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未来趋势范文

时间:2024-01-24 17:46: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视觉传达设计未来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视觉传达设计未来趋势

篇1

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使得媒介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也使得与媒介关系联系密切的视觉传达设计在数字化背景下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本文首先介绍了数字化视觉传达设计出现的背景以及对视觉传达设计产生的影响,然后分析了数字化时代未来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特征;趋势

一、数字化时代的视觉传达设计概述

(一)数字化视觉传达设计的背景介绍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以视觉语言向人们传达各种信息具体的设计活动,其发展与各种信息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媒介联系紧密,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不断的给视觉传达设计的未来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截止到目前,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已经经历了四次意义重大的创新和发展,从最初的手势语言、形体语言到后来的书面文字形式的传播形式,然后随着印刷术的诞生产生了以报纸、书籍为主的大规模的印刷品传播形式,最近一次信息传播方式的创新就是上个世纪40年代以来产生的电子信息传播方式的诞生,使得诸如电视、电影、无线电广播等形式的电子传播技术与媒介得到了空前发展,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范围以及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人类自此进入了信息大爆炸时代,也标志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

(二)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对视觉传达设计产生的影响

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使得人类的信息传播媒介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介如语言、文字、声音和图像等等都可以由数字化技术进行相互转化,这种新的信息传播媒介给视觉传达设计的未来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1、数字化新媒介的产生促进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

视觉传达设计本身就是对文字、图像等视觉信息载体进行的设计,从而达到传达信息的目的,其与信息传播媒介的关系密切,每一次信息传播媒介的发展都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使得计算机和网络也成为信息传播的媒介,数字化新媒介的产生,使得视觉传达设计的工作模式和视觉形式都随之产生巨大的变化,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不再局限于各种单一的媒介传播形式,可以更大程度的整合各种信息传播功能,起到更好的信息传达效果。数字化时代新媒介的发展不断的给视觉传达设计带来新的挑战,同时也不断的促进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进步。

2、数字化新媒介给视觉传达设计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数字化新媒介的产生正在对人类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数字媒体逐步成为新的信息载体,相对于传统的传播媒体,数字传播媒介具有传播范围更广、传播速度更快、信息也更加丰富、互动性更强等多种优势,而且数字化新媒介仍然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其发展的速度也更快,这些发展都在不断的给视觉传达设计提出新的要求、带来新的挑战,设计师们不仅仅要掌握新的视觉形式语言之外,还要同时掌握各种新的设计软件和硬件技术,才能更好的进行设计和创作。另一方面,新的传播媒介的产生也给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新的设计内容,数字化新媒介如网络界面、软件界面等等不仅是新的设计展示平台,也成为了新的设计内容,各种新媒介的设计成为了新的设计对象,正在逐步走热,受到设计师们的追捧,数字化新媒介与视觉传达设计形成了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共同良性发展的状态。此外,数字化新媒介的产生使得各种信息传播软件和设计软件不断的推陈出新,视觉传达设计过程更加便捷、表现形式更加丰富,这同时也给设计师的设计工作带来了难度,设计师们要不停的学习和掌握各种新的设计软件和设计思维才能够更好的应对数字化新媒介产生对视觉传达设计带来的新挑战。

二、数字化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不仅彻底改变了人类的交流沟通的渠道,也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未来的视觉传达设计将会深受数字化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而产生巨大的深刻的变化。

(一)数字化设计将成为主流趋势

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使得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使得未来视觉传达设计必将进入数字化设计时代,新的设计思路和设计理念将会伴随着新的科技水平的进步而不断发展。数字化设计将会对传统设计模式带来冲击,通过重组整合传统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式,不断改进设计的过程和对象。未来数字化设计将成为视觉传达设计的主流,并逐渐向多元化多维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各种数字化的处理技术,对各种文字、图像、图形进行设计包装,给人们带来更加丰富的视觉体验。

(二)对视觉传达设计创新要求更高

数字化时代信息传播媒介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同时对视觉传达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视觉传达设计要想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要加快创新的速度和深度,才能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创新要求设计师们不仅要掌握各种新的设计语言和设计工具,还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真正打破原有的习惯性设计思维方式,

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将视觉传达设计和创新相结合起来,从设计理念、设计环节、视觉语言、技术表现等多方面入手,进行不断地创新,从而才能真正做到传达信息的正确和充分。设计创新有赖于生活,是设计者对社会和人类自身的了解与剖析,是一种去洞悉社会形态、文化背景、人文情怀、价值观念、消费习惯等生活方式,并从中找出一种亲和的、容易被大众认同的方式,从而做到进一步创新。

(三)视觉传达设计更加面向大众化

设计的本质是向人们传达信息,因此设计出来的作品必须要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要面向大众化,才能更好的起到传达信息的效果。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和发展,视觉传达设计的应用的领域也更加广泛,这也使设计的表现形式和变现效果也比以往都更为丰富和复杂,更具有商业化的性质。视觉传达设计以广大群众为对象,它往往借助于社会主体、流行艺术等形式,采用简单、直白甚至娱乐的方式,表现出一种亲和力,视觉传达设计往往通过广告、互联网和各种媒体服务大众,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参与进来。视觉传达设计的商业化,使得人们对世界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和了解,对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夜更加熟练,艺术也不再那么神秘莫测和难以接近。

(四)视觉传达设计的方法更加多样化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各种新材料、新技术应用到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成为了可能,各种多样化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思维使得信息传达具备了多种多样的形态,随着数字化设计的不断发展及创新意识的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在现代平面风格的基础上将文字、图片、影像等进行打破、解构、拼贴、重组,生动地运用空间,设计出更加多元化的方法,使设计更具视觉冲击力,内容更为丰富。结合电脑技术能够灵巧、灵活地拼合形象,达到摄影无法表现的超现实效果,是当今设计领域最具有代表性的设计方法。电脑技术中的各种艺术手法,使视觉传达设计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构成关系,而是构成了多视点、矛盾性空间层次的立体化,二维与三维空间的结合,产生出前所未有的艺术形式,强烈地刺激观者的视觉和心理感受,进而不断地激发设计师的创作灵感,拓展思路,开辟视觉传达设计的新领域。

(五)视觉传达设计互动性更强

设计最终是为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为主,因此,未来的视觉传达设计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将更注重于与人们之间的互动性,交互设计便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体现,这种设计方法在设计界中脱颖而出,证明其是真正与大众群体做到互动的设计。从用户角度说,交互设计是一种如何让产品易用,有效而让人愉悦的设计。交互设计技术,致力于了解目标用户和他们的期望,了解用户在同产品交互时彼此的行为,了解“人”本身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同时,还包括了解各种有效的交互方式,并对它们进行增强和扩充。交互设计运用有限的媒介推广和投放,使设计传播更迅速、更准确、更有效,通过设计前的对群众所需的调查了解,到设计中的技术与设计的融合,到设计后的成品与人们的互动,都是体现了数字时代设计的人性化,真正做到了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陈绘.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新观念[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2]陈绘.数字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多元化发展[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0(3)

[3]宋方圆.多媒体设计中的多维设计思路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

[4]谭旭红.当新媒体艺术邂逅视觉传达设计[J].文艺评论,2010

[5]任斌.现代数字媒介的视觉传达形式及特征[D].西安美学学院硕士论文,2010

篇2

关键词:标志;动态化趋势;信息传达

标志是一种信息传播的视觉符号,具有象征性的图形设计,传达特定的集团、活动、事物、产品等的特定信息。标志设计涉及美学、广告学、符号学、社会学、心理学、语意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设计分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如何使标志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显示出独特的个性,如何使标志更加准确、快速的传递信息成为标志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通过对该课题的实践与研究,标志设计呈现出了众多新趋势,动态化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

一、标志设计动态化的具体表现

信息时代标志设计动态化的表现首先在于,标志设计不再局限于在任何场合的运用都必须尽量保持其所有面貌,不能轻易改变所谓的“设计原则”。在设计实践中,设计师开始大胆尝试突破标志单

一、静态、固定的外形与色彩,更加注重利用标志内部结构的韵律和动态平衡来表现视觉形象的本质,根据相应的视觉原理,赋予作品外在形态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使标志在视觉上产生极具趣味性的动态变化,显现出具有无穷生命力的视觉意象,并使蕴含于其中的深层含义在视觉的时空延展中得到准确、有效的识别。

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的标志就充分体现了这种动态化的特征。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以“人-自然—技术:一个诞生中的世界”为主题,旨在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社会与生态方面为未来有可能实施的应对方案提供全球性的展示和交流平台。在标志征集活动中,主办方要求标志必须充分反映主题,具有独特性,能与“Exp02000Harmover”的标题字样协调结合;标志造型必须简洁而不乏深意,除适用于印刷、网络之外,还必须适合动画制作。最终,大会选用了奎恩工作室设计的外观看似有机生物结构的作品。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是,该标志并没有固定的结构,其外形和色彩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要而形成多达456种变化样式,展示给人们的是一种难以捕捉的,充满了灵气、未知和不确定性的动态延展的视觉效果。正如主设计师MichaelGds所阐释的那样:“它包含了促使其保持运动和活力的元素,一种永恒的能量。这也是21世纪发展对人类的要求:保持运动、思维灵活、勇于创新,运用智慧推动世界向前发展。”

又如,韩国一民美术馆的标志设计。设计师对“一民”的韩文辅音字母进行了几何化处理,并利用“田”字形的构图形式对其进行组合,标志的整体形象在稳定中富于变化。在标志的实际应用中,这种组合形式并不是始终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根据背景、媒介、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重新分解、组合。将上述标志设计案例聚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标志的识别性并没有因为造型的动态变化而受到影响或减损,恰恰相反,正因为设计师在创意过程中抓住了视觉形态的本质,才使得标志的不同组合、变化显现出相同或相近的视觉感受,从而强化了标志的识别性。实际上,这也正体现了格式塔的“变调性”理论,即“一个格式塔,即使在它的各构成成分(如大小、方向、位置等)均改变的情况下,格式塔仍然存在或不变”。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动态化标志的设计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对称、平衡、对比、统

一、节奏、韵律等形式美法则,充分展现标志造型、色彩等方面的内在特征。唯有这样,才能使标志在动态变化中准确地传达信息。

除外在形式以外,动态化还表现在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的相互关系之中。

标志在视觉系统构架中通常占有绝对主导的作用。其他相关要素如标准字体、辅助图形等都是为了发挥标志的这种绝对中心地位而服务,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之间也因之而产生一种静态的、主次性的关系。本文作者认为,这种静态关系的维持虽然可以突出企业的主体视觉形象,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却限制了视觉设计各要素的能动性,弱化了视觉系统的创新性与可持续发展性,这实际上也造成了对视觉资源的一种浪费。令人欣慰的是,随着设计理论及实践的不断深入,在当代视觉设计中已经可以看到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之间逐渐显现出的动态化趋势。比如说,标志和辅助图形之间并不一定是主次关系,而有可能是一种互相补充、互为拓展的动态关系。美国奥睿律师事务所(OrrickHer-rington&Sutcliffe)的标志是一个绿色圆环状图形,辅助图形则是一系列与标志环状外形相似的圆形实物(如齿轮、唱片、纽扣等)。实际运用当中辅助图形在很大意义上拓展了标志的概念,通过对人们相似或相近联想和想像的引发,使标志形象突破了原有的环状外形,其意义也变得更为深远。

由此可见,在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关系的动态化趋势中,我们已经不能想当然地将标志界定为视觉设计的唯一中心,其他诸元素或元素组合也有可能取得与标志相同甚至超越标志本身意义的地位。当然,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之间的这种动态关系也并不是毫无标准可言,在标志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们要在保持突出产品、企业、团体或是活动的整体视觉印象的前提下,合理调控各要素之间的互动作用,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使视觉信息得到准确地传达。

二、标志设计动态化的意义与价值

从信息传达的角度看,标志设计的动态化符合受众的认知规律,符合新媒介发展要求以及视觉传达设计的总趋势,对于提高信息传达的效率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首先,标志设计动态化符合人的视觉特点。视觉信息的传达包含生产、创造信息的一方,也包含接收信息的一方,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受众”。受众在图形信息传达中虽然处于非主动地位,但却对信息传达的最终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师在进行标志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受众阅读图形时视觉在生理、心理乃至审美层面的需求和规律,才能将预先设定的信息顺利、准确地传达给受众。

动态化的标志图形与静态化的标志图形相比更符合人的视觉特点。通常来说,人在其视域范围内观察事物时,往往会对他们所关注的事物产生与其他事物相比更为清晰的认识,对于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形象或是杂乱无序的对象都容易产生厌腻和感知疲劳。在现代社会纷繁的信息面前,人不是对图形所有的细节信息都能关注,而是会有选择地把重要信息安排在视觉焦点上,将注意力投向那些富于动感和变化或是与周围环境中其他普通可见物有着显著区别的形状和色彩上去。受众对新奇事物通常会有天生的好奇心,正如宋代画家郭熙所说:“人之耳目喜新厌故,天下之同情也”。

信息传播的起点从人们对信息载体的注意开始,没有对图形必要的关注就不能实现信息“消费”。动态化标志图形充满了奇形异构、空间纠错、梦幻矛盾的大胆创想,它以主动出击的视觉形式,为其成为视觉选择的重点提供了机会,从而增强了对观者视觉生理和心理的刺激程度,为在繁杂的图形信息海洋中实现快速传播创造了前提和条件。

其次,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介的广泛应用对标志设计提出了动态化的要求。自1981年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推出第一台个人计算机以来,计算机的处理能力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网络与数码技术的成熟更是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直接影响到受众的观念与行为。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各种数码编辑软件的出现为设计师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信息摄取、存储和编辑的方式。互联网、互动电视、数字手机等新兴的传播媒介,更是集合了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传统媒介的传播优点。它们利用多信息通道的优势,将文字、图画、影像、音响等信息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打破了传统的文字媒介、声音媒介和视觉媒介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充分调动了人的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缩短了视觉传达的周期,增强了视觉传达的时效性,同时也为交互式的信息传达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互联网络上,受众可以通过单击某文本中加以标注的一些特殊的关键单词或图像,打开另一个文本,激活一段声音、一组图形或是播放一段视频动画。不同的信息阅读者可以在同一时空和网络媒体或者是相关的信息编码者进行交流,甚至交流的本身也可以成为网络媒体实时的信息的一部分。简而言之,以数字式信息符号传播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介及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全新的载体,为设计师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表现手段,同时又对设计者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信息传播的视觉符号化提出了新的挑战。新晨

篇3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视觉传达机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法: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4-0018-02

在以数字化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媒体发展趋势下,视觉传达作为主旨要素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秉持着创新的动态体验。新媒体作为“第五媒介”比其它媒介拥有更多的特点。视觉传达相较于报纸、广播、电视和杂志等媒体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它作为新媒体的介质,通过自身的设计表现,更多的凸显富有时代特征的图形设计内涵。

一、新媒体技术与视觉传达

“视觉传达”是人们用“看”的形式直接交流的结果,人们通过视觉媒介达成各种交流,也弥补了语言造成的沟通障碍的瓶颈。它作为图文图像设计的延伸,为不同种族和地域的受众进行沟通交流提供了有效的理解和互动支持。视觉传达是以“视觉符号”进行有效的信息“传达”,是媒体应用的体现。视觉传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也是以它对新媒体实施影响的过程。视觉语言作为视觉传达的一种形式,更易于海量信息的传播。从新媒体实践发展来看,它的速度和准确性都在迅速提高。视觉语言从二维过渡到三维空间的过程必须充分考虑文字的识别率、可读性、速度、韵律及运动轨迹等问题。视觉传达单纯的语言表达,满足不了受众的生理及心理感受。视觉传达为新媒体传播带来了享受和震撼,它的整合创新对道德层面和审美价值及人文关怀是新媒体精神内涵的具体体现。

二、视觉传达机制-真实信息的设计之美

从机制层面来看,视觉传达凭借视觉媒介为载体,利用新的学术概念具体地传递出一种真实世界的信息,从而体现出设计之美。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领域,它从此有了更好的发展。它不仅是产品和商业模式的变革,也是更多地适应了国内外经济发展的需求。以新媒体的思路设计出更好的视觉传达的路径,是面对媒体竞争的必由之路。

视觉传达的基础是视觉媒介,只有通过创新设计才能将视觉传达真正延伸到社会领域的各个层面。广告是它的基本形式,广告视觉传播通过电视、网络广告和微信公众号等互动平台形式,将海量信息传播给受众。视觉传达机制的建立不是简单地复合新媒体媒介的转码过程,而是应用图文图像、音视频和动漫动画等形式有机统一的过程,也在交互式数字化媒体平台应用中为弥漫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有利途径。视觉传达的基础是通过美术方式把需要表达的内容表现出来,以便于受众的视觉接受并理解。从本质来讲,文字、符号和色彩作为表达形式,更多的是出于对信息传递(达)的理解。它的机制的建立是要获得信息传播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共赢。在新媒体数字化的推动下,视觉传达的方式和内容都要朝着精细化的市场来推广。多样化和人性化的传播范式和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商业所接受。

三、新媒体下的视觉传达发展趋势

1.视觉传达发展与新媒体价值的对等性

就视觉传达本身而言,必须具备价值。视觉传达的受众、传达时间、传递条件和受众心理等要素,是基于新媒体下视觉传达发展过程中传达主体和信息本身价值最终统一的目标。这是视觉传达的价值,也是新媒体本身存在的价值。它在理念上依赖新媒体科技和互联网交互式互动平台,实现了传达者和受众之间的商业经济效益的统一。所以,新媒体有效价值的参考就是视觉传达价值的对等体现。近年来,视觉传达的迅猛发展取得了质变的飞跃。它过了市场考验以其独到的传达理念和传递方式,深入受众的内心世界。实证调查显示视觉传达新的传播理念和方式以及深度分析受众的心理活动,形成了自身价值与新媒体价值的统一体。

2.视觉传达发展的原创性

视觉传达的发展及传播要突出“新”颖。它的平面图形强调原创性,也就杜绝了“原创性”抄袭,以区别于个体或团体进行的独立设计,从而在视觉传达设计时,要将时代赋予的新内容和理念融合到创作中。视觉传达设计完全可以借鉴新媒体公众传媒的原创性,嫁接到它的设计中。作为新媒体创新的典范,视觉传达设计在特定时空范畴内成为桥接新媒体技术的异质转换。

3.视觉传达与新媒体晕轮效应的结合

视觉传达在新媒体环境下形成了一种因果联姻,是视觉传达所具备的特定的更迭效应。它在特定的时空内通过受众视觉反映产生了相应的效果。正如平面设计在十九世纪中期的欧洲形成了巨大的视觉传达的晕轮效应。它的效应变化发展在新媒体主流中也随之发展,视觉传达的概念也在其发展中发生了相应的蜕变。在多元信息爆炸的社会,手机作为视觉传达的载体,在国内有超过12亿人口的使用率。尽管手机所展现出来的画面及质感范畴差异较大,但并不影响涌动的广告信息的发展。无线网络平台的广泛应用更是拓宽了视觉传达的时空感,为实施新媒体技术提供了便利条件。

4.视觉传达发展与新媒体生命力吻合

新媒体的价值是由新媒体的生命周期决定的,视觉传达的价值也是如此。视觉传达本身作为一种有生命的本体,在它的存在期间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随着新媒体浪潮的时展,它的细分思维影响也随着新媒体不断创意出新的层次。所以,视觉传达必须把握好新媒体的核心价值,才能在新媒体技术传播中占有一席之地。

尽管视觉传达的形式和技术有了较大革新的价值基础,它的设计的盲目发展不会对受众产生较大的刺激和吸引力,也就丧失了其生命周期。常见的地铁站广告、超市大屏幕广告和公交视频等与新媒体视觉传达的吻合设计,不仅具有新媒体的价值和生命力,同时也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参数依据。综上所述,视觉传达的发展趋势是与新媒体相媾和的,新媒体影响下的视觉传达设计必须从新媒体生态环境和生命周期考虑,才能实现快速迅捷的发展。因为真正意义上的视觉传达,除了它的基本生命价值外,还体现了新媒体技术的价值。

5.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要求

视觉传达要坚持以技术为导向的原则。在艺术设计上,表现形式、运行方式和社会功能的表达必须满足几个要求:首先,视觉传达必须突出主题。只有把握好主题,才能按照视觉心理规律和形式将主题主动地传达(递)给受众。这是视觉传达设计的基础要求,也是视觉传达要设计的风格和视觉冲击力,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设计艺术,以满足受众的需求驱动。其次,在网页设计形式上要重视把元素构成和主题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体现真实、有意义的设计。要使视觉传达设计获得良好的诱导力,还要对网页之间的逻辑框架(空间层次、主从关系、视觉秩序)进行合理的应用,以更好地迎合视觉传达的主题诉求。再之,视觉传达必须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这是视觉传达发挥时效性的灵魂所在。形式彰显情绪、气氛、格调、风尚和趣味,内容是主题、形象和题材等元素的总和。优秀的视觉传达设计是形式和内容完美地高度统一的过程。注重二者的有机统一可以提高人性深度,体验艺术个性和人文内涵精神。最后,在视觉传达设计上还要使受众心理和生理共同得到满足需求,运用的视觉设计语言能在动态的多元化表达方式上使得受众身临其境,为他们的视觉感官带来全新的享受。视觉传达必须强调内容和形式的整体性。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只有把握好整体视觉设计的规律,才能站在独特的风格上高屋建瓴,从而在视觉的版式、色彩和风格等方面形成“形散而魂不散”的整体设计理念。

四、结 语

在以新媒体为导向的视觉传达发展机制下,视觉传达设计与新媒体形式都在不断更迭。新时代浪潮的发展轨迹,也催生了视觉传达作为最终呈现给受众的消费平台,使得广告视觉传达的效果最大化。基于新媒体影响的视觉传达设计的开发,必须与新媒体技术的价值相符并体现其原创性特点,还要与新媒体技术的晕轮效应和新媒体技术的生命力相互吻合。在设计创新发展中,只有顺应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才能最终实现视觉传达设计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魏w.新媒体语境下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研究[J].教育界, 2016(15).

[2] 单禹.主流类型商业体制下狡黠的空间策略――20世纪50年代好莱坞家庭情节剧空间呈现策略研究 [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4(5).

[3] 高虹.新媒体语境下网络新闻媒体的视觉传达探究[J].科技传播, 2015(13).

[4] 李达林.“旧媒体”与“新媒体”――视觉传达概念下平面设计的生存现状探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3(15).

[5] 王梦豪,黄斌.新媒体语境下的视觉传达设计探讨[J].科技传播, 2015(12).

[6] 周萌.新媒体艺术语言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17).

[7] 王莹,王惠,王家燕.新媒体技术对视觉传达的影响及其对运动品牌的推广作用[J].大众文艺,2016(8).

[8] 蔡晓军.新媒体语境下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单), 2015(6).

[9] 何淑英.新媒体设计中的视觉传达特征分析[J].大科技, 2016(12).

[10] 林成,王K.数字媒体环境下品牌形象设计的科学转型[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11] 王宇.互联网时代的平面设计与新媒体融合研究[D].哈尔滨: 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篇4

素材是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来源和基础,设计者的设计热情和设计材料往往来源于现实世界,只有受到生活中蕴涵情感因素的启迪,他们才能够产生较好的设计灵感,要想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融入情感化,在设计前应在实际生活中积累和酝酿大量的情感素材。视觉传达设计要求设计师需具备想象性,不过这种想象性需要以生活积累为前提,大量搜集的感性材料,并在记忆中形成表现,只有掌握的感性材料越丰富,他们的创造能力也就越天马行空。一名优秀的设计者往往可以将生活中没有太大关联的事物整合在一起,设计出一个有着丰富创意和逻辑丰富的视觉传达作品,让受众者产生很强的刺激感与尝鲜感,进而强烈冲击其思想挂念,加强他们的印象与记忆。同时,不管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表现对象,都需全面安排和思考,从而充分发挥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整体效果。诸如,在当今建筑设计表达中人们对情感需求日益提升,但是建筑形态多样,人们的习惯和情感也有所不同,建筑中的情感语言较强辅助,设计者应将色彩空间和情感空间有机整合,让作品以审美体验促使人们产生情感诉求,展现出不同类型的情感,为建筑提供确最佳视觉表现。视觉传达设计这一最贴近日常生活的创造形式将人们引向生活美学、技术关学和社会关学的思考。视觉传达设计人性化将是未来设计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归宿,设计师应该更加关注人的情感、关注人与环境的融合,充分表达设计者之意、理、趣、韵等,使设计作品更适合人性,使人的心理更加健康,情感更加丰富。

二、设计中的情感释放和视觉表现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有自身的情感体验与感知,总是希望借助一些外物像表情、文字、语言等表达情感。不同阶层、不同职业和年龄阶段人们的情感表达方式也不同,设计师们往往通过自己作品设计将情感表达出来,很大的原因在于他们-关注生活中某个事物和有所积累,只有通过作品设计才能够将其自身情感进行表达。一般情况下,视觉传达设计师是借助视觉符号、作品版式、作品色彩、作品形式和作品形成等来表达个人情感,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情感化,并不意味着这种情感纯粹的来自作品本身,还是来自设计者的自身情感体验,以及受众者在欣赏作品时所产生的感受和反映,而是将这些因素集于一体的综合体现。另外,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不仅需具有情感想象,还应具有视觉语言。由生活过渡到设计这是一个创造性过程,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风格应以生活素材、作品功能和设计者的情感基调等多个方面来定位,采用个性视觉符号或典型形象对作品的情感风格进行阐述。设计者应将视觉表现与情感理论相互融合,当设计作品和情感基调相统一时,即可通过特殊的视觉符号去表现情感,使受众者和作品之间产生情感联系。人性化设计的内涵、起源的研究,剖析其历史发展脉络,归纳其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分析了影响视觉传达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主要因素,总结出设计必须满足人自身生理与心理、物质与精神的需要以及人是设计的中心和尺度。

三、通过视觉符号实现情感化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感情化设计很难离开视觉符号的依赖,这些视觉上的符号是设计师进行情感表达的有效手段。在客观世界中,视觉符号作为物象在情感中想象、提取和总结而出的产物,属于精神层面的信息。不同的视觉符号基于不同的个性或情感,或悠扬或低沉、或伤心或愉悦,这些都和人们的情感息息相关。以想象性与主观性为基本特点的视觉符号,往往可以刺激人们的想法情感且能够长期保持下去,并在他们的体验过程和审美活动中不断诠释着自身的意义与功能,以此引发受众者的情感共鸣。比如,在视觉符号中,点、线、面、圆等基本元素都代表了截然不同的情感态度与心理感受,他们作为涵盖抽象性与具体性的各种理念形态,能够互相转呗,在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中渗透情感化,就需要设计者灵活运用这些符号来表达不同的情感态度。另外,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中的色彩搭配、版式风格等,都能够对人们的内心情感产生一定的暗示作品,让作品更具情感魅力与审美意义。其中色彩是设计者表达作品情感的常用手段,没有色彩的生活是乏味单调的,设计中有色彩就有生命和活力,也就拥有情感,给受众者带来丰富的视觉感受。视觉传达设计是为人服务的,设计者需要改变思路,从"以人为中心"的角度,积极思考、探索人与设计之间的关系。在追求美观与功能之余,反思水平(情感)的设计有必要得到重视。反思水平的设计能在受众心中产生深层次的影响,加深作品与受众之间的联系,理解到这一点,有助于设计者从新视角去审视设计,达到改善设计的目的。设计为情,已经是当今现代设计的发展趋势之一,现有的设计不再只满足与功能和人们表层的视觉感受,而是以通过视觉语言向消费者和观赏者传递某种情感体验。

四、总结

篇5

关键词:创新理念;视觉传达;设计思维;

一、视觉传达设计创新性思维的内涵

设计艺术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设计本质上是创新,艺术创新是设计生命之所在,创新性和原创性是视觉传达设计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是全面的、全方位的创新,不仅是对艺术形式、思想内容、手段、方式的创新,还包括对原有艺术观念的突破;不仅是对前人、他人的不断超越,还包括对自我的否定和再造。人类的思维方式可分为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两大类。设计思维正是由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共同参与来完成的一个有目的的过程。“理性思维给设计以前后的逻辑顺序,即设计的时间属性,感性思维给设计以形象及场所的空间属性,具有空间属性和时间属性双重属性的思维即设计思维。视觉传达设计思维的内涵在于,视觉传达设计不仅是一种设计手段、方式和技巧,更是一种思想观念。新的历史时期,要想做出具有时代观念、创新观念的设计作品,就必须在设计理念、视觉图形语言等方面入手,把握人文情感、民族情怀、时代特色。21世纪的视觉传达设计是以欣赏者为出发点的设计,具有国际化、本土化、人性化的特点,视觉传达设计和绘画艺术及其它设计类型的结合,使得视觉传达设计呈现出综合性的特征,在设计表现上,视觉传达设计也由静态传达向动态的信息传播延伸,突破二维平面空间向三维立体空间、四维时空空间延伸,互动性、交叉性将成为视觉传达设计思维的新趋势。

二、视觉传达设计创新性与科技发展紧密相连

科学技术从根本上影响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是在工业革命推动下产生的,无论新理论、新工艺、还是新材料的发展,都对视觉传达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视觉传达设计史上的很多里程碑性质的事件都来自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科学技术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新材料的替换,新工艺的介入及绘图辅助工具的使用等方面。任何一项设计都牵涉到材料的运用,对材料的合理选用是设计师的基本任务;视觉传达设计和科学技术紧密相连还表现在设计手段的更新方面,运用高科技手段从事视觉传达设计已经是现代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大大提升设计师的设计速度和质量。新的电脑技术具有计算精密、修改方便、表现真实、批量输出、数据资料便于保存等优点,它作为设计的辅助手段已经越来越普及。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提高,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成为当今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方式,设计软件的升级也为设计师的创作活动提供了技术方面的极大支持,苹果公司推出的MAC为设计师提供了全新的、交互性极佳的视窗操作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走向专业化的道路。如今,在强大的现代网络技术和数字媒体的支撑下,人类进入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数字化和信息化的视觉传达设计理念拥有无与伦比的科学技术方面的优势,使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手段得到极大丰富。数字化视觉传达设计是时展的必然要求,视觉传达设计在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及多媒体技术的推动下,呈现出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三、视觉语言的创新是视觉传达设计思维创新的重要内容

语言是人类传达思想情感的工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同样有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设计作品的特定内容必须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才能表达出来,没有艺术语言,也就无所谓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以材质、造型、色彩、文字、装饰等形式元素为艺术语言,通过上述形式元素的有规律的组合,从而形成设计艺术作品。艺术语言以表现艺术作品的内容为出发点,但艺术语言本身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比如,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点、线、面、空间、体、光影、色彩、构图、文字等形式元素,本身就能够传达不同的视觉感受,表现不同的思想情感,直线给人的感觉是刚健、挺拔、庄严;曲线给人的感觉是活泼、自由、流动;水平线给人的感觉是舒缓、宁静和安宁。色彩的情感性就更加明显,它包括色彩的冷暖、进退、兴奋与安宁、华丽与朴素、收缩与扩张等。白色常常象征着纯洁、清白、神灵和真理,黑色在大部分文化范畴中往往代表着邪恶、死亡和悲伤,黑色总是和无知、死亡、悲伤以及邪恶黑暗势力所带来的压抑、黑暗与痛苦相连系,红色让人联想到太阳的光辉和沸腾的热血,绿色让人想到春天,想到蓬勃发展的顽强生命力。艺术语言是设计艺术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欣赏者对艺术作品思想内容的认识是通过艺术语言来实现的,所以,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和艺术语言的创新发展息息相关,没有艺术语言的创新发展,就谈不上设计的创新。

视觉传达设计通过创造视觉形象来传达设计师的思想观念,现代主义设计就是以探索视觉语言的新形式为出发点而兴起的设计运动,在设计史上,新的视觉传达设计形式的产生往往建立在对传统艺术的反叛基础上,设计师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在继承艺术设计史上历代设计作品丰富营养的前提下,不断超越前人,从而实现视觉语言的创新。如,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反对纯艺术,提出了“美术和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在设计上形成了明确的艺术风格,在材料的使用上主张朴实、大方,重视设计作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从而推动了设计视觉语言的向前发展;再如,新艺术运动反对浮华、装饰的艺术风格,追求自然风格,受到日本浮世绘的影响,师从自然,发掘动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将之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中,大量使用曲线,组成富于装饰性的装饰图案,丰富了视觉传达设计的艺术语言。

四、设计理念的创新是视觉传达设计创新的思想源泉

社会发展到新的历史时期,新的社会环境孕育出新的视觉传达设计思维观念。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发展需要设计师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进而革新设计理念。设计理念的创新关系到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传播效果,视觉传达设计理念的革新要重点突出时代特色,牢牢把握时展脉搏,设计作品能够体现出新的时代精神,才能设计出能引起受众共鸣的优秀设计作品。多元化和大众化是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必然要求,多元化和个性化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也是视觉传达设计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必然之路。多元化是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就在于它总是突出个性化和创新性。以前单一的设计方式受到了文化艺术多元化发展的冲击,求新、求异、求变是多元化与个性化发展的前提;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需要推陈出新,需要以个性化的设计理念设计出超凡脱俗的设计作品。视觉传达设计还要具有民族化的特色,设计的民族性是指本民族艺术的本质特点所形成的艺术上的特殊性。设计的民族性不仅表现在设计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民族性,比如设计的主题与题材,更重要的是在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中要体现出本民族的精神特征,即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视觉传达设计民族化的核心和灵魂,也是视觉传达设计民族化的基本内涵。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设计师进行设计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之源,也是视觉传达设计的文化根源,所以,一名优秀的视觉传达设计师,必须认真研究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并将之用于设计实践创作之中,从而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设计作品。文字、图形、色彩等视觉元素是视觉传达设计理念的重要载体,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在图案、文字、色彩等方面体现出民族特色,更重要的是能够在设计作品中体现出民族精神。所以,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富有大众化形态,又要体现出民族特色,运用好民族色彩,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字、色彩、图形等视觉元素和民族的特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在具体的设计作品中表现出民族精神,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视觉传达设计风格,以弘扬优秀的民族色彩和文化精神。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还要具有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绿色设计理念主张节能环保。绿色设计理念和设计师对社会的责任以及社会环境的控制因素有关,在每一项视觉传达设计中,都牵涉到各种材料的安排,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中所使用的材料,应当从节能环保的角度进行考虑,通过对材料的精挑细选,可以将资源消耗、能源耗费、废弃物的产生等污染源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废弃物的处理也是视觉传达设计方案中需要考虑的问题,虽然减少废弃物不是视觉传达设计师所要关注的问题,但是,在设计方案中提供有效的废弃物处理方式和适当再利用的方法,也是绿色设计所要研究的范畴。

综上所述,视觉传达设计理念的创新是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本质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设计师必须抓住时展的脉搏,将视觉传达设计的革新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不断的超越前人、完善自己,推动视觉语言的革新与发展,设计师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将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国际化与民族化发展道路相融合,从而推动视觉传达设计的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作者单位: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方四文.《设计艺术概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08.

[2]薛曼君.基于数字化技术的视觉传达设计创新研究[J],文学界.艺术审美.

篇6

【关键词】城市建筑空间;视觉传达;设计

自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建筑的建设速度也在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而不断更新,智能化的基础设施数量与类型也在不断增多,这使得城市建筑在空间上的视觉差异也在不断缩小。因此,挖掘现阶段我国城市建筑中的空间视觉设计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展开研究,便成为了未来一段时间内相关部门和企业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1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现状

1.1建筑空间同视觉传达间的关系

城市中的建筑形象可以说是一个城市向人们直接、全面传达城市外部形象最主要的视觉表现方式,可以说是一个地区历史文化、自然风貌、人文精神等各方面精华的浓缩,而这些因素,则基本都是依靠建筑物的体形、空间、色彩、装饰、质地等方面。因此,城市建筑的外观会给人直观的城市印象,传达城市中的相关信息,将城市的个性体现出来,可以说是城市同他人对话的一个重要的平台。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有效的运用视觉传达设计,可以帮助相关人员通过城市建筑外观设计的发展历史来了解该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

1.2视觉传达在建筑空间中的发展现状

就目前来看,社会发展情况已经由以往的积累型转变成消费型,并形成了一种以经济发展为主体的社会发展状态。在此种社会形态下,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消费生活已经成为现阶段人民群众维持自身生存状态的一个最基本的生活理念和行为。

2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研究

2.1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目标

所谓的视觉传达,其指的是借助视觉符号的传达,将人们生活中包含的各类信息设计,传递给相应的人员,其主要包括“视觉符号”和“传达”两个概念。其中,“视觉符号”指的是人们通过眼睛能够看到的,周边环境中具有表现性质的符号。造型艺术、建筑物、文字、电影等都是其中之一,它主要具有辨别图像的功能。而“传达”指的则是一些具有代表性事物的机理、形状、文字、色彩等类别的信息来刺激人们的感官,让人们感知和接受这些事务[1]。从本质上来看,这种传达可以是传递内部信息,也可以使不同事物间的相互传递,且视觉符号也可以借助各种类型的载体对人们的感知能力起到一定的刺激,让事物本身包含的理念能够传达给相应的受众,从而确保不同事物包含的信息能够被有效的传达。

2.2视觉传达设计发展方向

对建筑空间的视觉传达设计来讲,其在时展形式不断转变的今天,也应当要学会不断的创新,确保视觉传达设计能够将情感充分的表达出来。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受到了共性的笼罩,这使得人们长时间的处于紧张、高效的工作状态中,缺乏有效的沟通,情感方面的感受不断淡化,这使得建筑在城市环境中开始充当帮助环境、人、城市共同对话的角色,并借助自身的语言形式,表达出相应的个性特征[2]。其次,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视野所及范围内最先观察到的就是建筑物外立面,所以,外观相对比较优秀的建筑物立面,更加容易让建筑物使用者了解该建筑物能够从实的经营活动。而作为构成城市建筑空间最为基本的元素,建筑立面的地位已经在现阶段上升到了一个不能忽视的社会地位。从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商业等因素来看,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时,将其同建筑立面设计有效结合起来,可以说是此种设计工作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笔者通过对设计师们有关视觉传达设计的实践研究,以及该设计历史发展趋势来看可以发现,建筑立面的种类较多,设计风格的发展呈现出一种螺旋式的上升状态,是一种由简单到复杂、由复杂到简单的设计形式[3]。此外,将视觉传达设计应用到我国城市建筑空间的设计工作中时,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出视觉传达设计的作用,推动可持续的设计观念能够被全面贯彻落实到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之中,以此来满足现代人在文化和精神层面的要求,为大众文化在城市中的传播提供多样性、多元化的传播途径。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城市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多的今天,相关部门和人民群众对空间视觉传达设计上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多。但受经济发展速度过快的影响,我国城市建筑在空间视觉传达的设计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使得不同功能的建筑物在空间视觉传达上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和建筑单位应当挖掘现阶段建筑空间视觉传达在设计方面的问题,从而确定空间视觉传达设计在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参考文献

[1]汪帆,刘严.基于视觉传达设计理论的建筑外部照明设计方法[J].中华建设,2015,12:114-115.

[2]李前军.基于城市建筑空间视觉传达设计的研究[J].中国包装,2016,03:44-46.

篇7

关键词:数字媒体 视觉表现 设计 多元化 综合化

中图分类号:J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0-0104-02

20世纪末,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进入了数字信息化社会。数字化信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艺术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当代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视觉传达艺术不可避免地受到数字信息时代的冲击和影响:原有的表现形式由二维向三维和四维延伸和发展,而呈现载体也由传统媒体转向更为广阔的数字媒体。数字化信息时代改变了视觉设计的传达形式和艺术理念,同时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设计语言。在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视觉设计必须不断地对自身进行变革和创新,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

一、自媒体的概念

“自媒体”一词最早出现于2003年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出版的《自媒体研究报告》中,在这份报告中,美国人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联合提出“We Media”(自媒体)这一概念,并作出如下阐释:“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而国内有关专家则将自媒体定义为,“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邮件、手机、博客等现代化传播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特定个体传递信息的新媒体。”

从国内外对自媒体的阐释可以发现,与传统媒体专业化的传播方式不同,自媒体的传播形式更加平民化和自主化,传播内容时更加注重的是普通大众的主导与参与,是一种兼具提供信息生产、传播,公开性与私密性并存的传播方式。因为没有传播主题和传播空间形式的约束,因此自媒体的传播内容更加丰富,发挥空间也更加自由。同时,传播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微信、微博、博客、电子邮件等都可以作为自媒体内容的展示平台。

二、视觉设计的特点

视觉设计是当代设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视觉效果表现的冲击力,吸引并引起受众群体的注意,进而实现信息传达目的、增强印象的设计图像生成和交流活动。根据有关心理学调查显示,人类对信息的接受途径85%来自于视觉,因此研究以传达信息为最终目的的视觉设计也就显得极为重要。

视觉设计的概念最早流行于上世纪60年代,当人们意识到传统的印刷美术设计已经不能满足包含影视图像在内的信息传播时,视觉设计应运而生。与传统设计不同,视觉设计是以文字、图形、造型等视觉符号向受众群体传播信息,它同时具有设计和传播两种功能。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视觉设计的表现空间开始从二维向三维、四维等多维空间发展延伸,表现和传达方式由静态转为更加立体的动态空间,同时,传达媒介开始由传统媒体向数字化媒体转化。

三、自媒体为视觉设计带来新机遇

人类的视觉识别特点决定了接收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更多是通过视觉,而快速发展的网络媒体则为视觉设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表现形式,创造了完全不同于传统媒体的设计表达手段和传播途径,同时也为受众带来了更加丰富的信息接收方式和更加新鲜的视觉享受和审美趣味。

1.网络媒体成为视觉设计的新载体

与传统媒体对比,网络媒体具有许多非常明显的优势和特点:传播信息速度快,信息多样化、容量大,表现形式更加生动有趣,容易引起受众的注意力,人机在线互动性强;同时,网络媒体集视觉、听觉、触觉于一体的传播特点,更加容易被受众接受。这些优势和传播特点,不仅促进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对传统媒体和依托于传统媒体的广告业、印刷业带来巨大冲击和压力。随着网络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对设计行业介入的不断加深,一名优秀的视觉设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各种软硬件技术,还要熟悉掌握网络媒体的视觉表现形式和语言,才能创造出符合网络时代的网络视觉设计作品。

2.网络媒体为视觉设计带来机遇与挑战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视觉设计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信息的传达。与传统媒体相比,传播形式灵活、设计手法多样的网络媒体显然更适合视觉设计的表现和发展。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更新换代,视觉设计的表现手法也更加丰富和广阔:传播形式越来越灵活,设计方式由单一静态的表现形式转为集文字、图形、动画、视频于一体的视觉呈现。互联网时代动态化的视觉设计带给受众不同于传统传媒的全方位、多感官的视觉体验,既拓宽了视觉设计者的思路和表现形式,也给新时期的视觉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网络技术促进了视觉设计新的表现手法的形成,而视觉技术也促进了网络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和影响的关系。

四、自媒体展示平台的视觉设计特征

(一)编排方式灵活自由

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视觉设计在表现方式上实现了在同一个平面上同时显示多个或多层信息,同时浏览者可根据浏览的需要显示屏幕内容或显示尺寸。浏览者根据个人阅读习惯和喜好,对同一个信息或多组信息进行阅读和比较。在实现了传统媒体新闻的有效表达的基础上,自媒体视觉设计又结合网络特点和信息内容发展了独特的、灵活的编排方式。

(二)图像的视觉张力强

与传统媒体重视文字表达不同,自媒体的视觉设计经常运用能快速吸引大众眼球的背景图片和颜色鲜艳的色块。这些充满视觉冲击力的图像之所以能快速引起受群体的注意力,不仅在于它们使自媒体的画面充满了张力,还在于它们能在短时间内唤起受众者的互动体验,使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以各种具有视觉张力的图片、图形快速引起受众注意力,使其对信息产生兴趣,是自媒体信息传播的一种常用方式,并且随着信息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而在自媒体设计中被应用的越加广泛化。

(三)信息表达简洁化

与传统媒体设计重视内容的深度和延伸性不同,在信息海量化的数字化时代,“少就是多”是视觉设计师一以贯之的做法。从大量化、同质化严重的信息中提炼出最精炼、最具有意味的内容给予最简单化的设计,不仅是减轻网络传送负担的需要,也是自媒体视觉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叙事方式动静结化

数字化媒体的阅读方式与传统媒体相同,即都以视觉呈现为主,但在表现方式上却多用与日常生活经验相似的影像进行信息传播,信息呈现空间也由静态转化为能与受众群产生互动的动态空间:受视觉识别系统的影响,人们在接受信息速度上,动态的视觉设计显然要优于静态的信息传播方式,因此,自媒体视觉设计以时间和空间同时呈现的叙事方式,不仅是传播信息并达到预期效果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也是视觉设计形态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信息传达即时更新和互动性强

数字化媒体的快速发展,在为人们带来更多的信息选择的同时,也为媒体的视觉呈现提出了更快的要求。在自媒体环境中,受众群多通过视觉参与信息的传播和分享,因此设计者在对信息进行加工和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媒体的整体视觉效果,还要根据不同信息的内容及特点,对视觉要素加以调整和修改,以便呈现的图像与传播新信息更契合贴近。与此同时,网络媒体信息海量化和同质化的特点,也使信息视觉呈现更加的丰富和复杂,为了能吸引受众者的注意,使其在浏览网页时能对者的信息产生兴趣,视觉设计必须依据新闻特点进行快捷而完善的导航设计,提供不同角度、足够吸引的链接,帮助受众在各个网页浏览跳转进行选择时,在视觉上对者提供的海量信息在视觉产生好奇和清晰的视觉接受。

建立在发达的互联网基础之上的自媒体,在传播媒介上具有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因素,这些因素意味着受众对媒体传播的信息不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而是多了更多的选择权和自。而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受众在接受和阅读信息时,更多选择自媒体的重要因素。

(六)呈现方式多元化

目前数字化媒体呈现信息的视觉方式主要为文字、图形、声音和视频等。这些具有个性的传达方式,不仅丰富和满足了受众对传播信息的获取方式和审美品位,也改变了数字媒体的视觉设计方向和形式表现。与传统媒体重视图文形式的表达不同,网络的视觉设计更注重通过视觉传达的艺术规律,运用更加先进和多元化的设计手段,创造更加自由和富有想象力的视觉空间,帮助受众从网络信息中获得艺术想象和视觉审美需求。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媒体的视觉设计在表现手法和传达方式都呈现出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表现。本章节研究和分析的六个特征在本质区别与传统媒体的视觉设计,但同时又为新媒体的视觉设计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和理论依据。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为借鉴,同时又促进了新媒体视觉设计的发展和创新。

五、结语

无论形式如何变化,视觉设计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将信息传达给受众。因此,视觉设计与数字化媒体之间始终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自媒体给了视觉设计更加丰富的艺术表现语言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它又影响和约束着视觉设计的发展;视觉设计的本质永远都是为了实现信息传递,传达媒介始终无法离开媒体,而它的表现空间又是媒w创新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如何在数字化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保持视觉设计的活力,促进视觉设计表现形式的创新,将是未来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张金.数字媒体影响下的视觉传达设计研究[D].燕山大学,2011.

[2]王海波.新媒体影响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与电子输出的对接[J].大众文艺,2013(8).

[3]高娴.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2(20).

[4]刘云玲.新媒体视觉传达的特征理论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4).

[5]蒋运生.网络媒体的视觉传达设计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3(12).

篇8

关键词:数字时代 UI界面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检 索:.cn

前言

21世纪以来,数字化媒体的出现使社会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视觉设计也渐渐地超越了其原先的范畴,走向愈来愈广阔的领域。一个明显的信号是,中国从3G时代到即将进入的4G时代不过5年左右的时间。人们对这一变化的主要回应就是在生活中更多依赖于智能手机功能随时上网完成工作或娱乐需求;市场对这一需求的反应是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到智能手机的生产,而与之相匹配的是大量的应用软件为智能手机的功能化和趣味化、娱乐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如今各类智能手机,无论是苹果系统,Android系统还是windows系统,都会普遍地使用各种应用程序和软件。除去严密的计算机程序语言的使用,各类软件设计的趣味性,界面的友好性,视觉的美好性,操作体验的舒适性都离不开视觉传达设计。其他的以数字技术为载体的数码产品,如平板电脑、在线商务,游戏产品以及其他触屏移动技术产品的盛行,都离不开一种被称之为UI界面设计的新的视觉传达设计手段的广泛运用。

一、UI界面设计概述

(一)何为UI界面设计

UI是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的简称,是指人通过敲击键盘、滑动鼠标、碰触触摸屏等方式向计算机输入指令,而计算机通过画面、声音或震动等方式进行反馈信息,实现这样一个功能的系统即为UI。UI界面设计是主要是指对软件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操作界面的整体设计,是专门研究、规划和设计让人与计算机充分协同工作,高效率发挥计算机功能,满足人们工作和娱乐需要的新兴的交叉学科。

(二)UI界面设计的组成

UI设计由用户需求调研、交互设计、界面设计三个部分组成:首先,要对用户需求进行调研。通过调查了解用户对产品的使用要求、过程、环境和习惯,为界面设计提供正确的方向。其次,是进行人机之间的交互程序设计。这个部分通常由软件程序员来承但软件设计,目的在于加强软件的易学、易用和易理解。最后,需要进行界面设计。这是屏幕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成千上万的、色彩纷呈的视觉信息,是一个复杂的由不同学科参与的工程,需要将认知心理学、设计美学、设计手段等融合,实现软件产品视觉效果的艺术化。

(三)UI界面设计的演化

UI最初是由软件程序员根据个人艺术功底和喜好来完成,通常只有比较专业的大型程序才有条件请专业设计师参与软件界面的美化。长期以来,UI界面设计在软件开发中都是附属地位。在今天这个资讯庞杂的时代,仅靠水平先进的硬件和功能繁复的软件并不能更有效地帮助人们便捷地提取和处理信息,高水平的UI界面设计才是有效手段。UI界面设计并非单纯的绘图美工,而是综合了用户需求、软件功能、硬件配置和使用环境等多种因素后的复合化艺术设计,是科技和艺术紧密结合的成果。美观舒适的UI不仅给人带来舒适的视觉享受,更可以提高设备操作的友好度和便利度,最终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四)优秀UI界面设计产生的巨大作用

今天,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领域,苹果公司的iPhone和iPad等电子科技产品,以及三星公司推出的银河系类手机与平板电脑,都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这些产品也被誉为革命性的科技产品。究其原因,除去软硬件的独具特色和水平领先,其优异的UI界面设计也是对消费者产生强大吸引力的原因。以苹果手机为例,多达50万个应用程序通过卓越的软硬件设计,为用户提供了无以伦比的快捷、方便、生动的操作体验,开启了广泛使用人机交互的新时代。而国产品牌诸如小米、联想、华为以及成千上万的应用软件设计公司同样也在移动互联时代尝到了交互设计的甜头。由此可以看出,优秀的UI界面设计对产品和企业产生的作用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五)UI界面设计的市场及就业前景

随着手机技术革新,全球3G热潮势不可挡,同时也引爆了各大企业对3G移动产品的UI界面设计专业人才的争夺战。全国数字及多媒体设计教育权威“火星时代”的互动媒体课程研发团队在调研了3000多家企业的3G人才需求时,了解到在设计人才招聘市场上,UI界面设计师处于很有竞争力的一种岗位。以北京地区为例,仅2011年8月8日一天之内在智联招聘上的3G移动产品的UI界面设计专业人才需求岗位就达到4000个以上,而现有的3G移动产品的UI界面设计专业人才远远不能满足这么多企业的需求。从薪酬上看,北京地区的3G移动产品的UI界面设计相关岗位薪资普遍在5000元到16000元之间。同样根据“火星时代”的行业调研,从全国来看,对既懂得UI界面设计又会运用到客户端的复合型人才,缺口高达65%,一些欠发达地区这个数字甚至更高,所以UI界面设计的就业前景是乐观的。

二、当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长期以来,视觉传达专业都是以二维设计为主,在广告业与经济发展共同繁荣的时代,曾是主要的传播推广手段。但是由于数字新媒介的产生和快速蔓延,今天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和相关的人才培养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一)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不能满足数字媒体时代信息传达的要求

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常常以“填鸭式”的方法来传递信息,但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这已经不适应市场的要求。传统信息主要更加关注形式,而新媒体艺术更注重的是设计的内涵和参与互动的体验。所以,视觉传达设计也应该以交互式信息传递方式来传递设计信息,使受众愉悦地接受并体验信息。在新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下,交互方式和各式各样的新产品层出不穷,人们对交互体验的感觉越来越重视,因此,视觉传达设计应该满足受众需求适时适当地调整信息传递方式。

(二)新媒体下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现状

现阶段,在国内只有少数专业院校针对这些新型的媒介开展视觉传达设计下的专门的UI界面设计教育,如广州美术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吉林动画学院等院校在其视觉传达专业下开设了针对网络和移动平台的广告、界面设计等课程;江南大学也在其工业设计及视觉传达设计两个专业中,增设了UI界面设计等课程。在笔者所在的四川地区,除了四川美院和川音美院开设了界面设计的课程外,其他院校的视觉传达设计基本都属于传统平面设计的培养模式。因此,UI界面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的新领域,专业院校可顺应时展的需求,改革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培养思路和课程设置,培养更多除了精通传统平面设计外还具有UI界面设计专长的创新型、复合型设计人才。

(三)招生的困境

今天,国内的各类设计院校都感觉到了一种困境,即学习平面设计的人数相较以前有了大幅下滑。虽然这几年“艺考热”温度不减,但学生报考专业却呈现冷热不均的情况。从2010年开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招生开始普遍萎缩,许多家长和考生更倾向于选择当前比较火热的环境艺术设计、多媒体设计专业、动漫设计专业等。究其原因,并不是因为人们对视觉传达设计的需求减少了,或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师资力量不够,教学质量不高,而主要是因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与人才培养思路的规划中规中矩,没有与时俱进,自然不具备很强的吸引力。反观其他专业,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因为具有房地产业和装饰、建筑等火爆的行业背景,吸引了大家的关注,因此才会出现近年来环艺等专业火爆而视传专业招生萎缩的现象。动漫产业成为国家重点扶持产业后,动漫设计专业也从过去无人问津变得炙手可热。因此,视觉传达设计急需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可持续发展上的思考和探索。

(四)课程设计的传统化制约了该专业的发展

根据对多所院校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研究发现,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以三段式为主:即艺术设计基础、专业设计基础和专业设计三大部分的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其现阶段的核心专业课程主要包括:素描、色彩、三大构成、计算机辅助设计、手绘、插画、字体设计、图形创意、广告策划、版式设计、书籍装帧、海报设计和VI设计等课程。对于视觉传达设计类的专业课程设置和规划,上述的核心课程和人才培养方案无可厚非,但是基于现阶段视觉传达设计呈现的普遍问题,为求让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应抓住专业和行业的特点,结合科技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对其进行适当地调整,并进行具有特色化的专业课程设计。

三、数字时代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特色化”改革

(一)课程改革思想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下有很多设计方向,如VI、包装、海报、书籍设计等,广而泛之地进行传统教育不可或缺,但是如果能将服务于网络、移动媒体等平台的视觉形象上的设计纳入到专业课程中,无疑可以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一个新的教学改革方向。在这个网络信息化无处不在的时代,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与网络化的视觉设计正在进行着飞速的融合。例如,标识设计既可以应用于VI设计中,也可以应用于UI界面设计中。更广泛来说,UI界面设计还可以应用于各类网站设计、手机交互和电子商务之中。所以,将这些新颖的设计形式引入到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中是有效的特色化教学改革尝试。但是,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是经过较长时间的论证和实施而固定下来的,必然有其学科特点、内在关系和连续性。所以,UI界面设计作为丰富视觉传达设计的新的尝试,必然要稳步推行,以便留出实验和改进空间。

(二)以UI界面设计模块课程作为改革创新突破口

具体的实施方案因各院校的课程设置差异而有所不同。例如,笔者所在的院系即尝试进行分阶段的课程设置改革:第一阶段的具体措施是在现阶段的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上进行调整,例如:

1.增设基础性的计算机课程,如在一系列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加入FLASH课程以及电子杂志设计课程、Axure RP Pro(交互原型设计工具)原型设计基础以及Flex(用于构建具有表现力的 Web应用程序)等移动媒体交互方式设计课程,拓宽学生将来就业的适应面。

2.增加UI界面设计课程模块。较为简单的做法是,先在原网页设计课程基础上,加入网店设计、电子杂志设计等内容。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加入包括用户体验设计、移动产品界面设计等在内的UI界面设计基础性课程模块。最后再考虑增设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资源设计课程和图形、图标、动画等移动媒体用户界面风格与整体架构的规划设计等更接近于项目开发式的课程,将项目中设计端和开发端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用更贴近业界的实战和实例结合相关软件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独立平台、移动媒体界面设计的高级技巧和技法,并正确认识业界中所谓的高保真原型的意义,从而较为完整地掌握UI界面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在第一阶段结束后,应对课程改革的实施情况如学生的兴趣,教学的难易程度和教学成果等反馈意见进行总结和调整。对某些院校来说,如果时机成熟则可以考虑开设视觉传达下面的数字艺术设计方向,增加学生的专业选择面和就业竞争力。

结语

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是当代设计的一个重要特点。在UI界面设计这个新的领域,更需要计算机技术与艺术的深度结合。所以,同时具有一定软件编程能力,艺术理论知识和良好艺术素养的设计师在未来必然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UI界面设计随着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便携科技产品的兴起有了大量的需求,UI界面设计属于创意创新产业,是有着高附加值特点的第三产业。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长期接受着美学教育,具有较高的艺术涵养和创造创新意识,若教学过程中加入适当的计算机编程、计算机图形学等相关课程,便可较好地满足UI界面设计工作的相关需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像UI界面设计这种跨学科、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将越来越受到欢迎,因此从加深新兴产业之间的紧密结合这一思路出发,对传统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刘文彦:《UI界面设计――艺术设计专业的又一个发展方向》,《剑南文学》,2012(6)。

2 何洁:《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趋势》,《装饰》,2002(3)。

3 高娴:《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趋势研究》,《中国传媒科技》,2010(10)。

篇9

关键词:创意卡通图形;衍生价值;包装;设计;发展趋势

快速的生活节奏和竞争压力使现代人越来越倾向于选择简单的事物来放松自己,同时也越发注重个性,商品具备个性化的包装才能从卖场货架中数以万计的商品中脱颖而出。创意卡通图形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在丰富的包装插图中,创意卡通图形以其特有的时尚、趣味感成为一个独特的图形门类。很多精明的商家,看到这种时代趋势,就生产了很多有关于创意卡通图形的商品,这种商品称为创意卡通图形的衍生商品,这也就是创意卡通图形的衍生价值的体现。

一、创意卡通图形的概念

所谓创意,是对传统的叛逆,是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想法,而且能够通过创意创造出更大的效益,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效益。表现在图形方面的创意,简称图形创意。创意图形的表现手法有很多,像对比衬托,合理夸张,以小见大,运用联想等等。卡通,广义的是指各国各地中有着各自的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会不断变化的卡通漫画、动画,通常通过感应,夸张,失真技术来塑造形象。顾名思义,创意卡通图形是介于创意图形和动漫之间的,它的每一笔都是通过创意思维再绘出来的,但又不像卡通,只局限于形象,它可以是一幅画,一张背景,或者是一个人物形象。

创意卡通图形的发展历史不长,但是备受现代人的喜欢。因其具有简洁明快、设计自由、流行易逝的特点,简洁明快即去除各种装饰,带有极简主义特征,便于消费者识别接受; 设计自由即风格多样,极具个性,适宜不同商品诉求及个性化消费; 流行易逝即像所有流行事物一样会风靡一时,但很快过时,这些特点正好符合现代商业快速更替、追求个性、简单有趣的需要。同时创意卡通图形简单、年轻活泼的感觉,可以使人们逐渐达到心理减压,使身心愉悦,像回到童年一样,找回最初的自己,张扬个性。所以,人们对简单活跃形象的渴求,促使其创意卡通图形衍生产品消费行为的出现。

二、创意卡通图形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一)在家居装饰上的应用

在家居上主要体现在卧室背景墙和室内背景装饰画。创意卡通背景墙在年轻人和小孩子中尤其受欢迎,同时因其图案简单易制作的特点使之在当代手绘背景墙(DIY背景墙)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相对于繁琐的室内装饰,简易卡通图形图案则会带给人轻松、自在的感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居装饰会越来越重视,而创意卡通图形也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在服装上面的运用

创意卡通图形在服装中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它本身的鲜明的形象识别性就是它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在时尚界,创意卡通图形具有先导的参照作用,由于创意卡通图形创作起来,想象力不受什么限制,较容易创作出新颖的样式。它的这个特征也很符合服装流行瞬息万变的需求。服装与图形通过服装图案作为载体,很巧妙地融合,发挥了创意卡通图形易于识别的特点,把品牌个性传达给消费者。

(三)在包装上面的运用

包装设计中的图形要素,就是要利用图形在视觉传达方面的直观性、有效性、生动性和丰富的表现力将商品的内容和信息传达给消费者,凭借图形在视觉上的吸引力来引导购买行为。平面包装设计是视觉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把形象的商品与人们的审美情趣结合,并要加强市场营销的功能。创意卡通图形运用的范围很广。诸如,在产品本身的情况无法视觉表现或没有合适的形态特征时,创意卡通图形这种形式的表达可表现出产品的功能图像并增加包装的趣味性。使用抽象的卡通图形创意,或提高包装设计的形式感,使用人物装饰图案,使包装与人格相结合,会使得包装更有亲切的时尚感。在包装的最初设计中,卡通创意图形都是根据商品的特点而设计绘画的,方法多样,其中包括:归纳简化图形、夸张变化图形、抽象图形、点线面图形四种。现代设计趋于简洁的风格,但人的眼睛对简单的视觉形式不太满意,而卡通创意图就是丰富的,生动的,独特的,充满个性的混合模型。而创意卡通图形在商业美术设计中,造型变化是要合乎一定商业目的的表现需要的变化,从一定的目的出发,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商品,实现营销的功能。

三、纵观卡通创意图形的发展趋势

创意卡通图形在现代社会中占据着越来越主要的位置,它是很多设计的灵感来源。创意卡通图形给我们的是视觉享受,在现代的快节奏和压力很大的生活中,简单、个性、趣味将继续体现在创意卡通图形之中。在以后的发展中,创意卡通图形表现为装饰画的时候,视觉享受是一部分,但要更注重心灵的享受,不能只是一顿快餐,要做到回味无穷。在生活中的应用,要把创意和功能很好的结合起来,使商品的特点更明显的展现,引导顾客成功购买商品。创意卡通图形,近些年已经开始呈品牌化的趋势发展,未来这种趋势将更明显。很多商家的商标,吉祥物,都是创意卡通图形,因为它简单易识别,这种特点将会推动创意卡通图形在视觉传达方面走的更远。创意卡通图形的品牌化,会带来很大的商业价值,更会衍生很多商品。总之,创意卡通图形将会以品牌化趋势,情感化趋势,标识功能化的趋势更好的发展。

四、结语

创意卡通图形从诞生到现在,虽然时间不久,但是散发着无穷的魅力而且有很大的潜力。作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已经不分年龄、阶层、地域地渗入到商业社会的各个方面,以其轻松风趣、灵活生动的特征,拥有大量消费群体。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时代的潮流,开始应用创意的卡通图形品牌代表自己的品牌产品,并使许多企业的商品获得巨额利润。本文通过简单的市场分析和前景研究,说明了创意卡通图形的衍生价值是很大的,不能把它只看成是一个图形,它是和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的。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和消费者的口味,才能使一个优秀的创意卡通图形发展下去,衍生价值才能得到肯定。达到吸引消费者留意、观察、赞赏直至购买,这也是每个商家所追求的理想设计。

【参考文献】

[1]何兰萍.透视青年卡通族[J].当代青年研究,2002(03)

[2]黄迎春.本土动画的现代性转向――年年有余[J].美术观察,2013(05)

[3]纪向宏筹.图形语言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6(01)

[4]严屏等.现代包装中图形设计的表现技法[J].包装工程,2006(04)

篇10

[关键词]包装 信息 传达

[中图分类号]B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088-01

一、设计中的信息

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设计市场要以调动受众群体的各个感觉器官为前提进行设计,利用各种表现手段提升针对人类感官刺激的视觉转译能力,从而使人类感官的原始体验回归,令包装不再是单纯的“包裹”。

(一)视觉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视觉是信息接收的第一器官,消费者首先看到了商品,然后才会决定是否购买,所以包装在视觉上是否讨喜,是否具有吸引力至关重要。

首先,视觉因素会对人的生理及心理产生影响,如色彩的性质,红色令人亢奋,蓝色使人冷静,暖色可以使人联想到火、太阳,冷色则可以表现水或者空气,这些感受与联想是约定俗称地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中,随时等待调用。

其次,视觉因素与消费者的经济文化方面存在着一定联系,消费者具有不同的社会阶级、经济实力以及教育背景,这导致了他们对美的鉴赏水平与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是不同的,从而对色彩的认知、识别程度存在差异,因此在包装设计过程中要针对商品投放市场,受众群体妥善处理色彩计划。

最后,视觉要素与消费者生活环境方面的联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包装总是处在消费者生活的特定环境中,因此在设计包装时必须考虑与包装相关联的各种生活用品的色彩、肌理等要素,使包装形象在视觉上与消费者的生活环境保持一致,甚至有时也要考虑是否与销售地点的环境景观相协调。

(二)触觉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触觉的信息反馈来源于两方面,第一种是触觉由包装材料本身材质的肌理提供,第二种则是将商品的特点直接反映在包装上。第一种方式通过包装材料表面材质肌理的视觉、触觉感受建立和消费者之间的亲和感和诱惑力,这种方式在目前很多设计中都被广泛采用。而第二种可以说是在第一种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创新,它不仅仅是单纯考虑包装材质的选用,而且将所包装的产品材质肌理要素模拟设计在产品的外包装上,使消费者在第一时间获得对包装商品的认知和识别,这种识别是通过包装的触觉来完成的,给消费者带来一种全新体验。

(三)味觉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也许有人会问,味觉在包装设计中会起到什么作用呢?消费者从未购买或品尝过该商品,那么他的味觉感受器官也就无法收集、反馈信息。其实不然,即使从未对该商品进行体验,我们也可以通过视觉的信息反馈使味觉产生联想。

色彩是消费者最直观、接受最快的信息,通过物质与精神的互动,大脑可对色彩产生丰富的联想,形成各种味觉感受的信息。例如,红色的硕果给予人甜美的口感,因此红色常用于传递甜的味觉。

对于味觉的强弱特征,如松软、坚硬、松脆、顺滑等口感,设计师主要以色彩的强度和明度设计来体现。如用深红、大红来表现甜味重的食品,用朱红表现甜味适中的食品,用橙红来表现甜味较淡的食品等等。还有一些食品或饮品是直接用人们已经习惯该产品的颜色来表现其味觉的,如深棕色(俗称咖啡色)就成了咖啡、巧克力一类食品的专用色。

除了色彩以外,包装图案也直接影响了味觉信息的传达,通过食品包装上不同形状、不同风格的图片或插图向大脑进行暗示,然后这部分信息将被反馈到味觉。圆形、半圆、椭圆装饰图案让人有暖、软、湿的感觉;方形、三角形图案则相反,会给人冷、硬、脆、干的感受。另外越来越多的食品实物照片出现在包装上,一方面展示了包装内食品的样子,同时利用一些食品“美容”的方法使人们认为包装里的东西做成成品后就能如图片中一般“色、香、味”俱全。

(四)嗅觉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把嗅觉气味做成图形,加上色彩,就是可以表现具有嗅觉信息的色彩形态图形,人们通过联想来进行体验。使用色的嗅觉信息这一方法,并不是将“气味”这一元素放入设计中,而是在设计中创造出嗅觉气味图形。例如食品包装表面设计,为了说明并传达食品包装表面的嗅觉信悉,暗示里面存放食品的气味,通过创造具有气味构思的文字、色彩及图形,从而传达不能具体描绘的图形。

二、信息传达在包装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在未来的包装设计中,信息的传达将不再局限于一两个感官的体验,而是充分地调动消费者,全方位地接受商品信息,从而使其对商品的优势、特点达到最大程度的了解。在设计中不妨以视觉作为信息来源的基础,将对颜色、图案的设计传递给视觉,然后使其他感知器官产生联想。例如在长野冬奥会相关产品的包装设计中,设计师原研哉使用适当的材质、肌理来反映“冰雪”的主题,使人们在视觉、触觉上都对此次冬奥会有了深刻的印象。信息的传达和反馈可以在人脑中留下印象,但印象是否深刻,是否留下的是好的印象,还需要靠设计师们采用恰当的方式与设计来调动感官。

【参考文献】

[1]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中信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