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业化发展范文
时间:2024-01-24 17:47: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农业化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数字农业”是由美国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在1997年正式提出,它是将信息作为农业生产要素,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农业。数字农业主要包括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四个方面。我国于2019年在《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中就提出“推动农业装备智能化”,要求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装备制造业结合,研制推广农业智能装备;鼓励农机装备行业发展工业互联网,提升农业装备智能化水平;推动信息化与农业装备、农机作业服务和农机管理融合应用。数字化农业装备的发展对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1发展情况
兰溪市和东阳市是金华市探索和推进数字化农业装备应用的先行者。兰溪市农机管理站于2017年在“兰溪市农业信息中心数字农机信息系统”开设了“北斗农机作业精细化管理平台”子系统,分别在46台拖拉机、13台插秧机、34台收割机共计93台大型农机具上安装北斗数字终端,实现农机作业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精细化管理等功能。扶持政策明确规定,以“北斗农机作业精细化管理平台”收集的数据为依据,推行农机作业环节补贴,按作业服务面积,水稻机插补贴750元/hm2,油菜机收补贴600元/hm2。东阳市农机管理站也于2017年应用“北斗终端”解决农机作业服务监管问题,实现对所有132台水稻插秧机机插服务的作业轨迹、作业面积、作业地块、作业时间、作业图片等信息的监管,农户、乡镇和市级农业管理部门都可以在手机微信端或电脑端点击查看所有的情况。除了上述先行者外,全市各地都在努力尝试农机化和数字化、信息化的结合。如金东区金华绿盛源果蔬专业合作社于2019年安装了一套智能物联网管理系统,配置了光照度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土壤养分含量传感器和环境温湿度传感器,主要用于设施大棚内的环境控制和作物生长管理。
2发展思考
2.1推进种植业信息化
发展数字农情,建设数字田园,推动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技术与装备在大田种植和设施园艺上的集成应用,建设环境控制、水肥药精准施用、精准种植、农机智能作业与调度监控、智能分等分级决策系统,推进种植业生产经营智能管理。
2.2推进畜牧业智能化
推进畜禽圈舍通风温控、空气过滤、环境感知等设备智能化改造,集成应用电子识别、精准上料、畜禽粪污处理等数字化设备。
2.3推进渔业智慧化
推进水体环境实时监控、饵料精准投喂、病害监测预警、循环水装备控制、网箱自动升降控制、无人机巡航等数字技术装备的普及应用,发展数字渔场。
3问题分析
3.1投入成本大
数字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智能控制设备、传感设备和软件系统的支撑,设备一次性投入成本相对较高,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还不包括运行成本,对于一般中小规模的农业经营者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投入。而作为农业经营者首先考虑的是成本核算,投入和产出的快速对比,使得经营者在经营规模不足和经营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就不愿意考虑对这些设备的投入,只有在政策扶持和生产现实需要的情况下才会考虑投入。如金东区金华绿盛源果蔬专业合作社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于2019年底一次性投入49万元安装了这套环境控制和作物生长管理的智能物联网管理系统。
3.2应用要求高
数字农业装备的应用离不开操作分析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素质,真正要达到数字农业装备应用的良好效果,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数字农业装备的应用能力。而目前大部分农业经营者缺乏此方面的专业背景,返乡创业的大学生绝对数量还不多,一些农二代也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等。如在调研金华绿盛源果蔬专业合作社时,合作社负责人就表示应用还不熟练,虽然操作还容易,但对于数据结果应用还有一定难度。
4措施与建议
4.1政策推动
以全市各地出台的农机化扶持政策为基础,加大数字农业装备应用和示范的政策及资金扶持力度,提高资金扶持比例,降低农业经营者的投入成本,提高应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结合全市“机器换人”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推动数字农业装备及技术的示范与应用,实现以点带面,扩大影响力。
4.2合理布局
依据金华市主导产业发展要求,根据全市各地现代农业及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可以对数字农业装备发展进行合理布局,以实现有效推动数字农业及装备技术的快速发展。具体建议如下。(1)粮食:全市地域,重点推广水稻生产智能农机装备(北斗数字终端应用系统、无人驾驶高速插秧机、自动控制的耕整地机械装备、可控施肥装备等)、无人机智能控制技术(无人机播种、施肥、喷药装备)等。(2)茶叶:武义县、磐安县、东阳市等区域,重点推广茶叶智能生产与加工装备(如智能耕整地机械装备等)、无人机植保技术与装备、水肥药精准施用数字化控制装备等。(3)蔬果:浦江葡萄、金东草毒、兰溪杨梅、永康方山柿等特色产业,重点推广水肥药精准施用数字化控制装备、设施农业环境数字化控制装备、智能控制栽植与收获机械等。(4)食用菌/中药材:磐安县、武义县、东阳市等区域,重点推广食用菌/中药材智能生产与加工装备、设施农业环境数字化控制装备等。(5)畜禽水产:金东区、兰溪市、婺城区、武义县等区域,重点推广畜禽养殖环境智能装备,精准上料、畜禽粪污处理等数字化设备;推广水产养殖水体环境实时监控、智能控制饵料精准投喂、病害监测预警、循环水装备控制等数字技术装备。
篇2
【关键词】计算机;餐厅;农业;微型计算机
计算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慢慢的步入到每个角落,电子产品的的诞生影响了旧时代的各个领域,自从1944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以来,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传统计算机的性能受到挑战,开始从基本原理上寻找计算机发展的突破口,新型计算机的研发应运而生。未来量子、光子和分子计算机将具有感知、思考、判断、学习以及一定的自然语言能力,使计算机进人人工智能时代。这种新型计算机将推动新一轮计算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从第一台计算机产生至今,计算机的应用得到不断发展和应用,计算机类型不断分化,这就决定计算机的发展也朝不同的方向延伸。当今计算机技术正朝着变形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变形化: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体积庞大随着时代的更替变成微信,从数据处理慢变成超快和超快的运算;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的必然。从第―块微处理器芯片问世以来,发展速度与日俱增。计算机芯片的集成度每18个月翻一番,而价格则减一半,这就是信息技术发展功能与价格比的摩尔定律。计算机芯片集成度越来越高,所完成的功能越来越强,使计算机微型化的进程和普及率越来越快。网络化: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紧密结合,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及普及计算机网络已经进入了各个领域,实现了“足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实现了相互之间相互交换信息,互相共享资源、协同工作等。引算机网络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计算机对手工的影响
从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及发展可以看到,目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都是以电子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集成电路芯片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随着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计算机朝着计算机农业化;计算机工业化,计算机生活化。计算机工业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工业进入现代化。工业在每个国家经济中占了很大比例,但随着工业的现代化,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领域中也逐渐用运到计算机,从而节省人力资源,将计算机嵌套到工业操作,将会产业自动化从而节省很多手工。例如现在的好多大工厂进行大车间生产,好多生产流线全部是计算机控制,这样大大节省了生产慢与快的问题,在质量的保障一下,也保证了数量的问题,给生产带了许多节省资本。这就是计算机工业化,减少人资源,从而是手工业的一个解放。计算机农业化:随着国家不断的发展和改革,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关系着几十亿人的温饱问题,科技的发展关系着农业发展。科技离不开计算机,让农业实现自动化,全面实现农业计算机化,坐在家里操作电脑让机器去干活,也节省了好多人力资源,这样也减少了人工,全面实现自动化,机器化,农业也给人们节省了许多手工,计算机将农业化。计算机生活化: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计算机无处不在,随处可见 商业,教育、医学、娱乐、政府机关、科研、等领域中。甚至在很多时候,电脑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信件。加之电脑在多媒体方面的应用,也让相对机械的电视过于单调。总之,现代社会,网络的迅速发展,为电脑的普及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外部条件。网络电视、影视,网络通信、聊天,网络购物等等,电脑正在逐渐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制造业领域,从面包到航天器的各种类型的产品都可以用计算机设计。计算机设计的图形可以是三维图形,可在屏幕上自由旋转,从不同的角度表现设计,清晰地展现所有独立的部件。计算机还可用于生产设备,实现从设计到生产的完全自动化。计算机在教育领域得到另一个重要应用是远程教育。当今的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已经能够在不同的节点之间建立起一种快速的双向通信,使得学生可以在家里向教师提问,教师也可以及时地回复学生为题。目前,许多大学生都建立里网络学院,开展远程授课。计算机在科研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第一台计算机计算机ENIAC就是为了科学研究而言研制的。现在许多实验室都用计算机监视与收集或模拟实验中的数据,随后用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以进行相应处理。在许许多多的科研工作中,计算机都是不可少的工具。
从以上可以看出计算机在现代生活中慢慢地取代了好多手工业好多,从而影响了手工,也慢慢地取代了许多手工。计算机在人们的生活 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末计算机应用主要是科学计算、工程设计等数值应用,这一阶段使用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数字机和模拟机),硬件体积庞大,运算速度慢,系统维护需要较高的技术,软件尚未形成系统,应用程序编制耗费大量人力。主要应用于国防尖端武器的研制、生产和使用。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开始向非数值应用方面发展。这一阶段使用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除继续用于科学计算外,主要用于数据处理、工商业事务处理、企业信息管理。60年代后期出现小型机后,硬件逐步形成系列,接口设备和设备品种增多,组块式的软件设计使软件的编制趋于工程化,并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实时控制。70年代,计算机应用普及到社会经济更多的领域。
篇3
农业技术效率是技术效率概念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要素投入的条件下农业实际产出达到理论最大产出的程度。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众多,农业生产技术的可得性、对技术的接受能力无疑是技术效率提高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而农业信息化正是信息技术(IT)在农业企业、农业产业、农业经济和社会扩散和渗透的过程,该过程将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的可得性以及农户对技术的接受能力,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效率。
1.1提高农业市场信息的传播范围和速度
农业市场信息包括农产品市场信息和农业生产资料信息。通过及时了解各类农产品信息,农产品生产者不但可以清楚地知道市场的实际需求,而且还能使潜在的需求明朗化。根据市场需求组织农业生产,避免盲目生产销售,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增加了农业产值,即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效率。通过及时了解各类农业生产资料的市场信息,农户和农业企业能在“信息对称”的生产资料市场上选择质量可靠、价格合适的农资产品,节约了农业生产成本,在农业产值一定的情况下减少了投入,也意味着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
1.2提高政府政策信息的传播范围和速度
传统上我国农户只能通过村广播或村干部召集开会的形式了解国家的政策,信息传播速度相对较慢,甚至还会产生“信息失真”。电视、无线电话、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及时准确的将国家最新的农业政策传递到广大农村和农户中,使得农业生产者能在有关政策的指引下合理调整农业生产方式与结构,科学安排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效率。
1.3提高农业技术信息的传播范围和速度
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如科学防治病虫害、精准灌溉等,本身就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技术手段。但是由于以往信息手段落后,不能有效的推广和应用。“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4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现代农业技术信息迅速传递到农村,加快了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速度,从而提高我国整体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
1.4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效率
农田信息管理系统、遥感系统、墒情监测系统等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数字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作物、土壤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监测,以实现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病虫害、水肥状况以及相应的环境进行定期信息获取,生成动态空间信息系统,对农业生产中的现象、过程进行模拟,达到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农作物产品和质量的目的。数字农业技术是在资源约束条件下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实现集约化农业生产的必要手段。
1.5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水平
劳动力是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投入要素,农业部门工作人员和农民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水平。现代信息技术加快科技文化知识的普及度,使农民能较快地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促使其技能和素质的提升。农民素质越高,观念就转变得越快,越能接受新生事物和信息意识,对信息和市场的把握能力和运用新技术能力越强,从而劳动生产率越高,对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促进作用越大。
2省际农业信息化水平测定
实证研究农业信息化对于农业技术效率问题首先面临的就是农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我国多位学者根据对农业信息化的理解及数据的可得性建立了相应的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如卢丽娜(2010)参照国家信息化六要素构建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对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进行实际测度。结果表明,2000~2004年间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增长了2.3倍。刘利永、李道亮(2013)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进行了计算,测度结果显示我国农业信息化2001~2005年为起步发展期,2005~2010年为快速发展期。我国农业信息化理论和实践都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关农业信息化的评价指标尚没有统一标准。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上,具体指标的选择也有待商榷。本文在综合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和参考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构建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4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农业信息化人才和人口素质”、“农业信息化效用”、“农业信息化发展政策”。其中“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主要反映农村居民占有信息设备和网络建设的情况,四项指标分别反映计算机、电视、电话等的基础建设状况和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状况;“农业信息化人才和人口素质”主要关注农村的信息化人才培养状况;“农业信息化效用”反映的是农业信息化的投入产出基本情况,其中,农业专利的批准数量反映的是农业科技的进步水平;“农业信息消费指数”指的是个人消费中出去衣食住、杂费外的比率,反映的是信息消费的能力;“农业信息化发展政策”主要反映的是政府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情况。以上数据分别在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科技进步统计监测》中获得。由于各个指标的计量单位不同,需要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本文首先对农业信息化水平的11个具体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出农业信息化各分类的指数值。四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则通过变异系数法来进行确定。得到相应的权重系数分别为:农业信息技术应用0.384,农业信息化人才和人口素质0.277,农业信息化效用0.183,农业信息化发展政策0.156。依据上述权重指标体系,本文计算出我国31个省份(直辖市)2002~2012年的农业信息化指数。截止2012年农业信息化指数得分最高的前三名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得分最低的后三位分别是、云南、青海。在2002~2012年间农业信息化指数增幅最快的地区是(95%),最慢的地区是北京(28%)。2012年东部11个省份、中部8个省份、西部12个省份的农业信息化指数均值分别为0.7652、0.653、0.6236,总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局面。但是西部与中部地区的农业信息化指数相差并不大,反映出农业信息化正呈现各地区同步协调发展的趋势。东中西部在2002~2012年间的农业信息化指数增幅分别为44%、45%、47%。由此可见,在过去的十年间我国农业信息化取得明显进步,西部增长速度超过东、中部地区,中部增长速度又超过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东中西部发展差距缩小,这主要是因为:①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使得西部地区发展速度加快;②部分农业信息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因起点低、基数低,因而发展速度比较快,最典型的就是地区。
3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技术效率实证研究
3.1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考察我国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同时了解各地区效率水平的高低。据此,本文采用Battese和Coelli(1995)提出的技术效率外生性模型(B-C模型)。简单的C-D生产函数里没有要素的交互项,也就没有考虑要素之间的替代效应,生产函数的技术结构是线性齐次形式,没有考虑技术的变化的非线性特征。对于我国农业生产而言,农业投入要素可能存在替代效应,如农业机械的使用大量替代了人力劳动。同时,农业中的技术进步会渗透到生产要素中,从而呈现技术非中性特点。如我国不断加大对从事农业生产人员的培训以及农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说明农业人才也是技术的源泉。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将模型的函数形式设为超对数生产函数。
3.2参数估计结果及分析
本文采用全国31个省市2002~2012年的数据对模型通过FRONTIER4.1软件进行了参数估计。σ2项表示组合误差项vit和uit的变异数之和,其值在1%置信水平是显著的。一方面说明使用技术效率模型估计是可靠的,我国农业生产存在显著的技术效率损失;另一方面说明我国农业生产中复合误差项的变异主要来源于技术效率损失,随机误差项的影响仅有4.33%。由表2可见,随机前沿生产模型中二次项的参数估计值显著为正,表明了我国农业生产在2002~2012年间存在着技术进步,且表现出非线性特征。时间与要素的交互项的参数估计值显著为正,表明我国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呈现非中性特征。由此可知,本文使用超对数生产函数形式是可行的。本文主要关注技术效率估计模型的参数估计值。δ1的参数估计值在1%的显著水平为负,其值为-0.7731,表明在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提高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δ3、δ5的参数估计值在1%的显著水平为负,说明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显著异于西部地区,其中东部的系数为-1.9993,中部的系数为-0.9819。实证结果表明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均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提高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借助Mastromarco和Woitek(2006)提出衡量影响因素对技术效率边际影响的公式:dTE=-TE*δi/(dzi/zi),取我国2002~2012年间全国的平均效率值0.7937,可求得当我国东中西部农业信息化指数每上升1%,可分别导致我国东中西部的农业技术效率提高1.58%、0.78%、0.61%。可见,农业信息化对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边际影响最大的地区是东部,其次为中部,最小的为西部。注意到δ2的参数估计值在1%的显著水平下为正,δ4的参数估计值虽然为负但并不显著,δ6的参数估计值为正也不显著,说明在我国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并没有表现出随时间逐步提高的趋势。随机前沿模型估计出来的技术效率值也证明了此点结论。考察期间全国农业生产的平均技术效率值0.7937,东中西部的平均效率值分别为0.9331、0.7662、0.6859。东部11省份(直辖市)的农业技术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而中西部的农业技术效率相差不大。2002~2012年间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呈现出“先低后高再低”变动轨迹。结合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技术效率提高,而与此同时农业技术效率不升反降的实证结果,推断:在我国还有制约农业技术效率提高的深层次原因存在,有待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4结论与政策建议
篇4
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传统农业,调整
1. 我国农业发展模式的调整
1.1 调整的原因
(1)我国农业化组织程度较低,没有或者很少存在很强的开拓市场、组织生产及综合服务功能的龙头企业;
(2)关于农业的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在管理上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自发性;
(3)我国的产业结构划分不够明确,因而会出现对现实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对症下药”的情况,会导致“错诊”、“乱诊”;
(4)受传统农业的发展的模式的影响,在技术上的投入还远远不及国外。
1.2 调整我国农业发展模式的对策
1.2.1加速培育和完善农业市场体系,建立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农业龙头企业。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深,我国由原来的计划经济逐渐转变成为市场经济,一个产业运营的好坏,主要是由市场所调节和控制的。所以努力加速培育和完善农业市场体系是农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手段。。在建立起市场体系的同时,还要确立农业领域的“带头老大”,那就是农业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就如同该行业的一个航标,任何小的方面的发展,都必须由该龙头企业的引导和支持。
1.2.2建立数字化平台,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
“知讯者生存”,信息对于现代社会是很重要的,较早地知道信息就能掌握整个市场的规律,因而也就能立足于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社会的各个因素都需要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农业也不例外。及时地提供农业信息,可以准确地掌握市场变化的规律,这样就能弄清供求关系,适时地、合理地发展农业,以使农业朝着市场需要的方向发展,即使其完全以市场为导向。
1.2.3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
我国幅员辽阔,疆域面积大就会在不同的区域形成不同的农业体系。如在我国的北方,天气较干燥、冬天温度很低,根据这一区域特点,这些区域就适合种植小麦,而在南方,则适合种植水稻。这个例子充分地说明了区域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农作物,因而农业的结构体系也不尽相同。只有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才会产生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
2.坚持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
2.1我国坚持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一种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不造成影响的发展。。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也必须走这样一条发展道路。。可以这样说,可持续农业是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针对农业发展所产生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通过重视可更新资源的利用,更多地依赖生物措施减少化学资源的投入,在发展的同时,保护资源、改善环境和提高食物质量,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走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可以使农业的发展不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可以对农业资源的最大化、最优化利用,可以真正地达到“农业的生态性、市场性”。
2.2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2.2.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我国大部分地区生态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些都是人类盲目地追求经济利益而造成的,如过度放牧和乱砍滥伐。对于那些生态脆弱的区域,一旦遭到破坏,恢复起来那就相当地困难了,所以必须避免以追求经济利益而不考虑生态破坏的行为,这就要求人们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弄懂经济与生态之间的关系以及破坏生态对农业发展影响的严重性。
2.2.2加强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把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金收益率作为主要目标,强化农牧业生产的科技贡献率。坚持普及技术与引进和研究技术相结合,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促进区域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建立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链,即农业的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和现代化,重新建立农业基础结构和科技结构。要根据农业科技工作长期性、地域性、综合性和以社会效益为主的特点,制定农业科研机构增强持续发展能力的政策;吸收科技人才,促进合理流动的政策;提高科研效率,多出成果、快出人才的政策,以促进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2.2.3加强环境保护,减少农业生产的污染
环境,作为以人为中心的外部世界,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影响重大,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任务。在农业生产中可能会产生对环境的污染,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致使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污染。那么,我们就要利用技术,不断地探究减少农业生产的方式及途径。如在肥料的使用上,我们可以选择使用有机肥。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的就是,我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千万不要有“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而是首先要考虑将污染降低到最小。
3.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得出我国需要走一条“调整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我国才可以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才可以使我国的农业朝着科学、稳健、和谐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吕书敏.传播科技为农民 服务百姓将奉献[J].新农村建设,2000(51).
[2]黄万纶,李文潮.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教程[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260.
[3]王冬生.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农业现代研究,2003,(11).
[4]闫书丽,文兴斌.加快生态农业建设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村经济,2003,(11).
篇5
关键词:农田;城市;自然
1 农田溶入城市的历史必然性
在农业社会里,城市与乡村具有明显的界限。在公元前3000年初期,苏美尔人的城市乌尔筑起了城墙并在墙外周围挖建壕沟以抵御敌人,在历史上第一次把紧密的建筑群同敞开的自然环境隔离开。在工业社会里,城市得到了快速发展,很多城市突破原有城墙的界限,向周围的乡村地区发展,城市与农村的界限变得模糊,出现了城市与农村的交错地带。到了信息社会,住宅大量向郊区发展,有的甚至蔓延到几十公里远的地方,城市与农村相互融合。大面积的乡村农田将成为城市功能体的溶液,高产农田渗透入市区,而城市机体延伸入农田之中,农田将与城市的绿地系统相结合,成为城市景观的绿色基质。
未来判别城市与乡村的界限将不再是农业时代的城墙,工业时代的城市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而是信息时代的信息基础设施。随着通讯技术的改进,未来农村地区可以通过无线通讯系统、卫星通信系统以及利用原有的供电和电话线等进行远程数字通信,使农村地区可以享受到城市中的服务,如教育、医疗和其他服务,这就使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别在缩小、中心区与外围区变得越来越模糊。
在信息时代,人们的工作方式和居住方式将发生变化。人们的工作场所将更加自由,人们可以在路上利用车载台进行工作,也可以居家工作,这些方式部分地取代了传统的工作场所。工作场所的改变将引起人们居住方式的改变。人们的居住方式将有分散化的趋势,人们将更加集中在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的乡村地区。这些地区将会吸引那些可以自由地进行远程工作而相对来说收入较高的白领阶层到此永久性的居住。
总之,向往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形态是城市规划史中的一条思想主线,反映了人们对城乡融合的强烈愿望。而信息技术将使这一愿望变成现实,将会改变传统的城市形态,使城市与农村的界限变得模糊,城市与农村将更加一体化的发展,城市将不断溶解在广大的农村中。
2 农田溶入城市的意义
2.1在城市中引入农田,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还有生态服务功能和休闲娱乐功能
(1)生产功能。保护高产农田是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霍华德在城乡一体化的田园城市中设想农民由于在家门口就有市场,可以减少各种交通费用,并增加田园城市的地租。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中国城市绿化的一个方针是园林结合生产。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居民需要的各种农副产品也会剧增。城市中的农田可以部分缓解这一矛盾,增强城市自我服务功能。
(2)生态功能。城市中的农田不仅具生产功能,更重要的是具有生态功能。如果说其生产功能反映了农业的基本功能,也许可以在广大农村中进行替代生产,但其生态功能是城市保护物种的延续,是城市具有活力的不可替代的功能。
城市中的植被可分自然植被、半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这些植被正在遭受毁灭性的破坏。既要保护这些自然植被和半自然植被,更重要的还是必须扩大城市中的人工植被。其中农田作物包括大田作物和果园等将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人工植被。时下大规模的人工草地、人工林、人工灌丛等植被需要人工作物的补充。城市中的农田是镶嵌在城市基质中的残余斑块。或者是干扰斑块,这些斑块通过绿色廊道与城市的绿色环境发生联系,并同广大的郊野农田相连,可以合理有效地利用广大农村的绿色基质扩展整个城市的植被面积,可以维持城市绿色景观的稳定和促进其发展,提高城市的综合生态效益。而城市中的农田则可部分处理城市污染物,具环保功能。
(3)休闲和教育功能。农田景观具有很高美感度,城市居民可以到农田中休闲。居民可亲身种植、维护和采摘等活动,对青少年具有教育功能,对老年人则是一种休闲和回忆。
2.2城市农田与城市公园的比较
在城市建设中,城市农田与城市公园比较,它可将废弃的土地利用起来,这些农田可通过社区居民进行维护,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可使拆迁的费用降到最低点,有利于居民的到访。
3 农田溶入城市的实现途径
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加强对农田的保护和利用:
(1)将“都市里的乡村”改变成为农田。改革开放以来,在一些城市尤其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中,出现了“都市里的村庄”现象,一边是现代化高层建筑,另一边却是杂乱拥挤、高低参差的农舍,整座村庄坐落于现代化城市包围之中。它是转型期城乡矛盾的集中体现。这种现象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土地收益大量流失,景观破坏严重,城市规划难以实施。在城市扩展过程中,通过城市规划体制保留“城市里的村庄”的农业用地,限制其发展成为第二、第三产业用地,保留难得的农用地,将可有效地解决“都市里的村庄”这一问题。
(2)推广社区农业化。将社区中无商业价值的废弃土地、住宅前后的空地以及屋顶等改成农用地。社区居民经营和管理这些农用地,既起休闲娱乐教育作用,又可增加社区农产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社区中的老年人将更愿意从事一些农业活动。青少年也可从中学到许多城市中已消失的农业文明。可大大提高整个社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3)保留特殊生态安全战略点。城市在迅速扩展的过程中,应从生态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在城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某些战略点上,保留其农业用地和农业生态系统,维护城市的生态安全。景观生态安全格局通过对这些景观战略点的景观保护或改变,可以最有效地提高景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并使人类为保护生态系统所付出的经济代价降到最低。这些战略点往往是城市扩展的关键点、生物迁移通道上的关键点、城市小气候的蝴蝶效应点、城市灾害的关键点等,这些必须维护原有的生态系统(大部分为农业生态系统)并加以改善,是绝不能进行城市建设的地区。
(4)保留特殊的农业生态系统。城市周围的农村地区,大都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农业文明,都有其特殊的农业生态系统。这种系统是长期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结果,是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有些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用地、农业聚居地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特有的乡土生境。这些都反映了城市所在地的历史、特色,必须予以保护。
(5)保留农副产品供应链上的关键点。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展,城市中心区与原来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的距离不断增加,城市“菜蓝子”问题日益突出,可结合保留的城市农田与城郊副食品供应基地,保证市民农副产品供给安全。
(6)与城郊绿化隔离带结合起来。目前大城市或特大城市都建设了绿化隔离带来阻止城市“摊大饼”式蔓延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但绿化隔离带多采用建设人工林带的方式,大面积的农田(包括水田、旱地)变为需要人工养护的绿地,不仅提高了建设和养护成本,而且降低了城乡接合部的景观多样性。可以在绿化隔离带内战略性保留部分农田,并同城郊农副产品基地结合起来,既可以节省大量的建设资金,又为城市提供了农副产品和生态服务功能。
篇6
一、电子商务的涵义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B2C)、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B2B)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二、电子商务时代给中小园林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1)电子商务具有开放性特点,可以为中小园林企业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通过电子商务营销,中小园林企业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自己的产品信息,宣传与企业有关的形象资料,并推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信息网页。可以通过上网及时了解顾客的消费状况和竞争对手的情况,寻找新的商业合作伙伴和商业机会,开辟新的发展空间。通过电子商务网络可以加强企业同供应商、客户的联系,收集商品供求信息,提高企业的反应能力,利用信息优势来加速企业内部的商品、资金循环。尤其在信息技术广泛普及、行业管理日臻完善、技术成果转让加快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得以比大企业更快地将新产品投放市场。(2)电子商务将传统的商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可以使中小园林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电子商务以电子流代替了实物流,可以大量减少人力、物力,降低成本,电子商务还使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交易成为可能,减少了中间环节,通过电子商务还可以将市场需求与销售、采购、生产制造、保险、运输、银行结算、货运、报关等贸易环节有机结合起来,自动完成整个商业贸易过程。大幅度降低管理费用和业务开支,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同时电子商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交易活动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大大提高了效率。(3)电子商务有利于中小园林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得到更大的发展机遇。电子商务有利于中小园林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企业通过互联网可以展开与国际市场的对话,开拓国际市场。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园林企业在互联网上信息,更容易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国际机遇。电子商务还可以促使中小园林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贴近市场的需求,改变企业竞争态势,使实力较差的中小园林企业也能在大范围内发挥其灵活机动的竞争优势。一个小企业虽然势小力微,但通过电子商务,其影响力和营销力也会大大提高,更容易适应市场的变化。使得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商场上不再受到经济规模大小的制约。
三、中小园林企业电子商务营销现存问题分析
(1)中小园林企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农业化特色,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中小园林企业由于生产具有一定的农业化特色,生产区域多设置在农村地区,与土地和泥土打交道,经营者视野较为狭小,对于电子商务的认识度不够,对于电脑和网络等硬件设施重视度也有一定局限。同时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家庭收入偏低,网络普及程度不高,而地方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够,网络基础设施落后甚至欠缺,致使中小园林企业在投身于电子商务之前就存在着先天的不足。(2)中小园林企业产品自身特点的限制,形成了物流瓶颈。中小园林企业大多以苗木、花卉、鲜切花等产品为主,本身存在周期短、标准化程度低、运输难度大等特点,导致其在营销过程中对物流技术和保鲜水平的要求较为严格,而这些产品单位价值较低,对环境依赖性强,难以承受高额的运输成本,目前我国物流水平发展有限,专业化物流企业欠缺,对于中小园林企业来说,形成了一个物流瓶颈,不打破这个瓶颈,园林企业的电子商务营销就难以得到大幅度的发展。(3)园林产品市场不成熟,难以形成规模化营销。由于中小园林企业多规模较小,产品品种不全,且生产周期较长,受气候条件、自然灾害影响较为严重,产品产出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同时企业现代化经营水平较低、不利于产品的迅速集中,致使产品网络营销缺乏规模效应、聚集效应,难以进行统一快速的网络直销。再者,目前园林产品市场不够成熟,缺少大型的专业营销网站,也对中小园林企业的电子商务营销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4)中小园林企业电子商务营销人才缺乏,影响企业电子商务营销运作。由于中小园林企业的生产经营特性,决定了其从业人员以农业人口为主,许多企业为家族式企业,在人才使用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来讲我国农业人口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许多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尚未适应全球网络化信息化的趋势。这就使得中小园林企业中电子商务营销人才严重缺乏,难以利用现代网络信息工具进行网络销售,导致中小园林企业的电子商务营销发展较为落后。
篇7
关键词:金融供给 小康社会 农村金融改革
在制约我国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及农村繁荣的诸多因素中,农村区域货币资金短缺,满足不了农村居民合理的货币需求和贷款需要,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对融资服务提出了多方面的需求,如农业产业化培育和发展,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居民生活现代化过程中生活质量的提高,卫生、教育设施的改善均需要贷款的支持,比之于传统现代农村对融资的需求面更广、量更大、质更高。然而,去年举办的中国农业国际投融资论坛上提供了一组数字令人吃惊:中国证券市场发展10余年,上市企业已逾千家,而“农业板块”企业尚不足40家;中国农业吸收外商投资项目数占外商投资项目总数的比重不足3%,投资额还不足2%;农业银行全部贷款只有10%投向了农村,而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这个比例是98%;当前农户取得借款的主要渠道是民间私人借贷,农户借款中民间借款所占的比例超过70%;我国农村“高利贷”有8000亿元至1.4万亿元。因此,目前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农民贷款难,农村融资难的问题十分突出,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制约因素。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特点
金融的“欺贫爱富”致使资金的城市偏向
在我国,存在明显的农村资金城市化偏向。突出的表现是国有商业银行在其经营管理过程中,将市场定位转移至大城市,通过严格的授权授信和提高上存资金利率的手段控制基层机构资金运用,同时把资金层层上抽。而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网点的主要任务也是吸收农户储蓄。近年来农业银行进行了企业化改革,以盈利最大化为改革取向,并加强风险管理,撤并农村网点,收缩贷款权限,在农村发放的主要是质押贷款,且贷款数量有限。即便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其非农业化经营倾向也相当严重,农民、个体工商户很难得到贷款。目前我国邮政储蓄及各商业银行开设的县以下农村储蓄网点,每年吸收农村资金约5000――6000亿元,这些资金通过其内部运行机制全部流入了城市。以承担政策性业务,为农副产品收购、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提供贷款为初衷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目前仅仅承担了收购贷款的责任,其支持农村的力度明显不足。以浙江金华市为例,九五期间,其辖属县市包括农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每年的增量存贷比例仅50%左右。一半左右的资金通过上存上级行、缴存准备金、调剂、拆借及购买国债等渠道流向城市。一些国有银行在农村乡镇的网点功能基本上限于吸收存款并以此为竞争目的发放黄金客户贷款。即使是农业银行,2000年末各项存款存量达101.45亿元,而合计农业贷款、乡镇个私企业贷款(未剔除城市个私企业贷款)也不过31.98亿元,仅占各项存款的31.28%。
正规金融“缺位”,资金市场动作不规范
正规金融长期被赋予保障正规经济资金需求的重任,而我国农村企业难以从正规金融机构得到所需资金,农村居民个人与正规金融更是无缘。目前正规的农村融资渠道单一,经营范围狭窄,农村的直接融资发展非常滞后:绝大多数农民不知股票为何物;乡镇企业几乎还没有开始利用债券进行融资。虽然以银行、信用社为中介的间接融资在农村金融领域占主体地位,但其金融服务远不能支撑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发展银行名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实际上仅仅是一个发放粮棉油收购贷款的银行,与农业开发、农技改造、农田基本建设贷款几乎无缘;农业银行的商业化经营也转向县域以上城市而渐渐冷落农村;农村信用社因其规模小,服务技术滞后,难以承担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力重任。近年来,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的推广,一定程度缓解了“三农”贷款难问题,但因为农业产出的缓慢性、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农业保险的缺位、农村资产流动性差及农村担保机构孕育缓慢等,使农业贷款存在较高风险性,致使一些直接关系农业发展后劲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的贷款投入甚少。在正规金融缺位的情况下,一些地方的农民转而致力于组成自己的金融供给系统。结果是助长民间信用,致使一些地方出现了金融失信、金融欺诈。
资金市场价格高,压抑了农村的资金需求
资金外流和民间借贷的高风险,使农村民间资金市场的利率往往高于农业甚至生产性企业的利润率,这种过高的利率压抑了农村资金的需求,并进一步加剧了资金的城市偏向。我国现有2.4亿农户,只有15%的农户获得过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其余85%都是通过民间借贷融资。
同时,正规金融因受更为严格的金融管制,加之农业生产的生物性、季节性与农产品需求的常年性、鲜活性决定了农业是弱质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农产品需求弹性下降,农产品转入买方市场,农业的市场风险加剧。特别是农村的信息不畅,种植跟着感觉走,经常面临“卖难”降价的困境,又比工商业更多地遭受自然灾害,等等。农业的弱质风险性意味着农业贷款风险大,收益不稳定,影响了信贷投入的积极性。农村居民很难从正规金融得到贷款,金融的单一性与经济的多元化形成明显反差。因而我国农村“高利贷”市场迅速发展,农村资金市场价格偏高,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农村的资金需求。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农村资金市场的上述特点决定了现代农村资金市场体系的构成必须与城市、与传统的农村有所不同,仅仅商业金融、无序的民间金融,都不能满足农村各投资主体的融资需要,必须有农民自己规范的合作金融和政府的政策金融参与其间,并发挥重要作用。
建立完善、有活力的农村金融体系
我国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以农民个人投资为主体,国家财政性投资为引导,信贷资金为支持,外资和证券市场资金等各类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的农业融投资体制。据有关资料统计,仅限农村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养老救济等社会保障、农业科技等五项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就要上万亿元的资金。如此大的资金缺口,仅仅依靠捉襟见肘的基层政府财政支出是不现实的。需要拓展融资渠道。转变单一依赖间接融资的思路,建立适应民营、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的中小资本市场,让资金通过更多的直接融资渠道进入实质经济部门。此外,调整农村金融组织格局及界定各自职责。可以考虑设立在农村却很少发放甚至不发放贷款的国有银行基层网点逐步在农村市场上退出;农发行则需要按政策性银行要求使资金到位而不致名存实亡;邮政储蓄网点或完全退出农村或将其在农村吸收的资金以一定形式返还农村;在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带可组建农村民营商业银行,以规范日益活跃的民间金融活动。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拓宽民间融资渠道,变单一的间接融资为直接融资,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国资本进入农业主产区。
明确各金融机构的职责,发挥其对农村经济的支持作用
强化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发挥对农村经济的基础支持作用。农业发展银行要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多方位服务。加强小额信贷,尤其要加强农业生产资料短期贷款、农产品库存贷款、农村公共品贷款,低息为农业基本建设、综合开发提供资金,切实保护农业的基础地位。把农业发展银行办成经营目标明确、治理结构科学、资产状况良好、业务管理规范、内控机制健全、管理手段先进,具有较强政策执行能力的政策性银行。
建立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发挥对农村经济的补充作用。为了适应农户多样化、复杂化的信贷需求,在继续改革和完善正规金融机构的同时,使农村一部分非正规金融机构“浮出水面”。允许民营经济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新设一批县域小型商业金融机构。发展民营的小额信贷银行,补充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不愿给农村个体私营经济贷款造成的融资缺口,使之与国有商业银行进行竞争。积极调整农村金融政策,向私人资本逐步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允许在农村开办私人信用社、私人银行和其他私人金融机构。
健全农业保险机制,发挥对农村经济的补偿作用。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专门从事农业政策性保险业务,或委托农业政策性银行、商业保险公司开办农业保险业务。国家应利用财政、税收、金融、再保险等经济手段支持和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办涉农保险,引导农民建立互助保险组织。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挥对农村经济的主体支持作用
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全方位的为农村经济服务,在组织形态、规模方式、经营目的等方面应具有多样化、多层次性。根据实际情况,对农村信用社进行分类改革。
对商业性经营倾向严重的信用社,顺其发展路径改为商业性金融;对合作性坚持比较好的,继续加以规范,使之真正成为农民自己的合作金融组织,以使其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农村合作金融薄弱的地区,广泛宣传合作金融知识,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以适应农村家庭经营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合作金融的需要,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在组织结构上宜实行二级法人层次,即设立乡镇农村信用社和由乡镇农村信用社入股组成的县级农村信用联社,互为独立法人。
地市及以上只设立负责在信息传递、网络牵头、风险金统筹等方面服务的协会。在农村信用社改革过程中应注重开拓业务品种,扩大业务范围,提高服务能力。
总之,只有更好地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才能使我国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使农村经济更快发展,加快建设农村小康社会。
参考资料:
1.胡卫东.“以城乡统筹的理念改革农村金融”.《农民日报》,2003.4.12
2.位.“农业农村现代化:金融支农的新视角”.《经济要参》,2003.11
篇8
不当人流,剥夺女性生育权利
黑龙江玛丽亚妇产医院徐美玲主任在此强调,流产的次数与发生不孕的概率成正比。一些年轻女性不注意避孕,以为年轻身体好,就用人流来作为补救措施。殊不知隐患就此潜伏下来――多次人工流产或者不当人工流产易导致盆腔炎,从而导致输卵管发炎后堵塞,发生不孕。特别是有很多年轻女孩子发生意外怀孕后,碍于面子或出于经济思考,不敢到标准医院就诊,选择一些小诊所及不合格医疗点进行,殊不知这些小诊所医疗设备陈旧,消毒设备落后,医务人员也不具备专业知识,尤其是到不具备技术及设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做人流术,无疑是拿生命作赌注,轻则感染,重则或许从此终身不孕甚至丢性命。
徐主任强调,反复人工流产还会使子宫内膜变得严重受损,日后一旦怀孕,胚胎就像沙地里的小苗,为了争取养分,只好拼命往深里扎根,分娩时胎盘不能自动娩出,更严重的就成了“胎盘植入”,和子宫长成了一体,为日后的生产带来隐患。
不洁性生活,增加了患病的可能
不洁性生活时导致女性不孕的不良习惯之一。
徐美玲主任说,随着人们性观念越来越开放,不良的性生活也成为女性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过早性生活、不洁性生活、太多、性生活过频(超过一周2-3次的适宜频率)等,均会降低身体免疫力,让细菌更容易侵入阴道,这样很容易感染妇科炎症,或者处在潜伏期,一时还看不出影响,但不知不觉地这些炎症或多或少都会对生育造成影响。
如患阴道炎时,阴道内酸碱度发生变化,白细胞增多,这些都会妨碍的成活,活动度下降,宫颈炎症造成的局部内环境改变,不利于通过宫颈管,从而导致不孕。盆腔感染如果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尤其是结核性或淋菌性感染,即使痊愈,也会造成输卵管的粘连、扭曲、狭窄,从而导致不孕或宫外孕。
所以,建议女性朋友一定要保持健康的性生活,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过度晚育,错过生育最佳时期
不知从何时起,城市中“晚育族”群体越来越壮大,很多人一晃就过了30岁的生育年龄“警戒线”,高龄产妇增多,已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普遍现象。随之也形成不孕不育症的又一大特点:大量孕妇的流产概率也大大增加。据统计,30岁的孕妇中大约有15%会遭遇流产;而40岁的孕妇中这一概率更是高达25%。从人体生理发展规律来说,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在25-30岁之间。超过30岁以后,生育能力就会有所减退。
现在很多白领女性都是一门心思扑在事业上,或者是贪玩不想那么早被孩子束缚。对于生孩子是一拖再拖,直到过了生育的最佳年龄,才发现原来想怀孕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同时,徐美玲主任也强调,高龄孕妇更容易发生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肾脏疾病等,所以,建议女性最好是在生育最佳年龄生育宝宝,是避免不孕不育的重要途径。
环境恶化,吞噬人类生育能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在不断恶化,而环境的恶化也导致了不孕不育比例的升高。研究发现:装饰材料及塑料制品中所含某些化合物,农业化肥及除草杀虫剂中的有毒物质,以及让动物快速增肥的饲料,使人类及动物赖以生存的土壤、水源、食物和空气受到污染,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毒害了育龄男女的生育能力。再加上高节奏的生活方式,压力大,心理因素等等也影响到了人类的心理及生理健康。
篇9
【关键词】县域城镇化;四化融合;可持续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内在要求,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近年来,我们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把县域城镇化(包括县城、重点中心镇、一般乡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提升规划建设标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城镇综合承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然而,部分县市在推进城镇化的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协调发展的水平不高,规划科学化、建设集约化、管理现代化的步伐亟需提升;城镇聚集能力较弱,产业承载力不强,功能完善的差距较大;城镇辐射带动能力微弱,县城带动中心镇、中心镇带动一般乡镇、乡镇带动农村的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进一步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
一、遵循城镇规律,推动可持续发展
城镇化有其自身发展规律,推进新型城镇化,不仅要把速度与效益结合起来,更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把新型城镇化放到更长的历史时期去谋划推进。一是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确保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城镇规划是城镇化建设的灵魂,决定城镇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尺。充分发挥城镇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导向性作用,按照主体功能区划要求,合理确定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综合考虑和科学预测资源禀赋、环境承载、人口规模、产业发展、综合交通等重要因素,加强城镇发展各项规划的统筹制定和衔接配套,为城镇当前发展指明方向,为未来发展留足空间。严格规划管理,加强规划的执法监督,强化规划约束,减少资源浪费,确保规划的严肃性。二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河南人多地少,工业用地、城镇用地与农业用地的冲突较大,土地供应不足是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创新土地集约利用机制,以“人地挂钩”政策为抓手,以强化集约节约为途径,有效破解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用地矛盾;坚持集约、集中、集聚发展,注重节约土地资源,降低物耗水平,切实加强土地用途管制,积极推进城镇和产业集群同步发展,进一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率,不断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避免粗放式发展。三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进新型城镇化,不仅要实现物质财富的增加,还要实现人居环境的改善;不仅要有金山银山,还要有绿水青山。顺应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发展趋势,把城镇建设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节能、节水、节材等工作,加大城镇污染源的达标控制和综合治理力度,引导城镇居民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着力推进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实现城镇发展方式从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向低碳、绿色、环保转变。
二、构建县域城镇集群,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县城作为城镇化的重要支点,是县域经济的中心、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战场;城郊镇、重点中心城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要示范带动周边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在这个体系中,县城是龙头,城郊镇、重点中心镇是支撑,一般乡镇和新型农村社区是基础单元。首先,坚持县城的龙头地位不动摇。县城具有承上启下、带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作用。必须优化城镇环境,完善城镇功能,提高产业承载能力,把县城建设成为汇集要素的样板地、功能完善的示范区、产业发展的大平台、集聚人口的主载体,更加充分、更加快速地发挥出县城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其次,加快城郊镇和重点中心镇发展。按照合理布局、适度发展的原则,分类推进小城镇发展。已经形成一定产业和人口规模、基础条件好的中心镇,通过加快专业园区建设,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采取整合政策、向上争取、财政扶持、社会融资等多种方式,切实加大对城郊镇和中心城镇建设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加快扩大城镇规模和人口容量,推动农民就地城镇化,充分发挥其衔接城乡、带动周边的重要作用。具有资源和产业基础条件的特色镇,通过发展特色明显的矿产资源、农产品加工和文化旅游服务业,逐步做大城镇规模。其他小城镇,重点强化区域服务功能,为周边农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第三,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推进城乡现代化的切入点、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按照“规划先行、就业为本、量力而行、群众自愿”的原则,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三、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镇品位
坚持扩容与提质并重,外延扩张与内涵提升并举,开发建设与保护传承并行,着力在规模扩展上加快速度,在功能完善上提升档次,在挖掘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景观、历史遗迹、中原文化上显现特色,不断增强城镇的集聚能力、文化品位和城镇特色,这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客观要求。县城方面:切实按照县城总规划,推进道路、市政等基础设施,引导物资集散、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服务功能向产城融合发展区域布局。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着力改善城镇居民居住环境。不断推进省级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山水园林城市乃至国家级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山水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创建工作,以此提升城市形象,提升城镇品位。乡镇方面:抓住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机遇,在完善功能、提升品质上狠下功夫,突出整合资源、快捷交通、规范市场、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社会管理、环境美化等内涵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方面: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遵循群众意愿,加快建成一批规模适度、布局合理、设施完善、产业配套、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社区,既为城镇腾出更多建设用地指标,又为村民过上幸福生活创造宜居环境,真正使新型农村社区成为联接城乡、承载产业、驱动发展、服务群众的新型城镇形态。
四、夯实产业基础,强化四化融合
城镇是产业的载体和平台,产业是城镇的动力和源泉。城镇建设不好,项目落地、产业发展就无从谈起。而没有产业支撑,就业支撑、人口集聚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坚持一手抓城镇建设,一手抓产业发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着力实现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齐头并进、良性互动、融合发展。要完成这个目标,关键是要积极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协调互动,实现产城融合。一是发挥工业化的主导作用。一方面,要做大做强原材料、矿产、农林产品等传统加工业,积极发展纺织、服装、家居用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能力的提高,承接更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吸纳农业劳动人口进城务工,推进人口加快向城镇集聚的同时,为城镇化提供强劲的经济动力。另一方面,要推动城镇体系与工业园区组团互动发展,既使园区成为城镇的重要产业配套区,又要通过提速发展城镇酒店、餐饮、娱乐、家政、物流、中介等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扩大园区工人和城镇居民的消费空间,使城镇成为园区的服务配套区,真正实现产业集聚区与城镇集群空间融合、功能配套、集约发展。二是发挥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培育和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土地流转,发展集约化、专业化、生产经营,既为城镇发展提供充足的农产品,又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村劳动力需求,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积累财力、释放空间。城市郊区和城郊小城镇要积极发展蔬菜供给、园艺花卉种植、休闲和观光农业为主的现代都市农业,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基地、流通市场,增强城镇集聚要素、辐射农村的能力,促进城镇经济发展。三是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作用。信息化不仅能提升工业化和农业化的科技含量,以此更好作用于城镇化。最关键的是,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融合、推动、支撑作用,使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城镇建设、管理和发展的全过程、全领域,可以大大提高城镇发展信息化水平和居民生活的现代化水平。
五、强化政府服务,注重改善民生
改变一个地区的城乡面貌相对容易,但改变一个地区人的生活方式很难。推进新型城镇化,既要加强硬件支撑承载人,又要加强软件建设服务人,要通过城镇化的过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和进步。因此,必须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从维护群众利益、满足群众需求出发,按照人民的意愿、依靠人民的力量、建设人民满意的城镇,真正把进城居民变成经济发展的主体、民主政治的主人、文化活跃的主角和社会进步的主力,使城镇居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更加美好。要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市民城市生活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教育,全面提升城镇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城镇文明程度。要坚持为民便民、利民惠民,加大社会建设力度,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切实增强广大居民自主管理、参与管理、相互管理的能力和自觉。同时,要深化基层为民服务体系建设和城镇数字化管理、服务系统建设,使广大居民充分享受快捷、高效的现代城镇化服务。要持续加大城镇文化建设,在加快完善文化硬件设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挖掘中原文化,着力塑造城镇灵魂,不断增强精神活力,实现以文化人、以文化城。要先行先试,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切实进城居民的养老、医疗、教育、住房和就业权利落到实处,把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首要责任,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群众更充分、更全面地共享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徐宪平.面向未来的中国城镇化道路[J].求是.2012(5)
[2]喻新安.中原经济区研究[M].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12)
篇10
随着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愈发严重。同时盲目发展、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总体规划的问题也暴露出来。因此要得到长期高速的发展,就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区域规划分析,制定一些必要的区域规划方案。
在进行区域经济规划时,往往根据影响因素和已知条件列出若干可行方案,然后根据相应的因素进行多目标决策,但上述系统往往是一个灰色系统。系统中既有人们了解的白色信息,又有尚不清楚的黑色信息,更多的是一般了解的灰色信息。而且各种因素指标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所以对于这种因素相关性较强的灰色系统来讲,一般方法得到的决策方案就不可能是最优的。用灰色关联度决策建立决策模型,就可以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
另外在选择经济决策方案时,各目标大多是定性的,凭感觉来比较各方案及给各目标赋值,准确度差,随意性大,对决策结果影响很大。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可以很好的将这些定性指标转换为定量指标。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首先提出的,这是一种能用来处理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技术等决策问题的决策方法,即实用又简洁。层次分析法(AHP)通过两两比较各元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来得到各方案在某个准则下的相对重要量度,且能转换成数字处理,能有效的将定性指标转换为定量指标。
1.模型及步骤
(1)灰色关联度决策建立决策分析模型
某以研究范围内的事件全体称为该研究范围内的事件集,记为
其中ai(i=1,2,…,n)为第i个事件。相应所有可能的对策全体称为对策集。记为:
其中bj(j=1,2,…,n)为第j种对策。
事件集与对策集的笛卡尔积
成为局势集,记作S=A・B.对于任意ai∈a,bj∈b称(ai,bj)为局势,记作Sij=(ai,bj)。
设为局势集,为局势Sij
在k目标下的效果值,R为实数集,则称:SR
Sij|
为S在k目标下的效果映射。
局势效果向量的靶心距是衡量局势优劣的一个标准,而局势效果的向量与最优化效果向量的关联度则是评价局势优劣的另一个准则。
设为局势集,为最优效果向量,若uiojo所对应的局势,则称uiojo为理想最优效果向量,相应的Siojo称为理想最优局势。
若为局势集,局势Sij对应的效果向量为
①当k目标效果值越大越好,取。
②当k目标效果值接近某一适中值u0为好时,取u(k)iojo=u0。
③当k目标效果值越小越好时,取。
则为理想最优效果向量。
设为局势集,为局势Sij对应的效果向量为
为理想最优效果向量,εij(i=1,2,...,m)为uij与ui0j0的灰色绝对关联度,若满足εi1j1对任意i∈{1,2,...,n}且i≠i1和任意j∈{1,2,...,m}且j≠j1,恒有εij≥εij,则为ui1j1次优效果向量,Si1j1为次优局势。
2.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及模型
层次分析法(AHP)的主要思路是: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求达到的总目标,把问题按层次进行分解,分成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如目标层、准则层、子准则层……以及方案层等,然后按照问题的结构层次从上而下,逐层确定同层次上各元素(目标)的相对重要性――权数。层次分析法(AHP)是通过两两比较各元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构成一个判断矩阵,以此矩阵的最大特征值的特征向量的各分量,作为各元素的权数。
层次分析法(AHP)也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多目标决策方法,但本文仅仅利用层次分析法(AHP)两两比较的基本原理求权数,将定性目标转换为定量目标以及确定各目标的权重,其基本步骤如下:
(1)通过两两比较各目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构成一个判断矩阵。为减少单个专家的主管性,可以采用Delphi法来由多个专家确定判断矩阵。
(2)计算各目标合成权重。
(3)一致性检验,若不能通过一致性检验,则需进行调整后重新计算。
3.分析步骤
(1)确定事件集A={a1,a2...,an}和状态集B={b1,b2,...,bm},构造局势集S={sij│ai∈A,bj∈B}。
(2)确定状态目标1,2,...,s。
(3)求不同局势Sij(i=1,2,...,n;j=1,2,...,m)在目标下的效果值u(k)y:
(4)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将定性的效果值转换为定量的效果值,仍记为u(k)ij。
(5)求k目标下局势效果序列u(k)的均值像,仍记为:
(6)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求目标k的权重ηk(k=1,2,…,n), 以ηku(k)作为k目标下的局势效果序列。
(7)由第六步结果写出局势sij的效果向量:
(8)求理想最优效果向量:
(9)计算uij与ui0j0的灰色绝对关联度εijgi=1,2,...,n;j=1,2,...,m。
(10)由得次优效果向量ui1j1和次优局势Si1j1。
该方法虽然计算较复杂,但都是固定的程序,利用EXCEL软件的函数计算功能就可方便快速地得出结果。
二、应用举例
某市辖区内有1市、1区、9县,进行区域经济规划发展决策。对各个县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都成为决策方案的重要参考。
记区域经济规划为事件a1,则事件集A={a1}。
记市经济状况为{b1};区经济状况为{b2};县(1)经济状况为{b3};……县(9)经济状况为{b11},则有状态集B={b1,b2,……,b11}
于是有局势集S={sij=(ai,bi)│ai∈A,bi∈B}={S11,S12……,S111}
经济发展参数制定如下:
工业发展指标。某区域的工业化程度的好坏将直接决定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未来的潜力所在。
工业总产值:决定了一个地区经济整体发展情况的指标。
人均GDP:人均GDP可以反映市场需求情况。
农业发展指标。它可表示该区域的农业化程度及发展状况。
农业产值:反映基础农产品(粮、油、棉等)情况。
畜牧产值:考察畜牧产品的情况。
特色农业:反映发展区域优势的地方特色农产品。
第三产业指标。该指标描述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
旅游业:反映旅游及其配套设施的指标。
零售业、餐饮业:集中反映消费水平的高低。
记经济发展参数1――工业总产值;参数2――人均GDP;参数3――农业产值;参数4――畜牧产值;参数5――特色农业;参数6――旅游业;参数7――零售业;参数8――餐饮业。
建立k目标下局势集效果序列:
利用层次分析法构造两两对比判断矩阵,用EXCEL的函数计算功能将定性目标化为定量目标:
确定目标k的权重ηk(k=1,2,3,4,5,6,7,8),权重在模糊决策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反映了各个指标在综合决策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或所起的作用,直接影响到综合评价的结果。现阶段确定权重的常用方法有经验确定法、统计方法、模糊协调决策法、模糊关系方程法、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等。这里采用层次分析法作为确定权重的方法,通过对专家意见的收集对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做出判断矩阵。本文得到经济、管理学科专家十位的评分意见,得满足归一化条件的出各层权重如下利用层次分析法构造两两对比判断矩阵,用EXCEL的函数计算功能计算得:
η1=0.3621, η2=0.2456, η3=0.1235, η4=0.1076,
η5=0.0634,η6=0.0498,η7=0.0348, η8=0.0132
将u(1),u(2),u(3),u(4),u(5),u(6),u(7),u(8);η1,η2,η3,η4,η5,η6,η7,η8
输入EXCEL,利用EXCEL函数计算功能得=ε11=0.891
第一大类是发展比较平衡地区,规划重点放在平衡持续发展的目标上。第二类为较发达地区,但仅靠单一产业支持,发展不平衡,规划重点调整产业结构,平衡发展。第三类为欠发达地区,各项指标都比较落后。需要综合地方优势迅速起步。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