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范文

时间:2024-01-24 17:46: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浅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浅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篇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整体经济实力有了明显的增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能力显著提高,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难题。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逐渐增加,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发展能力,能够吸引外来资本进驻,民间资本活跃,以制造业、服务业和外贸为主的产业结构能够有效的拉大区域经济增长。相反,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仍然以国有资本为主,对基础建设投资的依赖性较强,缺乏外来资本和民间资本,服务业、制造业发展缓慢,迫切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可见,我国东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速度、经济总量以及人均收入水平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异。究其原因,一方面,地方政府采用引资目标责任制的手段,地方部门迫于考核指标的压力,在招商引资上容易引发短期化的行为,不利于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政府的政策倾斜,使地区对中央政策的依赖性较强,缺乏市场眼光和观念,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此外,区域发展的另一重要问题就是重复建设严重,产业结构趋同缺乏区域特色。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不利于形成区域竞争力。地方保护主义等区域割据现象严重,不利于各地区、行业、企业间开展合作,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我国区域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

1.区域体育产业展失衡。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整体上看,我国体育产业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还比较严重,区域差距较大。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导致了体育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体育产业发展的失衡,也进一步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现状,体育产业发展“东强西弱”的发展格局明显。从产业结构上看,经济发达的区域主要以体育服务业为主,经济发展水平较快的东部沿海地区主要以体育用品制造业为主。根据我国“十一五”体育产业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省份的体育产业总值差距较大,在云南省、四川省、安徽省、辽宁省、浙江省、广东省、北京市等七省市中,体育产业总产值最高的浙江省为252.37亿元,而最低的四川省体育产业总值仅为6.74亿元,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另一方面,在同一行政区内,不同区域的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以珠三角区域为例,作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较快的区域,其中广州、深圳等地的体育产业发展速度也远远高于粤西、粤北等地区。可见,体育产业的发展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体育产业总产值更高。2.部分区域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从整体上看,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失调严重,相关产业占主导地位,主体产业所占比例比较低。根据2015年中国体育产业专题研究报告显示,我国体育用品等相关产业占比79%,体育服务业等主体产业产比仅为18%。而美国的主体产业占比高达57%,相关产业仅为30%。可见,调整我国体育产业结构是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从区域体育产业结构上看,城市聚集度较高的区域体育赛事、体育演艺、体育健身等服务性体育产业发展较快。具有一定的区域特色和产业优势。但是还有一部分区域,体育产业结构单一,无法满足多元化的大众体育消费需求。目前,以体育用品制造业为主的地区,如浙江省和以体育服务业和体育用品销售业为主的地区,如北京市,在产业结构上都有明显的优势,符合区域发展情况,充分利用了体育产业资源,发挥优势资源推动体育产业的整体发展。而一部分地区,如安徽省、四川省等,对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较低,除了基本的体育健身娱乐业外,其他体育产业发展较慢,体育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3.区域体育产业政策差异较大。随着各地政府对体育产业发展重视程度的提高,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本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不同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同,影响了不同区域的体育产业发展速度。例如,重庆市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对2009—2015年从事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场所暂不征收营业税。福建省政府提出大力发展体育用品产业,提高体育用品竞争力的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和目标。还有一些地区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向体育产业投资。但同时,还有一些地区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持,健身娱乐场所的水电收费和房产税都比其他行业高,过高的运营成本使很多体育健身娱乐企业压力较大,严重制约了区域体育产业的发展。4.部分区域体育产业定位不明确。明确区域体育产业定位,制定科学的体育产业发展规划,能够为地区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体现了地区政府发展体育产业的决心,能够坚定民间投资者的信心。随着我国体育产业总体水平的提高,一些地区按照规划目标,实现了体育产业结构的调整,扩大了体育规模,实现了体育产值的大幅度提高。其中,比较典型的如云南省的“区域极化与扩散的非均衡”发展模式,东北区域的冰雪体育旅游产业,江浙区域的体育用品产业等。但是还有部分区域,对体育产业定位不明确,缺乏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忽视了区域内体育资源、经济发展水平、消费能力等客观因素,片面地照搬其他区域的发展模式,不利于体育产业的发展。例如,在体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区域,不适合全面发展的规划目标,全面发展的结果就是导致全面落后。可见,体育产业发展的定位和规划应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谨慎选择适合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创新思维,拓宽眼界,实现区域体育产业的发展。

三、区域经济与体育产业发展的关系

体育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体育产业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体育消费、体育项目建设、体育赛事举办等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体育产业的发展协调带动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2014年10月,国务院正式出台文件,将体育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体现了政府发展体育产业的决心和意志,真正将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的经济贡献力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12年,全球主要国家体育产业占GDP比重平均为2%,韩国为3%,美国为2.6%,日本为2.2%,我国仅有0.6%,远远落后于全球平均水平。从产业结构上看,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体育本体产业发展缓慢,因此,大力发展体育竞技、体育培训、体育中介、体育彩票、体育营销、体育场馆运营、体育健身等主体体育产业,是未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通过体育服务业的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是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因此,应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区域政策,加强中央政策扶持力度。同时,整合区域资源,推动城市间、地区间合作互动,建立区域产业优势,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突出区域特色,推进东西部之间的经济技术协作,全面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和政策环境。

四、发展体育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现阶段,由于我国区域经济水平差异较大,各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发展区域体育产业应注重打造优势体育产业,根据当地的体育资源和特色,扬长避短,结合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区域内的经济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发挥“增长极”效应,发展龙头产业带动区域体育产业的发展。利用产业间的相互需求建立产业集群,建设体育产业基地。重视市场消费需求,引导体育市场化。培养大众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鼓励全民健身,积极引导健康的体育消费观念和习惯。探索和培育潜在的优势体育产业,积极寻找机会打造新的优势体育产业,同时关注弱势体育产业的发展,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鼓励,构建区域体育的多层次产业结构,明确体育产业的定位,对体育产业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通过区域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的发展。

五、结语

体育产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严重制约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区域体育产业发展失衡、部分区域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体育产业政策差异较大、部分区域体育产业定位不明确等几个方面。因此,正确认识区域经济与体育产业发展的关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不同区域的客观情况,对区域经济和体育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和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

作者:张宪民 单位:西安文理学院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艳,刘金生.我国区域优势体育产业选择与培育发展研究[C]//体育社会学与社会变革中的挑战———2014年世界体育社会学大会暨中国体育社会科学年会论文集,2014.

篇2

>> 河南省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实践经验及思考 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中国地区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其启示 对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的思考 河南“三化”协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及原因分析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研究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河南开辟“三化”协调发展道路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问题浅析 内外贸一体化视角下的我国内外贸协调发展探析 “三化”协调发展背景下河南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浅谈推进“三化”协调发展 从济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看河南“三化”协调发展之路 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趋势研究 对推动国内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 住房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国际经验及国内发展现状 国内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三化”协调发展问题探析 旅游业对鲁山县三化协调发展的引领作用浅析 从制度体制视角对“三化”协调发展的思考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乡市“三化”协调发展的实践及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02-07.

[4] 亚 松,尤文华. 2011年苏锡常三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情况[EB/OL]. ,2012-03-16.

[5] 张晓雯,陈伯君.统筹城乡发展:国外经验借鉴及启示——以成都试验区建设为例[J].财经科学,2010(3):118-124.

[6] 王家庭,张换兆.工业化、城市化与土地制度的互动关系:美国经验[J].亚太经济,2009(4):52-56.

[7] 冯 超.中原经济区深层次城市化问题研究[J].开放导报,2012(1):18-21,84.

[8] 喻新安,刘道兴,谷建全.在实践中探索区域科学发展之路——河南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认识与思考[J].中州学刊,2012(3):1-9.

[9] 白世强.“三化”协调发展的新命题——浅论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用地战略[J].中国土地,2011(11):20-21.

篇3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区域经济;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4-0258-02

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存在着天然的、特别密切的关系。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对技术人才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如教育体制中投资体制不健全、管理体制不灵活、教学体制缺乏创新、教育结构层次结构偏低、专业结构不合理、培养人才结构错位和能力结构单一等与区域经济发展不适应性的问题。建立多元的投资体系、集职前、职后、终生教育于一体的中职教育办学模式以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成为亟须进行的课题。

一、完善中职教育体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建立多元并存的教育投资体系,提高中职教育融资能力

1.落实成本分担制度,完善职业教育投资体制。一是确定好政府、用人部门、企业、学生分摊职业教育成本的比例。二是对公办学校,在拨款总量与标准总体上应当与普通高中拨款总量与标准相持平,成本较高的职业教育应当高于普通高中拨款的标准。三是对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与非公有经济企事业单位,应根据其产值落实对职业教育成本的分担。四是根据教育成本――收益原则,确定个人交费标准,预期收益较低的职业教育杂费交付,应低于预期收益较高的普通中学。

2.采用多种融资手段,提升职业教育融资能力。一是采用投资、入股、联营、借款、捐助等方式筹集资金,鼓励各种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独立或联合举办职业学校或职业培训机构。二是政府对办学企业在税收上给予相应削减。三是充分利用企业实习设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四是对众多小型企业、私营企业、个体经营者,实施职教费(税)制度。五是建立和完善学生贷款为主的学生资助制度。六是利用资本市场融资手段等,尽量扩大中职教育的有效供给。

(二)实施以生为本的人本管理,培养身心全面发展人才

中等职业学校要做大做强,达到“留住教师,留住学生”的目标,单靠行政命令式和市场奖罚式的管理显然是不够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中等职业学校要重视人本管理。

1.完善人本管理的约束机制,提高管理制度效力。一是工作安排实行“五定”。即定岗、定员、定人、定工作量、定岗位职责,只有做到“五定”科学和合理,才能达到知人善任、扬长避短、人尽其才的管理效果[1] 。二是认真制定和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如,校长责任制、教职工聘任制、工作目标责任制、教学质量考评制、工资分配制等。三是制度管理与情感激励相结合。对教师要真心呵护、诚心关怀、耐心扶助、细心体察、全心依靠,做到思想工作灌注情,物质激励富于情,精神鼓励满含情。

2.树立以生为本的服务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是树立“学校的产品不是学生,而是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2] 的现代教育思想,满足个体的现实需求。首先,服务于学生的身心。教师、教育管理者要率先垂范,言传身教,自觉履行职责,使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其次,服务于学生的学业。管理者要引导学生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思想,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再次,服务于学生的生活。最后,服务于学生的就业。

(三)创新校企合作基本模式,培养适销对路人才

1.实施“双元化”合作办学,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一是以学校为主体、以企业为介体,把职业学校办成既是学校又是企业,同时兼行“校企”双重职能――既能出色完成传授技术理论知识,又能有效训练实际操作技能的场所。二是与企业行业开设“订单培养”。首先,通过举办企业“冠名班”实现招生―学习―实习―就业一条龙。其次,根据企业需求量,采取联合订单方式。通过学校每年一届“实习就业推荐会”了解企业需求,联合组班。最后,由行业协会牵头,综合本行业协会企业成员所需,与学校签订用人订单,学校根据相关专业新生志愿组班。

2.实行校企联合共建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职院校所设专业要符合本区域产业发展,专业设置、调整要与产业结构的调整相吻合,要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实行校企合作设置专业。一是结合高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设置社会急需专业。二是挖掘和培育新专业。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对于那些经过市场调研和论证确实需要的、与经济社会结合最为紧密、最前沿、最具有生机和活力的专业,要积极创造条件创办。三是积极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点。经济技术的发展同步。

二、调整中职教育结构,配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加强中职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中职教育师资结构

职教师资不同于普教师资,它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现有的职教教师多数是由普教师资队伍调整而来的,有些连基本技能都不具备。因此建立一支结构合理、质量合格、数量充足的师资队伍是职业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一是激励现有专业教师迅速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实施“名师工程”,培养出一批专业学科带头人,培养出一部分名牌专家型教师。二是大力创造优惠条件,引进学有专长的本科生、研究生从事职业教育工作,增添职教师资活力。三是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为前提,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实实在在的“双师型”教师为目的,采用外引内培、脱产学习、带薪进修等方式,加强骨干教师和专业教师的培养。

(二)加强中职专业结构调整,促使中职与产业结构配套

区域经济中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是中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改革、发展的主要依据。中职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与提升必须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大局出发,考虑和研究区域范围内的专业结构问题 [3] 。在专业结构问题上,既要考虑办学的超前性,又要考虑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的特点;既要服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又要通过自身结构的优化,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加强专业建设规划,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加大职业学校示范专业、品牌专业建设的力度,努力做到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动态耦合。

三、准确定位人才结构,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依据产业结构状况,搞好人才需求预测

区域经济的结构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中等职业教育具有区域性这一地方特色。中等职业教育能否为经济建设服务,还体现在各类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上,即由学校所设置的专业来具体体现它的服务方向 [4] 。设置的专业,不符合本地区产业发展的需要,即便学校办得再好,质量再高,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将无用武之地,造成人才过剩,积压、改行。各校均努力发挥自身的强项专业,尽量不相互重叠,避免浪费师资和设施。各类职业技术学校能否做到为本地区服务,妥善选择专业是一个重要的关键问题。要使职业技术较好地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必须了解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状况和它的需求。也就是要了解清楚本地区经济发展都有那些产业部门,哪些是优势主体产业,哪些是劣势次要产业,并在此基础上搞好人才需求的预测。

(二)依据岗位能力结构,做好人才规格分析

中职人才的能力结构是构建具有中等职业特色课程体系的基础,是确定课程内容的主要依据。根据对中等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的定位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中等职业人才的能力结构应该由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来构成。拥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不仅是胜任当前技术密集型岗位的需要,也是知识再生和迁移。进一步学习与提高以适应将来岗位变革的始发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不同领域的科技知识交叉、组合,使社会上出现了许多跨学科职业岗位,这就要求高职人才还必须具备与专业相关的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才能丰富“接口”能力。中职人才不仅要熟练掌握本专业技术能力,在任职岗位上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而且要具备一定的社会能力,才能在艰苦的工作中不怕困难,奋力进取,不断激发创造热情。当前中小型企业较多,在职培养的能力不强,要求毕业生上岗后能较快地胜任工作,自我发展能力显得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陈挺斌.浅谈中专学校应建立“以人为本”管理的新机制[J].福建轻纺,2005,(7):18-22.

[2]何玉海.学生是产品还是顾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6):28-30.

篇4

马林东(1987—),男,满族,黑龙江省集贤县人,在读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单位: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方向:农业资源利用。

通讯作者:徐秋(1987—),女,汉族,黑龙江省桦南县人,在读硕士,管理学硕士,单位: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摘 要: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历经改革开放30余年,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今非昔比,但在经济结构与发展方式急转之下,国家适时颁发《珠三角(2008-2020)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珠三角地区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该文从国际层次、国内层次、区域层次深刻解读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从软环境与硬环境两个方面分解纲要,以指明珠三角发展方向,最后对珠三角地区一体化的方式与动力机制进行阐述。

关键词: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

改革开放30余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改革“试验田”的作用,率先在全国推行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较早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成为全国市场化程度最高、市场体系最完备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雄辩地证明,发展是硬道理,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因此要深刻剖析《珠三角(2008-2020)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珠三角区域发展指明方向。

1.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解读

1.1国际层次

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增长最迅速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在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1979-2007年,广东连续28年GDP年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2008年在经济危机不断蔓延和扩散的大环境下, 同样给珠三角外向型经济以沉重打击,珠三角地区的基本矛盾也日益显现,整个珠三角地区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当前一个全新形势的这样一个全球环境背景下,国务院批复这个区域性规划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与港澳紧密合作、融合发展,共同打造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创新国际区域合作机制,全面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先进制造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和品牌,建设与港澳地区错位发展的国际金融、航运、物流、会展和创新中心。

1.2国内层次

改革开放30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改革“试验田”的作用,率先在全国推行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较早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成为全国市场化程度最高、市场体系最完备的地区。

《纲要》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将珠三角的改革发展事业纳入了国家整体战略的范畴。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广东省经济学会会长王裙告诉记者,珠三角的成长和成功是中国的一个缩影,同样,珠三角面临的发展问题也是中国的问题。《纲要》的出台,使广东与泛珠三角其他省、港澳台及东盟地区的合作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有力地促进奥港澳三地社会文化融合,确保“一国两制”的成功实施。

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综合实力居全国经济区前列,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以珠三角为中心的资源互补、产业关联、梯度发展的多层次产业圈,建设成为带动环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区域发展的龙头,成为带动全国发展更为强大的引擎。

1.3区域层次

从区域化到全球化,城市产业发展还要适应全球化需求,从全球城市体系中丈量自身的长与短。其核心思想在于区域要尽力规避完全市场条件下一体化策略的诸多弊端,要把发展权力下放到基层,让其拥有地方发展自。

深化改革先行区。继续承担全国改革“试验田”的历史使命,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为实践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新鲜经验。

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纲要》鼓励探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的新途径,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全国科学发展提供示范。

2.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分解

伴随着各方人士对《纲要》解读的深入,焦点已从宏观的解读到微观分解,该文主要从软、硬环境两方面进行解读。

2.1软环境

软环境软环境是相对硬环境而言的一个概念,它是指物质条件以外的诸如政策、文化、制度、法律、思想观念等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

制约珠三角城市间环境治理合作的原因:主要是政策规划不协调,综合决策缺位;跨政区环境治理合作缺乏法制基础;生态整体性与行政空间分割存在矛盾;城市间环境管理合作机制不完善等。为促进珠三角地区协调发展,《纲要》提出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强调珠三角各市要打破行政体制障碍,遵循政府推动、市场主导,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创新合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

2.1.1体制机制。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需要珠三角地区的各级行政机关树立以跨边界为基础的区域协作性公共管理理念,实行重大事项的契约化协调机制、跨区域的行政立法协作机制、常规化的信息交流机制以及纠纷的行政自我解决机制。推进珠三角区域一体化,首先需要树立以跨边界为基础的区域协作性公共管理理念,即在一个地区边界管辖意义逐渐下降的公共管理世界中,区域内各政府应该突破或超越以边界为基础的科层制公共管理模式,构建以跨边界为基础的一体化的协作性公共管理模式。

2.1.2人力资源素质提高。在深入贯彻落实《纲要》,适应广东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需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以提升学生创业就业能力为抓手,以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抓住建设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和进驻省级现代职业教育基地的契机,全面提升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2.1.3科技、体制。1)增强制造业的内生能力,以技术、创新与品牌为核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2)加强与发达经济地区的产业合作,学习和借鉴它们的宝贵经验。3)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以信息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4)政府的战略引导与政策措施不可或缺。

2.2 硬环境

硬环境指基建中为创设良好的投资环境建设的交通、电力、通讯、供水、工业厂房等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

2.2.1基础设施。研究珠三角九市近十年来基础设施的投资额与其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目前珠三角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与其GDP的增长成正相关。基础设施尤其是公共基础设施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主要是通过提高生产率和改变生产环境来实现的;在基础设施投资的领域,我们不应该简单重复建设,应把重点放到提供高效、高服务的基础设施上去。只有平衡了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的选择,改善其服务和提高效率,才能提高基础设施对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才能发挥基础设施在在缓解危机时的政策性作用,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一个健康稳定的硬环境。

2.2.2社会事业。珠三角公民在享受底线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基础上,进一步享受到能够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逐步实现对接共享并最终达到同一标准的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包括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就业保障、医疗保障、生态与环境等方面。

2.2.3产业发展。产业集群是一种高效率的生产组织方式,是珠三角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推动力量,遵循经济系统的自我增强机制,具有很强的成长性和竞争优势。而一体化则是按照区域经济原则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组织专业化生产和分工协作,建立统一大市场,优势互补、联合协作,联接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

长期以来必须重视投资环境建设和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走“软”“硬”兼施的协调发展之路,依靠珠三角的整体优势和产业特色吸引投资者和客商。

3.珠三角一体化

3.1错位模式下同城化

伴随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逐步转向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竞争, 城镇密集地区作为城镇化发展最快的区域, 成为当今全球经济体系的关键节点。然而, 全球化在加速城镇密集地区形成的同时也给其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其具体表现在:区域联动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的发展差距拉大,区域的城镇化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区域经济增长方式面临变革,资源和环境遭到巨大破坏,地域文化受到侵蚀等。表示,只有通过各城市间适度竞争形成错位发展,才能更有效地实现珠三角地区资源优化配置,才能加快珠三角一体化进程。

因此,毗邻城市要走向一体化,关键是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及互补的程度。只有区域经济的产业存大差异性, 互补性产业的联合才有动力, 各种要素形成经常性对流、辐射,使人才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互通有无。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在以下4个主要领域,即由于各地区在自然资源禀赋上的差异性和互补性而形成的资源合作;由经济合作区内各地区产业结构的互补性而形成的产业合作;铁路、公路、机场、港口、信息等基础设施一体化所构成的基础设施合作;最后是在谋求共赢的利益组合基础上,建立起开放、健全、有序的统一大市场。

3.2 非均衡发展模式下珠三角城乡一体化

从整个城乡一体化推进过程上看,珠三角选择的是“以城带乡”模式发展的,这是区别于长三角城乡统筹规划模式的。它采用的是一种非均衡的发展模式,先优先有基础优势的中心城市包括广州、深圳、珠海等发展,然后再通过政府的引导及政策的倾向使得城市带动周边农村发展,以工业促进农业发展来缩小物质财富的差距,共同发展。由于非均衡发展模式本身就具有阶段性的,以使得珠三角的城乡一体化也具有阶段性。珠三角的城乡一体化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阶段,城市工业的转移阶段,城乡资源的互通阶段。

3.3 动力机制

农业发展和农村改革是珠三角农村城镇化的初始动力,对外开放是农村城镇化的加速器,而国家执行的有关政策,才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的关键。(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参考文献

[1] 许晶华.珠三角区域的创新路径选择与增长转型,大城市群发展研究,2009,(1):117-125.

[2] 姚华松.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创新 开创珠三角发展新局面———《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年)之解读).

[3] 杨宁芳.珠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挑战及策略研究,特区经济,2011,(9):27-29.

[4] 张晓,张娴.浅谈全球化背景下珠三角城镇密集地区规划,山 西 建 筑,2010,36(24):40-41.

[5] 城市一体化如何避免新的“窝里斗”珠三角协调机制正在形成,中国政务信息网.cn.

[6] 雷兆阳.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三个关节点,探求,2009,(6):40~43.

[7] 王尚,赵新.广佛同城化思考,现代商贸工业,2009,(19):107~110.

[8] 马凤华,珠三角地区服务业发展差异与分工选择,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1,11(2):14-17.

篇5

关键词:轨道交通、城市规划、影响、互动、协调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而轨道交通则是城市工程建设发展的表现形式之一,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协调互动关系。

1、轨道交通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轨道交通建设是解决城市污染、拥挤、堵塞问题,发展“ 绿色交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合理的轨道交通规划对城市结构的调整及公共交通结构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城际轨道交通建设还是带动城市间交通发展及旅游业的源头,非常有利于统筹轨道沿线城乡的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的进程和发展。具体来讲: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发展、空间地域、土地利用和人口分布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对城市规划即引导又服务,直接或间接地产生如下影响:

1.1轨道交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时代的变迁使得交通远离了古代的骑马赶车、路途遥远、效率低下的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先进的轨道系统,高效率的速度,方便舒适的出行环境;带来的是现代化的轨道交通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密不可分,进而形成了“经济—城市—交通”之间的互动协调关系。所以说,社会经济效应的巨大使得轨道交通成为发展城市经济、改善产业结构、提高市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可见,轨道交通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布局等均具有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1.2 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城市规划中有考虑到:为避免我国城市出现住宅郊区化的现象,城市发展应充分利用当代轨道交通系统对城市人口及就业离心化的强大推动力,来推动城市中心区人口和就业的转移。如在加拿大的多伦多、美国的旧金山等城市,已经围绕轨道交通车站形成了大量极具规模的城市次中心和边缘城市组团,城市空间布局模式也从单中心转向多中心。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可知,城市轨道交通在与城市规划相协调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自我更新。在此过程中,它也促进了城市的发展,重新分布了城市的中心与次中心,使得城市空间的结构与组织更加合理化,与时展齐肩共进。

1.3轨道交通对城市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影响。轨道交通建设自身是为了顺应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需求,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重构、社会经济发展等各方面,能够有力地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就以产业重构为例,轨道交通的建设,带动沿线相关产业的发展,引导产业密集带向轨道交沿线分散,整合区域产业资源和发展方式。所以说,轨道交通可实现区域内各个板块、组团间的交流,促进彼此融合联动,使城市发展趋于同城化,有力的协调了城市区域间的发展。

1.4轨道交通对城市土地利用和人口分布的影响。轨道交通建设对土地的合理能够促进沿线土地的高密度开发和高强度规划;能够改变土地的使用类型及利用状况,促进沿线土地向高收益的类型转变,带动整个城市土地经济利益。轨道交通对人口分布的主要表现在:使人口沿轨道交通线路逐渐扩散分布,减轻高人口密度城市的交通和环境压力;同时城际轨道建设还加强了城市间的人口往来,促进各类型劳动力资源按照各城市的需求特征合理分配。

2、轨道交通与城市规划间的互动关系

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规划间的关系可由图1简单表明。从两者的构成关系可知:城市总体规划包括城市轨道交通战略规划阶段的主要内容,而城市详细规划包含了沿线地区的规划控制与轨道交通站点地区规划设计,再加上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规划阶段的其他部分,共同组成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整体。同时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轨道交通对城市总体发展的影响是以综合结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轨道交通因其自身的技术特性(运输性、速达性、准时性、舒适性、出行方便性等),在建设开发过程中与城市总体规划开发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结果可能带来规划目标的不确定性。所以笔者认为实施控制性详细规划与运营规划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外部效益内部化的重要依据。然而纵观当今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虽然相关学者都在致力于加强两者间的关联程度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城市现代化的迅速推进,人口剧增、交通堵塞、拥挤等原因,使得轨道交通规划尚未来得及完善地、系统地融入到城市规划中去,因此在进行城市轨道的规划、实施和管理中,难免会与城市发展规划产生些许矛盾。为了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达到两者的协调互动发展。以下笔者就从两者协调发展的原则和规划创新方面,来论述如何做到两者的互动协调。

3、轨道交通与城市规划的协调互动发展

3.1两者协调互动应遵循的原则。轨道交通建设要做到与城市规划的互动协调,就应紧紧围绕城市内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统筹考虑各种交通运输的分工,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遵循:①协同发展原则。轨道交通建设既服务城市又促进其发展,故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策略协同发展。②协调城市合理发展原则。轨道交通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直接关系到城市未来的发展,所以应当从城市整体发展定位出发,统筹考虑,协调引导城市合理发展。③空间结构优化原则。要使两者协调发展,在巩固城市群内核心城市的中心地位时,应当加强与其它各主要城市或城镇间的联系,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④交通一体化原则。遵循此原则可避免相互间无序竞争,实现优势互补、有效衔接、协调发展。

3.2两者协调互动发展的关键在于规划的创新。规划创新的关键是要实现“一原则”、“三性”和“四理念”创新的有机结合。一原则即“老城区轨道交通走廊服务高密度人口集在老城区要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的疏导作用,线路的布设要充分结合建成区的人流、物流、商流等,充分疏导交通,形成通达顺畅的交通骨架,改变老城区的交通状况。在新城区,要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对城市布局和结构的引导性,将轨道交通规划与新城区的规划和发展有机结合,使每个站点周围形成人流、物流、商流和信息流的集散中心。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城市规划中土地的集约化开发,而且可以为城市轨道交通创造客流,增加效益。“三性”则是指:社会性就是城市轨道交通要与城市规划总体战略相协调,能够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性就是轨道交通的规划要以实现轨道交通系统的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的,而且要将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体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始终;可达性就是用最短的时间通达城市的各主要功能区、商贸区和工作节点,贯穿城市的中心区和次中心区,为方便居民出行和乘客快速达到目的地提供良好的服务。“四理念”创新,即规划效益理念就是从规划入手,促使轨道交通建设形成一定的网络规模观念,充分发挥其“规模效益”的特性,尽快形成规模、产业效益;适度超前理念就是在满足未来城市需求的前提下,站在城市规划长远角度,提前做好近中期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好建好用理念就是规划既要好建设又要好运营,能够创造良好的效益;整体协调理念就是要保证城市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沿线土地开发及城市总体规划间的整体协调与配合。

结语: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规划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协调互动关系。笔者认为要让两者协调发展不仅要体现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和两者间的互动关系,而且要遵循相应的原则,不断优化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通过真正有效的机制改良,从根本上完善城市规划,在设计上充分利用契合点,有效促进轨道交通与城市规划的协调互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康彦波;浅谈城际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规划间的协调关系[J];科技交流;2011年 第3期

篇6

关键词:城市发展;城市规划

Abstract: urban planning is part of the city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city planning realizing urban economy,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ocie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and strategic need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urban planning, and raised the urban planning some attention matters.

Key words: the city development; Urban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战略依据,是进行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基本手段。当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进入了新的高速发展时期,达到39%,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如何通过城市规划保证城市发展进程的健康推进,是城市政府管理者必须认真研究的工作重点。

一、我国城市规划现状

城市规划随意性强。城市建设必须要按照规划方案进行。然而,在具体的城市建设中,表现了很强的随意性,规划被随意改变。究其原因,除了城市规划没有考虑到具体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之外,领导班子的更替,工作方向的变化,以及利益驱使都对城市规划产生很大影响。

重发展,轻保护。城市的发展不是以破坏城市以往的发展痕迹为手段的。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留下了大量的文化古迹。但是现在的城市发展,特别是旧城改造项目,往往破坏了城市的文化古迹、历史文化街道等蕴含大量文化底蕴的城市古老文化。

以破坏生态环境的方式寻求短期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和城市居民居住的重要外部环境。然而我国目前的城市发展,往往把重点放在寻求大规模、高建筑,而这种建设方式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打击是致命的。有关部门虽然有相关的管理法规,但是由于地方领导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环境效益,导致这些法规只能是一纸空文。

重数量,轻质量。城市建设过程中,为了寻求所谓的政绩,往往大搞形象工程,追求建设速度,忽视城市发展的客观需求,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城市规划的步骤、理念、发展趋势

目前城市规划的基本步骤是:资料收集研究――城市经济社会状况分析――确定城市发展方向――确定城市规划目标――分解目标为具体指标――提出规划方案――研究方案利弊――确定总体规划方向――分区规划――具体规划――近期发展方向――建设规划。不难看出,城市规划过程的主要精力放在经济社会的发展方面,在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方面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另外城市近期发展规划通常陷入城市土地资源开发的误区,忽视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街道景观绿化、城市广场建设等城市规划的其他方面。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除了包括常规的规划内容,要拓展城市规划的内涵。城市规划纳入城市人口、经济、环境、资源、社会等诸多因素,不再只关注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强调了城市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应能力,在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下,制定城市发展方案,形成可持续发展下的城市发展新思路。

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促使城市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重视科技进步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在科学技术的指导下,保证城市发展和环境资源的良性利用。

三、城市发展规划的注意事项

参考城市发展背景环境,合理布局产业园和产业群。城市之间的竞争,不再是单一城市的竞争,而是城市区域的竞争。在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要跳出城市自身,融入区域城市群的发展中,联合姊妹城市,培育一体化的消费市场、技术市场、资本市场、旅游市场等。园区经济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化过程中中产业园建设成为促进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产业园的制度化运作,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形成鲜明的产业特色、产品特色、企业特色,产业园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便于政府引导产业园经济发展方向。产业园的规划,要与城市功能定位相协调,产业园内部企业布局要注意做到适度集中,各具特色,疏密有致。产业群则是产业园的更深一层。对产业群的安排,突破了行政区域的限制,联系区域经济,规范区域发展。产业群的规划要注意着眼于区域合作和资源的市场化整合,形成城市发展联盟,构筑集群化产业群。

注意第三产业的布局。城市的产业结构,除了工业之外,第三产业是重心。第三产业产业占一个城市GDP的比重是城市竞争力的直接反应。城市规划过程中,优先布局商务区、金融区等现代服务区,借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城市实力。

对城市规划进行科学管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城市规划进行科学管理,对城市建设的动态进行检测、管理、协调,综合论证反馈信息,了解变化情况,及时对方案进行局部调整和补充。

充分开发和保护城市空间和生态环境。城市的地形条件、地理位置、气象条件、环境气候条件组成了城市的空间形态,这也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另一个城市的空间特征。城市规划过程中要注意充分认识城市空间,合理保护、开发、利用城市空间,围绕个性化建设城市。另外重视城市空间的保护工作,城市建设中加大环保力度,保护水资源,维持生态平衡,不能依靠牺牲后代利益来追求城市的短暂发展。

注意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发展规划,要注意统筹城乡发展,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和城乡收入差距矛盾,合理安排城市发展布局,考虑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合理布局城市交通、工业、医疗卫生、道路、文化等设施建设,以城市带农村,城乡一体发展。

重视城市文化在城市规划发展中的作用,培养城市品牌。城市规划必须正确处理发展和继承的关系,城市历史是城市独有的个性,城市化建设中一定要凸显城市个性,城市规划要处处折射出城市文化,在发展中继承城市文化。城市品牌的培养,主要是对城市品味的塑造,城市市政府、图书馆、学校等重要的公共建筑,要按照工艺品的标准来进行设计,整个城市的街道风格、建筑物造型等要有明确的要求,赋予城市艺术活力。

结语:

我国城市发展正在经历质的飞跃,传统的城市发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社会的要求,城市规划要善于抓住发展机遇,改变传统的随意规划,贯彻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重视城市的和谐发展,正确处理第二第三产业的布局、城乡协调发展、城市文化与城市发展等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任淑萍.浅谈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J].科技向导,2011,33.

篇7

关键词:城镇规划;原则;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镇化建设关系着我国千千万万的农村居民的发展,未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要有步骤有重点的进行,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合理规划城镇化建设的整体步骤,改变城镇化管理的工作方式,更好的实现人民的安居乐业。

一、城镇规划的一般原则

1、“因地制宜”的原则

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规划者应该注重发挥这些自然条件,结合当地的社会环境,城市历史规划出适宜人居的城市格局,在城镇规划建设中要立足于原有基础上,不能单纯为了经济收益与其他城市攀比。

2、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城镇规划的目的就是要让城镇的居民在这座城市中能有舒适的宜居环境。因此,规划部门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征求居民的意见以及综合各方面的环境因素,打造出具有活力的城市,让城市经济社会得到发展。

3、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注重城市建设的同时,要坚持开发与节约的方针,提高资源利用率。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应该在区域规划的指导下,相互协调和制约,遵循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空间协调发展的原则。对于一些高投入、高能耗、重污染的工业应该杜绝,才能减少城市污染提供良好的城市环境。

4、市政公用设施工程规划的内容

城镇的给水工程应该根据用水量标准,合理选择水源地,确定供水能力取水方式和给水管网及配水管网的布置。城镇排水功能上的雨水排水系统、污水排放与处理系统组成,要确定排水制度、排水区域、雨水量估算、污水总量估算、排水管网系统规划布局以及污水处理厂布局。

对于垂直结构的规划,应该结合城镇用地合理选择,从分利用自然地形,解决城镇规划用地的各项控制标高问题,让城镇道路的纵坡度既能配合地形又能满通上的要求,合理组织城镇用地的地面排水,合理组织好城镇用地的土方工程。

5、景观系统规划的原则

确定城镇景观系统规划的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对于城镇景观资源要善于发掘与分析评价确定城镇景观的特色,研究城镇用地的结构布局与城市景观的结构布局,对于城镇背景、制高点、景观轴线要制定城镇景观控制区,确定需要保留、保护、利用和开发建设的城镇户外活动空间。

二、目前城镇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低下,市场观念狭窄

我国大多数城镇的职能构成还停留在为周围农村提品交换、物资集散的初级阶段。农村与城市的二元结构占主导地位,农村经济型城镇在数量上占绝对多数,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作为城镇集聚所需求的二、三产业仍处在次要地位,产业结构还在一、二、三或者一、三、二的阶段。城镇的市场发育处于低层次的阶段,长期得不到改善。多限于与上一级和下级的市场之间的交换,而未在更大的环境中寻求发展机遇与空间,没有形成跳跃式的发展。

2、城镇规划工作滞后于城镇发展,规划思路和作用有待完善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的出现,对城市和区域的空间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城市体系结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原有的城镇(市)体系结构被打破,世界城市体系的不断形成和发育,促使国家和地区的城镇体系变得更加开放。一些地方在编制城镇体系规划过程中,没有重视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对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影响,忽视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和真正应解决的问题,不顾区域城镇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发展目标,就区域论区域,片面追求区域城镇体系的完整,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其作为一个整体参与更大范围的区域所产生的多方面的影响,忽视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本质和规划编制的意义。

3、城镇规划的难度大大增加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城镇规划研究的范围扩大了。而且因为城镇、区域之间相互联系更为紧密、竞争更加激烈,人口、资本、技术等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不确定因素增多,城镇的发展规模(用地和人口)在区域中的地位很难确定,城镇规划的难度大大增加。加上外来人口大量涌人,流动性增强,有的地方外来人口数量要超过本地人口数量,甚至出现了移民城镇,城镇人口预测难度增大。城镇住宅除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市民的需求还要满足大量外来投资者、外地人士生活、工作、商务活动的要求。以往根据城镇人口未来发展来确定城镇用地规模的传统城镇规划方式受到挑战。

三、加强城镇规划管理主要措施

1、建立健全实施规划管理机制

为切实发挥城镇体系规划的作用,在努力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同时,必须加强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管理。城镇体系规划在体现宏观规划的政策性、指导性和战略性的同时,要加强规划文本的规定性和条款性,提高规划执行的力度。

城镇化建设是政府治理国家进行国家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城镇化的规划纳入到市场运作轨道上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全整体的规划机制,实现对地区城镇化科学有效的管理。

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工作中,地方政府的人员配备还存在很大的欠缺,特别是,城镇化建设管理机制还没有实现全面的运作。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的城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就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城镇化工作管理机制,完善城镇化建设的工作组织体系,落实城镇化建设中的各项责任问题,全面分析城镇化建设的具体问题,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通过这样全面系统的城镇化建设工作机制的实现,以更好的实现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工作。

2、强调城镇化建设中的工作重点

在城镇化建设的工作中,要有重点的实施城镇化建设,加大对重点扶持项目的投入力度。城镇建设的重点仍是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主要是一路二水三防洪四绿化和住宅小区的建设。建设的思路就是在“量”的提高上,重点是“质”的突破。城市水、路、热、气、讯、绿化是城市的基础设施,要加大建设力度。

具体到城镇化建设工作的具体实施,需要在建设中祝好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投入力度,对于关系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具体设施建设,进行重点管理。其中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是城镇化建设工作的实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城镇化建设中,要实现对群众基本生活的保障,实现群众安居乐业,就要提升他们的居住水平,城镇住宅建设关键在于变革现有城镇住房分配体制,培育个人直接支付的住房消费市场,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同时注重对城镇生活住房建设的全面规划,强调新城镇建设中,居民住房建设的绿化作用。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管理好新型的城镇化发展下的新城镇,就要有一个重点的管理工作格局,更好的推进,对城镇化管理工作的实现。

3、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整体全面的发展格局

在当前的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以“可持续发展”要求为指导,发展特色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开展城镇规划建设工作,用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发展思路,努力强化中心城市功能,提高城镇集聚能力和建设水平,积极发展小城镇,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村、整体协调发展的格局。

整体协调发展格局的实现,需要综合全面的系统的管理,协调好村镇的发展,提高小城镇的发展水平。同时,协调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和环境发展之间的发展情况。强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促进基础设施对人民生活的服务水平。这是城镇化建设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工作。同时,做好城镇化建设,实现城镇化建设的整体协调,实现资源环境,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协调,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工作的协调发展重点。

结束语

总之,建设城镇和管理城镇是城镇规划的根本社会作用,也是其基本依据,是保证城镇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和综合性手段。所以加强城镇规划管理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雷峻.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民居,2014,(02).

篇8

关键词: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热点问题

Abstract: the standard and efficient management, is to ensure that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town planning and urban construction of key pushed forward.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work experi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town planning and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hot issues, hope and colleague to learn and progress.

Keywords: town plann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Hot issues

中图分类号:F1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以达成城镇协调发展

1.1系统协调 系统协调是城镇体系规划的首要任务。在规划中,必须重点强调城镇与区域发展的协调,资源、基础设施与城镇发展的协调。 1.2科学整合 空间的整合。就全国范围而言,城镇特别是沿海城镇的发展战略,应充分利用各地区位条件,立足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强化闽台合作的中转和通道作用。一方面要合理发展核心城市,另一方面要改善提高小城镇,大力扶持中心城镇发展,优先发展中心城镇。小城镇整合。对小城镇加强科学整合,并加快中心城镇的发展,对中心城镇重点扶持,优先发展,将小城镇按照地域或交通特征分类指导。 1 .3整体提升 整体提升是城镇体系规划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我国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形成与国际经济接轨、与国内外广泛联系的全方位、多功能的开放格局,构筑布局合理、功能协调、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城镇网络也成了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 2、当前城镇规划面临的三个主要问题 2.1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低下,市场观念狭窄 我国大多数城镇的职能构成还停留在为周围农村提品交换、物资集散的初级阶段。城镇的市场发育处于低层次的阶段,长期得不到改善。多限于与上一级和下级的市场之间的交换,而未在更大的环境中寻求发展机遇与空间,没有形成跳跃式的发展。对市场动向与体系外部的机遇把握上缺乏足够的主动性,市场结构单一,彼此不能协同发展,反而进人恶性循环之中,导致风险加剧。加上地域文化习俗和陈旧观念的制约,“靠山吃山,靠地种地”的小富即安的价值观在潜意识中断绝了穷则思变的创新思想,安于现状的行为准则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取向。 2.2城镇规划工作有待完善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的出现,对城市和区域的空间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城市体系结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原有的城镇(市)体系结构被打破,世界城市体系的不断形成和发育,促使国家和地区的城镇体系变得更加开放。一些地方在编制城镇体系规划过程中,没有重视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对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影响,忽视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和真正应解决的问题,不顾区域城镇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发展目标,就区域论区域,片面追求区域城镇体系的完整,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其作为一个整体参与更大范围的区域所产生的多方面的影响,忽视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本质和规划编制的意义。另外,从全国情况看,不论是独立的省域规划,还是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所作的市域和县域的规划,真正能指导城镇发展,发挥作用的不多。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规划指导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方式需要转变和调整。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城市快速发展以及地方自扩大,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管理是当前城镇体系规划工作面临的关键问题。另一方面,有些地方政府对区域规划重视不够,规划的宏观和长远效益未被充分认识,也严重制约了规划发挥作用。

2.3城镇规划的难度大大增加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城镇规划研究的范围扩大了。而且因为城镇、区域之间相互联系更为紧密、竞争更加激烈,人口、资本、技术等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不确定因素增多,城镇的发展规模(用地和人口)在区域中的地位很难确定,城镇规划的难度大大增加。加上外来人口大量涌人,流动性增强,有的地方外来人口数量要超过本地人口数量,甚至出现了移民城镇,城镇人口预测难度增大。

3.城镇规划管理的对策 3.1构架城市联盟协调机构,做好保障措施 城镇体系规划就是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促使城镇协调有序地发展。从而避免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行政壁垒、生态恶化、重复建设等问题。从区域整体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共存共保、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角度出发,突出强调不同行政区划之间在产业结构分工、基础设施共享、生态环境保护、城镇空间延续等方面的衔接和协调。针对实施机制、政策、措施研究与制定普遍不被重视,缺乏规划实施必须的后续手段,对新编制的城镇体系规划在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各城镇之间边缘空间布局等区域性共同的问题上应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建议建立由省级机关和市、县政府组成的城市联盟协调机构负责跨行政区域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发展、环境保护工作的协调,协商解决发生的重大问题,确保城镇体系规划付诸实施。 3.2突出重点,加大投人,全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城镇建设的重点仍是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主要是一路二水三防洪四绿化和住宅小区的建设。建设的思路就是在“量”的提高上,重点是“质”的突破。城市水、路、热、气、讯、绿化是城市的基础设施,要加大建设力度。同时,要注意城镇基础设施的质量,城区道路、给水、排水、供热、供气、防洪、园林工程设施建设要纳入质量监督和工程竣工验收序列,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质量监督和认证,未经质量监督和工程竣工验收,项目不得交付使用。同时还要提高城镇园林绿化水平,加快住宅建设,改善居住条件。城镇住宅建设关键在于变革现有城镇住房分配体制,培育个人直接支付的住房消费市场,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根据目前全市的住房现状,合理确定“搬迁安置、经济适用、舒适豪华”三种类型住宅的比例,以此满足各阶层的需要。工作的重点是老百姓愿意买房,买得起房,买得到房。而以上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有赖于城市建设资金投人问题的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投人,在现有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要切实管好用好建设资金。城市维护建设税要足额收缴,全部用于城市建设,此外,要引人市场运行机制改革,市政公用设施经营方式,从福利服务型向经营服务型转变,改革的着眼点要在转变政府职能、理顺价格关系和有偿使用三个环节上,寻求城市建设资金良性循环发展的路子。

3.3 建立健全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规划的重要作用

要加强领导,将总体规划实施列入政府日程。要在总体规划基础上编制详细规划,再依此进行街区建筑与景观设计。加强管理,做到实施法制化,管理规范化,决策科学化。改变镇——村的管理思路,全镇统一建设,打破村的行政界限,避免各村重复建设,在镇域范围内达到各种资源利用的合理分配。将规划成果公布与众,强化公众监督力度。要适时调整总体规划,以适应市场经济动变发展之需

①依法治镇,增强规划权威性。镇人民政府和镇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法规、规章,并结合本镇实际情况,编制适合本地的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其它行政规章,做到依法治镇,避免不适当的行政干预,维护规划的权威性。

②规划技术深化。应当尽快组织各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镇设计、旧城改造规划的编制与审批工作。

③加强规划宣传,总体规划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并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报道,增强总体规划的透明度,增强各部门、各级领导和全镇公民的规划意识,使其了解总体规划,自觉支持总体规划的实施。

④近远期相结合。城镇建设应当集中紧凑,开发一片,建设一片,收效一片,避免土地和资金的浪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使村镇建设上一个新的台阶。

篇9

关键词:工科院校;地方经济;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035-02

地方工科院校只有融入到地区社会经济建设中,主动适应市场需求,才能实现地方工科院校与地方经济的同步发展。李岚清曾指出:“高校要努力做好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任何一所大学首先要立足于为地方服务,每个地区的经济不完全一样,只有立足于为地方服务才能避免千校一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经济对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跨越的阶段,而占据高等院校半壁江山的地方工科院校,在地方经济建设和实现创新驱动过程中更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方工科院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地方发展生产力,地方经济发展又如何与工科院校进行双向互动,充分引导院校的各种资源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已变成两者共同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地方工科院校发展现状

地方工科院校是一个特定的高校群体,是指由省级及省级以下地方政府行政拨付经费,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的工科高等院校。

1.地方工科院校自身发展不足。随着1998年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地方工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大发展中蓬勃发展。统计结果表明,地方工科院校在学生的数量和质量上,以及师资力量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师资力量比例仍然偏小。一是工科院校中研究生的数量虽然增长较快但所占比例不大;二是本科生招生数和在校生数规模趋于稳定,在各省本科生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三是虽然师资队伍在持续扩大,但总体来说高级职称比例还相对较小。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增加,地方工科院校的师资力量强于以前,但多数集中在中级和初级职称,高级职称的人数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但大部分地方工科院校还较薄弱,领军人物、拔尖人才和高层次的创新团队较缺乏。

2.地方工科院校区域分布不平衡。地方工科院校区域分布受其城市经济、历史和发展定位等因素影响,呈现区域不平衡性。具体表现为:一是与经济发展程度相关。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其发展规模和层次也相对较高,反之较低,展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我国东南地区的地方工科高校,在数量、规模和层次上都比我国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质量要高。这证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当地高等教育的质量起决定作用,同时那些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地方工科高校会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特别是当今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换,更需人才支撑。二是区域高校布局的需要。如各省份的省会和大城市,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优势使得其高校数量名列前茅;因此,地方工科院校应理性分析自身区域现状,明确使命,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求大、求高,要办出特色。

3.地方工科院校办学定位不清晰。部分地方工科院校办学定位左右摇摆,一方面迫于自身发展的需要,既想走学术型的发展之路,又想走实践性、应用型的发展之路。办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办学思路不清晰、办学定位趋同的毛病,导致很多专业设置没有地方特色,与地方产业结构脱节;学生普遍“重理论,轻实践”,教师普遍“重科学研究,轻技术服务”,削弱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二、地方工科院校发展融入地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地方工科院校发展迅速,学校招生数量持续加大,毕业生比例持续走高。在办学教育等方面,打破了传统的由政府完全掌控的局面,已逐渐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不同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满足市场需要的多方位办学体制,特别是我国的民办地方工科院校的良好的发展,为地方工科院校的学生教育打了一针强心剂。地方工科院校教育已然成了与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直接关联的教育类型,为地方工科院校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起到了推动作用。虽然国内地方工科院校的教育有了一定成效,但目前还不能完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出现了一些与经济发展所不相适应的现象。

1.地方工科院校培养的人才胜任力不足。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人才作为后盾,首先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纵向人才作为后盾,地方产业发展需要“金字塔”型人才结构,而这里的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处在金字塔塔端,使得这部分人成为了所需人才总量的大部分。第二是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横向人才做后盾。即工科院校所培养人才的学科及专业要和地方产业结构一致。源于高校之间的相互竞争,很多地方工科院校都将“厚基础,宽口径”、“一专多能”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但在实际培养中缺乏针对性,很容易出现“同质化”倾向,难以凸显自身特色。地方经济发展常要求上手快,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可因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实践教学硬件条件不足,实践课时有限,缺乏实践经验较强的指导老师,办学客观条件也难以满足实践教学需求,导致其培养的人才在素质和动手能力上都很难满足企业需求。在专业设置上,过于追求学科设置的多样性,缺乏对地方经济发展的统筹把握,对地方产业变化缺乏有效应变力。

2.地方工科院校的科研服务力亟待提升。工科院校教育一个关键目的就是,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可当前我国很多地方工科院校推广还没有属于自己的科研机构,或科研推广机构无法胜任任务,还不能积极参与地方科技研发与推广,导致很多院校在地方建设的一些前沿课题上没有话语权,其实践服务能力无法有效发挥。

3.教师无法有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教师到企事业挂职、企事业专家到学校讲学还没有形成有效机制和顺畅通道;很多高校教师多是从校门到校门,从学生变身老师,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只能将知识从书本搬到课堂,从网站复制到课件,无从谈起有效解决企业发展问题,服务企业和社会。

三、地方工科院校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的策略

1.地方工科院校学科专业的建设发展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工科院校学科专业的建设发展融入到地方经济建设中可以有很多方式,最有效果的当属学校与社会、企业携手共建实训基地方式。同样,院校与地方经济融合所建立的实训基地也屡见不鲜,院校教育的发展不能没有地方和社会支持;另外,地方社会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也必然带动地方工科院校自身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学校通过与社会和企业成立实训基地的模式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真实的生产实训环境,在实践中学习技能。最近几年,不少地方工科院校和企业已在校企合作上尝到了甜头,工科院校根据地方需要开设经济建设急需的专门课程和热门专业,培养了很多应用型工科院校高级技能人才。

2.地方工科院校与地方经济发展要产学研全方位结合。产学研合作,是指产业、学校、科研机构三者之间的紧密合作与配合,为同一个目标,通过充分利用资源进行多方面合作交流,建立一个强大的集研究、开发、生产为一体的先进系统,同时体现出综合性优势。如今地方工科院校已慢慢从传统的教书育人机构,升级为与地方经济高度融合,持续共同发展的高等科研院所;同时,地方工科院校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与地方经济融合,与地方、企业、社会进行全方位产学研结合。

3.地方工科院校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地方工科院校要融入地方需求,订单培养模式,就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好办法。但该模式仅在当前部分企业自办高职院校开展,对于普通地方工科院校通常开展此类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并不多见。随着经济发展,应用类工科院校无学生在就业中越来越吃香,开展订单式工科学校学生教育,对学生和院校,都是双赢的行为。

4.地方工科院校教学要针对地方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类型实施相关职业技能教育。地方工科院校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技能教育有所欠缺。近年来,积极转变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已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方法。院校可选择通过对在校学生开设职业技能教育使在校学生得到国家承认的不同类型的职业技能认定证书,有助于毕业生找工作,也有助于企业选择合适的人才。这样的学生,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同时,能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综上所述,地方工科院校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前景美好,这需要以地方工科院校有效发展、契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为前提。同时也需地方政府在校地合作前期给予更多支持,从而发挥地方工科院校与地方经济各地的优势,提高合作效率,培养优秀人才,最终提升地方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潜力。

参考文献:

[1]王旭东.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拓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7,(8):16-17.

[2]李海莲,洪林.地方工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高校教育管理,2014,(1):10-16.

篇10

关键词:区域协调 城乡统筹 公共安全网 生命线工程 复合通道 共建共享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研究背景

1.1 基础设施体系的内涵

对城市而言,基础设施是指直接为生产部门、流通部门和人民生活提供共同条件和公共服务的设施和机构。城市工程系统一般分为城市能源动力系统、城市水资源及供水排水系统、城市邮电通信系统、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和城市防灾系统等多个系统。

对区域而言,基础设施是保障区域安全和实现区域协同互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城乡一体的纽带。将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区域化,延伸到区域来看,主要由上述五大系统的线网状工程和枢纽型设施构成。

1.2 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域视角

(1)设施网络向区域延伸。城市群的发展带来了城市供给需求膨胀和污染治理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靠单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已难以“独善其身”,区域性设施必须向区域延伸,以获得更大范围内的资源互补。

(2)设施网络向乡村延伸。就城乡一体化而言,保障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的全面供给是新形势下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要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向乡村地区延伸,覆盖城乡。应本着城乡平等,设施共享的原则,等同看待农村与城市设施布局,着力消除农村与城市的设施环境差异,为城乡居民提供平等全面的公共服务。

1.3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现实问题

过去,由于区域内各行政主体间缺乏协调及城乡结构二元等原因,区域层面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往往被忽视,产生了诸多问题与矛盾。一方面,区域性通道衔接不畅,分散建设影响新建线网落地;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存在重复建设、建设滞后,城乡设施差异大等问题。

图1 区域公共安全网与生命线工程构建思路

2 构建以复合通道为主体的区域公共安全网

由于区域性基础设施通道无序建设,加之区域内土地资源紧张,区域性线网工程通道走廊落地难困局越发凸显。因此,应充分利用现有交通及市政通道,从区域角度对水、能源等战略性通道实施预留控制,同时加强通道整合,完善和预留区域性供水、输配电、输油气廊道,以形成保障“生命线”畅通的公共安全网。

2.1 控制战略性供应设施廊道,保障设施可持续建设

战略性通道多指由区域统一配置,维系区域整体运行安全的通道工程,包括区域供排水通道,特高压、高压输电走廊以及天然气长输管线等。应通过区域性市政走廊的分类管制,实现省、市政府对战略性通道资源的管控。主要包括:(1)建设联网调度的区域供水安全网。通过建设江库联网工程、区域调水工程,解决供水保证率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和抗风险能力低等问题,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2)建设一体化的区域能源供应网络。确保区域战略性能源通道得以控制,同时融入大电网,适应电源、负荷逆向分布的,实现大规模跨地区消纳。

2.2 构建区域性基础设施复合通道系统,促进通道集约高效利用

为进一步集约利用有限的通道和土地资源,应大力加强区域基础设施通道复合。以往,复合通道多指将多种运输方式集中在同一路线上所形成的高效率运输通道[5]。为了更高效的利用现有基础设施通道资源,应将上述复合通道概念拓展至其它市政线网状通道,将区域交通和基础设施通道统一纳入考虑。区域性复合通道是指区域间多种运输线路以及交通运输线路与供水、电力、油气以及防灾等市政线路集中在同一路线上的高效率通道,包括交通复合通道、市政复合通道、交通市政复合通道以及区域性避难通道等。

(1)构建集约高效的区域复合通道。以集约共享为原则,在有效利用现有交通及市政通道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区域发展和各专项工程规划要求,调整通道,构建输送能力大、占地空间少的复合通道体系。复合通道可分为完善型通道、整治型通道和预留型通道。其中完善型通道指已建通道,以完善与提升为主;整治型通道指规划建议调整的通道,以培育与发展为主;预留型通道指规划建议预留的通道,此类通道应作为城市长期的开敞空间予以保护,加强通道设施规划建设与城市发展的配合与协调,以控制与保护为主。

(2)划定覆盖城乡区域的避难通道。以区域骨干交通通道为基底的避难通道,应串联区域内的具备避难条件的公共开敞空间。同时结合区域绿道、城市广场、公园及体育场等绿色开敞空间营造,构建区域性避难场所。

3 建设以覆盖城乡、共建共享为特征的生命线工程体系

3.1 强化战略性设施统一布局

对区域而言,水、能源资源都是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需要通过枢纽型设施布局建设,推动区域内水资源和能源高效可持续利用。包括重点加强重大水厂以及重大再生水厂建设,优化区域水资源的配置和实现再生利用;在区域内合理评估能源资源禀赋,积极发展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分布式能源,多元拓展天然气气源,推动能源一体化输配和能源可持续利用。

(1)协调区域水资源配置。区域性供水系统是通过城乡供水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符合城乡统筹要求。它将区域内若干净水厂及其配水管网联合成一体,统一开发和分配水资源的网络化供水系统,其特征是根据水源水系地理及环境等要素来划分供水区域,系统向区域内城市供水的同时,还向周围乡镇和农村供水。

(2)加快区域清洁能源联合开发。为保障区域能源的可持续供应,应在区域内选择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积极开展绿色能源基地的联合开发。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核电和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形成多元的清洁能源保障体系。

(3)推进区域环境联防联治。为减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识别区域环境保护的关键问题,主要包括流域水环境污染、大气复合型污染和“垃圾围城”等。应从区域环境问题的源头出发,重点构建流域共治的区域水环境保护系统、联防联治的区域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系统以及共建共享的固体废弃物综合管理系统,推进区域环境联防联治,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3.2 协调城际、城乡设施共建共享

除上述区域性战略性设施布局之外,区域生命线工程建设还应从协调城际、城乡设施的角度,打破城乡界限、行政界限,促进功能互补、分工协作的区域基础设施协调共建。

(1)协调城际设施建设。以区域协调为原则,以解决城际设施衔接和城际环境问题为重点,着力开展城际基础设施协调工作。对城际地区的设施衔接与环境治理方面,应尊重自然因素与区域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重点协调城际供水、排水、流域治理以及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与运营。

(2)协调城乡设施建设。通过城市与乡村联系,或由乡镇、村庄联合,划分不同区域范围,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的建设与发展模式,并进行综合协调,服从城乡区域整体的统一管理,形成一体化体系。

4 建立完善的区域基础设施协调建设运营机制

在完善区域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机制方面,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1)设立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协调专责机构。以便对区域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可以通过成立区域基础设施协调专责委员会,专门负责协调区域设施规划建设。(2)合理选择设施建设模式。区域内各市政府可共同出资设立基础设施协调建设专项基金,用于统筹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协调建设以及区域资源的联合开发等。(3)创新设施运营管理机制。应强化区域信息共享机制,各市区域基础设施的基础资料数据库与动态规划信息库应实现共享,并方便查询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状况。

5 结论

区域公共安全网和生命线工程体系建设是实现区域一体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基础。规划中应在区域协调的视角下,明确区域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客观要求,初步提出了区域公共安全网和生命线工程体系的整体构建思路。应重点关注区域战略性通道建设与控制,区域战略性、枢纽型设施建设以及城际、城乡之间的通道与设施建设协调,从而实现区域发展与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协调,为区域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 闫萍 戴慎志等. 集约用地背景下的市政基础设施整合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0(1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