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宣传教育制度范文

时间:2024-01-24 17:46: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普法宣传教育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普法宣传教育制度

篇1

一、健全完善法治宣传教育制度,全力确保各项任务完成

1、完善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制定学法实施方案,强化法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促进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常态化。将宪法法律列入局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容,开展党委中心组宪法法律专题学习,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组织法治专题培训及普法考试,强化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意识,强化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实际效果。探索推行全局各单负责人述法制度,将述法与干部年度述职述廉述德一并考核,“四述”同步。

2、健全交通系统普法宣传教育机制。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普法责任,推进全民普法教育。按照局党委领导同志分工,调整充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理清职责,加强组织协调,加强指导考核。根据我局担负的交通运输行业管理职责,各单位要结合各自实际,加强新形势下交通运输法治宣传工作的有效开展。要充分发挥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的职业优势,鼓励运用执法案例开展普法宣传教育,逐步建立以案释法长效机制。各执法机构、交通企业要加强普法队伍建设,健全普法宣讲和普法联络员制度,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新形势下的普法能力。

3、把法治教育纳入文明创建内容。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把尊法、学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情况作为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实现法治建设和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4、深化“法律六进”活动。健全完善“法律六进”工作制度,继续抓好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等重点对象法治宣传教育,大力开展交通运输系统法律知识集中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深化“法律六进”。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11.9消防日、12.2全国交通安全日、12.4国家宪法日等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等普法宣传活动,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法律知识宣传月活动,在全系统营造尊法学法用法浓厚氛围。

二、组织开展“学习宪法、尊法守法”主题活动,切实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实效

5、在全系统组织开展“学习宪法尊法守法”主题活动。按照全国、省、市、县普法办下发的通知要求,以“遵从法律,崇尚法治”为主题的基层法治单位创建活动作为重要载体,在全系统深入开展“学习宪法尊法守法”主题活动。结合“12·4”国家宪法日,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宪法教育,着力宣传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容,大力宣传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基本法治观念,积极参加全国、全省网上宪法知识竞赛和宪法宣传的微电影、微故事、公益广告、警言等征集展播活动,推动宪法意识深入人心。

6、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传教育。立足培育全社会法治意识,广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宣传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法律服务等法治实践,教育党员干部带头崇尚法治、厉行法治,引导社会公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维权靠法。

7、突出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紧紧围绕局党委工作重心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深入学习宣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稳定、科技进步、交通安全、改善民生等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法治精神在全民中内化为自觉观念,外化为自觉行为,养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良好习惯,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交通运输法治环境。

8、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法德结合,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续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宣传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守诚信、求大同的时代价值。积极学习借鉴“法德结合”、“法德并举”和“法德共进”等经验,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努力提高全民思想道德水平,实现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三、深化“创建”活动,扎实推进法治建设

9、深入开展法治、法治交通创建活动。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深入开展法治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和《法治建设区域行业创建标准及评选办法》,继续组织开展法治、法治交通创建活动,加强宣传发动、督导检查、命名表彰,以创促建,不断提升法治创建工作水平。要把法治创建与创新社会治理相结合,广泛动员组织群众参与交通运输相关事务,支持和引导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篇2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制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等重大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围绕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促进和保障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切实维护归侨侨眷、外籍驻泸人员、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二、抓住重点,突出针对性

大力宣传“六五”普法重点内容,结合外事侨务旅游工作对象,扎实开展好《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省安全生产条例》、《旅行社条例》及实施细则、《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规定》、《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和外事管理规定的学习宣传,以局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为龙头,坚持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职工学习会经常性学法制度,坚持局领导班子重大决策前法律咨询制度。加强对旅游企事业单位的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诚信经营,在全行业营造学法、守法、用法的普法氛围,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大”理念。

三、普治并举,确保实效性

结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国安全生产月”、“绿盾行动ⅶ”、“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活动,依托泸州旅游网站,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加大普法宣传。进一步健全局党组的议事、决策机制,坚持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和科学决策,不断推进执政方式的规范化、制度化。继续开展旅游市场以安全为重点的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切实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严格依法行政,大力推行阳光政务,努力提高机关行政效能。针对行业特点和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组织各区、县和旅游企事业单位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千方百计把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在基层,切实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广泛发动干部职工,深化平安建设,积极争创平安单位。

篇3

一、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报告精神,大力宣传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伟大成就

(一)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要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原原本本地学习十七大报告,重点学习有关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内容,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找准加强和改进整体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把十七大各项要求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着眼大局,以解决民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围绕完善民主制度、围绕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开展工作,注重在领导干部中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注重在广大市民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大力弘扬法治精神,不断提高全社会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广泛宣传改革开放30年以来民主法治建设的成就。围绕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一主题,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所走过的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协助有关部门,组织、安排好“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系列活动。结合现行宪法的历次修订,加强宪法教育,提高领导干部和广大公民的宪法观念;进一步准确把握市民法律素质,认真做好市民法律素质评估调查工作;通过各种有效的宣传形式,进一步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烘托气氛,营造和谐稳定的法治氛围。

二、抓住重点,统筹兼顾,深入推进“法律六进”各项工作

(三)进一步深化“法律进机关”活动。继续完善领导干部法制教育制度,重点在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中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重视案例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法治领域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与解答,树立正确的法治意识,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年内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法制讲座不少于两次,各区县、各市级委办局至少举办一期领导干部法制研修班。启动“双百”工程,即:100名“学法用法模范公务员”和100名“学法用法示范机关”的评选工作,通过评选,树立典型,总结经验并推广至全市。建设和完善“干部学法网”,丰富在线学习课程,完善考核办法,进一步夯实公务员学法用法的阵地。

(四)重点推进“法律进学校”活动。积极配合市科教党委、市教委,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以增强引导性、参与性和趣味性为重点,推进法制教育进课堂。加强学校章程建设,研究制定市和区县二级“依法治校示范校”的评比标准和办法。以“依法办学、以德立校”为主题,组织开展对学校领导和法制课教师的法制培训,推动学校法制教育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配合司法部办好全国大中学生学法用法演讲赛。会同有关部门,通过组织举办法制教育观摩课、法制课教案征集评比、法制学科教研活动等,加强学科建设。充分利用法院、监狱、劳教所、戒毒所等,进一步拓展青少年课外活动实践基地,积极开展体验性活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体系。

(五)突出做好“法律进企业”工作。以推进依法诚信经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重点,大力开展《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的宣传活动,把握正确导向,通过法制讲座、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学法用法的水平和能力,帮助企业职工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发挥讲师团资源优势,定期进企业开展法律培训。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分别召开市有关部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有关方面的座谈会,认真探索“法律进企业”活动的有效抓手,发现先进典型,总结推广经验。年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召开“法律进企业”现场推进会,并探索开展“守法经营示范企业”的创建活动。

(六)继续开展“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活动。以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为重点,全市每个街道、镇举办三次以上的专题法制讲座或法制文艺演出活动,提高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程序意识和责任意识。上半年内,明确“民主法治村”和“民主法治小区”的评选标准,全面推进“民主法治村”和“民主法治小区”的创建和评估验收工作。积极开展“法律下乡”活动,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十周年为契机,广泛开展基层农村民主法制教育活动,组织法律工作者进村入户,宣传宪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规,宣传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规,采取各类有效措施将“法律下乡”活动引向深入。继续做好第四届“梅陇杯”法制故事征集评比活动。

(七)积极开展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配合市总工会、市文明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办好“学法律、知荣辱、讲文明、促和谐”等各种针对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春运等进城务工人员大量流动的时间节点,集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结合《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的宣传,增强进城务工人员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培育他们自觉守法的意识和依法维权的能力。

三、总结经验,梳理思路,集中开展“五五”普法中期检查

(八)认真开展自我检查工作。按照市“五五”普法规划的要求,在下半年组织“五五”普法中期检查。各区县、各单位要把迎接全市检查与自我检查有机结合在一起,主动与区县人大共同开展普法评估验收工作。要对照全国和本市的“五五”普法规划以及“法律六进”的文件,对本地区本单位的学法用法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总结,整理工作体系和各项机制,总结之前的成功经验,查找遗漏和不足,制定措施并及时改进。通过系统自查,切实提高各区县、各单位普法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法制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

(九)积极组织做好中期检查各项准备工作。市法宣办将适时邀请市级和区县人大代表到各区县和各单位,对“五五”普法以来所开展的具体工作进行综合检查和评估,主要检查基础工作机制、五类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工作、“法律六进”的实施落实情况、法制宣传教育的阵地建设状况以及相关台帐资料。举办回顾小结座谈会,梳理成功的做法,同时找出不足之处,为今后提供经验支持,以确保“五五”普法规划顺利实施。

四、弘扬法治,营造氛围,大力开展面向社会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十)深入推进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系列宣传活动。结合迎接奥运会和世博会,大力宣传知识产权法、体育法、公共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各区县、各单位至少举办一次大型宣传活动,使市民学习了解与奥运、世博相关的基本法律知识,积极参与和自觉配合两会的成功举办以及期间的城市运行和管理,为迎接奥运会和世博会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十一)继续做好“推进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系列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各区县、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各种与有关法律颁布实施纪念日和专项主题活动紧密关联的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以及其他重要节点,如《反垄断法》、《企业所得税法》的施行、“3.8”妇女维权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知识产权宣传周”、“5.25”交通宣传日、“6.26”国际禁毒日、“119”消防宣传日等,举办一次以上主题鲜明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社会影响。

(十二)围绕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和本市第二十届宪法宣传周,大力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各区县、各单位要把宪法宣传周作为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展示窗口,提前规划,精心设计,突出主题,结合运用生动材料,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在宪法宣传周期间,深入开展至少一次以宪法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市民的宪法意识和民主意识,在全社会掀起学法守法用法的。

五、拓展渠道,狠抓落实,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基础建设

(十三)健全工作机制,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继续发挥好各区县、各单位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联席会议)的作用,建立相关责任制和考核措施,明确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的具体职责和要求,确保今年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完善对各区县、各大口的年度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考核方法以及法宣骨干和联络员例会制度,加强多方面、多渠道的沟通和协作,整合有效资源,完善整体工作网络,在社会中实现普法的全覆盖。

(十四)抓好法制宣传教育的队伍建设。继续开展对基层法宣干部的教育培训,注重培养服务大局需要、为民解困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基层法宣骨干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讲师团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文化。完善基层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力争全市各个区县都有一支相对稳定,整体素质较高的普法志愿者队伍,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联动机制,逐步增强法制宣传教育队伍的总体力量。

篇4

关于做好“五五”普法工作的思考

××*区依法治区办

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开展二十年来,每一个五年普法规划的实施,对我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法律素质以及法治意识的提高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去年,我区的“四五”普法工作已经圆满结束,五年来,全区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大局,始终坚持以创新求突破,以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为立足点和出发点,走出了一条多层次、宽领域、高质量的普法之路。“四五”普法期间,我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成效显著,普法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今年,是“五五”普法的启动年,上半年,我区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五五”普法宣传月活动,为“五五”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下半年,我区将全面组织实施中央、省、市的第五个五年普法工作规划,如何让“五五”普法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在工作中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扫除盲点,我们认为,应当通过攻克薄弱环节来提升“五五”普法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一、当前我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是重点普法对象学法教育有待提高。“四五”普法期间,我区针对重点普法对象开展了深入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全区广大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得到了明显增强,逐步养成了学法、用法、守法的法治观念和良好习惯。但与此同时,也还存在着领导干部的学法用法工作抓得不紧、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学法用法落实不够,青少年学法用法工作形式单一、流动人口的法制教育工作存在盲点等问题。

二是农村普法教育力度不够。由于当前对涉及农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不够,农村普法教育覆盖面不广,我区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群众的遵纪守法的意识还较为淡薄,遇到问题的时候,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武器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有一部分农村群众虽然有一定的法律意识,但他们遇事只强调自己的权利,不讲自己的义务,这实际上也是法制观念不强的一种表现。此外,我区少数村干部法制观念不强,依法办事的能力还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尚滞后于改革发展的进程。近五年来,我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同时带来了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保护、城市建设、社会治安、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而当前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这些新情况新变化,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相适应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未能及时跟上,致使一些本可避免的群众上访事件时有发生。

四是法制宣传教育形式还不够丰富。“四五”普法期间,我们除了通过法制学习、法制培训、法制讲座以及送法下乡、送法进社区、法律咨询等传统的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外,我们还积极探索法制宣传教育的新形式和新途径,如开通××*区普法网、组织开展法制征文、送法制春联进农家等活动,不断尝试创新普法宣传教育形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全区普法工作面广量大、要求不断提升的客观实际相比较,我区的普法的形式仍然显得单调,还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干部群众的需求,法制宣传教育形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深化。

二、提升我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质量的若干举措

在认真总结“四五”普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照全国、以及四川省、成都市“五五”普法规划,我们认为,今后五年,我区普法工作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力争取得新的突破:

(一)加强协作,健全和完善“大普法”机制。法制宣传教育作为一个面向全社会的普法活动,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仅仅依靠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主管部门或者是一两个职能部门是远远不够的。普法对象的社会性、广泛性、多样性决定了法制宣传教育主体必须具有多层次、复合型的特点,需要广泛吸纳工、青、妇、老年协会、关工委和新闻媒体等一些社会团体、群众组织力量的参与,充分发挥他们在基层、城乡居民中辐射性强、社会影响面宽的优势作用。因此,“五五”普法期间,我们要切实完善由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政府主管部门指导督促,人大实施监督,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各行各业组织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普法”体制。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五五”普法期间,我们要紧紧围绕法治××*、平安××*和文明××*的创建工作,积极组织开展专题性法制宣传教育,努力为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点工作的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我们要通过组织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努力提高机关依法行政和服务社会的水平;我们要通过组织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促进城乡一体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要通过组织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促进和谐社区建设;通过组织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促进青少年法律素质的提高,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通过组织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促进企业依法生产、依法管理和依法经营。

(三)突出重点,做好重点对象的普法教育工作。在“四五”普法基础上,“五五”普法要继续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对重点普法对象的学法要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实施、有考核,切实增强重点普法对象学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重点普法对象的法律素质。

一是要进一步加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工作力度,着力提高其依法决策、科学决策、依法执政的能力。重点使领导干部树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的意识,树立国家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由人民赋予的观念,在工作中,进一步依法规范决策、管理和服务行为,不断提升各级领导干部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

二是要加大对公务员特别是执法人员的法制教育,着力提高其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的能力。要在全体公务员中牢固树立起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观念。尤其要引导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带头学法用法,提高依法行使公共权力的能力,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行政权力的正确实施。

三是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着重培养其爱国意识、守法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分层次分类别开展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建立和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法制教育网络,充分利用各种教育阵地,增强对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引导性、互动性和趣味性,引导青少年践行八荣八耻,争做遵纪守法公民,努力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四是要加大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着力提高其依法生产、依法经营和依法管理的能力。切实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诚信守法、依法办事的观念。结合企业管理工作需要,采取多种形式,扎实开展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和法制培训,把依法管理、依法经营作为考核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重要依据。

五是要加大对农民群众的法制教育,着力培养和增强农民参与村民自治活动和其他社会管理的能力。积极开展针对基层“四民主、两公开”的普法教育,努力加强农民群众依法维权、依法的宣传教育,引导农民依法合理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使其了解和掌握解决矛盾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依法解决各类矛盾和纠纷。

(四)以人为本,切实增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成效。

“五五”普法期间,我们要把服务群众、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法制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把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和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联系在一起。普法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要通过开展“法律进村入户”等活动,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加大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

一方面,要重点针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和落实。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进乡村活动,让群众通过普法教育,通过接受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学到实实在在、方便实用的法律知识。

另一方面,要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大对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充分利用农村有线广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扩大宣传覆盖范围,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成效,健全村民自治机制,不断提升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服务水平。

(五)转变观念,以创新强化“五五”普法实效。

“五五”普法期间,我们要继续加大普法机制的创新力度,不断提升群众的责任意识、权利意识、法治意识,使其真正做到对法治的尊崇和向往。

一是要创新普法理念。必须将创新理念贯穿于普法教育的始终,不能将普法目标仅仅定位于守法上,更应鼓励全民用法、护法。要认真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普法教育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用创新的理念提升普法教育质量。把“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普及法治文化”作为普法教育的最高追求,让创新的理念不断为普法教育工作提供精神动力。

二是要积极创新普法手段。利用网络的手段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我区在“四五”普法期间探索法制宣传教育新途径的一种有益尝试,“五五”普法期间,我们要在办好“××*区普法网”的同时,加大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进行法制宣传的力度,发挥其传播及时、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优势,使我区的普法工作在广度、深度和力度上有更新、更高的突破。

三是要创新普法形式。“五五”普法期间,我们要通过群众喜闻见乐的法律知识竞赛、法制文艺表演、法制演讲、法制春联、法制灯谜等形式,把法律法规内容融进形象化、艺术化的表现形式之中,以事喻法,以案说法,以艺释法,使群众在耳闻目睹、潜移默化中受到法制教育,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确保“五五”普法规划的实施收到实效的保障措施

今年下半年,我们将全面实施“五五”普法工作规划,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推进法治××*建设,要确保“五五”普法规划的实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在工作举措上,我们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领导,完善普法教育领导体制。党委、政府要加强对“五五”普法工作的领导,人大、政协要加强对“五五”普法工作的监督,切实把法制宣传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形成党委领导、政府实施、

人大政协监督的工作格局。

要进一步健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领导机构,明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完善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工作督查制度。人大要充分发挥法律监督的作用,加强对普法教育工作的检查和督促,保障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实到位。政府行政部门要认真部署、合理安排,抓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落实到位;法制宣传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发挥好各自的职能作用,做好组织和协调工作,确保“五五”普法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二)增强合力,建立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区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定期会议、联席会议、年度工作汇报、工作督查等工作制度。发挥好指导、协调、督促、检查的职能,切实做到普法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努力实现普法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建立和实施各部门、各行业法制宣传教育制度,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广大群众开展和支持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三)明确目标,完善普法教育考核激励机制。“五五”普法工作要在量化考核上下功夫,要建立一个权威性的长效评估考核体系,明确创建目标,制定工作标准,定期检查验收,奖惩逗硬。普法主管部门每年要根据普法规划的时序进度,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对照评估考核办法量化打分,对各部门、各单位实行百分制考核评议,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健全激励监督机制,形成规范有序的普法教育运作机制,加大奖惩力度,发挥导向作用,激发内在动力,充分调动普法教育的积极性,规范法制宣传教育基础工作,推动普法教育扎实开展。

篇5

普法促进学法

在公民中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是创建法治县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嵩县采取一系列措施,在普法中促进学法。

嵩县将法治县创建同领导干部任用、录用、奖励,单位评奖,精神文明单位创建相结合,将学法同干部任用、录用相结合。学法考试不合格的干部,一年内不予提拔任用,没有取得普法合格证的,取消干部录用资格。单位年度法治县创建验收不合格的,单位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一年内不予提拔,连续三年不合格的免去职务,取消单位当年评先资格。年度法治县创建工作验收不合格的,取消单位当年精神文明单位申报资格。法治县创建工作经费按照年度人均2元标准列入县财政预算,各乡镇按此标准列入预算。

深入普法,广泛宣传,夯实创建法治县建设基础。完善和落实党委中心组和领导干部学法制度。采取每月布置一次学法作业自学,每季度一次法制讲座集中学,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能力。加强党政机关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有目的地学习共同法;有重点地学习部门法;不断提高法制观念和执法水平,做自觉学法用法的表率。

采取多形式多举措强化农民学法。在农村采取编写易学易懂普法教材、培训普法辅导员宣讲知识、法制文艺进农村和结合本村村民涉法事务及民间纠纷开展大讨论等有效形式和方法,提高村民法律意识、依法维权能力和守法自觉性。

加强以中小学生为主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不断提高中小学生在道德上的是与非、在法律上的罪与非罪的判断能力。规范厂矿企业学法。健全企业普法组织、完备普法教育制度、落实普法教育时间、稳定普法教育阵地,不断提高职工的民主管理意识、依法维权意识和自觉守法意识。

以法制文艺为载体,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全民普法宣传教育。组织法制文艺进农村、进厂矿、进学校活动;编写以案说法连环漫画的法制宣传版面进乡镇、进机关、进单位;充分利用法制宣传日组织法律咨询、宣传游行;利用本县的典型案例讲法,把法律送到千家万户,确保普法的覆盖率。

齐抓共管、全民响应

在嵩县县政府的积极努力下,全县正在形成各方积极参与创建法治县的良好局面。

由嵩县司法局编辑制作的《案例说法》、《德与法三字经》等宣传版面吸引了大量的市民、群众观看和学习。各执法单位的义务宣传员为群众发放宣传资料6000多份;设立普法宣传台、法律咨询台,现场为群众解答疑难。特别是嵩县大章乡、阎庄镇为配合法治县创建工作,率先建立起了“平安创建网”网站,把乡镇法治建设和平安建设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认真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为法治乡镇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阎庄镇和大章乡2009年还分别被河南省司法厅授予“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嵩县国土局、教育局、人劳局、审计局等有关部门更是积极行动,认真配合,组织单位开展《以案说法》读书活动,安排法制文艺演出,编写法制连环漫画宣传版面,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篇6

按照xxx市教育局xxx号〈〈转发〈关于在全省教育系统集中开展安全隐患再排查再整改行动的通知〉的通知〉〉和xxx县教育体育局xxx号文件精神,我校立即组织全体教师召开专项会议,会上再次强调:

学校无小事,事事有安全。学校在狠抓教育教学管理的同时,始终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并把学校安全工作提高到学校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现在,学校以创xxx县平安学校为契机,高起点,严要求,齐参与。狠抓安全校园建设,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保证了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学校多次获县“综治优秀单位”,县教育系统“先进学校”。现将校园安全工作和隐患再排查再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抓组织管理,形成创建平安校园工作长效机制。

1、成立组织领导机构。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平安校园工作领导小组,段鲁超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张福稳重点抓,少先队、具体抓。下设办公室,由张福稳副校长负责创建工作的日常事务,形成了职责明确、协调配合的组织领导机构,为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确保了长效工作机制的良好运行。

2、构建全方位的平安创建管理网络。

一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立体化安全教育网络。学校积极发挥家长学校的优势,每学期开办家长座谈会,分发《告家长一封信》,主动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向家长详细了解学生校外表现情况,积极探索家校配合的最佳途径。同时学校还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通过心理安全教育,化解矛盾,建立问题学生档案,并对这些学生跟踪教育管理。利用班主任做好与问题学生结对子的工作,定期找问题学生谈心,使他们能遵纪守法,不出违纪与安全问题。二是抓好安全工作队伍管理工作。

二、抓制度落实,确保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富有成效。

1、强化责任追究制。学校明确了校长、分管领导、任课教师安全责任,并层层签订责任书,形成学校人人都是安全管理者的意识。为了全方位的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先后制定了有关安全方面的制度10余种,安全预案4个,如:安全教育制度、师生外出活动制度,值班制度、消防制度、事故报告制度以及交通安全预案、防踩踏、防自然灾害预案等。这些制度予以张贴或宣传,并随时检查执行情况,对安全工作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与此同时,学校要求行政领导值日、要如实填写并上报有关安全工作内容,以便准确掌握校园每天安全工作动态,对存在问题及时加以解决。

2、落实安全工作重点。首先是不准社会上的人或车辆随便进入校园,如确需进入校园的要征得相关处室领导的同意,同时还要及时登记。不准学生私自出校门,如需出校门一定要有班主任以及学校干的同意,以统一规格的假条为准。

三、抓预防整改,推进创建平安校园工作持续深入。

1、拓宽渠道,提高师生防范意识。一是经常利用各种会议强调安全工作,做到安全工作逢会必讲、警钟长鸣,不断强化全体师生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二是利用主题班会、黑板报、校园广播、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通过课堂教学,把安全知识寓于教学中,多种渠道向学生灌输安全知识。印发安全等学习资料。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认真做好自查和整改工作。学校经常性地开展安全自查工作,每次安全检查,学校主要领导都亲自带队督查,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发现一处,及时整改一处。同时,高度重视上级机关对我校安全检查提出的整改意见,虚心接受,树立“勿以事小而不为”的意识,对每个安全隐患都认真采取措施,及时整改。

四、以专业法律法规为重点普及法律知识。

预防青少年犯罪是开展平安校园建设的重点。我校坚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将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学期工作计划,同时发挥好三个作用:一是法制教育基地的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坚持开展法制共建活动,如每年举行四次法制报告会,每年二次法制教育活动,每月一次国旗下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另外学校还开辟了校园广播法制教育专栏。二是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配合学校法制教育,法制副校长通过现身说法,学生座谈、个别谈心等形式,帮助有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三是发挥法制教育活动的作用。坚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对违法违纪问题不回避、不手软。

五、认真排查安全隐患 安全措施细致周详

安全设施是保障安全的有力保证,学校认真排查了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投入一定的财力,配备安全设施,加强安全。

1、有贵重物品的教室(如电脑室,多媒体教室)都有专人负责,并定时进行查验。注重安全工作的物防和技防。在教学楼、安装了应急灯,铺设新电路,改造了旧电路,确保用电安全

2在存在火灾隐患的地方都配置了灭火器。

3、人员出入易拥挤的得地方,特别是楼梯间都张贴了标语或安全警示牌。安排教师和学生会成员在楼梯过道值班,杜绝学生踩踏事故的发生。

4、对存在有危险的围墙进行了改造

5、学校将过去的值周改为值日。

6、每天中午、下午学生放学时都安排一名教师到校门口维持交通秩序,以减少交通事故隐患

7、未雨绸缪、防患未然。进行80多名学生在突发性事故和灾难来临时的各种演练、疏散。对这一个过程,学校反复研究,制定出详细的疏散线路图和具体负责人。

篇7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途径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

(一)对法律认识不够

从经济基础和社会经历来看,大学生应归入社会弱势群体,在社会交往和学校集体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来自外部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个人权益受到损害。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树立坚定的法律信仰,不仅是大学生调控社会行为的需要,更是他们自我保护的需要[1]。大学生了解法律知识的途径主要是网络等媒体,他们对我国的普法历程和全国法制宣传日知之甚少,对治安管理处罚、道路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法律常识有一定的认识,但对社会兼职或就业过程中涉及的行政法律和劳动法律了解不多。

(二)解决问题的方式随意性大,缺乏理性认识

大学生在遇到纠纷时往往不能理性思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大学生普遍认为应尽量避免与法律接触,遇到纠纷往往通过找熟人的办法解决;极少数大学生甚至认为可以据理力争,体现了他们过于理想化和易冲动的特点。他们认识到诚实信用的重要性,对“作弊入刑”表示积极的拥护和支持,而对学术不端、考试不诚信等行为则表示明确的不支持,这体现了大学生群体对考试公平、公正、公开以及学术等知识产权问题的关注。

(三)权利意识缺乏,运用法律的能力不强

大学生的生活能力不强、社会经验不丰富,日常学习和生活对学校、家庭仍有较大依赖,解决矛盾和困难的能力较弱。他们的权利观念不强,遇到突发问题时往往单凭自己的经验自主应对,缺乏法律支持,这样往往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甚至会以违法行为去应对不法侵害。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群体在勤工俭学和消费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劳而不获”和“消费欺诈”等问题,此时,大学生受法律知识不足等因素影响,可能会做出让步,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吃亏是福”,只要不犯罪,就漠视法律。只有每个人(包括每一位大学生)都能正确认识并捍卫自己的权利,法律的社会调整功能和教育引导功能才能充分发挥,社会秩序的维护才能真正从他律转为自律。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参差不齐的诱因分析

(一)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的心理正处于走向成熟又未真正成熟的过渡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迅速增强但发展不成熟;看问题易带主观性、表面性和片面性,呈现出比较鲜明的个性特点。

1.遇到挫折时不能客观评价自己的行为

在校大学生都是90后,从小衣食无忧,很少面对困难。他们处理事情时常常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过度的自负。他们个性张扬,青春叛逆期延续,经历着心理上的断乳期,情感既丰富又脆弱。看待事物喜欢用批判、怀疑的眼光,处理问题的方式较过激,自我意识强烈,极力想摆脱来自外界的干涉和约束。有的大学生稍有不顺就把自己与社会、学校、家庭对立起来,一律“反其道而行之”,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2]。

2.法律情感缺失,价值观念偏离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有的大学生心理不平衡,害怕他人超过自己,不能正确面对竞争;有的学生出现交往障碍,不会与同学相处,人为地与他人保持距离。部分大学生沉迷于虚拟空间,漠视他人和社会事物,不能客观评价自身言行,无法正确表达个人意愿,对周围环境缺乏正确认识,甚至出现信仰上的迷茫;责任意识淡薄,法律情感缺失,导致人格畸变,进而诱发犯罪行为。现实中多发的侵财类违法犯罪案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学生对物质的贪婪和崇拜,也不同程度地说明大学生的道德滑坡和精神颓废成了其侵财犯罪的内在驱动力。

(二)外界价值观念的影响

1.封建落后的传统文化观念阻碍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

自古以来,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尊崇礼仪教化,“和为贵”思想深入人心。如根据传统法律文化中“重德轻刑”的儒家思想,衡量一个人对错的标准不是法律而是道德,在此思想影响下,人们不会自觉形成法律信仰,而是把法律看作负担,畏法厌讼,从而影响了公民法律平等意识的养成。权利义务观的失衡导致人们只注重权利而不履行义务,使得权利义务结构不合理[3],以至于在出现纠纷时往往选择“息事宁人”,让“大事化小、小事化无”,避免运用法律,更不用说利用法律维权了。部分违法犯罪大学生功利主义盛行,社会责任感淡薄,缺乏为公思想和奉献精神,玩世不恭,随波逐流,他们身上具有的不和谐因素使法律的权威受到挑战,成为民主法治建设的绊脚石,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法律的感知和敬畏,阻碍了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养成。

2.不良思潮的涌入影响了大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

不可否认,时至今日,反对势力不仅在政治、经济上对我国进行干涉,还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企图改变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影响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金钱利益至上、享乐主义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以及根深蒂固的封建迷信思想,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网络文化”具有空间虚拟性、内容多样性和传播快捷性等特点,已逐渐成为大学校园中的一种新文化现象,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对是非曲直的辨别。网络的开放性使得部分大学生的规则意识减弱,道德自律缺失,通过网络诋毁他人、泄露他人隐私甚至违法犯罪的不在少数。

(三)高校法律教育制度不规范

高校作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将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守法者和建设者的重任。很多高校忽视了针对大学生的普法宣传工作,使得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将法律和道德混为一团,进而引发自身利益的损害和对他人利益的侵害。自1986年以来,高校法律教育课程历经了多次调整。当前高校的法律教育是面向法学专业以外的学生展开的,其载体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该门课程虽然是教育部的三课之一,授课时间基本上是大一上学期,且是一门公共必修课,但不是期末必考科目。很多高校的法律教育往往流于形式,照本宣科仍是其传授知识的主要方式,使得大学生往往只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法律意识仍然缺乏,出现问题时无法运用法律维权。有些高校存在重知识传授轻法律意识培养、重智力教育轻德育教育等问题,法律课程教学方法简单、刻板。

三、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

(一)净化社会环境,树立法律至上权威

努力净化社会环境,树立法律至上权威,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的培养。在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法律信仰的塑造,正面教育主要集中在法律对人民群众自身权益的保障功能及对良好社会秩序的维护功能,这种功能是引导性、教育性的[4]。努力净化社会人文法治环境,提倡以人为本,法治先行。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法治教育宣传。加快完善法治建设,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实现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法治先行,增强法治权威和法律信任感。助推大学生摒弃“权大于法”等不良思想,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宣传教育活动,使大学生了解、熟悉、认同现行法律和制度,树立尊重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良好风尚。大学生不但要有守法意识,而且要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以便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更好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正当权益,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依法治校

学校的教育是否公平公正、学术氛围是否浓厚、规章制度的执行是否严格等是大学生建立法律信仰的最切身感受,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的形成。法治校园必然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养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因此,高校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程设计,重构法律课程体系,特别是要重视法律类课程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新媒体强大、快速的宣传和教育功能,利用打击违法犯罪的典型成果,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第二课堂法律教育活动,让大学生亲身体验法治教育带来的丰硕成果,激发大学生关注法律现象的热情和兴趣,使新时期的大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能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人文素养,让大学生自觉认同规范、接受规范、消化规范。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人文亲情关怀

高校应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注重大学生“德”和“学”的双驱培养。坚持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互补的教育理念,增强大学生抵御社会复杂环境的心理素质。设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开展心理普查,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辅导,并建立问题学生心理跟踪档案。以丰富多彩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普及和趣味活动等,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学习、生活及人际关系。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缓解焦虑情绪,化解矛盾,消除自卑感,矫正不良行为,使他们以更积极、乐观的方式迎接挑战;帮助大学生提升法律信仰,培养法律情感,落实、巩固法治教育成果。

(四)激发大学生自身活力,养成法治思维

公民法治思维的养成,对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进步意义重大。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接力棒传到青年一代手中,坚持法治思维和运用法治方法处理问题更应成为大学生为之奋斗、图强拼搏的强大动力。因此,大学生要自觉培养法治意识,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要提升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利用自身优势,关注法律知识和法治新闻,增强对法律的感性认识,遇到问题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正确解决,以维护他人和自身的合法权益。

作者:张岭梓 单位: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仁,杨志成.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内涵及结构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13).

[2]张岭梓.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6(1).

篇8

一、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思想渊源和现实基础

(一)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思想渊源

人道主义道德基础。保护老年人权益,可以在源于17、18世纪的西方人道主义思想中找到诠释,从而构成对包括老年人在内的一切弱势群体进行倾斜保护的道德基础。人道主义基于人性构建起一套完整的道德系统,认为人是平等、自主的,人人有权利得到社会平等的关心和尊重[1]。即每个人都享有最基本的人道平等,不论其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如何,均享有与他人同样的生存权利;均享有人的尊严,并且这种尊严应得到充分尊重;均有追求自由平等、自我发展、自我决定,以获得幸福生活的权利。在现代社会中,则归于两类基本的权利:一是自我的权利,包括生存、健康、居住、休息、安乐等;二是相互的权利,主要是工作、教育、参政以及享有获得社会福利与人道服务的权利[2]。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本质上也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个人与社会都有责任维护对方的生存和发展。在这种相互依赖、相互帮助的关系中,从道德要求出发,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反之,能力越小,责任越小。老年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一部分,其能力的减弱和损耗远非一般社会群体,因此在法律设计上,出于实体公平和正义的考虑,在以老年人为一方构建的社会关系中,必须为其提供更多的保护和倾斜。保护社会中的弱小群体,保障其生存条件和各项基本权利,是一个民主、进步、文明、和谐的社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不断发展的社会须积极开展的基本工作。这既是一种道德立场,也是一种道义选择,对老年人权益予以特别保护,正是源于这种思想。社会契约理论基础。从社会契约论的角度来看,老年人作为弱势群体的一部分,其权益保护具有浓厚的社会契约基础。社会契约论关乎在一个平等、自由的社会里,应当如何分配个人基本权利、社会财富和自由,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对待社会弱者(包括老年人)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实施惠民财政、保护社会弱者的哲学基础。包括对老年人在内的弱势群体保护,可在“我们应该建立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的立足点上找到其理论支点。社会契约的目标理想是为利益冲突中的国家、社会和个人三者之间找到平衡的支点及合乎契约精神的社会治理模式,以解决平等和自由的安置及弹性空间,解决强者与弱者之间的冲突与排斥[3],从而在自由、平等地位得到确认的社会主体之间,依据公平的合作条件达成协议的政治生活中,使那些由于自身条件或社会原因等因素还没有获得充分自由、平等地位的弱势群体得到合理的救助。因此,社会契约论关于理想社会的构建,为我们完善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弱势群体保护,全面、系统、深入地诠释弱势群体保护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老年人权益保障的现实基础

老年人权益保障的现实基础可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老龄化社会的现实需要;二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内在要求。就前者来说,中国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行列,人口老龄化对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由此,老年人权益保障体系的构筑问题也就异常复杂。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不仅是解决人口老龄化社会问题的直接要求,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加强社会管理与创新、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中国社会老龄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在敬老、养老、助老等问题上,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老年人权益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保障,是衡量人口老龄化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特别是人口老龄化社会的职责,业已成为国家和全社会的一项重任。就后者而言,进入21世纪,社会学学者麦多斯等人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世代延续的社会,一个避免做任何削弱其物质和社会支持系统之事的远见、灵活及明智的社会[4]。这个社会不仅强调社会生产、消费和环境的关系,还强调社会福利及其争取安全保障的全部社会结构,即重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关注不同社会群体的共同发展,老年人群体自然也不例外。就社会发展而言,现代化所内含的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全球化均不同程度地给老年人生活带来一定冲击和影响。城市化的趋向使作为地位资源的土地的重要性降低,年轻人口向城市和大城市迁移比例加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割断了与老年人之间的传统连接方式,作为老年人重要保障单位的家庭其作用被减弱,使老年人在物质、精神、社会等方面的需要越来越得不到满足[5](P65)。工业化的进程使得市场竞争成为必须和必要,而市场竞争又是以效率为准则来筛选市场主体,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优胜劣汰”效应,一部分人因为生理和社会等条件的限制被认为效率低而沦为社会弱势群体[6],老年人群因由此逐渐被淘汰于社会生产型劳动之外。信息化社会要求社会成员须具备不断掌握更新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这对老年人群体来说同样是一种挑战,老年人对新事物的接受慢,且在一种以年轻人为中心的国民教育体制下也不可能获得更多的再教育机会,老年人在传统社会中所享有的信息优势往往弱化乃至不复存在。总之,现代化的趋向不可避免地产生社会排挤,会对一些人群产生不利因素[7](P44)。所以,老年人成为社会排挤对象,是不可避免的,也直接侵蚀着传统社会道德、传统习俗和在此基础上的人们观念形态的期望。老年人在社会中发挥作用、继续参与工作并作出贡献的要求无疑会面临着来自于市场自身的障碍,根本无法通过市场自身调节的方式来解决。那么,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仅要有GDP的增长,而且最终应指向人实现的自由、全面发展,故应通过立法等途径为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弱势群体提供适当的生活保障,将其保障权益纳入社会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承担起必要的社会责任。

二、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的对策与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总体上不断进步,但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仍存在许多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为立法保护不明确、执法保障不到位、社会保障不充分、社会文化未跟进。所有这些,都直接影响到老年人权益保护工作,致使侵害老年人权益的情形不断发生,且呈上升趋势。为此,我们应借鉴美、欧、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国实际,从完善和落实与老年人权益相关的法律规范入手,同时加强社会机制和人文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建设,以此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的全面落实。

(一)法律途径

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核心是应首先加强和完善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体系。

1.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学的理论研究。由于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都将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因此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从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诸多领域和社会各个层面对其进行深入调查及研究,提出问题,追本溯源,提出应对人口老龄化、有效解决保障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措施,用于指导立法和司法实践,以减少盲目性。

2.完善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体系。老年人在社会群体中具有双重身份,既公民+老年人,故对其权益的保护,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一方面,老年人作为公民,其权益必须得到一般性的法律保护;另一方面,老年人作为公民中的弱势群体,法律对其权益的保障必须有特殊的相应规定。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的界定应为特别法,以体现出其特殊性。就中国目前的立法状况来看,可分四层进行:一是制定强制性条款,在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中增加并完善法律责任、舆论监督等内容,对歧视、侮辱、虐待、遗弃老年人,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侵占老年人财产,不履行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行为,给出明确的界定与惩戒措施,确保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的实施;二是制定保证性条款,通过出台实施细则的方式,使某些条款更加具体和细化,明确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包括精神赡养、医疗保障、社会福利等,增强可操作性,便于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的实施;三是制定鼓励性条款,制定相关老年事业促进法,促进老年社会保障事业的蓬勃发展,对兴建老年服务设施的团体、公民可规定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四是修订和完善中国程序法,对其中涉及老年人权利实现的相关条款加以补充,设置专门性的老年法庭,赋予公证抚养协议以强制执行效力,扩大法律援助范围,酌情减免诉讼费用,使老年当事人的维权诉讼行为更加便捷。

3.构建“老年人权益保护组织+公益诉讼”模式。依托专门的为老服务组织,建立老年人公益诉讼制度。可考虑赋予为老服务社团组织涉老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赋予该类组织代表老年人利益提讼的权利;政府可以每年划拨一定数额的资金给为老服务组织,确保该组织的正常运行,并拨专款成立为老诉讼基金,为有需要而无能力的老年人提供诉讼帮助;规定为老服务组织在行使公益诉讼时,免收诉讼费和律师费用;国家应当鼓励和授权为老服务组织进行涉老公益诉讼。

4.加强普法宣传,让法律走入老年人日常生活。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保护老年人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纳入持久性的普法计划,通过法律服务专线、典型案例等方式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使有关组织和家庭了解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规定,提高全体公民特别是老年人关于老年人权益保障方面的法律知识水平,使老年人在学法、懂法的同时,增强自我依法维权意识。

(二)其他途径

老年人权益保障还涉及社会保障、文化道德、自我保障等方面。

1.社会保障途径。老年人权益保障的落脚点在于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主要包括加快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险等基本制度,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医疗保健服务体系,保证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医疗需要;积极发展福利性公共养老设施,扩大服务对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拓展服务内容,满足老年人服务需求;大力开展为老服务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推行为老服务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开设为老服务课程专业,为涉老服务提供人才保障;设立老年人才市场,建立老龄劳动力供需网络,发掘老年资源,满足老年人对发展权实现的需要;发展敬老事业,做好社会优待服务工作,在确保老年人权益的同时使其感受到全社会的尊重;积极组织开展老年文体活动,建立老年活动室,办好老年大学,丰富老年书报刊和影视戏作品,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2.文化道德建设途径。老年人权益保障的基础是运用道德手段来进行,故应充分发挥道德的力量。一是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的道德传统,加强社会环境建设,在全社会提倡尊老的优良传统,塑造敬老的和谐风尚;二是在文化层面营造爱老尊老的社会文化氛围,开展敬老助老养老宣传教育,增强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让人们普遍尽义务,讲孝道;三是加强文化道德制度建设,确保青少年的敬老美德教育制度化,老年事业成效显著组织的表彰规范化,尊老敬老家庭和个人的褒奖常规化;四是强化文化道德途径的辅助功能,配合法律的实施,对遗弃、虐待老人的相关人员予以道义谴责,努力使其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3.自我保障途径。老年人权益保障的关键是加强自我保护,国家和社会对老年人的保护作为外部条件,同时还要通过老年人自我保护这个内在根据才能得以实现。所以,老年人不应消极等待来自国家、社会的保护,应主动进行自我权益保护,提高自我维护意识。在中国,基于传统习惯,自我保护可通过老年人自己或其子女完成。但在赡养权保障中,老年人又可能与子女发生直接冲突,为此可提倡签订赡养协议,或就赡养协议办理公证,以减少赡养纠纷的发生。

三、老年人权益保障———维权模式

(一)自力救济模式

自力救济是指权利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靠自身的实力,通过实施自卫行为或者自助行为来维护自身权利。它是一种最原始、最基本的权益保障模式。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老年人维权“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许多老年人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强,独立性缺失,把自己的权益保障全部寄托在家庭和社会方面。例如,有很多老人借款给子女时,很少会要求其出具借款条或其他书面证据,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对家庭成员的信任外,或多或少存有“养儿防老”的心理障碍,有些事实上却是在自身的权益保障上打开了豁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谁主张谁举证”的规定,在诸多子女直接侵害老年人财产的案件中,绝大多数老年人因缺乏证据而得不到法律的支持。因此,强化自力救济,是老年人维权的基础,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老年人要树立自强、自立的意识,敢于依法行使自身权利。对子女不尽赡养义务的情形,敢于诉诸法律来保护;丧偶或离异后,敢于再婚;对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多做疏导工作,必要时可请求基层组织和单位进行调解,直至通过诉讼来解决。二是谨慎处理个人财产,确保经济独立,因为经济独立是维护自身权利的先决条件和基础。三是要有证据意识,证据的留存是确保自身权利实现的前提,老年人可通过公证或见证的方式来实现。四是自我调适,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年人离退休后,需要及时进行自我调适,加强心理修养,经常读书看报,参加社团,参观访问,积极培养、丰富自己的日常生活,扩大视野,强化对社会的感性认识,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建立起新的生活秩序和社会交往圈,陶冶个人情操,淡化和消除郁结心情,提高心理素质;适度参与,发挥余热,把一生积累的知识、经验、专长传承下去,为社会继续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家庭帮助模式

在中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模式的选择还必须考虑两种实际情况:第一,传统文化的影响。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一种“万事不求人,养老靠儿女”的传统观念。这种观念把人们禁锢在家庭的小圈子里,在家养老成为天经地义的事情。同时,儒家文化对孝道的强调成为社会的基本伦理,进而转化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而在家养老具有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第二,老年人心理方面的需求。传统的家庭养老有其特殊的功能,它集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于一体。传统社会的大家庭之所以为人所称道和怀念,就是因为这种家庭中的老人除了能得到经济供养和生活照料之外,还可以享受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免除老人的寂寞孤独。上述两种情况表明,家庭帮助模式在老年人维权中极为重要。一般来说,家庭帮助模式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经济赡养,有收入的子女为老年父母及祖父母提供经济保障;二是生活照料,老年人在家庭里得到儿孙辈提供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服务;三是精神安慰,老年人在家庭里精神上有依靠,感情上有交流,可得到心理慰藉。目前,中国老年人对家庭的依赖程度在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城市中享受离、退休待遇的老年人,主要是机关、国有企事业和部分集体企事业单位的原工作人员,这部分人员在独立生活的经济方面一般无太大的问题,但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不便和心理上的孤独感却是不容忽视的,他们需要更多的是子女们的关心、常回家看看、陪着聊聊天等精神方面的安慰,追求更多的是精神安慰的满足。对于农村为数众多的老年人来说,经济供养主要还是靠子女,家庭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场所,而且是保健、医疗、娱乐、接待亲朋好友的场地,家庭帮助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家庭成员在养老问题上承担更多的责任。当然,家庭帮助模式的作用相当广泛,特别是对老年人精神生活的抚慰和照料,其作用更是无可替代,也是帮助老年人以积极姿态安度晚年的最佳方式之一。家庭成员对老年人精神生活需要的了解及适时给予精神上的安慰,也是帮助老年人实现幸福权的基本保障。

(三)社会救助模式

在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现代社会,面对中国家庭规模小型化、独生子女家庭普遍化的趋势,“主要依靠家庭帮助”来保障老年人权益已经不适应时展的要求。以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历程来看,社会救助是大势所趋的老年人权益保障主要模式。通过社会化,可克服单个家庭在承担老年人维权时的困难,故社会救助必然会成为中国未来老年人权益保障的重要途径。首先,政府在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时,应支持和鼓励建立涉老社会团体,让涉老社会团体组织等为老服务平台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更好地全面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其次,涉老社会团体应积极协助政府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包括开展敬老、养老、助老的宣传教育,进行调查研究,了解老年人维权情况,积极向政府反映老年人的合理要求,接待老年人的来信、来访,调解一般的涉及老年人的纠纷等。再者,发挥社会各界力量的不同优势,共同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基层群众组织可以社区为依托,采取建设老年活动站、开通老年人救助呼叫系统、建立家庭服务员制度等多种方式为老年人提供社会化、规范化的服务保障;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和法律服务所的服务可延伸到社区,开展“送法上门”活动;医疗机构可开办社区门诊、家庭病床、巡回医疗等服务事项,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便捷;企业可兴办老年福利设施、活动场所,开发、生产、经营老年人生活用品。最后,扩大志愿者服务队伍,政府、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可与各种志愿者组织、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等社会组织合作,明确服务内容和服务规范,造就更多的专、兼结合的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社会化帮助。

(四)政府作为模式

从现代法治意义上讲,对老年人权益进行保障同样体现着公民个人与公共当局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代表公共管理者的政府理所当然地成为对其权益进行保障义务的承担者。事实上,老年人权益保障涉及劳动保障、医疗、民政等多个领域,更涉及一整套的制度设计。在这些制度安排中,政府应利用所掌握的有效资源,采取多种手段、多种方法和途径对老年人权益进行保护,且往往是全方位的,具有全面性,并发挥着主导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组织保障。政府通过其主管部门各司其职,协调联动,加强配合,形成合力,在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中发挥着组织保障作用。二是政策导向。政府通过对社会老龄化状况的了解和把握,根据全局工作安排制定老年事业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养老服务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鼓励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和积极参与。三是监督检查。政府通过强化有关部门职责,对侵害老年人权益的行为和案件依法予以严肃查处,监督检查各有关主体,切实保障老年人权益的实现。四是财政投入。政府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逐步推行公建民营、民办公助、购买服务等方式,为老年人权益保障提供必要乃至尽可能充足的财政支持和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