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策略理论范文

时间:2024-01-24 17:47: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品牌策略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品牌策略理论

篇1

[论文摘要]随着期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品牌化战略逐渐成为应对期刊市场白热化竞争的极好策略。如何打造自己期刊的品牌成为期刊界同仁共同关注和思考重要课题,本文从定位、质量、特色、创新、数字化建设等几大方面就如何打造期刊品牌进行了阐述,以期对期刊的品牌化建设有所裨益。

什么是期刊品牌?原中国刊刊协会会长、现中国期刊协会顾问张伯海先生认为,品牌就是指期刊媒体里面那些由内在的丰富底蕴与外在的完美风采结合而成的高智力产品的特定形象[1]。期刊品牌是期刊的办刊理念、经营理念、服务理念、行为理念、视觉理念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是期刊精心打造的具有先进的文化内涵、鲜明的传播风格和独到的装帧设计,并为特定的读者群体广泛认同的期刊的总体形象。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期刊界对于构建市场性的期刊品牌认识较晚、起步较晚。中国期刊市场的建立以及期刊品牌在市场上的出现是最近二十多年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以后的事。近年来我国期刊工作者通过自身实践以及借鉴国外期刊经验,对品牌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品牌观念的增强以及品牌制作与品牌经营能力也有很大提高。经过这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期刊业正由产品探索、市场探索快速走向品牌探索。

随着期刊市场竞争的日趋白热化,期刊品牌的竞争将成为期刊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打造期刊的品牌呢?

一、准确定位——打造期刊品牌的基础

期刊实施品牌战略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准确定位是创建期刊品牌的基础。只有找准了自身的位置,才能确定期刊的发展方向和风格。没有准确的定位摆正期刊的地位,就很难有正确的办刊理念和思路;没有正确的办刊理念和思路,期刊也就很难说有好的出路和发展前景。那如何才能迈出期刊品牌构建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呢?

1.充分的市场调查

在当今期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要打造市场性的期刊品牌,不进行市场调查就对期刊加以定位,恐怕有失科学。只有经过科学、充分的市场调查,期刊的定位才能做到准确、合理,才能为期刊的日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内容与风格的认定

内容与风格定位应清晰、明朗,模糊不清、模棱两可。例如学术型和科普型期刊内容和风格肯定有所差别。期刊必须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功能特征,确定自身的内容与风格,创立自身在同类期刊中无可替代的特定形象与独有地位,避免“千人一面”。

3.读者对象的界定

从一定角度讲,任何期刊都是为了满足一定范围的读者的文化、精神需求而产生和存在的,为读者服务自然应成为期刊的重要宗旨和价值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说,读者才是期刊总体价值的终极裁定者,因而读者定位至关重要。青年杂志与老年杂志、幼儿杂志、儿童杂志的读者对象的年龄层次存在明显区别;农民杂志和工人杂志、知识分子杂志、军人杂志的读者对象在工作内容、职业上差别巨大。不同的读者对象其关注、喜爱内容也存在巨大差别,因此构建品牌期刊,一定要注意期刊读者对象的界定。

二、提高质量——打造期刊品牌的保障

当前文化市场十分繁荣,期刊门类众多,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期刊要打造自己的品牌,求得生存发展,最重要的还是要树立质量为本的观念,以高质量的期刊争取主动、抢占先机,以自己独特的理性思考、文化底蕴、高雅情趣和艺术氛围去赢得读者。目前我国已拥有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文化教育、生活消费等方方面面的期刊9000多种,可谓门类齐全、品种繁多。除了少数机关报刊以外,大多自负盈亏,走向了市场。在期刊市场化进程中,如何让读者愿意从腰包中掏钱订阅你的期刊,质量无疑是读者取舍的一个最根本的标准。

期刊质量既包括期刊内容方面,也包括封面、版面的编排设计以及装订、印刷等形式方面。俗话说“看书看皮,读报读题”。视觉语言是第一印象,是人们接受最快的一种语言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引起阅读兴趣。从这个角度讲,期刊本身应该成为一种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视觉艺术与时代感交织协调的精美的艺术品。特别是在当今期刊林立的形势下,给自己的刊物一个好的形式定位,也是打造期刊品牌的关键所在。

三、突出特色——打造期刊品牌的核心

可以说,任何一个品牌期刊都有自己突出的特色,没有特色的期刊想成为品牌期刊简直是天方夜谭。遍览世界著名品牌期刊无一例外的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美国1923年创刊的time时代,即便是它在今年的美国“国家期刊奖”中一个提名也没有获得,话语惯性与品牌传统以及以红框构成的各式封面积累仍然维系着《时代》的地位,每年年底的“年度风云人物”评选也许永远都是其最荣耀的时刻。1913年创刊的vanityfair名利场,在出色地扮演着“从新星到巨星”的全球最华贵舞台提供者的角色的同时,更让人佩服的是,它在美国国家杂志评奖中在最佳杂志、摄影、专栏、随笔和评论上均获提名。这种浮于华丽世界中却扎实经营杂志本体内容建设的用心值得称颂。

要做到特色突出,期刊首先应分析期刊本身传统和优势以及自身的缺点和劣势,紧紧抓住已有传统和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一步强化和突出,将其升发为本刊的特色内容或栏目,使其成为打造期刊品牌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四、不断创新——打造期刊品牌的不竭动力

任何期刊要打造并保持自己的响亮品牌,就需要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和创新,只有不断锐意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才能在品牌战中保持不败之势。作为当今中国期刊的第一品牌,被称为“中国人心灵读本”的《读者》杂志,自1981年创刊到现在已经有27年,其发行量也从创刊之初的月3万册逐步发展为月1000万册,一直稳居中国和亚洲期刊的第一,并位居世界综合类期刊发行排行榜第四名。《读者》自创刊至今,在始终坚持着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的同时,不断创新,不断满足读者的心需求。2000年《读者》对刊期进行调整,由原来的月刊改为半月刊,为了满足读者对精神文化的渴求和适应我国经济繁荣、信息爆炸的新形势;同时,重新调整其编辑方针,走大众化的办刊路线,使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巧妙融合,力求提供更丰富、更轻松、更新鲜的内容,以更符合现代大众的生活需要。2004年杂志再次改版的亮点之一就是开通了短信交流平台。利用短信这一新的传播方式,使读者与杂志之间的交流更及时、更畅通、更有效,而“最受欢迎文章”的评选,更是直观地反映出读者的兴趣所在。同时,《读者》又从产品的差异化入手,推出原创精品专栏,既确保一些文章的时效与专有,也增加了杂志的信息容量。2005年《读者》将原来母刊里的一个反响不错的栏目“原创”剥离出来,推出了《读者?原创版》,定位为“重视作者的真实故事、真实情感、真实感情的流露和真实生活的记载”。《读者?原创版》一经推出,发行量期期都在50万册以上,最高的达到83.6万册,创造了—个发行奇迹,此举被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张伯海赞为利用自身资源进行的一次有益的尝试。为了扩大杂志的品牌影响,《读者》经常举办一些活动,如号召人们帮助失学儿童,向希望工作捐款、禁毒、向、教师赠书,“保护母亲河、共建读者林”等,希望借助这些活动来扩大《读者》的影响,为自身品牌的宣传造势,以成功达到品牌巩固及延伸。

五、加快数字化——打造期刊品牌的必由之路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媒体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图、文、声、像并茂的电子杂志为读者带来更加快捷、生动、丰富的媒介体验,成为大众生活的新宠。传统期刊的出版模式受到了严峻挑战,任何期刊要实现品牌战略,加速期刊的网络化进程可以说是必须要走的道路。借助数字技术可以实现传统期刊的飞跃发展,传统媒体与数字媒体的互动与结合是未来期刊的发展趋势。

顺应时展要求,国家已于2006年正式颁布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首次提出要加快从主要以传统介质的出版物为主向多种介质形态的出版物共存的现代出版业转变,积极发展以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内容产业。新闻出版总署随即出台了《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更为明确地提出,要实施数字化出版战略,以数字资源整合为核心,建立集内容采编、信息加工、自动排版、按需印刷、网络传输与销售于一体的数字出版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并建立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及示范工程。

期刊的网数字化不仅可以提高作者文稿的发表速度,而且能为读者提供更加快捷、人性化的阅读服务和丰富的阅读体验。期刊的数字化是科技发展的要求、是作者的要求、读者的要求,更是期刊自身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张伯海:谈期刊品牌[J].参考资讯,2003.03(上旬刊)

[2]李柏宁:教育期刊品牌战略发展的构思[J].当代教育科学,2007,(9):51~52

篇2

[关键词]企业;品牌管理;市场营销;知名度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0.068

[中图分类号]F274;F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0-00-01

我国加入WTO,为国内企业带来了更多贸易机会,也对其市场营销策略产生了很大影响。越来越多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对国内企业的产品造成巨大冲击。国内企业要想摆脱目前面临的市场困境,就必须树立品牌管理意识,为企业发展赢得更大空间。本文从两个方面简要探讨企业基于品牌管理做出的市场营销策略。

1 企业品牌管理的必要性

品牌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展现企业的价值内涵,是企业产品在对外做市场推广时展示形象的有力手段,对产品营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造成国内企业市场营销困境的原因

就目前的市场状况而言,我国国内企业面临的市场营销状况并不乐观,造成这一不良现状的原因如下。

1.1.1 企业营销观念陈旧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受计划经济的生产观念、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的影响,市场营销观念落后,只是单纯地强调产品的推销与售出,忽视产品的售后服务,与现代市场营销观念脱节,致使企业在产品市场营销中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

1.1.2 品牌意识较弱

很多传统企业只注重产品的销量,而不重视企业的品牌管理,导致顾客流失,使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部分企业虽然认识到品牌管理的必要性,但由于起步较晚,缺少成熟的品牌管理体系,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与国外企业尤其是已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知名企业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1.1.3 营销观念具有局限性

企业高层在销售管理方面缺乏系统性,营销部门独占营销决策,忽视非营销部门的营销优势,致使非营销部门对企业产品的营销并不重视,导致决策缓慢,影响企业整体效率。

1.2 品牌管理在市场营销方面的重要意义

品牌管理是指针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品牌,综合运用企业资源,通过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来实现企业品牌管理的战略目标。品牌管理在企业市场营销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步入市场经济后,市场环境存在多变性,跨国公司的进驻使竞争环境更为复杂,任何一个企业或品牌,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为延长这个周期,企业在品牌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快速调整策略。

此外,一个受市场欢迎的品牌要具备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有保证才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企业应注重提升产品质量,使消费者从因为品牌知名度购买,过渡到因质量水平较高而再次购买,增加“回头客”数量,提升产品知名度和顾客的品牌忠诚度。

2 基于品牌管理下的市场营销策略

品牌管理作为企业的一项价值内涵管理活动,并不是独立于企业各项环节之外的,而是贯穿于企业各项产品生产环节中的,这也是企业品牌管理的价值所在。

2.1 产品定位

企业在生产新产品的过程中,首先要对该产品的质量、功能、消费人群进行准确定位。一旦产品定位出现偏差,产品的品牌形象也就很难树立起来。因此,为扩大市场销售,首先应为产品找到合适的品牌切入点,使其充分满足该项产品消费人群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令消费者认为“这就是我想要的”,使产品真正融入市场。

2.2 价格定位

虽然消费者一直追求“物美价廉”,但不同层次的产品在价格上有很大不同。因此,企业应合理定位产品价格。对于平民化、适合大众消费的产品,如X牙膏,质优价廉,适合普通消费者,其市场空间就会相对广阔。

2.3 售后服务

对现代企业而言,销售不是企业推广产品的唯一目的,要完美呈现企业的品牌价值,还要提高售后服务质量。企业应在产品售出后,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主动与消费者联系,了解产品使用情况,让顾客在消费后仍然感受到企业的热情服务,以提升企业的美誉度。

2.4 品牌宣传

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企业可以通过不同媒体,在广告中融入品牌文化内涵,让消费者充分了解企业的优秀文化及经营价值观,从而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农夫山泉的广告语“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曾红遍大江南北,充分向消费者展现品牌理念,符合消费者追求天然的消费观念,大大提升了品牌影响力。由此可见,只有运用品牌管理来引领企业的市场营销,才能使产品更长久、更具吸引力,从而占领市场。

3 结 语

品牌管理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改进的过程。国内企业在品牌管理方面还比较落后,应积极从品牌定位、品牌服务、品牌宣传等方面努力,建设适合本企业的品牌管理体系,创造自身的品牌价值,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智.从国外企业品牌管理看我国企业品牌管理[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7).

[2]毛日N.贸易强国的中国路径[J].中国科技财富,2008(7).

篇3

1.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的经济的日益发展,消费观念已经比较成熟。许多商务人士已不再盲目地追求档次,豪华酒店开始向经济型酒店转变。与此同时,不少企业单位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将其一部分资金投资于酒店。比如铁路局投资兴建了铁道大酒店,残疾人联合会开办了残联招待所,卫生局开设了自己的招待所,各个医院也有自己定向的接待酒店。这些酒店或招待所的消费一般不会很高,属于比较经济的一种。同时,这些酒店往往会为旅客和商务人士提供比较周到的服务,而且也为其隶属单位的出行和工作提供了方便。正是因为这些酒店是依附于各个现存的企业单位,所以各个企业单位的品牌也自然成了这些酒店的招牌或者品牌。与一般的酒店管理公司不同,隶属于同一企业单位的不同地区的单体酒店组成的酒店管理公司的管理,倾向于采用松散型的管理模式。而在松散型的管理模式下,品牌的管理自然就有所不同。

1.2研究意义

研究松散型酒店管理公司的品牌策略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理论方面有利于丰富管理理论。酒店管理可以说是企业管理的一个分支。通过对酒店管理模式的探讨以及在松散型酒店管理模式下企业品牌策略的探讨,有利于丰富酒店管理的内容,从而更加丰富了企业的管理理论。现实意义方面:通过对松散型酒店管理模式下品牌策略的探讨,有利于形成一套对现实酒店管理的方法和模式,从而对酒店的品牌管理提供指导。

2松散型酒店管理

企业酒店作为各企业单位的附属经营公司,其取得的营业收入在企业单位收入总额中所占比重较少。再加上受企业单位主要活动的影响,不少企业单位对其附属酒店采取的是松散型管理模式。这种松散型管理模式,也是企业各地单体酒店组成的酒店管理公司,对分散在各个地方的下属酒店的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下属酒店需按照公司总部的制定相同的基本管理模式运营,并按要求来完成相应的经营任务或者计划,同时各酒店又拥有相对自主的经营管理权,进行独立的会计核算。

3品牌策略

3.1品牌策略

品牌策略以及对品牌的营销管理构成了营销学理论的一部分。西方发达国家于20世纪80年代末展开了对品牌营销系统的学习研究以及实践。虽然对于品牌战略的研究,在国内外已经论著丰硕,但是对于酒店的品牌战略仍然是一个相对空白的研究领域。品牌策略指的是公司将品牌作为其一项核心竞争力,从而从品牌中获取超额利润的经营策略。市场经济的发展催动着品牌策略的形成和发展。近年来,涌现了一批意识超前的企业,他们利用品牌来丰富自己的经营范围,并从中攫取了一定的利润。比如铁路系统的酒店就是靠着“铁路”这一品牌而使大家过目不忘。正是因为品牌为消费者所熟知,属于一种心理方面的感觉,所以,才不会被轻易地模仿。品牌策略,主要包括品牌的决策、品牌模式的选择、品牌的识别、品牌的长期规划以及品牌的远景设立5个方面的内容。

(1)品牌的决策。这个层面主要用来回答品牌的属性问题。在品牌创立之前需要解决选择何种类型的品牌问题(是选择制造商的还是经销商的,是自己创立还是加盟)。品牌的运营方式不同,给企业所带来的影响也不同。比如是选择“宜家”式的销一体化,还是“莫泰168”的特别加盟,总而言之,品牌的类别不同影响到其在不同行业及企业间的适应性。

(2)品牌模式的选择。在这个层面主要解决的是品牌结构的问题。通过该层面,我们需要明确应当选择综合性的单一品牌,还是选择多元化的多个品牌;是选择联合性的品牌还是选择主副式的品牌。虽然品牌的模式并无对错,但是对于不同的行业类别,以及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则是有差别的。

(3)品牌的识别。这个层面主要是用来界定品牌的内涵,他是品牌策略的中心。通过对品牌的识别,界定能够使得消费者认同的品牌形象。

(4)品牌的长期规划。该层面主要是对品牌未来发展领域的界定。弄清楚未来的品牌应当在哪些领域、那些行业发展并维护,从而有利于降低长期发展的风险、实现品牌价值的最大化。

(5)品牌的远景设立。该层面界定的是品牌未来发展的远景,同时为品牌发展的各个阶段创立条件。

篇4

【关键词】华为 三星 苹果 产品策略

产品策略,是企业围绕其产品采取的一系列策略的集合,主要包括商标、品牌、包装、产品定位、产品组合、产品生命周期策略等方面。产品策略的选择,与企业战略以及技术水平情况关系密切。本段主要针对华为与三星、苹果公司在非技术相关方面中的产品定位策略和品牌策略的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

一、华为与三星、苹果公司的单一品牌策略比较

单一品牌策略,指的是企业在产品的品牌选择上,将大部分产品冠以同一品牌的策略。

从表面上看,三家公司都采取了单一品牌的策略(华为与苹果自始至今一贯如此,而三星也宣布在2013年1月1日停用其Any call标志,开始统一使用SAMSUNG标志)然而,在同一策略之下,三家公司得到的效果却不一样。苹果公司通过单一品牌与高端机型的结合,使得其品牌成为手机行业高档品牌的象征,可谓物、牌相符。而同时经营低、中、高档手机产品的华为、三星两家企业,可以说是“同策不同命”,前者的品牌形象远比后者来的低端。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1)三星手机在高档手机领域拥有产品性能优势。在4000元价位手机的六项主要性能比较中,三星较华为为优的,有4项(屏幕尺寸、主屏分辨率、CPU频率、重量),相同的有2项(摄像头像素、RAM容量)。可见,三星的高端机形象是有产品支撑的;(2)市场进入点与延伸方向。华为手机最早是作为其上游业务的搭送品出现,甚至还经历了一段“山寨”岁月,其市场进入起点较低,在此起点上,华为不断向高端市场发展,虽然这种发展是有技术能力做支撑的,但仍给人一种“劣牌驱逐良牌”之感,影响了品牌形象。而三星则从中档价位手机起步,向两端发展,这样的发展模式比较被人接受,因而品牌形象较华为为高。

总的来看,华为、三星、苹果三家公司都采取了相对单一的品牌策略,但从社会定位上看,华为品牌属于中低档品牌,三星品牌属于中高档品牌而苹果品牌处于最高的位置。

二、华为与三星、苹果公司的产品定位策略比较

由此,笔者对华为、三星、苹果三家公司手机产品的产品定位,可以做这样的归纳:华为手机产品兼顾各档市场,着重于低端与中低端市场;三星手机产品兼顾各档市场,且在各档市场均有较强产品实力;而苹果手机产品着重于高档市场。

参考文献:

[1]杰罗姆·麦卡锡(E.Jerome McCarthy).基础营销.1960.

[2]杨丹.华为营销策略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24).

[3]吴运建,程发良.创业企业融资模式探讨——以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例[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20).

[4]孙简.华为海外营销之道[D].清华大学,2005.

[5]张筝,邓湘南.华为文化的得与失[J].中外企业文化,2010,(06).

[6]周万木.华为手机在国内的研发策略和市场策略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7.

[7]张缄.华为手机的渠道之踵[J].商界(评论),2012,(06).

篇5

本人对罗先生的文章有几大的感触:

第一是平铺直叙,一套套管理学、经济学、营销学的理论罗列堆砌,让人不禁感觉到一阵阵的无病与多愁善感,可以说定性判断、个人武断几乎构成其许多文章的核心观点。

第二,缺乏对企业和行业实际状况的了解,导致其许多文章给人一种外行看热闹的感觉,没有调查乱在发言,而且话还很多。只是一些理论间的思辨与推理,没有理论联系实际,最终只解事物之皮毛(其抨击格兰仕不懂营销一文正是这种毛病)。

第三,静态看问题,并没有从一个企业和行业的发展走向与战略部署来分析,让人感觉其许多观点是断章取义、坐井观天,太具其个人观点,不实际、不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身。(下面本人就关于其对TCL多品牌一文详细解说)

最后一点,就是其作为一个职业咨询师写文章的道德观问题。作为一个咨询行业的职业人,其发表的观点首先要对一个行业、一个企业、读者以及研究界负责,所以文章必要前提是观点正确、符合实际。再就是,其价值贡献问题,其文章必须对实践和理论界作价值积累,让人有所思、有所感,并引发从理念到行为的改变。相反,如果写作只是为了一个哗众取宠、提高眼球聚焦率或者是保持自己作品高产量的话,这就是一个道德问题了。因为作为一个职业咨询师。你的观点不仅是个人的“感触”问题,你还要去影响一个企业、一群人、你的读者等等,所以你必须对自己的文章负责、对自己大众传播化的思想负责。

下面本人就对其关于“TCL+乐华”多品牌发展一文进行一一剖析。

质问1:

罗清启先生观点:目前一些企业把并购过来的品牌作为自己要发展的品牌是不合适的,甚至还可能是有害的。

企业运作品牌尤如用人,很多时候,企业品牌策略最终的成功与否,不在于哪个品牌本身,而在于其相应的品牌策略。正确的多品牌策略,能够给原有品牌锦上添花,品牌策略没有说单一品牌就一定比多品牌策略好,企业采用单一品牌还是多品牌,取决市场的特点,取决于企业运作品牌策略的能力,它是企业对自身、竞争环境和消费者形态三者交互思考的结果。因此,一刀切的方式认为企业把购并过来的品牌作为自己要发展的品牌是不合适的,甚至是有害的观点是立不住脚的,因为它没有分析中国的市场特点,不了解企业运作品牌的能力。

就目前市场特点分析,我认为TCL收购乐华,从战略选择上是正确的。中国彩电消费市场,从一开始的高端消费者少,低端消费多的金字塔结构开始慢慢向高低端消费者少、中端消费者多的纺锤体转变,而且转变的趋势是纺锤体重心不断向上移。中国经济经过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消费者群体出现明显的分众特点,不同群体的消费者在消费场所、社会价值认同等方面都将出现明显的区隔,这也就意味着目前国内家电企业普遍运用的大众营销方式不再适用,过去家电品牌的目标消费者从乞丐到皇帝的时代已经过去,一个品牌,在拥有一部分的消费者的同时,必将失去另一部分消费者,作为高端消费群体,不愿意购买一个中低端消费者认同的品牌,品牌目标市场的分众化时代已经来临,至少是种趋势。对TCL而言,目前面临很大的营销困境就是无法解决品牌重心的下沉与整个彩电市场结构升级的矛盾,国内彩电市场的发展趋势要求像TCL这样的品牌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在竞争序列中处于中高端的位置。但现实情况却与此背道而驰,大量的中低端具有较高忠诚度的品牌偏好者,使得TCL在大部分消费者心目中沦落成为继长虹后的中低端彩电产品,部分对TCL具有较高忠实度的高端消费者,会因为TCL品牌形象的下沉而选择放弃TCL,而且这种趋势在不断加剧,这就是品牌使用者形象给TCL品牌带来的影响。要今天的销量,还是要明天的市场,乐华的加盟可以为TCL解决这一矛盾,乐华可以成为TCL的一个过渡性战斗品牌,通过TCL的渠道优势及品牌背书保证,将TCL低端市场份额接过来,待低端市场日益萎缩后,乐华即完成历史使命,可以从TCL企业中消失,当然这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未来发展性的问题;而TCL品牌可集中精力打造中高端彩电市场,提升品牌形象,为明天的市场打好基础。当然,上述并不代表TCL的真实品牌策略,也许TCL早有更为高明的品牌运作策略,在这里我只是想表明一个观点,在特定空间时点上,家电企业也可实行多品牌策略,我们要用一个发展眼光去看待一个企业战略的形成与实施,切不能断章取义地分析问题。

质问2:

罗清启先生观点:品牌是与企业的竞争战略协调一致的。通俗地说战略是企业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一个企业在行业中要确定自己独特的方向,才能保证这个企业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TCL+乐华的品牌构架难道偏离了TCL的战略目标吗?答案是显然没有。首先,战略概念大于品牌概念,品牌需要与企业战略目标协调一致,但企业战略目标却不需要与品牌协调一致,这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TCL收购乐华的完成可以认为是战略层面的举动,是一次资本运作,资本运作是没有品牌的界限的,就同海尔收购美国人寿,通用收购汤姆逊医疗设备事业部一样,战略的意义在于创造利润,为企业更好地把握发展方向。品牌是为战略服务的,它不会受品牌的束缚,也就是说,因为战略的需要导致品牌表面的冲突,是完全可以通过品牌化策略进行修正与调整的。在这里,罗清启先生实际上已经颠倒了企业战略与企业品牌的位置。其次,乐华也是家电知名品牌,中国市场多元化特征相当明显,还没有哪个品牌能覆盖所有的目标市场,多一个品牌,就多一种覆盖目标市场的武器,TCL收购乐华是家电企业间的并购,并没有脱离TCL李东生苦心规划的3C战略范围,而且TCL和乐华两大电视品牌完全可能从产品、渠道、市场推广、品牌名称等方面进行目标消费群体的区隔,在品牌运作策略上完全可以采用多品牌策略进行品牌化调整,明确TCL、乐华不同的品牌定位, 减少二者关联度来细分市场、区隔品牌,二者对于TCL这个企业来讲,完全是产权层面与资本角度的关系。以竞合的形式造大TCL在彩电行业的蛋糕,共同成为实现TCL战略目标的战略业务单位。

(从TCL的发展过程与经营走向来看,很清楚TCL的战略方向是“电子”+“通讯”+“信息”,3C产业发展是TCL的企业目标。从现实的结果来看,TCL彩电2002年国内销售额稳居第一,并不断向彩电的大屏幕化(背投)、信息化(HID)、数字化发展(等离子),提高在电视领域的技术升级与未来发展。通讯领域,从TCL 在手机苦心经营和战略投资以及国内销售数量和赢利状况也说明了TCL在通讯产业的战略定位。再就是TCL 的信息化发展,其从引进空降兵吴士宏开始,就一直坚持在这一领域的长足经营。

所以,从TCL的行为轨迹和发展过程来看,其企业产业战略定位是很明确的。罗先生在文中质问TCL有没有战略的疑问应该可以解答了。一个企业的战略形成与战略实现,应该用时间与过程去看待,而不能在某个阶段、从某个方面抓住一个点去评说。站着说话的确不会嫌腰痛,因为只有切身其中才会深深地感受到战略过程的艰苦。)

质问3:

罗清启先生观点3:这些品牌之所以掉队背后有多种原因,这些失败的原因都折射到品牌中去了,所以,我们要发展的这些品牌都是些问题品牌,品牌形象大打折扣,保留它们的成本也是很高,并且需求重新定位,也就是为这些品牌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乐华的失败原因不能简单归咎品牌层面的原因,导火索是企业渠道模式突发性的改革,而深层面的原因是乐华在产品研发、人才队伍、管理模式等方面的不足。相反,TCL在相对于乐华上述问题方面是具有比较优势的,TCL完全可以通过人才的输入、资本的注入以及管理模式的导入盘活与拯救乐华。当然这是需要成本的投入,但相比较TCL在战略层面的规划目标与品牌结构方面的发展方向而言,这种成本是值得投入的。可以说,乐华这种战略业务之所以在TCL产生,首先是这项业务单元存在战术价值,并且符合了TCL在品牌结构方面的长远规划。

另外,关于品牌的负面影响折射到品牌所带来的后续性破坏。一个品牌负面影响是否会被折射,不是看行业人事与知情媒体的了解,而是消费者对负面信息的感知与认可。就乐华来讲,TCL明显将其定位于农村型市场,属于一个低端品牌,这部分消费者由于信息的封闭性,负面影响对这一群体的传播面有多广、有多大,不能凭我们自己的感觉来分析与评判。另外,即使乐华负面影响有所折射,毕竟一个品牌价值的构成是多元化的(乐华这一品牌仍具有一定的品牌价值),完全可以对品牌联想方面的重塑策略来调整品牌形象,改变消费者和公众的旧有认知和联想。这是一个企业的品牌策略调整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的操作性来讲,是可行的。

篇6

关键词:旅行社品牌 酒店品牌 品牌策略

一、背景介绍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亚洲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国,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强劲势头。然而,我国的旅行社与酒店在经营方面依然存在竞争力弱、经济效益差等问题。截至2012年末,全国共有星级酒店11367家,旅行社24944家。酒店和旅行社数量多,行业之间竞争激烈。就旅行社而言,青旅、康辉等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与美国运通、日本交通公社相比,仍有巨大差距。就酒店而言,虽然有如家、七天等经济型酒店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但国内尚未出现类似于希尔顿、雅高等知名度高、规模大的酒店管理集团。以下通过对现有关于酒店与旅行社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对酒店与旅行社品牌经营中存在问题及其相应经营策略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为我国酒店与旅行社应对来自市场、技术等方面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品牌经营提供理论上的借鉴与指导。

二、国内旅行社品牌策略

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体现,品牌将成为企业重要的识别标志。可以这么说,消费者在选择时,并不那么看重产品或服务所能给他们提供的功能性价值,更多地取决于他们选择产品或服务前对企业的评价。通过对研究旅行社品牌相关的文献进行搜集与整理,发现旅行社品牌经营中存在以下问题:(1)品牌经营理念不成熟;(2)不能形成规模效益;(3)消费者对品牌认知程度低;(4)对内部管理强化品牌的认识不到位;(6)品牌缺乏科学性与长远性。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进行旅行社品牌的塑造与管理:(1)实行品牌经理制;(2)完善分工体系,优化自身组织结构,实现规模效应;(3)抓创新,突出自身品牌优势;(4)重视员工素质,培养忠诚员工。通过对旅行社品牌策略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创新、员工忠诚是进行旅行社品牌塑造与管理的关键因素。此外,诚信在旅行社品牌塑造与维护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国内酒店品牌策略

酒店进行品牌的打造与管理,有利于其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通过品牌的塑造,提高酒店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使酒店拥有更加稳定和广泛的客源。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搜集与整理,可以发现我国酒店在品牌的打造与管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品牌定位不清晰,特征不明显;(2)品牌营销投入过少,缺少营销网络;(3)品牌意识不强,缺乏创新;(4)人才匮乏,产品与服务缺乏特色;(5)国际酒店品牌的冲击。综上所述,由于我国酒店在品牌的塑造与管理方面,品牌意识不清晰、品牌定位不准、人才匮乏、产品与服务缺少特色是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学者们提出了相应的品牌经营策略:(1)积极进行品牌传播,实现品牌认同;(2)重视人才培养;(3)加强企业的市场化与企业化进程;(4)经营模式连锁化,扩大规模;(5)健全与完善酒店的各项制度;(6)维护好顾客关系。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提出酒店可以利用亲情来进行品牌的打造,积极参与节能环保与社会公益也有利于酒店品牌的塑造与维护。

四、国内旅行社与酒店品牌策略比较分析

无论是对于酒店还是旅行社,在其品牌经营过程中,品牌意识淡薄且不清晰是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品牌意识不清晰,对于品牌没有准确的认识与理解,导致对于自身定位不准,缺少必要的资金投入,品牌创新力度不够,品牌雷同化现象严重。最为关键的问题是,缺乏相应的管理人才,对于服务和产品的创新化与个性化难以实现。由于旅行社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缺乏相应的政府监管,旅行社市场呈现“小、散、乱、差”的局面,一些中小旅行社为了谋取短期利益,不顾行业发展前景,以低价招揽旅游团,依靠购物获得高回扣来赢利,市场竞争无序。由于这些中小企业品牌经营意识淡薄,不但造成旅行社市场竞争的过度与无序,也使得一些有心进行品牌建设的旅行社有心无力。

针对酒店与旅行社品牌经营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学者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关于酒店与旅行社品牌策略的相同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要在观念上做出改变;第二,重视人才的培育。不管对于旅行社,还是对于酒店来说,人才在品牌的经营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三,重视产品与服务;第四,加强推广宣传,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旅行社要不断优化自身组织结构,降低运营成本,给游客以良好的企业形象。加强对旅行社行业的管理与整治,一方面要加强对旅行社开发线路的专利保护,另一方面,旅行社员工在工作中应该强化自身的法律意识,合理规范操作。酒店方面,在进行品牌经营时,通过对目标顾客进行市场细分,来进行市场定位。

五、 启示

综上所述,无论酒店还是旅行社在品牌经营的过程中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共性也有个性。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解决对策。通过对以上酒店与旅行社品牌经营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启示:首先,酒店与旅行社的品牌经营需要互联网思维。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已经反客为主,拥有了消费的主动权。因此,要求企业专注于消费者,专注于产品与服务的极致,并且用优秀的社会化媒体进行营销。酒店与旅行社在品牌营销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消费者的体验,通过体验营销来增加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其次,品牌经营需要从内部与外部全面展开。无论是酒店还是旅行社在品牌经营过程中都存在着品牌意识淡薄、缺乏对品牌科学的认识,对品牌营销与管理投入人、财、物等资源过少,导致品牌建设力度不够。品牌经营要从内部外部全面展开,才能取得成效。最后,员工在品牌经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很多酒店与旅行社在经营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市场的开发,却忽视了对内部员工的培养,没有认识到员工在品牌经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旅行社和酒店在秉承“顾客是上帝”的同时也要有“员工第一”的理念,通过薪酬制度改革,使员工看到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重视对员工个人素质的培养,使员工真诚地为顾客服务,忠心地为企业工作。

参考文献:

[1]邹红霞.我国旅行社品牌经营战略探讨[J]经济地理,2004,06:865-868.

[2]范晓明.关于旅行社品牌塑造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9:188-181.

[3]张婷,龙斌.对我国旅行社品牌经营管理模式的探讨[J]桂林旅游高中专科学校学报,2004,06:63-67.

[4]许广路.国内旅行社品牌化道路探析[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3:26-28.

作者简介:

张冬,女,汉,河南驻马店,1989年12月,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

篇7

几年前,当时佳洁士面临全球宿敌高露洁和联合利华收购的中华牙膏围攻,经过左亮营销咨询项目团队的研究和讨论,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佳洁士已经树立了鲜明的高端品牌形象,在部分的消费者心中已经成为牙膏的代名词,然而高昂的价格阻止了一些低端消费者的购买。而竞争对手正是运用这一软肋对佳洁士发动了围攻。有介于此,佳洁士何不将计就计,也推出低价产品呢?经过多次讨论,项目小组决定采取在同一品牌下推出两个不同价位的产品线的策略。这一举措几乎全盘否定了特劳特的定位理论、也与品牌理论背道而驰,甫一提出即刻遭到众多人的反对!要知道佳洁士在当时的牙膏市场是属于中高端品牌,与低端的国产牙膏品牌有着截然不同的定位。按照定位理论和品牌营销理论的惯常思维,如果采用这样的策略可能导致消费者混淆佳洁士的中高端品牌定位,变得模糊不清。但是,项目小组经过左亮营销咨询独有的cclm品牌模型分析结果认为:佳洁士已经成为消费者心中的牙膏代名词,品牌忠诚度高;而作为日化用品,消费者的消费粘度比较高,此时作为日用消费品的佳洁士从高端向低端渗透绝不影响原有消费者的购买。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作为宝洁的品牌决策者——熊青云女士也极其认同这一观点,觉得这是战胜竞争对手唯一有效的方法,并向高层决策者力荐!

经过慎重考虑,高层决策者最终同意了这一做法,并迅速付诸实施!让左亮营销咨询项目小组欣慰的是:凭借这一品牌策略,佳洁士的销售额迅速攀升,并以惊人的速度向更广阔的农村市场渗透,打破了农村市场增长缓慢的僵局。2004年,佳洁士一跃成为中国牙膏市场的第一品牌。这一品牌策略是全球品牌营销的首创。

佳洁士品牌保卫战役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在同一品牌下也能有不同价位的产品!各位看官,如果您有不同意见,可以上我的博客:blog.sina.com.cn/jameszuo跟我一起探讨。

篇8

但是更多的企业没有运用品牌战略,或者对品牌战略运用不当,或者误解了品牌的作用,在品牌战略的适用性和规划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本文首先提出对品牌战略的见解,简析品牌战略与品牌策略的不同,最后重点介绍品牌战略的适用性问题,希望能对品牌战略本身以及适用性问题的探讨在国内理论和企业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什么是真正的品牌战略

战略的本质是塑造出企业的核心专长,从而确保企业的长远发展。在科技高度发达、信息高速传播的今天,产品、技术及管理诀窍等容易被对手模仿,比较难成为核心专长,而品牌一旦树立,则不但有价值并且不可模仿,因为品牌是一种消费者认知,是一种心理感觉,这种认知和感觉不能被轻易模仿。

笔者认为,所谓品牌战略就是公司将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以获取差别利润与价值的企业经营战略。

1、品牌战略为“偏正结构”,品牌战略首先是战略,是许多企业总体战略构架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品牌没有上升到战略高度,则只能是策略而不是战略。

2、企业必须将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来打造,而品牌也的确能够发挥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如果品牌不可能成为某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则品牌同样难以上升到战略高度。

在一些行业和企业里,品牌明显符合核心竞争力的六大特征:

(1)、具有不可替代性。(品牌是一种消费者认知,是一种心理感觉,这种认知和感觉不能被轻易模仿)(2)、具有使企业持续盈利的能力。(品牌通过本身的附加值持续获取额外利润)(3)、处于企业各种能力中的核心地位。(对快速消费品等行业而言,品牌可处于各经营要素中的核心地位)(4)、系企业长期所积累,具有持续性和非偶然性特点。(品牌具有明显的积累性、持续性)(5)、具有延展力。(多数品牌可进行适当延伸)(6)、具有构建竞争壁垒的能力。(品牌作为消费者心理认知,由认知所搭建的品牌壁垒相对强大)

正因为品牌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特性,品牌的打造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公司作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性目标,并将之视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

3、品牌最终必须为企业获取长期的差别化利润。

品牌战略必须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根据价格定位不同,品牌可分为大众品牌和奢侈品品牌。大众品牌如可口可乐、娃哈哈、高露洁、强生,这些品牌价格定位适中,顾客群体广泛,有大量忠诚顾客高频次的购买,最终这些品牌通过顾客大量消费,导致企业规模化生产而获取规模效益,获取规模利润。

奢侈品牌如劳力士表、鳄鱼服饰、宝马轿车等,这些品牌附有地位、身份象征,有心理的附加价值,定位高档,产品的毛加率远远高于一般商品,因而这些奢侈品为企业带来的利润直接体现在产品高毛利率上。

无论是因大批量忠诚客户购买所带来的规模化效应的大众品牌,还是因附加有地位、身份等附加价值而高毛利定价的奢侈品牌,最终均为企业获取了超一般水准的利润。

二、品牌战略与品牌策略的区别

根据本文对品牌战略的定义,企业的品牌上升到战略高度要具备核心竞争力特征等多种条件。而如果将品牌作为产品标识或者作为普通的品质承诺来理解,则品牌几乎适用于任何企业,此时企业运用的是品牌策略而不是品牌战略。

品牌策略是企业达成营销目标的一种方法与手段,是企业获得成功的基本策略之一,但不是获得成功的根本要素。正如各行各业对营销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一样,许多企越来越需要品牌策略。

在物质过剩和信息过剩的年代,品牌策略是企业参与竞争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品牌策略不但适用于消费品行业,同样适用于零售、批发、金融、文化、娱乐等行业,甚至同样适用于学校、医院、城市、政府等非赢利组织。这些行业/组织推行的品牌策略,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一般不能起到力挽狂澜的决定性作用,。

品牌策略只有上升到品牌战略的高度,真正将品牌塑造成消费者脑海中深刻的美好的认知,打造出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品牌核心竞争力,并最终带来差别利润,这才是品牌战略。

绝大多数行业和企业必须采用品牌策略,但是,许多行业和企业并不适用本文所定义的品牌战略――所谓品牌战略就是公司将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以获取差别利润与价值的企业经营战略。

要辨别一个企业运用的是品牌战略还是品牌策略,详见下表两者的区别。

品牌战略与品牌策略的不同:

项目品牌战略品牌策略

行业适用性消费品等特定行业很广,几乎所有行业

对公司的总体影响全局、长期、深远局部、短期、浅层次

是否构成竞争优势是核心竞争力,构成企业重要甚至是唯一的竞争优势属基本竞争力,构成营销的基础,企业核心竞争力源于产品、技术等其它方面

品牌负责人员精通品牌的总经理、副总经理产品经理、市场部经理

品牌管理组织的地位企业核心组织,领导营销部门甚至研发、设计等部门与销售部门并列,不能主导销售、研发等部门

品牌规划的重要性是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部分是营销策略中重要部分

三、品牌战略的行业适用性

品牌战略对一些企业塑造差异化和核心专长而言的确非常重要,但是品牌战略不是万能的,任何战略均有场合适用性问题,品牌战略也不例外。作为产品标识的品牌策略适用于绝大多数企业,但是要将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上升到企业经营战略高度,品牌战略在许多行业和企业并不适用,同时也有许多行业和企业非常适合采用品牌战略。

(一)、不适用品牌战略的行业与企业

1、大量的原材料,中间产品行业,面对组织市场的行业。比如能源产业中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建材产业中的木材、铝材、钢材等;化学产业中的一些有机物、添加剂;机械设备行业等等。

根据本文对品牌及品牌战略的定义与研究,品牌的安全感、身份感等属性是大量针对消费品产业的,品牌战略之所以可以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因为成功的品牌战略可成功的占据消费者的心灵。但大量的原材料及中间产品的顾客不是广泛的消费人群,而是团体及单位。团体及单位的购买行为非常理智,价格性能比是其决策的主要依据,品牌则是居从属地位、并不重要的购买决策因素。在这些原材料、中间产品行业中,如何降低成本,提高品质,最终提高产品本身的竞争力,才是企业管理者的决策重心。

2、一些消费者低关心度的,购买时能了解产品品质的消费品行业。比如袜子、圆珠笔、信笺、毛巾等日常消费品。品牌有品质保证、安全、价值实现等诸多对消费者带来利益的属性,但是对以上低价值的,消费者很容易把握产品品质的产品而言,品牌对购买者决策因素明显降低。根据一项“品牌意识”的调查报告(卡菲勒,1988年),袜子、圆珠笔等日常低价日用品,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并不注意产品品牌。

反之,如果这些产品的企业采用品牌战略,则很难获取竞争优势取得成功。例外情况是,如果一些企业将这些产品塑造成奢侈品品牌,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以满足使用者的自我表现价值,则这些小产品用样可适用品牌战略获取成功。比如圆珠笔中的派克笔,一直以来高价定位,产品的使用功能弱化,品牌的附加价值(身份、地位)很大,在高端人群中,取得巨大成功。但是后来,派克公司用同样品牌推出低档的派克笔,结果“派克”品牌形象大大受损,“派克”品牌的“身份、地位”附加价值降低;因为对圆珠笔等这一类低价值,易把握品质的商品而言,品牌一旦失去了“身份、地位”等满足内心的象征意义,则品牌不再是消费者购买时的主要考虑的因素。

3、一些零售批发、餐饮行业:零售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低成本采购,周到的服务,提供顾客所需的商品等方面,品牌形象的树立是果,不是因。世界零售排名第一第二的沃尔玛、家乐福,几乎从不刻意宣传品牌,广告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不到1%。餐饮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美味菜肴、服务、环境、价格等方面,需要品牌策略,但不是品牌战略,品牌在多数餐饮业里难以成为核心竞争力。

由于公司并购原因,2004年浙江第一超市品牌“家友”统一更名为在浙江尚无知名度的“世纪联华”品牌,更名前后销售数据对比表明,品牌更替对营业无任何影响。零售业态的品牌附加值很低,难以实施品牌战略。由于商标纠纷,杭州著名的“上岛咖啡”店招牌一夜之间换成全新的“两岸咖啡”,其营业额也没有什么变化。

4、一些资本力量薄弱、实力不强的中小消费品企业。品牌战略的终极目标是占据消费者的心灵,改变消费者的认知,这需要大量信息传播与告知。在如今信息泛滥的年代,将适当的信息传播到适当的消费者脑海的代价越来越高,以2004年11月18日央视黄金时间广告的投标为例,2004年的黄金段位广告招标总额高达53亿元,比2004年度上升21%,比2003年度上升了60%,这是大资本与大品牌的游戏。对一些中小消费品企业而言,品牌战略是暂时可望但不可用的梦想。如果超越企业本身的实力,用赌徒的心理(如去借钱打广告等现象)强行去实施品牌战略,最终的可能是全军覆灭。

品牌战略仅仅是企业获得核心专长,获取差别利润的战略之一,中小消费品企业仍可采用差异化营销获取竞争优势,比如:

(1)低价格优势。浙江义乌的轻工产品畅销全国及海外发展中国家,主要依赖其物美价廉优势。

(2)款式、造型、颜色等产品外观优势。对一些服装、玩具行业而言,除了奢侈品品牌可采用品牌战略外,更多的企业可以在款式、造型、颜色等方面打造产品竞争优势。

(3)通路垄断优势。对消费品产业而言,通路(渠道)的作用并不亚于品牌,没有良好的通路,不能给消费者带来购买的便利性,则品牌的购买行为难以实现。同样,如果一些中小企业避实,采用买断通路方面经营,对一些品牌进行终端拦截,同样可获取优势。在果冻行业,喜之郎是采用品牌战略获取成功的典型案例,但徐福记果冻采用“对一些重点卖场中租场卖散装果冻”的通路策略,同样获得巨大成功。(目前销售规模位居果冻行业的第五位)

(二) 、应该采用品牌战略的行业与企业

1、食品饮料、保健品药品等消费者对品质和安全高度关注的产品。

大众品牌伴随着消费者的不安全而产生。对食品饮料等商品而言,消费者在使用之前,无法感知产品的品质,既使在使用之后,除了口味口感能感知外,产品中的营养成分等仍无法感知,因为品牌所具有的品质安全、承诺等属性,消费者购买新产品时,品牌成为首选因素,而价格、包装等属于从属因素。1995年AC尼尔森在法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婴儿食品、茶、饮料、饼干、咖啡等食品饮料,国家级全球性品牌的集中度超过80%,其中婴儿食品的品牌集中度高达100%!这意味着对品质和安全极度关心的婴儿食品购买者而言,品牌是其唯一的首选因素。根据国内零点调查公司的调查,在饮料、方便面、奶粉等行业,全国性品牌的市场份额超过75%。

同样原因,保健品和药品的基本功能是提供健康和安全,事关顾客自身的健康和安全人生大事,品牌必然是这些顾客的首选因素之一。十余年来,太阳神、沈阳飞龙、三株、太太、万基、康富来、红桃K、脑白金、养生堂、等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品牌运作风生水起,有些企业到了品牌战略的高度(如太太、万基、康富来、养生堂、脑白金),企业获得明显的成功,有些企业仅视品牌为策略并受其它战略失误的连累(如太阳神、沈阳飞龙、三株),从此一蹶不振。

2、生产奢侈品的产业:

奢侈品的价格定位远远高于一般产品,其目标顾客针对社会中的富裕阶层。贵族阶层之所以选择宝马汽车、劳力士手表、夏奈尔服饰,品质仅是基础因素,而品牌所附加的“成功、地位、身份、荣誉、时尚”等心理的满足,才是购买的决定因素。奢侈品品牌针对的是社会定的狭小而富裕的人群,因而一般不通过普通的大众传媒扩大知名度,扩大大众消费来打造品牌。奢侈品品牌必须维护尊贵客户的利益,为他们创造出一种优越性和距离感。

3、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行业。

汽车、电脑、空调、摄像机等耐用消费品,由于价格占消费者收入的比例较高,顾

篇9

区域营销就是区域从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出发来塑造投资环境,并把整个投资环境像产品一样对外推销,来吸引投资者的投资、满足投资者需求的一系列与投资市场有关的活动的总和。所谓区域营销实际上是指两个过程:一是指区域营销者在经营区域时,将区域看做市场导向型的企业,向企业家一样将区域作为一个产品,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特定的目标市场,并针对目标市场进行创造包装和行销过程;二是区域政府或区域联盟以及各种区域利益相关者在市场营销理论的指导下,创造并提供有价值的“区域产品”,利用市场营销理念和方法将整个区域进行企业化,产品化经营,整合区域内的各种资源,满足“区域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从而最大限的地实现区域增值的一种社会活动和管理过程。这一概念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内容:(1)区域营销既有企业的特点,也具备有一些政府管理的特征;(2)指出了区域营销者是区域政府或政府联盟以及各种区域利益相关者;(3)指出了区域营销实际上是市场营销理论和方法在区域发展中的应用,区域完全可以利用企业市场营销理论和方法,结合区域特点并整合区域内的各种资源来开展各种营销活动;(4)指出了区域营销的实质是将整个区域进行企业化、品牌化经营,从而吸引和满足各类目标客户的需求和愿望;(5)区域营销的目的是为了树立区域独特的形象,提高区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区域增值,从而提升区域竞争力。

二、关于区域营销策略的研究

目前,关于区域营销策略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研究认识:

1、认为区域营销策略必须实施品牌化工程,而区域营销中实施品牌工程的基本目标是“取得各个相关要素的最大优化与最佳整合”。品牌特性的确定是品牌成败的关键,树立城市品牌独特性的方法为:“即按照唯一性、排他性和权威性的原则,找到城市的个性、资源理念,根据地理环境、现实条件、功能性质、历史文化以及区域的经济联系等特点进行规划,并注意保护文化传统、地方特色,提炼独特的、真正有价值的品牌。”

2、认为根据不同类型和性质的城市在国际、国内所发挥的政治、经济或文化的作用,以及城市自身的个性特点,可将城市的品牌氛围以下主要类型:政治型城市品牌、旅游型城市品牌。并指出了我国当前城市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品牌塑造的途径。

3、强调区域营销品牌化策略会到来长期的外溢效应、良好的品牌效应为他们通向成功提供了捷径。认为由政府实施的品牌化策略能够“提升众多中小企业基于特殊能力和专业性的区域形象,拓宽他们的产品销路,增强他们的行动信心,使他们积极有效地去参与市场竞争”。从这一角度看,由政府来实施品牌化策略对于产业群的健康成长也是十分必要的。

4、提出了城市营销战略的制定、实施及调整思路。认为区域营销战略包括“明确城市产品、城市营销策划以及制定系统的营销组合策略”。区域营销策略的实施不但要从规划入手,还要成立一个专门负责区域营销的机构。营销策略要做好营销市场目标化、城市建设市场化、投资环境最优化、核心产业集聚化、城市形象品牌五个方面的工作。综合目前的研究状况,我们可以看出:区域营销策略是指一个区域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用营销的方式来运作管理区域的总体设想和规则。在实施区域营销策略战略时,应注意对营销活动进行控制,定期进行绩效评估,动态地调整营销策略,以保证区域营销策略的有效性和目的性。

三、区域营销的策略

(一)区域产品策略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极•尼克尔斯指出:“产品可以是一个人、一个地方、一种思想、一种是在的物品、一种服务、一项政府的规划、一个慈善机构、一种福利事业、或者任何其他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他人的事物”。一般来说,区域营销产品分为两大类:公共产品和营销产品。公共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土地及水、矿藏等资源的开发权、城市基础设施及交通设施的开发经营权、城市公共事业的经营权、特殊行业的特许经营权。由于自然资源秉赋、人力资源、历史渊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限制,同一区域内不同具体“产品”以及不同区域内同一具体“产品”的素质以及未来发展前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决定着,区域营销的产品定位。在进行营销定位时,有些区域借助区域的整体产品进行定位。例如,过去几年,中国有多个城市提出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按照城市学者马阳的观点,“国际大都市”应该是区域中心、移民之城、会展之城、组织之城、服务之城、创业与人居之城、传媒之城与文明之城”。可以说,“国际化大都市的营销定位为城市营销的“整体产品”提出了要求和发展目标。而有些区域则可以借助本区域内有明显竞争优势的某类具体产进行营销定位。例如,洛阳借助其“九朝古都”的历史地位主推历史产品吸引旅游访客。当然,确定区域营销的助推产品必须是建立在全方位的营销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区域营销者要充分考虑区域产品的实际现状、竞争状况、目标顾客状况以及营销环境等因素,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找出面临的威胁和机会,从实际出发,用战略眼光对区域“产品”进行合理定位。

(二)区域品牌策略

区域品牌策略包括两层意思:其一:产品品牌区域化,即实施区域产品品牌策略。该策略的含义是扶持和促进区域内品牌的创立和发展,通过提高区内品牌的竞争力来提高区域的竞争力,进而借助区域产品形象的提升达到提升区域整体形象的目的。其二,区域形象品牌化,即实施区域整体品牌策略。该策略的含义是为区域的整体形象树立一个品牌,把区域作为一个品牌来经营,以品牌的来参与市场竞争,在树立区域整体品牌的同时,为区域的产品创造区域品牌形象,即将区域的产品品牌与区域的形象品牌结合,达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1、区域产品品牌策略

实施区域产品品牌策略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促进区域营销的一大助力。一个产品一旦成功地创立了自己的品牌,那么这个品牌所代表的就不单单是产品本身,它同时代表了一个企业、一个行业,最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一个区域,成为区域经济水平和形象的一部分。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人们常说的“云烟川酒”,“云”就是指云南,之所以有这么一说,就是因为云南拥有著名的香烟品牌红塔山、云烟;而“川”则是指四川,也是因为四川出产名酒五粮液、泸州老窖的缘故。可见,区域内知名的产品品牌不仅是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还是区域传递给外界的一张名片,代表着区域的脸面。

2、区域整体品牌策略

品牌被消费者视为产品的一个中要做组成部分,有魅力的品牌可以使消费者产生心理偏好,因此品牌能够增加产品的价值。实际上,当我们将区域当做一个整体来营销时,区域的名称就成为了区域的品牌,被看做区域这个产品的组成部分。如果区域产品的品牌策略是为区域产品创造知名品牌,该策略的关键是区域产品,那么将区域作为一个品牌来营销,区域的整体形象就成了品牌的载体。区域的整体形象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单区域的品牌却有一定的属性。这个属性也就是区域最具优势的资源。这个资源可能是区域的优势产业,也可能是区域的自然或人文化境。可见该策略的关键是要给区域打造一个良好的区域整体形象,整合区域资源,突出区域优势,扬长避短,增强区域的市场竞争力,并以此作为区域品牌营销的立足点区域某些方面的优势一旦变成市场竞争力,区域的品牌就有了支点。区域形象是区域品牌的载体,随着区域整体形象的提升,区域也会逐渐成为一个名牌区域,从而又反过来促进本区域的发展。

(三)区域促销策略

区域通过各种方式和目标市场之间双向传递信息,以启发、推动和创造对企业产品的需求,并引起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的综合活动。通过促销,提供信息,使顾客了解区域产品有哪些特点,倒什么地方购买,购买的条件是什么等,从而引起顾客注意激发其购买欲望,为实现和扩大销售做好舆论准备;强化区域形象,尤其是通过对名、优特产品的宣传,更能促使顾客对区域产品及区域本身产生好感,从而培养和提高“品牌忠诚度”,巩固和扩大市场占有率,一般的促销策略分为人员推销、公共关系、营业推广及广告等,区域应对促销策略进行适当选择,综合使用以求达到最好的促销效果。在促销过程中可以采取推式策略、拉式策略、推拉结合策略。推式策略是指利用推销人员与中间商促销,将区域产品推入渠道的策略。推式策略风险小,推销周期短,资金回收快,但其前提条件是须有中间商的公式和配合,拉式策略是区域针对最终消费者展开广告攻势,把产品信息介绍给目标市场的消费者,使人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形成急切的市场需求,然后拉引中间商纷纷要求经销这种产品;推拉结合策略是把上述两种策略配合起来运用,在向中间商进行大力促销的同时,通过广告刺激市场需求。

(四)区域定价策略

产品价格的杠杆作用,一方面表现在其对一个区域市场消费品类的宏观调控,影响区域市场中的产品结构构成以及品类消费潮流;另一方面表现在对市场消费的拉动和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促成阶段的消费高峰和消费低谷,也就是说,当我们需要为一个新产品定价的时候,既要考虑产品的成本,又要考虑综合的市场因素,利用好价格的杠杆作用,营造良好的消费气氛,促进消费,刺激消费,培养潜在消费群。并借此提高销量,扩大市场份额,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菲利普•科特勒说:“从最狭隘的角度来说,价格是对产品和服务所收取的金钱。较广义地说价格是指消费者用来交换拥有和使用产品或服务利益的全部价值量。”所以,为产品妥善定价,既能体现企业决策与市场实际的契合程度,又能体现一个企业或者产品对一个区域的掌控程度,不仅关乎企业的利润目标能否实现,同时也决定产品在市场上的表现。

1、高价策略也叫撇脂定价法

新产品上市之初,将价格定得较高,短期内获取厚利,尽快回收投资。这种方法适合需求弹性较小的细分市场,其优点:(1)新产品上市,顾客对其无理性认识,利用较高价格可以提高身价,适合顾客求新心理,有助于开拓市场;(2)主动性大,产品进入成熟期后,价格可分阶段逐步下降,有利于吸引新的购买者;(3)价格高,限制需求量过于迅速增加,使其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缺点是:获利大,不利于扩大市场,并很快招来竞争者,会迫使价格下降,好景不长。

篇10

“阿福凉茶”是台州地区新涌现的饮料品牌。随着台州方言新闻《阿福讲白搭》的热播,该节目主持人阿福成为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最贴近老百姓的大众平民明星。该公司看好凉茶市场,就邀请阿福做形象代言人顺势推出了“阿福凉茶”。该品牌定位于“台州人自己的凉茶”、“福气到,火气消”,传递一种台州情结、“福”文化以及降火气的功效,容易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在此基础上,该公司通过拉环抽奖方式以及借助报纸等媒体进行促销,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经不完全统计,2007年该产品实现每月销售20万箱,在台州地区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6%。目前,该产品是采取跟随模仿策略,其口味、配方和销售手段基本与在台州地区热销的“王老吉”十分相似。

笔者认为,就目前“阿福凉茶”的品牌策略而言,存在如下弊端:

1)作为“凉茶”行业的新秀,按产品周期理论,“阿福凉茶”现处于导入期,将品牌定位于台州区域,有其策略的合理性,但从长远来看,其品牌定位的范围还是过于狭隘,不利于产品跨区域销售,限制企业做大做强。

2)“凉茶”的品牌定位重蹈了早期“王老吉”的覆辙,使“阿福凉茶”很难走出台州,在全国范围推广,因为在两广以外,人们并没有凉茶的概念,而且,内地的消费者“降火”的需求已经被填补,大多是通过服用牛黄解毒片之类的药物来解决。

3)以“凉茶”推广,会限制产品的销量。因为“凉茶”给消费者传递的是一种降火气的“药效”,而“是药三分毒”,不宜多喝,且会缩小产品的目标消费群。

4)直接与竞争对手“王老吉”发生正面冲突,因为“王老吉”的身份是“凉茶始祖”,具有神秘中草药配方和175 年的历史等优势,显然“阿福凉茶”无论是在品牌影响力上还是在“凉茶”行业的权威性上,都无法与竞争对手“王老吉”抗衡,容易受制于竞争对手的打压。

随着市场竞争白热化,产品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要让消费者在众多相差无几的同类产品中记住并选购“阿福凉茶”,就必须在消费者心中创造出一种心理差异的优势。而市场竞争环境、消费环境以及政策等诸多因素都不断变化,始终如一的定位虽然能够保证企业资源的延续性,但如果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况且“阿福凉茶”先前的品牌定位存在不准确,因此必须重新对“阿福凉茶”进行品牌定位和品牌策略的调整。

根据笔者对“阿福凉茶”的了解和研究,考虑“阿福凉茶”品牌未来的发展,笔者拟订了一套“阿福凉茶”品牌策略。

1)明确“阿福凉茶”品牌定位,强调是一种草本植物功能性饮料,并非真正药理中所谓的“凉茶”,竞争对手是其他饮料,同时,需要调整产品的名称,考虑将“阿福凉茶”改成“阿福”,以消除消费者认知中对“阿福凉茶”理解的误区。

2)通过了解消费者的认知,提出与竞争者(比如“王老吉”)不同的主张,强调“阿福”既具有预防上火的功能,又具有预防湿气的功能,目的是为了与竞争对手“王老吉”形成产品功能上的差异,符合台州人实际情况。因为在台州夏季暑热较为明显,且湿气也比较重,但目前台州市场上的凉茶饮料偏向于防火去热,忽略了祛湿,所以“阿福”可以通过这个品牌策略在产品导入期,在激烈的饮料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体现其独特的价值。同时也为了使品牌定位顺应消费者的认知而不能与之冲突。因为“怕上火,喝王老吉”已经在消费者的认知中根深蒂固了,作为行业新秀,“阿福”几乎不可改变消费者的这种认知。

3)做深“福”文化。“福”文化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民俗文化,它所折射出的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活观念及价值观,一个“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所以建议放大突出“阿福”饮料标签中的“福”字,这样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另一方面可以向消费者传递一种“喝阿福饮料,福星高照”的消费理念,以及该产品是适合各种喜气场合的最佳饮品。

4)明确了“阿福”品牌要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定位,接下来就是要推广“阿福”品牌,让它真正地进入人心,让大家都知道品牌的定位,从而持久、有力地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建议将“阿福”饮料推广主题制定为“喝阿福饮料,防火御湿,福星高照”,在传播上尽量凸现“阿福”作为饮料的性质。在广告宣传中,一方面“阿福”饮料需要以轻松、欢快、健康的形象在充满福气、喜气的场合出现,强调正面宣传,避免出现对症下药式的负面诉求,从而把“阿福”和“传统凉茶”区分开来。另一方面,打好“阿福”名人效应这张牌。“阿福”的名气源于方言新闻节目《阿福讲白搭》,而该节目主要特色在于用方言播新闻,比较贴近老百姓。借助主播“阿福”代言,一方面可以迅速地使台州地区的消费者认知“阿福”品牌;另一方面可以突出“阿福”饮料的情感主题,即“台州人自己的饮料”,以激发消费者的情感性购买动机,促使消费者最终作出期望的行为反应,以实际行动购买产品。

5)为更好地唤起消费者的需求,建议电视广告选用消费者认为日常生活中最易上火以及充满福气、喜气的场景,在场景中纷纷畅饮“阿福”饮料。结合不同年龄段的人陈述“喝阿福饮料,福气”、“喝阿福饮料,喜气”、“喝阿福饮料,防火”、“喝阿福饮料,御湿”,促使消费者在充满福气、喜气的的场合或者是在吃火锅、烧烤时,自然联想到“阿福”饮料,从而导致购买。同时,考虑制作两套不同的电视广告,一套广告由主播“阿福”代言,电视媒体选择在原有销售区域的强势媒体,另一套广告可以锁定省级或者是全国性的强势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