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发展的内容范文
时间:2024-01-24 17:48: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协调发展的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排放到环境中去。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社会影响环境,环境也反作用于人类社会。从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来看,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此时环境对人类社会产生了不利影响,即环境问题。它将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种种状况,如关系图1所示。
二、环境问题的实质和危害
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资源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从本质上讲,环境问题就是资源问题、发展问题。其危害主要有:①威胁生态平衡。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失调、生态失衡,致使环境下降,甚至造成生态危机,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②危害人类健康。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致使人们呼吸被污染的空气,饮用被污染的水,吃被污染的鱼、肉、果、菜,遭受噪声的折磨,这些都危害人类的健康。③直接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会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联系与区别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虽属不同形式的环境问题,但二者之间密切相关。其联系表现在:①这两种环境问题都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影响。②环境污染问题会衍生出许多生态问题,如二氧化硫大量排放会导致大气污染,进而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鱼类等生物资源的破坏等;反过来,生态破坏也会影响环境污染的发生及其后果。③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是生态破坏问题,而发达国家面临的主要是环境污染问题。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形成过程的差别。环境污染主要指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大量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而生态破坏则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环境的破坏,使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四、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对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应抓住一条时间线索,理清各时间段人类的活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在采猎文明时期,人类崇拜自然,对环境更多的是恐惧和依赖,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微弱,环境对人类制约作用较强,环境问题并不严重。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利用简单工具开始大规模地改造自然(如开发土地、水、气候资源等),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减弱,对抗性增强,环境逐渐趋于恶化,虽不能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但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已经有了科学的萌芽。到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利用大机器改造自然能力增强,工业化道路使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妄想征服自然,使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矛盾迅速激化,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被迫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行为,环境和发展问题得到普遍关注,迫使人类不得不寻求一条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由局部到全球,与此同时,人类为解决各种环境问题的人地关系思想,也在不断进步与深化,其发展过程如图2所示。
五、解答有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路
环境问题经常与区域图、自然地理要素图(地形、气候、河湖等)、人文地理要素图(人口、城市、工业区布局、交通等)叠加,综合考察学生从题目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描述和阐述环境问题的能力。涉及有关环境问题考题时可从以下几方面突破。
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首先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资料中判断出环境问题是什么,属哪种类型,其表现特征和分布如何等。每类环境问题都有不同的表现、分布等特征。弄清类型,便容易与自己已有的有关环境问题的知识结构进行联系。
成因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讲着重分析人为原因,多数是因为不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但不要忽略自然原因。明确成因,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
后果与危害。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要能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如温室效应的加强对地理环境以及人类生产与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等。
解决措施和建议。针对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这是理论联系实际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六、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的理解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永续、长久的发展方式,它不仅能促进当代社会的进步,也对后代人的进一步发展留有空间,提供相应的条件,其主要观念有:发展、公平、环境、权利等。但可持续发展绝不等同于社会经济发展,其内涵包括社会、经济、生态的持续发展,其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可持续发展的四种观念各有侧重点。发展的观念强调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公平的观念强调人与人的平等权,这种人与人的关系既体现在同代人之间,又体现在代际之间;环境的观念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性;权利的观念强调人们享受的权利,既包括物质生活享受,又包括环境享受。
篇2
[关键词] 城市群 都市经济圈 协调发展法
一、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机制的现状及问题
城市群是在具有发达的交通条件的特定区域内,由一个或几个大型或特大型中心城市率领的若干个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城市构成的城市群体。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早在1976年法国学者戈特曼的《世界上的城市群体系》一文中就将其列为世界六大城市群(纽约、北美五大湖、东京、巴黎、伦敦、长三角)之一。但这只是从地理、人口等方面的评价,事实上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远落后于其他五大城市群。近年来我国逐渐认识到城市群建设的重要性,党的“十七大”报告及“十一五”规划纲要均明确指出:要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2008年,国务院更是专门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把长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国家政策层面已明确长三角城市群的建设发展规划,但城市群的建设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必然需要国家、城市群、城市、产业等多层面的协调与合作,因此协调机制的建立是城市群建设发展的一个首要问题。目前我国尚未出台具体的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制度,仅在政策性文件中提及原则性的指导意见。实践中,长三角城市群虽已形成一套多元化的协调机制,即副省(市)长级别、城市市长级别和各城市政府部门级别的多种协调会。但这种自发“倡导”或称“联谊”的磋商模式缺乏效率,无法达到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要求。
城市群的建设发展是一个长期复杂过程,需要协调多方利益关系。我国现今的行政区划模式,城市首先是省(直辖市)的组成单位,然后才是城市群中的成员,一种是上下级的行政隶属关系,一种是平等的合作关系,两种身份利益产生冲突的情况下必然优先满足前者。这就导致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之间出现一堵看不见的墙,阻碍经济自由交流。因此要实现各方利益的均衡发展,必须建立相对稳定和强有力的协调制度,只有法律的稳定性和强制性才能满足这一要求,因此须尽快将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政策通过立法上升为国家意志并强制执行。
二、国外城市群协调发展法制的经验借鉴
综观世界各大城市群发展的经验,城市群的协调发展离不开法律的建设和支持。各国城市群协调发展法制在立法结构上主要由纵向调控法律制度、横向合作法律制度和特别区域促进法律制度三部分构成;立法内容上主要包括城市群开发建设、协调机构、产业政策、公共服务制度等方面。具体而言,以下几个方面可供我国借鉴。
第一,世界级城市群所在国家大都制定了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基本法。这种基本法又分为两种立法模式。其一为制定综合的国土开发法,在其中规定城市群协调发展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制度。如日本的《国土综合开发法》、法国的《领土整治与开发指导法》、英国的《城乡规划法》等。其二为制定专门的区域协调发展法,如美国的《示范城市和大都市发展法》、德国的《改善区域经济结构(共同任务)法》等。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在《国土综合开发法》的基础上,2003年又实施了一部《构造改革特别区域法》,也是专门的区域协调发展法,可见两种立法模式在日本并存。在这些基本法中一般均对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基本任务、组织、管理进行界定,作为编制城市群建设和发展规划的依据,并在实施中制定相关的具体法律制度作为保障。
第二,一些世界级城市群所在的国家或地区还制定了某个特定区域协调发展的专门法律。这些特定区域有些是经济发达的城市群,有些是经济欠发达的贫困地区。如日本的《首都圈整治法》、英国的《新城法》、《内城法》、法国的《巴黎大区总体规划》(议会通过的法律文件)等。这类法律往往是城市群协调发展最重要的制度保障,规定了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各项制度,内容广泛而具体,是城市群协调发展最直接的法律依据。
第三,很多国家都建立了专门的城市群协调管理机构。如法国的巴黎城市群建立了“地区整顿委员会”,英国的伦敦城市群则创建了“大伦敦管理局”,北美五大湖区城市群也成立了“五湖联盟”等。这些机构都是依法设立的专门性独立机构,就城市群内部的开发建设、产业竞争、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重大问题协调各方利益,确保各方实现共赢,促进城市群整体经济的发展。
三、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法制的构建
长三角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机制亟待法制化,可借鉴国外立法经验构建长三角城市群乃至整个中国城市群协调发展普适性的法制体系。
首先,完善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法律,虽然我国已制定《国土管理法》和《城乡规划法》等国土开发建设方面的基本法,但在这些法律中没有体现区域(城市群)协调发展的任务、组织、管理等基本制度,应尽快修改补充。在条件成熟时,制定专门的“区域(或城市群)协调发展法”,将更加有利于城市群的发展。
其次,尽快出台《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并在此基础上由国务院制定“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条例”,将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各方面具体制度通过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其中应当包含协调机构、议事规程、权利义务、成果分享、责任承担等核心制度。
最后,依法成立“长三角城市群管理委员会”。该组织应属独立的专门性政府机构,而不能下挂于国家某个部委。我国早已有类似区域协调机构,如“西部办”、“中部办”等,但均属国家发改委的内设机构,导致有名无实,效果不明显。该机构应由一名国务委员(以上)负责,各部委、城市群内各省市主要负责人兼任成员,下设专门机构,有独立的工作人员和经费来源,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项具体事务进行协调管理。
篇3
关键词:城市群;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7(06)-0110-06
一、引 言
篇4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统筹区域经济,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但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在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此外,协调发展理论经历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两个阶段,我国的区域经济理论也经历了均衡发展、不均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演变历程。据此,研究从理论基础、内涵、测度对国内外相关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进行简单梳理。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学者从不同研究内容和视角,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解各有侧重。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一是发展过程论。张敦富、覃成林(2001)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的过程。张可云(2007)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在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过程中不断追求区域间的相对平衡和动态协调的过程。二是过程状态论。蒋清海(1995)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各区域对内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各区域间所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形成决定这种状态和过程的内在稳定的运行机制。三是发展模式论。高志刚((2002)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是从效率与均衡的角度考虑的,既不同于均衡发展,也不同于非均衡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它具有四个鲜明的特点:首先强调效率与公平兼顾,其次强调适度倾斜和重点发展,第三强调优势互补,第四强调共同发展。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协调发展理论经历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包括增长极理论,不平衡增长理论、中心理论、倒U型假说、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等。
1.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基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边际报酬递减的假定,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会驱动要素合理流转和配置,实现区域间要素价格的趋同,达到区域平衡发展,区际非均衡状态的发生只会是暂时的,如果长期存在,一定是完全竞争的条件未得到充分满足,从而妨碍了要素的跨区域流动。
2.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
佩鲁(1950)提出了“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赫希曼(1958)提出“核心―边缘理论”和“联系效应理论”,认为增长在区际间不平衡是不可避免的,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的联系既有有利的“涓滴效应”,美国经济学家弗农(1966)提出“工业生产生命周期理论”,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区域经济梯度推移论”。
3.区域经济阶段发展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胡佛和费雪(1949)认为区域经济增长都存在着“标准阶段次序”,即自给自足、乡村工业崛起、农业结构转换、工业化、服务业输出五个阶段。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的“地区发展阶段理论”指出所有国家从不发达到发达都要经历传统社会、为起飞准备条件、起飞、趋于成熟、大规模消费、追求生活质量等阶段,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应该选择不同的主导产业。
三、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演变
改革开放前,传统生产力布局理论以及经典作家关于平衡发展的思想支配着我国区域经济理论,因此,使我国区域经济理论主要是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到了20世纪80年代,从提高效率的角度出发,理论上形成了区域重点发展论。这一时期,影响最大的是夏禹龙、冯之浚提出的梯度理论。后来,由于区域差距的不断扩大,为缓解东西差距,学者们又陆续提出T字型发展理论、二型布局理论等所谓的“区域发展中性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理论界对区域发展问题的研究又进入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阶段。魏后凯(1995)提出了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出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是欠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但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各地区、各产业的发展需要保持协调;曾坤生(2000)的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观也体现了在发展中求协调,注意适时、适地、适度支持某些地区和产业优先发展,以达到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思想。颜鹏飞、阙伟成(2004)立足增长极理论,论述了区域协调型增长极对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兰肇华(2005)认为产业集群理论应该是指导我国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理论选择。
参考文献:
[1]刘楷.中国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及变动效益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1998
[2]张其仔,郭朝先,白玫.协调保增长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产业政策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
[3]Millan JA,Aldaz N. Efficiency and Technical Change In Intertemporal Intersectoral DEA [J].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2004
篇5
【关键词】PREDST;综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PREDST协调发展评价系统是包含人口(Population)、资源(Resource)、环境(Environment)、发展(Development)、社会(Society)与科技(Technology)的六系统的衡量社会发展综合协调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全面地涵盖了经济社会运行的方方面面,是一种更有说服力、更具创新意义的衡量社会发展综合协调度的评价体系。研究PREDST综合协调发展的问题,有助于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国家综合协调发展的趋势。因此,本文欲构建一套全面、有效、动态的国家PREDST综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这将对准确测度我国PREDST综合协调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PREDST协调发展的研究现状
70年代初,国际社会以协调人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优化生存环境为目标,提出了区域人口(Population)、资源(Resource)、环境(Environment)与发展(Development)即PRED问题的研究。对PRED系统的研究,前期阶段大多是经验总结和理论探讨。国内最早是毛汉英在1991年首次探讨了县域PRED系统协调发展的目标及研究的指导思想;申玉铭等(1996)分析了PRED系统协调发展的机制、模式及演替规律。伴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区域PRED系统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也引起了众学者的注意。如刘同德等(2009)探讨了由传统的PRED系统到SRED系统的模型修正,提出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原则;张淑源(2012)以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理论为指导,运用PRED系统分析了西北黄土台塬区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度。
区域PRED系统综合评价问题的研究不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量化方面都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关于PRED系统与社会(S)、科技(T)的协调发展的研究在国内目前还是空白。而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如: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对此,我们的发展思路是坚持把科技进步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就要求我们对区域内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科技几大系统的发展趋势和相关程度进行评价。鉴于此,本文在建立中国综合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时,在原有的PRED系统基础上细化了指标,并向其中加入了社会(Society)与科技(Technology)两个子系统,形成新的国家PREDST综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是目前区域综合协调发展研究中最为全面的研究体系。
二、区域PREDST综合协调发展评价系统特征
PREDST系统是指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和科技六个子系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等关系构成的复杂开放巨系统,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层次性、动态性和可控性的特点。
1.整体性。区域PREDST系统的综合协调发展是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之间或子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一种相互协调、相互适应、相互配合的状态。系统中任何一个子系统的不协调必将限制和约束到其它子系统的发展状态和目标的实现。因此,各要素之间、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必须与总体系统的目标一致,共同实现系统的协调发展。
2.开放性。区域PREDST系统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和科技各子系统同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强烈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它能够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3.层次性。层次性是指PREDST系统拥有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层次性。时间上,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PREDST系统有其自身的阶段特点,故我们所执行的发展战略也应有所区别。空间上,PREDST综合评价系统存在一定的等级体系,高层次与底层次彼此影响,相互协调,正是层次性的特点决定了区域PREDST系统的复杂性。
4.动态性。由于区域PREDST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受外部环境或内部各子系统及其要素的经常性变化,子系统各自的发展及其相互协调发展都是相对的、暂时的,总是处在动态变化之中的。这种动态性使得研究不同区域一段时间内的PREDST综合协调发展状况成为可能,进而可通过预测,分析其发展趋势、规律,达到有效推动整体系统协调发展的目的。
5.可控性。PREDST系统内各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得系统的可控成为可能。即控制子系统内的某一变量,进而通过一种反馈途径对系统内的其它过程或是其它子系统的过程产生一定影响,最终达到控制其他过程或者其它子系统的目的。可控性使得系统更具操作性,通过研究区域PREDST综合协调发展系统,找出其动态运动中的不协调因素,予以纠正,达到系统的协调运行。
三、中国PREDST综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一)中国PREDST综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1.科学性原则。构建中国PREDST综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依据科学的理论、方法选择指标,每一个指标都应具有确定的、科学的内涵,以准确反映区域PREDST协调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在构建方法上,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安排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最终达到科学、客观、真实地度量和反映区域PREDST系统的结构现状、发展趋势、发展潜力的目的。
2.全面性和系统性相结合原则。全面性要求指标体系应尽可能从不同侧面反映PREDST系统的全貌,全方位、多角度地描述我国综合协调发展的客观实际。系统性则要求指标体系各子系统之间及各子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应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评价指标体系能够科学、系统地反映我国综合协调发展的全貌。
3.动态性与稳定性相结合原则。区域PREDST评价系统是一个动态的演化过程,因此,反映这一进程的指标也应既要有反映目前状况的静态指标,也要有反映变化的动态指标。当国家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时,其政策、技术、环境、经济等也会出现变化,此时评价体系也应能够作相应的调整。同时,为达到对比分析区域PREDST综合协调发展变动状况的目的,指标体系又应该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4.可比性原则。PREDST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可比性,即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应具有横向及纵向的可比性。如不同区域之间的比较,同一个区域不同年份的比较等等。
5.代表性可操作性原则。选取指标时要选择含义准确、便于理解和分析的指标,筛选并删除不必要的指标,力求精简。同时,考虑到资料来源和数据的限制,指标的选取应兼顾全面性和数据的易得性两方面因素,尽可能利用现存的各种统计数据。
(二)中国PREDST综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内容
根据PREDST综合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特征和构建原则,本文将该指标体系定为6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和93个三级指标的三层次的中国PREDST综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体系内容如下:
1.人口系统
(1)人口状态指标:总人口、人口密度、性别比例、人口老化指数;(2)人口增长能力指标:结婚率、自然增长率;(3)人口结构指标:社会负担系数、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城乡人口比;(4)人口素质指标:成人识字率、每万人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人数。
2.环境系统
(1)大气环境指标: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去除率、工业烟尘排放量、工业烟尘去除率、工业粉尘排放量、工业粉尘去除率;(2)水环境指标: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3)固体废物指标: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4)噪声指标:交通噪声污染噪声等效声级全国平均水平dB(A)、区域环境噪声污染等效声级全国平均水平dB(A);(5)环境治理指标:三废综合利用产值、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3.资源系统
(1)土地资源指标: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2)森林资源指标:森林面积、人均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森林储蓄量;(3)水资源指标:水资源总量、人均水资源量;(4)资源利用水平指标:万元GDP电耗、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
4.经济系统
(1)经济规模指标:GDP总量、财政收入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额、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额;(2)经济结构指标: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工业化程度系数、外贸依存度;(3)经济效益指标:总资产贡献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4)经济增长速度指标:GDP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5.社会系统
(1)基础设施建设指标: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人均拥有道路面积、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万人拥有公共厕所、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2)生活质量指标: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城镇便民利民服务网点、城市燃气普及率;(3)社会保障指标:社会保障与就业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城镇居民家庭养老金或离退休金人均收入;(4)社会稳定指标:城镇登记的失业率。
6.科技系统
(1)科技投入指标:R&D经费内部支出、R&D折合全时人员、大中型企业有R&D活动的企业数、普通高等院校数;(2)科技产出指标:国内外三种专利申请授权量、发表科技论文总数、技术市场成交额、高技术产业总产值;(3)科技转化指标:科研机构R&D人员平均专利授权量、科研机构R&D人员平均科技论文数、R&D人员平均技术市场成交额、万元投入专利授权量、万元投入科技论文总数、万元投入技术市场成交额、高技术企业工业利润总额;(4)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指标:R&D经费占GDP的比例、科技财政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大中型企业有R&D活动的企业占全部企业的比例、大中型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人均邮电业务量。
(三)利用PREDST系统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
指标体系既可用于综合评价某一国的综合协调发展的情况,也可用来比较不同省域的综合协调发展水平差异;在使用指标体系时,可将其视为一个整体使用,也可根据研究目的从中抽取单一子系统内的指标就某一系统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进行实证分析时,利用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数值与按一定规则确定好的权数,进行加权计算,得到综合指标得分,进而利用得分的高低判断区域综合协调发展水平的相对高低,或根据得分的高低对各地区的综合协调发展度进行排名。
四、结束语
本文从系统分析的角度出发,对区域PREDST综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建立了一个系统框架。为决策者和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国家综合协调发展水平提供了一个参考。但区域PREDST各个评价指标的具体筛选和量化、指标的权重确定、评价方法的选择等许多问题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彩霞,梁婉君.区域PRED综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经纬,2007(3).
[2]Bao Shuming.Applying GIS and Spatial Statistics to Regional Studies[N].sbao@umich.edu,1998,9,http://umihc.edu-iinet/chinadata/.
[3]毛汉英.县域经济和社会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地理学报,1991(4).
[4]申玉铭,方创琳.区域PRED协调发展的有关理论问题[J].1996(4).
[5]刘同德,赵黎明.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PRED模型修正与发展原则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9(5).
[6]张淑源.西北黄土台塬区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途径[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基金项目:2011年度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1LY101)。
课题负责人:张彩霞。
课题组成员:张彩霞、商月平、梁婉君、刘宁婷、张曌囡。
篇6
[关键词]协调发展 大学生 就业指导 模式初探
[中图分类号]C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215-0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下,世界各国之间的人才竞争日益激烈,为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提高我国综合实力,使其能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只有充分发挥我国综合人才的作用,才能从本质上提高我国的核心竞争力。现阶段,在大学就业问题中还存在着不足之处,需要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重点关注。为提高我国大学生就业率,必须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创新大学生就业模式,以促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毕业之后的岗位工作,培养大学生的岗位竞争能力。
一、采用协调发展性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和社会经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其是人才资源的利用问题。就目前而言,我国大学生就业率还有待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还可继续加强。在大学校园中,教师最为注意的是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而忽视了其他年级学生的就业问题,而且教师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仅仅只是为学生讲解如何找工作,却没有向学生说明在找到工作之后要如何做。从而导致许多大学生虽然找到了工作,但是却无法坚持长期工作。除此之外,许多大学都将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实习作为考核学生能力和学习成果的重要内容,但是其仅仅只重视最终的结果,而忽视了过程。综上所述,当下在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中,还未形成系统化的模式,工作协调性有所欠缺。为改善这一状况,则必须采用协调发展性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协调发展是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重要思想,其是针对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全新模式,有利于实现我国素质教育的目标,贯彻落实我国的人才培养科学战略;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社会的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二、协调发展性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的应用
在大学校园中,采用协调发展性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要求教师重视对各个年级段学生的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意识,使学生协调学业和职业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制定科学的职业规划,对未来的事业展开憧憬和希望。协调发展性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要求教师在学生学业的基础上,以就业为指导方向,将职业作为承载体,视事业为目标,从而协调各方面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加强对学生学业的监督和管理
协调发展性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最重要的前提便是保障学生的学业,使学生充分掌握教师所传授的内容,可灵活运用基础知识。作为学生来说,学业仍然是其首要任务。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所学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需要学习基本的文化知识,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只有扎实了学业,才能通往就业的大门,获得学生心仪的职业。
(二)创新就业指导方法
在协调发展性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中,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让学生了解整个就业市场的状况,并且根据市场需求和个人意愿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在制定就业目标之后,则要朝着这一方向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另外,教师还应该教授学生一些职业礼仪,向学生讲解基本的简历制作、面试礼仪和技巧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工作,科学地设计自己的职业。
(三)设定事业目标
教师可帮助学生制定自己的事业目标,以体现学生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在制定好事业目标之后,学生便要从各个方面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并且坚持不懈的奋斗,以促进学生、校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结束语
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采用协调发展性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是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改善当下大学生就业状况的重要途径,为大学生的就业率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所谓协调发展性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是协调大学生学习方面和职业方面的专业内容,不仅要传授基础的学习知识给大学生,还要使其掌握一定的就业能力,将学业、就业和事业三者相结合,把就业作为指导方向,以保障学生的事业发展。采用协调发展性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提升其职业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学校体育 社区体育 协调发展
学校体育在我国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部门对学校体育的投入亦是逐渐增多,学校体育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迅速发展。而社区体育则是刚刚起步,还处于摸索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是实现终身体育目标的两种重要途径。它们是大众体育发展的基础和重要载体,它们之间存在着有机的内在联系,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之协调发展,对大众体育的发展和终身体育的实现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探讨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是当前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一、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研究的意义
1.有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良性互动发展可以切实而有效地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构建比较完善和谐的全民健身体系,它们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和具体实现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可以有效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都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基础,是我国国民体质和健康整体水平提高的关键,社区体育是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基本途径。
3.是推动终身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终身体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在贯彻终身体育思想方面,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入门期和基础阶段,社区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发展和延伸。
二、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的相互关系
1.概念的界定。学校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实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文化教育活动。
社区体育是指在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为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
2.学校体育对社区体育的作用。(1)学校体育对社区体育的影响。社区体育是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社区体育的主体是社区内所有成员,包括学校的大、中、小学生。因此,学校体育是我国社区体育的基础。这种基础作用,主要表现在:现代社会中,从事社区体育活动的主体都必须经历学校体育的教育过程。(2)学校体育能为社区体育开展提供人才资源。当前社区体育缺少专门的体育人才,而学校里拥有大量的专职的体育教师,这些体育教师具有开展体育竞赛、组织体育活动的丰富经验和知识,能解决社区体育专门人才缺乏的问题。
3.社区体育对学校体育的作用。(1)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社区体育是学生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和学校体育的补充。学生不但要参加校内的各种体育活动,而且要参加校外的体育活动,是社区成员之一。因此,社区体育是学生参加校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2)社区体育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有利于树立教育社会一体化的观念,有利于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的新格局;社区体育的开展有助于充分发挥学校人才、知识、信息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的格局;学生个体最终要走出校园,成为社区的一分子,良好的社区体育活动对于保持和延伸学校体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1.社区体育功能的研究中,还停留在从体育本身中分析,而缺少从教育的角度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这是社区体育理论研究的缺陷。
2.在传统的观念中,研究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相互作用时,缺少全局性和系统性的角度。
3.我国目前社区体育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教育化特征不明显。社区体育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效能低下,与学校体育的发展需要不协调,导致社区体育对学校体育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四、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的对策
1.加强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看,事物的发展需要理论的研究作强有力支撑。从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协调现象来看,理论研究未能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比较突出的。就目前而言,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理论研究比较滞后,特别是社区体育未能审时度势地意识到自身体系在教育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功能的发挥以及目的的实现。
篇8
Abstract: The present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s analyzed. Combined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condition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Jiangsu provin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logistics industry.
关键词:江苏省;制造业;物流业;协调发展
Key words: Jiangsu province;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the logistics industry;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5-0020-02
0引言
2009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96.65万亿元(增长7.4%),物流需求弹性系数(社会物流总额与GDP之比)为2.85,即1元GDP需要2.85元社会物流总额,反映出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很密切。2009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中的工业品物流总额达87.41万亿元(增长9.4%),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90.4%,说明加工制造业与物流业关系更紧密。2009年江苏省GDP为34061.2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6.4∶54.1∶39.5,其中服务业比全国同期低3.1%,社会物流总额93221.1亿元,物流需求弹性系数为2.73。江苏省是制造大省,2009年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达54.1%,如何稳定第二产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这是江苏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性问题。众多理论与实践工作者通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在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地区,需要大力发展生产业,从而实现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调发展,本文就此进行一些探讨。
1江苏省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现状
1.1 两个行业发展水平的比较从整体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水平来看,作为制造业大省的江苏省在制造业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2006-2008年,江苏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分别为:10309.22、12926.87、14758.95亿元,制造业贡献率分别为:56.5%、57.9%、57.7%;2006年江苏物流业实现增加值1361.20亿元、2008年为1882亿元、2009年为2224.4亿元,物流业贡献率相应为:6.3%、6.2%、6.5%。从物流业和制造业近几年增加值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制造业的发展速度要远远大于物流业,其总体水平也远远大于物流业,物流业和制造业所占GDP的比重也表明制造业的规模水平要远远大于物流业。
1.2 两个行业的协调程度韩晓丽等[1]在《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计量分析》一文中,针对江苏省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了1998年-2007年江苏省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情况,得出了江苏省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调发展处在协调与不协调的临界状态。
赵曼[2]在硕士论文《江苏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中,选取DEA分析的方法,从投入产出效率的角度对江苏省1998一2008年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调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的结果表明两者的发展还没有达到一个协调的状况,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现代物流业发展落后于现代制造业,制造业物流释放不足导致供需不畅,以及对物流业投入方式的粗放性。
2江苏省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对策
2.1 把“两业”联动作为推进“两业”产业升级的重点工程我国处在重化工时代的中期,制造业大力发展是必然的。如何使制造业得到持续发展,就存在一个产业升级问题。制造业产业升级不仅是制造业本身的事,其需要相关的产业,尤其是为其服务的产业(如物流业、金融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如何为其服务,从而起到支持、保障制造业升级的作用。现代物流业发展,重点是专业性的物流服务业发展,其主要业务模式是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发展规模与水平是衡量物流业现代化的标志。也就说,物流业也需要通过产业升级来提高服务内容与质量。而把“两业”联动作为推进“两业”产业升级的重点工程来抓,可以起到一举二得的作用,是一种很有益的探索。
把“两业”联动作为推进“两业”产业升级的重点工程来抓,并且取得成功,必须选择有代表性的制造业进行,待取得一定的经验后再全面推广。建议选择的制造业应符合这二点:一是列入调整与振兴规划的制造业;二是物流量较大的制造业;如钢铁、汽车、造船、石化、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业等。
2.2 整合提升制造业集聚区物流功能现阶段,江苏制造业产业集聚的趋势发展很快,由此带来物流需求的大量集聚。按照专业化与协作化发展的基本原理,在制造业形成的集聚区中整合物流功能,形成物流功能集区是物流与制造业发展的必然,也是“两业”联动的重要课题。
为此,要加强制造业集聚区物流功能整合,提升服务能力,积极引导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出口加工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制造业集聚区释放和集聚物流需求,统筹规划制造业集聚区的物流服务体系,严格控制集聚区内制造企业自营物流用地,倡导集聚区内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信息平台共享共用,为制造业物流需求释放提供良好的服务条件,也为“两业”联动奠定基础。
2.3 支持物流企业增强一体化服务能力要鼓励现有运输、仓储、货代、联运、快递等单一功能的物流企业进行功能整合和业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转型;提倡条件成熟的制造企业内部物流机构,进行社会化重组改造,开展面向社会的物流服务;支持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联合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大型物流企业做强做大,中小物流企业做精做细,发展各类企业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联合协作。要鼓励物流企业深入了解制造企业物流和供应链运作模式,把物流服务“嵌入”供应链各个环节,努力实现“无缝对接”;在第三方物流发展基础较好的地方,逐步培育第四方物流,不断提升一体化服务能力,促进整个物流业的产业升级。
2.4 积极探索物流业和制造业协调模式江苏省制造业的发展已进入到集群式发展阶段,客观要求物流业需要形成集群的服务方式来满足需求,从而形成群群互动协调发展模式[3],如图1所示。协调高级模式是制造业与物流业一体化群群模式,如图2。即物流服务业集群为制造产业集群提业链上各个环节中的物流服务,从产业链的上游到下游企业,从生产经营中的采购到销售、从研发到售后服务环节,将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物流服务形成一个整体,提供专业系统的一体化服务。
2.5 积极推行联动发展的扶持政策作为制造企业非核心业务的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物流企业,制造企业在实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系列困难,如原物流人员的安置问题,原物流资产的增值与合理处置问题,土地的置换问题,服务质量与服务稳定性问题,从制造企业剥离物流资产而成立的公司还存在税收增加问题,剥离出来的物流公司在其用电、用水、用气等价格待遇问题等,这些问题解决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发展,而解决这些问题还得靠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由于地方政府间的财力情况差异很大,这又为这些问题解决带来难度。为此,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制订出较具体的扶持政策,真正调动出企业的积极性。
3结论
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江苏省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关系薄弱方面入手,从多方面提出了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对策。
参考文献:
[1]韩晓丽,王利,佟芳庭,田能瑾.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计量分析[J].价值工程,2009,(1):74-76.
篇9
关键词:CBRs理论;县市域边界地区;协调;尖山南北湖地区
中图分类号:C912 .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10-32(6)
1 引言
伴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城市及区域之间日益呈现出网络化的发展格局。但由于行政体制的分割,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多被限制在本行政区范围内,缺乏更高区域层面的整体审视,导致边界地区产业雷同,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盲目争夺有限的空间和资源等矛盾突出,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瓶颈”,区域协调发展问题逐渐成为学术界和决策层关注的重点[1~3]。
国外直接针对行政边界地区的协调研究相对较少,仅在有关大都市治理、区域整合、区域合作的文献中有所提及,涉及的理论包括全球化理论(Globalization Theory)、空间管治理论(Spatial Governance Theory)、地方治理理论(Local Governance Theory)和伙伴关系理论(Partnership Theory)[4~6]。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逐渐成为中央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应用到的理论主要包括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巨型城市区域理论、梯度推移理论和增长极理论等[7~9]。总体而言,国内外有关边界地区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宏观或中观的区域层面,大尺度跨区域政府的合作以及都市区内部跨地区协调的较多,针对微观区域边界地带协调发展的研究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微观地理现象的构成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是宏观系统研究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区域发展问题的重要切入点。从地理学研究的角度来说,县市域属于地理学科中典型的地理微观区域,是区域划分中的一个基本地域单元[10]。在目前的行政管辖制度下,县市域是我国城乡交错最为明显、直接的一种地域空间[11],作为不同行政单元的交错地带,县市域边界地区需要统筹的难点比较多,协调的难度亦比较大。本文以CBRs理论为指导,结合浙江省尖山—南北湖边界地区规划案例,试图对县市域边界地带协调发展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希望对现阶段微观地区的协调发展有所启迪。
2 CBRs理论的相关研究
2.1 理论介绍
CBRs(cross-border regions)是指由几个地方或者区域政府组成的疆界实体区域。欧洲理事会认为,各国的跨界地区要具有同质特征和功能的相互依存关系,否则很难实现跨境合作(CoE,1972:29,1995)[12,13]。第一个跨边界区域是1958年建立的位于荷兰和德国边界的the EUREGIO Rhine-Waa[14]。从最早的荷卢比三国经济联盟到现在由27个国家组成的具有重要影响的世界组织,跨边界区域的产生有力地推动了欧盟一体化进程,被认为是实现大欧洲区域一体化的初期发展模式[15]。
对跨边界区域的研究最早源于欧洲联盟(the European Union),研究重点主要是从空间管治、跨区域合作的角度分析如何实现跨边界区域的协调发展[16]。建立跨边界区域管治的挑战在于,不同的国家政治、法律法规和区域文化可以共同发挥作用,沿着共同的轨道发展(Perkmann 1999;Scott 2000)[17,18]。Jochem等指出政府、部门、国家、地方之间跨政区边界协调是西北欧成功的关键[19]。Houtum认为伴随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边界区域反而在增加,应该把跨边界地区看作一个独一无二的整体,以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为基础,从物质流动、跨边界合作和人类的生产过程的视角构建边界地区的研究框架[20]。作为区域发展的一种状态,跨边界区域主要是由跨区域合作(cross-border co-operation (CBC))推动形成的。根据欧盟的发展经验,跨区域合作(CBC)分为两种类型:微观跨边界地区合作(Micro-CBRs)和宏观跨边界地区合作(Macro-CBRs)。从地理范围、合作程度、合作领域等维度对两种跨边界地区进行比较(如表1)。无论哪一种类型,跨边界区域建立的主要目的是消除边界带来的发展限制(restricted)、严格分割(rigid)以及地域排他性(exclusive),突出边界地区多样性(diversity)的特色,对外共同维护自身利益,对内形成发展的合力。不仅形成一体化的社会经济网络,更能促进当地居民日常的交流和联系[21]。
2.2 理论应用
本文所讨论的县市域边界地区隶属于国家内部,与微观跨区域边界地区(Micro-CBRs)强调的国家之间的合作有所不同,面临的问题却有诸多类似。从县市域发展的层面来讲,协调的核心机制是功能互补和资源共享,通过产业的协调发展实现空间功能的合理布局。正如陆大道先生所述,协调发展的基础是建立在发挥各自优势和产业分工基础上的互补与合作[22]。要真正突破区域发展不协调所导致的发展“瓶颈”,必须建立跨区域的协调机制。
2.2.1 构建跨政区的联合协调机构
芒福德曾指出:“如果区域发展想做得更好,就必须设立有法定资格的、有规划和投资权利的区域权威机构。”传统区域规划效果低下而难于对区域发展起到真正的调控与引导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尚未找到其真正赖以调控区域发展的“权利砝码”[23]。因此,需要成立跨政区的联合协调机构,专门负责区域政策、区域规划、区域管理等工作,解决区域协调中的重大问题。另外,市场的缺陷也需要政府的弥补,这也是建立区域协调机制的根本目的所在[24]。
2.2.2 加强区域的分工合作
通过优势互补或优势共享,把分散的生产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能形成一种强大的合力。一方面,分工的前提要尊重地区发展的比较优势,按照区域内不同地区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组合的不同特点,促使地区能集中力量发展自己优势产业,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工合作,形成协调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同时,区域间要加强资源整合,加大地方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取得良好的专业分工协作效益,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2.2.3 强化设施和环境的协调
设施协调是整合区域资源的重要保证。基础设施一般包括交通运输、能源、邮电通讯、城市设施、水利、环境与资源保护设施等。其中,道路交通是体现区域功能关联最为直接的基础设施类型,交通网络的便捷性和通达性是地区间相互往来的基本要素。
环境协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通过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地区和交通通道地区的有效管治,合理配置区域战略性空间资源,协调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生态环境恶化,提升生态环境品质。
2.2.4 建立有效的区域规划
区域协调规划的内容不应该是“放大范围的”的城市总体规划,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针对区域协调中的重点问题,突出协调重点,立足空间领域,解决区域产业布局协调、交通及大型设施的布局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等[25][26]。同时,要把握好规划的度,应避免由于规划内容过于宏观而让实施者无从下手,也应避免规划过于具体而抑制了实施者的能动性[27]。第三,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注重与地方政府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鼓励地方政府间自发的合作和交流,避免协调规划流于形式,仅仅作为上级政府意志的反映。
3 尖山南北湖地区概况
3.1 区域背景
尖山和南北湖地处浙江省嘉兴市,其中尖山位于嘉兴市下辖的海宁市(县级)东部,是一个经人工围垦而成的工业新城。南北湖位于嘉兴市海盐县西部,是浙江省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浙江十大“最佳休闲度假胜地”之一,国家首批3A级旅游景区。
伴随杭州湾城市群经济的发展以及围垦项目的推进,环杭州湾产业带迅速崛起,外部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但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尖山—南北湖地区在产业发展、交通衔接、设施共享、环境保护等方面互不协调的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尖山和南北湖地区整体优势发挥的“瓶颈”。
3.2 协调发展的现实意义
3.2.1 相邻区域“捆绑”发展的需要
尖山和南北湖同属于钱塘江入海口北岸,历史上山水相连,地域相通,共同受“潮文化”的影响。从更大区域来讲,两个地区市场相似,要素互补,联系便利,共同构成了浙江南部进入嘉兴,乃至浙北的重要枢纽位置。同时,尖山新区拥有6万多亩土地,土地资源优势相当明显,随着杭州湾嘉兴绍兴通道的建成,其区位优势也将凸显。南北湖地区作为我国唯一融山、海、湖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3A级旅游区,形成吸引、凝聚国际性的创新要素和人才的整体优势。其成熟的休闲娱乐设施可以同尖山新区的区位和土地优势一起,成为地区发展最大的推动力。
3.2.2 有利于保持廊道的连续性
对于尖山新区和南北湖风景区而言,北部有大尖山、凤凰山、高阳山自然相连而成的绿色生态廊道,景观生态结构的完整促进了景观功能的高效发挥。从两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来看,尖山新区和南北湖风景区主要的公共服务设施都是沿着杭州湾大道(山海湖大道)这条主轴线布置的,这对于下一步协调整合两个区域的公共服务资源和市政基础设施的布局提供了便利。
4 尖山南北湖地区协调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4.1 亟待建立区域协调机制
尖山和南北湖同属浙江省嘉兴市,杭州湾北岸,是浙南进入浙北的重要通道,区位条件十分优越。近年来随着交通、能源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推进,该区域城镇网络逐渐完善,城市化水平日趋提高。然而,由于开发主体、建设资金等问题,南北湖围垦区的建设速度远滞后于尖山新区,因此,本应属于相互协调、磋商范畴的问题最终却演变为南北湖风景区的被动衔接。这种开发时序的滞后,不仅影响了区域协调的积极性,导致利益无法共享,也阻碍了区域整体优势的最大化,期待行政管理、规划建设等共同发展协调机制。
4.2 地区产业定位不清
受行政区政绩考核机制的制约,各地区资源的配置更多向中心区域倾斜,对县市域边界地区的产业发展和结构优化考虑不足,造成产业定位不清,主导产业相互冲突。尖山新区原有规划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其东部区块与南北湖风景区紧密相连,未来的定位是发展汽摩零配件、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个产业定位远远不能满足相临南北湖未来建设成为以休闲度假、会议研培、银发养老、旅游地产为主的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要求。
4.3 区域内外交通一体化建设滞后
尖山新区与南北湖风景区因为道路一体化建设的滞后一直存在空间隔离。尖山新区和南北湖地区仅有北侧的一条老01省道(老沪杭公路)相连,且离两地的区域中心较远,必须通过绕行才能到达彼此的中心地区。
两区域现有规划的路网结构存在错位。位于南北两侧的滨河路和山前路未能对接,位于两区中间道路的路幅宽度、断面形式存在着不统一之处,如杭州湾大道(南北湖风景区称为山海湖大道)在尖山新区总规中确定的道路宽度为46米,但在南北湖风景区规划中道路宽度为40米。随着区域协调发展要求的日益迫切,区域道路的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4.4 区域生态保护缺乏通盘考虑
生态环境具有公共品属性,各个行政主体在利用时都倾向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加之我国资源产权制度不完善,在缺乏有效管制措施的情况下,各地政府一般以本区利益为导向,未经协商,擅自做出许多损害邻区利益的“球”工程,成为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南北湖地区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旅游氛围,未来尖山新区也将打造尖山湖生态旅游休闲区,在保证旅游业布局错位关联、整体融合的同时,也需要行政主体共同协商,注重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一体化,避免旅游盲目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5 尖山南北湖地区跨区域协调发展探索
西方城市规划的先行者认为:“解决城市问题不能局限于各自狭隘的单一范围内,必须走联合协调互补之路”,美国学者芒福德在阐述其区域整体发展理念时也指出:“真正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因此有必要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视角对尖山—南北湖地区进行新的审视,通过区域协调规划的手段制定出一种多方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引导区域整体朝着良性互动、有序竞争的方向发展。
5.1 建立上一级区域协调机构
目前区域协调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如交通设施建设标准不一、污水随意排放等,很大程度上与上一级政府缺乏横向合作,更多的关注具有强势地位的中心地区有关。尖山和南北湖地区隶属的海宁市和海盐县同属于浙江省嘉兴市,近几年,两县市合作增多,嘉兴市政府也开始统筹考虑市域范围内重要地块的协调发展问题,这为建立协调平台奠定了行政基础。
在市域层面,应该将尖山新区和南北湖地区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可以由嘉兴市、海宁市和海盐县三方面抽调人员,组建尖山—南北湖区域协调委员会,确定区域协调的目标和内容(如表2)。在嘉兴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增设负责区域协调方面的长效机构,负责整个嘉兴市的有关区域协调方面工作。同时,通过加强双方政府的交流合作,就合作范围和行为规则达成共识,并落实到具体的区域政策上,指导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5.2 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协调区域功能
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出口导向的制造业产能过剩,投资、消费、出口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日益突出,粗放型的增长模式越来越难以持继,加快推进技术创新、结构调整和内需扩张,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将是我国各地未来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在上述发展背景下,尖山新区应该积极由制造业向现代科技研发服务转型,避免对地区的风景旅游发展产生影响,同时巩固提高旅游休闲服务业,培育生产业等污染小、附加值高的产业,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南北湖地区可建设成以休闲度假、农业观光、旅游地产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胜地。通过构筑完善的现代产业支撑服务体系,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
5.3 以综合交通为载体支撑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内基础设施的良好衔接是空间上协调整合的必要保证,尤其是综合交通体系的通达性、便捷性是区域协调发展最为重要的支撑系统。梳理整合现有交通资源,统一区域内和区域间交通网络的布局规划和建设,形成区域基础设施供给的共建共享的制度体系。积极解决尖山新区和南北湖地区的骨干道路贯通问题,做好路网线型、宽度和断面的对接问题,构筑两区的快速联系通道。同时以实现区域一体化为目标,按城市道路标准建设区域内主要道路及交通设施,构筑区域合理的发展框架,引导全区用地合理开发,优化整体空间布局结构。
5.4 通过共同协调构建区域生态保护体系
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区域协调的过程中,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协调的关系。把尖山南北湖地区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共同划定生态保护区,主要包括大尖山生态保护区、凤凰-高阳山生态保护区、南北湖生态保护区和环杭州湾生态保护区(如图5)。通过清晰的生态保护空间管治区划,制定各类空间的管治措施,实现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合理配置区域生态资源,构建区域协调的生态保护体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小龙,沈建法,陈雯.新区域主义视角下的管治尺度构建:以南京都市圈建设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7): 603~608.
[2] 罗小龙,沈建法.长江三角洲城市合作模式及其理论框架分析[J].地理学报,2007,62(2):115~126.
[3] 于涛方,吴志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边界界定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14(4):397~403.
[4] Brenner N.Decoding the newest “metropolitan regionalism” in the USA:A critical overview[J].Cities,2000,(19):3-21.
[5] Ramesh T.Luk Van Langenhove. Enhancing Global Governance Through Regional Integration[J].Global Governance, 2006,(12):233-240.
[6] Mcarthy L.The good of the many outweighs the good of the one regional cooperation instead of individual competi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Western Europe? [J].Journal of Plann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2003,(23):140-152.
[7] 顾朝林,张敏,张成,等.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1):771~775.
[8] 申玉铭,毛汉英.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9 ,(4):3~11.
[9] 方创琳,石培华,余丹林.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发展规划[J].地理科学进展,1997 ,(3):50~ 55.
[10] 王世豪.区域协调发展中县(市)域发展规划的实践与启示—论陈烈的县域发展规划的实践特点[J].经济地理,2007,27(2):275~284.
[11] 陈钊.行政边界区域刍论[J].人文地理,1996,(4):41~44.
[12] Perkmann, M..Construction of new territorial scales: A framework and case study of the EUREGIO cross-border region [J]. Regional Studies, 2007,(41):253 - 266.
[13] Anke Strüver.Stories of the Boring.Borders : The Dutch-German Borderscape in People’s Minds[J]. In: Zentrum für Niederlandestudium (Hrsg.),2005,(16):235~236.
[14] Markus Perkmann. Cross-Border Regions in EUROPE[J]. European Urban and Regional Studies ,2010,(2): 153~171.
[15] Scott, J. W. Euroregions, governance and transborder cooperation within the EU[J]. European Research in Regional Science,2000,(10):91-106.
[16] Jochem V,Hugo P.Mega-corridors in north-west Eu-rope:Issues for transnational spatial governance[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03,(11):225-233.
[17] Heddebaut O. The EUOREGION from 1991 to 2020,An ephemeral stamp?[ M].London:Routledge,2004:70~87.
[18] 陆大道.地区合作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3):44~49.
[19] 张京祥,等.试论新时期区域规划的编制与实施[J].经济地理,2001,21(5):513~517.
[20] 邹兵,等.建立和完善我国城镇密集地区协调发展的调控机制[J].城市规划,2004,(3):9~15.
[21] 孙娟,崔功豪.国外区域规划发展与动态[J].城市规划汇刊,2002,(2).
篇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即“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基础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杜鹰在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地区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新时期我国实行的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要从四个方面科学把握其基本内涵,即衡量区域协调发展有四个标准:一是地区之间的人均GDP差异控制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内,二是各个地区的居民能够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三是各个地区的优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上,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关键在“协调”,核心是“效率”,即通过“协调”而实现“效率”。
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四大板块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这是新时期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
1.推进西部大开发
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西部地区的发展重点是按照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发展思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巩固现有生态建设成果,继续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改善公共服务,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落实西部大开发政策,继续加大对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2.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今后的发展重点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在改革中实现振兴;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成为我国的粮食基地和林业基地;在现有工业基础上,建设成为我国重型工业基地,同时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高科技产业;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完善基础设施,为加强区域和作奠定基础;加强黑土地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修复工作。
3.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6个省。中部地区作为承东启西的关键地区和核心地区,今后的发展重点是增强粮食等生产能力,建成为粮食基地;立足现有产业优势,把中部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煤炭、电力和有色金属工业基地;要提升产业层次,发展装备制造业及软件、光电子、新材料等新技术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设武汉城市群、安徽城市群、江西城市群、河南城市群、湖南城市群和山西城市群等,通过城市群的带动作用促进中部地区核心区的快速发展。
4.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东部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10个省市。东部地区的发展重点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等高端产业;促进加工贸易升级,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加强耕地保护,发展现代农业;在现有的经济特区和浦东兴区的基础上,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
5.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财政性投资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加快发展;加快这些地区的社会事业的发展,使得这些地区的居民享有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坚持保护自然生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在这个前提下,发展民族特色产业,统筹该类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的保护。
三、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
在总体战略的指导下,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制约各区域发展的突出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四大板块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公共服务的差距趋于缩小。但是我国区域发展中仍有很多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俞国生指出四大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把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落到了实处,把区域政策落到了实处,增强了规划的空间指导和约束功能。把理念变成了能够有效操作和运行的模式。
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1、能够合理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2、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3、能够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4、打破了传统的行政区划界限。
四、加快发展主要城市群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已形成城市群要继续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加强统筹规划,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
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副中心,包括江苏的扬州、泰州、南通、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浙江的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共15个城市,是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长三角未来区域未来产业发展的定位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二是全国率先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先行区域,三是带动我国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基地,四是沿海和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带动和辐射源,五是服务长江中下游乃至全国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域,六是加快形成循环经济体系的示范区。
2.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有小珠三角与大珠三角之分。小珠三角城市群即指广东珠三角,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肇庆、惠州等城市。大珠三角城市群包括小珠三角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珠江三角洲的发展重点是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积极拓展发展空间,加强与周边地区、次区域和泛区域的合作,增强集聚和辐射功能;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京津冀城市群
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8地市及其所属区域,区域面积为18.34万平方公里。是拥有北京和天津两大直辖市的双核心城市。
按照《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研究》中对京津冀城市群的定位,区域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核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新城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区域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基础设施一体化进一步加快,多中心城市群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群整体竞争力增强,为提高城市群的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4.中原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以郑州、洛阳为中心,包括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在内共9个省辖(管)市。区域内人口密度达665人/平方公里,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之一。
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定位是要建成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能源基地、现代物流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产业整体竞争力显著提高,要素集聚和承载能力全面增强;确立在中西部乃至全国城市群中的重要地位,带动全省并辐射周边地区发展。
5.川渝城市群
川渝城市群是以重庆、成都两市为中心,包括14个地级市和渝西经济走廊等县市。从城市等级体系来看,除了成都和重庆为特大城市以外,自贡、绵阳、南充为大城市,雅安、资阳为小城市,其他城市为中等城市。重庆市是全国四大直辖市之一,直辖后城市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其对周边的辐射力也在增强。成都是四川省的省会城市,城市发展也很快。未来要继续完善城市之间的交通体系建设,加大核心城市的辐射效应,使城市群的一体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五、建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选择上,主要有以下考虑:首先,地域有代表性。其次,内容有典型性,第三,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第四,有较好的工作基础。第五,有相应的发展潜力和承受能力。根据这个,国家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分别选择部分地区,开展不同类型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这些试验区兼顾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地区的改革需求,从试点内容和重点上涵盖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改革发展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体制问题。
在东部地区,选择上海浦东新区开展以“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着力转变经济运行方式、着力改变二元经济与社会结构、率先建立起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选择天津滨海新区围绕开放开发开展以金融日志、土地管理体制、对外开放体制、财税体制改革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在西部地区,选择成都和重庆开展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在中部地区,选择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开展以建立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为核心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点。
六、实施保障机制,保证区域协调发展
除了一系列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布局及生产力布局,还需要一些保障机制来保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
健全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
- 上一篇: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 下一篇:数字媒体技术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