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理念范文

时间:2024-01-24 17:46: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等教育的理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等教育的理念

篇1

关键词:洪堡;教育理念;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9.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160-02

在西方高等教育史上,威廉·冯·洪堡的教育思想与改革是教育史上一重要里程碑,在洪堡教育理念中,涉及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其中高等教育的影响最为广泛,建立柏林大学,提出关于大学教育的一整套思想原则,并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得到实践,至今对德国乃至世界性大学教育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一、洪堡的生活时代及其生平

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是19世纪初期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语言学家和政治家,新人文主义思想的倡导者。1767年出生于普鲁士波兹坦的贵族家庭,良好的家庭教育使洪堡早年便接受了启蒙哲学的思想和卢梭的民主自由的思想教育。1787年,20岁的洪堡进入法兰克福大学进修财政学与法律课程,不久后洪堡转入哥廷根大学继续深造,在摆脱家庭教师的监督下,他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哲学,历史和古代语言,并第一次接触了新人文主义思想。1802年,洪堡被任命为普鲁士驻罗马教廷的代表,开始了他的外交生涯。1808年,他离开罗马。在此阶段,洪堡的新人文主义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809年12月,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任命威廉·冯·洪堡为内政部新设的文化和公共教育厅厅长,在洪堡任职短短的16个月期间成为“德国教育史上最重要的阶段之一”。1810年,创建了柏林大学,同年,洪堡重返外交岗位,1819年,重新回归学术研究,主要是在比较语言学和语言哲学领域进行研究,1835年4月8日与世长辞。

二、洪堡的教育思想

(一)论“普通人的教育”

所谓“普通人的教育”是指为一切人提供的“全面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完人[1]。这种人“想象力生机勃发、精神深邃、意志坚强、整个言行一致’[2],其中主要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洪堡认为一切教育都是“普通人的教育”,不存在为某一部分人专门设立的学校,“普通人的教育”的补充是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再次,各学校间应当有不同程度的配合和联系,据此,洪堡旨在构建一个三级教育相互关联的学校体系。这三级教育为:基本教育、学校教育和高等教育,即为小学,中学和大学三个阶段。洪堡认为国家应当致力于普通教育的发展,使其逐渐具有学术教育的价值。

(二)论“大学教育”

1.由科学达至修养

洪堡认为,大学有两项基本职能:一是科学探索,二是完善个性与提高道德修养成为“完人”。其中科学是纯粹的科学,没有其他任何功利性的目的,只是对纯科学和纯学术的追求。学者们应在各自研究的领域从事纯粹的研究。洪堡所指的个性和道德修养职能是一种培养人才的职能,将人才培养成有修养的人,洪堡把有修养的人称为“完人”。“完人”有六条特征:1)充分的自由性;2)适度的规律性;3)生动的想象力;4)高超的思辨能力;5)独特的个性;6)完整的民族性。

总之,洪堡认为,培养“有修养的人”是教学的目的,“由科学达至修养”是洪堡大学教学的主要思想。

2.教学和研究相统一

在洪堡时代,洪堡把哥廷根大学的理想付诸实践,提出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原则,形成研究——教学——学习融为一体的模式。洪堡提出,大学是带有研究性质的学校,是把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学术机构,是学术机构的顶峰;其次,大学教育的重点不应当是传授书本知识的“本本主义”,而是教与学相长,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大学的讲堂里,教授不会照本宣科地讲授书本现成的知识,而是根据自身的兴趣与对此门课程的独特见解进行传授,这种教学方式是将教学与兴趣完美地结合起来。在学生学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和教授,在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载体,而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参加创造性的科研实践,教授鼓励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并可对此提出批判与见解,由此把科研与学习结合起来转变成一种新的学习模式。

3.学术独立与自由

洪堡改革德国大学最主要的原则是尊重自由的学术研究,洪堡认为大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发展学术,并通过学术的研究使自身发展为“完人”。学术的研究发展势必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提出要求,因此,在学术发展的范围内“自由”是其首要条件。学术的自由又主要包括“教的自由”和“学的自由”两个部分。教师在专业上享有自由探讨、发现、出版、教授在各自专业领域内所发现的真理,并且这种自由不受任何限制,也不听从任何权威的指挥,任何政治的、党派的和社会的舆论不得加以干涉,这称之为“教的自由”;学生在教授的正确方法指导下,在专业学习上拥有探讨、怀疑、不赞同和向权威指出批评的自由,有选择教师和学习什么的权利,在教育管理上有参与评议的权利,这叫做“学的自由”[3]。

三、洪堡理念对高等教育的深远影响

柏林大学贯彻“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三原则,洪堡理念在高等教育史上占据重要的一页,对高等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教”与“学”的自由

现代高等教育改革旨在重视“教”与“学”的自由,要求教师的创新性培养和给予学生自由的创新性,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的科研素质和创新性决定学生创新程度的高低。要给予学生足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空间,从而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育环境与校园文化方面,营造一种崇尚真知、追求真理、学术自由的气氛;在教学计划方面,重视基础,采用弹性课程组合,给学生更多的学习选择空间和选择权利;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保护学生独立思考、怀疑和批判的探索精神;在教学管理方面,掌握严与宽的尺度和区别,彻底改变以考分和掌握知识多少作为教育质量和学习成果唯一衡量标准的习惯[4]。柏林大学的教育模式中也体现了这一衡量标准,即“习明纳”的学习和研究方式。一直以来,传统大学的辩论课程是证明已有真理存在的必要性,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真理的科学客观性,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辩论课采用的推理方式是亚里士多德所提倡的演绎式,即由原则进行三段论推导。“习明纳”的教学模式认为以个人的观点和思想为依据,以实事求是的作风方式为原则,采用归纳式的推理方式,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适应社会的发展,一直沿用至今。

(二)学术自由

洪堡认为大学是不同于小学和高中阶段的学校,应当是带有研究性质的学术机构,在保证教学与科研充分自由的前提条件下,吸收教师和学生的正确见解,最大范围内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由此可见,教育和科研自由的指导思想是研究型大学的主要一大特色。这种思想的主要特点在于,校长是教学与科研的领导者,教师和学生是学术自由的主要参与者,形成教学相长的模式,活跃了学术氛围,大学教育也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

据权威的论述,学术自由指教师个人所要求的在教学与科研上不受干扰或者不因自己的政治见解而受到迫害的权利。由此我们认为,学术自由又可以细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高等院校作为一个整体机构的学术自由;二是高校内部个体研究者的学术自由。学术的自由本质上是独立于其他任何机构,不被他人所控制和侵犯的自由,学术的本质活动又在于不断地进取与创新,创新是学术活动中至高的境界。“高校的教学和研究人员感到一种压倒一切的义务去促进知识领域的扩大,因为他们将其视为高校基本的、独特的义务。”知识体系的扩大,必然基于对传统和现有规则的批判与挑战,这是科学研究的必由之路[5]。

(三)大众性教育与社会需求

洪堡理念在历史上起到了强大的积极作用,但在确立不可撼动的地位的同时又阻碍了德国高等教育的后续改革,20世纪后半叶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停滞不前,二战后,美国的实用主义教学理念后来居上,对全世界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德国采用了“洪堡理念为体。美国模式为用”的模式,学者称之为“洪堡综合症”。为社会服务是教育的根本目的,现当代的教育改革也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要求,更好地为人们服务。在科技发展的今天,企业界对高校的影响越来越多,大学难以在封闭的环境中从事教学和科研,如工程类的教授几乎都与企业有联系,大部分的科研项目则受企业委托并资助,从企业得到的科研经费远远超过州的科研拨款,大学教育应面向大众化和实用型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需求,加强实用性的研究,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

洪堡关于国家与个人、国家与教育的思想为19世纪德国的教育改革提供思想基础,成为德国现代大学的思想基石,在我国教育改革的今天,洪堡的这种思想,对我们思考中国的教育改革是有借鉴意义的。

参考文献:

[1]西方教育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威廉·冯·洪堡.论国家的作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张宝昆.人的因素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德、美、日三国大学发展与高等教育思想家[J].比较教育研究,1988,(1):38.

篇2

【关键词】终身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特色

一、终身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的关系

终身教育是指为了满足不同兴趣、不同层次的人们对择业、学习、生活的需要,而提供的技术性、专业性、实用性的多样化教育与培训。终身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从终身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的本质上看,两者有着密切的关联:一方面,成人高等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终身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终身教育理念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支撑,贯穿于受教育者人生的始终。由此可见,成人高等教育是所有教育形式中与终身教育理念最为契合的教育形式,其社会性、灵活性、全民性的教育模式体现了终身教育思想。因此,新时期下,成人高等教育应当遵循学习型社会的发展要求,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实现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

二、终身教育理念下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策略

(一)实行多元化办学模式

在终身教育体系逐步确立的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应当根据我国现阶段国情,转变办学路径,实行多元化办学模式,即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将理论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将全日制教育与业余教育相结合。在办学体制上,应当积极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引导社会力量承办成人高等教育。主要做法如下:其一,实现非学历教育的转型发展。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对劳动者知识、技能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促使在职从业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岗位需求,为此成人高等教育应大力开展大学继续教育,从而推动补充式学历教育向提高式非学历教育的转型;其二,实现业余教育的转型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应当重新定位招生和服务的对象,以在职从业人员为主要教育对象,充分利用在职从业人员的业余时间完成教学任务,转变全日制办学形式;其三,实现技能培训的转型发展。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人们普遍认为学历与资格是确保顺利就业的重要条件。所以,成人高等教育应当向职业技能培训方向倾斜,使受教育对象获取专业资格证书,确保受教育对象既丰富理论知识,又掌握专业技能。

(二)突出职业性教育特色,改革教育内容

成人高等教育要满足职业发展的需要,在教育内容上突出职业性特点,并以此为切入点体现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特色。为此,成人高等教育应当转变教育内容“普教化”的现状,对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授课内容进行改进和创新,大力开展特色专业和特色学科建设,满足广大学习者的实际需求。成人高等教育要优化现有课程结构,结合教育对象特点和专业技能培训需要选用优秀教材,始终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原则,不断强化课程综合化与实际应用的内在联系。同时,成人高等教育要根据课程体系制定教学计划,强调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使教学活动满足不同行业、不同专业学习者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知识更新等多样化需求。

(三)提高教育质量,创建教育品牌

市场经济体制下,成人高等教育要突出办学特色,创建自己的教育品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增强成人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能力。具体做法如下:其一,健全教学管理机制。成人高等教育应当加强管理机构、师资力量建设,规范学科和课程设置,使教学活动符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以此提高教育成效;其二,实行弹性学分制度,创新自由出入制、开放入学制、学分互换制等,确保课程设置多样化,改革考试模式,在不影响学习任务的情况下,允许学生合理选择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为成人学员完成学习任务提供便利条件;其三,设置终身学员制。成人高等教育学校应当给予本校毕业生终身教育的承诺,让毕业生享受继续教育的优惠政策,增强受教育群体的终身学习意识,使其个人价值得到最好体现;其四,改进教育质量评价机制。成人高等教育以往的评价主体为政府主管部门和教育专家,难以体现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认可,所以应当转变传统的评价观念,将教育质量评价主体扩展到用人单位、劳动力市场和学生家长等层面,确保教育质量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四)拓宽生源市场,改革教育制度

从当前社会个人对成人高等教育的需求上看,成人高等教育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存在着大量潜在生源。所以,成人高等教育应当创新教育制度,深入挖掘生源市场,从而体现成人高等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具体做法如下:其一,构建灵活、开放的成人高等教育体系,最大化减少成人接受教育的障碍。成人高等教育应改革入学制度,允许成人凭借实际工作绩效、高中学业成绩、普通高考成绩等入校学习,转变以全国统一招生为标准的入学制度,实行宽进严出的教育机制;其二,关注农村对成人高等教育的需求,根据农村劳务经济的特点以及“三农”发展的需要,针对农村教育对象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提高成人高等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其三,创新教育培训形式,为求职人员、在职职工、农民、市民、老年提供非学历教育培训,同时通过教育开放制度,为受教育群体提供便利的教育方式。

结论:

总而言之,终身教育是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指导思想,也是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成人高等教育必须结合学习型社会的发展需求,创新办学模式,拓宽办学路径,提高教学质量,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坚持终身教育理念探寻自身发展道路,逐步提高成人高等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唐汉生.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考与路径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08(4).

[2]薛亮. 终身教育视阈下的成人高等教育体制创新[J].现代企业教育.2011(24).

篇3

长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乃至中国教育本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师本位思想”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相反,作为教育活动核心的学生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却处于被动、接受的从属地位。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人才,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这一先进理念的提出对重新审视我国高等教育“重教师,轻学生”的现状以及改变我国高等学校发展战略路径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与此同时,“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在西本文由收集整理方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受到关注并得以推行,且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因此,将这一理念在我国高等教育界广泛推广有着重要意义。

一、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世界各国都将目光汇聚到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建设上来,人们关注的焦点也从教师逐渐转向学生——这一教育活动的核心群体。随着“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提出,“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发展质量”等一系列与高等教育质量相关的概念应运而生。各国的高等教育政策制订也开始向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成长与体验和提倡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倾斜,并以此为依据,整合教育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试图从新的视角找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新路径。例如全美大学生参与度调查(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nsse)、大学生课程体验调查法(cours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ceq)等先后在美国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部分高校陆续推出并不断改进推广。这些全新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分析系统均以转变教育观念、关注学生学习感受为基本特征。它们的推出有效促进了“以学生为本”理念在高等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和实施。反观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随着近年教育发展大环境的日新月异,高等教育改革相对滞后的弊端也日渐显露。目前改革的对象和目标仍停留在办学规模和教学条件等显性实力上,对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等隐性推动力的变革却停滞不前,这就导致“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教育实践工作缺少先进的理论指导,这种不良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结构的改善。“教育规划纲要”解读报告中指出,今后10年中学校应把教育质量摆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各类高等院校要充分关注办学内涵的积淀和教育质量的提升,把教育质量作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提出来,强调高等教育既要为社会服务,也要坚持育人为本,将适应社会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1]这是我国首次从国家层面将教育质量工作放在教育发展的核心位置,这一表述充分体现了国家教育决策和管理部门立志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决心和与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相融合的坚定态度,同时也为我国高等院校更新办学理念、制订教育政策和法规、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等提供新的契机。

二、我国高等教育“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历史演变

“以学生为本”在高等教育领域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论的话题。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先后经历了效仿德国模式、学习日本模式、崇尚美国模式和自我探索四个阶段。因此,对“学生为本”教育思想的认识也从未统一过。从大学的起源——欧洲中世纪大学开始,教师就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师徒制、导师制、讲座制都注重教师在学问中的权威地位,实质上就是以“教师为中心”思想的体现。随着美国高等教育在世界高等教育界话语权的提升,他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和“学生发展理论”的提出使得“以学生为本”教育思想在高等教育思潮的发展和演变中又重回中心地位,开始引领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尝试,西方推行并成功执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也开始在我国被学习和模仿。高等教育从纯粹知识的研究到人才培养的职能转变、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变化、学生对教育成本的分担、人力资本理论的兴盛、学习型社会对人的本体价值的确立使得人们对“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有更多的价值诉求。[2]

三、“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的价值体现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高等教育的质量高低归根结底是通过人才培养质量来体现的。因此,大学的一切活动都应围绕“学生”展开,培养优秀的学生是大学的首要任务。我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和国家培养综合素质高、创新意识和道德使命感强的新世纪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必须要解决两个根本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便在于能否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与我国高等院校的实际发展需要适当结合,然后重新构建并内化为指导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办学理念、管理理念、教学理念和学生发展理念。

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指导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大法。随着“以人为本”思潮在全世界各个领域的广泛传播,“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界得到更为深切的认同和支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要求明确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教育活动,明确高等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切实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将“育人为本”作为高等教育的指导方针,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学校教育为学生共性发展和基于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发展服务,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2.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高等教育的管理工作是保障高等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力措施。长期以来,高校的事物管理呈现不平衡的发展状态,管理者、教师、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和联系。学生只是被当成管理活动的对象和被实施者,他们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往往被忽略,这就使得管理活动达不到应有的目的,甚至会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有助于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真正了解教育教学活动两大主体的真实情况,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指导学校制订管理政策的主要参考依据,转变管理者高高在上的固有思维,让管理工作具有广泛参与性和相对公平性。

3.重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活动的指导方针。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下,教学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拥有与教师平等的地位,二者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是教学相长的关系。教师不仅要顾及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种观点,鼓励每一个人参与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用“学生学什么”来帮助确定“教师教什么”、以“学生怎么学”来指导“教师怎样教”、以“学生的接受程度”来确定“教师的教学进度”、以“学生的发展”来衡量“教学的有效性”。

4.明晰“以学生为本”的学生发展理念

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且具有特异性。在“以学生为本”理念下,传统的学生发展观念将被颠覆。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高等教育活动更像是一场心灵塑造、创造个体灵魂的过程。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经过幼年、青年阶段的发展,在体质与心智上更接近于成熟,甚至已经形成了较为明显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自我发展特征。可以说,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高等教育只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规范,尽可能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现自己的个性、发挥自身特长、人人成才即可。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发展观更适合指导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专业教育而言,学生的学习不再受到专业范围的局限,学生的发展也不受本专业知识技能的限制,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特长爱好,以全面发展的目的在可行的范围内整合学习内容、调整学习目标;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而言,再也没有统一的要求和质量标准衡量学生的培养质量,学生的培养质量也不再仅仅与学习成绩、市场供求和就业率挂钩,而是通过多重维度的权衡将评价活动由学校教育本身延伸至学生的社会活动中,在发展中评估学校的教育,通过学生的发展检验学校的教育。

篇4

 

2013年德国注册上大学的人数首次超过了开始双元制职业学习的人,这表明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近年来在持续增长。[1]德国第三级教育(高等教育)正处于一个深度的变革期。经济形势的挑战、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工作领域的调整使得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对专业素质的要求日益苛刻,激烈的人才竞争和复杂的工作任务也让企业重视员工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近年来,就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已逐渐成为德国高校的共识,大学教育也应适当由基础理论知识向应用型知识迁移。企业为保持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也需要既有理论功底、又有实践技能的人才。近四十年来,在德国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分界处涌现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双元制高等教育,该理念将德国享誉全球的双元制职业教育(职校的理论学习和企业的生产实践交叉进行)成功地移植到大学教育体系当中。无论是传统的综合性大学,还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更加注重实践的应用技术大学,其双元制大学课程赋予实践领域更大的空间,理论和实践不仅在大学层面上做到有机的结合,大学常规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也获得了紧密的衔接。

 

一、新时期德国高校的角色定位

 

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提出,大学的角色在于它是“知识的总合”。现代大学理念是教学与研究并重。在学术自由的口号下,大学是以知识学术的获取为最终目标,而非培养应用型人才。1999年欧洲29国正式签署的博洛尼亚宣言推动了德国高等教育的根本性变革,明晰了德国高校体制的区分维度:既有着眼于培养科研能力的综合性大学,又有注重实践能力的高等院校和应用技术大学,还有多维模式并举的私立大学和其他高校。“博洛尼亚进程”为德国高校改革创设了必要的框架条件,其中两级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将德国传统学制分割为学士和硕士。学士学位课程重在传授基础科学理论,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的能力,使其具备进入职场的相关素质。硕士学位课程根据培养类型又可分为“应用型”和“学术型”两种。在德国工业4.0构想的背景下,本科毕业被视为“职业素质教育”的第一阶段,对学生就业能力的要求逐渐构成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取向,职业能力教育处于高校人才培养的焦点位置,而学术教育和通过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社会化能力则退居其次。[2]新型的双元制高等教育使高中毕业生在纯粹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之间又多了一份选择。

 

在德国,随着博洛尼亚改革的初见成效,新建专业发展迅速,一大批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学士和硕士学位课程应运而生。高校体制、机构和培养模式得到进一步优化。长期以来横亘在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之间的传统分界线开始变得模糊、出现趋同,因为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双元制大学课程,高校也积极接受并扩展这种教育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德国大学在观念转变和教育创新方面走在了职业教育的前面。德国职业教育领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缩编(适当减少职校教师的数量)和体制内重新定位(以行为和能力为导向),但大学教育却切实显现出朝职业领域方向发展的新态势。例如对学生科研能力的要求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而很难被定义的就业能力却得到了凸显。在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相互渗透、彼此融合的发展趋势下,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摈弃了以往的传统思维,即大学教育是更高层次的教育模式,转而尝试接受这两种教育体系的等值。

 

二、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的当前现状

 

德国的双元制高等教育近年来呈现不断差异化和扩大化的发展态势。双元制大学教育体系惠及了参与的各方,也受到了广泛的认可。企业可以参与对后备员工的技能培训,学习者可以通过职业教育及早融入企业,并在大学学习之外获得一份收入和毕业后进入企业的良好机会。双元制大学的学习课程是由在高校和职业学院的理论学习和企业的职业培训共同组成的。和传统课程不同,双元制课程通过其高度的实践性质独立于高校的其他课程体系。双元制课程最为典型的是在两个学习场所即高校、学院和企业中的学习与实践,而二者通过教学和组织形式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一)双元制课程模式

 

大学学习与职业教育相融合(ausbildungsintegrierend):入学申请者要取得高中毕业证书。学生除了获得学位证书(通常是学士学位),还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学习阶段和培训阶段在时间安排和教学内容上相互穿插。校企合作(与企业签订职业教育合同)是保障此类课程成功运行的前提。

 

大学学习与企业实践相融合(praxisintegrierend):入学申请者要取得高中毕业证书。大学注册的前提条件是和企业签订的工作合同或者实习协议。学习者在企业有较长的实践时期,高校的课程与企业实践在内容上关联一致。

 

大学学习与职业融合或并行(berufsintegrierend/berufsbegleitend):这是面向已入职者的课程类型。大学学习和所从事职业内容上相互联系,因为学习者从事的是全职工作,所以主要采用远程和自学这两种学习方式。但鉴于这两种课程模式的模糊属性,2013年以后的双元制高等教育数据库统计并没有涵盖此类课程。

 

(二)双元制课程数量

 

依据德国联邦职教所(BIBB)“培训+”(Ausbildung Plus)数据库,截至2014年10月,为初次职业教育者提供的高校双元制课程数量达1505门,而在2013年是1014门,增幅约50%。从统计中还可以看出,与企业实践相融合的课程受到更多人的青睐,占总比48.9%。与职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比例是39.3%。同时还有一种占11.8%的混合形式课程,其并不能明确归于上述哪一类模式,而是以学生与企业所签订的合同形式为区分标准。以西部鲁尔大学的能源信息专业为例,大学提供与职业教育相融合、与企业实践相融和的混合形式课程。在与职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框架下,学生在头4 个学期里在企业进行职业培训,同时压缩高校学习。在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后,从第5 学期开始进行全日制大学课程的学习,此时学生可以以实习或假期打工的形式继续留在企业。在与实践相融合的课程框架下,学生在整个的大学学习过程中,要同时进行企业中的实践工作,包括实习、假期打工、部分时间工作等。[3] 根据统计,在1505门双元制课程中,双元制高等教育的承担主力依然是应用技术大学,以1014门位居前列。巴登-符腾堡双元制大学作为独特的高校形式也提供了203门专业课程。职业学院则提供了188门。与2013年相比,各个高校的专业课程数量呈明显增加趋势,其中综合性大学开设的双元制课程两年内从 30门上升到71门,充分说明向来以学术素养为指标的综合性大学在此问题上的积极应变。2014年,选择双元制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数量约95000人,比2013年增长约50%,与高校进行合作的企业也达到9220家,提供的实践场所有41000个,这里不排除一家企业和多所高校合作的情况。[4]

 

(三)双元制专业的选择

 

在双元制高等教育中,学习者的专业选择多集中在经济学、工程学和信息学等学科上。目前社会学、教育、卫生、护理等专业也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达到了总体的11%。同时学生在某些双元制专业获得学士学位和职业资格证书以后,还可以继续修读硕士学位或其他培训证书。以比勒菲尔德应用技术大学的卫生和护理专业为例,双元制学提供创新化和模块化的学习方案之外,还将高校和合作学校、实践场所紧密地联系起来。学业结束后,毕业生有资格能力进行住院护理和病人护理的特殊工作,或者选择继续攻读硕士学位。[5]

 

三、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质量、持久、渗透”是2015年以后双元制高等教育的努力方向,重点之一是双元制模式分类化和系统化评估的继续发展。相关机构和教育专家对双元制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又指出了当前的问题所在,提出了针对性策略。

 

(一)双元制课程作为高校的多元化特征

 

增设双元制课程是高等教育多元化进程的组成部分,这不仅仅局限于应用科技大学和职业学院,原则上所有类型的高校都可设置双元制专业,以区别于大学的传统课程。从中期来看,这种新的高教类型将大学理论与职业实践相关联、科研与应用相关联、高校与企业相关联。2009年巴登-符腾堡州在合并多所职业学院的基础上,创办了一种新的高校类型,即巴登-符腾堡双元制大学。但这并不意味着各方要照搬巴符州模式,而应结合实际情况,构建丰富多样的课程类型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以保证双元制专业课程和常规大学课程的和谐共生。目前,双元制高等教育课程只占德国高校所有课程设置的10%左右,但学生和企业已经对这种培养模式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和需求。在现有高等教育体系内强化双元制模式,这一新特色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前景,因为双元制高等教育相比以往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可迁移能力和职业实践能力,这与二十一世纪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也契合了德国力争实现工业4.0构想的精神宗旨。

 

(二)拓展新的专业和职业领域

 

迄今为止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的专业热点主要集中在经济和技术领域,这使得大学课程的专业涵盖范围较窄,人才输出路径单一,不能够满足社会各界对于“大学教育+职业教育”双元人才的需求。德国科学委员会正在积极创造条件,促使高校和来自不同实践领域的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新的专业和职业课程。一是积极有效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和社会老龄化现状,在卫生和护理领域增设双元制大学课程;二是将双元制专业设置引入到社会福利和学前教育领域,这会有效刺激社会需求,激发申请者对此专业的兴趣;三是双元制课程对于从事司法、师范、文秘和图书馆管理的职业同样具有广阔的前景;四是双元制高等教育模式同样适用于综合性大学的人文科学领域,它能够避免此类专业的毕业生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通病;五是设置传媒方向的双元制专业,目前已经有成功案例,如巴登-符腾堡双元制大学的“新闻/公共关系”专业,哈瑙格林兄弟职业学院的产品规划和设计管理专业。

 

(三)职业教育体系向高等教育体系渗透

 

过去十几年,在德国中学的第二进阶(文理高中的高年级和职业学校)出现了明显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亲近趋势。除了实施普通教育的学校之外,各联邦州的职业学校也在获取就读大学资格方面做出了努力。以巴登-符腾堡州为例,将近一半的大学录取资格是学生在职业学校获得的,接近三分之一的高中毕业生来自于职业高中。[6]这里所说的职业高中是指在职业学校开设的文理高中课程,学生在上到文理中学十年级,实科中学毕业,或者职业预科中学十年级以后,都可以参加这种为期三年的高中教育课程。此类课程的特点是通过概述性讲授工程技术、经济贸易、饮食营养、医疗护理等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专业素养。此外,巴登-符腾堡州还给学生提供机会,通过共同参与到职业学校的职业培训,以获得应用技术大学的录取资格。

 

(四)双元制高等教育的海外输出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对专业领域和职业领域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对于许多国家而言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学习和培训实践相融合的课程能够在加大实践型教育比重的同时,实现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的无缝对接。双元制高等教育向海外的输出不仅服务于德国的经济利益,也有利于输入国教育政策的良性发展,优化当地的就业及经济结构。

 

德国高校对双元制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也做出了积极的反应。近年来,一些高校不仅与海外友好院校在此领域进行合作,而且还直接帮助海外院校开设双元制专业课程或者参与建立双元制大学。早在2001年,青岛科技大学就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共同组建了中德科技学院。学院被纳入中德两国政府间教育合作框架,长期获得德国教育科研部和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的重点资助。2015年,《中德双元工程大学框架协议》在山东青岛正式签约。中德双元工程大学由青岛科技大学与多所德国高校开展合作,采用理事会指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招生纳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学生毕业后可同时获得中德两国承认的学历。[7]

 

四、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对于我国转型高校发展的启示

 

(一)改革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等发展战略的实施,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进行转变,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应用型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的成功模式可以为我国地方本科高校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提供良好的范例。开展双元制专业的高校已经不仅只局限于高职院校,地方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甚至研究型大学的专业集群也可纳入其中。毕竟未来要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只占少数,多数毕业生都要走向具体的社会工作岗位。地方高等学校可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定位和实际情况,把办学思路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采取多种形式建设以职业为导向的实验性双元制课程。笔者认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目前有几种途径可循:一是在高校设立有别于普通专业的双元制专业,相关的校企合作项目是必要前提。二是在全校范围内设立以职业资格证书为目标的职业教育选修课,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可以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三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本科阶段或本硕连读的应用型人才中外联合培养,这种形式在系别层面上就可以操作。四是高校要树立融入地方行业企业发展的服务意识,共建企业实习基地,为双元制办学模式创造条件。总之,转型高校要在办学方向、人才培养和区域服务等方面进行重新认识和明确规划。高校转型期的课程设置、专业建设、教学模式、发展定位可以参考借鉴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的经验。转型高校要构建以学校和企业为依托的课程体系,完善课程质量标准,提升专业技术能力,从而实现创新性的转型发展战略。

 

(二)建立健全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互融机制

 

在德国,双元制专业的课程在所有高校专业课程中还处于较低比例,在读学生还不到所有大学注册生的5%。在我国,本科高校以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专业培养模式则刚刚兴起。在现代生产方式日新月异、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普通高校参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水平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办学理念重复、办学模式趋同、一味追求精英教育和一流大学的趋向中,可以使高校明确目标定位,保持优势特色。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就是将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深度融合起来的教育理念。同时笔者也认为,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是如何健全机制,即“在普通高校和企业、行业组织和学生等各相关方面之间通过制度与政策构建良好的互动和互助关系”。教育主管部门在此要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而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的出台,一方面会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例如德国政府对于参与“双元制”的企业会有相关优惠减免政策,这会促进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意愿;另一方面会对“双元制”的各方规范质量标准和考核要求。因此,国家要以立法形式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相互协调搭建平台,促进现代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渗透发展,这也是我国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技术大学成功转变的重要前提。

 

(三)发挥省级政府在高校转型发展中的统筹作用

 

国家在政策方面为高等教育的结构发展做了宏观布局,而具体落实到地方本科院校则需要省级政府的进一步统筹规划,因为将一所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为应用型技术大学是一个系统的教育改革工程。依据中国国情,高校一直以来是一个只与主管教育部门相对接的独立领域。因此转型仅依靠高校自己的力量不可能实现,而是需要建立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行业企业、地方学校的协调联动机制,在政策、法规和协议的引领下,共同受益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德国的双元制高等教育也是历经了多年的发展和调整,在政府、行业和学校的多方努力下,形成了一个从职业学院到应用技术大学再到综合性大学的部分专业所支撑的双元制高等教育体系。在转型伊始,各省教育厅对所属管辖的本科院校要根据学科分类和地方经济特点进行转型进度的具体规划,循序渐进地推进转型进程。例如辽宁省在2015年启动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试点工作。沈阳大学等10所高校开展整体转型试点;辽宁大学环境工程等116个专业开展专业转型试点。2016年,辽宁省内又有11所高校被拟定为第二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84个专业为第二批转型发展试点专业。到2017年,辽宁省要建成一批国家级和省级转型发展示范学校和专业集群,形成两级示范、辐射引领、全面带动的格局。[8]

 

高校转型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应用型”,转型发展的目标是建设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指向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国内高教界对本科院校在转型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挑战进行了基于政策层面和院校层面的积极讨论。由于国内尚缺乏运行应用型技术大学的经验,因此将中国国情和国际经验相结合,以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为借鉴,在理论和实践上对进一步探索办好一批应用型一流大学和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大有裨益。

篇5

[关键词]教育理念 主题词分析 高校学校简介 语料库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3-01016-0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网页日益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高校的网页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学校发展与建设的各项情况,展示学校的办学业绩与特色,同时也成为高校加强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之一。高校网页中“学校简介”栏目包含了丰富的信息,能够体现出一定的教育理念。

国内已有不少关于中西方高等教育理念方面的研究,代表性的有: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和精神文化的特点与启示(李海燕等,2009;别敦荣等,2010);康奈尔、斯坦福及芝加哥等大学的教育理念及其启示(李鸿宾,2004;别敦荣等,2011);20世纪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大学理念的演进(徐同文,2003);关于中西教育观的比较与思考(扈中平,刘朝晖,2002)以及国外大学某些具体教育理念如实践教育、现代社区教育方面的研究(陈超等,2005;张永,2011)。这些研究既有介绍也有比较,内容多样,分析细致,能够为国内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带来不少有益的启示。不过,通过对这些研究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有些研究只是建立在研究者国外讲学或考察的基础上,结论偏于直观感性;不少研究是基于西方高校的部分文献或网站信息,语料不够充分。绝大多数研究的方法都是定性理论分析,缺乏相关数据的有力证明。本研究运用语料库语言信息分析法,在大规模搜索语料的基础上对中英高校网页“学校简介”的内容进行比较,从一个新的角度考察中西方高等教育理念的差异性。

一、语料库及其研究方法

语料库是指按照一定的语言学原则,运用随机抽样方法,收集自然出现的连续语言,运用文本或话语片段建成的具有一定容量的大型电子文本库(杨惠中,2002)。语料库语言学是运用大容量语料进行语言研究的一门学科。

语料库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语料的真实性。语料库中的材料来自于生活中真实出现过的话语或文本,不是凭感觉或规则主观臆造得来的。语料的真实性确保了研究结果的真实可靠。(2)语料库融合了计算机技术。借助计算机应用软件,语料库能方便快捷地帮助人们从大量的语料中发掘出有价值的语言信息。(3)语料丰富且具有代表性。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语料的获取变得更加便捷,语料库的容量越来越大,同时在建库过程中专业人员要对重要环节反复论证并对语料进行严格分类和筛选,确保语料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语料库研究的两个标志性特点就是实证性和数量化。通过采用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人们能够分析大量真实的语言材料,获得相关量化数据,进而揭示各类语言信息中隐含的事实规律。语料库的定量分析为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在较大程度上减少了研究者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同时丰富的语料有助于弱化研究者选择分析对象时的随意性,增强解释的说服力。

二、中外高校网页“学校简介”的英文可比语料库及研究方法介绍

本研究所使用的语料来源于自建的中外高校网页“学校简介”英文可比语料库。该语料库包括两个子库:中国高校网页“学校简介”英译子库CUI(Chinese University Introduction),包含50个中国高校的英文大学简介;英语国家“学校简介”子库EUI(English University Introduction)包含50个英语国家大学的网页学校简介。选取的中国高校来自于“中国校友会网2012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排列最前的50所,选取的英语国家大学来自于“《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2011―2012世界大学排行榜”排列最前的50所(国别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以上榜单的排名都依据科研、教学等参数指标,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所有语料均采集于各高校网页上有关“学校简介”、“校长寄语”和“学校历史介绍”栏目。子库CUI的总词数为67401,子库EUI的总词数为43526,总库的总词数为110927。该库的两个语料子库分别都由生语料和词性附码后的语料文件夹构成,词性附码采用的是CLAWS7。

本研究采用的检索工具是英国利物浦大学Mike Scott设计的语料库文本分析软件Word―Smith Tools5.0,该软件具有检索(Concord)、单词列表(Word List)和主题词统计(Keywords)三大功能。主题词指频率显著高于或显著低于参照语料库中对应词的频率的那些词汇。通过主题词筛选功能,可以把观察语料库中的词频与参照语料库中对应词的词频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文本内容的差异性。依照WordSmith Tools的功能,王立非、梁茂成(2007)总结认为主题词是研究文本内容和文本语言特征差异的重要手段。卫乃兴(2005)等指出,主题词提取的主要条件是:(1)把相同主题的语料库作为观察语料库,语料的主题必须相同或类似。(2)必须具备另一个较大的语料库作为参照语料库。(3)构成语料的文本数要足够大,每篇文本的长度基本相等。本研究运用WordSmithTools5.0对中外高校网页“学校简介”可比语料库中的两个子库进行主题词关键性分析,所采用的参照语料库是FROWN,该库是一个综合性的平衡语料库,代表的是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英语,约有100万个单词(含词组)。

在主题词分析的基础上,还运用WordSmith Tools5.0的检索功能,对某些关键词进行关联分析,进一步发掘其两边的搭配词汇及上下文语境(KWIC),得出了与关键词相关的主要内容,比较出了中西方高等教育理念的差异。

三、结果与讨论

(一)主题词的提取与统计

我们利用WordSmith Tools5.0的主题词提取功能,以中外高校网页“学校简介”可比语料库中的两个子库作为观察语料,以综合性平衡语料库FROWN作为参照语料,得出了下面的主题词表。由于篇幅有限,这里仅截取了两个子库前20个主题词进行讨论(已将与本研究无关的功能词和同样排第一的UNIVERSITY剔除)。

表1中的主题词是通过两个子库分别与参照语料库对比提取出来的频率超常的词语。根据Word Smith Tools使用方法和相关统计原理,词语的主题性值越大,该词的主题性越强。而“P值”表示两个样本差异的显著性,该值越小,表示差异的显著水平越高(李文中,2003)。表中例举的主题性值和P值反映出这些词语主题性强,都是属于两个子库中的关键词,以它们为基础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文本内容的差异。

(二)主题词的比较与分析

1 通过分析上面的主题词表,我们会发现中国高校网页“学校简介”子库中排在第1位的是CHINA(中国),另外还有CHINESE(中国的)以及NATIONAL(全国的)、KEY(重点的)和MINISTRY(政府部门)都排前列。这些词语介绍的情况当然是事实,但同时也反映出中国的不少高校都把着眼点放在国内,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一种满足感,缺乏国际化和自由开放的视野。而在英语国家“学校简介”子库中,主题性高的wORLD(世界)、ALUMNI(校友)和COMMUNITY(社区)都体现出了高校更加开放的教育理念,以下部分例句就是很好的证明。

Our world today is more competitive, and it is changing more rapidly. Extraordinary opportunity lies ahead of us…

Rice University aspires to pathbreaking research, unsurpassed teaching and contributions to the betterment of our world.

We aim to make a positive difference to the wider world and the future.

Our commitment to public service is manifested through the cre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that advances the well-being of our state,nation, and world.

2 英语国家“学校简介”子库中排第1位的“STUDENTS(学生)”特别醒目。另外在该表中我们还可以观察到GRADUATE(研究生)排第6位,UNDERGRADUATE(本科生)排第7位,ALUM―NI(校友)排第12位,STUDENT(学生/单数)排第15位,即在该库中主题性强并排列在前的多个词汇都跟“学生”有关且反复出现。同时通过对Word Smith Tools单词列表功能的信息查询,可以了解到STUDENTS(学生)多与STAFF、FACULTY、GRADUATE、UNDERGRADUATE、FROM和ARE等词语搭配。具体语境中大多数是关于学生的权利、服务学生、学生来源及学生的组成等信息。这些内容反映出西方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重视对学生的关爱与服务。此外,排第3位的CAMPUS(校园)、排第11位的OUR(我们的)和未例表中但具有较高主题性的WE(我们)同样体现出了“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的理念。

再比较中国高校网页“学校简介”子库,“STUDENTS(学生)”只出现在第8位,EDUCATION(教育)排第2位,另外有DISCIPLINES(学科/纪律)、PROFESSORS(教授)、NATIONAL(全国的)、KEY(重点的)和MINISTRY(政府部门)都排在前列。这些词的含义及相关搭配和语境都反映出中国的高等教育在较大程度上还是把学生当作“受教育者”看待,主要还是“以教学(师)为中心”,强调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而NATIONAL(全国的)、KEY(重点的)和MINISTRY(政府部门)等词语的语境绝大多数都是宣传该校是教育部直属,全国性的重点高校,体现出一种优越感和距离感,与西方教育的“以人为本”及人性化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3 从RESEARCH(研究)和ACADEMIC(学术的)等词在两库中都排前列的情况来看,中西方的高等学校都很重视科研,强调学术进步。但通过进一步观察我们还是发现,在中国高校网页“学校简介”子库中ENGINEERING(工程学)排第6位,TECHNOLOGY(技术)排第10位,SCIENCE(科学/理科)和SCIENCES(科学)分别排第7和第14位。这些信息可以说明国内排名前列的重点高校在理工科方面是强项,同时这些学校还加强了对这些强项的介绍和宣传。而HUMANITIES(人文学科)和ARTS(文科)等词汇在该库中则远远排在50位以后。这些信息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过度专业化的模式,不少高校往往过于强调技术、技能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的通识教育和全面发展。而在英语国家“学校简介”子库中,SCIENCES(科学)排第19位,该词之前没有其他专业化的词汇,ARTS(文科)排列于SCIENCES后6位,ENGINEERING(工程学)排列于ARTS(文科)后3位。这说明西方的高等教育虽然也重视专业教育,但并没有使教育过度专业化,而是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在一起。

4 在英语国家“学校简介”子库中我们还注意到COMMUNITY(社区)这一词在主题性方面排第17位,另外来例表中的SERVICES(服务)也排得较前,CAMPUS(校园)和ALUMNI(校友)都是位例前端的主题词。这些词语一起反映出这样一个事实:西方高校注重社区教育,强调服务意识,同时通过提供多种途径和机会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育,培养、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我们通过WordSmith Tools单词列表功能的信息查询,可以了解到PRINCIPLES(原则)、SERVICE(服务)和COMMITTED(承担)等词经常与COMMUNITY(社区)搭配。进一步考察COMMUNITY(社区)的使用语境,可以得到不少例句:

We are a national leader in academically based community service through our Netter Center for Community Partnerships, supporting community engagement for students and faculty alike.

…thousands of McGill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the hundreds of clubs, associations and community groups that enrich Montreal and contribute to a vibrant campus life.

篇6

论文摘要: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审核、质量认证、质量评估这些概念是经常采用的,在不同时代、国家和地区,人们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是有差别的,对这些概念进行区分和辨析,有助于更有效地开展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活动。

早在质量管理一词出现之前,人们已经开始了对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学者们使用过很多与质量管理相关的称谓或词语,如“质量保证”、“质量保障”、“质量评估”等。在不同时代、国家和地区,人们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是有差别的,为了进一步进行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和实践探索,有必要梳理人们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并进行异同比较。

一、质童保证(quality assurance )

质量保证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术语(很多学者有时将它与“质量保障”不做区别),它不仅包括质量评估,还包括其他所有用来改善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活动。英国国家学位委员会认为,质量保证是指成功地实施一整套多种多样的程序来帮助确定一门课程的标准是否达到或已经超过了国家所要求的最低水平。它表明为全体在校生保持和提高学术标准以及培育合适的学术环境确立必要的质量保证机制的重要性。质量保证在IS08402:1994中的定义是指“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对于高等教育质量保证,英国学者John Sizer和Diana Green认为: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是指特定的组织根据一套质量标准体系,按照一定程序,对高校的教育质量进行控制、审核和评估,并向学生和社会相关人士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提供有关高等教育质量的信息,其基本理念是对学生和社会负责、保持和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水平、促进高等教育整体发展。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包括了旨在确保维持并提高教育供应质量的所有政策、系统和过程,质量保证的落实与全员参与密切相关,它包括如下四个具体方面:单位中的每个人都对维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负有责任;单位中的每个人都对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负有责任;单位中的每个人都理解、利用并感到维持和提高质量的体系的存在;管理层(有时是消费者或顾客)定期地检查质量保证系统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将“单位”理解为高等学校时,学校就成为一个由致力于持续的质量提高并为之做出贡献的学生、教师、教辅人员和高级管理者所组成的自我批评的社团,认真地履行质量保证。根据质量保证的主体不同,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可以分为内部保证和外部保证两个子体系。高等教育质量的内部保证体系是指高等教育机构内部为了实施连续有效的质量管理、质量控制和自我评估所建立的管理体系,主要负责高等教育机构内部的质量保证活动。高等教育质量的外部保证体系则是指在高等学校自我评估的基础上,由高等学校以外的全国性或区域性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构(其成员包括高等教育界与高教界之外的专家)对高等学校所进行的质量审计、质量评估和社会评价活动。高等教育质量的外部和内部保证体系结合起来,以内为主,以外促内,内外并举,共同实现对高等教育质量予以保证的功能。

二、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

质量控制在IS08402:1994中的定义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其目的在于监视过程并使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对形成产品质量的所有阶段进行控制,消除导致不满意的因素。这里的“作业和技术活动”是指为了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和技术活动,而不是指组织中所有的作业技术和活动。英国政府在1981年的《高等教育白皮书》中将质量控制界说为“大学内部为维护和提高教育质量而实施的管理过程”。这种说法看起来表述得很全面,但也容易和质量保证一词混淆。此外,有的学者还做了这样的总结:质量控制是最早的质量观念,它重视的是找出并去除有缺陷的项目,检验和测试是质量控制最普遍的方法,此方法在教育中被广泛使用,以决定是否达到标准。质量控制强调事先控制,因为任何教育质量问题都是在教育投人和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如果对一些异常因素、消极因素在过程的形成中不加以排除,必然会在教育的最终环节中表现出来,因此,只有对提供教育的“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最终达到对教育的“结果”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另一方面,教育质量同产品质量不同,产品质量不合格可以返修、重新制造,而教育质量具有不可逆性,所以重视对教育投入和教育过程的事先控制就显得更为重要。

三、质量审核(quality audit )

在IS09000:2000标准中,审核的定义是“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的质量审核是指国家和社会对高校的质量活动及结果是否符合计划安排,以及安排是否有效实施并达到预定目标的系统而独立的检查过程。由此可知,高等学校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过程是否合适、其运作是否合理,主要是通过校外的某种机构进行检查的,这种检查就是质量审核。它的重点不是评估高校的教育质量,而是评估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的有效性。质量审核一般包括审核准备、短期访问、审核访问和审核报告等环节。高等教育中质量审核的引入,首推英国20世纪90年代初的高等教育改革。英国大学副校长委员会在1990年组建了由学术专家组成的“学术审核单位”,负责对大学为实现其既定目标而用来检查和提高其学术标准的方法和技术活动进行评审、对大学维持其教育质量的程度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评审,并对各校现存的校外检查系统的作用进行评审。

四、质量认证(quality certification )

习惯上把认证所包含的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通称为“质量认证”。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认证亦称“鉴定”、“鉴认”或“判定”,是一种以院校自我评估和同行评价为基础,以满足公众问责和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的保障活动,旨在通过对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学科专业水平是否达到某种合格标准的确认,使其有资格得到学生、社会和政府的信任。认证主要由政府的或非政府的认证机构负责进行,非政府的认证活动以美国最为典型,主要特点是:认证标准由院校和认证机构共同制订;认证程序主要包括院校自我评价、认证小组实地考察和委员会评判三个方面;认证活动属自愿、非政府性活动,不介人学校管理与运作。认证统筹了大学的自主与自律,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认证机构的认可上。认证的结果将使被评价对象按某些公认的或约定的标准获得认可,也可以有其他的结果,例如“不合格”等,这种认证一般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进行,也可以由校际协会或协作组织进行。

五、质量评估(quality assessment)

在工商企业的质量管理中,并无质量评估一说。但在高等教育中,质量评估是存在的,而且近年来已经日显重要,这在英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中尤为突出。早期的质量评估是指对学校的教育质量所作的外部评价,其基本特点有二:一是质量评估的标准是外来的,二是评估必须主要由校外人士予以实施。现在的质量评估是指国家、社会或高校对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以及学科专业课程质量的估量性价值判断。按评估主体不同划分,有政府主导的评估和元评估、社会主导的以认证和排行榜为特色的评估、学校主导的自我评估。根据欧盟的经验,质量评估一般包含四个元素:国家评估机构及其评估步骤和方法的制定;学校依据这些步骤和方法的自我评估;同行专家的实地考察;公布评估报告以帮助学校改进教学科研质量,有的国家和地区还将评估结果与财政支持挂钩。但是,各国都认为,质量评估不应仅仅与抉择基金相联系,评估报告与经费决定之间不应建立呆板的直接关系,因为任何这样的关系都隐喻评估是进人经费决策的唯一因素,并在二者之间形成简单的线性关系。质量评估还可用于其他目的,如澳大利亚建立了学术标准机构,在每所大学许多学科领域(如物理、历史、心理、计算机科学)评议其课程,检测并定级统计。

六、相关概念的异同比较

通过以上的概念阐述可以看出,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主体多是由校内机构组成的,而质量审核和质量认证则是由校外机构负责。表1是从主体、时间、对象、目的和行为等各个维度对这些概念所做的比较。在质量管理中,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都是高校为了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内部体系所做的努力,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维持并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在时间和管理对象上,这两个概念也有相似之处。在时间维度上,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贯穿于质量管理的全过程,尤其是质量管理的事前和事中。质量保证就是要在事前预防错误的发生,质量控制是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监视管理过程并使整个活动处于受控状态。在管理的对象上,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针对的都是高等教育系统,并需要对其进行全部有计划、有系统的作业和活动。

篇7

关键词: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学籍管理

Abstract: management of students' status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school management,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and education quality to have the extremely vit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present university five years of higher education, student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

Key words: five years of higher occupation education school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学籍管理是学校管理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和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的重要保证。五年制高职教育是五年一贯制,学籍管理上分中职和高职管理两个阶段,前两年是中职管理模式,第四年才进行大专学籍转档注册。所以五年制高职的学籍管理是一项复杂细致、政策性强、责任重大的工作。

一、五年制高职学籍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学籍管理制度不健全。各学校根据国家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规定制定出本校的五年制高职教育学籍管理规定,但是其内容、形式与三年制高等教育学籍管理规定,基本上大同小异,没有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五年制高职教育管理规章制度和保证制度实施的办法和措施,有的学校虽然规章制度完善,但执行不严,漏洞很多,学籍管理工作随意性较大。

2、学校对五年制高职工作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1)有些学校将五年制高职工作当作三年制高职教育的补充,在办学过程中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管理工作。(2)对学籍管理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出现了重三年制高职教育学籍管理,轻五年制高职教育学籍管理。对相关学籍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不重视,导致学籍档案材料不完备等。

3、学生档案资料不完整。五年制高职教育学生档案资料残缺不齐是高校五年制高职教育学籍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原因是:(1)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力度不够,不能按照制度要求及时、准确、全面的建立、收集学生档案材料。所建立的有些档案材料杂、乱、差,缺乏统一、规范;档案材料收集过程中出现了遗漏、遗失的情况。(2)学生的认识不到位,提供给学校的个人信息资料不完整、不准确,随意改动,缺乏严肃性,不能及时向学校提供更改了的信息,根本没有意识到个人信息在学籍档案中的重要性,造成学生档案资料不完整,严重影响了学籍电子注册的顺利实施。

4、学籍管理队伍素质有待提高。五年制高职教育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繁琐的工作,政策性强,工作量大,影响因素多,要求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具体问题能力。目前,大多数成教学籍管理人员未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现代化知识和管理知识明显欠缺,而且人员配备不足,工作中存在着得过且过、应付了事的现象。这对加强学籍管理,提高五年制高职工作管理水平和效率影响较大。

5、学籍管理手段落后。当前仍然有许多高校在五年制高职教育学籍管理中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管理方式还没有完全取消,除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工作完全采用计算机管理外,学籍管理的常规工作,如学籍记载、成绩填写、数据统计、毕业生登记等工作绝大多数采用手工劳动,劳动量大,效率低,准确性难以保证。五年制高职教育学籍管理手段落后,不适应社会发展对五年制高职的需要,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学籍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

二、改进五年制高职教育学籍管理的建议

1、建立健全适合五年制高职特点的学籍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适合五年制高职特点的学籍管理制度是实现五年制高职教育学籍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依据。在执行教育部及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制度的基础上,以明确培养目标、保证培养质量为前提,制定和完善适合本校实际的五年制高职教育管理制度,做到学籍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既体现管理具有高度的政策性,又体现管理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并且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五年制高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地修订完善,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如在修订学籍管理规定中,要考虑到五年制高职的特点,学籍管理规定要相对灵活些。

2、建立多层次、多规格、全方位的学籍档案。以学籍管理条例为依据,建立多层次、多规格、全方位的学籍档案是实现五年制高职教育学籍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保证。如建立新生个人信息档案、学籍卡档案、学籍异动档案、班级档案、毕业生名册档案等,同时以教学班为单位,建立学生的通讯录,详细登记学生的联系方式,从而方便学生,方便管理。要注重学籍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切实保证学籍材料的完整性、准确性、规范性和真实性,为电子注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籍管理队伍。由于五年制高职教育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责任大、业务繁琐而严肃的工作。大多数管理人员工作三到四年后,都不愿继续从事这项工作,学校要充分认识五年制高职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重视五年制高职教育学籍管理工作,在学校五年制高职教育职能部门、各系部配备一支思想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精通业务的专职管理人员,同时要保持管理队伍相对稳定,要注重加强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和提高,特别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籍管理的能力。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管理人员熟悉业务,胜任本职工作,保持管理工作的连续性,促进五年制高职教育学籍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4、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学籍管理质量和效率。学籍管理是一项严谨细致的工作,许多信息用手工处理不易操作,要将学籍管理纳入到科学化、现代化、信息化的轨道上。结合五年制高职学籍学历管理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学生的学籍进行管理,实现管理信息的规范化和管理工作的程序化,数据管理做到准确、及时、全面,促进学籍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同时利用学校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网站,建立信息平台,及时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各类信息,加强与学生间的交流、沟通,为学生提供服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篇8

关键词 现代教育理念;医学院校;数学建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2-0111-02

Mathematical Modeling Teaching Reform of Medical Colleges under Guidance of Modern Education Ideas//QI Dequan, ZHANG

Ruodong

Abstract Modern educational ideas, such as inter-subjectivity concept,

quality education concept, and individualization concept and syste-

matize concept, transcend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al ideas. Under

the guidance of modern education ideas, mathematical modeling tea-

ching of medical colleges should take the following measures: rea-sonably returning the statu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strengthening the training of medical students’ practical operation ability; imple-

menting hierarchic and sub-professional teaching mode; streng-thening the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of the various departments of the college.

Key words modern education ideas; medical colleges; mathematical modeling

1 引言

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一个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掌握渊博的知识、精湛的医术,更要具备创新能力。创新能力能够在临床治疗、新药品开发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领域发挥重大作用,促进医学的进步。数学建模是运用数学化的语言和方法来表述现实生活中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引导学生将求解到的数学结论返回到实际对象的问题中的过程[1],它是提高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在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下,现有高等医学院校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实效性不强。因此,迫切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改革高等医学院校的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模式。

2 现代教育理念对传统教育理念的超越

理念的转变是教学改革的先导。现代教育理念是对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精髓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精神的提炼和整合,它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超越,为高等医学院校数学建模教学改革指引了方向。比较重要的现代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主体间性理念、素质教育理念、个性化理念和系统性理念。

主体间性理念 传统教育理念对教育主体的认识经历了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的轨迹。这两种观点在理论上各存偏颇,都根本否认了教育^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现代教育理念则认为由于教育活动是教与学的统一,因此教育主体呈现出“一体两面”的性质。作为教育活动基本要素的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主体,双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主体性活动,体现了“主体间性”。

素质教育理念 传统教育理念过于重视知识的讲授与传递,忽视受教育者实践和操作能力的培养,结果导致只关注学生考试分数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弊端。现代教育理念则主张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训练,认为能力与素质是比知识更重要、更稳定、更持久的要素。它特别注重教育过程中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工作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旨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

个性化理念 传统教育理念过于强调教育形式的统一性。在个体培养目标方面,与总体教育目的整齐划一。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传统教育通过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课程与教学大纲、统一的课表与同步的教育进程及标准化的教育管理塑造不同的学生[2]。现代教育理念则尊重学生的个性,认为每个学生由于其遗传因素、成长的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必然导致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存在不同。因此,现代教育理念主张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

系统性理念 传统教育理念提出“三中心论”,即书本中心、教师中心和课堂中心,主要关注学校的课堂教育这一构成要素。现代教育理念则主张把教育活动看作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过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就家庭、学校、社会各自而言,又分别构成一个子系统。

3 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等医学院校数学建模教学改革致效方略

合理归位教师和学生的地位 现代教育理念中的主体间性理论主张教育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矫正了传统教育理念中“重教轻学”和“重学轻教”的教学价值观的褊狭。在现代教育理念中的主体间性理念指导下,高等医学院校的数学建模教学应当对教师和学生的地位进行合理归位,以“主体间性的师生观”消解“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两极对立观。

以现代教育理念中的主体间性理论为指导,高等医学院校的数学建模教学活动应加强数学建模指导教师与医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作为指导教师,不是简单地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灌输,而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参与式教学、启发式与提问式教学、讨论式教学、辩论式教学等一系列方法相结合,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要通过举办学术讲座、建设数学建模课程学校网站等形式,积极拓展和构建课堂外的师生平台。

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现代教育理念中的素质教育理念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有机统一,更重视教育过程中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工作以及内化为学生的自身素质。数学建模的过程,本身就是理论知识运用和实践操作过程相结合的过程。数学建模教育,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高等医学院校的数学建模教学,不应仅仅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更应注重实现理论知识讲授与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统一。为强化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高等医学院校可组织医学生组建数学建模社团,积极鼓励医学生参加各个级别的数学建模竞赛,在各种活动和竞赛中锻炼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数学建模活动和数学建模竞赛过程中,教会医学生如何运用书籍、网络等工具查阅相关资料,如何运用统计方法整理数据,如何运用SPSS、MATLAB等数学软件分析数据,如何撰写论文。通过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锻炼医学生的毅力和耐力,提高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自学能力、对科技新成果的使用能力以及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

实行分专业、分层次的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理念中的个性化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个性意味着差异性。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必须正视医学生存在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不仅体现在医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更体现在医学生与其他专业大学生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医学专业之间的差异。因此,要提高高等医学院校数学建模教学的实效性,可在尊重这种差异性的基础上,提出分层次、分专业的教学模式。比如在数学建模案例库的建设过程中,可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医学专业的特点选择或编写案例。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则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合不同专业的数学建模教学案例。例如: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可选用“艾滋病的疗法评价与疗效预测模型”;针对预防医学专业,可选用“传染病模型”;针对药学专业,可选用“药物动力学模型”;针对生物医学工程R担可选用“DAN序列分类模型”;针对口腔医学专业,可选用“牙弓生长模型”;等等。

切实加强学校各部门的协调和配合 现代教育理念中的系统性理念主张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是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因此,要增强医学院校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实效性,首先要发挥高等医学院校数学建模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加强数学建模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同时,还应上下齐动,加强医学院校系统内部各个部门和各环节的协调运作,取得党政管理部门、教学辅助部门、学生管理部门的积极配合与支持。

4 结语

现代教育理念中的主体间性理念、素质教育理念、个性化理念和系统性理念为高等医学院校数学建模教学改革指引了方向。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引下,应当合理归位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注重对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实行分专业、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切实加强学校各部门协调和配合,从而提高高等医学院校数学建模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许万银.数学建模方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篇9

【关键词】高校教育 管理 问题 优化对策

一、引言

教育决定着整个社会的未来,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创新型人才、高科技技术人才都是高等教育中培养出来的社会发展支柱力量。而同时现代经济社会的变化必然会给高等教育带来很大的机遇和挑战。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就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下及时的发展问题,并进行不断地优化,制定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弥补高等教育管理漏洞。

二、现代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1.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理念守旧

我国的高等教育虽然在不断地获得进步,但是仍然与一些发达国家存在巨大的差距,造成这种落后现象的源头就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相比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而言是守旧的,就形成了教育管理理念与社会发展理念相脱节的重大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现代社会是一个集创新与互动的多元高效运转的社会,而现代的高等教育管理却在受原本的按部就班、传统的管理理念所引导。教育管理理念无法创新,就是造成高等教育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滞后的根本原因。

2.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体系效率低

从当前的高等教育管理机制来看,是呈现出一种事倍功半的效果。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体系缺乏系统性的规划,程序复杂且效率低下,管理人员分配不恰当造成高等教育管理出现管理滞后、时效性问题,很多院校的管理形式化现象十分严重。现代高等教育院校中采用的都是阶梯性的程序化步骤,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太过突出领导与服从的特点,教育管理主客体太过限制,学生一直都是整个教育管理中的被动方,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与主动积极性的开发,对部分师生关系以及部分学生的身心发展也十分不利。因此,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体系效率低下的问题阻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的步伐。

3.现代高等教育管理资源不均衡

高等教育管理资源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支撑,任何一个管理过程都是在一个系统中运用合理的方法,对管理资源的进行合理的配置,使其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因此,没有教育资源或者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都会造成整个高等教育发展滞后,缺乏最根本的合理物质支撑。我国现代高等教育资源问题主要出现在院校之间财政投入以及师资力量的不均衡问题上,很多院校由于受财政资金以及师资力量的限制无法对高等教育管理进行适应性调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些差距也在不断地进行扩大,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资源不均衡性也逐渐加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等教育的整体教育水平。

三、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优化对策

1.创新高等教育管理理念

高等教育管理理念创新是高等教育优化发展的最基础的一步。首先,要保证整个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正确性与科学性。高等教育要从科学的角度,分析时展的特点,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并步齐趋的高等教育管理理念。摆脱制度化的传统管理理念,以人为本,杜绝按部就班的实施高等教育管理,从根本上避免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背离;其次,对于高等院校本身的管理理念也要进行本质性的创新,将整个高等教育系统、院校教学特色以及社会发展人才要求相互融合,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灵活创新的教育管理理念。

2.调整高等教育管理体系

高等教育管理不仅包含着学生信息的管理,同时还包括知识产生、传播、应用以及再创新的过程管理,即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两者同等重要。首先,避免权利的过分集中,将管理的较大程度的安排到与学生最接近的管理层,使得管理决策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真实需求,减少管理系统中一些不必要的机构存在,提升了高校的管理效率;其次,高等院校应该全面的了解自身院校的管理环节的职责,采取激励奖惩手段提升管理人员办事效率,与此同时,可以通过借助现代互联网构建高校行政、学术管理平台,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使得管理体系能够更加凸显学生需求,更加有效地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3.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

首先,在高等教育管理中,政府应该重视自身对于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无论从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制定还是教育管理资源的投入分配上。政府应该制定完善的高校监督机制,避免高校教育管理发展的混乱以及教育管理资源的浪费。同时可以让更多的社会团体进入到高等教育发展财政物质的后备力量中;其次,高等院校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来解决管理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例如通过积极引入外界广泛的社会资源到院校教育管理中,一方面可以坚固高校发展的财政物质支撑,另一方面还能提升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结束语

高等院校作为全社会人才的培养聚集地,担负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使命责任。因此,高等教育系统必须制定高效严谨的管理模式,跟紧时代的步伐,以及社会人才需求的转变,进行及时的调整,弥补现代高等教育管理在理念、体制以及资源上的漏洞,不断地优化高等教育管理,在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时代获得良好的发展,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等人才。

【参考文献】

[1]夏雷. 高校教育管理制度人性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

篇10

在新形势下,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应更加重视人本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论述了高等教育中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性,提出了高等教育管理中应培育善于学习的良好风尚、营造崇尚真善美的学术氛围、坚持以学生为本等建议,以便更好地开展高等教育管理工作。

关键词:

以人为本;高等教育管理;实践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但是在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针对目前在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高校在开展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便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为我国输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一、高等教育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高等教育功能定位的要求

高等教育直接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联系在一起,高等教育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培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精英,培养社会的服务者。然而,高等教育最终是以“育人”为根本目的。开展高等教育管理工作,要将以人为本作为指导思想,积极探寻“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

(二)坚持以人为本是弘扬高等教育精神的要求

在当前的一些高校中,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重招生而轻人才培养等。这些现象已经背离了高等教育的初衷。有学者曾指出:“仅用实用主义论教育,会使教育变得急功近利,舍本逐末。”高等教育应以育人为目的,提高学生的价值。为了更好地弘扬高等教育精神,高等院校要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这就要求其在高等教育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三)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所以,在高等教育中,要将和谐社会的理念灌输给学生。在高等教育中要重点对大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进行培养,不仅要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也要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及人生价值。在高等教育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和谐的人才,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高等教育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议

(一)培育善于学习的良好风尚

高等教育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需要高等院校在教给学生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高等教育中的道德素质教育是与基础知识的学习结合在一起的,这就需要塑造良好的学习风尚。首先,要创新学习方式,将道德教育与知识教学进行融合,帮助学生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其次,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程教学的效率。

(二)营造崇尚真善美的学术氛围

高等院校是培养高等人才的地方,应该是一个高尚的知识园地。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在利益充斥社会的现实中,高校中也出现了追逐经济利益的趋势,而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管理理念需要营造真善美的学术氛围。首先,高校要对教师进行培训,树立正确的风气,要追求学术和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其次,对学生要不断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使其坚持对真善美的追求。

(三)坚持以学生为本

在高校教育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现在高校中大多数学生是90后,具有思维敏捷,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这些特点对高校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思维以及专业能力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管理工作中要采取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改善自身的教学方法;要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中可以将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结合使用。同时,也要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知识和素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将素质培养作为重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开展,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以人为本视野下开展高等教育管理需要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度,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结合的教学原则,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高等教育管理,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者:陈修玮 单位: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