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协调发展范文

时间:2024-01-24 17:49: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协调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旅游协调发展

篇1

关键词:区域旅游;协调开发;利益协调机制;中小企业

Abstract:Tourismisanintegratedsocialandeconomicsystem,whichinvolvesmanybenefitentities;Thefactthateverybenefitentitywantstheprofitasmostaspossibleleadstothedevelopmentofregionaltourismuncoordinatedly.However,withthefastdevelopmentofregionaltourismtoday,synergicdevelopmenthasbeentoonecessarytobeignored.Asaresult,basedontheanalysisofcurrentsituationsandrelativereasonsthatimpedethesynergicdevelopmentofregionaltourism.Thisarticlepointsoutthatinterestsynergicmechanismistheessenceintourismsynergicdevelopment,andcarriesitthroughregionalgovernment,tourismcorporation,marketmechanismandsynergicmechanism.

Keywords:regionaltourism;synergicdevelopment;interestsynergicmechanism

引言

各个地区开展旅游业的核心是旅游资源,而不同的旅游资源一般具有互代性或互补性的特点,对于拥有互代性旅游资源的地区来说,如果在地理空间上相邻,则容易被认知为具有相似形象的旅游地,产生同等级旅游地之间的替代选择,因此具有可替代性旅游资源的地区之间的区域协调往往能收到显著的成效。此外,对于拥有互补性质的旅游资源的地区来说,由于各地区旅游资源的性质单一、客源市场有限,而开发其他种类的旅游资源不仅要耗费大量成本,还要根据当地旅游资源的特点,因而互补性的旅游地区之间的联合营销、协调发展已经被很多地区提上日程并开展起来,以实现地区之间的优势互补、扩大市场分额。

一、区域旅游非协调发展的表现

1.各自为政

由于旅游业的经济性特点,许多地方政府都将发展旅游业作为其提高政绩和地方GDP的手段,因此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各行政区划各自为政的现象:只为获取一己私利而不考虑旅游业发展的系统性、当地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旅游市场需求而产生的盲目开发、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从而使区域旅游整体形象下降,影响各次区域的旅游业发展。

2.管理无序

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期内,体制原因所造成的条块割据式的管理弊端依然十分突出,再加上各合作主体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地位是对等的,机构的平行和交叉带来了管理上的“重叠”与“真空”导致了多头管理、政出多门、事权不分等现象。虽然各合作方常会组建一个旅游协作会性质的共同管理机构,但它只是一个半官方、半民间性质的组织,无行政管理权,对地方政府的权威不足,导致管理失效。

3.开发无序

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经常在联合开发线路、联合促销等方面达成协议,但是在区域范围内却难以组织其权威性的整体旅游规划。由于对区域性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总体规划与分工,各地区对旅游资源的使用各成体系,景点的建设常出现近距离重复,造成旅游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甚至浪费。另外,由于各地区对区域性资源的分割使用导致区域性资源、区域性产品的整体特色无法体现,直接影响到区域总体旅游产品体系的形成。

4.竞争无序

区域相当于一个市场,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联系通常是通过区域市场进行的。但是,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地区间在旅游资源共享、旅游基础设施共享、旅游客源市场共享等方面出现了“伪合作”的倾向,常会为了各自利益发生争夺客源、争夺资源的恶性竞争,使原本就难以统一的区域市场发生混乱。

二、区域旅游非协调发展的原因

1.行政区经济的负面影响

我国尚处于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成,市场机制发育远未达到成熟和完善,尽管像过去那样政府包揽一切经济事务的状况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但经济由政府主导的方式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特别是随着权力下放、财政改革、经济增长和GDP指标成为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关键要素,各地方政府比过去更加关注本地经济增长,并通过更多手段干预当地经济的发展,形成高度分割的“行政区经济”。行政区政府的局部协调与随机协调在整个区域经济中具有很强的局限性,许多调控职能缺失或不能直接到位,造成区域旅游发展中的协调失灵问题。

2.区域协调整合难度加大

区域旅游协调发展,不仅仅是协调主体数量上的增加,而是协调主体结构上的复杂化、差异的扩大化。由于参与协调发展的各个地区在地理环境、资源赋存、历史基础、经济水平上千差万别,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均不相同,因而其在区域旅游协调中的心理状态、利益驱动、价值取向、政策措施等难于完全协调一致,从而导致协调成本上升,合作难度加大。

3.合作各方忽视利益机制

区域旅游协调本质上是利益协调。以往的区域旅游规划只注重空间、产业等的协调,大多提出一个“整体利益”,倡导个体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而缺乏对利益的正确评估和有效的分配机制,不能保障各利益主体都能得到大于成本的绩效或补偿,从而导致地方政府缺少合作的积极性。

4.经济效用函数的复杂化

在区域旅游协调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决策往往追求综合效用最大化,即要同时考虑三重因素:(1)实现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2)通过发展旅游业满足政府层面自身的利益。(3)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兼顾市民和投资者的偏好。这种复杂的效用函数使得政府决策不能完全用经济来考量。在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如果其他城市发展得更快,就比自己获益或升迁的机会要大,这就会影响到地方政府的合作态度。

5.微观合作主体有限理性

参与区域旅游合作的个人、企业和政府都是具有一定理性的主体,力图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多种原因,各方在追求自身利益时的理性又是有限的,从而使得区域旅游协调发展过程中各利益主体间既可能合作,也可能冲突。

三、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机制分析

区域旅游协调的主体由两个方面构成:即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我国旅游业是政府主导型产业,政府是区域旅游协调的第一主体,旅游企业是第二主体。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的合作是区域旅游发展的两只“轮子”。此外,还必须有一个链接机制,即市场机制和协调机制。健全的市场是旅游企业合作的基础,高效的协调机制是合作关系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链接机制运作得好则推动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反之则会导致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名存实亡。

(一)政府层面

1.建立区域旅游利益分享机制

区域旅游协调本质上是利益的协调。以往的区域旅游规划只看重空间、产业、生态环境和设施的协调,而忽视了利益的协调。区域内部各个城市实际上都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具有独立利益的行为主体,都具有谋求本地经济快速增长和效益最大化的动机,但是现实中个体城市的旅游业发展创造的效益却往往难以达成区域整体的效益。因此,区域利益分享机制的构建,才能从根本上协调区域内各地区的旅游发展问题,找到解决区域旅游协调问题的突破口。

“区域旅游利益分享机制”是指合作成员通过整合区域旅游业发展政策、规范区域旅游业制度建设来实现地方与地方、企业与企业的利益转移,从而实现利益在各个合作成员之间的合理分配。各合作成员在共同发展区域旅游业的前提下,通过协商制定区域旅游利益分享机制,以实现区域旅游利益在各合作成员之间的合理分配,解决各地方政府在合作中的利益冲突,为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提供保证。此外,区域旅游利益分享应该以让渡原则为前提,即成员地区应该本着劳动分工的原则拆除市场壁垒,让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由流动与组合,形成一种充分、有效、公平竞争基础上的利益让渡。同时,利益分享机制强调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相应的,政府行为方式就会发生变化:首先,地方政府对旅游业的投资主要应集中于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其次,地方政府应该把培养旅游市场作为财源建设的重点,并通过制度创新来消除市场发展的障碍,冲破市场封锁。最后,地方政府投资的重点不应是建企业,而是要为社会提供服务,为旅游企业生产经营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2.建立利益补偿机制

利益补偿机制应包括的含义是:中央政府以公平行为原则,以市场调节为基础,通过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及调整包括区域旅游协调政策、旅游产业政策在内的宏观政策,来实现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的利益转移,并特别强调旅游业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利益补偿与平衡。建立利益补偿机制的主要手段有:

(1)加大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税制的一项重要内容,转移支付的实质是中央对地方的各种补助。目前,中央政府为保证地方政府的既得财力而采取的“税收返还”做法,尽管也属于转移支付的一种方式,但对这部分返还的收入中央不指定用途,完全由地方统筹安排,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约束力不强,并且在具体实施上也不规范,如返还比例仍采用传统的基数法核定,不利于财力的公平合理分配。因此,从长远看我国必须建立起根据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因素作为核定技术的科学、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

(2)在受益多的地区征收调节税。为了建立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国家对矿产、油、气等资源的使用者均征收了资源税;同样,为了建立旅游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国家也应对旅游资源的受益者征收资源税。对于区域旅游而言,应按照“谁合作、谁受益”的原则,将这部分收入主要用于区域旅游业建设的投入和补偿,以提高区域的整体性意识,并能减少中央财政的支出负担。

(二)企业层面

1.在区域旅游协调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旅游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旅游企业要追求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个个体的利益,因此就需要在区域中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各旅游企业要寻找利益共同点,各自提出在利益点想要达到的企业目标并相互磨合各自的目标,同时要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其次,各企业应达成合作协议。这个协议通常应该是书面的,协议的目的不是为了相互控制,而是努力协调不一致的地方,更好的大到整体目标。此外,各旅游企业间还要相互沟通和包容,以正确地对待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分歧。

2.打造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各个旅游企业和旅游景区应该着力挖掘各自的历史渊源和独特文化,确定各自的目标市场。在规模经济能力、产品差异能力和文化战略能力方面加以提高和深化,以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进入门槛。另外,旅游企业还要加强权威机构对企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市场分析,在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有一批熟悉行业和旅游目的地状况、专门研究旅游业生产与经营、了解技术进步与革新的专家对建设项目进行论证与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提高旅游企业投资和开发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三)市场机制

区域旅游利益的突围应重视市场的作用,而以价格为主要手段的市场机制能有效引导旅游企业进行旅游资源流向的合理选择。旅游价格调节机制可以分三个层次:一是对旅游市场供求的调节。从旅游经济总量上对旅游价格总水平进行调控。二是直接调控价格。即对不能形成市场竞争,或市场竞争不充分及特殊时期对整个旅游经济影响比较大的旅游产业价格采取政府直接的价格调控措施。三是价格管理。由于市场价格机制的正常作用要以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条件,因此需要政府加强对价格的管理。

(四)协调机制

建立区域旅游发展的协调机制,可以以高层联系会议、轮值主席制度等形式加强地区间的沟通和协调,制定共同行动准则,解决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同时研究地区间统一的财政税收政策、市场政策,尽可能统一标准,为旅游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此外,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整合功能的形成,可以在区域内成立旅游协调发展委员会。这一区域协调组织必须有法人地位及相应的权利,使区域内旅游业发展真正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营销、统一管理。

四、结语

区域协调的本质是利益协调,忽视或回避利益的协调举措均会失败。要整整有效地推动区域旅游走向协调发展之路,必须建立相对完善的利益评判与分配、补偿机制,确保合作各方的综合收益大于合作成本,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张正国,吴光伟.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经济论坛,2006,(11):6-7.

[2]江冰.区域协调发展要靠新型利益协调机制[J].中国改革,2006,(2):64-66.

[3]郭寻,吴忠军.区域旅游发展中政府合作的制度障碍及对策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6,(1):56-61.

[4]杨荣斌.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结构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5):95-98.

[5]廖春花,李庆雷.西双版纳与澜-湄次区域旅游合作战略初步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5,(5):57-60.

[6]唐松.浅析区域经济协调机制中区域利益机制[J].台声·新视角,2005,(11):57-58.

[7]秦学,张伟强.旅游业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J].思想战线,2000,(2):128-133.

篇2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乡村旅游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8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73亿元,农民直接就业达到495万人,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达到1,840万人。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为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乡村旅游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乡村旅游及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它的生命线是乡村性,表现为乡村性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和乡村的民俗传统、乡风乡貌、语言文化、制度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也即原生态的或乡村性的生态环境,包括乡村性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性人文生态环境。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时代使命,一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渴望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淳朴的自然,由此形成了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动力;二是农村谋求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别,由此构成了乡村旅游强大的供给动力。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多种模式,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征求意见稿),我国乡村旅游将“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大格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三大目标。由此可见,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充满机遇,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关系分析

自乡村旅游产生之时起,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注定是不可割裂的,他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根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而作为衍生物的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则是非常深远的,是二者关系中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

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性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核,是乡村旅游的拉力源。乡村旅游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乡村独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大凡乡村旅游都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如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荆州市的桃花村乡村旅游就是发端于曼妙娇艳的遍野桃花;张新场村乡村旅游则因楚国高等级贵族古墓葬熊家冢而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得好的地区,也都因有良好的乡村性生态环境,如四川郫县友爱乡乡村旅游是在发展园艺、盆栽、林果的基础上嫁接乡村旅游;浙江省淳安县立足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民俗、节庆发展乡村旅游;云南省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出乡村旅游的多种不同发展模式。

2、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当地政府和农民有能力对旅游环境资源进行投资,提高资源环境质量。

(1)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中心层次,也是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没有清新和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乡村旅游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不能被破坏、不能被挪作他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推行绿色生产、保护农田、保护野生动物、关闭土法工厂和采矿厂等,有效地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

(2)促使乡村人文生态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改善。乡村人文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品位提升、内涵延伸的着力点,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就是对人文资源的开发。乡村人文生态环境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古迹、古镇、古建筑、饮食、语言、服饰、特产、手工艺、民俗、民风等。这些都是乡村文化的魂宝,是深深吸引乡村旅游者眼球的尤物,能带给旅游者极大的体验、教育、休闲、娱乐享受。没有开发乡村旅游之前,这些丰富资源可能会被埋没、不受重视、遭受人为破坏或经历风雨摧残而日益破败、凋毁,其巨大价值白白闲置或流失。许多乡村旅游地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一些传统的、“土得掉渣”的东西被视如珍宝,有效地被保护起来,如对历史古迹、古镇、古建筑进行复古修缮,对当地传统习俗、特色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对那些濒临淘汰的民族手工艺加以继承和延续。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得以最大程度地被保护起来。

(3)促进村容改善。一是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乡村旅游就有了动力、能力和积极性去翻修或新建住房,就能主动要求改水、改电、改厨、改厕,就有了村镇整体规划的愿望,于是一些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村)镇应运而生,乡村旅游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交通越来越畅通。过去乡村交通的典型特征是“羊肠小道”、“泥泞崎岖”、“坑坑洼洼”,“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开发乡村旅游后,这种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乡村旅游地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且基本改道拉直;三是绿化走进乡村人家。过去绿化似乎只是城市的专利,乡村就是“土里土气”。开发乡村旅游后,人们在村落道路两旁植树,在自家庭院种花种草,美化家园,努力营造出更加清新、优美的村容村貌,绿化在乡村愈益受到青睐。

(4)促进乡村文明程度提高。一是掀起了农民求知热。受乡村旅游的外来影响以及从业素质需要,学文化、学技术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甚至外语和电脑,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二是农民环境意识大大提高。可观的收益使农民认识到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从前的不感兴趣、不关心发生重大转变,环境保护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注重卫生健康也成为农民的一种生活习惯;三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文明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外来和示范效应明显促进了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开放,农民乐意尝试和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方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也有意识地参照城市模式改掉陋习,养成卫生习惯,形成文明化的生活方式;四是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积极性提高,乐观热情,热爱家园,在旅游乡村,人与自然显得日益和谐。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滞后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优越的乡村性生态环境,乡村旅游自然难以启动。启动了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生态环境进行有力保护和建设,则乡村旅游必定难以持续发展。乡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很多地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缺少对生态环境的足够重视,面对急剧膨胀的相对于未开发旅游之前的成倍数增加的人流、物流、车流所带来的各种污染无所作为,特别是农家乐旅游,普遍存在污染排放无节制、无处理的情况。如武汉市梁子湖因湖泊周边的旅游宾馆饭店和农家乐的污水,以及水上游览活动船舶的油类污物直接排入湖中而受到污染,有旅游经营活动的东侧水域水质明显较无旅游经营活动的西侧水域差,这样不仅使得人们对旅游地的环境印象大打折扣,而且还要为“先污染后治理”付出巨大代价,可能形成被动保护局面。此外,开发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乡村性生态环境进行深入挖掘、加强建设,也极易失去吸引力。特别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如果不突出,乡村旅游很难持续兴盛。如湖北荆州市桃花村乡村旅游由于缺少深度开发,只能在桃花盛开的前后若干天形势火暴,而一年中的其他300多天游客无几,非常冷清。

(三)乡村旅游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冲击。乡村旅游往往肩负当地“以旅扶贫”、“以旅促农”的重任,在经济增长的赶超心态下,极易短视,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若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未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忽视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规划,缺乏科学管理、监控,将导致生态环境诸多负面效应。

1、乡村自然环境压力增大。主要表现为:(1)环境承载力超标。每个旅游地具有明显的游览时间集中性,每个旅游地都有一定的环境承载力。外来人数增加,意味着环境承载量扩大,对环境产生负影响,环境效益逐渐减少。当旅游人数的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时,旅游环境将遭到破坏甚至严重衰退。(2)大量污染物产生。乡村旅游带来陡增的人流、物流,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大气。一是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是指生活垃圾,包括各类塑料制品及包装物(塑料袋饮料瓶、快餐饭盒等),还有炉渣、煤灰、废纸、口香糖等;旅游区内的饭店、旅馆产生的有机垃圾,包括剩茶剩饭、瓜果皮核、菜根菜叶、人畜禽粪便、动物尸体等,这些废弃物如果未经处理而随意堆放,则对水体、土壤、植被等都将产生严重污染;二是废水污染。生活污水在没有处理设备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道或房屋周围,直接污染水体、土壤和植被。(3)能源和水等资源消耗量大,存在浪费现象。大量客流、车流的进入,旅游地水、电、燃料、日用品、粮食等用量大增,而且大多处于无节制状态,生活资源压力大,有悖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精神。

2、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饭店、宾馆和旅游设施工程建设会导致旅游区的自然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退化、水土流失、洪灾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生态遭受重创,建设过程中过多使用推土机、挖掘机,有的干脆先将现状夷为平地,再重新挖湖堆山、种树铺草、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高档次、大投入,或南辕北辙,北方地区模仿江南景致,南方地区模仿蒙古牧区景观,对现有地形、植物、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破坏。旅游者过度地利用脆弱的自然环境,对自然生态也是一种严重摧残,如在旅游地过分践踏草地致使野草死亡,随意拍照、喂食和参观野生动物会极大地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

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中,互促共进是我们的根本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有效地规避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关键的是要保护和建设好乡村生态环境,减少乡村旅游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这需要乡村旅游各方共同努力,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前提,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及协调发展。

(一)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必须担负起统领者的重任,发挥好管理协调作用。首先,要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规划。二者的协调,要求规划先行,并在其指导下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政府部门要充分调查和研究,对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承载力和市场潜力进行科学论证,做好乡村旅游环保评估,突出环境效益,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准确进行乡村旅游的功能定位和产品开发。第二,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的环保法规体系,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指导和监管,以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要加强乡村旅游的有序引导和扶持。要严格项目审批、环评、环保治理等制度,强化动态监督管理;加大生态环保的宣传和教育;推进环保节能,支持节能节水减排,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对乡村旅游环保投入给予必要扶持,重点是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构建行之有效的协调和监督机制,可成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门工作组,形成乡村旅游环保工作合力。

(二)乡村旅游地必须坚持绿色环保、内涵型经营。各乡村旅游地经营者(包括企业、农村社区和农民)的作为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他们是乡村旅游生态环保措施的身体力行者,肩负着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因此,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坚持生态环保经营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环保意识和素质,积极配合当地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不乱排乱放废弃物,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乡村游;要以身作则,引导和监督游客行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可于旅游地入口、景点及设施边缘等重要场所树立醒目警示标牌,适时恰当地提醒游客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乡村旅游地应密切关注景区游客容量,协调好游客集中期间的各项工作,使游览活动处于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此外,乡村旅游不能只向自然环境要效益,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以丰富深厚的文化生态提升乡村游的魅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乡村游客应加强环保自律。游客作为乡村旅游的消费者,其行为方式同样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是外来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更要靠广大旅客支持,游客应该提高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和旅游地规章制度,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作者单位:1.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2.长江大学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旅游局就“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公开征求意见.2009.7.2.

篇3

摘要:旅游产业是绿色产业,将会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各地的资源结构、地理环境和经济结构等的自然差异和历史差异,旅游产业在不同的地区将会产生不同的成本与收益,而且旅游经济的发展也会对当地经济结构的改进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刺激当地经济的发展,并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变当地的社会文化、经济及环境的变化,在可持续发展观的引导下,应将旅游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协调发展结合起来。

关键字:旅游经济;旅游业;城市;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提高,闲暇时间逐渐增多,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成为必然的结果,而旅游可使人们获得文化、健康、精神和物质等多个方面的满足。而且旅游产业是绿色产业,将会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各地的资源结构、地理环境和经济结构等的自然差异和历史差异,旅游产业在不同的地区将会产生不同的成本与收益,而且旅游经济的发展也会对当地经济结构改进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会刺激当地经济的发展,并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变当地的社会文化、经济及环境的变化,但是要注意旅游经济要与城市协调发展,否则若违反发展规律的过度开发将会导致经济的负强化效用。因此,研究旅游经济和城市环境的协调发展是现在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各个城市的关注点之一。大连市在改革开放之后,被国务院定位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这种对外开放的局面为大连带来了崭新的经济发展视角,即旅游业,对大连旅游经济和城市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研究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一、大连旅游经济发展现状与优势

旅游业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产业,它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近些年来也是有目共睹的,大连市政府的发展目标也将旅游产业确立为支柱产业,“十一五”期间,

大连市成功的打造了“浪漫之都”这一城市品牌,开创了国际旅游业的先河,并经过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对这一无形资产进行了评估,这一城市品牌价值高达1000亿元,成为大连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无形资产。

根据大连统计局关于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统计,如图1所示,大连市旅游收入逐年递增,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快速增加。2010年接待海外游客116.6万次,同比增长11%;旅游创汇8.0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0.6%;大连2010年接待国内游客3753.2万次,同比增长10%,而旅游的总收入高达558.4亿元,同比增长16.3%,而且大连市的旅游总收入对GDP的贡献率也从2005年的9.8%上升到2010年的11%。

在全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中,大连起步早,层次高,配套设施齐全,政府政策倾向性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为国内乃至国际旅游市场的一个强有力的劲旅。而大连之所能在当前旅游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快速发展,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密切相关,不可分割。

(1)地理位置优势

大连处于辽东半岛,三面环海、一面连接陆地,海、陆、空的交通条件十分优越。大连海岸线绵长,占到辽宁省的73%和全国的8%,全年的日照时间长,并且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这些就决定了大连不仅仅在东北,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极佳的旅游休闲胜地。

(2)旅游经营单位众多

根据大连市统计局旅游数据显示,随着大连市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相关的配套措施也飞速发展,旅游宾馆从2006年的190家增长到2010年的230家,增长21%,其中星级宾馆增长15.7%;旅行社的数量由2006年的373家下降到2010年的353家,下降5.4%,可见旅游业的竞争激励程度和政府监管的加强,如图2所示。

(3)大型会展带众多

大连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氛围,众多会展在大连举办。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大连共举办会展100个,参展企业25908家,其中境外参展企业1984家;参展商95549人,其中境外参展商7406人;参观人数573万人次,其中境外参观人数2.2万人次。这些大型会展在给大连带来商机的同时,也给大连带来了宾馆、饭店等旅游收入。而全球新领军城市年会“达沃斯”在大连的举办无疑使大连登上了国际化的舞台。

二、大连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大连的旅游经济发展令人瞩目,取得了非凡的成绩,使得“大连”这一城市名牌在众多的旅游城市中脱颖而出,实现了经济与名誉的双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大连旅游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大连旅游业自身的“硬伤”也日益凸显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旅游开发层次较低,没有形成产业规模。大连作为混合型的旅游城市,主要的特点就是经济较发达,产业结构完整并且拥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经济条件和人文条件都为大连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一个牢固的基础。这样的有利条件为深度发展大连的旅游经济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但是大连现在的开发现状主要以观光为主,即“看的较多,参与其中的较少”,旅游还处于初级开发的层次,而没有深入发掘旅游的深层次经济收益。此外,一些配套的旅游项目没有形成产业规模,基本上以个人为经营单位,无组织性和监管者,没有与整个城市的总体经济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

(2)处于政府主导型的旅行城市,没有形成全民办旅游的局面。大连近些年来为了城市宣传,政府投入了大连的资金、人力等资源,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如推出了国际樱桃节、国际钓鱼节、国际苹果节、国际温泉滑雪节、国际蓝莓节和杜鹃花节等旅游项目。虽然这些旅游项目的推出为大连带来了很多的游客,但是参与其中的市民确是有限的,这一方面也说明了全民的旅游意识相对薄弱,一部分人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看成是与己无关的事情,很难形成“全民办旅游,全民来旅游”的火热场面,也就很难使大连的旅游经济与居民的经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进一步抑制了旅游经济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3)海滨城市的一个主要的缺陷就是旅游的季节性,这种季节性特点使得大连在秋冬季旅游业较为冷清,这就使得大连的经济收入每个月的不均衡,影响了经济收入的结构。

此外,前两年金融危机时期由于人们收入减少,旅游消费作为基本生活以外的消费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加上大连旅游业本身具有的“硬伤”,使得旅游收入增长较为缓慢。还有大连的旅游专业人才与旅游市场容量不协调,旅游专业人才较少,旅游教育专业学校等相对较少,多语种从业人员配备不足,使得国际游客的游玩质量受到局限,并且现有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相对于欧美等形成旅游产业的城市和地区还处于低水平。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大连的旅游经济的发展受到了抑制,若得不到合适的解决会使得其发展后劲不足。

三、大连旅游经济与城市协调发展的措施

2010年对大连的旅游产业来看是非比寻常的一年,作为十二五的起步之年,大连市政府制定并颁布了《大连市旅游沿海经济圈产业发展规划》这一文件,明确的将大连的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优先发展,并大力推动旅游产业的转型,使其带动功能性强、能源消耗少的服务行业的发展且增加就业机会和扩大就业规模,使得大连的旅游业与城市的整体发展相适应。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大连市应做到以下几点:

(1)政府的大力支持。就目前的大连旅游业的主要形式和规模,政府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任何一个国际性的旅游城市都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政府的支持具体变现在以下方面:政府需要投入足够的资金来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旅游配套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监督,使其形成产业集群。这些政府行为使得旅游设施得以配备,也使得与城市的整体规划相适应。

(2)加快引进其他行业的资金来加快旅游经济的发展。单靠单一旅游行业的资金去发展是不能适应现有的发展速度的,我们应该加大旅游业对内和对外开放的步伐,积极的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来到大连投入到高端旅游的建设上去,以此来适应国内外游客消费水平逐渐提高的需要。

(3)积极开发大连周边游和农家乐等特色旅游。大连应抓住国内国外和高端低端两个路线,在大连发展高端旅游的同时,大连周边游等也应予重视。以大连周边的农家生活为主题,依托优美的环境,采取短途旅游等形式开展“农家乐”旅游,慢慢的发展为乡村休闲旅游,例如现在的摘樱桃、(渔)家游等活动,不但使农民的产品有了销路,而且直接的销售给农民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入。

(4)加快引进旅游专业人才。对于大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专业人才的引进也是旅游经济与城市协调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否则,人才的短缺将会严重抑制旅游经济的发展,进而使旅游经济落后于城市的其他方面的发展。而旅游环境的保持和修复是旅游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环保方面的专业高端人才是急需的,此外需要引进的人才还包括:旅游管理,小语种翻译导游等,这些均是大连需要加快引进的人才,需要在待遇和发展空间上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四、总结

大连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来说,具有众多的优势,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应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协调起来,慢一步快一步都会对大连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带来不稳定的因素。政府在当地旅游的发展上应起到促进和督导的作用,使得旅游业的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使得经济、人文、环境之间的协调与和谐。

参考文献

[1]大连市统计局.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2010.

[2]孔琦.大连市旅游业发展分析和对策研究.辽宁师专学报.2009(2).

篇4

一、做好旅游景区的规划工作,科学、合理地开发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在开发之前,必须要做好规划,落实旅游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这样才能确保在开发的同时很好地保护景区环境。在现实实践中,很多景区虽然也提出“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口号,但却没有落到实处,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因此,开发旅游景区时,必须要聘请专家进行环境评估,做好整体规划,尽量不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保证历史文物的完整性。同时,要节约资源,利用现代科技提高旅游资源利用率,科学合理地做好旅游景区的开发与管理工作,确保经济利益、生态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既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又要保护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

二、完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确保景区环保有法可依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必须要依赖于健全的法律制度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确保景区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首先,要健全法律体系和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与旅游密切相关的法律条文,如《环境保护法》、《文化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起到了法律约束作用。同时,要根据各地旅游资源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地方法规,设置具体的技术标准,明确景区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如限制游客数量、明确空气、水源等技术标准等,用法律制度的手段切实保护景区的环境。其次,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做到严格执法,有法必依。依法开发、治理旅游环境,贯彻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监督开发和管理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一旦发现违法行为,要坚决制止并根据相关法律条文进行惩处。比如,在自然景区内兴建别墅群、游乐园等项目,这些对旅游环境的破坏比较严重,行政部门要及时干预,一经查实要坚决予以取缔。

三、发展生态旅游、绿色旅游

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因为人们意识到旅游业对环境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提出了这样一种旅游方式。旅游景区中不管是以自然景观为主,还是以历史文化遗迹为主,都要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旅游景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因此,在旅游景区的开发与管理过程中,我们要具备生态的眼光,去开发旅游资源,去保护景区环境,去解决各种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环保旅游。比如,景区的餐饮业,要突出当地的土特产,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让游客品尝地道的绿色食品;景区的交通工,根据具体条件选择一些比较原始的交通工具,或步行,或骑自行车,或坐马车,等等,尽量限制污染较重的现代交通工具;景区的住宿,建设与景区环境协调配套的住宿设施,既要具有地方特色,又不能给环境造成破坏。这样开发出来的旅游景区,既彰显了生态旅游的趣味,又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景区环境,对于景区的长远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四、加强环保宣传,引导管理者和游客自觉保护景区环境

景区环境的保护依赖于人类的活动,因此,必须要加强环保宣传,提高人们对于旅游环保的认识,强化环保意识。首先,对旅游景区的管理者加强环保培训,提高环保素质。组织相关的环保培训,引导景区的管理者用科学发展观来开发景区资源,注重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充分重视并保护景区的旅游资源,既要维护经济利益,也要确保环境效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次,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自觉性。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如随地乱扔垃圾、乱写乱画等会给景区的环境造成破坏,甚至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游客自觉地保护旅游资源和景区环境。再次,加强景区管理。一些游客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将不良习惯带到景区,乱扔垃圾、采摘花草等,都破坏了景区的生态环境,因此,景区要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在景区进行巡逻监督,如果遇到破坏景区生态环境的行为,要及时对游客进行教育甚至处罚,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才能创造优美的旅游环境,给游客带来美的享受。

五、引进和培养专业化人才,提升旅游景区开发者的环保意识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专业的旅游环保人才也受到社会的青睐。我们知道,旅游景区开发者的素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有着直接影响,如果景区开发者素质较高,环保意识强,那么,环境保护问题就会受到重视,景区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就能够协调发展,否则,就会给环境资源造成损害。因此,要引进旅游环保专业人才,培养旅游开发实用型人才,强化景区开发者的环保意识,坚持科学发展观,合理、有序地开发景区的旅游资源,落实景区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从细处着手,全方位地保护旅游资源,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篇5

1.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性方面,旅游经济作为一类新型产业在长期的发展中,其作用日益显现出来。另外在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旅游经济的低成本与高效益也逐渐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旅游业作为一项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地区就业人数的增加,繁荣了地区劳动力市场及区域经济的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状况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成本与效益具有重要的关系,地区资源、经济结构、地理区域位置等都是影响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旅游业自身的发展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同时带动区域经济的繁荣,进而促进区域社会环境、文化、思想政治等方面的改变。旅游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强相关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必须要做到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才能充分保证旅游经济及区域经济的持续性发展。

2.旅游经济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2.1对城市产业发展的影响。(1)旅游经济的发展会带动第三产业的极大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不断扩大带动了极大的就业率,因此对城市产业结构布局造成一定的影响,第三产业的扩大无疑造成第二产业的相对缩水,城市产业结构出现一定的偏移,导致城市产业的局部性调整。(2)旅游经济本身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大,产业发展对旅游业的依赖很大程度上导致城市经济结构的单一化发展,另外一旦出现外在环境的变化,旅游业本身也很难承受压力,最终导致自身产业萎缩。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其发展状况如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第二产业的发展,比如游客的增加导致的物价上涨以及供需不均衡等,在影响第二产业产品生产的同时,还会影响到居民的生活。

因此针对这种状况,需要充分重视旅游资源的完善,带动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的同时,还要保证外在环境的稳定性,建立以旅游业为基础的综合经济框架,平衡不同产业之间的发展脉络,进而有方向的扩大旅游经济份额,建设可持续性的城市产业结构。

2.2对城市经济结构的影响。旅游经济对城市经济的结构的影响主要受经济发展程度的限定,区域经济发展程度高,则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会比较高,相对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来讲,对自然环境的改造程度相对较高,某种程度上会导致旅游资源的缺乏。旅游经济对此类城市经济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旅游业对交通、产品制造、酒店旅游、都市消费等方面的影响。比如深圳、上海这类城市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结构复杂,受旅游业的发展,导致城市内部形成了一系列与旅游相结合的产业及部门,经济增长来源渠道广泛,经济结构日益呈现立体化的发展趋势。这类城市在其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在当地经济结构现状的基础上,合理的配置土地与资金,将旅游业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同时还需要不断完善区域内交通、经济、贸易等的发展,推动城市本身产业及布局的发展,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建设多种人造景观,以弥补城市的不足,进而完善城市传统经济结构,突出城市的整体性发展与城市内涵。

2.3对城市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影响。旅游经济对城市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影响非常大,一方面充分利用城市的旅游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充分推动人造景观的发展,在推动城市经济持续进步与繁荣的同时,还能改善城市环境,真正实现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增长。旅游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还会带动城市相关行业的发展与进步,比如餐饮、交通、住宿、产品生产与消费等,另外旅游业本身是一种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因此其快速发展还能带动很大一批剩余劳动力就业,这部分群体的就业有效缓解了城市内部的社会矛盾,推动了城市的和谐发展。

3.旅游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

旅游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发展要与城市的自身特征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协调好旅游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展。

3.1资源型城市。(1)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要对目前已有的各类旅游资源加以充分利用,进而对该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带动作用。(2)建立的结构经济应该是基于旅游业而进行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扩大旅游经济的作用,并且要做到有步骤、有方向并且循序渐进地进行,要对旅游经济的目标进行明确,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民。(3)将可持续观念深入城市建设和发展旅游经济的过程中,确保环保型旅游的建立。在一定范围内,尽可能地降低外界对生态产生的干扰,从而留下一定的空间来给生态进行充分的自我恢复。有些地区存在的旅游资源以历史文化为主要特色,所以在保护区域文化方面要予以充分尊重。

3.2经济型城市。(1)对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遗迹等要给予充分的保护。(2)对于城市的外形建设,要重视其整体化效果,对于一些具有代表性和标志性的建筑需要多投入建设。人造旅游景观也要多投入建设以便使旅游景观更加丰富多彩,进而对城市的旅游内涵进行充实。(3)在城市周边将主题游乐园和游乐园等场所合理兴建起来。(4)促进旅游商品建设的大力发展。

3.3混合型城市。(1)有计划的发展旅游经济。作为国民经济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旅游业的发展一定要结合好其它各部门的发展,相互协调好工作,要不然就会对国民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造成制约。(2)匹配好旅游业与城市经济的发展的条件。就旅游业自身来看,这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经济体系。食、宿、购等成为旅游业的辅助行业,而且基于这些行业旅游业才能获得生存发展,所以,旅游业的发展必须要将这些辅产业建立起来并加以完善,从而做到符合城市经济的实力。(3)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这不但是为了与经济发展相适合,而且能够更好地保护资源。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这样在行业发展过程中就会收获更好的经济效益。(4)加强环境保护。旅游业最关键的环节就是环保工作。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一定要重视环境保护,二者应该做到相互促进。

篇6

宁夏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黄河上游,“水、沙”巧妙组合造就了宁夏“塞上江南”的美誉.区内旅游资源丰富,自然与人文旅游景观相互交融.近年,宁夏实施旅游兴区战略,以打造“西部独具特色旅游目的地”、“面向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的国际旅游目的地”为发展目标,旅游业取得了较快发展.同时,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宁夏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承受外来干扰能力弱,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与该区域环境资源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如果过度地追求旅游经济增长,将会给环境资源带来巨大的压力,甚至造成环境资源系统的崩溃.宁夏旅游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关系的定量研究能够及时发现旅游经济与环境资源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度及发展动态,能够为区域综合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为区域旅游业发展和环境资源保护指明方向。

2宁夏旅游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定量研究

2.1研究方法

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是定量研究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度的方法之一,它能够度量两个系统之间的平衡关系,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协调发展度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得出宁夏旅游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度.

2.1.1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文献分析法,对相关旅游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指标进行收集、分析,根据宁夏的区域性特征对收集的指标进行筛选和调整,使指标体系的选择符合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表1).在评价指标选取中需要说明一点:宁夏沿黄经济区的建立促使宁夏重要的各个产业都向该区集聚,形成沿黄经济产业带.2010年第一产业比例为7.63%,第二产业比例为52.96%,第三产业比例为39.41%.未来沿黄经济区主要以二、三产业为主,并且工业化导向越来越明显,即大量的资源和产业在沿黄经济区集聚,这使得宁夏的环境资源问题首先在这一区域表现突出.沿黄经济区作为一个特殊区域在整个宁夏资源环境评价中相当关键,因此,在选取环境资源评价指标时,也将沿黄经济区作为重点评价对象,选取了沿黄经济区工业排放SO2去除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指标.

2.1.2熵值法确定权重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方法,它根据来源于客观环境的原始信息,通过分析各指标之间的联系程度及各指标所提供的信息量来决定指标的权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主观因素带来的偏差。

2.2评价标准

协调发展度的计算结果必须通过一系列评价标准加以衡量,才能表达其形象的含义.通过参照国内外各种综合指数的分级方法,按照协调发展度的大小将环境资源与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状况分为3个层次(表2).

2.3评价结果

根据上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协调发展度计算模型,采用2002—2010年《宁夏统计年鉴》、《宁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宁夏旅游经济发展统计公报》中部分数据,计算出环境资源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指数C、综合评价指标数T以及环境资源与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度D,结果见表3.

3结果分析

3.1旅游经济与环境资源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由表3可知,宁夏旅游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缓慢上升趋势.2002—2003年有所下降,这是由于2003年的非典事件严重影响了旅游经济的增长.随后又开始回升,呈缓慢上升趋势,2008—2010年增长幅度较大.环境资源综合发展水平总体上也呈增长趋势,2002—2004年增长较快,2005—2007年增长缓慢,2008—2009年又增长较快,随后至2010年稍有下降.这是由于“十一五”期间,宁夏以环境承载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等因素为依据,对全区进行环境保护功能区划,不同区域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不同的环境要求和措施,实施差别化的区域环境管理政策.同时,对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中的退耕还林还草地区、草原“三化”地区等限制开发区域进行环境保护引导和调控,减轻环境压力.此外,宁夏紧紧围绕跨越式发展主题,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工业结构和布局调整,制定了宁夏工业新一轮技术改造规划(2008—2012年),按照产业集群和配套要求,大力发展“五优一新”产业,全面启动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工程.这一系列发展政策上的调整,都改善了环境发展的局面,使环境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总之,旅游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和环境资源综合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有逐渐缩小的趋势.

3.2旅游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度分析

从表3还可以看出,2002—2010年宁夏旅游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在协调发展度等级上,2002—2004年轻度失调,2005—2008年濒临失调,2009—2010年发展为勉强协调,总的协调等级由轻度失调转变为勉强协调.依据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不同,可将每个协调发展度分别再分为3种类型:即f(x)>g(y),为环境发展滞后型;f(x)=g(y),为经济与环境同步型;f(x)<g(y),为经济发展滞后型.由f(x),g(y)的值可知,在每个协调发展度中,旅游经济总是严重滞后于环境资源的发展,说明旅游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度低,今后宁夏应继续加大旅游发展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2008—2010年协调发展度增长幅度较大,与旅游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相吻合,这是由于西部大开发以来宁夏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因而旅游经济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旅游经济与环境资源逐渐开始趋向于协调发展.

4结论与展望

宁夏旅游经济与环境资源综合发展水平及协调发展度低,目前还属于过度发展类型(过度区间),距优质协调发展类型还有很大距离.旅游与环境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建立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促进旅游经济系统与环境资源系统向优质协调发展至关重要.宁夏2011年旅游业总收入比2010年增长24.2%,说明宁夏旅游业发展速度快、潜力大,因此,要继续加强推进宁夏旅游业发展.滞后于环境的旅游经济现状要求宁夏充分挖掘回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地域文化旅游,增强地方旅游知名度和吸引力,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篇7

关键词:体育旅游;郴州;产业;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4-0478-03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strict Development Mode of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in Chenzhou

――Take Chenzhou as an example

ZHOU Hu, SONG Changyu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Xiangnan University, Chenzhou 423000, Hunan, China)

Abstract: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in Chenzhou is constructed and “imbalance coordination developing mode" is the best way to develop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Meanwhil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interior and outer factors of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the district development mode that Chenzhou downtown and Zixing City are chosen as nucleus areas, while Yongxing county, Rucheng county and Yizhang county are chosen as emphatic areas and others as radiating areas is constructed.

Key words: sports tourism; Chenzhou; industry; development; mode

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是指区域间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方式,体育旅游产业资源构成形式以及区内时序演进路径和体育旅游产业部门间的联动机制形成的特定结构[1]。本文主要对郴州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式、“核心区”的建立,区域时序演进方式和体育旅游产业主导市场的选择等问题进行论证,以期为郴州区域体育旅游产业宏观发展研究和制定宏观产业政策体系提供依据。

1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方式的选择

依托“均衡发展”、“梯度推进”和“增长极”等理论[2]的基本思想,郴州体育旅游产业的区域发展方式有三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即均衡发展方式、非均衡发展方式和非均衡协调发展方式。

均衡发展方式难以营造竞争环境,以至于在体育旅游产业资源配置方面对市场需求反应迟钝,各地区有限的体育旅游生产要素可能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其次,就体育旅游产业市场而言,由于旅游资源分布不均,各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程度的差异,客观上不具备区域体育旅游产业均衡发展的条件。因此,均衡发展方式不是好的选择。非均衡发展的优势是发展重点明确,序列性强,但是劣势在于各地区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差距可能迅速拉大,对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可能会使大多数地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滞后,甚至造成新的问题。非均衡性协调发展的方式的最大优点是,在充分利用不同区域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之间互补的整体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的情况下,形成竞争的合力,促进体育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异。该方式对我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有着比较优势。

选择非均衡性协调发展方式作为我市体育旅游产业区域发展方式的基本依据如下:

1) 非均衡协调发展方式的实质是适度倾斜协调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尚处于初期阶段,极化效应较扩散效应更为明显,非均衡协调发展既能提高宏观经济效益,也能较好地处理协调关系。

2) 非均衡协调发展方式是区域间协调与互补的方式。郴州的中心地区与邻近的周边地区客观地存在着发展条件上的互补性特征,这种互补优势将成为我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实施非均衡协调发展方式,可以营造以中心地区快速发展并有力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的格局。

3) 非均衡协调发展是体育旅游产业开放型发展的需要。选择非均衡协调发展方式,可以使中心地区在较短时间内积聚体育旅游产业资源、扩大规模以提升竞争力,形成我市体育旅游产业开放的格局。同时我们要借助于霍英东基金会和铭源基金会共同开发“红三角”建立“红三角经济圈”的机遇,快速构筑我市体育旅游产业外向型竞争的平台,形成自身独特的优势。

4) 非均衡协调发展方式是体现社会综合效能的战略需要。产业发展须全面考虑社会、经济、政治等社会综合效能。选择体育旅游产业的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方式,不仅给公民提供了良好的体育旅游服务,更重要的是中心地区的这种发展还会对我市其它地区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协助。

2体育旅游产业区域发展“核心区”的选择

2.1“内环境”的优势

第一,景观资源丰富。郴州全市风景名胜有110余处,具有较大开发价值的旅游景区有30多处。主要景区相对比较集中,基本都在离市区50公里的范围内,郴州市区和资兴市范围内居多。郴州市区内有天下第十八福地的苏仙岭、国家地质公园飞天山、万华岩、天堂温泉、龙女温泉、王仙岭、五盖山国际狩猎场、仰天湖和中国女排训练基地等景点。资兴市有东江大坝、东江漂流、龙潭湖度假区、天鹅山国家森林公园、五岛一村和兜率岩等景点。第二,宾馆、酒店等配套设施相对比较齐全充足。全市星级宾馆18家,其中市区有13家,资兴市3家[3],两地星级宾馆占总数的88.9%。全市注册旅行社共有32家,市区25家,资兴市3家,两地旅行社占全市总数的87.5%[4]。第三,资本存量优势。从2005年郴州各市县1-10月的GDP和财政收入情况来看(表1),市区的GDP和财政收入远远高于个地区,资兴市居第三位。旅游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对旅游产业进行开发需要大量的资本。市区和资兴市雄厚的财政收入是进行旅游开发的坚实后盾。第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2001年9月,郴州市颁发了《郴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件。文件中指出,要把郴州城区建设成郴州旅游的接待中心,南北交通枢纽和游憩商务会议中心,神农文化的重要支撑地。并强调郴州城区是近中期旅游发展重点建设的区域。

表12005年郴州市各市县1-10月的GDP与财政收入情况

2.2“外环境”的优势

第一,地理空间区位的优势。市内分两区,即苏仙区和北湖区。苏仙区交通便捷,通讯发达,是湖南南部的重要门户。京广复线、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贯通南北;郴三铁路、1813省道横穿东西;区乡级公路四通八达,通车里程达1513公里;开通了直达港奥的公路货运和至长沙、广州的始发列车,南下广州、深圳,北上长沙、武汉,均可朝发夕归。北湖区有107国道公路纵贯其中,京广、郴三、郴嘉铁路纵横境内,还是京广铁路电动机车起讫站所在地[5]。资兴市有322省道横贯市境,连接107国道,资郴桂高等级公路直通郴州,并与京珠高速公路相接,郴三铁路与京广线相连[6]。第二,投资环境及条件优势。郴州地处泛珠三角经济圈和“红三角”经济区范围内,随着“9+2”泛珠三角经济圈发展步伐的加快和“红三角”经济区的构建,在国家加大投入的同时,也将在政策上给予适当倾斜,这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将会吸引大量的外来资金投资。郴州毗邻珠三角,具有明显的区域位置优势。特别是核心区域交通便利,体育旅游资源丰富,是外来资金投资的首选之地,这有利于核心区体育旅游产业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

3体育旅游产业区域发展的时序选择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及区域间资源禀赋差异的客观现实,规定了不同区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时序先后性。按照产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各地区所能提供的资源水平,有步骤地合理利用资源,促进优势区域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并以此带动其他区域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区域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时序,不仅可以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来判断,而且还可以从区域产业聚集与扩散的角度进行分析。基于此,认为郴州体育旅游产业区域时序发展方式的第1阶段,选择以郴州市区和资兴市为一级始发中心区,永兴县、宜章县、汝城县为二级区,同时政府在资源和政策配置上给予重点支持和倾斜,使它们形成相对一体化的体育旅游产业资源“集化区”,并在短期内形成各种体育旅游产业资源积聚效应,产生较高的增长倾向。在这个阶段,形成明显的“中心―”的二元空间结构的非均衡发展态势;第2阶段,当两个体育旅游产业“核心区”形成后,通过政府相应的政策再调整,诱使各“核心区”的发展能量向“重点区”扩散,这种扩散的强度和速率则是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地区层次的提高成正比,体育旅游产业的“重点区”必将会受到“核心区”产生的扩散效应的影响;第3阶段,形成中心地区向周边地区扩散的机制,实现郴州市区和资兴市核心区向永兴县、宜章县和汝城县三个重点区发展,然后由重点区向其它县城辐射(图1),最后实现整个郴州市体育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

图1发展时序分布图

4“核心区”及“重点区”的主导体育旅游市场的选择

4.1郴州市区以观光型体育旅游为主导市场的选择

郴州市区是郴州市的政治文化中心,具有独特的文化气息。中国女排训练基地落户在此,为开展观光型体育旅游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郴州体育训练基地被誉为中国女排腾飞之地,世界冠军的摇篮,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地内有比赛、训练综合体育馆、健身体能训练房、训练馆,全民健身广场、《中国女排拼搏史迹展馆》、《中国姑娘》大型陶瓷浮雕壁以及五连冠大酒店[7]。借助观光女排的腾飞史,使游客感受到中国女排精神,使之得到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还可以在场馆内开展参与性活动,使游客亲自体验到排球的乐趣。基地还可以承办一些大型排球比赛,吸引一批球迷来观看比赛,进一步拉动体育观光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4.2资兴市以娱乐休闲型体育旅游为主导市场的选择

东江湖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位于资兴市境内,是湖南省最佳旅游观光度假目的地和十佳旅游景区之一。东江湖160平方公里湖面烟波浩淼,81.2亿立方米湖水晶莹透澈,数十个岛屿星罗棋布,是开展水上运动的最佳基地[12]。东江湖景区里已开展的项目有:东江漂流、水上跳伞、水上飞机、水上飞艇、水上摩托、水上滑道和湖畔垂钓等。参与其中,尽享历险、探幽、猎奇之乐,是开展娱乐休闲型体育旅游的天然处所。

4.3宜章县以锻炼型体育旅游为主导市场的选择

莽山位于宜章县最南端,毗邻广东省乳源县、阳山县和连州市。总面积284平方公里,是我国南方面积最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莽山山奇、水秀、林幽、石怪,境内奇峰叠翠、溪涧纵横,集华山之险峻、泰山之雄伟、西双版纳之神奇,张家界之俏于一身,是开展拓展训练的宝地[7]。拓展训练是指把受训人员带到大自然中,通过专门设计的具有挑战性的课程,利用种种典型的场景和活动方式,让团队和个人经历一系列的考验,磨练克服困难的毅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8]。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公司为了增强每个员工的综合素质往往会利用节假日对所有人员进行拓展训练。莽山毗邻广州,又具有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开发拓展训练的宝地,具有“天时、地利、人和”之妙。同时体育旅游又可以联姻休闲旅游于一体,培训人员训练过后又可以在莽山感受大自然的秀美享受休闲之乐。

4.4汝城县以康复医疗型体育旅游为主导市场的选择

汝城温泉旅游度假区位于湘、粤、赣三省交界处。它最高水温可达98℃,流量达15000吨/日,水质含有3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是湖南省最大的天然热泉。它具有调节内分泌,促进新陈代谢和生殖腺的功能,对各种风湿病、皮肤病、妇科疾病和男女不育症有显著理疗效果[7]。故汝城县是开展康复医疗型体育旅游市场的圣地。

4.5永兴县以康复医疗型兼娱乐休闲型体育旅游为主导市场的选择

永兴悦来温泉旅游度假山庄,着落在翠拥阡陌的永兴县悦来乡,占地526亩,投资5300多万元,是一个集温泉疗养、冷泉戏水、机动游乐、美食于一体的国家AAA级旅游度假区,悦来温泉开发了第一个鸳鸯泉――日式露天温泉疗养区和露天冷泉戏水区。温泉出水口温度高达55℃,水中含有丰富的氢、氯、钠、钙、镁等矿物质,浸润其中,可调节身体机能,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尤其对慢性神经炎、糖尿病、肠胃炎有明显疗效;冷泉戏水因冷泉常年水温保持16℃,水中也富含多种矿物质,浸浴戏水,可消暑除燥,生津养颜[7]。因此,悦来温泉是开展康复医疗型体育旅游的良地。同时,悦来温泉还开设了高山滑草,越野四驱车、彩弹野战等体育娱乐休闲型项目。游客在感受温泉疗养功效的同时,还可以体验到体育休闲的乐趣。

5结束语

本文构建了区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并论证了“非均衡协调发展方式”是我市区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最佳选择的命题;同时,基于我市体育旅游产业“内、外要素”分析,构建了以两大体育旅游产业资源“核心区”、“区域发展时序”和“区域体育旅游产业主导市场”三维结构的我市体育旅游产业区域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丛湖平.论我国东部省份体育产业区域发展模式的构建[J].体育科学,2004(12):13-17.

[2] 刘善炜.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47-351.

[3] 方华.郴州旅游交通图[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2002,9.

[4] 郴州市人民政府.旅行社概况[EB].中国郴州旅游,2006,3.

[5] 郴州市人民政府.各市县概况[EB].郴州市政府公众信息网,2006.2.

[6] 郴州市交通局.资兴市交通[EB].郴州交通网,2006.3.

[7] 郴州市人民政府.各旅游景点介绍[EB].中国郴州旅游,2006.3.

[8] 叶加宝.体育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9.

投稿日期:2006-12-26

基金项目: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资助项目。

篇8

一、我县旅游发展现状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局能够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旅游发展,深化完善重要旅游区域规划,着力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加大等级景区创建力度,努力提升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档次,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想方设法克服因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因素,全力加快我县旅游经济的提升和跨越。规划先导,依托产业,创建品牌。我县在整合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要素,全面推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能以规划为先导,整体谋划,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做好前期旅游规划。依托传统区域产业的发展,努力挖掘和培育旅游资源,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结合地域优势,成功创建旅游特色品牌,为后续发展增强后劲。2008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81876人次,比2001年的3.15万人次增长18倍多,年均增长53.68%;旅游总收入39590.91万元,比2001年的1349万元增长29倍多,年均增长65.71%。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27305人次,比2001年的1516人次增长18倍多,旅游外汇收入1015.12万美元。旅游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和带动了当地其它产业的发展,作为“朝阳产业”和“最具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旅游业正显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目前我县旅游发展存在困难和不足

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了我县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不足:一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旅游经济经营情况有所下滑,游客数量明显减少;二是一些旅游景区、旅游项目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融资困难;三是旅游产品促销和市场开发水平不高;四是旅游景区、旅游产品、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管理的标准化建设不够。

三、几点建议和对策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建议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财政投入,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提升旅游业的产业地位,整合旅游六大要素,拉动相关产业协调发展,丰富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推进实现既要“外部的投入拉动”又要“内在的经费拉动”双轮驱动式的增长方式,推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进而继续保持全县旅游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态势。

1、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深化“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坚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提高人们旅游生活质量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旅游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游客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为目标,不断丰富和优化旅游产品,尤其是要继续努力打造“旅游景区精品、文化旅游名品、度假休闲新品”,同时,也要总结大众化旅游产品,要为广大游客和人民群众创造更加优美、更加方便、更加实惠、更加安全的旅游环境;要着力解决好与广大旅游者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紧密相关的问题,全面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游客的满意度,让游客和人民群众享受“进得来、玩得起、想再来”的旅游生活。

2、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拓宽旅游业发展的新思路。一是注重旅游与区域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提升旅游文化内涵,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和特色旅游。二是注重城乡旅游协调发展,积极发展农牧家乐旅游、工业旅游等旅游项目。三是注重区域旅游共同发展,积极发展区域旅游互补和联动,利用我县有利的交通优势,积极打造人流、物流平台,为红河州旅游大市场做好服务。充分利用我县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资源,大力引项目、引资金、引创意,不断改善旅游业基础条件,提高景区规划、管理、服务水平,逐步把旅游业打造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篇9

关键字:城市;风景区;城市风景区;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K91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中提出:城市风景区一般是指同城市毗邻,或接近市区并和市区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可供游览观赏的地区[1]。城市风景区一般位于城市边缘区和城市影响区内,其除了具有风景区是一般特征外,与城市具有紧密的联系[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风景区与城市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如何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城市总体规划和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前期研究必不可少的内容。

本文将通过对兴义市城市与马岭河峡谷――万峰湖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马岭河万峰湖风景名胜区)的关系研究,确定其协调发展的途径与方法,为类似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风景区)规划提供参考。

1背景介绍

马岭河万峰湖风景名胜区于1994年经国务院审定公布为第三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和安龙县境内。马岭河万峰湖风景名胜区以高原岩溶地貌为基本特征,资源类型丰富以峡谷、峰林、湖泊为主要特色,兼有名胜古迹和民俗风情。

兴义市位于贵州省西南部,是黔西南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是黔、桂、滇三省结合部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

2马岭河峡谷――万峰湖风景名胜区与兴义城市的关系

兴义市中心城区的城市空间布局为“一轴一带,四心十组团”。其中一轴:城市综合发展轴;一带:马岭河漂流风光带;四心:四个城市级中心;十组团:黄草―木贾―坪东组团、兴泰―下五屯―万峰林组团、桔山组团、丰都组团、洒金组团、马岭组团、顶效组团、郑屯组团、鲁屯组团和万屯组团[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兴义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1.]。马岭河万峰湖风景名胜区范围为北起车榔温泉,南至盘江湾,西起三江口,东至天生桥电站低坝,总面积为450km2[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马岭河峡谷――万峰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1.]。

图1 马岭河峡谷――万峰湖风景名胜区与兴义市的关系分析图

马岭河万峰湖风景名胜区中的马岭河峡谷是兴义市的最低点,呈狭长状,在空间上将兴义城市的两个片区分割。从上图可以看出,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与风景区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其在空间上,土地使用上,存在诸多矛盾。其主要矛盾总结如下:

(1)城市用地和风景区界限的交叉;

(2)城市道路建设对风景区的分割;

(3)城市污染对风景区水质的影响;

(4)风景区限制了城市两个片区的联系;

(5)风景区限制城市的发展方向。

3协调发展要点

3.1城市与风景区界限的对接

城市北部马岭组团和顶效组团与风景区的范围界限不明确(图1),为防止城市向风景区无限延伸发展,调景区界限与城市界限平行。兴义城市南部,由于城市的发展受到地形的限制,向南发展的趋势明显,城市范围已有不少与风景区范围重合。考虑西峰林是风景区的核心资源,峰林前的田园如果遭到破坏,将破坏整个西峰林的田园峰林景观,所以城市界限应向上调整,让出西峰林的重要资源的区域,同时风景区将资源价值较低的区域划分到城市用地中(如图2)。

图2 马岭河峡谷――万峰湖风景名胜区与兴义市协调发展图

3.2城市基础设施合理选线

城市交通干线、过境交通、城市管线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会造成城市风景区植被的破坏,影响风景区动物的生长、繁衍;给风景区带来视觉污染和噪音污染;降低风景区景观环境质量和人文价值;应尽可能避免其穿越、分隔、围合风景名胜区[3]。

拟建项目环城高速和黄桶―兴义―河口铁路的选线穿过马岭河万峰湖风景名胜区的西峰林景区。考虑风景名胜区资源完整性保护以及风景名胜区自然环境的保护,上述拟建项目的选线应避让风景名胜区,向靠近城市的一侧调整(图2)。

3.3城市用地布局优化

根据《贵州省兴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纲要》的相关内容,兴泰―下午屯――万峰林组团中与靠近风景区或与风景区交叉的城市用地规划为城市发展备用地。由于城市发展用地已向风景名胜区靠近,城市作为风景名胜区的最重要的旅游服务基地,考虑今后旅游服务产业的发展,将靠近风景区的城市发展备用地规划为旅游服务设施用地(图2)。

3.4城市污染治理

马岭河峡谷是兴义市的地势最低点,是兴义市的各类排水的最终汇集地。城市建设、居民生活生产等产生的城市各类污染物的治理已成为马岭河万峰湖风景名胜区环境保护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城市与风景区的环境治理标准有所差异,为保护好风景区的生态环境,对风景区有较大影响的城市区域应该采用风景区的环境治理标准。特别是水环境污染治理,应结合排水系统规划建设,在中心城区形成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加强污水厂的建设。

3.5城景风貌协调

城市与风景区相邻地段风貌协调,对城市和风景区的风貌建设都有促进作用。兴泰―下午屯――万峰林组团与风景名胜区西峰林景区之间,城市风貌应与风景名胜区环境相协调,城市建筑形式尊重地方传统形式、建筑尺度与山水尺度;在城景过渡地带保持一定规模的城景协调区,区内应注重控制建筑的密度、体量、形式、色彩等。城景结合部则应结合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进行景观整治,利用景观视觉原理来确定其景观控制范围。

3.6维护城市生态格局

马岭河万峰湖风景名胜区与兴义市联系紧密,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完整的生态系统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城市整体生态环境格局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马岭河峡谷作为城市的河谷型生态廊道,连接城区内外孤立的生态斑块,把城郊良好的自然环境渗透到城区,促进城区与自然的交流,形成城乡生态一体化。第二,马岭河峡谷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也保护了城市的野生生境,促进物种的空间运动和基因交换,有助于维护城市生物多样性;同时缓解了城市污染,提高城市空气质量,降低了城市“热岛效应”,丰富了城市景观,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三,马岭河峡谷景区本身可作为城市的避灾绿地,对维护城市安全起重要作用[4]。

3.7风景区让位水源工程

由于季节性降水失衡、喀斯特地质保水性差、缺乏工程蓄水等原因,导致了兴义市是经常受到干旱的困扰,严重的影响了城镇用水的供给、周边农田灌溉及城市工业的发展;马岭河是唯一一条贯穿兴义市域范围,距离兴义市区较近,适宜修建水库,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大型河流;所以在马岭河上游(清水河长廊景区)选址修建马岭河水库。

目前马岭水库已通过专题论证,考虑到景区风景资源价值不高,为了更好的保护水源,确保城镇居民饮用水源安全,风景区应将该景区划为生态保育区,停止相应的游览活动,主要以水源涵养、保护、生态恢复为主(如图2)。

3.8风景区划定协调发展区

兴义城市定位为贵州西南部100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和黔桂滇三省交界的物流中心、文化生态旅游中心,加强兴义城市自身建设和对外联系是完成兴义城市发展目标的必然[兴义市发展和规划局,《兴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马岭河峡谷将兴义城市东西片区分隔,限制了兴义城市的发展。为协调风景区和城市的发展,需在马岭河峡谷上划定协调发展区。

由于受到地形的限制,未来兴义城市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向东北和向南发展。北部发展主要是顶效片区的发展,必须穿越马岭河峡谷。协调发展区的选址需遵守两个条件:一是与城市规划区及中心城区的关系密切。二是减少对风景资源及生态敏感区的影响。协调发展区的选址应考虑在风景区风景资源较分散以及资源价值不高的区域;同时为了有效的保护资源的完整性和资源的环境,协调发展区应避开生态敏感的区域。通过分析,城市协调发展区确定为两个,分别以马岭河1号桥为界,将马岭河水库大坝至马岭河1号桥段和马岭河4号桥至段划为协调发展区[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兴义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1.]。分析如下表:

表1各区段选址条件对比表

协调发展区的功能主要是协调好兴义城市发展与风景名胜区的关系,在此区域内不开展游赏活动,除部分土地可用于城市发展通道用地,大部分土地仍然保留原有的用地结构,土地利用形式以维持原有土地利用形态和部分资源的传统利用方式为主[5](如图2)。

3.景区发挥综合效益

马岭河万峰湖风景名胜区具有神奇俊秀的自然景观、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应加大对风景区区资源的利用,丰富西峰林峰林内部及万峰湖水上活动等游赏项目,加强风景区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增加风景区游人容量,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景区旅游,通过游客到风景区光游览的机会及风景区的知名度所产生的品牌效应搭建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平台”,带动地方旅游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发挥风景区的经济效益。

兴义城市发展定位为100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的相关内容,兴义城市规模将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将不断增加[兴义市发展和规划局,《兴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风景区与兴义城市距离近,交通便利,风景区将成为市民节假日出游的首选目的地。马岭河万峰湖风景区作为国家级风景区,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在发展对外旅游服务功能的同时,应发挥风景区的社会效益,为市民提供休闲场所。

4结论与建议

本文分别从兴义城市的角度和马岭河万峰湖风景名胜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城景协调发展的9条措施。第1条是针对风景区和城市提出的协调措施;第2、3、4、5条是主要针对城市提出的协调措施;第6、7、8、9条主要针对风景区提出的协调措施。这些都是我们在风景区规划设计中能够掌控的,同时期望我们风景园林工作者与其他专业的工作者能在实践中理解并应用协调发展的理念,在保护城市风景区的同时促进城市风景区与城市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北京东方鼎电子有限公司.中国大百科全书(光盘1.1版)[EB].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2]贾建中,邓武功.城市风景区研究(一)――发展历程与特点[J].中国园林,2007(12):09-14.

[3]邓武功,贾建中.城市风景区研究(二)――发展历程与特点[J].中国园林,2008(1):75-80.

[4] 俞孔坚, 叶正, 李迪华,段铁武. 论城市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以中山市为例[J].城市规划,1998(4):15-16

[5]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篇10

>> 河南省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实践经验及思考 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中国地区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其启示 对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的思考 河南“三化”协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及原因分析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研究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河南开辟“三化”协调发展道路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问题浅析 内外贸一体化视角下的我国内外贸协调发展探析 “三化”协调发展背景下河南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浅谈推进“三化”协调发展 从济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看河南“三化”协调发展之路 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趋势研究 对推动国内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 住房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国际经验及国内发展现状 国内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三化”协调发展问题探析 旅游业对鲁山县三化协调发展的引领作用浅析 从制度体制视角对“三化”协调发展的思考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乡市“三化”协调发展的实践及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02-07.

[4] 亚 松,尤文华. 2011年苏锡常三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情况[EB/OL]. ,2012-03-16.

[5] 张晓雯,陈伯君.统筹城乡发展:国外经验借鉴及启示——以成都试验区建设为例[J].财经科学,2010(3):118-124.

[6] 王家庭,张换兆.工业化、城市化与土地制度的互动关系:美国经验[J].亚太经济,2009(4):52-56.

[7] 冯 超.中原经济区深层次城市化问题研究[J].开放导报,2012(1):18-21,84.

[8] 喻新安,刘道兴,谷建全.在实践中探索区域科学发展之路——河南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认识与思考[J].中州学刊,2012(3):1-9.

[9] 白世强.“三化”协调发展的新命题——浅论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用地战略[J].中国土地,2011(1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