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博士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4 01:18: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博士毕业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文献为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 作者. 文章题目. 期刊名, 年份, 期数, 起止页码(参《山西大学学报》).
例:[1] 王磊磊. 一种基于全景图的三维房间导航方法. 软件学报, 2002, 13, 31-35.
[1] Lei-lei Wang, John Smith. Error Analysis of the Pure Rotation-based Self-Calibration. Chemistry Institute, 2002, 13, 31-35.
2)文献为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 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单位,年份,起止页码(参《山西大学学报》).
例:[1] 王磊磊. 三维房间导航方法. 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2, 54-56.
[1] Lei-lei Wang. Error Analysis Methods. Cambridge, Cambra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54-56.
3)文献为其他类型成果(获奖、专利、鉴定等)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 作者. 项目名称. 获奖名称、等级或鉴定单位,时间.
篇2
1.Ed.D.的数量规模逐步壮大,已经成为博士学位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世界上第一个专业博士学位是1920年诞生于美国哈佛大学的教育博士学位(Ed.D.)[1]5,此后,Ed.D.教育在美国逐步发展起来。1947年,美国有31所大学建立了教育专业博士学位点。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已经有92所大学授予一种或者两种教育博士学位,到1983年,这个数据增至167所。1995年,在美国127个教育管理博士点中,有61个只授Ed.D.学位,有43个既授予Ed.D.,又授予教育学科的哲学博士学位(theDoctorofPhilosophyinEducationDegree,Ph.D.)。到2005年,美国已经有250所高等教育机构授予教育领域的博士学位[2]26,其中至少有180所以上的机构授予Ed.D.学位[3]97。2007年的统计资料显示,美国研究综合型大学、研究密集型大学和一类硕士教育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中分别有74%、80%和81%的机构授予Ed.D.学位(见表1)。可见,美国多数高校同时授予Ph.D.和Ed.D.学位.,并且后者要多于前者。例如,在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9个系中,有48个方向授予Ed.D.学位,而单纯授予Ph.D.学位的只有24个[3]98。总之,美国的教育领域已形成了哲学博士和专业博士并重的局面。澳大利亚于1990年开始实施专业博士(包括Ed.D.)教育。1996年,有29所大学参与其中,共实施了48个专业博士教育项目。到了2000年,专业博士教育项目的总数增加到100个,2001年又增加到131个,其年增长速度为25%。澳大利亚专业博士教育项目所涵盖的学科专业为教育、商务、法律、心理学、健康科学、人文学科、设计和建筑等专业[4]173-174。从其Ed.D.教育的实施情况来看,1996年,在全国38所大学中,有一半开展了教育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可见,澳大利亚的Ed.D.教育发展速度非常快。英国的Ed.D.教育发展速度也很快。1992年,英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博士在布里斯托尔(Bristol)大学诞生[5]。Ed.D.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学生的欢迎。1992~1994年,在布里斯托尔大学注册的Ed.D.学生就有100多人[6]。截至1995年,英国已经有7所大学开始了Ed.D.培养计划。到1998年,英国已有24所大学开展了29个教育专业博士学位计划,远远多于其他学科。2005年,英国Ed.D.项目数量发展到了40多个,成为英国博士生教育中发展最快的领域[7]。因此,在英国,Ed.D.教育已经成为博士学位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Ed.D.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社会影响正在逐步扩大
经过多年的实践努力,上述各国的Ed.D.项目不仅初具规模,而且其社会声誉和影响也在逐步扩大。Ed.D.项目既很好地适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领域的专业化、社会劳动力市场、大学理念变革等多种需求,同时也深受学生的欢迎。在澳大利亚,爱迪考文大学(EdithCowanUniversity)于2000年进行了一项关于Ed.D.教育需求的调查,在被调查的17人中,有8人愿意参加Ed.D.项目的学习[8]。Ed.D.受到学生欢迎的原因有三:其一,对Ph.D.的不满。很多人对教育哲学博士培养的方向和质量表示忧虑,希望对博士生学习与研究的特点、意义等给予重新界定。第二,Ed.D.培养计划无论在培养方向、方案设计、过程与评估等方面都与Ph.D.培养有着一定的差异。第三,灵活的学制与在职学习的方式为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提供了高层次专业进修的良好途径。第四,Ed.D.适应了学生专业发展和晋职的需要。近年来,美国的一些州对教育管理人员和中小学校长的任职资格的要求逐步提高,一些拥有Ed.D.学位的人才在竞争这些职位时更具有优势,因此,当前美国很多高级教育管理和中小学校长职务都是由拥有Ed.D.学位的人来担任的。而在美国大学校长当中,也有一部分人拥有Ed.D.学位。根据2001年对美国2594名大学校长的调查,有43.2%的美国大学校长所学专业为教育,在两年制学院,该比例甚至高达73%,有20.8%的校长拥有Ed.D.学位。[9]总体来看,Ed.D.教育已经从小到大、从一国到多国逐步发展起来,其规模不断得到扩大,社会和市场对Ed.D.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Ed.D.在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稳定的学位,它改变了原来以学术性为主的单一博士学位体系,使得教育专业博士与哲学博士两种博士学位彼此共存,相得益彰,共同为社会培养高层次教育博士人才服务。
二、国外Ed.D.教育的问题与改革趋势
国外Ed.D.教育在取得一些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无论是从上述各国的Ed.D.教育实践情况,还是从人们的激烈争议中,都可以窥见Ed.D.教育目前还不够成熟,一个核心问题是它与Ph.D.教育的趋同性问题。对此,各国正在采取措施,努力对Ed.D.教育加以完善。
1.Ed.D.教育的培养目标与Ph.D.教育趋同的问题
尽管上述国家都为Ed.D.教育制定了不同于Ph.D.教育的培养目标,但是在实施过程中,Ed.D.教育的目标发生了偏离,最终导致了它与Ph.D.教育的培养目标十分相像的结果。从理论上看,美、澳、英等国在实施Ed.D.项目时,都对其目标进行了规定。它们都强调了这样一点,即通过博士水平的专业训练,培养“研究型的专业人员”(researchingprofessionals),使学生在掌握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发展从事教育教学以及教育管理的专业能力,达成对教育专业特性的理解,养成通过科学研究来解决教育领域实践问题的意识和习惯。简言之,Ed.D.教育的核心培养目标在于为实践领域造就高层次的、具有实践研究和实践反思能力的“专家型”教育专业工作者,“实践性”是其主要价值取向。而Ph.D.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专业型的研究人员”(professionalresearchers),其宗旨在于为高校和科学研究机构输送具有从事原创性学术研究能力的教学和科研人员,“学术性”是它的主要价值取向。但是,在实践领域,Ed.D.教育的培养目标与Ph.D.教育的培养目标却逐步趋同,Ed.D.教育在实践中逐渐偏离“实践性”的定位,而滑向追求“学术性”的误区。在美国,这种情形特别明显。美国卡内基博士教育改革计划(CarnegieInitiativeontheDoctorate,CID)的一项实证研究表明,美国许多仅仅授予Ed.D.学位的大学在其培养过程中,把“纯学术”研究提高到与应用研究同等重要的地位;而在一些兼授Ph.D.和Ed.D.两种博士学位的大学里,只有72%的大学认为应用研究对于Ed.D.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另有28%的大学认为应用研究对于Ed.D.学生来说并不重要[1]5。对此,考帕兰德(Copland)指出,“在美国,人们对Ed.D.的批评不是没有根据的,Ed.D.确实没有按照自己的预定目标,与教育实践领域的‘真问题’建立起有机联系”[10]。路斯•鲁曼(RuthNeumann)也指出,“在英国,教育、心理、医学、工商管理等学科领域的专业博士学位日益失去自己的特色而与Ph.D.趋同,这将会对Ed.D.的市场产生莫大影响。”[4]174归纳起来,导致Ed.D.教育培养目标偏离的原因有这样两个方面:其一,Ed.D.教育与Ph.D.教育的培养目标本身既存在着差别又有所重叠,这种重叠性是两者在实践过程中趋同的诱因之一;其二,很多国家习惯运用“学术金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博士教育,这使得Ed.D.教育在实践中不得不迎合这种标准。一些学者由此认为,Ed.D.教育与Ph.D.教育的培养目标趋同的结果实际上是人们的“学术性价值观”与“职业性价值观”冲突与斗争的结果。针对Ed.D.教育培养目标偏离的问题,美国发起了一场要不要将两种博士学位加以区别的论争。第尔(Dill)和毛瑞森(Morrison)等人认为,应当将两种博士学位加以严格区别,即Ph.D.应当定位于“纯学术”研究,而Ed.D.则应该定位于“应用研究”。另外一些人则反对在理论研究与实践之间划清界限,认为模糊Ed.D.与Ph.D.之间的界限反而会有利于教育博士学位系统的整体发展[11]。但总体来看,前者占据优势,即要求对Ed.D.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准确界定,强调Ed.D.要面向实践,以将它与Ph.D.区别开来。美国的卡内基博士教育改革计划(CID)针对Ed.D.培养目标的偏离现象,强烈呼吁为教育实践领域重新设立一个新的博士学位———“专业实践博士”(ProfessionalPracticeDoctorate,P.P.D.)[2]29。尽管这种设想尚未被真正付诸于实践,但它至少反映出了美国Ed.D.教育的培养目标改革的必要性和方向。
2.Ed.D.教育的入学标准与Ph.D.教育趋同的问题
从当前美、澳、英等国的做法来看,Ed.D.教育的招生主要看学生是否具有相应的专业工作经验,但这并不是唯一依据,不少大学对招生对象的学术水平也提出了类似于对Ph.D.招生对象的要求。美国学者舒尔曼(Shulman)在安德森(Anderson)、麦菲(Mur-phy)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指出,“从招生的角度来看,Ed.D.与Ph.D.的差异是微小的,申请项目时所要求的经历(课程)和业绩(学术论文)是极其相似的”[2]27,这种入学标准方面的趋同性实际上违背了Ed.D.教育的本来旨趣。对此,一些学者要求Ed.D.教育在确定招生标准时,要充分从自己的特色出发,突出学生的专业实践经验、实践研究意识与能力在入学审查中的地位,适当放宽对学生的学术背景和学业成绩的要求。
3.Ed.D.教育的培养模式与Ph.D.教育趋同的问题
Ed.D.教育在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存在着“学院化”的倾向。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在实施Ed.D.教育时,基本上都选择“以大学为中心”的培养模式。由于大学具有学术研究的优势和偏好,Ed.D.教育在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为教学而教学,为研究而研究”的现象。同时,在“以大学为中心”的培养模式下,Ed.D.的导师与教学人员基本上是依靠Ph.D.教育的教学队伍,缺少专职的导师队伍和教学队伍,并由此衍生出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在大学教师队伍中,大部分人都受过了Ph.D.的教育,在价值观念上,他们信奉学术,而不屑于从事专业学位教育;在教学、指导方法与论文要求上,他们也习惯以对待Ph.D.学生的方式来从事Ed.D.教育。正如舒尔曼等人所指出的那样,“以大学为背景而设立的博士学位在本质上和程序上都必然以学术为根基。”[2]27总之,在“学院化”培养模式下,Ed.D.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导师队伍、学位论文要求都很难保证自己的特色,而趋同于Ph.D.教育。其结果导致两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除了证书不同以外,知识结构、能力素质毫无特色可言。为此,一些研究者发出倡议,应该借鉴其他学科或专业(如企业管理)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专业博士培养模式来实施Ed.D.教育。具体地说,在开展Ed.D.教育时,应该给教育领域(包括中小学和教育管理部门等)的一线专家或行业协会以设计、实施和评价Ed.D.教育的话语权,并且确保在Ed.D.教育的整个培养过程中实现多主体之间的有机合作。
4.Ed.D.教育的课程学习与Ph.D.教育趋同的问题
从上述各国Ed.D.教育的课程设置来看,它们大都实行模块化(Module)的课程,一般分为核心课程模块(如教育基本理论知识或管理基本理论知识等)、教育前沿与实践性问题研讨模块(有些大学的Ed.D.教育项目将此模块合并在核心课程模块之中)、教育研究方法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模块(有些Ed.D.教育项目将此模块合并在选修课程模块)。从表面上看,这些模块课程似乎已经突出了Ed.D.教育的特点,但从各国Ed.D.教育的实践效果来看,Ed.D.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学习仍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即这些课程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存在着学术色彩过于浓厚而与Ph.D.课程趋同的问题。莱梧(Levine)曾批评说,“教育实践领域的变革日益频繁,但美国的Ed.D.教育却忽视了这一点,其开设的课程与教育领导者的现实需要并不相关……,人们正在担心Ed.D.教育是否能够继续承担起造就具有卓越管理能力的教育领导者队伍的重任。”[12]目前,更多的学者已经指出,Ed.D.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学习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没有关注行业实践的需要和学生的专业发展的需要。
5.Ed.D.的论文及评价标准与Ph.D.趋同的问题
在实施Ed.D.项目过程中,各国普遍把毕业论文看成是授予学位的硬性要求。尽管Ed.D.的学位论文在字数要求上比Ph.D.少,但其论文的框架结构、学术水准、评审与答辩程序等基本上参照了Ph.D.的标准。因此,出现的突出问题是,Ed.D.的论文过于学术化而与Ph.D.的论文风格雷同。Ed.D.论文在选题上没有充分关注实践问题的解决,很多Ed.D.论文的研究方法也与Ph.D.论文的研究方法趋同。由此,引发出这样一些质疑。其一,论文是否就是Ed.D.项目的妥帖的最高要求?其二,Ed.D.学生究竟应该做什么样的研究?人们在对Ed.D.与Ph.D.毕业论文雷同表达不满的同时,也作出了一些变革措施。美国和澳大利亚的部分大学开始取消传统的Ed.D.学位论文,但此举招致了一些学者的反对。反对派认为,取消毕业论文实际上就意味着降低了Ed.D.的质量标准和“含金量”,并批评它是大学迎合学生的庸俗化教育行为。在反对派看来,与Ph.D.一样,专业博士学位也属于研究型学位,“研究”也是专业博士学位(包括Ed.D.)的规定性特征,只不过对于Ed.D.来说,其研究的核心特征应当表现为“专业性”而非纯粹的学术性;其研究的独创性要求体现在“专业独创性”上,而不是体现在Ph.D.所追求的“学术独创性”上。因此,Ed.D.和Ph.D.的研究只在特色方面存在不同,而不应当有水平高低的不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Ed.D.学生也需要撰写符合严格标准的毕业论文,以便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成果。
三、对我国开展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当前,我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Ed.D.)教育已经逐步拉开了序幕。上述美、澳、英等国家在实施Ed.D.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趋势对我们颇有参考价值。我们不仅应当充分估计我国在实施Ed.D.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且还应当从多方面采取预防性措施,尽量将问题提前化解。为此,提出以下一些建议。
1.明确Ed.D.教育的培养目标,并确保其在实践中得到贯彻落实
培养目标无论对于哪一种学位教育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它规定了该学位教育的培养方式、课程设置、评价标准等要素。对于Ed.D.教育来说,其产生的最大动力来源于专业实践的强烈需要,因此,专业性(professionalaity)、应用研究性、实践性应当成为制定Ed.D.教育培养目标的逻辑起点,也应当成为Ed.D.区别于Ph.D.的基本依据。为此,我们认为,在确立我国教育博士培养目标时应着重考虑三个方面的目标:第一,要强调培养“研究型专业人员”;其次,要强调解决教育领域的实际问题,产出与教育实际密切相关的实践性知识;三是要重视对博士生在职专业发展的促进。当然,仅仅从理论上对Ed.D.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规定还不够,最为重要的是要在Ed.D.教育的各个培养环节及其实践中加以落实。从国外的问题来看,由于种种原因,Ed.D.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实践中发生了偏离现象,导致了Ed.D.教育与Ph.D.教育的趋同性。为了纠正这种现象,美国很多大学提出要强化Ed.D.教育的实践性,这体现在对Ed.D.教育的招生标准、课程设置、导师遴选、学习方式等多个环节的改革上,但最为明显的是体现在对Ed.D.学生的毕业论文要求和评价标准的革新上,这一点下文还会谈到。
2.确立科学的Ed.D.教育的入学标准
综合考察上述各国的Ed.D.教育入学标准可以发现,它主要包含了这样几个要素:其一,学位和学术背景;其二,工作经历与经验;其三,个人兴趣与专业发展需要。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我们认为,我国有必要对教育专业博士申请者提出一些具体的入学要求,如:①已经获得硕士学位;或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领域已经工作5年以上,可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但必须出示相应的学术水平证明(如2篇左右的学术论文或省部级的科研成果获奖);②已经有3~4年以上教育领域的工作经历;③对教育实践领域的问题持有兴趣;等等。同时,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为了杜绝人情、权力等因素的干扰,确保Ed.D.学生入学的公正性,参照教育硕士招生方式进行Ed.D.入学联考也是值得考虑的措施。联考合格后,必须通过资格审查和面试,对申请者的专业发展需要、研究意识与能力等进行严格的、严肃的综合考察,以便于决定是否录取。
3.选择特色化的Ed.D.课程和学习方式
基于“研究型的专业人员”的培养目标,我们认为,我国Ed.D.的课程模块应该包括:①研究方法课程。美、澳、英等国的Ed.D.课程基本上都包含了这类课程,这部分课程的学习方式主要采用讲授和研讨相结合,国外的考核办法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该类课程后,提交5000字左右的论文或做一个应用性的研究设计(Project)。北京大学在Ed.D.教育探索中,也设置了这类课程,并进一步把Ed.D.的研究方法课程分为“教育研究过程与方法概论”和“研究过程与方法的运用”两个部分,其主旨在于更好地为学生的研究打基础。②专业理论课程。开设大约7~8门的教育理论课程,比如教育管理专业的Ed.D.教育可开设教育政策分析、教育管理学、教育评价学、教育前沿问题等课程。这类课程主要采用集中讲授的方式来进行,但也要尽量避免过于学术化。该类课程结束后,学生提交合格的作业后,即记入学分。③实务课程。这类课程应该直接针对实践问题,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方式可采取专题研讨的方式。除了这三个课程模块,是否需要增设外语、政治“公共素养课”值得探讨。
4.突出Ed.D.学生论文的实践性和特色性
美、澳、英等国在实施Ed.D.教育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同一个问题,即Ed.D.毕业论文过于学术化,以至于与哲学博士的毕业论文非常相似的问题,这是我国Ed.D.教育改革应该努力加以避免的问题。美国和澳大利亚在此方面已经作出了改革示范。美国的圣路易大学(St.LouisUniversity)的做法是用小组毕业设计(GroupProjects)来取代毕业论文,其特点在于学生的论文选题直接来源于实践,并在同伴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专业研究能力,其目的在于突出Ed.D.论文的“实践性”特色[13]。而在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theUniversityofNewEngland)和爱迪考文大学则采取档案袋式(Portfolio)的Ed.D.学位论文来取代传统的Ed.D.学位论文。相对于Ph.D.论文来说,其特色之处在于:其一,进行“化整为零”的研究。其二,为学生撰写论文在空间和时间安排上提供了便利性。学生在研究期间不会因工作场所变更而影响毕业论文的撰写[14]。不难发现,美国和澳大利亚对Ed.D.毕业论文的改革探索,是在其国内Ed.D.教育发展相对成熟、社会认可度较高的背景下进行的。我们认为,在我国Ed.D.教育的探索和初创时期,不宜采用取消Ed.D.学位论文的做法。考虑到我国深厚的学术文化传统和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Ed.D.学位必须争取社会认同的问题,Ed.D.教育需要保留毕业论文,但它必须拥有鲜明的特色性和实践性。
篇3
一、环境法博士生培养之特点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针对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都具有不同的培养要求。比如本科生的阶段,应当主要强调对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在硕士生的阶段,应当更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教育;在博士生的阶段,学生一般为有志于从事科研工作的群体,除了需要继续加强专业教育外,培养其学术科研能力是最主要的目标。
环境法学作为新兴的法学二级学科,其博士生培养相对于法学本科生、硕士生的培养,也具有以上特点。除此之外,它还具有明显的“实践导向”性 ——必须紧密结合实践,以“环境问题的解决”作为研究目的。因此环境法博士的培养,要兼顾“理论”与“实践”。这就决定了环境法学博士点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必须立足于自身的特点。
我国环境法博士生培养已有二十年,但整体效果仍不理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历次全国法学一级学科评估排名中均排第一,是国内较早设立环境法博士点的法学院系,因此通过对其培养方案进行考察、反思,将有利于提供普遍性的借鉴。
二、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博士生培养方案之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每个招生年度都会出台环境法博士生的培养方案,笔者在2010年9月入学时,也收到了学院教务下发的《法学院2010级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内含环境法的具体方案)。这一培养方案与笔者入学前、后年的方案相比,在细节上或有区别,但大体保持了稳定。
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博士生培养方案的内容共分十一项,它们分别是:适用学科专业;培养目标;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学习年限;培养方式及主要培养环节学习进度要求;知识结构和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资格考试;学术讲座、社会实践;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科学研究和学术:学位论文工作及要求。这十一项中,除了“适用学科专业”、“培养目标”、“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学习年限”等目标性、概括性规定外,其余项分别以强制、非强制要求两种方式,对环境法博士生的课内、课外培养进行了规定。
根据以上培养方案的规定,一个已正式被中国人民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录取的博士研究生,一般来说需要在3年内完成所规定的学业任务—— 其中第一学年需要完成所有的课程学习:第二学年之初,在博士学位候选人资格考试后,教研室会组织论文开题,之后博士生即进入毕业论文的具体写作过程;第三学年的第一个学期末,环境法教研室将组织博士论文的“预答辩”工作,博士生将根据“预答辩”中老师所指出的问题,继续完善博士论文,并预备第二学期5月份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如顺利通过答辩,则将获授博士学位。
上述3学年的安排可谓紧凑。在此期间,一个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博士生除了必须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外,还应当修满包括公共课、方法课、专业课、选修课等在内的23个课程学分并通过考核,应当在学校承认的期刊杂志上发表至少2篇的学术论文,并应当通过博士学位候选人资格考试。无法满足这些要求的,将无法顺利毕业。除了这些强制性规定外,环境法的博士生还可以进行许多自主学习安排,比如积极争取国外联合培养机会、参与导师主持的研究课题、自主申请学校研究课题、努力发表更多学术论文,等等。
由于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博士生的培养方案区分课内、课外,区分强制、非强制,因此博士生的最终培养质量,一方面固然与培养方案有莫大关联,另一方面也与博士生在培养方案“管辖”之外的个人能动性密切相关。
三、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博士生培养方案之评价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博士生的培养目标,是使博士生“掌握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掌握本学科领域全面而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可以说,这一目标囊括了政治、道德、专业素养等全面的要求。虽然尚难看出这一目标是否能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跻身世界一流法学院行列”的自身定位相符,但可否实现这一目标,却是对培养方案进行评价的首要依据。
从整个培养方案的具体设计来看,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博士生的培养方案形式和程序均规范、完整,对于3年的学习期而言,它强制要求的任务量适中,而培养内容也体现了较高的针对性,比如要求完成的23个课程学分中,环境法方法论、法学方法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主文献研读课、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前沿问题研究、能源法等专业课程占据了绝大部分,因此在课堂教学上给专门教授环境法专业知识提供了较大空间,体现了将培养重点集中于环境法的“专业性”要求。如果能严格按照该培养方案完成学业任务,那么中国人民大学的环境法博士生基本上都能达到上述培养目标。
但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笔者认为目前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博士生的培养方案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仍未做到“高标准、严要求”。作为在教育部2004、2009年两次正式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排名中均排第一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本应是“最高标准、最严要求”的,但是从培养方案本身,尚难看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环境法博士生培养是“高标准、严要求”的。比如除了通过论文答辩外,博士生只需要修满学分、发表2篇论文、通过学位候选人资格考试,即可顺利毕业,这相对于更为“高标准、严要求”的兄弟院校,可能还是宽松的。
2.专业课程设计有待优化。目前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的博士生必修的专业课程包括环境法方法论、环境法学主文献研读、环境法学前沿、法学方法论、法学前沿等,它们涵盖了方法、文献、前沿课几大类,因此结构安排基本合理。但是目前这些课程的功效并不明显,比如其中的方法课,由学院开设的“法学方法论”主要由本院各学科教授进行“讲座”式大课教学,而“环境法方法论”的授课体系也尚未成熟,博士生其实很难从这些课中领会一套明晰、行之有效的研究 “方法”;此外专业文献课对基础、经典文献的重视程度仍然不足,其实不利于扎实学科基础。因此,为了提高培养针对性,有必要优化课程设计。
3.“教学相长”的格局仍未形成。目前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专业承担教学任务的主要有三位老师,其中两位博导、一位硕导。虽然教师人数少,但却需要同时为本科、硕士、博士生开课,此外还必须指导学生论文等等,可谓任务繁重。但是如果教学任务过于繁重,确实不利于老师们更游刃有余地安排教学、科研工作,也不利于学生们更好地从老师长年的科研沉淀中充分汲取知识精华。因此确实有必要减轻教师负担、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实现“教学相长”。
4.培养及考核机制仍流于形式。目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对博士生培养进行强制要求并直接干预的有三个事项——修满课程学分、通过候选人资格考试、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其实鲜有学生因未修满学分、未通过资格考试而无法毕业,因此这两个机制恐有“流于形式”之嫌。较有实质意义的考核机制其实是论文答辩,但由于论文答辩已到培养“末端”环节,万一学生无法顺利通过答辩,那么学院即便想再加大培养力度,也已经有些“于事无补”。因此如果学生培养质量不佳,那么培养及考核机制流于形式可能也是部分原因。
5.自主学习的引导机制仍然不足。高质量的博士生培养,固然与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及学校、学院的考核机制密不可分,但在3年时间里,毕竟仍然主要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一方面与每个学生的自觉性有关,但另一方面也与学习氛围有关系。目前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博士生的培养方案中,在强制考核机制之外,对于如何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引导学生们“勤学、好学”的良好学风的生成,其实关注不够。这必然直接影响大环境中学生们的求学状态以及最终的培养质量。
以上问题如不解决,固然可能无碍于方案“目标”之实现,也无碍于博士生们顺利毕业,但如果要提高环境法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就必然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
四、如何完善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博士生培养方案?
为了提高博士生培养水平,近来中国人民大学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改革,比如限制招生人数、限制在职人数、更注重考生综合科研能力等。相信这些举措将在不同程度上提高环境法博士生的培养质量。但是为了更具针对性地应对分析指出的问题,笔者认为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在完善培养形式的同时更注重培养质量。目前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博士生的培养除了仍未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外,更在一些重要培养及考核机制上“流于形式”。因此,形式规范固然需要继续坚持,但在此前提下,仍然需要注重培养品质。真正高质量的博士生培养,可能并非在于是否修满学分、是否通过候选人资格考试、是否记诵了更多知识点,而主要在于是否开拓了知识广度和深度、是否在学风做派上更为严谨和扎实、是否提高了独立思考和科研的能力,如果答案为“否”,那么就无异于是在“低水平重复”前阶段教育。因此,在继续完善培养形式的同时,应当更为注重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2.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更好地结合。针对目前课程方案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当改革目前法学院内的“讲座式”大课教学(尤其是方法课),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其分为小班,由多位较为固定老师分班讲授,再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授课班级;此外环境法各专业课也可以继续优化,方法课的授课体系应当更为成熟,并真正能够将老师们多年的科研经验传授给博士生,此外环境法主文献课应注重基础、经典文献的研读,着力于提高学生的“读书能力”以及 “分析、利用材料”的能力,而非仅仅开阔视野。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以考虑在专业内、兄弟院校之间开展“环境法博士生沙龙”等活动,努力培育优良学风以带动博士生的学习质量。
3.减轻教师负担,提高学生科研参与度。从各方面考虑,如果要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就有必要考虑减轻教师负担。由于笔者硕士阶段也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专业,因此发现博士生与硕士生,甚至与本科生的课程之间多有交叉,因此对于一些较为灵活的课程,比如热点前沿课,其实可以面向不同学生群体统一开设,在强调博士生主导、主动的前提下,一个班里既可以有博士生,也可以有硕士、本科生,思维灵活的本科生、具有专业基础的硕士生、需要追求精专的博士生之间,完全可以互动、互助,也可以避免因为授课重叠而给教师带来不必要的负担。但是除了前沿课之外,基础理论课、文献课等“精专”课程,仍然应当坚持博士小班授课,在这些课程中,要强调博士生的参与程度,比如要求开展专题研讨、专题演讲等等。如此,才可以使“教、学”都更精炼、更分层次、更灵活。
五、结语——关于完善环境法博士生培养方案的启示
以上对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博士生培养方案所做的评介,难免不全面、不深入。但是该方案存在的优缺点,能折射出当前我国环境法博士生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唯有继续立足于环境法学科的特性,继续在各环境法博士点培养方案中贯彻质量要求、促进课堂与课外的结合、促进“教”与“学”的良好互动,方可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环境法博士培养的质量。
篇4
一、监控实践教学质量的途径
要提高实践教学效果,除了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外,还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实验教学监控途径。这个过程既是对学生实践过程的检查督促,也是实践教学指导的重要内容。与通过实践教学进行人才培养一样,实践教学过程与质量的监控方式同样具有多种形式。实践教学的监控,既是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掌握,也是对实践教学过程的了解,是一种实践教学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在监控过程中,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师生的教学积极性。下面就我们所采取的监控途径进行逐一说明。
(一)结果监控结果监控,也就是成绩监控,是教学质量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综合表现,是一个具体的成绩。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的成绩,但也不唯成绩论英雄。学院目的是要培养既有较好的学习成绩,又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学生。从2012年开始,学院组织了全院本科生参加的金相大赛,并在此基础上选拔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全国性的比赛。2013年选拔的3名学生在第二届全国金相大赛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学院还获得团队优胜奖。除此之外,学院还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不同级别的大学生英语竞赛、物理竞赛、数学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道达尔”高校环保科技创意设计大赛、“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长沙市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4年3月,学院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中更是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这充分表明,通过锻炼,学生已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
(二)过程监控经过多年的实践,作为工科专业的任课教师都深知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更加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学院各级机构和实验中心也为各位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让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实践教学中去。核心课程所属的课程实验,任课教师都会准备详细的教学日历,对每次实验内容进行规定,不会随意减少实验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会因为是课程实验而降低教学要求,反而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的特点,每隔一定时间就对实验内容进行更新和补充。实验课程和课程设计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意识到其重要性,并提前做好准备,教师将学生实验内容的预习情况纳入考核,每次上课前,任课教师都会对预习情况进行提问,并做好记录,作为预习部分的成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会对学生在实验中的具体表现情况进行记录,确保每个学生都经历了真正的实验环节锻炼,而不是仅仅得到一个最终的总成绩。实习环节的监控相当重要。不论是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还是毕业实习,带队教师都制订了明确的实习目的和计划安排。实习开始前,教师都会把实习单位的相关资料发给学生,让学生提前掌握实习的基本情况,通过查阅资料,带着问题去实习。对于时间较长的生产和毕业实习,学生以顶岗实习或跟班劳动的方式,深入生产一线,掌握现有的生产流程。从具体的操作中,获得真正的工程体验,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期间,还通过向实习单位有关人员了解学生的实习表现等情况。在实习过程中,每位学生都要做好实习记录、实习鉴定,书写实习感想和心得,最后参加学院组织的实习答辩。同时汇总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给学生一个客观、公正的实习成绩。毕业论文(设计)则是学生动手能力的集中培养,其分散性更强。除了指导教师的评价外,学院和学校还加强了过程监督,在毕业论文环节开始前,指导教师确定的选题经学院审核通过后下达任务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任务书查阅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开展实验工作。在学期的中间,学院还组织中期检查,对学生前阶段的实验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后续的实验工作。毕业论文答辩环节,则要求学生将实验所取得的结果形成规范的论文,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平台,让每个学生都走到讲台前讲述自己的工作,并接受教师和同学的提问。通过过程监控的实施,学生在每个实践环节都得到锻炼,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明显的改善。
(三)学科竞赛监控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全面启动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鼓励结合专业特点,跨学科、跨专业参加校内外各类学科竞赛,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增强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院从2012年开始,就在全院范围内组织金相大赛。2013年学院第二届金相大赛就有51人积极报名参赛,经过竞赛评比,有4人获一等奖、11人获二等奖。然后,学院在暑假期间,安排有关教师带领获奖的15位同学进行集中训练,再选拔成绩优秀的同学参加全国性的学科竞赛。通过实践教学的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现在,全院已形成通过参加学科竞赛来拓宽视野、提高自己的氛围。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基本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通过参加学科竞赛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在证实自己后,他们会更加珍惜后续的实践环节的学习,这样就形成了良好的循环。
(四)毕业后工作监控大学教育培养的是能适应未来工作环境的人才,无论毕业后是直接就业,还是继续深造,在未来实际工作环境中的能力和表现才是衡量大学教育的试金石。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在校期间实践教学质量的好坏,推动后续的教学改革,我们定期向用人单位或就读学校了解学生的情况。分析原来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对实践教学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以促进实践教学向着更好的方向进行改革。调查发现,近年来,继续攻读硕士、博士的学生,在学习、论文的实验过程中,大多数都能迅速适应要求,开展实验工作。有的顺利完成硕士学位,有的由于学业优秀,直接或提前攻读博士学位,还有的获得国家资助成为公派出国研究生,前往荷兰、加拿大、美国等知名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13年有6名同学获得湖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校长奖学金、8位硕士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很多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经过锻炼,纷纷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核心,有的还走上了领导岗位。目前,这些做法不仅让我们掌握了实践教学过程的优劣,还很好地推动了实践教学的进步。
二、结论
篇5
关键词:会计教育;法国;中国
在满足社会的最佳需求前提下,如何发展会计教育学,对于每一个会计教育者都是一个基本问题。这正是必须会计教育系统自身发展和研究其他系统作为参考的原因。
自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的会计教育就有文献研究。通过跨太平洋学术交流,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充分了解的美国会计教育系统以及利用它作为教育参考资料。与此同时,欧洲大陆对远东地区的了解很少。
然而,有部分中国研究者观察到欧洲大陆与中国会计教育的相似性,通过充分了解欧洲大陆会计教育,为中国会计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文献[1]研究了欧洲国家,如法国、德国的会计教育。
本文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特点,总结中法两国就会计教育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法国的会计教育
法国会计教育可追溯到十七世纪。1673年颁布的法规条文中规定了记账的商业活动。此规定要求成立记账专业和会计教育。1675年,此条纹的纂写者Jacques Savary提出管理的概念和复式记账法。又过了十年,Bertrand-Fran?ois Barrême 开设了一个商业学校,他亲自教记账学。
到了二十世纪60年代,公共和私有的技术教育结构和商业学校均提供会计培训[2]。但在当时会计被认为是辅助技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1970年,巴黎多菲纳大学开设第一个管理学硕士课程,象征着会计学进入法国大学教育中。1974年,法国格勒诺布尔商学院开设第一个会计和金融学硕士课程,使得法国各个大学教育向注册会计师文聘培养发展。1990年,巴黎多菲纳大学开设了会计学的高级研究文聘课程――《会计-决策-控制》。在这个时期,法国的会计学博士学历越来越多。
在法国,整个注册会计师教学课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DPECF,DECF,DESCF和DEC。DPECF包括五个课程,有:法学引论,经济学,计算技术(数学和计算机),会计学和沟通技巧。DECF阶段有七个课程,包括:公司法和财务法,法律关系,组织与管理,财务管理,数学与计算机,高级会计学和管理控制学。通常需要学习两年,该阶段的通过率很低。DESCF阶段,学生需要通过四个国家考试,包括:法律和会计学综合考试,经济学与会计学综合考试,口试和实习工作报告答辩。。在进入三年会计事务所实习后,经过会计审计笔试和专业技术论文写作(DEC)后获得注册会计师文聘。
新的教学方法在法国会计教育广泛使用,比如:案例研究,管理仿真等。另外实习在会计课程当中占有主导地位。在大学教育课程当中,第一学期期末有六周的实习,在实习中学生被要求记录企业三个月的交易记录。其次,会计专业人士也会参与到教学当中,大概占课程比例的30%-40%。这些会计专业人士专门从事税收,审计和高级会计。
二、中法会计教育的对比
中法两国的会计教育在历史演变存在相同点。
直至二十世纪70年代,中国的会计教育发展十分缓慢和受限,实际发展是始于80年代。1986年,高等教育机构设立了会计教育文聘,培养了超过15000个学生。自90年代开始,随经济开发的不断深入,中国会计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800多个专业中,会计类专业是最多的。1997,超过1000个教育结构开设了会计学,会计类专业学生占大学生总数的10%。
而法国的会计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作为经济学的辅助技术。直至二十世纪70年代大学才开设会计相关课程。到80年代开始研究生课程,会计教育才得到真正的重视和完整的教育。
中法两国的会计教育均在二十世纪80年代后才得到充分的发展,且两国也是在80年代后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会计教育的改革。
法国会计教育属于通才教育,在大学期间,只是通用的会计培训,在研究生期间,有专门的培训课程,比如财务会计,审计或者管理控制。这一点与中国的会计教育也是相同的。
中法两国的会计教育在教育课程、教学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
在中国,短期高等教育文聘是2到3年,1800学时,25门基本课和3门选修课;学士需要4年,2800学时,30门基本课和20门选修课,还包括毕业论文;硕士需要3年,1400学士以及毕业论文;博士需要3年,550学时和毕业论文。
直到二十世纪80年代,中国的会计高等教育还沿用俄罗斯模式,大概分为四类课程:基础会计;专业性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活动分析。为适应新的经济发展情况,新的教学理念被提出,包括五大类课程: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
以上提到的教学方法,如:案例研究,管理仿真等广泛在法国会计教育中被应用。但在中国,教学方法基本是被动教学,老师通过书本传授每一个教学内容。学生少有课堂讨论,考核形式仅为中期和期末考试。案例研究也比较少。
另一个使中国学生被动学习的原因是文化问题。传统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是对等的。作为一名好学生,他必须遵守纪律,并接受教师的指导。相反,法国教育有个人主义和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和批评现有的思维。
三、结论
本文基于会计教育及其特点,比较中法两国会计教育的异同,得到中法两国在过去三十年的的教育历史演变和教育阶段具有相似性,与此同时,两国在教育课程和教学方法上存在不同,中国的会计教育存在被动教学,实习没有得到重视。通过比较中法两国的会计教育异同,学习法国的会计教育优点,对探索中国会计教育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经验。
参考文献:
[1] Henry, M. L’enseignement de la comptabilité : nouveaux métiers, nouveaux dipl?mes, Enseignements et Recherches en Gestion: Evolution et Perspectives[M], Toulouse: Presses de l'Université des Sciences Sociales de Toulouse., (1996) , 361-387.
[2] Colasse, B. Les voies de la recherche en comptabilité financière’, Enseignements et Recherches en Gestion: Evolution et Perspectives[M], Toulouse: Presses de l'Université des Sciences Sociales de Toulouse. , (1996) 297-307.
[3] Yu, Y. L. Research on university accounting education system[J], Modern Accounting , (1995), No. 6/1995, 40-42.
[4] Yan, D. W. & H. C. Wang ‘Accounting education towards twenty-one century[J], Hebei Accounting (1998) , No. 4/1998, 43-44.
篇6
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11-2328-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其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因此提高其治疗水平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焦点之一。COPD属于咳嗽、喘证、痰饮、肺胀等病范畴,对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等方面仍存在不同的认识。现就近几年COPD的中医证候与证型研究作一综述。
1 分 型
焦扬等[1]认为COPD可分为风寒犯肺、风热犯肺、表寒肺热、痰热蕴肺、痰湿阻肺、水凌心肺、肺气虚、脾气虚、肾阳虚、肺阴虚、肾阴虚、血瘀证12个证型。喻清和等[2]认为本病急性期痰热蕴肺、肺肾两虚型多见。缓解期肺脾两虚型为多见,另外还有气虚痰瘀型、肺郁痰瘀、脾肾阳虚型。陈瑾等[3]认为本病稳定期分为肺气虚和脾阳虚、肾阳虚不同阶段辨证论治。李刚等[4]认为主要病理因素为痰浊与瘀血,分证论治分为三大类,痰(痰热郁肺、寒痰留肺、痰瘀互结、痰湿蕴肺)、瘀(痰瘀互结)、虚(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刘书政[5]将其分为5个类型,实证肺风喘证、肺咳喘证,虚证肺肾气虚证,虚实夹杂的肺虚风热证、肺虚痰热证。付林安[6]将本病分为虚、实两端。实是邪气实(外邪与痰浊),分为风寒郁闭、外寒内热、外寒内饮、湿热痰郁、痰浊壅肺、痰饮凌肺。虚是正气虚,分为肺脾气虚、肺阴不足、肺肾气虚、肾阳衰微。
2 证型分布规律
中医证型多为复合型,各证型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肺脾气虚、痰瘀阻肺证,肺脾气虚、痰热瘀肺证,气阴两虚、痰热瘀肺证,肺脾肾虚、痰饮瘀肺证,其分布规律体现了“气虚痰瘀”的基本病机[7]。本病并发肺心病的中医证型与病情程度有一定关系,痰浊蕴肺证偏于轻度,痰热壅肺及气阴两虚证偏于中度,阳虚水泛证偏于重度,痰热、痰浊至气阴两虚及阳虚水泛疾病逐渐加重[8]。急性期痰热蕴肺,肺肾两虚型多见,缓解期肺脾两虚型为多见[2]。急性加重期证型发生频率依次为:血瘀证、痰热蕴肺证、表寒肺热证、痰湿阻肺证、风热犯肺证、水凌心肺证;同时合并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肾阳虚证、肾阴虚证等虚证。缓解期虚证的发生频率依次为:肺气虚证,肾阳虚证,肾阴虚证,脾气虚证,肺阴虚证。实证为:血瘀证,痰湿阻肺证。肺、脾、肾三脏气虚及阳虚为主,阴虚者相对较少[9]。
3 证型与生存质量
COPD患者生存质量测量总评分很低,各维度受损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躯体维度、心理维度、社会维度、物质维度。瘀血证、痰气互结、寒饮停肺、痰热雍肺、气阴两虚、肺气虚、肺肾气虚、肺脾气虚、肺肾阴虚各证候患者生存质量均有不同损害,血瘀证的生存质量总分最低[10]。
4 证型的现代化研究
COPD从肺虚肺脾两虚肺肾两虚肺脾肾俱虚,病情加重,病程延长;慢性支气管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者及发展为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者比例增加;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升高;肺通气功能下降,RV/TLC升高,呼吸衰竭发生率升高,PaO2下降,PaCO2升高,肺肾两虚、肺脾肾俱虚型间差异不显著,余各组间均差异显著[11]。呼吸肌力和驱动指标比较,COPD总体样本和不同中医证型COPD患者的大部分Pm ip、PmEp和P0.1等指标均
明显低于正常人。各中医证型患者常有肺通气、灌注血流和呼吸肌力、驱动指标减退表现,特别是脾阳虚证和肾阳虚证患者,肺气虚证损害较轻[3]。FEV1/FVC与气虚、肾阳虚、肺气虚相关;气虚和HA、血瘀与LN、痰阻与TNF均有一定相关性;气虚、血瘀、痰阻与生活质量四项指标均相关;中医各证候之间相关。治疗前后FEV1/FVC,FEV1/ FEV1Pre与TNF- a、IL-1,IL-8相关;HA与LN、PCIII相关[12]。无气虚组CODP患者肺功能优于气虚组,气虚组细分为肺气虚、肺脾气虚、肺肾两虚及肺脾肾虚四型间肺功能分布无显著差异。淋巴细胞检测提示稳定期气虚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比无气虚患者更低下[13]。COPD肺气虚痰浊型和肺气虚痰热型VC、MVV、RV/TLC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痰浊型通气量显著低于痰热型,通气障碍更明显。肺气虚组和脾气虚组患者FVC、FEV1、FEV1/FVC、MVV均明显下降,脾气虚组下降更明显。痰热壅肺型与WBC总数正相关,与RDW负相关;阳虚水泛型与Hb正相关,与MEF75、PEF、MCH负相关;脾虚型与MEF25、NMO负相关;肾虚型与RDW正相关,与K+浓度负相关。虚寒型、痰湿型COPD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与健康人差异无显著性,虚热型患者显著升高。肺虚组与肺虚夹实证组外周血OKT3、OKT4和OKT4/OKT8比值小于肺实证组,OKT8无明显差异,肺气虚组患者局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OKT4/OKT8的比值低于肺实证组,OKT8显著高于肺实证组。肺气虚组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通过相关分析表明肺气虚组局部
OKT8与AM内CAMP、CGMP增加有关[14]。
5 总 结
近年来对COPD中医辨证论治及与现代化指标的关系研究众多,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对证型概念、内涵、外延缺乏统一的认识;证型诊断的标准不统一;中医病机、证型与西医学理化检查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验证、研究;临床与实验相脱节。因此,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科学地制定辨证论治的量化标准,规范实验研究,有效指导临床是我们目前应积极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焦扬,傅开龙.慢性阻塞性肺病常见症状及证候调查[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7):497.
[2] 喻清和,邱志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辨证治疗浅析[J].中医药学刊,2003,21(7):1190.
[3] 陈瑾.COPD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有关指标相关性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4):7.
[4] 张伟,李刚,张心月,等.从痰、瘀、虚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中医药信息,2006,23(5):6.
[5] 刘书政.COPD分型辨证施治[J].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4(2):F003.
[6] 付林安,付涛,魏海婷.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辨证分型治疗[J].河北中医,2005,27(10):745.
[7] 胡旭贞.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中医证候的初步研究[C].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集,2006.
[8] 李淑芳,熊旭东.COPD并发肺心病中医证型与病情程度相关性的对应分析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7,8:55.[9] 傅开龙.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医证候学探讨[C].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集,2005.
[10] 余学庆,李建生,李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与中医证候的关系[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1):9.
[11] 刘丽.COPD稳定期中医证型与相关现代医学指标关系的研究[C].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集,2007.
[12] 关秋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虚血瘀痰阻证的中药治疗及与相关气道重塑生物因子的研究[C].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集,2006.
篇7
关键词:班级风气;班规班纪;心理状态
一、班级风气很重要
对于管理任何阶段的班级来说,良好风气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在班级发展前进的道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教师在制订相关的班级管理计划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对于小学低年级的班级来说,一开始就形成良好的风气更是意义非凡。一个班级的风气也可以理解为这个班级的精神气质,对于班级内部学生的状态也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一个拥有积极向上风气的班级也会比风气低沉的班级创造出更大的成绩。教师在进行管理的时候一定要着重注意,仔细思考应该如何在班级中带领学生共同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风气。教师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思考。首先,弄清楚要培养什么样的风气。良好的风气可以使学生团结集体,并且更加努力地学习。比如说心系班级,关心同学,有问题大家共同面对等。这样的风气一旦在学生中形成,将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也会深远而持久地影响着学生。其次,明白如何培养良好的班级风气更为重要。最好的办法就是老师为学生做出表率,带领学生共同塑造班级积极向上的风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作为学生的班主任教师,在行为和思想上对学生的引导也是非常深刻的。同时,还可以在集体活动或集体劳动中逐渐培养班级的良好风气。比如说拔河比赛、运动会等都会使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多,学生之间互相加油呐喊等,都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回馈集体,为集体作出更多的贡献。如果所有的学生都有同样的想法,那么班级的风气也自然而然地形成,并且学生也能在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二、班规班纪要遵守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一些其他难以预料的状况,也一定会出现一些扰乱班级秩序的学生。所以班主任教师在管理时一定要注意这种可能性。实际上不论是对于听话的孩子还是比较调皮的孩子,都应该让班规班纪看守班级,这比用其他东西看守更安全有效。那么对于一个管理成熟的班级来说,都应该具备哪些最基本的班规班纪呢?教师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思考。首先,务实学习是最基本的准则。学生在任何阶段的最主要任务都应该是学习,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学习知识打基础的阶段,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要带动整个班级的学习热情,玩耍的时候可以尽兴,但是该学习的时候一定要严肃认真。对于不认真学习的学生也要给予一定的惩罚。其次,赏罚分明是管理好班级的重要原则。不论是什么样的事,只要学生做了好事或追求上进的事,就应该进行表扬或奖励。比如,学生成绩提高,为班级争得荣誉,或者帮助老人、家人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等等,都是值得称赞的。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或错误,以及违背原则的事,则必须要指正并督促其改正。比如说,学生在平时的作业或考试中抄袭,与同学打架等等,需要进行必要的惩罚,并且批评教育,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转变观念,改正错误。由此可见,班规班纪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老师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将规章制度做成书面报告,张贴于班级公示板上,并且经常带领学生共同学习,以规范学生行为。
三、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主要指一年级和二年级,这一阶段的学生年龄普遍在5~8岁,处于少年阶段的开端。不同于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这一时期的孩子叛逆心理还比较弱,往往会听老师的话,所以管理起来也比较容易。但是作为班主任教师必须要关注学生心理的发展和状态。管理班级的时候也一定要将学生的心理发展这一因素考虑进去。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往往充满对世界的好奇,学习知识的欲望也充足,只是对“苦”和“累”的接受程度还比较低,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抵触心理。另外,由于学生年龄尚小,心智也不够成熟,因此对批评和挫折的抵御能力也不够。老师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批评学生,学生可能会“反应过度”,从而出现其他问题。所以,学生的心理状态需要班主任教师着重注意,多多引导。
总之,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理念及方法可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考虑。首先要塑造并管理好班级的风气,这是一个班级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其次,要树立班规班纪,用规章制度和纪律来约束学生,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与慎独的操守。最后,还要注意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状况,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管理,会事半功倍,也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飞.引领与自主:学校变革中的教师领导与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11.
篇8
关键词:博士生;联合培养;国外访学;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072-02
为加强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进一步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积极实施与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教育创新工程,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建立并开始实施博士生国外访学制度。
一、开展博士生国外访学资助项目的意义
博士生作为高层次科技人才,是科研活动的最直接参与者,其研究成果直接推动了本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博士生的论文是与实际科研相结合,其选题须有一定的深度,所以,他们参与重大科研项目、进入国外先进的实验室、学习先进实验方法与理念很有必要。博士生教育是学校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肩负着向国家和社会输送掌握国际先进文化和科技人才的重任。博士生作为国内外高校的联系媒介,可以在访学期间发挥主动性,拓展合作领域,成为教学、科研的一大推动力。
二、博士生国外访学专项资助项目总体情况
1.申请审批流程。申请需要提交申请表,学校组织专家组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研究潜力、研究内容、出访单位的科研能力、学校排名、学科排名、导师资质等信息,考察联合培养的必要性,对双方导师之间有合作的项目予以优先考虑。截止至2012年12月31日,我校执行博士生国外访学专项资助项目共资助364名博士生出访,占总申请人数的70%左右。
2.博士生所在院系。交大作为理工科院校,申请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基本来自学校几个大的工科院系,主要集中在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医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
3.出访国家。博士生联合培养目标地主要集中在8个国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日本、法国、瑞典。其中,美国为出访人数最多的国家,占总出访人数的52%。
4.出访学校。根据《上海交大世界大学排名》,从2006年至2012年,在我校获得博士生国外访学资助的学生中,平均有45.33%的学生(165位)前往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其他在排名前100位以外的大学中,有很多是学科排名靠前的学校,或者是世界知名研究所、实验室。
三、项目取得的成果
1.发表高水平论文,提高科研能力。联合培养过程是博士生更深刻而全面地认识和理解科学工作者应举办的基本素养和学术责任,培养了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思维方式,训练了科学的治学理念并开阔了学术视野。2006年至2012年,参加博士生国外访学项目资助的学生发表了较高质量的论文数量在63.64%以上。其中,SCI论文249篇,EI论文29篇,CSSCI论文9篇,其他164篇。学生参加科研项目总数380项,人均1.37项。从博士生访学回国后的访学报告中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博士生都认为参加国外联合培养提高了他们的科研能力,开阔了眼界。
2.加强了双方院系、导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博士生在联合培养过程中起到了纽带作用,是交大和外方学校沟通交流的桥梁。学校通过联合培养活动,使双方院系和导师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并开拓了双方广泛而深入的合作机会。博士生是双方交流与合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表现优异的博士生有机会获得对方院校更多的科研和深造机会。联合培养提高的不仅仅是博士生的科学研究视野,还有双方学校和导师研究视角和方法,以及教学平台和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机制。
3.博士生的出访途径主要有四种:一是通过校际合作项目;二是通过院际合作项目;三是国内外导师之间的合作;四是学生自己联系对方院系、导师。博士生的联合培养活动,与国外建立了稳定的学术联系,确立了长期的交流研讨合作机制,使双方院校之间的合作加深,并挖掘进一步合作的切合点。比如,由导师之间的合作上升到院系之间的合作,甚至上升到学校层面的合作;合作逐渐规范化和规模化,建立合作机制,签署合作协议等。
四、项目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1.前期评审。申请博士生国外访学资助,需要提交《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国外访学专项奖学金申请表》、《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国外访学计划表》等资料作为评审依据。实际操作中,主要考核因素如下:①访学学校,对世界排名靠前的学校优先支持,考核中不单是考核访学目的学校的综合排名,还要考核学科排名,力求公正全面;②以学生的科研能力以发表文章为主要考核依据;③项目合作,优先考虑以院系或导师已有的合作为基础的派出;④访学计划,访学计划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是否与博士毕业论文相关;⑤国内外导师需提供一定的配套资助,为了减轻学校财政压力,督促国内外导师为学生出访提供一定经济支持,鼓励导师提供一定的配套资助;⑥课程成绩、英语能力等。评审中,各院系情况不同,要分学院、分学科来考评课程成绩、发表文章、出访学校排名等,不能用一个统一指标考核全校学生,在合理分配资源的同时要兼顾公平,这给操作带来一定难度。
2.中期跟踪考评。中期考评是要求出访学生在访学中期提交访学进展情况报告,实际操作中,很多出访学生由于不重视或者疏忽而没有提交,还有很多学生是回国后将中期考核表与最终的访学评估表一同提交。由于每个学生的出访时间不同,研究生院很难一一跟踪要求提交,导致中期跟踪形同虚设。就中期考评的作用而言,学生可能不会因为存在中期考评就加快学习的进度,中期考评可能达不到预期的督促作用,中期考评是否有必要继续进行以及如何进行有待考虑。
3.访学结束后的考评。访学结束后,研究生院会要求学生提交以下材料:①《上海交大博士生国外访学评估表》,要求填写访学总结,包括是否完成访学计划、如何完成,如果没完成原因是什么;访学主要学术收获;访学是否有缺憾,如有下次如何改进;国内外导师、院系评述;②《上海交大博士生国外访学评估补充表》,内容包括访学期间所参加的研究项目;所发表的论文;对项目的建议等。研究生院从便于操作的角度,对访学回国学生的考核内容主要是参加项目和的数量及质量,对难以量化的其他因素,如实验方法的掌握、理念的学习等基本没有列入考核范围。另外,对学生提出的反馈意见,由于个案情况不同,目前问题的解决主要依赖学生和导师自行解决。
4.奖惩机制。①奖励机制。项目管理办法中规定:“对于在国外访学期间获得重大成果的优秀博士生给予一定的追加奖励资助。”研究生院对访学回国学生的考核内容主要是参加项目和的数量及质量,而各学院、专业情况不同,很难对项目和数量和质量做统一的考核标准,难以确定参加哪种程度的项目、发表多少影响因子数的论文、几篇论文的学生是否应该追加奖励,项目目前尚未实施追加奖励。②惩罚机制。对于没有的学生,他们没有也有很多原因,如访学时间短、取得以外的其他收获等。所以,目前,学校除对个别较为严重的违反项目管理办法规定的学生采取削减资助金额外,基本上没有实行惩罚措施。
五、博士生国外访学专项资助项目完善设想
1.建立项目数据库。整个项目流程涉及申请条件、申请材料的提交、出国手续办理、中期报告提交,访学结束回国后评估表提交,导师评述、研究生院考核等,还有很多学生由于某些原因出现出访时间变动、延期申请等情况。随着项目的开展,参加的学生越来越多,特殊情况也越来越多,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很有必要,可以将项目管理与学生信息系统接轨,从项目申请到批准访学、访学期间、结束回国全程实现电子化管理。建设统一的数据库,一方面便于学校和院系方便统计资料,方便对学生的管理;另一方面,数据库还能做国际交流数据分析。例如,数据库可以用以观察和掌握学科前沿发展方向、与出访频率高的学校建立某领域的长期合作等。另外,电子化管理还能方便学生申请和参与项目。
2.选拔评审专家。项目开展的至关重要的一环是如何从一群申请人中选拔出优秀的博士生予以资助。评审专家组成员的选择至关重要。目前,专家组主要为研究生院管理人员,该成员选拔方式可以从宏观上把握申请人情况,做到不偏不倚,较为公正,但在专业知识的考核上欠缺专业知识背景。如果请院系人员参加,可以在专业知识层面对申请人的条件进行考量,但可能存在某领域专家对本领域学生有倾向的情况出现。因此,专家组的成员需要科学严谨选拔,做到既有管理层人员、又有专业导师,而且比例科学、院系分布合理。
3.跟踪考评。建立科学的考核信息系统,追踪访学成果,完善考评制度。建立科学的统计分析系统,量化各学院访学成果,并与未参加国外访学的学生科研成果做比较分析,科学考量项目的价值。学校定期召开项目经验交流会,请回国的学生分享和交流经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校对学生提出的反馈意见,要尽可能解决,完善项目管理办法。
篇9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教学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234-02
根据化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学科的成熟程度来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学,目前关于化学体系的化学性质、结构及变化规律等知识的获取,仍然主要依靠系统的实验研究。化学实验教学在整个化学学科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中,怎样体现化学是一门实验为主的科学,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有许多问题值得认真进行研究。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应不断改革和更新。
一、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
化学实验教学的主要作用体现在5个方面。首先,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热情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由于化学实验手脑并用,感知与思维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创新意识的萌发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其次,能够培养学生正确地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归纳、综合、正确处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作出实验结论的能力。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用语言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第四,能够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第五,有利于培养学生事实求实的科学态度,准确、细致、整洁等良好的科学习惯及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敬业、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养成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习惯,勇于实践。
二、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化学实验教学在教学体制、内容、方法、管理等诸多方面均存在着与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不相适应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体现在化学实验教学体制方面。我国大学的大多数化学实验室过去是按理论课进行设置,每门理论课都隶属于某个教研室,每个教研室都有自己相应的教学实验室,这样就造成了各门化学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各自独立,互不相让,均强调该实验课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独立性,因此不同的实验课程往往会存在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重复,没有一个统一的实验教学课程框架体系,相互割裂缺乏有机的联系。这样造成了实验教学在人、财、物(房屋、设备等)方面的浪费,导致实验室技术人员管理分散,同类人员不便统一管理,统一考核,教学设备经费、材料费不集中,存在2次分配,各个实验室设备重复购置。其次,体现在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方面。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取舍,许多学校都过分强调验证理论知识。验证性实验虽然有利于认知化学现象,能加深理解和记忆理论知识的作用,但是,由于学生观察到的化学实验现象以及影响化学过程的因素与书本一致,实验教学所起到的作用与教师课堂演示或多媒体演示的效果差不多。因此,验证性的化学实验教学,达不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培养目标,还会引起学生对化学实验兴趣的下降,基本达不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如此,有些化学实验课的教学内容陈旧,部分实验内容基本上反映不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实验内容与现代化学教育视为重点的结构化学理论和热力学理论之间脱节。“三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探索性实验相对较少,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最后,体现在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方面。目前实验指导书极为详细,学生“照方抓药”,这种教学方法往往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四,体现在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方面。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低年级学生做各种基础性实验,高年级学生做专业实验和毕业论文。各门基础实验课具有自身的基础理论、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学生在这些基础化学实验课中采取分别学习的方法,各门课的知识和技能也是分别学习和掌握,学生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融会贯通,缺乏各种实验方法和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高年级的专业实验因为专业划分相对过细,知识分割相对过窄,学生掌握的实验方法和技能较单一,所以,学生在毕业论文阶段相对缺乏综合运用实验技能的能力,实验方法单一,当面临研究中的问题时,就不知所措。因此我们必须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三、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根据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第一,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以整合实验教学体系、优化实验课程结构为重点。将4门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的有关原理和方法经过整合、整理和充实,统一合并为基础化学实验,5个学期完成,内容基本包括大纲所规定的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基本物理量的测定原理和技术、物质分离原理和操作、化学合成的一般方法、物质组分分析的主要手段以及实验方法概述等。这样可以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第二,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以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探索性,加强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指导思想。按基本实验、设计实验、研究实验3个层次组织实验教学,努力构建立体式、递进式实验教学体系,建立多元化的化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按照“三个层次、四个模块”的教学体系实施实验教学。将实验项目按照难易程度和教学方法分为基础验证性、综合性、设计与创新性三个层次,根据实验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性实验、专业性实验、创新性实验、拓展性实验四个模块。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不但要精选基础实验内容,加强现代仪器操作的使用训练,而且要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力度,并逐年增加,形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根据各学期化学实验课程的特点和条件,安排不同的设计性实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完成实验教学。此外,也可适当安排部分研究探索性实验。研究探索性实验可以采取教师指定实验训练题目,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也可以采取让学生自己查阅文献资料,选定实验题目,设计实验方案,组成研究小组进行实验。开设设计性和研究探索性实验,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参与意识得到增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强化。第三,第5~6学期开设综合化学实验课程。综合化学实验取消验证性实验,全部改为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提高学生实验基本技能及实验技巧,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主要考虑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化学实验应该将反映当代化学学科前沿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实践应用成果转化为“三性”实验项目,使学生真正了解学科前沿,领会化学的作用,激励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综合化学实验应包括无机、分析、有机、物化、高分子等方面的实验项目,主要包括无机、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实验合成及结构、组成表征,各种物理化学性能的测定,天然样品的处理及其中痕量物质的测定,使综合化学实验真正做到合成—表征—应用的有机结合,这样可以克服“照方抓药”的弊端,以及传统实验中实验方法与实验技能互不相干的脱节现象。在综合化学实验中,我们开设了一定量的研究探索性实验,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在一定范围内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实施自己的设计思想,独立地完成化合物的制备合成及性质测试。这样,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了研究化合物的一般程序和步骤,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利用学科专业实验室平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鼓励学生积极申报省级、校级的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热情;鼓励学生提前进入教师科研实验室开展研究,学生独立设计、实施实验方案、撰写论文、完成课题;鼓励教师与企业合作,指导本科生参与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并完成毕业论文培训,与服务社会相结合。在完成这些过程的实践中,直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将本科生毕业论文纳入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之中,让学生亲自参加科学研究工作,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目前我们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主要依托的学科平台包括:环境友好化学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新型能源存储与转换湖南省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先进功能高分子材料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锂离子动力电池湖南省高校产学研示范基地,化学省级重点学科,功能高分子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博士点,化学一级硕士点及应用化学硕士点,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化学实验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化学综合实验室,国家特色专业/化学,湖南省高校基础课教学示范实验室/化学实验中心,湖南省重点专业/化学,湖南省优秀实习基地/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浏阳生物医药工业园,中石化催化剂长岭分公司等。
五、重视实验教学的师资队伍培养
为了造就一大批满足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大学毕业生,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应该重视实验教学的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要更新人才观念。科研有学术带头人,教学有学科带头人,实验室也要有技术带头人,应该对从事实验教学和实验教学研究的教师的技术工作及教学研究成果进行积极全面合理的评价,保护他们从事实验教学改革及开发新实验的积极性。其次要注意引进和培养年轻的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充实实验技术队伍。再次要培养一支对高档、精密、大型仪器设备能够使用、会修理、善于功能开发的专门人才队伍。最后要重视高级维修工人的培养,建立一支能工巧匠队伍。
篇10
MFA是目前全球通用的一种培养艺术创作与表演高级人才的高等教育形式,得到世界多国普遍认可,它涵盖了音乐、舞蹈、美术、艺术设计、戏剧、戏曲、广播、电视艺术领域的所有实践类专业。与欧美国家相比,MFA在我国起步较晚,直到200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才正式建立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并于2005年、2009年和2011年先后分三批批准了100余所高校作为我国MFA教育的试点院校。
从MFA在中国生根,到现在已经走过了8年的发展历程,然而,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众至今对于艺术硕士的认知态度依然还是谨小慎微,甚至半信半疑。笔者以为,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MFA招生培养制度的不了解和就业前景的不确定性造成的,因此,对其培养方式、培养目标以及评价标准做一个细致而全面的梳理尤显重要。
在国际上,艺术学科存在着两种学位类型,专业硕士和传统的学术型硕士是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两种培养方式。传统的学术型硕士属于研究型的,培养多侧重于理论修养,其终极学位是PHD(Doctor of Philosophy,哲学博士学位),而艺术硕士则属于创作型的,其最高学位便是MFA,虽都是终极学位,但两者不能对等折换,而是各有侧重,在招生录取、培养方式、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也各有不同。
首先,传统学术型硕士在招生方式上以公共课和专业理论课为主,而放低对专业技能的考核,这致使很多极富艺术才华,同时又有强烈深造愿望的艺术青年因为制度上的原因而被挡在研究生大门之外,对于这一点,很多专家教授也表达了担忧和不满,甚至有学者站出来对现存的艺术教育体制进行厉声讨伐。一个人艺术才能的发现和培养不是靠简单的英语和政治的高分体现出来的,我们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艺术人才,就必须重新审视现存的培养制度,并在入学考试上首先做出相应的调整,如使艺术硕士在招生录取上更看重实际专业技能的考察,在文化课方面则侧重于文、史、哲以及美学知识的修养,而适当降低政治、外语等课程的考核门槛。
其次,与传统以理论研究为主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不同,MFA(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定位于高等艺术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范畴。在尊重艺术教育特殊性规律的基础上,应体现出实践性的特征,在强调出作品、重应用的同时兼顾理论修养的提升。具体在培养环节上,加大实践类课程的课时比重,适当压缩纯理论课程的学时数,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者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创作能力,以符合社会对人才的多方面需求。
最后,在培养质量标准上,艺术硕士获取学位不以的数量和字数为标准,而是以其作品质量作为评判的主要依据,毕业论文也无须进行表面意义上的字数设定,而需紧扣毕业创作的主题展开论述。艺术教育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实践和应用的重要性,就如同演员要拿自己的影视作品来说话,导演也要通过影视或戏剧作品等表达出自己的思想。不同的质量标准决定了不同的培养目标,传统学术型硕士的毕业论文因有数万字的字数要求,并须在核心期刊发表才可获得学位,这使得学生要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对资料的搜集和论文的写作上,这样的人才走向社会之后可能会成为一个评论家、理论家或者艺术史学家,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仅有理论研究专业人才往往不够,还需要大批有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需要说明的是,从表面上看,专业硕士和传统学术型硕士的毕业证书是一模一样的,但从现在获批准的100余所院校的执行情况来看,实际上两者的区别在于传统学术型硕士所获得的是文学硕士文凭,而专业硕士获得的是艺术专业硕士文凭。
诚然,我们应该看到,专业硕士学位自2005年在我国设置以来,在许多方面尚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培养制度上还不成熟,虽然培养目标是以实践为主,但在实际授课中却与传统学术型硕士并无多大区别,培养的人才也没有体现出应有的实践方面的优势,这样不仅达不到培养的目标,也会降低社会声誉。其次,人们对专业硕士依然存在着诸多的疑惑和误解,有人认为考分不够的考生被迫去读专业硕士。另外,与学术型硕士相比,专业硕士在奖学金和评奖制度上还不能被同等对待等,这都会导致专业硕士不如学术型硕士的公众看法。笔者以为,要更好地体现MFA的价值,整个社会自上而下应树立起正确的艺术硕士的学术标准,建立起其应有的教育品牌,我们相信,有政府在政策及资金上给予更多支持,有社会能够给予更多理解与宽容,再加上一代代专家和学子的艰苦努力,MFA 必定能在中国的土地上根深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