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品安全的应急预案范文

时间:2024-01-24 17:46: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食品安全的应急预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食品安全的应急预案

篇1

罐头食品保存和加工方式起源于200年前,法国人阿培尔研究发明玻璃瓶保藏食物开始,人们发现罐藏加工的基本原理是使食品中微生物得到杀灭,食品可以长期安全存放。从此罐头一直被认为是最安全的食品保存方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我国罐头食品消费起步较晚,上世纪70年代罐头作为“奢侈品”,受到人们青睐,是请客送礼的佳品。近一二十年,食品供应充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罐头食品进入消费误区,人均罐头的消费量仅为每年1公斤,类似不新鲜、不营养和有防腐剂的误解损害了罐头的形象。其实罐头食品经过高温杀菌,根本不用放防腐剂。在欧美,罐头食品被誉为安全、健康和营养、风味和快乐三大魅力于一身的食品,人均罐头的年消费量达几十公斤。

我国罐头工业发展起步早,建国初期开始出口,成为国家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罐头的出口历经对原苏联和东欧国家以及70年代初对西方市场直至现在的全球市场。年出口额超过30亿美元以及150 个国家和地区的庞大市场,是全国加工食品中出口量最大的商品。我国也成为当今世界罐头生产和出口主要国家之一。我国制造的蘑菇、芦笋、竹笋和各类水果罐头竞争力强,番茄酱等国际大宗罐头产品的市场份额节节上升赢得市场主导地位,罐头产品标准与国际接轨,安全质量和品质风味均达到先进水平。

进入新世纪,罐头工业呈现高速发展态势。2007 年全国罐头生产总量513万吨,出口量278万吨,实现八年翻两番的目标,成为罐头发展的最好时期。中国罐头工业协会理事长梁仲康认为,在不久的将来,罐头将像牛奶一样,成为国人厨房、餐桌、出行时的必备食品,罐头正在迎来其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期。首届罐头展让人们大开眼界,并对罐头食品有了进一步了解。(大卫)

篇2

关键词:资本效应;商品金融化;产业安全;关系

文章编号:2095-5960(2016)06-0073-09;中图分类号:F113;文献标识码:A

无可否认企业竞争优势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其自身在市场中所处的位置和所占份额,但竞争优势的获取则直接来源于企业自身对核心技术的独自占有,这就意味着真正决定企业市场竞争实力的关键性因素还是其自身在关键领域中的技术、技能水平,以及对于该技能的完全占据,它甚至直接影响着一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经济地位和本国经济发展的安全问题。可见,在关注一国企业竞争优势获取与维持的同时还应关注产业安全体系的构建,这就涉及产业安全状况的衡量、判断和评价体系的建立。

事实上早在15世纪,重商主义贸易保护理论就明确提出一国贸易顺差的实现建立于国家必要的政策干预基础上,通过必要的贸易政策建立必要的国家产业安全保护体系从而实现对利益的最大掘取。[1]古典经济学的典型代表学者亚当・斯密则在倡导自由、公平竞争的同时指出,这种公平、自由不是市场天然实现的,而是建立于政府“守夜人”职责基础上,即政府能够实现对本国社会安全的有效维护,这种维护强调的是对于某一产业(当时主要指关系国防安全的制造业)优势的维持必须在于政府以税收等形式予以鼓励与支持,实现对其优势期限的有效延伸[2],即必须通过税收等政府调控手段实现对产业发展的维持。待至19世纪李斯特等学者又专门针对处于萌芽期的产业发展提出产业安全理论,其基于当时的德国经济特点指出,对于关系民族经济发展的某些产业,政府必须在产业发展之初给予必要且有效的扶持,以实现对这些产业顺利成长的有效经济保护屏障,只有帮助其成功渡过成长期才能使其最终发展成国家的主要支柱产业,以及具备必要的市场竞争实力。[3] 以Ellison等为代表的美国经济学者则在20世纪60、70年代直接将产业安全的实现与国家经济安全相关联,他们关注资本市场投资行为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发现来自于境外的跨国资本投资行为将直接对美国的整体经济安全产生影响。[4]这一观点随后得到了B.K.先恰戈夫的支持,他将本国经济顺利运转对外资依赖度的衡量直接上升为评判国内经济安全度的标准,虽然其合理性有待进一步的验证,但却为后续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开始将资本市场的运营行为与产业安全进行有效的联系。我国学者景玉琴、曹秋菊、何维达等也都基于我国经济实际状况,专门探讨了影响产业安全的内部因素以及其与国际贸易方面的关联及关系。[5] [6] [7]虽然对于产业安全问题的关注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对于其与资本市场间相互关系的探讨尚未深入,基于此,本文拟以商品交易行为为基本研究对象,结合其金融化现状,实现资本市场与产业安全的关联研究,即将商品金融化现象视为当前较为普遍的金融环境,在此基础上专门分析其可能对产业安全产生的影响,以期为我国产业安全体系的构建提供更具实践性的理论启示。

一、商品金融化的定义及其对产业的影响

“金融化”的定义由Epstein率先提出,Krippner、Domanski等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并相继提出“商品金融化”的概念,但不同的学者形成了彼此各异的观点:以Krippner为代表的部分学者认为商品金融化强调的是金融对于商品整个生产、交易过程的影响,因此其本质也应该回到“过程”上。[8]而以Domanski为代表的学者则将商品金融化限定为大宗商品范围内的、发生于期货市场中的交易和定价行为,即更具局限性和专门性。我国研究者史晨昱则在Domanski研究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宽限制,认为商品金融化指对冲基金、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商品交易后使商品价格不再仅受供求关系影响,它同时具备了金融特性。[9]可见,对于商品金融化的概念目前理论界尚未形成定论,但对其本质的认识却基本一致,即均认为是金融特性与商品交易行为的融合,使得原本仅决定于市场供求关系的交易行为开始表现出资本市场产品的特性,且这种金融的特性会随着行为的不断发生而居于主导地位。这也就是说对于“商品金融化”的全面认识至少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商品”的范围并非涵盖所有种类,而是专指达到一定规模的、可集中、大批量交易的大宗商品,具体而言常常包括能源类、工业基础原料和农副类产品;二是,对于“金融化”的界定,这主要强调商品交易过程中价格的影响因素,它不仅仅是产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因素,还包括来自于资本市场的影响,由于资本市场中各类投资者资金的大量涌入通常决定了该市场的交易规模远远甚于产品市场,这也进一步导致来自于资本市场的影响在商品价格决定方面具有比产品市场更大的效应,表现出金融市场决定商品定价体系的新特征。

事实上伴随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原本仅决定于产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商品价格形成机制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其主导层开始由传统的实物供需因素转变为效用更为显著的资本要素。这一资本要素的参与在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后表现得更为直接和显著,来自于机构投资者的大量资本为寻求更为稳定和安全的收益更偏好于对实物商品的投资,其庞大的资金规模更容易选择不易进行零售交易的大宗商品,进而加速了商品金融化的进程。以国际清算银行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不难发现,开始于2002年的国际商品交易发展至2005年时其交易规模已经增长了近3倍,到2007年更是达到90000亿美元,较2002年增加了近6倍。仅流入商品领域的资本投资额就从2006年的90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600亿美元之多。而我国的商品期货交易业发展迅速,自2009年起至今一直位居全球首位,商品期货交易量约占全球总量的40%。但必须同时意识到伴随商品期货交易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商品市场价格也越来越受到资本因素的影响,来自于资本市场的影响已经远超实物市场,那么其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也随之增加,即来自于资金流动性的影响开始成为影响实物交易的主要因素,其实质就是最终商品生产权与定价权的分离,在商品中所体现出的金融特性开始成为主导产品生产与销售行为的关键因素。此时,回归实物产业发展来看,其安全与否主要在于评判其遭受外部冲击后能否通过自我的迅速调整而重回平衡发展轨道,如此实物产品已经受到外部资金很大程度的影响,自然无法仅通过自我调整而摆脱危机,它还必须决定于外部资金的安全与否,此时可以断定其产业安全受到威胁,这也意味着商品的金融化程度越深其越需要关注自身产业的安全。

二、商品金融化与产业安全的实证分析

在对商品金融化与产业安全关系的探讨中,段一群等学者以数据包络分析法为基础,将产业受控程度、对外资的依赖程度和自身的波动性视为模型输入变量,而将其最终的国际竞争优势和企业业绩视为模型最终输出变量,运用投入产出方法评价产业安全度和产业自身发展间的关系,本文参考该研究思路选择具体的行业进行实证检验。

(一)产业分类与数据

参考何维达和何昌的研究,在构建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方面主要参考该产业国际竞争优势、该产业目前的外资依赖程度、该产业对自身发展运营的控制力三个方面,以此为基础参考各产业与金融市场联系最为密切的产业为基本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农产品制造业、纺织品制造业和冶金工业,其具体的分类标准和数据采集则以《中国统计年鉴》为参考。

在输入指标上,主要选择产业产品对外依赖度,包括进出口两方面(以M1,M2表示),产品生产外资依赖度(以M3表示)和大宗商品金融化程度(以M4表示)四个指标,其中,产业进口对外依存度,反映产业进口总额在产业总产值所占比重,即本国该类产业生产中来自于国际市场的原材料、零部件等所占比重,该值越大表明在产品生产中对外部原材料的依赖性越强,越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产业出口对外依存度,反映产业出口总额在该产业总产值所占比重,即本国产业发展对出口产品的依赖程度,该值越大说明本产业出口额受外界影响越大,产业安全度自然也就越低;外资市场占有率,反映了来自于外部投资者的工业总产值在我国工业总产值所占的比重,即我国国内产业市场受外资影响的程度,具体来说这种来自于外资的控制可以是直接的股权控制,也可以是经营决策权控制,甚至是直接的技术控制,该值越大说明本国企业在发展中越受制于外部投资者,产业安全度越低;大宗商品金融化程度,主要反映商品期货市场对该行业的影响程度,考虑到数据的可收集性和指标的可计量性,专门选择期货合约滚动收益率,再从期货合约收益的本质来看,其反映的是承担风险所获得的补偿,根据“高风险,高收益”的原则行业受期货收益率波动影响的大小将直接反映在收益率上,那么收益的高低也就可以直接反映产业的安全程度。

在输出指标选择上,主要选择绩效类指标即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以N1表示)和对外贸易竞争指数(以N2表示),其中,综合经济效益指数的计算将参照现行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综合反映企业在利润获取、自身发展、债务偿还和运营方面的情况;对外贸易竞争指数则主要反映产业净出口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该值越大表明产业贸易竞争力就越强,反之则表明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实力较弱。

(二)实证结果

通过构建上述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对所述行业进行测算,具体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发现,自2002年开始各产业产品金融化趋势的加强并未对自身的产业安全度产生负面影响,其产业安全度总体表现出上升趋势,但细分到各个具体的行业领域则呈现出多样化态势。具体而言,纺织品制造业,冶金工业中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农产品制造业中的农副食品加工业自2002年起产业安全度始终处于上升态势在2008年达到了最优状态;农产品制造业中的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的产业安全状态相较于上述产业而言则显得较弱,为所处行业中的最低状态,虽然自2007年以来表现出上升态势但其整体的波动率仍然较大,这就意味着这些行业产品的价格除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外,受外资影响的程度更大。

(三)投影分析

上述数据分析显示了各产业在商品金融化过程中自身产业安全度的变化状况,从分析可见各产业并未全都到达最优状态,以至于整个产业系统也处于非最优状态。为了形成有效的改进措施有必要从理论角度首先明确产业整体状态达到最优时应实现的方案策略,基于此对上述DEA方案进行投影分析,使系统在不断的调整中实现最优。

基于DEA 投影定理可知,决策单元首先为达到有效时,即当λ*0

从表2,表3,表4中g-i0和g+r0的具体数值反映出了如下基本特点:首先,从各输入指标的改进值来看其均为小于0的数值,这就意味着在现实生产中应该减少这些因素的投入值,而结合本文所选择的输入指标来看均为对外资的依赖度指标,这就表明企业应减少在生产销售过程中对外部资本市场因素的依赖;其次,对于商品金融化程度的改进值相对较小,尤其是纺织品制造业和冶金工业基本无需改进,而农产品制造业中也仅是食品和饮料制造业可进行适度的修改;在输出指标上,所选择的产业均需要进行改进,具体到社会实践即意味着输出方面仍需要不断改善,提升企业自身的综合经济效益和对外贸易竞争实力。

三、商品金融化对产业生产环节的具体影响路径

综上所述明晰了商品金融化与产业安全间的关系,但商品金融化影响产业安全的具体路径则仍需要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以便揭示其作用的主要机理和关键环节。具体来说,可以区分不同的生产运营环节进行细致分析。

一是,对于产品生产环节的影响主要在于外部资本流入对于产品定价权的把持所导致的生产权与定价权的分类,即资金与实物间的仓单分离;加之资本市场的强杠杆效应对产品贸易模式的影响。具体而言,在贸易环节上,商品金融化趋势的加强使得原本居于主导地位的贸易量转变为商品交易所中的金融因素,即原本交易双方所关注的价格谈判主要围绕进出口绝对量,都希望通过对贸易绝对量的占据而实现自身优势的成功获取,但商品金融化后来自于资金流的巨大冲击使得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发生变化,交易双方都必须遵从交易中心价格,尤其是大宗商品的国际贸易业务中现货交易频率的大幅下降,其均转变为对金融交易链的有效融合,实现了实物流和资金流深度融合,极大地提升了国际商品交易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这对银行信贷体系也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冲击和影响,由于大宗商品交易过程中资金与实物的分离,交易方为实现对商品价值的获取必须支付一定的保证金,这就必然导致金融风险一定程度的放大,而银行保证金服务的提供又加大了本国银行体系遭受外部资本市场风险的概率,一旦本国资金使用成本增加,利用仓单抵押贷款以获取资本利差就将成为大部分交易者的选择,而这必然增加本国金融机构的潜在风险。在汇率环节,相较于传统贸易而言,商品金融化趋势的强化将提供更多的金融衍生工具,使交易者避开汇率波动而带来的不确定性,使得进口量与汇率间原本显著存在的剪刀差逐渐淡化,即当交易者面临本国货币贬值风险时,其将不会再通过提升自我的进口额而避免未来损失的扩大,他会重新选择相关的金融工具抵消汇率波动所造成的价值减少额;在成本环节,来自于商品金融化的影响主要是所提供的套期保值效应,即有效消除了传统贸易中对于产品原材料价格走势无法准确预测的风险,使其可以通过期货合约等方式对商品价格进行的有效的延伸,这样对生产商而言更能准确把握自我的成本支出,进而准确制定未来的生产计划。

二是,对于产业发展阶段的影响则必须回到对产业发展外部环境的分析中,事实上,商品金融化影响产业安全的实质就在于商品生产或流通领域中来自于金融要素影响的研究,这就必须清楚商品的交易所处的外部环境和整个运行轨迹。而这之中因商品金融属性而导致的参与者交易行为改变和政府监管行为变化,则均需从资本市场角度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以把握影响产品价格的新增金融因素。具体来说,这种来自于商品金融化的价格影响以至于最终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可从以下方面分别阐述:在商品贸易保护阶段,源于特定的产业扶持政策其基本不会使得产品的价格受到太多外界因素的影响,这就意味着商品金融化中金融因素也不会对产品价格的最终形成产生太多的影响,此阶段来自于政府的政策扶持实现了产品稳定的成本投入和严格的价格管制,保障了产业的稳定发展;在国内商品交易中心发展阶段,虽然产业发展达到了一定规模,对于生产材料的需求也不断提升,使得来自于政府的最初价格管制有了一定程度的放宽,但并未真正完全实现市场自我调节,这就导致了在产品和原材料供求方面有限的金融杠杆调节效应的发挥,可以说虽然此时企业建立自身的商品交易中心但金融化调节产业运营的力度却十分有限;在国内外商品交易中心的同步过渡阶段,交易市场范围的开放不仅使得国内企业可以融入国际市场中,国外企业也开始通过金融中介实现对国内市场的渗透,这一时期政府的价格管制已基本失效,来自于商品金融属性而产生的套利行为使得国内外商品交易中心必须同步发展,此阶段产业生产销售计划的制定将主要依据具体的市场数据而开展,而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效应逐渐显现;在商品定价中心成熟阶段,此时国内商品交易中心已经能成功实现对国内外金融流与实物流经济活动的全面涵盖,并实现市场对价格的主导,即参与交易的企业可以根据交易中心所提供的市场信息掌握目前及潜在的生产运营状况,而政府也能通过交易中心的信息适时调整自我的监管政策。

四、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商品金融化对于产业安全具有不可规避的影响,但随着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商品交易将越来越与资本市场彼此关联,即实物流与资金流的融合趋势不可避免,这就要求政府管理部门必须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实现对产业安全的有效维护,具体而言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通过自我创新能力的提升实现产业发展的高科技特性。从产业可持续发展优势的构建来看,应依赖于自身技术的创新而非原材料的低价优势,具体到我国就意味着应逐步国际产业链下游的位置,实现对高端上游产业链的有效占据。这就要求政府有必要专门扶持一批基础性的、产业关联度高的、市场前景较好的核心产业为突破口,实现对整个产业体系的改善,对于发展基础较好的大型企业则应选择其成为核心技术的突破口;对于中小企业则应鼓励其增加产品的原创性和再创造性,通过加强与外资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对自我创新水平的逐步提升。

二是,立足我国原材料市场的地缘优势,积极发展一批新兴行业。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可知,虽然在自然资源储备量上具备一定的优势但对其的保护要具有前瞻性,不能将经济增长建立于资源的高耗费基础上,而应通过就近原则,实现对地域原材料优势的充分利用,进而逐步形成地域性竞争优势,为企业最终实现最大动态利益创造基础。

三是,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产业所处的社会服务水平。从社会化服务的本质来看,其所强调的就是对企业间经济行为的协调配合,其服务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最终的企业交易效率。事实上,作为社会化服务体系一部分的商品交易所,各参与企业不可能在每一笔交易中都做到完善的面对面交易,其更多多时候都需要各类中介、咨询公司为其提供相关的服务,这就要求政府要逐步下放行政审批权,通过盘活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对社会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四是,根据经济运行状况适时调整国家具体的宏观经济治理行为,实现对商品金融化过程中相关风险的有效防范。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应积极鼓励商品市场不断进行自我金融创新,在逐渐丰富创新产品的基础上,实现市场对价格的精准反映,这也有助于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更具价值的信息参考。

参考文献:

[1]Ankrim E.M., Hensel C.R.. Commodities in asset allocation: a real asset alternative to real estate?[J].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1993,49: 20-29.

[2]亚当・斯密. 国富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247.

[3]Büyüksahin, Robe M.. Commodities and equities: ever a-market of one? [J]. Journal of Alternative Investments,2010(12): 76-81.

[4]Domanski,Dietrich,and Alexandra Heath,.Financial Investors and Commodity Markets [J]. BIS Quarterly Review, 2007(3): 53-67.

[5]张成思,刘泽豪,罗煜.中国商品金融化分层与通货膨胀驱动机制[J].经济研究,2014(1):26.

[6]景玉琴. 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经济学家,2006(2):37.

[7]曹秋菊. 开放贸易下中国农业安全问题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58.

[8]李书彦.大宗商品金融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条件的影响[J].农业经济问题,2014(4):45.

[9]何维达. 当前中国三大产业安全的初步估算[J]. 中国工业经济,2012(2):29.

篇3

>> 从 “瘦肉精事件”看我国的肉类食品安全 快速检测试纸检测肉类食品安全 “中国肉类与蛋品类食品安全与营养”工作会议召开 中国肉类食品安全的问题与措施建议 关于肉类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对策思考 浅谈肉类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HACCP在云南高校食堂肉类食品安全保障中的研究 广东三级食药监严打肉类食品安全犯罪 呼和浩特举办食品安全事件应急演练培训 关于肉类食品营养与卫生的探讨 呼和浩特市举行重大活动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培训 旅游带点牛肉类食品 我国肉类食品微生物安全现状及控制检测技术 食品安全事件的认知、态度与媒介使用 我国肉类食品加工企业税务风险解析与防范 2011年最新食品安全事件 食品安全事件为何频频重演? 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地图 食品安全事件几时休 聚焦2011年食品安全事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李亦纲, 尹光辉, 黄建发, 等. 应急演练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 中国应急救援, 2007(3): 33-35.

[3] 周家铭, 邢培育, 汪丽莉, 等.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桌面推演的设计与实施探讨[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7(9): 39-44.

[4]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食药监应急[2013]128号: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防范应对规程(试行)的通知[EB/OL]. (2015-06-03)[2016-03-20]. .

[5] 王彦学, 沙贵君. 美国、欧盟应急联动系统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 151-157.

[6] 彭飞荣.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专家治理模式的重构[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9(6): 6-10.

[7]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主席令第二十一号)[EB/OL]. (2014-04-24)[2016-03-20]. .

[8] 国务院. 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EB/OL]. (2011-10-5)[2016-03-20]. http:///gongbao/content/2011/content_1977832.htm.

[9] 程景民, 王长辉, 刘睿. 我国与澳大利亚食品召回制度的比较研究[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6, 9(4): 62-68.

篇4

一、工作目标

全面落实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关于迎奥运食品安全工作的一系列部署,结合我系统今年创建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实际,通过对重点环节、重点区域的集中整治,建立健全覆盖全面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把食品安全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确保奥运期间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同时确保突发食品安全事件能够及时有效应对、妥善处理,为成功举办奥运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整治重点

我系统重点整治环节主要是:生产加工、流通销售。

三、整治内容

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整治。在搞好奥运期间食品安全的同时,积极配合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建设,开展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治理整顿,坚决取缔无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等违法生产加工企业,加强对获证企业的日常监管,签订质量承诺书。对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安全整治,严格按照奥运食品和示范县创建的要求,严厉查处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以及经销过期变质、有毒有害、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特别要按照制度规定,对食品经营主体的经营资格进行清查,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坚决依法查处,对无照经营的,坚决依法取缔,对不按规定建立购销台账的,实行停业整顿,同时加强对储存、转运过程的安全防范,防止二次污染,严格清洁卫生管理,加工现场要求物资堆码整齐,加工人员按规范操作,确保加工质量及加工卫生。

四、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7月5日—7月9日,动员部署,制定方案。县局建立完善整治工作组织机构,按照专项整治方案要求,制定具体的整治方案并迅速行动。

第二阶段:7月10日—31日,全面排查,集中整治。各加工流通企业按照行动方案进行全面自查,县局结合各加工企业的自查对各类加工安全隐患开展集中整治,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第三阶段:8月1日—8日,县局配合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及相关职能部门对各企业进行抽查、暗访,发现问题督促整改。

第四阶段:8月9日—9月30日,县局对各加工企业进行日常巡回检查,对前阶段发现的问题进行督促整改,对整改不力的企业实行停业整顿,经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生产加工。

五、相关要求

1、高度重视,确保专项整治工作落实到位。奥运食品安全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各加工企业一定要充分认识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严格按照县食安委《迎奥运保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要求,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抓好整治的各项准备工作,把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落实到人,确保奥运会期间不发生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

篇5

一、强领导,完善旅游食品安全监管网络

根据市旅游局、县食安委关于旅游食品安全工作的要求,我局把旅游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年度旅游安全工作计划,并作为旅游安全工作的重点内容予以部署、落实。

一是明确旅游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职责。为进一步明确职责和任务,年初我局下发了《*县旅游行业20*年度旅游食品安全工作要点》、《*县旅游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春节及两会期间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五一”黄金周期间的旅游安全自查工作的通知》、《*县旅游局关于加强霍乱等急性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和《*县旅游局关于做好暑期旅游安全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这些通知详细明确地规定了今年旅游行业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职责,有效地改变了各单位抓旅游食品安全工作存在无的放矢的现象,增强了各单位开展旅游安全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二是落实旅游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完善监管网络。进一步明确旅游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职责,层层落实责任制,是做好我县旅游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年初,我局成立了旅游行业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负责我县旅游行业食品安全工作的职责科室,并不断调整充实,同时督促基层各旅游饭店也建立健全了旅游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了食品安全专管员,从而健全了机关、企业两级旅游食品安全工作的监管网络体系,有效地加强了我县旅游行业食品安全工作的力度。今年年初,我局共和7个旅游饭店签订了旅游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同时督促、指导这些企业依法生产经营、规范经营行为,掌握和了解我县旅游食品经营的动态,从而形成了面广、意识强的基层旅游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为全县的旅游食品安全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机制。

二、明确要求,提升旅游食品安全监管意识

今年以来,我们把旅游食品安全作为我县旅游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以保障旅游消费者饮食安全为主线,紧紧围绕“履行职能、过细工作、加强监管、确保安全”的工作方针,通过强化监管责任,完善制度建设,组织开展专项整治,确保来盐旅游消费者用上放心的旅游食品,积极营造安全旅游的食品市场环境。根据年初工作安排,我局通过对县内各旅游饭店餐饮部门的专项检查,分析旅游食品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各项安全状况,监督旅游饭店把旅游食品安全工作措施落到实处。我局主要领导定期多次主动召开会议,听取汇报,真正做到了思想上重视,行动上及时,整改措施到位,消除了旅游食品安全隐患,有力确保了我县旅游行业的旅游食品安全,切实增强了各旅游饭店食品安全专管员的防范意识,从而使我县旅游行业上下各级从业人员思想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三、广泛宣传、营造旅游食品安全工作氛围

今年,我局抓住“六月安全生产月”、“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等机会,精心组织、专门组织对旅游饭店进行了旅游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各旅游饭店也采用旅游食品安全专题讲座、悬挂横幅、黑板报等形式,在旅游饭店内宣传食品安全。同时我局通过对各旅游饭店的日常检查,把旅游食品安全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宣传灌输到经营第一线,从而进一步营造了我县旅游行业食品安全工作的浓厚氛围。另外,我局还利用网络、报刊、电视、旅游信息等途径,对旅游食品安全工作进行长期宣传,引导社会广大旅游消费者共同监督旅游企业的食品安全工作。

四、狠抓措施,强化旅游食品安全责任落实

俗话说,旅游食品展示的是当地独特的饮食文化,对于一个地方来讲,它像一张"名片",代表的是一个地方的整体形象;对于游客来讲,其中寄予的则是旅游者对当地饮食文化的美好心意。因此,旅游食品安全工作的成效好坏,直接影响着我们地方的旅游形象,甚至是旅游消费者对我县的信誉度。因此,今年我局狠抓旅游食品安全工作措施,强检查,重落实。按照我局20*年的工作要求,今年,我们把旅游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作为今年安全工作重点,我们坚持做到平时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面上检查和突击抽查相结合,节前检查和节后检查相结合,明查暗访相结合。今年我局共组织参与检查活动12次,平均每月一次,其中组织检查7次,参与其他部门组织检查5次。主要对旅游饭店进行逐一检查,并当场与旅游饭店负责人提出整改方案、措施,使旅游饭店食品安全负责人的责任感更强,工作力度更大,措施落实更扎实。

在检查活动中,今年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的督查,一是假日旅游“黄金周”食品安全专项监管工作,我局专门组织进行春节、“五一”、“十一”黄金周等节前食品安全大检查,各黄金周前两周内,组织完成对旅游企业的食品安全检查。重点监督完善星级旅游饭店食品准入制度体系。二是强化对各项大型旅游活动、节庆活动及两会期间的食品卫生专项监管。我局重点是把握旅游饭店的管理职责,针对性对相关旅游饭店进行预案与制度的检查。如建立食品安全方案、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完善等内容,尤其是今年两会召开期间,我局对旅游饭店进行了专项督查,并实行对包括旅游食品安全在内的安全管理工作及安全事故情况要求两会期间每天上报制度,我局同时每天汇总上报上级相关部门,从而确保了两会期间我行业的稳定与安全。三是抓好暑期旅游食品安全监管。暑期是食物中毒的高发时期。我局及时督促旅行社安排团队一定要到卫生、清洁、管理好的饭店餐馆用餐,食物要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同时强调旅游饭店的食品加工经营卫生制度,时刻提高警惕,落实责任,谨防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患事故在我行业的发生。尤其今年夏季的霍乱疫情期间,我局从切实保护旅游者及旅游经营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立场出发,及时采取措施,严抓谨防,深把准入关,密切关注疫情动态,有效杜绝了霍乱疫情在我行业的发生。

五、完善机制,推进食品安全不断创新

在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检查、宣传到位的基础上,今年我局力争在工作方法上不断创新。

一是完善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故的发生。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嘉兴市旅游局及县安监局、县食安委的有关工作要求,今年,我局进一步完善了*县重特大旅游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定了*县旅游行业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修订了《*县旅游行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预案》,预案上加强对旅游饭店的安全管理,保证了当我县发生重特大旅游食品卫生安全事故时,基本上能有效有序地组织救援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我局在指导各旅游饭店进一步完善各项应急预案之余,我局从操作规则上向旅游饭店推荐使用《餐饮业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推荐的餐饮具清洗消毒方法》及《餐饮业卫生管理自查建议项目》等,这些内容较好地指导了旅游饭店对食品卫生工作规程的管理。

二是网络健全强机制。今年,通过旅游食品安全专管员队伍的建立,重新健全了旅游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建立了食品安全工作制度,为工作推进奠定了组织保证。

三是建立年度考核机制。对签订旅游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的旅游饭店,我局制订考核细则,对其实行年度考核机制。考核分两次,年中一次,年末一次。根据工作安排,我局于7月上旬对年初签订旅游食品安全责任书的旅游饭店进行了半年度的安全考核,通过考核,发现*县大部分的旅游饭店对食品安全相当重视,已经由原先的被动整改转为主动改造。如在往年个别旅游饭店开展食品安全五常法管理理念的引导与带动下,今年,我县大部分旅游饭店积极主动开展了六常法管理,并将六常法管理理念,从餐饮引伸到了客房等其他领域,从而起到了非常好的管理效果。

篇6

(一)重点加强婴幼儿主辅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扎实开展各类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二)继续落实农村家宴申报备案制度,做好农村家宴食品卫生指导服务,农村家宴申报备案率达90%。

(三)做好白酒、肉及肉制品、“大桶水”等大宗食品食材,以及食品包装等相关材料的监督检查,做到安全检查全覆盖。

(四)全面开展“餐桌污染”治理工作,强化小卖铺、小商铺、小餐馆的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五)强化辖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保障学校食品安全。

一是开展“违禁超限”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添加、使用非食品原料、饲喂不合格饲料、滥用农兽药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加大白酒、酱油、醋中塑化剂、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1、调味料中苏丹红和罗丹明B、婴幼儿奶粉中阪崎肠杆菌等监测和监督抽检力度。

二是开展“假冒伪劣”专项整治。严密排查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及周边、小作坊小摊贩小市场、食品初加工集中点等领域,严厉打击过期食品、冒用品牌、虚假标识等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组织开展好清剿“黑窝点”攻坚战。

三是加强农村家宴管理。集中整治农村家宴中的不规范行为,落实5桌以上聚餐申报制度,对厨师进行食品安全强制培训,对农村流动厨师实行备案管理,定期开展健康检查,督促实行亮证经营。重点强化许可准入管理,严厉打击无证经营行为。

四是在重要节日、重大活动、重点项目实施期间,按照省、市、县统一部署,开展联合执法,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检查,加强各监管部门和监管环节的督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进一步落实报告、通报、交办、督办和联系会议制度,真正形成监管合力。

严格规范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行为,强化药械质量监管,加大对药品医疗器械违法行为打击力度,提升药品稽查工作效能。加强药品广告监管。

开展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成分及化妆品违法使用禁限用物质专项整治。对缓解体力疲劳、减肥和辅助降血糖类保健食品和宣称美白、祛痘、祛斑、染发类等化妆品加大整治力度。切实加大对假冒伪劣保化产品的处罚力度,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化妆品经营秩序。

加大《新食品安全法》的宣传培训力度,组织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素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的宣传,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监督作用。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强宣传教育,组织集中培训,加强舆情研判,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修订完善《__镇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__镇药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统一指挥、步调一致的应对处置机制,适时开展应急演练,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置能力。加强食品药品安全舆情研判和应急处置,加大正面引导力度。

一是健全制度,完善体系。各村(社区)、镇属相关单位及食安委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要落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专兼职人员,完善制度,明确监管责任。

篇7

【关键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缺失;创新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社会反响极其恶劣,使消费者对我国食品的安全性缺乏安全感,对食品行业健康、良性发展缺乏信心。据我国国际环保组织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电话调查资料显示,近九成受访者对市场上所销售的食品的安全性表示担忧,仅有12.9%的市民对市场上的食品质量有信心。另据《小康》杂志2010年关于“中国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的调查显示:有近七成人对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感到“没有安全感”,其中有52.3%的人“比较不安”,15.5%的人表示“特别没有安全感”。可以说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创新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已成当务之急。

一、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

1、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及运行机制。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监管实行的是分段管理模式,农业、工商、环保、质检、卫生各管一段。由于分工和责任不明确,这种管理模式容易造成政出多门、相互冲突、效率低下的局面:事前监督相互指望,形成交叉模糊地带和管理空档;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又互相推诿;某些环节,好几个部门同时在管,而另一些环节却没有一个部门管。并且,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协调程度、以及对部门自身的利益的追求都会影响到整个食品监管体系的有效运转。因此,要本着“统一、精简、高效”的原则,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优化行政部门设置和职能分工,尽量避免交叉和重复,提高管理效率。在立足于现实国情和食品产品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建立全国统一的、超越地方行政隶属关系的、跨部门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统一组织、协调、管理食品安全工作,避免因地方利益、部门利益和专业差异而导致政策混乱及执法偏差,从而为处理部门之间的权属纠纷提供一个公正的规则体系,使各方都能认同和接受。通过协调统一的立法、执法、监督、检测、检验等,对食品产品实行“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有效监管。

2、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目前,我国的食品标准,无论与食品安全形势的实际需求、还是与国际食品安全基本标准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标准总体数量庞大,相互间却衔接失调,既有交叉、重复又存在脱节和空白,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些标准长期不变,有些标准与国际标准差别过大,如我国乳制品标准就曾被批评为是“全世界最差标准”。可以说,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标准多、乱、旧,严重滞后于消费者的需求。标准的混乱,必然导致管理失范和市场无序。因此,要及时更新和提升食品安全标准,明确食品添加剂的范围和标准、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指标等基本安全标准,加大对企业和行业标准的调研,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消除目前食品安全标准多、乱、旧的现象。

3、完善食品市场准入、召回、和销毁制度。强化市场准入,就是要从生产源头抓起,对食品进入市场进行严格审查,防止有毒有害和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入市必须加印(贴)市场准入标记,否则不准进入市场。同时加强食品召回和销毁制度,对过期食品、变质食品或有毒有害食品等缺陷产品,要及时予以召回和销毁,预防危害发生或扩大。

4、提倡企业进行自我管制和实施第三方管制。提倡企业自我管制,有助于降低政府的监管成本,是市场经济趋于成熟发展的标志,也是根治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的最终良药。得益食品董事长杜诚斌说得好:“做食品就是做良心”。从第三方管制来看,包括志愿团体、社会中介组织或民间协会等在内的第三方机构,作为公共经济主体,在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为它们更贴近基层、更专业、更灵活,也更有效率。就食品安全而言,可以考虑确立第三方机构的法律地位,赋予其一定的公共管理职能,为消费者提供信息服务、风险评估和维权帮助,对生产经营者进行社会监督。

二、完善食品安全社会监督机制

目前,我国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不足,维权力量薄弱,公众参与性普遍不强。尤其是低收入和农村地区的消费者,对于假冒伪劣的食品警惕性差,安全意识缺乏,自救、互救能力较差,不懂得如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反而助长了不法厂商的气焰。

1、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监督管理。公众参与是食品安全协同监管的有力保证和实现途径。政府等有关部门要通过各种途径,向消费者、食品生产经营者等加强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如在社区、学校、农村等举办食品安全知识讲座、图片展览、网络宣传等途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接纳程度,唤起和强化其食品安全消费的意识,进而自觉形成安全的饮食习惯,确保身体健康。

2、构建有效的消费者维权保障。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应确保建立有效的消费者维权保障,从而形成维护食品市场秩序的强大的消费者阵营。政府有义务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避免造成现阶段各监管部门各自为政,信息零散、滞后,甚至相互冲突,以致于消费者无从选择的局面。为便于消费者投诉,应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监管食品安全,要畅通消费者举报、投诉食品安全事件的渠道,规范举报、投诉的反馈机制,以快速作出回应。加强消费者协会的作用,引导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消费行为,鼓励消费者维权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制度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应急管理资源分散,部门、地方、条块之间应急处置衔接协调不够;应急的技术基础薄弱、信息系统建设滞后,需要协作应对食品安全事件时,人员、信息、资源等难以快速集结和联动。

篇8

一、规范管理,完善安全机构。

学校安全组织机构健全,安全工作责任制度健全,责任明确。学校成立了安全领导小组,由校长李福满任组长,副教导许海沙任副组长,各年级班主任任组员,层层负责,责任落实到人。继续坚持校园安全巡视,并做记录。做到不定期检查和随时检查相结合,并完善了安全考核奖惩细则及安全工作制度。安全管理做到了网络化,保证了我校安全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

二、制度建设工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使学校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为此,学校建立了安全工作的各项制度,并不断加以健全和完善,要求每位教职工严格执行,逐步实现了安全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此外,还继续制定了一系列安全应急预案,具体有以下预案:

1、突发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学生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3、学生紧急疏散应急预案。

4、校园安全突发事件预案。

5、学生突发传染病疫情事故应急预案。

6、消防应急预案。

并将相应的安全制度的执行责任一一落实到学校校长和全体教职工,形成了人人有责任、人人有担子的安全管理体系。

三、加强教育,促进自护

要确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抓好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我们以安全教育周为重点,经常性地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特别是抓好交通、大型活动等的安全教育。

1、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3月开展了关于做好第二十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5月开展了“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月”活动、6月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和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活动,集中宣传参与学生比例达到100%。这些活动开展利用了班会、团队活动、活动课、学科渗透等途径,通过讲解、演示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还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及举行主题班会、讲座、安全征文与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学校积极推行每天的安全提醒,学校利用校园铃声、强调安全事项。通过告家长书,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通过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2、学校每周在学校会议中进行一次校长主持的安全主题教育,并且要求每班每月要进行一次安全的主题教育,并做好安全教育记录。

3、本学期共开展4次全校性的紧急疏散演练:火灾应急疏散演练、反恐防暴应急疏散演练、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防洪应急疏散演练。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1、成立预防传染病领导小组,制定应急处理预案。

2、落实晨检、午检和自检制度,做好有关记录。

3、定期做好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并做好消毒记录。

五、日常管理工作

1、校舍、设备、设施管理

我校每月由校园安全领导小组对学校的校舍、设备、设施进行检查,检查出来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并记录在册。不能解决的就及时上报,并放置安全警示牌。发挥值日监督作用,及时地排除安全隐患。学校在安全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来整改,更换了教室的门锁,及时更换了老化的电线,制作了防溺水警示牌等等。

2、教师管理

学校明确规定教职工岗位职责,教师值班职责,值日教师、领导职责,要求每位教职工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及时到位,善始善终,值日领导将不定期进行抽查,抽查结果将与教师年度考核挂钩。

3、学生管理

通过开学典礼、升旗仪式、班队课、集会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食品卫生、一日常规等方面教育,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严禁学生乘坐无牌、无证车辆;12周岁以下学生不得骑自行车上学;禁止学生带危险物品入校;不买路边小摊的食品,不买三无食品;课间不做危险游戏,严禁攀爬学校各种设施。

4、设备、设施管理

实验室、电脑室、办公室、教室等各专用室都有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平时能严格用水、用电管理,发现线路老化、插座损坏,及时报告、及时更换。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步的打算

我们在安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安全工作得到加强,但是安全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学校安全工作的形势仍然比较严峻。

1、社会育人环境存在不利于师生安全的因素。近几年来,通过集中综合整治,学校周边环境有明显的好转。但是,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和不良文化对师生安全的影响还比较大,学校周边的小摊和小贩还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篇9

贯彻执行国、省、市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决策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工作方针,进一步构建学校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提升监督管理能力和保障服务水平,努力确保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维护学校社会和谐稳定。

二、工作目标

以“夯实基础、完善制度、加强培训、强化监管、提升效能”为工作主线,全面推行食堂自办自管、成本经营、营养配餐模式,着力强化责任落实和风险防控,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杜绝食品安全责任事故和管理服务问题引发不稳定因素,努力办安全优质、服务一流、师生满意食堂,解决好师生“吃”的民生。

三、主要工作

(一)促进食堂建设,努力筑牢食品安全承载实力

1.严格按照教育厅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伙房)建设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等文件要求,促进学校食堂基础设施建设和设施设备配置,突出幼儿园食堂改造重点,指导各地抓2-3个成片连线幼儿园“标准化食堂”示范点改造建设。

2.继续全力做好第三批约10个“关爱厨房”项目的规划建设、设备配置和使用管理等一系列工作。

3.建立与教育内部计财、项目部门和规划设计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学校食堂建设改造设计需教育内部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和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审查程序,确保新建和改扩建食堂符合餐饮服务许可要求,从硬件布局上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二)规范证照管理,坚决杜绝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1.督促学校(幼儿园)食堂取得有效《餐饮服务许可证》,坚决杜绝无证运营。

2.严格学校食品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确保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上岗率达到100%,坚决杜绝从业人员先上岗后办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

3.依法执行劳动用工制度,落实从业人员劳动保障待遇,建立员工激励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杜绝劳资纠纷和可能导致的不安全、不稳定因素。

(三)重视教育培训,不断增强安全意识应急能力

1.进一步强化学校食品安全教育宣传。以食品安全“进学校”活动为抓手,将食品安全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坚持上好食品安全课;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3·15消费者权益日等活动;做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特别是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的宣贯和科普知识宣传普及,增强师生食品安全意识,培养少年儿童良好饮食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2.持续开展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主题实践、爱粮节粮、感恩教育和首届征文活动,办“节约型”食堂、树“光盘族”典范,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传统。

3.分解落实宣传目标任务,进一步做好在各级媒体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的宣传报道工作。

4.大力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和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制定培训计划,分层举办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和从业人员培训班,突出幼儿园培训专题,启动首批营养师、食品安全师培训工程。

5.召开学校食品安全专题工作会议;精心培育和打造幼儿园、职业院校食品安全现场看点并召开全市现场会。

6.组织开展“走出去、请进来”学教、培训活动。

7.完善各级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和以学校食堂停水电气为重点的后勤保障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

(四)突出制度执行,扎实抓好食品安全规范管理

1.统一修订完善制度、规程、要诀、台账,强化执行和落实。严格依法亮证经营、索证索票、试尝留样等一系列、一整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措施执行力度,全面提升抗食品安全风险能力。严格系列台账使用管理,突出校长监管、健康管理、消杀灭害、食品添加剂和餐厨废弃物五本薄弱台账管理。

2.建立全市学校食堂大宗食品原料供应商名录制,逐步规范食品原料定点采购,确保采购源头可控,降低采购成本。

3.严把食品采购索证索票、查验登记、试尝留样、售卖配送等各环节安全操作规程关,实施全过程无缝监管。

4.学校食堂和食品卖场经营者以及大宗食品供应商,应按资教发〔2011〕179号文件投保校(园)食品安全责任保险。

(五)把握重点关键,持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1.深入开展专项整治。重点治理和坚决杜绝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地沟油、病死(害)畜禽、不合格调味品、私屠滥宰畜禽、注水肉、违规处置餐厨废弃物等突出问题。

2.开展重大节假日、重大活动、重要时期、季节交替期和重点学校、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专项整治和明查暗访。

3.加大对学校食堂、宿舍消防、水电气设备设施的巡查、校验和检修力度,确保消防设施器材、水电气压力表、安全阀、管道和锅炉、电梯等特种设备设施安全使用。严格相关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安全责任人信息、岗位职责和设备设施操作规程上墙制度,加强检查和值班记录,规范资料归档。

(六)实行民主监督,完善学校食堂服务保障体系

1.规范食堂财务。坚持“公益性”和“非盈利”原则,严格成本核算、实施精细化管理、降低营运成本,稳定饭菜质量和价格,公示食堂财务。

2.建立监管机制。成立食堂管理委员会、学生膳食委员会、食堂值班岗等校内组织以及学生家长、有关专业人士和社会人士参与的校外监督组织;公示每周配餐计划、原辅料采购价格、带量食谱成本构成,监督饭菜质量,检查饭菜份量;建立满意度评价体系与常态评价制度;推进完善学校食堂社会监督试点工作。

3.畅通诉求渠道。设立投诉电话、电子邮箱、校长信箱、建议收集箱、食堂接待日等沟通平台,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有效化解问题矛盾;加强与食堂管理、经营者信息沟通,随时查找整改问题隐患;加强与从业者的沟通交流,关心他们疾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激励员工用热心和爱心从业,安全、优质服务师生;加强校园网络管理,监测网络舆情信息,及时掌握并消除各类虚假信息和不实传言的负面影响,消除隐患和不稳定因素。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监管责任

1.市、县、学区、校(园)层层签订学校食品安全责任书,分解落实目标任务。

2.教育主管部门应将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考核重要指标,强化属地监管责任,制定并组织实施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完善校(园)长第一责任人责任体制,配备首席食品安全官或专兼职管理人员,落实监管责任。

3.组建市、县、学区三级专家骨干团队,充分发挥专家骨干在食堂规划设计建设、设备设施配备、规范化管理、人员队伍培训等方面的作用。

(二)严格保障机制,提高监管能力

1.全面落实首席食品安全官工作要求,强化教育培训,确保充分履行岗位职责,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效能。

篇10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区安委会工作要求,充分体现学校安全工作服务教育教学、服务学生成长、服务学校平安发展,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依法治安,综合治理;突出预防,落实责任;依靠科技,创新管理

三、主要目标

以落实“一岗双责”为前提条件,以强化和落实校园主体责任为重点,不断夯实安全基层基础;以事故预防为主攻方向, 建立完善以隐患排查治理为核心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以规范校园办学行为为保障,不断推进校园安全标准化建设;认真落实校园安全管理各项措施,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促进教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四、安全工作重点任务

(一)切实加大安全监管责任

1.全面落实“一岗双责”机制。各校园主要负责人是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结合学校岗位设置实际,认真解读岗位安全工作指南,制定符合本校、本单位的“一岗双责”实施方案,拟定岗位安全管理责任书,细化工作措施,切实把学校安全监管“一岗双责”制度落到实处,落实完善倒查机制,实现领导责任全覆盖。学校负责人和分管领导要根据不同时节校园安全管理重点,分析把握安全工作形势,提前安排部署,亲自带队检查,集中解决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切实加强安全监督和安全管理力量建设。

2.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教育系统项目建设面宽量大,在学校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要按照《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加强督促,严格落实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对违反规定的,要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整改;拒不整改或不能整改的,要坚决依法予以取缔,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项目建设相关科室要加强工作指导,强化施工资料档案建设,务必做到施工资料与安全档案同步制定、同时实施。

3.严格安全事故责任追究。认真落实学校安全事故跟踪督办、警示通报相关规定;认真执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和行政问责制度;坚持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严肃查处各类事故,严格追究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及时公布事故调查进展和查处结果,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强化事故警示教育作用;加大处罚力度,把学校主动防范事故与学校安全发展结合起来。

(二)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1.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机构建设。各校园要切实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校园安全防范建设标准的通知》(府办发〔2010〕15号)要求,建立健全内部安全防范组织和制度,单独设立治安保卫机构,落实内部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强化校园安全管理机构建设。

2.加强校园安全保卫监管。各校园要按照上级要求配备保安人员,安装校园安全监控系统;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出入校园制度;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全员值班制和定点巡逻制,认真做好值班记录。一旦学校发生突发事件,在公安和相关部门到达之前,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3.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各校园、各单位要积极组织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紧紧围绕“三项专项治理”等活动,切实把“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落实到学校安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和岗位,坚持安全第一,正确处理好学校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使之成为衡量本校园安全工作的基本标准。各校园负责人要始终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全面提高教职工和学生的安全意识、技能和素养,以安全发展促进全区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4.加强安全培训。城镇、乡村学校要全面加强师生安全知识技能培训,积极营造全区“城乡一体化”安全宣传氛围。进一步完善安全培训体系,继续抓好学校领导、安全管理人员和教职工安全培训,加强新进人员岗前培训工作,严格落实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持证上岗制度,提升各类人员的安全素质和水平。

5. 全面推进校园安全标准化建设。根据《关于开展校园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区教发〔〕166号)要求,2013年,教育系统共有18个校园组织开展了校园标准化建设工作,其余尚未申请进行安全标准化复核定级的校园,要切实组织好创建工作,对照校园安全标准化建设指标及考评标准,及时完善整改,为2014年校园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奠定基础。

(三)突出校园安全专项治理

1.深入开展学生防溺水安全事故专项治理。进一步加强预防学生溺水教育,结合校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季节,有针对性地开展游泳安全知识及过塘坝、过库坝、河边的注意事项教育,从5月下旬到10月中旬,集中抓好预防学生溺水死亡专项行动教育。现已秋期开学,将可能迎来最后几轮炙热天气,各校务必把国庆前后作为宣传防溺水事故的重点时段,以提高学生防溺水的意识,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

2.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道路交通安全要认真按照《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方案》(区府办〔〕122号)文件要求开展综合整治,要贯彻落实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预防“五项措施”,突出农村公共道路安全管理乡镇政府主体责任落实。进一步加强涉校交通隐患治理,强化学校交通安全教育管理意识,巩固和深化教育管理成果,全面落实学校交通安全教育管理责任,深入推进校园交通安全“小手牵大手”活动,探索安全教育管理新方法,拓展安全教育管理视野,深化安全教育管理理念,切实提高师生关爱生命、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自觉纠正各种交通违纪违规行为,进一步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预防涉校、涉学生道路交通事故,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深入开展校园伤害专项整治。进一步预防校园伤害事故发生,各学校要把“宽容待人、和谐共处”、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矛盾纠纷的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对升学年级的学生)作为师生安全教育的重点,强化课间巡视制度落实,落实课间安全管理,积极动员教师、学生参与课间巡视工作,严防学生之间校园伤害事件和学生自我伤害事件发生。

4.深入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深入贯彻落实《消防法》,按照省《消防条例》实施标准化消防工程建设,大力提升学校消防工作水平,推动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创新,提高学校火灾防控能力。以创建“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为载体,落实学校消防工作责任,提高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使师生消防安全素质明显增强,学校消防工作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杜绝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要加大对校园内火灾隐患的排查整改,加强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着力提高师生、教职员工扑灭初起之火及火场逃生自救互救能力。

5.继续加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从源头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和学生营养餐工作。一是开展师生食品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对食品安全认识,养成良好的用餐行为和方式。二是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三是不断完善食品安全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 。四是严格原辅材料采购管理,加强验收监管,确保采购原辅材料质量。五是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宣传、教育、管理工和信息报送工作,保障营养餐的顺利实施。

(四)大力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各校园要将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贯彻整个教育教学时段始终,切实做到“到校一次、排查一次、发现一处、整改一次”“四个一”工作要求,建立并落实隐患排查与治理机制,切实承担隐患排查治理与事故防控主体责任,定期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并按照隐患等级进行分类登记建档,实施监控治理,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要重点排查教室、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食堂、实验室、图书室、学生活动器械、场地、厕所、围墙等安全状况。要特别注意观察房屋、厕所、围墙地基的变化,严防倒塌事故的发生。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要及时维修,凡不能维修的要停止使用并及时拆除。要组织专业人员全面检查各类建筑的电路设施和防雷设施,迅速排除漏电隐患,对老化的电线要立即组织维修、更换。

(五)加强应急避险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