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理念范文

时间:2024-01-24 17:46: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教育理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校教育理念

篇1

论文关键词:高等学校;教育理念;创新 

长期以来,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校教育理念已根深蒂固,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和向新经济时代迈进的时候,这些理念已显得滞后并严重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必须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新经济时代的挑战。 

一、高校教育价值理念的创新 

首先,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价值理念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需要,那种仅仅将高等教育视为消费业、纯社会公益业、政治工具的理念是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适应我国当前社会变革与发展要求的,同时,对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也是有无益的。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的发展决定高校教育的发展,高校教育必须反映和满足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对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高校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这一点上来说,在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和新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中,高等教育就不能不通过自身的知识与智力优势,发挥其在经济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无论接受高校教育者还是社会都是受益者,都能从高校教育中获得一定甚至可观的经济收益。尤其是对个人而言,其收益率不仅大于社会收益率,而且大于其他各类教育的个人收益率。这样,当高校教育尚属于稀缺资源还不能满足所有人需要的情况下,适当运用经济手段向接受高校教育者收取一定的费用,用来补充或增加高校教育的有效资源,这不仅有利于高校教育的发展,也是符合社会公平原则的。因此,坚持传统的高校教育价值理念,不仅与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相违背,而且对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其次,坚持高校教育是一种产业的观点,并不是说高校教育与其他社会产业一样,它是一种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这是由高校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高校教育具有产业性和生产性,高校教育能够直接和间接地为经济发展服务,这是不争的事实。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期和新经济时代即将到来之际,高校教育的经济价值得以充分彰显,高校教育的经济功能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这是应当承认的也是合乎规律的现象。但是,这些尚不足以使我们确立高校教育是一种产业的理念,因为要说高校教育是一种产业,它必须符合产业的一般特性。它必须能够不仅间接地而且主要是直接地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即符合投入与产出的原则,不仅使受教育者和广大社会受益,而且也能使高校教育的举办者获得一定的利润。不过,高等学校不是也不能够成为企业,高等学校的举办者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更不能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高校教育或高等学校不能完全按经济或企业的模式运作,而应主要遵循培养人的教育规律。所以,高校教育的产业性或生产性是有一定限度的。正因如此,我们不能一般地认为高校教育是产业或简单地说高校教育产业化,而应当坚持高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产业的观点。 

二、高校教育发展理念的创新 

受经济发展水平、计划经济体制与高校教育规模等的直接制约,精英教育和单一模式的发展理念主导着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这是与新经济发展的要求很不相适应的。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确立大众化和多样化的高校教育发展观是我国高校教育迎接新经济挑战的客观要求。 

我国实现高校教育大众化必须突破保守的高校教育发展理念,应当充分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快速发展对高校教育发展的紧迫性,要求把高校教育乃至整个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首先要把实现高校教育大众化作为我国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其次在经费上给予充分的保证,为高校教育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物力与财力上的支持。再次,改革制约高校教育发展的各种制度,特别是那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已经明显不适应高校教育大众化的旧制度。 

高校教育的大众化决不是规模上的简单扩大,在确立高校教育大众化理念的同时,必须具有高等教育多样化的理念。高校教育的多样化内涵丰富,包括高校教育目标上多样化,即培养适应社会和个人需求的各级各类人才;举办主体的多元化,即完全打破政府包揽举办高校教育的局面,使集体(包括各类社会组织、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能成为高等学校的举办者,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投资渠道的多样化,即鼓励不同主体以各种形式或途径在财力与物力上支持高校教育的发展;发展形式上的多样化,即不能追求高等学校的单一化,鼓励举办形式或模式的多样化,支持以各种形式和途径接受高校教育;结构上的多样化,即在类型结构、层次结构、布局结构等方面体现的多样化;高校教育评估标准上的多样化,要求决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评价不同的高等学校与所有的受教育者的质量。 

三、高校教育时空理念的创新 

在传统的高校教育时空观里,高校教育是一次性的和有一定地理(校园)限制的,也就是说,高校教育是指在高等学校里进行的有一定修业年限的教育。这种教育看重的是在高等学校度过的学历。随着知识更新率的加快、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这种理念正逐步落后于时代,更不适应于即将到来的新经济时代。高校教育的终身化、信息化正成为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适应这一发展潮流,传统的高校教育时空观必须转变,确立高校教育终身化和信息化的新理念。 

关于高校教育终身化,在我国虽然早有人倡导,但至今基本上还流于口号,尚未深入人心而为人们真正重视和实际接受。就高等学校来说,对于开展回归教育和知识更新性质的教育观念模糊,广泛开展的所谓的继续教育名不副实,实际上是第二条进行高等学历教育的途径,最多是与普通高校教育并行的学历教育,目的是满足没有高校教育学历的成人的需求。要确立高校教育终身化的观念,首先在社会上改变只看学历不重视知识和能力的现状,形成一种人人尊重知识而不是尊重文凭、尊重人才而不是尊重学位的新风尚。 

其次,取消学历终身制,实行学历再认制度,对获得学历一定年限(假如10年)者,必须有一定的继续教育年限和必修的课程记录或有相关的成果等,否则,取消学历或在职业变动、晋级晋职时原有学历不予认可等。 

再次,高校教育机构要为接受继续教育者提供机会,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继续教育,使当今的继续教育名副其实。这样才能使社会成为学习的社会,才能加快新经济时代的到来。 

关于高校教育的信息化,随着近几年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正逐步显现出来,但是,这一趋势并没有引起高校教育界的普遍重视,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理念在我国还没有广泛确立。不少高等学校信息技术手段欠缺,还有些高等学校虽然有不少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但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仍占主流甚至在一些高等学校里一统天下。要实现高等教育信息化,就必须具备必要的信息技术设备,实现教学手段的信息化;普及信息技术知识,使师生掌握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技能,实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信息化;选择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主要是网络)所提供的信息,作为教学或学习的内容,并纳入常规课程,实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化。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就是高等学校的虚拟化,这就是正在崛起的网上大学或虚拟大学等。信息技术所带来的高等教育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在日益显露。高校教育信息化是新经济时代高校教育的特点,因此,加速高校教育信息化也是高等教育迎接新经济挑战的必然选择。

四、高校教育人才理念的创新 

我国传统的高校教育人才理念的内容有三个要点:一是主张同一模式,即通过相同的方法、内容、要求培养同一类型的人才,忽视甚至轻视个性的培养;二是注重专才培养,即过于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培养目标比较狭窄,重视一技之长、专业对口,不重视全人的养成;三是强调继承性教育,即突出对前人知识的传承,忽视创造性的培养。显然,传统高校教育人才理念与新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完全背离的。 

一般而言,高校教育个性化观念有两个层面,首先是宏观意义上的个性化,包括一个国家高校教育的民族性、一所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等;其次是微观意义上的,即关于教育对象的个性问题,具体是指发现和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培养和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从人才观或培养目标的角度来探讨的高校教育个性化,就要针对教育对象或学生的个性。这种意义上的高校教育个性化的内涵是,在全面的普通教育基础上,实施专业教育;教育要有助于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是全面发展教育观在高校教育中的具体表述。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建立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高校教育中的普通教育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但是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内涵是使每一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不是使所有人都达到同样的发展程度成为同一种模式的人,也不是使每一个人的天赋得到均衡的发展,所以,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没有个性的发展,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我们倡导的高等教育个性化,就是要使学生在接受普通教育的基础上接受专业教育,使其成为全面发展并具有个性的专业人才。 

创造性是新经济时代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当今知识总量快速增长,更新率加快,传统的传承性和注重现有知识、技能掌握的教育观已无法适应新的需要大学毕业生如果在学校里只是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而没有学会学习和培养创造的能力,那么他们就不可能在新经济社会里有所作为。创造性不仅是我国传统高校教育所缺少的,也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毕业生所欠缺的。我国的大学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是西方大学毕业生所比不了的,但是,大学毕业生在创造性和动手能力方面,我国却远不及西方,这是公认的事实。这不是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天生如此,而是我们的高校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缺乏创造性所致。适应新经济发展的要求,就必须首先在理念上确立高校教育要有创造性的新观念。提倡创造性的高校教育,就是要把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新和创业能力作为高等学校的基本目标。二是学业与创业的关系。创业是创造性的具体化,是创造能力的体现。总之,创造性教育应当成为21世纪或新经济时代高校教育的特色,当然,笔者主张用创造性教育改造传统的高校教育并不是要彻底否定传统的高校教育,而是对传统的高校教育进行扬弃,使之成为适应新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的高校教育。 

五、高校教育办学理念的创新 

新经济是开放性的经济,经济全球化是新经济的重要特征。传统的高校教育基本上是比较封闭的。高校教育观念的落后保守是传统高校教育封闭性的主要方面之一,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校教育或高等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不够紧密,高校教育处于社会的边缘,高等学校被称为“象牙之塔”;二是国与国之间的高校教育缺乏必要的交流、通融或交流、通融不够、不充分;三是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国际知识与国际眼光,这显然是不适合新经济社会的要求的。确立高校教育社会化和国际化的理念,是高校教育迎接新经济挑战的必然选择。 

加强与社会的广泛而有机的联系是高校教育社会化的基础。新经济使高校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高校教育由社会的边缘正走进社会的中心,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原动力。高等学校也由“象牙之塔”成为社会的“轴心机构”。高校教育社会化的观念,要求高校教育要更多更广泛更直接地服务于社会,高校学校要成为社会重要的服务机构。但是,强调高校教育直接服务于社会的功能和高等学校成为社会性的服务机构,不是要使其成为被动适应社会或成为社会的应声器,而是要求高校教育或高等学校依据自身的知识和智力优势,提供与其身份相符的各种服务。 

篇2

【关键词】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教学理念;更新

一、当前大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体育事业步入新阶段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国家颁布和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当然,这也给我们广大的从事体育教学的老师们提出了更高、更新教学要求。怎样将现行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改革,当前的大学体育教育如何高效地发展,怎样大幅度地提升学生的体质水平,如何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怎样能够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运动技能与技术,如何才能使我国的大学体育教学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体系,等等问题,都是我们大学体育老师都必须要思考和落实的问题。

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体育教育的观念就是体质教育,其教学目标仅仅定为阶段性的体育锻炼效果,既弱化了对学生进行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的教育,也弱化培养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这样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很难满足社会发展的大要求。而终身体育的理念就要求将学生当时的体育教育与学生未来的发展结合起来,无论是教育的方法上还是教育的形式上都为不同学生的不特点提供了较大的选择范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为学生以后进入社会能够进行体育锻炼乃至他们的身心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体育教育是大学生能够受到学校教育的最后教育,必须有效帮助学生在这阶段的教育中形成自主锻炼的能力和习惯。所以,笔者认为,当前的大学体育教学要着眼于学生未来健康发展,将终身体育作为大学体育教学的主要方向。

三、更新教学理念,使被动教学转化成主动教学

在以前的大学体育教学活动中,老师的教学程序基本上就是讲解、示范、练习、纠错、巩固与提高,其目的就是把教学的内容机械地灌输给大学生,评判教学效果的标准就是看学生把握“三基”的有效程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以老师为中心、以老师为主导,对老师的主导作用过分地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要完全受制于老师的指令,形成了学生的学必须从属于老师的教的现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仅仅是被动地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加以学习,完全忽视了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当然几乎没有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老师必须要形成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新理念。

1、更新教学模式,引入启发式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仅仅是老师单方向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对此,要加以改变,老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恰当地创设有利于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情境,使学生获得学习动机,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性,有效地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效果评价。启发式教学,能够有效地对学生的观察力、操作勇和、思维能力、自觉能力加以培养和提高,学会思考,到最后形成学生会学的能力。

2、在教学活动中要强化学生的学法教育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则重于老师的教法,而严重弱化了学生的学法教育,老师的主导作用过分地发挥,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受到了严重的限制,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也仅仅是老师的单向行为,在教学中相当缺乏师生的交流与勾通,老师也就不能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对于现代教学理念则倡导,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是第一,老师的“教”则是第二的,老师的“教”要在根本上服从于学生的“学”。因此,老师的教法要去主动地适应学生的学法。

3、教学形式的转变,由讲授式向引导式转变

现代教学理念一致认为,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成败。因此,老师在教学活动中首先就要突破以前的照本宣科和满堂灌的上课形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精心对学生加以引导,最大可能地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使整个教学活动由老师的“我要学生练”转成为学生的“我为练”,使老师的强制教学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一种主动学习的习惯以及在困难面前积极主动地克服困难的精神,使其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四、在体育教学中应把知识传授与智能开发有机结合起来

在以往的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学生有效地掌握了知识就是开发了学生智能,十分片面地将传授运动技能作为教学的中心,在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时也仅仅是以学生掌握技能的程度为标准,使体育教学成了十分单一的运动技术教学,整个教学过程成了老师拼命地讲、学生机械地全力地模仿的死板局面,根本就没有涉及到多少关于学生的思维训练与培养,当然肯定就影响了学生的智能开发与发展。而对于众多的现代教育理念则普遍认为,所谓人的创造性能力其实就是人对现有知识的合理科学地运用上面,最后才有创新的可能。因此,学生能够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必须是以智能开发与个性发展的教学为前提前的。为此,笔者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提了了下面的方法与手段。

1、充分使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品质

在体育教学活动当中,老师的主导功能不是仅仅表现在组织教学方面,更为重要的还是要表现在怎样有效地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行为上面,努力为学生创设积极练习和思考的时间。老师在处理那些有争议的问题和对学生有一定难的动作时,要组织所有学生进行激烈的课堂讨论,使学生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始终处在活动状态当中。

2、对学生的自觉性与创造性加以大力培养

对于传统的体育教学而言,课堂是中心,教材是唯一的教学依据,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与现实的脱节,对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培养是不利的。为此,笔者认为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必须要将现行的教学领域加以拓展,老师要积极主动地开发体育的第二教学课堂,努力使其成为教学内容中的必要部分。

3、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强化学生的理论教育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都存在过分偏重技术而又过于弱化理论的实际问题,造成了有相当多的学生只会运动、对运动规则和原理几乎不懂以及不能有效处理在运动中所产生的现实问题。所以,笔者认为,必须要强化学生的理论教育,使学生的锻炼能够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

大学教育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接受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即将步入社会的最后时期,体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其能贯穿在大学生的整个人生过程当中,相应地,大学体育教育就是大学生整个人生能进行体育锻炼的桥梁。

篇3

公共体育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指向人的全面发展和完善人格的塑造。在高校开展公共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体魄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洞察力、理解力、表现力、交流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推进,高校公共体育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本文共分为如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山东大学〈威海〉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探讨公共体育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第二部分,结合通识教育理念,分析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三部分,借鉴国外公共体育教育思想和经验,从完善公共体育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1 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的现状

根据问卷发放统计,大一的学生数为108人,占总数的13.04%;大二的学生数为267,约为总数的32.25%;大三的学生数为339,为总数的40.94%;大四的人数为114,占到总数的13.77%。从总体上看,文、理、工科均有涉及,样本分布较为合理。

1.1 公共体育课程开设情况

山东大学〈威海〉开设的公共体育教育课程种类较多,包括篮球、排球、沙滩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武术、散打、健美操、瑜伽、柔力球、铁人三项、轮滑,却唯独没有田径课程。田径运动的本质是健身、强体,是促进人们获得更快、更高、更强的人体基本运动技能。田径运动的普及和提高对大学生的体魄的增强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从近几年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可以有直观的反映。

1.2 公共体育课程任课教师

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师从数量上来讲,呈现比较匮乏的状态。近30名体育教师要负责7200多普通学生的体育必修课程,平均每人次每周要上8次课,每次课1.5小时,也就是说一周要不间断上4天课,如果课程分布分散,要上5天课程。由于学生的专业课程安排的冲突,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只能安排在周末,为了满足学生的通选课程的选课,每名教师要身兼数职,教授不同的课程,专业性不强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

1.3 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程的态度方面

问卷调查中各高校在校大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态度。认为很有必要的有361人,占总数的43.7%;持无所谓,可有可无态度的有436人,占总人数的52.85%;同时还有28人认为是没有必要开始公共体育课程的,占到了总数的3.39%。

1.4 公共体育课程面临的问题

1.4.1 对公共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

尽管通识教育理念已被人们所广泛接受,但是各高校对公共体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比较片面,这在公共体育课程的开设数量和门类上有明显体现,主要停留在迎合国家政策文件的层面。尽管学校针对有关政策,课程设置按部就班,但是没有将实施公共体育教育提高到发展学生全面素质的自觉行为层面。山东大学〈威海〉有关领导也认识到这一问题,将于2015年5月18日,为帮助师生深入理解通识教育理念,推进我校通识教育工作,教务处邀请台湾中原大学黄坤锦教授来我校做关于通识教育的专题报告,进行《大学通识教育:What? Why? How?》的专题讲座。

1.4.2 公共体育课程的可选性不强

课程内容的可选性非常有限,例如规定:每名教师每学期只能申报两门通选课,并且规定通选课程的数量不能超过两次,导致严重的减少了公共体育通选课程的种类和数量。学生每学期只能选择一门体育类课程,并且不能重复选择,多选不仅学分无效而且会丧失一次选课机会,这样的规定大大地限制了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程的选择性,限制了学生学习体育的机会。

1.4.3 学生缺乏对公共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选课功利性过强

在调查中,有79.33%的人选择了愿意选修对就业有辅作用的实用课程,例如cad制图,java、word操作、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等课程,仅仅只有6.72%的人选择了公共体育课程。由于高校扩招和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日??增。学生中普遍表现出了 “科学技术至上”的思想,选课的功利色彩比较浓厚。同时,学生普遍认为接受高等教育只是为了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将大学教育当作就业的手段和工具,从而强化了高校教育的功利性质,而忽视了受教育个体的全面素质发展,使得高等教育的人文属性渐渐淡化,高校学生人文素养普遍缺乏,以至于公共体育课程不受欢迎。

2 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对通识教育的性质存在模糊认识

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人便是他的固有性质和特征。通识教育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他的非功利性质。我们必须认识到,通识教育关注的是学生个体作为完整的人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公民基本素养,教给学生的是那些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直接指向人的的发展的知识和理论,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纵观各个大学的本科生培养计划中,强调更多的是英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这些课程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从学分设置上来看,公共体育课程学分远远小于其他学科课程的学分,正常学期通选课程学分为1分,小学期体育通选课为0.5学分,而其他专业课程通选学分有的达到4学分。

2.2 对通识教育目标的把握不准确

教育目标的定位决定着课程的设置状况,通识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门技能,而是教会学生思考的方式,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社会公民,同时对学生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具有合理的能力结构,培养大学生的高雅情趣和完美的人性。但由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传统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具体教学的实践中,通识教育的目标却难以体现。

作为大学,首先是要向社会输送人才。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大学一方面肩负着培养实用人才的压力,另一方面又要顺应国家教育理念与政策的要求,与国际接轨。于是,通识课程便只能通过选修课的形式来实施,变成了不重要的“第二堂课”,使得通识教育变成了学校迎合政策,学生完成学分的工具,人为造成了通识教育目标的偏离,使得大学无法在信息时代科技至上的洪流中准确把握通识教育的目标,无法保持大学自身的独立与自主。开设的体育课程具有很强的功利化性质,从主观认识上限制了公共体育课程的发展。

2.3 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把握不准

调查发现:学校过分追求知识的功利性,普遍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和价值观的培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不能忽视任何一方。但是,在大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普遍存在失衡,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没能很好把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要实现某种文化的平衡,包括哲学在内的人文学科的重要性必然会逐渐增加而不是减少。人才是大学的基础,教育不仅仅要使人学会“做事”,更重要的是要使人学会“做人”。由此(下转第106页)(上接第58页)可见,把握好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不偏废任何一方,做到二者的有效整合,是公共体育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3 结论与对策

研究表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师资队伍、学生态度等方面与实现通识教育理念有较大差距。本文借鉴国外公共体育教育思想和经验,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校园文化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3.1 更新观念,更好地实践通识教育课程目标

摒弃过去“学而优则仕”的落后观念,将教育真正回归到育人的目的,提高公共体育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帮助学生体会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达到思想与行为的统一,从而更好地达到通识教育课程目标。

3.2 创建和规范公共体育课程评价机制

理解体育课程评价的实质、目标,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反映通识精神,评价的重心应该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之中,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体育修养的形成,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使其成为评价的主体,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不是将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专与通的融合

公共体育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所面对是非体育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教师要能够用通俗的语言把最基本的专业知识讲清楚,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这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篇4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校;体育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191-01

教学方法主要是指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能够更好地向学生传递知识所采取的教与学方式的总称。教学方法正好位于教师和学生中间,是知识传递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采取的手段与方法。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锻炼的习惯,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高校体育教学是高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高校学生身体素质,培养他们体育意识的最主要手段。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既定教学任务,在现实的工作过程中也需要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以便于教学工作的更好实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方法越正确,则体育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够在课堂上传递更多的体育知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一、变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转而应用一些新式教学方法

传统的体育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了实现体育教学任务,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会沿用语言法、直观法、预防与纠错法等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此类教学方法的一大特点便是重视教师在现实教学中的地位,认为只有严格教学过程,严密教学设计才能够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完成教学任务。受制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认为选择这样的教学方法无可厚非,实际上,新课改后,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高校体育教学,需要借鉴像发现法、合作法、问题法等欧美国家相对成熟的教学方法,这些新式教学方法的特点便是注重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来增强学生的思维意识,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的身体与思维能力均得到提高。新课改后新式教学方法的实施,比较符合时下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虽然这类教学方法尚不能被更多的体育教师所接受,但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竞争能力,则需要现实的高校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变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适应时下的体育教学。

二、结合游戏,愉快教学

很多教师认为在高校学生的体育训练中没有必要加入游戏的成分,因为学生都是成年人了,再加入游戏的成分显得较为童稚,不适合学生的需求。但是殊不知这个想法其实并不准确,适当地在锻炼中加入游戏的成分,让学生愉快地参与到练习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将原本被动的体育锻炼变成主动探究,让愉快的感觉催动学生更好地进行锻炼。

教师可以将一些锻炼内容添加到较为复杂的游戏中,不要让游戏显得太过于童稚,而要让游戏和体育锻炼完美融合在一起,并且能够促进集体意识、探究精神等品德和能力的综合提升。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火线穿越”的游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扮演一个冲入火线,营救战友的战士,将不同的体育项目设置成各种关卡,看看哪一个学生能够在最快的速度中通过全部障碍;如可以用五十米障碍跑来考验学生的敏捷性和速度,用翻越球网或匍匐前进来考验学生的攀爬能力如何,用挪移一定重量的障碍物来考验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臂力,也可以设置一些需要群体一起完成的练习,如着蒙眼,在战友的帮助下过障碍物等,考验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在设置游戏关卡时要花更多的心思,既要让游戏更加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快乐的感觉,又要避免过于娱乐化。

三、合理设计,倡导快乐教学

教材不仅要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而且还要照顾学生的体育兴趣,满足他们的现实需要。比如篮球,战术内容很多,在短短的时间内不可能每样都教,所以教材的选择就很重要。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和需求,选择实用的内容进行教学,如运球技术。至于跨下运球、运球后转身、背后运球等相关运球技术,因其动作难度较大,可以只作为介绍内容。而对于一些重点内容,必须反复练习,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在比赛中能较好发挥。

利用变化莫测的战术吸引学生。这类教学方法需要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比如篮球课。篮球之所以风靡世界,与它多变的战术有直接的关系。在比赛中队员技术水平的高低、位置的变化、相互之间的配合等等都使比赛瞬息万变。

四、结语

高校体育教学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具有积极意义。为了更好地做好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践行新课改的一些理念与方法,需要各级各类高校体育教师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教法革新,主要为:变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转而应用一些新式教学方法;结合游戏,愉快教学;因材施教,成功教学;合理设计,快乐教学。

篇5

【关键词】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职业道德教育反映着社会对人们稳定职业行为模式的需求,需要个体在职业行为中展现良好的品质。因此,职业道德教育实际上是培养从业者基本的从业品质。具体而言,高职院校要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的教育:

一、树立系统整体、全员育人的理念

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应当是一个系统整体工程,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绝不是职业道德教师能单独完成的任务。它需要建立和完善以学生为中心,整体育人的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学校教育全员化和家庭、企业和社会教育全员化各方形成合力,共抓共管,职业道德教育才会卓有成效。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就人的全面发展而言,高等职业教育要把发展“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人格完善有机统一,技术教育与道德教育并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将来进入社会、从事各种职业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当今社会,在面对现实的就业压力和市场的短期需求,高职院校往往在对学生的培养中出现重智轻德的弊端,即只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对其道德品质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应树立技术教育与道德教育并重的科学育人理念,认识到当代高职人才培养应以德育为先导,首先培养的是“社会人”,即具备做人的基本素质;其次才是“职业人”,即具备做事的职业技能与素质,从整体上提升高职大学生的素质,塑造高职学生健全的人格。

三、树立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从业品质的教育理念

(一)注重爱岗敬业精神、责任意识的培养

敬业精神是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只有把职业道德的具体规范经过全面的理性的提炼升华,成为生根于人们意识深处的自觉的敬业精神,使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对各种规范和要求不再感觉是一种负担,而把它视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必要手段和迫切需要,这时人们才会为平凡的职业劳动赋予不平凡的意义,从而在本职工作中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整个社会的职业道德才会有本质上的飞跃。由此可见,敬业精神,作为职业道德的理性浓缩,最能表现出职业道德的服务社会、造福社会、发展社会的功能。职业责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要求。不管从事哪一种职业,从业人员都必须具有职业责任感。职业责任感是职业道德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是职业道德行为的良心监督员,是职业道德行为自我评判的法官。所以,高职院校在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首先应该从职业责任感教育入手,让学生树立应有的职业责任意识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要让学生认识到珍惜和热爱自己的职业,干一行,爱一行,立足本职,扎扎实实为社会作贡。

(二)注重诚实守信、创新精神的培养

自古以来,诚信首先就被看作是做人的根本准则,是道德人格高低的标志。孔子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加强诚信教育,既是对高职生做人的基本道德教育,又是一种重要的职业道德教育。从职业道德的角度,加强诚信教育,应教育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活中,做到诚实劳动,不消极怠工,不欺上瞒下,不偷奸耍滑;在业务活动中,说到做到,信手承诺,重合同守信用,不弄虚作假,不说谎骗人,不偷工减料,不以次充好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是创新的灵魂和动力,是指人的创新思想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与习惯,是进行创新活动必须具备的一些心理特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创新决心,以及相关的思维活动。培养创新精神也是职业道德教育中的关键一环。

(三)注重合作精神、服务意识的培养

现代经济发展的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特点,使世界越来越小,社会交往越来越频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已成为时展的必然要求。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1世纪的能力素质”五项要求中把“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素质要求。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相互之间的合作已成为事业有所成就的重要途径。团队合作精神,要求高职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与同事同心协力,能宽容人,争取双赢,以求得事业的发展。从职业活动本质来看,在我们的社会里,各行各业的职业活动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而进行的服务,因此更离不开服务意识。有了对服务意识的重要性的正确理解,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掌握好服务本领,具有真诚服务态度,爱岗敬业,勤奋努力的工作作风。

参考文献:

[1]盛宗范.社会主义职业道德[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1987.

篇6

[关键词]公共音乐课 无功利 教育理念 实践

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里提出:“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笔者从事公共艺术教学多年,一直都在思考和摸索着真正能实现美育目的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在一次讲座中听到沈致隆教授“无功利教学”的提法,深受启发,从而在教学中对无功利的教育理念进行了实践性的研究和探索。

一、关于无功利教学理念

无功利教育理念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这类具有实效作用和目的的教育方式提出的。功利性教学是指具有实效作用与目的的教育活动。如:成绩排名、升学、考学、找工作等等。而无功利教学则是不具有实效作用与目的的教学活动。提出审美教育的初衷本来就是无功利性,但在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育环境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没有十分明确这个根本上的观念差异。教育者方面的表现:国内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中还未有成熟、完善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之时,大多数承担公共艺术教学的教师只是将专业音乐教育课程简单化后用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来完成教学活动。而实践证明,这样生搬硬套的教学理念不能很好的实现美育的教育目的。被教育者方面的表现:学生们看来,任何学习都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而且是功利性的目的,所以他们就以获得学分作为一门艺术选修课的学习动力。而他们应当明白无功利性是一种没有实效目的的教学活动,学生没有任何学习的压力,没有繁重的书面作业,没有考试分数的约束,更不会影响学生的毕业和工作就业。它只是让学生在艺术作品的熏陶中得到感性能力上的提高。

探索一种新的以实现美育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全体公共艺术教育工作者当前的重任。要确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公共教学模式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首先要树立一套正确的教育理念――无功利性教育理念。这样的无功利教学,对学生而言无疑是欣喜又新鲜的事,大学生们将面临的是走上社会,寻找工作的人生重大转折的时期,他们大学的学习背负着沉重的压力,并极具功利性,这是社会优胜劣汰原则所驱的必然结果。在他们这样的学习状态中适度的融入这样无功利的课程,让长期被专业学习的繁重压抑着的学生得到有益的喘息和释放,其它诸如:音乐可以陶冶情绪,提高审美,激发想象力创造力的益处且不多说了。感性素质教育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目标是让这些正在走向成熟的大学生们学会怎样作为一个正常人好好的生活。这么说吧,这门无功利课程。不苟求考试的分数,更不能为学生毕业找一份好工作有直接的帮助,但潜移默化的影响能让学生们学会体验生命过程中美好的感受。这充分体现了当今国际上前沿的,人性化的教学理念。

二、无功利教育理念的教学实践

以提高感性素质为目的的无功利性的教学理念却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没有了任何压力,怎样让学生自觉自发的走入你的课堂,配合你的教学。教师们要充分挖掘并施展艺术本身的魅力,学生们选择这一课程百分之百都是带着对音乐的喜爱和渴望感受音乐魅力的目的而来的,也就是只有运用音乐教学的感染性才能很好的实现无功利的教育理念。施展音乐的魅力感染学生,吸引学生,以达到美育的教育目标。感染性需要老师动脑筋从多方面来努力实现。

(一)音乐素材的选择

在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上我会用这样的开场白:“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喜爱听音乐,无论是声乐或器乐的、流行的、古典的。或是戏曲等等,它们既然存在就是被人认同和喜爱的结果。被所有人喜爱甚至热爱的事物,它必定有着十分魅力。被所有人喜爱甚至热爱的事物。那么音乐的魅力是什么呢?”学生们先是沉默后。便有少许人回答说:“能打动人”,“能让人产生共鸣”,“能让我快乐”,等等类似的回答。多好啊,学生们虽然回答简单却明了点中了要害。音乐的魅力是它包含了人类的所有情感,并能让情绪达到极致甚至升华到更高的情绪境界。的确,音乐的灵魂是情感,比如在欣赏西方音乐时。它的时代、社会背景、人文习惯与我们中国的大学生相距甚远,只有抓住情感这一类人共通的东西,才能抓住学生的心。

那么怎样充分挖掘和展现音乐的感染力呢?首先是选材上,外国音乐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和演变,如今为世人留下了极其丰富和珍贵的音乐财富,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的时间安排、学生的具体情况,对音乐做出选择,选材的标准是音乐一定是某个时期某位音乐家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不一定要是作曲最高成就的作品但一定要是流传较广泛的学生曾经听说过的经典名曲。例如,在欣赏有关贝多芬音乐时,应当选择他的《月光奏鸣曲》、《命运交响曲》、《合唱交响曲》等。这些音乐不仅是贝多芬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更是学生们都早已渴望了解的音乐经典作品。他们会在对这些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格外专注,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其次,课程内容设置时,本着感性大于理性的教学理念,大胆的改变了传统的以理论学习为主欣赏音乐为辅的音乐史教学习惯,在以往的音乐史教学中因为大部分时间停留在理论的学习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对音乐失去了原有的兴趣和热情,这样的课程内容设置让教学本末倒置,根本实现不了美育的目的。在欣赏课中,大胆的运用了以欣赏音乐为主,理论讲解为辅的内容设置。让学生对音乐有了充分感性上的体验。并且在面对一首音乐作品时,老师之前不加过多的讲解,不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的感性体验被框定被局限。每一个学生因自身的成长经历、个性喜好、文化素养等因素的不同,在音乐里他们获得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音乐艺术的本身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就是它的魅力所在,让学生的感性能力在音乐中得到发展和提升也是实现美育的重要过程。他们从音乐作品里得到了各样的模糊的感性体验,这个过程虽说只是鉴赏音乐的初步阶段,但却是最重要的体验阶段,并且让学生产生了对音乐的内涵深入了解的渴望,这就使教学顺利的过渡到对于乐曲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艺术风格及作曲家创作情况的理性认识过程了。

最后,消除学生对外国音乐难以理解的 畏难心理。音乐是唯一人类共通的语言,不分国界、不分人种、不分时代。在第一节课中教师一定要达到这个目的。具体可以运用鉴赏音乐初步阶段的练习,就是让学生简单的用一个或几个形容词表述听音乐的感受。例如,在学习巴洛克时期巴赫的宗教音乐时,先听巴赫有名的宗教音乐《圣母颂》,让学生听完后用几个形容词描述他们自己听这部音乐作品的感受,这样的做法有两个好处:一是让学生可以专心的体会音乐所传达的情绪,这点很重要,这是理解音乐的基本要求,就是用心的听到音乐里去:二是在斟酌准确的形容词的过程中,有一个思考与情感定位过程。在学生们听完后都能表达出自己在音乐作品中的感受到的情感或意境。“纯净地、安详地、虔诚地或是忧伤地、凄美地”等等类似的情感,这些情绪是不是出于作曲家的初衷不是最重要的,学生们能够用语言描述音乐所传达出来的情绪才是通往音乐殿堂的关键,有了情感才能抓住了音乐灵魂。在这样重要而又简单的过程中学生们发觉原来古老的、遥远的西方音乐,我也能听懂,这样一下就消除了学生对西方音乐离我们太远,难以理解的顾虑,让他们树立了继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也是第一节课运用音乐感染力抓住学生的具体做法。

(二)教师情绪的渲染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的教学情绪是定位整个课堂氛围的关键。但在这一点上很多时候却被教师们忽略了,特别是高校教师。高校教学中,因为大学生比中小学生成熟,懂事,自我约束力级强。而且大部分都是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的进入课堂,所以在他们的课堂中教师大都不用过多的调整自己的情绪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是把教学内容机械的传授给学生就行了。但是美国教育家费加斯丁研究表明:在沉闷、平淡气氛下的教学,即使是成年学生真正的接受率也只有53 2%,未成年的中小学生更低只有33%。而且对学生也没有良好的长期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调整自己的情绪来营造理想的课堂氛围。教师的教学情绪不是简单的平淡或消沉。它应当体现在教师的表情、语言设计、语态等多方面。

1、表情:作为老师来说“微笑”代表着一种亲切,意味着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是一种“我喜欢你们”的情绪传达。教师面带笑容地娓娓道来,学生如休春风,心情舒畅,可消除师生之间的生疏感,恐惧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2、语言设计:音乐课堂的语言设计尤为其重要,其中包括课堂开端的导言。导言若能新颖有创意就像化学反应当中的催化剂一样可以推动、加速课堂教学生动、积极的进行。精美的导言使授课者春风拂面,妙语连珠,把学生引入到音乐殿堂之中,产生良好的“首因效应”,导言形式不拘泥于形式,常见的有新旧教材对比过渡或设悬念疑问。诗词格言,背景导入等,使学生急于了解下文,产生兴趣。

3、语态:即语言情态。教师的语态生动形象,能使学生入境。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情态与教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的培养和发展,形象生动的语言是启动学生激情的添加剂,教师应把握好自己的“情”去牵动学生的“情”,所谓“转轴拨弦三两声,末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教师要用抑扬顿挫充满感情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来讲解,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作品内涵和意境。让学生感受轻快、热烈、优美、悲伤等情绪,或是平缓、宁静、宽广、紧张等音乐意境,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真正达到音乐教学中的“以言育情,以情传情,以情感情”的目的。

(三)多元化教学手段的辅助

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由此可见营造一个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将收到意想不到的好的效果。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学生自然心生好奇,积极好学:课堂上若死气沉沉,气氛压抑,学生自然消极对待与教师拉开距离,势必是一堂失败的音乐课。

创设音乐教学环境,首先,要从学生进入课堂入手,依据每堂课所教授的内容,让学生进入教室就听到相应的乐曲,感受这一时期或是一个音乐家的音乐风格并放松学习心态。其次,如果是在音乐史学习过程中必定会涉及到历史时期的理论讲解,这类讲解我舍弃以往枯煤的说教式的传授方法采用播放与课堂教学相关时代背景的录像片的办法,让学生在熏陶感染中受到触动,心灵受到震撼,感受音乐的无究魅力。再次,对音乐家的了解是学习鉴赏音乐必要的过程,如果单纯用口头表达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掌握,往往是教师讲的费劲,学生又不爱听。让学生看相关的影视片断,这些影视片断不仅能让学生了解一个音乐家的一生经历和主要音乐作品的创作历程,同时还可以让他们感受到那个时期的社会背景,人文风貌和音乐状态等等。这些影片往往给学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让这一学习过程轻松的获得好效果。而且现在关于音乐家的影片都是制作精良的优秀影片,通过课堂介绍这些影片也是一举两得:一是让课堂上既轻松活泼,音乐知识又牢记掌握,又不枯燥乏味:二是丰富学生生活,拓宽学生眼界,让他们多了解现今优秀的艺术影视作品。例如,在学习到有关莫扎特的时候,我播放的影像片段就是出自一部曾荣获8项奥斯卡奖项的电影《莫扎特传》,而它对学生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课堂教学本身。

篇7

关键词:公选课;通识教育;分级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335-02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承担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教育功能的公共选修课,应该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其所发挥的作用与原本设置公选课的最初目标却渐行渐远。现在很多高校的公选课都面临着这样几个问题。

一、选修课教学、管理面临的问题

1.课程数量不足,课程质量不高

现阶段很多高校都采用公选课开设的自由申报制度,只要老师愿意,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申请开设公选课。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大多数的公选课都是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申报的,他们往往缺乏教学经验。而那些教学经验丰富,高职称的教师,往往因为专业课程教学任务重、科研工作占用时间多而不愿意或者没时间开设公选课。在年轻教师申报的选修课中,很多课程与教师的专业研究方向并不一致;有些课程是教师揣摩学生是否愿意选课的心里之后申报的,在课程内容上追求“高新奇”,一些错误的,伪科学的东西也能堂而皇之的进入公选课课堂;有的课程想开就开,想停就停,缺乏连贯性[1];有些公选课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在课时太少的情况下,随意削减、肢解课程内容,使整个课程显得支离破碎,完成课程教学目标也就无从谈起了。大多数学校都存在选修课开设总数较少,不能满足学生选课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完全不能保证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修。

2.课程教学监管、考核不到位

选修课面对的学生往往是各个学院不同专业学生的集合体,这导致课堂管理方面必然的松懈、自由。对于教学工作本应承担监管任务的教务处,面对安排在非正常工作时间之外的公选课往往是想管而力不从心,或者完全流于形式。在教师方面,由于基本没有监管,经常会出现公选课提前下课,缺课不补的现象;有些教师一味地迎合学生,听起来课程充满激情,滔滔不绝,其实内容跟课程却完全脱节,离题万里;学生考核方面也是如此,教师具有完全的不受监管的自由,往往任意给分,更加使学生觉得公选课“好过”。学生方面存在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无所谓态度,对于课程内容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也助长了一些教师的惰性。

3.学生学习功利性重,积极性不高

经过抽样调查,学生在选课方面总是遵循实用主义原则:首先选修实用性强的课程,其次选修“好过,好拿学分”的课程[2]。学生中总是在交流哪个老师“上课不点名、考试好过关”,这样的老师的课就愿意选,如果那个老师教学过程要求严格,考核认真,学生不能非常轻松的拿到学分,就不选这个老师的课。在这种情况下,有些课程选修人数可以轻易达到人数上限,而有些偏基础、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教师要求很严格的课程,选修人数却非常少,并且很多都是因为“别的课都报满了,没办法才选您的课的”。这种心态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性差,认为只要坐在教室里,只要拿学分就好。由于选课人数往往跟教师的课酬挂钩,与教师课程的质量评价也挂钩,上述情况在教师中会产生负面作用,“教好教坏一个样”,甚至教好不如教坏的想法很容易产生。这样更加降低了公选课的教学质量。

二、方法与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教学管理部门和任课教师除了要加强管理工作,提高责任心外,更应该首先明确公选课设置的基本目标和基本原则,即:作为高校课程体系中重要环节的公选课不是为专业服务,而是为通识教育服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1945 年,哈佛大学发表《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即哈佛“红皮书”)提出:教育可分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部分。前者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主要关注学生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和公民的生活需要,后者则给予学生某种职业能力训练。两者有区别,但并非相互对立和割裂。由此,高校的管理层和广大的专业教师必须能够重视选修课,不能因为公共选修课程的辅助地位而轻视、甚至是忽视公选课。

为了真正能够达到公选课的目的,真正能够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公选课应该实施分级管理。将公选课分为三个类型:通识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和专业相关的实践类选修课。

1.通识选课程。此类课程应该是由教务部门统一管理的旨在拓宽基础、强化素质、培养通识的跨学科基础课程,并对学生的选修提出一定的要求。比如:北京大学的管理方式是将其分为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艺术与美育;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六大类。这六大类中,要求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其中各个方向上必须按要求选够若干个学分,以此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3]这些通选课程的开设,应该要有一定的顶层设计,根据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总目标,结合学校的具体特点,给出课程开设指南。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面向全校教师征集课程,特别是督促高职称,教学科研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申请。此类课程应该在课程设立时就做到数量要多,质量要好,并且要具备一定的难度,所以需要做到课程申请后,要求必须由学校相应的专家委员会按照严格的组织程序来认定,并且一旦认定就要纳入常规的监管体系,由同专业的专家负责监督教学内容,由教务部门监管教学形式的完备。这样的举措既可以保证课程内容的连续性,稳定性,也可以使授课教师能够不过多的考虑学生是否因为课程难度不选而造成无人上课的窘境,可以专心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而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能够避免因不了解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而盲目选课造成的时间与精力的浪费,真正学到能够提升自身素养的知识。

2.公共选修课。按照教师的意愿和学生的需求自由开设,自由选修的课程。此类课程应该包括这样一些类型:首先是由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开设出具备知识性、趣味性的,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面的具备一定的专业内容的课程;其次是能够提升学生生活层次的文化或者技巧类课程;最后还有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些专业技能培养的课程,通过此类课程的学习,能够迎合学生普遍具有的“功利性”,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甚至是能够获取专业证书在学生毕业找工作时能够直接的助其一臂之力。

此类课程的管理应该相对自由,其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办法在经过相关部门审核后,基本上都由授课教师自行管理。此类课程应该通过课程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来获得学生的支持。若学生选课情况很差,则需要自然淘汰。对于选课情况良好的课程,也要经常通过与学生座谈,随堂听课等形式加以监督。

3.专业相关的实践类、竞赛类选修课。此类课程需要依托较扎实的专业知识,进行一些具有较高水平和难度的专业实践活动,如《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器人设计》等课程。这类课程基本上是处于传统公选课和专业课之间的,跨专业,跨学科的。通过此类选修课的学习,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其全面的综合设计能力。此类选修课的开设还能够促进高校学科竞赛的发展。

综上,要实现高校公共选修课质量的提升,需要做的方面有很多。在思想观念方面:管理层需要重视选修课的建设,给予相当的支持;教师,特别是教学经验丰富、职称高的教师,应该意识到选修课在大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公选课的教学工作中来;应该通过教育使学生意识到选修课不是仅仅只拿学分那么简单,要让他们认识到选修课对于他们的成长的重要性,让他们有从选修课中汲取更多知识养分的主动意识。在组织方面:公共选修课需要摆脱以往那种完全自由的管理模式,在本文提出的公选课分级组织中,对于每一个级别的课程都需要一定的监管,监管教师,也监管学生,监管课堂形式,也要监管课堂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公共选修课的作用完全地发挥出来。通过合理的监管形式,还可以建立良好的课程评价标准,避免完全用选课学生人数来评价课程的好坏,还需要通过合理的退出机制,让质量不高,教师不能胜任的课程能够自然地被淘汰。

三、结束语

公共选修课是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的重要的课程体系,不同于专业课的“专一”、“深入”,公共选修课天然的就应该是跨专业,跨领域的一类课程。这样也就带来了各种问题。文中提出的建立顺应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分层次,分级的公选课教学方法,应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现有的问题,为公共选修课的健康发展、壮大提供一个好的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1]王秀华,周志丹.提高高校公选课教学质量的措施分析[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20(3): 152-154.

篇8

论文摘 要: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发展需求,成人非学历教育以其鲜明的优势而逐步成为我国成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发展成人非学历教育是当前普通高校一项紧迫任务。普通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大力开展成人非学历教育的意义和优势,探索如何开展成人非学历教育工作,从而实现成人非学历教育工作快速健康发展。

一、普通高校大力开展成人非学历教育的意义

(一)高校开展成人非学历教育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使社会对各类人才、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加,各类人员需要及时补充更新知识,这是一次性学历教育所不能满足的,就需要高校在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迎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展多类型、多层次、多规格的非学历教育,满足广大人群的需求,切实做好社会服务。

(二)高校开展成人非学历教育是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必然要求

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终身教育要求全社会的人都能够不断地、灵活地学习。在传统的学历教育观念下,要推行终身教育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在时间、空间、精力以及财力上都无法完成,而非学历教育遵从受教育者自我发展、自我完善需要的教育形式,提供受教育者灵活、多样的学习机会,使受教育者能全面发展自我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高校只有在稳步发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同时切实加大非学历教育力度,才能真正贯彻终身教育理念。

二、普通高校开展成人非学历教育的优势

高校一方面享有社会声誉,具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教学环境,拥有相当多的社会教育资源以及人脉资源;另一方面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广泛的专业领域、雄厚的骨干师资队伍、优良的教学设施等,高校对这些资源的充分整合与利用就是高校开展成人非学历教育的优势。高校应当切合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充分挖掘各方面潜力,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和办学资源来开发和拓展多种形式的非学历教育,以满足广大人群接受教育的渴求,发挥自身服务社会的功能,培养更多实用性技能人才。

三、普通高校开展成人非学历教育的探索

(一)更新办学观念,统一思想,重视非学历教育

高校各级领导在深入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时,切实领会和贯彻纲要精神,更新办学观念,在稳步发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同时,统一思想,重视非学历教育,认识非学历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把非学历教育工作纳入高校发展的整体规划,树立服务社会的理念,做好非学历教育与社会的密切结合,使非学历教育广泛、全方位地参与社会各个相关的实践领域。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层次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从而推进学习化社会的进程,推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规范非学历教育开展和管理体制,实行统一归口管理

规范的开展体制和有效的管理体制是非学历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各高校内部各教学院系自行发展非学历教育,自主招生,自行管理,学校缺乏统一的管理部门和管理制度,非学历教育管理处于分散状态,易导致非学历教育不良竞争、教育质量难以保障、损害学校声誉等混乱局面。因此,高校应该从校级层面统一对非学历教育实行归口管理,可由继续教育学院专门负责非学历教育的开展与管理工作,负责整合各教学院系资源,出台各类非学历教育招生、管理、收费等制度文件;再由学校成立非学历教育指导和监督部门,加强对非学历教育的发展研究和统筹规划,监督继续教育学院开展与管理工作情况。

(三)建立和健全非学历教育外部监督体制

非学历教育有明显的市场特征,社会认可是根本前提。要实现社会认可目标,唯一的标准就是质量。因此,首先政府应建立非学历教育质量管理的指导性文件,设置质量标准、评价指标体系和论证制度,并及时将有关质量保障的文件、审查鉴定和评估结果向公众公开,使公众了解各校的质量和水准;其次建立以社会为主体,市场机制为核心的监控体系,让社会参与监督和评估教学质量;再次建立国家、区域和高校有机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化监控网络,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非学历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国家、地区级的非学历教育社会评价信息库,逐步实现对非学历教育的网络化评价。

(四)实行非学历教育市场化运作

非学历教育项目的开发必须面向市场和社会,教育内容要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出发,从受教育者个人发展需要出发,而不能因循守旧,提供无益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教育;要以开放的心态和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调整高校教育目标,通过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当地劳动者个人综合素质提高服务来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为学校非学历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物质支撑。

(五)探索和尝试灵活开放的管理模式

非学历教育办学形式灵活多样,办学层次多,培养目标不同,必须打破传统的封闭型管理模式,在开展非学历教育工作中逐步探索和尝试新的管理模式。通过优化、整合全校教育资源,创新管理体制,既能全面盘活现有培训资源,发挥培训资源集聚优势,又有利于充分发挥各办学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集全校之力共同打造高校非学历教育良好社会品牌。

(六)开发有特色的非学历教育项目,创造自身特色品牌

促进高校非学历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关键是需求特色化发展,开发有特色的非学历教育项目,这样才能将非学历教育做精、做强、做大,使自己具有活力和竞争力。因此,高校应根据自身学科优势及客观条件,选择最适合自身特性和发展空间的市场定位,例如开展资格认证培训工作,与企业联合办学,做好在岗人员的培训工作,开展社区教育建设、农民工培训工作等,创造非学历教育特色品牌,既能突出自身专业优势和能力,又能达到自身发展和受教育者技能提高的双赢局面。

(七)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非学历教育要有竞争力,打响和壮大自己的培训品牌,就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必须在教师资源配置、师资规划、聘用、考核、训练与发展方面下工夫,建立一支高素质、爱岗敬业、有奉献精神、专业技能强,学习及创新能力强的非学历教育师资队伍。根据非学历教育的课程,聘请相应领域的专家学者授课,专家可以采用专职与兼职相结合,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师考核方法;高校还可建立定期培训教师制度,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专业技能和教学质量,从而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八)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大力实施远程教育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非学历教育必须加大设备投入,使教学手段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高校将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课程、网络技术引入课堂,不仅可以改变学习环境和学习模式,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此外,高校应积极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借助互联网络,为学习者创造灵活的学习机会,实现最大的信息交流和知识资源的最优化。

(九)积极与国际合作办学,推进非学历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高校应解放思想,具有国际视野,紧跟国际非学历教育发展潮流,积极与国际合作办学,一方面学习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经验,引进、吸收国际品牌非学历教育资源,包括国外先进的课程体系、教材、师资、教学、管理模式、认证体系等,实时融入高校自身的非学历教育项目中,以加强理论培训与实际能力提高的相结合,构建具有国际国内认证资格以及“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非学历教育培训中心;另一方面通过与国外合作办学,搭建跨区域、跨文化的交流平台。因此,高校应积极与国际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四、结语

在全国倡导终身教育的理念下,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办学资源,全方位整合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稳步发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大力开展成人非学历教育,从而构建多元化、多层次、满足社会需求的教育平台,为社会大众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机会,做强、做大社会服务,并使非学历教育逐步走向国际化。

参考文献

[1]张军,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普通高校非学历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0,(1),

篇9

摘要:[HTK]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越来越注重学生综

>> 高校图书馆育人功能刍议 新形式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功能探析 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教育探析 现代高校图书馆育人功能新论 发挥高校图书馆育人功能促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教育育人功能 高校图书馆资助育人工作探析 “互联网+”理念下高校图书馆功能拓展的思考 探析生态理念下的高校图书馆室内设计 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探析 探析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功能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功能提升策略探析 浅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化的教育功能 成才视角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研究 论高校图书馆教育功能的发挥 基于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机制探析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为现代远程教育服务探析 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教育服务质量提升策略探析 如何加强服务育人理念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实施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潘懋元.试论素质教育.新华文摘,1998(2):168.

[3][3]张国泉,王金平.高校图书馆育人模式探析.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10(3):30-34.

[4]宋庆功,李娟娟,季甲.高校图书馆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途径探讨.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12):48-52.

[5]王鸿信,王爱霞.高校图书馆教育功能再探究: 由“药家鑫案”引起的思考.图书馆论坛,2012(2):144-147.

篇10

关键词 专业任选课 素质教育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0001-03

近年来,随着人类需求的多样化,各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也越来越紧密,评价人才的标准已从知识掌握的深度扩展到了宽度。多学科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形成了一批交叉学科,这是科技、经济及社会一体化的结果,也是当今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工科院校本科生专业选修课主要以本学科专业知识为基础,进行延伸和拓展,是目前重基础、宽口径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扩展专业视野,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及对新领域的探索创新精神。专业选修课是指学生可以选择性地修读的课程,分为限选课(限定选修课)以及任选课(任意选修课),其授课对象都是各个专业内部的学生。专业任选课主要为扩大知识面,开阔学生的人文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体现素质教育的教学宗旨,所开设的课程大多为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的交叉学科,实用性强,学生感兴趣。

但高校选修课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学生层面。首先,学生在意识层面认为选修课没有必修课重要,轻视对选修课的规划,在选择课程的时候并不是以自己的兴趣以及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目标,选课的标准是教师的宽松程度,例如点名频率,是否容易通过等因素,这也是普遍存在的“混学分”现象;其次,学生在选课前对本课程教授的内容了解甚少或者有所偏差,导致其选修了这门课后学习内容与心理预期不符,降低了学习的兴趣;最后,由于选修课的上课时间多集中于大三和大四学年,正值学生找工作和考研复习之际,学生很难把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正常的选修课的学习中去,常常导致出勤率不高、课堂纪律差,学生都成为低头党,教学流于形式,“选而不学”现象严重,势必影响选修课开课的初衷,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第二是教师层面。首先,部分教师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备课不充分,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最终目的;其次,教学方式单一,上课平铺直叙,缺乏激情,趣味性、启发性不强,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缺乏师生间的互动,课堂氛围沉闷,教学效果差。

专业任选课在素质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相对于专业限选课,任选课承担着更多的让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通过这些课程窗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了解目前更多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和理念,使学生具备更好的社会生存能力。在专业任选课教学中,合理的课程内容、雄厚的师资配备以及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辅以重实践、重实用的教学方针将会使专业选任选课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一、专业任选课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定位

专业任选课其授课内容与特定专业知识相关,对于工科类专业,任选课可以开设与所学专业有交叉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将专业知识与时代潮流紧密联系,设置学生感兴趣的并且实用的课程。以2015-2016学年上学期,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的专业限选课《摄影技术》为例(也是笔者本学期所教授的课程)来说明专业任选课在人才培养中的定位。

《摄影技术》课的授课对象是光电工程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2013级的学生,课程性质是专业任选课,选课人数36人。主要教授学生摄影艺术的发展史、照相机的原理、摄影构图技巧、摄影的光线以及用光、曝光原理及如何控制曝光。从课程内容上看,照相机的原理及曝光原理部分都涉及到光学知识,即前期需要学生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做支撑;从学生兴趣上看,随着摄影设备的多样化和普及化,人们可以选择单反相机、微型单反相机、卡片机来拍摄照片,摄影的门槛越来越低,不需要有很高档的设备,甚至手机都已经完全满足人们日常的拍摄要求,从而使得其普及度很高。不管是亲朋好友相聚还是旅游远足,影像资料都将是人们留住美好回忆的最佳选择。但相同的环境,相同的人物,同一部相机,不同的摄影者拍摄的效果可能千差万别,差别的产生主要源于个人审美素养以及摄影艺术方面的造诣的不同。学生选择“摄影技术”课的初衷是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掌握更多的摄影技巧,从而使拍摄技术更上一层楼,使眼睛所及之美可以保留在图片或视频中。

二、专业任选课教学模式的改革

专业任选课具有课时较少,但课程内容相对较多的特点。如果授课内容选择过多,教师很容易选择“填鸭式”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参与度很低,造成学生缺乏主动性,选修时的兴趣也随着枯燥的教学模式消失殆尽,教学效果较差。教师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而讲授的知识量和学生掌握的知识量很多时候并不成正比,教师的任务是尽量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创造力的提升。通过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其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其创新意识,从而达到授课目的。

(一)选择适量的授课内容

针对专业限选课课时较少,但授课内容较多的问题,教师首先需要根据实用性、趣味性和系统性的原则选择授课内容。以拓宽学生视野和掌握实用性知识为目的,确定略讲内容和细讲内容。对于略讲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图书馆查询或网络搜索相关参考资料,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查阅信息的能力,并且锻炼了思维能力及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加深了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进一步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仍以《摄影技术》课程为例,在选择授课内容时,需根据所授课的对象的需求。《摄影技术》包含的内容很多,但由于听课群体并非摄影专业的学生,并且很少有专业的设备,更很少有机会使用胶卷相机拍摄,所以很少涉及到照片的冲洗,这样在安排授课内容的时候,可以略讲胶卷的组成、胶片的成像原理和胶片冲洗部分的内容。对于选修课学生群体,更关心用数码相机的拍摄技巧及成像效果,还可以根据需要加入手机拍摄专题,以满足越来越多的人日常拍摄时仅仅是使用手机进行拍摄。可设计开放性学习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了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分析资料,加上自己的理解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专研精神、独立探索的精神。

(二)聘请更专业的老师做专题讲座

工科专业任选课的授课教师为本专业教师,但课程本身仅仅是涉及到少量本专业知识,部分课程大量内容属于其他专业相关的范围。例如重庆邮电大学的传媒学院设置有摄影专业,在《摄影技术》课程的开设过程中可邀请传媒学院的相关教师做专题报告,报告者可针对某一专题阐述自己的研究成果,或针对某一专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报告,学生从中可以了解课程相关内容的最新动态。另外,学生可对感兴趣的问题和报告者进行交流互动,这种热烈的学术交流的气氛有益于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并进一步深化其对课程内容的兴趣。通过专题报告的形式,在科技创新层面对学生也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

(一) 启发式、探索式教学

对于专业任选课,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启发并诱导,引导他们将其应用到新课程的学习中。例如在讲授“成像原理”时,引导学生回忆“小孔成像”的知识,再通过启发、提问的方式。如果小孔成的倒立像不能被记录和保存,就不会有照片的产生,中间需要什么步骤才能将小孔成像记录下来,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感光物质的发现及发展过程,并一直演化到现在数码相机所采用的感光元器件。整个授课过程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基础,启发学生完成知识的应用及升华。启发式、探索式教学法能引导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激发他们探索的积极性。

(二)重视实践教学

对于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实践教学是课程学习中关键的环节。实践与理论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实践教学可体现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实验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体现查阅资料、自我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等。以《摄影技术》课程为例,此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拿起身边的拍摄器材进行拍摄。根据所学习的构图技巧、用光原则以及曝光技术等理论进行大量练习,然后体会每种技巧的拍摄效果,从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并掌握摄影技巧。

(三)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

由于专业任选课的内容较多,多媒体教学将有助于缓解这一矛盾。但目前很多课程虽然采用多媒体教学,但流于形式,仅仅是把课本上的内容罗列在PPT中,全部为文字呈现,没有很好地发挥多媒体所具有的图、文、声并茂的多种功能,很容易使学生感觉视觉疲劳,昏昏欲睡,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是使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教师的当务之急。对于《摄影技术》课程,在每节课的开始,可以在音乐的背景下让学生欣赏与本节课所讲授摄影技巧相关的作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对本节课程的感性认识。

四、结论

工科类专业任选课的宗旨是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探索精神及创新能力。专业任选课的教学效果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全方位的努力。学校要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使专业任选课的课程设置合理、可实践性强;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能力,通过活跃的科研活动,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并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将更多新的内容传授给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始终如一的教学理念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王喜萍. 专业选修课教学中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3,22,(3):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