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1-24 17:46: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社科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文社科的重要性

篇1

1.现代大学制度要求实现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根基。现代大学制度的发展对学术研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有效地实现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学术评价是其中至为关键的一环。当前我国对于高校教师的考核测评,主要是以科研成果的数量、发表和出版的刊物级别为主要依据,高校往往将高水平论文的发表与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的立项等相结合,这种过度量化式的学术评价严重违背了学术研究的基本规律。这样的学术评价体系不仅不能保障学术自由和学术创新,反而易导致学术之间的无序竞争,这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我们在对定量性的评价进行批判时,应更多地思考在适当降低量化考核的标准的同时,如何建立以质量为主要标准的学术评价制度,奖励那些确实有学术价值和影响的研究成果,以此来推动学术环境的创新,推进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的发展。

2.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复杂性、多样性要求建构科学合理的评价系统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目前还处于一个探索研究的阶段,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就需要通过评价活动来实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表现在其学科划分愈来愈细化,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综合愈来愈明显,这就导致了其最终的成果形式也逐渐多样化。单一的评价标准不能客观合理地反映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结果,且人文社会科学评价还涉及许多无法量化的评价指标,因此,定量的评价标准不能很好的适用于跨学科、综合学科、交叉学科的评价,这就需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标准。深入分析人文社会科学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建构完善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必然要求。

3.全方位的人文社科评价离不开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全方位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宏观层面指的是对学科的评价、中观层面指的是对科研机构的评价、微观层面指的对科研成果以及科研人员的评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多指微观层面的评价,对于科研成果的评价关系到人员评价、项目评价、学术成果评价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的选择都需要科学化、规范化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系统,否则就会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

4.已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研究评价理论可供借鉴当前我国的人文社科评价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与自然科学研究相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一些不同特点,如较强的主观性、滞后的效益、价值的间接性、评价对象的复杂性、某些研究对象的不确定性等,应根据这些特点来构建一个不同于自然科学评价体系的更为独特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自然科学评价体系研究起步较人文科学较早,形成了一些经过实践证明较为成熟的评价方法,虽然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但对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来说还是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为之借鉴。

二、构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要素分析

系统是指“部分构成整体”,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的结构形式联结而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我们可以将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因此构成评价体系的要素也是多方面的。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关于评价系统的要素构成,主要有“三要素”、“四要素”和“六要素”理论。“三要素”理论指的是科学的评价系统是由评价者、评价对象和评价手段三个基本要素构成,除此以外还可以包括一些其他要素,如评价目的和评价结果。“四要素”理论是指科学评价的系统应该由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参照和评价目标四个子系统构成,总体来看,这两者所包含的内容是基本相同的。“六要素”理论主要包括评价主体、客体、目的、标准及指标、方法和制度六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六个要素中,评价目的构成了评价体系的首要要素,因为任何评价都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来达到评价的目的,它制约着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及指标、评价程序等制度的制定或选择。所有的评价都需要确定评价的内容和评价的准则,换言之都需要确定评价的标准或评价的指标,这关系到整个评价系统的性质。在评价的实施过程中,需保证评价活动本身的公正、公平以及可持续发展,一旦被证明是正确的方式、方法、标准、程序就形成了评价的规程,即就是评价的制度。评价主体通常是评价活动的实施者,也被定义为具备一定的评价知识和技能,能够参加评价活动的人或机构。它可以是对评价对象发表评价意见的个人、团体、媒体、社会机构等,其中在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术共同体的评价,即同行评议。

评价客体即被评价的对象,评价客体可以是学者、研究机构、学术研究成果、研究项目、学术媒体等。只有明确了评价的目的,才能确定评价对象;只有确定了被评价的对象具有可比性,才能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目的指的是评价要达到的预期希望和总的原则要求。评价目的不同决定了使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甚至决定了要选择不同的评价专家、确定不同的评价程序。评价的目的连接着评价的客体和评价方法,是最为重要的评价要素。评价方法是指评价中使用的工具或手段。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性质本身决定了其研究对象一般来说是有人参与的,这样就包含了与人有关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不是所有的定量评价都适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除了一些可量化的因素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还涉及到很多无法量化的指标,评价需要时间的积淀和历史的评判,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价值观和历史观还需要对其进行定性评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我们在对其进行评价时应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指的是在评价活动中应用于对象的价值尺度和界限。评价的标准依赖于评价目的,也就是说评价目的决定了评价的标准。如果说评价标准是总的衡量尺度,那么对于评价标准进一步细化则构成了评价的指标,例如,引文量、获奖数量等。而定性的评价指标,主要按其是否符合创新性、规范性、价值性和科学性的原则来设定。评价制度是指有关部门制定的保证评价活动正常进行、要求有关人员共同遵守的规程,包括了评价专家的遴选、评价对象申诉、评价结果公示、反馈意见、评价结果共享等。评价制度的保障是整个评价体系的支撑点,因此良好评价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综上所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活动是一个系统,构成评价体系的多个要素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他们是构成评价体系的有机整体,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准确、公正、客观、全面评价的前提和基础,对一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最终评价,是各个评价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构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制度保障

构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是繁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还可避免学术不端行为、抑制学术腐败现象的频发。学术评价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学术失范现象泛滥、独立的学术评价机构缺失、非学术因素的干扰和渗透等,这些因素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实施都造成了严重的干扰,进而影响了评价的过程和评价结果,这些体制方面的缺陷需要通过制度的变革来实现。

1.建立专门的评价机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而科学的评价机构是构建评价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已有一些评价机构和组织,他们依附于政府机关或其他实体单位,但是发挥的作用都不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其对学术评价中出现的问题未能进行科学地、有效地认证和鉴定,设立独立专门的评价机构就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学者提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建立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它应该是一个独立的、专门的、权威的机构,它可以对学术研究成果、研究项目、科学研究机构、学术研究者以及学术机构委托的一些其他的评估业务等进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从体制上保证评价活动的公正性。因此,建立专门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机构是实现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繁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

2.健全完善同行评议制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具有模糊性、描述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它不能像自然科学成果一样通过科学实验和反复、精确的数学计算加以验证,也不能用指标和数据进行简单测定,因此,由从事相同或相近领域的专家来判定研究成果的价值就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主要评价方法,即就是同行评议法。同行评议法是一种定性评价方法,其特点是操作较为简单,评价结果易于被使用。由于充分发挥了同行专家的经验知识、调查分析能力,从而避免了这种评价方法本身所固有的局限性。然而,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活动中使用同行评议法仍然会存在一些随机因素,如评价者主观意识的影响、同行专家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性等,这些使得评价的结果常常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尤其是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各种新兴、综合、交叉学科的不断产生,研究范围日益扩大,对于那些应用性较强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影响成果价值的标准既要考虑其学术价值同时还需考虑成果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同时,同行评议制度还应实行专家回避原则,其重点是对同行专家的有效制约,从而可避免一些非学术性因素的干扰,使评审结果公开、公正,接受学界的监督。

篇2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 英文图书 缺藏状况

[分类号]G253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以文献资源为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政策的贯彻,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得到了蓬勃发展,这也使英文学术图书在高校的需求量急剧增长。目前,我国高校人文社科图书的收藏状况离较高的文献满足率还有较大差距。以英文图书引进量较多的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其2006年的学科抽样调查显示,该校强项学科――经济学的文献收藏亦显不足,全部中英文文献的满足率只有54%。事实上,不仅单个馆藏,就整个高校联合馆藏而言,由于历史原因、经费缺乏与协调不足等因素,英文图书收藏也存在着总量偏低、品种缺乏与结构失衡等诸多缺陷,难以有效支撑高水平的科研工作。CASHL联合目录数据库中,虽然英文图书数据所占比例最大,超过60%,但收藏总量也只有40多万种,不及欧美一流高校的单馆收藏。

为加强高校人文社科外文资源建设,教育部1982年启动“高校文科图书引进项目”(下文简称“文专项目”),主要用于高校引进人文社科原版图书,其中英文图书的引进量占据绝对优势。该项目年度经费从最初的200万美元,增至2002年的300万美元;2008年又增至400万美元,其中2008年新增的100万美元主要用于保障性回溯补缺建设。本文旨在针对我国建国以来人文社科英文图书资源缺乏问题,通过对国内外高校联合馆藏进行比较,具体分析我国高校人文社科英文图书缺藏状况,为保障性回溯补缺建设提供参考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对回溯补缺策略进行探讨。

1、缺藏分析方法

本文采取的分析方法是将有代表性的我国高校人文社科英文图书馆藏数据与国外馆藏数据进行比较,从两者之间的差距来分析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总体缺藏状况。

有代表性的我国高校人文社科英文图书馆藏数据源于CASHL联合目录。CASHL建设宗旨是组织若干所具有学科优势、文献资源优势和服务条件优势的高等学校图书馆,有计划、有系统地引进和收藏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文献资源,采用集中式门户平台和分布式服务结合的方式,借助现代化的网络服务体系,为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工作者提供综合性文献信息服务。CASHL联合目录包含了收藏人文社科英文图书比较丰富的高校图书馆的馆藏信息,能够代表我国高校馆藏总体状况。从CASHL联合目录中分析出来的人文社科英文图书数据下文简称“CASHL联合数据”。

有代表性的国外高校人文社科英文图书馆藏数据源于三所国际知名高校馆藏,其中美国两所,即哈佛大学与耶鲁大学;英国一所,即牛津大学。国外每年出版的人文社科英文图书数量巨大,但符合高校收藏的、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图书仅占一定比例。选取上述三家馆藏数量与质量均数一流的高校联合馆藏数据作为比较对象,既避免了相比较的数据量过大,又保证了数据的权威性。下文将三校人文社科英文图书数据简称为“三校联合数据”。“三校联合数据”又进一步根据图书入藏的单位数分为两组,第一组为三校中有一个及以上单位收藏的图书数据,下文简称为“三校联合基础数据”;第二组为三校中有二个及以上单位收藏的图书数据,下文简称为“三校联合重要数据”。将三校数据分为两组的目的在于从基础图书与重要图书两个层次来分析我国高校的缺藏状况,便于根据今后实际经费情况拟定合适的补缺方案。

2、比较分析结果

基于上述分析方法,参与比较的各组数据都严格按照统一标准从源数据中提取:文献的出版年代为1950-2007年;文献类型为纸质图书;文献图书学科范围涵盖人文社科各大类。从学科与出版年度两个角度,将“CASHL联合数据”与“三校联合数据”进行比较,我们得到两组比较结果,每组又分为两个层次,见表1、表2。

3、总体缺藏状况

3.1缺藏总量大,缺藏率高

据表1与表2中数据显示,“CAHSL联合数据”总量占“三校联合基础数据”总量的21.2%,基础缺藏率约78.8%,基础图书缺藏总量约166万种;占“三校联合重要数据”总量的28.3%,重要图书缺藏率约71.7%,重要图书缺藏总量约114万种。此外,通过学科抽样分析,我们还发现"CASHL联合数据”中还有少数图书(主要是非英美国家出版的)是”三校联合数据”中没有包含的,因此“CASHL联合数据”的实际缺藏率还应有所提高。但另一方面,我国高校也还有少数因未进行回溯编目而未上载数据到CASHL联合目录中的英文旧书馆藏,该因素可使实际缺藏率有所降低。由于上述两种情况在各自总量中所占的例较小,且具有相互抵消性,因此上述比较数据还是充分体现了我国高校馆藏人文社科英文图书缺藏总量大、缺藏率高的总体状况。

3.2 不同学科的缺藏率有较大差别

根据表1中缺藏率的高低,可将“CAHSL联合数据”的学科缺藏状况分为四个层次,如表3所示:

其中,政治学图书收藏状况最为良好,缺藏率最低;法律、经济与教育学图书收藏状况次之,缺藏率相对较低;哲学、语言文学、历史与社会学图书收藏状况较为薄弱,缺藏率相对较高;而艺术与体育类图书收藏状况最为薄弱,缺藏率最高。不同学科间的缺藏差距与国内外高校馆藏建设关注重点有一定关联。政治、法律与经济类图书出版量在英文图书总出版量中所占比例较高,在国内高校采访人员常接触到的新书报导中,这些学科图书占据的比例也偏重,而且长期以来,它们又是我国高校的热门学科,因此在我国高校馆藏建设中得到了足够的重视。而国外三校在语言文学与历史类图书建设上的力度很大,两个学科的收藏量占到了总量的近一半,与之相比,我们差距很大。在我国,艺术与体育类图书多为艺术与体育等专科性院校的馆藏重点,而这些学校引进原版图书的能力往往有限,因此收藏状况最显薄弱。

3.3 20世纪50-70年代为重点缺藏时期

“CASHL联合数据"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出版的英文图书占同期“三校联合基础数据”的比例分别为11.0%、14%与17.1%,缺藏率分别约为89.0%,86.0%与82.9%;占同期“三校联合重要数据”的比例分别为14.6%、18.9%与23.2%,缺藏率分别约为85.4%、81.1%与76.8%(见表2)。这三个年代段的缺藏率均高于平均水平,一方面是因为受到当时高校购买原版图书经费短缺的制约;另一方面也与当时的历史气候造成的对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抵触有直接关联。这段时期内我

国高校人文社科英文图书馆藏建设尤为薄弱的状况应引起馆藏建设人员足够的重视。

3.4 缺藏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

虽然CASHL馆藏占三校馆藏的总比例较低,但由表2中数据,我们还是可喜地发现,其所占比例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相应的缺藏状况呈逐年下降趋势,如图1所示:

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得益于80年代初的教育部“文专项目”,不少高校在人文社科英文图书建设中获得了国家持续而稳定的经费支持,以CASHL各类型中心馆为核心的高校人文社科英文图书保障体系得以逐步建立;同时也得益于我国高校自有文献购置经费的逐步增长,各校不同程度地加强了英文图书馆藏建设,对我国高校人文社科总体馆藏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补缺策略探讨

4.1 以遴选核心补缺书目为基础

以国外著名三校联合馆藏数据为标准,我国高校CASHL联合目录中所缺藏的1950-2007年间出版的英文人文社科图书达160多万种,即使以三校中两校以上共同收藏的重要图书数据为标准,CASHL的缺藏也达110多万种。这些数据虽然凸显了我们馆藏的巨大缺口,但如此庞大的数据量,又与我们的实际购买能力与获取能力相去甚远,难以适应我国高校开展回溯性补缺建设的实际需求。此外,也不是所有缺藏图书都有补缺的必要,虽然人文社科图书相对于理工科图书受时效性制约较弱,但也有不少图书,随着时间的流逝已失去了收藏价值。因此,在庞大的缺藏数据中遴选出一定数量的可付诸实际操作的核心补缺书目,应成为我国高校系统性开展回溯补缺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核心缺藏书目的遴选范围、遴选标准与遴选方式都值得深入探讨,有必要集CASHL中心、成员馆、文献资源建设专家与学科专家等多方力量。在CASHL管理中心统筹规划下,各成员馆分工协作,可以三校联合基础数据或重要数据为基础,同时可配合其它专业核心书目,以文献资源建设专家与学科专家的意见为指导,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确定相适应的遴选标准,分学科遴选出有回溯收藏价值的核心补缺书目,作为我国高校系统性开展回溯性补缺建没的基础书目。

4.2 注重补缺工作的协作性与持续性

回溯补缺建设的主旨在于提高整个高校联合馆藏英文图书品种数,提升整体馆藏价值与文献保障率。在经费一定的情况下,要最大程度增加图书品种数,高校之间应加强协作,避免重复引进。CASHL管理中心在推进回溯性补缺建设中的协调作用已经开展发挥,2008年文科专款新增的100万美元在管理中心的统筹规划下,用于“CASHL大型特藏书引进项目”,相对集中地补充了国内高校没有收藏或收藏不完善的、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大型原版图书,得到高校专家的高度赞许。2009年CASHL中心推出“高校外文图书订购信息平台”,主要用于新增100万美元的协调采购,其中50%协调经费主要用于2000年以前出版图书的补缺采购。在“订购平台”的技术支撑下,CASHL成员馆,尤其是各中心馆,以各自的学科收藏重点为基础,分工协作,在图书预订阶段就实现了相互,避免重复引进,力保补缺图书品种量。除加强协作外,回溯补缺建设的持续性也应得到高度的重视,以我们现在的经费水平,相对大量的缺藏图书,补缺量难以在几年内达到相当的比例。所有参与者要站在建立整个高校文献保障体系的战略高度,有计划、有步骤地持续性推进该项工作,补缺建设才能取得明显的成效。

4.3 争取回溯性补缺建设专项经费投入

如果遴选出的核心书目数量以CASHL重要缺藏量(约110万)的30%-50%计算,约需补充核心缺藏图书30-50万种,补缺图书平均价以50美元计算(按稍低于60美元的新书平均价――参考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与武汉大学2006年文科外文图书购书情况),共需补缺经费约1500-2500万美元,如果以10年完成核心补缺为目标,平均每年约需补缺经费150-250万美元。目前,我国高校用于人文社科英文图书引进的总体经费水平不高,在新书引进还存在较大缺口的情况下,能投入到回溯性建设中的经费更是有限。因此,争取多方经费投入将始终成为顺利推进补缺建设的关键。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国家层面的经费支持,既要争取国家经费支持的持续性,又要争取国家年度投入经费的加大;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高校层面自主经费的投入。教育部“文专项目”使我国许多高校获得了引进人文社科外文图书专项经费的支持,但同时也使不少高校过于依赖利用该项目经费,自有经费投入相对不足。CASI-IL成员馆应进一步加强自有经费在引进人文社科英文图书中的投入,相应加强回溯补缺馆藏建设,并尽力争取学校专项经费或科研经费的支持。

4.4 拓展多种补缺渠道

由于年代久远,需补缺图书已绝版也是制约回溯补缺建设的关键因素,拓展多种补缺渠道,是提高补缺成功率的重要措施:①购买二手图书。现在欧美国家二手书贸易发达,在许多知名的二手书选购平台上,大量出版年代较早的图书都有供应。通过国内书商开通二手书采购途径,有助于大幅度提高回溯补缺图书的订到率。②购买电子图书。当今,电子图书的出版呈直线上升趋势,不仅越来越多新近出版的英文图书有电子版,还有不少出版社将以前出版的图书电子化,使得许多图书的获取突破了出版量的限制。购买电子版图书将越来越成为系统补充缺藏图书的重要途径。③利用赠送交换。高校图书馆常接受各界的文献捐赠,也大多与国外文献收藏单位建立交换关系。通过捐赠与交换获取缺藏图书是对回溯补缺建设的积极补充。④利用按需出版服务。一方面,利用图书出版公司提供的按需出版服务。现有些出版公司,根据用户的需求量,可提供将曾经出版的已绝版图书按需出版供应。英文图书的回溯补缺总量大,即使是涉及某个特定出版社,尤其是大型出版社的品种量也很大,如果能利用该项服务,将是以出版者为单位进行系统补缺的最佳途径。另一方面,利用专门的按需出版公司提供的按需出版服务。现在国外有些出版公司专门负责重印出版其他出版公司已绝版的图书,与这些公司合作,也是大批量按需获取缺藏图书的有利途径。

篇3

贵州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如何?最近,省社科联和省统计局在贵州省16~64周岁人口中开展了全省首次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调查。调查采取发放问卷、召开座谈会和入户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在9个市(州、地)发放问卷4600份,回收有效问卷4473份。调查结果显示,贵州公众普遍具备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但其水平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具体来看,贵州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呈现以下特点:

特点一:

“知”易“行”难

“提高自身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当然很重要,可是太忙了,没有太多时间读书学习呀。”谈起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在一家公司上班的李先生无奈地说,自己平时工作、应酬很忙,很少坐下来静心学习,“即使偶尔有点时间,也在打游戏中打发了”。

调查显示,贵州公众普遍认识到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重要性,且具有提高自身素养的愿望,但缺乏相应的积极行动。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对贵州公众而言可谓是“知”易“行”难。

例如,调查中,对于“即使没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人们仍然可以生活、工作得很好。”这一观点,66.6%的受访者表示反对;对于“是否有必要开展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37.9%的人认为非常有必要,50.5%的人认为有必要,共计88.4%。可是,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在座谈会和入户访谈中,绝大多数人表示几乎从不去图书馆、博物馆、阅览室等场所学习人文社科知识。

“1997年至1998年是贵阳市图书馆的借书卡办理高峰期,当时,前来办理借书卡的市民平均每年达两万名左右。此后,借书卡办理量便开始持续下降。近年来,每年新办理的借书卡数量维持在1600~1800张之间。”贵阳市图书馆副馆长谭荣说,目前,贵阳市图书馆实际办理给市民的借书卡有3万多张,然而,据统计,一年内来图书馆借书三次以上的市民人数为1万人左右,“只有总数的三分之一”。

贵州省统计局副局长刘带春认为,调查结果显示,贵州公众普遍具有提高自身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期望,但缺乏积极提高的行动,“这不仅体现在我们这次调研中所了解到的公众自主获取人文社科知识行为缺乏上,而且体现在作为被输入人文社科知识对象时其接受行为的被动上”。

特点二:重“显”用,轻“隐”用

如今,走进各大书店,书架的显著位置大多被炒股、玄幻小说、养生等书籍占据着,而一些经典的人文社科著作则被挤在不起眼的角落里,且乏人问津。

“现在,市场上真正卖得好的书都是比较贴近生活,比较实用的,例如养生、美容、经营管理、股票……”对这一现象,从事图书批发生意多年的杨老板有自己的理解,“现代人要的就是立竿见影嘛”。

调查显示,人们对实用性较强的生活、法律和经济等方面知识兴趣浓厚,但对哲学等知识兴趣较低。在被问及“公众最希望获得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信息”时,53.3%的接受调查者选择时事热点问题,生活教育(42.2%),法律知识(42.0%),经济管理(27.7%),投资理财(25.0%),收藏借鉴(10.8%),其他(4.6%)。对于“你最感兴趣的人文社科科普讲座”,经济、法律、教育类讲座明显更受欢迎,选择道德意识、行为规范等的则寥寥无几。

2009年世界读书目前夕,省内一家书店准备组织一次大型讲座,然而,主办者最先想到的却是办一场炒股讲座,“没办法,股票是时下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

刘带春认为:“这一现象表明,作为‘经济人’的知识需求相对得到公众较广泛的重视,而作为‘生态人’的素养需求相对还不为公众层面所重视”,“贵州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状况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

“其实,一些看似无用的知识恰恰十分重要,其内在的文化含量给人的滋养是巨大而持久的。”《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副总编辑周溯源认为,学习知识不应过于功利化。

特点三:

不平衡与反差性

调查同时表明,贵州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还具有不平衡性与反差性特点。

不平衡性具体表现在: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我省公众人文素养最高的是城市:为74%,最低的是农村,为61.45%;社会科学素养最高的也是城市,为75.70%,最低的是农村,为55.36%。文化层次上的不平衡。我省不同文化层次的公众人文社科素养与其文化程度成正比关系,亦即文化程度越高,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也越高。职业群体间的不平衡。在接受调查的不同职业群体中,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最高的是公务员,回答正确率为79.2%,最低的是农民,回答正确率为52.3%。学科知识的不平衡。在涉及人文社科知识的各学科中,贵州公众掌握最好的是文学,正确回答率为87.9%;掌握情况较差的是经济学和哲学,正确回答率为61.0%和58.2%。

反差性主要体现在:区域性反差。调查结果显示,区域发展水平与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并不一定成绝对正相关关系。例如,在9个市(州、地)中,人文知识掌握较好的是黔东南自治州,回答正确率为88.25%,而黔东南州却是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的地区。民族地区的反差。一些民族地区尽管公众人文社科素养整体水平不高,但一些以少数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所传承和宣扬的意识和行为中,不乏先进的人文要素。知识素养与行为素养的反差。无论是不同类别的公众群体还是同一类别的公众个体,知识素养与行为素养往往存在较大反差。

制约因素不容忽视

专家指出,以下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贵州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提升:

人口综合素质偏低。同全国平均水平和发达地区相比,贵州人口综合素质偏低。这是制约贵州公众人文社对素养提升的基础性因素。在全省总体小康进程监测指标体系的5项指标中,2007年贵州有4项指标超过90%,只有“人口素质”一项的小康实现程度最低,只有57.1%。而农村“人口素质”指标实现程度更低,仅有22.7%。

教育“欠发达、欠开发”。教育的发达与人力资源开发程度,是影响公众人文社科素养提升最直接的制约因素。以高等教育为例,2007年,尽管全省各种形式的普通高等教育在校学生达25万人,比2006年增加2.1万人,增长了9.2%,但贵州高校的毛入学率仅为11.5%,比全国2007年平均毛入学率的23%低115个百分点。

宣传文化基础条件薄弱,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宣传文化系统资金投入不足,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不足且出现断层。公共文化设施的欠账太多成为更突出的问题,短期内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篇4

为了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促进学术交流,提高广大教师的学术水平,加快学院专业建设的步伐。2013年度,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科研处紧紧围绕学院筹建恢复本科的办学思路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学科建设的要求,积极组织开展院系两级学术讲座活动。本年度共举办学术讲座25场,参加讲座的师生超过6800人次,先后邀请2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及企事业单位高级管理人员来学院讲学,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和反响。

一是特色鲜明。本年度,各专业系根据自己的学科专业建设特色,不断追踪学科发展新动态,探索构建优势特色学科专业体系的新途径,开展了一系列学术讲座。11月11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宋丹菊做客戏剧系,做了以“戏曲程式化的审美”为题的学术讲座;她阐述了宋派艺术的特点,即讲究武戏文演,将青衣、花旦的表演和唱念融入刀马旦、武旦戏中,兼具青衣的端庄、花旦的俏丽、刀马旦的婀娜、武旦的勇猛,从武打和舞蹈中展示人物的思想感情,注重人物刻画;并示范教导宋派旦角的步法等身段;还讲述了自己继承发展宋派《改容战父》这出戏的创作经验;这为湖南地方戏曲的发展提供了建设性思路。11月23日,艺术学院迟君副教授在舞蹈系做了“关于基训教学中动作的规范与精准”的专业讲座;

他首先进行了古典芭蕾舞基训教学示范,强调了教学态度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还对舞蹈表演专业教学中的课程设置、教学要求、师德师风、因材施教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这为学院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舞蹈表演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借鉴。另外,美术系、音乐系、影视系和社文系也分别举行了相应的学术讲座。

二是亮点纷呈。本年度学术讲座围绕学院筹建本科这个中心工作,积极实施“学术兴校、科研强校”战略,强化学院教育科研管理,构建学术交流平台,举办的讲座精彩不断,亮点纷呈。6月28日,湖南省社科规划办主任骆辉应邀来学院做了有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报的讲座;他首先详细介绍了国家、省社科项目的设置情况,对我国人文社科研究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新机遇作了深入的分析;强调人文社科项目研究要以人为本,敢于创新;还对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的申报及研究作了详尽的诠释。此次讲座为学院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申报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性引领和方法论指导。12月23日,青年歌唱家、学院杰出校友王丽达回母校做了一场“为理想放声歌唱”的专题讲座;她结合自身从事声乐演唱的学习与实践经历,畅谈理想与人生;同时,还示范演唱了《亲吻祖国》和《洗菜心》两首曲目,并对同学的现场演唱进行了专业的点评;这不仅让广大专业教师了解到了声乐艺术前沿的相关知识,而且为学生开拓视野搭建了平台。

三是成果丰硕。本年度学院不但开展了一系列高层次高质量的学术活动,而且采用了各种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为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与书为友,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11月13日,知名作家浮石来学院做了以“读书改变人生”为主题的讲座,他先从官商关系、社会人际关系等入手,用生动的语言向大家讲述了“关系”在个人成长与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并强调读书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物相,但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想,为了激励大家为之奋斗与努力;12月11日下午,湖南省原政协副主席、省文联主席谭仲池教授在实验剧院做了一场以“为梦想而深情地守望”为主题的讲座,他结合自身经历,从“在学习和修炼中守望梦想”、“在磨砺和孤独中守望梦想”和“在泪光和期待中守望梦想”三个方面阐述了拥有梦想、追求梦想和实现梦想的过程;并指出“个人的梦想要依托祖国的梦想,祖国之梦要面向未来之梦。”这些讲座不光是让同学们领略到了名家的一种思想深度,大大开阔了眼界;同时更是提升了师生的境界,丰富了师生的内涵,让师生真正看见了一种智慧的光芒所在。

篇5

关键词:三导向;培养模式;口腔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人文素质是一个人知识、能力、情感、意志等的综合体,综合反映出他的个人气质和修养。他所掌握和具有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等因素的程度,最终会影响到他人文素质的养成。人文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将人类已有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他们个人的人格特征。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所谓三导向培养模式就是始终坚持以职业情感、执业能力、社会适应为导向实施口腔医学人才培养,提高他们的全面素质,适应口腔医学和患者多层次的需要。

一、口腔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口腔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理念落后。在口腔医学教育体系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的实现需要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的配置以及教学方式的采用等方面进行高度的重视。虽然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已经意识到了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他们也从各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轻人文的现象还较为突出。尤其是在课程设置方面,人文学科的课时比例较低,大部分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部分高校学生选修这些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修得学分,并没有充分领会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2)课程设置不合理。口腔医学知识和技能固然重要,一些高等医学院校为了能够培养出合格的口腔医学生,他们加大了对基础学科的设置力度,而忽视了人文社科类课程。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口腔医学人文社科类课程的设置还存在着课时偏少,课时所占比重较低的现象。3)师资力量薄弱。在人文素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教师的师资力量决定着最终的教育目标的实现。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口腔医学院校的人文师资力量还较为薄弱,部分教师人文社科专业知识相对缺乏,他们在授课时不能将人文知识和医学知识充分的融合,造成了学生无法调动学习的兴趣,将学习作为一种负担。同时,还有教师无法将人文知识恰当地融入到临床实践中,造成部分学生认为学习人文知识没有用的错觉,从而使教学与实践相脱节。4)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目前,我国的医学教育中还存在着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然而口腔医学的教学的实践性较强,学生们的职业态度的形成、道德素质的提高等都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仅仅依靠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很难达到。因此传统形式上的医学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们全面素质提高的需要。5)评价机制不够完善。长期以来,我国的医学教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考核评价的方法也侧重于对学生笔试成绩的考察。这种考核评价的方式在一定的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口腔患者对治疗手段和效果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原有的评价机制充分暴露出了他的弊端,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教学的需要。

二、构建三导向培养模式口腔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策略

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有赖于观念的更新和认识的提高,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教师和学生要牢固树立起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意识,充分考虑患者心理因素在整个诊治过程中的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正确引导和教育学生,既要重视专业素质的培养,又要加大对他们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力度,全面发展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今后走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2)加大人文社科类课程的设置力度。为防止人文社科类课程的被边缘化,各大院校要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来合理优化和创新已有的课程体系。尤其是要加大此类课程的配置比例和力度可以结合口腔医学的专业特点来融入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新的成果,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有选择地设置一些必修课,任选课,特选课等来拓展他们学习的范围。比如:可以设置一些医学人类学、中西医医学史、医患沟通概论等。同时针对不同的课程设置与之相适应的考核标准,定期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对现有的师资队伍进行再提高。针对教师现有的情况,制定出合理的人文素质培训计划。可以考虑聘请业内专家的形式对他们进行专题培训,快速提高他们的能力。也可以鼓励教师参加社会中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另外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具有同时兼备医学背景与人文社会科学背景的综合性人才,加强日常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联系,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让他们掌握更多的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同时,这部分高素质人才也会对其他教师形成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提高整个师资队伍的建设。4)创新教学形式。课堂教学是最古老的教学形式,也是学生充实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最主要的场所。然而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而饱受诟病。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较为强的学科,单一的课堂教学并不能形成他们全面的人文素质。为此,我们就要加大教学形式的创新,拓展多种多样的方式,比如:改变以往的填鸭式的教学,巧妙设立情景式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来组织在校学生进行口腔健康知识社区的活动,向社会普及口腔健康知识,增强沟通能力,掌握沟通技巧;掌握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定期参与到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等。5)完善评价机制。完善原有的评价机制,侧重于对学生学习态度、情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评,采用动态的考评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予以衡量。同时还要对教师的人文素质考核,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过程等进行评分等。针对在评价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要及时予以整改,确保整个人文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三、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和口腔医学的不断发展,口腔患者在接受医疗诊治的过程中,他们会有更加多层次的需要。因此,口腔医学生和教育者在教学实践中就要侧重于人文素质的教育,构建完善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醒下,从而更好地适应口腔患者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瑛.医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性评价体系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78-81.

[2]孙鹏.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63-68.

[3]陈洁,姜柏生,刘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09:94-97.…

[4]赵书峰,滕志香,景学安,郝岗平,韩子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J].中国现代医生,2012,25:130-131.…

[5]赵弼洲,余占海.口腔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和思考[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0,10:72-73.…

篇6

[关键词]医学教育;人文素质;对比;启示

目前美国医学教育制度较稳定、评价系统严格、经费充足、支持体系完善,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我国医学素质教育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课时安排、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不足。医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兼备专业性与人道性,从而奠定了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领域的重要地位[1]。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是21世纪医学教育目标之一。通过中美对比了解自身不足,促进我国医学素质教育更好的发展。

一、中美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对比

(一)学生来源与人文基础。美国医学院校学生大多来自理工科大学的毕业生,入学前必须通过国家医学统一入学考试(TheMedicalCollegeAd-missionTest,MCAT),不同医学院校要求学生成绩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且要求严格的面试。美国医学院校竞争激烈,录取比例约为1001左右,成功申请到美国医学院校的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较高,医学教育相当于精英教育[2]。经过系统本科教育的毕业生学习能力较强,从医的意愿及目标性明确,进入医学院校之前早已获得系统的文理知识,培养了广泛兴趣爱好,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中国医学院校学生大多来源于高中毕业生通过全国大学统一入学考试(NationalCollegeEntranceExamination,NCEE),成绩达到一定的要求,身体健康如无特殊疾病即可申请医学院校。相比而言,中国医学院校申请容易很多。由于NCEE压力存在,学校、教师及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程度较低,加之过早文理分科,学生在历史、文化、哲学、艺术等方面知识明显欠缺,语言沟通能力及人文基础知识较薄弱。美国医学教育是本科毕业后教育,相当于国内研究生高等教育,而中国医学教育则是高中毕业后本科教育,这必然导致我国医学教育起点上落后于美国,人文素质教育存在先天不足。

(二)人文素质教育对比。

1.人文素质教育目标。人文素质是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递、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的气质、人格和修养,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3]。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逐渐突显。新诊疗仪器引入及基因工程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导致医学面临更多伦理道德问题及挑战,如人工受精、安乐死、出生缺陷婴幼儿处理、器官移植、克隆等。人文素质教育成为21世纪医学发展新的重要命题,一切医疗道德规范如尊重生命、尊重病人、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均围绕这个中心展开。美国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和塑造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实现人文与医学完美的融合,弘扬人文精神,培养医学生克己奉公、热爱生命、尊重病人的内在素质和崇尚医德。中国人文素质教育适应医学发展的新要求,培养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探索人类生命活动和疾病防治的规律,促进人类健康,服务社会。殊途同归,中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大致相同,均将人文素质与医学教育融合,建立合理知识结构,最终为医学生步入医疗服务体系提供相应支持。

2.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美国大多数医学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投入精力较多,人文社会科学内容占总教学20%左右,以人文科学与医学交叉性学科为核心课程(如医学伦理、医学哲学等),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合适课程。如美国密苏里—堪萨斯大学医学院,在前1/3的课程中,75%时间学习文化艺术,后2/3的课程中,近25%时间继续学习文化艺术和人类学[4]。中国医学院校人文课程大致可分为三类:政治、哲学类,历史、文化类,社会、经济类。各校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课时及考核标准不相同,因此人文素质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少数医学院校(如原北京医科大学,原上海医学大学等)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度较高,在开设的30多门课程中,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时占总学时的17%-20%;大部分医学院校仅占8%左右[5-6],8%课程中“两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文教学重心,医学卫生法规、医学伦理学等交叉学科为辅助,加之美学欣赏、音乐欣赏等选修课构成我国人文素质教育的框架。

3.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美国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具有关联性、序贯性和实用性,并重视人文学科(如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之间的相互渗透,课程多在临床前期开设,且持续到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即体现了纵向循序发展的“序贯性”。如肯塔基大学医学院将“病人、医生、社会”课程放在第一、二学年连续开设,课时长达67周;夏威夷大学医学院将“社区医学”课程在第一、二学年分四个单元连续开设,课时长达44周[7]。纵向循序且持续于整个临床教学中的人文社科课程,有利于医学生长远发展,更使素质教育深入人心。美国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种类丰富、实用性强,重视对当前医学领域出现的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我国医学院校过分偏重理论教学,如相关概念解释及基本原理灌输,相比之下实用性较弱。灌输式教学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学生只能从概念上肤浅地了解人文社科基本内容,而对其内涵及其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比较模糊。由于课时少,教学内容枯燥,难以吸引兴趣,最终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积极性差。国内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多在临床前期开设,可供选择的种类少,临床后期课程基本结束,直接导致学生毕业后人文素质基础薄弱。

4.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美国医学院校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专题讲座、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等。院校注重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广泛地收集、整理及分析相关资料,提高思维能力及团队协作意识。美国医学院校先进的教学方法如PBL(Problem-BasedLearning)、CBL(Case-BasedLearn-ing)、TBL(Team-BasedLearning)可被广泛借鉴,促进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中国医学院校以班级为单位,课堂讲授为基本教学方法,具有集中、短时、高效的特点。传统教学方式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具有一定的价值与生命力,但其形式单一,易造成上课看课件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遗忘的现象。课前未充分预习,课堂讨论效果不佳,课后未及时回顾和思考,导致学生的主动性未被充分调动。传统教学方式忽略学生个体差异,淡化人文关怀,最终导致教学效果差,人文素质综合能力提升幅度不理想。

二、中美人文素质教育启示与思考

(一)转变教育观点,调整课程设置。人文素质的培养取决于教育观点的转变,这是医学教育的先导。早在80年代初,美国医学教育委员会就提出要加强医学生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英国在“明日医生”报告中指出使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医学相互渗透达到统一;我国十六届五中全会也对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即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公众利益、解决人民切身利益,实现社会和谐。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可充分利用现有的医学资源进行整合。综合性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设可通过医学院与其他学院(文学院、哲学院、法学院等)密切合作,利用其优秀资源开设交叉课程。医学院讲师可加强与其他学院讲师的合作,共同商讨出适合医学院的实用叉课程;而其他学院亦可根据自身能力及教学资源,适当安排初级入门选修课程(如建筑艺术欣赏、古典诗词鉴赏、陶艺制作、茶艺、书法及绘画等)。跨学院交流,不仅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更有利于医学生扩宽知识面,提升人文素质修养。高校应打破专业限制,鼓励跨专业选修人文医学相关课程,形成医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并存的全方位医学教育体系。总之,高校领导者及决策者应更加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促进医学与人文良好交叉融合,理解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逐步形成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相关的社会实践。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理论性医学交叉学科,更是培养职业道德,提高法律意识,提升文化底蕴的实用性学科。因此,评价体系不能简单以知识点的记忆与重现为主,可尝试开放性的教学评价体系(如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三者相结合)。课程考核可根据课程特点制定个性化综合评价系统,如系统理论及综合性强的“两课”仍然以闭卷为主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做出相应评价;开放及主观性强的人文社科(如艺术欣赏、绘画及书法)可通过撰写读书报告,了解学生理解及鉴赏能力;实用性综合性强的人文社科(如卫生法规、医学伦理学),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考察学生的实际运用及沟通交流能力。医学生最终服务对象是患者。关注疾病本身,关爱呵护患者,加强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是医学服务的宗旨。不同学习阶段受知识及能力的限制,医学生可选择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低年级学习期间,可义务照顾孤寡老人,前往特殊教育学校支教等;高年级学习期间,可参加义诊、社区医疗服务、流行病调研考察等,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素质教育效果。

(三)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的氛围。课堂及社会实践活动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及内容,浓厚的人文素质教育氛围营造则相得益彰。图书馆作为第二课堂,拥有大量书籍,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哲学等,是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阵地,帮助医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图书馆也是天然优质的人文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医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阅读相关书籍,通过学习基本的信息检索方法查阅文献,了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方方面面,及时获得该领域最新最权威的数据[3]。利用图书馆公共资源平台开展讲座、读书会、阅读辅导等,使学生读有所获、读有所感、读有所得。

(四)优化人文素质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优质的师资队伍资源亦是美国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成功关键因素之一。美国大多数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不仅得到国家人文科学基金会的支持,而且还得到社会上公共机构的关注,此外还有大量师资培训,为其提供保障[8]。承担人文社科教育的讲师中有医学教授、主任医师、社会医学教授及社会工作者,他们当中绝大多数在医学及人文科学中均有一定的成就。强大的师资力量给医学院带来的教学效果不言而喻。相对而言,中国医学院校参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师学历参差不齐。部分直接来自医学院校的毕业生,未过多的接触人文素质教育;部分来自文、史、哲学院,学习期间未接触医学领域,参与医学教学,无法避免存在沟通交流问题,直接导致整个大环境下人文素质教育水平差别较大。通过上述对比,我国人文素质教育可从以下方面优化。首先,加强师资培训。高校组织加强跨学院间交流合作,鼓励教师跨学院学习,提高人文素质,并系统学习教育及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其次,丰富教学形式。鼓励教师创新教学内容及形式,开展多元化教学,回归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吸引学生兴趣,扩宽思维。再次,加强高校之间合作。高校在人文社科教学上各有特色,交换教学可能会给学生引进新观点,取长补短,有利于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水平。

三、总结与展望

通过与美国医学院校对比,认识我国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弊病与不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不断学习、实践交流及总结,可逐步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凝聚力量、转变观点、加强实践、营造氛围、优化师资力量,提升我国素质教育水平。医乃仁医,医乃仁术。我国从古至今推崇医者在提升医技同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及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当今医患关系较紧张,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可能从源头上避免问题产生,构建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人文素质教育应与医学教育融为一体,深入人心,得到高度重视,为提升医者综合能力,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晏锋,郭莉萍.医学人文教育与转化医学[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11-13.

[2]沈风雷.中美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学比较与启示[J].医学与社会,2002,15(4):54-55.

[3]张敏.浅议高校图书馆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5):56-58.

[4]吴冰,金忠山.论医学院校人文课程的价值功能[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4):104-106.

[5]郭永松,吕世亭.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课程的改革研究报告[J].医学与哲学,2000,21(5):51-54.

[6]彭丽,冉素娟.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5):929-931.

[7]丁可.美国八所医学院校的课程计划[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1999(2):12-17.

篇7

重人文、重视人文精神和人文教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中国历史文化不仅是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载体,而且是人文科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教学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所以首先是对高职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人文素质是综合素质的内容之一,所以加强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对高职生人格的养成和道德发展以及今后更容易融入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高职院校历史课堂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及渗入的途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

历史课堂;人文素质;意义途径

1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基础应用技能为主,忽视了人文课堂的教学,专业课堂和专业实习时间占据了大部分时间,人文课时占总课时的百分之十不到,有些院校甚至根本不开设人文课堂,所以教学教改滞后,师资人文素质缺乏,人文素质教学缺乏创新然而现在的高职生普遍认为人与人之间就是你争我夺和相互利用的关系;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上,多数同学都强调独立与自我,尤其现在独生子女居多,成长过程都是集万千宠爱于一生,形成了比较自我的个性,其中有很多高职生由于缺乏积极奋进的人生理想,除了专业技术知识外,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加之西方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盲目追星,盲目追求时尚乃至低级、颓废。我们深感现在这些学生人文精神缺失和人格上的矛盾性,学生的良好人格的培养不容乐观。

2 高职院校历史课堂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2.1增强学生改革发展的意识

通过历史课堂学习中国历史文化知识,深深感知历史改革的重要性,培养高职生的改革发展意识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民族发展的自信心,历史上数不胜举的历史史实折射出落后意味着挨打的道理,同时通过分析当代中国史也可以看出中国的大好前程,让高职生看到就业的前景方向,增强学习的动力,培养就业中改革发展的意识。

2.2开拓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是改革发展的动力,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明诠释出了辉煌的历史是在先进的生产力水平作用下的结果,而先进的生产力又是以创新为根本动力的,通过历史课堂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创新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今后就业创新的热情,尤其是在技术上的创新,其可以带动整个国家生产力的发展。

2.3弘扬中华美德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传统美德,比如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孔子身处困境成《春秋》;屈原遭放逐而赋《离骚》;司马迁受宫刑后的《史记》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一系列的历史风云人物其身上所体现的精神都有利于弘扬中华美德,塑造完美的人格品性。

2.4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孟子“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无不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正气。通过对这类经典名言的诠释,可以让高职生深深感知一种强大的爱国精神和不屈的意志,然而也只有具备了这类品质,一个人在今后的就业岗位上才能不失方向,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3 高职院校历史课堂中人文素质教育渗入途径

3.1明确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本质意义

人们接受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摄取文化价值,从而获得深刻而全面的人生体验。而这种人生体验、文化品位与技术能力绝不是仅仅靠僵死的、物化的知识所能获得的,它需要人文教育的滋润。科技文化的迅猛发展导致知识不断更新,本已极其繁的社会职业岗位本身也是一个动态的大系统,高职教育的专业方向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与针对性,但是要为每一个职业岗位分别设置专业是完全不可能。因此,高职 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空间。在现代社会中,任何给定的知识都注定是不完备的,唯有内在的人文素养可以成为人生的重要动力和创新的重要源泉。高职教育具有的高等教育的属性,决定了其培养出来的人才应具有以道德品质为基础,以人文素质为依托,以从业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必须“以人为本”,摒弃重职业教育而轻人文教育的偏颇做法,重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着力培养学生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以及尊重人的尊严,价值的生命意识,并能与社会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文素养。

3.2开设历史人文学科课程

精心设置人文学科课程人文社科知识是人文精神与修养的前提和基础。加大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投入,努力构建良好的教学支撑体系。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变是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重点,所以必须引入系列具有丰富社会历史经验的教师、引入相关历史教材,改革课堂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积极性。高职院校要摒弃仅仅围绕专业设置课程的模式以及将专业划分过窄、知识分割过细的观念;以大学科逐步代替现有专业,广泛开设一批以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科类的必修课,文科生可以选修一些理科的课程,而理科生也可以选修一些文科的课程。而且还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挖掘、整合人文社科教学资源,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加强文科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并强化理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3.3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增加教育投入,引入不仅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教学与科研能力,还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的历史教师,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完善自身水平,不断学习学习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并且在历史课堂传授过程中把人文精神透彻的诠释出来,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对国家有责任心的人。所以要让教师成为学生在人生路上的指明灯和充满人格魅力的精神导师,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3.4开展一些关于人文社科的历史讲座

总体来看,当前高职院校人文学术氛围较弱,老师和学生都忽视了对人文知识人文素质的培养,所以必须打破这一格局,有规律有组织有计划地去开展一些人文系列的讲座,可以聘请知名社会专家,人文艺术家等进行专题讲座,从而调动高职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加强专家与学者的课堂互动交流,增强讲座的实际效果,增强整个院校的人文气息。

4 结语

总之,在市场为导向的办学前提下,注重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然而历史文化知识又是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所以在历史课堂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也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王森勋.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M].泰山出版社,2011.

篇8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格、气质、修养等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素质[1]。临床工作中,合格的医师除了要具备精湛的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之外,人文素质也不可或缺。尤其是上世纪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医学-心理”模式的转化,以及国内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对于我们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早层次的要求,这也更加凸显了新时期下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2]。目前,人文素质教育在部分医学院校中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并且部分医学生不重视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探讨。本文就新时期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可行性措施。

1新时期强化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紧迫性

1.1特殊的职业属性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

医学是以人类生命和健康为服务对象,其本质为“人性化的医疗”。“救死扶伤”是亘古不变的医学职业精神。人不仅具有生物学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学属性。医学相应的亦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S.E.Luria教授提出,“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二重性,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文学,需要人文滋养”。医学不仅是针对病理生理的学科,更是关注人心理和生命意义的学科。所以对于一名优秀的医师而言,只有优秀的人文素质与过硬的专业素质相结合,我们的临床、科研工作才得以顺利高效的开展。医师特殊的职业属性决定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至关重要的。Trudeau医师著名的墓志铭“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提醒我们,临床工作中,医务工作者要从生理和心理双方面去帮助患者,不仅具备高超精湛的专业技能,而且关怀和尊重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和需求、人格和尊严。

1.2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

自从1977年美国Engel医生首次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来,现代医学模式逐渐由工具化的“生物-医学”模式发生了转变,并获得了业界广泛认可。现代医学模式认为患者不仅是单纯的生物个体,同时还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具有不同心理学特点的个体。医师对患者的救治过程,不是一个单纯的“修理机器”的过程,而是一个医患互动的复杂过程,而这需要医务工作者的良好的人文素质为基础的。因此,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学生的专业培养必须融合于人文素质教育的大环境里进行。尽管如此,目前在我国的医学院校中不同程度的以生物医学模式为指导,部分医学教育者仍然抱有“重专业轻人文”的人才培养和教育观念。这样培养出来的医学人才往往是只见“病”不见“人”的“偏才”,明显落后于现代医学的需求。

1.3解决医患关系困境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

当前我们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尤其是近年来国内暴力伤医、甚至暴力杀医事件层出不穷,引发了诸多社会关注和思考。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不仅影响到了医疗服务质量,而且严重威胁了临床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究其原因,医院的公益性、国家法律制度建设、医生的技术水平、患者的经济条件与人口素质、媒体的错误引导等等,是不可推托的深层次原因。但是,部分医护人员在医疗过程中道德水平低下与人文精神的缺乏,也是重要的诱发因素。诚然,解决医患矛盾主要依靠政府的“多管齐下”的医疗改革,但是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其充分认识到临床工作中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对于避免或减少可能的医患纠纷,也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3]。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不仅能帮助医学生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4],更能让医学生认识到“人性化医疗”的本质,对患者施以充分的爱心和耐心,并且能够理智和长远看待医患矛盾。只要这样,才能取得患者的理解、信任与支持,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总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至关重要。

1.4提升医学生综合能力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

医学同时具有科学属性与社会属性。现代医学教育应该是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综合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现代多元化社会中,医学生应该在全面积淀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专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实现“术业有专攻”。1988年的《爱丁堡宣言》指出:“医学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仅仅治疗某些疾病的医生,而是培养促进全人类健康的医生,同时他还应该成为专业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5]。这对于新时期的医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医生诊治工作不是简单的“治病救人”,而且同时是优秀的管理者、有深度的思想家、掌握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的学者。目前,部分医学生在繁重的医学课程的压力之下,在社会趋利的现实和实用至上的理念指导下,思想上不予重视人文素质的学习,自觉或不自觉放弃了人文精神的学习。部分医学生学习的动机是临床医生的“高社会地位、高经济收入”,认为一切学习,都是为了获得医师资格证书、掌握临床技能,缺乏对自我的高标准、严要求,这样的医生明显不能满足现代多元化社会对于医生的全方位人才的需求。医学生教育中,只有一手抓专业素质教育、一手抓人文素质教育,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才能培养出一名“通融识见、术业专攻”的合格的“白衣战士”。

2新时期强化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分析

2.1重视医学院校人文社科类课程建设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奉行的教育模式,是仅仅重视医学专业知识的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究其原因,社会发展阶段和前苏联大学教育体制的影响所致我国高等教育“重理清文”。再者,我国目前高中阶段的基础教育与大学本科教育并没有合理地衔接,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显著欠缺。因此,医学院校应该重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优化课程结构,在满足医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大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比例,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医学事业接班人。

2.2注重对医学院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

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前提是重视对医学院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医学院校往往专业氛围浓厚,但是部分人文类教师受重理轻文思想同化、学科信心不足,这也是目前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只有高校教师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医学生人文精神贯穿于理论授课与实践教学的始终,才能有效地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另外,医学是一门实践学问。临床实习阶段的人文素质教育,会使医学生受益终生[6]。在医学生实习课程教学中,带教老师应该重视人文精神教育,注意增加医学生与患者的接触机会,培育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带教老师在临床授课及临床工作中表现出的“仁心仁术”,带教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医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自信的、积极的老师带给医学生是满满的正能量。

2.3引导医学生自身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

引导医学生自身重视人文素质的提高是强化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因素。人文社会知识在塑造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对于医学生而言,专业成绩和专业技能的高低是校内评优的关键考核指标与求职的重要评价,但是长远来看,未来职场乃至社会大众将会越来越看重医师的综合能力。医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不仅影响到其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还不可避免地会进一步影响其职业技能的提升。因此,医学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引导医学生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以人文素质渗透入到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当中。医学生应当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成长为关注时代、关爱生命,并且“博闻强识、术业专攻、妙手仁心”的人间大医。

2.4强化社会注重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积极引导

当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部分媒体为吸引眼球而将注意力过多地集中于医患冲突的报道上,并且负面新闻屡见不鲜。这虽然刺激医学生意识到提高自身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但是负面的新闻报道不可避免的会给医学生带来巨大压力,使得原本不够成熟的医学生产生消极的甚至退缩情绪,反而容易不利于其人文素质的提升。如何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对良好医患关系进行正面宣传,利用名医名家的榜样的无穷力量,激励医学生包括人文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社会媒体更应该利用舆论优势,创设提高全民族的人文素质的社会大环境,则更加有利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塑造。综上所述,新时期下对于临床医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相应的对于未来的医师-医学生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合格的医学生除了加强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外,强化人文素质的教育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尤其是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化以及国内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更加凸显了新时期下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强化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需要社会、学校、教师,以及医学生自身的努力。只有重视医学院校人文社科类课程的设置;注重提升教师人文素质并强化临床实习中的人文教育;社会舆论积极引导,创设和谐的社会大环境;医学生重视自身人文素质的提升,才能真正解决医学技术先进而医学人文素质缺失的困境,而这对于将来更好的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乃至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杨京华,刘泽英.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8):73-75.

[2]崔立谦,叶慧玲,余金龙,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并贯彻医学教育始终[J].继续医学教育,2009,23(4):22-24.

[3]王瑞涛.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和举措[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7):110-112.

[4]刘志红.人文教育之于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35-36.

[5]李艳芬,马兆明.医学素质教育与人才全面发展[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3,10(2):42-43.

篇9

关键词: 高等医学院校 校园文化 人文素质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过于注重专业技术方面的培养,忽视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在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上不能适应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自1998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至今,各高等医学院校都在探索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但受办学导向偏差、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人文教育的空泛化与边缘化等原因所限,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1]因此,重新认识医学的性质,深化人文教育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切实有效地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当今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的紧迫课题。

1.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将人类的一切人文科学和文化成果内化为稳定的自身素质,表现出来的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2]早在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明确要求:“21世纪的医生,应是优秀的卫生管理人才,病人的社区代言人,出色的交际家,有创见的思想家、信息家,掌握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知识的专业医师和终身努力学习的学者。”当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充分体现了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和人文科学属性。在这一模式下的医学发展,要求医学生达到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统一。医学生具备医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和社会学等多方面知识,才能全面、和谐地发展,成为既有较高的诊疗技术,又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深厚的人文底蕴的、高素质的医学人才,适应新的医学模式,顺应当代医学发展的潮流。[3]因此,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医学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全面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所必不可少的。

2.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人文素质教育开展的依据

2.1人文素质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应用之义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具有物质和精神两种形态。具体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等等。校园文化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一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工作。优秀的校园文化具有规范大学生行为,凝聚大学精神与理想的作用,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人文素质教育通过将无形的校园文化融入到有形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中,将学校的内在精神理念外化为各种可见的文化符号,从而对校园文化的培育和形成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平台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是人文素质教育,但是人文素质教育天然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2.2校园文化建设的导向功能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推力

校园文化体现在高校的方方面面,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归根结底都是文化育人。大学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把全校师生引导到学校所确定的目标上来,形成广大师生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学校提倡什么、鼓励什么,全校成员的注意力就必然转向哪里。校园文化越强有力,就越能统一全校成员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行为,就越能更快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

2.3校园文化建设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优质的实践载体

校园文化主要通过环境潜移默化的熏陶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产生作用。一方面,校园文化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供了良好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人文知识不会被束之高阁,而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了营养丰富的生存土壤,从而得到延续与发展。课堂知识在与校园文化的相通融合中,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达到良好的人文教育效果。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过程能够帮助学生直接参与到人文活动中来,学校举办的艺术活动,以及学生社团的各类活动将学生作为文化建设的主体,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加深对人文知识的理解。

3.以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建议

3.1推进制度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的制度建设应坚持文化的正确方向,明确规范的文化内容,突出鲜明的文化特色,力求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学校应进一步修订完善德育工作制度、班级管理制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校园管理制度,把创建校园文化任务纳入分级目标管理体系,确保与学校其他工作同步进展。近年来,我校制订了《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管理条例》,进一步规范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管理。我校把“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精品建设计划”、“人文精神活动月”等活动的开展制度化,常抓不懈,在系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了“特色化、项目化、精品化”的工作思路,实施“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精品建设计划”,引导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健康发展,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通过确定“人文精神活动月”,对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科方面的教育,努力促进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3.2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我校通过校园建设“精品化”、校园环境“精品化”,最终促进人文环境在硬件建设上的“精品化”。在建筑设计、校园景观、道路命名等校园环境的点点滴滴中融入更多的人文精神。设立固定的人文和艺术的活动场所,方便举办校园文化活动和活动成果的展示,这些活动场所的设立不仅是相关活动开展的物质保障,而且成为校园文化的标志。我校一直十分注重校园文化硬件建设,学校博物馆已于2006年正式组建成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并成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分基地,同时,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成果展,已建成学生素质教育成果展厅,还在校友资助下建成岭南名医壁,等等,上述硬件设施建设为我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扎实的器物基础。

3.3加大对典型事迹宣传

我校注重对先进事迹和优秀品质的宣传,引导学生参与和思考,加强学生的人文意识,形成一个良好浓厚的文化环境,并且让学生在此间担当主体,将规章制度和校园文化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同时,通过宣传典型,推动教风建设,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把教师培训与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紧密结合,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我校通过开展“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校园年度人物评选”等活动,对学校先进人物、典型事迹进行表彰宣传,营造了人文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

3.4充分发挥网络等媒体的作用

网络已经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利用校园网、高校论坛建立和维护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网络环境,可以提高校园文化的科技含量,加深学生对文化氛围的感受,促进交流与思考。学校应充分发挥网络的正面效应,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受到人文知识的熏陶和人文道德的培育。我校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通过开设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论坛(诚济论坛)和中医药文化网站设计大赛等平台,让学生主动投身校园科技文化建设,在推广中医药文化过程中提升自身人文素质。

3.5丰富学生社团建设

学生社团举办社团活动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社团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寓素质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通过喜闻乐见、学生易于接受的活动育人,努力营造和谐校园。如各种艺术节、演讲比赛、科技节、影展、文艺演出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来,在这个过程中扩展人文知识,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人文修养。为丰富学生社团建设,我校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学生社团工作的实施意见》、《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社团管理条例》等,以此推动传承和培育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展学生的素质。

3.6借助综合性大学资源优势

医学院校本身专科性强,人文底蕴相对薄弱,与综合性大学合并的医学院校则有可能利用综合性大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方面的优势,实现人文社科资源的共享。单独的医学院校,也应该与综合性大学紧密联系,加强合作,争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尽可能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资源优势,实现对医学生的人文教育。[4]我校依托“广州大学城及周边地区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这一平台,通过各高校之间的学科交叉、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深入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以“中西文化兼容,科技人文并用,精品通俗共存,教师学生参与,校内校外结合”为理念,切实推进了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工作。

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其人文素养,已经成为教育界同仁的共识。大学的校园文化是大学整体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是大学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其终极目的是培养全面健康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不容乐观,人文素质教育形势严峻,要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人文学科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作用,把人文知识经过实践,转化为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全面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黄元媛,周振军.加强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南方医学教育,2007,(2):34-35.

[2]朱光,汤雪银.略论校园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人力资源管理,2010,(4):105.

篇10

【关键词】通识课;教学改革;非功利

一、确立非功利教育的总目标

“非功利”是我们今天在人文社科理论界使用非常广泛的一个概念,它原本是西方美学界的话语,传到中国后,又衍生出“无功利”、“超功利”等概念。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非功利的教育得到冷漠,这使得高校一些课程比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人文社科类的通识课不被学生乃至老师所重视。要深入推进高校通识课的教学改革,必须首先确立非功利的教学改革目标。19世纪美国著名教育改革家侯瑞斯•曼恩曾经说过,教育是黑暗中的明灯,是指示人们在茫茫大海中正确航行的灯塔。竺可桢先生曾引用这句话,认为大学犹如海上之灯塔,是社会之光,不应随波逐流。[1]但是,当今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功利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在高校中蔓延,并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学习态度产生了消极作用,体现在课程学习上就是片面注重“专业”学习而忽视所谓“无用”的通识课学习。当前高校虽然开设了一些通识课程,但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很多大学生感到这些课程不仅没有多大用处,而且认为课程的设计不合理,内容空泛,没有“针对性”,因此大家的学习兴趣也就不高。

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目前我国社会道德正处于新旧体系相互交替的转型阶段,道德规范处于“真空期”,“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同样面临道德失范的问题。比如许多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模糊,社会公德意识差;享乐主义与拜金主义滋长;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相分离;诚信道德缺失;集体观念淡薄,个人主义倾向明显等。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功利思想的严重造成道德的下滑,因为他们认为道德无多大“用处”。这样,他们即使受了道德教育,也无法内化。在中学里,学生受“升学主义”的影响,分数是衡量学生的基本标准,道德教育相对于其它的教育被冷落了。到了大学里,有些学生接受德育也是为了应付考试,只要老师让及格就可以。而有的老师的课堂教学片面注重给学生灌输道德知识,而忽略了学生能否将知识内化为心理自觉,落实到日常生活实践。同时,由于就业形势严峻,很多学生把目光瞄向未来的工作,“有用”的就学,“没用”的就可以忽略不计,他们认为在大学里就应当培养自己未来生存的“能力”,而不是加强道德修养。同时,目前“90后”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成分,他们成长的家庭环境也充满了功利色彩。由于家长的溺爱,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缺乏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自控能力差,追求享乐,以自我为中心。再说,社会风气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更为巨大。为此,必须改革道德教育的评价体系,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一种“过程就是结果”的非功利精神。

三、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操

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其别强调,素质教育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人文情操,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文史哲及艺术方面的教育,文科的学生也应加强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长期以来,我们将大学的功能定位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三个方面,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特别强调了大学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这提示我们更要注重对广大学生的人文教育,以传递中华优秀文化,陶冶学生人文情怀。高校通识课更应该围绕这一目标进行科学规划,教学改革和教学过程也应尽量摆脱功利思想的困扰,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价值导向而进行大胆探索。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古人特别强调“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孟子甚至还主张“舍生取义”、“何必言利”。但是现在,功利主义思想使社会缺乏对人文精神重要性的认知,在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生存压力使人们不约而同地倾向于现实的物质利益。对人的生命尊严和价值空间的重视,是人类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人的共识,这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不只是一个知识体系,更是一个意义空间和价值世界。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了社会的全面转型,市场经济深刻影响着人的精神世界,也对高校的人文社科教育构成了严峻的挑战。这种形势下,我们越是要清醒,现代化虽然在呼唤着人的追逐物质利益的原始驱动力,但更要对这种原始驱动力进行道德伦理的规范引导,这就需要制衡功利思想的人文精神。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舆论导向和学校教育多强调知识的学习,对人文精神的关注不够。但历史同样告诉我们,单纯的科技发展无法使中国走向强大,“师夷长技以制夷”得到的却是“”的惨败。现代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进入高度文明状态的标志,因此不能仅仅以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进步来衡量,它还要强调文明结构人文精神的重塑,其力量来源于沉积在民族心理结构中的人文精神。教育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在社会竞争激烈的今天,它尤其要关注人的情感世界。大学生接受通识课教育,其意义在于陶冶人文情操,在复杂的社会变化中保持乐观情怀和理性价值观。

四、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有些大学生不愿意学习通识课,难道这有利于他们腾出时间来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课吗?其实不然。不重视“专业”以外的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本身就是功利思想的表现,而功利思想又进一步影响到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态度,他们往往以“市场”为导向,冷落一些与就业或市场需求“没有多大关系”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其实,功利主义是对科学精神的背叛。科学精神的本质是非实用、非功利地探索知识、追求真理。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所具有的意识和态度,从本质上而言,是求知而不是求利。人文精神对科学精神其实是大有裨益的,科学发展需要浓郁的人文情怀作为动力。许多学者已经认识到急功近利的思想是导致中国未能产生诺贝尔奖得主的重要原因之一。[2]目光短浅的功利主义只会败坏自己,正像阿塔兰塔在赛跑中由于停下来拾金苹果而失败一样。当然,我们培养大学生的目的并非仅仅是造就诺贝尔奖得主,但在这个问题上所折射出来的是我们的教育的确缺乏创新精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功利思想造成的。钱学森先生说,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是创新型的。虽然我们培养的绝大多数人是社会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但是如果本科阶段的教育就充满了功利色彩,培养拔尖人才就缺乏了基础。再说,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而劳动者的素质不仅仅是掌握知识和技能。普通劳动者要想对社会有更大的贡献,也不能鼠目寸光,而是少一些功利思想,多一些创新思维和能力。孔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我们要培养怎样的大学生呢?应该是德才兼备的一代新人,既要有专业技能,也要有好的品德,还要有人文精神。“兴于人文,立于品德,成于技能”是很好的回答。这就要求我们少一些功利色彩,其中加强通识课教育就是必要的手段。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曾将人生的境界划分为四个层次,即自然、功利、道德和天地境界。[3]在市场经济和信息化的世界里,不能只有“术语”和“数字”,更要有“梦的空间”和“精神的寄托”。非功利的通识课教育势在必行,我们应该围绕提高学生道德素质、陶冶人文情操、启迪创新能力等价值向度对课程改革做大胆的尝试。

【参考文献】

[1]白阳.回头,再看一眼灯塔[N].人民日报,2014-7-3(5)

[2]王晓勇.科学精神与诺贝尔奖[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