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调发展意义范文

时间:2024-01-24 17:48: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协调发展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域协调发展意义

篇1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协调发展;因子分析;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4-6207-06

作为一个社会经济大系统,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长期以来是学者、政府关注的焦点之一,经济发展的差距过大,不仅带来经济问题,还会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党的十报告把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对新时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了全面部署。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把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作为新时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把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作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主要抓手;把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而山东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经过30多年的发展,山东省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全国名列前茅,但从综合竞争力来看,排名稍有落后,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区域的发展差距拉大,另一部分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低下。因此,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不容小视[1]。最近几年,山东省实施区域对接帮扶政策,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可持续发展潮流,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已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所以有必要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

1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

1.1 区域经济差异的定义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2]。区域经济差异分析是区域之间利益格局变化的指示器,是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其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不仅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也存在于发达国家。

1.2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研究进展

西方学者在区域经济及其差异研究上提出了许多理论,主要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和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均衡发展理论不仅强调部门或产业间的平衡发展、同步发展,而且强调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平衡(同步)发展,即空间的均衡化[3]。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平衡),因此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则认为经济增长是不均衡的,经济增长总是在区域内条件最好的优势地方开始,形成增长中心,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区域差异会逐渐扩大,只有经过长期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区域差异才会缩小。

1.3 国内区域经济差异理论

中国关于研究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的时间比较晚,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这是由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所导致的,但是也形成了许多有借鉴意义的成果。魏后凯选取人均国民收入作为分析指标,中国东中西部之间的经济差异大致经历缩小到逐渐扩大直至迅速扩大的过程;林毅夫等对人均GDP按照产业进行分解,发现造成总体经济发展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是第二产业;郭金龙等认为造成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资本分布的不平衡,而在此起关键作用的是政府的财政和金融政策;王小鲁等认为造成中国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原因有资本的流动、要素生产率、城市化率等因素;杨文举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分析认为区域产业结构差异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范剑勇利用实证分析表明地区间的经济增长扩大的原因是循环累积机制。以上学者都是对中国这一大区域进行研究的,而省域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单元,在区域经济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山东省作为中国龙头省份之一,对其经济差异的研究也很多。余清等人以人均GDP和三产业结构作为指标,采用基尼系数分解的数学模型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分析;刘尚海选取一些经济指标运用泰尔指数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分析;赵传松等选取一些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山东省经济差异作了分析;还有不少学者对其做了研究分析,但是,指标选取的不同和时间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分析结果,本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选取了山东省最新数据对其差异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对当前经济形势有着真实的反映,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2 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

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界定和评价,比较常见的是采用单一统计指标体系和多统计指标体系[4]。采用单一指标体系,如通过GDP一项统计指标来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方法比较方便直观,但由于忽略了投资、储蓄、经济结构、居民生活质量等因素,无法全面反映区域经济发展具体情况。采用多统计指标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进行测度,遵循内涵全面、简明易取的指标体系选取原则,选取能客观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和复杂性的指标。指标之间应互为补充,上下层次分明,为保证各指标值的横向可比性,尽量选取相对指标,如人均数据。为了克服多统计指标变量间信息交叉重叠和人为确定指标权重的主观性,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所选指标进行数据分析。通过综合得分和各因子得分,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做综合评价。因子分析作为一种降维方法,不仅可以把多个相关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互不相关的指标,避免信息量的重复,而且可以根据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客观的确定指标权重,避免权重确定的人为性。因此,因子分析方法可以为科学确定权重以及应用加法合成模型奠定科学的基础[5]。因子分析法首先需要建立指标体系和原始数据矩阵,通过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可以根据因子方差累计贡献率超过85%的一般原则,确定因子数,计算因子得分,最后计算综合评价值。

通过查找2011年山东统计年鉴,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非农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人均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经济增长速度、海关出口总值、实际使用外资额等山东省17市2010年12项指标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衡量指标体系,并计算整理出表1、表2。

4 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4.1 坚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条工作主线

按照党的“十”精神,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只有继续坚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工作主线,地区经济工作才能把握正确的方向,才能不断提升工作层次和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下一步,要着力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区际良性互动等重点工作领域,不断丰富和深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统筹安排和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城乡统筹、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地区开发开放与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区域开放与合作、体制机制创新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山东省作为中国的强省之一,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他地区,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更应该注意各区域的平衡协调发展,特别是在一些基本民生问题上,应该尽量保持一致,例如在基础教育、基本医疗等方面,做到人人平等,人人有份。

4.2 坚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

这两大战略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十报告对区域经济发展提出的总体要求,是推进地区经济各项工作的行动纲领。要大力推动实施两大战略,并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力度和未来发展潜力,完善区域发展战略举措和配套政策,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形成区域间的合理分工,不断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空间布局,协同推进两大战略的顺利实施。山东省各区域之间的自然禀赋差距很大,在判断一个地区的发展状况时,不能只是片面地运用单方面的指标去衡量,区域的协调发展不仅是经济指标,还有其他方面的指标,因此要尽量体现出“主体功能区”的涵义,要能发挥出各个区域的最大潜力。例如:山东可以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在黄河三角洲地带加快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在省会城市周围加快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以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为龙头,充分发挥港口资源、自然资源、区位等优势,加快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把鲁南建成全国重要的能源和精细化工、优质建材、机械制造、商贸物流、文化旅游、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山东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4.3 坚持分类指导的操作原则

分类指导是区域政策的实质和核心,只有继续实施分类指导,才能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提出切实有效的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才能充分体现区域特色,真正发挥比较优势,从而在全局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地区竞争力和整体经济运行效率。应该继续从地区资源禀赋各异、发展基础不同这一实际出发,把实施分类指导作为研究制定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强化、细化规划引导,增强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将各地区发展的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效推动各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山东要因地制宜地调整产业结构,加速转型升级,达到农业内部结构的提升,工业的优化,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体现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经济的特色。

4.4 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路径

鼓励东部沿海地区转型优化发展,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比例,更好地发挥其在区域经济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鲁西南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不仅可以补齐区域经济的短板,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而且能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们要继续鼓励和支持条件较好地区加快开发开放步伐,着力解决老少边穷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通过“两头”并进、重点突破的方式,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而提高山东省整体发展水平。

4.5 坚持在重大改革和发展任务上先行先试

开展先行试点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近几年,国家设立了不同类型的试验区和示范区,不仅为全国的改革发展探索了新经验,而且也为地方发展提供了新载体和新平台。在省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更要加强试验区、示范区的建设,适时设立新的承载重大改革和发展任务的试验平台,着力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合作和一体化、扩大对外开放、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等重点方面试点示范、先行先试,争取在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矛盾和问题方面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

4.6 坚持构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近年来,在构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系统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仍待进一步完善。要继续推动深化跨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着力推动产业承接转移、区域一体化等工作;继续探索建立规范统一的区域管理体制,提高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规范区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管理,形成有效的区域治理方式;继续推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立法进程,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法律法规框架。

参考文献:

[1] 邓 苏,张 晓.山东省区域经济差距的变动趋势与内部构成[J].东岳论丛,2006(4):70-75.

[2] 原华君,王晓文.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与区域协调[J].福建地理,2004(4):11-14.

[3] 张 文.云南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的背景与意义[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9):40-44.

[4] 牛芳兵.菏泽市县域经济差异分析与协调发展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11(4):60-64.

[5] 刘西雷,吕宜平.山东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协调[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87-91.

[6] 孙希华,张淑敏.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与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3(5):611-614,620.

[7] 李 红.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63-65,104.

篇2

随着国际贸易的飞速增长,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如何通过国际贸易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一直是各级政府的使命。只有认识清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充分利用对外贸易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才能拓宽经济市场。只以充分发挥对外贸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才能促进地方产业的整体转型,推动地方经济的飞速增长。

1.国际贸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正作用

国际贸易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高度依赖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影响区域经济的增长,影响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总额越来越大,对外贸易所带来的技术要求、质量要求都影响着我国的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国际贸易,可以优化区域经济结构,扩大经济生产规模,提高区域产业生产效率,完善我国市场经济结构,最后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反作用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往往会制约该国的国际贸易水平,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决定了该地区的国际贸易方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的东方发达地区因受地理优势和政策优势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也刺激了该地区的对外贸易程度。这说明区域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外贸易,促进了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同时,由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扩大了该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增长了该地区的对外贸易总额,改变了该地区的产业结构,推动了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二、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

如何利用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的正、反作用,制定促进区域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策略,为地方经济服务。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应该从平等化机会、产业结构优化和加大人力成本等措施,通过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实施平等化的国际贸易机会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经济发达的地区基础设施,税收政策,物流水平差异都非常明显,这就必然会影响对外贸易。国家层面上应该制定平等化的税收政策和刺激政策,各地方政府应该加大资本投入,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为对外贸易创造均衡化发展的政策,创造有利于促进对外贸易的环境。例如,我国东部地区的国际贸易机会明显比西部多,国家应该加大中西部资本投入,创造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一样的外部经济环境,为中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创造平等化的贸易机会,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2.优化经济产业结构

中国经济正在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局部地区还只是用廉价的劳动力和低廉的土地作为牺牲代价,产业结构单一且不合理。随着我国世界经济大国地位的树立,有必要调整产业结构,增加产品的高附加值。东部经济发达地方也应该加大落后产能的淘汰,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资本的使用率。中西部地区应该加大资本投入,以工业化进程为目标,实现农业机械化,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做好优化经济产业结构,逐步从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转变,加快城镇化建设,加大交通、电信等基础建设。

3.加大人力资本投入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不再是以廉价劳动力和富余资金为代表的增长模式,而应该考虑或加大其它经济要素,加快经济的再次腾飞。人才的重要性是任何高技术企业的核心力量,只有拥有高技术人才,才能实现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要想让企业走出去,就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加大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加大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大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通过人才创新来加快对外贸易。

三、结语

篇3

关键词:区域协调;经济;发展。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政策。

区域经济政策是政府调节和控制区域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是区域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区域政策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即效率目标和公平目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就是要解决区域发展的公平问题。

区域经济政策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应当依据以下几个条件来判断:一是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程度与经济发展阶段之间存在一个倒“U”形相关规律。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区域间的差距呈扩大趋势;到经济发展的中期阶段,差距趋于稳定;到经济发展的后期阶段,差距则趋于缩小。因此,在经济不发达阶段,区域经济政策应该选择经济效率为主要目标,在经济发达阶段,应选择社会公平为主要目标。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倘若一个国家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太大,已构成经济近一步发展的障碍,甚至有触发经济、社会、政治危机的可能,区域经济政策就应选择社会公平为主要目标;反之则应把效率目标放在重要地位。三是社会资金积累能力和政府可用于开发的财力。因为公平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可运用的财力、物力。区域经济政策目标选择效率导向型还是公平导向型,必须依具体情况而定。

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开始的。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实行不均衡的经济发展方式,国家的经济重心主要放在了东部沿海地区,这对于我国当时的国情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集中财力、物力发展经济,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东西部的矛盾愈来愈明显,已经开始成为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了,这时就要解决社会公平的问题,西部大开发应运而生。国家在西部大开发期间给予西部最主要的就是政策扶持,政策带来了地区发展巨大的优惠优势,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向西部加大投入力度和财政转移支付,通过产业政策向西部地区优先投产许多的建设项目,通过投融资政策不断改变西部投资软环境和提供优惠信贷等等。政策措施带来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增长,同时更重要的是协调了东西部发展的差距,有利于我国整体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和谐共处、人民的安居乐业。

转贴于

二、西部大开发中的主要政策分析。

资金是地方发展的血液,国家为了解决地方财力不足的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财政政策来解决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如提高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用于西部地区的比例。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在按贷款原则投放的条件下,尽可能多安排西部地区的项目。

另外在解决由于长期地方财政枯竭造成的社会生活发展迟滞的问题上,国家采取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方式来解决,如随着中央财力的增加,逐步加大中央对西部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在农业、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卫生、计划生育、文化、环保等专项补助资金的分配方面,向西部地区倾斜。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安排,重点用于西部贫困地区。对国家批准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工程所需的粮食、种苗补助资金及现金补助,主要由中央财政支付。对因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工程而受影响的地方财政收入,由中央财政适当给予补助。

产业政策是地方经济建设方向性的重要指导性方针,主要目的和方法是针对不同区域功能的区域设置不同的产业发展方向,优先发展优势产业,鼓励发展潜力产业,限制发展落后产业,禁止发展淘汰产业。对于西部大开发首要解决的产业问题是基础设施的落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和产业发展的不规范,因此国家在西部地区优先安排建设项目。包括:水利、公路、铁路、机场、管道、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特色农业发展,水电、优质煤炭、石油、天然气、铜、铝、钾、磷等优势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色旅游业发展,特色高新技术及军转民技术产业化。加强西部地区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资本金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项目环境监督管理制等制度的建设和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

国家除了要利用好宏观调控的职能外,还要积极使用市场这把利刃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因此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投融资政策鼓励企业在西部加大投资力度,用金融信贷的优惠措施吸引企业提高在西部投资的比重。

首先是大力改善投资的软环境。深化西部地区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好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加大对西部地区国有企业减负脱困、改组改造的支持力度。加强西部地区商品和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建设。积极引导西部地区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凡对外商开放的投资领域,原则上允许国内各种所有制企业进入。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中小企业服务机构。除国家重大项目和有特殊规定的项目以外,凡是企业用自有资金或利用银行贷款投资于国家鼓励和允许类产业的项目,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并一道按规定程序报批,初步设计、开工报告不再报政府审批,相应简化外商投资项目审批程序。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强化服务意识,消除行政垄断、地区封锁和保护,加强依法行政,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加强环境保护,防止盲目重复建设,依法关闭产品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厂矿企业。

另外加大金融信贷支持。银行根据商业信贷自主原则,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产业建设的信贷投入,重点支持铁路、主干线公路、电力、石油、天然气等大中型能源项目建设。加快国债配套贷款项目的评估审贷,根据建设进度保证贷款及早到位。对投资大、建设期长的基础设施项目,根据项目建设周期和还贷能力,适当延长贷款期限。

参考文献

[1]杜肯堂。区域经济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

篇4

关键词: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地方政府职能

河北沿海地区主要是指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市及其所辖区县。2011年10月27日,国务院批复了《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正式把河北沿海区域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和河北省“十二五”规划将河北沿海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和地方重点战略,力图打造河北新的经济增长级,对于这一区域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秦唐沧三市地方政府作为河北沿海规划的执行者和组织者,对于规划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导向和引领作用。本文将对我省沿海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中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进行分析。

一、河北沿海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地方政府的功能作用

(一)地方政府在区域发展中的协调作用

地方政府是地方社会全面发展的指导者,也是地方经济社会资源的调配者,是对市场调节的有力补充。因此,地方政府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地方政府通过自己的政策引导和行政管理手段可以合理调配资源的分配,可以调整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可以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也可以通过区域政策协调推动区域内和城市间在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优势互补和一体化,实现资源集约,形成发展合力。地方政府可以充分地利用公共政策工具,消弭市场、个人和社会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治理失灵现象,通过公领域、私领域和第三领域之间明晰边界与均衡制约,达到各类组织、各种权利(力)之间的动态化均势,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地方政府在区域发展中的规划作用

从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经验来看,政府的宏观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旗帜和指南。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更离不开整体的规划,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制定,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之间的和谐发展,通过经常性的协调机制可以从全区域的战略高度来制定区域发展的行政一体化、经济一体化以及社会文化一体化发展规划,在顶层设计上引领区域一体化。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地方政府在制定发展政策、规划方面的作用。

(三)地方政府是区域发展的公共服务提供者

区域一体化的发展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的“同城化”是实现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和推动力。完善的金融、科技、物流服务则是区域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软环境。无论是过硬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的形成,都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投入和宏观政策扶持。政府作为地方的最大权威,拥有企业和社会组织所不具有的资源聚集能力,只有政府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聚集大量的资源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环境优化。因此,区域一体化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和公共服务提供中的积极作为。

二、河北沿海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地方政府职能定位

地方政府在区域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必须加强政府职能探索和定位,以使地方政府在区域发展中切实发挥其作用。

(一)组织与法律保障职能

推进秦唐沧三市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由三市上级行政部门牵头成立统一的组织协调机构,负责《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实施和监督,并通过法律的形式将这种机构的设置及职能明确下来。

1.由省政府牵头成立省沿海区域发展协调委员会,授予适当的权力,以保证委员会具有权威,能够真正实现其职能。区域发展协调委员会具有“整体政府”的性质,在澳大利亚“联合政府报告”(The Connecting Government Report)给整体政府所下的定义为:“整体政府是指公共服务机构为完成共同目标而实行的跨部门协作,以及为解决某些特殊问题组成联合机构”。河北沿海区域一体化过程中,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要求,在各地方政府之上设立专门的区域发展协调委员会。委员会由省政府主管领导、相关厅局领导和秦唐沧三市政府主要领导组成,下设秘书处负责日常工作,定期召开会议,集体决策。委员会在统筹整个河北沿海地区资源的基础上,制定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宏观战略,并监督各地方政府的贯彻落实。

2.各地方政府要设立专门的区域发展对口机构,促进区域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河北沿海区域一体化的实现,需要秦唐沧三市地方政府的认同和大力支持。由于目前我国的地方政府普遍存在地方保护主义以及彼此之间的竞争,在区域发展中,地方政府难免会偏重本市的发展而忽略与其他市的合作,在发展中缺乏整体观念,难以形成发展合力。在区域一体化和协调发展的推进中,秦唐沧三市必须建立专门负责区域协调的专门机构,专事负责三市在产业、科技、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协调沟通,并将工作内容定期通报省沿海协调发展委员会秘书处,积极反映问题,监督上级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架起上下沟通的桥梁,实现沿海整体和三市各自的协调发展。

3.加强区域协调立法,为权力行使提供法律保障。区域一体化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法律保证,需要相关的法律来明确各地方的利益分配机制,来协调地方政府之间的冲突。省沿海区域协调发展委员会应积极吸纳秦唐沧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省人大及常委员的立法功能将沿海发展的政策规范化、法律化,从而为区域协调和一体化提供法律法规的支撑和保障。

(二)经济协助与政策保障职能

1.设立公共发展基金,用于发展区域共同共享公共事业和配套公共服务。区域一体化能够整合区域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从而在区域内重新进行配置,以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在促进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中,地方政府需要整合本地财力资源,设立专项公共基金,三市地方政府共享共管,共同支持区域公共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新兴产业扶持和人才吸引。同时,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良好发展必须建立在区域内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基础上,因此,专项基金奖还将用来帮助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

2.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地方政府是地方经济发展的规划者和组织者,尽其所能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是其应有的职责。河北沿海区域一体化建设主要目的是促进区域整体经济的发展,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整体性的新的增长级。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创新已成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依靠科技进步拉动区域产业整体升级是推动我省沿海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我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主要依赖资源消耗和规模投入,资源消耗量大,但是经济效益小。河北沿海三市区域产业结构均较为齐全,彼此之间没有实现相互分工和优势互补,而且存在非常激烈的相互竞争,区域内各部分相互分割,不利于区域的整体发展合力的形成。高新技术产业是秦唐沧三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支撑的交点,因此,通过三市政府的宏观协调,共同聚焦高新技术产业在三市区域内的合理布局和集聚效应的发挥则是河北省政府和秦唐沧三市政府的重要职能所在。

因此,河北沿海区域一体化发展要重视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减少资源消耗型产业的比例。同时,区域内各部分要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彼此之间相互协作而不是相互竞争。吸引高新技术产业、引进高素质人才,发展地方特色产业,调整产业结构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地方政府应该制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财政扶持、贷款融资等政策,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

(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保障职能

1.秦唐沧三市地方政府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明显的公共性质,因此需要政府公共部门来进行。区域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健全关系到区域的整体发展、区域一体化是否能够正常进行,显然基础设施建设是地方政府的必备职能之一。由于我省沿海区域发展的跨行政区划的特点,各地方政府在组织好自身境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需要担负一定的区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一方面,地方政府要重视这一责任,将其列为政府工作的一大重点领域,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促进道路交通、航道水利、电力电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区域一体化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实的基础,也只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统一规划和分头落实,尽快推进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设施的“同城化”和共享化,才能节约经济发展成本,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发展合力的形成。

2.为人才引进与积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优惠的政策。现代社会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科技人才占有量的竞争,在区域发展中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引进人才的主体是企业,通过企业提供良好的工作机遇和报酬来吸引人才。然而,仅仅依靠企业来为人才提供所有条件是不够的,地方政府应当为人才的引进与长期扎根做好配套工作,比如在人才安家费、住房交通、子女入学入托教育等方面给予提供生活和工作上的便利和服务。

3.为区域合作构建良好的平台,做好市场秩序的维护和市场环境的营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需要区域内各个地方的通力合作,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地方发展模式下,地方保护主义依然是区域发展的一大障碍。地方政府必须全面、准确地认识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性,从长远利益出发,放弃地方保护,与其他地方积极合作,促进区域内经济资源流通。为此,地方政府必须首先维护自己区域内的市场秩序和市场环境,以方便投资主体的进入和产品的消费流通,保障公平竞争和资源共享。

三、结束语

河北沿海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而艰巨过程,需要政府、社会和企业等市场主体高度重视,积极促动。在这些主体中,政府无疑是整个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规划者、统领者以及主要的实施者,它是各发展主体的协调者,区域发展行为的规范者,区域发展基金的主要提供者。鉴于地方政府在区域发展中担负着如此重要的责任,地方政府应当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在区域发展中做好职能定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组织和法律保障、经济政策保障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

参考文献:

1.司林波,孟卫东,丁小凤.河北沿海区域一体化战略分析与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2(6).

2.李金龙,王宝元.地方政府管理体制: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制度瓶颈[J].经济与管理,2007(1).

3.吴志鹏.整体政府与区域一体化发展[J].长春大学学报,2008(1).

4.曾青.区域经济与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9).

篇5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当前重庆高职教育经历了由教改试点到教学质量工程的探索路程,随着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高职院校已将发展的重点逐步转移到内涵建设和培养人才的质量控制等方面。在重庆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和激励下,重庆高职院校的办学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但是,目前重庆市的经济发展已经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就要求重庆高职教育的发展应当充分考虑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从而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提出了有关重庆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几点思路。

一、建设以政府为主导的高职教育园区

首先,高职教育园区便于政府、社会、学校三方的有机结合。根据教育厅及重庆市政府提出的总体规划方案,重庆高职教育园区将成为企业与社会需要的高级人才培养摇篮,沟通政府、社会、学校的三方关系,并对重庆市的产学研结合、研发新产品及自主创新等发挥先导作用。在重庆高职教育园区中,应该始终把握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注重培养高素质、具有竞争力与创新精神的复合人才,同时这也是人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

其次,高职教育园区对整合重庆市高职教育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高职教育园区的构建,有利于提高重庆各高职院校之间的协同合作。协同合作主要包括各高职院校之间的共同发展与资源共享等,它将推动实现合作办学,提高各校的组织、领导、决策及控制、创新能力等,整合办校资源,以高职教育园区带动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培养一批符合企业、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再次,高职教育园区有利于政府控制导向。通过高职教育园区的建立,有利于政府各项职能的发挥,实现控制导向。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加强政府对高职教育的宏观调控,制定质量评价标准与办学目标,对高职教育的各项活动实现引导、协调、统筹及检查功能,推进重庆市各高职院校之间的经验交流、学术沟通及教工人员培训等工作;第二,推动社会评估机制的发展,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促进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第三,促进资源共享,统筹各校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同时引导各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二、行业协会在高职教育中的意义

当前,高职教育走上了“产学研”联合办学之路,而加强与行业协会之间的联系,加强沟通合作,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提高高职教育办学质量。

第一,行业协会便于统一管理、统一经营。通过高职教育的“产学研”一体化,可促进各高职教育资源的整合,并将高职教育推向市场化,将人力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共同提高办学效益、规避市场竞争风险。通过行业协会的建立,实现了高职教育的教与学一体化,促进统一经营与统一管理。

第二,行业协会便于避免资源浪费。由于高职教育设置的专业主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而调整,但是增添教学设备等需要付出大量的资金,所以很多高职院校的设备更新落后,不利于专业发展。但是通过行业协会的作用,可将企业的先进设备直接应用于教学中,企业的资源成为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工具,实现了资源共享;另外,由于高职教育教学的特点,需要开展大量实践教学,因此需要配套实训基地,通过企业与行业的联合,充分整合了行业协会的会员企业资源,避免重复投资。

第三,行业协会有利于发挥集团优势。通过构建“职业教育集团”,能够加强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并体现出功能优势:一方面,实现集团学校与企业的互动,让学生真正体会企业真实环境,体会完整的工作流程,学习新技术、新工艺;另一方面,学校定期举办相关行业会议,让行业协会成为校企交流平台。

第四,行业协会有利于有效地与外部环境进行沟通。行业协会在校企合作中发挥重要的信息枢纽作用。对于学校来说,通过行业协会举办的行业会议,定期调研行业技术与人才需求状况,组织行业协会的成员企业加入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中,或者参与设备展览会,全面收集各方面信息,通过信息的整合,可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提供重要依据。通过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拓展了学校与企业的交流范围,由单纯的人才需求交流转化为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交流。

三、高职院校的集约化、多样化

集约化发展主要指在某个特定的区域内,将原本处于分散化、效率较低的教育资源有机结合,最终形成规模化的教育经济体,充分利用资源,发挥高职院校发展的规模效应。集约化是高职院校发展中抓住机会,走质量效益之路的创新模式。重庆高职教育的集约化发展,是与粗放型教育发展相对应的发展模式,其目的主要是在新形势下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把质量作为第一保障,探索效率优先、适度规模的发展路径与战略体系。

通过集约化,可以整合校际资源,节约发展成本,从而实现规模效应。集约化同时,在实现集约化发展的基础上,还要强调高职教育本身的多样化发展。这种多样化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办学模式的多样化。这里主要强调“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加强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强强联合,是重庆高职教育发展的根本。通过积极开展联合办学,可利用现有的学校设备、师资力量以及企业的场地、设备、资金等,实现校企之间同担风险、共同投资、共收利益。另外,还可通过股份制的办学模式改革,充分利用企业与学校资源,将社会资源尽快转化为教育资源,并以此作为高职院校办学经济新的增长点,以合作实现双赢。

二是办学专业的多样化。专业的科学设置,是重庆市高职教育院校实现培养目标、体现教学特色的重要途径,而紧贴市场需要设置专业,也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源所在。因此,在重庆高职教育发展中,盯紧社会与市场发展需要,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开设什么专业、生产中需要什么技术就开设什么样的课程。通过多样化的专业办学,突出高职院校发展的亮点,并在招生中获得更多资源优势,从而推动学校的良性发展。  三是师资队伍的多样化。一方面,鼓励教师多走进企业,实行顶岗实习或者“挂职”锻炼,提高实际经验,以丰富的工作经历促进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提高,便于开展实践教学。另一方面,落实“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为教师团队带头人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实行带头人的选拔与培养制度,选拔真正优秀的教师,并由具备科研经验的教师组成指导队伍,深入到各高职院校开展讲座,加大各校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师资水平的提高。

四、高职院校的品牌化

高职院校的品牌化,代表了高职院校的视觉、感性及文化等形象,主要指其对于高职教育消费者的印象,抽象地表达了高职院校的办校内容与水平。因此,品牌既是高职院校的标志,也是社会信誉的体现,更是高职院校对高职教育消费者的承诺与回报。如何才能实现重庆高职院校的品牌化,本文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要注重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和素质。高素质的师资团队,是塑造高职院校品牌化的关键。重庆高职教育中,打造品牌化的教师队伍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因此需培养一支既有理论基础,又具备社会经验的“双师型”队伍;同时建立并完善管理机制,提高教师工作与学习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依据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变化,优化课程设置。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实现精品课程的基础。重庆各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深入实际,与各用人单位加强沟通联系,构建科学的课程设置体系,在确保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提出应用性、职业性等特点,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根据社会需求及企业岗位的目标需求来设置,从而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品牌化强调的是特色与优势,最终目标是吸引更多高质量的生源。在重庆高职教育发展中,除了强调一般共性之外,更要注重对个性化品牌的把握,以期为社会提供更多特色化教育服务。高职院校品牌化的塑造过程中,首先明确的是各自的办学目标与定位,这充分体现出学校办学的核心。因此,通过品牌化建设,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在办学中的开拓进取,理智分析学校的环境、背景、优势等,最终确定与自身发展相符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

高职院校的品牌化建设要求高职院校既要承担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也要加强对办学效益的重视。当前,随着高职院校自主办学权力的加大,很多高职院校都通过盲目扩大规模来提高办学效益,然而重庆高职院校在建设投资、教育投资等体系方面尚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盲目地扩大规模虽然带来了生源的增加,但却直接导致了办学质量的下降。通过高职院校的品牌化建设,可从根本上改进和完善办学理念,提高师资水平和专业水平等,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从而有效解决办学效益与办学质量之间的矛盾,促进高职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

五、高职教育的国际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与发展,高等教育也出现国际化趋势,并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中面临的重要话题,将在未来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竞争中成为重要主题。当前,欧美很多发达国家已经提出了教育国际化的战略思想。在我国,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目前发展较快,但其国际化进程仍很缓慢。伴随着我国教育国际化的进程,高职教育国际化也将成为社会发展、经济进步的必然趋势。

篇6

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山区发展的关键。只有基础设施完善了,才能提高山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和有效承接发达地区的带动辐射。近年来,我市北部山区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特别是所有行政村全部实现“五通”,大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与其他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是道路交通主骨架尚未形成,缺乏高等级公路,镇际主干道由于疏于管护,路况较差,综合运输能力低;农村电网改造滞后,不少高、低压电线变压设备残旧,安全隐患较大。为此,建议重点抓好两方面工作,加快北部山区道路交通和电力基础设施建设。

(一)加快推进道路交通网建设。加大力度推进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在北部山区形成“两横一纵”的高速公路网;同时,加强对现有公路的扩建改造和养护管理,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协调解决好收费站的撤并搬迁问题;适当提高补助标准,逐步帮助有条件的自然村建设硬底化村道。通过道路交通网的建设与优化,把北部山区纳入中心城区及周边主要城市的“1小时经济圈”内,为山区承接发达地区幅射,增强市场吸引力,加快发展创造快速便捷的交通条件。

(二)加强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协调省有关部门将我市北部山区农村电网列为广东电网公司农网改造项目,给予资金、技术支持,改善电网结构,降低电网损耗;建立市、区(县级市)两级农村电力建设专项资金,对新型小型变电站、电网扩容等农村电力设施建设改造项目给予补贴或贴息贷款,解决供电能力不足问题,确保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要。

二、进一步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减轻山区发展的人口压力

我市北部山区七镇人口总计3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占92。近两年,各镇坚决贯彻有关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建立镇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举办二、三产业就业技能培训班,并加强推荐就业服务,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伐明显加快。但这项工作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镇级财力有限,培训经费缺口较大;二是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程度低,接受培训的能力较差;转移就业人员多数从事劳动强度较大、工资待遇较低的工种,由于主、客观因素,“回流”的情况时有发生,稳定性较差;三是受户籍、住房、教育、社保等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进镇、进城安居严重滞后于转移就业。为进一步促进山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建议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促进农村人口向镇区和中心村集聚。在继续重点扶持良口中心镇建设的同时,适当扩大对其他六个山区镇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强镇域、镇区的规划编制和修编,加快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推行在较大范围内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土地置换政策,鼓励通过土地整理来置换农村宅基地,解决镇区建设用地不足的问题;农村低保、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适当向镇区、中心村倾斜,引导山区散居农民向镇区、中心村集聚。

(二)继续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结合教育强区(市)、教育强镇建设,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推进山区中小学布局调整、等级学校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继续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扶持力度,贯彻落实免收农村困难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的政策,扩大市扶贫中技班就读名额,让更多山区农户子女受到较好的教育,走出农村,减少新的富余劳动力产生。

(三)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继续扶持完善镇级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并将就业服务网络向行政村延伸;积极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提高转移就业率。在培训方向上,除继续加强与一般服务业、工业企业的联系外,要重点注意结合山区旅游项目的 建设,适时组织项目建设区农民开展旅游服务的相关技能培训,使当地农民能胜任项目开发创造的岗位,实现就地转移就业。

三、加快发展旅游,促进山区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将山区丰富的生态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旅游是主要的载体。近年随着我市经济梯度发展战略的推进,市民生态意识的加强,北部山区旅游开发环境得到改善,招商引资步伐加快,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整体上仍处于初级开发阶段,旅游业总收入占当地GDP比例还较低,资源开发、精品建设任重道远。下一步,建议在坚持政府营造旅游大环境,以企业投入建设和经营为主的原则下,重点推进以下四个旅游区的建设,打造生态、休闲、人文景观旅游精品,以点带面,梯次实施,加快山区旅游业发展。

(一)温泉养生谷旅游区。该项目由土地开发中心投资12.8亿元进行前期开发,较好地解决了山区旅游资源开发的资金“瓶颈”问题。下一步要在进一步完善规划的基础上,注意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以人为本,妥善做好农民搬迁安置工作。重点是搞好1300亩安置区及其餐饮、购物等商业功能的开发建设。同时对安置区周边一定区域进行规划控制,为今后引进其他景区开发建设的农户搬迁预留空间。二是加强部门协作,共同推进旅游区建设。林业部门根据规划要求,分期分批对区内山林进行林相改造,营造优美的森林景观;水利部门优先考虑区内流溪河段的堤岸建设;交通部门做好105国道的改道方案论证、规划以及街东高速公路出入口的规划建设工作。三是加强与周边景区的联动,形成“众星拱月”的旅游网络。以旅游区为中心直径30公里范围内,集中分布自然景区,人文景点,以及有机蔬菜基地、万亩中草药种植基地(规划中)等生态农业园区,旅游门类比较齐全,可参照韶关等地的做法,对于观光景点逐步实现统一门票制,策划精品旅游线路,促进各景区(点)的联动发展。

(二)__风景名胜区。该风景名胜区引进民间资本建设4家五星级度假酒店和“温泉城”的做法,有效解决了政府投入不足的问题,可以为我市山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探索一条新路子。下一步重点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区内基础设施和区内山峰、奇石、瀑布、水库、客家民居、清代古街、百年水车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开拓思路,创新体制,探索建立科学、有效、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景区(点)运营机制,加强旅游管理,提高经营效益;通过举办“国际登山旅游节”等活动,加强宣传推广,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文化旅游区。何仙姑家庙及相关道教文化是我市难得的人文旅游资源。该旅游区开发建设的重点是在稳步推进何仙姑家庙的扩建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八仙文化、道教文化的内涵,提高其文化品味;以家庙为核心,整合区内古藤、塔楼、报德祠等旅游资源以及冬瓜基地、千亩鱼塘等生态农业资源,发挥规模效应;加强与周边地区的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畲族村等的互联互动,形成增城北部山区三镇“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民族风情”三位一体的中高档旅游区域。

(四)森林公园。森林公园是主要旅游资源,目前尚处于初步开发阶段。下一步,重点是按照建设生态旅游区的思路,尽快启动总体规划,以森林生态环境为主体,突出自然野趣和森林保健等功能;借鉴风景名胜区的经验,通过招商引资加快开发建设步伐。

四、加强基地化、企业化、特色化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北部山区七镇共有农田约21万亩,约占全市耕地面积的十分之一,既是我市基本农田保护的重点区域,又是我市近郊蔬菜、畜牧转移的重要承接地。目前,北部山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蔬菜、水果、花卉等,特色产品有迟菜心、冬瓜、粉葛、丝苗米、凉粉草等。近年虽有农业龙头企业进入山区建设生产基地,但山区农业经营方式仍以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为主,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产业化水平较低。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加快山区农业的发展。

(一)大力推进农田标准化改造。北部山区已进行农田标准化改造的有49400亩,仅占农田总面积的23。考虑到目前山区剩余未改造的多为百亩连片农田,可适当放宽优先建设的标准到300亩以上,以进一步加强山区标准化农田改造。

(二)加强特色农业基地建设,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重点扶持娃娃鱼、白榄,凉粉草,头菜,迟菜心、冬瓜,反季节蔬菜、荔枝,三华李、青梅、杨梅、枇杷和反季节蔬菜、中草药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推进一镇一品、一村一品。同时,结合农业标准化工作,全面开展山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适当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

篇7

记 者:范司长,国家发改委是负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职能部门,您又是这方面的专家。那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哪些重大意义呢?

范恒山: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各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差异显著,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主要体现在:一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过大。特别是居民收入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区域差距显著。二是落后地区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和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自我发展能力不强;资源枯竭型城市就业压力大,居民生活比较困难;一些特殊类型地区贫困问题突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三是区域无序开发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如一些地区不顾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盲目发展加工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及由此带来的地区封锁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区域政策予以解决。从政府角度讲,使人民享受大体均等的公共服务水平和实现共同富裕,是政府的责任。从群众角度讲,享受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别和贫富悬殊太大,既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进一步影响到推进社会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和维护稳定的动力。因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从国家层面看,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系到能否建立起惠及所有人口的高水平小康社会,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从地方层面看,关系到地方发展的水平和后劲,也关系到地方的繁荣与安定。概言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缩小两极差别,关系到全国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

记 者:近些年来,我国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

范恒山:作为国家负责区域协调发展的工作部门之一,过去几年来,我们积极谋划,成功推动一系列关键事项纳入国家重要议事日程或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使地区经济工作在全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一是推动深化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重要地位和基本内涵的认识,促使各个方面从全新的角度和前所未有的高度来看待区域战略,区域战略的谋划与实施被各级党委政府自觉地放到了各地经济工作的全局与核心位置。二是推动编制了众多的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促使区域政策不断强化、细化和实化,区域政策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和作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区域规划和文件成为引领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行动指南。三是推动建立了一批承载先行先试使命的特殊功能区,促使一些关系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成功实现超前探索,顺势打造了一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点和增长极。四是推动区域合作在深度和广度上实现全面跃升,促进了区域合作直接进入经济活动的中心层面,区域合作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效率。五是推动出台了发展海洋经济的一系列重要举措,促使陆海统筹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战略,海洋经济的地位和实践探索达到空前的高度。六是推动扶贫开发方式实现重大转变,促使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到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体系,扶贫开发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融合、一体推进。七是推动形成流域综合治理的新模式,促使源头控制与末端治理、治理与保护、流域治理与区域发展相结合,实现了解决当前难题与构建长远机制的有机统一,一些重点流域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应该说,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目前我国区域发展的目标指向都更加明确、战略格局都更加清晰、政策体系都更加完善、支持举措都更为务实,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生机勃发、良性互动的大好局面,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主要表现在:一是区域经济增长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地区发展差距扩大势头得到遏制。二是区域经济增长极不断涌现,新的区域发展战略版图正在形成。三是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扶持力度加大,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四是区域合作广度深度不断拓展,区域开发开放水平大幅提升。五是各区域功能定位更加清晰,区域开发秩序进一步规范。总之,近年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顺利实施,推动了各地区比较优势的发展,中西部发展大大加速,东部地区转型升级加快,地区经济有力地支撑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记 者: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形势如何?

范恒山:尽管近年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应该清醒地看到,今后一个时期区域发展面对的国内外环境十分复杂,区域发展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从现实看,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状态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区域发展仍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第一,区域间实质性的发展差距还没有缩小。虽然区域间经济增长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地区间一些关键方面的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有些方面甚至在继续扩大。比如不同地区间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拥有的财富水平等重要指标差距还在拉大,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群众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特别是,我国还有面积广大的贫困地区,大量人口的收入水平仍处在国家扶贫标准线以下。第二,其他的区域性问题仍然严重。区域无序和不良竞争仍然存在,受责任、体制、比攀等正面或负面因素的驱动,以行政区为板块的发展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由此导致的地区封锁、市场分割和恶性竞争的状态仍然比较严重;资源枯竭型地区的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一些地区转型困难,替代接续产业基础薄弱,劳动力素质不适应转型发展需要,社会管理方式和矛盾调处机制亟待改善;部分区域存在着过度开发问题,经济社会活动的过度集聚超出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带来了交通紧张、用地困难、人口过密、环境恶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和商务运行成本过高等“区域病”或“城市病”;等等。第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还很不完善。区域间一些基本利益关系还没有理顺,生态补偿等利益协调机制还不健全;区域发展的法制建设还比较滞后,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的实施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实质性的区域一体化进展缓慢,突破行政区划限制仍困难重重。从发展态势看,伴随着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国际方面,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在总体上给各地区提供了经济发展机遇和利益共享平台,但具体而言,欠发达地区在这一进程中往往处于被动受制状态:不仅要被动接受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和地区主导制定的国际经济规则,而且因技术等相对落后而在深度开放环境下受到利益的侵害。而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发展,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强化的特殊环境下,以中低端产品出口为主体的欠发达国家受到的损害不仅直接而且更大。若非采取相应举措,这种状况在总体上将对我国的发展特别是我国欠发达地区形成制约,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也形成不利影响。国内方面,市场化的深入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由于现有基础的差别和运作规制的不平等,往往造成资源要素向发达地区的进一步集中和对欠发达地区利益的进一步剥夺;而基于资源环境约束的压力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欠发达地区不能再走发达地区曾经粗放发展的老路,必须把加快发展和转型发展密切结合起来,这给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加快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带来巨大压力和尖锐挑战。

但是,也要看到解决区域发展的问题既有过去工作的良好基础,又有不少新优势、新条件和新机遇。一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这将有利于提升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能力,也将提升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发展的能力,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是区域政策体系日益完善,区域政策调控力度不断增强,这将有利于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地区走出一条切合实际、各具特色、富有竞争力的发展道路。三是科技创新日新月异,新兴产业加速成长,区域间产业转移步伐继续加快,这将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加快赶超和跨越发展,也将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优化升级,继续发挥带动全国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型的引擎作用。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财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资源和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建立、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更趋合理,这将有利于进一步理顺区域间基本利益关系,更好地体现拥有资源优势、作为重要生态屏障的中西部地区的利益价值,为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提供重要支撑。

记 者:落实十的部署,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重点要做哪些工作?

范恒山:十报告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很多论述,这些论述是我们党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践的新概括,也是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作出的新部署。作为负责区域协调发展工作的部门,我们要全面理解十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十对区域发展工作的新要求,真正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十精神上来,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努力把地区经济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篇8

(一)“十一五”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稳步实施,各地产业特色更加鲜明;中西部投资速度加快,四大板块经济增长速度趋同,地区间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呈现缩小趋势;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显著增强。具体表现在:

一是国家的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随着区域规划的实施,重点地区开发开放步伐加快,区域经济活动空间聚集效应进一步增强,城市群、都市圈、经济带成为我国人口、经济活动的主要聚集区和区域发展的核心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以及广西北部湾、江苏沿海、辽宁沿海、海峡西岸等城市群和经济带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对有效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区域创新和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增强,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内在动力。以广东深圳为主的珠江三角洲,上海、江苏、浙江为主的长江三角洲和以北京为主的环渤海经济圈三大经济增长极已经形成。创新增长极的资源集聚和创新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各地区通过立足自身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三是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增长速度反超东部,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势头有所缓解。“十一五”初期,我国东部沿海省份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快于中西部地区。受益于西部大开发战略,2007年,西部经济增速超过东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东部外向型经济遭受重创,加之国内产业转移加速,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增长速度全面反超东部地区,传统增长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四是创新导向的跨行政区域合作机制不断加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个地区已经成为我国最有活力的三个经济增长极,成渝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则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和深厚的工业基础,具有科技创新的优势。五是区域协调发展的社会保障机制进一步增强。“十一五”以来,中央更加重视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保护、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扶贫开发资金进一步向老、少、边、穷以及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倾斜。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趋势将为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创造基本环境和机制保障。

(二)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一是“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区域之间动态发展能力的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区域政策上实行的是非均衡发展战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资源环境的压力和社会公平的呼声使非均衡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产业之间自然的梯度转移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区域差距增大的趋势。区域不协调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存在于省际之间,也存在于许多省份内部。二是产业转移过程中区域创新导向的引导力度不够。目前,大部分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还存在相当的盲目性,地方招商的规模政绩观造成有些项目与当地产业环境不和谐。当前国内国际环境下,要解决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必须要站在“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高度。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做到“边转移边升级”,在转移过程中集聚产业要素和创新资源,注重塑造和培育产业创新环境,避免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区域之间的差距再次拉大。三是受到GDP政绩观的影响,地方政府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合作。从跨区域合作来看,在规模导向的GDP政绩观影响下,地方政府天然具有“地方利益保护”的冲动,在创新项目还未产生实际收益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很难主动将一些传统产业转移出去。此外,从“地方利益”角度出发,地方政府很难在产业规划、土地规划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导致相邻区域产业雷同、重复建设,区域空间规划不协调;也造成一些公共服务资源很难实现跨区域共享,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四是创新要素在区域内的整合与共享缺乏有效的组织者。区域创新网络包括三个层次:主体结构网络、创新活动网络和要素流动网络。主体结构网络由创新的基础设施和创新网络中行为主体的相互关联构成,“知识―技术―新产品”创新链通过依托于主体结构网络的创新主体的互动,促使知识资源、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在体系内整合和共享而完成。一个复杂的行为系统,通常需要一个内生于系统的“组织者”。政府作为政策供给者和环境塑造者,可以作为“启动者”,但由于政府不了解创新主体的内在需求,过多干预又会扭曲市场机制,因此,也难以成为有效的“组织者”。五是区域科技资源与技术创新能力不匹配。我国大量富集的科技资源没有转化为市场化的创新成果,许多创新要素成为“惰性资源”沉淀下来,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比较突出的是西部三线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2008年,西部地区拥有科技活动人员79.3万人,从事研究和开发(R&D)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达到53.4万人,分别占全国的16%和15.5%;西部地区共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33个,占全国的15.6%;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1个,占全国的20.6%;然而,从发明专利申请量来看,2008年西部地区仅占全国的8.95%,科技资源的创新效率不高;同样,东北三省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二、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举措

(一)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当前,中国区域发展不协调的主要问题在于区域产业发展和产业创新的环境差异巨大。建立“要素自由流动、市场相互融合、主体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环境是当务之急。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政策措施,要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上,增进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和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是要促进区域内部与区域之间的经济协调发展。 因此,对创新导向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还有利于创新型社会的构建,在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背景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

区域创新体系本质上就是要解决区域内各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与创新资源的流动问题。区域创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主要包括:

1、主体互动机制

从主体互动机制来看,区域创新体系是各种创新体系互融互通的重要平台,是多主体交互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系统,是各种创新要素集结的有效载体。区域创新体系旨在打破各种行政壁垒,通过各创新主体的良性互动,促进各种创新资源与要素的顺畅流动与有效集结,提高社会的整体创新效率。从这一角度而言,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能够促进三方面主体的互动:科技政策实施主体与经济活动主体的互动,创新企业与相关企业的互动、创新产业与支撑体系的互动。互动机制能够发挥资源集约的作用,很大程度上解决经济粗放发展的问题。

2、政府合作机制

从政府合作机制来看,跨行政区域的创新体系建设是地方政府合作引领创新主体合作的一种制度安排。跨行政区域的合作有利于各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避免相邻地域的重复建设、过度开发,在更广阔的区域内,产业基地、专业市场和公共技术平台可以优化布局,各地根据其特色培育的区域创新网络很难被其他地区复制,那么, 根植于区域创新网络的地方产业就能够以其特色而避免与其他地区的雷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区域产业同构问题。在一些地区的不同区县之间,由于缺乏政府之间的合作,“产业基地遍地开花、专业市场重复建设、公共技术平台同时缺位”的现象还比较普遍。通过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可以以创新要素流动范围和产业间内在关联的自主建构来界定“区域”边界,形成小区域间和大区域内的资源优化整合。区域创新体系的合作机制有助于打破区域封锁,解决区域分割问题。

3、企业长期合约机制

从企业长期合约机制来看,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包含了大量企业通过合约进行内部化或组建战略联盟的过程。通过合约机制,区域内资源的流动更加顺畅,区域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的内部化活动和联盟过程是推动区域一体化的首要力量。如目前的“ 珠三角”、“ 长三角”、“ 环渤海地区” 创新体系的形成,就是企业的内部化活动和联盟过程在这些区域不断扩展的结果。企业长期合约机制是对市场机制和行政机制的有力替代,因此,企业间兼并、重组以及组建战略联盟是推动区域间资源整合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力手段。

三、以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十二五”时期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

从增长角度来看,通过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需要为企业和产业发展提供适合创新的土壤和环境,建立“要素自由流动、市场相互融合、主体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环境,提升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内在动力。从结构角度来看,区域创新体系需要解决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其中包括区内协调和区际协调。从政策角度而言,要兼顾效率与公平。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区域创新体系要实现社会和谐,如果企业创新破坏了人居环境,造成了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冲突,则区域创新体系也是不成功的。因此,区域创新体系的目标是经济增长目标、经济结构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统一。通过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配套政策实施,最终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创新资源自由流动,创新主体有效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二)以创新体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一般路径与政策建议

1、以创新体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一般路径选择

在我国现有制度和技术基础上,以创新体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一般路径可以概括为:定中心―促协调―建平台―保投入,即以定位区域创新增长极为突破口,以建立跨区划、跨部门的区域创新协调机制为切入点,以建立共性技术研发和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为抓手,以改革科技资源投入体制为保障,促进各种官、产、学、研、用的创新资源在区域空间内有效融合,推动区域创新体系从政策引导型向自主发展型转变。

2、构建中国特色区域创新体系的政策建议

从公共管理角度来看,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薄弱之处不在于各类政策工具的缺乏,而在于各种政策之间的统合性不够,针对具体运作的制度创新不足,以及政策的适配性有待提高。因此,我们的政策建议主要围绕制度创新的四个层次,而不是具体的政策本身。

(1)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框架下,制定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规划

具体到每一个地区,都有三大类政策同时发挥作用,即区域政策、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这三类政策同时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调节,以“条块交会”的方式,同时作用于特定区域的创新主体。然而,在区域层面,这些政策还没有形成培育区域创新能力的合力;在操作层面,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政策要求还存在脱节的情况。

国家层面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规划可以通过“国家技术地图”的方式,理清知识和技术资源的区位分布以及隐性知识流动的半径,以具备辐射功能的大城市为中心,规划特色创新区域。在具体操作层面,可以将区域创新体系分为两大类:国家战略支撑型区域创新体系和适用性技术主导的区域创新体系,前者主要贯彻国家的技术战略,培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或新兴产业、战略性产业,占领国际技术前沿阵地。后者主要关注就业、民生和现实的市场需求,这关乎中小企业的生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国家应该鼓励这些地区的企业在低成本基础上进行渐进创新。

(2)将区域创新环境改善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评价指标体系

要发挥地方政府在建设区域创新体系中的积极作用,改革领导干部政绩评价指标体系是根本。从鼓励资源型投资转向创新型投资;从同质化投资转向差异化投资,从被动接受外商投资转向主动吸引、选择具备创新带动力的投资。

(3)有效集中民、官资本,建立共性技术研发和公共科技服务平台

建设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是促进知识流动和共享的有力手段。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的建立可以以公共财政投入为基础,多种方式运营。如可以视企业使用情况提取公共维护费用,也可以由企业出资购买大型设备,由中心代为管理、维护、出租。在人员安排上,也可以借鉴博士后工作站的形式,采取弹性工作制度,除了日常维护、服务人员以外,以研究项目的形式,由企业和大学、研究机构共同派出研究和技术人员,进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则可以结合当地企业家协会、商业协会等行业组织,建设基于信息化的科技服务平台,对企业提供从科技信息、技术选择到产品销售全过程的信息服务,及时掌握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的问题与障碍,为政府完善区域创新环境提供依据。

(4)建立区域创新导向的科技投入体制,理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关系

从我国科研机构和人员分布不均衡的现实出发,国家可以建立区域创新导向的科技投入体制,在科技人员密集的地区,例如北京,大力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应用性研究的资金优先投入有产学研合作的项目,促进科研机构研究成果的转化意识和转化几率。在产业集群基础好而大学、研究机构相对较少的地区,主要通过创新型产业基地等项目的资助,鼓励应用性研究和试验开发。

(5)借鉴日本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经验,试点“A+B”型创新体系运作机构

日本进行区域创新治理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日本的区域创新体系基本上以产业集群为依托,具体的内部交流、合作研究、资金分配通过“中核机构”来运作。这一机构内生于这一体系,是由“A”和“B”两部分人组成的,“A”即Academy ,B即Business,即分别来自于学界和商界,这样的机构本身就是产学研合作的表现形式之一。为保持中核机构的独立性,其负责人即“事业总括”通常由退休的知名教授或企业家担任。国家财政的创新支持资金也通过中核机构进行项目式运作,而非直接投入单独的企业。

(6)建立差别性科技政策,提高政策工具的“区域适配性”

针对各种创新体系的发展程度和面临的主要障碍,科技政策应该体现出差异化,提高对特定区域的适配性。在科学基础型区域,增加创新孵化器,培育创业型创新环境,引导学院研究向应用成果转化,应该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对于老工业基地型地区,完善市场激励机制,增强区域的开放度和外向度,加强系统要素之间的互动是主要方向。而在集聚制造地区,增加公共研发平台,增强制造部门与知识创造部门的联接是关键;在市场交易型地区,需要提高区域的外向关联度,建立与产业基地的联系,培育各种中介组织,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费用。

篇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即“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基础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杜鹰在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地区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新时期我国实行的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要从四个方面科学把握其基本内涵,即衡量区域协调发展有四个标准:一是地区之间的人均GDP差异控制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内,二是各个地区的居民能够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三是各个地区的优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上,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关键在“协调”,核心是“效率”,即通过“协调”而实现“效率”。

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四大板块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这是新时期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

1.推进西部大开发

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西部地区的发展重点是按照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发展思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巩固现有生态建设成果,继续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改善公共服务,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落实西部大开发政策,继续加大对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2.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今后的发展重点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在改革中实现振兴;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成为我国的粮食基地和林业基地;在现有工业基础上,建设成为我国重型工业基地,同时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高科技产业;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完善基础设施,为加强区域和作奠定基础;加强黑土地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修复工作。

3.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6个省。中部地区作为承东启西的关键地区和核心地区,今后的发展重点是增强粮食等生产能力,建成为粮食基地;立足现有产业优势,把中部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煤炭、电力和有色金属工业基地;要提升产业层次,发展装备制造业及软件、光电子、新材料等新技术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设武汉城市群、安徽城市群、江西城市群、河南城市群、湖南城市群和山西城市群等,通过城市群的带动作用促进中部地区核心区的快速发展。

4.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东部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10个省市。东部地区的发展重点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等高端产业;促进加工贸易升级,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加强耕地保护,发展现代农业;在现有的经济特区和浦东兴区的基础上,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

5.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财政性投资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加快发展;加快这些地区的社会事业的发展,使得这些地区的居民享有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坚持保护自然生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在这个前提下,发展民族特色产业,统筹该类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的保护。

三、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

在总体战略的指导下,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制约各区域发展的突出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四大板块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公共服务的差距趋于缩小。但是我国区域发展中仍有很多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俞国生指出四大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把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落到了实处,把区域政策落到了实处,增强了规划的空间指导和约束功能。把理念变成了能够有效操作和运行的模式。

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1、能够合理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2、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3、能够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4、打破了传统的行政区划界限。

四、加快发展主要城市群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已形成城市群要继续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加强统筹规划,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

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副中心,包括江苏的扬州、泰州、南通、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浙江的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共15个城市,是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长三角未来区域未来产业发展的定位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二是全国率先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先行区域,三是带动我国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基地,四是沿海和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带动和辐射源,五是服务长江中下游乃至全国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域,六是加快形成循环经济体系的示范区。

2.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有小珠三角与大珠三角之分。小珠三角城市群即指广东珠三角,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肇庆、惠州等城市。大珠三角城市群包括小珠三角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珠江三角洲的发展重点是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积极拓展发展空间,加强与周边地区、次区域和泛区域的合作,增强集聚和辐射功能;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京津冀城市群

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8地市及其所属区域,区域面积为18.34万平方公里。是拥有北京和天津两大直辖市的双核心城市。

按照《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研究》中对京津冀城市群的定位,区域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核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新城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区域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基础设施一体化进一步加快,多中心城市群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群整体竞争力增强,为提高城市群的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4.中原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以郑州、洛阳为中心,包括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在内共9个省辖(管)市。区域内人口密度达665人/平方公里,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之一。

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定位是要建成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能源基地、现代物流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产业整体竞争力显著提高,要素集聚和承载能力全面增强;确立在中西部乃至全国城市群中的重要地位,带动全省并辐射周边地区发展。

5.川渝城市群

川渝城市群是以重庆、成都两市为中心,包括14个地级市和渝西经济走廊等县市。从城市等级体系来看,除了成都和重庆为特大城市以外,自贡、绵阳、南充为大城市,雅安、资阳为小城市,其他城市为中等城市。重庆市是全国四大直辖市之一,直辖后城市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其对周边的辐射力也在增强。成都是四川省的省会城市,城市发展也很快。未来要继续完善城市之间的交通体系建设,加大核心城市的辐射效应,使城市群的一体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五、建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选择上,主要有以下考虑:首先,地域有代表性。其次,内容有典型性,第三,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第四,有较好的工作基础。第五,有相应的发展潜力和承受能力。根据这个,国家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分别选择部分地区,开展不同类型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这些试验区兼顾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地区的改革需求,从试点内容和重点上涵盖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改革发展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体制问题。

在东部地区,选择上海浦东新区开展以“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着力转变经济运行方式、着力改变二元经济与社会结构、率先建立起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选择天津滨海新区围绕开放开发开展以金融日志、土地管理体制、对外开放体制、财税体制改革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在西部地区,选择成都和重庆开展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在中部地区,选择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开展以建立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为核心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点。

六、实施保障机制,保证区域协调发展

除了一系列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布局及生产力布局,还需要一些保障机制来保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

健全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

篇10

为什么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

会议提出,做好2014年经济工作,最核心的是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把改革创新作为稳和进的着力点,是此次会议的一个亮点。“稳”和“改”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稳为改提供必要的环境,改为稳提供根本基础,二者在动态中互为条件,关键要在复杂变化中把握好度,使二者相互促进,良性变化,不断巩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稳”字当头,体现了保持政策连续性。2013年经济运行情况显示,第一、二季度出现下行,第三、四季度有所上行,全年完成7.5%的增长目标已成定局。但是下一年度,可能还会存在不确定因素,所以我们还需要继续强调稳中求进、稳中有为,保持政策框架的连续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为什么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出口的支撑作用”

会议提出,要努力释放有效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出口的支撑作用。

张立群认为,消费联系着就业和基本民生,稳消费与保民生紧密相连,因此稳定消费增长是基础性的。投资是内需中变化弹性最大的需求,稳定内需增长,以及针对外需变化提高内需增长水平,关键的调节因素还在投资。出口与对外开放紧密相关,稳定和扩大出口,对于在更深层次、更广阔的范围参与国际分工,更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意义重大,因此对总需求增长以及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为什么要“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会议提出,要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剧锦文表示,目前中国的大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中西部很少,从城市化进程来看,这样会带来能源、土地和环境等多方面的问题,必须通过区域协调发展,挖掘中西部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平衡、协调的经济发展。在发达国家,主体功能区的划分非常清晰,农业区、高科技区、工业区各有分工,中国将来也会朝这个方向逐步发展。

为什么要“着力防控债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