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学的好处范文
时间:2024-01-24 17:47: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科学的好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自然科学;人文精神缺失;对策
科技产生的负效应已成为摆在现代人面前的不争事实,但以往我们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物质层面,如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科技对人类生活无处不在的影响,科技对人文文化和人类精神层面产生的负效应——人文精神的缺失也慢慢显现出来,逐渐成为困扰现代人的又一严重问题。与技术应用对社会物质层面产生的负效应不同,这种负面影响是隐性的、难以为人们所察觉的,但却能够直接危害到人类生存的精神状况,其严重程度远胜于前者,也更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以尊重人的尊严、维护人的权力、实现人的价值为内容和目的人文精神承载了人的本性需要,体征了人类对人的发展、对目的、价值和意义等问题的思考,是人精神生活的核心和灵魂,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和不断推进社会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原动力。广义而言,科技和科学精神都是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科技的发展不仅没有推进现代社会的人文文化的建设和人文精神的传播,反而在人类文化系统和精神状态等不同层面上都诱发了人文精神缺失的状况。
一、科学诱发的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
(一)人文科学的异化,让人们逐渐忽视了人类及其社会所独具的主体性向度,成为“单向度的人”
人文科学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和传播载体,它以人丰富的感性世界、心理活动、以及行为活动的价值追求为研究对象,以研究者发散的感性思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为研究方法。但近年来人文科学方法论对自然科学方法论和治学理念的借鉴与改革,使得一种过于强调人的唯理性、忽视人文科学特殊性的研究倾向和思维方式在不断地滋生和蔓延。这种对人和社会的独特性与历史性等人类所独具的主体性向度的忽视,使得人文科学的研究偏离其初衷,也使得社会大众考虑问题的立场和角度也逐渐地从多元化转向单一化,以至于“把世界看作是一个被剥夺任何历史含义的唯理系统,把现象所有可变的以外的非本质的性质一概抹杀掉。”人文科学的这种异化不仅严重危害了人类文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更导致了和人文精神的丧失,使得人文科学其解放人的力量逐渐被抹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奴役人的力量倾向。正如有的学者所说:“一旦这些古典科学简化论的、抽象化与数学性的方法运用到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那么人类的幸福将变成为表面有利,骨子里却是大害的事。”
(二)人类生存的精神状态堪忧
科技的高度发达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使得当今社会的物质生活要比以前任何时期都优越。然而,令人不解的是,现代人在精神上出现的问题却层出不穷。世界卫生组织在2003年世界卫生日致辞中说:“当今世界有4亿人患有精神或神经疾患,或与药物滥用等相关的社会心理问题的折磨。”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已成为困扰现代人生存境况的严重威胁。有很大一部分人,他们常常会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茫然感,找不到生活的真正意义,也不确定人生的目标和价值应该是什么,生活时常出于空虚和迷茫的状态。这些都是人文精神缺失的直接表现。
从以上科学对社会文化系统和人们精神层面产生的种种影响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的发展虽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推动了社会的飞速发展,但并没有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给人类的精神生活带来充分的自由和解放,反而造成了一种科学技术变迁与人性变迁二律背反的状况。
二、科学诱发的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自然科学研究理念和方法对人文科学的不当介入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是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两大类别,两者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都有诸多区别。然而,随着自然科学的成功,人们也逐渐相信在人类社会和心理世界中,存在着与自然界一致的规律和机制,并开始了试图运用还原论和简单性的信念,假定—观察、归纳—演绎与验证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逻辑语言推动人文科学发展的历程。著名科学史家丹皮尔写道:“人类与其周围的世界,一样服从相同的物理定律与过程,不能与世界分开来考虑,而观察、归纳、演绎与实验的科学方法,不但可应用于纯科学原来的题材,而且在人类思想与行动的各种不同领域里差不多都可应用。”的确,人文社会科学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与现代科学对其研究视域的拓宽、研究方法的改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但是,在这个吸收借鉴的过程中,一种妄图以理性思维取代感性经验、用自然科学的逻辑和语言统一两种科学的“科学统一运动”也在兴起。这种运动缺乏对人文学科研究对象差异性和丰富性、治学原则特殊性的考虑,简单地主张人文学科也应该保持“价值中立”,将人学、宗教学、文学、艺术等这些无论在研究对象还是研究方法上与自然科学都迥然不同的人文学科僵硬地套用自然科学研究的理念和方法,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文科学的低迷状态,一度本末倒置地成为自然科学的附庸品,造精神的缺失。
(二)科学对人类思想的钳制和由科技造就的生活方式造成的人文精神缺失
当然,科技并非诱发当今人类精神疾病肆虐的必然原因,但科学对人类思想自由的钳制、科学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却与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首先,对科学的顶礼膜拜,钳制了人们的思想自由。科学有着让人信赖的研究依据和现实成就,仅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和人类建制的她得到了超越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的过度膨胀,有一种几乎可以与真理划上等号的倾向。现代社会对科学成果这种缺乏怀疑精神的盲目崇拜,使之变相地成为了现代社会一种新的“宗教”。如果科学规则和某些经验发生争议,那么科学规则将被认为是优先的。敢说不相信自然规律和科学成果的人,一定会被认为是疯子。这种对科技的绝对信赖和盲目崇拜,在很大程度上钳制了人类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思想自由,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十分不利于人类精神生活的充分展开。其次,科学造就的人类的生存方式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让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更加苍白。现代社会的工作方式非常重视劳动者自然科学知识的获得和专业能力的掌握。这让现代教育也更加偏向于对数理化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对人文精神的教导。在新的社会物质产生条件下的生存条件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对价值的追求要求被弱化了,理想、自由和精神境界的追求反而成为了生活主旋律的附属品,人文精神开始被忘却、人生的信仰开始模糊。作为个体的人缺少对人的现实“存在”的思考,难以领会到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和生活目标,缺乏真正有力的信念来支撑人生的终极追求,这些都造成了人文精神的衰落,人们对自身生存意义的困惑和怀疑。科学无法借理性的手段提供个人和社会生存的意义,可以说,我们这个无神的社会不知道其生存的理由,亦不知道为何以这种样式生存。
三、应对“人文精神缺失”的措施
(一)正确对待和利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和语言,振兴人文科学
人文科学的振兴是普及人文精神的最佳条件和重要途径。这要求人文科学必须摆脱科学主义对人文科学的种种纠缠,以正确的姿态和独立的地位对待自然科学的理念和方法,重新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新途径。首先,应当充分肯定自然科学使得人文领域的研究走上了“科学”之路。虽然人文现象及其本质具有内涵丰富性、功能复杂性、结构系统性、价值多样性等特点、研究方法多依赖于研究者的感性思维和主体经验,研究结果也不够确凿,但这都不足以否认人文现象的可认识性和人文科学工作的科学性。相反,自然科学在各方面的支持,是人文社会科学能够发展到今天的重要条件。但是,那种抛开人文科学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与自然科学的区别而过分妄图统一所有学科的做法,却会阻碍人文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弘扬。因此,人文科学的研究应避免过分崇尚和依赖自然科学的语言逻辑和定量研究方法,根据学科特性和研究对象的情况来变更具体的思路和方法,运用理性思维与感性经验相结合、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接轨等多种研究手段,实现多层次、多方位地得出与对象相符度高的结论。明知人文现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却要按照自然规律的一般性和简单性来对待它,就会取消人文科学的科学性和可能性。只有正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的特殊性,恰到好处地利用自然科学的理念、方法和言语完善自身地研究体系,防止教条化应用、简单化对待的盲目做法,改善人文科学的现有地位,才能实现人文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全面复兴。
(二)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最根本、最主要的标志。以对人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的思考为内核、实现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平共处、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的人文精神,能够在人们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追求与社会需要等人生的一系列基本思考时,提供一种理性的来源、合理的依据和坚强的后盾,使人们清楚地意识到,什么才是人生真正的价值所在,并以一种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赋予个体以生命意义,帮助其发掘和确立理想的生存态度和人生目标,避免“在毫无价值的状态中生存”,从而实现人的追求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与平衡。审视自然科学对人类文化层面、精神世界的诸多负面效应,无一不是因人文精神的缺失引发的。因此,弘扬人文精神,唤醒人们对生活意义的思考和对生存状态的关注,引导人们发掘人生的精神支柱和真正的乐趣,实现人的真正解放,才是预防和解决现代人精神困惑难题的有效途径。
(三)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单纯科学技术或单纯人文情怀,都不足以解决人类面对的社会内部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种种危机。只有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消解与融合,才有可能使人类现在面临的种种困境得到圆满地解决。两者缺一不可、相得益彰。自然科学、科学精神,有助于人文科学更充分、更全面地发现社会世界和人文领域的知识和奥秘,更好地把握和创造符合人类未来发展的文化成果;而人文科学、人文精神,能够使科学技术的发展更符合人类的总体利益,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正如爱因斯坦告诫科技工作者的:“我们只懂得应用科技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以保证我们的科学思想的成果造福于人类而不至造成祸害。”唯有实现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的融合统一、相互渗透,以一种具有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和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指导科学的发展和文明的演进,才能为人类的全面发展开拓更广阔的前景。总而言之,正确认识科学活动的性质和作用,在推崇科学精神的同时,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提高,让科学重新回到为人类服务、为人类的长远发展谋利的角色上,把对科学的盲目崇拜转化为对生存意义的反思和对人文精神的弘扬上去,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德]孙志文著,陈永禹译.现代人的焦虑与希望.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
2、丹皮尔.科学史及其哲学和宗教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3、陈明.论科学主义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影响.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10).
4、贺萍,高娜.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缺失探析.长白学刊,2007(2).
5、丹尼斯·米都斯.增长的极限[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篇2
关键词:人文学科;教师内涵;教师类型
作者简介:王灵芝(1987-),女,山西介休人,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湖南 长沙 410083)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126-02
自然、社会、人文三大学科体系中,人文学科是人类的心灵之学,是人类精神的表达者和守护者。儒家先师孔子、孟子、朱子是人文学科教师的典范。因此,具体分析人文教师的特点及类型有助于显现人文教育的睿智性、性灵性和人文性。
一、人文学科研究的视野
1.人文学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三者间的关系
(1)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两者的关系可以简略概括为:一是对立。因研究领域不同,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截然不同。狄尔泰认为:“人文科学研究的是人的活动,而自然科学研究的主题是自然现象。”[1]二是融合。从科学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出发,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相互交融。马克思曾说,“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2]
(2)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一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一般一起使用,并不做严格区分。如美国国会在建立国家人文学科捐赠基金时采用的定义是:“人文学科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学科:现代语言和古典语言、语言学、文学、历史学、法学、哲学、考古学、艺术史、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以及含有人道主义内容并运用人道主义的方法进行研究的社会科学。”[3]在我国,无论是学术领域(如学科分类体制),还是非学术场合(如图书分类标志)都有一种约定俗成的提法,即“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合二为一,统称“人文社会科学”。二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是相互独立的学科,但二者并不对立,而是互为补充,相互渗透。如美国学者伯纳德·巴伯认为,“社会科学主要关心分析、预见和控制行为与价值;人文科学则主要关心综合与欣赏……社会科学可以提出对人类行为系统的、实在的新理解;而人文科学有时则可以提供能预见社会科学未来进程的真知灼见。”[4]
2.人文学科的特点
人文学科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人文学科研究人本身,当然这个人并不是“个体的人”,而是“活生生的个人”,是“作为主体的人”。叶郎认为,“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也就是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人文学科总是致力于设立一种理想人格的目标或典范,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追求人的完美化。”[5]我国学者认为,人文学科的对象是“人文世界”。人文世界并不是一个实在的世界,而是个人的精神世界与文化世界的统一,具有精神性、意义性和价值性的特征。[6]
人文学科具有独特的研究方法。“人文研究有主体化和感性化的特点。”[7]它尊重人的主体性人格,把人视为有情感的生命存在。当然,人文研究也采用科学方法,如实证方法、统计方法、逻辑方法等,但更强调主客体情感的交融过程。在研究中,人文学者带有强烈的感彩,其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受个人感受与性格个性因素的影响很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人文学科是以人的价值和精神追求为研究对象,强调研究方法的主体化和感性化,其学科群是以文学、史学、哲学为基础,同时包括由这三个科目所衍生出来的其他科目,如美学、宗教学、伦理学、文艺学等。
二、大学人文学科教师的内涵
人文学科教师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要有人文素养。人文素养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三方面,即“教师要积累相当的古典文化知识,关注人的存在、价值、尊严及发展,重视德性修养,尊重多元文化价值。”[8]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有稳定的精神品质。概括而言,大学人文学科教师应具有以下特点:
1.具备广阔的人文视野
人文学科教师要涉猎文学、史学、哲学、美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等人类各方面知识。正如学者黄万盛所言,“人文教师要精通哲学,掌握人类的睿智,探索存在的奥秘;接受宗教学的训练,追寻人的终极关怀,开阔存在的意义;学习历史,积累人类的集体记忆;研读文学,理解人精细深刻的情感世界;探讨政治学、社会学,了解种种的苦难无奈与不尽如意;同样,通过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的学习,领悟客观世界的复杂深邃、无穷无尽,以丰富和完善人的精神世界。”[9]总之,人文教师就是一个杂家,兼收并蓄,熟读古代经典,略通天文地理。
2.拥有强烈的人文精神
第一,对学生人文性的关爱。这种爱是教师发自内心的,指向终极关怀的爱。它是一种人文情怀,一种更高的境界,是对“人”的尊重和珍视。第二,教师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原谅学生的幼稚,包容学生的错误,宽恕学生的冒犯,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第三,善于运用体验。教师要以学生的视角观察事物,以学生的心态感受一切,真实经历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过程,深度体察和感悟生命的过程。
3.饱含深切的人文情怀
人文学科的根本任务并不是使人有知识,而是使人有智慧。[10]人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人”的存在意义进行终极思考,对“生活世界”进行理解,从而觉悟人生的意义。促进学生把“知”转化为内在的德行与行动的力量,将人培养成“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主体。
三、大学人文学科教师的三种类型
儒家文化关注人的价值和意义,追求人性的提高。儒家教育思想渗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是一种“化成”的教育,具有明显的人文特征。因此,笔者以古代圣贤孔子、孟子、朱子为代表,具体阐述人文学科教师的类型。
1.温文尔雅、徳礼兼备的师长型
学而不厌,教而不倦。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良的教师。只有他才是活学问的本身,跟他来往之后,科学的本来面目才得以呈现。也才能带领人们接触真正的求知过程,乃至于科学的精神。”[11]孔子善于学习,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子入太庙,每事问”。[12]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是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颜渊曾渭然叹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12]
实事求是,教学无隐。孔子对学习抱着一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2]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于自己不知道或者不确定的事理,孔子宁可避而不谈,也不向学生胡言乱语。《先进》篇记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12]每遇学生“问未切”时,孔子都是“反复戒之,而未尝隐”,坚持将所学知识,全部交给学生。而且对学生一视同仁,决不偏爱某个学生或亲属而授以密笈。他曾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12]
温柔敦厚,爱生如子。孔子待人温和亲切,恭敬礼貌。《阳货》篇载:“居!吾语女”,然后才开始“仁义道德”的说教。简实的话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极富生活气息。孔子对弟子,从学习到生活都体现出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体贴,师徒情似父子。他教导子夏要做一个君子儒,而不是小人儒。对颜渊过着“箪食、瓢饮、居陋巷”的困境生活仍能保持乐观的态度极为称赞。对于颜回的死,更是悲痛至极。“颜渊死,子哭之恸!”并大声疾呼:“天丧予!天丧予!”[12]孔子伤心欲绝,足见师生情感之深切。
2.正道直行、学博思远的智者型
刚正不阿,浩气凛然。孟子刚强正直,傲视权贵。在他看来,堂高数仞,榱题数尺;食前方丈,侍妾百人;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都不是自己追求的。孟子所善养的是“至大至刚”、“配义与道”的浩然之气。正是凭借于此,他才敢当面指责邹国君主治理无方,才敢对齐宣王予以严厉的教训和质问。言语犀利,锐气逼人,致使对方忽而“勃然变色”,忽而“顾左右而言他”。在论及大丈夫人格时,孟子以“仁义礼智”四端发展“大丈夫”形象,“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3]这种正道直行的品格,浩气凛然的气概实乃温顺君子所望尘莫及。
学思力行,自得专恒。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14]其含义就是懂得学思结合。“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助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15]孟子以读《武成》为例,通过思考,求证之后发现书中内容不能尽信,“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故“只取二三策而已”。[13]此外,孟子强调学习上要深造自得,追根溯源。“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13]学者志于道,日积月累,渐进有序,方可豁然通达。
旁征博引,善于权变。孟子在与诸侯国君主、非儒学派巨擘和各路弟子的谈辩过程中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援引前圣先哲权威性的言论、约定俗成的说法以及相关史实。为了驳斥当时一些诸侯君主只想“无敌于天下”,却不实行仁政,孟子援引孔子的观点“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13]孟子在谈说论辩过程中,既坚持某些经典的正确性,又承认特定条件下处事的灵活性。《离娄》载,针对淳于髡的不解,孟子解释说:“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权也。”[13]孟子通过机智灵活的变通之策,既维护了封建道德的正常礼制,又无形中教育弟子要学会变通。
3.居敬穷理、格物致知的学者型
循序渐进,熟读精思。朱子认为读书必须循序渐进,不可杂乱无章等。他以读《论语》、《孟子》为例,“则先《论》而后《孟》,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一书言之,则其篇章文句、首位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如是循序渐进焉,则意定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矣。”[16]对于熟读精思,朱熹曾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之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16]学生读书要少而精,深钻细虑,反复质疑诘难,方可领会圣贤之意。
居敬持志,穷理正心。朱熹认为,居敬就是身心和谐,动静皆养,内无妄思,外无妄动,小心畏谨。[16]它培养的是一种严肃认真、谦恭谨慎的态度。同时要树立远大志向,并持之以恒的坚持。朱熹认为:“学者大要立志,才学便要做圣人。”[16]“穷理”,穷者,尽也。诚如朱熹所讲,“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17]不管是“居敬”还是“穷理”,都是为了“正心”。心定如静水,如明镜,方可获致事物之理。
格物致知,身体力行。朱熹认为:“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16]以格物就是即物穷理,穷究到极限。穷理不仅穷自然之理,而且还穷人伦之理。天地、草木、昆虫、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学者须要穷格得尽。读书穷理,切实要身体力行。朱熹说:“学者读书,须要将圣贤言语,体之于身……件件如此方有益。”[16]在朱熹看来,“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16]朱熹为此身体力行,所到之处或修缮书院、或聚徒讲学,生命的最后还在和学生一起修订儒家经典。
古代儒家的人文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无论是如孔子般温文尔雅、徳礼兼备的师长,孟子般正道直行、学博思远的智者,还是朱子般居敬穷理、格物致知的学者,对当代人文教师而言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启示我们,大学人文教师必须具备人文学科特有的教学人格,独特的文化精神,成就个人德能的智慧。
参考文献:
[1]贡布里希.艺术与人文科学[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9:57.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128.
[3]尤西林.人文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伯纳德·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91:69.
[5]叶郎.重视人文学科的教化作用[N].人民日报,1997-04-18.
[6]庞振超.人类心灵的叩问与追寻——关于人文学科历史与现状的考察[J].现代大学教育,2005,(3):11.
[7]曾军.有关“人文学科”的几点辨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24.
[8]肖川.什么是人文素养[J].教学月刊,2006,(9):46.
[9]黄万盛.革命不是原罪[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58.
[10]刘铁芳.教育学何以作为人文之学[J].天津市教科院院学报,
2003,(1):8.
[11]张应强.大学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学能力建设[J].现代大学教育,
2010,(4)35-39.
[1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3]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4]埃德加富尔.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5.
[15]王夫之.四书训义(卷六)[M].北京:中华书局,1976:86.
篇3
【关键词】结构;启示;实际应用
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兴起
结构主义是是二十世纪下半时期用来分析语言,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研究方法之一。结构主义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具有不同变化的概括性研究方法。从广义的角度上讲,结构主义企图探索文化意义上的相互关系。文化意义上的产生与再造关系,是表意系统的各种实践,现象与活动。结构主义者研究对象的差异,涉及到食物的准备与上餐礼仪,宗教仪式,游戏,文学与非文学类的文本。在研究的过程中找出文化意义中制造与再制造的深层结构。
结构主义并没有清晰的流派,不同的思维随时决定着不同的研究方法,而且发展复杂。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认为,事物可以按照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加以分析,文化系统中的普遍模式,作为人类思想中恒定结构的产物,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
结构主义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哲学学说,而是人文科学家与社会科学家在各自的领域里共同使用的研究方法。目的是希望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能够像自然科学一样达到精确化与科学化。
结构主义强调整体,整体对于部分来说具有逻辑上优先的重要性。事物作为复杂统一的整体,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性质均不能孤立的被理解,只有放置在复杂统一的关系网中,才能相互联系理解。在任何情境中,孤立的因素本身没有意义,其意义由既定因素中的其他因素决定。语言是符号科学,结构主义反对人性自由选择,集中于关注人类行为的各种结构组织从而决定研究。索绪尔于1916年出版《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作为社会性的抽象记忆产物,语言依赖于符号系统生存。语言作为人类沟通的必要工具,存在自然产生于自然消亡,或是非自然消亡的过程。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同其他理论一样,是伴随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理论背景产生的。美国人类学家发现印第安人的土著语言正在消亡,苦于没有相关的文字记载,导致越来越少的人应用印第安语。在人类学家对印第安语进行收集,编撰,整理的同时,在实践中制定了一套语言程序,能够自动的发现和研究语法。
大学英语教学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如何在应对英语考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也将是大学英语教育越来越需要考察的重点。
二、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对英语视听说教学的相关启示
在英语的日常教学中,只有先深刻了解结构主义产生与应用的实际意义,才能恰到好处的应用在英语教学中。在听说教学法中,不能简单地认为教会学生语法就是明白了文章意思,毕竟语言最重要的根本还在口语。教师应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与学生相互讨论和交流,在让学生懂得如何学习如何交流的情况下,加强口语的联系。
听,说,读,写,译是英语学习的五项基本技能,传统教学方法中,学校过分重视学生的读写能力,在忽略听说能力的情况下违背了语言产生的初衷。
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注重语言的流通性,是尊重语言形成初衷的根本,只有在注重语言特征的基础上学习语法,才能增强语言的实际使用能力。
1.注重语言的形成特征
语法的研究要立足于语言的形式,不可以受到意义的干扰,在类型划分的问题上,简单的语素,词,短语,句子统称语法形式。在传统的教学中,大部分学校的语法教育均是用类意指定形式,但是一切类型都不能根据意义来加以规定。所以,学校在编订英语教案与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单纯生硬的划归分类,要兼顾到语言的交流性特征。
2.重视语言的形成特征
语言范畴的科学,不能用哲学的术语来加以规定,只是可以认为语言范畴同实际的类别是一致的。在英语中,名词的单复数需要区别,单数的主格词语就只能跟单数的定式动词连接在一起,而复数的主格词语就只能跟复数的定式动词连接在一起,用以修饰指代词的不同。在英语的实际教学中,应该关注这类细化型的分类,让英语教学有章可循。
语言可以通过线条性掩盖层次性,话语不可能瞬间观察到成分,对词的结构进行观察的同时,要遵守直接成分的原则。在大学英语教学是实践中,如何高效率的记住单词,一直是许多学生苦恼的问题,如果引导学生理解语言可以通过线条性掩盖层次性,则对单词的记忆,有很大的帮助。
当今语言学对语法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创新,通过对比与切分的法则,在语言形式作为较大形式的一部分出现时,追认语素处于内部位置,如果语素不是出于内部位置,就追认语素处于绝对位置。在高中英语教育实践中,要审视每一个句子都是独立的语言形式,不能用任何语法结构包括到任何较大的语言形式里去。认识到这一点,句子成为错位的问题将会得到很大改善。
布拉格音位学派,在结构主义中又称为“结构功能派”与“功能学派”,主要以研究语音学为主。语言内部成分决定了语言的内部功能,在各成分对比的过程中构成完整的模式与体系。如果从形式和实体方面分析语言,语言会形成一个严密的语符学理论体系。
而美国结构语言学派更侧重面向语言材料与语言结构的形式描述。结构语言学重视口语,侧重记录语言的具体应用,在英语已经作为普及语言在全世界普及应用的今天,重视口语无意最符合时展的规律做法。在英语实践中,除了要训练学生的做题能力,也要注重学生的口语训练,从而让学生获得实际的英语能力。
3.重视学生的听力教学
语言作为信息处理的过程,在听力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听力理解的效率,就要归类总结同音词与同义词相关的分辨能力,从而达到语素的归类目的。
英语听力作为一个接受信息的过程,提高听说能力除了是成绩的需要,也是实际交际能力的需要。教师的责任在于探索性的提高教学质量,从而真正做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力理解能力,从而增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效果。
绝大多数的学生将学学英语的目的集中在英语考级的非实际应用上。英语作为通用语言的一种,给予受众的意义,最重要的目的依旧是交流使用。美国结构主义对语言的研究方法,可以援引学生把集中于解题的注意力,逐渐分散到听说,语法学习与词汇记忆中,从而加强自身的英语实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晓梅.《浅析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对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启示》[J].《科技视界》,2011,(01)
篇4
日本医学界一份健康报告指出,食欲好坏与鞋子的大小和舒适度有很大关系。
研究者指出,脚由多块骨头、肌肉、肌腱、血管、神经等组成,汇集着6条经脉的66个穴位,其中4条与消化吸收相关。常穿高跟鞋或鞋底较硬的鞋子,会使人产生焦躁不安、抑郁的情绪。情绪过激会令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影响胃肠动力,使食欲下降。另外,当鞋挤压脚时,足部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刺激摄食中枢的下丘脑外侧,易使人产生厌食。研究者建议,最好不要穿太小、太紧、高跟的鞋,以免影响周身血液循环和消化。
(摘自《天津日报》)
食指长,强
英国利物浦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证实,手指长短能推测强弱。
生物学家艾玛・纳尔逊率领研究团队,对4组人的手指进行了分析。研究者着重关注了食指与无名指的长度,发现食指长度除以无名指长度后,得出的数值越大,则越高、性能力越强;而数值越小,则越低。“这可能是因为,手指长度与胎儿在子宫中发育时受到的环境激素的影响有关。胎儿在子宫内接触到的雄性激素越高,食指就越长。而胎儿发育时接触到的雄性激素多少,决定了成年后的性表现。”研究人员解释说。
(摘自人民网)
耳朵大小关乎创造能力
俄罗斯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的创造能力与其耳朵大小有关,那些长有一双大耳朵的人应该感到自豪与幸运。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一个人的两只耳朵大小并不相等。尽管这种差别只有2毫米~3毫米,但它足以能判断其大脑哪个部位最发达,进而成为观察儿童天赋所在的根据。俄罗斯喀山国立大学教授穆斯塔芬为此作了分析:那些右耳朵特别长的人将在精密科学(如数学与物理)方面取得成就,而左耳朵大的人将会在人文科学方面有所作为。
(摘自《新晚报》)
握手反映人的性格特征
握手的方式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有的人握手力量偏大,握得密不通风,这说明他坦率热情,坚强开朗;但如果力气过大,甚至让你疼痛,则多半说明对方自负逞强。聪明的人握手时间短,但握得紧,他们往往善于周旋,为人轻松友善;但这种人容易多疑,难以完全信任他人。如果握手时间短且力度很轻,显得敷衍了事,则表明对方性格软弱,或者情绪低落,此时不适合深入交谈。
如果想试探一个人是否在骗你,可以一边握着他的手一边询问,如果开始他的手掌很干燥,中途突然冒出汗来,说明他心中有鬼。
(摘自《生命时报》)
女人低头更有魅力
据英国一项新研究显示,提升魅力的关键可能在于头部倾斜的角度。因为改变脸部倾斜的方式,会让你看起来更迷人。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达伦・伯克与丹尼尔・苏莉克斯博士要求志愿者们为模特的迷人程度打分。模特的面部倾斜角度各不相同。研究结果显示,当她们微微低头,瞪着眼睛向上看时,魅力指数大大提升;相比之下,男性将头稍微上扬,视线沿着鼻子的方向看去,会显出十足的男性气概。伯克博士说,这一差异和男女的身高有关。通常男性要高于女性,在男性的视角中,女性略微低头才显得更有女人味;而男性略微抬头的姿势,在女性看来才更有男人味。
(摘自《中国妇女报》)
增强从脚开始
篇5
关键词:新课改;钻研教材;关注学生;错题集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数学科学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科学的基础,并在经济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正在不断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的素质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
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包含了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高中数学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同时高中数学课程是学好高中物理、化学的基础。因此,怎样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位数学工作者必须深思的一个问题。
我市从2007年进行了新课程改革,这就要求教师针对新的课程,运用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方法以及现代化技术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新的高中数学教材中,包括5个必修模块和5个选修模块。其中文科2个选修模块,理科3个选修模块以及几何选讲与不等式选讲。从内容上看有增有减,比如删去了函数中的幂函数的图象;以及三角函数中的和差化积与万能公式;立体几何里的三垂线定理;解析几何中的准线和极坐标。增加了二分法、算法、以及简单的定积分。从结构编排上来比较可以发现都是起点低落脚高,样样让学生学一点,但是样样都不深入讨论,这就形成了教与学两张皮,知识上学懂了就是不会解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扩充。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会解题、想解题、解的了题。因此,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要在有限的45分钟内,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针对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笔者总结了五点,供同仁们参考。
一、潜心钻研教材
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同一本教材,不同的人去讲,结果有很大差距。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这里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不外乎两点:一是教学经验,二是对教材的研究。就教学经验来说当然老教师比青年教师丰富多了,但对于新教材的研究,应该都是在同一起点线上的。因此,潜心钻研教材是我们的重中之重,这才能把握住编写者的意图,才能有目的地进行教学。所以,我们的数学教学工作者在编写教案时应多想一想作者的意图,多提几个为什么。如,作者为什么这样编写?这样编写的好处是什么?此例题出在这里是为了教给学生什么方法,可以有更好的例题吗?如在讲正、余弦函数的定义时,现在的教材是这样定义的:在直角坐标系的单位圆中使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轴的正半轴重合,则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于点,则记,,为了研究方便我们用表示自变量,表示函数,则可以把以上两式表示成,与。而以前的教材中却把点记作,记,。那为什么要这样定义呢?笔者认为应该是为了让学生不产生混淆,而不出现。只有知道了这一点才能更好地讲清楚正、余弦函数的定义。所以,在上课以前一定要静下心来研究教材。
二、精心设计有价值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最大的问题便是没有问题,一堂好课不在于教师讲的有多么精彩,而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多掌握知识呢?那就是让学生动起来。为实现这一目的,上课时应多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变课堂从被动到主动。如在讲完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关系时,立马问大家互斥事件一定是对立事件吗?对立事件必互斥吗?这样,可以带动学生思考,使他们进一步掌握这两个概念的内在联系。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精心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学习,让他们动起来,这便是提高效率的最直接途径。
三、处理好讲与练之间的关系
经常有学生问笔者这样一个问题:“老师,你上课讲的那些知识我都能听懂,但是一做题就是不会。”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有时也很困惑,为什么在讲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能听懂,而对同样的题型,考试时大部分学生都不会呢?通过观察与总结,笔者发现应归结到没有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即讲要讲到位,能举一反三;而练要练到家,熟能生巧。讲的绝对要练而练的千万不要讲。如在讲完函数的概念时应多写几个式子让学生判断是不是函数关系,因为在这个时候刚学完概念,在进行判断学生不仅能记住方法而且还可以更好的理解概念。又如在讲完的图像与单调性后,就绝对不要再讲了,再讲只是一个机械的重复,而应该让学生练习作的图像并讨论其单调性。这样,才能掌握这一方法。因此这种讲与练的有机结合是我们教学工作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核心所在。
四、关注学困生、重视中等生
在一个班级中,应分为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类。对于优等生基础本身就好一些,对这部分学生应让他们多去思考,提出新的问题。而大部分学生是中等生,因此所讲内容必须符合他们这个群体的认知特点,不能要求过高,但必需让他们听懂。最后就是学困生,其实每一个学困生都想学好,但由于基础太差,根本就听不懂,所以上课时干脆就不听了,或者是睡觉。因此,教师应该关注学困生,多与他们交流、多鼓励他们、多关注他们,让他们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基本的解题方法。这也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五、让学生整理错题集
篇6
如何让自己从中学历史片段教学中脱颖而出,获得成功呢?我认为最大的诀窍就是以“精”取胜。
一、精心准备。通过加强训练培养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前提,没有自信就无法充分展示教师的专业素养,很容易导致片段教学平淡无奇、索然寡味,甚至漏洞百出,而自信来源于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加强训练。
1.精读竞赛规则,了然于胸。规则是公平竞赛的基础。以福建省和厦门市的片段教学评分规则为例,都是以百分制计算,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质、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评分。从四项的分值分布来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讲解占的分值比重最大,要求教师的片段教学设计必须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切合学生实际;教学策略得当,媒体选用合理;教学设计新颖,观点正确;举例恰当,条理清楚;善于启发引导,富有激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目标达成到位;板书正确,符合规范,布局合理,疏密得当,板书整洁,美观大方。为了不打无把握之仗,教师必须认真阅读竞赛规则,具体分析个人的优势和不足,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2.精通课程标准,熟悉教材。课程标准是教学实践的灵魂,要求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片段教学只有用全新的教学理念作指导才有教研和实践价值。比如教学目标要恰到好处地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要力图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全貌,采用新的视角挖掘教材信息。因此,教师要通读并精通课程标准,熟悉教材的知识结构,形成多层次的知识框架体系,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以及历史学科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有机联系与合理渗透,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
3.精设模拟训练,举一反三。片段教学要求教师完全按照正常上课时的状态去讲课,考验教师在没有学生回应的情况下扮演教师的角色。换句话说,教师越自信从容、思路清晰、结论准确,自觉融入模拟的课堂情境中,片段教学就越能成功。因此,片段教学的反复模拟训练非常必要,可以让教师查漏补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熟能生巧,让自己在专家指导或者与同伴切磋中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挖掘理解教材的深度,减少教学的失误。
二、精彩展示,通过扎实的专业功底征服评委
片段教学属于教师的基本功之一不仅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还要求教师通过扎实高超的专业功底和开阔灵动的教学思维,巧用适当的学科渗透和恰当的教学手段,展示自己的专业广度和厚度。
1.精巧开篇,引人入胜。开篇导入要言简意赅,一分钟左右即可。有新意最好,如果一时没有合适的导语就直接开门见山,链接旧课,讲授新课,直切主题,让评委马上明白你对这个片段的理解和驾驭,切忌哕唆许久仍然没有切入正题。
2.精心讲解,高人一筹。片段教学要想让人耳目一新,就要做到详略得当,精彩纷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适当板书,脉络分明。例如在讲授有关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的时候,可以通过设计“激趣导人――背景分析――代表人物――各自主张――意义影响――感悟历史”的片段教学顺序来模拟课堂教学,并适度联系古今中外的相关史实,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的等级制度、美国的三权分立学说、日本的明治维新、中国的等来启发学生,使学生获得更深刻的感悟。
3.精心总结,承上启下。历史片段教学的小结方式多种多样,可以结合板书小结,也可以通过名人名言来小结,还有答问式、图表式、史料式、对比式小结……但不论哪种小结方式一定要精准简练,不能拖泥带水。小结不是授课的简单重复,而需要经过精心提炼和科学概括。教师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抓住历史本质特点,梳理线索,得出精练而又深刻的科学结论,使历史知识更趋于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因此,课堂小结不只是要“温故”,还要“知新”,不只是要承上,还要启下,要给学生“更上一层楼”的感觉。
4.精辟升华,拓展延伸。学史明智、学古鉴今是历史课程的基本功能之一。历史是有生命的人文科学,通过教学的交互融合、合理的情感升华和适度的思维拓展,可以搭建一个生机勃勃的课堂平台。好的片段教学都具有一定高度的思想性和一定厚度的人文性。例如,爱国主义是历史教学的永恒主题,讲解的时候可以比较英国资产阶级唯利是图、侵略扩展的本质和清政府愚昧无知、腐朽落后的特点,使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人强不如国强”的道理。
三、精美结束,通过自信的表现提升自己
篇7
以字形为特点,因字施教
根据多年在幼儿园、学校、文化宫的教学经验,一般学生学书法不太喜欢练笔画,喜欢练字,我们把隶书和楷书中的笔画浓缩成十个基本笔画,并自编了一套书法教材。学生每学一个基本笔画就练习由这一基本笔画组成的字,如学横画,就练习“二、三”,学竖画,就写“王、丰、上”等,依次练习,不需要把所有笔画练好再练字,而是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在练字中学习每一个笔画的写法。
在书法教学中,很多字都是繁体字,大部分的字笔画多,很难写。每当学生遇到这样的字,学习兴趣不高,不想写,进步慢。通过研究,我们从电脑五笔字型得来灵感,创造了独有的拆字教学法。每当在教学中遇到难写的字,我们就把它拆成多个独体字,再通过单体汉字结合成繁体字。如教“龙”字,先练习“立”,再练习“月”,最后组成“龙”。如“精”字,先练习“米”,再练习“丰”,最后练习“月”,等等依此类推。这样练习的好处是,像六岁以下的学生在书法创作上,就不再拘泥于“上下五千年”、“一日千里”、“天天向上”等这一类简单易写的书法作品,而是可以创作“龙马精神”、“墨海盛会”、“诗情画意”等难写的繁体书法作品,从而较快地提高了学生的书法创作水平。
以人为本,小而求精
书画室由创办之初3名学生发展至现在150名学生,赢得广大家长、学生的信赖。其中最根本的是在教学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书画室的学生年龄多为4~10岁。4~10岁是书法学习的最佳阶段,在心理学上4~10岁这一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很强,对新事物特别好奇,感兴趣,但这一阶段的学生也有缺点。如自控能力不强、动手能力差、粗心大意、好动等。同时,每位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对各种书体爱好也不一样,书法水平参差不齐。结合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特点,我们帮助学生选择少年儿童易学的隶书。学生先学一段时间隶书,对书法的执笔、轻重、起笔、行笔、收笔等技法有了一定掌握后,再来学习楷书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一些对隶书不感兴趣的学生,我们正确引导,帮助他们选择自己喜爱的书体字帖,再根据每位学生接受能力、年龄大小、性格等采用个性教学,使不同学生在同一时间发挥最大潜能,有更大进步。
其次,是采用小而求精的小班化教学,每班学生十名左右,配两名老师。书法室周一至周日每个晚上都安排学习书法,学生学习书法不再局限于周六、周日全天,以达到合理分配时间(很多学生因学习奥数、作文、英语等不好安排时间,而放弃书法学习)。同时,每班不受学生年龄和书法水平高低的约束,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在一起,一起教学。每一节课老师都会多次对每位学生进行单独指导,使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重视。从而提高学书法的兴趣,学习书法不再受初级和高级的限制,学习书法的时间更加灵活。
参赛展览,激励上进
篇8
郭秉文认为:我国传统教育“不为实际与日常生活而设,乃为官吏之养成”,其目的过于狭隘。新教育应,“以农业、工业及其他生活之预备为其目的”_jJ,为社会培养多种类型人才。因而,一所学校既要设置文、理等偏重于学理的“正科”,又要设置农、工、商、教育等偏重于应用的“专修科”。“正科注重通才教育”,但不忽视应用;“专修科注重专才教育”,但不忽视基础。既通过普通学程为学生提供宽广的知识面,又通过专业学程使学生对专业知识有精深的掌握。“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一个综合大学的好处,在于通才与专才互相调剂,使通才不致流于空疏,专才不致流于狭隘。大学生都应该成为平正通达的建国人才。”在学科设置上,郭秉文主张高校应是多种人才的培养基地,应当设多种学科。在他的主持下,南高除了“注重通才教育”的国文、理化部的本科之外,还陆续增设了“注重专才教育”的体育、英文、教育、农、工、商等专修科。这样一来,南高既有注重通才教育的本科,又有注意专才教育的专修科,基础与应用相辅相成,“学”与“术”相互支撑,彼此影响,有利于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学科的特点选修相应的课程,从而获得“通”与“专”相结合的培养。在教学制度上,南高、东大实行选科制,其学程的分配与选择上也体现了郭秉文“通”与“专”平衡的办学思想。如东大选科制学规中不仅有“必修之专科学程”的要求,还有“必修之普通学程”的要求;不仅有“选修之主系学程”的要求,还有“选修之辅系学程”及“任选学程”的要求。为了进一步落实“通”、“专”平衡,避免学生“营养不良”,东大还把要修的学程划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里面有2至4个学程,要求学生必须从每个小组中选修至少1个学程;并规定如果某一小组中有学生所属的主系的学程,那么,学生必须避开,在其他学程中选修。郭秉文这种“通才与专才的平衡”的思想还体现在“寓师资于大学”办学实践中。“南高”本是培养中学教师(属于“专才”)的师范学校,郭秉文依照其母校哥伦比亚大学兼办师范学院的办学模式,提出“寓师范于大学”的主张,力图打通“基础”与“应用”的分野,使“通才”与“专才”的培养有效结合,遂将高师升格为大学,在大学里面培养师资;并强调大学对教师的培养须同时注意两种标准,一是学业标准,其要求不应该低于大学,一是专业标准,需要加以另外专业训练才可以达到。对此,张其昀解释说:南高改组为大学,并非如一般人所想的升格,或好高骛远,而是他(指郭秉文)的教育理想的实践。他对师资的问题,具有真知识,他认为中等以上的教师,应是双料的学士、硕士和博士。这话怎说,师范生的学业标准完全要与大学一样,并且希望能出类拔萃,有过之而无不及。另外还须加工加料,具备两种修养,一是教材教法的精研,一是器识抱负的培养。因此,他认为教师来源,不必局限于师范学院,应广求人才,着眼于全国大学的优秀青年,再加上一番训练和熏陶才好。
二、人文与科学的平衡
郭秉文批评中国传统教育只偏重于人文学科的做法,认为“(我国)数千年之教育性质,皆偏于文学、哲学与道德方面,而近世所谓实验教育,则百不得一焉”。。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郭秉文认为中国教育必须“有关系于受者之生活问题”;在注重文、史、哲等“文字教育”的同时,还应“翻然变计,注重实用教育’’。首先,在学科设置上,南高突破了一般高师重心偏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构模式,创建了一批奠基在现代科学之上的科系,形成了科学与人文相平衡的学科格局。这种格局到东南大学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文”有国文、外文、历史、哲学、政治、经济,“理”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学、心理;其余四科,社会科学方面有教育科与商科,自然科学与技术方面则有工N-和农科。其次,在人才培养上,郭秉文强调既要掌握科学知识,又要增进人文素养。如在文理科学生培养的学规设计中,必修课除国文、英文外,要求学生在5组科目中,每组选修4至8学程;其中,甲、乙两组是人文社会科学科目,丁、戊两组是自然科学科目,而丙组则兼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科目。为了学生人文与科学素养的结合,东大还把心理系兼属于教育科与文理科;生物系兼属于农科与文理科。南高、东大的学生由于同时受业于人文与科学大师,很多人后来都成为人文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方面的大家。最后,在人文与科学的平衡这一办学方针的指导下,南高、东大又担起了弘扬、光大民族文化和传播、发展现代科学的双重使命。事实上,南高、东大当时既是中国最大的民间科学团体,以发展科学为职志的中国科学社的“大本营”,又是在五四“打倒孔家店”潮流中别树一帜,以“阐明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己任的“学衡派”的策源地。
三、师资与设备的平衡
郭秉文认为,我国传统教育重科举而轻学校,致使学校的师资建设与设备建设处于无序状态。新教育制度下,“大学教育当然以师资为第一,但物质条件亦不容忽视”;因而,办学者既要注重延揽人才,搞好师资建设,又要注意加强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从而把两者结合起来,既注重“筑巢”又注重“引风”,使学校获得良性的发展。首先,在办学过程中,郭秉文时时刻刻都想着延揽优秀师资,并为此不遗余力。在当时的中国高校校长中,“郭秉文先生专拉、能拉好教授出了名的”j。“东大所设文史地部、数理化部、教育专修科、农商业专修科,皆极整齐,尤以所延教授,皆一时英秀,故校誉鹊起”l。其次,在延揽师资的同时,郭秉文又千方百计谋求办学条件的改善。“采取公家拨款、独资捐助、个人赞助、校董会集资、银行投资、外国基金会捐资等多种渠道”,为东大募集到大量的资金,教学设施与科研设施(如图书、仪器、标本等)、生活设施、体育与休闲设施等配备齐全。此外,为了改善商科的办学环境,便把东大的商科办在上海,因为上海是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更有利于获得人才和资金;其教学实习、科研活动的进行也更加方便,并能及早接触到国际、国内的前沿问题。为了改善地学系的办学条件,郭秉文争取到北极阁中央观象台江宁测候所,作为地学系师生实验、实习的场所。为了改善农科的办学条件,郭秉文把玄武湖建成了东大农科的水生植物和鱼类试验池,并建立了总共近4000亩的农业试验场。优良的设备、高水平的师资使南高、东大的办学业绩蒸蒸日上。“南高、东大办理优良的呼声,几乎浸被于中华教育界。而南高之善,尤过于北大,所以一般学子先生们,都均用全副眼光来注重,人人都有‘一瞻仰门墙’之愿。”
四、国内与国际的平衡
郭秉文认为:“自宗教、政治而外,尚有一物,大影响于吾国之教育者,日‘好古心’是也.以为时代愈古,文明愈甚崇拜古之圣贤,其一言一动,后生所矜式而唯恐不及。”E”这种“好古心”容易局限人们的视野,令人画地为牢,为我国教育的一大“障碍”。新教育制度下的大学校长,必须克服上述弊端,具有宽广的办学视野和强烈的国际意i.R,把中国教育置于国际教育的大背景中来把握其未来的发展——既关注国内,又放眼世界。在师资聘任上,郭秉文不仅聘请到了国内许多学术名家,同时还把眼光投向国外,亲自走访尚在留学的中国学生,商请归国后在南高、东大任教;或者直接聘请外国专家、学者。据20世纪20年代《国立东南大学教员履历》统计,在222名教员中,有国外学习和研究经历的中国学者及外籍教师共有143人,占教员总数的64%。其中,理科、工科、农科中归国留学生所占比重都在80%以上。在筹集办学资金上,郭秉文在发动国内政府、银行、企业等组织以及个人集资的同时,还把眼光投向国际。20年代初,郭秉文争取到了美国卡内基基金会的支持。该基金会为东大在苏浙两省所作的“心理知识测验”捐助1万美金,用以购置设备,开中国大学接受#1-国基金会捐助之先例。郭秉文还通过孟禄争取到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帮助。1923年东大“口字房”毁于大火,郭秉文则以此为契机,向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寻求捐助。该基金会派孟禄博士等专家前来调查,认为东大在师资设备及科研力量上实力最雄厚,于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向东大捐助建筑费10万美元;科学馆建成后又捐助了仪器设备5万美元,并派专家前来讲学。在合作办学上,20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想在中国物色一所适当的大学合办工科大学,孟禄博士遂推荐东南大学,东南大学校董、外交部长王正廷也极力支持。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便派代表麦洛埃来东大考察、洽谈,达成《中美合办工科大学之计划》。该计划已经东大校董会讨论通过,并经郭秉文、麦洛埃、孟禄草签。后因连续两年的江浙战争,省库罗掘一空,上海工商业亦凋敝衰退,美方也失去积极性,致使计划落空。在学术交流上,南高、东大首先是国内学术研究的中心,它不仅是中国科学社的大本营、学衡派的策源地、中国新教育的中心、史地研究会的所在地,还是国内学术交流的中心,每年都有许多著名学者来东大讲演或讲学,其举办的暑期学校驰名全国。其次,南高、东大又是国际学术和文化交流的窗口,每年都选派留学生、资送教师出国考察,邀请各国的名人、大家,来东大参观、指导、讲演、讲学甚至是授课。郭秉文还参与国际教育事务的管理,连任三届世界教育会副会长,负责亚洲教育。在人才培养上,郭秉文以国内与国际视野兼具的人才为目标。在培养方式上,郭秉文提出了包括交换教师、交换学生、交换访问、交换出版物,建立联合的教育事业,开设有关外国文化与国际问题的课程,组织国际大学联盟等。在教育功能上,郭秉文认为教育不应仅仅为本国的发展服务,还应为促进整个世界的和平服务。对于郭秉文的这些努力,朱斐在《东南大学史》一书中评价说:“在20年代的国际科教文舞台上,国内似没有比郭秉文更活跃的了”_J。
篇9
关键词:乡土地理;课堂教学;学习兴趣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229-01乡土地理即本乡本土的地理,讲的是学生家乡的地理环境,提出的地理问题也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乡土地理具有更贴近学生生活的特点,反映的地理事实是具体的、生动的,不必借助太多的媒体和形象化手段就能把地理环境和真实世界直接地展示给学生。因而,它对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形成学科能力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1.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实践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达到扩展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加他们对家乡的感知,使他们在感同身受中由衷地产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使地理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时,教材以黄土高原为例说明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我在备课时发现:近年来,青海省的一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草场退化等问题日益加剧。于是我决定这一部分教学就以青海省青南草原为例,紧密联系学生身边的地理环境及变化来说明问题我先让学生了解课本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影响,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家乡的草原变化情况,思考家乡草原产生的"牛皮癣"的原因和对大家生活的影响。接着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草原变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讨论玉树、果洛等青南草原牧民搬迁、加强当地教育水平,对当地经济开发建设和生态坏境保护的意义。
这类扩展性的思考、讨论,将学生对家乡的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有效的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激发了学生为家乡的建设成就而自豪的情感,也引发其在今后的生活中对草原退化的密切关注。
2.乡土地理材料是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
乡土地理教学适应学生的生活经历,是他们最感兴趣,疑问最多和最想了解的事物,这为以后系统学习地理知识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乡土地理的内容与当地生产实际相联系,促进地理教学的进行。人人的家乡都有不同的农、林、牧、副、渔等各种生产事业不同的季节田间地头的农事也不相同,乡土地理的内容在结合当地的生产实际中进行,能促进地理教学的开展。例如:有山的地区可以结合当地的地理优势,向学生讲述山的概念,因为任何地方的山都有山麓、山坡和山峰;有河的地区则可讲河,因为任何一条河流都有上游、中游和下游,这样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学生就能从具体的事物形成最初的表象。
3.利用乡土地理材料,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识图能力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最熟悉的地图作为使用对象,家乡的地图是独具抽象的地图语言,在课堂上教师无须多讲,学生就可以通过家乡地图感性地认识到所对应熟知的地理实物的地理位置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果经常设计一些现实问题,引导学生使用乡土地图,使学生认识到地图的实用价值,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的兴趣,主动学习使用地图的方法,养成在学习和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对提高学生的的读图及综合分析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要求学生在课后观看青海天气预报,阅读青海省旅游地图等。
4.结合乡土地理教材,感触人地关系,进行德育教育
乡土地理知识一般都是学生熟悉的,看得见模得着,能具体感知和认识的事物。这些事物的变化过程都是客观物质的转变过程,这对于学生全球意识和坏境价值观相当有益。同时,这些事物与学生的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容易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立志为建设家乡,改变家乡面貌而努力学习的感情。例如,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生态保护做的好的工程建设,如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地关系如何才能得以和谐。这样一来,学生对于人地关系有了更亲切、更详细的理解认识。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对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启迪他们的智慧也有好处。
总之,开展乡土地理教育活动,可以让学生真实地了解到家乡的地理状况,激发和培养创造意识和毅力,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们提高了地理观察力,丰富了地理知识,懂得了如何注意协调家乡的人地关系,并在分析和解决遇到的地理问题过程中,提高了创造性思维能力。参考文献
[1]吴效锋《课程怎样教》沈阳出版社
[2]杨璐华.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学探索(新课程)2010.7
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拼音教学;培养训练;措施
小学语文拼音教学对于学生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如何激发学生对于语文拼音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性是语文教育的一大难点,所以需找出好方法,加强对学生拼音教育的培养力度。
一、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语文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填鸭式的讲授方法。这种讲课模式在小学拼音教育中有比较大的弊病――学生本来就对拼音学习有畏难心理,这种教授模式,学生难免会比较被动。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进行换位教学。换位教学的好处较为明显。一方面,教师肯给学生这种机会意味着对他们的信任,学生会有强大的自尊心和好胜心来完成任务;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更好地铭记知识点。
二、小学语文老师加强自我专业修养
1.加强文学素养的提高
语文老师首先得刻苦钻研自己要讲授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对于自己专业领域内的、处于时代前沿的新信息能够及时掌握,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将新信息融合进去,提炼对自己的课程教学有帮助的知识点,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小学生对老师是尊敬的、充满敬畏的,如果一个老师在自己的专业知识领域也无法说服学生,学生就会对老师失去信心,甚至失去对知识渴求的欲望,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加强其他知识素养的提高
语文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与生活联系最为密切,而且其他学科的理解学习也需要语文知识作为铺垫。周边知识包括自然学科、人文科学等,语文教师的知识面一定要宽,最起码基本的自然社会知识要掌握,学生受语文老师博学多才的影响,也会激发起更多的学习兴趣。只有具备较高的周边学科知识素养,才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增加学习的动力。
3.提高观念教育力度
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决定了语文老师不仅要胜任本职内的教学工作,还要成为教育方面的专家。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归纳作品思想、宣扬积极向上的精神,这就需要语文老师能够在本身三观健康正确的前提下,掌握深厚的教育知识并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观念上的教育。所以语文老师要首先具备基本的政治素质,坚定和巩固自己的社会主义教育信念,将教育事业与小学生的培养、甚至与国家的强盛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拥有优质的学习、生活作风。
4.因材施教,积极鼓励学生
语文老师是小学教学的一大主体,老师作为语文知识的传递者,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的个人形象会为课程增光或者减色,为此,语文老师务必要在知识技能、个人外观形象以及内在涵养方面做好工作。语文老师在备课时,避免将知识以填鸭的方式灌输给学生,应该结合语文教学的另一大主体――学生的特征来做出相应的联系和调整。应该注意了解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认识到每位学生在语文拼音知识上的大体储备以及对待语文学习的态度。简单来说,要明晰学生的个人差异,以做到“因材施教”。在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同时,积极为其制订大致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老师了解他的情况,相信这个目标他能在多长时间内完成。这样,学生会为老师注意到自己产生“我很重要”的心理,同时也因为老师为自己制订的目标而激发上进心。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这种“差异性对待”要继续进行,如每堂课表扬在既定基础上有所进步的同学,指出他进步之处,再为其制订下一个目标。
三、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学生拼音教育培养不可急于求成。学生拼音学习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小学生在拼音方面的成绩是依靠自己的天分和教师潜移默化的教导而慢慢培养起来的,教师和学生要有足够的默契和耐心,不要贪图快捷的训练方式,因为学习管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教师要在这个漫长的培养过程中时刻绷紧训练的弦,不要因为过程太长就放松了对学生锻炼的要求,或者降低对学生的期望等。另外,老师还要注意不要急于求成、揠苗助长,切忌操之过急的心态出现。
语文拼音教学训练对于学生理解和把握书本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授习惯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调整。
参考文献:
[1]吴绮媚.关于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的几点思考[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2(7).
[2]刘艳捧.小学语文拼音教学初探[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20).
[3]韩玉婷.浅谈小学语文拼音教学[J].时代青年:教育,2012(5).
[4]李巧英.小学语文拼音教学[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