证和解决则是勘察工作的核心。现对工程勘察报告组成的几个部分进行分述如下:
2.1 地质地貌概况
地质地貌决定了一个建筑工地的场地条件和地基岩土条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1)地质结构构造。主要阐述的内容是:地层、岩性、厚度,构造形迹,勘察场地所在的构造部位,岩层中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和风化、破碎程度。如果勘察场地为平原区,应划分第四系的成因类型,论述其分布埋藏条件、土层性质和厚度变化。(2)地貌。包括勘察场地的地貌部位、主要形态、次一级地貌单元划分。如果场地小且地貌简单,应着重论述地形的平整程度、相对高差。(3)不良地质现象。包括勘察场地及其周围有无滑坡、崩塌、塌陷、潜蚀、冲沟、地裂缝等不良地质现象。
2.2 地基岩土分层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这一部分是工程勘察报告着重论述的问题,是进行工程地质评价的基础。下面介绍分层的原则和分层叙述的内容。
(1)分层原则。土层按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状态和物理力学性质划分,岩层按岩性、风化程度、物理力学性质划分。厚度小、分布局限的可作夹层处理,厚度小而反复出现可作互层处理。
(2)分层编号方法。常见三种编号法:第一,从上至下连续编号,即①、②、③……层。这种方法一目了然,但在分层太多而有的层位分布不连续时,编号太多显得冗繁;第二,土层、岩层分别连续编号,如土层Ⅰ-1、Ⅰ-2、Ⅰ-3,,;岩层Ⅱ-1、Ⅱ-2、Ⅱ-3,,;第三,按土层成因类型分别编号。如某工地填土1;冲积粘土2-1、冲积粉质粘土2-2,冲积细砂2-3;残积可塑状粉质粘土3-1、残积硬塑状粉质粘土3-2;强风化花岗岩4-1,弱风化花岗岩4-2,微风花岗岩4-3。第二、三种编法有了分类的概念,但由于是复合编号,故而在报告中叙述有所不便。
(3)分层叙述内容,对每一层岩土,要叙述如下的内容:
①分布:通常有“普遍”、“较普遍”、“广泛”、“较广泛”、“局限”、“仅见于”等用语。
②埋藏条件:包括层顶埋藏深度、标高、厚度。如场地较大,分层埋深和厚度变化较大,则应指出埋深和厚度最大、最小的孔段。
③岩性和状态:土层要叙述颜色、成分、饱和度、稠度、密实度、分选性等。
④取样和实验数据:应叙述取样个数、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⑤原位测试情况:包括试验类别、次数和主要数据。也应叙述其区间值、一般值、平均值和经数理统计后的修正值。
⑥承载力:据土工试验资料和原位测试资料分别查算承载力标准值,然后综合判定,提供承载力标准值的建议值。
2.3 地下水简述
地下水是决定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重要因素。报告中必须论述地下水类型,含水层分布状况、埋深、静止水位、降深、涌水量、地下水流向、水力坡度;含水层间和含水层与附近地表水体的水力联系;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条件,水位季节变化,含水层渗透系数,以及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等。对于小场地或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勘察场地,论述的内容可以简化。有的内容,如水位季节变化,并非在较短的工程勘察期间能够查明,可通过调查访问和搜集区域水文资料获得。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要结合场地的地质环境,根据水质分析资料判定。应列出据以判定的主要水质指标。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质勘查,问题
1.建筑工程地质勘查中存在的问题
1.1地质勘查的报告水平和质量较低
由地质勘查部门所出具的勘查报告质量不过关,并存在不少问题,一些地质勘查报告的内容相当简单,甚至已经将土工试验的相关指标、评价忽略了,并且也没有比较明确的勘查结论以及相应的处理意见等,还有部分勘查报告中应该具备的内容被省略了,而那些无关紧要的内容却反复提及;不需要图示的被标注了图示,而需要制作详细表格的却有省略了。
1.2没有对工程地质勘查引起足够的重视
地质勘查工作主要有两方面的任务,一个是对地质的构成加以揭示;另外就是提供相关的力学指标。处理方案的选择的基础是地质构成,而力学指标则是关系到工程造价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只有通过地质勘查,才能对地下的情况有所了解,由于建设场地的唯一性,相应的勘查结果也就不具有可比性,所以,对于建设单位而言,勘查单位的专业性、技术性以及操作的规范性十分重要,这些都将对建筑安全性、施工的顺利性产生重要影响。
1.3监管力度不够
首先,在勘查的前期,一般是由建设单位自主选择勘查单位,而由于专业知识的缺失以及对勘查工作重视程度的不足,因此对勘查单位没有进行严格的筛选;其次,在实际的地质勘查过程中,一般都是勘查单位独自完成,实际的勘查工作的进行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之下,尽管现今施工图审查会对地质勘查成果进行审查,但一般只要资料具备就能通过,因此,地质构成不符合实际以及力学指标不够精确的情况经常出现。
1.4勘查方式错误
有些勘查单位采取静载荷试验压裂探坑两侧的土层为标准对承载力进行判断,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在两侧所需要的压力不同的状况下,就无法准确确定以那一侧的压力值为准,并且压裂两侧的土层并不能表示所得到的压力值就是竖直方向的地基的承载力。
2.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确定地基承载力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问题,并不是单纯的依靠一种方法就能够准确的加以确定的,一般需要以下五种测定方法:一是依据相关规定中的表格来确定;二是根据静载荷试验的方法加以确定;三是根据静力以及动力触探的方式加以确定;四是依照土地强度理论进行计算;最后就是按照临近的条件比较接近的建筑物的经验加以确定。通过上述五种方法测出地基的承载力之后,还要经过详细细致的分析,取其综合值才是比较准确的地基承载力。
在上述五种测定方法中,一般较为常用的方法是野外鉴别以及土地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对照相关规范中的表格,静力以及动力触探的方法以及借助公式进行计算。当前,我国的质监部门只认可现场静载荷试验法,这是在地址条件相对比较复杂、工程比较重大或者是土质分布极为不均的情况下才会使用的一种测定方法。在一般情况下,由于难以满足设备要求,或者是压力不够,很难实际应用此种方法。
采取现场静载荷试验来确定地基的承载力,主要有以下三种准确方法:一是强度控制法,也就是将比例界限值P0作为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一般在比较坚硬的粘性土、沙土、碎石土或者是粉土的环境下才会使用此种方法;第二种是相对沉降控制法,也就是依据沉降量汉语承压板宽度之间的比值进行确定,在粘性土环境下,这一比值要控制在0.02以下的压力就是地基承载力,而对于沙土来说,这一比值在0.01到0.05之间所对应的压力就是地基的承载力;第三种是极限荷载饭,在出现P~S曲线的比例界限的情形下,土地就会迅速达到其极限负荷值Pu,用这一极限负荷值除以安全系数,就能得到准确的地基承载力。
3.地基承载力以及与变形关系
对于设计人员来说,除了要懂得设计,还要学会阅读和分析地质勘查报告,找出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只是单纯的关注地基的承载力值,即使是需要这一数值,还要关注其他相关数值,如地基承载力的基本值、地基承载力的标准值以及承载力的设计值等。设计人员在使用地基承载力的标准值时不能直接依据该数值进行设计,还要结合宽度以及修正后的承载力的设计值。
使用承载力设计值进行设计是出于确定建筑物基础底面积的目的,但在实践中,设计人员还要注意关注变形条件。目前,建筑工程中多出现的质量事故多数都是因为没能够满足变形条件所导致的,如果不能满足变形条件,极有可能导致建筑物出现裂缝、倾斜等问题,要满足工程变形条件,地质勘察报告中的建设性处理意见必不可少。
4.地质勘查超前技术的运用
在地质超前的检测中,主要还是运用了新颖、快速、有效、无损的反射地震技术。这种技术当系统预报前方有溶洞、暗河水体、岩体层面等不良地质时,其规模、形态需要具体了解,就需地质雷达进行探测。探测方法:在开挖掌子面上,以上、中、下水平和左、有为骨架布置若十水平测线和竖线测线向前方探测,每条测线可构成一条剖面,各条剖面上的综合地质信息即构成了前方一定范围内的空问地质构造形态。测线的密度可视所探测地段的同岩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和所要求的探测控制精度选定,围岩越复杂,要求的控制精度越高,则测线密度就越大,反之越小。根据探测资料,首先对各方面剖面进行综合分析,定性判定前方地质情况,并定量确定有关异常体、条、带等位置、深度及其空间分布情况,再结合具体的地质条件(如断层、节理、裂隙与隧道走向的夹角和倾角及其对隧道同岩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地压因素(静压、动压和二次平衡压),详细划分和界定同岩类别,以便主动采取超前支护措施。
参考文献:
[1] 杨永.工程地质性状与建筑工程基础.中外建筑,2001,02
[2] 张美元.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探析.商品与质量,2009,S6
篇3
小矿理论上是指经地质勘枵查明,矿床资源储量规模小于小型矿床上限1/5~1/10的矿床;零星分散资源是指经地质勘查查明,矿体(或矿点)的规模小,且零星分布于含矿层或含矿地段,或零星分布于主要矿体边沿,不能被主要矿体开拓系统开采利用,其资源储量规模一般小于小矿上限的1/5~1/10。
“小矿地质勘查报告”一般指受采矿权(申请人)委托,对小矿及零星分散资源进行地质勘查工作后提交的资源储量地质报告(或储量核查地质报告),主要用于矿山建设或资源储量核查。但在实际工作中,“小矿地质勘查报告”一般泛指小型矿山开采范围经简易地质勘查后,编写提交的地质储量报告。
经统计,全国的开采矿山数经多年的治理、整顿规范和整合,已由2006年的11.79万个下降至2009年的9.50万个(含近10%的新建矿山)。生产及新建矿山中绝大多数为小型矿山,约占70%左右。在这小型矿山中,绝大部分为非金属建材类露天矿山。
2006年4月,国土资源部发文,决定在全国开展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各地为全国开展这项工作,制定了相应的实施办法、细则,开始对矿山资源储量勘查、占用、开采进入动态监督管理,实行常态化的资源储量年度核查制度。除新建矿山提交地质勘查储量报告外,生产矿山也要提交年度储量核查报告。近年来,地勘单位为新建矿山地质勘查和生产矿山储量核查做了大量工作,编制提交了相应的地质勘查报告和储量核查报告,为矿山建设和矿政管理服务做出了巨大贡献。
1 小矿地质勘查的报告质量现状和报告质量下滑的危害性
1.1 存在问题
近年来,地勘单位为新建矿山和生产矿山提供技术服务,开展新建矿山地质勘查和生产矿山储量核查工作,编制提交了大量的地质勘查报告和储量核查报告,基本满足了矿山生产和矿政管理工作要求。但是,占较大比例的小矿地质勘查报告质量问题较多,总体质量有明显下降现象。主要问题一是矿床地质研究程度达不到要求,二是勘查工程达不到要求,三是报告内容与矿山实际脱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对以往地质工作成果和矿山生产资料搜集、研究不够。
(2)矿产地质、矿床特征分析、总结,叙述不够、不全面。
(3)矿床共(伴)生矿产评价重视不够,很多矿区缺乏评价资料。
(4)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简单、缺乏实际数据。
(5)储量估算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矿体、储量估算边界、采空区范围的圈定问题,储量估算参数确定问题,资源储量与矿界关系问题。
(6)其他问题,如有的报告章节不全,编排不当;有的只是实际资料的堆积,缺乏分析、归纳和必要的综合结论;储量计算级别厘定不符合规范要求,储量计算参数处理不当;有的文、表相互矛盾,有的图前、后不一致;有的计算单位有误,打印复制遗漏差错等。
1.2 危害性
小矿地质报告质量下滑的危害性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地勘单位的声誉、形象;二是不利于提高地质勘查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三是因受报告质量影响,矿山资源储量出现与实际有较大出入的问题,可能引发法律纠纷。
2 原因分析、提高方法和建议
2.1 原因分析
(1)市场竞争环境问题。小矿因规模小、且多为非金属建材用矿产,一般由县级矿产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其开采登记手续。小矿地质勘查报告是矿业权人办理采矿许可手续中的必要件之一,是不得不做、不得不提交的一份资料。在实际工作中,小矿地质勘查要求较低项目数量多,加上市场的无序竞争,许多地勘单位以低价承接项目,项目普遍具有时间紧、任务重、资金投入不足等特点。项目费用一般都远低于定额标准,完成时间一般少则一星期,多则一个月,因此,承接项目的地勘单位只有压缩野外工作量、减少费用、降低成本,从客观环境上导致小矿地质勘查报告质量有程度不同的下降。
(2)勘查区地质研究程度问题。小矿勘查区一般为非重点开发矿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大部分只经过区调、普查工作,一般只有简单的区域地质资料,缺乏勘查(矿)区地层、构造、矿层(体)、矿石质量、矿区水文地质等开采技术条件资料。
(3)个别地勘单位对小矿项目不重视。在时间紧、任务重,项目委托人催得急的客观情况下,有的地勘单位对小矿地质勘查项目不重视,一是地勘工作量及经费投入不足,二是随意安排专业不对口或业务能力不够的专业技术人员,有的甚至安排没经过野外地质工作锻练的刚毕业学生担任项目负责人或报告主编。
(4)个别有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有弄虚作假现象。拿到项目后,派非地矿类专业技术人员勘查现场,再将搜集来的同类小矿地质勘查报告作为模板套作报告,使报告内容与矿山实际不符。
(5)技术管理工作不到位。有的地勘单位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有关责任把关不到位,各级技术负责对报告编制环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初审草率、马虎,未重视地质勘查成果成型的把关。对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交的技术管理流程,如校对审核、修改复审、打印检查、登记盖章等质量管理流程缺乏严格的管理、监督。
(6)不重视搜集以往地质工作成果资料。充分搜集、利用前人成果既是地质工作的基本原则,更是市场地质勘查项目的特殊需要。对矿区地层、构造、矿产等地质特征缺乏了解,有时因项目经费少、时间紧,投入的野外地质勘查工作量少的情况下,搜集的以往地质矿产资历料往往能起到较大作用。
(7)野外工作简单化。地质勘查工作实践性强,每项地质勘查都是一个不断探索研究认识勘查区的过程。有的项目负责人缺乏野外工作经验,有的误认为小矿地质勘工作不需要系统开展地质勘查工作,资料的搜集比较简单或单一,相关资料获取不全,不能全面反映勘查区地质矿产特征,使报告质量先天不足。
(8)对规范的理解、执行出现偏差。规范是对地质勘查的目的任务、工作内容、方法以及技术要求做出的统一规定,是约束地质勘查主体活动和行动的规则。其核心是用一定的勘查工程,最有效的查明勘查区地质、矿体地质、开采技术条件、矿石加工技术性能。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项目负责人不能正确理解、掌握规范要求,不明确项目的成果报告需达到什么标准和要求,收集应用资料不对路、报告编写内容与大纲要求不符。常见地层描述脱离矿区实际,含矿岩系与矿层(关系)交代不清、矿石质量评述参数缺乏基本数据(以引用为主)、开采技术条件内容单薄、储量估算方法结合实际不够等问题。
2.2 提高小矿地质勘查报告质量的方法及建议
(1)地质单位应在抓好大项目的同时,搞好统筹安排,重视加强小矿地质勘查工作。小矿数量多,一般是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影响面大。地勘单位应根据项目情况,合理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加大野外工作投入,为提高报告质量打下基础,确保项目成果达到规范要求。
(2)充分搜集利用以往地质勘查成果资料,既是地质工作的基本原则,更是市场地质勘查项目的特殊需要。特别对那些经费少、时间紧、投入的野外地质工作量少的项目,充分搜集以往地质矿产资料往往能起到较大作用。
(3)明确地质勘查工作目的,重点查明矿(层)体赋存状态,回答有矿无矿、矿好矿坏的问题。由于小矿地质勘查一般不分阶段,属一次性勘查,因此要充分用好有限勘探资金,合理部署勘探工程,防止出现勘探类型定得过于简单、勘探工程密度过稀、勘查控制不足、资料获取不全等情况。
(4)地质勘查应遵循《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勘查内容主要为勘查区地质、矿体地质、开采技术条件、矿石加工选冶技术、综合评价等5个方面。重视搞好地质测量及各勘查工程的原始地质编录,加强综合分析和整理,提高地质研究程度。编制符合勘查区具体特点的小矿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大纲。
篇4
1.1勘查质量与技术问题。(1)建筑地质形态方面主要包括不能精确判定不明空洞、地下物体与形态分布,不能精确确定土层分布与埋深。(2)岩土参数方面主要包括很难获取原状岩土样,在室、内外难以开展岩土层包括残积土、粗粒土以及风化岩等试验,很难确定岩土层主要参数。
1.2建筑工程勘查质量问题。常见勘查质量问题如事物概念不清,勘探点布置不合理,数据采集方法落后,勘查水平偏低,而在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中所采取方法、理论及计算公式都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偏差,地质适应条件与其物理意义理解混淆,对地质报告阐述地质条件存在偏差,对于主要建筑工程地质不能精确界定,专业论证数据不充分,存在参数遗漏甚至出现结论错误等情况,笔者发现少数地勘人员出的地质勘查报告缺少地质结论,甚至先下结论后勘探等极不负责任等行为。
1.3人才断档与流失问题。在建筑工程出现责任事故时责任主体互相推脱,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的事业心与责任感普遍不强,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已经转化为人才竞争,勘测企业要想获取更大的市场,务必要重视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关注人才引进与培养。当前培养复合型人地勘才是工程地勘行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培养具有地质勘查分析素质,能妥善解决地质问题的专业人才,是老地勘工程师的主要义务与责任,在开展建筑工程实践活动中,要求具有吃苦耐劳精神,注重理论结合实际操作方法,加强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学习,这也是地勘从业人员必备素质,总而言之,培养专业人才目标更是留住人才。
1.4建筑工程地勘技术管理问题。笔者发现部分勘查单位提供的一些勘测结果报告对于地质章节内容并不是由地质师撰写的,编制报告中缺少专业负责以及校对人员,对于地质报告缺少专业负责人进行严审与把关,对于制作报告以及测绘图纸存在较多错误,同时勘察资质挂靠现象严重,这对总院加大了审查难度,对勘测设计公司形象产生严重损害,甚至延长建筑工程报批周期。
2.建筑工程地勘问题处理措施
2.1加大勘查行业的监督力度。为了妥善处理地勘问题,必然需要监管人员要基于勘查市场监管、规划以及管理,加强勘查合同、刚要的管理与审查,避免出现盲目勘察工作无用功,并重视勘查工作的具体内容,严格审查关于地勘报告的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强化质检部门对勘察市场的监督职能,突出政府主管部门与社会监督组织作用,积极促进勘查行业健康发展,避免因恶性竞争而造成互相压价等情况。
2.2加强勘查技术培训力度。勘探设计院需要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在培训过程中需要集合高新的勘探技术,通过培训来从找出适合建筑工程地勘行业发展契机,并对这些高新技术理论通过加工,通过传播手段对从事勘查工作人员做好理论传递,同时勘查设计院应以注册岩土工程师作为个人执业的唯一资质,来规范勘查人员的技术水准,为增强勘查人员业务能力,推动勘查工作水平提高,确保勘查任务顺利完成创造良好条件。
2.3细化地质勘查工作任务。勘察单位要对新技术、勘测参数等先进技术内容进行研究,对于在勘探项目中出现问题要究其根本,并从细节去处理上述问题,真正落实好每个施工环节与流程,积极重视工具材料规范应用标准,对提升勘查人员整体素质,增强员工与领导、员工之间协调性与沟通,对于研究的最新测试资料与数据,应用至实际勘查中,做到理论与实际结合,着重分析地质环境与拟建工程间内在联系,为获取成熟的勘查技术与作业思路提供理论基础,勘探单位为了强化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需要将各项勘探任务进行细分,积极落实设计、校对、审核三级责任制度。
3.结束语
篇5
关键词: 建筑工程 地质勘查 基础设计 关系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progress, we attach importance t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basic desig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basic design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lated content.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geology exploration foundation design relationship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内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设项目和加工环境的基本设计也是在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建设项目在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传统观念和技术已经难以适应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基本设计要求,并通过合理的技术手段和措施,创新和完善其道。在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设计工作,地质调查的合理应用的设计理念,充分证明,以提供更多的便利、丰富的设计技术。
1 、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中的问题
目前,中国的建设项目,特别是在更复杂的区域地质环境的建设工程的基本设计,基本设计方面,通过地质调查技术的应用,设计部门得到理想的设计结果。但是,总体而言,在中国地质调查技术的应用水平还比较低,在工程实践中使用的实际时间也比较短,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许多问题和缺陷之间的地质调查和基础设计。
1.1 较差的地质勘察市场环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特别是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地勘单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前景,但也不得不面对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目前,中国地质调查单位的数量在急剧增加的国家或地区的管理体系还很不完善,这直接导致无序竞争,恶性竞争,地质勘查市场的出现是不利于一个单元的发展,行业的整体发展也是不利的。
1.2 陈旧的基础设计理念和设计
与先进国家相比,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在中国建筑行业的设计技术落后的同时,设计部门一般对应的地质调查,以协助在这些因素的地质勘查合作机制或缺乏经验的部门。目前水平的基本设计不能达到当代建筑装饰工程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有关标准。目前,旧的基本设计概念和设计,在以下三个方面主要有:第一,整体概念的基本设计没有充分体现的发展和创新,降低基本设计的技术水平;第二,熟练的能力掌握基本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指标,尤其是使用稍低于实际能力的深度设计;第三,缺乏地质勘查工作,没有专门的软件应用,水文地质科学的分析和处理数据的应用。
1.3 较短的地质勘察和基础设计周期
地质调查局的建设工作,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调查需要经过长期的实际勘探,以及收集样本进行实验,我们了解项目的位置,地下水和土壤层结构,以便为工程设计和权威的科学地质调查报告,并提供专业的技术咨询和设计师的方案。但由于建设项目工期的限制,初步设计阶段的时间比较短,只为下一步的研究和优化设计的地质勘察报告的单位,在地质调查和基本设计周期短的缺点和问题。
1.4 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缺乏有效的结合与互补
地质调查报告的影响和限制,现有的基础上设计和设计理念,使得在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的误解的基本设计,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只有基本设计的水文资料和地质报道,在地质调查报告,专业和技术参数或技术咨询,但往往被忽视。同样,地质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提供的数据服务,主要是要注意调查报告的理论和专业,这本无可厚非,但往往造成导致低的实用性和可行性设计师在阅读的技术壁垒或设计应用程序的障碍。地勘单位和设计的基本单元,使得两个函数的性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互补,是很难得到充分发挥,上述的财务,人力和物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的更多的浪费。
2、地基土的承载力与变形
2.1作为设计部门设计人员,不仅要会设计,还要会阅读和充分利用地勘报告,要能对报告中提供的内容进行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能提出质疑,不应只需要承载力值。即使需要地基土承载力戚地耐力)值,也不只是这一种值。《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FJ7―89)给承载力提出了三种值:①地基承载力基本值f0;②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③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基本值f0是由大量工程实践得出的经验值。《规范》各表列出的各种土类的值是依据现场荷载试验、标准贯人试验、轻便触探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数据,对相应的地基土承载力进行统计、分析面得出的。当根据室内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确定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时,应按表中承载力基本值乘以回归修正系数而得到,即fk=Ⅱffo(IIf为回归修正系数)。当实际工程的基础宽度B>3m,基础埋深D>05m时,承载力值还要提高,即要进行宽度和深度修正,修正后才得设计值f。地勘报告中一般提供的是承载力标准值。设计人员在使用时不能直接用标准值来设计,而要经基础宽度和埋深修正后得承载力设计值进行设计。当前许多设计人员直接用标准值进行设计是不科学的。以下为地基承载力设计简图。
图1 地基承载力设计简图
2.2采用承载力设计值来设计,是为了确定建筑物基础底面和剖面尺寸,通过公式A=N/f――YGD计算来满足P≤【p】要求,这只考虑了满足地基强度条件要求。但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很少考虑变形条件要求,这也是造成地勘报告中不提供工程建议陛处理意见的后果。当前建筑工程出现质量事故很大一部分不是强度条件不满足,而是变形条件不满足所造成的。建筑工程中出现的不均匀沉降造成房屋裂缝、倾斜、局部倾斜,就是变形条件不满足所带来的危害。要使工程变形条件得到满足,地勘报告中必须提供建议性工程处理措施,以供设计人员参考,重要的工程甚至要作变形计算。提供的建议性措施,对建筑物上部结构而言应包括建筑措施、结构措施、施工措施,对地基而言应包括地基处理方法,如换填、夯实等。而且不应只停留在定性分析和描述上,要明确提出定量数值,以使设计人员重视和好用。
3、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的关系研究与分析
项目通过地质调查报告,全面理解和把握的基本项目工地的地质和水文信息,并按照建设和抗震要求的建设的要求设计不同的地基处理设计,有效保证的基本创造性和可行性,从而促进国家和一些建筑工作在有条不紊地完成。因此,施工的地质调查工作的基本设计有辅助作用和意义。
3.1、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概况
依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地形基本平坦,表层为人工堆积土层,厚度1.20~2.80m,以下即为第四纪沉积土层: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②层:fka=160kPa,Es=8.92MPa,粉质粘土②1层:fka=130kPa,Es=5.39MPa,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③层:fka=200kPa,Es=15.29MPa,粉质粘土③1层:fka=160kPa,Es=8.25MPa,细砂④层:fka=2:20kPa,Es=28MPa,粉质粘土、粘质粉土④1层:fka=200kPa,Es=12.15MPa,粉质粘土⑤层:fka=200kPa,Es=11.24MPa,,细砂⑥层:fka=:260kPa,Es=33MPa,粉质粘土⑦层:fka=220kPa,Es=12.59MPa,,细砂⑧层:fka=:300kPa,Es=38MPa,,粉质粘土⑨层:fka=:220kPa,Es=13.10MPa,细砂⑩层:fka=330kPa,Es=42MPa,本层未钻穿;实测到一层稳定的地下水位,其类型为潜水,水位埋深为9.60~12.20m,标高为15.45~18.09m,历年最高水位接近自然地面,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标高为20.0m左右;地下潜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混凝土有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的环境下,该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弱腐蚀性;地基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混凝土有微腐蚀性,地基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拟建场地内地面下20m深度范围内天然沉积的饱和粉土、砂土层不会发生地震液化;拟建场地内未发现不良地质作用,适宜建筑。
3.2、基础选型说明:
1)主楼部分
基础采用平板式筏形基础,主楼区域筏板厚1200mm,基底标高-9.70m,两层裙房及外扩地下车库部分筏板厚800mm,基底标高-9.30m,按±0.00的绝对标高为29.40m推算其基地标高约为20.0m左右,基础落在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②层、粉质粘土②1层、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③层、粉质粘土③1层上,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综合考虑取fka=140kPa,宽度修正系数取0.5,深度修正系数取1.6,修正深度按基础有效埋深取为覆土(4.60-0.90)+顶板底板厚折算土厚(0.70+0.80)x25/18=3.70+2.10=5.80m,故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a=140+0.5x20x(6-3)+1.6x19x(5.8-1.5)=300kPa,天然地基基本满足承载力的要求。独立柱下冲切不够处设下柱墩。
2)辅助用房:
基础采用平板式筏形基础,筏板厚800mm,基底标高-10.20m,按±0.00的绝对标高为28.80m推算其基地标高约为18.6.0m左右,基础落在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③层、粉质粘土③1层上,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综合考虑取fka=140kPa,宽度修正系数取0.5,深度修正系数取1.6,修正深度9.90m,故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a=140+0.5x20x(6-3)+1.6x19x(9.9-1.5)=425kPa,天然地基满足承载力的要求。独立柱下冲切不够处设下柱墩。
结束语
为了确保他们的安全,在所有类型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还必须满足两个技术条件:(1)地基强度条件,这是确保地基稳定隋,不会发生剪切破坏或滑动的损害;(2)地面变形的条件下,沉降,不均匀沉降,倾斜,局部倾斜不超过允许变形的基础。地质调查报告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为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以确保必要的信息,以满足这两个条件。科学地质调查报告,不仅可以提高建筑设计质量,而且还节省工程量,降低了投资,从而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梦迪,刘敏溅谈地质勘察工作在建筑工程基础设计中的应用[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8(3):36-38.
【2】刘海青,李建刚.浅谈建筑工程基础设计中勘察报告的编写和质量控制叨.建筑科技探索,2007(5):19-21.
【3】王旭,李晓明,吴航建.国内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应用情况分析叨.山西建筑,2006(10):22-23.
【4】金淑华.关于加强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中环境保护意识的探讨[J].建设者,2008(4):30.32.
【5】马德文,胡浩天.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与建筑工程基础设计关系探讨[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7(6):16.18.
篇6
[关键词]煤矿 补充勘探 设计
一、矿井现状
河南煤化鹤煤三矿位于鹤壁煤田中部:南至F16和F20断层所形成的狭窄地段与五矿分界,北至F3断层与贾家地堑分界,西至二1煤露头和F11断层,东至-800等高线。该井田于1955年10月由原中南煤田地质局127勘探队提交《教场井田地质精查报告》。1956年6月开始建井,1958年12月移交生产。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年,2002年核定生产能力125万吨,目前实际生产能力160万吨。开拓方式为立井多水平双翼开拓,采用走向长臂倾斜分层全部垮落式采煤方法。该矿第二水平(-291)以上已经开采结束,第三水平(-291—-550)为生产水平,已基本回采结束。目前正向深部开拓延伸(-550以下),原报告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生产的需要,急需对-550m—-800m水平进行补充地质勘探。
补勘区范围:东南至F40-1断层与五矿分界,北至F3断层与贾家地堑分界,西(浅部)至-550等高线,东(深部)至F40断层和-800
二、 勘探目的
为确保安全生产,合理回收煤炭资源,根据原煤炭工业部1984年颁发《矿井地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本区需进行补充勘探,目的是提高对煤层、构造瓦斯等的控制程度,以满足矿井开拓延深设计及生产的要求。
三、补充勘探的主要任务和具体要求
根据原煤炭工业部1984年颁发《矿井地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结合《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对勘探工作程度的要求和河南煤化集团鹤煤公司三矿的意见,结合本区地质情况,本次补充勘探的对象主要为二1煤层,以矿井深部作为勘探的重点,确定本次补充勘探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地质任务是:
1、边界控制:进一步控制边界断层构造线、-800米二1煤底板等高线等的平面位置。
2、查明落差大于和等于20米的断层,并对小断层的发育程度作出评价。对褶曲的形态和轴部位置进一步加以控制。
3、进一步控制深部区二1煤层底板等高线;
4、进一步详细查明二1煤层的层位及厚度变化。
5、详细查明二1煤层的煤类、煤质特征、工艺性能及其变化;
6、进一步详细查明矿井深部区水文地质条件,评价矿井充水因素,预算矿井涌水量。
7、进一步详细研究二1煤层顶底板工程地质特征、煤层瓦斯、煤的自燃发火倾向、煤尘爆炸危险性、地温状况等开采技术条件,并作出详细评价;
8、估算二1煤层探明的(111b)、控制的(122B)、推断的(333)资源储量,其探明的、控制的资源储量比例达到现行规范的要求,即;111b +122B级储量在-550—-800水平占65%。
四、地质勘探工程布置
1、勘查方法
本区为新生界地层掩盖区,地形高差不大,根据地质任务和本区特点,本次补充勘探在原有勘探资料和三维地震资料基础上,采用钻探、地球物理测井、钻孔抽(注)水试验及采样化验相结合的综合勘查方法。
2、勘查类型确定
本区整体为一向东倾斜的单斜构造形态,地层倾角8°~30°,构造以断裂为主,区内发育北东向和北北东向两组正断层,局部发育宽缓小褶曲,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主要可采煤层二1煤层位稳定,全区可采,厚度有一定变化,结构简单,为稳定型煤层。按现行《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综合分析该区地质勘查类型为中等构造中等、煤层稳定类型。
3、勘查工程布置原则
(1).基本线距选择
根据本区勘查类型、地质任务,本次补充勘查工程布置,在充分利用以往勘查工程的基础上,原则上勘点为矿井深部区,着重查明矿井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和瓦斯地质等开采技术条件,并提高二1煤层资源储量级别。勘探工程基本线距为250—500m。
(2).基本工程布置原则
钻探的基本工程布置原则上在以往勘查工程的基础上增加布置补充控制性钻孔,提高二1煤层资源储量类别及进一步探测水文地质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钻孔布置在地质勘探线上,力求均匀。设计钻孔尽量做到一孔多用、整体布置、重点控制。并根据地质情况的变化进行必要的工程量调整,按期全面完成各项地质任务。
本次补充勘探设计的各项工作量详见下表:
本次补充勘探设计工作量一览表
序号 项 目 工 作 量
1 地形测量 7km2
2 钻孔工程测量 29孔
3 钻探 29孔,钻探工程量28900m(其中包括水文孔2个,2525m)
4 测井 29孔28900实测m
5 抽水试验 抽水1次
6 采样化验 煤质、瓦斯、水文及工程地质等采样化验测试
7 钻孔煤层瓦斯压力 5孔
8 技术工作及报告编制
4、钻探工作量
本次补充勘探共设计钻孔29个,工程量28900m(311—28和311—29为备用孔,工程量1950米),其中水文钻探2孔,工程量2525m;抽O2含水层水1次;
5、钻探工程质量要求
本次勘探中钻探工程质量要求严格按《煤炭地质勘查钻孔质量标准》(MT/T1042-2007)对竣工钻孔进行验收评级,要求钻探甲、乙级孔率达100%。
(1) 钻孔结构
地质孔:
0——300m(见基岩);孔径φ152mm;下φ146mm护孔管。
300m(见基岩)——终孔;孔径φ91mm;裸孔
水文孔
0——300m(见基岩);孔径φ325mm;下φ273mm护孔管。
300m(见基岩)——含水层顶板;孔径φ132mm;下φ127mm止水管。
含水层顶板——终孔;孔径φ110mm;裸孔
(2 )煤芯采取:本次勘探凡穿见煤层达可采厚度(0.70m)的见煤点均参加验收,要求煤芯长度采取率≥75%,重量采取率≥60%。参加验收的可采煤层优质、合格率大于100%。
(3 )岩芯采取:本次设计29个钻孔均进行二1煤上100m—终孔取芯,岩芯采取率按部颁《煤炭地质勘查钻孔质量标准》(MT/T1042-2007),要求如下:甲级孔煤系地层山西组、太原组≥70%,非含煤地层上、下石盒子组、本溪组、奥陶系≥60%,破碎带≥40%。对所采取的岩芯,应做到不颠倒,不混乱,不拉长,真实、准确地丈量其长度,并冼净按顺序编号,放入岩芯箱内妥善保管。要求在验收煤层上、下10m内至少量取一个倾角,取芯层段至少每50m量取一个倾角,并在倾角变化大的层段加密测量。第三、四系不取芯钻孔,应作好岩层判层记录。
(4 )终孔层位:本次设计钻孔终孔层位为O2灰岩2孔;C3L8下10m者27孔。要求终孔层位必须取芯证实,方可停钻。
(5 )孔深检查:本次所设计钻孔均要求于见基岩、见验收煤层前(或后)10m内、每钻进100m和终孔进行孔深检查。对孔深误差超限者,应进行合理评差和孔深校正。
(6 )孔斜测量:所有竣工钻孔均进行孔斜测量,并按部颁《煤炭地质勘查钻孔质量标准》(MT/T1042-2007)进行验收。为防止孔斜,在施工中按有关规定进行中途测斜,依据测斜资料进行微机孔斜换算。
(7 )简易水文观测:所有施工钻孔见基岩进行消耗量观测和回次水位观测。
(8 )钻孔封闭:所有竣工钻孔都要按封孔设计要求和钻探规程规定进行封闭,并做好封孔记录。封闭层段为:基岩面至终孔全封闭;孔口封5m。封孔所用水泥标号应在42.5号以上的优质水泥,变质失效水泥不得封孔。纯水泥的水灰比为:水:水泥=0.5∶1。封闭层段的沙浆顶面要取样检查,沙浆面低于设计深度5m者,必须重新补封。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对策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geological prospecting is one of the most basic,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cesses, only through geological detailed survey, choose reasonable economic foundation, we can guarantee the safety and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significance of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problems in investigation,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doing wel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eology investigation.
Key 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urvey; countermeasure
一、建筑工程进行地质勘察的重要意义
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以及当地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进行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势在必行。加强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不断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绿色、舒适、安全是人们对建筑工程的基本要求,加强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可以有效避免地质水文条件不明等对建筑工程安全及质量带来的不利影响,按照明晰的风向、气候、光照等地质条件进行科学设计的建筑工程可以有效增加人们生活的舒适度,从而满足人们对建筑工程的需求。
二、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主要内容
1.地形地貌特征
地形特点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意义重大。例如,平坦、广阔的地形,适合于修建一般建筑物,因为这样能够减少或是完全不需要进行平整场地工作,大大减少了土方工程所需的费用,另外,还有利于交通运输。同时,在这种场地上进行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不会受到来自地形方面的约束和限制。根据地形地貌的不同可以将场地划分为河谷地上的场地、没有被切割的开阔平原场地、较宽阔的溶蚀洼地中的场地、地形起伏显著的场地和山麓或河谷斜坡上的场地五种。场地不同,建筑条件也就不同,那么进行勘探的方法也就不同。例如,对于河谷场地,我们要垂直于阶地的延伸方向进行勘探线的布置;对于第三类场地我们首先需要进行地震法或是电法查明基岩的埋藏地形特征,之后再按照这种特种布孔;对于最后的两种场地,我们应该根据自然地质现象和微地形特征来进行坑孔的布置。
2.水文地质条件
在进行建筑工程的设计与规划时,考虑水文地质的条件的重要性是很有必要的,通过了解和掌握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我们就可以有效的减少或是完全的避开地下水的危害。在进行建筑的水文地质勘察中,主要查明的条件有地下水位的埋藏深度、绝对标高和季节变化幅度,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以及承压含水层的水头高度和埋深。
3.地质结构
地质结构是指土石的成土特性、厚度变化、产状、各层土石的性质等。地质结构对基础结构、基础砌置深度,施工方法以及保证建筑物稳定的措施等方面有较大的影响。要想保证建筑物修的既经济又稳定,选择适宜的地质结构是关键,如果有不良的土层出现在建筑物影响所涉及的深度内,那么我们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来弥补这个缺陷。
4.动力地质作用
泥石流、水库坍岸、河流侵蚀、滑坡、岩溶、地面沉降、地震、多年冻结等地质作用对建筑场地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首先,我们要查明这些作用的分布规律,在进行工程设计与施工时,尽可能地避开活动作用区。例如,在地震区进行建筑建设时,为了能够较小地震对建筑场地的影响,地震的场地效应是我们要考虑的因素;在岩溶地区往往有埋藏的淤泥层,由于地质的动力作用造成土层厚度变化强烈、基岩顶面不平等,因此,我们在进行地质勘察时要查明这些复杂的情况。
三、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够
众所周知,地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靠钻探勘查,建设场地是唯一性的,勘查成果也没有可比性,因此建设单位选择一家专业技术强,操作规范严谨,能准确提供成果的勘查单位相当重要,对建筑的安全、工程施工顺利进行、节约投资都有重要的意义。
2.地勘报告质量不高
地勘部门提出的地勘报告,质量不高,并不乏错误。现某些地勘报告其内容简化到不提供土工试验指标,不作评价,不作明确的结论和提出建议性工程处理意见等。
3.勘探方法不对
一些勘查部门用所谓的静载荷试验压裂探坑两侧土层为准来确定承载力,其做法是一种误导,是不科学的。另外,压裂两侧土层又怎能替代或者说明该压力值就是竖直方向土层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
四、做好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对策
1.确立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规范和制度。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师在进行正式的勘察工作之前,应详细地了解和掌握建设单位对岩土勘测工作的要求,及其所负责工程的结构形式、用途、载荷大小,并根据施工现场情况编制勘察规范和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时间计划,合理安排内业资料整理、土工试验、外业施工等环节,规定取样及试验、原位测试、钻探施工等技术要求,明确勘测过程中与规范和制度相冲突时应作出的技术调整要求。
2.做好勘查现场的监督工作,保证勘查技术质量。开工前,工程地质勘查人员须结合建设方提供的各类报告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测与核实;要对钻机所使用钻杆的尺寸和长度予以核对,确保其各部分技术参数符合勘测和施工的要求;岩土勘测工作中的各项原位测试项目,应满足《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及其他相关规范和制度的要求;合理选择钻进方式,在对岩层进行钻进时,应根据岩层强度合理确定钻进速度,在钻进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粉土、砂土、软弱土层时,须采用泥浆护壁钻进法,并严格限制钻进速度;做好取样管理,取样时,应严格控制钻杆尺寸,不得通过切取岩芯管的方式取原状土样,对取好的样应及时贴好标签,并妥善保管;对于高程和水位的测量,高程的测量应首先选择黄海高程,若条件不允许而须采用假定高程,最好是将基准点埋设在不易遭到破坏的地方,应在工程施工结束后统一进行地下水位的测量工作;工程师要及时对外业资料进行核对和验收,确保原位测试数量和主要持力层的取样数量满足要求,同时,还要注意做好持力层的起伏情况的控制工作,对可能存在的异常点进行小规模钻探,探明具体情况。
3.做好对勘察数据的提炼,提高地质勘查报告质量。做完地质勘察工作,得到勘察数据之后,还应结合项目自身及周边环境特点来做好勘察数据的整理、分析和提炼,以确保土层划分的科学性和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并做好与设计人员的沟通,对于差异较大的参数要进行必要的说明,使得设计人员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情况。
4.加强回访,总结成果。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师应及时核对土层层位情况,查看现场是否存在防空洞和暗涌等可能导致不良地质作用的情况;为确保地基质量符合施工要求,还应采取措施对地基处理的质量进行检测;此外,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师应定期回访已经完成的项目部分,尤其是要记录好施工过程中与勘察报告不符的情况,并认真分析,以便总结经验,提高日后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
五、结束语
在城市高层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地质勘察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只有认真地做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确保地质勘查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才能保证基础处理及结构施工方案的合理性,最终保证建筑施工过程的顺利及结构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黄光琼,《工程地质勘察及高层建筑物地基处理措施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第2期。
[2] 李万友,《我国工程地质的发展之探析》,[J],《价值工程》,2010年第4期。
篇8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地质勘查活动的管理,维护地质勘查市场秩序,保证地质勘查质量,促进地质勘查业的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从事地质勘查活动的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地质勘查资质证书。
第三条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负责地质勘查资质的审批颁发和监督管理工作。
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地质勘查资质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地质勘查资质分为综合地质勘查资质和专业地质勘查资质。
综合地质勘查资质包括区域地质调查资质,海洋地质调查资质,石油天然气矿产勘查资质,液体矿产勘查资质(不含石油),气体矿产勘查资质(不含天然气),煤炭等固体矿产勘查资质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资质。
专业地质勘查资质包括地球物理勘查资质、地球化学勘查资质、航空地质调查资质、遥感地质调查资质、地质钻(坑)探资质和地质实验测试资质。
第五条区域地质调查资质、海洋地质调查资质、石油天然气矿产勘查资质、气体矿产勘查资质(不含天然气)、航空地质调查资质、遥感地质调查资质和地质实验测试资质分为甲级、乙级两级;其他地质勘查资质分为甲级、乙级、丙级三级。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条例规定从事地质勘查活动的行为,都有权向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进行举报。
接到举报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依法调查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
第二章申请与受理
第七条申请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具有企业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资格;
(二)有与所申请的地质勘查资质类别和资质等级相适应的具有资格的勘查技术人员;
(三)有与所申请的地质勘查资质类别和资质等级相适应的勘查设备、仪器;
(四)有与所申请的地质勘查资质类别和资质等级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不同地质勘查资质类别和资质等级的具体标准与条件,由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规定。
第八条下列地质勘查资质,由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批颁发:
(一)海洋地质调查资质、石油天然气矿产勘查资质、航空地质调查资质;
(二)其他甲级地质勘查资质。
本条第一款规定之外的地质勘查资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批颁发。
第九条申请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应当向审批机关提交下列材料:
(一)地质勘查资质申请书;
(二)法人资格证明文件;
(三)勘查技术人员名单、身份证明、资格证书和技术负责人的任职文件;
(四)勘查设备、仪器清单和相应证明文件;
(五)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有关文件。
申请单位应当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条地质勘查资质申请的受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章审查与决定
第十一条审批机关应当自受理地质勘查资质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
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审批机关应当予以公示,公示期不少于10个工作日。公示期满无异议的,予以批准,并在10个工作日内颁发地质勘查资质证书;有异议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通知申请单位提交相关说明材料。
经审查不符合条件的,审批机关应当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第十二条审批机关应当将颁发的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及时向社会公告,并为公众查阅提供便利。
第十三条地质勘查资质证书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单位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
(二)地质勘查资质类别和资质等级;
(三)有效期限;
(四)发证机关、发证日期和证书编号。
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式样,由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规定。
第十四条地质勘查单位变更单位名称、住所或者法定代表人的,应当自工商变更登记或者事业单位变更登记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到原审批机关办理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变更手续。
地质勘查单位因合并、分立或者其他原因变更地质勘查资质证书规定的资质类别或者资质等级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重新申请资质。
第十五条地质勘查单位因解散或者其他原因终止从事地质勘查活动的,应当自终止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到原审批机关办理地质勘查资质证书注销手续。逾期不办理的,审批机关予以注销。
第十六条取得甲级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可以从事本类别所有的地质勘查活动。
取得乙级和丙级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可以从事的地质勘查活动的范围由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规定。
第十七条地质勘查资质证书有效期为5年。
地质勘查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地质勘查单位继续从事地质勘查活动的,应当于地质勘查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3个月前,向原审批机关提出延续申请。
审批机关应当在地质勘查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前做出是否准予延续的决定;逾期未做决定的,视为准予延续。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地质勘查活动的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可以查阅或者要求地质勘查单位提供与地质勘查资质有关的材料。
地质勘查单位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材料,不得拒绝和阻碍监督检查。
第十九条监督检查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应当出示证件,为被检查单位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并对监督检查的内容、发现的问题以及处理情况做出记录,由监督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签字确认。被检查单位的有关负责人拒绝签字的,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
第二十条审批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地质勘查单位的执业档案管理制度。执业档案应当记录地质勘查单位的执业经历、工作业绩、职业信誉、检查评议、社会投诉和违法行为等情况。
第二十一条审批机关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地质勘查单位不再符合地质勘查资质证书规定的资质类别或者资质等级相应条件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整改。
第二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批机关应当撤销地质勘查资质证书:
(一)审批机关工作人员、颁发地质勘查资质证书的;
(二)超越法定职权颁发地质勘查资质证书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颁发地质勘查资质证书的;
(四)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申请单位颁发地质勘查资质证书的。
第二十三条地质勘查单位遗失地质勘查资质证书的,应当在全国范围内公告,公告期不少于30日。公告期满后,方可到原审批机关办理补证手续。
第二十四条地质勘查单位不得超越地质勘查资质证书规定的资质类别或者资质等级从事地质勘查活动,不得出具虚假地质勘查报告。
地质勘查单位不得转包其承担的地质勘查项目,不得允许其他单位以本单位的名义从事地质勘查活动。
地质勘查单位在委托方取得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前,不得为其进行矿产地质勘查活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转让地质勘查资质证书。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申请单位颁发地质勘查资质证书,或者超越法定职权颁发地质勘查资质证书的;
(二)对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申请单位不予颁发地质勘查资质证书,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内颁发地质勘查资质证书的;
(三)发现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不予查处,或者接到举报后不依法处理的;
(四)在地质勘查资质审批颁发和监督管理中有其他违法行为的。
第二十六条地质勘查单位在资质申请过程中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的,审批机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颁发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并给予警告。
地质勘查单位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地质勘查资质证书的,由原审批机关予以撤销,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未取得地质勘查资质证书,擅自从事地质勘查活动,或者地质勘查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办理延续手续,继续从事地质勘查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第二十八条地质勘查单位变更单位名称、住所或者法定代表人,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办理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变更手续的,由原审批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暂扣或者吊销地质勘查资质证书。
第二十九条地质勘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改正的,由原审批机关吊销地质勘查资质证书:
(一)不按照地质勘查资质证书规定的资质类别或者资质等级从事地质勘查活动的;
(二)出具虚假地质勘查报告的;
(三)转包其承担的地质勘查项目的;
(四)允许其他单位以本单位的名义从事地质勘查活动的;
(五)在委托方取得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前,为其进行矿产地质勘查活动的。
第三十条地质勘查单位在接受监督检查时,不如实提供有关材料,或者拒绝、阻碍监督检查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原审批机关暂扣或者吊销地质勘查资质证书。
第三十一条地质勘查单位被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者经整改仍不符合地质勘查资质证书规定的资质类别或者资质等级相应条件的,由原审批机关暂扣或者吊销地质勘查资质证书。
第三十二条伪造、变造、转让地质勘查资质证书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收缴或者由原审批机关吊销伪造、变造、转让的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被依法吊销地质勘查资质证书的单位,自吊销之日起1年内不得重新申请地质勘查资质。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四条本条例施行前,已经依法取得地质勘查资质证书的单位,应当在原地质勘查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30个工作日前,依照本条例的规定重新申请地质勘查资质。逾期不办理的,不得继续从事地质勘查活动。
篇9
关键词: 地质勘察; 软土地基; 承载力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modern industrial and civil building construction intensified efforts,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as the most basic link, the only fully well geological prospecting work,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buildings, and to ensure the project smoothly down.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soft soil foundation, for example,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survey techniques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were discussed,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order for us in the future project practice better control the geologic condition, thus designed more reasonable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to provide the theory reference.
Keywords: geology survey; The soft soil 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中图分类号:TU4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地质勘察是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质量,对工程方案的决策和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进程中,地质勘察是其中最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过程,只有经过认真详尽的地质勘察,选择好经济合理的地基,我们才能保证建筑的安全和质量,才能使工程顺利的进行下去。
1 工程地质概述
工程地质是一门研究并解决涉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地质问题的科学。其目的是为了解、查明各种建筑场地或建设地区的地质条件,并对场区中有关的地质问题进行整体评价,分析和预测各种地质条件在工程建筑的作用下,可能产生的作用及发生的变化,并提出最优的解决不利条件的工程措施,以达到保证工程设计合理、施工顺利、使用正常提供科学的依据。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确定岩土的组分、微观结构、化学、物理和力学性质(尤其是应变和强度),确定其是否影响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对岩土工程地质作准确分类,岩土建筑性能的改良措施。勘察的基本任务是要运用现有的力学和地质学知识,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地质问题。
2 建筑工程地质勘察的特点
一个城市往往有必要的居住区、文化卫生设施、公用设施,必要的交通路线和枢纽,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工厂等大量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大多是浅基础建筑物,影响的深度仅仅十几米,基础的砌置深度多小于五米,作用于地基上面的作用力主要是静载荷,因此,对于这类建筑物进行规划设计时所需要进行的工程地质勘察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2.1勘察中主要的研究对象有:地形地貌特征、土的物理与力学性质、土的剖层面、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以及地下水的动态特性。
2.2在勘察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浅孔勘探,详尽的分析地下水的情况,对土样进行大量的分析和观测。
2.3通常情况下,按照勘探线和方格网布置进行坑孔的勘探,勘探深度一般以穿过整个活动层为限。
3 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勘察的技术要点
3.1地面调查测绘
要完成以下要点:软土地基分布路段的地形、地貌及第四纪地层沉积的关系;软土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基底地层的性质;软土层内的砂夹层的厚度、颗粒组成及排水性能;软土层的埋深、厚度及上下层间的性质;地下水类型、埋深、补给与排波情况,以及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在软土地基上已建成建筑物在附加应力作用下,对地基强度及变形的影响程度,以及地基处治措施。
3.2勘探点布置和深度
勘探点布置宜根据成因类型和地基复杂程度确定,勘探点的间距不宜大于30m;当土层变化复杂时,应予加密。对勘探点的深度,不要简单地按地基压缩层的计算深度确定,而提出根据地质条件、建筑物特点、可能的基础类型来确定。此外还应预计到可能采取的地基处理方案的要求。
3.3勘探手段以钻探取样与原位测试相结合为原则
3.3.1钻探。钻探是岩土工程中划分土层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环对软土取样采用薄壁取土器静压法从取样至试验的全过程,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样品不受扰动、变形、水分流失等其它外界因素的影响;对细砂层采用标准贯入器取样,并选取有代表性的地段采用薄壁取土器采取三件以上的原状砂样进行颗粒分析及粘粒含量测定。
3.3.2原位测试。宜采用静力触探、十字板剪切试验。在软土地区用原位测试取代相当数量的钻孔,不仅减少钻探取样和土工试验的工作量缩短勘察周期,而且可以提高勘察质量。静力触探是软土地区十分有效的原位测试方法。标准贯入试验对软土并不适用,但可用于软土中的砂土层、硬粘性土等。对暗埋的塘、浜、沟、坑穴等宜采用轻型动力触探。
3.4软土的力学性质参数的测定
按岩土工程类别及勘察阶段采用一种或多种手段测定土的力学参数这些手段包括室内土工试验、原位测试、间接经验推算、原型观测反分析等。试验土样的初始应力状态、应力变化速率、排水条件和应变条件均应尽可能与工程的实际条件相模拟。对正常固结的软土应在自重应力下预固结后再作不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增加了对变形参数的测试要求。变形参数包括:先期固结压力、压缩系数、压缩指数、回弹指数。有关固结问题的有固结系数、有经验时也可用快速固结试验(包括等加荷速率、等应变速率、等水力梯度等),以便引进先进试验技术,缩短试验周期。
4 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4.1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确定地基承载力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问题,并不是单纯的依靠一种方法就能够准确的加以确定的,一般需要以下五种测定方法:一是依据相关规定中的表格来确定;二是根据静载荷试验的方法加以确定;三是根据静力以及动力触探的方式加以确定;四是依照土地强度理论进行计算;最后就是按照临近的条件比较接近的建筑物的经验加以确定。通过上述五种方法测出地基的承载力之后,还要经过详细细致的分析,取其综合值才是比较准确的地基承载力。
在上述五种测定方法中,一般较为常用的方法是野外鉴别以及土地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对照相关规范中的表格,静力以及动力触探的方法以及借助公式进行计算。当前。我国的质监部门只认可现场静载荷试验法,这是在地质条件相对比较复杂、工程比较重大或者是土质分布极为不均的情况下才会使用的一种测定方法。在一般情况下。由于难以满足设备要求,或者是压力不够,很难实际应用此种方法。
采取现场静载荷试验来确定地基的承载力,主要有以下三种准确方法:一是强度控制法,也就是将比例界限值PO作为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一般在比较坚硬的粘性土、沙土、碎石土或者是粉土的环境下才会使用此种方法;第二种是相对沉降控制法,也就是依据沉降量与承压板宽度之间的比值进行确定,在粘性土环境下,这一比值要控制在0.02以下的压力就是地基承载力,而对于沙土来说,这一比值在0.0l到0.05之间所对应的压力就是地基的承载力。
4.2地基承载力以及与变形关系
对于设计人员来说,除了要懂得设计,还要学会阅读和分析地质勘查报告,找出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只是单纯的关注地基的承载力值,即使是需要这一数值,还要关注其他相关数值,如地基承载力的基本值、地基承载力的标准值以及承载力的设计值等。设计人员在使用地基承载力的标准值时不能直接依据该数值进行设计,还要结合宽度以及修正后的承载力的设计值。
使用承载力设计值进行设计是出于确定建筑物基础底面积的目的。但在实践中,设计人员还要注意关注变形条件。目前,建筑工程中多出现的质量事故多数都是因为没能够满足变形条件所导致的,如果不能满足变形条件,极有可能导致建筑物出现裂缝、倾斜等问题,要满足工程变形条件,地质勘察报告中的建设性处理意见必不可少。
4.3地质勘查超前技术的运用
在地质超前的检测中。主要还是运用了新颖、快速、有效、无损的反射地震技术。这种技术当系统预报前方有溶洞、暗河水体、岩体层面等不良地质时,其规模、形态需要具体了解,就需地质雷达进行探测。探测方法:在开挖掌子面上,以上、中、下水平和左、有为骨架布置若十水平测线和竖线测线向前方探测,每条测线可构成一条剖面,各条剖面上的综合地质信息即构成了前方一定范围内的空间地质构造形态。测线的密度可视所探测地段的同岩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和所要求的探测控制精度选定,围岩越复杂,要求的控制精度越高,则测线密度就越大,反之越小。根据探测资料,首先对各方面剖面进行综合分析,定性判定前方地质情况,并定量确定有关异常体、条、带等位置、深度及其空间分布情况,再结合具体的地质条件(如断层、节理、裂隙与隧道走向的夹角和倾角及其对隧道同岩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地压因素(静压、动压和二次平衡压),详细划分和界定同岩类别,以便主动采取超前支护措施。
5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工程地质勘察中, 工业与民用建筑在建筑行业中占有极大的比重,也是一个特殊的建筑方向。如何保证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安全,提高其质量,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问题。地质勘探是进行建筑建设的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通过地质勘探,我们能够很好地掌握地质的情况,从而设计出更加合理的施工方案。
参考文献:
[1]张倬元.工程地质勘查[M].地质出版社.2008.
篇10
【关键词】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1.前言
每一座建筑都离不开地基,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施工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整体质量的高低,而施工技术又是地基基础质量影响的关键性因素。所以,为了确保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把握施工技术才是质量的保障。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不同的建筑工程,由于其位置的差异,也会面对不同的地质,这样就是地基基础的施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性,但是,很多建筑工程施工前期、中期由于没有重视地基基础的质量,导致施工中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不断地提升地基基础施工技术,才能确保建筑的“先天”质量不受影响,为之后的施工打下质量基础。
2.影响房屋建筑地基基础质量的主要因素
(1)地基基础缺陷的种类及其对建筑物使用、安全、耐久性等方面的影响。
(2)上部结构的整体性、安全度、使用要求等具体情况对地基基础变形的适应性。
(3)地基基础和结构变形的数值,发展速度和趋势。
(4)地基基础缺陷和加固上部结构的可能性和经济性。
3.确保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合理性
3.1 重视工程勘查的准确性
工程勘察报告要全面反映房屋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预防地基与基础的工程事故,首先对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全面正确的了解, 要做到这一点关键要搞好工程勘查工作,根据建筑物场地的特点, 建筑物情况合理确定工程勘查目的和任务,勘查工作是设计的重要前提,决不能忽视不做,也不能随便做而不考虑是否适用。特别是对复杂的、软弱的地基,更应慎重对待。
3.2 提高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地基基础的设计应当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结构型式和工地的土质条件,并结合现场具体情况,在适用与经济的前提下,保证建筑物的主要承重结构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发生裂缝或损坏。设计人员应慎重对待工程勘查报告提供的地基承载力建议值,严格计算基础的实际土压力,若对勘查报告的建议值有怀疑,可以再做载荷试验验证。施工人员在天然地基上建造大中型工程时,应复核设计地基承载力的合理性。一旦发生地基产生较大的沉降或倾斜,必须立即停工,会同勘查、设计和使用单位共同研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地基和建筑物发生灾难性破坏。
4.工程实例
我市某建筑工程项目分为四个建设区,1 区和3 区分别为14 层和l0层主体建筑物,2 区为5 层的裙楼部位,4 区为4 层建筑物。1 区和3区的高度分别为58.30m、40.25m, 四个区的建筑主体结构均为框架抗震墙结构,单柱最大荷重约为4500kN、10200kN;2 区的建筑主体高度为27.60m,单柱最大荷重约为6800kN,为框架结构;4 区建筑主体高度为16.40m,单柱最大荷重约为5500kN,为框架结构。通过地质勘查情况,可以发现:①场地内人工填土分布连续,结构紊乱,均匀性较差,承载力低;②场地内粘土、粉质粘土分布基本连续,其承载力均偏低;③场地内细砂呈层状或透镜体分布于卵石土顶板,承载力较低,属可液化土,地基液化等级为中等;④场地内中砂呈透镜体分布,承载力较低,属不液化土;⑤场地卵石土分布连续,主要以稍密、中密、密实卵石为主,局部地段为松散或夹透镜体中砂。稍密、中密及密实卵石具承载力高、压缩性低的工程特性,为场地良好的天然地基土。
5.地基处理技术要点
5.1 人工挖孔灌注桩
(1)主要施工程序。场地平整放线、定桩位一浇垫层一架设支架,安装设备等一边挖边抽水一桩孔周壁的清理一支撑护壁模板一浇灌一周护壁混凝土一拆模后继续下挖,支模,浇护壁混凝土,循环作业一作扩大头,对桩孔验收一排除孔底积水,钢筋笼设置固定一浇灌桩身混凝土。
(2)成孔工艺试验。挖孔桩在正式施工前应进行成孔工艺试验,数量不得少于两个,检验桩侧壁土层有无坍塌缩孔、流泥、涌砂现象,混凝土护壁是否起到应有效果,桩端扩大头成型能否符合设计要求。
(3)桩距开挖顺序。当桩净距小于2 倍桩径且小于2.5m 时,应采用间隔开挖。排桩跳挖的最小施工净距不得小于4.5m,待第一批桩浇灌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60%时,再开挖相邻桩。
(4)挖孔方法。由人工从上至下逐层用锹镐进行,遇坚硬土层用风镐、锤钎破碎,遇孤石时应由专业爆破人员采取可靠的爆破措施。爆破时应注意安全,防止炸坍护壁,设计建议优先采用小剂量炸药多次爆破法进行。挖土次序为先中间后周边,按设计桩径加两倍护壁厚度控制截面。
(5)护壁。每节护壁长度为1000mm,应视现场挖孔情况而定。第一节护壁须高出地面200mm, 同时做护肩, 第一节定位后安装护壁钢筋,支护壁模板,然后浇灌混凝土。护壁混凝土强度达5.MPa 以后,方可进行下层土方的开挖。护壁往下施工时,以每一节作为一个施工周期,每浇筑完三节护壁,需校对桩中心位置及垂直度。
(6)钢筋笼制安。钢筋笼制作、安装、主筋接头错开50%,螺旋箍筋每隔1.0~1.5m 与主筋按梅花形用点焊固定, 每隔2m 加设一道加劲箍。对于长度大于15m 的钢筋笼可分段制作,现场吊装就位时焊接,应采取措施将钢筋笼悬固在孔内正确位置及标高上。
(7)混凝土浇筑。浇筑前必须对成孔进行复测,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及时处理;浇筑混凝土时,孔日处应设护口筒,灌注时尽量避免碰撞孔壁;灌注桩的混凝土灌注充盈系数不得小于1.0,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80~100mm;浇注混凝土时应采用串筒,串筒末端离孔底高度不得大于2m,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分层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进行养护。
5.2 冲孔灌注桩
(1)设备及调试。钻孔机具及工艺的选择应根据桩型、钻孔深度、土层情况、泥浆排放及处理等条件综合确定。
(2)护筒。施工前应定出施工所用护筒的规格数量并运到现场。护筒埋设应准确、稳定,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护筒埋设深度应超过杂填土埋藏深度0.2m。护筒周围应用粘性土分层回填夯实,并在开钻之前复核一次护筒的位置。
(3)泥浆护壁。施工期间护筒内的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1.0m 以上,在受水位涨落影响时,泥浆面应高出最高水位1.5m 以上。在清孔过程中,应不断置换泥浆,直至浇注水下混凝土。浇注混凝土前,孔底500mm 以内的泥浆比重应小于1.25,含砂率小于等于8%。
(4)清孔。浇灌混凝土前,孔底沉碴厚度应≤50mm。
(5)桩允许偏差。桩孔桩中心位移偏差100+0.01Hmm;桩的垂直度偏差H/ 100(H 为桩长);桩径允许偏差+50mm。
(6)钢筋笼制安。主筋接头错开50%,螺旋箍筋每隔1.0~1.5m 与主筋按梅花形用点焊固定,每隔2m 加设一道劲箍。对于长度大于15m的钢筋笼可分段制作,现场吊装就位时焊接,应采取措施将钢筋笼悬固在孔内正确位置及标高上。
(7)混凝土浇筑。浇筑前必须对成孔进行复测,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及时处理, 合格后尽快浇筑混凝土; 水下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0~220mm。泌水率应控制在4%之内;浇注混凝土时应采用导管,导管定长偏差不超过,0.5%,连接部位内径偏差不大于2mm,,内壁光滑平整;连接成导管时,轴线偏差不大于20mmc。连接后在0.5~0.7MPa 的压力下不漏水;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工程造价预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