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控制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24 17:47: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病虫害控制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病虫害控制方案

篇1

关键词:蔬菜病虫害;质量安全;行政管理;技术;认知

蔬菜是我国除粮食作物外栽培面积最广、经济地位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其总产值已超过粮食作物,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15%,蔬菜产业的发展对于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四川省是我国重要的蔬菜生产大省之一,据农业部2013年统计,四川省蔬菜播种面积达127.6万hm2,总产量3910.7万t,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居全国第6位和第5位。20世纪70年末伊始,生产结构调整,蔬菜病虫害危害的途径和发生的场所、方式多样化,危害程度逐年加重,总体呈现发生频繁、蔓延迅速,造成育成品种抗病性减弱、病虫害抗药性增强。近年来,蔬菜病虫害危害已成为限制四川省蔬菜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每年发生面积几十万公顷,造成的损失上数十亿元,蔬菜病虫害危害日益严重,随之引起的产业安全、食品质量安全、环境安全、生命安全,乃至于等问题需引起警惕。探究溯源,研究蔬菜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解析、归类,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解决、监管和评估措施,利于“三农”、城市、环境、社会等的可持续良性发展。

1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蔬菜生产目前以集约化与中小户并存的种植格局,主要在行政管理、技术、认知等方面影响着蔬菜病虫害防控与质量安全。在行政管理层面主要存在生产过程控制、施药后监管、新技术、标准与规范推广3方面问题。首先,对蔬菜生产全过程中各个环节难以完全控制;其次,施药过后残留的农药包装袋、残留药液、清洗器械液体等随处倾倒,残留于土壤和水流中,造成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给人畜、环境等造成了严重隐患;最后,每年颁布的国家、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规范以及科技进步奖等的具体内容,很难免费获取或分散零散,不易获取,有些从网上下载还需收取费用,不利于新技术和标准的推广使用。在技术层面主要存在病虫害的准确诊断、科学用药、精准施药与绿色防控新技术储备较少等3方面问题。首先,蔬菜病虫害种类繁多,目前中国有2000多种,且新病虫害不断涌现,给生产上诊断带来了困难;如2015年8月彭州市丹景山镇大面积发生的莴笋新病害给当地造成了极大损失,当地村民不断到市政府求助和要求解决,彭州市政府现正组织相关科研力量研究解决。其次,由于农药品种多和施药技术复杂,在生产中盲目用药、违禁用药、滥用药时常发生,不仅无法达到预期防治效果,而且增加了生产成本和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等诸多问题,无法做到科学用药和精准施药。最后,绿色防控新技术的储备不够。“三诱”技术、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等防控措施在技术上要求比较复杂和成本较高,且技术储备较为有限,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的面积较为有限。在认知层面主要存在安全生产间隔期和绿色防控意识不够。首先,依据不同的药剂施药后间隔特定要求的时间才能采摘果实,而生产中随时施药随时采摘现象常有发生。其次,田间实际应用的全生育期轻简化绿色防控措施比例不高,且绿色防控的意识缺乏。

2解决问题的建议

篇2

摘要通过对桂阳县烟草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现状进行阐述,总结了其取得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对策,为桂阳县烟草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的持续、健康及深层次开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烟草病虫害;统防统治;现状;经验;发展对策;湖南桂阳

自2004年以来,湖南省桂阳县烟草公司按省、市公司要求,对全县烟草病虫害开展了统防统治工作,形成了统防统治网络系统,组建了防治专业队伍,取得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近两年,在各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密切配合下,桂阳县烟草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开展得更是有声有色,为打造“桂阳金叶”品牌,提高桂阳烟叶质量,全面实现“优质、适产、高效、生态”生产奠定了基础,成绩显著。

1烟草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现状

1.1明确了桂阳县烟草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的必要性

未实施统防统治前,桂阳县烟草病虫害发生数量大,危害损失也大。如就烟草苗床期来讲,因烟草猝倒病发病株率都在10%以上,造成大量烟苗死亡。就大田期烟草普通花叶病来讲,因不注意卫生措施,中后期特别是打顶抹荪常常造成该病的人为传播,发病株率有的高达80%以上。同时,未实施统防统治前,烟农在防治烟草病虫害使用农药过程中有“五多四不、二性一高”,即农药用量多、错用滥用多、残毒多、中毒事故多、农药成本多;不会识别病虫杂草、不懂农药的基本知识、不会进行预测预报、不讲防治策略;盲目性、被动性、高浓度[1-2]。采用统防统治防治烟草病虫害势在必行。

1.2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提出了具体要求

烟草病虫草害统防统治就是要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栽培防病为前提,减少病害传染或切断传染途径,采取综合措施提高烟株本身的抗病性,达到降低农药残留,提高烟叶质量,把病、虫、草害控制在经济域值水平之下为目的,确保烟叶生产安全,确保烟叶质量安全,确保烟农健康安全,确保农业环境安全[2-4]。桂阳县烟草分公司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聘请桂阳县农业局专业技术人员,并结合全县病虫草害发生特点及往年病虫草害发生情况,制定了《桂阳县烟草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实施方案》《桂阳县烟草病虫草害统防统治技术实施方案》《桂阳县烟草统防统治工作实施细则》。成立了统防统治工作领导小组,对烟草生产全过程中各时期的主要病虫草害的控防措施及人力、物力等方面做好了充分准备工作。并对统防统治区要求: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2%以内;烟叶农残不超过最高限量标准,符合卷烟企业要求;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果。降低防治费用300元/hm2左右,增加产值1 500元/hm2以上。

1.3落实措施,取得一定成效

桂阳县烟草病虫害统防统治从2004起步,开始是以示范区的方式进行,近两年发展到统防统治面积达1.33万hm2左右。且各烟草站根据县公司制定的烟草病虫草害统防统治技术方案、工作方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相应的方案。建立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体系,组建了防治专业队伍,全面推行统一供药、统一配制、统一施用农药。病虫草害的统防统治关键在于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杜绝使用剧毒农药、有残留的药剂,积极采取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如引进和推广蚜茧蜂防虫技术、频震杀蛾灯等。同时,要讲究田间卫生,修建消毒池,把带病的烟株或病原等投入池中集中销毁。由于烟草病虫害统防统治是在防治病虫害的最佳时期施药,同时采用较先进的防治技术和机械,从而大大提高防治效果。据近年来对防治效果的调查,病虫害统防统治田块的防效达到90%~98%,而常规防治田块的防效只有60%~80%,同时由于每户都在同一时期防治,减少了相邻田块病虫害的相互传播。由于烟草病虫害统防统治采取药剂混配的方式,对烟草同时发生的多种病虫进行统一防治,改变了原来一虫(病)一防的防治方法,减少了重复用药现象的发生,减少了防治次数和用工,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由于防治效果的提高,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节约了农药成本。避免烟农滥用药,降低了农药残留。在统防区,平均比过去非统防时期减少用药次数37.5次/hm2,减少施药量2 250 mL/hm2。在病虫草害统防统治工作中由于采用科学的农药配方和先进的施药技术,同时在病虫草害统防统治工作中加大了物理机械防治和生物防治力度(如继续抓好频振式杀虫灯的推广应用和生物农药的使用),降低了农药使用量,提高了农药的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田间天敌数量明显上升[5]。

2取得的工作经验

2.1做好宣传培训工作,深入田间调查,准确预报

对统防区防治专业队伍开展培训,使他们掌握烟草统防技术,提高统防业务水平,指导烟农防治病虫害;对烟农开展技术培训,使烟农能掌握常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防治适期和防治方法。县公司每年对烟站技术人员培训共4期,100余次,1万人次参加,在统防区烟站技术人员利用“金叶夜校”对农民每15 d培训1次,全县共1 500期次,10多万人次参加。每年县公司要发放各类病虫草害统防资料11期,35万多份,出墙报12期次,共1.1万块次,做到及时将包括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的烟草培植技术宣传到千家万户,入户率达95%以上。根据湖南省烟草专卖局湘烟叶〔2004〕26号等文件精神,县公司成立了针对烟草病虫草害的专业测报队伍,主要力量是聘请的农业局专业技术人员来抓,并制定《桂阳县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方案》,掌握烟草病虫草害发生动态,达到预报准确的目的[6-7]。中、长期预报准确率达95%以上,短期预报准确率达98%以上。深入田间认真调查,及时准确预报,且每年由县农业局共印发《病虫情报》《病虫警报》,每期印数4 000份以上,为指导全县烟草病虫草害的大面积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2.2统一施药防治病虫害

近年来,统防统治加大并加强了烤烟苗床烟苗的病虫草害防治,达到了培育无病壮苗的目的[8]。如育苗大棚消毒;漂浮盘消毒;剪叶工具消毒;洗手池和足底消毒池的设立;漂浮育苗卫生管理制度;加强水分管理,防止盐害;每次剪叶前3 d和移栽前3 d,要叶面喷施毒消900倍液各1次,预防烟草花叶病的发生危害。每次剪叶后1 d,要叶面喷施200 U硫酸链霉素1次,以预防烟草野火病的发生危害。特别是对烟草猝倒病为主的真菌性病害必须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叶面喷施保护[9]。

篇3

[关键词] 小麦病虫害 防治误区 综合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089-01

小麦病虫害防治误区对于小麦种植业而言会产生抑制性影响,难以提升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效率,基于此,小麦种植业管理部门必须针对病虫害防治误区的分析,积极应用综合防治技术开展防治工作,提升其工作质量。

1 小麦病虫害防治误区分析

小麦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误区主要包括防治时间方面、药剂选择方面等,影响着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小麦病虫害防治时间误区分析。在小麦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需要掌握最佳的防治时间,在科学合理的时间之内开展小麦病虫害防治活动。但是,目前部分区域在小麦病虫害防治时间选择方面,还存在较多难以解决的问题,首先,农户对于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而言,缺乏足够的认识,不能根据小麦病虫害特点等把握防治时间,经常会出现防治时间过早或是过晚的现象,影响着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例如:小麦纹枯病是在每年立春之后出现的,因此,在立春时期就要对其进行防治,然而,此类病害在小麦生长中的潜伏时间比较长,农户很难发现此类疾病,部分农户为了减少病虫害防治成本,不对其进行防治,错过了最佳的防治时间。其次,部分农户为了提升防治效率,过早施加病虫害防治药物,或是没有全面考虑小麦病虫害与其天敌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对小麦病虫害防治,甚至会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影响着小麦的正常生长。

第二,小麦病虫害防治方法误区分析。对于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方法而言,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气候特点与温度情况等,针对每一种病虫害发病时期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升病虫害防治质量。然而,部分农户缺乏对病虫害的认识,例如:红蜘蛛等,在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时候,无法使用相应药物防治病虫害,导致病虫害防治成本提升,防治工作效率也有所下降[1]。

第三,小麦灌输误区分析。在小麦病虫害防治中,灌水量的多少也影响着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如果小麦田地中积水量过多,就会导致小麦植株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不利于防治小麦病虫害。如果小麦灌水量过少,就会导致小麦生长效率降低,难以提升小麦的发展有效性[2]。

2 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分析

在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中,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积极应用各类综合防治技术,提升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效率与质量。具体技术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2.1 播种前期防治技术

首先,在小麦播种之前,一定要对前期的麦茬进行清除处理,消灭麦田中的杂草与麦苗,有效减少麦田中的细菌数量。其次,农户应该在播种之前,对小麦田地进行综合考察,区分其等级,科学选择小麦品种,以便于根据麦田特点等提升品种的质量,对于一些容易感染病虫害的田地而言,必须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麦田品种,逐渐优化小麦病虫害防治体系。最后,农户必须科学选择小麦播种时间与病虫害防治时间,对于小麦纹枯病多发的田地,要对其进行药物的喷洒,减少小麦病虫害发病效率,同时,小麦种植技术人员需要严格控制播种数量,科学设置小麦播种密度,为小米生长创建良好的田间环境[3]。

2.2 播种时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小麦播种时期,经常会出现一些地下虫,例如:金针虫等,在此过程中,农户要将预防工作为主,在小麦种子中添加一些化学药剂,减少病虫害对种子的破坏,提升病虫害的防治效率[4]。首先,病虫害防治人员需要科学选择化学药剂,根据病虫害种类选择化学药剂,针对性的用药。其次,在小麦种子发芽的时候,防治工作人员需要选择甲基异卵磷乳油等防治金针虫。最后,在播种小麦的时候,必须慎重处理小麦种子。

2.3 小麦返青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

在小麦返青阶段,容易出现的病虫害就是枯萎病与红蜘蛛等,对于小麦植株的生长而言会产生不利影响,难以提升小麦种植经济效益,因此,在此期间,小麦病虫害防治人员需要对枯萎病与红蜘蛛进行预防与治疗,把握小麦返青时间,提升病虫害防治质量。同时,农户要根据病虫害特点,制定针对性的防治制度,适当使用药物,合理控制药物剂量。

2.4 小麦灌溉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小麦灌溉期病虫害防治需要灌水的配合,在此阶段,很容易出现白粉病与白穗锈病,防治人员可以利用喷雾器喷洒药物开展预防工作,也可以在灌水过程中添加预防药物,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控制药物比例,同时,技术人员还要科学选择灌溉时间,提升灌溉工作质量。

2.5 小麦穗期管理技术

在小麦穗期,管理人员需要积极应用先进管理技术,提升穗期病虫害防治效率与质量。首先,小麦种植技术人员需要使用无毒或是低毒的药物开展防治工作,遵循高效防治的原则,提升防治工作质量。其次,小麦管理人员需要合理选择农药,根据相关规定科学预防小麦蚜虫与赤霉病,减少疾病的发生次数,同时,技术人员需要应用先进的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减少病虫害防治问题。最后,小麦病虫害防治人员需要根据小麦穗期实际生长特点,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提升小麦穗期管理工作质量,优化小麦穗期管理体系,增强其发展效果。同时,小麦种植技术人员需要创新技术应用方案,提升技术发展效率,优化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体系。

结语

小麦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制定完善的防治方案,创新病虫害防治方式与技术,合理控制病虫害防治时间,减少小麦病虫害的危害,提升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效率。

参考文献

[1]赵福军,胡文刚.小麦病虫害防治误区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北京农业,2015(24):50-51.

篇4

1 北方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特点

1.1 普遍性

林业病虫害问题在北方地区较为常见,北方气候相对干旱,季节性变化明显,使得北方林业病虫害的现象较为突出。北方林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病虫害问题,而且病虫害问题对北方林业生产的影响相对较大。在我国北方地区,林业病虫害范围较大,对林业经济影响较大,病虫害持续性较强,种类相对固定,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大。

1.2 规律性

北方病虫害与地方气候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在不同的季节会出现不同的病虫害现象。而且通过对北方病虫害的研究可以发现规律性的基本特征,加强对病虫害现象的研究工作,可以找出规律性的抗病虫害方法,从而有效降低病虫害问题的危害。例如,在我国河北地区,近年来更新造林的速度与质量不断提高,相应的病虫害研究也取得了较快发展,通过有效的人工穴状整理等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规模与传播速度。

1.3 规模性

我国北方地区的林业病虫害问题规模通常较大,但种类相对较为单一,在病虫害发生前往往有着明显特征,可以使用各种有效方式进行控制。特别是北方地区经过多年的林业生产发展,已经积累了大量应对规模性病虫害方法,形成了完整的病虫害防治策略,可以有效应对病虫害问题带来的损失。

2 北方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控制难度较大

我国北方地区林业面积较大,森林管理工作人员和资源相对有限,这就使得现有的技术装备还不能完全有效应对规模性的病虫害问题。由于北方地区病虫害分布的范围较大,因此,控制难度相对较高,仅凭有效的专业技术人员难以满足规模化开展病虫害控制工作的需求。要结合病虫害的分布规律,采用科学的措施进行防治。

2.2 缺乏有效的监控体系

北方地区的地域范围较广,林业资源分布的地域较广,山区条件也较为复杂。目前,还没能形成完善的林业病虫害监测体系,不能实现对林业数据的全面收集,因此,影响了北方地区林业资源病虫害的有效监测监控力度。而且我国北方地区林业病虫害爆发规模较大传播速度较快,这就使得北方病虫害的短时防控能力需要接受较大的考验。

2.3 防控技术手段落后

虽然北方地区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林业病虫害防控经验,但在林业病虫害防控投入方面还有待加强,需要不断更新先进的技术装备设施。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新增林业面积较大,林业防控的地域针对性较强,这就需要使用各种专业的防控设施,不断加强对新增林区的病虫害防控能力,注重发挥现有技术人员的普及教育和示范作用,全面构建有效的防控体系。

3 北方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体系

首先,建立明确的防控指挥体系,注重发挥各级林业部门、林业技术部门在病虫害防控方面的主体作用。其次,形成具体的防控制度,着力落实基层防控主体责任,基层农场要认真履行防控工作的职责。第三,全面加强相关数据的监测及收集工作,注重形成完善的数据监测和汇总上报的信息系统,注重根据数据信息进行疫情研判,从而提高预防北方林业病虫害问题的能力。例如,河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在全面整地造林的基础上,切实构建了完善的林业病防控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年度林业病防治工作的具体方案,注重在科学选苗、合理育苗、有效栽植的基础上全面加强林业管理,形成了林业行政责任追求制度,制定了林业质量管理办法等诸多文件。

3.2 提高科学防控工作水平

第一,加强农药的使用控制,注重科学的配置和使用。第二,加强必要的整地和种植管理,在林业生产的过程中有效落实好具体的防控措施,注重使用规范化的林业生产方式进行日常生产作业管理。第三,明确不同阶段的防控重点,采用针对性的防控技术进行具体防控,围绕北方干旱寒冷的气候情况,使用合理种植的方式加强林木资源的保护。例如,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十分注重提高林业种植和防病技术。在林业防病方面先后普及使用了合理密植、科学整地以及有效苗木运输处理的技术。注重在造林过程中不失水,使用容器苗造林和科学割灌等措施,同时注重使用防护沟以及浸根法科学护根。

篇5

1 加强队伍建设

健全的队伍是做好农业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工作的前提。我们要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农业病虫害测报防治体系。在设施农业比较集中的乡、镇要充实农技站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力量,选派专业基础扎实、敬业精神强、能吃苦耐劳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

2 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工作

准确监测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动态,是制订防治决策的重要依据。要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对常年发生的重大病虫害,开展定时、定点调查工作,及时准确把握发生动态;对偶发性病虫,要定期进行普查,了解发生情况。同时,依托农业部关于启动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方案,加强横向联系,了解和掌握乡、镇、场病虫害的发生状况,为准确预测当地的发生动态提供科学依据。要及时病虫害的情报和防治技术意见,指导农业生产。

3 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和指导

要组织多种形式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基层病虫害防治技术人员和种植农户的病虫害防治水平。要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墙报等媒体进行病虫害防治技术宣传。要加强技术服务,在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基层,把防治技术送到农户手中,防治技术措施要贯彻到田头,指导农民做好防治工作。要加强病虫害防治专业化服务的组织和引导,积极探索和示范病虫害的专业化防治模式,提高防治效果。

4 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协作

要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协调配合。建立相关的协作、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当地植保部门齐心协力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充分利用现有的相关技术力量和设备开展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多了解当地病虫害的发生状况,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咨询和服务。多下基层、多学习、多培训、多出去练兵、多掌握第一手资料,在实践中提高业务水平。

篇6

第一条为了有效地防治森林病虫害,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林业发展,根据国务院《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本省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森林病虫害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必须坚持以营林措施为基础,抓好预测预报和森林植物检疫,因地制宜地使用生物、化学和物理等防治方法,逐步改善森林生态环境,提高森林抗御病虫害的能力。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领导,积极支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做好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的管理,配备必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第五条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在同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下,履行以下职能:

(一)贯彻执行国家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的法律、法规、规章;

(二)组织实施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

(三)拟订辖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制定预防和除治措施;

(四)对森林病虫害的预防和除治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组织实施防治试验和推广新技术,建立技术档案;

(五)组织森林病虫害防治效果的检查验收;

(六)做好本辖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所需农药、器械的服务工作;

(七)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宣传普及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知识。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科学研究,推广和应用先进技术,普及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科学知识,支持农林院校培养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专业人才,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的职业技术培训。

第二章预防

第七条森林经营单位和个人在森林的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植树造林应当适地适树,提倡营造混交林,合理搭配树种,依照国家规定选用林木良种;造林设计方案必须有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二)禁止使用带有危险性病虫害的林木种苗进行育苗或者造林;

(三)对幼龄林和中龄林应当及时进行抚育管理,清除已感染病虫害的林木;

(四)有计划地实行封山育林,改变纯林生态环境;

(五)及时清理火烧迹地,伐除受害严重的过火林木;

(六)采伐后的林木应当及时运出伐区并清理现场。

第八条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应当组织和监督森林经营者,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林内各种有益生物,并有计划地进行有益生物的繁殖和培养,发挥有益生物对森林病虫害的控制作用。

第九条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有计划地建立无检疫对象的林木种苗繁育基地。

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应当依法开展森林植物产地检疫,并派检疫员在省际间木材检查站开展森林植物调运检疫。

第十条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对本辖区的森林病虫害进行普查,编制病虫害分布图,划分森林病虫害常发区、偶发区和安全区。

第十一条国有森林和林木由其经营单位组织森林病虫害情况调查;集体和个人所有的森林和林木,由乡(镇)林业工作站组织森林病虫害情况调查,没有林业工作站的,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森林病虫害情况调查。

森林病虫害调查情况应当按规定向上一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报告。

第十二条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必须配有专职测报员,乡(镇)林业工作站、国有林场和没有林业工作站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指派专人负责组织森林病虫害测报工作。

在森林病虫害常发区每1万亩林地设立一个测报点;偶发区每2万亩林地设立一个测报点。测报点由所在地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划设置。测报点应当配备测报员,对森林病虫害情况进行调查并及时报告。

第十三条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制定全省森林病虫害的测报办法,综合分析各地测报数据,定期全省森林病虫害中、长期趋势预报。

地(市)、县(市、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综合分析基层单位测报数据,当地森林病虫害短、中期预报,并提出防治方案。

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应当逐步建立和完善测报信息处理系统。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病虫害发生频繁、危害严重的林区建立综合防治基地,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其他有效措施对森林病虫害进行治理。综合防治基地必须设立标牌,封山育林。禁止在综合防治基地从事损害有益生物的活动。

第三章除治

第十五条发现森林病虫害的单位、个人,应当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组织除治。

发现新传入的危险性病虫害,当地人民政府必须及时采取措施,严密封锁,及时除灭。

第十六条防治森林病虫害所需要的劳力,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林场或者有关经营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动员和调配。

第十七条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超过1万亩时,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成立临时指挥机构,研究制定紧急防治措施,组织指挥防治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十八条在森林病虫害常发区,乡(镇)人民政府、林场和其他经营单位,应当建立森林病虫害防治专业队,进行技术培训,配备除治工具,增强防治病虫害的能力。

鼓励各种经济组织建立森林病虫害防治专业队伍,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实行承包。

第十九条在行政区域交界处的森林病虫害常发林区,上一级人民政府(含行署)或者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交界地的有关政府或者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成立森林病虫害联防组织,实行联防联治,定期检查毗邻区域的防治情况。

第二十条对森林病虫害在小面积发生时应当及时除治,避免扩散蔓延。

施药时必须遵守有关规定,防止环境污染,保证人畜安全,减少杀伤有益生物。

采取除治措施时应当注重生物防治。各级人民政府或者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重视生物防治技术推广,支持生物农药的生产,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扩大生物防治的面积。

化学防治用于控制发生严重的森林病虫害,使用时必须掌握有利时机和配制适当浓度,禁止滥用化学农药。

使用航空器施药时,当地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事先进行调查设计,做好地面准备;民航、气象部门应当密切配合,保证作业质量。

第四章经费

第二十一条根据《条例》的规定,森林病虫害防治经费从下列方面筹集:

(一)森林经营者按木材销售额提取8‰作为森林病虫害防治专项经费,其中:70%用于森林经营者防治森林病虫害;30%由地、县两级调控使用,专项用于防治森林病虫害。具体提取和管理办法由省物价、财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二)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在收取的育林基金中安排不低于5%的比例作为防治专项经费,按预算外资金管理使用,并接受上一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所属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监督。

(三)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应当根据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需要,适当安排必要的经费。

第二十二条森林病虫害防治经费必须专款专用,不能挪作他用,但可以跨年度调剂使用。各级财政和审计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检查。森林病虫害防治经费按下列项目列支:

(一)扶持公益林的经营者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二)补助无力全部负担森林病虫害防治费用的森林、林木经营者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三)购置防治农药、施药器械以及测报和防治所需试验仪器、交通和通讯工具;

(四)培训森林病虫害调查、测报、防治技术人员;

(五)奖励对防治工作有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十三条提倡在森林病虫害常发区逐步建立森林病虫害保险制度,具体办法由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保险机构制定。

第五章奖励和处罚

第二十四条有下列成绩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一)严格执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法规,预防和除治措施得力,在本地区或者经营区域内,连续5年没有发生森林病虫灾害的;

(二)预报病情、虫情及时准确,提出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合理建议,被有关部门采纳,获得显著效益;

(三)在森林病虫害防治科学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或者在应用推广中获得重大效益的。

第二十五条有下列成绩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奖励:

(一)在林业基层单位连续从事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满10年工作成绩优秀的;

(二)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有其他显著成绩的。

第二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除治,并可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造成他人损失的,责令其赔偿损失:

(一)用带有危险性病虫害的林木种苗进行育苗或者造林的,处以100元至2000元的罚款;

(二)发生森林病虫害不除治或者除治不力,造成森林病虫害集中连片成灾面积100亩以上300亩以下的,处以100元至500元罚款;超过300亩的,按每亩5元处以罚款,但罚款最高不得超过2000元;

(三)隐瞒或者虚报森林病虫情,造成森林病虫集中连片成灾面积100亩以上300亩以下的,处以100元至500元罚款;超过300亩的,按每亩5元处以罚款,但罚款最高不得超过2000元。

第二十七条违反《植物检疫条例》和其他有关森林植物检疫法规调运林木种苗或者木材的,除依照植物检疫法规处罚外,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并处50元至2000元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有失职行为的国家工作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九条被责令限期除治森林病虫害者不除治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单位可以代为除治,由被责令限期除治者承担全部除治费用。

代为除治森林病虫害的工作,不因被责令限期除治者申请复议或者而停止执行。

第三十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提讼。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既不申请复议、也不、期满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一条本办法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篇7

关键词:森林 病虫害防治工作

前言:近些年来我国林业病虫害入侵十分严重,森林病虫害发生的面积大有扩张之势,严重危害了我国生态平衡和国家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有效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维持我国森林生态平衡早已成为我国林业部分的首要工作。以下笔者就我国目前所面临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做粗浅的分析,提出森林病虫的防治原则与防治对策,以此进一步有效的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1.森林病虫害的综合治理

目前我国在森林病虫的防治工作上有很多种方法,各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因此,在森林病虫还的防治工作中,如果单一的使用一种防治手段,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往往不能达到切实有效的从根本防治的目的,还会引起一些相关联的不良生物放映。因此目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目前全球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工作做出相关的建议和定义,既对森林病虫害选取一种防治方案时,应该森林病虫害的整体角度出发,既要考虑到如何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又要尽量避免治理方法所带来的副作用,做到生态的有机协调发展,保持经济允许水平之下的防治体系。因此,在对森林病虫害进行综合治理中,要将病虫害的治理作为一个系统的控制工程,从自然的生态学观点出发,立足于整个森林生产、栽培及养护管理等过程中,有效的改善栽植养护技术,调节生态环境,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是自然防治与人工防治手段有机结合在一起,在主管意识上提高人们对生态平衡的保护意思,大力推行加强自然生态防御能力。

2.对森林病虫害施行综合治理的战略角度

2.1 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对森林病虫害施行综合治理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讲,森林、病虫、天敌三者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尤其是当他们处于同一生活环境中时,他们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重要生态链关系,构成了一个生物与环境相协调的生态系统。因此,对森林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其实际就是对植物进行养护、管理有针对性的调节和操纵生态系统的过程,为植物以及病虫害天敌,创造一个可生活环境,从而降低活减少森林病虫害的大面积滋生。

2.2 从安全角度出发,对森林病虫害实施综合治理

针对森林生态链此消彼长、相互依存的运动规律,针对不同情况的病虫害应该采用不同的手段。在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阶段主要从生态安全角度出发,考虑生态系统的灵活性与协调性,使用病虫天敌保护和利用,物理机械防治,化学制剂喷洒等有效手段和方法,相互辅佐,以此达到最大的防治效果,既控制了病虫危害,有保护了人和植物的安全。

2.3 从保护环境角度出发,对森林病虫害实施综合治理

保护环境既是促进生态协调、稳定、平衡发展。因此,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应高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自然控制,配合使用化学生态制剂,保证森林、病虫、天敌三者自然关系的前提下,科学的使用各种控制手段,以此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加强森林自控能力。

3.对森林病虫害施行综合治理的战略措施

做好城市森林种植规划策略

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首先应该做好城市森林的种植规划。在城市森林植物栽植中,不仅要考虑到城市绿化、美化,还应该注意解决长远的病虫害治理工作。特别是针对本地区频发出现的病虫害种类进行研究、分析,并在植物栽植过程中减少其喜食的植物,多规划和栽植抗病虫害能力强、耐性强的植物,以此减少有害生物的适生寄主。

严格控制外来病虫害的入侵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林业经济发展迅速与国外贸易日益频繁,以至于带来许多外来病虫害生物入侵我国林业。而这些外来病虫害由于缺乏有效的天敌,生长繁殖迅猛,给我国林业资源带来了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破坏。尤其是在我国天津、辽宁、河北等地方出现的美国白蛾事件,对我区林业造成了毁灭性的威胁。因此,对外来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我国各有关部门,如海关、森检、商检部门和木材检查站要各司其职、协同作战,严密堵塞外部入侵渠道。同时,我国林业相关部门也应该坚持有计划的定期疫情普法,开展专项外来病虫害调查工作,做到及时上报送检,以此降低病虫害的大面积滋生。

加强植物的养护管理

加强植物的养护管理,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是有效治理、预防病虫害的重要手段。因此,往往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与其危机程度与植物的生长势头有很大的联系。在植物生长势头差时,及时进行施肥、松土、锄草、浇水等养护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植物的生长趋势。同时,解决植物季节变换,进行秋冬季修剪,出去染病纸条,不仅可以给植物以充足的养分,增强森林植物的通风、透光,强化森林植物的生长趋势,还能够有效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虫能力,以此自然调节手段,做到森林病虫防治工作,保护生态平衡。3.4 保护天敌合理使用化学制剂

在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中,合理的引进病虫害天敌并为病虫害天敌营造有利的生存空间,与使用农药制剂相比,具有环境污染小,控制效果持久等诸多优点。因此,在对森林病虫害实施综合治理是,应该尽量从生态链相互控制、相互制约的角度保护病虫害天敌,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平衡。

结束语:

综上所述,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作为维护我国森林生态平衡,保证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环节,早已成为我国相关林业部门的首要工作之一。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林业建设发展迅速,森林病虫害日益频发,严重遏制了我国林业建设。加强我国森林病虫害治理工作,提高病虫害方式手段,切实有效的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篇8

摘 要:林业病虫害防治是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林业病虫害的各项防治对策逐一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控;防治;对策

近年来,由于林业生态系统脆弱,生物多样性降低,稳定性差,病虫害时常大面积爆发,给林业经济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笔者就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进行了以下论述,供参考。

 

1 加强动态监测

监测对象为当地的主要常发性和次期性病虫害,尤其是冰冻雪灾会改变林分环境,原先一些次要或一般的病虫害,尤其是次期性病虫害容易转变为主要种类。因此,要针对不同林种或林分类型、受害等级,设立固定样地,密切监测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动态。特别是要加强疫区外围和供电线路沿线的松材线虫病监测。调查方法以害虫信息素诱集和人工地面调查为主。

 

2 分类防控

加大宣传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防治方针,提高群众基础安全意识,确保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科学化、标准化、法制化。林防工作的方针就是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防是第一位的、治是第二位的。要根据林种或林分类型、病情调查结果和受害等级,针对主要次期性病虫害,分类施策,总结以往行之有效的措施,制定相应预防和控制的实施方案,并认真实施。分析和评估全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防治预案,并根据监测结果适时调整全年防治对策,及早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2.1.整形修剪结合植保。注意彻底剪除枯死枝、病虫枝及病虫僵果等,并及时烧毁或深埋。

2.2.刮皮。主干及骨干枝基部老死开裂的粗皮(勿刮伤嫩皮)刮皮前应在树干四周地面铺好塑料膜,以便于集中处理。

2.3.涂白。在树干及主枝下部用生石灰30份、石硫合剂原液2份、水36~40份,粘土或瓦工用的107胶水2份、食盐1.5份,配成白涂剂,在落叶后来年春季发芽前各涂刷一次。

 

2.4.深挖园地灭虫灭菌。在土壤封冻之前或早春对土壤全面进行25cm以上的翻挖,使一些越冬的成虫、蛹、幼虫、卵及病菌暴露于地表冻死、晒死或被鸟啄食。此举还可熟化土壤,增加雨雪水的吸收量。

 

2.5.喷药。喷3~5波美度石灰硫磺合剂2次,可杀灭多种害虫及病菌,落叶后及发芽前各喷一次为好,并周到均匀。

2.6.树干孔洞灭虫。在刮除粗皮或在涂白过程中,如遇到树干及其分又处有虫孔,应立即先用小刀疏空洞口,再用磨尖的细钢丝向洞内捣搅,再用敌敌畏拌黄粘土堵洞闷死害虫。

 

3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对策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推导以营林为基础的治理工作。采用各种林业技术措施防治病虫害,可以有效地控制环境条件,使之有利于林木生长,提高抗病虫能力,而不利于病虫的生存活动。它能从根本上消除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且具有不花费药剂、药械和专门劳力,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育苗措施防治病虫害。利用杂交的办法可选育抗病虫力强的树种培育良种壮苗,既能速生又能抗病虫,这是林木速生丰产的基础。育苗用的圃地进行土壤处理,或苗、农轮作可以减少病虫侵染。合理密植和适当控制播种期,也可以避免某些病虫害。加强苗木的抚育管理,可以创造有利于苗木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条件,从而增强苗木的抗病虫能力。这些都是育苗中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措施。

 

3.2.造林措施防治病虫害。从造林调查规划及丰产栽培时候起,对树种的选择和造林类型的确定就要考虑到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混交林内各树种相互阻隔,可以阻碍病虫害的传播和扩散蔓延。

 

3.3.育林措施防治病虫害。幼林抚育间伐对抑制林木病害有很大作用,同时合理修枝可防止引起木材腐朽或害虫的侵害。

3.4.成林抚育措施防治病虫害。成林抚育应根据不同时期特点施行适度的抚育伐和卫生伐,伐除濒死木、枯立木、风倒木、风折木以及有次期害虫、立木腐朽菌和严重机械损伤的林木,以免病虫的蔓延。成熟林必须及时采伐。选择合理的采伐方式,清理好采伐迹地,防治害虫突然上升、蔓延。

 

4 加大投入,工程治理

坚持“谁经营,谁防治”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基本责任制,实行以地方投入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群众投工投劳的投入原则,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投入机制。政府应该设立预测预报和森林植物检疫专项基金。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危险性病虫害防治已成为我县森防工作目前的主要矛盾,政府应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危险性病虫防治工程,将病虫控制在生态和经济效益可允许的最低密度,维护生态平衡。

篇9

一、指导思想

以农药减量使用、保证病虫防治效果、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的理念,重点围绕“控、替、精、统”的关键措施和“药、械、人”的协调统一,探索建立农药减施增效长效机制。

二、目标任务

通过建立水稻、小麦、苹果病虫害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示范区,组织高效环保型农药新产品新剂型,以及精准施药、减施增效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形成作物全生育期农药减施增效技术规程,使示范区内生物农药使用量增长5%以上,化学农药使用总量减少1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

三、工作重点

(一)建立示范区。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湖北省潜江市建立水稻病虫害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示范区,在河南省临颍县、清丰县建立小麦病虫害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示范区,在陕西省洛川县建立苹果病虫害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示范区,每个示范区示范面积约500亩,辐射带动面积1万亩。此外,在示范区内设置减量用药、常规用药和不用药处理进行对比试验,调查验证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的效果。

(二)开展试验示范。筛选一批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品种,替代使用量大、效果差、病虫抗性强的老旧农药品种,开展N子包衣、秧苗处理、作物全程用药等新技术示范推广。组织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新型植保机械试验示范,加强精准施药技术研究。

(三)加强技术培训。聘请植保专家开展作物病虫害防治及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培训,提高专业化防治组织、种植大户病虫防治水平以及安全用药意识,减少农药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四、主要技术

(一)加强病虫监测预警,减少用药防治次数。强化病虫测报体系建设,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发展动态,及时开展病(虫)情会商和预报,严格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要求,坚持适期防治,避免盲目用药。

(二)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降低化学农药使用。因地制宜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大力推广生物农药,选用高效环保型农药品种组成最佳用药组合,减少化学农药的过量使用。另外,可选用有机硅、激健等助剂,增加药剂附着率;使用碧护、氨基寡糖素等,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

(三)推进专业化防治,提升农药应用水平。通过组织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病虫害防治技术到位率,减少盲目用药,降低农药使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应用高效施药器械,提高农药利用率。根据农作物病虫防治实际,应用新型高工效植保机械,掌握最佳用水量与使用方法,实施精准施药,提高农药利用率和防治效果。

五、保障措施

(一)明确专人。要将实施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示范项目作为工作重点,加强领导,明确专人,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篇10

论文摘要:近年来,南方江、浙等省在松树上发生了一种毁灭性的国际检疫对象,该松树危险性病害致病力强,寄主死亡速度快,传播扩散迅速。辖区内松林均为该危险性病害的感病寄主。其传播媒介昆虫——松褐天牛分布广泛,我区气候条件也属于该病害发生的适生区,为其自然传播蔓延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同国内各城市商品交流日益频繁,危险性病虫害随松材及其制品、包装材料等人为传入我区机会与日俱增,该松树危险性病害已成为威胁我区林业和生态建设的心腹大患,防范工作形势十分严峻。若不及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予以防范,数百万亩松林必将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对林业和生态建设以及对外出口贸易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0 引言

近年来,江、浙等省在松树上发生了一种毁灭性的国际检疫对象,该松树危险性病害致病力强,寄主死亡速度快,传播扩散迅速。辖区内松林均为该危险性病害的感病寄主。其传播媒介昆虫——松褐天牛分布广泛,气候条件又属于该病害发生的适生区,为其自然传播蔓延提供了有利条件。周边邻省也已发生危险性病虫害。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同国内各城市商品交流日益频繁,危险性病虫害随松材及其制品、包装材料等人为传入我区机会与日俱增,该松树危险性病害已成为威胁我区林业和生态建设的心腹大患,防范工作形势十分严峻。若不及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予以防范,数百万亩松林必将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全市乃至全省的松林也将面临毁灭性的危险,对林业和生态建设以及对外出口贸易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把危险性病虫害的防范工作列入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为了把危险性病虫害的侵入所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应采取以下除治与预防措施:

1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1.1 以系统工程和可持续控制为指导,以保护森林资源和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为目标,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除治与预防并重,坚持防治与营林相结合的原则,加强依法防治,强化政府行为,倡导群防群治,依靠科技进步,加大资金投入,实行分类指导,分区施策,达到有效遏制其扩散蔓延的目的。

1.2 具体措施:①坚持除治与预防并重的基本方针,认真扎实抓好预防监测工作。②坚持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的基本方针,以预防的总体战略出发,根据有关因素对全区除治与预防工作进行科学区划、实行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对不同类型区的目标任务和对策都要有所区别,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③坚持政府组织,全社会参与、群防群治的基本方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各级政府是危险性病虫害防范的责任主体,负有首要责任。预防工作政策性强,涉及社会各个方面,是一项集政府行为、社会行为和部门行为于一体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各个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走群防群治的道路。④坚持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手段相结合的基本方针。在危险性病虫害防范过程中,认真贯彻《植物检疫条例》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以法律为武器,坚持依法除治,依法预防,防止人为传播。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强化行业管理。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手段缺一不可,只有把四者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有效的病虫害控灾机制,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取得理想效果。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高除治与预防水平的基本方针。除治与预防工作技术性强、难度大、要求高,在深入了解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的内在规律基础上,不断研究出先进除治预防手段,积极引进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不断提升除治预防水平,提高除治预防成效。

2 认真开展危险性病虫害疫情监测调查

为了切实加强危险性病虫害的防范工作,要及时组织实施疫情监测调查,对松林进行全面、认真普查,对旅游景点进行常年定点监测,及时了解掌握危险性病虫害的疫情动态,以便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发现极个别松树枯死,立即取样送上级林业科技部门检验,发现重大的危险性病害后,要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组织的调查培训,并立即对全区松林进行危险性病虫害普查。根据松树危险性病害除治与预防方案要求,全面加强危险性病虫的监测普查工作,实行定点监测,定期巡查与全面普查相结合,做到及时发现疫情及时彻底除治。

3 及时对森林虫害进行化学药物除治与预防处理

3.1 积极筹集资金、加大投入。积极争取各级财政的资金投入,为彻底除治危险性病虫害奠定基础。

3.2 营林措施。要尽快完成工程治理范围内所有枯死木、濒死木清理工作,对林地剩余的其他风折木、砍伐后遗留下来的剩余松树枝桠也一并清除,按有关技术方案要求,全面进行药物除害处理,要求松褐天牛除治死亡率达到100%;完成工程治理范围内的所有枯死侧枝清除和除害处理工作,要求松褐天牛除治死亡率达100%;完成因郁闭度大、需要进行卫生伐的全部作业。将所有松木枝桠和松木药物处理后按方案要求集中指定地点烧毁。

3.3 化学药物处理。开始挂设天牛成虫诱捕器:完成林内喷洒16%虫线清乳油,名木古树每木注射16%虫线清乳油等化学防治松褐天牛。

4 加强检疫检查执法力度

4.1 对本辖区范围内所有的松林进行严格封锁,不准调运。

4.2 加强检疫检查。国内外贸易交往日趋频繁,危险性病虫害传入的机率越来越大。为了杜绝危险性病虫害人为传入,加强森林植物检疫检查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或个人及厂矿,木材制品生产企业、建设工地、邮政、电力公司、发电厂(站),电视发射台及调入的松材制品、包装箱、机械设备、衬托、木质托架、电缆线圆盘、花卉、苗木等按监测办法(试行)进行严格的检疫检查,切实加大执法力度,发现问题或可疑问题及时处理和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