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技术的特性范文

时间:2024-01-24 17:47: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媒体技术的特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字媒体技术的特性

篇1

关键词:数字媒体;网络技术;电影数字化;应用随着近年来计算机、网络以及数字通信等多种不同种技术相互间的融合,,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已经取得相当不错的发展。并且,随着计算机动画与虚拟现实技术的普及,使得数字制作技术较好的取代传统的电影制作的技术。由此可见,数字媒体技术在电影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除此之外,数字电影还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一种产物。数字电影主要以其高品质的画音效果、放映质量、丰富拓展的节目资源等显著特点被世人接受与欢迎的。同时,给观众们视觉上带去一种全新的享受。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电影在市场上的发展空间。另外,数字化是电影百年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技术革命,不仅如此,它还是电影技术取得更好发展的主要动力,从而使得电影运营模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给观众营造一种视觉冲击力、听觉震撼力以及感染力的氛围等。

一、关于数字媒体的基本概述

(一)、数字媒体的基本概念

随着近年来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逐渐开始发生变化,因此,数字媒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部分。由此可见,数字媒体受到人们的广泛接受,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也开始被广泛应用。除此之外,数字媒体本身是一种通过计算机存储、处理以及传播的一种信息媒体。并且数字媒体通常情况下是以现代化网络作为数字化的内容作品主要的传播载体的,因此,必须不断的完善其服务的体系,同时,将其分发到终端以及用户进行消费的整个过程中。

(二)、数字媒体的基本特性

(1)、数字媒体的数字化特性

数字的媒体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一般都是以模拟的方式进行存储和传播的,然而数字媒体却是以比特的形式通过计算机进行存储、处理和传播的。

(2)、数字媒体的交互性特性

此外,数字媒体还具有人机交互作用的基本概念。但这个在模拟的领域内是无法得到有效实现的,想要实现的难度非常的大。

(3)、数字媒体的趣味性特性

随着近年来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数字游戏、数字电视以及移动流等不同形式的媒体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从而使得数字媒体的趣味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带给人们更多的快乐等。

(4)、数字媒体的集成性特性

媒体技术主要是将文字、图形、影响、声音以及动画等各种各样媒体进行结合的一种应用。通常情况下,数字媒体是在数字化处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且目前的数字媒体能够被应用的范围与传统的媒体相比也更加的广阔,例如,计算机辅助教学与有声图书的出现等。

(5)、数字媒体的技术与艺术的融合特性

当前数字媒体传播的实现主要是依靠信息技术和人文艺术两者相融合实现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进行多媒体产品开发过程中,技术专家必须对其技术规划进行负责;而设计专家和艺术专家则必须对其可视内容进行负责等,以此更清楚,更深入的了解需求者的实际要求等[1]。

二、关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基本概述

数字媒具有非常广的技术范围,并且其技术大都十分新颖,同时期研究的内容相对比较深,比较广等,属于集多种学科、技术相交叉的一个发展领域,数字媒体技术的内容大体上概括为一下几个点:第一、数字声音处理的技术:其内容主要包括音频、传统技术、音频数字化的技术以及数字音频的编辑技术等。第二、数字图像、视频处理的技术:其内容主要包括数字图像的计算机表示方法、数字图像获取技术以及图像的编辑。同时,其数字视频处理技术内容主要包括数字视频以及后期特效处理等。第三、数字动画设计技术:其主内容主要包括动画的基本原理、设计基础、数字二维动画技术以及数字三维动画技术等。第四、数字媒体压缩技术:其内容主要包括数字媒体压缩技术、分类、通用数据压缩技术与标准等。第五、数字媒体传输的技术:其内容主要包括流媒体传输技术以及IPTV技术等等[2]。

三、数字媒体技术在电影中的主要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媒体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要。并且数字媒体技术是继有声、彩之后重要的一次技术革命。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数字挺像技术已经逐渐开始被实现,随之还出现了电脑动画。除此之外,数字媒体在电视广告、音乐电视以及动画当中应用也是其进行电影创作的主要源点。除此之外,数字放映机与动画影像压缩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电影技术的发展。

另外,数字化技术已经突破部分电影制作的环节,向发行由于上映等环节过度。另一方面,数字媒体可以帮助电影实现过程中的环节制作。电影由之前用胶片存储、剪辑以及放映过的影片,在数字媒体的作用下,逐渐转换成数字摄影机拍摄,同时运用计算机对其进行剪辑,然后运用互联网的形式上传至各个影院进行播放等。显而易见,数字媒体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主要表现:(1)电影制作部分。整个电影从最开始的制作到发行一直到上映的整个过程中,是最早应用数字媒体技术的。数字电影能够消除整个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有效地提高了制作电影的效率。除此之外,利用数字影像技术能够拍摄现实中无法拍摄到得影像。直至目前,电影拍摄过程中已经开始应用高清晰度的数字摄影机进行电影拍摄、剪辑以及后期制作等工作。表现出一定的优势。(2)电影发行部分。由于数字媒体技术被电影广泛应用,电影发行的成本也逐渐降低,其先进的通讯技术为电影在全球上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通过数字化电影链进行数字发行,不仅能够有效地规避由于电影拷贝所造成画质损耗的问题,同时还延长了影片保存的时间。(3)电影上映部分。主要运用数字化影片构建进行放映。有效地的增加了影院收入[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字媒体技术在电影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作用,因此,在数字媒体技术的状态形式也逐渐丰富起来,为我国的电影事业取得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奠定基础等。(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刘清堂,王忠华.陈迪.敷字媒体技术导论[J].《数字媒体现代化》2008,3(5):569-570.

篇2

关键词:数字媒体;移动式广告;应用;分析

所谓的数字媒体是指采用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一些信息载体,这里所说的载体是进行编制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和动画等能够感觉到的物质和表达观念的媒体编码叫做逻辑媒体[1]。采用存储、传输、显示逻辑形式的实物媒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数字媒体。在移动式的广告应用中能够起到很好的传播作用。

1 移动式广告与数字媒体的完美结合

1.1 广告形态的多样化

在目前的研究中,广告的形态会不断的变化,能够逐渐成为最熟悉的媒体。在以往的广告形态中主要的呈现模式是平面和静态,采用单一的宣传方式,但是如果采用媒体传播的形式,就能够呈现出多样化的构成方式[2]。例如:某个楼盘需要做推广,以往的推广是采用平面广告的形式,这种传播的形式很单一,不能够进行大范围的传播,这样就造成购买人群受到限制,传播的效果非常不好,二现在采用数字媒体的形式进行移动式广告传播,除了能够实现大范围的宣传,还能够对让群众了解楼盘的构造,实现楼盘的全方位展示。有的时候会把这种楼盘广告投放到电视这个播放媒介中,形成全面覆盖的形式,对楼盘的销售情况起到一种促进的作用。

1.2 广告形态随媒体的交互性实现自身的转变

交互性是一种信息传递的双向性,现阶段广告已经不再是一种被动的媒介形式。是一种能够实现自身的主动性媒体。在实际的宣传活动中,数字广告媒体能够使群众更加了解宣传的物质,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交互性的过程,进行交互传播的时候,需要按照形式进行传播[3]。

1.3 广告形式的集成性

广告的形式由于媒体的形式,进行集成化的传播在进一步加深,这方面也同时决定了管用广告这种形式,使广告向集成的方向发展。很多广告采用了平面文字、立体图形一些动态影像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广告的集成化保护过程。例如。在网络的传播形式中,可以在网页浏览和论坛交流中出现广告的传播,实现了广告传播形式的改变。

1.4 广告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广告是一种全新的媒介艺术形式,实现了艺术和媒体技术的全面结合,广告产生的根本是艺术形式的一种转变[4]。宣传某种产品的时候,生产厂家都会对市场进行调查,找准产品的受众人群,然后把产品和媒体艺术结合起来,进行媒体传播,保证消费者对这个产品有一定的了解,最后达到最终购买目的,这是整个商品宣传的过程。

2 广告的形式随媒体传播模式逐渐增加丰富性的内容

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使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逐渐增加,由于这种原因,在网络中有了数字媒体的传播,实现信息接收的广泛性。

2.1 原始的广告传播模式

以往的广告传播模式是针对受众人群进行传播的,这种信息的传播过程是,媒体发出信息,受众人群在报纸、杂志、传单上接收这种信息,这种传播形式很大程度上处于被动的状态。另外,广告在这种平面的形式中,如果设计师没有从各个角度展现商品蕴含的理念,却用大量的文字进行说明,造成受众人群产生视觉疲劳,影响宣传的效果。

2.2 丰富的数字媒体广告的传播模式

针对平面广告的弊端,数字媒体广告走入了我们的实现,在移动式的传播过程中,这种广告能够从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现商品的特殊性质,实现了展现方式的多样性,在数字媒体技术和时效性这方面,实现了一定的突破。在相应的技术支持下,取得了个很好的发展。我们利用一个汽车广告展示的内容进行说明。见表1

在这个广告的展示内容中,能够很好的表达出这种汽车的应用效果,实现了消费者对汽车的全部了解,所以说数字媒体广告和其他的广告形式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3 数字媒体广告的应用特点

3.1 继承了平面广告优点

数字媒体广告在应用中,继承了平面广告的优点,在平面广告的传播中,进行的传播方式的改变,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平面广告的传播途径增加,但是传统的形式是还是不能够做到尽善尽美。只有在传播过程中发扬光大,才能够更好的应用数字媒体广告。

3.2 促进广播广告的发展

按照目前的形式,数字媒体的出现,带动了广播广告的发展,目前声音可以采用无线技术及进行传播,能够满足广大观众不用出门就可以听见广告,声音广告的传播有效的实现了这一点,使广告的传播更加广泛。

3.3 视频影像的应用

数字媒体广告不只靠声音做为媒体,也可以用视频作为传播的媒介,因为在视频的传输中,很多内容不能够得到真实的体现,如果出现受众群体听不见或者听不懂的情况,声音形式的广告就失去了传播的效果[5]。因此,在声音的基础上采用视频的模式,能够消除上文中的那些缺点,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3.4 虚拟影像技术的展现

在视频广告中,采用虚拟的形象技术能够很好的表达出商品具有的特性,虚拟的视频广告在媒体中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一些明星代言的产品就采用这种形式。如今数字多媒体技术实现了高速度的发展,能够让很多视频广告中达不到效果的,采用虚拟的形式都能够取得良好的观看效果。虚拟影响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程度上达到很好的应用。

4 数字媒体在移动式广告的应用前景

数字多媒体技术在移动式广告的应用前景非常的广阔,这种技术能够表达出商品具有的特性,从多个角度展示商品的特性。消费者看到这种数字媒体广告能够清楚的了解到商品的特性,在加上有创意的营销模式,能够很好的实现商品的营销,能够帮助产品的销售企业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方面需要更多的采用数字媒体技术的创意。

5 结束语

数字媒体在移动广告中的应用,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够拉近消费者,做广告产品的宣传者,是广告传播的重要部分,现阶段在数字媒体在移动式广告中的应用已经取得很好的效果,数字媒体广告的市场需求量在迅速增加,为了能够更好的发现,需要数字媒体广告人员具有更好的创意,使广告具有大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袁超.中国数字媒体中的广告艺术研究[D].江南大学,2008.

[2] 中国数字媒体广告大幅增长[J].印刷经理人,2011(10):16.

[3] 黄升民,谷虹.数字媒体时代的平台建构与竞争[J].现代传播,2009(5):2027.

[4] 胡欢.论数字媒体时代下广告教育如何建立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7):223.

[5] TNS市场研究.2007年数字媒体广告排行榜[J].市场研究,2008(5):710.

篇3

一、电视片头的数字媒体艺术性

时至今日,电视栏目片头的制作已经不是当年的手工制作模式了,电视栏目片作更多的采用的是新的数字媒体技术,具体的来说,就是通过在电脑等数字媒体制作出由数字语言构成的原始声画素材,然后通过特殊设备把数字信号转化为电视模拟信号或者直接使用数字化设备播出。也就是说电视片头的本质是基于“”和“1” 的数字语言的艺术,数字媒体艺术性是其本质特性。从数字媒体的美学特性去探讨片头艺术的美学特性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对于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根源,一些学者和专家认为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思维主要受到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即蒙德里安、康定斯基的抽象主义艺术、包豪斯的工业设计思想、杜尚的达达主义和反理性主义、2世纪5~6年代动力艺术和光效应艺术、2世纪7年代的录像装置艺术(Video Art)。此外,以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和劳申伯格(R.Rauschenberg)为代表的波普(Pop)艺术,以达利、玛格丽特为代表的超现实主义、以现代版画艺术大师埃舍尔为代表的“科学观念绘画”均和现代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和思维方式存在密切的逻辑联系。数字媒体艺术集众多美学特性与一身,但又不能用其中任何一种美学特性来概括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艺术,作为数字媒体艺术的一个方面,电视栏目片头不仅继承了人类对“技术美学”的探索和对机器美学的批判和扬弃:而且也继承了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的人文取向和批判精神。电视栏目片头制作是新媒体技术发展的产物,具有新媒体技术所独有的美学特性。可以说,电视栏目片头作为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其美学特性是多元的,独创的。“开放性”、“人本性”和“自由性”是电视片头制作的本性。

所谓“开放性”是指电视片头作品并非仅限于传统影视艺术创作过程中成员的相互协作,它更在于每一件作品所蕴含的无限衍生能力;电视片头的数字本性使得电视片头的作品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迎合人们审美观念的日益更新,电视栏目片头作品可以被二度甚至三度创作,而这种创作的实现就在于数字化产品的可修改性,可参与性、以及可完善性。这一点可以从电视片头制作的发展看出来,最早制作电视栏目片头,需要美工人员在画纸上手工设计出美术字幕、图标图案后,运用专业电视摄像机拍摄下来,再在编辑机上对编,与栏目内容串成一体。线性的编辑方式和近乎原始的手工操作方式以电视受众的缺乏让片头制作的效率低下。而现在,在非线性编辑技术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下,片头制作出来,再电视台展出之后,还可以根据观众的审美需求做进一步修改,所要做的工作只是在电脑上对原始的素材进行再编辑。

所谓“人本性”是指电视片头制作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其创作的核心在于创作者的艺术理念,或者说一个片头作品的艺术性的实现,更多的是在于创作者人的价值的体现,作为艺术创作本体的人,他的精神状态和思想理念,艺术素养的高低是电视片头艺术性高低的决定性力量,例如,《东方时空晨曲》的创意和设计就体现了作者对宏观世界的展示与追求,让人的情感在时空交错中得到体现和升华,让人的思维在具象与抽象空间流转,达到一种深刻的意境,展露一种世界的博大与人物的生机。片头的创作就成为创作者的追求和精神的体现。低廉的制作成本,对创作人员艺术素养的培养的忽视,使得让设计无法师把片头制作当作一件事业来做,而只是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如何能创作出国际化优秀的产品。

所谓“自由性”是指片头作为数字产品,其数字技术的虚拟性质,超过了截至目前的任何一种创作媒介,所以他比任何一种之前的媒介材料及其相关的语言更自由。通俗的说,电视片头制作的内容可以是现实的某物,也可以是虚拟的仅仅存在于我们想象中的东西,数字技术作为电视片头创作的材料和基本语言方式,不仅能完成物质世界的表现,并且能够完成非物质世界的表现;不仅能够完成表现的场传播,并且能够完成表现的非线性传播;它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我们从事艺术表达的自由追求。这一点我们在电视片头的“虚拟性”里将继续深入探讨。

总之,数字技术介入电视艺术之后,大大增强了电视艺术的表现力,它只需要根据创作者的思维,随意调度声光色、音线形,并以高速度、快节奏随意调配各种各样的光效、色调、影调、拼织各色各样的构形、图案、板块,编织一个个光怪陆离、变化多端、亦真亦幻的五彩缤纷的梦幻世界,进入一种从未有过的碎片式的、跃动式的审美时空。从而大大激发创作者的创作力,进入一种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完全自由的艺术创作天地。

篇4

【关键词】数字化;媒体;消费者行为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数字技术正在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并逐渐适应、习惯、依赖数字环境下的生活。同时,人们的消费行为也正随着媒体的数字化而发生改变。

媒体数字化的含义

麦克卢汉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今天的数字化媒体是人的心智的延伸,是人的各种感官的全面延伸。

媒体、数字化、媒体数字化的含义。媒体是指传播信息资讯的载体,即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质工具。所谓“数字化”,是指将文字、数值、图形、图像、声音等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并转换成数字信号,以对它们进行组织、加工、存储等[1]。任何形式的传媒内容转化成数字,就很容易进行重新处理和包装,以多种形式或格式传播。

媒体数字化是指将传统媒体的内容、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并转换成数字信号,以对它们进行组织、加工、存储、播放等。媒体数字化以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为典型代表。

数字化媒体的特性。数字化媒体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介质数字化媒体,包括软盘、硬盘、光盘、VCD、DVD以及更新的存储介质;另一类是网络数字媒体。数字化媒体拥有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新特性,正是这些新特性,引导着人们的消费行为发生变化。

首先,数字化媒体具有流动性。数字化媒体是将信息存放在网络服务器上,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一定的方式(有线或无线),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获取。

其次,数字化媒体具有交互性。与大众媒介传播方式不同,数字化媒体不是媒体向接收者传递信息的单向传播,而是二者之间的交互性传播。不仅媒体作用于用户,用户也作用于媒体,如用户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修改、重新组合等。对于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用户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选择,而对数字化信息,用户不仅可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选择,还可改变传输内容和传输形式。用户可以检索所需要的、感兴趣的信息,或者通过反馈,发表他们的意见。由于用户参与了传播过程,在某种程度上,用户的主动使用也影响了传播效果。

再次,数字化媒体具有全面性和及时性。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媒体获得信息由单一方式发展为多种渠道,使受众更为方便、全面、迅速地接触到所需要的信息,为自身消费行为服务,同时,又能将关于消费行为的信息进行及时反馈,与其他受众进行交流,真正参与了信息传播的过程。

媒体数字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消费者行为从狭义上讲仅仅指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以及对消费资料的实际消费行为,从广义上讲指消费者为索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所采取的各种行动以及先于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消费者的整个消费过程可归结为AISAS,即注意(Attention)――兴趣(Interest)――搜索(Search)――行动(Action)――分享(Share)。遵循这一过程,可以清晰地分析出媒体数字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消费者接触信息的主动性增强。由于数字化媒体方便、快捷的特性,使消费者拥有了更广泛的选择权去接触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在整个消费过程中,消费者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产品或服务进行一系列的资料收集。媒体的数字化,使得关于产品或服务的信息变得全面且容易获得,消费者在各类数字化媒体中,更为积极地搜索自身所需的信息。

消费者接收信息的渠道由单一化走向多样化。在数字化媒体融合的潮流中,媒体的形式变得日益多元且丰富,新媒体势力不断增长,信息的接收模式更加多样化。比如一条新闻的获得,在以往,只有通过传统媒体――报纸或电视才能获得,媒体数字化后,消费者可以从互联网、手机报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信息的获取渠道由单一化走向多样化。

消费者的网上购买行为更为频繁。随着媒体的数字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各种信息通过媒体得到快速传播。电脑的普及,数字技术的推广,使消费者花费在互联网上的时间越来越多。消费者能够在互联网上查找到产品信息,通过购物网站直接从网上订购产品。随着网络购物的逐步成熟,产品的不断完善,消费者的网上购买行为更为频繁。

消费者向碎片化发展。碎片化趋势是消费者行为个性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基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人们的生活态度、消费行为就会从大众消费中分离出来,形成无数的个性化趋势。但是人类社会是聚合的社会,因此不同的个性化态度和行为在一定条件下又重新聚合,成为特质相同的“片”,从而形成一个个新的聚合。数字技术使碎片化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喷发,而这一转变是不可逆的(比如习惯于点播、博客、网上冲浪的消费者根本不可能再忍受以前单一的、单向的、线性的信息传受方式),这也使得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

消费者与企业及其他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增强。数字化媒体的迅速普及,使受众能够通过多渠道、多模式的数字化媒介获取更多的信息。数字化给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互动体验,任何用户都可与企业及其他用户互动。在未来,互动式体验将跨越娱乐、信息、交易、沟通、教育等多种范畴,同时也跨越不同技术,跨越通信网络和取得内容的装置,我们所选择的数字化媒体将使消费者在多个层次上产生互动。此外,由于产品信息的及时反馈,企业在进一步实现产品优化改进的同时,也能精准地抓住消费群并进行有效的信息传播。

消费者日益成为社会主体,人人都是“媒体”。媒体数字化使消费者进入全民参与的时代,主动权转移到了消费者手上,消费者成了传播过程的中心。消费者不仅仅是受众,同样也是创造者,是参加传播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一个新的名词叫做Prosumer(Produce“生产”和Consumer“消费”的结合),即消费者亲自参与、分享。比如保洁公司开始让消费者提供创新的创意,意味着在未来的时代将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产销合一的时代。

消费者行为变化对媒体数字化的影响

媒体数字化促成了消费者行为的改变,消费者行为的改变又进一步刺激了消费市场,企业纷纷调整媒体策略以促进产品销售或服务,加快了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进程以及数字化新媒体的研发。从2007年到2010年,互联网呈现出一个稳步的成长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平面媒体、报纸和杂志则都有明显的下滑趋势。传统媒体为了在未来获得立足发展的空间,不得不借用数字技术,比如数字广播、电子杂志、手机报、移动电视等提高对消费者获得信息的影响,传统媒体加快了数字化发展进程,新型媒体形式不断涌现。互联网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交互性平台,使用户重新找到了失去的个性。同时,互联网基于消费者的访问数据,总结出消费者对信息的个性化需求,并及时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比如消费者钟情于某品牌,数字化媒体就会及时为消费者提供关于此品牌产品的最新信息,这也使得市场更为精准地接近受众。

媒体数字化的未来之路――媒体大融合

随着以3G网络为代表的核心技术的推广应用,现有的新闻出版发行业、广播电影电视业、网络文化服务业、娱乐业、广告业等多种产业类型将会被整合为一种新型的文化产业。媒体深度融合将成为未来传媒业发展的方向,即实现报纸、广播、电视、杂志、音像、电影、出版、网络、电信、卫星通信等媒体信息跨媒共享、资源跨行配置、文化跨域交流,并且凸显以传媒为核心的关联产业涟漪式发展。在未来,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将以互联网作为传输平台,最后形成一个互为依存的关系网络。所有的媒体都将数字化,数字化媒体会形成一个分散性的消费者行为资料库,这个资料库记录着消费者在不同媒体上面的使用行为,而这些使用行为会在消费者跨媒介使用时产生关联性。媒体数字化环境下的消费者正在经历种种变化,这对市场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机会,促使研究者不断探寻新的范式与方法。总之,未来是一个人与媒体、媒体与媒体大融合的数字化时代。

(本文为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化进程下吉林省广告传播面临的新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09B124)

参考文献:

[1]唐毅,谭建跃.论数字化作品及相关权利[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篇5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为人类的提高和发挥作用带来了新的空间。”(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的讲话)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也就强调数字化学习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在中小学的应用及发展的重要性。

一、数字化学习是信息时代学习的重要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将从内容、形式、方法和组织等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许多中间过程。人们开始是将计算机看作一种独特的对象,和物理、化学一样,专门开设一门计算机课程;然后是要求计算机能辅助学校的传统教学,作教学演示或个别化教学;再后是要求进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课程改革,这种课程明显有别于以书本、粉笔和黑板以及幻灯、投影、电视和录像等传统教学媒体为基础的课程;最后是要求整个教学体系的全面改革,使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形式甚至连学校结构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这一演进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与教育的整合程度越来越深,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

什么是数字化内容?

在数字化学习的环境中,内容指的是用于教和学的所有资源,它包括教科书、电影和作业本,也包括实验和课堂演示时所使用的实物。数字内容当然还包括录像、软件、CD-ROM、网站、电子邮件、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模拟、网上讨论、数据文件和数据库等。

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信息时代的学习是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落后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发展密切相关。信息技术是数字化为支柱,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工作者教学过程后,引起了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式都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形成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和数字化的学习方式。开展信息教育、培养学习者的数字化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信息教育:广义地说信息教育是为了培养社会成员的“信息处理能力”而开展的教育活动。狭义地讲,信息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教育活动。“信息处理能力”是指学习者在信息化社会活动中有选择地利用信息工具手段,有效地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创新信息的基本能力。信息教育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信息运用、信息伦理等。

信息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实现,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也是学习信息的传播者,而学习者只能被动地作为信宿接受学习信息。通过信息教育的开展,学习者可以利用信息工具手段主动地获得相关的学习信息,使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的方法。

二、信息数字化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决定性因素

信息化数字化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从现代教学媒体构成理想教学环境的角度,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知道,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数字化教学媒体(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的出现带来了传统教学媒体所无法具备的特性:计算机交互性、多媒体特性、超文本特性、网络特性。这些特性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有所改变,学生的信息能力不同,学习的效果会明显不同。学生要能够真正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而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信息,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信息数字化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的特点:

1、信息数字化源丰富、知识量大、有利于环境的创设: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课堂教学所提供的教学环境,使得课堂上信息来源变得丰富多彩,教师和课本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多种媒体的运用不仅能够扩大知识信息的含量,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

2、数字化学习使中小学课程学习内容具有实效性:通过数字化学习环境,教师和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当前国内、国际现实世界中的信息作为教学资源,并融入到课程之中,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利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加入,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的加入,教师的主要作用不再是提供信息,而是培养学生自身获取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的学习探索活动,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在整个进程中教师有时处于中心地位(以便起主导作用),但并非自始至终如此;学生有时处于传递――接受学习状态(这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帮助学生建立“新知”与“旧知”之间的联系以便使学生实现有意义的学习),但更多的时候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主动思考与探索;教学媒体有时作为辅助教学的教具,有时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教材既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的内容,也是学生建构意认的对象。可见,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数字化学习使学生学习课程内容及探究具有多层次性:数字化资源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和共享性,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的难度水平进行探索。个别化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计算机的交互性,给学生提供了个别化学习的可能,学习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完整呈现学习内容与过程,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进度,并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互。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所构造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可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学生由传统的被迫学习变为独立的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包含更多的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促进发展的万分,有利于因材施教。

4、数字化学习可使学生互助互动,培养协作式学习: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在网络的帮助下,学习者通过互相协同、互相竞争或分角色扮演等多种不同形式来参加学习,这对于问题的深化理解和知识的掌握运用很有好处,而且对于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5、数字化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信息能力的发展: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为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与信息加工能力营造了理想的环境。众所周知,因特网是世界是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的学习,这样就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6、数字化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把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提要有机结合起来,共同研究完成复杂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三、在中小学中构建数字化学习平台

1、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基本理念

(1)数据管理走向知识管理

资源来源的多样性和服务对象的多元化

知识的外化与内化﹕数据的发掘提炼与资源的配置

知识的转移与再创造

(2)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以学习主题为导向,对素材资源进行集成,呈现给用户的不是素材的堆积,而是课程学习主题资源

提供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学习工具

2、数字化学习平台的解决方案

(1)规范﹕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应用规范BERMS及系统互操作规范

(2)知识集成及应用工具包

数据编码器

知识发现搜索器

在线与离线资源的集成搜索器

目录索引

知识应用的工具与模板

(3)数字化学习资源库﹕以目录索引形式呈现的在线与离线课程资源整合的知识仓库

(4)门户﹕发现、跟踪资源内容、使用者及应用交互的个性化界面

3、美国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应用规范BERMS

(1)构建基于网络的新课程资源目录索引

按新课程标准整合互联网上的课程资源,

在BERMS1.O版框架下应用目录索引形式呈现网络课程资源

由一线教师开发,通过在理解基础上的做中学提高课程资源信息搜集、筛选和应用能力

(2)提供学习支架,开发基于网络的多媒体互动程序和互动课程

(3)数字化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4)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资源包

BERMSS1.0版借鉴国际上成功的基础教育信息资源标准化项目经验,在教育部《现代远程学习技术规范(DLTS)》框架下,设计了包括22个元素、其中9个必需元素的核心元数据元素集,此外还提出与此相匹配的限定词汇以及相应的编目方案

BERMS1.0版力图改进传统的资源分类结构,不仅考虑资源的储存和表现形式,更优先考虑资源所描述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特别是与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一致。

四、数字化学习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志和保证

为了确保教师技术性专业发展的有效性,教育系统在其培训计划的设计和实施中应参考遵循以下6项原则:

1、明确目标,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计划。在设计和实施技术性专业发展计划之前,有关人士必须对计划所能达到的目标有清晰的认识。制定计划的关键是,使教师能够使用技术,并且能够利用技术开拓资源范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成就。

2、涉及所有有关人士,利用所有资源。专业发展活动必须涉及所有有关人士,从学校校长、行政官员、教师所在社区的领导,到教师、家长和学生。每一个相关人士都必须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为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献计献策。

3、把专业发展与师生的需要和目标联系起来。教育技术方面的努力应该与教师所教的主要课程联系起来,同时也应该与学生所要学习的技能联系起来。对于未来的教师而言,这意味着学会用技术来教学;而对于将要踏上工作岗位的学生而言,则意味着学习技术技能,并学习使用技术来解决问题和达到目标。

4、模仿是最好的实践。使用技术来传授如何使用技术,证明了媒体在达到预定目标方面的优势。很明显,模仿实例和设置实例是学习技术的最好方式。

5、通过做来鼓励学习。从做中学是学习技术的有效方法。如果能够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一个鼓励通过实践来学习技术的学习环境,将会是成效卓著的。教师应该使用技术来获得专业发展的资源,还应该使用技术与当地和全球的同行进行思想交流。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从做中学,并与同伴分享新的知识。

6、提供资源、激励和持续的支持。为技术性专业发展提供时间和资源是非常重要的。学校需要建立相关的机制,确保教师在专注于专业发展活动时,既不损害学生的利益,也基本不占用他们的私人时间。此外,学校和地区还应该承担起尝试新思想和检验创造性方法的风险,努力创造一个鼓励教师实验,鼓励学生学习的氛围。

五、通过数字化的内容和网络的应用改革教与学

由于数字化内容与课程的整合具有以下的几个鲜明特征:

以课程目标和问题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

合作学习

交互

度身定制的个别化学习

知识的共享和再创造

随时随地的学习

信息技术教育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

信息技术从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

因此数字化的内容和网络的应用将帮助我们在教与学的方法上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为使这些变化给所有的学生带来更多受教育的机会,数字化的内容和网络的应用二者都必须分别按照高质量的标准进行评估(包括学习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教学效率),材料要完好,内容要全面,且适用于所有的年级和所有的学科领域,并具有激励或调动学生的力量。另外,它们还必须易于被发现和掌握,易于学生和教师使用,而且残疾人也能够学习使用。

当今,强大的数字化内容和网络应用的发展存在着巨大的机遇。例如,数字化内容和网络的应用可以通过下列方式为促进学习提供直接的机会:帮助学生综合理解难以理解的概念;帮助学生热衷于学习;为学生提供获得信息与资源的途径;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别需要。同时,技术的应用还能扩大家长的参与,提高学校行政管理的成绩和效率。

篇6

(一)探索数字化视域下的展示设计的形态特性

数字化视域下的展示设计十一现代数字化科学技术为基础支撑的一种前卫的设计形式。如果说,数字化的展示设计时刻依赖着技术的支持也是毫不为过的。结合数字化的技术性对数字化展示设计进行分析,集中表现在身临其境、交互作用和想象的空间三个方面。

1.身临其境。数字化视域下的展示设计具有“模拟和仿真”的特点如果,观众置身其中,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接触的感觉,就好像是处在现实的世界中一样,并且感受到的也能够得到相应的回应。在构成的情境中,有来源于当前现实的,也可以通过特有的技术重建过去的废墟,完美的复古,甚至是将来的幻境都能够从中得以展现。我们可以发现,虚构的出来的虚拟世界中,所有的事情时时都是处在于“现实”之中的。

2.实时性和交互作用。传统的展示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观众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所得到的信息是受到当时环境的极大限制的。而如今,数字化视域下的展示设计,具有了实时性和网络传输的新特征,我们可以通过在互联网上的视窗浏览和网页浏览来获得展会的全部信息。

3.想象的空间。数字化的展示设计利用三维数字来展现现实生活中观众所接触的环境,这样一来,数字化展示设计就更加能够符合观众的身体特征的需求,进而带动观众的情感。三位数字合理地打开了人们的想象力,让人们的想象力更加丰富、自由。因此数字化展示设计添加了更加丰富的信息传播方式,使得内容更能够吸引观众。创造出了一系列的数字化生命,赋予了人的感性的相关内容,并且不断地丰富拓展,表达真实的人的情感变化。数字化视域下展示也正是因为如此,能够更好地将信息传递给观众并被观众所接受。

(二)探索数字化视域下的展示设计的技术特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和新的技术的不断地涌现给数字化的展示设计带来了传统展示设计无法比拟的技术优势,集中体现在:

1.交流方式的互动性。现代信息的传播要求数字化的展示设计应该具有互动的交流方式。而运用互动的交流方式也能够从人的角度出发更大限度地调动观众的参与积极性,提升他们的兴趣。在此过程中,观众成为了探索世界的主体。主动参与者展示的各个环节,这也体现了数字化的展示增添了更多的人文关怀。

2.传播渠道的广泛性和迅速性。互联网的发展折射着新兴电子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融合了多媒体技术,整合资源,通过互联网特有的电子电路,以一定的标准规格传送或者取得分散的资源消息。同时,数字化展示设计,依托信息技术,运用国际互联网,在世界上广泛的传播展示的信息,从而突破了地理环境和交通设施的局限性,将信息在国际间广泛的传播与交流。

3.表现手段的多样化。数字化视域下的展示设计,是在信息社会中,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相伴而开的。特别是多媒体处理技术,运用计算机数字化压缩和处理不同的媒体。把现实与虚幻的环境有效地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多媒体、超媒体等新兴技术手段的应用,拓展了展示的内容,丰富了展示的手段,从而,对于展示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样一来,观众通过多种渠道,用现在的科技手段了解和掌握展示信息,并且相对于传统展示设计来讲,观众的参与性也会大大地增强。

二、探索数字化视域下的展示设计创构的建议

(一)数字化展示设计应该强调产品的重要性。数字化展示是电子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使得人与产品之间能够更加直接的沟通,观众的感受和参与度在数字化展示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展示的设计还是应该更加突出产品的重要性,因为企业展示或者展览的目的是为了推广产品并被观众认知和接受,因此,必须坚持产品本位,这样一来,也才会赢得观众的更多好感,使得观众真正的愿意参与其中。

(二)数字化展示设计应该能够处理好与“空间”的关系

首先,在空间的展现形式上,数字化展示设计应该更加突出序列化、动态感和节奏感。其次,数字化展示空间应该正确处理好人性化和个性化关系,并且使得二者能够最终达成统一。再次,展示的安全性方面,数字化展示的空间中,应该保障环境的辅助空间和整个展示空间的安全性。

篇7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分形图像技术;分形动画;人才培养

新媒体时代,数字媒体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媒体的受众对于数字媒体的艺术性与表现性的期待越来越高。这些环境的变化促成了艺术的发展与创新,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人才的理念与思路也应该与时俱进。新媒体的发展要求数字媒体的形式更为多样,传播更加快捷,内容更加炫酷与震撼眼球。分形理论强调整体对部分的依赖性,它超越了传统构成学,揭示了艺术形态新的构成规律[1]。分形艺术图形不仅丰富了传统的图形样式,更是以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引导着图形艺术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应该把握这一良机,将分形几何的理论,分形艺术的设计工具,分形动画的制作等引入到教学中,引领学生学习多维的艺术设计工具与理念。

1分形艺术的特性

与传统的数字媒体设计相比,基于分形的数字媒体设计具有如下特性。(1)数字分形艺术节省了存储空间,各种美丽复杂的分形图形不再由像素组成,而是有数学分形算法的不同参数计算渲染生成。存储图形只需要存储几个简单的参数以及迭代吸引子即可,一张分形图片渲染后的结果可能几M,但是参数与算法的存储却只要几K,存储空间的压缩比达到上千。(2)降低了美学的门槛,曾几何时,艺术作品的生成至少需要十几年的艺术积淀,数字分形艺术可以让算法生成艺术作品,这样没有绘画功底也可以通过各种分形软件调整参数生成符合自己需要的分形仿真作品,如闪电,地毯,山脉,迷宫等,这对游戏与动画领域是一个福音。(3)分形算法可以节省运算时间,分形作品具有自相似性,局部与整理具有相似的特性,因此对于分形图像而言,可以渲染局部,然后扩展复制到整体,可以较好地优化空间。(4)性能配置灵活,比如在三维游戏贴图中,传统的方式需要准备三种不同画质和加载效率的图,往往低效图看起来画质很差,而在数字分形图像用于贴图时,针对不同的运行环境,可以根据需要调高或者调低画质,只需要修改分形的维度参数,生成的分形艺术图都照样清晰。因此,将分形理论与分形艺术引入数字媒体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分形艺术图形的冲击可以带动传统艺术在空间形态上的延展与数字化转变,激发学生的创意与灵感,使其在数字化的图形与二维三维的动画创作中采用更广阔的表达与更创意的思维。

2基于分形艺术的专业教学改革

2.1分形数字化转型的教学改革

分形图形是以整体与局部的自相似性为特点的,当一个复杂、精美的图形以多次重复迭代的方式拼贴形成一个复杂的具有冲击力的图像。这种不规则的图形是由数学公式生成,且多个不同的数学公式可以进行拼贴,为图形的外观赋予更多的、更复杂的变换[2]。将这些数学公式按照不同的取值赋予不同的颜色,就可以生成色彩炫丽的分形艺术图。分形艺术图是形象艺术与数学相融合的产物,是以数字化的方程作为基本的作图元,拼贴组合成具有无数变化可能的带有分形特质的艺术图。用分形的方式作图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字化想象力,也可以将复杂的图形用简单的数学公式符号进行存储,极大地节省了存储空间,也实现了传统图形向数字化艺术创作的转型。

2.2打破维度的分形空间应用

传统的艺术图形总是以二维或者三维的形式出现,而分形的物体打破的传统整数维的理论。分形的空间在不断的迭代重复过程中,可以对空间进行无限的分割,从而生成非整数的多维效果[3]。电影《奇异博士》中对于分形的空间维度理论有着很好的应用,奇异博士对空间的折叠、时间的操控等都呈现了炫酷的分形效果。

2.3基于分形动画的教学改革

新媒体时代的图像与动画生成正逐渐向动态而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多元化表现方式发展。传统的媒体正在数字化,而艺术的传播形式正逐渐轻量级地数字化。对传统的动画而言,是存储的实实在在的图像信息,图像信息随着时间的变换形成了动画效果,一部动画成品的实现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关键帧的创作与绘制,耗时耗钱耗人力。而利用分形软件制作的分形动画艺术感强,且动画的生成是通过数学公式的参数调整完成的,存储容量小而且动画效果炫酷。由于分形可以对大自然的具有自相似的分形图形进行仿真和模拟,因此对于植物、山峰、火焰等场景的生成也可以使用分形进行模拟,同时将过程通过参数调节做成动画[4],产生的分形效果视觉冲击力强。如电影《奇异博士》中大部分的特效都应用了分形技术与分形的空间维度理论。分形的理论与技术近年来已被大量地应用于影视特效、舞台美术、影像装置等多个动态视频领域。由于分形图像的生成是通过数学公式迭代拼贴而成,因此要想改变图像的外观只要改变公式的参数即可[5]。而分形动画的生成就可以在关键帧中改变参数,存储的数据量也即使数学公式及其对应的参数取值,数据量非常小,还可以保证图片的精美画质,数据传输快,数据视觉效果好,充分体现了数字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实时性与高效性。

3分形仿真引领教学改革

图像与动画、视频是数字媒体专业进行新媒体创新的主要载体,要培养面向新媒体时代的新型人才,需要打破传统媒体的创作方式,不局限于绘制图像、建模图像的传统方式,将媒体的创作与设计向数字化、动态化、交互化转型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分形艺术以数学公式引领艺术的潮流,既可以对大自然的实物进行仿真,又可以创新地设计具有分形美与混沌美的图像与动画视频,拓展了数字化媒体的创新形式。数字分形研究融合了科学与艺术,力争发挥科技的魅力,为艺术注入新的思潮与途径,为数字艺术带来了许多优势,也为数字媒体技术的教学革新带来了新思路。

4结语

该文针对数字媒体时代对多维、动态的数字化作品的需求,提出了应用数字分形解决当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创新型人才转型所面临的问题。数字分形研究融合了科学与艺术,力争发挥科技的魅力,为艺术注入新的思潮与途径,为数字艺术带来了许多优势,为数字媒体技术的教学革新提供了新的方向。

作者:陶雪娇 张晓颖 单位:重庆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朱华,姬翠翠.分形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王令中.艺术效应与视觉心理——艺术视觉心理学[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3]徐桂楠.数字艺术设计中的科学美[J].科教文汇,2014(5):132-133.

篇8

一个具有好创意的设计可以创造和促进人与人、人与事物之间的交流和认识。数字媒体环境下,创意设计是一种视觉和听觉的艺术,通过数字媒体这个载体才能很好地呈现给大众,因此数字媒体对于创意设计有很大的帮助,而创意设计对数字媒体也有很大的依赖性,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数字媒体本身也就是一种创意设计。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富于创造、充满创意发展的时代,通过数字媒体每个人都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传播自己对于这个世界和事物的创意看法。数字媒体特有的虚拟化和即时性的传播方式,使得任何好的创意设计可以迅速地被大众接收和创新。数字媒体把创意设计带入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依托数字媒体的特性,创意设计在数字媒体环境下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的互动性。

相对于传统媒体形式,数字媒体作为新媒体,通过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把现实中的各种艺术设计形式结合起来,并且虚拟化。大众通过数字媒体可以参与到其中,与各个艺术创意的设计者进行沟通和互动,可以更好地促进创意设计者对于大众诉求的了解,这彻底改变了以往设计者独自表达理念的方式。充分的互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参与,大众在参与的过程中队信息接收、理解甚至是再创造;另一方面是体验,虚拟现实技术是大众有了身历其境的感觉,让他们深入到艺术设计者所营造出的艺术氛围中,也更好地了解了创意设计。

(2)对数字技术的依赖性。

如今,艺术设计和数字科技的完美结合显现出明显的时代文化特征。按照技术的发展和介入,我们可以把艺术设计的演变大致分为手工制作时期、机械制作时期和数字网络时期。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创意设计面临一个宽泛的空间。数字媒体艺术有着工学和艺术的双重特质,数字技术已经深深地渗透到创意设计领域。数字设计不仅是一种工具,其本身也是一种创意。数字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设计技术,意味着创意设计新的操作方式、设计形式和设计理念。现在,好的创意设计越来越离不开数字技术,对数字技术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

(3)多学科的融合。

数字媒体将数字技术、视觉艺术和数字文化完美地结合了起来,并将不同门类的艺术设计者和数字技术工作者在一个共同的平台工作,在融合多学科的技术形态上形成新的创意设计。因此可以说,数字媒体环境下的创意设计是计算机互联网科技和多种艺术形式继承和整合,也是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这对于艺术设计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文化诉求的多元化。

数字媒体出现,使得人们更容易通过各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由于不同种群的人们文化不同,他们对于创意设计的认知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奈斯比特曾经说过,一种新技术被引入社会之后,人们必然要产生不同的反应,这种反应要加以平衡,否则新技术会遭到排斥。因此,数字技术虽然让创意设计表达更加形象,但是创意设计面对不同文化的诉求仍然要重视平衡性,要融合不同文化的特征,在文化诉求方面要多元化,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更广泛的认同。

二、结束语

篇9

【关键词】水墨艺术;数字媒体;视觉感受;审美意境

前言:媒体艺术与数字技术的发展是同步的,数字技术为媒体艺术提供技术支持,媒介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发展成为图文并茂的传播形式。水墨艺术是我国民族艺术以及精神的体现,将水墨艺术应用到媒体艺术作品中,一方面可以促进媒体艺术作品的发展,另一方面对我国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水墨艺术在数字艺术作品中的应用,提出了水墨艺术在数字艺术作品中应用原则以及表现方式,希望可以推动数字水墨艺术的发展。

一、水墨艺术在数字艺术作品中应用的发展史

水墨画是我国传统绘画形式之一,是我国民族精神体现,是我国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水墨画由起初通过笔墨描绘场景的画面内容,发展为通过场景氛围表现价值观的绘画形式,而现代水墨艺术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创造,被巧妙的应用到数字媒体作品中,水墨艺术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水墨绘画,而成为现代化的表达情意的元素。1960年特伟首次将水墨艺术应用到媒体中,将水墨艺术引入到动画作品中。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水墨艺术逐渐被搬上了银幕。

水墨艺术有数千年的发展史,也是近几年艺术家们关注的课题,随着水墨艺术的发展,虽然在表达创意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却没有突破水墨画本质上的局限。直到21世纪,张卫、李晴打破了传统水墨画的本质束缚,他们将水墨艺术作为一种表达情感的符号应用到新媒体艺术中,成功的创造出数字水墨艺术作品,这一突破极大的推动了水墨艺术在数字媒体中的应用。水墨艺术的转型主要是依附在先进的数字技术上的,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水墨艺术在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

二、数字水墨艺术带来的视觉感觉以及审美意境

(一)数字水墨艺术带来的独特的视觉感觉

水墨艺术具有独特的浓淡隐现的视觉感觉,水墨艺术是通过点、线、面对作品进行造型的。水墨艺术被应用于数字媒体中,它特有的艺术风格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视觉感受。传统的水墨艺术作品具有墨色的特性,但是随着水墨色彩的丰富,以及画家的个人喜好,水墨艺术逐渐发展为墨分五色、浓淡隐现的独特的视觉感受。

水墨艺术灵活的造型语言是指利用水墨塑造对象的线条,正是水墨的灵活性使水墨艺术可以与其他艺术结合。将水墨画的墨色和灵活的造型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呈现在荧幕上,增加了画面的意境,同时丰富了水墨的动感。

水墨艺术在画面造型上的创新也给人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水墨艺术的墨色点线面造型带来的冲击感、水墨艺术的整体与局部的视觉美感以及水墨艺术中的“似”与“不似”的视觉体验,都为水墨艺术在数字媒体中的应用提供了发展的基础。

(二)数字水墨艺术带来的新的审美意境

将水墨艺术融入到数字媒体中,增加了人们的审美动机。数字媒体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水墨艺术在数字媒体中的应用,增加了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审美性,受到广大人们的欢迎,极大的推动了数字水墨艺术的发展。

水墨艺术主要以笔墨来塑造对象的形象,虽然没有过多鲜艳的色彩,但是通过笔墨技法为人们呈现了特殊的审美意境。水墨艺术利用笔墨塑造的虚实境界,表达了对象的生命和精神,展示了创作者的思想和艺术修养。

水墨艺术在数字媒体中的应用同样带给人们独特的时空感,传统的笔墨艺术,灵活的造型语言,使水墨艺术在形象表达和思想传达上都给人们带来开阔的视野,使受众有置身宇宙中的感觉,提升了艺术作品的时空感。

三、水墨艺术在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中的应用

(一)水墨艺术的应用原则及自身创作规律

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以及水墨艺术都有自身的创作规律,在利用艺术时,人们首先要考虑到艺术的客观规律,根据艺术自身的创作规律去创作艺术,才能实现更大的价值。水墨艺术在数字作品中的应用正是遵循了水墨艺术自身的创作规律,又对其进行了创新和创造,既传承了水墨艺术,又符合当代技术的发展的要求。

数字媒体艺术是为大众服务的一项活动,它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们进行信息的传达。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艺术作品除了为受众传达信息,更注重受众的视觉欣赏。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不仅要在技术上进行创新,更要丰富艺术作品的内容。在保证数字媒体的实用功能的基础上,丰富数字媒体的的内容。

(二)水墨艺术在数字媒体中的直接应用

水墨艺术在数字媒体中的直接应用并不是指在数字媒体中生搬硬套水墨艺术,而是巧妙的利用水墨艺术的灵活的造型语言以及水墨艺术独特的墨色视觉感觉,增加数字媒体的内容。在应用中,在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中呈现了水墨艺术自身所带的东方特有的文化底蕴,既给受众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又巧妙的弘扬了我国的文化。

(三)水墨艺术发展的建议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水墨艺术不仅要保证自身的艺术特色,也要在发展不断的进行创新,才能满足受众的要求,保证水墨艺术的发展。其中创新创作思维是水墨艺术发展的关键,在艺术的创作中注重现实是发展的基础,不断培养水墨艺术的专业人才的艺术修养是水墨艺术不断发展的源泉。

四、总结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墨艺术在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中的应用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水墨艺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结合,丰富了数字媒体的内容,增加了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艺术和文化品位,在视觉和审美上都符合当代人们的需求。同样,水墨艺术在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中的应用也面临着挑战,本文对水墨艺术在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可以为水墨艺术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秦梦娜.中国绘画文化[M].时事出版社,2008.

[2]曹田泉.新媒体实验艺术与设计[M].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

[3]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篇10

一、前言

科技的发展不光带来技术上的进步,更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其他方面,甚至引发艺术形式的革新。数字媒体艺术就是将计算机图形数字化技术与传统艺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艺术表现形式。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数字通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数字媒体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支持,并不断的引发表现形式上的多样性。现阶段数字媒体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数字影视、电脑动画、数字插画、数字特效、网页设计、网络游戏、数字音乐及视频短片等。

数字媒体艺术将传统的平面、静态化的传统艺术转化为更加动态和综合化的形式。由于在创作、承载及传播方式上的改变,数字媒体艺术在审美上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

二、数字媒体艺术审美的主要特征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新兴的艺术媒体,不像传统的艺术依据载体和材料,它主要依据计算机支持下的数字技术,它的特点具有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性、主动性、兼容性、使用性、参与性、互动性、游戏性。随着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越来越倾向于大众化、人性化和智能化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

(一)数字媒体艺术审美的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性

数字媒体艺术以数字技术为支撑,数字技术将艺术从传统的单一媒体跨越到多媒体,改变传统艺术的静态化和平面化,向动态化、多元化发展,二维平面也延伸转向三维立体空间。数字媒体艺术的不断发展给人们带来不断创新的视觉体验,进而导致观众产生不同于之前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意识等。数字媒体艺术借助数字技术的强大功能,不断创新的艺术行为,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二)数字媒体艺术审美的主动性

根据现在美学理论的潮流,只有缩短审美距离,数字媒体艺术才能加快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区域。数字媒体艺术必须改变传统的艺术感性创作形式,选择一个理性的创作形式,推动艺术创作和社会活动相融合的发展。理性的利用数字媒体艺术充分调动欣赏者生理和心里需求,进而缩短欣赏者与创作艺术之间的距离,只有消除这种距离才能让欣赏者真正走进艺术作品内,才能主动的参与改变作品,在审美的过程才能由被动变主动。

(三)数字媒体艺术审美的兼容性

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兼容了传统艺术的美学特性,同时对传统的艺术形式传播和表现形式产生了深入影响。从此传统美学结合数字技术的呈现出科技创新艺术的魅力形象,逐步形成数字媒体艺术审美的形式。数字媒体艺术的兼容性,是众多艺术形式美学体结合数字技术的形成的别具风格的审美。

(四)数字媒体艺术审美的使用性

数字媒体艺术是由人们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大多数的艺术作品都具有使用功能,这也是它强大的实用功能。比如:影视作品、网络作品等应用在各种被需要的产品。使用性也是数字媒体艺术区别于传统艺术形式的最大特征,也是其能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

(五)数字媒体艺术审美的参与性、互动性

数字媒体艺术的欣赏改变传统的单方面模式逐步向你走进,并向你作出回应,提倡你的参与。只有在情境中才能与欣赏者进行思维上的沟通,才能影响欣赏者的对艺术的思考和审美,进而实现了在艺术审美上的参与性。因此数字媒体艺术不在是作者的作品,而是欣赏者参与艺术互动的“作品”。

传统的艺术欣赏者的审美感知仅限于作品框内,因此只能为欣赏者提供一个单一的框架互动平台,而数字媒体艺术可以让欣赏者在欣赏的同时与作品联系在一起,欣赏的同时就是参与的同时、互动的同时,甚至完全进入“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就是“自失”的状态,在数字媒体艺术中这种状态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这也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者的设计意图。

(六)数字媒体艺术审美的游戏性

数字媒体艺术逐步消解经典艺术的性质规范,追求一种调侃性的话语,网民进行网络艺术创作实则为了娱乐自己,再则才是为了娱乐别人。因此,只有在美学精神上消解来自理论和道德的压力,才能更多的趋向于游戏性,就像网络艺术中的网络游戏和FLASH都是以游戏为发展方向。

现在网络游戏的表现手段越来越丰富,越来越逼近现实,凭借现代的科技含量逐步发展成为最富魔力的娱乐形式。现在网络游戏逐步朝向人机界面装置的艺术方向发展,加大人机交流的方式的多样化,进而消解人与计算机的距离。目前,FLASH也是具有突出的游戏性特点的网络艺术,比如:MV、网络广告等,其中动画短片和游戏等强调的是题材的创意和动画的画面处理与设计,进而呈现一种生动的形式来传达网民对自己生活的看法,从而减少商业性的约束,达到为了自己的兴趣而做自己喜欢的作品的目的。

三、数字媒体艺术审美大众化

现代美学观念的存在,是因为现代文化艺术的发展。艺术产生的开始只是少数人参与,而如今艺术活动变成一种流行,这种流行是艺术形式的终结吗?答案是否定的,这只是意味着人们对数字媒体艺术审美意识已经大众化,但并非是数字媒体艺术大众审美意识的终结。现代美学的审美理论依据主要以传统艺术的创作和欣赏为媒介载体,这种传统的审美理论与现代文化中的数字媒体艺术在理论和现实之间有一定的区别。

现代美学的审美理论在二十世纪存有争议,现代美学认为审美是欣赏者在欣赏艺术时可以充分得到精神享受,通过艺术形式来判断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过程和来区别其它现象;学者认为数字媒体意识是后现代文环境中产生的艺术形式,因此创作和欣赏的方式是后现代现象的一种表达。数字媒体艺术创作对已存在的媒体资源的选择,形成对传统价值的冲击,在数字艺术创作中冲破了权威的非权威的界限,创作者获得了一种在传统艺术中无法获得的新的尝试,争取让欣赏者更易接近数字媒体艺术,从而吸引更多的欣赏者走进艺术,只有更加大众的审美才能增加创作者的受众,进而增加创作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