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史范文

时间:2024-01-24 17:46: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史

篇1

【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发展;措施

电子信息工程作为新世纪的产物,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促进电子信息工程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应该研究电子信息工程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现状,寻找电子信息工程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现存的问题寻找解决的措施,使电子信息工程为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

一、 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现状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个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以及电子信息处理的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行业逐渐影响人们的生活,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机、电脑,还是在忙碌的工作中使用的内部网络体系,都是电子信息工程的产物。可见,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中的必需品,影响现代社会的发展前景。虽然电子信息工程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深远,但是,电子信息工程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及时的改正。目前,电子信息工程缺乏专业化的人才。正所谓,21世纪最需要的就是人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化人才数量少,将严重影响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的资金投入力度小也是电子信息工程在发展中的弊端。没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导致电子信息工程无法义无反顾的创新,没有新颖的创新成果,自然就影响电子信息工程在未来社会中的发展前景。电子信息工程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弊端,需要我们努力发现,并寻找相应的解决措施,完善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现状,使电子信息工程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可以影响更多人的生活状态。

二、 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一) 加大电子信息工程的资金投入

为了使电子信息产品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应该大力提升技术研发手段,在创新的过程中,提高其科学技术含量。但是,电子信息工程的资金投入少,是电子信息工程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弊端。在电子信息产品创新与研发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如果没有雄厚的资金作为产品研发的保障,将严重影响电子信息产品的应用能力。面对电子信息工程资金投入少的现象,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从政府政策支持与政府资金支持两方面,改变其发展缓慢的现状。在政策支持方面,政府可以扩宽电子信息工程的融资途径,使其可以在不同领域中筹集更多的发展资金。在资金支持方面,政府可以加大对电子信息工程的资金投入,用实质性的力量促进电子工程的科技研发,使电子工程行业可以在创新的过程中,建立核心技术,引领社会发展。在资金力量的支持下,电子信息工程可以创造出更多新颖的科技成果,促进其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道路。

(二) 培养专业化的电子信息工程人才

21世纪最需要的就是人才,人才可以影响社会的发展。目前,在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中,缺少专业化的电子信息工程人才。面对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稀少的弊端,应该尽快寻找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促进电子信息工程平稳、健康的发展。首先,学校应该加大电子信息工程的人才培养力度,在日常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可以通过真正的实践操作,增加自己研究电子信息产品的能力。其次,应该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人员的自我提升意识,使其可以主动的学习电子信息工程知识,研究电子信息工程的产品。最后,电子信息行业应该为从事电子信息产品的工作人员提供发展的机会,利用固定的时间,为优秀的电子信息工程人员提供出国交流的机会,使其学习国外的发展技术,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专业化人才培养对社会电子信息工程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影响社会的发展那水平。社会应该重视人才培养的问题,努力增加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数量。

(三) 改善电子信息工程的市场环境

盗版产品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影响着社会的发展状态。由于电子信息工程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弱,导致社会市场经济中出现了大量盗版的电子信息产品。这种盗版的电子信息产品,较正版的电子信息产品要便宜很多,在销售的过程中,严重影响了正版商品的销售量,阻碍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而且,盗版电子信息商品在质量上无法得到保证,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使用状况。面对盗版流入市场的现象,政府应该加大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利用明确的管理制度约束生产盗版电子信息产品人员的行为,并明确标示出一旦生产盗版电子信息产品,将会遭受到法律的制裁。杜绝盗版商品流入市场,可以改善市场环境,使电子信息工程在广阔的市场中拥有良性的发展空间。并且,杜绝盗版电子商品,还可以激发行业中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利用自己的工作热情,研究出更多适合社会发展的电子信息产品。为了促进电子信息工程在社会中拥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应该重视对整体市场环境的改善,从发展根源做起,杜绝盗版。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已经逐渐的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状态。为了促进电子信息工程在现代社会中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应该重视电子信息工程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寻找相应的解决措施,完善电子信息工程产业。

参考文献:

[1] 韩樟根. 试析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0)

篇2

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TN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7-0005-01

1 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

电子信息工程涉及到计算机、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专业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集各种专业于一体,从事的是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目标是研究信息的获取和处理,以及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随着电子信息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诸如手机、家电、电脑等信息传输的工具都与、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相关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已经在推动着时代的发展,产品在电子商务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其发展的重点是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等,我国的各个地区在电子技术产品的生产与开发上也做出了不少的努力,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且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市场对电子信息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

信息化的发展进程提升了电子信息工程的地位,在未来的世界,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不可缺少的技术,并且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快,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模式会逐渐的扩大,更多的人才会学习电子信息,并继续研究和创新。因此,电子信息工程必须要要解决现有的问题,调整未来的产业结构,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2 电子信息工程发展中的问题

1)电子信息技术水平比较落后。与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技术水平有着一定的差距,国内的电子信息产业起步的较晚,因此,其发展水平发展的比较落后。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企业引进了国外的技术,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也给企业带来了经济上的负担。同时,在国际的市场竞争中,我国的电子信息产品也处于被动的地位,不利于电子信息产业的自主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2)电子信息技术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电子信息产业要发展起来,就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的支撑,这种产业是知识与技术相对密集型的产业,因此,在该产业中更需要技术型的人才,技术人才也决定着市场竞争的优劣。而且对于电子信息人才的培养上,培养的时间较短,与市场需求相比,人才无法满足电子信息市场的快速发展,人才匮乏制约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

3)电子信息产业缺乏创新意识,信息产业也缺少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我国的电子信息产品引用的是国外的技术,而我国的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缺少自己的创新品牌,更谈不上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专利;在电子信息企业生存的市场环境下,由于国内市场的竞争比较激烈,市场中出现了假冒伪劣电子信息产品,一些不法商贩也在盗版和侵犯产权,逐渐导致市场越来越恶化,影响了电子信息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3 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的保障措施

1)电子信息产业要推进新的产业,以优质的服务融合创新产品。作为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要在市场中保持新的增长点,电子信息企业要推进新的产品,应该融合更好的服务于创新中,建立以技术创新为主的体系,提高电子信息工程产业的核心技术,推进服务体系的建设。

2)为了促进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就要确保电子信息产业稳定增长。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在计算机、数字电视等领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我国的电子信息产品的出口速度在下降,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在创新和产品方面做出努力,进行创新产品的转型升级。企业在信息技术上要进行改造,特别是在现代的市场环境中,电子信息技术的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所以要加大对资金的投资力度 , 在投资和融资的渠道上通过成立电子信息基金的机构,鼓励企业改造电子信息技术,使之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同时,政府对电子信息产业也要实施政策性的引导,促进电信产业跨越式发展,在领域发展上,可以采用扁平发展模式,支持和鼓励企业发展广阔领域的电子信息产品,扩充业务,使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3)电子信息产业要增强自身产权的保护意识,加强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执法情况要规范。电子信息技术要突破关键技术,建立自主的产业体系,特别是对软件产业的开发,提高产业自主发展能力。企业要增强产权知识和保护意识,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执法也要制定合理的制度,严格知识产权执法。电子信息产业需要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其发展的动力,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鼓励和激发技术人才在科研的道路上自主研发和创造,以此来维持期工作热情,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生存提供保障。

4)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环境要完善。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环境比较混乱,市场环境出现了电子伪劣产品,这些不法商贩扰乱了市场秩序,而电子信息产业也受到不良的市场环境的影响,为了完善电子信息市场,就要改善不良的市场环境,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市场,进一步改善市场环境,优化电子产品市场。

5)电子信息产业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做到以人为本,注重技术人才的培养。电子信息产品的研发需要一支优秀的团队和专业的技术人才,需要有一批高水平的信息产业领域高级专家。作为电子信息企业要在人才培养上多做出努力,建立公平、公正的人才竞争机制和环境,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积极发展从国外学习归来的专业人才,优化专业人才发展的环境。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子信息技术在当今的时代已经成为科学技术的前沿,电子信息技术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该技术涉及的领域也是更加的广泛,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工程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因此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为了保证电子信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就要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以为其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敏.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现状及改革措施[J].中国新通信,2013(09).

[2]张霄.关于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的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23):8-8.

[3]李国林.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探讨[J].硅谷,2012(4):40-40.

[4]乔晓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结构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10(3).

篇3

【关键词】电子工程;现代化技术;发展;措施

引言

目前,电子工程在国内的发展已经进入较为炙热的状态,在不断更新的信息化技术的支撑下,电子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应用领域也相应变大。结合该项应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来看,如何将其功用发挥到最大是值得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的内容。

1、电子工程概述

作为应用先进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处理电子信息的学科———电子工程,其发展轨迹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密不可分。由此它也具有一定的特征。

第一,产业类型新。电子工程是在网络技术应用的基础上产生的,其发展史较短,但发展速度较快。该学科的理论形成和服务对象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系统密切相关。作为一门新兴产业,电子信息工程更多强调的是对电子产品的开发和电子信息的整合、处理,在推进工程项目进程和造价控制等方面有着较大的作用。

第二,应用领域广。电子工程的应用领域不仅包括基础的信息处理,还包括土木工程建设中的进度控制和成本造价控制,以及其他产业发展中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等。结合其发展潜力来看,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范围还将不断扩大。

第三,发展空间大。在电子工程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经济类型的同时,我国政府也为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相关政策的制定不仅有利于电子工程的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也在与外国交流不断加深的过程中得到了较好的经验熏陶。新型信息技术的开发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2、电子工程的发展趋势

电子工程在不断的演进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较短的更新周期。结合其在国内的发展和教学现状来看,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既是时展的产物,也是我国大力支持的产业之一。在较多领域,电子信息工程都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导致各产业之间的界线逐渐模糊,而业务融合和产业链的分化越来越明显,新兴产业成为目前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力量。

3、电子工程现代化技术应用的推动措施

从电子信息工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来讲,政府和社会需要从该科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两方面加强其应用,进而提高经济社会的技术性。

3.1国家政策扶持

电子工程的发展需要有较为稳定的市场环境和较为有利的技术开发环境,因此,国家需要从政策制定和市场控制两方面进行合理的措施落实。市场控制需要国家对电子行业市场进行规则制定和秩序规范,确保其市场的稳定性。

3.2国家科技支持

在推进电子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国家需要综合各电子工程企业的发展状况和目前市场的开发状况作合理的引导和政策完善。“三网融合”是国家正在推行的政策,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国家需要做的就是在原有的政策落实基础上加大力度,对企业发展中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指导,推动中小企业的产业发展和水平标准制定。科技支持不仅要求国家对部分企业进行技术引导,也需要高校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确保人力资源的充足。

3.3企业技术改进

电子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应用离不开企业自身的努力。各大企业需要对自身的管理措施和新技术引进等举措进行改进,确保企业内部有符合技术应用和理论学习的平台,提高企业的知识接受度。融资是目前电子工程企业面临的较大问题,企业需要在国家的相关政策扶持下,进行合理的融资结构完善和企业管理结构优化。加强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对接,鼓励企业内部员工加强技术研发力度,对新产品的开发开展较为科学的评估和市场效益调查,确保电子信息企业的经营科学性。

4、电子工程现代化技术应用的措施保障

4.1加强知识产权立法保护

知识产权保护对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有着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为确保这一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要对技术研发领域进行技术保护和应用规范,对不同的产业范围展开较为详细的工作指导和知识产权法学习,确保技术人员了解技术开发的巨大潜力和应用前景。

4.2加大企业间联系

电子信息工程的各企业之间需要有较为紧密的联系。一方面,技术应用需要完善的市场和产业链的支持;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互相帮扶才能够提高技术开发的整体水平。因此,在引进和出口相应的技术时,企业需要形成一定的规范,从行业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内容细化,国家也需要对这一电子产品国际化作一定的规范和引导,推动国内信息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对接。加强企业间的联系需要与市场的规范化和竞争机制的合理化建设相结合,电子工程现代化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离不开秩序市场平台的引导。只有与主流发展技术和市场的需求导向相一致,电子工程的应用范围才能够不断扩大,其技术与产品的转变也才能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企业与企业之间需要有和平竞争氛围,避免由技术竞争转变为低级的价格竞争,导致技术的贬值。无论是企业发展氛围还是国际交流活动的开展,在推进电子工程现代化技术应用时,企业和国家都需要为其创造条件。

4.3加强技术创新

技术开发和创新是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的根本。电子产业需要加大自身对技术的重视力度和技术投入,既要确保技术研发与国际接轨,又要能够推动自身企业的发展。在原有的经营范围内走出一条有一定技术水平的新型产业化路子,减少因时展给企业带来的冲击,促进企业与市场的互动,加强技术在其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建设。

4.4加强人才培养

创新型人才是目前市场中极度缺乏的、对技术发展有着较大推动作用的基础资源。在技术更新和升级周期不断缩短的情况下,各大技术型企业需要综合电子信息化技术对人才的需求导向作适当的人才招聘调整和人力资源安排转变。创新型人才对新事物和新技术的应用有着较为敏感的直觉性,其知识接受能力、学习能力、研发能力等都优于一般型人才,这对以技术为业务开展依托的企业来说十分有利。无论是海归团队、高校毕业生,还是自学成才的人,企业都需要根据其所具有的技能给予相应的发展平台,让人才的作用得以全面发挥。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结合目前信息化技术发展对电子工程的推动力来看,电子信息工程已经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以电子工程为重点,简要分析电子工程的特征、发展和推进该技术应用的举措。

参考文献

[1]王欣.分析电子工程的现代化技术[J].中国电子商务,2013,(08):69-69 .

[2]梁石锋.浅析电子工程的现代化技术[J].电子世界,2012,(11):153-154.

[3]刘冉.解析电子工程的现代化技术[J].科技创业家,2013,(01).

篇4

谋域而为关注产业“身世”

光电信息技术是21世纪的尖端科技,它包括光电子材料和组件、光电显示器、光输入输出、光存储、光通信、激光及其它光电应用等与光电信息技术有关的6类产业。国际舆论认为,21世纪具有代表意义的主导产业,光电子产业位居第一。科学界预测,到2010年,以光电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信息产业将形成5万亿美元的产业规模;2010~2015年,光电信息产业可能有取代传统电子产业,成为21世纪最大的产业,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由于光电信息技术对于增强一个国家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能起到战略性的支撑作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采取措施,制定相应的光电子科技发展战略,加大对光电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尤其是日本和美国,光电信息战略已从一般“科技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政府在发展光电信息的战略方向选择、战略重点和资源配置及投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建立了一系列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从技术、资金、政策等方面对光电信息产业进行扶持,从而加速本国光电信息产业的发展步伐。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光电信息产业虽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但是在技术和产业化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相当差距,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成果,竞争能力仍然较弱,光电信息产业所需要的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技术目前还没有实质性突破。面对当前国际光电信息产业的加速发展,如果我国不在产业化前期的技术发展阶段抓紧跟进,就会失去发展的大好时机,拉大我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因此,大力发展光电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迎接新世纪国际经济竞争挑战的一项重要举措。

破茧而出产业基地鹊起

为促进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2004年6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长春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以下简称“基地”),长春从那时起成为目前全国两个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之一。这标志着国家已把长春纳入了全国光电子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

基地批复后,国家在资金、政策上给予了重点支持和倾斜,截至2008年上半年,长春围绕基地建设向国家申报23个投资项目,获准16个,项目总投资17.80亿元,获国家1.07亿元贷款贴息和2500万元的资金支持。

为了承担和落实国家对长春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的政策和投资,并对基地进行有效运营和管理,长春市政府和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2006年3月,以产权和现金入股的形成,成立了长春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和实施光电子产业基地公共设施建设、经营;开展多种项目的辅导和服务;经营光电子信息产品;承担国家对长春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的政策和投资的落实。

公司建立后,由谁来管理和掌控公司成为一道难题,新公司的管理者需要有着丰富的行业经验与勇于创新的胆识,谁能担此重任呢?决策者们不约而同地把寻觅的目光落在同一个人身上――他就是中国首个笔记本电脑自主品牌“邦甲”的缔造者,被誉为“中国IT界的先驱者”柳天文。

担当重任力推产业前行

柳天文,曾任延边州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国家卫生部预防集团进出口部部长、国家经贸部咨询公司国际合作部总经理、华禹光谷副总裁和海尔集团移动计算机本部部长等职。他是一位政协委员,还是一位学者――国家一级律师、高级经济师、吉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的兼职教授。他更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获得了美中经济合作组织中国首席企业家、中国改革开放30年优秀创新企业家等多种荣誉。

用通俗的标准来衡量,柳天文无疑已是一位成功者。但谦逊的他却这样认为:“我跟光电子信息产业有着不解之缘,如果没有从事光电子信息这个行业,我也不会有今天的成绩。现在,我要努力为这个行业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在IT业如果论资排辈的话,柳天文显然是“老字辈”。2001年6月,华禹光谷股份有限公司与韩国SEWOO公司合作研发生产出具有时代意义的平板式便携计算机(webpad),这是一款集计算机、手机、上网、电子商务、会议电视、可视电话、数码相机、录像与播放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正是这款产品引领了平板电脑产业的发展,而美国的微软公司在两年后才正式推出同类产品,此时的柳天文正担任华禹光谷的副总裁一职。2003年,考虑到当时笔记本电脑的巨大市场潜力和现有平板电脑的生产环境,在专家考察评估的基础上,柳天文大胆将平板电脑生产线改为笔记本电脑生产线。铸造出中国第一个民族品牌笔记本电脑――“邦甲”笔记本。这是中国真正意义上自主研发、设计、生产的国产品牌。“邦甲”的诞生对传统笔记本电脑的OEM模式产生有力冲击,它的面世也成为中国IT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2003~2005年期间,柳天文受海尔集团邀请,出任了海尔集团移动计算机本部部长,在海尔笔记本电脑生产的低迷期,带动其进行二次发展,重新赢得了市场。

在一个行业里锤炼了数十年的人,其资历和能力就如陈年老酒般,愈久愈淳。长期在光电信息领域的摸索与实践,柳天文对中国的光电子信息产业现状与发展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也积累了更多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经验。正是基于柳天文在光电子行业所取得的骄人业绩,2005年,长春市政府正式邀请柳天文出任长春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负责整个基地的运营和管理。

“基地”建设就像一座包罗万象的山峦,是项极其庞杂的系统工程。试想,这个沉沉甸甸的重任,无论落在谁的肩上,都会自觉压得喘不过气。然而,恰恰在柳天文看来,这无形的压力就是紧迫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它不是包袱,不是负累,是机遇,也是舞台,更是挑战!这种压力催促他形成了“拼命三郎”式地工作作风,正是这种兢兢业业的工作劲头、大刀阔斧的开拓魄力和似乎得天独厚的创新能力,开创了吉林省光电产业的崭新局面,基地平台蓝图“呼之欲出”。

平台建设丰盈腾飞羽翼

在访谈中,“基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柳天文董事长不断强调的高频词,这足以表现他对这一平台的肯定与推崇。

要产生,就要有环境;要成长,就要有舞台;要壮大,就要有依托。这是任何事物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即使光电信息这个迅猛发展的行业,也概莫能外。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个专门为光电信息领域企业设立的产业服务平台,这在一定程度上滞缓了我国光电信息产业前进的步伐。

为推动我国光电信息产业加快发展,发挥产业基地集聚及辐射效应,依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长春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的批复要求和长春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的整体规划,柳天文领导公司提出了“长春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综合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计划,旨在打造一个为我国光电信息产业发展提供项目研发、技术支持、人才培训、信息咨询、产品检测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这一计划也成为长春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的重点项目。

平台建设以软件外包人才培训、光电子及汽车电子嵌入式软件开发、光电子信息工程咨询、光电子信息产业创新4个方面为重点,以“光电信息咨询中心”为辅助,集项目研发、技术支持、人才培训、信息咨询、产品检测等功能于一身,为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咨询、开发、试验、推广以及产品研制、设计、加工、检测等公共技术支持服务。它是一个面向全社会开放、共享的多学科、多用户、多功能的科技资源保障与服务系统。它整合集成了跨行业、跨学科、跨部门的各类与科技研发活动相关的科技资源,其服务涵盖了技术资源的共享、技术研发的协同合作、技术成果的转化等技术活动的各个方面。

柳天文强调:“由于光电子信息产业在我国尚属新兴产业,目前我国仅有两个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该项目是目前国内光电子领域内惟一一个专门为光电子信息产业提供项目研发、技术支持、人才培训、信息咨询、产品检测的公共技术服务机构,在国内光电子领域尚属首创,填补了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空白。”

目前,长春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已先后建立了软件与服务外包培训中心和光电子工程技术中心,其中,软件与服务外包培训中心现已投入运营,光电子工程技术中心正在建设中,2008年年底基本完成初步建设。

内外共振谋求发展路径

一项事业的成功运作亦或是一条产业链的连接契合,究其原因,始于内外共振,成于合力而为。柳天文董事长说:值得庆幸的是,在我们这个团队带领“基地”推动平台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这些恩泽就如同一盏盏悬在他前行路上的明灯,照耀着他坚定前行。他始终相信,平台的成功建设是内外共振的结果,单靠一己之力是无法完成这一光荣使命的!

可喜的是,国家已把发展光电信息产业置于重要地位,从2003年就开始加大对光电信息产业的扶持力度。国家“十一五”规划也已明确了发展光电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未来几年,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对光电信息产业的扶持力度。长春市对光电信息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市政府在《关于加快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中明确指出,在市场准入、土地使用、财政支持、人才流动、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光电信息企业有力的政策支持。另外,长春在光电子、汽车电子、国防电子研发、检测、技术、环境方面的现有基础和条件,在发光学、应用光学、光学仪器方面的科研优势和科技文化等内力蓄备也构成了项目强大的优势资源,为项目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地方各有关部门的全力配合和帮助,以及地方优势的基础条件,这些内外因素的有机架构,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成为平台积极发展的动力源泉。

平台的建设将依托现有基础,突出产业特色,本着发挥技术与研发和产业化优势的原则,就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群,扩大产业经济规模,建设从应用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研究、到产业化技术创新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探索出了一条依托高科技产业基地实现高技术产业化的新途径,为发展独具特色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并使之逐步走向社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篇5

回答这一问题,涉及到会计学科的边界问题。会计学科是否有一个既定的边界?会计学科边界是否能够扩张?如果扩张,方向在何处?应当如何把握会计学科边界扩张问题?笔者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以对会计学科研究有所启示。

一、从会计的价值谈起

从社会角度来看,会计究竟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换个角度,会计对这个社会独特的价值究竟是什么?为什么社会几乎每个单位、每个组织都设立了会计岗位?如果以1494年卢卡・帕乔利出版《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作为现代会计的起点,它的历史也已经超过500年;一些史学家甚至认为会计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腓尼基人创造字母就是为了会计”(Woolf, A. H.,1912)。人们自然要关注的是:为什么会计历经万世而不衰?它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是什么?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社会科学所关注的很多现象,无法通过实验室来精确地检验。正因为如此,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猜想。通过猜想构建相应的理论,解释相关的社会现象。理论的优势就在于其解释力的高低。从波普尔的朴素证伪主义, 到拉卡多斯的精致证伪主义,就是强调理论解释力的作用。换言之, 一种新理论提出后, 因为它对现象的解释能力高过已有理论, 而逐渐得到认可,并取代原有的理论。

传统的会计研究,是以相对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环境为研究对象,讨论会计的产生、发展以及其对环境的促进作用。如Littleton 在《20世纪之前会计的演变》一书中,将主要研究目光锁定到意大利复式簿记产生的环境下,认为对复杂商业经济活动报告的需求,促生了复式簿记。遵从这一思路,大部分关于会计产生与发展的学术研究,都将会计定位在事后反映经济活动的角度。目前主要的会计准则制定者都持这一观点。比如,2006年我国新修订的会计准则第21条就明确规定:财务报告应当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又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概念结构公告对财务报告目标的讨论,也持类似观点:财务报告应当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对他们的决策有用的信息。同样,主流的财务会计教科书、绝大部分会计理论研究的著作,都从会计事后反映这一定位入手来介绍财务会计方法、讨论相应的会计理论问题。 这种观点还通过大量的上市公司年报得以反复强化。在任意一份年报中,你都会发现其审计报告中有一个标准化的陈述“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报告主体某一时代的财务状况、某一期间的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

既然会计被定位在反映报告主体的经济活动,当经济活动相对不发达,会计被忽视(这里不包括会计史学家的著作),就是正常的了。按照这种逻辑,会计职业应当是一个“新生事物”,是市场经济产生前后的事情。但会计史研究者们对会计的讨论,又是从史前人类开始的(参见郭道扬教授《会计史研究》的相关论述)。这二者之间的差异,除了观察角度的不同外,还涉及到对会计认定上的差异。如果以复式簿记方法作为会计的标志,那么,毫无疑问,14世纪之前,任何经济活动都应当没有会计的身影在其中。但如果从会计的社会价值与功用角度来讨论,那么,对会计的认定就可以上溯到人类社会早期。

二、经济学达尔文主义:新的解释工具

人类社会在漫漫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先后产生过很多职业,其中一些经受了历史的选择,存活下来,比如教师职业,从孔子、甚至更远古时期开始,直到现在,仍然存在,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它还仍然具有生命力;也有很多职业因为不能适应社会变迁的考验而被淘汰,比如报纸印刷排版工人就被计算机排版系统所取代、电报电话业务员被日益普及的通讯业淘汰;公交车售票员这一一度令人艳羡的职业,被一个简单的自动投币箱而取代;一些特定科目的教师如上个世纪60、70年代大学中普遍开办的国民经济计划专业以及相应的教师,因为中国市场经济改变而逐渐失去其存在的空间;当然,社会也产生了很多全新的职业,如资本市场的出现、互联网的应用和普及,催生了很多全新的职业。

那么,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职业更替之间的内在规律是什么?

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思想,来自于他对自然界的观察。1950年, Alchian在题为“不确定性、进化与经济理论”的论文中,尝试用达尔文的思想来解释企业生存的竞争与选择,由此确立了经济学达尔文思想。按照经济学达尔文思想,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就相当于是自然选择的过程;为了求得最大限度的生存机会,企业必须学习、选择最有效的方法或机制;尽管我们无法知道什么方法是最有效的,但可以通过成功的企业都采纳的方法这一事实, 来推断出这些方法至少都是适用当时经济环境的需要、有效的。

因此,可将这一思想应用到对会计产生、发展的解释上。我们无法像自然科学的实验环境那样,借助严密的实验设计来证明会计对企业成功运营的具体作用与贡献,但可以从所有企业都一定设有会计部门这一事实,推断出会计对企业生存是不可或缺的。很显然,如果将会计仅仅定位于一种事后反映报告主体的经济活动,将不足以解释为什么所有组织――甚至包括佛教寺庙――都设有会计。

如果将经济学达尔文主义所应用的范围再扩大一点,用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那么,同样可以观察到人类社会的竞争与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适者生存”的思想。比如,教师这个职业能够生存,因为它符合人类发展的需要:人类在幼年、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习; 教师的存在,能够极大地降低人类社会学习的成本。而某些特定内容(如长期盛行于计划经济环境下的国民经济计划专业或早期的无线电专业), 因为我国经济环境在过去二十年的飞速发展,使得这些类型的专业不能适应环境的要求,从而被逐渐淘汰(如国民经济计划专业)或取代(如电子信息工程取代了无线电专业)。

基于社会学的达尔文思想,给会计研究提出的问题是:在人类社会初期,人类生存条件恶劣、物资极度短缺。早期人类的任何多余“动作”(包括所谓今天界定的白领职业),都有可能会导致小到个人、大到群体的毁灭。为什么早期人类要“刻木”、“结绳”,并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文字与数字?文字和数字对早期人类的作用,究竟在哪儿?它们与会计的关系又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有待学者进一步的研究。

三、会计的价值:再认识

基于社会演进的达尔文思想,需要关注两个角度的问题:一方面,仅仅从事后反映经济活动的真实性,不能合理地解释为什么会计存在于这个社会一切组织当中,甚至包括家庭;另一方面,人类社会早期发明文字和数字的举动无法解释。

会计的价值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每个组织都有会计存在?对那些非盈利组织而言,会计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既然会计存在于所有组织当中(小到家庭,大到国家乃至虚拟的联合国,除盈利性企业外,还包括非盈利的机构,甚至上海红十字会因为一张超额发票,都引起社会对该组织的非议),那么,可以推测认为,会计在人类社会初期就已经存在了。问题是:在人类社会初期,物资匮乏,每个人都面临生存压力,会计的生存空间又何在?

笔者的猜测是:会计是人类发明的、服务于信任的低成本工具。基本逻辑思路是:

――人类社会之初,生产能力极度低下;每个人都要竭尽全力,以求生存。

――早期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恶劣环境,迫使人们必须要“抱团取暖”,以共同抵御来自自然界的威胁。

――人们在相互交往中逐渐发现, 人类彼此都是自利的经济人,都在设法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或者,争取最大的自我生存机会与空间,在此过程中可能会损害到别人的利益;由此,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就成为群居的人所必须面对、且要设法解决的问题。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即可发现人类社会在不断找寻信任的方式,包括通过通婚、交换人质、财产抵押等方式来强化信任。尽管战争充斥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但追逐财富、关注财产的公平分配,仍然是人类社会所面对的主要问题。为了解决经济层面的信任,就需要一种经济上有效的方法,这种经济上有效,既包括成本―效益对比有效(即该方法付诸使用所产生的效益,应当要高过这一方法本身的成本),也包括方法的适用性是否广,是否能满足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不同地区组织的需要。

――如果将视野再稍稍收窄,仅仅关注人类历史中的经济交往。由于每个人在一定意义上都是经济动物,都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因此,如何在经济层面信任他人,也取信于人,是人类社会初期必须要设法解决的问题。

――由于缺乏充足的历史资料,也缺乏对人类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环境下的生存方式选择的具体体验与体会,我们无法具体考证早期人类社会究竟发明了多少种方法来解决信任问题。但可以想象、同时历史资料也表明,人类社会早期创设了多种方法,试图来解决信任问题,如用人(婚姻、血缘关系等)、用物、用组织内部牵制等。当然,会计一定是其中之一,并且是较早出现的方法。很多历史资料表明,在人类社会初期生产能力极度低下、社会供给严重匮乏的情况下,人们发明文字、数字等现代文明赖以存在的基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记录当时有限且宝贵的财产,从而达到人与人相互信任的目的。比如,史学家认为,早期两河流域发明文字,不是为了向后人彰显统治者的“丰功伟绩”,而是一种会计解决方案,用来记录神庙中的各项财产。

――任何一种方法,都存在效益与成本对比。那些最终能够经受生存检验、得以存活下来的方法,应当是成本效益比占优的方法。我们无法清楚、明确地给出每种方法的成本、效益情况,但从事后的生存状态可以推测:会计几乎存在于每一个组织中,这就是一个直接的证据,表明会计作为一种信任机制,不仅成本效益比占优,且适应性广,能够适应不同规模、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企业的需求。

将会计的价值定位在低成本信任机制角度,可以较好地解释为什么会计存在于一切单位或组织之中,同时,也可以用来解释社会经济发展与会计方法变更。基于科斯的交易成本思想,以及达尔文经济学进化论,可以发现,包括信任成本在内的交易成本,是企业竞争与优胜劣汰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某个组织或企业采用了成本更低的信任方法,就能够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存活、发展并壮大起来。这可以用来说明:为什么世界500强,都是从家族企业起步的(不包括中石油、中石化等中国的国有企业);为什么所有企业都一定要设立会计岗位。除了会计职业产生与演化外,会计方法的演变,也能够得到更好的解释。早期人类社会的经济交往非常简单,人类社会早期“刻木记事”与“结绳记事”等行为,作为一种辅助记忆的方法,可以帮助当时的人们记忆并提高信任度;随着经济活动愈加复杂,人们就需要相对更加复杂的方法如复式簿记等,来帮助更好地对经济往来进行分类;当企业内部的会计岗位不能满足社会的信任需求、社会经济交往会受到可能的负面约束之后,人们又发明了审计职业,试图借助一种独立性,来提高会计系统的信任功能。如,关于公允价值的研究和讨论,就不应该仅仅限于技术方法是否可行或应当采用,而要从该方法所能够影响的各利益主体及其利益关系来讨论。实际上,会计本身就充满了估计与判断,公允价值的应用本身所包含的估计、判断成份,并不是其能否采用的主要因素。

四、会计研究的边界

现代科学研究的一个特征是学科分类越来越细致。在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诞生之后,又衍生出多个二级学科如金融、财政、统计等。学科越来越细,学科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多。会计学科从早期主要是数学著作的一部分(如帕乔利的《算术、几何、比与比例集成》、斯蒂文的《数学惯例法》),逐渐独立出来,成为大学里一个专门学科;随着会计从业人数不断增加,会计学科的从业人口也在不断膨胀。但会计学科无论在研究上,还是教学上,以及会计毕业生未来工作取向上,有形或无形地都存在一个默认的边界。依照笔者的理解,从研究角度看,会计学科的界限至少应当有以下两个不同的判定标志。

一是研究内容。区别一个学科与另一个学科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内容。会计学科的传统内容应当是与财务报表直接或间接相关的,超出这个内容,就有可能被怀疑是会计之外的东西了。如早期实证会计兴起之初,就有学者认为,财务数据影响人的行为,不应该是会计的研究范畴(Christensen, 1983);到现在,很多会计学博士生的研究话题,若在传统的会计研究范式中,仍然不被认可是会计的一部分,如公司治理、政治关系、大股东性质、估价波动等话题。

二是研究方法。按照 Kuhn 的科学革命理论的描述,任何一个常态科学,都有既定的研究范式和相应的研究方法;一个新的研究范式的提出或一个新的研究方法的产生,初期都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 这时,一些新的课题也就不可能被认可是会计的内容。

按照这种讨论,目前大学里的很多会计学博士论文,都经常面临是否存在“跨界”的疑问;同样,在一些新兴的学术刊物上所刊发的论文,也有跨界的嫌疑。如Ball and Brown (1968) 研究会计信息的市场反应,就被美国会计学会会刊 The Accounting Review退稿,认为这不是会计的范畴;当时的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在刊登这篇论文以及其他一系列被当时主流会计学刊不认可的论文之后,从中脱颖而出,逐渐成为美国非常重要的会计学术刊物;讨论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的关系以及资本市场能否有效识别会计信息质量等话题,也成为当时会计学界的主流话题。会计学科的边界扩大了。

在美国三大刊物中,第三本学术刊物是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这本刊物同样也扩大了会计学科的边界。

五、拓展会计边界,打造会计帝国

当年经济学理论发展相对成熟后,出现了“经济学帝国主义”的说法。按照张五常的介绍,早期萨缪尔森曾经说过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皇后;1955年,加里・贝克尔在芝加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其学位论文《种族歧视的经济分析》,被认为是经济学“攻城掠地”的标志;此后,经济分析方法广泛用于包括政治学、社会学、法律等领域。Journal of Law and Ecnomics 于1958年创立;1960年,Coase 的 “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公开发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法律的架构,让经济学成为现代法学的基础之一。

总体而言,经济学“攻城掠地”、打造经济学帝国的方式主要包括:研究人的行为并提出若干关于人的行为的假设,它们可以用于几乎一切社会科学,因为,社会科学最终都是关于人的科学,都无法回避经济人等理论;采用可验证的研究范式,使得研究过程能够更加规范、科学,社会科学的争论也更集中。

过去的四十年,会计学研究深受“经济学帝国主义”影响,包括研究方法、研究话题、理论的应用等,无不体现了经济学的影响。但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会计学很早就是输出者,会计学的基本理念早就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研究了。

不难知道,会计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就是“收入-成本=利润”;这种成本效益分析, 几乎贯穿着人类所有活动的始终。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行为、决策选择,主要考虑因素之一就是成本效益对比。著名的科斯定理,其核心概念就是成本。只不过,科斯把成本概念应用到市场分析,提出了交易成本的概念,并成为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假如当年科斯选择执教于芝加哥大学会计系,那么,我们会不会认为科斯的相关理论就是会计领域的话题?

除了上述这种成本效益分析思路可以广泛应用于所有社会科学领域外,本文所说的会计帝国主义,还与会计的核心价值有关。按照上文的讨论,会计是一种低成本的信任工具,旨在用于解决人类社会的信任问题。很显然,信任问题也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全过程。人们之所以制定法律、建立各种规章制度,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与信任成本有关;微观层面,企业竞争在相当程度上就是交易成本的竞争;交易成本可以进一步分解为信息搜寻成本与信任成本。一方面,在网络日趋发达的现代社会,信息搜寻成本会逐步降低; 同时,由于社会流动性加剧、频率加快,导致信任成本渐趋提高,信任成本在交易成本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可以说,以信任成本为主的交易成本,将是微观层面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如果这种分析能够成立,那么,可以认为:会计必将成为未来微观层面的核心话题。

按照本文的逻辑,会计的产生与人类寻找有效的信任工具有关,那么,可以进而将人类社会的发展或变迁与会计联系起来,讨论会计在人类社会变迁中的角色与作用。是否可以大胆地假设:在远古人类族群社会,若给定其他条件相同,在导致少数几个族群更加发达、另外一些族群相对衰落的原因中,会计方法应当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样,会计学与人类学相结合,就会出现一个诸如会计人类学的研究话题。

思辨能够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一些方向性变革,但把这种设想落到实处、让其成为科学研究,而不是诡辩与空谈,还需要真正的科学研究。凡是科学研究,应当关注现象、方向、研究设计的严谨性与可重复性等。这才是会计帝国建设者们下一步应当要付诸行动的方向。

[本文系厦门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00221095)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郭道扬:《会计史研究:历史・现时・未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2]索科洛夫(前苏联)著、陈亚民等译:《会计发展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年版。

[3]张五常:《经济学帝国主义》,2005年3月3日,转引自blog. sina. com. cn/s/blog_47841af7010003bf. html~type=v5_one&

label=rela_next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