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调发展理论范文
时间:2024-01-24 17:46: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协调发展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早在1991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就开始了“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课题研究。刘再兴(1993)指出,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区域差距过分拉大、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协调区域关系、改善生产力布局,将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主旋律。但是关于协调发展的具体内涵和实施重点,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魏后凯(1995)提出了适度倾斜和协调发展相结合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即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国家可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产业实行适度的倾斜政策,但是必须以保持地区间和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为前提。而曾坤生(2000)则结合现代协同理论,提出了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的观点,强调适度重点倾斜与全面协调发展相结合。李晓西(2000)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意味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之前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转变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而协调发展的协调不是等同,也不是平均,协调承认差别,但要求缩小差距,要求配合,区域经济在协调发展若干年后将可能进入均衡发展的阶段。
2. 关于区域协调发展内涵的研究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地区所课题组(2003)认为,区域经济协调是一个综合性、组合式的概念,其基本内涵由五个部分构成:一是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特殊功能都能得到科学、有效的发挥,形成体现因地制宜、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特色区域经济;二是各地区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能够实现畅通和便利化,形成建立在公正公开公平竞争秩序基础上的全国统一市场;三是各地区城乡居民可支配购买力及享受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人均差距能够限定在合理范围之内,形成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的空间发展格局;四是各地区之间在市场经济导向下的经济技术合作能够实现全方位、宽领域和新水平的目标,形成各区域、各民族之间全面团结和互助合作的新型区域经济关系;五是各地区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能够实现统筹规划和互动协调,各区域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实现协调、和谐的发展模式。杨保军(2004)辨析了协调的概念,解读了协调的三个含义,即协作、调解与和谐,其中本质的含义是协作,并据此推论出区域协调发展在理论上的可能性。他把区域协调发展理解为四个方面:一是遵循区域与城市成长发展的规律;二是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和要求;三是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从自然整合走向制度安排;四是通过良性竞争实践科学发展观。
3. 关于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标准的研究
篇2
[关键词]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系统科学;湘西地区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4)01—0136—06
一、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区域发展差异是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普遍面临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国外研究形成了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如临界最小努力理论、大推进理论和平衡增长理论等)和非均衡发展理论(如循环累积因果论、增长极理论和倒“u”型理论等)两大流派;而国内研究主要围绕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界定、发展机制、评价体系、政策措施等展开。区域协调发展既不同于均衡发展,也不同于非均衡发展,而是二者结合的、动态协调的区域发展战略(陈秀山,2006),范恒山(2011)从比较优势、区际互动等方面阐释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区域协调发展涉及方方面面,研究者纷纷从系统论的视角探讨其作用机制,如覃成林(2011)、刘志彪(2012);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模式、聚类分析法、熵值法等建立评价体系,如覃成林(2011)、孙倩(2012),且评价焦点侧重于“度”的判断。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带有强烈的应用取向,研究者纷纷提出相应对策建议,诸如加强经济协调(韩兆洲,2012)、深化区域合作(张红梅,2010)、强化政府职能(杨晓,2011)、利益补偿(吴冠岑,2009)、文化认同(李宜强,2011)。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2012)曾在《求是》杂志撰文系统阐述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
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是我国经济发展道路上的主要问题之一。到2020年要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就必须进一步“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因此,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成为新阶段扶贫攻坚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主战场。2011年11月国务院在湘西自治州启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这给连片特困地区尤其是湘西地区加快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湘西地区(包括邵阳市、张家界市、怀化市、湘西自治州以及永州市的江华县、江永县,共39个县市区)占据了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共71个县市区)的大半壁江山。湖南省早在2003年就开始实施湘西地区开发战略,但由于历史原因和资源禀赋等影响,至今尚未能形成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区域内恶性竞争大于协同,区域系统有序发展乏力。实践发展需要理论指导。纵观现有研究,对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尚属空白。因此,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选择湘西地区这一连片特困地区的典型,运用系统科学理论,深入探讨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和新对策,“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为全国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政策参考,对湖南乃至全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于系统科学的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根据系统科学的观点,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就是在开放的环境中由邵阳市、湘西州、怀化市、张家界市四个空间子系统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复杂系统,通过经济、社会、生态功能子系统之间的竞争与协同,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过程。
(一)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熵减机制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孤立系不能自发地从无序转变为有序结构,在开放的非平衡耗散状态下,在存在负熵流的情况下,有可能出现耗散的有序化结构——耗散结构。熵是描述体系混乱度的函数,是系统内部无序结构的总量,熵值越大,系统就越无序。在开放的条件下,系统熵s的改变dS包括系统与外界的熵流dos和系统内的熵产生diS,即dS=d.S+diS。熵产生是系统内部的不可逆过程所引起,故diS≥0。只要des+dis
1.湘西地区内部相互开放,实现区域一体化。湘西地区协调发展,必须首先在湘西地区四市州实现相互开放,促进生产要素区域内自由流动,形成区域一体化格局。首先,应该加强市州协作,引导劳动力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有序流动,实现湘西地区劳动力要素流动一体化。其次,必须加快开放资本市场,形成统一的区域金融市场体系,使本地区的资金余缺能在区域范围内调配,实现湘西地区金融流动一体化。最后,湘西地区必须加快发展技术市场,“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推动区域技术流动一体化。
2.湘西地区对外全方位开放,积极参与全球化。湘西地区协调发展必须全方位对外开放,面向全球范围引进来走出去,“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从而持续增加系统的负熵值,形成耗散结构。首先,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开放。继续巩固矿产品出口市场,加大特色农产品、饮料酒类出口力度,积极开拓新兴出口市场;积极进口本地区急需的稀缺资源,尤其是锰矿精深加工技术设备。其次,加强国内开放和合作。应抢占先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吸引优势产业进入湘西地区;加大与周边5省市区(湘、桂、黔、渝、鄂)交界区中心城市的开放与协作力度,拓展湘西地区发展空间;加大与长株潭及湘中、湘东地区的合作与开发,使湘西地区有机融入全省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二)基于协同论的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驱动机制
协同论认为,虽然系统的属性互不相同,但各系统问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协同作用是系统结构有序的内在驱动力。任何复杂系统,通过外来能量的输入,或者物质的聚集态达到某种临界点,协同作用就会在子系统之间出现,在临界点使系统发生质变,产生协同效应,使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从混沌走向稳定。系统内的竞争使系统丧失整体性,子系统的个体特性得以保持,维持其状态;如果没有竞争,则子系统将最终趋于“平衡态”,子系统完全相同,系统就会“死亡”。系统内的协同使系统保持整体性,子系统集体性的状态得以保持,并加强这一趋势;如果没有协同,则系统的不稳定会加剧,最终系统就会崩溃。子系统之间的竞争与协同,推动并实现了系统的发展。湘西地区功能子系统的竞争与协同和空间子系统的竞争与协同,是推动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1.湘西地区功能子系统的竞争与协同
经济、社会、生态是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要素和功能结构维度,三者构成一个动态、开放、复杂的系统,经济、社会、生态功能子系统的竞争与协同构成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其协同表现为:经济发展为生态保护和社会进步提供物质保障和经费投入,社会进步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智力支持和制度保证,生态保护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良好环境和资源支撑。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强化三者的协同。其竞争表现为:经济过快发展,加剧资源过度开采和环境污染,导致生态恶化乃至崩溃,引发人口迁移和社会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会限制经济发展,影响人类活动开展和人的身心健康;社会发展不平衡会影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人口过度增长造成经济发展的就业压力和资源消费压力,社会保障投入牵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科技教育落后阻碍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三者竞争形成恶性循环,在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必须尽力避免。
经济、社会、生态之间的竞争与协同作用表明,三大功能子系统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既相互冲突又相互协调,其协同效应是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的决定因素。湘西地区经济、社会、生态三大功能子系统相互协同使区域系统保持整体性,并不断加强这一趋势,最终实现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湘西地区作为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始终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中之重。发展经济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进步的前提条件,是保护环境、促进生态建设的坚强保障。社会功能子系统是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完善的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是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保证。生态功能子系统是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生态功能子系统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经济社会发展要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作为整体限制开发区,湘西地区必须坚持生态优先、预防为主,切实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增强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生态容量,保持湘西地区的生态优势。
2.湘西地区空间子系统之间的竞争与协同
湘西地区4市州地域相连,一脉相承,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同生共荣,这四大空间子系统构成了湘西地区的整体。空间子系统的竞争与协同,呈现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布局。
湘西地区4市州行政地位相当,中心城市缺失,行政地位的对峙造成畸形的区域壁垒,导致无序竞争;经济发展的政绩渴求往往带来产业政策的求大求全,导致产业结构趋同。4市州在资源、项目、投资等方面过度竞争、恶性竞争、重复投资,造成整个区域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同时,区域内部竞争使资源、要素向更具发展效益的地区集聚,形成区域发展“增长极”,产生极化效应。邵阳、怀化经济基础相对较好,区位优势相对明显,工业化水平相对较高,在湘西地区相对容易成为“增长极”。
湘西地区4市州之间协同主要体现为4市州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发展要素等方面的协调与合作。产业发展方面,以张家界为龙头,邵阳莨山、湘西凤凰为中心的湘西地区生态文化旅游圈正在形成。基础设施方面,机场、高速公路、铁路建设等的合作不断深化,邵怀、常张等6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吉怀、张花等12条在建高速公路全面推进。要素方面,人才、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不断增加。区域内部的协同,使发展较快地区产生辐射与带动作用,形成扩散效应,极化效应逐渐减弱。
3.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序参量
哈肯在协同论中阐述了序参量概念,用以描述系统的有序化程度。序参量为零时系统处于无序状态,到达临界点时序参量最大,系统出现宏观有序的结构。当系统处于耗散结构,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竞争与协同产生序参量,序参量决定和主导系统的演化方向、最终结构和有序化程度。区域市场体系、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发展方式、生态环境等要素,不仅是各子系统竞争和协同的结果,而且主导和控制区域发展进程,决定着区域发展的方向和结果,作为区域系统发展演化的主导因素,这些要素就是区域协调发展系统的序参量。通过对这些序参量发展的控制,就可以实现区域协调有序发展。为此,湘西地区区域市场发展必须由条块分割的地区垄断、行业垄断模式向一体化的区域市场体系转变,实现在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下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布局必须由区域内关联产业割裂发展向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方向转变,建立区域特色产业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必须由各自建设、各自负责向基础设施区域网络体系转变,加快区域资源整合;区域发展方式必须由粗放式增长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三)基于超循环理论的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演化机制
按照超循环理论,循环包括由低到高的反应循环、催化循环和超循环三个等级,反应循环的个体组成一个子系统,子系统催化循环组成一个复杂的子系统;复杂的子系统超循环,超循环基础上再超循环,不断发展演化,使得系统的结构层级不断加大,系统的复杂性、组织性和有序性不断深化。区域协调发展,作为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要素与要素之间、由要素所组成的子系统之间、子空间之间都会发生相互作用。在这些作用的过程中,有些要素自身的性质不会发生改变,却可以诱导其他要素改变,包括改变其发展方向、发展速度等,从而引发更多的反应,这些要素可称之为区域协调发展的催化剂。子系统内部各种要素之间发生的竞争和协同,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其相互作用的方向、速度、力度等发生变化,进而生成新的要素,即为发生反应循环,这些反应循环的循环形成催化循环,催化循环的循环形成超循环,由此,不断演化发展。而整个区域系统也正是在这样的不断循环过程中走向协调有序。因此,超循环是区域系统向协调发展方向演化的内部实现途径。
1.区域协调发展的反应循环。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生态子系统都存在反应循环。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企业获取要素、生产产品、供应社会的过程就是一个反应循环,在这一循环过程中,企业必须实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于是,经济子系统反应循环提出集约型发展要求,生态子系统反应循环提出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子系统反应循环产生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法律、政策、制度。
2.区域协调发展的催化循环。子系统反应循环提出的各种要求,就是催化循环的催化剂。经济、社会、生态子系统之间在这些催化剂的作用下催化循环,又产生了消费者的有机偏好、贸易的绿色壁垒等催化剂,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保。
3.区域协调发展的超循环。首先,湘西各县市在产业发展、经济市场、社会治理、基础设施等方面分别形成各自的循环体系,每一个循环单元既有效进行自循环,也对其他单元的循环产生作用。各县市的循环体系超循环,形成各市州的循环体系。在此基础上,湘西地区通过市州循环体系、城乡循环体系、区域市场循环体系、基础设施循环体系、社会治理循环体系等形成多维循环和超循环体系,使区域走向更有序的协调发展。
三、系统科学视角下推进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构建区域市场协调发展模式——区域一体化市场体系
区域市场一体化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湘西地区必须“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打破条块分割,破除地方保护主义,“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努力构建一体化的湘西地区区域市场体系,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1.实施一体化市场规则。推进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协调制定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的政策规则,消除行政区域性市场壁垒。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编制湘西地区市场发展总体规划,实施统一的就业社保、技术研发、商贸财税、物价工商、招商引资等政策,按湘西地区整体产业规划推进产业布局。
2.建立一体化要素市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建设统一的要素和商品市场,完善各类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形成湘西地区市场共同体。建立湘西地区技术交易市场,促进各类产业和创新技术在各县市自由转移。建立湘西地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劳动力在县市、城乡合理流动。深化金融改革,积极促成设立湘西地区共同开发基金或湘西地区开发银行,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3.培育区域性市场流通体系。重点建设以消费品配送服务为重点的边贸物流体系、以果蔬茶为特色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以中药材交易为特色的医药物流体系、以矿产品精深加工配送为核心的工业物流体系、以服务“三农”为重点的邮政物流体系,形成以怀化市、邵阳市为区域性综合物流中心,以张家界市、湘西州为市级物流节点,多层次、高效便捷的湘西地区边贸物流网络。
4.着力构建农村现代市场体系。农村市场发展滞后,严重制约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要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等民心工程,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步伐。建设好消费品市场,形成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为代表的现代流通方式和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现代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好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建设以乡村两级网络为基础,以农资交易市场为平台,以大型农资企业为重点,以区域性连锁配送中心为骨干的农资流通体系。
(二)构建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模式——区域特色产业体系
湘西地区经济总量规模小,工业化与城市化程度低,实现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必须调整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加快构建以生态文化旅游、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生物医药、矿产品精深加工四大主导产业为主要内容的区域特色产业体系,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1.拓展升级旅游业,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圈。湘西地区优势、希望和潜力在旅游业。应该充分发挥湘西地区自然生态、民俗文化两大资源优势,全力打造“一个龙头、二个中心、五个支撑城市、一条廊道、四条精品带、六大功能区”,将湘西地区建设成为中外驰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组建湘西地区旅游开发集团公司,有机整合湘西地区现有旅游资源,积极开发潜在旅游资源,连点成线,形成板块,集聚发展,整体营销,多层面开发完善特色旅游产品,全方位延展旅游产业链,打造旅游规模效应。
2.加快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打造现代农业。湘西地区动植物资源丰富,极具开发潜力,必须充分利用国家支持中部地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优惠政策,加强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和标准化种植。加快建立黄花菜、柑橘等优势农产品出口基地,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在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提高农业的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品牌化程度。
3.集中力量发展生物医药业,打造现代中药产业基地。湘西地区拥有优越的中药材种植条件、丰富的中草药资源、悠久的民族医药文化、庞大的消费市场等医药业发展的巨大优势。进一步发展湘西地区丰富的中草药种植资源,加快建设中药材市场、生物医药技术服务中心、中药材种植加工基地,着力打造从中药材种植、中药材市场交易到饮片加工、中药提取物、中成药制造的中药产业链。重点培育湖南西部中药谷、邵阳宝庆工业园两大园区,发挥其在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发展方面的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4.改造提升矿产品精深加工,打造全国性矿产品精深加工基地。作为湖南主矿产区,湘西地区矿产资源得天独厚。必须着力改造提升矿产资源产业,大力推进锰、铅、锌、钒资源开发整合,规模开采、集约经营,升级技术结构,调整矿产品结构,实现低档产品向中高档产品,单一产品向配套产品,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高耗能产品向低耗能产品的转化,实现矿产资源合理利用和优化利用。
(三)构建区域基础设施协调建设模式——基础设施区域网络体系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对滞后和相互封闭,严重制约了湘西地区区域协调发展。建立发达、完善的基础设施区域网络体系是湘西地区协调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1.交通设施及交通管理一体化。统一规划建设湘西地区道路系统,形成道路网络一体化;合理规划建设综合交通客运枢纽,实现公共交通一体化;推行公共交通设施一卡通服务,实现公交设施一体化;统筹考虑交通枢纽与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实现交通枢纽与物流园区一体化;共享交通管理资源信息,开展交通管理远程识别、认证,实现交通管理一体化。
2.能源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统一能源规划,综合考虑经济、能源、环境的综合效益,构建一体化的城市能源开发与基础实施建设体系。重点加强湘西州500千伏变电站和湘西州至牌楼、宝庆电厂至长阳铺等500千伏线路建设工程,加强城步、吉首、永定、溆浦等220千伏输配电工程建设,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和建设。建设覆盖整个湘西地区的管道天然气网络。
3.信息共享与通信基础设施一体化。以电话同网同费为基础,建设湘西地区一体化的通讯网络。大力推进湘西地区宽带综合业务网建设,形成湘西地区统一的同城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城际城乡互联互通、同网同号同费。加快湘西地区政府部门的办公自动化建设进度,建立湘西地区社会保障信息化服务体系;建立劳动力资源数据库,为湘西地区人民提供就业服务;开展农村网络远程教育,全面提供劳动力素质。积极推进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重点建设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
(四)构建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模式——生态文明建设战略
区域协调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功能子系统的协调发展,缩小空间子系统的发展差距,逐步实现不同空间子系统的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而生态环境直接决定着人民的生活质量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恶化将直接降低国民幸福指数。因此,在湘西地区协调发展过程中必须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建立覆盖整个湘西地区的生态网络和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现湘西地区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
1.切实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湘西地区山峦密布、生态环境脆弱,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引入以生态文明为主导的综合统计指标体系,“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将生态保护与领导责任、政绩考核挂钩,“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加快形成节约型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篇3
摘要: 建国以来的不同时期我国实施了差异化的区域推进战略,从总体上看,是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的模式逐步推进的,这些区域推进战略在东部沿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在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即使在东部沿海区域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增长,但是仍然存在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不协调发展的问题,在中西部这一点更加明显。本文正是基于此,对区域协同发展的思想做了整理,以图在此基础上更好的分析我国的区域协同发展状况。
关键词: 区域协同;影响因素;机制;测度
0引言
对于区域协同发展的研究,国内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的。分别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含义;区域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区域协同发展的评价;区域协同发展的机制;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
1区域协同发展的含义
从现有的区域协同发展的研究看,学者们大多数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认为是区域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开放,共同发展,且区域之间差距缩小并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如蒋清海(1995)认为区域协同发展是在各区域对内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各区域间所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并且形成决定这种状态和过程的内在稳定的运行机制;①覃成林(1996)认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②徐现祥、舒元(2005)认为,省区协调发展的实质无非是使落后省区能追赶上发达省区,即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区域协调发展属于趋同的研究范畴。③这种观点实质上将区域协同发展理解为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区域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等诸因素的协调发展。如曾坤生(2000)认为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包括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空间系统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的动态协调、区域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协调;④陈耀(2006)从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角度认为,区域协调发展重点是实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使居住在不同区域的人民都能享受到大致相同的公共服务,分享国家快速发展带来的成果和实惠⑤。
2区域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
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影响区域协同发展的因素不同,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因素;另一类是新因素。传统因素主要包括资金因素、人力资本因素、区位因素、文化和历史因素等。如赖明勇、包群(2002)认为资金因素尤其是FDI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并且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区域协调发展影响最大;⑥李亚玲、汪戎(2006)与李忠强等(2005)认为地区间人力资本的差距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因;⑦⑧陈国阶(1997)通过对世界历史发展的研究发现区位对感受现代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差异是导致发展差距的根源;⑨李燕茹和胡兆良等通过研究中国历史战场的地域分布来探讨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发现战场的分布规律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古战场北方的黄淮海平原为现在的经济洼地。⑩
随着经济社会国际化的发展,信息、科技、生态环境等在我国区域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王铮(2006)认为信息化促进了东部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西部地区工业基础相对优越的省区经济增长作用突出,对中部地区经济提出了严重的挑战;{11}吴传清、刘方池(2003)与孟令国(2004)认为科技创新已成为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因此充分利用新技术革命所创造的各种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经济长远发展;{12}{13}赵景柱等(1999)认为生态环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则地区经济发展就会受阻。{14}
陆大道(2003)认为在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的两类因素中,传统因素的影响力度正在下降;信息、科技、生态环境等新因素通过传统因素而发挥作用。{15}
3区域协同发展的评价
区域协同发展的评价更多的学者是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来进行的,即通过指标测定区域内的经济、环境、人口、资源和社会间的协调度。如毛汉英(1991),张晓东(2003)、张佰瑞(2007)等人分别基于县域、省域及全国空间尺度对经济中社会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作了研究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度进行了研究;{16}{17}{18}{19}李雪铭(2005)、余娟(2005)、李孝坤(2005)等分别以大连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广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重庆大都市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20}{21}{22}除此之外,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2003)的研究结果表明,评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涉及三个基本指标体系:一是反映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的协调程度;二是反映人均可享有基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协调程度;三是反映地区发展保障条件方面的协调程度。上述区域协同发展的评价研究内容各不相同,反映了对于协同的内涵的理解、影响因素及实现途径理解各不相同。从总体上说,现有的研究对于传统的资金及人力资本因素研究较多,而对于文化历史等新因素研究较少;且没有将协同程度与发展度有效的结合起来,所以得出的仅仅是孤立的区域经济协同的计算结果,而不能得出区域协同是否能促进全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整体协同是否能促进区域的发展的结论。
4区域协同发展的机制
区域协同发展的机制的实现主要依靠市场、政府和企业三类经济主体,这一点在学术界有比较普遍的共识,但是怎样利用这三类经济主体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却存在不同意见。
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更多的强调市场在区域协同发展中的作用。如樊明(2006)认为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制度才是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而中央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转移支付方面对某地区的倾斜以及地方政府设法多从中央政府得到这些方面的支持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表现。{23}
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重视政府在区域协作中的作用。如张庆杰等(2009)提出了完善我国区域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基本原则,并对我国区域管理体制机制调控对象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此提出了在国家层面、行政区层面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思路和重点。{24}
第三种观点认为,政府和市场在协同区域发展中处于相当的地位。周叔莲、魏后凯(1998)着重研究了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得出结论即政府可以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多种手段,全方位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25}刘普等(2009)以外部性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区域关联效应模型,并论证了区域关联效应具有乘数关系,在此理论前提下探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合作和区域补偿政策这两种区域协调机制的运行机理和实际运用;{26}周绍杰等(2010)认为应该通过完善市场体制、促进跨区治理以及优化协调三个区域协同实现体制达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区域均衡发展的目标,这就要改变当前以经济增长为主的晋升考核制度、鼓励区域经济合作、完善发展规划体制以及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27}覃成林(2011)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由市场机制、空间组织机制、合作机制、援助机制和治理机制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关系,每个机制既独立地产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同时又通过相互联系而产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合力。{28}
最后一种观点认为,市场、企业与政府三方面的作用均不可忽视。如田扬戈(2000)认为,区域经济的三种协调机制即市场、企业与政府任何一种都不可能独立完成区域经济的协调任务,必须实现三种机制之间的合理分工。市场机制是起基础性作用的协调机制;企业机制是在市场交易成本过高时对市场机制的一种替代机制;政府协调机制则更多地侧重于保障上述两种机制的正常运作和克服市场失灵。只有协调好三种机制的关系,充分发挥这三种协调机制的作用,才能保证区域经济系统的正常运作。{29}
5区域协同发展战略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研究具有强烈的应用型,故对于战略的研究在整体区域协同研究中占据了主要内容。而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总结:
第一:要素和商品市场化。区域之间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自由贸易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陈栋生(2004)认为通过跨区域人才、资金、劳动力以及技术流动,区际商品与服务贸易以及产业区际转移实现区域市场的一体化是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30}胡鞍钢(2004)认为只有促进各种要素自由流动,发展区域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各地区才能从全国性、区域性市场获得更大的规模效益;{31}徐现祥、李郇(2005)通过对长三角的研究得出结论,市场分割对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阻碍作用降低了近50%。因此打破省际边界,实现跨省区协调往来成为区域市场一体化的主要目标。{32}
第二:区域产业协调发展。陈彦旭(2008)认为,区域协同发展最核心的内容是区域间产业的协同发展,而区域间产业的协同发展包括了区域产业的合理分工和协作,该研究运用古诺模型从纵向产业合作和横向产业合作两种形式分析了合作的效应,并得出结论只有加强对于引进技术的吸收才能更好的使得区域间产业协同发展。{33}吕政(2004)认为生产集中化趋势与区域协同发展之间存在着矛盾,生产要素的集中化——产业集群的出现——生产要素地区配置不平衡性——区域不协同发展。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开辟新的产业领域,发展具有本地区比较优势和特色的产业和产品。{34}周肇光(2007)认为根据产业经济和技术结构变化和发展来选择区域主导产业,适时调整外商投资产业发展政策,处理好外资产业与民族区域产业关系等才能落实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整体战略,才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35}
第三:区域空间结构优化。陈栋生(2005)将我国的区域经济格局概括为“三大阶梯,四大板块,三驾马车,三类病灶”,主张在大范围的“区域政策覆盖区”的基础上,划分“政策点击区”,有针对性地解决区域问题。{36}赵改栋、赵花兰(2002)认为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两类结构,且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两种结构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影响着区域的经济增长。{37}周民良(2000)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因为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尤其是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市场发育和成熟程度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南方经济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北方,为了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各地区的协调发展,政府应该通过适当的区域政策,更主要借助于市场的力量,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38}
第四:制度和政策措施。主要观点有政府应该实施区域政策与产业政策、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件和和社会保障措施,为市场运行创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徐国弟等(1994)认为区域政策和产业政策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保证完成、落实国家生产力布局任务的政策手段,二者各有所长、相辅相成、不可偏废。{39}刘英奎等(1997)认为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规范的产业政策,在全国形成合理的产业地区分工结构,各地区分工协作,互相促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要素在国内自由流动,各地区要素禀赋逐渐变化,区域经济差距将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将最终实现协调发展。{40}
注释:
①蒋清海.区域经济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财经问题研究,1995,(6).
②覃成林.论区域经济关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纵横,1996,(1).
③徐现祥,舒元.协调发展:一个新的分析框架.管理世界,2005,(2).
④曾坤生.论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中国软科学,2000,(4).
⑤陈耀.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3).
⑥赖明勇,包群.开放经济中我国政府政策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02,(1).
⑦李亚玲,汪戎.人力资本分布结构与区域经济差距—一项基于中国各地区人力资本基尼系数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6,(12).
⑧李忠强,黄治华,高余宁.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不平等与地区经济增长:一个实证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5,(S1).
⑨陈国阶.我国东中西部发展差异原因分析.地理科学,1997,(1).
⑩李燕茹,胡兆量.中国历史战场地域分布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人文地理,2001,(6).
{11}王铮.信息化与省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
{12}吴传清,刘方池.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4).
{13}孟令国.信息技术革命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机遇.经济问题探索,2004,(5).
{14}赵景柱等.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15}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与新格局.地理研究,2003,(3).
{16}毛汉英.县域经济和社会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地理学报,1991,(4).
{17}张晓东,池天河.90年代中国省级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分析.地理研究,2002,(4).
{18}张晓东.中国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预测分析.资源科学,2003,(2).
{19}张佰瑞.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度的评价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07,(9).
{20}李雪铭,李婉娜.1990年以来大连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分析.经济地理,2005,(3).
{21}余娟,吴玉鸣.广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估与分析.改革与战略,2007,(4).
{22}李孝坤.重庆大都市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探析.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2).
{23}樊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均衡发展问题研究.经济经纬,2006,(2).
{24}张庆杰,申兵,汪阳红,袁朱,贾若祥,欧阳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管理体制及机制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09,(7).
{25}周叔莲,魏后凯.论政府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特区理论与实践,1998,(12).
{26}刘普,李雪松.外部性、区域关联效应与区域协调机制.经济学动态,2009,(3).
{27}周绍杰,王有强,殷存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功能界定与机制分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28}覃成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研究.经济学家,2011,(4).
{29}田扬戈.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党政干部论坛,2000,(2).
{30}陈栋生.东中西协力联动 推进西部大开发.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4).
{31}胡鞍钢.中国走向区域协调发展.决策与信息,2004,(12).
{32}徐现祥,李郇.市场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研究,2005,(12).
{33}陈彦旭.古诺模型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中的应用.经济论坛,2008,(8).
{34}吕政.对“十一五”时期我国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中国工业经济,2004,(11).
{35}周肇光.如何构建创新型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政策互动机制.当代经济研究,2007,(6).
{36}陈栋生.协调发展区域经济是重大战略问题.当代经济,2006,(6).
{37}赵改栋,赵花兰.产业—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增长的结构因素.财经科学,2002,(2).
{38}周民良.经济重心、区域差距与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0,(2).
篇4
区域政策是欧洲国家推动一体化,实现“统一大欧洲”梦想最重要的政策之一,它的提出、发展与完善贯穿于欧洲国家从分裂隔阂到实现经济市场一体化及至准国家联盟化统一过程的每一个阶段。
欧盟区域政策的雏形,发端于1952年建立的欧洲煤钢联盟。在1958年签署的《罗马条约》中,进一步明确了联盟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在整个联盟内部促进经济活动的和谐发展”。
随着196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欧洲各国一体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面对一体化进程中伴随的日益严重的区域问题,各成员国开始酝酿和制定统一的区域政策,从缩小整个欧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角度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1972年,作为欧洲共同区域政策具体执行工具的欧洲区域发展基金(ERDF)的设立,标志着欧洲区域政策从单一的政策导向进入到政策鼓励与资金扶助相结合的实质性阶段。欧盟先后颁布并执行了2000―2006、2007―2013两个为期各七年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至此,欧盟区域发展政策走向了规范性发展的阶段。
欧盟区域政策具有几个特点:
(一)清晰的政策目标
欧盟自成立以来,一直将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提供平等发展机会、增强区域间的凝聚力作为区域政策的核心目标。围绕这个核心目标,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欧洲的区域政策又各有侧重。如上世纪50―70年代的区域政策目标强调以竞争为主,一方面要求国家应当对经济水平较低或就业严重不足地区给予适当援助;另一方面这种援助必须建立在不能影响公平竞争、不能与建立欧洲共同市场的目标相抵触的基础上。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则是以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为主。80年代中期以后的区域政策目标是强调经济和社会的聚合,增强各成员国、特别是新入盟成员国对欧盟的认同和归属感。虽然在不同时期,欧盟区域政策的侧重点不同,但就整个目标体系而言却是相对清晰而稳定的。
(二)准确的区域定位
欧盟区域政策的实施具有明确的政策边界,针对特定区域采取特殊的扶植政策。如在最早制定的区域政策中,即将需要援助的地区划分为四类“问题区域”,即一种或多种支柱产业长期处于衰退状态的地区;以农业为主和缺乏工业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的地区;工业和人口过于密集,超过土地或环境容纳能力,进一步扩展会造成严重的不经济和环境恶化的地区;处于两国或多个成员国边界的“边缘地区”。其后,又根据不同时期所确定的目标体系,对受援助区域的范围定义适时进行了调整,突出定量化、区别性。如欧盟明确将援助的资金主要集中于人均GDP低于欧洲平均水平75%的地区以及人均GDP低于欧洲平均水平90%的成员国。这种规范、标准、定量化的区域范围定位,既可以避免决策的随意性,也可以有效避免因划分标准模糊引起的各国家、各地区的盲目攀比。
(三)牢固的法律基础
早在1960年代,欧洲区域政策就通过欧共体成立条约中的相关内容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在该条约中明确指出:共同体的目标是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异、消除落后地区、岛屿及农村地区的落后状况。同时,还通过立法明确了对这些地区提供支持援助的组织机构、资金来源等。此外,很多欧洲国家也通过立法形式来保障区域政策的权威性。如德国在《联邦基本法》、《促进经济增长法》中都规定了国家有义务对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现象进行治理。英国也相继颁布《特别地区法》、《工业布局法》、《地方就业法》等涉及区域发展的法律法规,明确了国家在促进地区发展与振兴中的责任。
(四)完善的规划体系
欧盟将规划作为明确区域发展政策理念、安排重大项目工程、提供资金援助补贴的重要手段。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一套覆盖领域广、参与层次多,既具有扎实科学理论基础,又具备较好实践操作性的规划体系。首先,欧盟的规划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国土空间布局等多个领域,有效地将各领域发展的要求有效地整合到一个体系中。其次,欧盟各级规划的编制,是建立在广泛吸收各成员国、各地区、各城市意见基础上的,通过各利益主体间的博弈谈判使各方的诉求能够充分表达,权益能够受到充分保障。再次,欧盟规划始终注意到理论指导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一方面大量聘请各领域专家学者参与到规划的编制过程中来;另一方面,又通过评估不断修正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修改完善。
(五)充实的资金保障
为了应对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对某些欠发达地区、经济转型地区的伤害,欧盟试图通过金融、投资等手段来改善特定地区的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其主要政策工具经过多次调整,现阶段主要由结构基金、凝聚基金两大基金以及欧洲投资银行来构成。
结构基金作为欧盟区域政策的主要支撑工具,几年来其基金额度一直占欧盟总预算的三分之一左右。结构基金重点支持落后地区的开发,即人均GDP低于欧洲平均水平75%的地区。结构基金目前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是欧洲地区发展基金,是结构基金的主体,主要用于生产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科研、环保等领域。二是欧洲社会基金,主要用于职业培训和就业帮助,目标是解决长期失业问题。三是农业指导和保障基金,主要为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提供资金支持,支持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受援地区农村经济社会改革;四是渔业基金,主要用于支持渔业和水产业的产业转型。
凝聚基金成立于1994年,主要是通过帮助欠发达国家发展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设施,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逐步达到建立经济货币同盟所要求的财政预算要求,以加强欧盟的凝聚力和在经济政策上的协调能力,为建立经济货币同盟创造条件,其支持力度可以达到项目总投资的85%。
欧洲投资银行依照《罗马条约》规定,其成立目的就是促进共同投资政策的实施,特别是对成员国经济落后地区和单一国家不易举办的新工业企业提供资金援助。作为一个重要的长期贷款提供者,它对基础设施项目的贷款期限可以长达20年,有力地促进了资金短缺却又亟需建设的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六)坚实的组织保障
欧盟为了保障其提出的区域政策能够得到有效贯彻落实,构建了多层级、网络化的区域协调体系,特别强调区域各主体间的沟通与参与。早在1975年,就专门设置了由各成员国代表组成的地区发展委员会,负责设计和实施欧洲范围内的区域政策。当前,在欧盟层级最重要的3个机构,欧盟委员会、欧洲理事会和欧洲议会中,都设置了负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职能机构和顾问机构,如欧盟委员会内设区域政策事务部, 专门负责区域政策以及增强各成员国凝聚力等事务;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内也均设有区域政策委员会。欧盟各成员国政府作为区域政策的具体执行者,一方面可以通过在欧盟区域机构中的代表来参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另一方面也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来应对国内的区域发展问题。如法国政府就在总理办公室下设置空间规划与竞争力署,负责制定和落实区域发展政策,组织并协调政府各部委支持地方发展。地方政府也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欧盟的区域政策当中来,在地方层次相应设立区域政策机构;在欧盟总部布鲁塞尔设置某种形式的办事处,负责申请、协调各种用于区域发展的援助资金。
二、对我国区域发展政策的启示
(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必须要有完善的法律制度
根据欧盟的经验,欧盟区域政策之所在执行中能够得到较好的落实,其根本原因在于政策建立在一个完善的法律制度框架之上,从而保证了在执行过程中的规范性和权威性。与欧盟相比,我国虽然在区域发展的政策层面作了大量工作,但是在法律基础层面仍然缺少指导区域协调发展的专门法律。尽管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过程中,曾经明确将研究制定《西部开发促进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但时至今日仍未能出台。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日趋明晰的今天,有必要重新研判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尽快构建指导我国区域发展的根本性框架,为今后各项区域政策的出台提供法律依据。
(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
投资是协调区域经济关系、改善区域发展环境的重要推动力,资金在地区间的分配对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目前欧盟每年1/3以上的预算要投入到促进区域平衡与协调发展的有关项目中。我国各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要远大于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当前,我国政府用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资金支持渠道主要集中于财政转移支付和长期建设国债投资,其中财政转移支付主要用于地方财政日常开支,长期建设国债则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等领域。欠发达地区由于自身发展能力较差,吸引市场资金能力要远弱于发达地区,更加需要政府资金的支持。因此,我国有必要参考欧盟支持区域协调发展的经验,逐步有针对性地扩大对各区域最急需的项目资金支持,特别是要集中资金支持那些欠发达区域加快发展,尽快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
(三)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必须要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区域的协调发展,本质上是一个各地区相互博弈的过程。欧盟制定区域政策,必须要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要能够充分反映企业、居民和政府等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意愿。尽管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但是由于能够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因此在执行中所遇到的阻力就会较小,实践中往往也就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我国当前的区域发展格局中,各区域受历史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文风俗习惯等影响,所追求的区域发展目标不尽相同。各区域在发展政策上存在相互竞争是正常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处理好区域间的竞争关系,避免出现在政策上相互攀比的现象,积极引导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四)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必须要有权威的组织机构
为有效制定和实施区域政策、协调各部门行动,欧盟设立了专门的区域管理和执行机构,而各个国家也基本上都设置有统筹区域发展的专门机构。当前,我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虽已形成,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区域政策制定与协调的职能分散在各个部门,缺乏一个能够站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高度、全面统筹区域发展各种问题的权威机构。按照十七大关于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要求,有必要将各部门分散管理的政策手段统合起来,建立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大部门体制,从而充分发挥财政、金融、投资、产业、土地等政策的复合效应,整合不同的资金渠道来源,构建有针对性的区域发展资金渠道,从而更加及时准确地制定、执行符合各区域实际发展需求的区域政策。
(五)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必须要有系统的规划体系
篇5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财税机制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与这种区域协调问题密不可分。我国国土面积大,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差异性、社会文化背景复杂性极大,交通运输业发展较慢,总体经济发展面临多方面挑战。所以,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更为突出,更应受到重视。现如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拉大,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长期得不到重视和有效治理,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会影响社会政治的稳定,区域差异衍生出来的矛盾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进而妨碍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迫切需要引起强烈关注,因此区域间协调发展的研究具有深刻的意义。地理区位优势和财税机制改革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基础原因是地理区位的条件差别,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条件是财税机制改革。因此,促进财税机制改革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
1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财税机制基本认识
1.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财税机制的含义
本文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容界定为:东中西部、沿海和内地的发展机会平等、区域经济之间交往关联互动密切、形成区域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我国相关学者对财税机制的基本认识理解有着较大的不同,本文笔者界定的财税机制是指中央和地方政府运用财政税收以实现经济发展及其他政府职能的相关法律制度。
1.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财税机制的关系
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条件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影响条件是财税机制。因为国家调节市场机制的主要手段是财税机制,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也是财税机制。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也证实:财税机制对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有重大的作用。我国政府陆续采取了促进中西部同东部协调发展的经济政策。实践也证明,给予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投资、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等手段,缩小了区域发展的差距,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
2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财税机制的问题分析
2.1财政支出结构不科学
长久以来,我国在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较低的形势下,把东部区域和重点领域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尤其是在1998年以来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使得中西部地区教育、科学、农业等发展较慢,不利于区域间协调发展,并且日后财政支出难以对中西部地区提供更加有力的资金保障。
2.2财税权限机制不合理
首先,地方财力与权力严重分离。“财税制度是中央和地方实现紧密配合的核心问题,近几年,地方财政收入呈上升趋势,但地方财政收入的上升没有给中西部地方政府给予相应的对于公共事业支出的权利“[1],这种财力和权力严重分离的情况,加大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困难的程度。“其次,政府支出权力界限划分不清。目前我们可以通过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出所占的比重不同看出,虽然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责暂时没有以法律界定明确范围,但地方政府承受大量的支付压力,地方政府过多地承担了不应由其承担的基础教育科技支出、经济发展和民生服务等支出责任”[2],这种责任不仅加大了地方财力的困难,更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3财税扶持机制不完善
财税扶持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转移支付分配不合理。我国目前的财政补贴制度主要是转移支付,而在转移支付中,专项转移支付的比例较大。专项转移支付的优点是专款专用,资金便于管理。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一是专项转移制度往往在分配资金上体现出资金投入较为分散,难以集中资金发展某一地区。二是专项转移支付往往导致补贴政策难以和各地方实际相贴合,缺乏因地制宜的作用。而在在均衡性转移支付中,不能准确的计算指标,不能完善的标明价格指标,影响了计算的结果及资金支付的准确性。并没有达到保证各地区间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基本一致性的基本设想。
3以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为例分析
3.1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在2012年之前,湖北省经济不协调的现状显而易见,有着武汉一城独大的现象。尤其是1990年到2002年,湖北省17个行政区的GDP差距悬殊并且不断呈现扩大的趋势。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湖北省经济发展水平明显的呈现出由中部平原地区向周边递减的变化。2015年湖北省GDP增长8.9%高于全国量两个点排全国第六,全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550.19亿元,其中武汉以10955.59亿元遥遥领先,宜昌和襄阳分别以3384.80亿元、3382.12亿元排名二三,神农架排名最后GDP22.50亿元。通过分析2015年湖北省GDP看来,湖北省行政区间的GDP差距仍较大但相比较1990到2002年有了很大的改善。
3.2湖北省区域协调发展改革财税支持措施
针对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湖北省社科院秦尊文老师提出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理论,2002年7月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名义向省领导建议在全省进行“一主两副”布局实施“省域副中心战略”建设三个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宜荆荆城市圈、襄十随城市带。湖北省城市圈建设顺应经济全球化、改善了湖北省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相应的财税支持政策发挥了巨大作用。首先,根据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调整工业布局,跨市实施产业布局,整合资源。第二,制定统一的财税政策,净化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环境,从财税政策上防止恶性竞争等。第三,完善城市圈内财政体制,切实理顺税收征管关系,保证各地切实获得经济发展的权利。第四,按照规范的转移支付办法,在转移支付时,将经济圈内的所有城市同等对待,按实际应得给予各个市区。
3.3湖北省区域协调发展财税支持取得成效
近几年,从经济和财税发展情况来看,湖北省区域协调发展效果显著。其中武汉城市圈是全省GDP、财税收入的主要来源地区,而且增长势头持续强劲,区域间的辐射力不断增强,武汉城市圈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对周边区域的资源的吸引,局部区域发展的同时带通更大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以武汉市、鄂州市、黄石市形成鄂东钢铁走廊,以江汉平原三市为中心形成纺织及特色农产品加工群。湖北省2015年全年市州地区GDP情况显示,“一主两副”继续引领全省地区生产发展,9市州同比增速同步或快于全省平均水平。
4完善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财税机制的建议
4.1完善财政支出结构
完善财政支出结构主要表现在加大财政资金对于中西部地区的重点支持力度,开创新的支付形式。首先,调整财政投资方向,加大财政对西部地区基础建设的投资,完善交通体系,加快交通基础建设向周边延伸,积极支持现代流通业的发展,为区域的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二,实施对于西部地区的人才优惠政策,增加科研和开发补贴,建立新产品开发项目、技术创新项目基金。
4.2调整财税权限制度
首先,要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的责任。双方的责任和各自支出比例的明确可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政策,以此避免地方与中央对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讨价还价”。第二,通过重新规划,中央财适度放权地方。给予西部地区适度的税权,使西部各个省能出台适合本省情况的税种或废除成本高收入低的税种。第三,允许中西部地区适度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支持公共基础建设,这一借鉴美国政府的做法因财政应该在普遍存在经济失衡的中西部地区的基础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4.3完善财税扶持制度
首先,完善转移支付体系结构。增加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主要是加大资金对农业投资力度,财政支农的范围和重点予以调整,给予地方大量财力支持,推广农业良种、农业技术应用,建设实验基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二,大力支持工业产业调整,优化升级传统工业,跨省市实施产业布局,重点支持连锁经营,整合资源,增加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资金投入。
5结论
针对上述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财税机制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财税改革以及成效,本文提出了相关财税机制改革的建议。虽然全国范围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困难还有很多,但财税机制与区域经济相互配合的好,区域经济发展就会进入良性循环,期待东中西部、沿海和内地的区域经济之间交往关联互动密切、形成区域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趋势。
作者:刘爽 单位:鞍山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篇6
1.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侯仁勇
出版日期:2012-4-1
【内容简介】本书综合运用管理学、区域经济学、系统工程学、创新经济学及战略管理理论,揭示区域创新发展的生命周期、生物群落、基因突变三个生命科学原理和区域创新过程中的熵变原理,并基于生命周期原理提出区域创新战略的演进模式,基于生物群落原理提出区域创新战略的布局模式,基于基因突变原理提出区域创新战略的路径模式,基于熵变原理提出区域创新战略的体制机制模式。本书还总结出区域创新发展战略分析的基本工具,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给出区域创新战略的主导产业选择、关键技术选择、空间布局和政策选择;根据中部区域内部实力状况及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横向比较结果,给出中部区域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
2.从聚集到扩散:新时期北京城乡区域发展格局研究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张强
出版日期:2012-4-1
【内容简介】本书以北京这个典型的国内先行工业化的大城市地区为主要对象,在全面深入的实地调研基础上,探究了当前统筹城乡发展与改革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和新时期北京城乡区域发展格局。全书分为新时期北京都市产业发展研究、新时期北京空间格局与聚落研究、新时期北京城乡发展机制创新研究3篇。
3.城市职能、定位理论与区域城镇化战略研究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张复明
出版日期:2012-2-1
4.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辽宁为例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于淑艳
出版日期:2012-3-1
5.2010:区域法制研究
出版社:兰州大学出版社 作者:贾登勋
出版日期:2011-4-1
【内容简介】本书内容包括区域环境资源法制、区域经济法制、区域民族法制、区域法制比较等。
6.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业区位效应分析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邓炜
出版日期:2012-1-1
【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围绕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区位分布及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7.建设广西北部湾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研究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广西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出版日期:2012-3-1
【内容简介】本书包括“简要报告”和“研究报告”两大部分。“简要报告”对“建设广西北部湾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研究”课题成果作了简明扼要、提纲挈领的概述;“研究报告”包括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理论与经验等六部分内容。
8.区域协调发展:大国崛起的必然选择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严汉平等
出版日期:2011-12-1
【内容简介】本书对我国如何通过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整体国民经济发展进行了分析。
9.资本流动与区域差距动态演变机理研究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作者:彭文斌
出版日期:2011-5-1
10.论创新区域经济大发展模式之实操战略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张令玉
出版日期:2012-3-1
【内容简介】本书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出具有实操性质的新模式——以创建食品安全生产体系为主体,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现代化农业新模式、创建低碳农业为目的的新的系统模式。
11.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效应评价——基于区域差距的分析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作者:吉新峰
出版日期:2012-3-1
【内容简介】本书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引入二次差分的政策评价方法,以区域政策为切入点,从区域经济差距的视角对中国基于四大板块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效应进行了系统评价。
12.创新、集群与发展——基于区域的一个视角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作者:王伟光
出版日期:2011-12-1
【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近期主持和参加的一系列研究项目成果的总结,作者从东北老基地“再工业化”出发,系统研究了该区域在经济方面的创新、集群与发展问题。
13.地缘政治视野下的西南周边安全与区域合作研究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卢光盛
出版日期:2012-2-1
【内容简介】中国的西南周边主要面临的是东南亚和南亚两个区域,总体上它们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也是国际政治热点交集、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带之一。对具有特殊性和重要性的中国西南周边安全和区域合作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4.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报告(2012)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文魁
出版日期:2012-3-1
【内容简介】本书以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发展趋势为主线,由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三部分共23篇研究报告组成。
15.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11)
出版社:中国统计出版社 作者:本社
出版日期:2012-1-1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反映中国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的大型统计资料书,系统收集了2010年全国以及10个经济区域、31个省级行政单位、330多个地级行政单位和2000多个县级行政单位的主要社会经济统计指标。
篇7
地理组 XXX
新的学期,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地理教学任务,特对本学期的教学定如下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教学班级为高二(X)、高二(X)、高二(X)和高二(X),班级人数都是55人左右,其中高二(X)、(X)班为理科班,每周两个课时,高二(X)、(X)班为文科班,每周四个课时。上学期已经进行了文理科分班,文科班进行了地理期末考试,两个班级基础差异较大,各自存在的问题也有所不同,高二(X)班为“好”班,培优补差需要加强,高二(X)班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和基础能力训练。四个班级在这学期都要面临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文科班和理科班都要强化训练。而且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习,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四个班级全员通过学业水平考试,(X)班和(X)班扬长避短,为高考冲刺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
本期教材以区域为主,包括了区域“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个章节的内容。教材除了学科理论外,增设了活动设计、研究性学习本期教材以区域为主,包括了区域“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个章节的内容。教材除了学科理论外,增设了活动设计、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同时,配备了不少案例,这些案例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是对已发生的典型事件的真实写照;因此,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去观察、体验、判定和推理的能力。文科班级需要完成对《环境保护》和《旅游地理》的学习、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同时,配备了不少案例,这些案例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是对已发生的典型事件的真实写照;因此,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去观察、体验、判定和推理的能力。文科班级需要完成对《环境保护》和《旅游地理》的学习
四、教学措施
中学地理与其他学科相比,他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直观性和辨证思维能力的广泛运用上,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充分培养对地图的认识,包括看图能力、记图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的培养,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第二,根据教材特点选用一些带有乡土性质的案例,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尽可能在课堂上实现。另外,做好后进生的会考辅导工作。
五、教学进度
教 学 内 容
课时
教学过程
备注
授课
复习
考核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2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3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3
章末检测
2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3
第二节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3
月考
3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3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
3
章末检测
2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3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3
月考
3
第一章 现代旅游及作用
2
第二章 旅游资源
2
第三章 旅游景观及欣赏
2
第四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
3
第五章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
2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3
月考
3
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2
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3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2
期末复习
篇8
[关键词] 四化两型;环境管理会计;三重评价;熵权模糊评价;物元分析
[基金项目] 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2012GK3083),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2C0646),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3B(Ⅱ)28),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3B(Ⅱ)30)。
【中图分类号】 F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001-2
一、绪论
近年来,生态环境状况正日渐恶化,因而世界各国都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这种宏观经济背景对工业企业与区域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针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趋势,省委省政府立足湖南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集中全省人民的智慧,做出了推进“四化两型”的战略抉择。“四化两型”是指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四化两型”战略的宏观背景下,区域发展必须转变思路,寻求新的发展模式,以绿色经营来适应“四化两型”战略的发展模式要求。
工业企业与区域环境的协调发展绩效应该是一个系统性的发展概念,是特定区域内各经营主体集聚内外资源,既包括通过提品和服务来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也是区域经济、社会、科技、环境等综合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因此,科学合理的工业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包括经济绩效、社会绩效、环境绩效等三类指标,才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出特定区域内工业企业与区域环境协调发展的水平和潜力。
据此,本文遵循“四化两型”的战略思路,并依据环境管理会计的先进理念,首先从经营绩效、设计绩效和环境绩效三个方面构建出分层次的工业企业经营绩效三重评价指标体系;接着引入合理的量化分析工具,最后选择了衡阳市10家工业企业为样本,对“四化两型”视域和环境管理会计理念下衡阳市工业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模式的应用方式进行了实证研究。
二、工业企业经营绩效三重评价指标构建
确定科学的工业企业经营绩效三重评价指标,对“四化两型”视域下的工业企业和区域环境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四化两型”视域和环境管理会计理念下工业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较为复杂,其构成要素与环境系统以不同形式存在且处于不同维度与层次之上,具体而言可以划分为如下三个维度的指标群,列示于如下表1中:
(表1)工业企业经营绩效三重评价指标体系
三、工业企业经营绩效三重评价方法的选择
为了对工业企业经营绩效的实际状况进行合理的量化分析,本文选取了两个量化分析工具,其中物元分析用于确定经营工业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熵权模糊评价方法用于评价工业企业与区域环境的整体区域协调发展状况。
物元分析方法实施步骤:第一,收集评价专家对同一层次评估因素的两两比较值,结合层次分析的原理计算得出它们的特征向量,并将各专家对评估因素值的权重值构造成复合物元矩阵。第二,确定n维物元和节域物元。第三,确定关联函数物元。第四,确定各专家的效度矩阵,计算第i个专家的效度系数。第五,在得出专家效度的基础上对原权重复合物元矩阵进行修正。第六,根据修正后的各指标的权重物元Rω的大小得出区域协调发展能力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
熵权模糊评价分析方法实施步骤:第一,首先对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第二,将坐标进行平移。指标值经过坐标平移之后变为。式中,K为坐标平移的幅度(k>0)。第三,计算指标的的比重。第四,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第五,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性系数,当差异性系数值越大,则指标在综合评价中的重要性就越强。
四、实例分析
此处我们选择了衡阳市的10家工业企业为样本,评价时间维度为2007-2011年度,运用物元分析方法对所有指标进行处理以得出其权重值;然后根据上述指标体系和权重值,采用熵权模糊评价分析方法评价所选取样本企业在“四化两型”视域和环境管理会计理念下的经营绩效,也即样本企业与区域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本文研究过程中的样本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水平如下表2所示:
(表2)2009-2013年度衡阳市10家工业企业经营绩效状况比较
五、结论性述评
本文依据“四化两型”战略和环境管理会计理念,从经济绩效指标群、社会绩效指标群、环境绩效指标群三个维度方面构建了一套系统的、多层次的工业企业经营绩效三重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这套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到工业企业与区域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中,测定了衡阳市10家工业企业与区域环境协调发展的整体状况。本文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比如在指标的选取上,其数据还需要借助于定性研究和调查研究的方法加以获得和处理;在熵权模糊评价的过程中,指标权重赋权时难免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制约。总之,本文目前的研究还处于尝试阶段,以上提出的种种问题还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蔡吉跃,蔡振.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经济地理,2010,30(12):2044-2049.
[2]刘霞.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05.
[3]黄梅,甘德欣,唐常春等.“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生态工业网络构建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2):271-276.
[4]罗黎平.“四化两型”的科学内涵和理论阐释[J].企业家天地,2011,(5):11-12.
[5]吴志军.生态工业园区产业共生关系分析――以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0,30(7):1148-1153.
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谢家平,陈荣秋.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的三维模糊评价模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科版),2003,(6):47-50.
篇9
【关键词】云南保险业 地区差异 影响因素 对策
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在世界经济的复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提速、中国南向互利合作战略的推进等因素的作用下,云南省的战略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国发(2011)11号]、《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总体规划》(2010-2020)等文件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桥头堡”战略正式成为了国家发展战略。加快把云南省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有利于构建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陆路国际大通道;有利于提升沿边开放质量和水平,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边疆和谐稳定。因此,云南省必须充分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加快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切实推进制造业与金融业的融合互动发展,不断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然而,云南省金融业的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特别是保险业的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突出,部分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保险覆盖率低下、保险规模偏小、险种结构不优,严重制约了云南省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因此,加强对云南省保险业地区发展差异的研究,探寻相应的破解之策,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文献回顾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迅猛发展,保险业在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提高,对保险业的研究也愈加重要。目前,对我国保险业区域发展的研究更多是从国内区域的视角来分析,主要侧重于不平衡问题的研究。楚天骄(2002)[1]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保险市场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估,将31个省市保险市场发展水平划分为四类区域。张伟等(2005)[2]利用1997~2003年的保险业发展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他们发现,我国东部地区的保险业发展最快,中部地区次之,而西部地区发展最慢。徐哲、冯(2005)[3]利用分层聚类分析法,以保费收入、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为聚类变量对我国保险市场总量进行实证分析,他们认为,我国的保险市场从东向西表现为依次下降的“梯度”地带分布,同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较为一致。田霖(2011)[4]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各区域保险市场集中度进行了深入考察,她认为,我国保险市场的地域结构呈现一定程度的复杂性,虽然存在东高、中西部低的规律,但东部地区也存在相对落后区域,如海南;而中西部也不乏后来居上者,如河南。胡宏兵等(2012)[5]将协同论与保险理论相结合构建综合协调度模型,对2005~2010年我国保险业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状况实证研究,他们发现:我国各个省市的保险经济协调度多数年份处于低度失调状态;东部地区的保险经济协调度总体上弱于中部和西部地区。针对上述区域保险发展不平衡现象,很多学者开始探寻其成因:胡文富(2004)[6]主要考虑死亡率、人口结构、教育水平等人口因素;黄薇(2006)[7]、王金铎(2006)[8]等主要考虑人均GDP、个人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比重、对外开放度等经济因素;吴祥佑(2009)[9]、肖志光(2009)[10]、杜林(2010)[11]等主要考虑保险公司数量、保险市场集中度、保险产品开发、保险需求弹性等保险市场因素;朱俊生等(2005)、谢云和程细玉(2010)主要考虑社会保障水平、利率变动等政策因素。纵观已有文献,针对单个省区保险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化问题及成因的研究明显不足,尚未形成具有说服力的理论观点,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云南省保险业地区发展状况的实证分析,深入挖掘造成保险业发展的地域差异因素,为省域保险业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相应的经验证据。
二、云南省保险业发展的地区差异化现状
近年来,云南省保险业区域发展的总体速度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同发达地区存在显著差距。2010年的保险深度排名居中,保费收入仅略微超过200亿、排名第18位,保险密度也仅为508.94、排名26位。目前,在市场规模、主体结构和产品结构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地区差异。
(一)市场规模的差异化分析
我们利用费收入、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这三个指标,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对云南省保险市场规模的差异化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首先,从静态视角来分析。我们计算了2010年云南省16个州(市)的保费收入、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并按照保费收入进行了整理排序(见表1)。由表1可知,保费收入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昆明、曲靖和玉溪,保费收入排在后三位的分别是临沧、迪庆和怒江;保险密度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昆明、玉溪和西双版纳,保险密度排在后三位的分别是临沧、怒江和昭通;保险深度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昆明、丽江和德宏,保险深度排在后三位的分别是昭通、怒江和迪庆。不难发现,最为云南省会城市的昆明,得益于经济优势、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无论从保费收入、保险密度还是保险深度来看,昆明都排在前列,反映了昆明市保险市场规模的优势十分显著;西双版纳、红河在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上的排名相对靠前,也反映出滇南区域保险市场规模的潜力十分巨大;临沧、怒江、迪庆和昭通的三项指标大多排在倒数几位,这也反映出滇西区域和滇东北区域保险市场规模的劣势十分显著。
为了更好地进行分析,我们计算了以上三项指标排列第一位与最后一位地区的指标值、排列前三位与后三位地区的指标均值,并列出第一位与最后一位地区以及前三位与后三位地区三项指标值的倍数(见表2)。从保费收入来看,最高地区是最低地区的105.39倍,而前三位均值与后三位均值之比为22.04,表明云南省各州(市)之间保险市场体量的发展差距极大;从保险密度、保险深度来看,最高地区分别是最低地区的14.24倍、3.07倍,而前三位均值与后三位均值之比分别为6.59、2.84,说明云南省各州(市)之间保险业的经济贡献度和社会普及度都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不难看出,静态上的云南省各地区在保费收入、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的差距都十分明显,表明云南省保险市场发展规模的差异化问题相对突出。
其次,从动态视角来分析。我们首先计算了云南省各地区2010年保费收入的增速、2005~2010年保费收入平均增速,以及2010年保险密度的增速、2005~2010年保险密度的平均增速(见表3)。从增长速度来看,2010年云南省绝大多数州(市)保费收入和保险密度的增长速度远高于2005~2010年平均增长速度。与区域差异的静态分析不同,云南省各地区保费收入与保险密度的增长速度差异有其自身特点。保险市场基础较好的地区如昆明、曲靖、玉溪等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在云南省保险市场的发展中发挥了引领作用;而保险市场基础较差的迪庆、怒江、德宏等地区的发展速度远低于全省平均增长速度,这些地区保险业起步较晚,底子薄、基数低、发展速度慢,导致云南省保险市场规模的区域差异化现象日益加剧。
接下来,我们计算了2010年云南省各州(市)的保费收入弹性(见表4)。该指标主要反映保费收入与经济增长量之间的相对关系:如果保费收入弹性大于1,表明该地区的保险业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保险业在该地区处于快速发展行业;如果保费收入弹性小于1,则表明该地区的保险业增长速度慢于经济增长速度,保险业在该地区处于缓慢发展行业。由表4可知,云南省大多数州(市)的保费收入弹性都比较大,只有玉溪、德宏的保费收入弹性较低,其他州(市)的保费收入弹性均大于1。这表明:云南省大多数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下,但保险业的规模扩张十分迅猛,基本上都属于膨胀性行业。
(二)主体结构的差异化分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云南省保险业持续快速发展,市场主体不断增加,市场体系不断完善。除了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太平洋财产保险、平安财产保险、中国人寿保险、太平洋人寿保险、平安人寿保险外,大地、泰康、安邦、新华人寿等国内中小型保险公司相继在省内设立机构。截止2010年末,云南省级保险公司达29家,其中:财产保险省级分公司18家,人身保险省级分公司11家;保险专业中介法人机构达44家,其中:保险机构34家,保险经纪机构7家,保险公估公司3家。
从财产保险市场来看,昭通、怒江的CR1(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财险公司)值均大于70%,说明这些地区的财产保险行业属于极高寡占行业;怒江、迪庆的CR3值均大于80%,且CR5值为100%,说明这些地区的财产保险行业属于高寡占行业;其余各州(市)的CR10值均大于80%,说明其他各州(市)的财产保险行业属于中寡占行业。总体来看,全省的CR10值大于90%,说明云南省的财产保险行业属于中寡占行业。从人身险市场来看,怒江、迪庆的CR1(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值大于70%,说明这些地区的人身保险行业属于极高寡占行业;保山、昭通、丽江、临沧、文山、版纳、德宏等州(市)的人身保险行业属于高寡占行业。总体来看,全省的CR3值大于80%,达到82.21%,这也说明云南省的人身保险行业属于高寡占行业。不难发现:无论是财产险市场还是人身险市场,云南省保险业的垄断程度相对较高;财产保险市场的垄断程度比人身保险市场更高,这点也可以从HI指数看出来;从区域分布来看,位于滇中地区的昆明的市场集中度较低,保险市场供给主体数量较多;位于滇西地区的迪庆、怒江等的市场集中度较高,保险市场供给主体极少;其他地区的市场集中度介于前两类地区之间,其保险市场供给主体有待进一步增加。总体而言,云南省保险市场的集中度相对较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场竞争,阻碍了保险市场的区域协调发展。
(三)产品结构的差异化分析
同全国保险市场相似,云南省保险市场的总体产品结构上有一定的趋同性,但在不同地区的内部结构上却存在显著差异。
篇10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机遇;转型调整;对策研究
一、前言
统筹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尤其是区域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与原则。从2010年开始,中国经济逐步迈入新常态阶段,具体表现为经济增速的换挡、经济结构的转型、经济渠道的转变三个层面,实现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各级政府应对经济新常态、适应经济新常态、引领经济薪酬的关键性保障。从经济新常态的外延来说,经济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将在中长期处于一种转型期,表现在经济增速上的特征就是中长期“L”走势和短期“W”走势。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各区域经济应该如何促进经济的平稳、有序、可持续发展,并实现与周边区域经济体协同发展,是各级政府应该充分思考的命题。本质重点对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机遇与主要挑战进行分析,探究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这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与较强的实践意义。
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机遇
1.国家层面转变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念、手段与路径
随着经济迈入新常态,中央及时的调整以往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部署,不断提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位置,并在政策制定出台上有着明确的引导倾向,具体表现在理念、手段以及路径等方面。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上,强调要将以往的以单个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区域协调发展转向省市联动合作协同发展,构建长江经济带、中原经济区、“一带一部”等区域性经济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构建各地区的贸易合作机制、产业协作体系;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手段上,中央将不再是单纯的采用财政激励政策与行政指导性命令的僵硬方式,而是通过促进各省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增强各区域经济的联系,使得各区域经济板块自发的寻求合作、寻求协调发展;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上,中央更多的是开始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承接转移的三部曲推进方式,全面强化区域经济板块间的依赖作用、支持作用,真正提升国民经济的质量。
2.地方层面转变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态度、思路与方式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攻坚时期,是国家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间节点。在世界经济复苏举步维艰,国际市场不确定风险事件频发的大背景下,各地方政府充分意识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好处,只有通过区域间的产业分工协调,国民经济的韧劲才能增强,才能在国际需求疲软的外部环境下获得可持续发展,因此地方层面也逐步转变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态度、思路与方式。与此同时,传统的地区政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方式是抱团发展,然后争取中央的政策支持,因此大批的城市群开始涌现,但这基本不属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而仅仅是增强经济联系而已,更为不幸的是,这种僵硬的城市抱团发展不仅容易引发“城市病”,而且还造成核心城市优先发展的“马太效应”,进而造成各区域争抢经济发展资源的局面,最终不能达到合作共赢的基本目标。在此情况下,各地方政府也在反思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混乱与方式错位,从初始的优惠政策抱团申请逐步转向为产业联系的持续增强,进一步强化经济的互补性与互惠性,最终实现有内容、有层次、可持续的经济协调发展。
三、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挑战
1.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不确定风险事件频发
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英国脱欧事件影响逐步发酵,欧洲地区银行业全面危机,美国加息疑云持续笼罩,美国总统选举一波三折,全球宽松预期再起波澜。国际市场不确定性风险频发,国际需求疲软,这对于中国这个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在此情况下,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附加值低的初级加工产业受到较大冲击,各区域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艰难调整与转型。以东莞为例,随着国际订单的减少,东莞许多中小初级加工企业开始倒逼,并且随着人力成本、土地房屋成本的提升,未来东莞的低技术中小企业的经营压力会进一步提升,这将直接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带来冲击,因为在经济发展形势不好的背景下,资源的抢夺、发展的博弈会更加激烈,并且发达地区为了限制风险的传递,会进一步降低区域经济合作的可持续性。
2.国内经济增长乏力,宏观经济呈L型走势
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极大,各区域经济体在产业结构、城镇化、居民就业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从而导致区域经济协调的可行性较差。首先,相比于东部地区,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优,市场经济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问题长期存在,加之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我国中西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其次,当前我国给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虽然有较大的提升,但是城镇化的质量仍然较低,各种城市病难以解决,并且城镇化过程中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有所回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较大,给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带来非常严重的挑战,除此之外,当前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落后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服务型职能政府建设还相对滞后,政府的自身权力约束机制还存在许多不足和薄弱环节,各级基层政府的社会秩序管理、公共服务提供、区域经济调控水平仍有待加强。
四、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1.深化对外开放与扩大对内开放并举
开放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国家富强、民族崛起、人民富裕的根本之路。在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要想真正实现健康、高效、可持续的协调发展局面,必须坚持深化对外开放与扩大对内开放。深化对外开放主要目的通过利用对外开放的出口学习效应、技术扩散与竞争效应、FDI的综合溢出效应来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实现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基础;扩大对内开放是通过降低区域市场行业壁垒,强化区域间的产业类型,提升区间产业承接转移的效率,不断优化、细分各地区的分工协作标准,最终提升各区域间的整体产业结构与经济效益,实现区域经济板块间的协调发展。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鼓励自主创业创新并重
毫无疑义,当前我国许多传统行业都处于一种产能过剩的状态,产能利用率较低,因此以煤炭、钢铁、水泥等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趋势不可避免,各地区必须坚决的执行中央这一高瞻远瞩的产业发展战略,对于效益差、成本高、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要坚决淘汰,不能为了区域个体利益而损坏宏观经济全局规划。与此同时,在当前经济下滑趋势明显,就业压力增大的大背景下,各地区应该坚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方针,要坚决鼓励、支持、引导大众创业,从而提升经济的活力,要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刺激自主创新技术的持续发展,只要各区域经济板块的活力起来了,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协作空间与协调机遇。
四、结语
总而言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驱动顺利转换的关键,是实现经济不断发展、文化持续繁荣、社会安定和谐的关键性目标。中央政府、地方各级政府、各市场主体都应该有协作意识、协同思路,要坚定不移的深化对外开放、扩大对内开发,要毫不犹豫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对自主创业创新的支持与引导,以强化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韧劲,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臧天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内容及政策调控[J].商业经济研究,2016(11).
[2]石文霞.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探讨[J].经贸实践,2015(09).
[3]黎兵.战后国际经济协调理论与实践评析[J].商业研究,2011(12).
[4]孟志青,蒋敏,李|.基于竞争与合作共存视角的浙江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J].北方经济,2010(07).
[5]周旭瑶,韩艳红.如何让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财经界(学术版),2010(03).
- 上一篇:汉语国际教育发展趋势
- 下一篇:对于数字媒体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