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协调发展理念范文

时间:2024-01-24 17:46: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协调发展理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协调发展理念

篇1

关键词:工程设备;机械性能;协调发展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设备体系的发展,对于工程设备需求论证的开展和应用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开展工程设备需求论证的探究,思考保障和发展其机械性能的方式,对于信息化设备体系的良好运用的关键性作用不可忽视。

一、关于工程设备的机械性能的协调发展的要求探究

开展关于如何确保工程设备的机械性能的协调发展的要求探究,可知如何确保工程设备的机械性能的保障工作的开展,主要应当从科学和高效两个角度出发:

(一)从高效的角度出发,开展关于如何确保工程设备的机械性能的协调发展的要求探究。

1、应用工程设备需求论证工具,进行工程设备需求论证的高效性的保障。在保障工程设备需求论证的高效性,应用工程设备需求论证工具的过程中,需要开展复杂的需求分析、参数统计、目标设定、目标调整以及方案调整。因此工程设备需求论证的应用的工作量巨大,需要应用工程设备需求论证工具,才能够有效的保障如何确保工程设备的机械性能的协调发展。最常见的工程设备需求论证工具为计算机软件工具。在当前阶段中,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对科学技术的研究,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等先进技术在不断的更新与完善,并且经济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向着多样化的方向进行发展,因此,在工程机械未来发展的阶段中,就要向着信息化时展。在信息技术的催化下,实现充分的融合和集成,不论是在设计中还是制作中,都应该适应相应的信息技术,使得机械向着更高的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遥控与无人驾驶工程机械得以产生。计算机软件工具的应用,可以高效精确的完成工程设备需求论证所需要进行的各种目标、方案以及数据统计,理想的符合了工程设备需求论证和应用和发展需求。

2、应用整体性的需求论证资源,进行工程设备需求论证的高效性的保障。在保障工程设备需求论证的高效性的过程中,由于工程需求论证资源的分类较为复杂,要求项目量也十分众多,因此需要应用整体性的需求论证资源,设计应用整体性的需求论证资源储备程序,建立任务工程设备需求论证项目以及能力工程设备需求论证项目,为工程设备需求论证在不同时期的开展提供完善的、准确的资源,才能够有效提升工程设备需求论证的整体应用性能,实现如何确保工程设备的机械性能的协调发展的有效保障。

(二)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开展关于如何确保工程设备的机械性能的协调发展的要求探究。

1、从流程结构化的角度,开展关于如何确保工程设备的机械性能的协调发展的要求探究。工程设备的需求无论为能力、威胁还是效果,都应当具有良好的流程结构性,才能确保工程设备需求论证具有操作性、功能性以及保障性。因此为了保障工程设备需求论证的优良性,需要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用计算机,不符合流程结构的工程设备,进行有效的和全面的结构化,从而有效的确保工程设备的需求论证具有系统性和统一性,更加便于管理,加强不同领域工程设备需求论证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以及学术交流。

2、从环节规范化的角度,开展关于如何确保工程设备的机械性能的协调发展的要求探究。从环节规范化的角度,加强工程设备需求论证的科学性,可以有效的降低人为因素或者是其他不确定因素对于工程设备需求论证的实施的阻碍。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对于环保的意识不断的增强,这就说明了工程机械要向着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设备的制造过程中还是使用过程,都要将环保的理念加入进去,更好体现出可持续发展观理念。并且,在材料使用后还可以使用一定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材料进行回收利用,这样不仅降低了工程机械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同时还能增加材料的使用效率,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做出了保障,并且还可以与我国当前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完美的结合。从而有效的实现工程设备需求论证具有操作性、功能性以及保障性的稳定实现。

二、保障工程设备的机械性能协调发展的技术应用

(_一)基于工作流的工程设备装配工艺生成及信息集成技术应用

为了将装配过程中庞大的数据流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流程的装配工艺生成技术。该方法主要包括装配工艺流程图的生成与优化,装配资源与产品结构树的集成,工艺报表的生成与输出。该方法通过引入工作流技术,对装配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实现了装配数据的非Y构化输入和结构化输出,实现了流程驱动的装配工艺设计及装配工艺数据的高度集成。在开展工程设备的机械性能协调发展过程中,由于工作的开展步骤较为繁琐,因此需要应用基于工作流的工程设备需求论证结构化技术,才能确保工程设备需求论证的中心内容得以完整的、有效的实施。

(二)开展模型的通用化以及实用化的技术应用

篇2

关键词:地方高校;大学精神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6-0032-02

大学精神是基于对大学本质、大学办学规律以及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深度认知,大学人在办学实践中提炼形成的关于大学的办学理念等主观层面的价值体系,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声誉及凝聚力、感召力、发展力和生命力的集中体现。大学精神的核心是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与精髓,创建与优化大学文化,首要任务在于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文化,形成广大师生的大学文化认同[1]。地方高校远离大城市或区域中心城市,经济、文化发展比较薄弱,信息没有中心城市畅通,加之建校时间较短,历史沉淀不深厚,片面追求办学规模与功利化,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于物质文化建设。因此,地方高校迫切需要锤炼大学精神文化,突出入文情怀,增强大学精神文化的归属感,促进教师和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好文化的激励、约束和引领作用[2]。地方高校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坚持以下基本策略。

一、科学确立办学理念,统领大学精神文化建设

大学办学理念引领着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方向并引导其建设的进程。理念先行是建设大学精神文化的根本前提。大学精神文化建设要以科学的办学理念为指导思想,把先进科学的办学理念实实在在地体现在学校各种行为文化活动的方方面面,使大学理念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精神素质,形成共同的风尚和气质,形成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地方高校应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校管理三个方面树立先进理念,增强精神内涵,以此培育大学精神文化。

1.坚持人才培养上的“全人教育”理念

长时期以来,我国在人才培养方面逐渐形成了“高级专门化”的理念,过分注重和强调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训练,却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了人才培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化功能,却忽视人文精神教育,抑制了大学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地方高校应该树立“全人教育”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以此带动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所谓“全入教育”,就是培养“真正全面发展的人、完善的人,是具有主体性并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人,是作为人的人而非作为工具的人,是整全的人而非残缺的人”[3]。真正的“全人教育”应该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完美结合和协调发展。在其关系上,应立足专业教育,拓展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促进学生成才,通识教育促进学生成人,学校在加强专业教育、提升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要结合学校与学生实际,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创造条件,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整合。对于理工科的学生,应适当增加人文类课程的教育内容,培养其人文情怀,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对于人文社科类学生,应适当开展理工类课程的教育,培养其科学精神,增强其科技适应能力。此外,各个学校还应加强对校园文化、学生社团、党团建设、人际交往、科技文化等活动的引导和支持,引导促进学生广泛、深度参与其中,以主题生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拓展学生的素质。

2.树立“学术至上”的理念

科学精神是大学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代表着大学精神文化的学术方向。大学应该成为追求真理的殿堂,而不应该成为金钱与地位的附庸。在科学研究方面,受功利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影响和驱动,目前国内一些高校的学术研究有急功近利的倾向,大学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发展受到抑制和影响。因此,在科学研究上,地方高校理应树立“学术至上”的理念,把学术研究的目标与途径、自由与规则统一起来并使之协调发展。以唯真、唯实、唯理的科学态度努力探索真理、传播真理,以不断推进科学创新为己任,发展科学,造福人类。要构建追求真理、探索科学、适宜学术创新的良好机制,形成追求真理、自由探索、不畏权威与权贵的学术氛围。同时,要根本改变学术评价方式,实现由行政权力为评价主导向以学术组织为评价主导的方式转变,切实注重科研活动和学术成果的真正价值,确保其评价过程的学术性、科学性、严肃性和严谨性,以确保学术成果的真实性。

3.树立民主管理的学校管理理念

大学精神文化培育与发展有赖于大学在外部环境中的办学自和在内部治理中的民主管理权的健全与完善。以往大学的运行过多地依赖于政府的支持,内部实行严格的等级与行政管理,因而影响了大学精神文化的深入发展。因此,地方高校在培育大学精神文化过程中,应该树立民主管理的理念,努力在外部把政府的管理权和大学的自主办学权、在内部把大学行政权与学术权有机统一起来,实现权力运行的和谐、协调统一。首先,应明确政府与大学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科学界定大学的办学体制,从而切实保障其办学自,夯实体制基础。其次,在大学内部,要根本上理顺“行政权与学术权”的关系,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作用,根本改变以往学术事务过多和受行政权力干预的现象,确立学术权在学术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保障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篇3

关键词:城市规划; 可持续发展; 相关性; 设计原则

引言:

当前,我国在坚持与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城市的规划设计当属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心内容。不仅如此,城市的规划及设计工作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与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我们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城市规划设计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 "城市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

(一) 城市规划设计

谈上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方向上,人们首先会想到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何为"生态城市"?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内涵就是指在城市的整体规划设计建设工程中,以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建设为核心,在坚持与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前提下,严格遵循着生态学原理以及生态经济学发展规律等。与此同时,并城市及周边区域内的生态建设、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发展都要进行科学、合理、规范化的设计。从而高效的完成对城市的统一规划以及综合建设,并最终完美的实现城市区域内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这才能够充分的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和谐理念。

(二) 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实施全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生态城市及规划设计过程中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圣人" 孔子曾说过:"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同时还有孟子的言论"斧斤以时入山林",这些都是古代劳动、智慧的人们在人类发展历程中所探悟到的生态和谐发展思想,其所反映的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社会以来,这种城市和谐发展的理念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被冲击的无比惨淡。

二、城市规划设计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一)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观

在我国,关于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理念,主要强调的就是区域内城乡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要想更好的实现经济、社会、人口、环境之间的协调统一发展,就必须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和谐建设理念引入到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工作当中。我国在《21世纪行动计划》中,就曾明确的提出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概念,并对其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行了研究。在传统的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的形成了两种城市发展的观念,一种是"天人和谐"的发展理念,另一种则是"人定胜天"的观点,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以来,一直就存在着人类战胜自然并获得生存空间的荒谬想法。图1表示的是我国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功能、结构示意图。

其中:

W代表的是城市经济系统

S代表的是城乡社会系统

O代表的是区域环境生态系统

N代表的是城市建设整体平

衡、协调发展的决策成果

H代表的是规划设计策略及其

方法的制定

图1 城市规划设计中可持续发展式操作程序的功能、结构

(二)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生态城市规划"

关于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其中的"生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通过对城市的绿化建设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在国内的很多城市在进行规划设计中,一般都会把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种基础性工程建设来对待,而通过草木植被进行绿化建设成为了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

②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我国古代就存在着"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发展理念,究其根本,其所宣扬的就是建议人们在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强调对环境的保护、生态的和谐,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只有强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功能、作用、效果,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城市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从而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工作以及区域内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进作用。

三、总结及建议

新时期下的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应该坚持科学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理念。本文主要探讨与研究了城市规划设计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包括城市规划设计中所蕴含的可持续发展指导观,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对于城市的合理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因此,我国的城市规划设计应该以建立"安全、健康、有活力的生态和谐城市"为主要发展方向。

本人认为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应该坚持并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设计原则:①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建设原则。②注重"天人和谐"的理念,尊重生态自然的功能作用,严格做到"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宜林则植,宜建则筑"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先进理念。③坚持并遵循社会和谐建设的原则,一切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工作都要围绕着社会和谐发展为中心,实际上就是强调"以人为本",在这里,社会和谐建设的基本原则就是指社会生态和谐建设的原则。

参考文献:

[1] 郭丰产.城市规划设计中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1).

篇4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立法完善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中原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立法完善

收录日期:2013年5月31日

一、中原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重要,粮食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2011年1月“中原经济区”被正式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11年9月29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正式下发;2012年11月2日,由国家发改委将中原经济区范围基本确定后,《中原经济区地图》编制正式完成,标志着中原经济区正式成立。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中原经济区进入全面发展建设时期。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线性经济的一种革命,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则是将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融入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闭路循环,从而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作为全国重要的主体功能区,以河南省为核心的中原经济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农业循环经济的探索和实践。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责无旁贷。中原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主要有:

(一)保障中原经济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河南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和粮食大省,其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农业经济的有力支持。但是,长期以来,河南省乃至全国农业经济都是一种传统的不可持续的粗放型增长道路,人均资源占有率低且浪费严重,人地之间矛盾突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产业链条较短,农业产出较低。《中原经济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并明确了中原经济区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的战略定位,提出建成全国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的重大目标。要建设全国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就必须探索一条可持续的农业经济发展道路,在大力发展农业支持工业发展的同时还能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的优化。而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则是一条必经之路,也是实现中原经济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和发展低碳经济的最佳选择。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遵循循环经济发展三原则,即“减量化、再循环和再利用”原则,积极推广节水、节地、节电、节肥、节药等节约型农业循环经济措施,大力开发农业资源再循环和再利用技术,才能从源头减少资源的投入,进而通过资源的闭路循环实现废物减量的最小化,从而有效提高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河南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粮食安全尤为重要。如何在人地矛盾突出的前提下保证粮食的持续稳定增长是中原经济区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中原经济区建设要坚持稳粮强农,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规划》在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部分也明确提出,要构建具有中原特点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夯实“三化”协调发展的基础。然而,目前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土地租赁制度的逐步推行,河南省粮食安全正面临严峻挑战。由于耕地征占和耕地荒废现象较为严重,使得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严重受限;粗放的粮食生产经营方式和农业科技应用、推广的局限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粮食生产成本较高,而农民收入较低,现有种粮补贴政策不完善等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加上外出务工青壮年增多,种粮农民日益减少;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致使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提高粮食产量难度增大等。面对粮食安全方面的严峻挑战,必须借鉴国内外农业发展科学模式,以科学手段确保粮食增产增收,大力发展以高效节水灌溉等措施为支撑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路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而且能进一步增加就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真正在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确保中原经济区粮食安全。

(三)保护和改善中原经济区农业生态环境的关键。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良好保障,必须打造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现代农业体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中原经济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美丽中原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打造。由于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模式,中原经济区农业生态环境在局部有所改善的情况下,整体生态环境并不容乐观。目前,存在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两个方面。其中,生态破坏主要表现为水资源短缺,人均耕地资源逐年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严重以及森林覆盖率降低等方面。据《河南统计年鉴2011》资料显示,2005年河南省水土流失面积为60,970平方公里,2010年为61,154平方公里。另据资料显示,2010年第二季度,河南省部分地区相继遭受了风雹、洪涝、低温冷冻、山体滑坡、病虫等自然灾害袭击,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92.09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4.16千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73亿元。农业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农膜的过量使用等带来的面源污染、农村畜禽养殖及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以及乡镇企业生产带来的污染等。要保护和改善中原经济区农业生态环境,须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通过农业生产园区的小循环带动整个中原经济区的大循环,从而推动工农业复合型循环经济发展,真正从源头上减少资源的投入和污染物的排放。

《规划》明确要求,要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中原、生态中原,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面,要推动工农业复合型循环经济发展,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继续开展循环农业示范试点工作。201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的通知》(豫政[2010]27号)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河南省“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指出,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和生物农业。大力发展节水、节地、节肥、节药、节能农业,推进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林业剩余物的资源化利用,逐步建立“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农业循环系统。

二、中原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传统尝试较早,但是现代意义的农业循环经济尚处于探索阶段,发展还不很成熟。各地根据不同的地理特点和区位优势尝试了不同模式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河南省是全国开展循环经济试点较早的省份,早在2005年,河南省引发了第一批《关于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了20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2007年又开始第二批试点。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促进重点行业和区域节能减排以及促进资源再生利用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但是,河南省在农业循环经济的实施和推进方面,还有一定的距离。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还是以传统粗放型的农业发展模式为主,系统的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并不多。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农业资源产权不清、缺乏合理的农业资源价格体系、农产品质检体系不健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以及发展循环经济的愿望不强等均是目前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各国实施循环经济的实践证明,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是循环经济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关于循环经济的立法主要包括:《循环经济促进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废弃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大气污染防治法》、《建筑节能条例》等,此外,还有一系列关于有关循环经济基本制度、原则、激励措施及标准的相关配套文件。中原经济区有关循环经济的地方立法主要有河南省关于循环经济的地方立法,如《河南省节约能源条例》、《河南省节约用水管理条例》、《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的通知》、《河南省节能减排实施方案》、《河南省节能监察办法》、《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实施办法》以及周边省份的相关地方立法等。虽然目前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层面均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体系,但关于农业循环经济的立法却很缺乏,相关立法大多没有明确规定。如作为循环经济领域基本法的《循环经济促进法》关于农业循环经济的规定非常原则,在相关配套实施细则没有出台的情况下就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在有关循环经济的地方立法方面,也大多集中在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方面,有关农业循环经济的专项立法还很缺乏,并且还存在地方立法无法统一的情况,亟须出台适用于整个中原经济区各个省份的统一法律法规。

三、中原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立法完善对策

首先,应加快出台有关中原经济区区域发展基本专项立法,为中原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基本法律框架。国外区域发展的成功实践表明,立法先行是区域资源开发成功的关键,然而我国目前尚未颁布关于区域开发的基本法,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要依据仍然停留在规划层面,尚没有专项立法的支撑。当务之急是出台统一的《区域开发促进法》,明确开发与建设中的基本法律问题,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更高层次的立法支撑。虽然现在我国区域发展如火如荼,但是我国“十一五”规划之前的区域划分大多以经济发展作为主要目标兼顾区域协调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全国主体功能区已经开始注意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承载力相适应和协调,强调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尽管如此,我国区域发展的主题思想仍然是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这种理念和指导思想从中原经济区规划纲要中可见一斑。所以,在区域开发立法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不能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在条件成熟时,应出台《中原经济区开发促进法》,对中原经济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做出明确规定,为中原经济区发展提供统一的法律依据。为解决中原经济区所辖区域立法机关之间的沟通与协调问题,关键是要尽快构建一套有利于法制统一的体制机制,才能真正保障中原经济区资源与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其次,完善中原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具体法律。鉴于目前有关农业循环经济的立法不完善,建议国家尽快出台有关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基本法律问题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为增强《循环经济促进法》在农业循环经济方面的可操作性,建议国家尽快出台相应实施细则,对区域发展中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法律问题进行细化,为我国农业循环经济提供具体的法律依据。此外,由于中原经济区的特殊区位特点,应结合中原经济区的农业生态环境现状有针对性地出台有关该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地方立法。由于目前关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地方立法之间并不完全统一,如何出台适用于整个中原经济区的农业循环经济立法非常关键。

再次,对现有相关法律、法规作出修改和完善。中原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专项立法的支撑,还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合。应及时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清理和修订,避免相关法律法规之间的冲突和矛盾现象,尽快形成有关中原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协调一致的法律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河南省民政厅.我省2010年第二季度自然灾害分析综述.

篇5

一、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论述。

1、总书记在*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提出了要“建设生态文明”。

它是这样表述的:“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2、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3、省委常委、市委潘逸阳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区域经济体系建设问题的有关表述。

今年4月10日,他在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指出:赣州作为赣江、东江源头,肩负着生态屏障的重要职责。我们要全力保护好青山绿水,打造区域性现代化生态文明城市,为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出应有的贡献。发展区域经济,必须把环境保护作为前提条件,以生态文明为首要特征。

4、市委常委、县委廖明耕书记在“创新创业、科学发展、诚信守法、和谐平安”和打造“秀美、繁荣、创业、诚信、文明、和谐”新赣县中较早对生态文明进行了阐述。

二、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初浅理解。

1、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

从广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体现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

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在政治制度方面,环境问题进入政治结构、法律体系,成为社会的中心议题之一,在物质形态方面,创造了新的物质形式,改造传统的物质生产领域,形成新的产业体系,如循环经济、绿色产业;在精神领域,创造生态文化形式,包括环境教育、环境科技、环境伦理,提高环保意识。

2、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思想意识上要实现三大转变:

必须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

必须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

必须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

三、就如何结合分管工作实际,策应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文明的区域经济体系建设工作谈几点想法。

建设生态文明的区域经济体系这一战略构想,是落实党的*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这一全新理念,积极策应省委、省政府“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立足我市地处赣江、东江源头,肩负着生态屏障的重要职责,在通盘考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长远利益的基础上而提出的战略构想。我认为,我县在生态文明的区域经济体系建设上具有先人一拍、快人一步的优势。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认为,生态文明的理念早就体现在了市委常委、县委廖书记的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它的报告处处闪烁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睿智。

廖书记在县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在发展目标上打造“六个赣县”,在发展理念上坚持“六个更加注重”,在发展重点上努力抓好“六大建设”。

其中在建设“秀美赣县”的奋斗目标和“更加注重经济的科学发展”的发展理念上充分彰显了生态建设的内容和要求:(1)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2)城镇普遍推行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使赣县成为最适宜人居住的地区之一;(3)广大农村通过推进新农村建设,脏乱差面貌得到明显改观。

在具体指标上提出: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8%,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95%以上;县城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饮用水质达标率达80%。

同时,提出在经济增长方式上要实现“三个转变”,始终做到“四个坚决不搞”和“四个重点发展”,即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坚决不搞;对“一任政绩、几任包袱”,有害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形象工程坚决不搞;对高耗资源、造成重大浪费的坚决不搞;对“吃祖宗饭、断子孙路”,急功近利的事坚决不搞。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能生产终端产品的科技型企业,重点发展自主创新的质量型企业,重点发展低能耗、低成本的节约型企业,重点发展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型企业。

这些理念和要求正是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不谋而合,相互一致的。

下一步工作,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具体的实际工作去,使建设生态文明的各项理念和措施纵深推进。

1、要贯穿到做好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市建设与工业园建设、统筹中心集镇建设与中心村建设、统筹圩镇整治与村庄整治工作中。

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要紧紧围绕“赣州市后花园”建设目标,着力优化功能布局,改善人居环境,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坚持好字优先,科学发展。

当前,县城建设要加快实施“道路、排污、供水、供电、亮化、绿化、庭院、人文、整治、文体”等十大重点工程,大手笔打造秀美、繁荣、创业、诚信、文明、和谐新赣县,尽快融入中心城区。圩镇建设,要加强“五整治、三建设”工作。

2、要贯穿到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的各项农业农村工作中去。

要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坚持保护和开发相结合、节约与利用相结合、发展与治理相结合。在实践中,要找准工作的切入点,谋求工作的载体。我觉得以下几项工作值得借鉴思考。

(1)深山区移民工作。

举一个例子,如即将召开的全市新农村建设调度会要参观的江口樟木新村建设点。该点目前打造成了新农村建设与移民扶贫、圩镇整治相结合的典范。

原樟木新村地处深山区,不通路、不通电、不通电话。共有218户人家,1116人,但家家户户有做蜡芯加工的手艺。例入移民整体搬迁工作后,为使“迁得出、留得住、能致富、不返贫”,该项工作做到了与新农村建设、与圩镇建设有机结合,在规划上、在产业服务上、在管理上探索出了一套较好的机制和做法。更值得一提的是,原樟木村因整体搬迁而闲置出来的耕地、山地和宅基地实行集中流转,耕地流转给灯芯草种植大户,山地和宅基地流转给养殖大户搞立体养殖。

这一做法,给了我们一个大胆调整生态公益林的启示。即,能否将边远山区的山地全部调整为生态公益林,实施生态保护。将交通相对便利、低丘缓坡的山地(大概60万亩)实施开发,如发展加工橙、种植光皮树等。

(2)大力加强农村能源建设。

大力发展沼气,推进循环农业发展,大力发展“猪沼果”能源生态模式。在有条件的村庄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和以电代柴。同时,节能开源,结合改房,推进改灶。

(3)加快林业产业发展。

实施好生物质能源项目造林、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补助、赣南重点火险综合治理等工程,加快现代林业建设步伐。

(4)建设现代高效农业。

要立足我县地处赣州市郊优势,积极跟进,按照绿色无公害的要求,实施农业标准化建设工程,大力建设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篇6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广东省2000~2009年的统计资料,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广东省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各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再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度函数中的分布密度函数构建协调度计算公式,并求出基于经济系统的广东复合系统的协调指数。最后根据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的动态分析,其结果呈现“U”型,即“优质协调-协调-优质协调”。

关键词:协调发展指数 复合系统 经济系统 主成分分析

当前,广东省正全力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正式提出“双转移”战略,着力推进珠三角地区相关产业加快向粤东西北地区转移,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珠三角核心竞争力、带动粤东西北地区发展。因此,本文以经济系统为中心,深入分析和全面评价广东经济系统与人口系统、资源系统、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这对于加速广东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综合发展指数评价模型与方法

(一)评价指标体系

广东省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是一个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具有非线性、动态性等特点。为全面真实地反映广东省系统协调发展状况,评价指标的选取必须具备相当的完备性和可行性。为此本文参考Omer(2008)所构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针对广东省自身发展的基础和环境特点,以《广东统计年鉴》等文献资料为数据来源,搜集2000-2009年广东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4个子系统的原始数据,构建指标体系列于表1。

(二)评价模型

由于复合系统涉及较多指标数量,本文评价各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的过程中,运用SPSS软件的主成分分析法对多维变量进行降维,使降维后的变量能反映原变量绝大部分的信息,尽可能减少重叠信息的不良影响,克服变量之间的多重相关性。

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以避免量纲差异所产生的影响;构造相关系数矩阵;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计算主成分;计算复合系统各个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本文将人口子系统、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分别记为:Fp,Fr,Fev,Fec。本文利用SPSS16.0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根据上述公式分别计算广东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如表2),该指数可以代表各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

以经济系统为中心的协调指数

由于复合系统包含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4个子系统,因此,可持续发展状态协调函数既包括描述一个子系统对某一个子系统的状态协调函数,也包括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状态协调函数。根据模糊数学建模方法,借用隶属度函数中的分布密度函数对协调度进行描述:

描述两个系统之间相互协调发展状况的状态协调函数U( i , j ) :

其中,,式中:U( i , j )表示i系统与j系统的协调发展指数;u( i / j )表示i系统对j系统的协调发展指数;u( j / i )表示i系统对j系统的协调发展指数;x表示i系统综合发展指数;x′表示j系统对i系统要求的综合发展协调值,通过对i系统和j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关于j系统的拟合值;u2表示i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的均方差。

上式表明,u( i / j )和u( j / i )的值越接近,i系统与j系统的协调发展指数U( i, j )就越大,说明两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越高;反之,u( i / j )和u( j / i )相差越大,说明两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越低。特别地,当u( i / j )和u( j / i )相等时,U( i, j )=1,说明两系统完全协调。

描述三系统之间相互协调发展状况的状态协调函数U( i, j,k ) :

,式中:U( i, j,k )表示i系统、j系统和k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指数;u( i / j,k )表示i系统对j系统和k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指数。

整个复合系统之间相互协调发展状况的状态协调函数U( i, j,m,n )。

式中:U( i, j,m,n )表示i系统、j系统、m系统和n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指数。

广东经济系统为中心的协调指数研究

通过对表2中各个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建立协调发展模型,再利用公式计算基于经济系统的两系统、三系统、四系统(整个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指数,见表4、5、6。协调度等级划分如表3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在2000~2009年间,经济与人口系统的协调发展指数较高,均为优质协调,这主要是由于两者的综合发展指数均呈现平稳发展趋势;资源系统在2000~2009年间,发生较大变化,在2000~2005年呈现平稳的增长趋势,然而在2006年大幅降低,此后又呈平稳增长趋势,导致了资源子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曲线中奇异点的出现,同时也直接导致了“经济-资源”系统协调指数较低,仅2003年和2006年为优质协调,并且波动很大,且在2004年和2007年改变平稳趋势,转而下降;环境系统在2000~2009年间呈现平稳的发展态势,与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指数趋势基本一致,因而两者协调发展指数较高,均为优质协调。

从表5可以看出,在2000~2009年间,“经济-人口-环境”协调得很好,基本保持在优质协调水平,这主要得益于广东经济、人口和环境的综合发展水平按时间序列基本呈现比较一致的上升趋势。然而在此期间,资源系统的发展过程发生了较大波动,这也直接导致了“经济-人口-资源”和“经济-资源-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指数曲线出现奇异值,自然也就影响了它们的协调发展指数。

从表6可以得出,2000 ~2009年间广东省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系统的平均协调发展指数为0.946,整体上属于协调状态。然而,也存在较大波动, 2004年和2007年协调发展指数相对较低,改变了总体上的优质协调水平,这是受“经济-人口-资源”和“经济-资源-环境”协调性的直接影响的结果,同时也是间接受资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波动影响的结果。基于经济系统的广东省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状况,总体都呈现出“U”型特征,即“优质协调-协调-优质协调”。在整个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过程中,人口、经济和环境系统相对比较稳定,出现“U”型特征,主要是受资源系统的影响。协调性较差的年份均与资源系统密切相关,这和广东省资源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较低的事实相吻合。虽然总体来说,广东省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还是可以的,整体处于优良的协调状况。但是,为了能够使广东省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复合系统更加协调,我们还必须更加注重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结论与建议

综上分析可知,广东省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发展总体处于一种协调状态,呈“U”型的协调。而这种协调容易受到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广东省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加以调节、控制。

广东省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关键是坚持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资源、环境安全提到优先地位,确保不出现重大资源环境危机。提高战略性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增强资源的保障能力和配置效率。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其次,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步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比重和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

第三,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人口综合管理与优生优育体系,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提高公众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绿色消费意识。

参考文献:

1.门可佩,蒋梁瑜.基于经济系统的江苏协调发展指数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2)

2.陈玉娟,查奇芬,黎晓兰.熵值法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中的应用[J].江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8(3)

3.李艳,曾珍香,武优西等.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5)

4.范中启,曹明.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协调状态的测度与评价[J].预测,2006(4)

篇7

(一)全面认识教育的作用和地位

科学发展观包含丰富的教育意蕴。学者们普遍认为,科学发展观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涵,进一步说明了现代社会中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更加明确了教育与整个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进而突出了教育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以科学发展观来重新认识教育的作用,会发现教育的职能已大为拓展。有学者指出,教育不仅仅是扩大生产资源的手段,而且是促进社会公平、和谐,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核心和最终目的。教育是培育人的事业,是人才资源开发的基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工作,就要求我们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二)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

确立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教育发展观,是推动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前提。有学者指出,在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体系中,以人为本是其本质和核心,全面发展是其重要目的,协调发展是其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是其重要体现。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以人为本和五个统筹的要求,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建立了一个新的参照系和评价标准。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的关键和核心是按照教育规律发展教育。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有学者认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强化素质教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要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大原则下,深化与素质教育相关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⑥另有学者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人民为本。教育发展必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教育需要,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树立全面、协调的教育发展观。有学者指出,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必须处理好教育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特别是处理好教育发展中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关系,实现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协调统一。⑧当前,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四个重要的关系:一是教育的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二是教育的区域发展与整体发展的关系;三是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发展的关系;四是教育与经济和社会的关系。

树立可持续的教育发展观。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其自身也要实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关键领域。有学者指出,应坚持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这是教育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应坚持全面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这是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把握教育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机遇,也是促进教育更加科学和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把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支柱。与此同时,在教育发展中,要树立发展意识、创新意识,用发展的观念来谋划战略、规划未来;用发展的观念来解决教育发展中出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发展速度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必须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四)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政府转变观念和职能

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的理念和原则,需要通过政策、制度和资源配置得以落实,政府无疑在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学者指出,决策和管理正是发展观的反映。因此,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落实,政府将起关键性的作用。发展观的偏差通常与政绩观的扭曲相关联,转变政府观念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转变政绩观。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建立公共行政和公共财政制度,更多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用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保证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防范市场失灵,保证教育公平,是政府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

(五)以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政策创新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教育政策选择的根本依据。有学者认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为教育政策选择奠定了价值基础。科学发展观还指明了我国教育政策选择的目的和方法,即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明确了我国教育政策选择的基本原则,即协调发展。

还有学者认为,科学的教育政策作为教育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支柱,其本质是通过教育资源、权利、责任的合理调配,促使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的。科学的教育政策除其本身所具有的目的性、可操作性、规范性、理论性等一般特征外,还有前瞻性、相关性、权变性、人本性等特定的内涵。个人与社会、近期与长期、数量与质量、公平与效率,这四种关系不可分割、环环相扣,共同体现于教育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之中。

篇8

关键词: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文化软实力;关系;协调发展

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特色的教育类型,近年来获得了巨大发展,正处于保证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关键时期。目前,高职教育已经占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所需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高职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技能硬实力,高职人文教育打造学生的文化软实力,高职教育的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构成了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目前,高职教育重视技能硬实力、轻视文化软实力的倾向非常明显,由此造成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难以协调发展和科学发展。因而,促进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是高职教育当前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高职教育的技能硬实力

1.内涵

硬实力是与软实力相对的一个概念,两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高职教育的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构成了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技能主要是指人运用方法和技术去解决专业岗位实际问题的能力。[1]技能经历了一个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的学习过程。[2]技能硬实力是指通过高职教育培养形成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所需的技能实力体系。技能硬实力主要体现为“怎么办”和“如何做”的多元组合技能实力体系。[3]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是一个由多种技能力构成的体系,不同技能力对应不同的高职教育技能目标。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体系主要包括:基本技能力;专业技能力;综合技能力和创新技能力。为提高学生的技能硬实力,高职专业教育应以经验性知识和技能性知识传授为主。技能硬实力反映了高职教育满足经济社会对掌握较高技术含量和较高复杂劳动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能力。技能硬实力是高职教育综合实力中的重要部分,是有形物质力,一般可以量化和测量。没有技能硬实力,就无所谓“文化软实力”;技能硬实力是高职教育的“物质生产力”,文化软实力是高职教育的“精神生产力”。

2.重要性

职业技术教育是“生产生产力”和“造就劳动者”的教育。[3]高职教育的技能硬实力是打造高职毕业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区分高职教育质量和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技能硬实力的提升依赖于高职专业教育的质量和有形资源的耗费。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市场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推动下,我国高职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高职院校也加大了专业建设的力度,教学硬实力建设不断增强,不断加大了对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的贡献力度,学生技能硬实力也得到显著增强。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是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对提升我国的民族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职教育的文化软实力

1.内涵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高职教育更加注重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全面提升。文化是文明的基石,文化是人类的灵魂。[4]文化一般是指人的知识、信仰、情感、价值、道德、法律和艺术等有组织的观念系统。[5]文化软实力是指通过高职教育培养形成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所需的文化实力体系。文化软实力主要体现为个人品德、人文素质、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等多元组合文化实力体系。[6]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是一个由多种文化力构成的体系,不同文化力对应不同的高职教育文化目标。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体系主要包括:知识文化力、精神文化力、道德文化力、价值文化力、法律文化力和职业文化力。技能硬实力虽然具有明显和直接的力量,但文化软实力具有更加持久的渗透力。实际上,决定高职教育生存发展竞争力的最关键要素是建立在“技能硬实力”基础之上的“文化软实力”。[7]以哲学视角来看,技能硬实力属于高职教育的物质因素,而文化软实力属于高职教育的精神因素。文化软实力是高职教育综合实力中的核心部分,是无形精神力,无法量化和测量。

2.重要性

高职教育的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构成了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技能硬实力重外延建设,文化软实力重内涵发展。文化软实力是技能硬实力的文化体现,可以提升技能硬实力的软内涵实力,为施展技能硬实力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软实力对提升高职教育的办学品位和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实践证明,技能硬实力是强硬的,但文化软实力却是致命的。文化软实力具有巨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最终决定着高职教育的兴衰成败。打造文化软实力须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做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和创新能力。[8]在我国高职教育快速发展和竞争激烈的今天,打造和提升高职教育的文化软实力,是高职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三、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关系

1.技能硬实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和前提

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均是高职教育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技能硬实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和前提,技能硬实力决定和支撑文化软实力的存在和发展。没有“一技之长”的技能硬实力作为支撑,文化软实力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论作为学生文化软实力的个人品德、人文素质、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等方面多么优秀,学生也难以胜任职业岗位的复杂技能需求。只有以技能硬实力的有形物质力为强大后盾,文化软实力的无形精神力才能得以迅速提升。高职教育培养强大技能硬实力的各种物质载体和物质条件,也必将大大促进学生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相反,弱化培养技能硬实力也必将弱化打造文化软实力。

2.文化软实力是技能硬实力的提升和发展

文化软实力是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的文化体现,文化软实力也是技能硬实力的提升和发展。提升技能硬实力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因为任何技能硬实力都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高职教育创造主体自觉自为的创造结果,是通过文化软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凝聚人心、团结奋斗和共同追求的结果。[9]而文化软实力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文化软实力的弱化会制约就业竞争力和技能硬实力的施展。因此,着力打造高职教育的文化软实力是促进就业能力提高和技能硬实力发挥的重要条件。只有以文化软实力的无形精神力为精神支撑,技能硬实力的有形物质力才能得以升华。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不能立竿见影,但是一旦形成将对技能硬实力的提升和发展产生持久的作用力,增加技能硬实力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动力,切实提升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只有文化软实力和技能硬实力共同发展,才能促进高职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1.制度建设保障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教育制度是影响高职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有什么样的教育制度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质量。[10]制度建设是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首先,应建立健全高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管理制度。高职院校应重视先进制度的引进和创设,应设立高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管理机构,具体负责高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规划、量化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案的制定,统一指导和监督协调发展的考核评价工作,通过机构设置和管理调控把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落到实处。其次,应建立健全高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制度。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两者的同等重要性,积极确立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的办学理念,在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和校园文化等领域促进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融合,全面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再次,应建立健全高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评价制度。应依据相关要求,确立高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标准,合理确定高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量化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案,既兼顾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又兼顾教学数量与教育质量,公开、公平和公正地评价相关部门及教师的工作质量。

2.师资素质促进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教师是高职院校的第一重要资源,是技能的拥有者和文化的传播者,师资素质是促进高职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的关键。首先,应当树立师资建设新理念。高职院校既要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也要加强人文教师队伍建设,两者同等重要,相互依赖,同步发展,不可偏废。切实加强教师业务进修、业务培训和业务研讨,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和文化素质,促进师资队伍全面均衡发展,才能促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其次,应当赋予双师素质新内涵。高职教育既要突出实践技能培养,又要加强人文素质培养;双师素质应当是既有较高的学历学位、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过硬的动手能力,同时又有丰富的人文知识、较高的人文素养、稳定的人文内涵和良好的人文精神。简而言之,双师素质即兼具技能素质和人文素质。再次,应当建立教师评价新体系。改革高职教师的评价体系和办法,既要重视评价教师的技能教育能力和教育业绩,也要重视评价教师的人文教育能力和教育业绩;建立鼓励教师促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的良性激励机制。

3.教学改革推进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高职教学既是培养学生技能硬实力的重要环节,又是打造学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环节。高职教学改革是推进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的重点。首先,应推进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将人文知识与人文技能融入专业教学内容之中,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在培养技能硬实力过程中渗透培养文化软实力,打造适合高职教育特色的技能与人文教育双赢的教育平台。其次,应推进专业课程的设置体系改革。树立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全面发展的科学教育理念,构建一套具有高职特色的科学、可行、高效的课程体系。课程改革应既重技能硬实力,又重文化软实力;既重专业课程建设,又重人文课程建设;既重外延建设,又重内涵建设。人文课程建设应围绕教育目标、明确核心要素、整合教学内容、开拓教育途径。再次,应推进高职教学的生产实践改革。课堂教学和生产实践都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生产实践既是培养学生技能硬实力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实验、实习和实训之中,在企业文化体验的基础上,在各生产实践环节中渗透人文教育,将比课堂教学更直接、更具体、更生动、更有说服力地体现人文精神和培养人文素质。

4.校园文化推动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高职院校应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结合高职专业特色,构建人文教育环境,营造浓厚的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氛围。首先,推动外在校园文化的渗透与融合。可以通过校容校貌、校训校风、名人名言、艺术雕塑、宣传橱窗、文化展览等各种形式,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和高雅的校园文化精神。其次,推动内在校园文化的渗透与融合。通过丰富图书馆的藏书,加强文、史、哲和艺术等人文学科的图书建设,促进校园专业文化与人文教育的内在融合;通过举办各具特色的学术报告和人文讲座,重视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积极建设健康向上、格调高雅、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形成团结活泼、勤奋严谨、文明朴素、求实创新的校园风尚;[11]充分利用校园网发展专业技能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紧密结合的网络文化教育平台;努力打造专业特色鲜明,人文氛围浓厚的综合性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推动外在校园文化与内在校园文化的渗透与融合,促进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渗透与融合,进而推动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5.硬件建设助力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硬件建设既是提升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的物质基础,也是发展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的物质前提。高职院校硬件建设主要包括教学硬件设施建设和校园硬件设施建设。前者主要指实验室建设等,后者主要指图书馆、校园网及校园设施建设等。首先,教学硬件设施建设既要加强“硬设施”建设,又要加强“软设施”建设。“硬设施”是指为专业教育服务,培养高职技能硬实力的教学硬件设施。“软设施”是指为人文教育服务,培养高职文化软实力的教学硬件设施。“硬设施”和“软设施”对助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因而,实验室等教学实践场所既是培养实践技能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人文素质的的重要场所;其次,校园硬件设施建设既要加强“硬设施”建设,又要加强“软设施”建设。校园“硬设施”和“软设施”的同步建设,必将为提升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提供坚实的物质保证,也为高职教育教学提供有力的硬件支持。图书馆建设应紧密围绕高职教学和教育发展进行定位,突出专业特色,建设特色馆藏,兼顾采购专业技能性图书和人文教育类图书,丰富网络馆藏资源;校园设施建设既要保证正常的教学、办公和生活等需要,也要突出艺术雕塑、宣传橱窗等校园文化设施建设,通过硬件建设助力协调发展。

五、结 语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肩负着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合格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使命。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技能硬实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和前提;文化软实力是技能硬实力的提升和发展。高职教育的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共同构成了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正确处理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它有利于增强国家和民族竞争力,有利于矫正高职教育理念错位,有利于切实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怀康.核心技能体系的开发—基本思路和技术方法[J].

中国考试,2003,(Z4):21.

[2] 沈剑光.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基于思想政

治工作导向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67.

[3] 张健.试论高职技能教育的理论基础、实施原则与操作

路径[J].职教论坛,2008,(8下):5.

[4] 高占祥.文化力是软实力的核心[J].前线,2008,(2):

62.

[5] 胡军.文化:软实力、硬实力及其相互关系[J].南阳理

工学院学报,2009,1(1):111-113.

[6] 王刚,黄一鸣.关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若干思考

[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98.

[7] 袁星新.“软实力”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素[J].

职业圈,2007,(4):134.

[8] 郭丽,朱琳.不断提升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J].理论学

习,2008,(6):53.

[9] 武铁传.论软实力与硬实力的辩证关系及意义[J].理论

导刊,2009,(5):23-24.

[10] 蒋冀骋,徐超富.大众化条件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94-195.

篇9

[关键词] 财政转移支付;纵向模式;横向模式;可行性探讨

[中图分类号] F812.2 [文献标识码] A

缩小区域经济社会差距,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的战略目标。改革开放以来,建立在非均衡发展模式上的区域规划和重点开发战略,一直贯穿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始终,全国经济总量实现了高速增长,但分税制改革、地区公共服务成本差异以及财权事权不匹配现象,导致地方政府间财力不均衡,区域经济和公共服务差距也不断凸显。对此,中央建立了以纵向转移支付为核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落后地区的财力问题。此外,类似于横行转移支付性质的“对口援建”对化解突发性事件、灾害性事件以及促进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在现行的财政补助体制和结构下,政府间横向财力失衡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有扩大的趋势。因此本文将探索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手段,以配套和完善纵向财政转移支付,实现政府间财力均等化。

一、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客观必要性

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是在既定的财政体制下,由于地区间自然资源禀赋、社会人口现状及中央政策倾斜等因素导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悬殊,同级政府之间财政资金的相互转移,一般是财力富裕的地区无偿向财力不足的地区转移,目的是为了实现地区之间相互援助、均衡地区财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经济包容式增长。目前,世界上还没有采用独立横向转移支付模式。在纵横交错转移支付模式中,横向转移支付做得比较成功的是德国。这种转移支付由于受社会福利、政治体制、人口素质等因素影响,长期以来在我国始终未得到重视。探索和完善横向转移支付模式是实现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要条件。

是非均衡增长模式下横向财力失衡的现实要求

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首先是由于建立在非均衡增长模式的经济发展理念导致的。在长期的改革过程中,中西部地区多数是资源提供者,加之政策的倾斜,使得其发展环境严重落后于沿海地区。同时,政府职能要求其提供公共产品,而“户籍制度”限制了“用脚投票”机制,落后地区为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就不可避免的发生财政困难。虽然中央政府建立了以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为核心的纵向转移模式,然而,种种弊端阻碍了均等化财力进程。因此,需要建立和规范一种富裕地区自愿援助贫困地区的长效机制,从体制上遏制地区间财力差距恶化的趋势。

是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化解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在中央政策的引导性,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举借了大量的债务。地方隐性债务已经对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构成威胁,因此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直接或间接地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在以纵向转移支付为核心的基础上,探索和规范横向转移支付手段,一方面,可以保障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减少新债的举借;另一方面,将横向转移资金配套于经营性领域,如节能环保等领域,增加该地区未来收入,减轻还债压力并实现债务资金可持续性发展。

是弥补公共产品外溢价值的重要途径

公共产品的外部性使得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时面临利益外溢而成本自付的困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作为利益团体的代表,在提供具有外溢价值的产品时,往往造成边际成本大于实际边际利益,因此,在没有相应补偿的情况下,地方政府通常会提供次优甚至取消该公共产品。目前我国的纵向转移支付制度没有顾及到地区间商品外溢价值,尤其缺乏对生态、教育的补偿,而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可以将外部效应内部化,此外,像教育、森林等资源甚至可以通过人才引进、碳汇交易等到达利益共享,并鼓励和激发横向转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是纵向转移支付制度缺陷的合理补充

我国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虽然突破了包干制的襁褓,但仍然存在过渡性和非规范性特点。税收返还带有极强的维护既得利益色彩;无偿转移导致地方政府恶性争取中央财政和丧失经济发展的主动性;专项转移支付种类庞杂,资金配套困难;此外,资金使用缺乏规范的管理和绩效考核等等,而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可以对上述制度缺陷进行弥补和修正。最终实现以纵向转移支付为主,横向转移为辅的高效转移支付体系。

二、缓解横向财力失衡的手段回顾

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在1928年提出的,20世纪30年代,作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成为世界各国处理各级政府间财力问题而普遍使用的一种政策工具。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建立了一套纵向财政转移支付为核心的转移支付制度,并没有正式的、规范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但中央一直鼓励省际间的相互帮助。

财税体制改革之前,在统收统支和财政包干制背景下,1979年中央政府在全国边防会议上提出扶持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并制订了一系列的省际之间对口支援方针,由此拉开了政府间互助的序幕。1980年,中央下达《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财政体制的暂行规定》(国发[1980]),对新疆、等5个自治区和云南、贵州等3个民族地区实行了特殊照顾,一定程度上类似于横向转移支付模式。1989年,团中央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为目的组织援建希望小学和资助贫困学生,成为政府间、地区间以及城乡间援助的典范。分税制改革之后,地方政府处于既得利益考虑,对口援助工作热情骤减。直至21世纪初,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部分富裕省份受邀支持西部地区。其中,2003年中央出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涉及到教育、医疗、农技、法律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在开发西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进程中意义非凡。汶川地震后,中央出台《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国发[2008]),组织东部和中部富裕省市对口支援受灾地区,建立对口支援机制。这种援助机制是社会救助的一种形式,它的宗旨是在保障人民生存权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配套的援助,促使受灾者尽快摆脱灾难和贫困状态

。这种“兄弟式互助”机制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政府间横向资金转移的典范,虽然和规范的横向转移支付模式存在差距,但是其有效快速的促进灾民“脱灾”、“脱贫”工作,透视了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可能性。然而,这种援助机制仅仅只能在灾区发挥作用,且相关制度尚不成熟。此外,2010年,国家加大“对口援疆”力度,从19个省市调集人才、技术、资金等支援新疆建设。针对生态补偿的横向转移支付的实践不多,但是一些经验值得借鉴。2005年,京冀地区签订了《关于加强经济与社会发展合作备忘录》,明确京冀两地关于改造低耗水作物工程的损益补偿方案;此外,广东省与江西省之间建立了生态补偿合作方案,用于东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浙江省东阳市与义乌市建立水权交易机制等。

三、对口援建机制的局限性及改革方向

(一)对口援建机制的局限性

经过几十年的对口援建工作,其涉及范围从单纯的物资援助到人才、技术、制度等相关软实力的援助,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公共服务差距、增进民族团结以及减轻中央财政压力等方面具有突出贡献。但随着对口支援范围扩大,也不断暴露出一些制度的规范性问题、财政投入结构不合理和长效机制缺失问题。

1.对口援建的法律依据不健全。从财税体制改革前对边疆地区的对口支援到汶川灾后救助,再到如今的对口援疆、工作,仍都是基于履行中央政府命令式的政治援救,不是自发形成的,至今仍未相关的法律规定援助力度和时效性等,不是正式的、标准的横向转移支付模式;另一方面,针对灾害援助,这种支援是中央临时根据受灾情况制定的,缺乏科学合理的规范机制。而德国的横向转移支付比较完善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2.财政投入结构不合理。目前中央对地区的转移支付和对口援建资金分工定位不明确。以2011年新疆喀什地区为例,中央专项规划资金中33%和对口援建工程的43.1%均用于安居工程,民生工程领域的相同投资结构会导致重复建设,很难形成合力优势,另外,改善民生工作掩盖了援建方的管理和发展理念等优势,政策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对企业合作项目投资领域的引导不够重视,而西部地区多为经济落后且投资环境恶劣,无法像沿海地区仅依靠政策优惠和纵向转移支付就可以迅速发展,因此,这种“输血工程”不是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3.援助激励机制缺失。财政分权思想要求各地政府要为本辖区居民谋求福利最大化,因此援建始终是强行推进和政治动员,具有较强计划色彩的对口援建偏离了市场行为,在造成援建方福利损失的同时又使落后地区一定程度上有了“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另一方面,由于援建方缺乏对受援建方民众需求的了解,多数形象工程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出于政治义务的无偿援建机制在激励机制方面是空缺的。

(二)改革方向

由上述分析可知,当前的对口援建工程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中功不可没。然而,这种带有浓厚计划色彩的援助方式其弊端已逐渐显现,因此,在市场经济不断推进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对口援建的局限性根源在于它是政治行为,没有引入市场机制,因此也就缺乏相应的法律约束机制、绩效激励机制和长效机制。当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处理好对口援助和合作共赢的关系,协调分配援助资金和纵向转移支付资金,以此实现纵横交错式转移支付体系。中央应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引导不同的财政资金正确流向,最终实现高效、自愿、和谐的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程。据此,可以将市场机制引入对口援建机制,建立一种区域合作互利共建机制。

(三)互利共建机制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国内已有文献中关于横向转移支付模式主要包括:(1)根据各地财力和公共服务需求水平,设定最低财力保障线,以此建立横向转移支付机制,但是指标体系建立涉及诸多复杂因素,且区域转移支付基金未能体现各个地区居民的不同需求;(2)以生态资源为媒介,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但是受益方和利益方政府间博弈会造成资源损失,比如广西镉污染事件;(3)以人均财力为标准,采取“削峰填谷”方式,这种理念虽然计算简便,容易操作,但是一方面会使财力低的地区缺乏经济发展动力,另一方面,资金监管和透明度也难以建立。而合作互利共赢机制却可以避免上述缺陷。首先,互利共赢机制是双方自愿协商的结果,是在对当地情况有了深刻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钱是花在刀刃上的。其次,以共赢为目标可以带动投资方的主动性。2012年6月7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下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在北京、天津、上海等七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在互利共赢机制下,实现“碳汇交易”可以激发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互利共赢机制可以理顺中央和投资方之间关系。国家将更多承担改善民生工程,而支援省份则更多承担投资建设、招商引资等经济发展工作,并将二者有机结合,实现纵横交错式财政转移支付模式。最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可以引导贫困地区民众和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扭转对上级财政依赖思想。

四、研究结论及展望

(一)主要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首先,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念,省际间横向转移支付具有客观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其次,对现有的均衡同级政府间财力的手段回顾,得出长期以来中国具有类似横向转移支付模式的对口援建机制,为规范化的横向转移支付模式提供了借鉴;最后,在深入探讨对口援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既符合市场机制又满足中国特色社会的区域合作互利共建机制,并与以往文献中的相关手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互利共赢机制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二)研究展望

在梳理我国已有的均衡同级政府间财力的手段的基础上,总结出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横向转移支付手段。但是,区域合作互利共建机制的市场行为更需要类似于协会组织机构的监管和法律法规的建制和完善;如何发挥好纵向财政与横向财政间的合力作用;此外,针对共建双方,在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下如何处理好利益与风险划分问题,等等。上述问题的解决涉及财政体制改革和复杂的市场机制建立,由于本文篇幅限制,更具体的内容将在下一步进行专门细致研究。

[参 考 文 献]

[1]汤群.基于生态补偿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探讨[D].济南:山东大学,2008

[2]张宏艳,戴鑫鑫.我国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探析[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2):154-157

[3]梁红梅,易蓉蓉.基于西部生态补偿视角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研究[J].财会研究,2011(15):10-12

篇10

关键词:城市建设规划;热点问题;看法

1 和谐城市规划的新理念

(1)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体现科学的规划

城市规划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切实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落实到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中来。城市规划必须考虑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条件相适应,并为城市留下未来发展的余地。顺应自然资源的约束,坚持 “ 紧凑型 ” 、“节约型”的城市规划建设方针,不能盲目追求将城市规模做大。应科学合理地引导开发利用土地,强调保护耕地,以新型工业化来推动城镇化。城市规划除要考虑区域、城乡、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五个统筹”原则外,还必须综合考虑全局与局部、新区与旧城、近期与远期、需要与可能、共性与个性、历史与现代、地上与地下等各种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不能主观臆断、生搬硬套,必须审时度势、统筹兼顾、综合考虑、科学决策,促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要拓展规划的视野,面向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用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来研究规划问题,为城市长远发展提供决策依据;要重视规划方法的创新,综合运用定性、定量、定位、定景和定施的综合集成方法,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适应性。

(2)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规划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要把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人的自由流动、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城市规划要尊重“前人”;关爱“今人”;善待“后人”,更多地体现对人、自然和历史文化的尊重。要保护好“前人”为每座城市创造并留下来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城市固有的特色;要重视居住区规划,充分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质量、创造适宜创业发展和适宜居住生活的城市作为规划目标。社区和谐、邻里和谐、人与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要强调步行尺度、有界邻里、健康卫生社区、游憩休闲空间、舒适安全环境和快乐无忧生活;要提倡“为人民服务”,贴近百姓生活,体现人文关怀。既要想着“小”的,给学校和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活动空间;也要惦记“老”的,切实关心老年人的文化体育生活等方面的需求。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3)城乡一体化,体现区域协调发展的规划

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注重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城市是区域的核心,是区域的增长极,而区域是城市的载体、支撑和扩散的腹地。顺应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趋势,在规划的视野上,要打破就城市论城市、就局部论局部、就现状论现状的局面,向以城市―区域系统观和动态时空统一观统筹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的有序调控方向转变;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以“发展小城镇,建设中心村”为重点,加强村镇规划和小城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指导工作,建立工农结合、城乡一体、区域协调、统一完善的城乡规划体系。调控产业和城镇发展,协调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各种关系,重新聚集并整合各类经济要素,增强区域整体功能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区域城镇化发展进程。

(4)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体现经济的规划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特别是城市土地有偿使用以及土地市场的形成,城市建设投资主体和渠道趋向多元化,城市规划不应再是一成不变的蓝图,而是一个不断研究和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滚动的调控过程。在规划目的上,要从单纯的贯彻国民经济计划向着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优化组合的空间载体系统转变。不断推进规划工作向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服务方式转变,向集约化、精细化管理方向转变。城市规划要体现市场经济规律,为经济发展服务。要重视供需分析,寻求资源供给与发展需求的平衡关系,在城市现有产业特点、地域资源优势基础上,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做好空间用地布局规划,为发展城市经济搭建载体。要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强化投入产出分析测算。规划要考虑成本,要有弹性和适应性,体现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5)坚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体现绿色的规划

体现绿色生态观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追求城市的生态价值、健康价值、人类与环境间的协调和交流价值和环境公正价值。要妥善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保护城市的绿带和蓝带,充分考虑沿江、沿河、沿路的生态绿色廊道建设,充分考虑老城区绿地的营造和新区大规模绿地的拓展,建设环境良好型绿色生态社区。综合有效地利用资源,避免资源过度开发,特别是要保护好基本农田、水源地、自然景观、历史人文景观等资源,确保开发建设活动不超出环境容量,不对环境、文化资产和居民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经济,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和谐文明发展之路。

2城市规划的经营性

城市经营必须以规划为前提 ,因此,规划必须先行。有了规划,就可以看见未来,投资商就可以决策投资。规划能够起到“生地看着熟地”的作用。城市规划本身就可以创造价值,城市规划本身就是城市经营。一个好的广场规划、小区规划可以创造上亿的价值。一个城市总体规划创造的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2.1搞好规划领导工作,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师的主导作用

城市领导主要是领导规划工作的进行,保证规划的物力、人力、财力上。关于如何规划,城市领导可以提出原则性建议,需要说明建议是供城市规划师参考的,不要定死如何规划,以免影响规划师的研究、论证,造成错误。为了做出合理的高水平的规划,城市领导应该乐意这样做。因为,城市规划毕尽是为城市领导管理服务的,只有好的城市规划才能有利于城市领导在城市建设中取得好的管理成绩;规划毕尽是一门科学,需要专门研究才能掌握、需要专业人员――城市规划师才能操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城市规划师是城市规划的第一生产力,在城市规划中应起决定作用。规划应主要由他们通过研究、论证后做出,应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城市规划师应认真考虑领导者提出的建议,积极采纳合理的建议。对不够适应具体情况的建议,要做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城市规划师要讲真理。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合理的高水平的规划。当然,要做出好的、高水平的城市规划,也必须有高水平的城市规划师。在实际中,有的规划者,没有做深入的研究,没有做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领导说怎么做就怎么做,结果领导者并不满意。因为,领导者虽然不能够做出好的规划,但是,却能够鉴别好的规划。

2.2规划与管理衔接

规划最终通过管理实现。我国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由行政管理逐步走向法制管理,不断出现新的经济开发形式,需要新的管理方式。因此,首先,规划的内容、深度、形式、程序等都必须与管理相适应,与管理衔接,必须方便管理。其次,管理也应根据规划的固有特点做适当的调整,与规划的特点相适应,二者相互衔接。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规划实施,规划才是好的规划,管理才是好的管理,才有利于城市建设,城市建设才能出成绩。要做到这一点,城市规划师与城市管理者要多交流,城市规划师多了解管理,管理者多了解城市规划。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规划。和谐规划追求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要求规划发挥平衡利益、调和社会关系的作用,要求加强规划之间的综合和协调。通过和谐规划来扩大和保障城市公共利益,提高城市福利水平,促进社会各阶层的融合。通过和谐规划,促进规划之间的协调和有机结合,包括硬资源规划与软资源规划、城市资源规划与区域资源规划、近期资源规划与远期资源规划的有机结合,实现空间规划和内容规划的和谐、城市规划对各类专向规划的统筹与协调。通过和谐规划,坚持城市发展的生产、生活、生态相统一,为城市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2.3充分发挥城市规划首位公共政策的作用

完善政府的公共政策体系,关键是要重视和建立主干性政策,明确首位公共政策。目前,我国许多城市普遍存在主干性政策缺乏、首位公共政策不明显等问题。规划既是城市公共利益的守护者,又是城市发展的引导者,随着城市发展,规划在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中的综合协调功能越来越强,应该充分发挥其主干性政策作用。而资源调控综合性强,涉及多方利益,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协调统一,规划又应该成为所有资源调控政策中的首位公共政策。发挥规划在资源调控体系中的首位公共政策作用,就是要发挥规划的先导、主导和统筹配置作用,就是要充分发挥规划这一软资源在各类资源配置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因为科学的规划是最大的城市资源,规划的失误是最大的资源浪费。发挥规划的首位公共政策的作用,关键是要建立起统一的调控管理平台,切实发挥规划的主导作用。通过建立《近期建设规划》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调控“双平台”,促进《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和《年度土地供应计划》的“三吻合”,通过加强规划的综合统筹功能,促进资源调控的有序性和统一性。

3城市规划调控体系分析

3.1规划目标与实施结果存在错位的表现及原因

3.2土地开发强度的隐性提高

在土地开发建设的过程中,一些法律、法规界定模糊的方面,由于管理控制手段不力,容易导致对土地开发强度控制的失效。

3.3环境恶化

主要是对公众共享环境或景观资源(如绿化空间、城市天际线等)的侵蚀或破坏等,造成居住环境的恶化。

3.4公众利益受损

市政设施建设滞后、服务配套设施不全、公共空间不足等损害公众利益。

3.5政府负担加重

土地开发的前期主要由政府主导进行市政设施建设和解决原有居民的搬迁及安置问题;政府投入的建设资金需要通过土地出让的方式进行回收和增值,原居民的就地安置更依赖于出让土地的建设开发进入良性循环:通过市场经济的作用机制,解决城市发展和居民对住房的需求,从而顺利实现政府的社会职能。由于土地出让和建设开发都具有一定周期,一旦土地出让及其建设开发存在不能进入良性循环的风险,便会在经济和社会等方面为政府带来压力和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