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1-24 17:46: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国经济现阶段面临几个失衡问题,亟须在“十二五”期间进行调整,重新协调好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一是储蓄与消费或投资与消费失衡,二是经济增长过分倚重第二产业,三是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四是生态总体恶化趋势高未扭转,五是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努力缓解上述几大失衡问题,实现经济的再平衡,是促进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主要内容。相信在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引下,全面落实建议提出的各项方针任务,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定能稳定协调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首先是稳定发展。“十二五”期间,需要逐步缓解2003年以来经济超常规增长(其中“十一五”前四年GDP年均增速达11.4%)、连年突破了一般公认的潜在增长率(9%左右)而带来的资源环境不堪重负、产业结构失衡、社会建设滞后、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矛盾。中国经济面临从追求数量规模扩张型向注重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历史性任务,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改革分配制度,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就要求恢复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均衡,不再一个劲儿追求GDP短期高速增长,适当放缓经济增速至8%左右,以便致力于转方式、调结构,实现常态的可持续的增长。最近,货币政策已确定回归稳健,宽松的财政政策看来在一段时间后也会回归中性,以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
走向稳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后,外需和出口急剧下滑,大批出口企业停工或倒闭,上千万农民工返乡。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8年11月,政府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启动四万亿投资等一揽子计划,2009年和2010年分别新增长贷款9.6万亿元和约8万亿元。这就使货币(M1和M2)增速大大高于GDP增速加CPI上涨率。2009年底,M2同比增长27.7%,超出年初预定指标17%十多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32.4%,增速比上年加快23.3个百分点。2010年货币增速仍处于高位,至11月底,M2增速为19.5%,M1为22.1%。其结果,是市场上流动性过剩,大量游资到处冲击,主要是冲击房地产市场,使房价2009年上涨25%,2010年上涨15%左右。接着是带来CPI的逐步攀高。年初许多权威机构和经济预测专家都认为2010年CPI涨幅将在7月份登顶,然后回落,但是CPI在7月份上涨3.3%以后,8月份上涨3.5%,9月份上涨3.6%,10月份上涨4.4%,11月份上涨5.1%,预计全年涨幅将超过计划的3%。2011年上半年CPI涨幅可能还要高一些,达4%—5%左右。当然,中国这轮CPI节节攀升还同部分农产品供应结构性季节性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有关。面对逐步加重的通货膨胀压力,政府正在用更大的力气抗通胀,一再重拳调控房地产市场,最近国务院又出台16条措施,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因此,今后为了逐步消化和吸收大量过剩的流动性,为了抵御主要发达国家实行定量宽松货币政策、零利率政策致使全世界流动性过分充裕容易导致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的冲击,政府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下大力气稳定经济、稳定物价,以保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201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确定2011年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其次是协调发展。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而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坚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中国经济现阶段面临几个失衡问题,亟须在“十二五”期间进行调整,重新协调好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一是储蓄与消费或投资与消费失衡,储蓄率太高,消费率特别是居民消费率太低,低得离谱(2009年只占GDP的35.1%)。政府正在采取措施,一些专家建议应逐步提高消费率并在“十二五”期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二是经济增长过分倚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我国人均GDP从2001年起达1000美元,到2010年增加到4000美元,但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并没有随着人均GDP呈几倍增长而提高,一直在40%左右徘徊,同现代化进程脱节。为此“十二五”规划建议已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三是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资源环境瓶颈约束越来越突出,主要矿产品如铁矿石、精铜矿、原油等的对外依存度一路走高至50%以上。今后将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继续把节能、节水、减排等列为约束性指标缓解矛盾。四是生态总体恶化趋势高未扭转,祸及子孙后代。今后既要努力做到生态局部改善而且要求在总体上也要改善,建设生态文明。五是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基尼系数接近0.5,超过了0.4的警戒线。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3.3∶1,如加上医疗、教育、社保等公共服务的城乡不平等,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则进一步扩大为5∶1。注重公平分配,加快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让人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今后五年最现实最紧迫的任务,已成为各界共识。
可见,努力缓解上述几大失衡问题,实现经济的再平衡,是促进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主要内容。相信在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引下,全面落实建议提出的各项方针任务,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定能稳定协调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篇2
[关键词] 区域PERD 协调发展模式 评价指标体系
PERD是指人口(Population)、环境 (Environment)、资源(Resource)与发展(Development)的缩写。在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生产力得以快速地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过快增长,由此又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影响了经济发展,危及到了人类生存。PERD问题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2005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21世纪论坛”,会议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中国与世界”,会议的主题旨在突出发展中国家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转换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会议提出了“21世纪中国面临6大挑战”,六大问题都与PERD问题息息相关,只有解决好区域PERD协调发展的问题,才能保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这些问题也是我们“十一五”规划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通过对影响人口、环境、资源与发展的因素分析,构建一套完整的、动态的、可操作的区域PERD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准确地测度区域PERD的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PERD系统及区域PERD协调发展模式
1.PERD系统
PERD系统是指以人口(P)、环境(E)、资源(R)与发展(D)四个问题为中心,并由此形成PERD问题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并在一个具体的区域内复合而形成的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体。
我们解决PERD问题时,不能孤立地研究某一方面问题,而应将人口、环境、资源与发展四个问题及其形成的因素,结合不同的地域,系统地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内进行全面的研究,局部的问题纳入全局中协调解决,共同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例如:我们研究人口数量时,只有把人口数量与区域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人口本身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文化构成等问题联系起来,人口数量的分析才具有现实意义。当人口数量与上述因素之间的关系协调时,人口数量就不是一个大问题;反之,如果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协调,人口问题就成了一个重大问题。
2.区域PERD协调发展模式
区域PERD发展模式是指在一定空间和一段时期内,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总的方式。区域PERD协调发展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口增长模式:从人口总规模、劳动力需求、老年人口的比重以及人口生育政策等方面协调人口、环境、资源的发展;
第二,环境保护模式:保持区域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方向转化;
第三,资源利用模式;
第四,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保持经济增长速度与满足人民需要和增强区域综合实力相适应,保持宏观经济结构与区域资源结构、环境结构、经济发展阶段相协调;
第五,区域开发模式:保持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的优化,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等合理布局,并且它们之间在功能关系上相互协调;
第六,时间推进模式:保证区域PERD协调发展在时间发展阶段上的循序渐进。
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很多,而且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别。不同区域的协调发展模式由于区域PERD的状况不同而千差万别。PERD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系统,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动必定影响其他因素的变动。另外,在区域发展实践中,发展模式也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融共同发生作用的。
二、区域PERD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是指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评价指标组成的有机整体。它可以全面、系统、科学和准确地反映一定时期内区域PERD多个侧面的变化特征和发展规律。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其结构和组成要素的科学组合会直接影响系统功能的发挥。区域PERD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要对其结构和评价指标的组合进行科学研究,建立一套科学的区域PERD综合评价体系。
1.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框架
每一个评价指标都可以从一个侧面评价区域PERD的变化状况,但是由于各个评价指标的类型、性质不同,其评价的功能也不同。因此,要形成对区域PERD的综合评价,必须通过评价体系对评价指标进行科学组合,发挥其整体的评价功能。建立指标体系,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首先将目标分成具体的目标层和准则层,然后再细分成更小的、可以建立指标的小系统,通过对这些小系统建立指标,从而确立整个指标体系。见下图。
区域PRED综合协调度
区域PERD综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结构图
2.区域PERD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区域PERD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与外部系统五个方面的指标体系;第二层是,五个方面的指标体系交互作用形成24个方面的子指标体系;第三层是,24个方面的子指标体系的每一单个指标。
(1)人口系统指标
①PP人口系统内部结构指标:人口数;劳动适龄人口数;老龄人口比例;学龄人口比例;育龄妇女文化程度;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性别比例等。
②PE人口环境系统指标:环保事业从业人员数等。
③PR人口资源系统指标:从事地质普查及各种资源勘探的劳动力数量;水利业从业人员数等。
④PD人口社会经济系统指标:各行业劳动力人数(如: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公共服务业等行业的劳动力人数);各产业劳动力人数等。
⑤PO人口外部系统指标:劳动力输出数量及构成等。
(2)环境系统指标
①EE环境系统内部结构指标:生态环境状况;大气质量水平;水环境质量水平;固体废弃物堆放量等。
②EP环境人口系统指标:各种人均环境指标,如:人均绿地面积;城市人均综合用地等。
③ER环境资源系统指标:环境对资源的损害指标,如:地下水污染;海洋污染;海水入侵面积;耕地盐碱化面积;开采矿产塌陷地面积等。
④ED环境社会经济系统指标:单位环保资金效益指标
⑤EO环境外部系统指标:各种污染物输出等。
(3)资源系统指标
①RR资源系统内部结构指标:各种资源储量及构成;各种资源利用率等,如:水资源总量;水资源利用率;耕地面积;土地利用率;煤炭储量;石油储量;森林资源量等。
②RP资源人口系统指标:各种人均资源指标,如:人均耕地;人均煤炭资源量;人均森林资源量;人均水资源量;人均石油资源量;人均其他矿产资源量等。
③RE资源环境系统指标:环境使用资源量指标,如:环境用水量等。
④RD资源社会经济系统指标:资源可供社会经济用量,如:可供工业用水量;可供农业用水量;煤炭资源年开发量;石油年开采量;天然气年开采量等。
⑤RO资源外部系统指标:各种资源输出指标。
(4)社会经济系统指标
①DD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结构指标:历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工业部门结构;主导产业所占比重;区域竞争力;国民收入使用额;积累率;经济发展速度;资金利税率;经济发展过程的波动状况等。
②DP社会经济人口系统指标:各种人均社会经济指标,如:人均GDP;人均钢铁产量;人均粮食产量;人均石油产量;人均棉花产量;人均主要工业品产量;人均服务设施拥有量;人均服务人员拥有人数;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等。
③DE社会经济环境系统指标:环保资金投入量;废水排放总量;废气排放总量;固体废弃物排放总量;万元产值废水排放量;万元产值废气排放量;万元产值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等。
④DR社会经济资源系统指标:地质勘探资金投入量;各种矿产资源探明储量增量等。
⑤DO社会经济外部系统指标:资金输出;各种产品输出数量及构成等。
(5)外部系统指标
①OE外部系统环境系统指标:各种外部污染物流入量及构成等。
②OR外部系统资源系统指标:各种外部资源的输入量及构成等。
③OD外部系统社会经济系统指标:外部资金输入数量等。
④OP系统环境人口系统指标:外部劳动力输入量及构成等。
3.区域PERD协调度综合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方法即多变量综合评价方法,基本思想是将多个指标转化为一个能够反映综合情况的指标来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一般要根据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加权处理。评价结果是以指数或分值的形式表示被评价单位的“综合状况”。综合评价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的选择方法有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两类。定性方法中常用的也是效果较好的方法是专家评判法。专家评判法是通过研讨会或征询意见的方式,集各位专家的智力优势和经验来选择指标;定量方法有试算法和通过相关系数并借助于系统聚类法来对指标进行选择。不管使用哪种方法,都要根据理论和经验及指标在历史资料中的表现加以确定。在指标选择余地较大时,要从类似的指标中删除个性不太强的指标,以简化指标体系,减少分析过程中的计算工作量。
第二步、搜集指标数据,并对不同计量单位的指标数值进行同度量处理,以消除量纲的影响。消除量纲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有相对化处理、函数化处理和标准化处理三种方法。
第三步、根据指标的重要性确定其权重。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有定性赋权的专家评判法、定量赋权的指标比较法和比率标度法等。实际中常常将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运用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第四步、对经过加工处理后的指标值进行汇总,计算综合评价指数或综合评价分值。
对多个区域同时评价,可根据综合评价指数或综合评价分值的大小进行排序。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还应遵循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有效性、可行性、动态性和稳定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原则。
三、结束语
如何准确测量区域PERD的综合协调度,为实施人口、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的综合协调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是一个难点问题。本文对区域PERD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建立了一个系统框架。但区域PERD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指标的具体量化、评价方法的选择等许多问题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区域PERD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冯仁国:“区域协调发展模式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硕士论文),1994
[2]崔伟宏:《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宇航出版社1995年版
[3]王黎明:“面向PRED的人地关系系统构型理论与方法研究”,《地理研究》,1997(2)
篇3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建设
中图分类号: S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1)-10-0160-1
林业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以及人口的增长,对林业资源的需求也随之增大,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在可持续发展环境下,要想满足人们的需求,就必须改变原有的林业经济模式,采用新模式,就必须坚持林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战略。
1 林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林业资源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是规模巨大的生态循环系统,林业资源中的大部分产品是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在节能减排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林业资源也是生态文化的源泉,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形成的正确经营理念,体现的是人与环境、资源与生态、经济与自然协调和统一的发展,根据现行的经济政策及相关技术,结合自身实际不断的进行调整的发展道路。森林资源作为林业重要的资源,是林业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森林资源环境保护,才能更好的实现林业经济的发展目标。目前,我国森林资源生态环境破坏的比较严重,物质生产力呈现衰退的同时,其效益功能也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恢复和发展林业资源势在必行。要想恢复和发展林业资源建设,除了不断的完善林业资源建设的功能性外,还应在此基础上发展特色企业,增加林业经济来源,使林业经济建设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2 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策略
2.1 加强生态环保建设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个系统、科学、可持续工程,要想充分的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就要将林业与自然、社会融合在一起,使其更好的为社会、生态建设、生态发展服务,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使生态环境保护产业更加民主、科学、制度化,使林业保护产业社会化和社会的广泛参与到林业保护产业中。要充分的发挥我国社会主义体制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产业与广大人民的利益结合在一起,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2.2 发展旅游业和食品加工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日益增长,利用假期去旅游成为人们休闲最好的选择。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旅游的首选。根据人们的需要,林农及开发商应该以当地特色的森林资源为基础,开展生态旅游行业。一些林区已经先后开展了生态旅游业,就目前发展来看,森林生态旅游业是充分发挥林业资源功能的最佳途径,也是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要想更好的发挥森林旅游业的作用,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将其发展成以森林资源为主体的交通、餐饮、商贸、娱乐等为一体的经济体系。森林生态旅游业不仅可以使森林资源功能得到有效利用,也可以加快林业经济建设步伐,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的机会;林业资源除了提供木材之外,还能提供相应的副产品。可以根据不同林区的特色生产林果、动物及花卉等副产品,也可以建立相关的副产品加工厂,对林果、动物及花卉资源进行深加工,增加林业收入。
2.3 促进工业区与城市环境的协调发展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改善城市环境、减少城市建设浪费已经达成了共识,可持续发展已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将绿地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重点,以经济建设为发展的中心的现代化城市建设已经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城市工业区的规划对城市环境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简单而全面的平整,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太大的效率。要想实现工业区与城市环境的协调发展,还要以生态城市建设为基础,科学的对水源、植被及山体进行保护,才能更好的体现其价值;要合理的利用森林资源、保护林业资源,应该建议规范一次性筷子的生产、流通,促进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2.4 发挥林业的功能性
在对林业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其生态功能,也要考虑其经济功能。只有将林业资源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发挥好,才能使其经济功能得以实现。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时候,必须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并以林业资源生长规律为前提,合理的利用林业资源,使其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经济效益也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还应该调动林农的积极性。林农作为林业资源的直接受益者,只有林农遵守相关的制度及按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林业资源,才能更好的实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要想更好的发挥林业资源的功能性,市场要素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有一个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才能最大限度的激活整个林地资产,才能解决林业经营周期慢及生产风险等问题。林业在发展过程中,常会出现资金不足的现象,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林业市场发挥作用,通过林权证进行抵押贷款,也可以向社会吸收零散资金,以便更好的加快林业产业化进程。
3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对现实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知道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要想发展林区经济,就要以保护林业生态环境、资源为前提。只有林区的经济得到发展,林区人们的生活水平才能提高,林业经济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赵勇,高建党.谈济宁市发展节水型农业[J].现代农业科技.2009.(13).
[2] 胡峰.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措施――以安徽省天长市为例[J].农技服务.2010.(07).
篇4
一、河北省城乡商品市场发展现状评价
河北省商品市场总体发展迅速,流通规模不断扩大,交易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河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764.9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2335.7亿元,增长17.8%,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3013.9亿元,增长18.4%,高于城市0.6个百分点,农村市场增速加快,充分表明全省城乡商品市场呈现同步运行的发展格局和共同繁荣的可喜局面。
虽然河北省城乡商品市场总体快速发展,但是河北省城乡商品市场发展不平衡现象仍旧存在。河北省大多数农村市场基础设施落后,大多采用摊位式管理,不少市场还是大棚或露天交易;河北省农村市场交易主体主要还是分散的农户和个体运销户,经纪人组织化发展水平较低,目前河北省平均每个县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还不到19个,有46%的县不到lO个,有近30%的县在3-5个以内,还有几个白点县;新型农村流通业态发展滞后,现代流通产业在流通总量中所占比例小,流通现代化水平低,与农民消费需求相适应的新型业态少。据调查,河北农村日用消费品90%以上通过个体商户经销,但农村批发市场仅有9.23%的市场采用电子商务技术。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河北省城乡商品市场的协调发展。
二、河北省城乡商品市场统筹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针对目前河北省城乡商品市场的发展现状,我们有必要对其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导致城乡市场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因素,以便于制定相应对策。
(一)选取指标,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阻碍河北省城乡商品市场协调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在阅读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征询相关专家的意见,并依据指标选取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等基本原则,初步选定下列5大类15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见表1)。
(二)构造判断矩阵,确定指标权重
通过构造比较判断矩阵及矩阵运算的数学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评分,确定本层次中与其相关元素的重要性排序及相对权值,将定性指标定量化。此步骤主要采用德尔菲法由有关专家及业内人士进行专家决策,并在大量调研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各层次各指标之间的权重,最后进行一致性检验。该评价运用了“1-9标度法”(见表2),其中2,4,6,8分别表示C;对上层的影响比C对上层影响介于1、3,3、5,5、7,7、9之间。
(三)指标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在以上判断矩阵的基础上,将各一级指标的权重与各二级指标的权重相乘,即可得到各个指标的综合指数,并进行综合总排序,结果如表1所示。
指标总排序后,进行整个层次的一致性检验,若CR
(四)结果分析
上述排序表明:市场规模因素是当前影响河北省城乡商品市场协调发展的首要因素,其中,城乡市场数目和城乡商品交易额排在第1位,表明市场的数目和交易额的差距扩大是造成城乡商品市场发展失衡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因此,大力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农村市场繁荣是我们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商品流通速度排在第3位,表明河北省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还不够完善,流通效率低下,严重阻碍农村商品市场发展;同样排在第3的是居民人均收入水平,表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扩大也是影响城乡商品市场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农民消费能力是当务之急;另外,经济二元结构、市场从业人数,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投资力度等等,也都是影响河北省城乡商品市场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认真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促进河北省城乡商品市场的和谐发展。
三、总结
篇5
关键词:区域PERD;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作者简介:张彩霞(1962-),女,河北唐山人,河北经贸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统计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3-0059-04 收稿日期:2007-01-02
PERD是人口(Population)、环境(Environment)、资源(Resource)与发展(Development)的缩写。在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生产力得以快速地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过快增长,由此又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影响了经济发展,危及到了人类生存(国家科委,1994)。PERD问题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2005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21世纪论坛”,会议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中国与世界”,会议的主题旨在突出发展中国家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转换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会议提出了“21世纪中国面临6大挑战”:人口三大高峰在未来的30~40年将相继来临;能源和自然资源在中国这个发展阶段的超常规利用;生态环境状况在中国的整体恶化趋势还在延续;中国城市化的巨大压力;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并且解决农民、农业和农村的根本问题;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建设与国家实力的培育。6大问题都与PERD问题息息相关,只有解决好区域PERD协调发展的问题,才能保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这些问题也是我们“十一五”规划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通过对影响人口、环境、资源与发展的因素分析,构建一套完整的、动态的、可操作的区域PERD综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准确地测度区域PERD的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区域PERD协调发展的研究现状
区域PRED协调发展问题一提出,便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该理论从70年代初提出至今,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对区域PRED的协调发展研究,最初大多是经验总结和理论探讨,仅侧重于时间序列的认知。自联合国推荐了指标体系方法后,指标体系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热点。我国最早研究该系统的是毛汉英先生,1991年他在《县域经济和社会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一文中,首次探讨了县域PRED系统协调发展的目标及研究的指导思想。之后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全面地研究。他们认为,区域PRED系统是一个具有高度复杂性、不确定性、多层次性的复杂开放系统,不同区域的PRED系统具有不同的特征。
随着此问题研究的深入,各国学者就区域PRED系统的定量评价也做了有益的尝试:S Bao总结了GIS和空间统计方法在区域研究中的应用;陈锐、牛文元等人用系统学方法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陈锐、等,2005);Cui Weihong等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方法做了探索;廖志杰等在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数据库基础上,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建立区域PRFD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对全国范围的可持续发展做定量研究等(廖志杰、刘岳,2000)。
对区域PRED的研究总的趋势是不断完善,但仍在理论理解与实际操作方面存在一些缺陷。如,多数指标体系只是对PRED等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素系统进行简单加权计算,而缺乏对它们之间协调状况的评价。有些定量方法仅对区域PRED体系的某一方面进行研究,不符合区域PRED整体协调发展的特点。有的是数学方法的理论尝试,没有结合具体研究区域的现实情况,实用性较差。因为,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很多,而且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别,不同区域的协调发展模式和评价指标,应基于区域PERD的状况不同而有所差别。
二、PERD系统及其协调发展模式
(一)PERD系统
PERD系统是指以人口(P)、环境(E)、资源(R)与发展(D)四个问题为中心,并由此形成PERD问题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并在一个具体的区域内复合而形成的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体。
我们解决PERD问题时,不能孤立地研究某一方面的问题,而应将人口、环境、资源与发展四个问题及其形成的因素,结合不同的地域,系统地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内进行全面的研究,局部的问题纳入全局中协调解决,共同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石玉林,1992)。例如:我们研究人口数量时,只有把人口数量与区域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人口本身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文化构成等问题联系起来,人口数量的分析才具有现实意义。当人口数量与上述因素之间的关系协调时,人口数量就不是一个大问题;反之,如果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协调,人口问题就成了一个重大问题(王黎明,1997)。
(二)区域PERD协调发展模式
区域PERD发展模式是指在一定空间和一段时期内,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总的方式(国家计生委人事司,1995)。区域PERD协调发展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总规模维持在资源、环境与经济的承载能力之内;(2)劳动适龄人口增长与社会劳动力的需求相适应;(3)老年人口的比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4)保持人口增长过程的稳定性;(5)人口生育政策与政策实施的可行性相适应等。第二,环境保护模式:保持区域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方向转化。第三,资源利用模式:(1)资源更新速度与资源利用规模与速度相协调;(2)保持生物资源的多样性等。第四,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1)经济增长速度与满足人民需要和增强区域综合实力相适应;(2)宏观经济结构与区域资源结构、环境结构、经济发展阶段相协调;(3)主导产区突出、区域经济竞争力加强;(4)社会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等。第五,区域开发模式:保持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的优化,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等合理布局,并且它们之间在功能关系上相互协调。第六,时间推进模式:保证区域PERD协调发展在时间发展阶段上的循序渐进。
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很多,而且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别。不同区域的协调发展模式由于区域PERD的状况不同而千差万别。因此,合理选择区域发展模式,对于区域PERD的
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PERD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系统,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动必定影响其他因素的变动(,1993)。另外,在区域发展实践中,发展模式也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融共同发生作用的(李后强,1998)。所以我们还应根据区域PERD发展的客观实际,合理选择区域发展模式,并根据事物的动态变化及时转换发展模式,从而在总体上引导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区域PERD综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是指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评价指标组成的有机整体。它可以全面、系统、科学和准确地反映一定时期内区域PERD多个侧面的变化特征和发展规律。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其结构和组成要素的科学组合会直接影响系统功能的发挥。区域PERD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要对其结构和评价指标的组合进行科学研究,建立一套科学的区域PERD综合评价体系。
(一)构建区域PERD综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指标的设计应该科学,指标的选取应该符合区域PERD评价的需要。区域PERD协调发展模式既是一个理论上探讨的问题,同时也是实践中的问题,涉及PERD的相关指标的定义、计算方法等不能离开PERD及其相关概念的基本理论,每一个指标的名称、定义、解释、计算方法、分类等要讲究科学性和规范性。
2.全面性和系统性原则。全面性是指标的选择应尽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分析对象的全貌。系统性是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间要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而不是杂乱无章的罗列。影响区域PERD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构成了一个综合的系统。它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系统,对区域PERD的认识和评价应遵循相应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原则(袁再德,1996):第一,区域PERD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充分体现区域PERD的各个方面及其之间的关系,从PERD的全过程出发,全面反映影响PERD的各种因素,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区域PERD的全貌,尽力满足为客观地评价区域PERD现状的全面性要求。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和PERD不同子系统之间的联系,既要有反映不同区域PERD差异的指标,也要有反映子系统联系的指标,保持指标体系之间的完整性和全面性。第二,区域PERD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必须重视PERD因素的系统结构关系,要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四个问题及其形成的因素,结合不同的区域联系起来,系统地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内加以系统研究,以满足客观评价区域PERD的系统性要求(张维庆,1997)。
3.简洁有效原则。指标体系并不是包含的指标越多就越全面。在设计指标体系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力求精简,要尽可能地筛选并删除一些可有可无的指标。
4.敏感性原则。在构建指标体系时要注意指标的敏感性。指标应能比较敏感地反映分析对象的变化,有些指标虽然在理论上讲是合理的,但由于客观环境或条件发生了变化,或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约,往往不能显示出客观事物的实际状况。
5.可行性原则。指标的选择要注意可行性。指标的设置要有利于资料的取得,即选取指标时应该兼顾全面性和数据的易得性两方面因素。尽可能利用现存的各种统计数据,选择主要的、基本的、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作为量化的计算指标。
6.动态性和稳定性相结合原则。指标的选择要动态性和稳定性相结合。既要有反映目前的指标,也要有反映变化的动态指标。对区域PERD的认识和评价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相关因素的变化和发展,各个评价因素所发挥的作用会增强或减弱。由于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大环境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其评价体系应遵循动态原则(彭佩云,1993)。如,发生重大的政策、技术、社会、经济、等其他变化,区域PERD的评价体系也应随时作相应的调整(王学军,1992)。但是指标体系应该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以便于对比分析区域PERD的发展变动状况。
7.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定性评价是采取经验判断与观察的方法,其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具有不确定性和主观性。定量评价是采用量化的方法,其评价结果往往带有局限性,评价不容易深入。将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可以弥补各自的不足之处,达到较好的评价效果,从而建立科学的区域PERD评价体系。任何事物都具有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但对于一些在目前认识水平下难以量化且意义重大的问题,可以用定性指标来描述。
(二)区域PERD综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框架
1.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每一个评价指标都可以从一个侧面评价区域PERD的变化状况,但是由于各个评价指标的类型、性质不同,其评价的功能也不同。因此,要形成对区域PERD的综合评价,必须通过评价体系对评价指标进行科学组合,发挥其整体的评价功能(吴跃明、朗东峰等,1996)。建立指标体系,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首先将目标分成具体的目标层和准则层,然后再细分成更小的、可以建立指标的小系统,通过对这些小系统建立指标,从而确立整个指标体系。见下图。
2.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区域PERD综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与外部系统五个方面的指标体系;第二层是,5个方面的指标体系交互作用形成24个方面的子指标体系;第三层是,24个方面的子指标体系的每一单个指标。
(1)人口系统指标。PP人口系统内部结构指标:人口数;劳动适龄人口数;老龄人口比例;学龄人口比例;育龄妇女文化程度;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性别比例等(曲格平,1991);PE人口环境系统指标:环保事业从业人员数等;PR人口资源系统指标:从事地质普查及各种资源勘探的劳动力数量;水利业从业人员数等;PD人口社会经济系统指标:各行业劳动力人数(如: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公共服务业等行业的劳动力人数);各产业劳动力人数等;PO人口外部系统指标:劳动力输出数量及构成等(蒋正华,1995)。
(2)环境系统指标。EE环境系统内部结构指标:生态环境状况;大气质量水平;水环境质量水平;固体废弃物堆放量等;EP环境人口系统指标:各种人均环境指标,如:人均绿地面积;城市人均综合用地等;ER环境资源系统指标:环境对资源的损害指标,如:地下水污染;海洋污染;海水入侵面积;耕地盐碱化面积;开采矿产塌陷地面积等;ED环境社会经济系统指标:单位环保资金效益指标;⑤EO环境外部系统指标:各种污染物输出等。
(3)资源系统指标。RR资源系统内部结构指标:各种资
源储量及构成;各种资源利用率等,如:水资源总量;水资源利用率;耕地面积;土地利用率;煤炭储量;石油储量;森林资源量等;RP资源人口系统指标:各种人均资源指标,如:人均耕地;人均煤炭资源量;人均森林资源量;人均水资源量;人均石油资源量;人均其他矿产资源量等;RE资源环境系统指标:环境使用资源量指标,如:环境用水量等;RD资源社会经济系统指标:资源可供社会经济用量,如:可供工业用水量;可供农业用水量;煤炭资源年开发量;石油年开采量;天然气年开采量等;RO资源外部系统指标:各种资源输出指标。
(4)社会经济系统指标。DD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结构指标:历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工业部门结构;主导产业所占比重;区域竞争力;国民收入使用额;积累率;经济发展速度;资金产值率;资金利税率;经济发展过程的波动状况等;DP社会经济人口系统指标:各种人均社会经济指标,如:人均GDP;人均钢铁产量;人均粮食产量;人均石油产量;人均棉花产量;人均主要工业品产量;人均服务设施拥有量;人均服务人员拥有人数;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等;DE社会经济环境系统指标:环保资金投入量;废水排放总量;废气排放总量;固体废弃物排放总量;万元产值废水排放量;万元产值废气排放量;万元产值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等;DR社会经济资源系统指标:地质勘探资金投入量;各种矿产资源探明储量增量等;DO社会经济外部系统指标:资金输出;各种产品输出数量及构成等。
(5)外部系统指标。OE外部系统环境系统指标:各种外部污染物流入量及构成等;OR外部系统资源系统指标:各种外部资源的输入量及构成等;OD外部系统社会经济系统指标:外部资金输入数量等;OP系统环境人口系统指标:外部劳动力输入量及构成等。
3.区域PERD综合协调度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方法也称多变量综合评价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多个指标转化为一个能够反映综合情况的指标来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一般要根据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加权处理。评价结果是以指数或分值的形式表示被评价单位的“综合状况”(张志强,1994)。
综合评价的具体步骤:(1)确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这是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和依据,也是综合评价科学性的关键。指标的选择方法有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两类。定性方法中常用的也是效果较好的方法是专家评判法。专家评判法是通过研讨会或征询意见的方式,集各位专家的智力优势和经验来选择指标。定量方法有试算法和通过相关系数并借助于系统聚类法来对指标进行选择等等。不管使用哪一种方法,都要根据理论和经验及指标在历史资料中的表现加以确定。在指标选择余地较大时,要从类似的指标中删除个性不太强的指标,以简化指标体系,减少分析过程中的计算工作量。(2)搜集指标数据,并对不同计量单位的指标数值进行同度量处理,以消除量纲的影响。消除量纲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有相对化处理、函数化处理和标准化处理三种方法。(3)根据指标的重要性确定其权重。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有定性赋权的专家评判法、定量赋权的指标比较法和比率标度法等。实际中常常将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运用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4)对经过加工处理后的指标值进行汇总,计算综合评价指数或综合评价分值。另外,若对多个区域同时评价,可根据综合评价指数或综合评价分值的大小进行排序。
四、结束语
篇6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163-02
一、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一种全新的城镇建设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突出人的主体地位,统筹城市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以新型工业化发展为引擎,注重经济发展生态化的重要性,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公共服务公平化、合理化。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在于以人为本,即实现人的城镇化,能够平等地享用城市化的教育、卫生、户籍、就业、公共服务等公用资源,不断提升自身的生活水平。
农业现代化是以现代工业技术装备为依托,充分运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不断改造传统农业,并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等改革手段,运用现代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
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协调推进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新型城镇化本质就是“农转非”的过程,即人口与生活方式两种形式的转化,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有助于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享受城市生活,从而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创造健康条件。新型城镇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源动力,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撑,人才和市场支持,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需求市场,同时新型城镇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推动农业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
二、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共性特征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体现出如下三方面共性特征:
1.强调人的重要性。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都强调了人在推进过程中的重要性,都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原则基础上。新型城镇化的实质就是人口的城镇化,其根本目的就是让中国大多数农民到城镇定居,实现农民的市民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农民的综合素质提升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逐步实现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再教育机会不断改善的过程,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使更多的农民享受城市文明,即使是留在农村的人口,通过农业生产关系的深度改革,以农业工人的身份再就业,从而有更高的收入,享受更为完善的社会保障。
2.突出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体现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共赢,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不断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通过户籍制度、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改革途径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新型城镇化在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同时更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逐步打破“城乡分割”、“重城轻乡”的偏见,切实将“三农”问题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提高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影响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并为城市发展提供大力支持。
3.倡导集约化发展模式。近年来,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资源浪费严重、城镇化不健康的扩张、生态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水污染、空气污染、食品卫生等问题日益引起广大居民关注,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业现代化必须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前提下,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原则,注重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运用,合理有度地开发土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科学规划耕地和建设用地,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
三、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存在的共性问题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的共性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河北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方面发展缓慢,乡镇一级污水处理厂尚未建设,配套设施项目建设滞后,收集处理率不高。城镇化建设推进过程中,单纯追求GDP,更多关注看得见、成效快、收益高的“短视工程”,而广大居民生活真正需要的交通、污水、垃圾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却相对滞后。农业建设方面,近年来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现有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已经严重不适应疏水、排水要求,再者用于农业建设的技术装备水平较低,抗灾减灾能力不强。
2.发展理念相对滞后。从河北省城镇化建设发展理念滞后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上,河北省第一产业生产集约化程度较低;第二产业以钢铁、煤炭、建筑材料为代表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为主,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产业发展的失衡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2014-2015两年的全国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排名中,河北省连续两次有7个城市入选。农业发展理念的滞后主要体现在现代管理手段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较少和农民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十二五”以来,河北省农产品出口总量有了显著增加,但相对发展缓慢,农产品出口增长速度低于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劳动技能提高难度和科技推广应用难度逐渐加大,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障碍。
3.创新驱动力不足。我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创新驱动力不足问题。城镇化建设中交通阻塞、内涝成灾、环境污染、信息分享滞后等问题集中折射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创新技术发展滞后,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创新技术的配套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创新驱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自主研发能力有待于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落后于农业科学研究,农业科技人员紧缺,基层农技服务队伍老龄化,农民在接受和运用科技成果能力有待于提升等方面。
四、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三点建议
1.统筹谋划,强化基础工作的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建设的稳健推进离不开扎实的基础工作,其中包括道路交通、园林绿化、信息技术、土地资源规划、居民户籍制度改革等。各级政府应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统筹谋划,协调发展,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良好局面。在新型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建设推进过程中,切实注重解决农民问题。一是解决失去土地的农民的再就业问题,可通过合理规划第三产业的发展,引导闲置的人力资源投身新型服务产业,通过职业培训提高其谋生技能;二是切实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户籍管理,消除城乡两种身份,提高居住在城市中农民工的主人公意识,使其真正享受城镇化的各种待遇;三是改善政府的公关形象,正确处理好政府与民众的关系,通过走基层、勤调研等形式掌握基层居民的民声所需,切实解决大众关注的基本问题,树立政府威信。
2.完善教育,转变发展模式。加快完善第三产业职业技能培训、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培训,不断拓宽各种类型培养渠道,开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使广大农民理解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现代农业以及新型职业的应用技巧,将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作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对象,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相关政策措施,为其创业、再就业提供便利条件。要加强城乡协调谋划,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一是重点在城市和农村的生态系统水源地保护和综合治理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逐步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分区分类管理,促进双方良性发展。优化城乡环境,加强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建设。二是转变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城市发展的血液中,实现城市建设的人口、经济和环境齐头并进协调发展。三是倡导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建立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浪费农业资源现象的查处力度。四是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发展步伐,实行“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供应链管理,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凸显农业多功能特征。
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农业发展;农业生产技术
1低碳经济与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对低碳经济的认识
农业发展中低碳经济实现遇到的主要阻碍是公众认识程度不足,在农业发展技术方面更是缺乏创新。低碳经济中注重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污染与排放,在农业种植技术水平达到标准的前提下,更重要的是在经济发展理念上要达到先进标准,受基层群众的低碳环保理念落后影响,经济发展计划在落实推广中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1.2农业发展管理模式较为落后
农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有管理体系大部分是针对生产过程开展的管理,并没有形成配合的体系,这样的管理模式对低碳经济发展很难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农业生产效率提升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管理模式中对环保以及污染治理的体现仍然不足,导致农业生产中随意的污染排放不能得到控制,所使用的农业也没有达到环保规定标注,对生态平衡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
2实现低碳经济与农业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
2.1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在农业生产区域内雇佣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田间指导,帮助提升农产品的产量,这样农业在种植生产中也能够意识到科技环保的重要性,为低碳经济发展体系建立创造有利的环境。农民只有真正认识到低碳经济的优点才能够主动在生产技术上做出转型,因此所开展的宣传教育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比例之间的调节,加强技术实践指导,使农民能够更熟练地应用技术。
2.2完善低碳农业发展工作体系
在基层农业发展区域内建立低碳体系,对所应用的技术合理性进行监管。低碳农业发展更要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可以借鉴早期工作经验,但要注重不同农业区域的生态环境特征。工作体系建立后在落后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进行后续的完善,通过调整提升工作体系的可行性,这一点也是传统工作中需要重点解决协调的问题,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在经济收益上也会有明显的进步提升。加强各部门之间工作关系的建立,实现经验交流与资源贡献,在先进技术研究成果的推广效率上也可以得到保障。
2.3不断提高低碳农业生产技术
低碳农业生产技术提倡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最大程度的降低损耗与排放,对于一些比较常见的基层生产问题,通过先进的低碳技术落实可以起到预防控制作用。低碳经济与农业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创新技术方法的支持与配合,根据地方的环境特征对农业生产技术做出改进,例如灌溉,传统的土渠道灌溉技术应用过程中水资源的损耗比较大,同时也增大了农业生产的成本投入,针对这一生产技术的改进,主要是通过喷灌、滴灌技术的结合运用来实现,并对原有的灌溉渠道做出了改进,这样在输水期间所造成的水资源损耗也会被降到最低,一次建立成本投入后可以反复使用,符合低碳经济理念下的农业发展特征。
2.4制定长期的发展计划
低碳经济与农业发展计划制定也是十分重要的,要从长远角度考虑,在资源利用与发展目标实现中做到协调。目标设定过于远大可能会出现落实实现困难的现象,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综合治理计划,因此长期发展计划具体实施需要分段进,阶段性的发展更有利于经济计划实现。低碳环保工作计划更要同时从污染预防与治理两方面来开展,在污染问题发生前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避免生态系统平衡性受到破坏,这样能够使资金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对提升农业经济收益也能起到促进作用。
结束语
低碳农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巨大的阻碍,实际的建设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农业管理工作部门需要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针对目前低碳经济与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挥干预和引导的作用,制定有效的工作措施,提高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低碳意识,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实现低碳经济、农业生产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师帅,庞金波,王刚毅.基于BP神经网络的低碳经济下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04):45-46.
篇8
关键词:协调发展;预警;因子分析;BP神经网络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12-0008-04
建立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预警系统,可以实现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监测,并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警情,进而为制定下一步发展战略提供依据。本文根据经济监测预警理论,利用因子分析和BP神经网络分别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度进行测算和预测,构建中国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监测预警系统并对预警结果进行分析。
一、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指标选取
建立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预警系统最首要的工作就是选择经济和环境预警指标,预警指标应能从不同方面反映经济与环境的发展状况。根据科学性、动态性、完备性和可行性原则,结合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相关理论,建立如下预警指标体系(详见表1)。
预警指标体系分为三个指标层:第一个层次是将经济与环境整个系统分成经济和环境两个子系统;第二个层次是对两个子系统再进一步划分,其中经济子系统分别从经济的总量、均量、结构和支持两个方面对经济进行衡量,环境子系统分别从环境的水平和抗逆两个方面对环境进行衡量;第三个层次是每个方面包括的各个具体指标,两个子系统共选取了16个指标。
(二)数据处理
为全面监测中国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变化情况,并根据数据可得性,本文选取1991-2006年中国各预警指标数据(原始数据均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环境年鉴》)。为消除由于量纲的不同可能带来的一些不合理的影响,在进行协调度测算和预测之前必须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公式为:
yij=(xij-min xij)/(max xij-min xij),x为正指标(max xij- xij)/(max xij-min xij),x为负指标
式中xij为第i个样本的第j个指标数据;yij为标准化后的指标数据,其取值范围在0~1。
二、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度的测算和预测
(一)基于因子分析的协调度测算
1. 计算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利用上述标准化后数据,运用SPSS13.0软件,分别对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进行因子分析。
由经济子系统因子分析结果可知,该子系统仅含1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8.67358%,包含了大部分变量信息,能够代表8个经济指标分析经济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根据公因子的解释能力,将其命名为经济发展因子f,由因子得分方程F1=0.8867358f,计算历年经济发展指数。
由环境子系统因子分析结果知,经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后,该子系统前2个公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7.7599%,包含了大部分变量信息,能够代表8个环境指标分析环境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根据公因子的解释能力,分别将其命名为环境水平因子f1和环境抗逆因子f2,由因子得分方程F2=0.5642816f1+0.3133174f2计算历年环境发展指数(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除个别年份外,中国经济和环境子系统各自的发展水平总体都呈上升趋势,且两者之间的差距呈逐渐缩小趋势。1998年以前,经济增长方式属于数量型、粗放型增长,因此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环境发展水平高于经济发展水平;1998年至今,经济增长方式逐渐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从而体现出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有较大提高,环境发展水平低于经济发展水平。
2. 计算复合系统协调度。协调度是反映系统之间协调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揭示出系统当时的协调程度和发展水平,它是正指标,越大越好。根据协调发展内涵,经济和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在评价中表现为经济发展指数和环境发展指数应相互均衡,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越协调,其评价值就会越接近;反之,其评价值就会相差较大。为定量描述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协调状况,评价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发展关系,采用如下协调度计算公式:
H=1-
式中H为系统的协调度值;Fi为第i个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值;F为N个子系统发展水平值的均值;N为子系统的个数。从上式可以看出,系统协调度H越大,说明系统协调发展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
将上述经济和环境子系统发展指数带入公式,求得历年复合系统的协调度(详见表2)。
(二)基于BP神经网络的协调度预测
BP神经网络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神经网络,它是一种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其网络权值的调整规则采用的是反向传播学习算法,即一种有导师的学习算法,使用最优梯度下降技术,目标是实现网络的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的均方差最小。它具有非线性、精度高、泛化性能好等优点,因此在经济预测领域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在此,使用前面求得的1991-2006年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协调度数据,运用BP神经网络对2007-2010年的协调度进行预测。
1. 样本分类。1991-2005年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2006年的数据作为神经网络预测能力的测试数据。训练样本分别以1991-1995年、1992-1996年、……、2000-2004年数据作为输入,相应地分别以1996年、1997年……数据作为输出;测试样本以2001-2005年数据作为输入,测试2006年数据,并与其实际值进行比较。
2. 网络设计。以5年数据作为输入,以1年数据作为输出的特点,设定输入层神经元个数为5,输出层神经元个数为1,根据Kolmogorov定理,确定隐含层神经元个数为11;确定隐含层传递函数为“tansig”,输出层传递函数为“logsig”,使用Levenberg Marquardt反向传播算法“trainlm”函数训练网络;学习速率为0.1以确保速度,动量常数为0.8;网络最大训练次数为5 000,网络训练目标为1e-6。
3. 网络训练、测试及预测。利用Matlab R2007b软件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将训练样本输入网络,经过18次迭代训练,网络达到预先设置的精度,即网络输出的总误差在1e-6以内,训练结束,预测模型拟合完毕。然后将测试样本数据输入训练好的网络,检验网络的预测能力。将1996-2005年的协调度拟合结果对比真实值,可以看出两者已经十分接近,拟合的效果很好。2006年的测试结果为0.9046,而其实际值为0.902351,预测误差为0.2492%,符合误差精度的要求,网络性能很好,可以用于预测。2007-2010年协调度的预测值依次为0.9288、0.9386、0.9690和0.8351。
三、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预警系统的建立
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预警系统提前反映两者协调发展动向和幅度的指示器或报警器,它是在经济与环境不协调到来时,能预先发出信号,为国家或地方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而建立的系统。在设计该预警系统时,选择协调度作为反映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状况的敏感性指标,并通过确定预警界限和类似于一组交通管制信号红、黄、绿灯的标志,对当时的协调状况发出不同的信号,最后,通过观察分析信号的变动情况来判断未来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趋势。
(一)预警系统设计
1. 预警界限的确定。预警界限的确定是否合适至关重要,关系到整个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运行状况能否正确判断,因此必须慎重确定。本文利用“系统化”、“经验判断”、“专家确定”相结合的方法,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预警状况分为5个区间(详见表3)。
2. 预警信号的构成。预警警度预报以预警限为界,确定“红灯”、“黄灯”、“绿灯”、“浅蓝灯”、“蓝灯”信号,当综合指标超过某一预警限时就分别亮出相应的信号,通过观察信号的变动情况,判断经济系统在当前的运行状况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蓝灯”表示经济与环境系统是协调发展的,系统内因素与期望值接近或好于期望值,即系统处于无警状态,政府和管理机构可在稳定中采取适合的调控措施。“浅蓝灯”表示经济与环境系统基本协调,系统处于轻警状态,在短期内有转为不协调或趋于协调、稳定的可能。由“浅蓝灯”转变为“蓝灯”表示系统正在逐步从不协调向协调转化,应进一步采取措施,使系统更趋协调;由“蓝灯”转变为“浅蓝灯”,这给我们发出警告,应及时调整调控措施,扭转系统的转变趋势。“绿灯”则表示系统协调不稳定,处于中警状态。“黄灯”表示系统基本不协调,处于重警状态,政府应高度警惕,随时制定相应的应急政策,对警情进行随时监控。“红灯”则表示系统不协调,处于巨警状态,政府应及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促使系统趋于完善化,避免系统崩溃。
(二)预警结果分析
在对经济与环境系统的警情进行诊断,了解系统目前的发展状态的基础上,依据预警界限来预报各个系统的警度,警情信息。本文应用前面计算和预测的经济与环境系统协调度,根据确定的预警限,绘制出中国1991-2010年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预警信号(详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从1991年至今,中国经济与环境系统总体呈现不断趋于协调发展状况。
在循环经济于1996年提出之前,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人们对经济与环境的认识、利用都是“粗放式”的,资源严重浪费、环境恶化、经济低效率增长。因而,1991年中国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处于“基本不协调”的黄灯区,其余年份均处于“协调不稳定”的绿灯区。
1996年以后,由于人们开始意识到循环发展的重要性,于是在经济与环境方面提出了“集约”、“循环”、“节约”、“可再生”等一系列有利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采用了“环境友好”、“绿色技术”、“清洁生产”、“零排放”、“高效生产”、“废物回收综合利用”等解决方式和途径并付诸实践,于是在1996-1997年出现一个飞跃阶段,系统协调发展水平进入了“基本协调”的浅蓝灯区;但在1998年由于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该年系统进入“不协调”的红灯区;但90年代末系统协调状况又有很大好转,协调发展水平再次进入绿灯区。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实施效果显著,2001年该系统一跃进入浅蓝灯区,并于此后三年始终保持“基本协调”的发展态势,但由于2005年一系列环境污染事件的频繁发生,系统再次运行到绿灯区。
“十一五”初期,在“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理念”的指导下,中国经济与环境系统出现质的跳跃发展,再次进入浅蓝灯区,且协调水平首次超过0.9。由预测结果可知,“十一五”后四年,中国经济与环境系统协调水平会进一步得到提高,继续保持良好的协调发展势头,大多年份将处于浅蓝灯区,并有望于2009年达到“协调”的蓝灯区。
四、结论和建议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和环境子系统的发展水平总体都呈上升趋势,且两者之间的差距呈逐渐缩小趋势。经济与环境复合系统总体呈不断趋于协调发展状况:“八五”期间,系统基本处于“协调不稳定”状态;“九五”时期,系统协调水平出现由“基本协调”到“协调不稳定”的波动情形;从“十五”初期到“十一五”初期,系统大体呈现“基本协调”的运行态势;预计“十一五”后四年,系统将继续保持“基本协调”的发展势头。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加强生态建设;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建立监测预警评估机构,进而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强.基于BP网络算法的区域协调发展预测与预警研究[J].统计研究,2006,(4).
[2]张新红.基于神经网络的经济周期波动监测预警模型[J].华侨大学学报,2008,(1).
[3]董文泉.经济周期波动的分析与预测方法[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
[4]王维国.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Study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Early Warning System
of the China's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Lian Fei
(Changchun Taxation College, Changchun 130117, China)
篇9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09―0030―01
一、转变观念,明确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教学,它具有传播知识、启发思维等多种功能,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教材中大多优秀人物的伟大形象、嘉言懿行、高尚品德等给学生的启迪,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无可比拟的作用。但目前的情形是,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只把数理化当作主科,没有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甚至把语文视为“小主科”,在重视程度、学习时间的安排上比较薄弱,使语文失去了应有的教育功能。因此,教师必须促使学生尽快转变观念,使学生从语文教学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改革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明确了语文的重要性,教师还要努力使学生喜欢上语文,这就需要教师们改变传统的阻挡学生创新精神发展的教学模式,彻底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使学生不但能学到丰富的文化知识,且获得主动汲取新知识的能力。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课堂教学一味地重视“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相反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经过大脑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这一思维主动探索过程,这使教与学产生了矛盾冲突。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描述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其次,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素质教育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它是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整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想、敢干。为了实施这一目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这样,新型教育教学雏形模式已形成,倘若再加之正确的引导,学生的主动性会得到充分的发展,进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第三,古人云:“因材施教。”每个个体由于所处的环境、自身的智力条件、知识水平以及学习知识的能力是有差距的,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从个体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个体的特点设置多层次的目标要求,做到知识的全面性,在智能上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现他们的特长,使每个学生的潜力得到有效的开发。
三、理清“主导”与“主体”关系,重视协调发展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师与生、教与学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要想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实现“主导”和“主体”的协调发展,以一致的教学为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师生双方都要围绕知识学习、能力提高和个性发展这一总目标。在一致的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才能实现“主导”和“主体”的协调发展,语文教学的过程既是师生相互交流的过程,也是师生相互学习的过程,师生双方按照教学总目标的要求,来评价教与学,这样才更科学、合理。
四、改革教学制度,减轻学生负担
素质教育虽已推行多年,但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已经渐行渐远,学生课业的负担仍很重,作业、考试、竞赛等等,导致了学生每天学习时间过长,睡眠不足,睡眠质量不好,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阻碍着他们的全面发展,制约了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为此,教学中,教师应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和作业量,发挥45分钟课堂的作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彻底改变教学只以升学为目的的目标观,转变以考试分数为唯一衡量学生标准的质量观。教师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多给予表扬为动力,少给予批评为原则的教学方式,充分发展每位学生自身的优势,造就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篇10
>> 绵阳市产业发展潜力评价分析 绵阳市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研究 绵阳市工业产业结构分析 绵阳市公共服务市场化模式探析 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探析 烟台市港口现代物流产业发展SWOT分析 潍坊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包头市现代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四川省绵阳市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绵阳市中小企业培训现状调查及对策探析 图们市物流产业发展前景设想 鞍山市物流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内陆A市物流产业发展分析 绵阳市高校足球课余训练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的研究 绵阳市健身俱乐部经营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绵阳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绵阳市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绵阳市构建“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的探索实践 绵阳市职业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绵阳市:召开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报会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王文斌,马祖军,武振业.现代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J].经济体制改革,2002(1):122-125.
[4]绵阳交通运输局.绵阳物流业现状及主要问题[EB/OL]..
[5]范静,袁斌.我国西部中小城市物流发展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2,19(5):3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