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方向范文

时间:2024-01-24 17:47: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视觉传达设计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视觉传达设计方向

篇1

【关键词】视觉传达;教学;改革

1、“匠”与“师”的对比,后劲更足

针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来说,专科院校注重实践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这就是我们通常意义的“匠”。我们以“广告设计师”、“品牌设计师”作为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当然“师”的概念不是空谈,为此在培养方案的编写上,需要特别注重思维的训练。比如,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结合市场在前期投标所要求的创意,在新的教学计划中,增开了专项创意训练模块,致力培养学生在方案前期的快速思维表达能力,着眼于视觉传达设计的创作思维和方法的基础研究。通过学习该模块,丰富学生的创造思维以及创新意识,同时培养学生如何将发散思维统一在系统化应用实际设计中,为后续课程及专业设计提供全方位的思维训练及设计方法。实际上,概念设计课题的研究最现实的意义是目前在设计界出现的“工匠型”设计人员的有效解决途径。盲目抄袭和模仿的形式化设计,是当今浮燥毕业生的一种普遍问题。

2、视觉传达专业课程优化提前导入

重视围绕专业发展的需要来设置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初级和高级阶段都注重对课程与设计市场的连接,特色课程需要聘请业界资深人士为客座教授进行讲座形式的实践型教学,同时启发学生主导去进行社会实践,关注周边情感事件,树立起社会责任感和对行业的发展判断及批评能力,尽可能走向时代和行业发展的前沿。课程设置强调基础专业知识的牢和创新型专业知识的意,课程结构相互承接,呼应、影响,使每一门课程在学生的知识结构链中产生作用,并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学习方法,提升学习境界。在大学一年级分为两个专业设计方向(广告,品牌),专业方向与学生的兴趣点一致,从入学即决定其发展方向,使基础阶段的学习更好地与专业关联,有目的性的编排基础课程,否则课程的设置缺少特点,训练的指向性不明确,使基础课程变得空泛无力。

3、专业核心课程结构优化、与市场实际逐步接轨

将部分课程细化,在行业发展日趋成熟,设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今天,粗线条的课程结构已不适应今天的设计教学,更专业成为当今设计教学特点。主要的做法是将原主干课的综合课程分解,增加教学深度,加强单元案例练习,同时配合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增加专业理论课程,使学生具有更好的专业后劲。在规范基本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保证教师的个人教学特点,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课程,注重每个学生的不同素质与特点,注意保证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自信心,老师之间应相互交流教学计划与并了解课程的具体内容,教案与课件互相交换传阅,必要时进行集体讨论,形成整体的基础构架。传统的各专业课程分开单独教学的教学方式,往往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学生的培养,因此,在新的设计基础教学体系模式中,将相关课程进行整合,形成课程群,教师则相应的形成课程教学组,教学组为全院各专业相关的课程提供教学服务。

4、视觉传达设计实践教学的新思路

实践教学贯穿全课程教学。根据实践教学大纲和教学进程,确定在校外实训实习的为户外写生、艺术考察、项目实训毕业实习等,在校内艺术设计实验中心及设计工作训练的项目为项目实训、毕业设计与展览等,各种实践教学内容形成系列,全面培养学生设计实践能力。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多元化地完善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条件。造型艺术重在个性灵感,个人的天分尤其重要,设计艺术相对更具有可操作性的理性成分,注重设计教学的理性特征,在教学组织,课程要求,设置上采取先紧后松的模式,首先必须规范行为方式,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强调扎实功底上的自由个性发挥。

5、设计基础教学

基础教学课程的设计是关键起的一环,必须做到严格而科学,充分调动与挖掘学生的潜质,为专业学习作好充分的辅垫,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是个系统,从二维到三维,从创意到实际思维再到视觉设计,基础理论与设计哲学,在基础学习阶段鼓励学生自我学习,形成一个大基础与开放的知识结构。设计基础教学应与设计基础理论互动。在目前这种大规模的艺术设计教育格局下,艺术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使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有较全面的艺术修养和有品味的人,即算是学生今后不从事具体的设计艺术实践,也使其受益终身,更深一层,当代设计艺术与现代艺术密切相关,基础教学中的许多内容都来源于艺术探索的成果,与美术史设计史等产生必然的联系,这种相互关联的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和认识的深度,进而促进学养的积累与基础的进步,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另外,设计批评能够促进学生的审美判断的形成,培养良好的审美趣味。

篇2

1视觉传达设计概念

视觉传达设计的设计内容简而言之是“给人看的设计,告知的设计”———(日本《ザィン辞典》)。但是由于学科发展的历史原因,视觉传达设计在专业定义上很容易被理解为就是“平面设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何洁认为,20世纪以来,数字化媒体的出现使社会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静态的媒体时代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世纪的需求。[2]视觉传达设计已经超越了原有的设计范畴,走向愈来愈宽广的设计领域。网络技术、数码技术、数字网络电视、虚拟现实技术等相继登台出现。视觉传达设计在新概念、新科技不断冲击下,衍生出越来越多的令人吃惊的设计作品形式和形态。以2017年淘宝造物节为例,造物节参展作品陈列与展示宣传等多个环节已经从作品主题概念,作品实现形态,展示方式方法,传播途径等诸多方面展现出了未来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趋势。

2视觉传达专业研究方向

(1)视觉传达设计依据特定的设计目的,需要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并通过文字、图形、色彩、造型等基本要素进行创作提炼,这是一个将信息可视化并传达给受众,从而对受众产生影响的过程。视觉传达一般归纳为:“谁”、“把什么”、“向谁传达”、“效果、影响如何”四个程序。简单来说,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视觉媒介来表现并传达给观众的设计。在我们的生活中视觉传达设计所涉及到的领域有很多,如电视、电影、建筑物、造型艺术、产品设计等,以及各种具体的图标、文字、图形、图像设计等。所以视觉传达设计在范畴和功能分工上具有基础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2)在主要由网络和信息化技术带来的数字媒体环境下视觉传达设计由平面和静态化的信息传播转向交互、动态,以及体验,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思路已经发生变化,创新意识和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成为教育教学的重点。以“XTIDEA×未来想象”腾讯创新大赛为例,在2017腾讯创新大赛中就充分结合了市场前沿发展概念要素,设计内容主要包括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非物质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工智能智能生活等。极力主张创意与技术的结合,让每个年轻人的奇思妙想得到肆意生长。

3视觉传达专业核心课程

通常意义上的教学计划组成应包含若干个课程单元,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专业选修,以及通识教育课程等。其中对教学发展定位与方向影响较大的主要是专业必修课程。具体在落实阶段,专业课程名称在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会有所区别,具体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类型,包括:基础训练类。如图形、色彩、形态、材料等;具有代表性的课程包括《图形创意》、《色彩构成》、《形体构成》、《综合材料》等。平面设计类。如品牌、包装、书籍装帧、字标、版式等;具有代表性的课程有《品牌策划与设计》、《包装设计》、《标志设计》、《版式设计等》。多媒体及综合类。如交互设计、影像设计、动画设计、展示设计等。代表课程有《动态图形》、《视听语言》、《摄影》、《摄像》、《影视动画》、《展示设计》等,以及部分软件技术应用类课程。课程设计在原则上是应该面向未来,兼顾理论与实践,在教学设计主张通过一些核心课程的分布排列,重在培养学生对图形、色彩、文字等视觉要素的敏锐感知力和创造力,训练学生运用视觉元素进行综合能力表达,强调数字多媒体技术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鼓励技术和视觉设计的交叉融通。在课程教学实践中依据个体差异,不同院校在使用不同的课程模块进行组合可能对学生产生完全不同的教学体验和教学感受,从而影响学生对专业方向的判断。

4视觉传达专业作品展示方式

正如上文提到的视觉传达专业在作品形态和形式上如此的丰富,所以在具体的作品展示和呈现方式上也出现了内容风格主题化,展示形式跨界化,观赏形式体验化,展示布局多维化,展示媒介多元化的特点[4]。简单的讲就是展示主题要明确要做好展示规划;善于打破固定和传统的展示形式,鼓励跨界与融合;展示媒体和载体要多元化,特别是新概念和新技术的使用;力求将“观者”提升到“体验者”,最终让自己的设计鲜活起来。

5结论

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教学应该与时俱进,面向未来,充分考虑应用型设计专业特点。依据科技环境发展与时代变化,适时调整教学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式和形式,满足新环境下专业教学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3

一、视觉传达设计概述

视觉传达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传达信息,其最终表现形式是媒体,视觉传达设计在传达信息时是以图像、文字以及色彩作为载体,并且这些信息载体会随媒介变化而发生变化。广义上的视觉传达设计包括了人类视觉所能接收到的任何事物,其在当代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丰富了当代设计学科的内涵。数字时代的到来,促使了视觉传达设计新观念的产生。

二、视觉传达设计新观念

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改变,使得视觉传达设计在数字时代背景下涌现出许多新的观念,促进了视觉传达的发展。数字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在设计方面的新观念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化;二是视觉传达设计人性化;三是视觉传达设计大众化;四是视觉传达设计多样化;五是视觉传达设计媒介整合化。下面就从这五个方面一一分析。

(一)数字化的设计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视觉传达设计开始朝数字化方向发展。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化,使得视觉传达设计的理念不断更新和发展,艺术效果更得到了很大的改进,也大大提高了设计的有效性,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视觉体验。科学的发展推动了数字化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的主流形式将会是数字化设计,毋庸置疑,数字化设计能够将科技与艺术进行完美的结合,能够丰富视觉传达设计的内容和形式,促进设计技术的发展,更能使人们的生活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从而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一般而言,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其设计的方法较为单一,而数字化设计能够充分利用新媒体,将视觉以及听觉等感官有效结合,提升视觉效果,视觉传达设计的数字化,能够改进传统的设计观念,重组设计形式,促使视觉传达设计的新观念能够有效落实。

(二)人性化的设计在数字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更为人性化,其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设计回归人情味,数字化的发展,消费者对各类的设计具有更高的要求,其设计既要能满足基本功能,又要具有人情味,因此视觉传达设计也开始回归人情味设计,注重情感层面的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注重对人情味的注入。一般视觉传达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开始观察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从而使设计的作品更具人情味,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其二是注重人文关怀,视觉传达的表现形式较为直观外在,而我国的传统是含蓄内敛,这就限制了视觉传达的发展,数字化的发展,打破了设计人员的传统观念,设计人员在对视觉传达进行设计时,开始添加人文关怀的因素,使人们能理解作品中的内涵,从而使其能够得到情感与心灵上的美好体验。如一公益广告中,小男孩在看到妈妈给老人洗脚后,在妈妈要洗脚时,为妈妈端来一盆水说:妈妈洗脚。这则公益广告的设计,对人文关怀因素就很好的体现出来了,直观而形象的展现了我国优良的传统美德,具有教育意义。其三是绿色设计,体现以人为本,随着资源环境和人口问题的日益突出,设计人员在设计时更为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加关怀人类的生命,并以保护环境为主旨进行设计工作,这种绿色设计是设计人员对人性化设计的具体体现。

(三)大众化的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在数字化背景之下更加注重大众化的设计,大众化设计更加符合人民的需求,视觉传达设计是服务于人民,其设计理念必须要迎合大众的心理,这样才能体现出设计的价值,因此大众化的视觉传达设计必须要联系人们的生活实际,抓住人们的心理需求,从而设计出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的作品。当然,大众化的视觉传达设计能够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一般来说,视觉传达设计具有商业性质,其大众化的设计能够符合人们的消费心理,更具亲和力,艺术设计作品更能被大众所接受,有利于商业运转,从而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另外大众化的视觉传达设计,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生活更具娱乐性,有利于人们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促进人们文化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从而促进了精神文明的建设。

(四)多样化的设计数字化以及多年媒体工具的发展,促使视觉传达设计的形态发生变化,高新技术的应用使设计理念得到了实践,开拓了视觉传达设计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得设计的表现形式更为多样,设计内容更为灵活,带给人们良好的视觉享受,促进了视觉传达设计多种形态的发展。此外,设计的风格也更为多元化,设计人员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在原本平面设计风格上添加图片、文字、视频以及音频等因素,使视觉更具冲击力,视觉传达的空间更为广阔,充分发挥出视觉传达技术的作用,如由贴海报的形式转变为电视广告的形式,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当然视觉传达设计的艺术手法也更为多样,视觉传达设计与电脑相结合,使其设计的视觉形象更为灵活多变,给观众一种超现实的视觉效果,从而丰富了其艺术的手法,向人们呈现的多种形式的艺术手法能使人们的思路更为开阔。

篇4

“视觉传达设计”于1922年由设计师W•A•德威金斯正式提出,意指用视觉的符号向外界传播信息,其利用文字、图形、色彩等的设计,准确的表达主体的信息和立意,在新媒体出现之前,视觉传达设计大多以绘画、排版、平面设计等二维的表现方式呈现。直到新媒体的出现,新媒体所带来的艺术以数字技术基础,视觉传达设计的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形式和生命力,在主要以光电为媒介的载体上创造出更加具有冲击力的视觉传播效果,能够吸引更多人的眼球,更准确全面的告知和传递信息。可以说,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为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一次新的飞跃。

2视觉传达设计在新媒体影响下的创作特征

2.1创作虚拟现实化新媒体的出现,将视觉传达设计的艺术创作推向了数字化的表现形式,而数字化的最主要特征是虚拟化,这种虚拟其实是指其存在形态的无形化,通过艺术创作将非物质化的事物变得可视,并利用虚拟现实表现手法通过图形、构图版式、色彩、线条轮廓和借助数字技术要素将事物变成了虚拟的数码编号,借助虚拟的手法和技巧将虚拟的信息现实的传递出去,这种独特的创作特征,带来了以往设计所不能表现出的强烈的视觉艺术效果,也大大丰富了设计所能传递的内涵,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多彩。

2.2创作的多元化新媒体艺术打破了视觉传达设计的传统表现形式,引入了多元化的设计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设计师的设计思维,最终也为人们带来了多元化的视觉体验。

2.3创作的交互性视觉传达设计是给人看的设计,重在给人传达信息,视觉效果固然重要,但若能够兼顾人互动的本能,在感受视觉的同时能够亲身参与,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新媒体艺术所带来的视觉艺术变革就做到了这点,在新媒体艺术影响下的艺术作品,比传统艺术更加智能化,也能为所要表达的主体更加个性化的进行创作,它能够让人参与到设计当中,更好的感受设计所传达的信息。

2.4创作的高变更性视觉传达设计在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的同时不断发展,新媒体是时代性的产物,视觉传达设计在其影响下同样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其设计跟随时代的潮流变化,符合着网络和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流行趋势。

3视觉传达设计在新媒体影响下的发展趋势

3.1静态设计转向动态设计传统视觉传达设计基本保持在静态设计上,新媒体的到来打破了这项规律,数字化的技术将动态设计逐渐推入了人们的视野,让人有了全新的视觉体验,也不断的激发着人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新媒体带来的数字化动态设计较传统的平面静态设计有着很多优势,它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比静态设计呈现更多的信息内容,能都更加生动的多方位展现想要传递的信息,也拥有更多的受众,所以由静态设计转向动态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的新趋势,也是必然趋势,这种趋势在设计领域的各个方面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探索空间。

3.2二维设计转向三维四维方向一直以来二维的视觉传达设计遍布着人们的生活,例如生活中的海报招贴广告牌,常见的书籍装帧等等,这些平面化的在二维空间中实现的设计形式渐渐的已不能满足所有受众的需要,想做出更出新出奇的设计,抓住更多受众的眼球,俘获更多受众的心,巧妙的结合新媒体技术显得十分重要,将二维的设计转向三维四维的方向,必将顺势获得更多受众。

篇5

可持续发展观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有着明显的作用,它关系到了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等问题,同时也包含了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问题。它所涵盖的是长久的发展,而不是只针对眼前的益处,它在发展中是一个较为重要的理论,在社会实践中有着充分的设计,可持续发展观同样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坚持以人为中心,在保证人当先的社会利益下,也要重视子孙后代享受利益的权力,为子孙后代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子孙后代有发展的可能和前提。

二、什么是视觉传达设计

所谓视觉传达设计,是向接受者传递一种可视的信息,这种信息具有先导性,并且以艺术形式进行表示。它可以有效地对接受者带来感官的刺激,广泛地运用与宣传和消费中。视觉传达最重要的三个方面是色彩、图形和文字。这三个要素是视觉传达设计的精髓和重要方面。色彩是人们看到事物时首先会接受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对色彩慢慢消化之后才会去注意信息,所以在视觉传达设计当中,注重色彩效果十分有必要,这也是公众所关注的重点。

三、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的视觉传达设计的应用

(一)标识设计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经济实力也在不断攀升,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大量的信息标识占据着人们的视野,开始对某一项产品进行设计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什么最能吸引公众的眼球,色彩是吸引公众眼球的有效工具,所以加强标识对色彩的利用是设计的重点。通常情况下,人们对于色彩有着特定的感受,例如对于冷色和暖色的划分中,人们会以蓝色和绿色为主,形容其有深邃感和清冷感;人们会以黄色、红色为主,形容其有热闹感和喜悦感,通常暖色更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所以在大众产品的设计上都普遍采用暖色来吸引消费者。例如我们常见的麦当劳广告,其最主要的颜色就是黄色与红色,不仅能够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也会为人们增添感官上的喜悦程度,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同时也为企业的形象做出了良好的宣传。视觉传达在设计上需要具备创新性和思想性,它的成功与否与色彩直接挂钩,如果将视觉传达的设计提升到一个高度,那就应该将色彩的配置原理融入其中。通常情况下,采用原色配合、补色配合、同类色配合等方式。可以有效地完成对色彩的控制。

(二)包装设计在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由于商品的繁杂性、多样性,让人们在选择商品上很难抉择,许多商品都有着同质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包装来引发消费者的购买欲十分有利。视觉传达的设计人员可以通过色彩的调配来使包装更能表现商品的特性和个性。设计产品的包装要考虑的商品的特性,通过包装的设计内容让消费者很容易地想到该商品,这时候就需要在商品和色彩上找共同点。例如果粒橙的包装是橙色,那么狠容易就会让人想到这个商品卖的是橙汁。例如可口可乐采用的是红色和白色的色彩结合,就很容易给人带来视觉冲击,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可口可乐的这种设计为其在全球的影响上赚取了大量的市场。我们经常用一个颜色来表达一个人的性格,通常蓝色象征忧郁也象征着生命和自然的力量;紫色表达的是一种高贵迷人的特点;红色带给人的是饱满和热情;橙色相比红色较为柔和,也同样能带给人们一种紧张刺激的感觉;白色通常给人的印象是干净和纯洁;黑色则象征着欲望和恐惧;黄色代表着光的颜色,也是最容易被吸收的颜色。视觉传达的设计中,只有充分地对这些颜色的作用理解,才能够更好地将其运用在商品包装的设计当中,进一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色彩搭配通常不主张使用过多的颜色,这样会给人带来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那么如何利用商品的特性就非常的重要,设计师如何在简单的包装上发挥出其最大的潜能,如何利用色彩的规律来暗示给消费者商品的特性,是设计者需要着重思考的地方。在产品的包装设计中,色彩的选择通常要遵循两个原则:一要因商品的特性来选择颜色;二要根据消费者的选择来更换包装色彩。例如橙汁用橘黄色、巧克力用棕色,这都体现了商品的相似性,所以设计师在利用色彩进行视觉传达时会对这个因素多加利用。除此之外,不同年龄阶层对色彩的接受,标识内容的接受也不同,设计师必须针对具体的接受对象来进行设计的思考,寻找好定位之后在进行颜色偏好的设计。例如在少年儿童中,明亮的红橙黄是他们通常会优先考虑的接受颜色;而壮年则更倾向于于暗色系的商品,整体青睐于成熟的色调。老年人就更喜欢稳重中性的色调。企业产品的销售最重要的就是在包装设计上的应用,所以设计师在对产品进行设计的时候,不仅要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营销功能,也要重视其美化作用。设计师根据商品的功能和属性来进行不同种类的商品颜色选择,从满足消费者心理的角度来进行设计,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的支持。

(三)广告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广告设计同样离不开对色彩的控制。目前的广告多种多样,层出不穷,要想吸引顾客,需要在广告上下足功夫。广告也是视觉传达表现的手法之一,广告的色彩会对消费者的购买心理起到一定的作用,广告整体的色彩效果在消费者心理会树立出一个形象,视觉传达中要想通过广告获得最强的效果,就需要严格地对色彩进行控制和策划。在广告中,如果利用过多的色彩搭配,那么会让消费者觉得产品过于花哨,显得没有内涵,并且不稳重,反而会对广告的效果造成不良的影响。在广告设计中对色彩的运用方法是需要研究的,这也是广告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色彩对广告来说是生机是活力,每个进行视觉传达的设计者都必须熟练掌握每个颜色的意义,设计师不但要对不同人群采用不同色系的设计,同时也要根据行业,职业的不同来记性色系的设计,比如工业机电类的广告设计就提倡用蓝色、高级灰色来突出半品的具体功效。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做好如下个方向的考虑:第一,要对各个阶层消费对颜色的偏好进行考虑,在产品销售定位时要让该定位群的消费者能够切实地感受到耳目一新同时也具有接受的效果;第二,在进行广告设计的时候要让消费者明白产品的用途,利用视觉传达来增加商品的识别度,设计师在广告设计的时候要恰当地增加色彩的纯度和透明度;第三,要尊重各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习俗,对一些宗教文化要有所了解,比如那个地区的人民,哪个民族的人民偏爱白色,一些颜色对于某个国家或宗教来说有什么意义,那些教徒为认为黄色是死亡之色等等,这类习俗都是设计师去考虑的问题,在设计中倡导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也是提升产品销量的重点,在包装上除了运用色彩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利用同样也可吸引消费者目光。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下视觉传达设计方向探究

(一)关注人们的需求随着经济化进程不断推进,面对各种国际化的挑战,人们对于问题信息的接受不再是单一、传统的了。人们面临着多元化的视觉冲击,如何求得变化、求得创新也是当代设计设需要不断对自身产品设计进行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在这种设计方向的调理上,为各种设计的萌发,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在物质上人们较为丰富,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在精神方面的需求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现今的年轻人已经不再拥有过去的理想标准,他们愿意去摒弃传统,并且希望世界的面貌得以改变,然而网络给了他们无线可能。商业文化无处不在,廉价的消费品也无处不再,不断刺激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形成了巨大的消费市场,人们对于视觉传达的设计不能再仅仅局限于功能属性上的介绍,同时要加入更多个性化的因素,关注人心理层面的需求。这也就表现出视觉传达设计未来需要延伸的一个方向,在表达的内容和信息上要更为具体和深刻,让人们感受到这是为他们的需求而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不能再去简单地靠色彩和技巧去把握人的注意力,而是要走进消费者的内心世界,体现出设计师独特的价值观,让设计师利用创意去打动每个观众和消费者的心。这种设计想法就是要考验设计师的阅历和经验。作品可以幽默、可以感人,重点是要给消费者一定的公民共鸣体验,这也是视觉传达作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的方向。

(二)设计的商业化虽然设计师不是商人,但大多数的设计作品都是为了商人服务,所以视觉传达的设计作品在很长时间以内都会是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的。但是如何将这种功利性转化为具体的艺术,或是将具体的艺术体现出商业感也是设计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当今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有很多,例如全球的气温变暖,森林的植被覆盖率降低,动物濒临灭绝的危险,战争和饥饿等,这些问题都可以成为设计师去关注的重要问题。视觉传达在曾经一直是以人类征服自然从而达到功利性目的的一种手段,但是当人类审视自己真正能征服自然之后的得与失之后,就开始后退了。视觉传达设计同样可以利用这种方式来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利用设计来促进人类的反思。当然,我们近些年的视觉传达设计更多的是为了迎合消费者需求,但是如何在商业化需求中映射出更多反思和警示也是视觉传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探索领域。

五、结语

篇6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 形象设计 图形认识

视觉是人的主要感知觉,据研究表明,通过视觉输入人脑中的信息占人脑处理信息的70%以上。随着社会信息的不断丰富和发展,视觉信息的内容与表现形式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视觉传达包括视觉信息的制作、视觉信息的表现和传达。它得益于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各类视觉信息需求扩张,视觉传达在理论发展和实践发展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从我国社会的整体水平上看,我国的视觉传达水平不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甚至在面对泰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在视觉传达方面的创新创意也有所差距。因为视觉传达作品涉及到各类教育、广告、宣传等方面,为了保证宣传的话语权和巨大的经济市场,我国视觉传达专业需要通过教育改革,以期更好地培养优秀的人才、更好地发展中华文化,满足国家面对国际社会竞争的需要。

目前我国视觉传达专业的相关内容中,最为突出的是广告设计。通过公益V告对国家的政策、思想进行讲解,对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进行谴责,对法制进行宣传,可以提高社会的整体文化素质水平。通过商业广告对产品进行宣传,可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告设计在国家改革开放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从面对的发展任务上看,还存在着吸引力较低,消耗资源较多,宣传效果不足等缺点。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网络建设的不断发展,各类新式的平台层出不穷,在巨大的市场推动下,我国视觉传达方面的工作总量在不断地提升,但是相对地能够以经典称著的作品却较少,这反映了视觉传达在市场方面的落后。培养优秀的视觉传达人才,不断地提高现阶段的视觉传达水平成为新的目标。总结当前在视觉传达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

一、?视觉传达在理论基础上存在的不足及对策研究

传统的视觉传达技术多以纸张为载体,以静态的图片、文字为主要宣传材料,通过颜色、形状、质地等图形或者文字的组合与变化来实现宣传效果的内容,一旦定型就难以更改,且更换内容费时费力周期长。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出现,视觉信息的载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视觉传达的信息种类与形式得到了增加。同时在新载体的支持下,与视空间有关的信息,比如:速度、位置、方向等;与语音有关的信息,比如:语音、语调、背景音等,均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在这种发展状态下,传统视觉传达的理论渐渐无法解决新媒体下视觉的传递遇到的新问题,呈现出落后于时代需求的现象,因此需要加强动态视觉信息制作与信息传递的视觉传达理论研究。此外,在信息技术时代下,视觉信息的受众已经由以往的单纯接受信息向提供信息的方向发展,视觉媒体也开始向交互式方向发展,而当前的视觉传达对此的相关理论极为缺乏[1]。

针对视觉传达的理论不足问题,需要加强对动态视觉的研究,做到以动促静,动静结合,以意为先,形意结合。传统的视觉传达理论对静态信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只是对随着新媒体技术出现的动态视觉无法进行有效的解释和指导。这需要视觉传达研究者对动态视觉进行信息表现、信息传递等方面的研究,完善视觉传递的动态理论。在动态理论形成体系之后,通过理论的指导要能够做到视觉传递的静态和动态相结合,自由设计与把握。但是,无论静态还动态只是视觉信息的表现形式,视觉传递的核心是意义的传达,没有意义作为核心,所有的视觉表现形式就没有任何价值。对于意义传达,不同的意义内容其适应的形式也往往不同,不可同一而论。具体的形式确定还需要结合受众的信息,如年龄、文化、地域等,通过不断地调整形式表现的细节实现意义和形式的有机结合。而当前,在图片加工过程中,单纯地追求美感,采用过度的美化手法,片面追求渲染而忽略内容与表现的有机结合是错误的发展方向。同样,仅仅重视内容,忽略表现,无法引起受众兴趣与注意也是错误的发展方向。采用有效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做到简约而不简单,绚丽而不花哨,需要一定的美学基础。

二、作品的抽象和创新水平不足及对策研究

当代的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的极大丰富使人很容易得到自己所需求的信息,但是,随之而来的信息污染也降低了人们获得有效信息的效率,这就造成了人们对信息的厌倦,对视觉传递设计以及内涵的更高要求。而目前视觉传递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作品缺乏吸引力,原因有多个,首先是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与创作时间有限的矛盾。当前的信息社会以效率为先,为保证创作和制作的作品数量,作者往往在极短的时间内要求被创作多篇作品,为达到数量,作者在制作时往往按照流程进行,造成了作品缺乏创新性。其次是视觉传递创作的高昂代价与作品价值无法对位的矛盾。以往视觉传递的作品是手工制造,载体成本高昂,价格自然高,作者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继续进行创造。现在视觉传递可以依靠计算机辅助制造,载体成本较低,作品的主要价值在于创作性。而优秀的作品在信息化的时代极其容易被模仿甚至盗版,导致创意极容易失效,这就使作者面对巨额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却无法得到正常的回报。第三,创新与抽象水平要求不断提高与知识学习能力有限的矛盾。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交流方式的不断进步,社会对视觉传递的创新和抽象水平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促使制作者不断地从新的思路、新角度出发进行创新,而稳定创新除灵感外,必须不断地丰富自身的知识,增加知识的种类。随着对创新和抽象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稳定创作需要在理性思维指导下,需要更多的知识。而知识增长的幅度和程度是由时间、个人天赋等决定,需要较大的时间、精力投入,在要求的增长超过知识的增长时,矛盾就产生了[2]。

解决抽象和创新能力不足问题的主要方法有两个:首先,可以从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着手,通过提高学习效率,调整学习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能力提高。采用这种方式对教育资源的要求较高,时间消耗相对较长。其次,可以通过组成工作小组,充分发挥不同组员之间的知识,通过讨论不断地完善和整合思路从而解决问题。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使各人员专攻某一方面的知识,节约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并且小组合作可以通过不同的人员组合实现对不同任务的解决,这是现如今一个非常适合社会发展的高效模式。

三、作品的接受性不足,缺乏对受众的考虑及相应对策研究

作者要提高视觉传达的作品品质,除创新创意外,还需要具备有效的表达方式。如果一个作品,作者的抽象表现为受众所不能接受,那么无论在理论方面有多么先进,专家评价有多高,其艺术价值均无实际意义。我国视觉传达作品在设计时,作者的主观意向决定了作品的风格和表现形式。作者的这些意向是否能够为受众所接受,是否符合社会的需求,需要作者自身进行取舍和判断。如果作者缺乏判嗍苤诮邮苣芰Φ木验,缺乏相对应的信息交流渠道,就造成作品设计出来后才发现存在较多问题的局面。我国视觉传达作品的品质不高,重要原因在于作者缺乏实践经验,导致作品过于理想化,脱离受众接受范围。这种不足表现在进行制作、专家评定、甚至委托方评定时,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投入市场反馈后,效果相当不理想。除了作者实践经验缺乏造成这种现象外,对作品的评价方式和效率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缺乏客观、准确、科学、系统地作品评价方式,导致作者无法得到有效的信息反馈,从而无法进行改进。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改变视觉传达工作者的工作模式,做到边做边查,查做结合。在进行作品创作时,需要按阶段进行,在每个阶段寻找一定数量的受众进行调查,每个调查确定在该阶段是否存在的问题以及哪里存在问题。在调查时,要注意受众的客户体验,让其能够准确反馈自身的感受,总结受众感受中的共性,进而不断地改进作品。在改进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受众感受与作者设想相冲突的情景,此时就需要作者进行客观的判断和取舍。

视觉传达的制作与品质提升,需要从理论到实践多个方面的改进才能取得成功。在改进过程中,社会的需求和受众的感受是衡量改进成功与否的第一标准。为取得更佳的改进效果,应当有效利用多门学科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多种尝试。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视觉传达人才;创意产业发展;培养策略

在当今的数字信息媒体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文化创意产业一跃成为众多生产企业中十分有前景的企业,它提倡创新能力的培养,个人创造力的发展,希望能够通过文化艺术来使我国的经济能够又好又快发展。然而,面对文化创意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困扰产业发展的瓶颈出现了,那就是文化创意人才的极度紧缺,这个困扰已成为企业、政府、大学十分关注且亟待解决的热门话题。

1.高校视觉传达人才培养现状

1.1 课程体系的设置与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有差距

视觉传达培养目标学院教育方向过于模糊,程序太多,相关行业的竞争力也很大,但缺乏专业化的具体的有目标的强化训练。在评价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传统的方法,或略有改善,但仍然不能反映高校学生所具有的创新和全球设计能力的实际情况。广泛的计划可以让学生对于具体的工作要求一无所知,学生就业后也不一定会从事相关的工作,及时去应聘了相关的工作,仍不能达到行业对专业人士所规定的条件。

1.2 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视觉传达教育的中国高校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熏陶太深,从而导致故步自封,不能立足实际情况进行教育模式和方法的创新,严重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很多专业教师在课堂上兼职上课,如《素描设计》《色彩设计》等,有些高校视觉传达专业课程的大学所配备的相应的师资力量过于薄弱,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已经被传统的素描和色彩的教学方式所禁锢,导致学生思维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

1.3 实践环节力度不够

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时间都只是进行理论指导,与实践操作环节严重脱节,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薄弱,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关注度不够。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践,实践操作和行业实际严重不符,很多学生学到最后了都不指导自己学的是什么,设计工作更无法顺利进行,学生对相关产业的发展发展特点和趋势一无所知。同时也有很多的学生忽视了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实习的时候选了别的行业,这些情况都导致视觉传达类的高校学生在毕业后就业成为一大难题。

2.文化创意产业下高校视觉传达人才培养策略

2.1 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视觉传达教育理念

艺术本身是一个个人的内心,感受的充分直观的表达,个人和个性化在艺术上需要得到充分的尊重。因此,在对视觉传达的学生进行教育时,帮助其树立市场意识十分关键。同时,要及时对市场进行评估,更新教育理念,梳理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使教育系统的艺术课程设计能够得到全面的革新和重建,保证学生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

2.2 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实训教学为主线的创新型视觉传达教育体系

视觉传达教育中的文化创意产业要注意从更深层面进行革新,树立对市场的正确认识,加大对学生创新能力培训的力度,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身技能。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知识教育是教育工作发展的重要目标,在学习中求发展,它对学生所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且也需要较强的自学能力,同时必须具有独立分析的能力。创新教育体系的设计更强调创新系统设计专业的学生充分掌握学习方法和设计思路,锻炼学生立足于宏观经济,进行系统的整体设计,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提升其创造能力。

要立足于当前视觉传达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进行培训,使学生的能力与教育系统的设计目标紧密契合,保证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2.3 探索机制创新,建立以工作室制为依托的教学模式

目前,教学系统的方法已经成为艺术设计教育的一个主流趋向,建立教学工作室制,为主线,以张贴要求的能力在理论工作建立在标准的程序模块的内容,让学生同时能够接受教师培训和专业培训,使得设计意识和创新能力得以提高。

学生所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上在低年级就已经完成,和普通教育的视觉传达不一样,所涉及的方面更广;在选择设计模块、平面、环境、产品等时,学生可以选择运行机制的发展,教学模式十分灵活多变的,每个专业方向在专业教学与转向特性都有着明确的风格,工作室负责对专业导师的技能培训,学生可以独立进行思考和设计,自主选择是否加入到工作室的学习中来,即“术业有专攻”。

2.4 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配以昂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意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对学生的发展方向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评价要立足于当前行业环境和明确的思想的基础上,能够有效保证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在对视觉传达类学生的发展进行评价体系的构建时,必须要考虑到发展评价对于视觉传达的重要意义,对具体情况以及概念都要有一个全面充分的了解,结合视觉传达行业的标准进行评价,以确定学生评估计划,使个人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总体而言,大学的设计教育应特别注意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对于人才的培养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要有一个明确的计划,保证学生在步入社会时能够满足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超阳,王伟忠.文化创意产业下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探析[J].包装世界,2010(04):58-59.

[2]赵汇鑫.文化创意产业中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探讨[J].四川戏剧,2011(04):88-90.

篇8

【关键词】:新媒体 ; 视觉传达设计 ;素质培养

1、大背景分析

在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逐渐褪去往日色彩,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触摸媒体等新兴媒体。与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相比,新媒体亦可称其为“第五媒体”。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我们的传播媒介逐渐从纸媒向电子媒体转移,随之改变的是我们要表现的视觉呈现方式从平面的冷静的纸面开始向带有互动性的电子屏上转移,促使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手段得到了增加,使得设计范围变得越来越广,让设计效果得到了有效拓展。视觉传达设计新形态、新领域的拓展,预示着巨大的社会发展需求。

2、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发展现状

从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进程来看,它本身是一个外来概念,是19世纪中叶欧美的印刷美术设计的扩展与延伸。它的发展在我国起步较晚,然而发展速度却很快。我国首次提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名称是在2012年,它的前身是平面设计,所以视觉传达设计师亦可称为平面设计师,但随着设计范围的不断扩大,我们的传播方式也慢慢的发生改变,从以一维为主向二维三维演变,所以平面设计现已成为视觉传达设计的一个方面。

视觉传达设计除了平面设计,还包括电子设备二度空间的影像设计。从某种方面上说,视觉传达设计蕴含了人类视觉接收的所有事物,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且时刻在变化的现代设计学。

近几年,随着以网络为媒体的各种新技术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革命性的视觉体验。而且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中,这些新媒体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学习已经不能停留在过去简单的平面设计上,而是要不断接触新的技术,来与时代接轨。

3、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

以传统视觉表现艺术为主导的设计学科内涵与特征已经改变,学科交叉与融合态势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专业人才培养涉及众多学科知识与领域。根据这个特点,要求的培养对象必须要具备很强的跨学科能力,基于此,我们应该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参与更多的项目来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一名优秀的视觉设计师需要具备相当全面的素质,才能够适应这个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具体的培养目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专业能力培养

专业素养的培养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培养,包括理论学习、技术学习和实践学习。任何的学习都离不开扎实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理论学习包括艺术史、设计史、设计概论、设计原理、美学原理等史论学习,这对于提升个人文化素养,

改善审美能力,培养鉴赏力都有重要意义。同时理论学习还包括具体到某一个方面的学习,比如字体设计、标志设计、书籍设计、版式设计、图形创意等等。技术学习包括手绘能力的培养,操作软件能力的培养,以及一些新的视觉表现技能,比如综合材料的应用。实践学习就是要学会把我们所学到的知识转化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学生在这个环节的学习一定要多参与社会项目,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更好地与社会接轨。

3.2跨界能力培养

视觉传达专业本身是一门涵盖知识面比较广泛、知识更新快速的学科,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储备和高超的表现技能,更要对行业有敏锐的认识和准确的前瞻,这就需要我们要尽可能多的去涉猎范围更加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具备跨学科、跨领域的能力,来更加全面的指导我们的设计工作。

3.3心理素质培养

作为一名视觉传达设计师,需要时常去琢磨不同受众的心理,才能做出富有人文情怀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往往需要设计师反复试验,做社会调研,得出结论,要具备一颗不抛弃不放弃的决心,而且还要有足够的耐心。

4结语

近几年,全国各大艺术院校纷纷在原有设计学科基础之上开始设立视觉传达艺术专业,大量扩招学生。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市场需要,要及时研究和调整该专业的专业建设和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完善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加强教学硬件和软件建设等,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新型视觉传达设计人才。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极大地促进了视觉传达专业的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视觉传达设计师,我们一定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完善自己的大脑,跟紧时代的脚步,让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朝更好的方向发展,从而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为提升国家的整体文化水平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邓新影.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设计视觉传达与受众情感痛点的耦合点[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05):149-150

篇9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 课题式教学法 教学团队 招贴设计

课题式教学法是视觉传达设计方向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是在工作室教学制度的基础上针对来源于市场的设计课题结合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最后让学生获得合理设计方案的教学方法。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中所涉及的学生是通过两年的系列化基础课培训之后的团体,已经主修过素描、色彩、三大构成、文字设计、标志设计、版式设计、图形设计等课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造型能力和色彩组织能力,对设计的基本方法也有初步的了解,缺乏的是系统化的理论修养及设计实践经验,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快速提高这一类学生的设计能力与综合素质,而课题式教学法正好能够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提升其综合能力。专业教师在学生进入专业设计课程学习之前,要针对年度人才培养计划将专业设计课程进行整合,结合教师的科研、教研方向成立课题团队,如包装设计团队、品牌推广课题团队、平面设计课题团队、数码媒体课题团队。每个团队的专业教师不得少于两位,并实施课题团队负责人制度。每个课题团队必须对外承接相关的横向课题,并将横向课题作为学生平时学习的主要内容。每个课题团队申报成功后,在不超出学校学分总数的情况下,根据课题团队自身的研究方向和教学理念拟定教学计划,经课题团队论证之后上报相关领导审批。学生进入二年级下学期之后由每个课题团队向学生公开展示本课题方向的学习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成果等,在课题团队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更加有利于各个专业方向的健康发展。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的方向及内容,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课题组专业教师负责与企业或设计公司联系合作事宜,将市场上的真正需求带到教学中来,由专业教师根据不同的课题去引导学生完成课题。将所承接的课题进行系统化的排列,编制成由简到难的教学流程,学生按此流程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与训练。学生的阶段成绩和考核成绩一律由设计各个教学团队组织学术组考评。负责教学的学院可以根据每个课题团队的学生人数划拨教学经费,课题团队以此实施教学。

以平面设计课题团队所开设的《招贴设计》课程为例,简要论述课题式教学法在本次教学改革中的具体运用。课题团队可以将来自企业的课题分成六个部分进行教学,每个部分为一个内容版块,以此共同塑造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一个版块是招贴的功能设计,首先,我们要引导学生分析本课题中的招贴应该实现的基本宣传功能,对招贴使用的地点、时间、用途、受众等进行详细的了解,在尺寸、外形上作出针对性的功能设计,考虑好这些问题之后,还可以让本课题研究的招贴具备其它的辅助功能,如娱乐、记事等,让招贴能够在观众的生活中生存下去,从而实现更好的广告效应。这一步对于指导学生开创新功能的招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大大提高学生作品的中标率。第二个版块是招贴中的图形设计,这一环节至关重要,体现了作者的设计思想,是设计课题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一步。图形是招贴中最引人入胜的部分,是吸引视觉注意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能简洁明确地传达设计主题,能使观众一目了然,快速的理解招贴的中心思想。专业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招贴要表现的主题进行分析与归纳,提炼出每一个画面的中心思想,应用抽象思维结合格式塔心理学原理,用图形或图像去表现招贴的主题。在这一环节中,课题团队的专业教师要想尽办法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造型能力及设计思维去寻找合适的视觉形象传达课题的主题,否则,学生做出来的图形将无法引起观者的共鸣。此外,若选用图形,则要考虑图形的表现技法带来的视觉感受;若是选择图像,则要灵活应用摄影工具去选择合适的角度和场景去扑捉图像,并应用图像软件对其进行艺术处理,不达目的不罢休。第三个版块是招贴中的文案设计,即组织招贴中的广告词。文案是构成招贴画面的主要因素之一,任何形式的招贴都离不开文案的表达,文案对招贴画面起着辅助作用。可以说图形与文案相辅相成,密切相连,与图形一起共同传达画面的主题,对营造招贴的意境意义重大。课题团队要督促学生通过各种手段去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掌握撰写广告词的常用方法。第四个版块是招贴设计中的色彩设计。色彩给观众以第一视觉感受,要想达到好的视觉效果,就必须让学生具有扎实的色彩修养。首先,要引导学生分析招贴所涉及的行业与色彩之间的关系,以及每幅招贴要表现的主题内容与色彩之间的关系,然后再选择色彩的基调,如欢乐喜庆的主题应该选用色彩对比强烈的色调。其次,在画面的色彩细节处理上,要让学生应用低年级所掌握的色彩学原理及色彩心理学去把握色彩在面积、冷暖、位置、色相、纯度、明度等方面的对比问题,以实现视觉形式美和招贴的宣传功能。第五个版块是招贴设计中的版式设计。这部分的内容在低年级已经开设过,在这一阶段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视觉艺术原理在画面中组织图形、文字等元素的能力,既要实现画面的广告功能,又要使画面获得形式美感,达到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和谐统一。引导学生将进入课题组之前所掌握的文字设计、版式设计等课程中的知识点与招贴设计串联起来,着重训练学生对画面空间的整体把握及细节上点线面的处理,在营造画面秩序感的基础上探寻形式上的多样性。在积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基础上,还要大力拓展学生的灵感来源与设计方法,引导学生到国画、版画、现代艺术、民间美术中去汲取营养,为版式设计的创新开创新的道路。第六个版块是招贴中的材料与工艺处理。让学生了解招贴印刷中最流行的印刷工艺及工艺流程,利用计算机软件,掌握印前及印后设计的技术、技巧,如分色、拼版、烫金、激凸等,使学生具备独立完成招贴印刷制作的能力,把设计和印刷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精致美观的招贴作品。此外,还要加强学生对印刷材料肌理的认识。不同纹理的印刷介质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如光面纸与粗糙的网纹纸给人的视觉效果不同,在材质的选择上要同时考虑效果和成本,保证用最小的制作成本达到最好的视觉效果。以上这六个版块的子课题共同构成了《招贴设计》这门课程,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六个版块的教学,既能够让学生领悟、总结关于招贴设计的心得,又能够快速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设计技能,最终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方面完整地建立起新的有特色的《招贴设计》课程,从而完成对视觉传达设计方向中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此外,视觉传达设计方向中的包装设计团队、品牌推广课题团队、数码媒体课题团队等均可以针对课题的难易程度对课题进行分解、整合,在教学中突出重点,以理论和实践共同发展为原则,以快速增强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为目的,让课堂与市场完全接轨,继而在视觉传达设计方向的教学中全面实施课题式教学法。

总之,课题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中心,是国内外艺术院校中视觉传达设计方向常用的教学模式之一。在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可根据学生掌握设计知识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学习进度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与控制,并以工作室内的现场教学与在企业中的实训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来共同引导学生完成设计课题。课题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明显,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会学有所成。可以说,课题教学法是目前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方向在现有硬件条件限制下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方法。

篇10

【关键词】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182-01

从某种方面上说,视觉传达设计蕴含了人类视觉接收的所有事物,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且时刻在变化的现代设计学[1]。伴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不管是生活方式还是传达理念,亦或是思维方式、设计理念,都逐渐产生了一种新型形态。综合性的视觉传达设计是其未来发展方向,因此,数字时代的来临,注定将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造成重大冲击和影响,使其产生全新的设计观念。

一、视觉传达设计人性化

(一)设计逐渐具有人情味。随着当下迅速发展的数字化,各类涉及的基本功能已经逐渐的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他们开始更加的注重人性化设计,在各类设计中都开始注入人情味的表达。视觉传达设计结合人们彼此之间的联系基础上,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点进行观察,所设计出来的作品会更加的具有人情味,从而也能对人们的心理需求做到有效满足。

(二)注重人文关怀。视觉传达这种表现形式的特点就在于具有较强的直观性,而我国传统的表现形式的特点却较为含蓄和内敛,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化的到来,很多设计者开始尝试对传统观念进行改变,将一系列有关人文关怀的素材添加到了视觉传达中,从而让作品传达的内涵更加容易被人们理解。例如:一个公益广告中,男孩妈妈给男孩的奶奶在洗脚,并说道:“妈,我给您洗脚。”这一幕被从房间跑出来的小男孩看见,于是小男孩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打来一大盆水,踉踉跄跄的跟妈妈说:“妈妈,洗脚。”这个广告一经播出,就感动了无数人,这则广告设计就是对人文关怀的完美体现,非常直观且形象的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展现在了人们眼前,具有非常好的教育意义。

(三)绿色设计将以人为本设计观念有效的展现出来。环境对于人们来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也是一种重要人性因素。随着不断增长的人口以及出现严重失衡的资源环境变化,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很多设计师的思维也都在不断改变,他们更加关怀起人类的生命,爱进行设计过程中,结合当下人们生活环境所面临的问题,将设计主旨定义为对环境保护和以人为本,这种绿色设计思维更加的展现了对人性化的关注[2]。例如:在一则保护鲸鱼的广告中,广告中一开始将鲸鱼可爱、憨厚的一面展现在人们面前,接着突然画面一转,到了饭桌上,看着鱼翅被端上饭桌,对比前后的画面,让人们对鲸鱼的疼惜之情逐渐被引发出来,结尾则出现广告与: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二、视觉传达的数字化

(一)与时俱进的数字化设计。随着数字信息时代的到来,视觉传达设计也逐渐的开始转化成数字化。在当今社会中,数字化设计已逐渐的成为一种时代潮流,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融入数字化运用,能够让视觉传达的艺术效果得到有效改变,让其设计理念得到创新,促使我国传统对视觉传达设计的束缚得到有效解除,从而使视觉传达设计效率得到提升,将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妙的感官感受带给人们。

(二)视觉传达设计在未来的主流形式就是数字化设计。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数字化的发展,促使其逐渐的成为未来视觉传达设计中一种核心形式[3]。数字化的视觉传达设计完美结合了科技和艺术,将数字技术融入到视觉传达设计中,不但能够让视觉传达设计技术的发展得到有效推动,使其设计形式得到丰富,更是让人们多元化生活的发展得到了有效推动,对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

(三)数字化有利于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创新。传统视觉传达设计具有一定的单一性,而将数字化融入到视觉传达设计中,通过新媒体和新工具,有效的结合其视觉、听觉以及语言等多种感官,进一步提升了视觉传达效果,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传统视觉传达设计,使其得到改革和创新。数字化设计有效的改变了传统设计观念,让视觉传达设计的形式得到了重新组合,从而让视觉设计理念得到更加有效的实施。

三、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促进了视觉传达设计观念的创新和发展,我们要随着时代的脚步,对视觉传达设计形式进行不断完善,让视觉传达设计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让人们文化生活得到满足,使人们的文化水平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邓新影.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设计视觉传达与受众情感痛点的耦合性[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05):149-150.

[2]张阳.跨界与融合――数字信息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的新思考[J].设计,2015,(15):82-83.

[3]丁蕾.数字媒体环境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综合实验课程创新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2,(10):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