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学的基本任务范文
时间:2024-01-24 17:46: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科学的基本任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科研 高等教育 质量建设
目前,在世界上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处于首位,教育目的也由精英式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现代社会已进入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社会的不断变迁和科学的迅猛发展,促使大学的社会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切都会给大学的教学带来新的课题[1]。教师要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使学生既可以掌握基础知识理论,又可以追踪最新的科学研究进展,从而培养他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积极性。这种发展形势,要求大学老师通过开展科学研究,追踪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正如哈佛大学校长德里克·博克所说:“在大学,最明显的需要是停止对固定知识的强调,转而培养学生不断获取知识和理解知识的能力”。这一转变的基础就是通过科学研究的开展,提供创新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现实需求
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的高校“并轨”、“扩招”政策的实施,高校数量急剧增多,办学模式呈多样性发展,新的专业学科体系不断拓展完善[3]。高等教育的扩招圆了许多人的“大学梦”,使其得到继续深造的机会,让更多的人经过大学学术和文化氛围的熏陶而成为思想解放者和才艺精湛者。然而,扩招带来的不利问题逐渐凸显。大学学生以单身子女居多,从小到大承受的压力很少。新生入学后尽管有大量专业的心理老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但是每年大学生自杀人数仍然高居不下。大学也已不再是与社会隔绝的象牙塔,大学毕业时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而他们的挫折承受能力、应对纷繁复杂社会的能力往往不强。另外,非名牌大学的学生和比较冷门专业的学生,往往会因为看不到未来发展的前景,丧失学习动力。如何提高他们对学校和专业的认同感,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扩大招生规模,提高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毛入学率,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举措。然而更重要的是,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过程,应以保证质量为前提。如果以牺牲教学、教育质量为代价,把高等教育降低到应有水平以下,则绝不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而是高等教育的“低级化”,会使高等教育大众化黯然失色。
2.科学研究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高等院校有两个基本任务,即育人和治学。这两个任务决定了高校既要作为教育机构,又要成为学术机构。教学活动,主要同育人有关,它决定了现有的知识体系能否得到很好的传承,这也是高校办学的首要任务,是工作的主旋律。而科学研究,主要与治学有关。科研的开展,可以实现知识的升华和进一步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文化才能不是一潭死水,社会的发展才有不竭动力。要发挥好高校的功能,科研与教学必须密切相连,不可相互脱离。
高等学校之所以称为“高等”,有别于其他教育形式,在于其固有特性是学术,是治学,是做大学问,是研究高级文化,是营造有关学科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学术生态环境。实施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科研对大学的意义主要有四个:①科研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方法;②科研是提高高校师资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在造就学校水平较高且具有“综合能力”的教师队伍方面,科学研究是极其重要的途径。究其原因,是由于科学研究使他们的知识得到不断更新和各种能力得到提高;③科研是高等学校发展和传播科学文化的重要办法;④科研是学科、学位建设的重要手段。教学与科研是大学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如果说教学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科研则是一所大学的强校之本。不管哪种类型的高校,科研对一所大学的意义和深远价值决不可忽视,只有发挥好科研的作用,才能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2]。
科研—教学—再科研—再教学的关系链,构成了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一个矛盾统一体,教学带动科研,科研反扑教学。科研过程中教师实现自我知识的更新,教师只有掌握了广博知识,熟练的教技,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授教自如,游刃有余。反过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所需自我学习,自我深造,将所学的新知识、所研究的新成果应用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3.科学工作在高校质量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大学生是一个思维比较活跃的群体,接触面较广,接受新思想的能力及欲望强烈,而且目前整个社会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多样化的信息及传播技术使得人们获取知识的手段日益丰富。如果单纯进行知识书本的讲述,则无法满足学生的对未知知识的追求,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学生,研究和发展教学方法。为此,高校教师通过科技的开展不断提高自己,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同时,科研的开展,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4]。
高等学校,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高等学校理应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及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在这一过程中,高等学校可以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瞄准国际前沿,加强基础研究,以更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4.如何发挥科研在高等教育质量建设过程的作用
大众化教育虽然可以逐步扩大招生规模,但不能降低高等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如果以牺牲教学、教育质量为代价,把高等教育降低到应有水平以下,则会使高等教育大众化黯然失色。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必须端正高等教育办学思想,坚持质量为本。
科研包括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自然科学可以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及自然现象发生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以便解读它们,并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为在社会实践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自然科学是人类科学研究成果的积累,是对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归纳,可以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中起到领头作用。人文学科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人文主义学科,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知识体系。没有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创新,单靠自然科学的创新,很难真正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也就不可能给建设创新型国家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通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协调发展,就可以更好地发挥科学研究在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中的作用。
为了发挥科研在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中的作用,我们认为可以采用如下途径[4]-[5]:
(1)加大投入,优化科研的环境。
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大,但是有时很多硬件跟不上,阻碍了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发展。国家应尽量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是提高教学和科研的条件。各级政府应从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把发展教育放在优先位置,继续增加对公立学校的财政投入,切实保证教育和科研经费与在校学生数同步增长。同时,要大力倡导社会捐助,推动国内外企业和个人向高校捐献资金,支持学校建设。
(2)加强产学研合作。
高等教育质量的建设,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要自觉参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促进产学研紧密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只有看到科研成果的应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真正实现高等教育的质量建设,服务社会。
(3)人文科学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进对国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展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风采,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努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5.结语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大学制度,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以科学研究为载体,培养创新型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李均.高等教育研究60年:后来居上异军突起[J].中国高等教育,2009:15-19.
[2]蔡克勇.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若干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7-12.
[3]赵炬明.超越评估(下)——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之设想[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0-58.
篇2
【关键词】文学素养;文化素养;人文素养
中学生必须具备健全的文化品位和多元的文化选择。学生健全人格和文化品位的培养主要借助语文教育来实现。语文教学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更要重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既然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那么,“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笔者据此认为,高中语文教学要培养的语文素养其内涵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学素养
高中阶段,语文教学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巴金认为:“文学的目的就是使人变得更加美好,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唤起人们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向往,一种想象力,一种浪漫主义精神,给人以精神的底子。”可见,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新版高中语文课本扩大了文学作品的比例,编入更多精美的文章,尤其突出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中名著名篇的阅读鉴赏,以此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心灵和精神的滋养。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把握教材的文学特性,重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对学生进行情与美的熏陶与感染,要培养学生鉴赏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作品的浓厚兴趣,拓宽文学欣赏的眼界,丰富自己的内心感情世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
其次,要使学生学会从文学作品中吸取营养。阅读的意义就在于从作品中吸取思想和艺术的营养,感悟生命的活力,丰富精神世界,以美育美,培养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2.文化素养
在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中,文化起着独特的作用,各种文明成果均以文化来延续,传递。教育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它承载着传递文化知识和开发人的潜能,扩大人的生命内涵和作用。语文是文化的载体。新颁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强调语文对古代文化传统的传承作用,提出“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的文化营养,提高文化品位”。语文素质主要体现为文化积淀、文化底蕴。文化的继承更多通过语文教育来实现。如果在高中三年不断加强文化熏陶,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就能够培养起学生的保护传承中外文化传统的意识。所以要指导学生阅读文化论著、吸收优秀文化的营养,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文化意识;学习文化问题探究的方法,提高认识和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更好地传播先进文化。
3.人文素养
人文教育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和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导向,关系到民族灵魂的塑造。众多有识之士的呼吁,发达国家出现的种种社会现象都说明:忽视人文科学,忽视人类的情感精神,必然导致整个民族精神水平的下降,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庸俗化。人文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去追求人格的完美,为社会提供一种正确的价值体系,提供良好的人文导向。
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唤醒青少年一代真正内在的人文需要,培养他们基本的人文素质,帮助和鼓励他们理解历史上高尚的人文理想和人文精神,切实增强他们对消费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等堕落人文意识的批判力和抵抗力,使他们真正地感受和体验到人性的美好和不可让步的尊严,从而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4.创新素养
现代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精神创造。”很显然,创造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已被看作现代素质教育的一种最高追求。“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同志在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语文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树立以创新为荣为美的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敢地开创思维空间,增强创新动力。我们应该使学生认识到创新行为是社会需要,激发学生大胆创造、求异探索的意识,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型人格。
文学创作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不爱读课文,不喜欢写作文,却偏偏爱读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喜爱写诗,写散文,写小说。这些活动恰恰是最能调动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的一项最有意义的活动,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却是过于注重实际,忽略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对于学生的这种文学情趣和创造欲望却没有因势利导,予以积极地培养。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加强文学教育的地位,加强对学生文学创作活动的指导。引导学生读好书,学会写诗作文,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兴趣。
5.审美素养
未来的社会更需要美,需要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欣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篇3
一、树立素质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在各学科的教学中,语文是基础学科,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全体学生都会学,都能学,都具备基本的语文素养。
1、因材施教,面向全体。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对象,也就是所教学生的现状,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分层要求,每堂课中对优秀学生和部分困难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优秀学生吃得饱,有困难学生吃得消。这样可以使不同的学生对象各得其所,达到全体学生共同成功的目的。
2、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是充分发扬人的主体性,注重发展和发挥人的主动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不能采用“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能只是老师站着讲学生坐着听,要明白学生的学习不仅是继承性学习,更是发展与创新的学习,教师要“引导”“指导”学生去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因势利导,徐徐善诱。教师还要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适时对学生加以学法引导,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
二、重视德育功能教学,提高学生德育素质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教会学生做人,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1、利用语文教材内容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锦绣河山。朱自清勾画的生机盎然的江南春景图;老舍描绘的济南冬天的秀气的山、清澈的水;范仲淹笔下一碧万顷、令人心旷神怡的洞庭湖……一幅幅烙上祖国山水印迹的画卷进入学生的脑海,影响着他们,使他们成为热爱祖国的人。
2、利用语文教材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论语》的博大精深,唐诗的雄壮纤秀,平淡富丽,宋词意境的婉约细腻,豪迈恢弘,还有元、明、清大家的作品,风格各异,个性鲜明,这些古代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爱国情操的熏陶。
3、利用语文教材教育学生学国的英雄人物。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还涌现了大批的民族英雄、爱国志士。读辛弃疾的“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我们似乎看到诗人马革裹尸,血溅沙场的悲壮;读李贺的“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我们好像听到了守城将士誓死报国的豪言壮语;读陆游的“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再现了作者往日壮志凌云、跃马扬戈、驰骋前线的勃勃英姿……语文教师应通过课堂日常教学,让这些英雄人物深入学生的心中,教育学生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随时准备报效祖国。
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激发人们求知的动力源泉。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真正的爱上语文这门学科呢?
1、教师要把学生引进名著之中。单纯的语文教材会让学生产生厌恶情绪,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引入名著之中。我们可以把中国的古典名著带进校园,让学生去阅读、品味,学习古人运用祖国文字的方法和写作技巧,去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其中去领略祖国语言的魅力,借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
2、语文教师要以语文学科独特的美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课文中感人曲折的故事,生动形象的描写,新奇贴切的比喻,富有哲理的警句,精辟有力的议论,充满趣味的说明,都富有美学价值。教师要利用这些独特的美感,适当融入幽默的语言,在课堂上制造一点活跃气氛,有利于兴奋学生的神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在学习中享受快乐。
3、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教师要善于创设意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采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音乐或课文录音,让学生观看与课文有关的精彩的画面,从课文实际出发,刺激学生的感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他们就会主动地融入到语文学习之中,以致变被动学习为自觉地、主动地学习语文。
四、注重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以能力培养为主,重视文化熏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1、寻找规律,增强和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有的学生说:汉字难学难记。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先是端正学生的认识,让他们知道记忆不是一种负担,而是训练能力的过程,不过要先寻找规律,于是我向学生介绍了“偏旁记忆法”、“形声记忆法”、“形近字、易混字比较法”与“及时复习法”等,同时配合实际训练,培养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2、有目的地创造更多机会,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举手抢答问题,尤其是注重支持性格内向的学生,树立他们战胜怯弱、积极作答的勇气,只要看到他们举手,就让他们回答。课外开展讲名著比赛,有的讲得生动有趣,有的讲得津津有味,还有的同学听别人讲得好,自己却说不出几个词来,由此感到懊悔,于是也在课外时间读名著,还学会了做笔记,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使他们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
3、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创新离不开想象,只有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当然要提醒学生,这种想象不能胡编乱造,而要合乎事物发展的逻辑,以科学为依据。学了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让学生想象文中描写的景象,然后再讲述下来;学了范仲淹的《渔家傲》,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描绘上阕中描写的景象,写一段话。让学生多做这方面的练习,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一个极好的锻炼。
五、加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篇4
众所周知,教学和科研是高校两项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相互促进又互为依存。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研究是“漂”,教学是“流”。教师科研成果的取得,离不开长期教学实践、丰富的知识积累,而只有进行科学研究,才能总结出各种理论体系,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然而要真正意义上达到两者的协调发展并非易事。
回顾大学发展的历史,从近代大学的产生到1810年洪堡创办柏林大学以前,大学一直将培养人才作为其主要功能,各项工作都围绕着教学来进行。此后,随着洪堡所倡导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确立,二者度过了一段相互促进的“和谐期”。但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专业化趋势的加强,科研难度不断增大,高等学校的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逐渐分离,教学与科研的矛盾不断激化。美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创立一度使两者重新得到统一,但近几十年来,由于大学的服务职能不断增强,政府、企业、学校对科研的需求使科研的地位不断提高,教学与科研的矛盾再度激化。高等学校究竟是以教学为中心还是以科研为中心,亦或是双中心,人们莫衷一是。
一、教学与科研失调的现状透析
教学与科研是涉及两方面不同领域的两种活动,本质相异但他们共存于高校这一特定环境,又是高校服务同一目标的两项基本职能,在高等学校的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但现实中却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大部分高校教师往往对科研工作充满热情,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而对教学工作却重视不够。一项调查表明,当教师在被问到科研与教学的相对重要性是否被正确对待时,85%的人认为教学没有放在与科研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有78%的大学教师认为科研在其学校中占据优先的地位。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呢?笔者分析如下:
1.科研与教学的特点导致重科研轻教学。相比较而言,科研是一种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创造性较强的活动,而作为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的高校教师,具有强烈的创造知识,迎接创造性活动所带来的挑战的愿望,科研工作正适合了他们的这一需要。同时,科研的对象主要是未知的东西,具有不确定性,正好可以满足人们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但由于教学工作计划性较强,是一种比较程序化的活动,虽然教学的形式可以变化多样,但其内容基本上是已知的东西,因此对教师来说其挑战性相对而言比科研低一些,其吸引力也就小得多。“教学与研究相比,仅仅是重复已知的事实,或重复别人的工作,教学即使有所创新,由于这些创新还没有以不可改变的形式固定下来,因而本质上通常是尝试性、探索性的。”在两者无法兼顾的时候,大多数教师往往就把精力放在科研上而忽视了教学。
2.科研比教学更容易判断和衡量导致重科研轻教学。由于科研工作是有形的,更容易测量和进行同行的评价;而教学行为则由于其动机、学生的起点、测量手段、衡量标准和产出结果的影响而难以测量,教师之间甚至同一教师在不同时期的教学活动都难以进行比较。
3.社会评价导向造成重科研轻教学。从学校层面来说,一所学校的地位和声誉主要是因为它的科研水平的卓著而提高的,而这又可以为学校带来有形资产,促进学校更大的发展。虽然抓好教学也可以获得好的声誉,如美国的赖斯大学,在校生不过三千人,但该校能立足实际,狠抓本科生教学,结果同样名声大振,在美国历年名牌大学的评比中,基本保持在十五名左右的位置。但这种成功的例子毕竟是风毛麟角。科研成果见效快,短期内就可以提高学校声望,教学由于对象是人,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其成效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在较短的时间内其成本与收益似乎不成比例。
4.科研是教师获奖晋升的重要依据。本来科研、教学实绩是衡量高校教师学术水平的两把尺子,也是高校教师晋升所依据的核心条件,但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职称评定中往往以科研论著多寡、强弱划线,而教学成绩由于难以量化而拉不开档次,这就势必导致有些教师一味追求项目获奖或多。有的教师认为:教学是投入,科研才是产出,科研比教学更有价值。博耶曾分析:“除了少数人以外,年轻的教授们都知道,假如他们想要得到的终身职位或者受聘于一所高水平的学校,他们就需要在学术界获得卓越的名声,这不能靠做好教学工作,而要靠在研究工作和发表著作上有给人以深刻印象的记录。”我国的职称评定中也往往只看科研水平而不管教学成就,形成“抓科研名利双收,搞教学劳而无功”的现象,严重挫伤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在重科研轻教学的误区越走越远。
二、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阐释
1.对于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教学与科研的相关性不同。在本科教育阶段,由于学生数量大,而且“这些学生并不希望从事进一步的深刻的科学研究,他们只想学习知识,用这种知识来通过考试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获得他们所希望的职业,使他们能够得到更高的收入”。因此教师为教学而忙碌的同时是不太容易顾及到研究的,教学与科研呈现出一种负相关。在本科后教育阶段,学生数量少,并且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也较多,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共同探讨,因此教学与科研能够相互促进,是一种正相关。
2.对不同的学科领域,教学与科研的相关性不同。一般来说,应用学科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较基础学科更大程度地呈现出正相关,社会学科较自然学科更大程度地呈现出正相关。由于应用学科操作性较强,其成果主要依靠实践中获得,因此教学与科研能够相互促进,社会学科与生活联系紧密,现实生活变化多端,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能够获得各种信息,提高认识,形成自己的见解,“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科研往往能充实教学内容,并直接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和丰富多彩。”因此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
3.对于不同的学校与教师,教学与科研在他们身上的体现不同。有的学校师资力量比较强,有深厚的底蕴和科研的传统,就可能对科研比较重视,而有的学校条件有限,不可能兼顾二者。不同的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有所不同,纽曼认为:“发现和教学是两种迥然不同的职能,需要迥然不同的才能,同一个人兼备这两种才能的情形并不常见。”有的教师长于表达而创造思维差一些,更趋向于教学;而有的教师表达能力较差,思维能力较强,适于研究;还有的教师两方面的能力都比较突出,能够把两者结合起来,使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
三、促进教学与科研两大职能的协调发展
高校在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时,要根据情况的不同而采取灵活的办法。针对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我认为提高对教学的重视已经刻不容缓,毕竟高等学校如果轻视了教学这一基本职能,那还要招生干什么呢?它与专门的科研机构又还有多大的区别呢?因此,教学应该是大学永远的主题,无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一般性大学,都不应忽视教学。有的人认为科研可以促进教学,而教学会妨碍科研,这是不正确的。洪堡认为:“大学教授正是通过本专业教学活动取得科研上巨大成就的,德国大学完成的科研并不少于科学院。”当然,对于不同类型的学校,研究占有的地位是有所不同的。
1.基于大学具有不同的层次性。我认为对于一些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水平较高的研究型大学来说,它们通常具有较优越的科研条件,人力资源丰富,可以在科研上投入较大的精力而不至于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因此在这些学校中可以对科研给予适度的重视,将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协调发展。而对于其他的高校来说,基于对大学基本任务的认识和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分析,把教学作为学校的主要工作来抓应是必然的选择。博耶就指出:“在所有招收本科大学生的院校,我们主要期望的必须是优秀的教学。”此外,对于不同的学科领域,各个学校自己也应把握好对科研要求的“度”的问题,按学科领域的特点,以保证教学质量为前提来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篇5
关键词:中医;发展方向;先进性;现代化;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Q09)05-0001-02
“中医科学化”也好,“中医现代化”也好,以此作为中医的发展方向,无论如何解释界定,总是不能被普遍接受,总是争议不断。思考其中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对中医科学属性认识上存在片面性,还在于这种方向本身就存在概念不清晰的问题,由此导致了理解上的混乱。
“中医科学化”,以什么样的科学标准来“化”中医,难道中医不科学?
“中医现代化”,怎么样才是中医现代化,现代化的标准又是什么?
概念上的模糊,理解上的歧义,影响了思想上的统一。
无论“科学化”,还是“现代化”,其实它们强调的核心是一致的,核心是什么呢?那就是“先进性”。就是要保持中医的先进性,要求中医始终朝着先进性方向不断发展。
先进性是社会对一切科学、尤其是应用性科学发展的一致性要求。中医虽然具有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双重属性,但是作为医学,其最终还是归属于应用科学。
先进性,表达的是一种时代需求。不同的时代,对先进性的要求水平虽然不一样,但是,新时代的先进性总是以旧时代先进性为基础,是对旧时代先进性的发展。
怎么看待中医的先进性?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看它对现代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如果中医完全满足了现代社会的需求,则说明中医的先进性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反之,则说明其先进性水平还不够,还需要提高。
科学化,从知识发展的角度看,是中医发展的一种需求。但是,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对科学认同标准的差异,科学不再是一元的。在科学多元化的背景下如果纯粹以一元的科学标准规范具有双重属性的中医的发展,不仅不能完全适合,也难以被普遍接受。另外,“科学化”对应的是“非科学化”,过分强调“中医科学化”容易被人误解为在“科学化”之前中医是不科学的。还有,科学化是对知识发展的要求,不是以社会需求为根本指归的。
如大家通常所说,科学是把双刃剑,科学越发达,一旦形成危害就更具有灾难性。所以,是否具有先进性,不能只以其科学程度为标准,一定还看它对社会表现出的价值如何。以现代科学的标准看,中医的科学程度可能不及西医,但是中医自己却有一些西医无法比拟的优势,这些优势不仅体现在它对某些疾病具有的特殊疗效上,也表现为毒副作用比西医明显为少,而且更受社会大众的欢迎。在这一点上就显示出了中医具有的社会价值,显示出了中医的先进性方面。所以,科学水平与社会需求有时并不一致,笼统地谈“科学化”,难以被普遍认同。
现代化,更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之中包含有先进性,但并不能因此就说“现代”就是先进的,对中医而言尤其如此。“现代”对应的是“传统”,要现代化,是否就意味着要改变甚至否定中医的传统?中医学中人文的东西占有相当的份量,可以说都是传统的,其中不少被视为中医学的精髓。“医者仁术也”,其中的“仁”,就是形成中医特色优势的重要成分,它们怎么现代化?应该说,中医现代化一定是对中医的一个扬弃过程,是对中医特色优势的发展完善过程,但是,由于“现代化”概念的宽泛和理解上的歧义性,产生以上担忧又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所以,以“现代化”指示中医的发展方向,虽然体现了时代性,但不能突出其先进性。
直接将“先进性”确定为中医的发展方向,就可以避免以科学化、现代化定义造成的模糊认识。先进性对应的是落后性,落后的东西一定是不适应或不太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东西。那么对待落后的原则只能有两个,一是要淘汰,二是要改进发展。淘汰的是那些已经没有社会价值的方面,改进发展的则是那些虽然落后但仍然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方面。
先进与落后是相对的,是今天与昨天的比较,就事物的发展而言,没有绝对的分界。可以说,追求先进性就像追求真理一样,是一个不断延续的过程,永无止境。中医的发展就是根据新时代提出的需求不断从落后走向先进的过程,唯有如此,才能永远保持中医的先进性。
从古代走向近代,再从近代走向现代,科学经历的都是从落后走向先进的过程,遵循的是一条辩证否定的法则,符合着科学自身发展的规律,无可否认,也无可辩驳。相对未来的先进目标,一切科学仍然等待着下一个扬弃的过程,中医也不例外。但是,需要重申的是,“现代性”与“先进性”不能完全划等号。就中医而言,虽然从古代走到了现代,时间上实现了历史的跨越,但并不就说明它已经彻底完成了从落后走向先进的历史嬗变。只要中医的发展与当下的社会需求之间还存在差距,就说明它的先进性水平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还有落后于时代要求的方面,还需要改进和完善。中医是这样,西医也是这样,一切科学都是如此。
所以,判断中医的先进性,不仅要遵循真理原则,还要遵循价值原则。追求真理、探索真理、发现真理、完善真理是包括中医在内的所有科学的基本任务,但是仅此还不足以显示中医的先进性,只有中医的真理性同时体现其社会价值时才真正显示出它的先进性。
以此为视角,中医的整体观念、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辨证论治等,作为一种指导思想和哲学方法,其先进性是无可怀疑的。尽管它们起源于古代文化,是传统的,但它仍然是当下中医学满足社会需求的内在依据,是疗效的理论指导,它的真理性和社会价值同在。这是我们对中医学应该有的基本判断。有了这个基本判断,我们就会对中医学的发展树立牢固的信念,就不会受某些思潮的影响而动摇和犹豫。与此同时,还要有一个基本判断,那就是中医发展是不是完全达到了现代社会需求的水平,也就是说,它对真理的探索水平和它的社会价值,是否与现代社会需求还存在距离。如果承认差距存在,就说明中医的先进性水平还不够高,还需要大力提升。
有了这两个基本判断,我们就能用客观公正的眼光去看待中医,既能看到中医先进的一面,也能看到自身落后于时代的一面。特别是在中医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不会仅仅在国家政策和投入方面找问题,在强调客观因素的同时也一定会从自身的发展寻找原因。外部因素对中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这不是唯一的。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去深思,那就是现在有些中医院的硬件建设并不比西医院差,现代化的诊疗仪器一应俱全,但为什么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却总也追不上西医院?其中的原因恐怕仅从客观上寻找是不够的。
篇6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139-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坚持能力为重”,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专业实践教学作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为高校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提供保障。
湖北工程学院是一所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为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行业发展的需求,2004年,在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的基础上成功申办了生物工程本科专业,同年开始招生。按照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院校专业办学的要求,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制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生物学与工程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础知识,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能够在生物技术与工程等相关领域从事生物工程产品生产、工艺设计、生产管理、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要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重视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凸显实践教学环节
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完整性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关,也直接决定着学生走向社会后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为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规范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实践环节,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在2004版、2008版人才培养方案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综合历届学生与用人单位的意见,2013年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新修订。
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体系由课程实验、集中综合实践(由专业认知实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构成)、科研训练、军事训练以及社会实践和创新活动等环节组成(见表1)。
由表1可知,在总学时学分不变的前提下,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简称2013版,以下同)进一步优化了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凸显了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2013版实践教学环节的总学时由2004版的491学时、2008版的614学时增加到688学时,总实践周数由2004版的34周、2008版的42周增加到52周,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由最初的39分增加到48分,且占总学分的比例由2004版的24.4%增加到2013版的30%。在2013版中,科研技能训练由2004、2008版的5周调整为8周,明确规定其不占教学周数,分散在理论课集中教学时间内完成,将部分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在暑期进行,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进一步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训练,体现了“重应用、强能力”的教育理念。
二、精心设计实验项目,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的主要环节,其基本任务是加深和巩固理论知识,在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有目的地精心设计实验项目。
1.保留经典实验项目,淡化课程界限,整合相关实验教学内容,夯实基础实验技能。经典实验项目有利于学生学习基本实验技能,有些经典项目大多会设置在不同的实验课程中,如“分光光度计的使用”这一经典实验项目在“生物化学”、“发酵产品分析”等实验课程中都会设置,为避免资源浪费,按照课程的先后,将其整合到生物化学实验中,通过强化练习,学生的这一基本实验技能得到了巩固,为后续实验内容的选择拓展了空间。
2.将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学中。如将“珍珠花”的DNA提取、“孝感民间传统米酒菌株的分离、鉴定与筛选、培养”等课题研究成果应用于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课程的实验教学中,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基本实验技术,而且对教师的科学研究领域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素养。
3.结合地方生物工程产业发展动态,精心挑选典型的生物制品案例,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综合大实验。如本专业开设的综合型实验《黑曲霉高产淀粉酶菌株的选育、发酵及产品的提取纯化实验》就是结合本地生物工程产业状况开设的,实验包括菌种选育、培养基的设计、发酵条件的优化到发酵产品的提取与纯化[2]等一系列连贯的内容,实验设计既涵盖了生物工程产品的上游、中游、下游的相关技术,又体现了生物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如生物化学、微生物、生物工艺学以及生物分离工程中的主要内容。综合大实验是对学生专业操作技能的全面训练,加深了专业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性、系统性地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
三、构建多样化实践教学平台,提升学生科研创新与实践动手能力
为提升学生科研创新与实践动手能力,构建实训实习、科研训练等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平台,动员和鼓励学生进行科研训练或结合各类实习实践活动使学生直观了解生物工程相关行业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积极主动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升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独立进行科学实验研究的能力。
1.完善实验教学条件,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争取学校和社会资金的注入,加大实验教学经费的投入,注重仪器设备的增补和更新,先后购置了小型啤酒、果汁饮料等小型生产线,动态浓缩提取机组、喷雾干燥塔等与生物工程产业相关的大型仪器设备,建成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生在中心就可以接受工程化的训练,切实将理论与产业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2.加强学科平台建设,引导学生科研训练,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结合学校办学实际,主动探索服务地方经济的途径,先后建成了农业资源与环境湖北省重点学科、生物质资源转化利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特色果蔬质量安全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生物质资源化学与环境生物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鄂北特种植物珍珠花的基础研究及其产业化开发等省级创新团队、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麻糖米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系列学科平台,充分挖掘上述平台在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3.按照“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原则,试行校―地合作,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强化各类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目前与孝感市农业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多家事业单位建立农产品、食品药品分析与安全检测中心,结合专业认知实习、课程实习,从样品的抽取到成分的分析与检测,学生都可全程参与。与英博金龙泉啤酒(孝感)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教学实习基地,结合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一部分学生可以进入实习基地的不同岗位进行顶岗轮训,也有一部分学生参与到企业的科技攻关项目中协同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样既为实习单位减缓了人手不足的矛盾并创造了效益,也切实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四、建立多元化实验考核评价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考核评价方式的完善既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导向作用,也可对教学改革起促进作用[3]。实验考核根据实验课程的特点采用仪器操作、实验设计、现场提问或卷面考试等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与考核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的评定以实验态度、操作、能力、结果及报告是否准确、规范为主要依据;考核成绩的评定以学生的知识掌握、实验技能的熟练程度、综合设计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以及文字语言表述能力等方面为主要依据。通过实验考核,科学、准确、全面地评价学生成绩,引导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五、结语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创新能力的有效环节。地方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建设要“立足地方”,实践教学应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实践创新能力、满足地方生物工程及相关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靳挺,武玉学,张丽靖.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6):70-71.
篇7
关键词:虚拟工业设计美学应用
一、工业设计的教学过程中要贯彻艺术美是工业设计不可或缺的理念
工业产品设计是人类创造的物化形态,是一种造物艺术,同时它已经成为一种综合艺术语言。作为人类造物活动的延续和发展,它同样是一种艺术文化,在技术手段上,它拥有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无可比拟的现代工业文明;在审美精神上,它又是传承人类创造力与文化传统的延伸与发展。工业产品进行外观设计时,不仅要研究工业产品制造的可能性、操作时的可靠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同时还要研究工业产品形态表现的美学艺术性等。这里的“艺术性”是一种综合性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产品的造型处理、色彩处理、纹饰处理与视觉效果相关的结构处理、纹理效果处理,还包括人的触觉、听觉等综合感觉效果的处理。到了现在的数字化时代,随着虚拟现实和工业设计的发展,虚拟工业设计应运而生,而虚拟工业设计美学也随之跟进。
美学是伴随着虚拟工业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而形成和发展的。从19世纪中叶便产生了一门旨在协调产品实用、美观、经济综合统一的新学科——工业设计,VID在数字化时代中产生,它的基本任务就是在科学基础上对技术生产和技术产品的审美掌握,建立未来产品以及由产品组成的实体系统与人的和谐关系,将产品、劳动条件和环境塑造为具有艺术性的形态,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发展变化的和谐审美需要。在虚拟工业设计艺术的创作中,艺术并不是作为独立的个体艺术形式存在的,它不具有独立观赏性,这有别于传统意义上对艺术的概念。虚拟化设计艺术首先必须是服从于数字技术的方法,成功的创作既要强调艺术表现力,又要避免技术上的喧宾夺主;既要突出艺术家的独特个性,又要避免艺术风格化与技术功能化的不协调。需要指出的是,在数字化虚拟设计艺术的创作中,技术将不是决定高低的唯一标准,我们更应注重的是各方面艺术素质的兼备和作品思想内涵的提高。
“当设计解决了物质技术产品的技术课题与使用功能,艺术便成为它永无止境的追求”。诸葛铠先生在《图案设计原理》中提出,设计其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型”,决定了工业设计的研究不能脱离美学的范畴。因此,在工业设计的教学过程中要贯彻这样一种理念,即对工业设计而言,艺术美学是不可或缺的。
二、工业设计课程教学中值得探讨的两个问题
工业设计的出发点是以人为中心,这也是虚拟工业设计美学的出发点。人的特定目的,决定了美学和工业设计为人服务的宗旨和目标。产品的创造美是以生产和消费这两种形式存在的,如机器和设备直接进入劳动过程,而厂房、车间、环境等不直接进入劳动过程,但它们是条件,没有它们,劳动过程不可能进行。概括地说,虚拟工业设计美学教学过程中所要探讨的问题有两个:第一是虚拟工业设计中如何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产品;第二是虚拟工业设计中如何按照美的规律建造合乎人性的生产条件和环境。
虚拟工业设计美学特征属于虚拟美学的一部分。根据十四届国际美学大会的讨论,把针对诸如电子人、电子人空间以及数字化的二维、三维模拟等虚拟现实现象的美学研究称为虚拟美学或者数字化美学。尽管传统的美学理论是虚拟美学的基石,支撑着整个虚拟工业设计美学的大厦,但是作为数字化技术范畴的虚拟工业设计美学有它自身的特性。虚拟工业设计作为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新产品开发的一种时空连续的新型设计方式,蕴含着无与伦比的、丰富多彩的审美特性。
在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虚拟工业设计艺术的美学研究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虽然虚拟工业设计美学可以从传统的艺术与设计作品的美学理论里找到身影,但完全用传统的美学理论来注释数字化设计艺术审美领域则显得不够全面。由于数字化设计艺术里的审美思维的变化,数字空间里的审美主体在审美互动、审美体验、审美创作等审美行为中得到了提高和改进,甚至审美主体本身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不难想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虚拟设计将通过更多的技术手段,在一个突破性变革的高维空间里得到更多的审美体验,获得更多的审美方式。设想人类如果生存在一个二维平面上,那么对该平面上发生的事情就会了解甚微,就是像分辨出平面上的三角形、四边形、圆形之类的简单问题,也会是困难的。而在三维空间看这个平面上的东西,则一目了然。这就是说,维数这个概念对理解大自然是至关重要的。假如人类有可能在更高维的空间考察现在的世界,则会发现更多目前一无所知的,然而却是“一目了然”的事情。这就需要虚拟设计的帮助,同时也体现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虚拟设计艺术是一个新时代艺术的标志,它能使我们在数字化空间里遨游,体验并创造天人合一的新的美学境界。HTtP//:
目前,数字化设计艺术的研究只能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进行,同时就导致了虚拟工业设计美学的发展相对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长期滞后,这就很需要一套系统性的美学理论来推动和支持技术的发展,使数字化设计艺术出现新的局面,使得人的自由化生存和情感得以全面的展露。由于技术的原因,数字化程度目前的局限性,人们目前能够虚拟化的东西还十分有限,因此工业设计美学的探讨可以作为一种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的前瞻性研究,意义重大,也代表了人类发展的基本方向,这是工业设计课程教学中值得探讨的课题。
三、虚拟工业设计之美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产品的审美功能是工业设计的目的之一,是要满足人们对产品所希望的生活情趣和美感的追求。我们知道审美标准具有历史具体性,所以工业设计风格流派在历史长河中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应该体现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中。艺术设计也是全球化课程,我们应该在知识经济引发的全球化、数字化的国际大背景下,改革课程体系,将自身置于世界、了解自己所处的学术位置,以世界性标准检验自己。培养学生应付快速、全球范围的变革能力和更大的包容性和理解的多样性,使设计教育能适应时展的需要,为本国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
时间性和空间性应该是虚拟数字化信息区别于其他信息的重要特征。现在,虚拟技术被广泛运用于设计作品中,我们可以将亿万年前“侏罗纪恐龙”带到我们面前,以此获得生物体的再次创造,也可以通过让“变形金刚”的儿时回忆奏成机器与人类共同保卫地球的凯歌,甚至我们可以在作品中忘却时间和空间的羁绊,去遨游宇宙。在虚拟技术中,造型的创造变得如此简单而具可重复性,只要我们具有足够的想象力,这是以往工业设计所不能企及的。同样,我们也可以在工业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引入虚拟化设计艺术,避免教学模式的教条化,促进工业设计教育的生动化和现实化的结合。培养工业设计人才,对于从事教学的设计院校或科系来说,受着社会环境、市场需求的影响。由于工业设计教育艺术性、技术性与人文科学的共同需要,有它理性的、实践性的一面;又需要有它相对独立的、有预见性的或者说实验性的一面。
高等教育正发生变革,知识经济中的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都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特别是近20年以来,高科技及其产业化促使高等教育发生新的大的改革,教育、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趋势显而易见。工业设计教学研究和实践工作要着眼于设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眼于设计教学要素的优化配置,寻找设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最佳结合点,做到设计教学目标清晰,教学内容广博而深入,优化课堂教学,扩大学生视野,在教学中把握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动态,创新和生动教学内容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孔寿山.技术美学概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篇8
一、现代教育科技功能的基本特征
教育功能的多元化已成为理论界的共识,然而,关于教育科技功能的特征问题涉及较少。我们认为教育科技功能的大小植根于科技生产力的价值,现代化生产日趋自动化、高科技化,生产过程的科技集约化和管理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驱使教育的生产性越发显露,并协同科技生产力服务于经济和社会进步。现代教育的科技功能归为如下几点。
(一)科技知识的筛选功能。科学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们在艰苦的劳作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遗产,蕴含着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特别是近代社会以来,科学知识增长极快,被称为“知识激增”的时代,知识总量大约每10年增加1倍,科学技术成果从发明到应用的周期缩短,新技术、新工艺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科学知识激增的同时又产生了许多负效应,怎样使青少年一代把握机遇,客观面对科技发展的趋势,恰当处理知识积累、汲取、淘汰的关系,显得极其重要。教育的首要功能就是针对如此丰富的文化,进行归类、系统、综合、取舍,遵循青少年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选择普遍性、实用性、理论性的知识,营造科技文化传播的良好氛围。
(二)科技知识的传递功能。教育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教育对科技知识的传递有两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普及科学文化,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普及科技知识,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鼓励创造发明,培养同现代化经济建设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教育正是在传递科学知识的过程实现这一目标。二是推广专项科学技术。主要是协助政府部门,结合当地经济特点和人们对科技知识的需求,提供技术方面的咨询和指导,面向市场需求,积极推进科技进步。
(三)科技人才的培养功能。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依赖于大批科研人才,科技人才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生产者,他们是以脑力劳动为主并结合一定程度的体力劳动。科技人才是社会新生产力的开拓者和人类进步的促进者,注重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和训练,是教育的重要责任。教育能够生产人的劳动能力,可以将一个简单劳动力,训练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把以体力劳动形态为主的劳动力,转变成从事复杂形态的劳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满足各行各业对一般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需要造就大批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科技人才,在我国科技进步的道路上不断开拓创新,改造生产设备,更新工艺技术,开发新产品。科研人员要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通过调整高等教育专业,促进科技人才培养速度的加快并走上合理道路。
(四)科技成果的生产功能。教育是培养科技人才的摇篮,高等教育直接影响科技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据“八五”统计表明,我国普通高校理工农医有科技人员60余万,科研实力雄厚。强化高校人才培养功能固然重要,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高等教育蕴藏着巨大的科研力量,高校教师科研意识浓,科研能力强,科研条件良好,为进行基础科学、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从国外情况分析,基础科学研究主要依靠高校科研力量,应用科技成果也占有相当的比例。我国近年高校投资数量较大,建起了一大批重点实验室和各种各类的研究所,开办了许多实验工厂,据“八五”统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占67%,高技术“863”计划民口项目占49%,自然科学奖88项占1/3左右,科技进步奖550项,占1/4左右。许多成果转让到生产部门,创造了很高的经济价值。教育的科研功能伴随科技体制的改革,以及产学研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将产生越来越大的效能。所以,充分认识教育在生产科学产品方面的作用,既是教育与科技结合的内在规律的表现,又是当今时展的要求。
(五)促进科技价值的实现功能。教育是传递科学知识的载体,但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现科技与生产活动的一体化,推动社会经济不断增长。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固然很快,如果没有高质量的现代教育为中介,把科学知识物化到劳动者身上,形成劳动能力转化到生产当中,科学将始终是一种知识形态,不可能转变为直接的生产力。现代教育之所以把科学技术同生产活动紧密相联,这是由现代生产的本性决定的。生产发展要求科学技术迅速进入生产领域,作用于生产过程,实现经济价值,科学的本性只有在生产结合过程中达到预期目的。现代教育是连结科学技术与生产结合的纽带和途径,要加快科学技术进入生产的步伐,就必须实现科技、教育与生产的一体化。
(六)科学管理的社会化功能。管理是人类的一种自觉控制活动,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生产力要素。经济管理有三个性质,即生产力因素的属性,生产关系组成部分的属性,上层建筑环节的属性。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经济管理成为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协作要求加大,特别是生产区域和国际化的协作,需要科学管理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要。教育能够培养大批高质量的软科学队伍,提高经营管理者的素质和决策水平,不断挖掘生产要素和劳动者的潜能,改变生产的经营方式,推动企业向现代化生产转轨,因此推动经济发展。总之,教育的科技功能具有多元化的特征,教育与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促使科技生产力施放巨大能量,同时,也体现出现代教育的生产属性和经济价值。
二、强化科技与现代教育深层次的融合之对策
我国由于受体制关系的影响,教育与科技各自为政的局面依然存在,制约了教育与科技的协同发展。教育与科技的结合是由规律决定的,我们必须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改变不利因素,促进二者进一步加深融合,创造出更大的社会生产力,带动经济全面腾飞。
(一)深化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
从国家宏观调控视角分析,教育与科技的联系首先需要体制上适当调整,体制是体系结构和组织制度,包括结织形式、管理机构、职责权限和管理方法等。教育体制直接决定教育结构、专业结构和人才结构的关系,教育结构必须同经济结构相适应,尤其要同生产过程的技术结构密切结合起来。教育体制改革必须依据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的改革目的主要是服务于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1985年我国做出了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和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从现状和长远发展的角度分析,要充分挖掘科技生产力的作用,加快科学技术进步,就需要很好研究科技与教育在实际工作中的完美结合问题,发挥教育与科技的整体功能。党的十五大指出了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提出了科技改革的重点和关键,强调科技体制与教育体制改革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共同服务于社会经济。#p#分页标题#e#
(二)建立教育与科技人才流通机制
科技体制与教育体制的条块分割,势必造成国家优秀人才的分散。我国高级科研人才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长期以来教育系统和科研院所之间相互封闭,缺乏横向交流和人才流动,不同程度地影响科研成果的产出数量和质量,甚至造成重复研究、课题相近研究和交叉研究的现象,极大地浪费了科研实力。针对我国当前形势,结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逐步打破科研人才与教育封闭的怪圈现象,必将有利于科研成果的产出与效益,构建横向交流、业余互助、项目共研、效益均享的科研新体系,强化科研成果的商品意识,加快科技成果转让速度,尽力缩短科研成果交换与生产车间加工的周期,加速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三)科研资源统筹安排
近年来,我国在高校和科研机构投入经费比较大,相继建立了许多大项目实验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和实验工厂等,从国外购进了大量科研设备,为今后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创造了坚实的基础。但我国教育系统庞大,科研机构繁多,管理体制不顺,造成经费投入分散,科研设施不完备,且又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复购置等现象。加强对教育科研奖金的管理,协调大型实验设施的统筹规划,提高设备利用效率,很有现实意义。“八五”期间,国家先后在高校投入2.5亿元人民币和9000万美元,建立10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关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还在高校建立了一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计委和科委实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计划,高校有19个国家工程中心和8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校每年科技经费达47亿元左右。抓好科研设施、经费的统筹管理和使用,将会大大提高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效果。
(四)扩大国际交流合作
信息化社会更加突出了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地位,加强地域和国际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科学技术方面的合作,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由于科技研究、开发、利用的全球性,人们不断开拓科学研究新领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大,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学习外国的先进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学习他们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吸收改革学校教育的课程和教育方法,将极大地推动教育与科技的发展速度,节约科研资金和科研时间,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这是加快经济发展的捷径之一。
(五)走产学研一体化之路
科技、教育与生产结合是现代化生产的基本特征。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鼓励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要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依靠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人才和设备优势,吸纳企业资金,针对企业需要开展科学研究,搞产品开发,改造工艺技术,为企业创造利润。此外,高等教育还可以为企业对口培养技术人才,需要什么人就培养什么规格的人才,通过劳动力的供给实现经济效益。
(六)完善科技立法,保护知识产权
篇9
关键词:大学校园;建筑;城市规划;校园文化;跨学科研究
随着大学校园建设量成倍增长,有关大学校园的研究也日益升温。因为大学校园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建筑性和教育性。所以,对它的研究也多局限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和高等教育三个学科领域。
一、建筑及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
我国的大学校园建设开始是以西方19世纪末、 20世纪初的校园规划理论为指导原则的。建国以后,根据经验,结合国情,确立了以功能分区为核心准则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指导了我国现有的绝大多数大学的建设与发展。然而,那些曾被奉为经典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都是建筑、规划界的学者站在自己学科视野中的阶段性经验总结,是相当不成熟的,至今,这些欠成熟的校园规划理论仍是我国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根本依据。在理论欠缺的情况下,建筑、城市规划领域对大学校园的研究只能是实践走在理论前面。
随着近几年高教改革的深入,校园建设工程量比过去翻了几翻,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开始频繁关注大学校园建设的理论建构。2001和2002年在北京和台北分别举办了“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研讨会”,在大陆和台湾的建筑规划界掀起了大学校园的学术热。与以往相比,两次会议的论文开始重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大学校园建设的历程,不再局限于校园工程的阶段性总结。
一些建筑学者开始关注高等教育思想对校园建设的影响,只是他们的观点阐述不太系统,只能说是一种“散见”。如:《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研究》一文认为“大学校园形态与大学当时的办学理念、教学制度和内容是一致的”。如中世纪的大学主要职责是培养神职人员和为王室服务的人才,大学校园必须是封闭的,能够使学院排除外界各种影响,完全服从教会,校园生活充满清规戒律。因此,校园多附属于教堂或修道院,或者以宗教建筑为样本进行设计建设。19世纪工业革命后,美国高校将学术自由理想和为社会服务的办学宗旨相结合,创立了独特的高等教育模式,也创立了影响全世界的开放式校园形态。20世纪后期,教育体制走向多元化,校园形态也越来越多元。这种对教育思想和校园建设关系的描述,虽然稍稍打破了一点建筑界习惯性思维的限制,但依然停留在对高等教育理论浅层次的理解上,并没有阐明在大学校园形态演变中表现出的教育与建筑之间的互动关系。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一些建筑学者除了对校园形态的“过去时”进行归纳总结外,对于校园的当下形态和未来趋势也作了一定分析探讨。一部分人认为,大学城将是我国大学校园在新时期的某种发展趋势。“大学城”是国内近年来新兴的概念之一,至今并无确切定义。一些文献资料认为,“大学城”是一种特殊的城市化方式,其发展模式大致分为“传统学术型”、“商业创新型”,或介于两者之间。前者多起源于历史悠久、具有强大学术号召力的一所或多所大学,经过漫长历史时期,逐步形成了校城交融的自然环境,如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城,德国的洪堡大学等。“商业创新型”大学城起源于新兴的理工科院校,以科技创新与市场紧密结合,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如美国“硅谷”和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关村则兼有二者的特征。
虽然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对大学校园建设起重要作用,教育界每一次大的运动都在校园形态上留有痕迹。但是多数情况下,建筑界与高教界的对话局限在建筑工作者面对高教体制改革所作出的单方面呼应。在现代教育哲学的指导下,现代大学不断构建着新的教育理论,这些理论虽然对校园建设有一定影响;可这种影响对建筑界来说是被动的,因为建筑界还没有系统地探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与大学校园建设的关系。凭着对教育思想一知半解的领悟,喊几句时髦的教育口号,校园建设只能停留在肤浅的、“闻风而动”的层次,不可能有深度。
总之,当前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大部分是针对我国大学校园建设的实际问题提出的,研究思路也是围绕这些实际问题展开的。他们本着务实精神对教育界的热点理论进行可行性探讨,从建筑和规划的视角提出方案、进行实践,为新时期大学校园形态的发展作出有益的探索,也为下一步更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创造了氛围。
二、高等教育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
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一直是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但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学科领域对大学的研究多集中在理念、制度、机构等非物质层面,很少关注大学的物质实体——校园,即使有所触及也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同大学校园形态有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校园文化”的研究领域。
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它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全体师生员工的观念和行为。高校校园文化是在“大学这一特定的环境氛围内生活的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意识形态上的具体化。它的主体是包括学生以及教师、行政人员在内的大学校园文化群体;它的内容分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大层面: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文化,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文化素养、心理素质及校风和校训、学风和教风、学校的传统习惯、校内文体活动等,物质文化包括校园建筑特色、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校园绿化美化、学校的信息传媒等。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价值观”。从这段表述中可以看到教育学者们倾向于把校园形态划分到校园物质文化领域。
过去,大学校园形态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一直被忽略着,被忽略的主要原因大概是大多数人认为:建筑与教育没有多大关系。是的,建筑没有以“知识”的身份、“课程(狭义)”的姿态进入人们的“学习”视野,但它对人的教化作用是“知识”和“课程”所不能给予的。这一点,中国古人深有体会:《三字经》的头几句,“昔盂母,择邻处”可谓家喻户晓。正是孟夫子本人,亲身体验到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作出了“居移气,养移体” (《孟子尽心》)的总结。中国古人早就懂得环境对人的“模范”作用,环境就是“模”,就是“范”;使用什么样的模范,就可能塑造出什么样的人物。英国首相邱吉尔也讲过“先是人创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创造人”,非常准确地表述了建筑与人的关系,暗示了建筑的“育人性”。
当前,教育界在反思现代教育中的弊病时,把环境的教化作用提到了哲学的高度。金生在《理解与教育》一书中谈到“在科学技术和大工业生产的冲击下,现代教育本身也被工业化和技术化,学生被纳入教育生产的流水线,与日常的生活世界相隔绝”。面对这个现实问题,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呼吁到:“人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教育的研究都来源于并且归根于实践生活世界的需要”,“对教育的认识并不是一种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也不是把人和教育作为孤立的客观对象去解剖,而是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理解和解释,也是‘同情’与‘参与’”。狄尔泰指出“理解和解释是贯穿人文科学的方法”。人文学的对象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而生命总是具有意义并且要不断需求意义的,所以它就需要不断地理解和解释。这种方法把研究活动、研究过程看作是解释者和被解释者之间不断进行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使研究者直观地体验和把握对象的内在精神。学生在校园中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与周围环境不断对话的过程。大学校园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充满意义的“生活世界”,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意义形式”,学生生活在其中,通过理解和解释与之“对话”、“交往”,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教育不知不觉进入学生的精神整体。大学校园形态就是一种教育表达式。
对于大学校园具有的“教化”作用,教育课程理论也有所触及。在课程理论中,校园建筑、文化设施、绿化设施、文化生活、校风、学风、人际关系、环境氛围等都属于“隐性课程”,与其对应的“显性课程”是指学校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规范等。同显性课程的明确性、强制性相对照,隐性课程的特点是:(1)潜在的规范性。无论是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或校风、学风都潜在地蕴涵着一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精神境界,使生活于其中的受教育者感受到应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2)非强制性。不通过强行灌输、纪律约束,而是通过陶冶和感染,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净化人的心灵。 (3)作用的持久性。即使生活环境变化或迁移,已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仍能长期保持。我认为“隐性课程”也包括“隐性”和“显性”两个状态。校园形态属于“隐性课程”的物质方面即显性形态,而校园形态所构成的文化氛围,所凝聚的价值观念,所包容的文化生活则属于“隐性课程”的精神方面即隐性形态。对于隐性课程的规范系统的描述和研究以前在我国教育领域不多见。
最近几年,教育界的学者开始用跨学科的方法和视角研究“隐性课程”中的“隐性形态”,如南京师范大学的刘云彬博士进行的学校生活的社会学研究等。但是对“显性形态”——大学校园的系统研究一直被忽略着。
三、大学校园研究的紧迫性
就全球普遍的时代背景而言,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学改变了以往作为社会产品和最终用户之间的中介身份,不仅承担着教学科研的基本任务,更成为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环节。大学为社会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功能也越来越复杂,大学校园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我国大学校园的现状在数量、质量、规模上都相对滞后,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培养高等人才的能力,大学校园建设 (改建、扩建、新建)工作迫在眉睫。
时代在变,大学的功能、职责、理念在变,校园建设的理论指导当然也要“与时俱进”。我认为,当务之急是高等教育界、建筑和城市规划界的专家学者打破学科壁垒,站在跨学科的视角对大学校园进行系统研究。因为理论的苍白将导致实践的浮躁,校园建设的失败必然会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希望高教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探索中多一点对物质形态的关注,改变一下教育研究者在校园建设中的“失语”状态;希望建筑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研究多几个视角,改变一下建筑人在校园建设中的“自语”状态。
参考文献
[1]姜耀明,王晓丹.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研究[J],新建筑,2002,(4).
[2]王吴.弹性与共享:大学城规划[J].规划师,2002,(5) .
[3]胡智丹.关于有效控制校园文化整合方向的几点思考[J].江南学院学报,2001,(9).
篇10
[关键词]非师范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农村中小学
Abstract:Nowadaystheteachers''''educationinnon.normalcollegesisfacingsomeproblems,suchashowtomeettheneedsofteachers''''educationdevelopmentinruralareas,howtofacilitateteachers''''professionaldevelopment,andhowtomakethebestuseofteachers''''educationinnon.normalcolleges.Inordertoassurethe
qualityofteachers''''educationinnon.normalcolleges,weshouldconsolidatethepositionofteachers''''educationinnon.normalcolleges,Strengthentheconsciousnessofservingtheelementaryeducationandbuildenvironmentofteachers''''professionaldevelopment.Thestrategyforteachers''''educationinnon.normalcollegesisthat:to
establishthefosteringsystem,constructtheopenmutual.activemodel,implementthesystemofmanagementbycollegesthemselvesandstrengthenthequalityvalueofteachers''''educationinnon.normalcolleges.
Keywords:non.normalcollege;teachers''''education;ruralschool
承担教师教育任务的非师范地方院校是指由原来独立设置的地方师范院校升格或与其他院校合并而成的地方综合性大学。这类大学有丰富的教师教育资源,它们一直继续教师教育工作,承担着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重要任务。但随着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施行,教师教育机构的大学化与开放化格局的逐步形成,教师的职前培养、在职培训和任用管理等都纳入法制化轨道。在这种形势下,非师范地方院校作为教师教育的一支主要力量,它的具体任务是什么?未来如何发展,这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一、非师范地方院校教师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
1.满足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发展要求
我国教师教育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问题。农村教育师资队伍经过20多年的改造和发展,现在总体数量趋于饱和,但真正合格的教师严重缺乏,存在既“超编”又“缺人”的突出矛盾[1](P55)。一是高中阶段教师数量严重短缺,教师学科比例不配套问题突出。高中教师数量上的增长不能与高中扩招同比增长,导致教师数量上的缺口。由于长期“超编”与“缺人”的矛盾突出,高中扩招导致的教师数量缺口无法弥补,农村学校层层“拔高使用”教师,使原来合格的小学和初中教师分别成了不合格的初中和高中教师。对于农村小学来说,这无异于釜底抽薪[1](P64)。教师超编必定影响教师人才的引进,所需要的教师和大学毕业生进不来时,必然会影响不同学科师资在校内的合理调配,导致部分学科教师数量短缺。二是教师年龄结构老化,合格教师超负荷工作。超编的结果是教育行政部门不敢进新教师,导致教师年龄结构老化,“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的情况十分普遍,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学科结构失衡,必然会在局部范围内抽调教师顶替,而顶替的结果不仅使一些学历合格的教师在兼教的科目上成了不合格教师,而且使得合格教师超负荷工作,影响本学科的教学。三是农村骨干教师流失严重。这一直是农村教师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村教师想调到城区学校任教已经成为青年教师的心理定势。许多地区出台农村骨干教师进城任教的鼓励政策。每年都有一批优秀农村教师被调进城,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不断外流。农村学校骨干教师流失,更加扩大了城乡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1](P66)。四是普遍缺乏现代教育知识与理念。就农村教师整体而言,他们捕捉现代信息不够,涉猎领域不宽,一些几十年来已经形成的观念、思想、方法,与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发展、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相距甚远,严重影响了当前素质教育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另外,农村教师教育信息化程度偏低,科学技术素养较差,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普遍不强。
2.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非师范院校举办教师教育在实践操作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之事。一是专业化特色淡化。首先表现在课程安排上,教育类课程比重较低,公共课和专业课比例大。其次表现在课程传授方法上,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对中小学教育实践和中小学生的发展状况缺乏调查研究。有些高校学生的教育专业素质训练明显不足,甚至连学生的教育实践都得不到保障。再次表现在教师发展政策上,重科研轻教学,把教师的时间精力过多过早地吸引到与综合性大学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同步的高新尖项目上,对教学研究不重视。然后表现在人才引进上,对其教学能力要求不严,教师教学的艺术性和敬业精神不能与科研成果的高产同步提高,使得师范类学生和其他有志于当教师的非师范类学生失去了在优秀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直接模仿受益的机会。最后表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是重学术取向,缺乏“师范”氛围的营造,不利于学生教育情感的养成。这些使得原本非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方面的“学术性”优势反而变成了阻碍“师范性”发展的绊脚石[2]。二是学科教育学师资短缺。没有强大的教育学科,就没有高质量的教师教育。能够举办教师教育的非师范院校,其基本的条件之一是应该具有较好的教育学科基础。然而对这一点不少高校是极为忽视的。有的学校教育理论课程、教师职业技能课程和各专业学科教学法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如有的高校师范生有数千人,而教育学、心理学的专任教师只有少数几个人。这些教师疲于应付繁重的课堂教学,没有更多的精力从事科研和学科建设,在职称竞争中往往因论文数量不足惨遭失败,学科建设更是难上台阶。这使得教育专业的教师纷纷“改行”或“跳槽”,造成师资更加匮乏。这种现象深层次地影响了未来教育专业师资的培养。三是对基础教育关注不够。教师教育的发展,其活力和生命力就在于不断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需求[3]。非师范院校要办好教师教育,就要在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同时加强对基础教育的研究。但是许多高校似乎无暇关注这一点。如基础教育新课改搞得轰轰烈烈,但高校教育专业教师却对此缺乏关注与理解。试想,不积极引导我们的师范生去关注课改、关注基础教育实践,将来他们如何走向基础教育第一线?对基础教育的研究,脱离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是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致命弱点,它已经严重影响到这些高校教师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3.充分发挥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优势
长期以来,我国师资培养主要由单一型师范院校承担,具有封闭性、一次性等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其弊端日益突出,如学生知识面窄,适应能力较差,学术视野不广,专业基础不宽,研究能力不强等[4](P8)。相比而言,由师范院校合并组建的非师范院校则具有举办教师教育的诸多优势:一是学术水平较高,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1991年欧洲教师教育联合会提出了“教师教育大学化”概念,旨在充分利用大学资源,大力加强教师教育的学术性,使未来的教师能自由地探讨学问,并养成独立研究的能力。非师范院校大多文理学科基础宽厚,有利于开展基本理论研究和从事跨学科研究活动;非师范院校拥有一批知名学者,他们的科研成果往往代表了某一领域较高的学术水平;非师范院校学术自由氛围浓厚,对外学术交流频繁,学术讲座形式多样。利用这些对学生进行学术熏陶,是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和理论修养,提高他们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有利优势。二是学科门类齐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非师范院校大多囊括了文、史、理、工、法、经、管、教育等主要学科门类,利用这种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一方面有利于对师范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达到优势互补目的;另一方面有利于拓宽师范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为培养全能型和自我发展型教师创造更好的条件。非师范院校还可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对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师资进行培训,真正实现教师教育的“一体化”,以适应教师终身教育的需要。三是课程设置广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师范院校办学规模较大、基础学科较强、学科种类较多,各学科之间具有互为支撑与融合的优势。这一优势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较为宽广的知识背景。此外,非师范院校还拥有较先进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较高的社会声誉和知名度,有利于吸引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教师教育专业[4](P9)。
二、非师范地方院校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
发挥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优势,保证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质量,必须遵循如下指导思想:
1.巩固教师教育在非师范院校的地位
虽然目前参与教师教育的非师范院校大多由原来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与其他专业院校合并而成,但在办学实践中并没有确立教师教育应有的重要地位,而对如何利用非师范院校的优势,吸引更多优秀师范生,促进教师教育专业健康发展等方面的目标不甚明确。为避免这种“非师范化”情况的发生,学校领导应从思想认识、经费投入及政策保障方面重视教师教育基地建设,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经费预算、科研立项等方面做出统一规划,在教师教育专业招生、就业、师范生待遇等方面采取倾斜政策,以确保教师教育建设与整个学校的发展协调一致。为此,必须成立专门的教师教育管理委员会,对全校的教师教育进行统筹规划,促进校内非师范专业与师范专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培养学术性和师范性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4](P11)。
2.增强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意识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指出:“坚持教师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方向,促进大学与中小学的结合,这是国际趋势。”在一份对我国非师范院校参与师资培养的可行性及条件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办学层次上有56%的学校愿意参与普通中学的师资培养,而愿意参与初等教育师资培养的学校仅占18%,可见绝大多数学校并没有把培养初等教育师资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4](P12)。另有调查表明,许多举办教师教育的非师范院校设立了高等教育研究所,却没有基础教育研究所,即使有也是偏重于纯理论研究,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相脱节。为提高教师教育质量,非师范院校应大力增强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意识,密切关注基础教育改革需要,不断拓展为基础教育服务的范围。如承担教师继续教育任务,实现教师教育的一体化;承担中小学校长及骨干教师培训工作,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等。
3.营造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环境
大学校园既是一个教育环境,同时又是一个文化环境。校园文化以潜在的规范性支配着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对群体中的每个成员产生潜在的教育作用,使生活在这种环境的成员不断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以获取群体的肯定[5]。非师范院校应着力建设和营造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文化环境,把综合性、多样性的大学文化同教师教育文化有机结合,积极营造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师教育所需要的文化环境。
三、非师范地方院校教师教育的具体措施
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具体措施应包括教师专业化培养规格、培养模式、管理方式和课程设置等方面。
1.确立教师专业化的人才培养规格
教师应具有三个方面的专业素质,即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教师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就是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师学科知识强调对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了解;教师专业知识应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教师基本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和组织能力。教师专业能力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了解研究学生的能力[6]。非师范院校在教师专业化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师范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在培养规格上,从培养学科型教师向培养综合型、复合型的专业化人才转变;在培养层次上,逐步向培养具有硕士学位水平的学术型、研究型教学骨干人才过渡,以适应基础教育对优质教师的需求。
2.建构服务农村基础教育的开放、互动模式
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可以采取开放办学的形式,即师范专业学生可以平等地享受学校的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财富,包括学术资源、信息资源、图书资料、教师资源、文化资源和各种设施等。同时还可以在中小学聘请优秀教师为师范生授课或开设各种学术讲座,组织各种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学术活动,以解决传统教师教育中学术性不足的问题。
互动培训模式强调非师范院校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互动。(1)互动培训的实施路径:一是高校专家与大学生流动驻校教学与培训教师,即“送教下乡”;二是大学生与农村教师“一对一互换”培训,即“实习支教”。(2)互动培训的主要内容:对农村教师而言,包括更新农村教师教育观念、提高农村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科研能力等三个方面。对大学生而言,包括参与甚至在一定范围替换中小学教师的教学,从而使自己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3)互动培训的保障机制:一是制度保障。高校首先要从制度上保证“送教”专家和“支教”学生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受训学校应在所需求高校专家的类型和数量以及拟接受高校学生的班组问题上制定明确的规则。此外,高校与受训学校以及其他管理服务机构应该共同制定对互动培训的效果的评估指标和评定方法。二是机构保障。地方教育局师训机构应该承担高校与农村学校之间的中介责任(负责双方间的联络、沟通及互动培训各项事务的统筹)。三是人员保障。送教专家、大学生与受训农村教师是互动培训的主要参与者。农村学校的支教学生辅导教师、中介机构的人员以及其他人员,都是互动培训的重要依托力量。四是资金保障。首先要保障送教专家的劳务费、差旅费和基本办公经费;其次是要保障支教学生的生活补助费、人身保险费和交通补助等。
3.强化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学院化管理方式[4](P10)
教师教育的学院化管理方式是将非师范院校中所有教师教育专业集中到专门进行教师教育的教育学院管理,由教育学院统一负责全校师范生专业课的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师范生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组织和指导师范生教育实习,协助教务处制定师范专业教学计划,协助招生办确定师范生的招生计划,协调职前教师培养与各专业学院之间的关系以及职后教师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之间的关系,加强与中小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联系,组织教师参与基础教育改革实践及理论研究,及时传达贯彻教师教育的方针政策等。
4.加强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质量评估
在外部运行机制上,国家应制定有关政策和专业标准对参与教师教育的非师范院校进行鉴定和认可,以确保它们的办学水平和师资培养质量。专业标准是进行教师教育专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包括教师教育机构资格认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教师资格证书标准等[4](P12)。只有获得认可和授权的非师范院校,才可依据法律要求举办教师教育。我们要建立起全国性或地方性的对教师教育机构进行认定和评估的机构,制定科学的评估标准,对所有参与教师教育的非师范院校进行严格的资格认定,以提高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质量。
综上所述,非师范院校举办教师教育只要准确定位,挖掘潜力,发挥综合优势,选择适合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不仅可以弥补独立师范院校的不足,而且能在办学效益、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基础教育研究等方面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唐松林.中国农村教师发展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张伟.教育科学学院服务于教师教育的回顾与反思[J].山西科技,2006,(5):27.
[3]杨庆国.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式的多元化趋势[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0):37.
[4]易红郡.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综合优势,发展模式及质量保障探讨[J].教师教育研究,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