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4-01-24 17:46: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业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业管理制度

篇1

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引导、推动我国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努力提高工业整体水平,加快实现我国工业现代化,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工业大奖(以下简称大奖),为规范大奖实施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大奖是我国工业领域的综合性最高奖,是我国工业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奖项。奖励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自主创新、培育世界知名品牌、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过程中,在技术、生产、经营、管理方面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并为促进产业发展和增强综合国力做出重大贡献的企业及具有特殊重大影响的产品。

第三条大奖在国务院及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组织全国性行业联合会(协会)共同实施。

第四条大奖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坚持高标准、坚持自主创新、坚持市场检验。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五条为组织好大奖的实施工作,设立大奖组织委员会。大奖组织委员会下设大奖评审委员会和大奖组织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大奖办)。

第六条大奖组织委员会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全国综合性行业联合会(协会)、全国性科研机构、相关专业协会(组织)及新闻媒体等单位领导组成。负责制定、修订大奖实施管理办法;组建大奖评审委员会;审定荣获大奖的企业及产品等。

第七条大奖评审委员会由我国工业经济界专家和学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等人员组成。负责对申报大奖的企业及产品进行综合评审并提出评审意见;对已获大奖的企业及产品进行复查。

第八条大奖办为大奖组织委员会的常设工作机构,设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负责组织协调大奖评审和日常管理工作等。

第三章申报范围与条件

第九条大奖的申报范围:中国工业领域及其相关产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企业及具有特殊重大影响的产品。

第十条企业及产品申报条件。

(一)企业申报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注册且中方控股;

2.特种行业企业须持有国家生产许可证;

3.近三年内未发生过重大质量、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及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行为;

4.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在国内外同行业居领先地位;

5.中方控制关键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

6.拥有中国世界名牌的实力和水平。

(二)产品申报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注册商标;

2.中方控制关键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

3.生产技术、质量水平、经济及社会效益达到同行业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4.达到中国世界名牌的水平;

5.近三年内未发生过重大质量责任事故。

第四章评审标准

第十一条企业及产品评审标准。

(一)企业评审标准:

1.科技水平

采用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使用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自主技术创新并达到同行业国际先进水平;信息技术应用广泛,注重研究开发工作,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2.品牌发展

质量保证体系健全,市场占有率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发展战略规划和措施;拥有或达到中国世界名牌的实力和水平。

3.经济效益

实现年销售额、利润、税金及出口创汇额在国内同行业中领先;资金投入产出率高,产品性价比好,附加值和总资产贡献率高。

4.资源消耗

原材料利用率高,能源消耗低,有效利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效果好,在同行业中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重视新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发展循环经济。

5.环境保护

各类污染物的处理排放持续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注重环境和生态保护,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6.人力资源

注重人才培养,拥有素质较高的管理者、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劳动者队伍,人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充分发挥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作用;劳动生产率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7.安全生产

建立健全安全标准体系,重视安全教育,具有针对本企业产品、工艺、设备的严格有效的安全控制措施及相应管理制度;达到行业和国家标准。

8.社会责任

注重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的协调;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了完善的职工劳动保障制度;重视企业信用管理,诚信度高;形成了优良的企业文化;支持公益事业,遵守社会公德。

(二)产品评审标准:

1、科技水平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关键的核心技术;采用国际标准或达到国际先进标准水平;其生产工艺过程良好,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尖端技术水平;信息化技术应用广泛,信息化水平居世界同行业前列。

2.质量安全可靠,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高,国际影响力强,品牌形象良好,形成了世界顶级品牌;经济效益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3.资源利用合理,利用率高;环境保护意识强,措施到位,污染物处理持续达标;无不安全生产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对维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4.具有特殊开拓创新性,能够推动产业进步,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对我国工业现代化建设有重大积极推动作用,在国际市场上有着长远发展前景。

第五章评选程序

第十二条大奖评选程序包括:申报、推荐、评审、公示、审定、上报、等。

(一)申报申报企业或产品生产单位按照大奖申报要求,认真填写《中国工业大奖企业申报(审核)书》、《中国工业大奖产品申报(审核)书》,并将申报材料分别报送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工业经济联合会(协会)和相关的全国性行业协会(各三份)。尚未成立工业经济联合会(协会)和全国性行业协会的,报送相关的全国综合性行业联合会(协会);无相关全国综合性行业联合会(协会)的,直接报送大奖办。

(二)推荐受理申报单位对申报企业及产品进行资格审查后,将同意上报的企业及产品的材料和推荐意见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工业经济联合会(协会)报送大奖办,大奖办按照行业分类分别送往相关的全国综合性行业联合会(协会);全国性行业协会报送相关的全国综合性行业联合会(协会)。无相关全国综合性行业联合会(协会)的直接报送大奖办,由大奖办转送大奖评审委员会。

(三)评审

1、全国综合性行业联合会(协会)进行初评,提出行业意见及第一轮候选建议名单;

2、大奖评审委员会进行综合评审,提出综合评审意见及第二轮候选建议名单;

3、大奖组织委员会对第二轮候选建议名单进行审议,提出大奖的正式候选名单。

(四)公示将大奖的正式候选名单向社会公示一个月,对提出异议的企业或产品进行必要的复核。

(五)审定大奖组织委员会在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后,对公示后的名单进行审定,确定大奖正式获奖名单。

(六)上报大奖组织委员会将正式获奖名单呈报国务院。

(七)大奖组织委员会荣获中国工业大奖的企业及产品名单。

第六章表彰

第十三条召开中国工业大奖颁奖大会,由大奖组织委员会向荣获大奖的企业及产品授予“中国工业大奖”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及奖牌(杯)。

第十四条对荣获大奖企业及产品给予大力宣传。荣获大奖的企业及产品可以使用“中国工业大奖”荣誉称号及标识。

第七章经费来源

第十五条大奖实施工作的经费依靠国家财政部门拨款。

第十六条接受国内外友好团体组织及人士的自愿捐赠款。

第十七条申请建立大奖基金或大奖专项资金。

第八章管理

第十八条大奖每二年评定一次。由企业或产品生产单位自愿申报,不向申报单位收取任何费用。

第十九条大奖评定年度进程:一季度为企业及产品的申报;二、三季度开展大奖推荐、评审、公示、审定、上报工作;四季度结果及表彰。

第二十条大奖每三年复查一次。一季度受理已荣获大奖企业及产品的复查申报工作;二、三季度开展考察及审定工作;四季度复查结果。

第二十一条获大奖的企业及产品生产单位,填写《中国工业大奖企业复查表》及《中国工业大奖产品复查表》并报大奖办;由大奖评审委员会进行复查,并将复查结果上报大奖组织委员会审定。

第二十二条大奖组织委员会对荣获大奖企业及产品生产单位发出复查结果通知,并抄送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工业经济联合会(协会)和全国性行业协会、全国综合性行业联合会(协会)。对不按时提出复查申报和复查不合格的,撤消其大奖荣誉称号并向社会公告。

第二十三条为了保证大奖的严肃性和良好声誉,全国性行业协会,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工业经济联合会(协会)及相关组织,不再设立相应级别的工业大奖奖项。

第二十四条全国综合性行业联合会(协会)如开展行业初评工作需要,可根据《中国工业大奖实施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制定《细则》并报大奖办备案。

第二十五条荣获大奖的企业及产品进行宣传时需注明获奖年份,正确使用大奖标识和英文名称(ChinaGrandAwardsforIndustry,缩写:CGAI)。

第二十六条荣获大奖的企业及产品如发生下列情形时,应在一周内以书面形式报告大奖组织委员会,并由大奖组织委员会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因不可抗力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生产和运行;

(二)发生重大质量、安全责任事故;

(三)产品品牌所有权发生变化;

(四)知识产权与国内外企业发生纠纷;

(五)企业及其主要领导违纪、违规和违法;

(六)发生并购、重组等重大组织形式改变。

第九章纪律

第二十七条大奖评审工作做到科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受政府、企业、新闻界和社会的广泛监督。

第二十八条参与大奖评审的有关人员必须遵纪守法,公正廉洁,实事求是,认真负责,保守机密,团结协作。对违反纪律者,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警告,直至撤消其资格。涉嫌犯罪的依法提交司法部门处理。

第二十九条申报单位要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对违反纪律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警告或撤消申报资格;对已获大奖的企业或产品,一经查出立即取消获奖资格,收回荣誉证书和奖牌(杯)并向社会公告。十年内不得重新申报。

第三十条大奖推荐、评审单位,一律不准以任何方式收取企业费用,企业不准以任何方式付费。对违反此规定的,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其申报、受理、推荐、评审资格,并追究其当事人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提交司法部门处理。

第三十一条社会各界对已经公布荣获大奖的企业或产品如发现弄虚作假行为,可向大奖办举报;对参与大奖评审的有关机构和人员如发现违反纪律的,可向其上一级组织举报。

第十章培育

篇2

第一条为加强工业压力管道安全管理,有效预防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工业压力管道是指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范的压力管道范围内,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用于输送工艺介质的工艺管道及辅助管道和安全保护装置与附属设施,不包括压力管道中的燃气、热力等公用管道和长输管道。

第三条工业压力管道的安全监察工作由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

工业压力管道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活动涉及的各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应当负责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章使用安全要求

第四条工业压力管道使用单位是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应当对本单位的压力管道的使用安全全面负责,并严格履行以下职责:

(一)贯彻执行本规定和有关压力管道安全的法律、法规、国家安全技术规范和国家现行标准,建立健全压力管道安全责任制和管理体系,在管理层设有专门人员负责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工作。安排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从事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操作和维修工作。

(二)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生产操作规程,对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内容作出明确规定并有效实施。

(三)建立压力管道技术档案和压力管道标识管理办法,使用的压力管道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四)新建、改建、扩建工业压力管道及其安全设施时,应当坚持安全生产“*”原则,应当选用依法取得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证和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证的单位负责设计和施工;选用的工业压力管道元件为依法取得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的单位制造的合格产品。新建、改建、扩建的工业压力管道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时,应当拒绝验收。

(五)工业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能够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法律、法规、技术规程、标准和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

(六)输送可燃、易爆或者有毒、有腐蚀性介质的工业压力管道的使用单位应当建立事故预防方案(包括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建立抢险队伍,并且定期演练。

(七)到企业所在地的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使用登记。

(八)制订工业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计划,按时向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测机构)申请定期检验;并根据要求适时安排在线检验,做好日常安全检查和维修保养。

(九)对事故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和治理方案应当以书面形式报告当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十)按照国家规定及时如实报告工业压力管道事故,保护事故现场,并协助做好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防止事故的发生。

第五条新建、扩建、改建工业压力管道应当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向县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书面告知,并向检验检测机构申请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或者监督检验不合格,不得交付使用。

对工业压力管道进行重大改造时,其技术和管理要求应与新建工业压力管道的要求一致。

第六条工业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的管理制度应当对下列事项作出明确规定,并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人员:

(一)在用工业压力管道需要进行一般检修时,其检修方案由使用单位技术负责人和安全责任人批准。(二)在用工业压力管道需要进行改造时,向县级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书面告知,并报经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检验合格。

(三)按期申请定期检验,并且保证安全状况等级达到符合工业压力管道安全使用要求。

第七条从事工业压力管道安全管理、操作、维修、焊接等作业的人员(以下简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和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依法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

第三章安全监督管理

第八条工业压力管道设计单位应对所设计的工业压力管道安全技术性能负责。

工业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应对其制造的工业压力管道元件产品安全质量负责。

工业压力管道安装单位应对其所安装的工业压力管道工程安全质量负责。

工业压力管道的设计单位、元件制造单位和安装单位应当依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和《*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依法取得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证、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证和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证,方可在批准范围内从事工业压力管道的设计、制造、安装活动。

第九条从事工业压力管道检验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依法取得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的检验检测资格。

第十条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政府监管责任制,对每一个工业压力管道使用单位都要明确企业主体责任人和政府监管责任人。

第十一条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法定程序、条件和要求,负责工业压力管道设计、元件制造、安装与改造施工和检验检测的行政许可工作。按照权责一致原则,负责许可发证的部门同时对安全生产监管负责。

第十二条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和国家有关工业压力管道的相关法规、规范,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对工业压力管道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单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并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预防性安全检查的重点和方式,对工业压力管道安全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下达整改指令,督促抓好整改。

发现已经取得许可的单位和个人不再符合许可条件,要依法令其停产整顿,经过整顿仍达不到安全条件的,依法撤销许可。

第十三条负责接受工业压力管道安装告知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等部门,应当及时安排开展现场安全监察。

第十四条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涉及工业压力管道的建设工程进行“*”审查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查时,应当查验相关工业压力管道设计、安装单位的资质和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监督检验、定期检验的情况是否符合规定。

篇3

节能、节电、工业节水和清洁生产财政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每年按照部门预算的要求,由省财政厅统筹安排。

第二条为了大力推进节能、节水和清洁生产工作,加快我省循环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高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根据《*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9号)和省政府《关于加强节约用电工作的意见》(浙政发[20*]15号)、《关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22号)以及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59号)等文件精神,省财政每年统筹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及相关单位开展节能、节电、工业节水和清洁生产。为加强资金的规范管理、监督、使用,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绩效,制定本办法。

第三条使用管理原则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科学、规范、效率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择优引导、专款专用的原则。

第四条支持对象

在*省范围内(不含宁波市)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依法纳税的企业、以及依法成立的研发机构和相关单位。

第五条支持范围

1.支持节能节电重点领域、重点技术及节电产品的生产、节能节电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的研发、推广和应用、节能节电示范项目和改造工程的组织实施。

2.支持工业节水技术改造、先进节水技术与工艺的推广,以及对重大节水项目的补助和节水先进企业的奖励。

3.支持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和服务机构建设,推广应用技术,加强宣传培训。

4.支持有资质的能源利用监测机构开展对重点用能单位的监测和绩效评估。

5.其他需要专项资金支持的节能节电、工业节水、清洁生产、资源节约及综合利用项目。

第六条支持方式

原则上以项目投资补助和费用资助为主,适当考虑对节能节电、工业节水先进单位的奖励。

第七条补助、奖励标准

1.对重点耗能单位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工艺、产品、改造主要耗能设备和工艺,以及研发应用节能节电新技术、新工艺的项目,按照项目实际投资额的5%-1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当年最大补助额不超过100万元。

2.对重点用水行业单位采用先进节水工艺、技术和设备,开发利用废水重复利用技术及利用雨水、污水、海水等非传统水资源,开发、生产和推广低水耗的用水产品等项目,按照项目实际投资额的5%-1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当年最大补助额不超过50万元。

3.对大型公共建筑采用高效制冷(热)、送水和送风技术实施中央空调系统改造的项目,按照项目实际投资额5%-1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当年最大补助额不超过50万元。

4.对国家和省鼓励推广的可再生能源和绿色照明示范项目,按照项目实际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助。

5.对通过省级有关部门验收的省级清洁生产和绿色企业示范项目,按照项目实际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助。

6.对研发机构研究开发节能、节电、节水和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经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并推广应用的项目,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

7.对有资质的能源利用监测机构开展对重点用能单位的监测所支付的费用,按照一定的比例给予资助。

8.对有关部门单位开展节能节水及清洁生产宣传、培训必要的费用开支,按照一定的比例给予资助。

9.年度对全省节能节电、工业节水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给予一定金额的奖励,具体奖励办法由省经贸委会同省财政厅拟定并组织实施。

第八条申报程序

(一)项目申请单位按当年申报通知要求,报送专项资金申请报告,并附企业经营执照复印件、上一年度公司审计报告以及节能、节电、节水、清洁生产等不同项目所需的材料和相关凭证。

(二)各市、县经贸委和(经委)、财政局联合审查、筛选申报项目,并正式行文上报省经贸委和省财政厅。

(三)省级单位按上述第一款要求直接向省经贸委和省财政厅申报补助项目。

第九条项目确定和资金下达

省经贸委和省财政厅对申报项目材料组织审查,研究确定补助或奖励项目名单和资金数额。补助或奖励项目确定后,由省财政厅和省经贸委根据项目承担单位的财政隶属关系下达资金计划。其中:省级项目由省财政厅直接拨付项目单位:市、县项目通过同级财政部门转拨项目单位。

第十条监督管理

篇4

(一)传统的成本观念是一种消极的成本管理,它更注重以节约来降低成本。而现代管理成本强调不仅要注重产品生产成本,更要注重产品在市场上的效益。降低成本是有条件和限度的,有时候过渡关注成本降低反而带来负的效应,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进而使企业效益遭受损失。因此,企业不能单纯关注生产成本,应该依靠新的技术引进和革新降低相对成本,提高企业收益。

(二)由于不断的改革,有些企业部门的管辖范围和相关任务发生了变化,导致成本管理工作跟不上,成本基础台账建立不完整,成本写实不全面,往往注重表面走形式,没有严格的对厂、车间的坏损机器设备、零部件进行登记、修理、报废等进行把关,造成机器修理材料的严重浪费。

(三)成本预算工作的不健全

1.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主要是部分管理人员对相关知识掌握不足,缺乏预算工作必需的方法和技能,在预算管理工作中不顾工作量与效率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也不管工作量、定额之间是否匹配。

2.成本预算涵盖项目不全面。因产品的不确定性,使得预算对全年指标控制力削弱,非固定产品在生产时由相应生产、技术部门签订材料、工具等费用,没有完整的成本预算,既是纳入大的预算当中,实际执行中往往加较大预算的偏差也较大。

3.预算管理缺乏基础。预算编制需要充分的调研,但企业有些部门的预算是参照上年实际的“闭门造车”的结果或是想当然的数字,预算管理需要基础制度,但经济核算、定额等方面的管理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4.预算协调性较差。没有一套科学的、完整的指标体系,在实际工作中,对工资和投资的分析研究不够,对周转量、收入过度关注。各预算部门之间的协调性衔接不够。财务、计划、业务等部门在编制预算、制定规划只在某些具体问题上有所交流,在预算编制的时间方面衔接不够。

5.企业忽视了对预算编制合理性的考核。工业企业缺乏对各个部门的统一要求管理,对各项预算的考核不严格,导致对各部门的管理力度不到位,从而对预算编制的约束力不强。实际工作中,企业调整预算的程序不科学,不够透明。这使得执行部门很难掌握预算的完成情况,不利于预算的执行,往往出现在年初制定下达预算,年底大幅度调整预算的现象,这样,预算就变成了形式,失去了其本身真正的意义。

二、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措施

(一)开阔成本管理范围,培养全员企业成本意识

企业应注重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不要追求短期效益,因此,对于近期投资较大但以后获利更多的项目,应舍得投资。成本管理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产品的生产过程,而是应该着眼于外部环境,一方面,从产品市场需求和同行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改进企业成本管理理念。另一方面,成本管理应延伸到产品售后服务方面,如对产品的维修和处置等环节。对于各个环节产生的成本,如技术成本、库存成本、后勤成本和销售成本等都应该有严格的、科学的成本管理制度进行管理,从而增加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二)加强成本管理基础工作,重视成本管理方法的创新,选择合适的方法

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是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形式。为了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的成本管理不能仅仅停留在生产成本的控制上,而应该将管理的触角伸至产品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以及事前预测和控制分析,以便综合考虑产品的各种成本,包括技术成本、信息来源成本、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等,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且,非物质产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日趋商品化,与此相适应,成本管理应涵盖非物质产品成本,如服务成本、资本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等。目前,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管理的中心也逐渐由企业内部转向外部,更加注重经营决策管理,因此,决策成本管理也成为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如机会成本、相关成本、边际成本和未来成本等。在企业的管理中,为了保证企业做出最优决策获取最佳经济效益,也应当综合运用目标成本管理、责任成本管理、本量利分析、价值工程成本效益分析、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等多种方法。

(三)强化成本的日常控制管理

1.对材料的控制。面对市场经济我们应以材料采购价格和材料消耗量的控制为主。要控制材料的采购成本,要对采购进行招标管理,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前提下,优先选择,从而降低材料采购成本。要实行材料领取的总量控制,对企业各种定额要定期进行测定,降低各种材料的消耗量,达到控制总量支出的目的。而且,各部门只能分期分批在规定限额内领用材料,确需超额领用材料,应经过一定审批手续,避免材料的浪费。

2.对生产、修旧利废费用的管理。大型机器设备修理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鼓励技术人员大胆摸索与创新,积极开展修旧利废,完善“计划、修复、验收入库、生产领用”的各项手续,充分利用现有机器设备检修能力,能修好的配件,坚决不换新,从而降低大型机器设备的修理成本。

3.建立大额互换配件损坏报废委外修理鉴定制度。对于大额互换配件,要遵循能修则修的原则,实在不能修复的需要报废领新的,要由技术部门、验收部门参与鉴定,确认后可领新;对于委外修理配件,要做好鉴定验收登记,把好质量这一关。

(四)加强事前预测及控制

成本预算要随着产品的开发、变动随之改变,根据一定时期的市场销售计划及生产计划及时调整预算,以滚动预算目标和月度跟踪预测为手段,以管理性支出标准化为配套政策,大力压缩成本费用。

1.切实细化预算指标。企业的各种预算必须要经过细化分解,并下达到与之相关的作业层———生产车间、班组及各个岗位,才能形成约束和激励作用的责任目标,才能称得上是全面预算管理。没有指标作标准,对作业层有关部门无法做出相应的评价。

2.加强协调预算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指标体系。将预算中涉及的主要生产任务、设备数量、设备运用效率与消耗、支出、收入有机联系起来,在编制预算时体现生产经营对资源的合理要求,并保证工作量与相关的定额之间的匹配。如果预算过程中,定额不合理,将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必须做到从实际出发,加强预算指标间的协调,从根本上杜绝长官意志,杜绝倒推成本,总量包干等不规范行为,维护预算的科学性。

3.预算目标要符合实际。为服务成本管理,企业进行预算,所以其预算目标必须符合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的客观实际,与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和职工素质等客观因素相适应,不能过高或过低,必须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协调,使企业各个时期的预算能相互衔接,使得企业当前经营目标与长远战略目标的实现。

篇5

[关键词]中小建筑;施工企业;制度建设;内控;系统管理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由于建筑业对宏观经济的依赖,在宏观经济环境下发展速度非常缓慢,由于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和中型的项目实施宏观经济政策,在中小型建设项目中将避免多层次的重复建设,中小企业面临着萎缩被淘汰的危险,加入WTO后,行业壁垒在降低,国内市场国际化促进国内和国外市场的全面融合,外国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优于国内市场,因此,中小企业面临的外部到内部的攻击。

1中小建筑企业质量控制

中小企业利润低,经历了很多投资规模的扩建,建设施工企业的建设项目数量明显增加,但在增加的良好形势下,施工企业在工业仍处于不良地位,据统计,近年来,施工企业平均利润率增长缓慢,资本积累慢,没有竞争力,目前建筑业表面上呈现出明显的矛盾胶着的状态,市场的整体状况对中小建筑施工企业不利,要尽量扩大市场份额,大部分建筑企业明显增加;另一方面,建筑企业,利润下降,竞争混乱,承担着更大的风险。

2家庭管理模式的缺点

中小建筑施工企业占建筑施工企业总数的90%以上,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股权结构很容易出现统一的产权关系以血缘关系相结合的现象,企业内部的管理模式需要早期的创业企业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但企业规模中家庭管理模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家庭、企业和股东的干扰严重影响企业管理系统的建立,功能部门需要执行有关的管理。

3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制度建设

法治统治下,应该建立规则和条例,应遵循一定的制度,中小企业建筑施工在现代化企业建设中要遵循现代企业理论,提高建筑企业的特点,进行建筑行业相应的管理制度的制定,支持管理系统,在中小企业中,应尽快建立完善的制度。

3.1建立人员岗位规范

建筑工地领域中的信息流、物流的良好联通能够保证作业的标准,保证领域的秩序,严格执行岗位制度,岗位作业标准的对象是施工生产员工,在企业中要提高技术标准,确保操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施工操作程序,包括工作条件、人员岗位等,因此,提高操作权限,满足岗位作业技术质量要求,标准化内控管理体系的实施是提高效率和改善产品质量的保证。对施工现场的过程以及下一个过程负责,过程与程序的质量需要得到保证,建筑公司的每一个设计都要通过相互控制质量,管理人员需要检查和检测,帮助积极推进新的科学的审计质量。

3.2技术培训

建筑工地上的工人,特别是对于承担主要施工的人员需要进行技术培训、辅导,请专家进行施工的讲解,通过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的示范传授技术经验。

4中小建筑企业的内控管理体系

4.1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建筑企业对人事管理的制度建设,包括生产管理、采购,存储管理,金融管理,管理的基本框架重在提高一系列的系统管理方法,尤其要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保证建材质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建筑业主管部门要求当事人统一技术标准,中国建筑业的技术标准修订成为整个行业的国家标准,包括城市规划、建筑等;不同行业、地区进行技术标准的建立形成了完善的技术评估的管理系统,需要细化和完善相关内容,保证工程的质量是确保安全的核心。该方法基于质量控制方法制定内控管理体系,条件影响活动的质量,根据统计对整个过程判断质量的稳定性,判断不同的方法对施工活动的影响,使用质量检测方法要及时掌握质量动态,是质量控制的主要部分,通过设置的一个工序内控措施,提高质量,以便良好的进行状态的控制。

4.2材料质量管理体系

从材料的采购到施工阶段都需要对材料进行控制,根据材料的质量验收制度提高质量保证,质量保证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妥善的处理,提高管理系统的作用,系统控制保障质量,对质量验收进行控制,即控制产品质量,其中包括隐蔽工程,对接收部分的验收以及分部工程验收,对整个中小建设施工企业的进行质量控制验收工作。

4.3质量信息反馈系统

信息质量反馈与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质量信息反馈系统的建立有关,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创建质量信息反馈系统,质量管理需要一个强大的内部信息反馈,根据质量指令,使信息流得意控制,还能够准确及时地获取质量信息,及时准确地反馈给上级部门,建立施工现场质量体系是保证信息网络系统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5结语

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是促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意味着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所使用的系统是有区别的,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适应企业自身长期的实践经验,有效地促进中小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根据企业的性质,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避免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企业管理机构应该进行相应地稳定性和动态性能的调整,以提高制度建设和内控管理。

[参考文献]

篇6

第一条按照公司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遵照国家有关劳动人事管理政策和公司其它有关规章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试用工和临时工除外)。本制度所指工资,是指每月定期发放的工资,不含奖金和风险收入。

二、工资结构

第三条员工工资由固定工资、绩效工资两部分组成。

第四条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技能工资、职务津贴、工龄工资、住房补贴、误餐补贴、交通补贴。

第五条固定工资是根据员工的职务、资历、学历、技能等因素确定的、相对固定的工作报酬。固定工资在工资总额中占40%。

第六条绩效工资是根据员工考勤表现、工作绩效及公司经营业绩确定的、不固定的工资报酬,每月调整一次。绩效工资在工资总额中占0-60%。

第七条员工工资总额由各部门经理、项目经理拟定后报总经理审批。部门经理、项目经理每月对员工进行考核,确定绩效工资发放比例并报人力资源部审核、总经理审批后予以发放。

第八条员工工资扣除项目包括:个人所得税、缺勤、扣款(含贷款、借款、罚款等)、代扣社会保险费、代扣通讯费等。

三、工资系列

第九条公司根据不同职务性质,分别制定管理层、职能管理、项目管理、生产、营销五类工资系列。

第十条管理层系列适用于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

第十一条职能管理工资系列适用于从事行政、财务、人事、质管、物流等日常管理或事务工作的员工。

第十二条项目管理工资系列适用于各项目经理及项目部成员。

第十三条生产工资系列适用于生产部从事调试、焊接、接线等生产工作的员工。

第十四条营销工资系列适用于销售部销售人员(各项目部销售人员可参照执行)。

第十五条员工工资系列适用范围详见下表1:

表1工资系列适用范围

工资系列

适用范围

管理层系列

1、总经理2、副总经理

职能管理系列

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生产部、质管部、物流管理部所有员工

项目管理系列

各项目经理及项目部成员

生产系列

生产部从事调试、焊接、接线等生产工作的员工

营销系列

销售部销售人员(各项目部销售人员可参照执行)

四、工资计算方法

第十六条工资计算公式:

应发工资=固定工资+绩效工资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扣除项目

固定工资=工资总额×40%

绩效工资=工资总额×60%×绩效工资计发系数(0-1)

第十七条工资标准的确定:根据员工所属的岗位、职务,依据《岗位工资一览表》确定其工资标准。待岗人员工资按照本地区当年度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执行;试用期员工工资参照附件1《试用期员工工资标准表》。

第十八条绩效工资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试用期与待岗员工不享受绩效工资。绩效工资确定方法见表2。

表2:绩效工资确定方法

考核成绩

绩效工资计发系数

绩效工资发放数额

90(含)--100分

≤1

绩效工资×计发系数

80(含)--90分

≤0、8

绩效工资×计发系数

60(含)--80分

≤0、5

绩效工资×计发系数

60分以下

≤0、3

绩效工资×计发系数

第十九条职能部门普通员工考核由其部门经理负责;部门经理考核由其主管副总负责;项目部成员考核由其项目经理负责。考核成绩和计发系数每月8号前上报至人力资源部。

注1:原则上管理层工资由公司承担,若管理层人员兼任项目经理,则其基本工资由公司承担,绩效工资由项目部承担。

注2:总经理绩效工资计算方法:总经理月绩效工资=项目经理月平均绩效工资×1、5。总经理的收入原则上最高限额为5500元。副总经理兼任项目经理时绩效工资原则上按其负责的项目的经营情况确定其月绩效工资。

第二十条为鼓励公司部门经理、项目经理及以上管理者为公司忘我工作,体现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公司按月发放职务津贴,具体如下表:

表3

职务

总经理

副总经理

部门经理

项目经理

职务津贴

1000

800

600

700

五、薪级调整

第二十一条原则上公司在每个财务年度结束后,根据当年的经营业绩,并根据年终综合考核成绩对全体员工发放二次绩效工资(年终奖),并酌情对工资标准予以调整,重新确定所有员工的工资。年工资总额增减幅度与上年度公司经济效益成正比。

第二十二条年终绩效考核采用档级评分制,评分方法与考核工具见《工作绩效考核办法》。职能部门员工年终考核成绩与薪级调整幅度的对应关系见表4。

表4:年终综合考核成绩与薪级调整幅度对应关系

考核成绩

薪级调整幅度

薪级计算公式

90(含)~100分

上调1~1、5个薪级新晨

薪酬区间(上限+下限)÷2÷10

80(含)~90分

上调0、5个薪级

薪酬区间(上限+下限)÷2÷10

60(含)~80分

工资保持不变

薪酬区间(上限+下限)÷2÷10

60分以下

下调0、5~1、5个薪级

薪酬区间(上限+下限)÷2÷10

六、关于员工工资

第二十三条员工工资标准的确立、变更。(1)公司员工工资标准经董事长批准;(2)根据公司经营状况,可以变更员工工资标准。

篇7

2、负责编制公司年度预算计划,并实施;

3、负责制定公司总体战略目标和年度经营计划,以实现公司的远景目标;

4、协助董事长制定公司的总体战略规划与发展目标;

5、负责公司组织结构的设置或建立健全公司管理体系;

6、审定、批准公司管理制度或相关规定;

7、审核、签发以公司名义发出的各类文件;

8、检查、督促和协调公司各部门的工作进展;

9、参与社会活动,处理各种事件或对外关系;

篇8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省境内的企业(包括个体经济组织)。

第三条企业应实行国家规定的标准工时制度,即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工时制度。并应当保证劳动者每两个班日间至少休息12小时,每周休息两日。

第四条企业根据所在地的供电、供水和交通等实际情况,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灵活安排周休息日,连续休息两日或间隔休息两日。

第五条企业因生产经营特点和工作特殊性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度的,可以实行非标准工时制度,即不定时工作制或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等其它工作和休息办法。

第六条企业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劳动者,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一)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人员、非生产性值班人员和其他因工作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的劳动者;

(二)企业中的长途运输入员、出租汽车司机的铁路、港口、仓库的部分装卸人员以及因工作性质特殊,需机动作业的劳动者;

(三)其他因生产经营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适合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劳动者。

第七条企业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劳动者,可以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一)交通、铁路、邮电、水运、航空、渔业等行业中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的劳动者;

(二)地质及资源勘探、矿山建设及开采、建筑、制盐、制糖、旅游、养殖、农场果园等受季节和自然条件限制的行业的部分劳动者;(四)其他因工作特殊需连续作业,或受自然条件和技术条件限制的季节性、突击性工作的劳动者。

第八条实行非标准工时制度的劳动者,可分别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当与法定工作时间基本相同。

第九条申请实行非标准工时制度的企业,必须填报《非标准工时制度审批表》,并按下列要求审批:

劳动行政部门审批工作实行分级管理。

(一)中央直属企业,经其主管部门审核,报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并报省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二)省直属企业,经省主管部门审核,报省劳动政部门批准,并报省企业所在地、市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三)地、市直属企业,经地、市主管部门审核,报地、市劳动行政部门批准;

(四)县(市、区)属及以下企业(包括个体经济组织),经其主管部门审核,报县(市、区)劳动行政部门批准;

(五)无主管部门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报核发其营业执照部门的同一级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并报企业所在地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对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人员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可以不办理审批手续。

第十条实行非标准工作制度的企业,应当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并充分听取劳动者意见的基础上,采用集中工作、集中休息、轮休调休、弹性工作时间等适当方式,确保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利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

第十一条对于实行非标准工时制度的劳动者,企业应当将其具体实行的工作和休息制度写入集体合同或劳动合同。

第十二条实行非标准工时制度的企业,每年由批准的劳动行政部门进行复审。

第十三条企业应当制定工时管理制度,明确工作时间和确定合理的劳动定额。在正常情况下,不得安排劳动者加班加点,加班加点延长工作时间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和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加班加点时间应明确记录在案。

第十四条企业对延长工作时间的劳动者,应当按有关规定给予补休或者支付工资报酬。

篇9

第一条为树立公司整体形象,加强和规范企业管理行为,造就和培养一支纪律严明、素质过硬的员工队伍,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凡公司从业人员的管理事项,除法规及公司其它规章制度另有规定外,均应遵守制度。

第二章聘用

第三条聘用是公司根据生产、经营以及对相关专业人员的需用,而对外进行一种招聘的用工行为。

第四条公司聘用人员应按聘用程序审核、审查核定,合格后才可聘用。

第五条公司聘用人员,应办理求职登记手续,并交齐如下资料:

1、身份证复印件;

2、学历证明和职称证明;

3、二寸免冠照片2张。

第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聘用:

1、政治审查不合格者;

2、受公安机关管制或在案被通缉者;

3、身份不清或无身份证明者;

4、未到法定工作年龄者(十六周岁);

5、患有精神病,传染病或其他有重疾无法恢复健康者;

6、公司认为不宜聘用人员者。

第七条公司聘用人员应先经试用六个月(特聘人员除外),期满经考核合格方可正式聘用并签订劳动合同。

第三章员工的权利和义务

第八条员工的权利:

1、享受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

2、享受公司规定的工资、福利等待遇的权利;

3、享受对公司发展提合理化建议和对公司各级管理人员提意见的

权利;

4、参加公司组织的活动和了解公司公布的信息权利;

5、对违法违纪的人或事进行制止和举报的权利;

第九条员工的义务:

1、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

2、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尽心尽责地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工作,

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3、自觉地维护公司的形象、信誉和利益。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

业、忠诚企业形成相互尊重、互勉共进的良好氛围与企业同发展共命运;

4、自觉遵守保密规定,不准泄露公司的机密和公司的信息;

5、发现事故隐患和发生意外情况,应立即报告公司有关部门,及

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有效防止;

6、以公司利益为重,办任何事情,都要牢记节约,杜绝浪费;

7、员工之间应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相互帮助、相互配合、求同 存异、顾全大局,正确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第四章请假

第十条公假:

1、政府有关部门要求参加的会议;

2、须应到政府有关部门急需办理的事情;

第十一条事假、病假:

1、员工因事请假,须事前向所在班组车间(部门)办理书面请假手续,

二天以下(含二天)由班组长签名,车间(部门)批准;三天以上(含

三天)由主管部门领导批准,报综合办公室备案。上班后应主动消假。

事假一天扣除本人一天工资,事假十五天以上(含十五天),企业负责

介缴的社保费由本人自理。事假期间,不得搞第二职业和损害公司的

利益活动,一经发现均作旷工处理。

2、员工因病不能上班,应及时通知公司,二天以下(含二天)由班组长签名,车间(部门)核准;三天以上(含三天)由主管部门领导核准,报综合办公室备案。上班后应出示医院证明,补办病假手续,按权限审批进行消假。一个月内病假一到五天的(含五天)发给合同日工资的80%;六到十天的(含十天)发给合同日工资的70%;十一天以上的发给合同日工资的65%;连续病假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发给合同工资60%;连续病假超过三个月以上,依据《劳动法》和按劳动合同第六条第三款规定办理。员工病假期间,必须在家疗养休息,不得搞第二职业和损害公司的利益活动,一经发现,均作旷工处理。

第十二条工伤假:

因公致伤、致残者,凭医院证明消假。员工工伤,须经所在班组、车间(部门)证明,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调查核实,方可作工伤处理,并逐级填写工伤事故报告单及证明,工伤以一次性痊愈为止,工伤期间发给本人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的工资。工伤疗养期间,不得从事第二职业,一经发现取消工伤待遇。

第五章劳动纪律

第十三条公司执行每周四十小时工作制,日工作时间为八小时。

第十四条公司员工必须遵守公司规定的作息时间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

第十五条公司实行考勤制度,其考勤办法:

1、上班前员工本人须在门卫考勤机内刷卡考勤,如因故忘记考勤,必须及时向考勤人员说明情况,否则作为迟到一次记录;

2、员工必须本人考勤,不得叫别人代考勤,如有发现类似情况对舞弊行为者两人均扣除一天工资;

3、考勤人员必须严格把关,不得徇私舞弊,如有发现扣除当天工资;

4、中途离厂,须凭中途离厂准假单,到考勤人员处刷卡后离厂,

并注明事因,否则作早退缺勤处理;

5、员工如遇迟到或早退必须补办和办理请假手续。迟到或早退每

次不足二小时的按二小时计算,超过二小时不足四小时的按四小时

计算,当月累计后作缺勤处理。

第十六条员工无故缺勤作旷工处理。当月旷工在二天以内按工资200%扣除,超过二天按300%扣除。

第十七条厂区内严禁吸游烟和随地大小便。

第十八条上班时间不得干私活,不得吃零食,工作和午餐时间不准喝酒(业

务接待除外)。

第十九条工作时间不得看与工作业务无关的书籍等。

第二十条工作时间不准擅自离开生产区域,不准串岗、脱岗、打磕睡、睡觉。

第二十一条上班时间佩带胸卡,有规定的部门必须穿工作服或其他劳动防护用品。

第二十二条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工艺操作规程。

第二十三条公司员工必须无条件服从所属部门、班组负责人在其职权范围内的工作调动和管理,不服从调动分配和管理的,分管部门主要领导有权通知其待岗或下岗处理。

第六章文明生产、安全保卫

第二十四条按公司生产现场管理考评细则要求,搞好文明生产。做到工后场地清,地面无烟蒂、杂物,保持厂区、车间和生产班组现场,道路通道畅通无阻,搞好包干区环境卫生和绿化。

第二十五条爱护公司财物,不准任意将公司的财物拿为己有或私吃公司产品、严禁偷盗、有意损坏和浪费公司财物。

第二十六条员工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文明礼貌。

第二十七条自觉维护公司的整体形象和信誉,上班和工作时间、不准穿拖鞋、不准赤脚、赤膊或穿着不整齐等不良行为。

第二十八条严格遵守劳动纪律、遵守职业道德。

第二十九条严禁惹事生非,无理取闹,起哄,散布谣言、消极怠工,扰乱正

常生产工作秩序,严禁在厂区内赌博、斗殴等违纪违法行为。

第三十条厂区内严禁骑自行车、助动车、摩托车,进出厂门应下车推行。

第三十一条公司员工应自觉遵守门卫管理制度,携带各类物资、产品出厂时主动出具产品出厂证,不准带小孩进入公司生产(工作)场地。

第三十二条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严禁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第三十三条入厂新工人及变换工种的人员,均应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后上岗,专业岗位或特殊工种应经专业培训和考试合格,凭证上岗。

第三十四条认真执行消防管理细则,不得私自动用各种消防设施和器材、器具,禁烟区内严禁携带火种入内。

第三十五条安全用电,非电工人员不准乱接、拆装电器,严禁使用非生产(工作)性电炉。

第三十六条保安人员有权在厂区范围内进行检查,发生治安案件,及时进行报告和查破,有关人员都应积极协助,对外来人员未经公司综合办公室同意批准不得擅自留宿。

第七章奖励

第三十七条对于有下列表现和情形之一者予以奖励:

1、在改革、改进生产工艺,改善劳动条件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有技术革新或提出合理化建议被采纳后成效显著者;

2、在节能降耗、节约原辅物料有具体成效者;

3、保护公司财产、防止或者抢救事故有功,使员工人身安全和公司利益免受更大损失者;

4、同坏人、坏事作斗争,对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

维护社会治安中见义勇为,有显著功绩者;

5、维护公司信誉,抵制歪风邪气,事迹突出者;

6、对在生产现场管理工作中,经考核评定表现突出成绩显著者;

7、模范执行公司规章制度,关心企业,勇挑重担,出色完成本职工作者。

第八章处罚

第三十八条对于违反下列情形之一者,给予5—100元经济处罚:

1、厂区内吸游烟、随地大小便、骑自行车、助动车、摩托车、带小孩进入工作(生产)场所,禁烟区内携带火种入内者;

2、上班不佩带胸卡、工作时间干私活、吃零食、看工作无关的书籍者;

3、上班和工作时间穿拖鞋、赤脚、赤膊者;

4、工作时间擅自离岗、脱岗、打磕睡、睡觉或不按规定要求穿戴工作服和劳动防护用品;

5、因责任性不强造成的长明灯、长流水、永动扇、下班后未关

库门者;

6、私吃成品、半成品,破坏绿化,非生产性使用电炉者。

第三十九条凡有下列情节之一者,可依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作出解除劳动合同处理:

1、不服从正常的管理,殴打或侮辱管理人员者,或在工作期间发生

斗殴、吵骂者;

2、故意损坏机器、工具、原材料、产品或公司内其他物品者;

3、故意泄露公司工艺、技术、业务上的秘密,使公司利益受损者;

4、利用取权营私舞弊,在承办业务与事业中,向客户索取、收受回扣等影响公司生产或信誉,致使公司蒙受损失者;

5、因工作疏忽,管理监督不力,造成产品质量或设备,安全等重大事故者;

6、借病、事假往他处工作者;

7、非法煽动罢工、怠工,影响生产秩序者;

8、窃取公司知识产权或侵占、盗窃公司财物者;

9、连续旷工达三日或一年内旷工累计达十五日者;

10、上班酗酒、聚赌或伤风败俗者;

11、非法携带或拥有危险品或违禁品(如枪支、弹药、刀械、等)进入公司者;

12、触犯法律被司法机关处理者。

第九章其它

第四十条公司员工违反本制度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规定,并造成公司经济损失的,应依法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第四十一条遗失、损失公司物品者,必须照价赔偿。

第四十二条各职能部门和班组管理范围与工作职责另附。

第四十三条各工种安全与工艺操作规程另附。

第四十四条未尽事宜,另作规定。

篇10

为了进一步加强企业工资管理,明确工资计算方法,完善工资考核制度,在原工资制度基础上进行修改和补充。具体规定如下:

一、工资的组成

公司对管理人员实行月薪制,员工月工资由基本工资、奖金(奖金部分含:满勤工资、住房补助、伙食补助、通勤补助、奖金)组成。即月满勤工资=月基薪工资+月奖金。

1、月基薪工资是计算日工资的基数,由员工的工作岗位而定。

2、奖金是根据公司的效益所决定的,是对超额劳动的补偿,奖金与个人工作业绩挂钩,实行奖优罚劣。

二、标准工作日、日薪、日奖金的计算方法

月制度工作日:

(365-4×6-2×6-10)÷12=26.5

日薪标准:

月基本工资÷26.5天=日薪

日奖金标准:

月奖金÷26.5天=日奖金

三、缺勤工资及其它情况工资的计算方法

公司员工凡因事假、旷工、辞职、辞退、公伤、计划生育假、产假等休息。造成不满勤者,其工资一律按不满勤计发。如本月内有间隔缺勤的按合计缺勤天数计算。

(一)、旷工

员工无故旷工一天以内者,取消月奖金;旷工三天及三天以上者予以除名。

工资计算公式为:日薪×实际出勤天数=应领工资

(二)、病事假、辞职、辞退

1、因病(事)假休息不足一天的,不扣奖金。

工资计算公式:

月满勤工资-日薪÷8×实际缺勤小时数

2、病假超过一天(含一天)或因辞职、辞退缺勤一天(含一天)以上的,每休息一天扣发20%奖金。

休息5天内的工资计算公式:

日薪×实际出勤天数+月奖金×(1-20%×缺勤天数)=应领工资。

3、病事假或辞职、辞退缺勤15天以内者。

工资计算公式:

月基本工资-日薪×实际出勤天数=应领工资

4、病事假、辞职、辞退、缺勤超过15天(含15天)以上的。

其工资计算方法为:日基本工资×实际出勤天数=应领工资

(三)、工伤工资

经公司认定的工伤,执行公伤工资。

1、休1天以内月奖金照发。

计算公式:

月基本工资+月奖金=应领工资。

2、休息1天以上(含1日)、5天以内,基薪工资照常计发,但每休一天扣发奖金的20%。

计算公式:

月基本工资+月奖金×(1-20%×实际休息天数)。

3、超过5天,不足15天的,按日新计发。

4、超过15天的按日薪的60%计发。

计算公式:日薪×实际上班天数+日薪×60%×休息天数=应领工资。

(四)、停产工资

1、公司因事故停产期间,员工的工资计算方法是:

(1)

放假员工,扣发休息期间日工资、日奖金。

计算公式:

(日薪+日奖金)×实际出勤天数=应领工资。

(2)抢修人员工资、奖金照发。

2、因公司安排停产,员工工资的发放方法:

(1)部分停产:放假人员不发工资。停产部门需上班人员,只发月基本

工资,不发奖金。

(2)公司安排全部停产:所有因公司需要上班人员只发月基本工资,不发奖金。

(五)计划生育假及产假工资的计算方法

1、女职工在政府规定的计划生育假期内休息的,在法定休息期间,照发基本工资。

计算方法是:

(日薪+日奖金)×实际出勤天数+日薪×休息天数=应领工资。

2、产假:女职工产假为:正常产60天,剖腹产90天,产假期计发基本工资,由于休产假而造成上班月份缺勤的,工资按本文规定第三、四款每一项规定计发。

(六)婚丧假

1、员工结婚享受3天有薪假,按正常出勤计算工资,超过3天按事假处理。

2、员工丧假(指父母、岳父母、公婆、祖父母、外祖父母、配偶、同胞)可享受3天有薪假,按正常出勤计算工资,超过3日按事假处理。

(七)探亲假

根据公司规定,驻外人员在每年两次探亲假期间,工资、奖金,如超出规定假期,按事假处理。

(八)按公司规定休假人员,休假期间工资奖金照发。

四、加班、加点工资

(一)加班工资:节、假日期间,因工作需要正常上班的,给予加班,

经公司批准加班的加班工资日额按本人基本工资全勤奖,月份奖之和除以制度工作日计算。

(二)加点工资:原则上严格控制加点工资,除抢修设备,装卸车等特殊情况外,4小时以内的延时工作,不给加点工资,可作为累存,予以串休。

如情况特殊不能串休或超过4小时的予以累计,每8小时加一个班。小车司机除外。

加点工资的计算公式:

(日薪÷8)×实际加点小时数=应领加点工资。

五、工资计算起始时间

1、凡因工作需要,职位有变动的,无论升级或降职,其工资标准以任命文件下发之日起执行。

2、凡实习期满或公司聘任的员工,其工资标准以任职文件下发之日起执行。

六、生产系统、销售公司驻外人员暂不执行本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