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范文
时间:2024-01-24 17:46: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一,必须树立城乡文化和谐共生的观念。城乡文化是和谐共存,相互协调的关系。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要义。文化具有强大的认同功能,要建立协调的城乡关系就必然要求建立和谐、协调的新型城乡文化关系。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是从区域文化角度对民族文化的划分,城乡文化各有其特定的建设主体,满足不同群体的精神需要,也体现了不同的内在特点,在新的发展战略中更应该强调彼此的差异性、互补性与层次性,而不是替代性与融合性。
另一方面,城乡文化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城市文化是现代文明的主要载体,代表了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成果与前进方向。必须坚持城市文化的主流地位,注重发挥城市文化的辐射与示范作用,乡村文化在不丧失自身基调的前提下更应该从城市文化中吸纳契合现代化要求的价值观念。乡村文化则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新农村文化建设就难以完成全国的现代化。城市文化的发展并不排斥乡村文化,相反,是对乡村文化的宽容与借鉴。在世界城市所谓无名化的危机中,乡村文化对城市文化可起到一定的标识作用,如中心城市可以从所在区域的乡村文化中取得特色与借鉴,从而发展成为区域性的文化特色中心。
必须指出的是,这里的乡村文化指的是新农村文化,即是以先进文化为趋向,着重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提升农民的公民意识,同时又坚持从农民的现实素质出发,注重运用农村现有的文化资源,即在坚持乡村文化底色的基础上的文化再造。
第二,必须建立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的新机制。一方面,城市文化必须把发展乡村文化纳入自身范畴,为乡村文化培植新质素。城市文化掌握了最主要的公共文化资源与公共话语权,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不够。根本措施在于“软硬兼施”,既要重视覆盖广大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又要特别注重传播的内容、质量与针对性,加强“三下乡”等活动的长效性与制度化建设。
另一方面,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有目的、有组织的主动接受城市文化的幅射与牵引,从而广泛地传播现代文明的价值观念。广大的县城是区域中心,既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又承载着丰富的城市文化内涵,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应该把县域文化的建设问题纳入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去,树立打造县域文化枢纽,建设小城镇文化中心的战略思想,把县域文化发展成为城乡互动的中介,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示范中心与指导中心。
此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如何发挥进城务工人员这支悄然兴起的庞大队伍在城乡文化协调发展中的作用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进城务工人员作为进城的农民,他们对于城市文化具有较其他农民更深的感悟力与接受能力,同时,对于促进乡村文化的发展来说,他们又有较城市文化工作者更强的适应性与选择能力。因此,城市文化建设必须把他们的文化需求纳入总体规划,确立培养民主法治、宽容大度、卫生保健、目光长远的新型农民,变打工者为创业者与现代文明使者,而不是城市流浪者与盲流的战略目标。而农村地方政府特别是相关的文化建设部门应该特别注重发挥进城务工人员的作用,认真组织、积极协调,与他们中的积极分子建立起稳定的联系与定期沟通机制,如利用他们返乡之际召开座谈会、恳谈会,多征求他们的意见,吸纳他们好的建议,同时给他们以文化交流使者的任务,敦促他们注重自身形象,积极地宣传本地文化,提升地方形象,创造条件招商引资,为发展地方经济服务。
篇2
“四化”同步发展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深层次问题的重要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但长期以来存在的城镇化滞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也滞后于工业化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必然造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协调,二是城乡结构不协调,三是区域发展不平衡。虽然,我省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在区域平衡、城乡及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信息社会扑面而来的大趋势,要全面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和发展不平衡问题,只有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统筹促进“四化”同步发展。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江苏自然资源匮乏,产业结构偏重,保生态与稳增长之间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工业发展质量效益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牢牢地抓住这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全面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一是加快推动信息技术创新。加强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产品研发及应用推广的国际话语权;着力提高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融合发展技术创新发展能力。二是加快实施工业企业互联网化提升计划。重点支持工业企业和生产业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化企业生产组织、资源配置效率;加速技术、产品、管理、服务和业态模式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三是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要素配置,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工业整体质效提升。
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与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两大引擎,“十二五”期间,工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新型工业化促进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改善基础设施等软硬件条件,为城镇化奠定基础和增添动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集聚人力资源、科技资源、经济要素和文化建设,重构产业链,推动集约、集聚、绿色发展提供重要载体和良好环境。江苏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都走在全国前列,有进一步探索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发展新路的条件和需要。一是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建立起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推进合作机制,促进信息技术在城乡规划、城镇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与安全运行、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创新应用,推动城乡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坚持特色化、绿色化、智慧化和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是促进城乡工业的分工协作,用协调发展理念和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把工业和农业、城镇与农村、市民与农民放到同一个平台上统筹考虑,加强城乡工业协作,优化农村工业布局,推动农村工业集约集聚发展,提升农村工业化水平,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三是加快发展服务业。大力发展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积极发展生产业,全面促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
促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总理多次提出,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大潜力就在于城镇化,城镇化的起点在于农业现代化。李总理在江苏、上海视察时指出,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固本强基,有序释放城镇化的内需潜力。江苏省委罗志军书记在今年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今后五年江苏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全局看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小康”的短板。江苏“十二五”经济快速发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很好的经济基础,为补足短板,必须立足省情,同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一是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大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和资金投入力度,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提高劳动效率;用协调发展新理念破解农业现代化新难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二是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同时,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和农民保障制度建设,切实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充分发挥新型职业农民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中的主体作用。三是实施特色城镇化战略。加强特色城镇化发展规划,深入研究特色城镇化建设的历史、自然、文化和民俗特点,充分挖掘特色城镇化建设的各种要素,推动产城融合发展,促进自然文化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把珍贵的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
篇3
【问题】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城乡“二元结构”突出,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
不少区县规划滞后,规划水平低,造成城乡用地失衡,使农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和村庄改造受到影响。
一段时期,重庆存在“小马拉大车”的现象,发展中难免出现“顾此失彼”的尴尬,发展不均衡、后劲不足。
城乡金融体系失衡,农村金融供给不足,难以有效地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迟滞了“三农”的发展。
受限于地理地貌,重庆的农业生产基本保持传统方式,组织化程度低,难以有效对接城市的大市场。
城乡间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供给存在不小差距。
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户籍“门槛”导致迁往城镇的农村人口不能完全融入城镇,出现“半市民化”问题。
【建议】
――用协调发展理念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深入推进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城乡间协调发展,从“小马拉大车”向“大马拉大车”转型。
强化非城建区规划编制,提高农村规划水平,推进农村合理开发建设,实现城乡共享发展权。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
实行差异化的财税政策,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城乡科学发展、协同发展、联动发展。
篇4
关键词: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对策
1前言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生着制度性的转变和结构性的调整,经济的增长速度有所回落,物价水平也持续的低靡,中国市场总体处在了一个疲软的状态。虽然国家采取了很多的政策手段来刺激经济的增长,但是因为政策的滞后,效果并不是很明显。自从1998年以来,我国农民增产不增收,占70%总人口的居民收入十分的有限,购买力逐渐的下降,农村市场并没有发挥足够的潜力。市场的容量也没有得到更好的扩张;城市经济也非常差,产品生产过剩,大批的工人下岗,失业率有所攀升。在新的时期,城乡经济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想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营造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式,有效消除城乡发展当中的不利因素,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需要提高城市和乡村的经济实力,为城乡的协调发展打好基础,通过城乡之间产生的技术、资金和服务的转移,带动城乡经济的发展,从而消除二元结构的差异,达到城乡经济在空间上的有效融合。
2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
2.1城乡产业结构失衡
城市产业形成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的分工细化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城市生产力结构当中,城市产业结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当前我国的城市产业结构仍然存在着不合理现象。
农村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在农村的产业产值与当前的劳动力结构不协调,农村劳动力生产率显著的低于其他的行业;其产业结构与消费者的需求结构有着很大的矛盾,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着我国长期以来依赖于低层次平面垦殖的生产结构;农村产业出口的商业结构不是特别适合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要求。
2.2城乡居民人力资本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人力资源理论认为,个人的能力决定了收入上的差距,而个人的能力又是受到教育程度决定的,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能够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综合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能够更好的缩小收入上的差距。我国的城乡居民受到教育方面的机会在先天性上就存在着很大的不公平,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大有着很深刻的原因。根据相关数据,与城市劳动者的水平相比,农村劳动力的文化和专业技能水平较低是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因为农村劳动力的低素质限制了他们自身的收入。我国的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分布在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农民不仅收入很低,同时还存在着失业风险高、缺乏相应保障等问题。这些都不得不引起社会的关注,究其原因,最终还是因为农民受教育程度不是很高,缺乏相应的知识,只能从事简单、收入较低的工作。
2.3区隔就业政策的限制
一般而言,我国的就业政策主要是一种区隔的模式,首先表现在地区分割和先后的顺序上,该政策很适应以前的户籍管理制度和保证社会稳定的策略。这种措施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固化人口居住及其活动区域,从而方便行政管理。所以,各个地区都是以本地区的就业目标来制定相应的政策,但是,企业生产则是从自身的经济出发,在效率原则的驱动下,更是愿意雇佣工资较低、没有任何保险要求的农民工,从而导致了下岗职工就业难度较大,由此造成了我国经济的高增长和高失业的现象出现。
3促进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
面对当前我国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应该采取有效的对策,充分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3.1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
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目前,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就是:第一,需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非农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第二,需要调整农业生产的结构。需要调整农业生产的经营模式,有效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产业化经营,有效使农产品加工增值,提高农业效益,从而更好的增加农民的收入;第三,需要调整农业生产产品的结构,通过产品结构的调整,发展优质高产、附加值高的农产品,不断提高农业效益,更好的增加农民的收入。此外,政府应该采取各种政策措施,有效减轻农民的负担,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城乡的协调。
3.2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政府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制定相关的政策,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农民的收入;工商企业应该生产适合农村市场需求的产品,不断拓宽市场,提高农民的消费欲望;应该减轻农民的负担,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
3.3有效推动城镇化进程,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的城镇化速度一直在加快,其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因为我国的城镇化远远落后于工业化,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不断加大,农民的就业困难,生产率变低,经济发展缓慢。所以,在当前,需要大力实施推进城镇化的发展战略,从长远规划,积极引导,加大投入,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篇5
论文关键词:新疆,工业反哺农业,实证分析
近年来新疆经济高速发展,但是在经济质量上的发展却十分缓慢,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依然很大。为了实现新疆经济全面协调的发展就要处理好工业和农业的协调发展。
在本文研究中所涉及工业泛指非农业部门和城市,而农业则涵盖了“三农”的各个方面。因此,在此选取下述两组反映新疆经济增长与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的指标,通过计量分析来对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一、经济增长与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指标的选取
1.经济增长指标
(1)区域生产总值:反映新疆经济增长总投入规模。
(2)财政收入:反映新疆经济增长的效应和质量。
(3)国际贸易总额:反映新疆与周围国家经济来往。
(4)固定资产投资:反映新疆经济增长的推动力。
2.工农业协调发展指标
(1)城乡居民收入比:衡量城乡收入差距,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来表示。
(2)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比:反映城乡生活水平差距,用城镇居民生活恩格尔系数与农民生活恩格尔系数的比例来表示。
(3)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比:反映城乡消费水平差距,用城镇居民人均总消费水平与农民人均总消费水平的比例来表示。
二、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1.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本文所涉包括1989年至2007年近二十年的数据,取自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新疆统计年鉴。其计量在SPSS17.0和Eviews5上完成。
为了消除量纲对运算的影响,本文采用了极差平移的变换方法,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消除了量纲的影响。
2.主成分分析
(1)经济增长水平值
通过统计软件SPSS17.0主成分分析得出,经济增长水平的主成分1初始特征值为3.932且大于1,并且总方差的累计贡献率达98.30%,因此,可以用其作为原变量所包含信息的代表。同时还得到了主成分1的用主成分载荷矩阵,用其中的数据除以主成分相对应的特征值开平方根便得到两个主成分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将得到的特征向量与标准化后的数据相乘,然后就可以得出主成分表达式--新疆经济增长水平值。
经济增长水平=0.5ZA1+0.5ZA2+0.49ZA3+0.5ZA4
(2)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值
通过统计软件SPSS17.0主成分分析得出,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主成分1初始特征值为2.261大于1,且总方差的累计贡献率达75.37%,因此,可以用其作为原变量所包含信息的代表。同时可以用得到的主成分载荷矩阵中的数据除以主成分相对应的特征值开平方根便得到两个主成分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将得到的特征向量与标准化后的数据相乘,然后就可以得出主成分表达式--新疆工农业协调发展水平值。
工农业协调发展水平=0.5*ZB1-0.6*ZB2+0.62*ZB3
3、H—P滤波处理
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来分析新疆经济增长与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之间关系,而VAR模型要求系统中的变量是平稳序列。Hodrick—Prescott滤波(H一P滤波)是经常使用的经济变量趋势分解方法,利用H—P滤波可以将经济变量序列中的长期增长趋势和短期波动成份分离出来,经过H—P滤波处理得到的数据为平稳序列。为此,本文借助于Eviews5.0统计软件,对经济增长水平指标和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指标进行了H-P滤波处理。
三、经济增长与工农关系状况的相互关系分析
1.经济增长与工农关系的初步判断
1989至2003年,随着代表经济增长的HP曲线(红线)的上升,代表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蓝线)的HP曲线总体上也呈现出上升趋势,但是到了2004年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蓝线)的HP曲线开始下降,这表明随新疆的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并没有因为经济的增长而改善,反而工农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不平衡。
图11989一2007年新疆经济增长与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值的H·P滤波值曲线
2.Johansen协整检验
如前所述,经过HP滤波处理得到的经济增长HP和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HP数据为平稳序列,适用于VAR模型。在作进一步的分析之前,本文先用Johansen协整检验法进行协整检验,以确定这两个指标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平稳的线性组合,即是否存在指标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协整关系)。表1给出了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
表1H·P滤波值的Johansen协整检验
原假设的协整向量个数
特征值Eigenvalue
迹统计量
Trace Statistic
5%临界值
1%临界值
None
0.993257
99.35718
15.49471
19.93711
At most 1
0.570564
14.36979
篇6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城镇化使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影响了农村人口的流动和职业转换,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课协调发展。我国作为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国家,农村在社会结构中占着较大的比重,城镇化建设所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农村教育能将沉重的人口负担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而挖掘农村经济发展的内部动力能利于农村经济和农村教育的融合借力。
关键词:
城镇化;背景;经济;协调
1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现状分析
教育与经济是社会发展的两大基础,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我国为农业大国,农业为我国经济基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农村与农业的发展。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是“三农”的核心问题,而农村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农村的教育。在我国小康社会建设及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农村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及全局性,其不仅提高了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利于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还为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
1.1农村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人才竞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2000年以来,我国政府将农村教育作为“重中之重”,从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到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实现了历史的跨越,确保了农村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加强了农村教育的师资力量,保障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落实。
1.2提高在岗农业劳动者的素质
我国现代化的最大阻力是农村在岗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使得我国20世纪90年代还有很多的文盲或半文盲青年存在。农村教育打下了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国民教育和劳动力素质提高的基础,其不仅培养了当代经济下所需的现代农民,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还为实现农村城镇化及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城镇化为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带来了新机遇
城镇化为农村教育思想带来了新机遇:农村教育思想相对落后,较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与学习,忽略了实践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城镇化推动教育思想观念的革新,在城镇化下影响下,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注重人才素质的培养等。城镇化为农村教育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农村教育的质量与效果直接影响到农村教育的发展及可持续性。城乡“二元”体制使得城乡教育差距较大,导致了农村教育的滞后。城镇化加速了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通过教师交流、重点帮扶、联谊学校、加快偏远地区学校的建设等方式,建立科学、合理、优质的农村教育体系,给农村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城镇化为农村教育公平带来了新机遇: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社会未来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要求。城镇化需大量技术性人员,对农村教育转型提出新要求。
3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途径
加大教育投资,借力城镇化: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抓住城镇化发展机遇,加大农村教育财政支持力度,拓宽农村教育投资渠道,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农村教育发展速度和质量。同时,加大农村教育的投资能带动农村经济的增长,从而实现农村经济与教育的直接互动。推进城乡一体化,融入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是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和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根本动力和重要载体。农村教育利用城乡教育一体化趋势的契机,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给农村经济带来了发展空间,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利于农村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利于农村经济与教育的发展,从而实现农村经济与教育的良性互动。加速教育转型,助力城镇化:农村教育为农村城镇化提供了有文化及技术基础的人力资源队伍,还培养大批“依靠农村、为了农村、扎根农村”新农民,从而实现农村经济与教育的协调互动。
参考文献:
[1]陆相欣,张俊.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问题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124-125.
[2]许蕾,韩建民.城镇化与农村教育资源的相关性及其影响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3):250-256.
[3]王占可.城镇化视阈下农村教育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研究[J].社科纵横,2014,(3):60-62.
篇7
实现科学发展必须破除城乡
对立运动
在世界历史上,英国的“圈地运动”开启了作为工业化孪生物的城乡对立运动,城市被定义为以资本为核心的新的生产要素聚集和配置的空间,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对乡村的资本、土地、劳动力、原材料和市场的无情掠取。发达国家凭借先发优势和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掠夺,在现代化过程中逐步弥合了城乡对立运动所造成的深重伤口,而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就没有那么幸运,一般都是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上开始其现代化过程。但随着工业和城市的扩张,最终还是挣脱不了被强化了的二元结构,形成“现代化悖论”的典型困惑。因此,城乡对立运动并非中国所独有,它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世界性难题。对此,国际上已有共识: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不在工业、不在城市,而在农业、在农村,要解决的难题,是如何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既要从农业和农村取得剩余,又不损害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然而,由于举世无双的农村人口数量、沿海到内陆的巨大纵深、交通流通的长期区域阻隔等独特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城乡对立运动表现得尤为明显和剧烈,以至于有人形容现在中国的大城市尤其是沿海城市“像欧洲”,而广袤的中西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像非洲”。中国城乡对立运动的突出表现,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名义差距为1.8:1,90年代中期扩大到2.5:1,近几年则达到3.2:1左右,实际差距则远比此大。城乡对立运动对于农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内需扩大、区域协调发展、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提高,等等;都产生广泛而持久的负面影响。这种情况,反过来又严重阻碍工业、城市和以它们为基础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比如,出于保护弱势农业以保证粮食安全、减少失地农民数量以保障社会安全等考虑,现行严厉的耕地保护与土地控制政策,使工业化、城市化用地需求的满足遇到明显的障碍。
中国经济社会以又好又快为特征的科学发展,要求破除城乡对立运动,切实解决由此而来的“三农”问题,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
以一体化目标统筹城乡区域
协调发展
城乡对立运动的要害在于城乡利益冲突,零和博弈,症结在于缺少统筹发展的体制和协调发展的机制。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用之于消除城乡对立运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提出一体化目标要求。现阶段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在政策投向上是面向全国“一盘棋”,不分东南西北,但在实际操作上却是着眼于区域,区分成省市县多级不同的特色方案,因而实际是统筹一定行政区划范围内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要求。这是一个必需的过程。全国性的城乡统筹发展体制和协调发展机制,依赖区域性培育和成长,是一个由点到面的过程。
当前中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目的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在内容上主要包括:(1)城乡规划一体化。打破城乡界限,整体规划,从源头上消除城乡发展“两张皮”,构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决策规划机制。(2)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统筹安排城乡生产生活、交通流通等基础设施的立项与投入,形成区域性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空间,构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素流动机制。(3)产业布局一体化。优化城乡分工与交换体系,按照经济合理原则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尽可能把有利于“三农”的产业放置到乡村,构造城乡一体化的要素与产业配置机制。(4)公共服务一体化。依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财政对乡村投入的力度,建立城乡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构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财政投入机制。(5)就业一体化。建立城乡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培训体系,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和公平待遇的制度,构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就业与收入机制。(6)社会管理一体化。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主线,辅之以农民与土地关系的进一步改革,促进城乡人口合理流动和农民变市民,构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人口转移与社会管理机制。
在区域范围内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影响极为深远,最根本的一个作用是,逐步切断和消除长期以来存在并不断被强化的要素由乡村向城市的倒流机制。城乡对立运动的实质,就是要素的倒流。本来,在市场法则的支配下,落后但资源丰富的乡村,具有相当诱人的潜在的投资回报机会,应该吸引要素向乡村的流动和配置,但城乡对立运动造成乡村产业过低的比较效益,却使工业和城市借机长期源源不断地从乡村获取本该用于乡村发展的宝贵要素。乡村发展因而持续“失血”。在当代中国,迄今仍在起作用的工农业产品价格之间的“剪刀差”,强制性地将农业剩余甚至必要产品转移到工业和城市,以满足后者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普遍存在的对农民工工资福利的克扣,是要素倒流的另一个重要机制;其他还有以农村金融存贷差为基础的要素倒流机制和以公共服务重城轻乡为基础的倒流机制。以一体化目标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上述六个方面的一体化,建立相应的具体机制,根本目的就是遏制和改变要素的倒流状况,将更多的要素导入乡村,在此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的实质,就是引导和实现越来越多的要素持续流入乡村,这是检验中国“三农”问题能否真正解决的试金石。
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意味着逐步消除城乡对立运动,能够产生多方面的重大战略影响。比如,建立起城乡一体的要素市场体系和产品的流通体系,扩大市场空间,规范市场秩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城乡产业联动发展和合理布局,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提高产业效益和经济竞争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激发乡村庞大无比的存量需求,有效增加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缩小城乡收入差别,协调利益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转变政府职能。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城乡发展一体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固然重在解决“三农”问题,缩小乡村相比城市的发展差距,但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决无削城市之足以适乡村之履的意思,相反,是要借以促进城市和城市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客观上也需要进一步做强做大做好工业和城市,这是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可持续之路。例如,城镇化的新进展,通过把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有助于达到减少农民以富裕农民的目的。总之,在同一过程中实现乡村和城市的“双赢”,才是名副其实的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从中国目前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条件来看,积极推进城镇化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当前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是国内消费不能成为主导经济发展的需求因素,造成过度依赖投资和外需因而不可持续的局面,而且它还强化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和经济发展方式难以转变等问题。国内消费不足是一个综合程度高、关联性强的问题,它与城镇化水平不高之间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据统计,当前中国一个城市居民的消费,相当于一个乡村居民消费的5~6倍,乡村居民相当一部分生活需求的满足,仍然采用自给自足的方式,商品率和交换率都受到限制。200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为45.7%,明显落后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意味着大量消费需求的直接损失。城镇化水平低抑制第三产业甚至整个经济的发展,减少了就业和收入的机会,而有效需求则来源于可支配收入,因而还有巨量消费需求的间接损失。实际上,城镇化难以比拟的潜力和前景,正是中国发展的优势和依托。曾任世界银行副总裁的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经敏锐地指出:中国的城市化同美国的高科技,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因素。中国正处在城镇化的加速阶段,每年将近1500万人成为城市的新居民,由此带来的投资机会、产业发展机会、就业和收入机会、消费增长机会是所有别的国家都艳羡不已的。中国的工业化水平、现代化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支持城镇化的加速度。
制约中国城镇化的主要因素,还是二元结构的城乡制度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以户籍为标志的身份区隔。中国城乡居民具有不同且难以易移的身份区隔,长期以来,城市居民的户籍连着社会保障、就业机会、教育优先权、各种补贴和更多的公共服务,等等;乡村居民难有同等权益,但却拥有一块宅基地和承包地,有着跟土地的特殊联系。这种严格的身份区隔,构成城乡对立运动的鲜明的中国特色。在此背景下,乡村居民哪怕进到城市工作甚至居住,也难以为城市所接纳,尤其是数以亿计的所谓农民工更是如此。制度创新,放宽乃至取消户籍限制,成为促进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篇8
“三化”协调发展是未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推动“三化”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的根本措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于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区域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地实现现代化建设。文中剖析了许昌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指明了其“三化”协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进一步促进许昌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许昌;“三化”协调;新型城镇化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不断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促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最终实现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30多年的改革开放,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城镇化水平。2014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达到了54.77%,河南省城市化水平也提高到43.8%,许昌市的城市化水平为44.2%。在河南的城市化水平排名第10名,低于郑州、洛阳、焦作等市。许昌市是河南省实施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地市,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城镇化发展滞后对该市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形成了极大的制约,另一方面许昌作为农业大市、粮食大市,还必须要保证耕地安全。因此,在人口、资源、环境、土地、国家政策等的约束下,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许昌市的必然选择。探索建设新型城镇化是保证许昌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直接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系统研究许昌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河南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推进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重大战略机遇,对河南省实现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许昌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
1.城镇人口逐渐增多,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河南省提出中原崛起战略,城镇化建设的目标是“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建设大郑州”和培育“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的发展布局,不断探索一条符合河南省实际情况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在这种背景下,许昌市政府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城镇化,导致城镇化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截止2014年,许昌市城镇总人口达197.2万人,与2006年相比增长了31.6倍。许昌市城镇化率从2006年的33.9增长到2014年的44.2%,。“十二五”时期以来,与河南省平均水平相比,许昌市城镇化发展速度增长1.62%,是历年城镇化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
2.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明显提升。许昌市大力实施城乡建设大提升行动计划,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和各类专业园区建设得以强力推进“,城中村”和旧城区改造步伐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加强,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不断加大,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升。2014年,该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37.8亿元,房屋施工面积1402.0万平方米,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4.2%和19.5%。其中,住宅投资108.6亿元,增长21.8%;住宅施工面积1152.5万平方米,增长18.9%。房屋新开工面积380.6万平方米,增长-14.8%。除此之外,该市在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得以大力推进,初步建立了多层次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城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在河南省提出实施中原城市群带动战略之后,许昌市紧紧抓住经济增长转变的有利机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4年底,许昌市GDP达到了2108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0.75%,在全省18个地市排名第三。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89.1亿元、1438.8亿元、480.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4.0%、10.0%、9.0%,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9.0%、68.2%、22.8%,三次产业结构为9.7:67.5:22.8。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由2000年的64:17.5:18.5演变为2010年的46.5:28.2:25.4,,从三次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可以明显看出该市从业人员流动的轨迹,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流动,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明显成效。
4.以新兴农村社区为切入点,城乡统筹步伐不断加快。许昌市农业人口众多,城乡差距较大,严重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2014年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3753元、12140元,比上年增长9.4%、10.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11613元,超过万元大关。许昌市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各地区以新型农村社区为切入点,把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积极探索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径,取得了良好成效。一些地区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实现了“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就地城镇化”,打破了过去把人口集中到城市的单一城镇化模式,使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人口分布结构更趋合理,探索了一条农业人口居多数的地区实现城镇化的新途径。
二、许昌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许昌市“三化”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新型城镇化建设逐步推进,有力地促进了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许昌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为滞后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发展息息相关,经济发展能够推动城镇化进程的速度,而城镇化的发展则能促进经济发展。目前许昌市城镇化水平较低,2014年,许昌市城镇化率为44.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57个百分点,在河南省各地市中排第9,与第一郑州市(67.1%)差距明显,需要进一步加强。
2.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程度不相匹配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发展速度不相匹配的问题,在良性互动方面尚需进一步加强。根据《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课题组》的研究,选取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来衡量工业化水平,用城镇化率来衡量城镇化水平。2006年,该市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分别为0.34、0.41,二者之间相差0.07。等到了2014年,该市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分别为0.44、0.55,二者之间相差0.11。从这两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该市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四化”协调发展。
3.产城融合效应不明显尽管许昌市经济发展很快,但主导产业与农村经济耦合程度较低,农业和农村经济游离于工业化进程之外,农民就业不充分、工农分割、城乡分离的二元结构问题还较为突出。一是缺乏科学合理的布局规划。由于规划缺乏前瞻性,新型农村社区与中心城区、中心镇区、产业集聚区还不能实现一体化建设。二是产业集聚程度不够高。中小企业居多,龙头企业数量少、辐射带动作用不强等问题,使得目前市属企业无法发挥产业集群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三是资金需求矛盾较为突出。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当前的投融资体制还不够完善,融资渠道还比较单一,政府公用基础设施投资主要以财政投入为主,其它渠道的投资较少,无法吸引和促进社会资金进入产业集聚区建设领域,成为制约产城融合快速推进的主要因素。
4.城镇发展方式相对粗放当前,许昌市城镇建设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城镇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镇体系不断优化,城镇化水平迅速提升,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城镇功能逐步完善,但是在城镇经济发展、规划建设、生态环境、城镇管理、社会发展等方面也暴露出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是产业结构层次偏低;投资快速增长,而消费需求明显不足;科技进步明显,但总体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二是城镇规划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大部分是依靠规模扩张、外延式发展的传统模式,单纯依靠数量增长,而不注重质量提升,单纯内涵式发展不足。三是城镇绿化和环保工作逐步加强,但在城镇化不断加速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四是城镇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总体上重建设轻管理现象仍然严重,科学的管理机制尚没有形成。五是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但仍存在着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教育、医疗、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民生问题亟待解决。
5.城镇化与信息化融合不强尽管许昌市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非常注重“三化”的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整体上来看,“四化”的协调发展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信息化与城镇化的融合不深。一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没有纳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不合理,使得便民化程度较低;三是城市管理信息一体化水平较低,仍然存在信息不畅;四是农村信息化水平还很弱,阻碍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三、加快许昌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在立足省情和市情的基础上,持续探索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必须遵循发展规律,务实创新,在体系建设、发展动力、功能完善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内涵、保障要素和协调机制,创新城镇化发展举措,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能力。
1.不断强化和完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市场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必须加快市场主体培育,进一步发展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经济组织,特别是要重视培育一批具有活力的企业,各级政府要培育和发展各级市场主体,不断做大、做强、做好各类市场主体。如工商、技术监督、卫生等部门,须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进入,不断拓宽经营性市场主体;银行、劳动等部门要加强协调,推进银行和企业互动,加大融资扶持力度,有效缓解个私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促进小额贷款的完善,培育其真正成为市场主体的有效工具;在土地总体规划的框架范围,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用地的需求,特别是在产业聚集区和园区的发展规划中,要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户的发展;使得税收优惠政策得到落实,同时在政策允许的合理范围内,使得中小企业和个体户的税收征收标准不断优化。
2.促进信息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坚持建设智慧城市示范工程,在保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时,促进城市建设向规范化、管理精细化和服务智能化方向发展。要优先发展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水务等智能系统,推进供排水、供气、供暖等基础设施管理智能化,从而促进城镇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的大幅提升。将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系统作为支点,综合利用城镇规划、市政交通、应急指挥等系统资源,建立起协同、高效、安全的城镇管理运行体系。整合政府公共服务资源,建设城市公共服务平台,拓展教育、就业、医疗社保和文化服务方式,完善覆盖广、使用方便、惠民利民的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城市社区服务资源进一步整合,促进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智慧城市的建设要力争在顶层设计、公共服务云平台建设、投融资机制健全等方面取得进一步发展。
3.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就是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清除阻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因素,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要采取有力措施,缩小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加大支持和优化农村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逐步建立财政“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切实有效地减轻农民负担。同时通过在税收政策等方面的优惠,不断鼓励农民创业,大力促进乡镇企业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向农业流动,解决农业发展资金问题。二是发展非农产业,大力拓宽农民的收入渠道。非农产业作为农村内生发展动力最重要的方面,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的关键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非农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强农村经济活力,增加农民收入和对各类消费品、各项基础设施的需求,进而促进各地市工业化发展和产生集聚效应,推动农村变为城镇、农民转化为市民。三是促进城乡之间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要逐步避免社会公共资源向大中城市过度集聚,从而实现教育资源、医疗卫生资源、文化资源、社会保障资源等社会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建立均等、普惠、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基地、农村道路、电力、通讯和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加快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基本医疗卫生的服务能力;最终建立覆盖城乡、机会均等的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
4.构建“四化”协调发展的制度体系,促进城镇化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促进“四化”协调发展,关键要着眼于发展能力的激活、发展潜力的释放,通过重点环节和领域的改革创新,从而不断注入“制度红利”,促进“四化”协调发展。同时不断健全城乡资源要素平等交换机制。积极推进农村耕地流转、分配土地增值收益结构和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完善“四化”协调发展的资金保障机制,调配专项补偿资金对重点城市的建设用地出让金全额返还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最后要建立“四化”协调发展的科学评价机制。构建和完善目标考核体系,实施以主体功能区为导向的科学评价和分类考核办法,推进“四化”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满仓,郭元军.关于加速河南省城市化进程问题的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6):96-98.
[2]周其仁.机会与能力———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流动[J].管理世界,1997,(5):80-100.
[3]叶裕民.中国“十一五”期间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与思考[J].经济学动态,2006,(7):54-58.
[4]王发曾.中原经济区的新型城镇化之路[J].经济地理,2010,(12).
[5]张占仓.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J].经济地理,2010(,9).
[6]耿明斋.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几点认识[J].经济经纬,2012,(1):43-45.
[7]杨重光.新型城镇化是必由之路[J].中国城市经济,2009,(11):38-43.
[8]周战强,乔志敏.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J].城市发展研究,2012,(10):12-15.
[9]金虎斌.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实证研究[J].征信,2013,(1):89-92.
篇9
「 正 文
当前,我国城乡经济已经进入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时期。如何进一步深化城乡经济改革,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根本目标的重大决择。然而,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本文试从分析当前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促进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导向作用。
一、当前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体制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国家通过计划经济体制将农业剩余转化为重工业扩张所需的资本积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那种采取农产品低价收购、派购政策实现剩余产品由农业向工业的转移的方式是取消了。那种采取在生产组织形式上,实行小农经济集体化,便于保证政府干预农业生产的有效性组织形式也取消了。那种采取禁止或限制农村工业和商业活动,将农村产业结构变为单一的种植业结构生产管理体制也取消了。但是,在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正常流动户籍制度却没有取消,使占全国人口70%以上的农民固定在有限的土地上,这将广大农村割裂在工业化进程之外,形成了发展“鸿沟”和分割体制,造成城市与农村发展的严重分化。
2、政府行为问题。政府行为不规范,增加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难度。政府行为不规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越位”。主要是对于城乡经济一体化过度推动,出现拔苗助长现象。许多地方不顾当地条件和市场需求,盲目追求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二是政府“错位”。主要是政府与农民的职责不清。在不少地方,政府对农民的自主权重视不够,通过行政命令搞“小城镇”,导致劳民伤财的后果。
3、相关政策问题。我国现行的一些相关政策不利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一个突出问题是农产品加工业增值税负太重。目前,在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征收增值税时,税率深加工按17%、初加工按13%计算。如此一来,如果深加工、初加工企业从农民那里购进农产品作原料,即使不加工而直接用于销售,仍然需要按原料收购额分别交纳7%或3%的税。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装备技术水平,低于冶金、化工、纺织等行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增值税负担相对较重,导致城乡经济失调发展。
4、市场问题。市场问题是关系到几亿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推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之一。这里的主要问题有三点:一是现行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尚未完善,如农业保护价不到位,农产品藏储设施落后等,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市场波动。二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发育不全。现有的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不仅数量很少,而且存在着设施不全、信息不灵的问题。三是目前国家对一些重要农产品价格在市场运行中行政干预过多,这给市场发育带来很大影响。
5、农民贫困问题。经多年努力,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农民贫困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1998年,我国贫困人口仍然占农村人口的4.6%(见表1)。农民贫困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6、政府负债与农民负担问题。长期以来,大多数乡村政府负债严重,难以对乡村经济进行财政支持。根据有关资料,目前全国乡村两级的负债总额已达4000多亿元,平均每个乡镇负债400万元,每个村级负债20万元。与此同时,农民负担更为严重,1997年,农民现金支出负担占现金收入的7%(见表2)。
7、农业支出问题。投资是现代经济,成长的第一动力,也是推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当前这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国家财政对乡村经济支出不仅有限,而且出现相对下降的趋势。例如,1997年比1991年,国家财政中农业支出下降了近两个百分点(见表3)。
8、农业产业化问题。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实际进展与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要求,仍然有较大差距。当前,农业产业化除了存在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需要和农产品加工增值程度低等问题外。最主要的问题是资金短缺。一方面是国家对农业的支出比重不断下降。例如,1997年就比1991年下降近两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是国有四大银行收缩农村市场。几年来,国有四大银行撤并的县、乡(镇)机构、网点总数约为三万多个,极大地限制了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来源。再一方面是农村资金大量流失。据资料显示:仅2002年第一季度,全国邮政储蓄余额累计就达6100多亿元,其中有2/3来自县及县以下,也就说今年一季度有4000亿元的农村资金倒流城市。
9、城市化问题。城市化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然而,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严重失调。1998年中国工业化率(指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2%,而城市化率(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30.4%,两者相差11个百分点多(见表4)。在国际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一般城市化水平都高于工业化水平,而中国城市化严重滞后,工业化发展没有有效带动城市化发展。
表1 中国贫困人口变化情况附图注:中国官方公布的贫困线相当于每天0.66美元。(2)两种标准下的数据都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年度农户抽样调查得出的。(3)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国别报告——中国战胜农村贫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表2 农民现金负担情况
年份
农民现金收入占
农民负担占
以现金支出负担占
纯收入的%
现金收入的%
纯收入的%
1994
64.85
5.5
7.5
1995
62.56
5.6
7.8
1996
63.27
5.6
7.8
1997
67.18
5.2
7.0
资料来源:杨承训、杨继:《加快城镇化必须改革农村上层建筑》《南方经济》2000年第1期
表3 国家财政中农业支出的比重
年份
国家财政支出
国家财政对
国家财政对农业支出占
农业的支出
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
1970
649.41
49.40
7.61
1975
820.88
98.96
12.05
1980
1228.83
146.95
11.95
1985
2004.25
153.62
7.66
1990
3083.59
307.84
9.98
1991
3386.62
347.57
10.26
1992
3742.20
376.02
10.05
1993
4642.30
440.45
9.49
1994
5792.62
532.98
9.20
1995
6823.72
574.93
8.43
资料来源:由《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0-1998)推得
表4 中国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比较
年份
工业化率
城市化率
两者之差
1949
12.57
10.64
1.93
1950
14.08
11.17
2.91
1955
21.00
13.48
7.52
1960
39.00
19.76
19.24
1965
31.80
17.98
13.82
1970
36.80
17.38
19.42
1975
41.50
17.34
24.16
1980
44.20
19.39
24.81
1985
38.50
23.71
14.79
1990
37.00
26.41
10.59
1995
42.30
29.04
13.26
1998
42.20
30.40
篇10
关键词:传统农区;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0-2542-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10.064
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传统农区作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特殊区域,其重要性越来越明显[1]。但是随着资金、土地、劳动力等各种资源的加速外流,制约传统农区发展的不利因素越来越多,“谁来种地”、“谁来种粮”、“如何种地”等问题愈发突出[2]。在这样的背景下,客观评价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水平,找出制约二者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缩短与全国整体发展水平的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就具有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基于此,本研究以黄淮平原的黄淮4市(河南省商丘、信阳、驻马店、周口)为例,定量分析评价传统农区的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1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评价体系
1.1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框架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一个动态综合的体系和过程[3]。通过对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的量化评价,不仅可以有效把握二者协调发展的趋势过程,而且也有利于发现影响协调发展的各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科学合理地选择促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措施。因而,如何构建一套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二者协调发展的情况进行量化评价和分析,使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向着实现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就显得极为重要。
按照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的原则,结合传统农区自身的特点,参考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4-7],建立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层是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系统层是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子系统层包括6个方面:经济发展城镇化、社会发展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农业投入和装备的现代化、农业产出的现代化、农村经济的现代化。
城镇化指标体系中[8,9],经济城镇化反映的是经济结构演变的非农化过程,用人均GDP和人均工业增加值表示;社会城镇化反映的是城镇居民实际生活水平的高低,是城镇化发展的最终结果,用城镇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来表示;人口城镇化表现为城乡人口空间的分布结构,反映的是城镇人口所占比重的上升,用城镇常驻人口比率来表示。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中[10,11],投入装备的现代化反映的是农业生产手段和投入的水平,用单位耕地机械数量和有效灌溉面积比重来表示;农业产出的现代化反映的是农业投入产出的效率,考虑到传统农区的实际特点,用单位耕地粮食产量和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来表示;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反映的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城乡发展差距逐步缩小,用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表示。以上城镇化指标体系和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均为正向指标。
1.2 指标权重的确定
首先对于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所谓指标的标准化就是将所有的指标都转换为无单位、取值范围在0~1之间的方法,这样就可以对不同的数据直接进行核算。由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含义、核算方法、量纲不同,因而不能进行直接综合计算,必须首先对指标进行标准化的处理,去除量纲的影响。由于所选指标均为正向指标,其数值越大越好。正向指标的数据标准化处理过程如下所示:
Rij=1,Vij>Vijmax(Vij-Vimin)/(Vijmax-Vijmin),Vijmax>Vij>Vijmin0,Vij
Rij是标准化指标,Vij是原始指标,Vijmax、Vijmin分别为原始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其次是对于标准化之后的数据采用熵值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所谓熵值法就是通过指标信息熵对于指标的有效性和价值作出判断,信息熵越小,指标的权重越大。其计算过程如下:
为了使计算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城镇化子系统与农业现代化子系统协调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C为协调系数,P为调节系数,P≥2,取P=2。协调系数反映了在城镇化子系统和农业现代化子系统综合效益或者发展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即 l(x)和m(y)之和一定的时候,为了使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复合效益或者发展水平最大,也就是l(x)和m(y)最大,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效益或者发展水平进行组合的数量程度。C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最大值1就是最佳协调状态,最小值0就是最差协调状态,也就是协调系数越大,系统之间越是协调。
尽管协调系数能够反映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彼此相互协调的程度,这对于约束二者的发展行为,促进二者健康、合理、有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协调系数却不能反映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综合效益的高低、整体发展水平的高低。也就是说具有相同协调系数的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的不同时期,其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水平会出现高低不平。按照协调发展的内涵,将衡量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高低的定量指标定义为协调度,公式为:
式中,D代表协调发展度,C为协调系数;T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琢和?茁为待定权数,本研究认为二者的重要性相同,所以选择?琢和?茁都是0.5。一般T的取值范围是(0,1),这样可以保证D的取值范围也是(0,1),便于比较分析。
2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的评价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主要是全国、河南省以及黄淮4市历年的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个别缺失数据采取线性差值方法进行弥补,数据的时间范围为2003-2012年共10年的数据,通过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相对水平变动趋势,评价4个农业大市相对于河南省以及全国来说,其协调发展的水平。
2.1 指标权重的确定
对于指标体系中与价格有关的指标数据,比如人均生产总值、人均工业增加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1990年的价格指数为基数进行价格处理,这样就可以消除物价因素带来的影响。然后对于原始数据的每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这样不同单位的指标就可以消除单位带来的影响,然后计算各个指标的信息熵、冗余度、权重,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城镇化子系统指标体系中,占比重较大的指标主要体现在经济城镇化,这说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城镇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对于城镇化的综合水平影响较为显著。单个指标中权重最大的是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其次是人均工业增加值以及人均GDP。农业现代化子系统指标体系中,占比重较大的体现在农业投入和农业装备方面,这说明农业现代化的水平更多的受到投入和装备的影响。单个指标中权重最大的指标都是乡村人均用电量,其次是乡村人均农业增加值和乡村人均肉类产量、单位耕地农业机械总动力。
2.2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系数、协调度得分
在计算出相应指标的权重之后,根据相应的公式计算出全国、河南省和黄淮4市2003-2012年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系数和协调度相对发展水平的得分,结果如表2~表5所示。
2.3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相对水平的结果与评价
从上述评价结果可以看出,2003-2012年作为传统农区的黄淮4市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自身的发展水平提升很快,协调状况一直在好转。但是相对于全国和河南省来看,该区域的4个农业大市的发展水平依然相对较低、发展依然相对较慢,尤其是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水平方面,与河南省以及全国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1)从城镇化相对水平发展走势图(图2)可以看出,黄淮4市城镇化发展水平始终处于上升的阶段。但是与河南省、全国同期水平相比,黄淮4市城镇化发展的相对速度却越来越慢,导致差距越来越大。如2012年城镇化综合水平最高的商丘市为0.457 1,最低的周口市只有0.341 9,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为0.772 5,而全国城镇化的水平为0.993 5,这说明黄淮4市城镇化发展水平落后的状况相当明显。
2)从农业现代化相对水平发展走势图(图3)可以看出,黄淮4市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较高,甚至在个别时期与全国水平非常接近。但是整体水平依然落后于河南省、全国的平均水平,尤其是2010年以后,发展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2012年发展水平最高的商丘市农业现代化综合得分为0.674 4,略高于河南省0.661 8的水平,但是依然低于全国0.735 2的水平。
3)从协调度相对水平发展走势图(图4)可以看出,相对于全国、河南省的发展水平,黄淮4市的协调度虽然在上升,但是差距越来越大。在2012年最高的商丘市才达到0.524 8,最低的周口市仅为0.393 2,这说明相对于河南省与全国的发展水平,黄淮4市的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很不协调,同时发展的水平也是处于非常低的阶段。
3 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由于传统农区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城市反哺农村的能力较弱,因而不能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就业岗位转移,结果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较为缓慢,二者处于低水平协调、甚至不协调的状态。由此可以看出,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二者不协调或者协调性差的关键问题在于传统农区的城镇化水平发展滞后,不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阻碍了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因此,作为一类特殊的区域,传统农区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国家的总体规划和功能区定位,在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生态环境良好和农民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发展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提升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水平,坚决避免工业的发展造成农区环境的破坏和恶化[12]。
3.1 以农业产业化为主线,夯实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
这需要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健全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加大粮食生产的财政补助[13];建立粮食生产核心区,通过增加农民种粮收入的方式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拓展拉长农业产业链条,进行产业链的纵向和横向延伸,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的发展,实现工农结合、农企结合、产销结合、促进农业发展的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通过土地的适度流转,推动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提升农业的生产率和竞争力[14]。
3.2 以产业城镇融化为基础,推动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
产业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过程就是非农产业带动的过程。对于传统农区来说,城镇化发展滞后主要是非农产业发展的滞后,因此只有产业兴旺发达了,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以人为本,因地制宜,通过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通过就地发展小城镇,可以实现农民的就地转移,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这需要重点发展县城和中心镇,提升其公共服务能力,产业积聚能力、人口集中能力。由于传统农区城镇化和非农产业滞后,必须合理地引导部分农业劳动力异地城镇化,尤其是引导转移人口进入城市群来实现异地的城镇化。这就要求通过制度的改革,真正地为外来人口解决就业、入学、就医等问题,使其真正地享受市民化待遇。
3.3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必须进行体制改革,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根据城乡人口流动加快的实际,逐步放开城乡户籍制度,为农民进城、人口的跨区域流动扫清障碍;以维护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解决城乡要素不平等交换的现实,尤其是通过农地制度的改革,实现城乡土地市场的“同权同利”。通过资源配置的均等化,实现新农村和城镇化的同步均衡发展,让农村和城镇都成为农民安居乐业之地。
参考文献:
[1] 韩长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实现“三化”同步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11(1):1-3.
[2] 王发曾.中原经济区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J].人文地理,2012(3):55-59.
[3] 魏厚凯.走好“双加速”下的“三化”协调之路[J].经济经纬,2012(1):1-2.
[4] 夏春萍.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计量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2(5):18-23.
[5] 伍国勇.基于现代多功能农业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协调发展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7):54-61.
[6] 吴文倩.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探析[J].商业时代,2007(17):42-47.
[7] LIN G. Chinese urbanism in globalizing China:A study of new urbanism in Dongguan[J]. 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 2006(47):294-306.
[8] 欧向军,甄 峰,秦永东.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及其理想动力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8(9):24-30.
[9] 宣国富,徐建刚,赵 静.安徽省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6):47-51.
[10] 辛 岭,蒋和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11):46-50.
[11] 曾福生,吴雄周,刘 辉.论我国目前城乡统筹发展的实现形式――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1):19-23.
[12] 祝洪章.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分析[J].求是学刊,2010(9):18-25.
- 上一篇:大气污染管控方案
- 下一篇: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