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范文
时间:2024-01-24 17:47: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城乡一体化的本质
城市化首先就是城市人口的积聚。但城市人口规模并非越大越好,即城市化率也不是越高越好。受土地、饮用水、能源、住宅、交通、垃圾处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城市有一个人口适度承载量的问题。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一般在75-80%,但他们的农业人口比重只有1一4%,通常低于5%。也就是说,发达国家在完成“逆城市化”过程之后,通常会有约20%的非农产业人口居住和生活在乡村。因为城乡一体化使乡村、小城镇的交通、水、电、信息等设施非常完善,加之乡村的清新空气和自然风光,吸引了久在城市中面对浑浊空气、噪声的大城市居民到乡村、小城镇定居。所以,实现城乡一体化是一个比城市化率更重要的反应城市化质量与水平的指标。
城乡一体化是一种相对于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状态。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途径一般有两种:一是地域城市化,即一个地区的土地、居住环境、产业设置等要素逐渐向城市靠拢;二是人口城市化,即一个地区居民在公共服务、收入水平、文化素质与思维方式等方面向城市居民靠拢。两种途径中,人口城市化的最终目标是城乡一样化,即城乡居民在公共服务、收人水平、文化素质等方面实现均等化,而地域城市化的最终目标不是城乡一样化,而要实现城乡差别化协调发展的模式。城乡差异化协调发展的思路是基于城市和乡村本身具有不同的发展规律。从生产角度来讲,农村农业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经营为主;城市工业是以企业为主。从景观特征来讲,农村农业是一种自然的、宽旷的产业;城市工业是一种自动化的、紧凑的产业。从空间关系来讲,农村农业是生产的空间、生活的空间和生态的空间三者合一;城市是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等功能的分区和空间的分离。因此,城乡协调发展就要承认和利用这些差别的存在。典型的例子是法国和日本,法国及日本的农村人口高度集聚在历史形成的村落之中,并伴有开阔的原野和田园风光,同时把历史的积淀和带有地理标志的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等结合在一起。如法国香槟地区的农村都是古色古香的,成为迷人的旅游胜地。日本的情况类似,日本每年有千分之一的人被农村高质量的生活所吸引,回到农村定居。
二、当前我市农村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1.随意撤并村庄
我市部分涉农区市县为了获取建设土地指标,仿照其他地区促进农村人口转移、村庄变化的做法,驱使农民向城镇、中心村集中居住,把村庄村落简单合并,将农民赶上楼,以为可以节约很多耕地。但是调查发现,部分农民虽已上楼,但还在务农,上楼后农机具、粮食、种子和肥料等没有地方堆放,只能堆在楼下绿地中。这种违背农民意愿、农民“被动上楼”、耕地“占优补劣”等现象,就会极大损害农民利益。“土地城市化”出现热潮,更多是反映了土地财政的强大刺激,而不是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真实需求。
2.随意对农居进行改造
全域城市化、新型工业化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环境与技术支撑,都市型农业发展往往伴随着农村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而且旅游业是当地农民最大的财富分配机会之一。如果盲目对农居进行改造,忽视了传统民居的“个性”,在改造过程中一旦被破坏,大量历史文化遗产就永远消失了,当地农民就失去了分享这些财富的新机会。
3.颠倒安排村庄整治的时序
比如村里的路还是土的,而农田里却铺上了水泥路,这是因为基本农田改造有标准、有补贴,使得水泥路铺到农田里去了。村民的饮水还很困难,玉米地里却有了自来水管,因为要推广喷灌技术。村里的小学校舍属于危房,活动室却一个挨一个盖起来了,因为政府对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有资金投人。
4.轻视小城镇建设
在国外生活条件最好的、风景最优美的、多次被列为全球最佳居住环境的地方,一般都是小镇,而我市恰恰相反,农村集镇生活条件是比较差的。原因在于城市与小城镇公共投资严重不公平,据统计,目前我市还有极个别的小城镇无集中供水,30%左右的小城镇无污水处理设施,小城镇的人均市政公用设施投人仅为中心城区的20%,这些小城镇居住环境就很难与中心城区竞争。
三、促进城乡差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
1.要尊重与保护自然
自然泛指自然界。大自然是人类的生活场所,人们离不开自然,必须保护自然。乡村规划建设应尽可能保留乡村原有的自然地理形态、生物多样性。农业和生态用地的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湿地、水源地、生态用地的保护)应成为乡村规划管理的重点,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系统地加以保护和利用。乡村自然美景、生态敏感区、风景名胜区都是最珍贵的城市和农村共享的大自然财富。
2.要尊重与保护文化
在乡村规划建设中要尊重与保护村庄文化遗产,下大气力保护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文物古迹与农居,严禁乱拆乱建。注意保留地域文化特征及其自然特征的混合布局,不仅应成为村庄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吸引国内外游客、发展农村旅游业的主要资源。靠近海岸线,要利用海洋文化底蕴深厚的有力条件,大力发展海洋文化旅游。
3.要加快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对于有效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规范化服务,提高农村地区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继续推进重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电、信息、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要逐步实现与中心城区均等化。小城镇要围绕主导产业发展产业链,培育和促进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工业重镇、旅游名镇、商贸强镇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大镇,提升城镇整体功能和综合承载力。
4.要走集约发展之路
我国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出和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如城镇化水平相当高的深圳,包括居住面积在内的建设用地每平方公里单位产出是4亿人民币,而一河之隔的香港是14亿人民币,新加坡则是18亿人民币。这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即使不再扩大现有城市的面积,仅通过更加合理地利用存量空间,经济增长也还有非常巨大的潜力。城镇面积增长幅度大大超过人口的增长幅度,城镇人口密度不升反降,土地资源浪费严重。要严格控制农村土地的征用,在节约利用土地上下功夫,盘活现有城镇存量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出。
5.要走低碳发展之路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要尽快推进资源能源的价格改革,使其能合理反映资源能源的稀缺程度。要通过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兴产业,鼓励引导农民形成循环利用资源、节约使用能源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要加快节能建筑发展、推动新能源在农村的普及应用,使我市农村、小城镇建设尽快走上绿色、低碳的健康发展之路,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赵燕菁. 理论与实践:城乡一体化规划若干问题[J]. 城市规划,2001,01:23-29.
[2]王改弟,赵继新. 发展小城镇与实现城乡一体化[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1, 06:78-82.
[3]洪银兴,陈雯. 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04:5-11.
篇2
关键词:体育;群众体育;和谐社会;协调发展
1问题提出
和谐社会是人们对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一种理想追求,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执政的基本目标之一。城乡差距问题是我国转型期间遇到的突出问题,西部地区尤为突出。因此,为实现和谐社会,有必要协调好体育和经济利益两者之间的关系,逐一破解各种矛盾,使各个方面协调发展,为实现和谐广西、和谐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2我国目前体育协调发展研
究现状简析据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综述(夏安桃等,2003)得知:我国关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主要是从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和动力机制、城市化道路与城乡协调发展的模式及城乡协调发展的限制因素等内容着手。而体育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李树怡,1997)则是通过对体育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揭示体育协调发展的本质,论述体育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用辩证协调论的观点,分析研究体育协调发展中主从关系、人在体育协调发展中的作用、体育协调发展机制、不同性质关系的协调发展、体育系统内的协同作用等理论问题,并提出了体育协调发展的4个前提和判断体育是否协调发展的3条标准。这对打破城乡之间的差异有较大的帮助,能够为城乡体育发展构建有效的途径。然而,目前制约我国城乡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城乡差距,它对我国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各个方面。城乡发展的主要研究背景就是把新农村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不仅仅指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更指城乡间实行平等的政策,保证城乡地位的平等性,能够同步发展体育与民生,通过统筹城乡体育的发展,承认城乡之间的差异,寻求协调发展的途径,让各个阶段都能够平衡发展,改善民生。自党的十七大上提出促进义务教育协调发展的任务以来,不仅仅是教育部门开始注重城乡教育协调的发展,社会各界也把焦点聚集到了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问题上来,学者们对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宏观的、中观的以及微观的研究。《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顺、李初昌,2011)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陈丽、陈美玲,2012)等研究是其中的代表。而在此基础上,学者在对我国体育事业均衡发展的探析(郦锁良,2009)中,深入地剖析了我国整个体育事业的结构组成,分析了我国体育事业中的各种不协调现状,并能较早地提出了建设体育强国的几条途径。而后,在对于《学校体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均衡发展问题的研究方面》(徐桂兰、夏成,2012),学者们更明确地阐述了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提出了促进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的具体途径与策略。在《竞技运动项目发展过程中的垄断与均衡再造》(徐刚,2013)这一问题的探讨中,学者们则是通过理论论证,分析研究我国体育学科的现状,指出了产生垄断的根本原因,提出实现竞技项目协调再造的具体途径,并针对体育学科的协调、协调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3我国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研究现状
近10年来,据文献资料显示,我国有许多学者对群众体育发展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有学者以我国社会转型期为研究背景,对群众体育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和对策(陈旭,2012);也有学者从社会学视角入手,提出实现群众体育和谐发展十分重要,并且建议要积极处理好各种关系(朱家新,2011);还有的学者通过研究,得出了中国群众体育呈现出非协调的发展形势,并存在各种差异现状;著名学者秦椿林通过对非协调群众体育发展模式的叙述(秦椿林,2011),为协调群众体育的良性发展提供更多新的思路和更加长远的应对措施。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群众体育的公共服务体系、政策法规、场馆设施、体育人口等主题的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集中体现在:一是内容多数以政府层面为主,重点研究群众体育现状、对策、功能、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范围多数涉及东部发达地区,而对西部民族落后地区的研究甚少。
4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城市群众体育与和谐社会协调发展的现状
随着国家实施《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的收官总结,国内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到西部城市和欠发达城市地区的研究,但对我国欠发达地区、西部民族地区的群众体育发展模式的研究、西部欠发达地区城市群众体育与和谐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更是空白,没有针对不同的地域文化、民族特色探索出相应的针对性较强、切实可行的群众体育模式推广普及。作为西部民族地区的、甘肃、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处祖国大西南,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是“老、少、边、山、穷”省区,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但其在农村群众体育文化建设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先后出台了各自的《群众体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等文件,其中广西还提出了《重振广西体育雄风行动计划》,并以万人项目为载体,成功打造了“万村农民篮球赛”“城乡万人气排球赛”“红水河杯绣排球赛”和广西体育节等品牌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基层群众体育文化内涵,成为广西各族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对当前我国群众体育与和谐社会协调发展存在问题的认识
在我国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以后,虽然研究者们通过从多元视角进行分析,对未来体育发展的走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剖析,并通过这样的分析规划出未来群众体育发展的总体目标,为今后群众体育的顺利开展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对策。但是,研究更多的是关注到群众体育的发展现状,把面临的问题局限化,研究难以深入,其主要表现有:第一,对于大众体育、群众体育、社区体育的相关研究很多,对当前城乡结合部、农村群众体育、村落群众体育的研究相对较少;第二,城乡差距的相关研究数量较多,城乡群众体育差距的研究较少;第三,研究者更加关注协调发展方面的问题,忽略了如何构建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等问题的研究。
6对今后广西城市群众体育与和谐社会协调发展战略的思考
6.1以《健康中国2030》的提出为契机,遴选出一些试点城市为突破口,对该城市的群众体育与和谐社会的协调发展进行探究,总结出适合当地推广的做法、经验和模式,构建和谐城市,着眼提高群众健康素质,构建亲民便民的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推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各项工作,使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环境和条件有明显改善,切实增强人民的体质。6.2依托西部少数民族体育资源优势,结合桂林山水优势,创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全民健身“精品”赛事与活动,推广以“游山玩水,浓情于山水间”的全民健身活动,并将少数民族体育融入全民健身中,为农村体育建设注入新活力、新风气,播撒新的文化观念,助力新的生活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扩大试点的辐射、示范引领的作用。要激发广大农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热情与创造力,把新农村群众体育与和谐社会的协调发展工作扎实、蓬勃地开展起来。6.3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系统的调研,可以为城乡体育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随着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城乡体育的协调性开始彰显出来,这就需要更多学者进行系统的研究,这样才能全面地了解群众体育的发展,让民生更加深入人心。有了这样的实践指导,才能够让我国的体育事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也将对广西各市乃至全国今后如何推动和谐社会的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提供更丰富的借鉴实例。
7推进广西城市群众体育与和谐社会协调发展的建议
7.1以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为基点,重点打造具有广西红水河流域地区特色的精品民族体育项目,形成特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模式,促进民族大团结。7.2以桂北山水休闲体育发展为切入点,推广具有桂北自然、人文等地方特色的休闲旅游体育、水上体育和民族体育相结合的群众体育新模式,促进市民和谐共融。7.3以环北部湾海洋体育发展为推手,构建出桂南滨海群众体育文化模式并加以推广,促进城乡居民精神文明建设。7.4以革命老区红色体育发展为龙头,加大开发当地户外体育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力度,促进广西户外体育人力资源的培训、培养,培育广西生态体育和户外体育产业市场,构建出具有广西特色的“革命老区”户外群众体育模式并加大推广力度,促进革命老区的对外开放、提高老区人民收入、树立老区人民新形象。7.5以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为样板,深入推进“三求”文化惠民工程,促进区域和谐大发展、大繁荣。7.6以省会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为样板,从社区做起,从城市的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的第三、第四级的基层体育设施做起,促进城乡居民均衡发展。7.7以广西与东盟群众体育发展为契机,探索广西群众体育与东盟各国特别是东盟国家和地区大众体育在赛事组织、体育产业、学术研究、文化建设、人才培养、设施建设、组织机构、运行机制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大区域对外开放交流、合作与共赢,促进和谐边疆。
作者:苏祝捷 邱团 单位: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夏安桃,许学强,薛德升.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综述[J].人文地理,2003(5):56-60.
[2]李树怡.体育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1997(3):8-10.
[3]顺,李初昌.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6):8-9.
[4]陈丽,陈美玲.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战略意义[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7(3):5-8.
[5]郦锁良.我国体育事业均衡发展的探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5):138-139.
[6]徐桂兰,夏成前,蒋荣.学校体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均衡发展问题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6-79.
篇3
关键词:第三产业 城乡协调 模式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贵州城乡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大幅提升,但城乡发展现状仍令人堪忧,城乡人口素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分布、生存环境、科技水平等方面的差距愈加突出,贵州省城乡不协调有持续扩大的趋势,第三产业投资小、吸收快、效益好、就业容量大的特点,为贵州省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可能。加快贵州省城乡第三产业发展,发挥第三产业的城乡资源对流功能、产业发展联接功能、资金与人力资本的储备和培育功能以及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功能,对于消除贵州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贵州省第三产业与城乡发展现状分析
第三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新兴服务业比重较低。贵州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新兴服务业比重较低。第三产业中,位居前三位的一直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在第三产业构成中的比值仍然较低,这说明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主要是通过传统行业的有力支撑实现的,一些与人们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咨询、中介、法律、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仍处在低水平、低效益的状态,制约着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大产出低,对农村经济增长的拉动不明显。近年来,贵州省一直加大对第三产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尤其是2008年贵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64.5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907.25亿元,占贵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8.66%。但是,其高投资,低产值的情况一直存在,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的消费增长并不十分明显,且正是因为贵州对城乡固定资产投资的巨大差距,投资对消费增长的拉动也主要体现在城镇,在对农村的投资力度下,投资对消费增长的拉动并不明显。
第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比重低,发展速度明显滞后。一般情况下,经济发达程度与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成正比关系。经济发达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更快、产业内服务行业门类更全、得到的回报更丰厚,而贵州农村地区第三产业不仅基础差、发展慢,而且效益也相对较低。由于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差距较大,农村第三产业在农村经济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偏低,消化农村劳动力的能力较弱,农民从服务业得到的收益不多。加之,政策的不配套以及长期困扰农村发展的融资渠道、农业保险、科技、信息、生产与销售服务等问题没有很好解决,使得农村服务业发展空间有限,新兴的农村服务行业发展困难。
贵州省第三产业促进城乡协调的内部动力模式
目前贵州第三产业发展不足,还未形成为“三、二、一”结构。因此,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不仅要充分发展第三产业,加强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力,而且还要调整第三产业结构,发展新兴服务业,加快第三产业结构转变。
(一)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举的结构模式
传统产业主要包括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新兴产业主要包括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等产业,这些产业要同步发展。
贵州既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是农村人口聚集较多的地区。发展城乡第三产业以提高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是协调城乡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农村劳动力文化技能等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传统第三产业(如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旅游业等),这些行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强,有利于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流动就业问题。除传统产业外,目前贵州第三产业发展中,金融保险业目前发展还很缓慢,而对于使用资本运作的金融业、保险业来说,其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状是金融业、保险业的发展受到地区间的一些政策约束,通常情况下其只是为本地区经济服务,资金很难流动到其它地区。因此,这就需要地区各地方政府之间加强沟通与协作,尤其是通过地区间的项目合作来调动资金流动,并放松对这类产业发展的限制,以达到通过市场价格、供求、竞争机制来引导资本密集型第三产业的资金流向,实现城乡间资本配置带动城乡经济增长的目标。
因此,现阶段既要适当鼓励传统第三产业的发展,保持和发挥其推动经济增长及吸纳劳动力的职能;又要采取导向性的政策,推动高层次和新兴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应尽快提升整个第三产业的档次,实现服务产业结构模式的转换,从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举模式逐步过渡到以新兴服务产业为主导的结构模式。
(二)战略产业重点发展并兼顾其它产业发展的模式
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之一是重点发展、兼顾一般。也就是说要重点发展战略产业,以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它产业的发展,要同时兼顾其它产业的发展,使各产业间形成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局面,这样才能提高第三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水平。
从贵州的实际情况来看,在贵阳、遵义、六盘水等中小型城市的产业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的发展则是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第三产业不但表现出结构不合理,并且其发展对城乡协调的促进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这些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应该为:首先要发展生产业。这些城市的产业以第二产业为主,发展生产业可以在促进第二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壮大,从而更好地促进城乡协调。其次要完善第三产业中的流通部门。第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流通部门的大力支持,如物流业的发展可以加快企业的物流周转周期,节省物流费用。
在广大农村和一些不发达的城镇,这些地区资金、技术和人才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第三产业发展受到制约。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将第三产业的发展结合当地情况,发展特色旅游业。贵州的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多样,可以结合这一实际,发展特色旅游业如观光农业等。同时,在发展特色旅游业的基础上,配套完善相关服务业如餐饮、商业等服务业。最后是完善第三产业的流通部门,为第三产业其它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贵州省第三产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保障模式
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质上是城乡两个系统在经济、社会、人口、空间、生态等诸基本要素交融与协调发展的过程,而这种交融与协调都与城乡制度问题相联系,交融与协调的广度和深度有赖于城乡制度的科学性、正确性、合理性。在该模式中,主要强调政府不仅要对第三产业调控起主导作用,而且要对第三产业促进城乡协调的各环节提供制度保障。
(一)制度保障
以道格拉斯.C.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认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因素,一种提供适当的个人刺激的有效制度是保障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贵州现存有关城乡发展的制度结构运行效率不高,正式制度流失严重,非正式制度有较强的生存和约束力,整个城乡社会和经济活动中缺乏激励性的制度安排,经济发展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贵州的第三产业要更好发展,提高竞争优势,必须有政府部门的配套措施作保障。首先,在行政配套措施方面,政府需根据现实情况,合理利用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来确保规划第三产业的发展。其次,在经济政策方面,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对第三产业发展的特定需要制定有差异的税收政策,以此来约束和激励不同行业的发展;通过金融政策在信贷方面给予第三产业更多的支持,而且金融业本身也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对象,其自身的完善不但可以促进西部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且可以更好地为其它产业服务。此外,还需通过相关配套措施,清除第三产业联盟形成的户籍制度和劳动力就业及土地流转方面的制度等。只有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安排,才能保证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城乡协调的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城乡之间顺利流动,最终实现整个西部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城乡协调的目标。
(二)政府调控
针对贵州省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开放发展的意识普遍缺乏,公共产品供给不足,贵州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重视对第三产业发展的直接调控。根据公共利益理论和自然垄断理论,对第三产业直接调控的行业应主要考虑水利、环境与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和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业等公共服务行业。政府对第三产业进行直接调控的目的是保护居民的公共利益和培育新兴第三产业的发展。直接调控的方式是直接管理产业发展过程,并实施产业规划。政府对第三产业间接调控的行业包括除需要直接调控以外的其它第三产业,如生活旅游业、金融商贸业等。政府对第三产业进行间接调控的目的在于发挥市场对第三产业发展的调节机制,增强相关第三产业的活力与竞争力。间接调控的方式是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法规间接引导第三产业微观经济体朝着城乡协调发展的方向参与经济活动。
贵州省第三产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区域联动模式
实现第三产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必须要认识到城市和乡村是一个彼此之间相互依存、二者在许多方面存在互补性且良性互动的统一系统。城乡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互补性,城乡的互补性主要体现在:一是资源互补。在资源上,城市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比较丰富,而农村的自然资源相对充分。同时,农村能为城市的第三产业提供富余劳动力,而城市能为农村人口提供就业机会。城乡间唇齿相依的互补性为城乡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城市拉力的作用,城市的拉力来自于城乡差别效应。城市和农村存在着物质文化、科学技术和教育、生产条件、生活方式、生存环境、人们在生活中的结合方式、人类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们的思想观念等各个方面的量和质上的差异,这些差异对农村居民有较大的诱惑力,从而引导人口从乡村流向城市,从小城市流向大城市,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梯度转移。三是乡村推力的作用,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耕地面积的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这在客观上要求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同时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农村居民在思想观念和市场意识上都有很大的提高,主观上有向往城市生活的愿望。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乡之间的相互往来。
要实现第三产业的区域联合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首先需要由政府引导,再从以政府行为配置资源过渡到市场自由组织资源。其次要注重增加区域城镇间的交流,促进其共同探索可能合作开发的关联项目,如黔东南地区的民族特色旅游路线、遵义地区的红色旅游项目等,这将有利于实现区域间更大范围和更充分的合作,促进政府行为向市场自主的过渡,有利于在新时期提升区域合作的层次和规模。再次,要加快交通运输产业合作,实现城镇之间的直线运输,合力整合区域内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最后,可考虑建立商贸交流平台,打造区域会展品牌,以商贸促进区域合作,逐渐形成有影响力、知名度高的商贸品牌,不断提高区域内共同开发领域的开放度、透明度,构建有竞争力的投资促进机制和网络,全力打造企业跨地区合作的商贸交流平台。
参考文献:
1贵州统计局.贵州统计年鉴[Z]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Z]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3.高丽丽.西部地区的县域第三产业发展研究[D] .重庆工商大学,2007
4.秦志琴.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协调发展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2007
5.曾国平.第三产业促进城乡协调研究[M] .科学出版社,2009
篇4
论文摘要:城乡规划是一种空间战略规划,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调控手段。城乡规划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城乡规划需要坚持全面统筹发展的理念,从单纯注重城市发展转向更好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区域的互促共进,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转向更好地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一、城乡规划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
《城乡规划法》中明确提出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将具有密切联系的市、镇、乡和村庄纳入统一的规划,实施统一规划前提下的管理,加强市、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保证一定空间距离范围内的城市、镇、乡和村庄在资源调配、生活供应、设施共享等方面能够实现相互依存、紧密联系、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城乡规划需要坚持全面统筹发展的理念,从单纯注重城市发展转向更好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区域的互促共进,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转向更好地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规划编制要关注公共利益、长远利益和社会公平,完善城乡功能,营造良好人居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二、完善城乡规划编制、管理体系
1、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应坚持以城市规划为重点,以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托,整合城市总体规划、建制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控制性规划以及各种专项规划,使规划编制覆盖到行政区域内的乡(镇)、村,构建科学、合理、合法的城乡规划体系,强化城乡规划对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先导、统筹作用。
2、完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建立统一协调的规划管理体系,按照“三规融合”的原则,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建立规划的信息共享平台,在此基础上进行城乡空间布局规划,科学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强化全局意识,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时序,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土地供应计划,有序推进城市建设;健全制度措施,使各重点建设项目与城市、镇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
积极推行“阳光规划”,完善城乡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扩宽公众咨询途径,依法保障城乡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使城乡规划编制能够更好地反映社会大众诉求。
三、城乡规划引导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规划是一种空间战略规划,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调控手段。城乡规划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统筹城乡规划,实现区域产业和人口的合理集聚,增强城镇的辐射作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施好城乡协调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并落实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城乡规划、环境保护等规划,是引导城市与乡镇之间实现一体化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是通过城乡规划创造平等统一的新型城乡关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营造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环境。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改善生态环境,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村活力和农民生活水平,拓展城镇发展空间。达到城乡之间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阶段。
四、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原则
1、以城带乡、以乡保城
依靠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减少农民数量,鼓励农民进城和在城镇从事二、三产业,通过城镇的发展带动农村的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集约调整城镇产业建设用地,同时强化农村作为区域生态基础的特征,保障城镇地区的良好生态环境。
2、空间集聚、划定城乡
以“三集中”为基本形式,依据城、镇、村三级居民点体系的规划,鼓励各城镇和农村集聚发展、集约经营。通过划定城镇发展边界,明确城镇和农村的地域范围,保持农村特色风貌。
3、设施先行、区域共享
城乡统筹的首要任务之一是首先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和联通,使城市基础设施能够服务于农村地区,通过在中心村市政设施和服务设施的优先配置,引导农村人口向中心村集聚。
4、错位发展、尊重文化
引导城镇与农村的差别化发展,二、三产业向城镇集中,农村地区仅发展第一产业以及利用其农业、生态、文化资源发展的第三产业,突出农村的文化特色。
五、城乡统筹发展目标
1、经济目标:形成城乡互补与城镇产业化的富裕城乡
城乡统筹的经济目标是形成一个优势互补、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体系。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和工业园区的优势,实现城乡之间的合作;又要以城市为依托、乡村为基础、集镇为纽带,形成既服务于城市,又提高了乡村的自增力,使乡村尽快地富裕起来,并形成城乡结合、工农结合开放型的经济实体。同时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是实现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关键。
2、社会目标:实现劳动力自由流动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和谐城乡
城乡统筹建设需要解决劳动力转移的关键问题,而吸纳劳动力必须依托城镇化进程,而由于空间发展机会的不均等性,因此要提高城镇化的效率必须鼓励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形成就业岗位与居住空间相适应的健康城镇化进程。
公共服务设施均化等是城乡统筹的另外一个目标。在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及新农村发展战略时要对农村地区发展放到重点位置,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发展的重视。规划的实施需要各级政府制定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并建立区域性的协调机制、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制度,从根本上改变各自为政的发展限制。另外引入市场化管理体制,城乡统筹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多方筹集资金,可按照国家、集体、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多层次、多渠道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把城乡统筹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向社会。
(4)空间目标:构筑内部资源与外部机遇相匹配的集约城乡
城乡统筹建设规划核心在于高效的对空间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实现经济产出和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要鼓励有条件地区率先发展,优先扶持那些具有战略意义、交通便捷、水土等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让具有全局性影响的产业项目率先上马,充分发挥政府对市场的引导性作用,通过集中建设交通、市政等基础性设施来引导产业发展,合理规划布局城市和农村建设用地;城乡统筹建设同时要兼顾现状和长远发展,要禁止或者限制不具备发展条件地区发展,促使国土开发空间的整体高效利用,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形成合理国土开发秩序,避免造成无序竞争和空间资源浪费。
(3)生态目标:建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绿色城乡
城乡统筹建设要将生态文明理念放在首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满足自身需要而不损害自然环境。城乡统筹建设要优先关注不可建设用地,优先划定区域绿地、生态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禁止开发区域,控制战略性、稀缺性资源,主动出击应对快速城市化的无序蔓延,为城乡可持续发展预留充足的生态空间;要优先划定生态环境空间和布置生态环保设施,再合理布局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
同时要充分发挥乡镇的生态优势就必须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农业上建立绿色农业生产体系,工业上实现循环生产、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同时结合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旅游等,建立乡镇的绿色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1]罗承勇.影响城乡统筹的制约因素和协调发展对策[M].决策导刊.2007.第10期
篇5
中国城镇化现状分析和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城镇化战略得到全面贯彻实施,各个地区、各个城市发展迅速,但却未能达成城乡协调发展目标,造成了地区之间差距加大,城乡之间差距加大的现状。城乡二元化程度加剧,城镇化脚步受阻,农村发展没有门路,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没有形成一个良性的、互补的有效机制,没有能够建立一个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以工业化和城市化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互补共促、共同发展的格局,给社会的持续发展造成了桎梏,不利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中国城镇化现状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城镇化仍旧会是我国发展的主题,城镇化的大趋势势不可挡。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缩小城乡差距,减少两极分化,重视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更是不断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抓手,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城乡发展的不协调及其原因。城乡发展的不协调是导致我国城镇化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主要的表现有:首先,在我国不同规模城市发展水平不一致,尤其是小规模城镇发展潜力较小。根据调查,每年国家用于投资重点项目建设的资金中大城市占有90%以上的比重,对于小城镇的项目扶持力度可见一斑;小城市的人均GDP只有大城市的三分之一,较低的消费水平无法刺激小城镇产业的发展;对于小城镇的发展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规划,造成了小城镇整体的经济发展不景气,大量的劳动力闲置在家中,缺乏资源的有效整合,造成了小城镇发展的脱节。其次,在经济增长水平持续上升的情况下,城乡差距不仅没有得到遏制,反而导致了城乡收入水平持续拉大。地区间人口户籍转换、经济开放、非国有化和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参与都是拉开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造成了恩格尔系数较高的现状。大城市中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综合体系吸引了大批的青壮年农民来到城市打工,农村实际劳动力减少,与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收入差距成倍增长,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再次,城乡发展模式有待探究。大城市是人口密集、高楼林立、经济发达的代名词,以工业化和产业化为代表,但是缺乏有效的能源的供给,农村是粮食供给基地,是满足城市工业和产业发展对于能源需求的保障。农村的发展模式不是简单的城市发展框架的复制粘贴,需要制定科学的规划作为指导农村发展的大方向。
统筹城乡发展途径噬待考量。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内涵就是加强城市和农村的相互沟通和联系,通过有效的手段,达到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进步的目的,那么,寻求一条可以有效的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收入水平差距的途径显得尤为的必要。
有的学者认为,城市化滞后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加速城市化进程才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战略性措施。城市化进程包括人口城乡迁移和土地城乡配置过程、产品市场的出清条件,同时,要提高工业产出比,不仅要增加资本投入,还应该提高城市化水平,还应增强城市化和农民进城动力,尊重要素所有者对高收益的追求,放松市场主体流动限制,提高效率,对经济增量进行重新的划分和分配。
还有的学者认为,实施城乡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体现了对现有存量进行改革,更加的注重公平。城市化应避免“拉美陷阱”,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消除城乡分割和分治的二元体制,建立城乡统筹的城镇化体系,使广大农民成为城镇化的受益者,同时,避免采取强制性改革所造成的损失,渐进改变,立足于现有城乡二元结构,不断的推进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切实改善农民生活,消除城乡两极分化。
政府在城乡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在现在的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基础上,在市场自身所具有的调节能力下,通过库兹涅茨曲线的走向规律,城乡发展能够实现收入趋同的目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个漫长的时间征程,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社会隐患,因此,政府在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采取了行政干预的措施,减少市场调节所带来的隐患,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比如,在一些西方的国家中,为了加大对于农业的扶持力度,实行农业调整法,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的收入,为农业发展提供一个可靠的保障,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就中国来说,如何消除城乡收入差距,政府的介入显得尤为的必要,政府干预的力度成为了有效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城乡的制度门槛该如何的去定位,户籍制度该如何的去管理等问题,成为了消除城乡差异,加大政府干预的关键所在。
中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人们对于城镇化的意义仍旧存在误区,城镇化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伪城市化问题严重。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化调整主要手段是政府行政措施,不少地方通过县改市和乡改镇、镇改居等形式提高统计上的城镇化水平,将大量当地户籍的农村居民统计为城市人口,这就造成了虚假的城市化问题。其次,城镇化程度低。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这些农民工消费能力不足,无法实现城镇定居,难以有效产生第三产业需求,无法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但是,他们也不愿意回到农村,丧失了基本的劳作能力,沦为了在城市和农村的夹层中求生存的“夹生饭”。这就直接导致了城镇化程度低的现状。再次,城镇化质量低。农民工多在私营部门就业,其创造的财富多被私营业主攫取,缴税比例低,无法承载相应的公共设施。所以,农民工聚居区域,城市病容易凸显。
中国新农村建设现状和意义
农村是我国的根本,我国人口的多数都是农民,缓解农村矛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是关乎国家安稳的重大规划,新农村的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发展阶段的重要使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是我国的基本现状,为了有效的促进工业化带动农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的大时代背景要求,新农村建设势在必行。
推行新农村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最大限度的保证农民的利益,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行新农村建设并不仅仅是局限在把现有的农村的房屋改建成为高楼大厦,它更是对于农民整体素质的要求的提升,这就需要加大对于农民的教育和知识普及力度,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不管是在硬件建设上还是在软件的思想文化上,都要与城市达标,真正的实现城乡差距水平缩小,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正确处理城乡发展关系,把农村发展作为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标志,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只有实现了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才是从根本上实现了现代化,才能够实现以农促工,以工带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最终目的。
推进新农村建设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注入了源动力。庞大的农民数量基数是一个具有相当大的潜力的消费能力的象征,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扩大内需,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注入了源动力,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推进新农村建设,可以有效的打破限制经济社会发展的桎酷,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综合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中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途径
中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战略任务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新农村建设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城镇化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依托和载体。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建立一个充分发挥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功效的机制,相互促进,相互配合,对于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收入,缓解两级分化的程度,促进新农村建设,保证经济全面平稳发展,建立和谐安定的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
破除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障碍。城乡发展不平衡,二元化程度加剧,是严重阻碍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的桎酷,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一个“城乡一体,统筹规划”的新格局迫在眉睫,破除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障碍摆在了首位。促进城乡和谐发展最为激进的做法是取缔城乡隔离制度约束,这些管制主要是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隔离城乡的制度门槛,户口就是人们身份的象征,严格的户口制度给农村户口打上了强烈的色彩烙印,直接导致了待遇歧视,就业歧视和社会歧视,淡化户籍限制,实行统一的户籍制度,进一步规范基本落户标准,放宽户口迁移政策,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
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干预作用,制定农村偏斜的政策性制度,加大对于农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产品价格,减少市场调节所带来的隐患,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认清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差异。由于城镇发展和农村发展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和框架,认清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差异,明确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差异和关联,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把农民转化成为城镇人口,以帕累托改进的方式,普遍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条件,建立起综合性的社会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农村建设政策是越过城乡隔离制度门槛,把部分财富从城镇移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的一个较为保守但却稳妥的尝试。
理清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次序。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对于打破二元化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的促进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理清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次序将会给社会的整体进步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地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条件,破除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障碍作为破除二元化结构的契机,建立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均等化制度做为基点,以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为主要途径,把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整合作为打破城乡两极分化瓶颈的根本出路。
制定有效的城镇化战略。城镇二元化结构对于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日益显现,并且不断的扩大,导致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停滞不前,制定有效的城镇化战略,通过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灵活机动的体制机制,公平的社会制度和资源分配方式,消除歧视,加强城乡的良性互动,是解决和突破城乡二元化结构的根本方法和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篇6
摘要:建立良性的协调发展运行机制, 是有效实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目标最关键、最有效的办法, 也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的核心内容。以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以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为指导,分析了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系统的特点和特征。在深入分析系统要素之间耦合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由市场机制、制度政策机制、规划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教育培训机制、调控机制、国家扶持和投资机制所组成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运行机制体系。
关键词: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运行机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关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们很重视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早期研究主要是强调环境保护,80年代后期可持续发展理论逐步得到共识与应用,从系统论角度来研究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相关的研究对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相互作用机理、调控体系等进行了专题性研究[1--9]。但对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机制的研究还比较少。而且,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研究尚属空白。建立良好的协调发展运行机制,是有效实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目标最关键、最有效的办法,也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的核心内容。由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的特点,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制约该地区城镇化进程的“瓶颈”[10]。面对2020年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机遇,研究和解决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缓解西部生态环境问题,探索适合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机制进行研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重要意义。
1、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系统分析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形式, 正在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现实的或潜在的威胁[3];城镇化与生态环境间存在胁迫与约束的耦合关系,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胁迫主要是城市中的人口、工业和交通等活动过程中排放的污染造成的,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约束则主要是通过改变人口和资本流向引起的[4];城市集聚经济与水土资源生态阈值之间存在互动互馈机制,城镇化进程促使水土资源由粗放向集约利用方式转变[5];在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不仅为城镇化提供工业经济的各种自然要素和能源资源,而且决定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形态和自然系统的基本特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通过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非线性的多重反馈系统,协调发展是二者关系调控的最高目标[6];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必将与土地、水及生态环境产生冲突,日益紧缺的资源条件以及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已成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危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7] [8]。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系统是由资源子系统、生态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等4个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耦合形成的有机整体。区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系统,如图1所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系统要素之间存在复杂的、
非线性的动态反馈关系。它们在确定的地理空间内,耦合成一个多层次地域复合系统,相互影响,协同演化。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是以经济活动为主体的。其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耦合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各系统之间存在着不间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价值流动及信息传递。
2、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运行机制分析
机制是以一定的运作方式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使它们协调运行而发挥作用的。通过建立适当的体制和制度,可以形成相应的机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机制的构建要通过体制改革与制度建设来实现。
运行机制,是指在人类社会有规律的运动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及其运行方式。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中是引导和制约决策并与系统协调发展相关的社会、经济、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活动的基本准则及相应制度,是决定行为的内外因素及相互关系的总称。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要保证协调发展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真正实现,必须建立一套协调、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如市场运行机制、竞争运行机制、企业运行机制。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该系统的协调发展运行机制就是优化系统内部构成要素结构、整合外部环境资源结构、协调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的动态过程和作用机理[2]。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不是孤立的,而是由若干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机制所构成的体系。在深入分析系统要素之间的冲突与协调关系基础上,分析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提出了可以反映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7种运行机制。构建了由市场机制、制度政策机制、规划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教育培训机制、调控机制、国家扶持和投资机制所组成的可以反映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体系。这些机制之间相互联系,互为影响,形成一种耦合的互动关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些机制之间以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核心目标, 并在动态运行、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与相互胁迫与约束中形成巨大的合力,推动区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向协调发展方向进行演化, 同时又控制着这一发展方向不偏离其正确的发展轨迹。
2.1建立健全市场机制
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运行机制体系中,市场机制是指遵循市场规律,用经济手段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就是要建立市场化的城镇发展机制、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和科学合理的组织调控体系,实现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资源、资金、技术等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市场机制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和完善城镇发展的内在调节机制。要加快生产要素的市场化进程,培育和发展城乡要素合理流动的统一市场,通过市场体系的发展促进城镇建设和城镇体系的完善[12]。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中,要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和主导性作用。市场机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用市场机制多方融资;②用市场机制管理城镇和保护环境;③用市场机制推动产业与城镇互动发展。
2.2建立制度政策机制
制度建设滞后,同样也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较为突出的问题。要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大胆先行先试,破除现有体制机制障碍,为新型城镇化及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本文认为,要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重要的是在一些重大体制和政策方面做出调整和改革。应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主要包括:
①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保护农民权益;②彻底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为人口城镇化扫清阻力;③加快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④引导农村人口有次序的向城镇转移;⑤应尽快清除阻碍城乡统筹就业的体制;⑥通过完善城镇功能促进生产要素与人口向城镇集聚;⑦通过财税引导功能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⑧建立人与产业之间的联动发展机制。
2.3建立规划机制
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最高发展目标。在目前的城市管理框架下,首要的问题是搞好规划,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各种专项规划(包括产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旅游、文化等)。其中城乡规划是指规划和调控城乡空间结构、人口规模、土地规模等与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相适应。就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目标而言,城乡规划是落实整个发展目标的载体,是目标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不仅要考虑到区域内资源环境的整体与局部、近期与远期的规划要求,还要保证这代人的利益不损害子孙后的利益。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全面、系统地加强基础工作的基础上,做好水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规划。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过程中,可以考虑生态移民,让部分农牧民从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生态脆弱区搬出,结合城镇化集中安置,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完整的城乡规划体系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城乡总体发展规划中,可以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调控的具体指标与空间分区与城乡总体发展规划中的指标控制与用途分区充分结合。在专项规划内,加入生态脆弱区整治内容,认真分析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诱因,严格控制资源利用强度的进一步增强,确保生态环境的恢复。这样,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才能实现。
3.4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的特点,西部地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地荒漠化、草场退化、水土流失等均已成为国内外有关专家关注的热点。近年沙尘暴发生频率的增加和其强度的加大,证明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显然,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制约城镇化进程的“瓶颈”。西部地区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防线。从我国实际情况看,这些区域的生态环境也已非常脆弱,具有生态脆弱与经济落后重叠交织的特征。没有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这些区域必然没有足够的资金和积极性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与重建。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要使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有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生态环境资源的存量、增量问题,激励人们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积极性,使生态环境资本增值和永续利用,必须采取以下对策措施:①强化生态环境产权意识;②加强生态环境补偿立法;③推进生态环境价格改革;④完善生态环境补偿管理;⑤坚持生态环境补偿原则。
总之,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实现生态环境持续利用的一种有效手段,只有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在市场价格机制的引导下,建立起产权主体清晰、标准合理、监督有效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才能推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进程、这些地区才能有足够的资金和积极性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与重建。只有这样才能谋求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区域之间、当代人之间、代际之间的协调发展,才能促使早日实现我国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目标。
同时,国家加大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尽快建立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建立以生态保护、生态补偿为核心的生态建设机制和人口、资源、环境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实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3.5建立教育培训机制
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城镇的发展,城镇周边的很多农牧民就会丧失自己原有的耕地或者牧场。这样,大部分农牧区的闲置劳动力就要进入城镇寻找工作以谋生。而这些人所受的教育水平偏低,加之西部地区落后的社会保障体系,使这些人无法得到应有的培训,也就难以胜任大部分工作,只能从事一些第三产业,而目前西部地区落后的第三产业也决定了其无法提供足够的岗位和工作机会给从农牧区进入城镇的人口,这就导致了失业人口的增加,这些人的生活水平迅速降到贫困线以下。他们的失业会使社会上闲散人口增加,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城市的健康发展和城市的文明形象,城市交通拥挤、就业紧张、社会治安混乱、城市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问题相继出现[13]。所以,大幅度提高人口素质是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环节。要从战略层面大力发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重点加强对少数民族人口的教育培训力度,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各种层次、各种内容的技术培训,整合“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温暖工程”、“技能培训计划”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和优势教育培训资源,有针对性地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培训,努力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采取积极措施促使少数民族人口直接参与社会服务计划,通过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手段提高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力更生的程度。制定区域性发展援助政策措施,提升少数民族人口把握经济机会的能力,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农业生产和非农产业技能以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我生存能力、自我选择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3.6建立调控机制[3]
3.6.1产业调控
现代化的城镇产业体系是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系统的支撑力量。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产业转移对接中,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问题。尽量引进经济效益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技术含量高的现代产业。能够大幅度降低单位产值资源与能源消耗,或在不增加资源与能源消耗的前提下,促进城镇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增加、居民福利水平的提高。
3.6.2规划调控
通过规划的合理调控,有助于实现我国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当前, 我国正面临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必须充分重视和依靠城乡规划来设置发展轨道、加强调控来保证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城乡规划是指规划和调控城乡空间结构、人口规模、土地规模等与资源承载力与环境容量相适应。要积极发挥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职能,有效发挥规划的引领和调控作用,统筹谋划城乡发展,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深化重要功能区块规划编制,有序推进城乡规划实施,依法加强城乡规划监管,努力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当前,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急功近利的规划调整、寅吃卯粮的圈地运动、脆弱资源的过度开发、杂乱无章的城郊用地和屡禁不止的违法建筑等方面的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属于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但也必须在保持发展的势头下,认真强化城乡规划的调控来加以解决[14]。
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和城市空间结构是控制和减少污染的基础条件。减少环境污染, 加强环境保护,首先是要编制好城乡规划。没有好的城乡规划,污染的防治、环境的保护、生态的平衡等都无从谈起。合理布局的城镇体系能缓解人类对大自然的干预,减少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的危险性,从而达到整体上的生态平衡,实现我国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3.6.3社会文化调控
社会的稳定与安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软环境保证。公平的发展机会、公正的市场经济运行体系、良好的社会秩序、稳定的发展环境以及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使得城镇化发展要素自由、高效率向城市地区集聚,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而且,可以有效的控制城市数量与规模扩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和破坏。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
展同样需要先进文化的支撑。
3.6.4政策调控
政策问题关注的是那些制度安排上的变化。合理的政策安排可以有效地配置资源。政策对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刚性的、强制约和持久的。政策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城镇化进程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进而决定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程度等。
3.7国家扶持和投资机制[13]
国家扶持机制是指中央政府利用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主要包括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拨款、优惠贷款、税收减免等政策,加快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等欠发达区域发展。我国一直重视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但在制度上存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尚不规范,不能满足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税收制度还没有体现促进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等问题。因此,需要重点建立以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导向的中央财政区域转移支付制度。把实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中央财政区域转移支付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各省市区之间财力差异及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重新核定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规模和方式,构建中央财政区域转移支付制度新的规范。同时,把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内置到中央政府涉及到区域的各种专项转移支付中,把欠发达区域作为重点,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增强其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效果。增加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实行纵向转移支付与横向转移支付相结合的模式,但主要是加强横向转移支付力度。
中央政府应加大对西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这些地区由于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与其他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城镇数量少,规模小,服务半径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城镇集聚功能弱,扩散功能受到严重制约,城镇发展的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支撑作用非常脆弱,城镇的地域和文化特征明显,但现代气氛不够浓厚。因此国家应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进而增强区域内城镇的经济集聚和扩散能力,培育经济自身发展的能力。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而言,生态环境是一种特殊的资产,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在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用经济手段进行生态环境的建设, 确保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服务。
西部地区有着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和多宗教的人文社会环境,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重点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营造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促进西北城镇化协调发展,增强城镇化保障边疆安全的功能,消除二元经济结构,逐步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制定有效办法,强化城乡居民中弱势群体的文化 职业技能培训和择业指导,消除城镇居民和进城人员的后顾之比,为西部城镇化发展提供优质的劳动力。
4、结论
建立良性的协调发展运行机制,是有效实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目标最关键、最有效的办法,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的核心内容。在深入分析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系统要素之间的耦合关系基础上,分析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机制的构建要通过体制与制度的建设来实现。可以反映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有: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制度政策机制的建立、规划机制的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机制、教育培训机制、调控机制、国家扶持和投资机制等。
本文对这些机制的基本内涵做了初步的探讨。本文提出的这个协调发展的机制体系,及机制的分析都还是初步的。对于如何建立或健全这些机制,都有待作进一步地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综述与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3):54~58.
[2]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J].地理学报,2005,60(2):237~247.
[3]陈晓红,万鲁河,周嘉.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调控机制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3):489~499.
[4]方创琳.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新进展与展望[J]. 地理学报,2004(S1):21 - 32.
[5]黄金川,方创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J].地理研究,2003,22(2):212 - 220.
[6]方创琳,杨玉梅.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系统的基本定律[J].干旱区地理,2006,29(1):1 - 8.
[7]乔标,方创琳,黄金川.旱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规律性及其验证[J].生态学报,2006,26(7):2183~2190.
[8]乔标,方创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及其在干旱应用区的[J].生态学报,2005,25(11):3003 - 3009.
[9]张理茜,蔡建明,王妍.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响应研究综述[J].生态环境学报,2010, 19(1): 244-252
[10]罗于洋,王树森,孙红兵.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浅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6):5~9.
[11]杨君.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59(21):127~128.
[12]覃成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研究[J].经济学家,2011,4:63~70.
[13]赵曦,杨志力.确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机制[J].科学时代,2011,12,14A3观察.
[14]仇保兴.我国的城镇化与规划调控[J].城市规划,2002, 26(9): 10-20.
篇7
《小康》主要是通过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五大方面的状况来反映中国的全面小康进程。
评价参考了2010年度《小康》11个关键词组成的小康指数。
2010年,《小康》杂志对关系中国百姓生活的全面小康11个关键词组成的小康指数,即:饮食指数、消费指数、公共服务指数、生命指数、生态指数、居住指数、平安指数、信用指数、教育指数、休闲指数和幸福指数进行了调查。
其中,70分以上的有5项,分别为饮食指数、公共服务指数、生命指数、消费指数和幸福指数,70分以下的有6项,分别为休闲指数、居住指数、生态指数、教育指数、平安指数和信用指数。
经过加权综合处理,得出2010年度中国全面小康综合指数为69.7分,比上年度增加2.3分。从当前和近年来的发展情况看,“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了如期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今后一段时期应继续着力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1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进步,但人均GDP离十七大确定的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科技创新能力不强,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还很低,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因此,大力加快经济发展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推进节能减排,促进生态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面临的重点和难点。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加快完善社保体系,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目前,我国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更低。应在试点基础上深化改革,全面推进新农保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形成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确保在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据估计,中国基尼系数自2000年以来持续呈现上升趋势,2009年估计已达0.458,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可见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十分严峻。因此,必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9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村居民收入为1)由上年的3.315上升至3.333,显示城乡差异还在继续拉大。因此,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资源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重组,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政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发挥地区比较优势,
篇8
关键词:兰州市;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市民化
Abstract: Urbanization is the only way to achieve modernization, is currently the country to expand domestic demand, promote a powerful engine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should be fully integrated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perspective, otherwise it will seriously affect the quality and effect of urbanization. In this paper, the status quo of urbanization in Lanzhou City for the analysis of samples, analyzes the current outstanding problems in Lanzhou City Urbanization exist, and how to better promote urbanization, and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coordinat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Key words:Lanzhou ; urbanization ;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 citizenship
中图分类号: 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05-24(4)
1 引言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党的十提出的“新四化”之一,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也是拉动就业的巨大推动力,对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与有效举措。
城镇化是一个农业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不断增加的动态过程,其具体表现形式通常有两种:一是农村人口不断向既有城镇的积聚,即人口在市场力量推动下的自然迁移;二是农村人口的就地城镇化,即由政策拉动的结果。
针对城乡二元结构矛盾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把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与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也一再证明,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2 兰州市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概况分析
2.1 区域概况
兰州,作为甘肃省的省会城市,是其政治、文化、经济和科教中心,也是西北地区的第二大城市,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兰州市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5个区和永登、榆中、皋兰3个县以及国家级兰州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共81个乡镇,734个行政村(其中涉农行政村715个),自然村3742个(其中涉农自然村3702个),市域总面积1.31万Km2。截止201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达369.3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98.96万人,共有汉、回、满、藏、东乡、裕固等36个民族。
2.2 兰州市城镇化取得的成就
近年,特别是自2009年兰州市被甘肃省列入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以来,兰州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核心,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关键,以优化配置城乡资源为重点,着力推动“规划布局、产业和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城乡社会管理”5个一体化,形成了城乡基本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兰州特色的在“大城市大农村”中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推进试点工作7年以来,全市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城乡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农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试点带来的新变化和新实惠。城镇化水平从2009年的64%上升为2015年的80.95%,无论是按照美国城市学者诺瑟姆的经典城市化三阶段理论(1979),还是按照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的报告认为的,从国际经验看,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城市型社会,主要有城镇人口、空间形态、生活方式、社会文化和城乡关系5个标准,按人口城镇化率进行阶段划分,城镇化率51%~60%为初级城市型社会,61%~75%为中级城市型社会,76%~90%为高级城市型社会,大于90%为完全城市型社会,那么兰州市目前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进入高级阶段或者称之为高级城市型社会。
3 兰州市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如上所述,兰州市当前的城镇化水平确实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每年《中国经济周刊》与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联合的《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对中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城镇化质量进行排名,兰州市虽然在城镇化率的排名较靠前,但在城镇化质量排名上却不尽人意,远滞后于城镇化率。在深入考察兰州市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笔者认为,兰州市当期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3.1 “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
兰州市除主城5区之外,还包括相对偏远的永登县、皋兰县和榆中县,相比前者,这3个远郊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人口占比数量较大且相对集中。据甘肃省统计局2015年底的《兰州市城镇化建设中的就业现状分析与研究》指出,兰州市三县五区的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呈现出不均衡的局面。数据显示,2014年兰州市安宁区、城关区、西固区城镇化率率先突破90%,进入完全城市型社会阶段,七里河区和红古区迈入高级城市型社会阶段,而皋兰县、永登县、榆中县3个远郊县则还处在初级城市型社会(城镇化率在51%至60%之间)以下,乡村人口比重大于城镇人口[1]。所以,兰州市的城镇化建设面临着“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的困境,城乡区域发展极不均衡。
3.2 “半城市化”与“被城市化”现象严重
在当前城镇化建设中,“半城市化”与“被城市化”现象相当普遍,笔者认为,这是各种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半城市化”,即进城务工的农民及其随迁家属虽然进入了城市,并且工作、生活在城市,却在制度体制、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上被城市与市民所排斥,当这种排斥长期不能得到改善时就会使“半城市化”结构进一步固化并不断自我复制[2],他们因为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往往在就业、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当地户籍居民有较大的差距,在大城市内部形成了典型的新二元社会结构[3]。同时,“被城镇化”现象也存在,即农民因地方政府政策规划被就地城镇化或者因土地征用被迫进入城市,但相应的政策措施、制度建设、基础设施等却没有及时跟进。
3.3 城乡基础设施参差不齐,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大且对接滞后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15年《公共服务蓝皮书》,对全国38个主要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排名,兰州市排名第36位,明显滞后于其他城市。究其原因,就是兰州市三县五区的城乡分隔明显,基础设施参差不齐,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较大。此外,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以后,尤其是在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公共服务的对接机制不健全,严重滞后于城镇化水平。
3.4 进城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形势严峻
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对于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镇的首要目标则是寻求就业机会,这是以人为本的核心,但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主要受以下几个元素影响:
一是供大于求且自身技能缺乏。随着当前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而且这些农村劳动力在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方面,普遍较低,缺乏竞争优势,增加了就业难度。二是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数据显示,2014年兰州市三次产业在GDP中的结构为2.80:43.34:53.86,而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结构则为19.27:26.2:54.53,这意味着兰州市有19.27%的就业人口在从事最基础的农业生产劳动,就业结构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未来几年农村仍有相当一部分剩余劳动力会向二三产业转移。三是随着国家经济迈入新常态,总体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需要调整重组,就业面临巨大挑战,在大趋势的影响下,兰州市的就业需求会有一定回落。
4 兰州市推进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考
城镇化的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4],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城镇与乡村、工业与农业、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融为一体的过程。要加快城市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就必须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统一规划、管理、建设,强化顶层设计,使城乡发展互相衔接、互相促进,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兰州市应根据市域内不同区县的实际条件,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特色镇,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向乡村延伸,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1 加快城镇化步伐,科学规划城市结构,把城镇化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引擎,并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
兰州市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土地资源紧缺,人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是土地绝对量不足,另一方面还存在着土地使用不合理、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城乡用地缺乏规划和有效管理。
首先应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权威性和公开性,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为兰州市的整体布局出谋划策。其次,要从实际出发,在全力抓好老城区改造提升的同时,大力推进新区开发建设和高新区、两个国家级经济区开发区的增容扩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为统筹城乡发展打造广阔平台。尤其要在城镇化水平滞后的永登县、皋兰县和榆中县依托当地特色,挖掘和发展特色小城镇,依托小城镇建设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破解“大城市大农村”并存的局面。如对青城、什川、连城、苦水、阿干镇等重点小城镇,打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生态古镇”、“精品农家乐”等金字招牌,深入挖掘本土建筑、民俗和饮食文化,打造一批具有地域魅力的文化、生态、观光与休闲旅游的村镇,增强其吸纳能力,使其容纳更多的农民就近就业创业,让他们挣钱顾家两不误。
4.2 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发展,以新农村建设为支撑,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薄弱环节,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经营方式,鼓励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承包地,开展土地股份合作、联合或土地托管等,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打造高素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使懂农业、会经营、有想法的农民留在农村做强做大农业;积极从城镇引入先进技术、高素质人才并推动金融资源向农村流动,促进城乡互动发展。
4.3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做好相应配套安排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在五大发展理念下推进城镇化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应有之义。做好这项任务,要实现好农民身份转变、生产方式转变和社会方式转变等“三个转变”[5],因此不但要改革相关障碍制度,还要跟进相关基础设施的配套与完善以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对接等,充分解决“半城镇化”现象。
首先要改革现有户籍制度,打破和取消限制人口和劳动力流动、影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政策性、体制,将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落实和细化用居住证制度取代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改革思路,保障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享有义务教育、公共就业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等国家规定的基本公共服务,缩小与城镇户籍人口的待遇差距。其次,要恰当处理进城务工农民户口变动与“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或林权草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的关系,不得以退出“三权”作为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的条件,并切实保障好他们的应有权益,解决后顾之忧,让农民愿意且敢于进城。最后,要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及其随迁亲属在福利待遇上的有效对接,如“新农保”与城居保的对接、“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的对接、农村低保与城镇低保的对接等。
4.4 加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机制的建设与完善
要改善当前兰州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大的现状,提高人们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敢进城、愿意进城。依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加大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力度,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并轨、标准统一,建立城乡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并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举措上,应积极探索户籍制度创新改革,实现城乡居民在就业、医疗、教育、社保、文化等方面的“同权共享”,加强对进城务工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纳入城镇教育等,让城乡群众共同享受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成果。
5 结语
虽然兰州市在推进城镇化建设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中面临着诸多客观障碍和困难,但做到科学规划布局和相关配套制度的改善,达到《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既定目标,力争到2020年,兰州市人口达5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达42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85%,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全面形成,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缩小,实现城乡互助共融、协调发展,走向高质量的城镇化,让兰州市域内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享现代文明生活,城镇化的建设和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齐头并进,才能形成对经济社会发展稳定而持久的内需支撑,从而更好的实现高质量的城镇化水平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甘肃省统计局. 2015年兰州市城镇化建设中的就业现状分析与研究[EB/OL]. http:///www/HdClsContentDisp.asp?Id=31212, 2015,12,04.
[2]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5).
[3]杨继瑞,刘斌.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理论反思与实践探索――第五届比较研究工作坊会议综述[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6):205.
篇9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迫切要求。改革开放**多年来,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重大飞跃。然而,计划经济时期城乡差别发展的政策和城乡分割的体制仍在阻碍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使城乡之间形成了四个鲜明的反差:一是不断扩张规模、正在走向信息化和技术资本密集型的工业与小规模分散经营、劳动生产率低下的农业形成鲜明反差;二是高楼拔地而起、面貌日新月异的城镇与生态环境质量下降、面貌变化不大的广大农村形成鲜明反差;三是收入持续增长的城镇居民与收入低水平徘徊的农民形成鲜明反差;四是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日趋文明的东部沿海地区与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的西部地区形成鲜明反差。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行城乡统筹,促进共同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促进城镇化的重要措施。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不仅制约着农村的发展,而且也限制了城镇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比如,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农民收入水平偏低,造成需求不足,导致工业产品过剩;同样,城镇人口少、农村人口多,又造成农产品过剩。可见,“三农”问题也是促进城镇化不可回避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行城乡统筹,建立互补互促、协调统一的新型城乡关系。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内在要求。到****年底,我国已总体上实现小康,但这个总体上的小康是总数和平均数的概念:GDP的总量比1980年翻两番,全国人均GDP达到800美元。这个总数和平均数掩盖着较大的城乡差距,实际上农村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民没有达到小康标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使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使农民收入有更快的增长。如果不统筹考虑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不大力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篇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但在传统城乡二元体制影响下,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协调的问题。推进新型城镇化,正是着眼于我国发展全局,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补齐发展短板,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举措。城市是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功能、辐射功能和引擎功能,通过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推动农村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从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城乡差距虽有所缩小,但差别仍然较大。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突破城乡体制壁垒,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产业经济向农村辐射、城市优质资源向农村流动、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文化向农村传播,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在经历了长期快速发展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转型迫在眉睫,社会转型刻不容缓。城市是人才、科技、金融、信息等高端要素的集聚地,也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高地,是带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不断优化高端要素配置、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有效扩大社会需求、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全面改善民生的主要途径。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日益强烈。城市拥有较为完备的交通、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集聚着大量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优质资源,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空间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提升城市功能,同时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促进农村新社区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与实施,表明我们党对城市化的思想认识和发展方式有了重大转变,在发展理念上从以物为主转向以人为本,在发展路径上从城乡分割转向城乡统筹,在发展格局上从偏重大城市转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发展方式上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发展,在发展动力上从投入推动转向创新驱动,在发展步骤上从追求速度转向积极稳妥。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同志早在2006年浙江省城市工作会议上就提出,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人口城市化。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城市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揭示了新型城镇化的本质要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关键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着力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既要创造物质财富,又要创新精神财富,让城乡居民过上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文明生活。
坚持城乡统筹,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促共进的发展格局。指出,城镇化必须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市工作必须同“三农”工作一起推动,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立足统筹城乡发展,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科学筹划、统一部署、协调推进,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推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坚持因地制宜,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强调,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顺应现代城市发展新趋势,找准现代化城市建设新方向,适应城乡居民对生产生活生态改善新需求,科学确定城市发展模式,创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理念,突出城市群主体形态,合理布局城市空间,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坚持节约集约,提升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明确指出,要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必须把城市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使节地、节水、节能、节材等措施落实到各个环节,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的要求,推动城市集约发展,提高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平,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坚持改革创新,推动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多次强调,要充分发挥改革创新对城市发展的推动力,让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动力,释放城市发展新动能。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将面临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解决的根本办法仍在于深化改革。通过改革创新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释放城市化潜力,提高城市化活力,增强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带动力,促进城乡之间产业发展互补、基础设施共建、信息网络共联和社会民生共享。
坚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要有历史耐心。深刻指出,推进城镇化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方向要明,步子要稳,措施要实。这明确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科学方法和具体步骤。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既要有满腔的进取热情,更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不贪一时之功、图一时之名,急于求成。要遵循城
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使城市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国城市化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然而,纵观我国城市发展现状,在规划、建设、管理、环境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新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力求扬长补短,着力提高质量和水平。
强化尊重规律,突出以人为本,建设共建共享的“公众城市”。指出,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必须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城市化是包括人口职业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土地空间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有序让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人口市民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处理人口、产业、用地之间的关系,做到城市发展以产业为支撑、城市扩大与经济相适应、人口集中与承载能力相匹配,努力建设一个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公众城市”。
强化空间布局,突出功能定位,建设集约增长的“紧凑城市”。强调,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城市空间布局,不仅是城市内部要素的构成和组合,还包括城市之间空间结构和形态。一个城市不仅要合理选择规模大小和产业发展,还要科学确定在城市群中的地位和作用。要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努力建设“紧凑城市”。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出发,突出城市群主体形态,发挥大都市引领和带动作用,强化中小城市特色优势,促进城市间产业协作和社会协同发展。
强化转变方式,突出创新驱动,建设科技引领的“创新城市”。指出,要依靠改革、科技、文化三轮驱动,增强城市持续发展能力。在当前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情况下,城市发展必须从要素投入推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要统筹推进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领域配套改革,集聚人才、信息、技术等创新资源,培育企业、院校、机构等创新主体,完善激励、评价、竞争等创新机制,创造公正、公平、开放的创新环境,不断释放城市发展新动能,提升城市建设新能力,增强城市凝聚力和辐射力。
强化生态建设,突出人居环境,建设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强调,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不仅是乡村居民的追求,也是城市居民的期盼。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把握好城市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科学规划城市的生态绿地、地下廊道、透水铺装、植被草沟、洪水调蓄等系统工程,大力推进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建设,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