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教学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4-01-24 17:45: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场教学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场教学的作用

篇1

【关键词】虚拟仿真 现场实习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89-02

【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necessity of introducing virtu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into the field practi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irtu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 of the virtual simulation teaching; the effect of the introduction of virtu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on the field practice teaching was also summarized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s】 Virtual simulation; Field practice; The teaching effect

化工虚拟仿真是通过数学模型的方法,将集散控制DCS操作与化工生产相结合,对过程参数进行精确控制与调节,建立一个与真实系统相似的操作控制系统,模拟真实的生产装置,再现真实的生产过程。目前,仿真软件琳琅满目,挑选合适的虚拟仿真软件与学生的认知实习和生产实习相结合,既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习实践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解决学生对实际应用知识的欠缺问题,又能在进入工厂实习前使学生首先了解原料、中间产物、最终产品的生产原理、流程和重要工段的主要问题,节省了学生需要在工厂实习的时间和学校在这方面所需花费的资金。因此,引入虚拟仿真技术用于实践教学是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实际操作技能和提升实习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重点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分析虚拟仿真技术在实习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引入虚拟仿真技术的必要性

1.化工专业课程门类多,学生学习任务重,很少有时间被安排到工厂中进行实践应用知识的学习,尽管在大四上学期通过认知实习和生产实习环节被安排到化工厂中,但由于化工生产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有害等特点,生产过程都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学生们不能动手操作,只能是看看设备、摸摸流程,被动地听讲解员讲解一遍,难以深入掌握实际的知识,短暂的实习结束回到学校,几乎没有理解和记住任何东西,使该十分重要的环节成为了过场,造成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脱节[1]。

2.作为工科,化工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除了应该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化工虚拟仿真软件可以实现化工生产设备的冷态开车、正常运行、故障处理和正常停车等操作,学生在进入工厂前就能抢先了解化工产品的生产和设备操作过程,从而带着问题去有目的进行认知和生产实习。

因此,无论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还是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角度,在化工认知实习和生产实习实践教学环节引入化工虚拟仿真技术都是很有必要的。

二、化工虚拟仿真技术的特点

1.化工虚拟仿真技术首先可以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结合,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无法看到实物,老师对设备和单元操作的讲解比较抽象,学生也很难对设备产生实际的感官理念,无法真正理解基本的原理并与实际工 业生产中的装置相联系。化工虚拟仿真可以将各种设备的结构以及运行方式等直观地显示在计算机上,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对设备进行操作。操作错误,系统会做出提示并将错误的原因一一列出,指导学生去进行相应的调试,直到得到正确的结果[2]。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的联系起来。

2.化工虚拟仿真技术具有直观性和可调节性,它能够模拟真实的生产设备,通过冷态开车、正常运行、停车以及出现事故时数据的波动,再现生产过程的实际动态特性,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参数及其变化,形象生动展现设备结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等。仿真软件还可以设定各种故障、极限运行状态等,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化工虚拟仿真技术还具有安全、绿色、经济的特点,通过仿真系统模拟实际生产过程,因不会生产出实际的化工产品,故不会造成设备破坏和环境污染,也不会发生人身伤亡。另外,通过一次购买软件可以节省大量的空间和购买设备、每次设备运行、购买原料的大量费用。因此,采用虚拟仿真软件是最安全、绿色、经济的实习方法。

4.虚拟仿真技术也具有不足之处,首先它缺乏真实性,毕竟只是辅助培训,只是学生接触实际过程的一种手段,其与现场操作灵活性、不可预见性还有相当的距离[3]。这往往需要操作人员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技术迅速反应并及时果断处理。其次是实践性差,即使开始选择的数据有很大的偏差,也可以通过后续的调整,弥补前一次的过失。而在实际生产中参数控制比较严格,如果在实际生产中控制参数随意变化,后续生产将无法进行下去。

三、虚拟仿真教学的实施

1.虚拟仿真设备的接入。我学院是化学化工学院,本科专业包括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与生物工程等。考虑到距离问题,我院选择实习单位为新疆心连心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新疆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石河子污水处理厂等,针对这些单位的产品生产情况,我们从东方仿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相应购买了尿素工艺仿真软件(煤头)、多晶硅生产工艺仿真实训软件、城市污水处理工艺仿真软件和企业运营教学模拟平台等几款软件,同时,学院配套有 70多台电脑,每台都配套了高性能的CPU、显卡及显示器。并且对既懂专业又懂计算机的专任教师进行培训[4]。

2.生产过程仿真内容的学习。在现场实习前的两周内,安排学生进入化工仿真实训技术中心有目的地进行仿真软件和工艺过程的学习,内容包括化工生产设备的冷态开车、正常运行、故障处理和正常停车等操作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参数及其变化,让学生熟悉设备结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等[5];最后,老师通过教师站管理系统自由组卷(思考题和工艺题),向学生编辑及下发考题,考察学生对工艺过程的掌握情况,合格后准备开始现场实习。

3.开展现场实习。根据仿真工艺内容的学习情况,分配学生到相应的工厂进行有目的的现场实习。目前,大多数化工厂不愿意接收实习学生,一方面是由于化工企业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特点。另一方面是由于工作人员比较紧张,还要抽身顾及实习学生的讲解和安全[6];所以,得到来之不易的机会,首先就必须要求学生做好计划,实地验证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带着化工仿真中遇到的问题去现场向师傅请教。其次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到化工企业实习最大的要求是强调安全性,必须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企业规定。

四、结语

一线生产过程中复杂化和连续性程度比较高,现场实习使学生亲临现场掌握全方面知识,这是化工虚拟仿真所不可比拟的;化工虚拟仿真虽只是对生产操作的初步接触,但其因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安全、绿色和经济的特点而对现场实习效果起到极大的提升作用。虚拟仿真技术与现场实习相结合可以做到理论联系应用实践,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就业竞争力,真正培养出优质的技能人才,为化工企业注入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 李士雨.化工仿真实习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3,20(2):49-52.

[2] 刘彤义.化工仿真操作在实习实训中的作用[J].计算机教育,2016,2:110-112.

[3] 司红岩,侯旭峰.化工仿真实训的利弊[J].河北化工,2010,33(2):67-68.

[4] 王富花,沈发治,张占军.工程案例教学法在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8,(10):183-185.

篇2

【关键词】 初中几何;几何教学;梯形问题;辅助线

梯形是一种特殊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知识的综合. 在解决梯形的问题时,由于很难直接找到条件和结论间的关系,故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把梯形分割成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再运用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 在实际的练习中,有关梯形知识的问题也是千变万化,不同条件的梯形转换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在题目中所做的辅助线也有所差异. 在梯形的证明题和计算题中常用的辅助线有:

一、平移腰

由于梯形有两腰,根据题目条件平移其中一腰或两腰,即过梯形上底或下底的一个端点或一腰的中点作另一腰的平行线,可将梯形转化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例1 如图,已知等腰梯形ABCD中,AD∥BC,∠B = 60°,AD = 3,BC = 9,求梯形的周长.

解析 有一个底角为60°的等腰梯形,如果平移一腰,可得平行四边形和等边三角形. 过点D作DE∥AB交BC于点E,则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由等腰梯形可得∠B = ∠C = 60°,三角形DEC为等边三角形,则腰长为两底之差,故AB = CD = 6,所以梯形的周长 = AD + BC + AB + CD = 3 + 9 + 6 + 6 = 24.

例2 如图,梯形ABCD中,AD∥BC,两腰BA,C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且∠E =90°,M,N分别为AD、BC的中点,则MN与两底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解析 此题涉及的是梯形上、下底中点的问题. 如果我们把两腰AB,CD平行移动到MF,MG的位置,即过点M作MF∥AB交BC于点F,MG∥CD交BC于点G,则构成了两个平行四边形ABFM和DCGM,则有AM = BF,DM = CG,使FG成为两底之差,N为FG的中点.

二、构造中位线

已知梯形一腰或两腰的中点,可连接两腰中点或过一腰的中点做一条底边的平行线构成梯形的中位线.

例3 在梯形ABCD中,AD∥BC,AB = AD + BC,M为CD中点,求证:MAMB.

解析 作中位线MN,则有AD∥MN∥BC,2MN = AD + BC = AB,所以有AN = MN = BN,可得直角三角形AMN,结论可证.

对于出现一腰中点的题型,除了作中位线以外,还可以连接中点与上底另一端点并延长与下底相交,比如此题我们还可以延长AM交BC的延长线于点N,通过证明AMD ≌ NMC,将AD转化到CN的位置,构造出等腰三角形ABN,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结论.

三、平移对角线

过梯形的一个顶点作对角线的平行线,转化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将对角线的有关条件转化到一个三角形中.

例4 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DBC = 45°,高DE = 10 cm. 求上、下底的和与面积.

解析 过点A作AG∥DB,交CB的延长线于点G,则∠G = ∠DBC = 45°.

AD∥BC,四边形AGBD是平行四边形.

AG = DB = AC,AD = GB,

AB = DC,ABG ≌ CDA(SSS),

∠AGC = ∠CAD = 45°, AD∥BC,∠ACG = ∠CAD = 45°, 即∠GAC = 90°,GA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四、其他方法

篇3

关键词:现场教学;三化四现场;三学两讲解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205-02

一、现场教学中案例教学的提出及教学原理

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现场教学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及其干部院校深受学员欢迎。教学总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上开展或实施,教学地点在教室往往被称之为课堂教学。作为教学地点的“现场”以及作为教学环境的“现场”,实物形态和环境背后还深深地刻着历史的进程和时间的脉络,这里的“现场”提供了教学的素材。干部教育培训实效性有赖于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主要是来自学员的亲身体验、感受和交流。把“现场”素材加工为教学案例,将案例教学方法融入到现场教学体系中,通过对案例的解读、研讨,寻找领导干部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干部教育培训从知识传授型向问题解决型转变。现场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是指教师使用案例,以团体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撰写案例等方式来增进成员之间的对话,引发参训学员省思,增强实际练习的经验,以及引导学员使用某种特别的思考方法的教学方式。

二、现场教学中案例教学的特点

1.案例素材丰满。和一般案例教学一样,现场教学中的案例教学也必须撰写案例,提前发放给学员,但案例内容和传递给学员的教学素材则更为丰富。一方面现场本身就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素材,另一方面案例撰写过程中更多关注到现场素材的不足之处以及学员在现场感性认知基础上对教学素材的更高要求,从而使案例更为丰满。

2.信息获取直观。直观性主要体现在学员获得信息的渠道不只是来自案例及教师的教学导入,还来自学员从现场的观摩体验、现场教学基地工作人员的介绍等。此外,和一般案例教学不同的是,案例研讨的教学地点不是安排在学校教室,而是设在了现场教学基地的会场,所见所闻都能获得大量的教学相关信息。

3.互动研讨多元。一般案例教学互动研讨能够实现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间的相互启迪和提升,现场教学中的案例教学还引入了现场教学基地工作人员,能够实现教师、学员及现场教学基地工作人员三者间的互动研讨,实现教师与学员、教师与现场教学基地工作人员、学员与学员、学员与现场教学基地工作人员的相互启迪与提升。

三、我院现场教学中案例教学的组织和实施

当前,我院在“五月田”有机农场实施现场教学,将案例教学的形式融入到现场教学中,开启了现场教学形式创新新篇章。在“五月田”有机农场案例中,现场教学将教学地点设置在现场教学基地,“现场”是教学地点,是教学素材,也是教学案例。

干部教育培训实效性有赖于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主要是来自学员的亲身体验、感受和交流。把“现场”素材加工为教学案例,将案例式、情境模拟、研究式等教学方法融入到现场教学体系中,通过对案例的解读、研讨,寻找领导干部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干部教育培训从知识传授型向问题解决型转变。

现场教学流程设计必须按照三个基本思路来探讨。一是现场教学流程设计是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教学等教学方法的组合,不能把现场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隔离、割裂;二是现场教学流程设计要根据教学对象差异、教学目的差异体现“现场教学”教学的层次性;三是现场教学流程设计中“现场”体验是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现场教学”在形式上的“标签”。从“现场是教案”的语境理解,任何一个现场教学流程都需要教学教案,即有着现场教学鲜明特色的教案,因而下文不再从“教案”的现场视角开展相关论述。

我院设计了三大类现场教学流程。一是现场观摩体验式,“现场”主要提供教学地点。二是现场交流互动式,“现场”既是教学地点,也是教学素材。现场交流互动式流程是在现场观摩体验式流程基础上,融合其他类型教学方式,包括交流式、调查式、访谈式等,如目前在蒋巷村开展的现场教学流程。三是现场研讨分析式,“现场”是教学地点,是教学素材,也是教学案例,如目前在“五月田”有机农场探索的现场教学流程。

案例式教学需要关注三个细节:一是至少提前1天把案例发给学员;二是需要与培训主办方提前沟通,让培训主办方协助我院实施好教学;三是现场教学组织与控制。

四、现场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应用

1.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仍然是传道、授课、解惑,但角色定位是导演,由传统教学中的传授者变为组织引导者。案例教师就是使教学发生的人,其主导作用总的体现在对案例教学目的的设计、教学案例的编写和选择,案例展现形式的确定、案例分析讨论的组织以及对学员发言的点评、总结、归纳等环节。教师作为导演首先要选择好的剧本,即符合需要的案例,然后使学员入场,进入被描述的管理情景现场;接着要使学员入戏,扮演管理者的角色,探索组织成败得失的经验与教训,出主意,想办法,解决问题。在案例讨论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导氛围、导注意力、导问题、导结论的“四导”上。

2.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培训班学员的积极性是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因素。要调动学员的积极性,教师必须对案例研讨问题设计上做到“三结合”。一是结合学员特点,针对我院培训对象各级各类的领导干部,年龄跨度大、岗位跨度大、级别跨度大,专业储备、知识储备、能力储备及学习风格等差异,现场研讨要根据每个人的差异、每个人对自身的理解、每个培训班学员的特点来选择善于提出富于启发性的思考题,使学员有深入思考、发表意见的广阔天地。二是结合干部教育培训特点。我院作为一所以基层干部培训为主要定位的学院,培训对象的培训期通常较短,一般为3~7天,在讨论交流中,教师主要通过启发、诱导,使干部培训班的学员以行政决策者的身份进入“角色”,独立研究案例中描述的情况,为解决存在的问题做出决策。三是结合教学目的,要结合现场教学目的,善于引导学员围绕案例展开分析、研讨,避免脱离主题的“泛议”,要善于发现学员发言中的差异、矛盾和不同观点,并及时明确指出,引导大家讨论、辩论。教师要认真听取学员的发言,了解他们对问题的认识、分析和判断,必要时可挑出关键的问题让学员辩论,以调动积极性。

3.案例教学的总结。现场讨论的小结决非“即兴”发言,教师事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要围绕研究案例所要解决的问题,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进行深入分析,并注意充分反映讨论中学员的正确意见和闪光思想,对其认识的偏颇,则应明确提出,适当剖析。简而言之,现场案例教学对教师有以下三个基本要求:第一,要充分准备,即资料的占有要丰富,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缜密;第二,对现场的控制和对学员的引导要恰当,如调动学员的积极性,控制时间,控制研讨的方向,等等;第三,对研讨进行总结和概括,课下补充相关理论。

现场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基础,编写现场教学案例是进行现场案例教学的逻辑起点。我院虽然整理了一些典型案例作为案例教学的内容和参考,但是整个案例库的案例还没有细化,案例库的更新机制还没有建立,不能很好的适应现场教学的需要。现场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是干部培训方法的一种创新。通过对现场案例的教学,学员们既加深了对课题教学的理解,又身临其境地了解到当年发生事件的全过程,有助于开阔学员在以后的工作中的思路和方法,增强其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我院应该大胆实践,认真总结现场案例教学的经验,探索现场案例教学的规律。

参考文献:

[1]陈玉芸.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探讨[J].大众科技,2008,(07).

[2]陈敏.高职院校案例教学的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15,(10).

[3]周海燕,王丽辉.浅析案例教学对教学效果的提升[J].石油教育,2009,(01).

篇4

【关键词】实践教学 犯罪现场 虚拟重建 实践 考核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81-01

实践教学是在理论指导下,通过引导参与者的实践,以此传递知识,并提高技能,发展实践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的教学方式,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内涵外延[1,2]。许多学者针对大学的实践教学问题深入进行了研究[3],提出了许多有现实意义的建议。“犯罪现场虚拟重建与模拟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仅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更需要学生有独立思考能力。实践教学是有效完成该课程各种教学目标的很好的教学方式。

一、课程概况

“犯罪现场虚拟重建与模拟分析”是浙江警察学院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和非计算机专业的选修课。其开课目的是为了能够有效而又快速准确地把整个犯罪过程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方式重现出来,并在三维图形图像的基础上建立虚拟犯罪过程重现,提高办案效率和准确性,确保办案的可靠性和透明度。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

加强实训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学由“知识传授型”向“实践能力训练型”转变,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知识。

三、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相适应

讲授全新的三维犯罪现场重建技术,包括三维建模方式与360度全景照技术,所有技术直接可以用于学生今后的工作中。每次教学内容自成体系,展示一种完整的犯罪现场,其中包括凶杀案现场重现、车辆碰撞简单重现、常用虚拟漫游软件使用、虚拟漫游-构建一个犯罪现场、复杂交通事故重现和火灾现场重建,基本上覆盖了常见的一些犯罪现场,并使用直观的360度全景照的形式展示犯罪现场。针对每种犯罪现场,重点强调特有的一些绘制工具和方法,强调实用性。

在每次课堂教学完成后,学生需要提交所有课堂上完成的实践结果,以便有效地评估学生学习状况,同时也可准确地了解教学内容的实施是否合理。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与实践教学相适应

以兴趣和实用为本课程教学的动力,采用按任务模块教学的方式,每个任务包含基本的知识点和实用价值,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动手,每次完成比较重要的内容后,都要请同学通过电子教学系统向所有同学广播其绘制过程,其余观看的同学及时提出意见或总结其优点。在基于360度全景照技术的犯罪现场合成的教学中,每个同学独立拍摄一组照片,并当场通过软件合成,验证其拍摄的效果,如不理想,马上到室外重新拍摄,及时纠正了在拍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整体效果比较好的同学,请他们演示拍摄过程和全景图合成过程,比较好地解决了同学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课堂交互,充分体现了以兴趣和实用为本课程动力的优点。

本课程的教学提倡分层递进实践教学,针对各层次学生不同的能动性,提出不同难度的犯罪现场重建要求,然后逐步提高其要求。分层递进实践教学,不仅是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同时也是对实践教育的一种探索。通过分层递进实践教学,比较好地提高了课堂效率,也是在区队教学条件下实施个性化教学的探索。本课程的分层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对学生分层和对实践内容分层。这种教学模式从重视学生的差异到适应不同学生的差异,最后利用学生间的差异,具有较高的教学价值,也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的有效模式。

总的来说,该课程的教学手段属于“体验学习”,学生需要参与知识的建构的实践活动中,亲历犯罪现场重建过程。通过本课程的实践表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可以除了传统的“传授―聆听”以外的方式进行,学生在实践中形成独立的理解。

(三)教学组织形式与实践教学相适应

1.师生相互合作

加强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合作,是实践教学改革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的一种积极探索,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向师生互动为主要教学方式的方向发展,有机地统一了教和学,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让学生参与教学

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和实践的主人,通过建立不同类型的犯罪现场,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动手的习惯。

3.自主学习

在本课程教学时,充分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教学实践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达到“授人以渔”的教学目的。

4.重视学生的小组学习

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动手潜能的发挥,除了在传统的“教师―学生”的教学模式中,还加入了“学生―学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在学生间建立小组合作的关系。

四、建立与实践教学相适应的考核方案

为了能全面考察实践教学在本课程中的效果,需要制定一个能够合理反映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方案,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一)期中考试:完成一个复杂交通事故现场,提供现场工程文件以及实验报告,占30%成绩;期末实践实训考试,使用学过的知识建立一个火灾事故现场,要求提供现场工程文件和实验报告,占30%成绩。

(二)平时成绩:完成上课时讲过的各种典型的犯罪现场,要求提供各个场景的工程文件,占40%成绩;

(三)上课提问:回答基本错误,每次扣2分;答对不加不扣分;回答特别优秀可加分。

五、总结

实施实践教学计划,既带给教师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回顾实施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以来的过程,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与困惑。主要包括:作为警察学院的学生,学生平时的学习时间不够;实验室硬件条件比较欠缺;实践内容与公安一线实际工作有一定的脱节等等。因此,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要努力做到:

(一)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努力去探索发掘学生潜能。

(二)加强学习,自觉拓宽知识领域,努力学习新的教学技术和理念。

(三)进一步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早日形成独立的教学风格。

(四)随着“基于大数据架构的公安信息化应用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在浙江警察学院成立,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实验室的活动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张英彦. 论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J].教育科学.2006

篇5

以青少年儿童独特的解剖生理学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结合卫生保健教师的工作实际,逐步建立起符合卫生教育学人才培养目标的人体解剖生理学全新的现场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对加强学生表面解剖学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现场教学法;人体解剖生理学;卫生教育学

卫生教育学专业是一个全新的复合型专业,它将医学教育和师范教育结合在一起,培养具备教育学、心理学、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管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校卫生教育专门人才。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将在中小学、幼儿园对师生开展学校卫生教育与管理、健康促进、疾病预防与控制、心理辅导等工作。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卫生教育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涉及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生理学和细胞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了解人体解剖结构的基础上,掌握人体的生理功能及其活动规律,为学习后续医学相关课程打下基础[1]。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卫生教育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及专业培养方向,引入了现场教学法。所谓现场教学,就是带学生到幼儿园、中小学和儿童医院,现场进行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工作。该教学方法以青少年儿童独特的解剖生理学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结合卫生保健教师的工作实际进行现场教学,是一种极好的教学补充形式,现介绍如下。

1现场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1.1现场教学法中的现场

包括中小学、幼儿园、儿童游乐中心、医院的儿科病房等多种场合。

1.2现场教学的实施过程

在每次去现场前,要求学生预习好本次课的内容,教师向相关教学网站或微信群里本次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视频、参考资料以及相关测试题目等。如首先录制体检相关视频,要求学生在去现场前将视频内的查体方法熟练掌握。在教学现场,由教师先示范体检一名青少年儿童,再由学生开始自主查体活动。活动结束,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测试题目[2]。

1.3现场教学内容

包括体格检查、儿科病房见习、青少年儿童活动场地的观察和评估等。

1.3.1体格检查对青少年儿童进行体格检查是现场教学的一项主要内容,对正常和患病儿童都应该进行。体检的内容包括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腹部皮褶厚度、脉搏、血压、肺活量、视力、体温测量等;身体形态发育是否正常,如有无脊柱异常弯曲、有无扁平足、身材的比例是否符合该年龄段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特点等;身体能否保持正常的姿势,如坐姿、站姿等;身体有无疾病和缺陷,如龋齿、斜视、弱视、近视、佝偻病、肥胖、贫血等。在体检时要注意青少年儿童的特点,如青少年儿童的脉搏很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稳定,如哭闹、进餐、发热、运动等都会影响脉搏的快慢。因此,测量脉搏应在青少年儿童安静时进行。体检的仪器包括身高体重测量仪、血压计、视力表、色盲本、听诊器、便携式X光机等常规体检设备。

1.3.2儿科病房见习病房见习包括病史询问、病历阅读、治疗流程(含静脉注射、手术等)的观摩等。在病房见习可以通过对患病儿童的查体、病史询问和病历阅读,加深对人体解剖生理学课本知识的理解。如通过观察发生龋齿的乳牙来理解儿童因牙釉质薄,牙本质较松脆,易生龋齿的现象;通过观摩激光治疗近视眼的手术来掌握眼球壁及其内容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通过观摩包皮过长和包皮环切术,来加深学生对包皮和包皮系带的理解等。

1.3.3青少年儿童活动场地的观察和评估对青少年儿童活动场地进行观察和评估,从而理解照明、空气质量、卫生状况等因素对青少年儿童身体形态和功能的影响。观察青少年儿童活动室窗户和门的大小、朝向,室内墙壁、桌椅、家具等的色彩,照明用灯泡的功率,青少年儿童书籍中字迹、图案的大小、颜色,从而对青少年儿童活动室采光和照明情况做出评估;询问保育员和护士室内通风换气情况、室内空气净化器的选用和配置、课外活动的时间等,评价青少年儿童活动室空气质量是否达标;观察和询问学校的厕所、便盆等是否每天消毒;检查青少年儿童的床和凳子的软硬程度,评价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是否与青少年儿童年龄、身材合适,从而评估青少年儿童活动室负责人对儿童骨骼的保健情况。

1.4现场教学的方法

1.4.1校验标准值法我们把3至18岁青少年儿童的解剖生理学各项指标分年龄段制成表,这些指标包括身高、体重、头围、胸围、心率、肺活量、体质指数等。将此表随身携带,便于随时随地对照,判断和分析所观察的对象各项指标是否正常。

1.4.2对比法将3种对比法始终贯穿于现场教学的全过程:比较不同年龄组青少年儿童的各种解剖生理学指标;比较青少年儿童与成人的各种解剖生理学指标;比较患病儿童与健康儿童的解剖生理学指标。

1.4.3示范法对每次测量的目标和任务做简要描述后,教师在现场做具体示范,以现场的青少年儿童为教学素材,以明确本次课的流程、内容和最终的成功标准,这是每次现场教学的必要环节,一般在最开始进行;在现场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随时抽取表现优秀的学生给全班做示范,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和相互学习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1.4.4采用多种活泼的形式进行现场宣讲根据卫生教育学专业学生将来要走上讲台的工作特点,我们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现场教学中通过小讲座和舞台剧等多种活泼生动的形式进行现场宣讲,以巩固学生的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讲课的基本素质。如让学生教授青少年儿童保护牙齿和眼睛的歌诀、开设健康小讲堂等[3]。

2运用现场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2.1每次现场教学都要有教学目标

如消化系统的现场教学,就应该紧紧围绕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学特点,采用多种现场教学手段和方法,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除了检查牙齿、口腔,触摸腹部和询问饮食、大便等情况外,还可以利用教授幼儿园小朋友唱刷牙歌和不挑食歌等方式来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将理论知识与现场情境实现无缝对接,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2每次现场教学都要精心准备

现场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为现场的联系、时间安排、场地选择、人员布置、仪器设备的携带和测量方式方法的选择等都要教师提前全面考虑,特别要考虑被测试青少年儿童的配合度问题,要提前指导学生学习一些沟通技巧。同时,学生也在帮助教师现场教学的准备工作中提高了协作和实际工作能力。

2.3教师对现场教学要及时干预和引导

对于测量出现偏差和无法胜任现场工作的学生,教师除了要安排其他学生帮助外,还要注意引导,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认识和操作。每完成一个教学知识点,教师便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梳理和归纳能力,又可以加深、巩固学生对解剖生理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4教师要注意全体学生的表现,关注不愿主动参与的学生

现场教学绝不是任由学生自由发挥,而要最大限度地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全面监控现场教学的内容、进度和效果,要特别注意内向、胆小学生的表现,必要时可把这些学生和积极主动的学生分在一个组里,为他们创造现场成功完成教学任务的条件,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兴趣,以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5教师要培养学生沟通交流的技巧

教师要教育学生应当以朋友的身份与青少年儿童交流情感和看法,虚心征求和倾听他们的意见。要求学生“蹲下来与青少年儿童说话”,培养沟通交流技能。教育学生观察儿科医生是如何查体和问诊的,这对学生的现场测量工作有极大的帮助,也可以增强他们积极参与现场教学的信心。

2.6现场教学不可完全取代课堂教学

现场教学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教学形式,切不可完全取代课堂教学,因为系统的理论知识、标本的观察和触摸、动物实验早已被证明是教授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有效方式,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适当开展现场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现场教学法在卫生教育学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3.1加强了表面解剖学的知识掌握,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了表面触摸和测量的技术方法

卫生教育学专业学生将来工作要接触的对象是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儿童,在实际工作中经常要对青少年儿童进行表面观察和触摸。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现场教学要将活体作为重点,凡是青少年儿童特征性的表面解剖标志必须会在活体上辨认。通过有效运用“望、摸、量、画”等方法,要求学生不仅能画出和找出体表标志和投影线,还能描述人体表面重要的解剖结构。通过触摸重要的体表标志,如胸骨角、肋弓和穿内脏绘图背心等方法,大大加强了学生对表面解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4]。

3.2提升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

学生全程参与了现场教学的器材等准备工作,特别是通过对现场教学活动的提前计划和讨论以及教学过程中充当“小教师”角色,使得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极大地提高和加强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

3.3提高了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在整个现场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和教师、受测对象、幼儿园或小学教师以及医院医生和护士等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与成年人的沟通比较容易实现,而和青少年儿童的交流有时比较困难。因为学生将来的工作就是要和青少年儿童打交道,所以,一旦他们明确了沟通的重要性,都能主动积极地去和青少年儿童沟通。绝大多数学生反映,通过现场教学,他们有当教师的感觉,表达能力明显提高。

3.4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现场教学任务的完成,需要集体的配合,“单打独斗式”的传统学习方法在现场活动中行不通。所以,现场的体检和宣讲等一系列活动不仅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了解和感情,培养了合作互助的精神,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分享了宝贵的学习经验,增强了凝聚力,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5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运用知识的能力

现场教学摒弃了传统教学中“哑巴学习”和“被动学习”的模式,把学生推到了开口和动手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境地,让那些课堂上从不积极参与讨论、从不认真思考的学生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练习相关测量方法,校对测量仪器,解决测量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常常不得不面对实验或沟通失败时的心理压力。这些都倒逼着学生加强与教师、同学和现场测试对象的合作和交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开动脑筋,改进方法,提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运用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5]。

4结语

综上所述,以体格检查为主要内容的针对卫生教育学专业学生的人体解剖生理学现场教学法在提高学生表达和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运用知识的能力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现场教学过程中,师生沟通与交流加强,教学相长,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因此,现场教学法值得在卫生教育学专业中推广应用。

作者:赵珠峰 单位:上海杉达学院

参考文献:

[1]左明雪.人体解剖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孙权,李宇,郑岩,等.系统解剖学实验课三段序贯式教学模式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4):109-110.

[3]左丹,李十月.儿童少年卫生学现场实习教学的体会[J].医学教育探索,2008,7(7):696-697.

篇6

【关键词】考试模式 岗位技能 教学改革

岗位技能课程一般在学员毕业前的一个学年开设,其目的是使学员掌握相关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然而,根据多年教学实践,这类课程目前普遍存在学员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差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现场科目考试模式”和“分段综合考试模式”,目的是通过改革考试模式,以考试为牵引,促使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调动学员学习岗位技能课程的积极性,提高这类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岗位技能课程考核现状

岗位技能课程一般分为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技能实践课程。当前的专业理论课程考核一般采用试卷考试的形式,专业技能实践课程的考核则采用课尾抽考模式,即当课程结束时,学员按照训练时的分组随机抽取一个科目进行考核。其突出的问题是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技能实践课程的教学相脱节,没有起到互辅互助的作用。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一般以教员在课堂上的理论讲授为主要形式,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抽象,学员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效果不好。而专业技能实践课程则一般结合具体装备进行操作训练。由于训练时间少、之前的理论基础学得不扎实,训练效果不佳。因此,目前的考核模式不能起到有效牵引教学的作用。

“现场科目考试模式”和“分段综合考试模式”

针对现行考试模式存在的问题,我们对毕业学员的岗位任职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合岗位技能课程的自身规律和特点,参考其他院校在岗位技能教育上的经验做法[1],提出了专业理论课程的“现场科目考试模式”和专业技能课程的“分段综合考试模式”。

1.“现场科目考试模式”

“现场科目考试模式”指以完成规定科目为主要形式的一种新型的考试模式。该考试模式综合了闭卷考试和技能考试的特点,将专业理论课程按照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点设置成若干个科目。每个科目由理论知识模块和操作技能模块组成。考试时,学员从科目库中随机抽取一个科目,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结合装备进行讲解、操作及示范。考官由教员和学员共同组成,集体实名制打分,现场统计并宣布评价结果,保证考试的公开、公平、公正和透明。

2.“分段综合考试模式”

“分段综合考试模式”指学员在分组训练时,每完成一个科目即进行考核,由教员和学员组成的考官组集体实名制量化打分,作为该小组所有学员在该科目上的分段成绩。考核的内容包括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两个模块。操作技能考核由学员按照操作流程自行组织实施;专业知识考核采用口试的形式,由学员从完备的口试试题库中随机抽取若干个试题进行回答。整个训练结束后,对每名学员所有科目的分段考核成绩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综合,即为该名学员的最后考核成绩。

新型考试模式的教学实践

“现场科目考试模式”能够充分发挥考试的抓手作用,突出“以学员为中心”的教育理念[2,3],实现了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由以理论讲授为主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转变,激发学员学习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活动中,除了难点由教员重点讲解之外,其他教学环节包括备课、讲课、成绩评定等都由学员自己设计并组织实施。通过“装备进课堂、教鞭进库房”,充分结合现有装备,灵活采用现地教学等方式进行教学,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

“分段综合考试模式”通过将教学训练与考核评价相结合,做到了即训即考、全程全要素评价。把学员平时的学习情况纳入考核范围,实现了从课终一次性评价向教学全过程评价转变;把教学组、学员的评价结合起来,实现了从单一评价模式向多元评价模式转变;采用现场讲解、操作、示范及回答问题的无纸化考试形式,实现了从以考试检验学习效果为主向以考试促进学习为主转变。

结束语

针对岗位技能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了专业理论课程的“现场科目考试模式”和专业技能课程的“分段综合考试模式”。现场科目考试模式以在装备现场设备考试科目为主要考试形式,能够保证考试的公开、公平、公正和透明,促使教学方式的转变,突出学员的中心地位,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有效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提高学员的综合能力素质。分段综合考试模式将教学训练与考核评价相结合,做到了即训即考、全过程全要素评价,有力地促使了以考试检验学习效果为主向以考试促进学习为主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军队院校优秀教学成果选编[M].总参谋部军训和兵种部,2009.

[2]李培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变[M].第二炮兵工程大学:教育教学参考,2012:16-19.

篇7

关键词:并行工程;专业教学;机械加工准现场;项目教学;工程能力

随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落实,工程教育逐步实施校、企结合,校内为主的教学模式。其中,在校内学习阶段要在加强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培养。所以落实卓越计划的第一步,就是要采取具体可行的措施,实现在校内学习阶段对工程能力培养的强化。人才培养是项系统工程,工程能力的培养不是仅一门课程或一个教学环节所能完成的,要通过系列课程的学习和全部的教学过程逐渐实现。再有,如同生产目标的实现依靠生产过程(包括工艺过程和管理过程)一样,教学是通过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的。所以,在专业教学中强化工程能力的培养,一是要以系列课程为视角进行系统的教学改革,在各教学环节体现工程内涵;二是注重能力培养过程的改革,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建设充分的工程能力培养环境。我们针对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装备设计能力培养所需的专业系列课程,进行了整体、系统的教学改革与建设。

一、基于并行工程思想的系列课程教学过程

1. 系列课程构成与五段式教学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装的设计能力(以下简称工艺与装备设计能力)”是从事机械制造业人员不可或缺的基本工程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主要集中在专业教学过程,通过理论、实践多环节的系列课程的学习逐步实现。系列课程一般包括:“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等。按不同教学环节的性质,可以把系列课程分为: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工程现场的感性认识教学、工程项目的设计性教学。按照时间顺序,教学基本过程一般为三段顺序式,如图1(a)所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进行了课程调整,增加了现场实习,教学基本过程成为如图1(b)所示的五段式。经过这样的调整,加之实验内容的工程性改革,课程大作业的增加,使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更加适时,更好地发挥了“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认知方法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所具有的实际作用。

图1系列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串行教学过程

2. 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教改建设

并行工程原是一种先进制造生产模式。并行工程是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进行并行、集成化处理的系统方法和综合技术。并行工程强调全局性考虑问题,其最大特点是把在时间上有先有后的作业转变为同时考虑和尽可能同时处理的过程。采用并行工程的最大效益是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设计质量、增强竞争能力。实际上,并行工程的思想不仅可应用于制造生产,也可应用于非制造业的管理以及专业教学的管理之中。

基于上述的启发,我们可以从生产的广义上去理解和实施教学的过程。具体到专业基本能力培养的系列课程,就是:“专业基本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生产”,生产产品是“工艺与装备设计能力”,生产过程就是“系列课程的教学过程”。生产过程由不同的阶段构成,生产过程直接影响生产产品质量;系列课程的教学过程如前所说由不同的教学环节构成,所以专业基本能力的培养质量也就取决于系列课程教与学的过程。图1所示的教学过程不论哪种,总体上仍然是“串行工程”。

作为知识的学习过程,是依托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能力的递进过程,所以知识内容的“串行”是必须的。正如机械产品的加工过程要遵循一定的先后顺序,循序渐进。而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加工质量就需依靠具体的工艺参数选择和工装设备条件。所以,为提高系列课程的教学效率、保证工程能力的培养质量,在确定了各环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就要采用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同时往往还需建设必要的工程实践环境。我们的具体做法是:① 以系列课程为整体采用先进的项目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工程能力。② 将课程设计的任务布置前伸至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开始,最后集中安排的课程设计是项目设计教学的最后阶段,实现课堂知识积累与工程设计应用的相互推动。③ 在校内建设了机械加工准现场,以随时进行现场教学和工程实践。机械加工准现场在系列课程教学全过程中的充分利用,实现课堂理论与工程实际的适时结合,提高专业知识的认知效率与培养质量。

采取以上措施,专业教学所形成的“理论学习、现场实践、工程设计”交互,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教学过程如图2所示。其中,机械加工准现场的具体建设、整体式项目教学的具体设计是达到改革目标的关键问题。

(1)机械加工准现场建设。我们先期建设的机械加工准现场是以实际加工现场的视频、图片为背景,由成品、加工半成品和专用夹具的实物以及图纸、工序卡等技术资料,按照实际生产流程构建而成。为应用于系列课程的教学全程,在内容方面涵盖了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装设计的知识;场地环境方面具有课堂教学的一般条件;管理形式方面采用时间上的开放。机械加工准现场建设的具体内容可见参考文献[1]。

(2)整体式项目教学设计。选择项目教学法应用于系列课程教学全程的主要依据是:①项目教学法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这与系列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专业基本能力相一致。②工程项目包括机械产品开发,其开发过程即是工程项目的完成过程,开发内容一般都包括对产品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装备进行选择或设计。系列课程就是围绕“工艺与装备设计”的专业知识而展开教学,其最后的“课程设计”内容就针对典型零件的加工进行工艺与装备的设计。所以,具有课程学习与项目实施同步进行的可能性。③系列课程的知识内容源于工程实际,用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项目教学过程体现的就是为解决工程问题而设的“按需施教”特点。

总之,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既是完成工程项目的基础,又是工程项目内容的分解。以系列课程为整体进行项目教学的方法,可以做到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完成课程的学习。

按照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了系列课程整体式的项目教学设计(如图3所示):学生通过各阶段的“课程”学习,完成各阶段的“项目”工作,获得分阶段的项目成果,在阶段性的验收通过后,提交完整的设计资料,并以报告和答辩的形式进行项目总结。

二、并行教学过程的实践与效果

在上述两项关键问题(机械加工准现场建成和系列课程为整体的教学设计)完成后,进行了系列课程全行程的教学实践,下面仅以一个典型零件为例,叙述教学的实施过程。

首先,以典型零件汽车转向节作为“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绪论的开始,以实际工程案例贯穿课堂授课始终,同时下达“项目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会自然提出:“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如何加工出来?”等问题,而这些正是课程陆续要讲的内容,学生带着问题、带着项目开始了课程的学习。

然后,随着课程的继续,以专业知识内容的重点或难点为单元,进行授课与实验结合的现场教学,如:“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定位原理、专用夹具结构”等内容是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以单元形式将课堂教学与夹具实验结合,在准现场完成[2]。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知识的学习置于工程实际环境,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操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加快了专业知识的掌握效率。

再后,课程中的大作业,同样以“项目任务”的典型零件为对象,要求进行其加工工艺过程及装夹方案的初步设计,再结合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以及随时进行的准现场实习,进行方案对比分析,完成“项目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机械加工准现场”展示的是机械加工工艺系统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涵盖的是专业知识。同时,“准现场实习”所能实现的“充分讨论、共同研究与决策”,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工程能力。

最后阶段的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时,除了学生可随时到准现场外,我们把准现场的部分内容(实物与展板)搬到课程设计的教室,提供更便利的比较、分析的条件。基于前面的知识积累,学生可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展开更详细、更全面的分析,完善设计,最后参加答辩,接受对项目的验收。以这种课程设计的指导方法既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又培养了学生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设计作风和良好的职业素质[3]。

通过教学实践验证认为:以系列课程为整体采用项目教学法,依托机械加工准所实现的交互、并行的教学过程,学生是在“干中学、学中干”,实现专业知识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同步提升,是切实落实卓越计划,强化校内学习阶段对工程能力的培养,提高校内专业教育有效性(效益、效果、效率)的创新措施。

参考文献:

[1] 王娜君,李旦.准现场实习教学模式与实践[A].机械类课程报告论坛组委会.机械类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10)[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篇8

市场调研课程所具有的方法、技能及应用型学科性质,决定了该学科的教学设置必须突出实训教学环节,必须将实际训练与理论讲授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唯有如此,市场调研教学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专业教育的职业特色方能得以充分体现。通过实训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已经学习掌握的书本知识;同时,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发现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学到新的甚至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也可以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实训教学是职业技术院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市场调研教学已经广泛开展,但就目前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现状而言,实践教学的诸多环节还是空白,其教学内容尚未能完整地包括素质、能力培养所必需的各个方面的实践训练,离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的要求相距甚远。因此完善实训教学环节是该课程教学中的一个新课题,也是一个难题,故其实训教学开展就更具有新颖性、开拓性。

我们认为,在市场调研课程中完善实训教学,应着重在实训教学的模式上进行系统的探索和构

一、实训教学的内容架构

市场调研实训教学内容涉及市场调研活动的各个主要环节,具体包括:市场调查方案的设计、市场调查问卷酌设计、调查的组织实施、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调查报告的撰写等。这一系列内容必须在学习市场调研的有关理论知识后,组织学生进行市场调查实训活动中分步进行。

二、实训教学的形式

市场调研实训教学的形式有以下三种:其一,情景模拟。设计某情景,让学生扮演某种角色,开展某项实训活动,如在“问卷调查”中,用现成的问卷作设计示范进行问卷设计训练;在人户访问调查教学中,用模拟法训练访问技巧,训练访谈过程控制等。其二,案例分析讨论。教师事先准备相关案例,将全班同学分成几组,学生先个人分析,然后小组讨论,再课堂发言交流,教师总结。其三,实地调查。教师事先准备调查专题,让学生深入社会、企业、社区、市场等开展相应的调查活动,并对调查得来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解释,为经营决策服务。前两种属于非现场实训教学形式,而第三种属于现场实训教学形式。

我们认为,实训教学的模式应在有效使用和进一步完善非现场实训教学的同时,积极创设现场实训教学模式。只有灵活地采用这两种模式,才能使实训教学效果显著。

(一)非现场实训教学,如案例教学和模拟实训等不是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虽然存在着仿真程度低或仿真范围有限的缺陷,但由于应用难度较小,简便易行,因此,《市场调研》课程的实训教学,较多地采取非现场性实训教学模式。但是,由于市场调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特征,使得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与现有的非现场实训教学方法之间的矛盾显得十分突出。非现场实训的虚拟性,使其与现实之间仍有较大距离。因而训练提高学生调查能力的教学目标就难以完整有效地实现,而只能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由此,现场性实训教学模式的创设是必要的。

(二)现场性实训教学在现实自然的环境中进行,它在功能上与非现场性实训教学有共通的地方,也有显著不同之处。其功能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锻炼提高学生对调查的理论知识、方法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二是取得与调查课题有关的实际信息和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获得对事物某种程度的实质性认识;三是锻炼提高学生的个人品质。如通过广泛接触社会和人群,提高人际交往和公关能力,通过生动真实的现实生活和事例,让学生感受生存的艰难、创业的不易,激发他们努力拼搏,奋发向上的志气。通过集体完成调查项目,培养学生团体意识和合作能力等等。

显然,现场实训教学模式与非现场实训教学模式要结合运用,才能使二者功能互补,较为完整而有效地达到实训教学目的。非现场实训教学具有可重复性,即其实训可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反复进行,适宜于纯技能性训练和对原理的理解、方法的掌握;现场实训教学具有高度真实性,可锻炼提高学生实际调查能力,并达到对事物的实质性认识,它适宜综合内容的实训教学。利用非现场实训教学的可重复性来训练调查技巧,练习方法的掌握,从而可在为现场实训教学中,实际应用这些技巧及方法打下基础。

三、实训教学的组织方式

市场调研实训教学有多种方式。从调查主体看,可分为自行组织的调查;承担委托的调查、参与政府组织的调查、参与本单位调查咨询实体组织的调查;从调查实施的空间范围看,可划分为校内调查实训与校外调查实训;从调查的组织形式看,可分作基地型调查实训和非基地型调查实训。

(一)承担委托的调查和参与政府组织的调查,这两种方式的教学特征表现得较弱,与课堂教学的协调有一定难度,调查时间、调查课题的确定都是被动的。但它的真实性是完全的,其课题成果、调查资料有实质性用途,所以它在完成实训教学任务的同时,还有可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二)自行组织的调查,是以任课教师为主要设计者、组织者所进行的调查,其成果没有具体的服务对象。这种调查从拟题到最后写出调查报告整个过程中有关事项的安排确定基本不受外界的制约,因而便于教学计划的安排以及教学过程的协调、组织和实施。这种方式在现场实训教学各方式中运用较多,原因就在于它的便利性。

(三)参与本单位调查咨询实体所组织的调查。这一方式的教学特性介于承担委托的调查、参与政府组织的调查与自行组织的调查之间。近年来,我国高校出现了或官办或民办的信息机构,为这一形式的创设和研究提供了经验和材料。它使市场调研的职业教育虚实结合,教产一体,良性发展,成为可靠的教学实训基地和信息产业实体。

四、实训教学的过程实施

实训教学需要统筹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实施。为此,需要对实训教学进行通盘考虑,协调好与理论教学及其它课题教学的关系,编制出实训教学计划和大纲,对实训教学的基本目标、项目、方式、时间、组织形式、考核方法及标准等问题作出全面的规定和说明。

(一)实训项目及实训内容的确定,应以项目的技术性、实用性相统一为原则,可分作单一实训项目和综合实训项目。单一实训项目内容较为简单,综合实训项目是由若干单一项目有机组合而成,体现调查的基本过程。单一实训教学是综合实训教学的基础。单一实训项目一般采用案例法和模拟法等非现场实训法即可达到教学目标。而综合实

训项目,则只能采用现场实训方式才能取得较好效果。若能将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协调统一起来,使之相互间有连贯性、承继性,则实训教学会更富成效。

(二)《市场调研》课程所包括的实训项目有:调查课题的拟选、调查方案的编制、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抽样框及样本单位数的确定、样本的抽取、样本资料的搜集、总体参数的估计、标准化问卷设计、访问技巧、随机化回答技术、问卷邮寄方式的选择、电话调查问题的设置和样本的选取、电话访谈技巧、观察调查的方案设计、观察技巧、调查报告的编写等等。

(三)实训教学的时间,涉及实训教学的课时比例与具体实施时机。根据我们的实验,实训课时与理论课时的比例以1:2为宜。实训时机:非现场实训一般在课堂或模拟实训室随讲随做;现场实训,需集中安排,时间选在某一调查方式或全部课程的理论教学及单一实训教学完成之后。

(四)实训教学的步骤,就现场实训模式而言,主要包括五步:拟选调查课题、编写调查方案、展开调查、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汇报考评。

课题的拟选和方案编写最好在单一项目实训时就完成。调查技巧、资料整理和分析的方法在单一项目训练时应已作过一般性训练,在此只是将它应用于实际工作过程,并编写出实质性调查报告。

展开调查是整个实训教学的中心工作,其工作内容主要由学生去完成实施。需强调的是教师在这个过程应做好以下几点: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注意调查过程的信息反馈,掌握调查进展状况,发现遇到的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及时予以解决。

汇报讲评是整个实训教学的最后环节。其形式一般以班为单位,内容主要是各实训单位分别汇报调查情况,全班同学及教师加以讲评,教师总结,并按考核标准评定成绩,其作用有三:一是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二是反映调查实训的工作质量;三是总结经验。

五、实践教学的考评

学生掌握调研技能究竟什么程度,需要测评。如何进行测评,可以根据学生上交的作业或实训报告、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实习单位的评价、期末考试等方面进行综合测评,并事先规定各方面所占的比例,评定出学生实训技能成绩。实训技能测评有别于理论课成绩测评,它强调学生的操作及行为能力。评价学生技能成绩,应事先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从考评内容、评价指标、权数、综合计算等方面加以规定,尽可能做到客观、公正,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合理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

六、实训教学的条件保证

(一)经费投入保证。为适应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实训环节和实训基地,必须为此注入一定数量的资金,考虑现有学生数量规模,估计将来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生源量,规划资金投入量。另一方面,为了节省资金,需要整合现有实训和实践资源,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尽可能减少现有实训设施和实习基地的闲置,从整个学校全盘考虑,优化资源配置。

篇9

关键词:岩土力学 本科教学 教学大纲

引 言

岩土力学(Geomechanics)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以及交通工程等工程学科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1]。在使学生获得有关岩土力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岩土力学课程还将为后续课程(如地基基础与地基处理、岩土工程设计、地下空间开发等专业课程)提供岩土力学基本知识,也为从事岩土科学技术的专门研究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教学大纲是教师编写教案以及教学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和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其在整个课程体系建设及教学质量评价中都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2]。本文第一作者曾在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ewcastle, Australian,简称UoN)从事博士后研究,第二作者也曾作为访问教授在纽卡斯尔大学从事合作研究,有机会学习了该校在岩土力学课程教学大纲编制上的特色。[1]

本文首先介绍了纽卡斯尔大学岩土力学教学大纲,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先修课程及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内容进行了重点阐述。随后,从教学内容的新颖性、计算机应用的广泛性、实验教学的深入性等三个方面对其教学大纲的特色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岩土力学的教学大纲修订提出了借鉴意见。[2]

一、 UoN本科岩土力学教学大纲简介

1.1 教学目的

岩土力学-1的教学目的:从工程角度识别和理解土和岩石的物理、化学特性;理解工程地质的基本概念,并了解如何将其应用到土木工程实践中;理解有效应力原理及其在岩土力学和岩土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掌握利用达西定律和渗流理论计算水在饱和土体中的流速;理解软土的一维固结理论;掌握对土中应力及变形特性的评价,并能引入沉降和固结的概念;掌握利用室内和现场试验对土和岩石的基本特性进行阐述的能力;

岩土力学-2教学目的:理解摩擦性材料的摩尔-库伦破坏准则及其在岩土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理解土体的抗剪强度及强度参数;初步了解临界状态岩土力学理论;应用强度破坏准则来分析条形基础、垫式基础、重力式挡土墙以及边坡稳定性;通过室内试验进一步加强对土体强度的认识和理解。[3]

1.2 教学内容

作为岩土力学和岩土工程的入门课程,岩土力学-1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土和岩石的物理特性及分类方法;土和岩石的指标特性;岩体的性质;岩石的结构;场地测绘;土的分类;风化作用;粘土的胶结作用;土壤化学;土体内部的毛细作用、渗流及流网;有效应力原理;土体的沉降、固结及压实。

岩土力学-2的主要教学内容则包括:强度准则;应用有效应力原理对土或岩石的强度特性进行评估;土体的摩尔-库伦强度理论;土体的抗剪强度;临界状态岩土力学;基础及地下连续墙的设计;土的抗震性能;边坡稳定性。

1.3 先修课程及教学方法

岩土力学-1的先修课程为工程力学基础和材料力学,其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课堂讲授、室内试验及现场试验。岩土力学-2则是在岩土力学-1的基础上开设,与岩土力学-1相比,其教学方法中增加了课后辅导的环节,通过选聘优秀的博士研究生担任课程助教,提高对学生答疑的数量和质量。

1.4 考核方式

岩土力学-1的成绩评定主要包括:课后大作业,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完成3个关于岩土力学计算方面的大作业;室内试验的平时考核,即在每一节室内试验课上,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验表现进行成绩评定;室内试验的期末考试,即在学期末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主要土工试验的操作;现场试验报告,即在学期中开展的现场勘察与试验后,对学生完成的现场试验报告进行评价;期终考试,以闭卷形式进行,题型多样,全面考察学生对岩土力学-1课程中核心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相对而言,岩土力学-2的考核方式较为简单,包括室内试验报告和期终考试两部分,其中期终考试仍以闭卷形式进行。

二、UoN本科岩土力学教学大纲特色分析

2.1 教学内容新颖

纽卡斯尔大学岩土力学课程在重视基础知识讲授的同时,还对学科前沿知识进行介绍,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临界状态土力学的讲授。作为现代土力学的基石,土的临界状态理论和剑桥模型由土力学中著名的剑桥学派提出并建立,其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用于描述和预测土的变形和破坏行为,将土的弹性和塑性变形及土的强度有机地联系起来,建立了土的最基本的关系,即土的本构关系。临界状态的概念最早由Roscoe等于1958年[3]提出,随后,原始剑桥模型[4]于1963年建立,并在1968年建立了修正剑桥模型[5]。土的临界状态及剑桥模型,为现代土力学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在我国的本科岩土力学教学内容中,这一部分的内容则很少被提及,仅有极个别土力学教材单列篇章进行详细介绍[6]。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土的临界状态及剑桥模型的讲授,强化学生对土的本质特征的了解。

在讲授土的组成、结构及基本力学特性时,纽卡斯尔大学还对非饱和土力学做一些简单介绍。作为当前国际岩土力学界的一大研究热点问题,非饱和土力学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而我国对非饱和土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目前尚未有独立的教材,在岩土力学的教学过程中也很少涉及。但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际工程的需要,非饱和土力学的重要性逐渐被相关教学工作者认识并接受。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逐步引入对非饱和土力学中一些基本概念的介绍。

此外,纽卡斯尔大学的岩土力学课程还包括了关于土壤化学的内容。近些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岩土问题也备受关注,例如城市垃圾填埋场建设与安全运营、高放核废料地质储存等工程中,都涉及到土壤化学的内容。岩土力学的教学也应紧跟科学和工程发展的前沿,将该部分内容逐渐纳入到教学内容中。

2.2 重视计算机的应用

纽卡斯尔大学土木工程系建有澳大利亚岩土科学与工程国家研究中心(CGSE),其在计算岩土力学领域的研究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岩土力学的教学环节中,纽卡斯尔大学也非常重视介绍计算机在岩土力学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尝试使用商业计算机软件或者开放的计算机程序进行一些土力学问题的计算。通过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与传统经验公式计算的对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科研兴趣,为他们以后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此外,在进行土力学室内试验教学时,纽卡斯尔大学还鼓励学生通过自行开发计算机控制程序,来对试验过程进行计算机控制,例如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对试验中材料特性、初始条件、边界条件以及应力路径的设定与控制。[4]

反观我国当今的土力学教材及教学内容,大都基于经验公式进行计算,对计算机在岩土力学中的应用介绍较少,在计算机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应鼓励学生使用计算机来解决一些土力学中的问题。[5]

2.3 实验教学比重大

岩土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各种试验测试占据重要地位。在岩土力学课程中,无论是室内试验还是现场试验,都是整个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纽卡斯尔大学的岩土力学课程教学大纲中,实验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中室内试验涵盖了基本的土工试验。在教学手段上,室内试验实行小班教学,并由相关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担任助教,在实验演示完毕后,每位学生都需要进行独立地操作,并且由助教对每位学生的表现进行打分,作为该门课程期末成绩的组成部分。在学期期末,还将针对室内试验部分进行专门的考试,考查学生对试验的掌握及动手操作能力,其成绩也将在期末总成绩中占有一定的比重。除了室内试验之外,纽卡斯尔大学的岩土力学教学大纲中还设置了现场试验环节,组织学生到现场开展土力学现场试验,从而增强学生对土性的认识以及对土的工程应用的了解。现场试验教学环节之后,每位学生都要求完成相应的实验报告,报告的完成质量与得分也将作为期末成绩的组成部分。[6]

三、结语

本文介绍了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的本科岩土力学教学大纲,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先修课程及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其进行了阐述。基于此,对其对其教学大纲的特色进行了分析,着重探讨了其教学内容上的新颖性、计算机在教学中应用程度高以及实验教学比重大等几方面的特点。通过本文的阐述与分析,可为我国岩土力学的教学提供一些借鉴:(1)教学内容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同时,应紧跟学科发展的前沿,引入学科热点问题;(2)逐步提高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程度,通过使用计算机解决土力学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3)加强实验教学环节,不断培养、提高学生独立的动手实验能力,并注重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参考文献:

[1]. 李大勇,崔煜,国外土力学本科教学探讨――以挪威科技大学为例,力学与实践,2010,32(5):99-101

[2]. 胡海岩. 对力学教育的若干思考. 力学与实践,2009,31(1):70-72

[3]. Roscoe,K.H., Schofield,A.N. and Wroch,C.P.(1958), on the yielding of soils,Geotechnigue,8(1),22-53

[4]. Roscoe,K.H. and Schofield,A.N.(1963),Mechanical behaviour of an idealised ‘wet’ clay,Pro.Europeon Conf. on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 Engineering, Wiesbaden,Vol 1, pp 47-54

篇10

【关键词】中职 礼仪课 教学方法

一、增加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

古人云:“人无礼,无以立”。所谓重礼,是指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首先能深刻认识到礼仪在社会生活中重要作用和意义,以达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的目的。所谓知礼,是指在重礼的基础上,要让学生了解礼仪的基础知识,理解并领会礼仪的基本原则和核心内涵,熟练掌握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各种礼仪规范。如果不了解或不熟悉这些规范,必然会在人际交往和工作中失礼失仪。所谓行礼,是指礼仪课程教学的目的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礼仪知识,更重要的是使知识内化为学生的一种自觉意识和行为,在人际交往中灵活运用,使学生真正成为文明的使者、礼仪的楷模。

二、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一) 情景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一些教学内容设置模拟情境,便于形象教学的方法。如讲授办公室礼仪时,有接听电话、接待来宾的模拟训练;个人礼仪中有头发的修饰、女士化妆、酒水礼仪等模拟训练。只有多采用案例分析,模拟训练,课堂示范等情境教学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秘书职场角色意识和专业技能。

(二)建立系统性的实训教学体系,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在一些课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这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专业的认识有一定的帮助,但对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作用不大。在理论讲授之后开设模拟实训课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我校设立专门的礼仪实训室,全校分班进行统一协调安排,各班都能理论课与实训课相结合,例如一节理论一节实训。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学生从点滴做起,学以致用,提倡学生自我约束、相互监督,共同提高。通过这种理论与实践、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从掌握知识到运用知识再到习惯的养成逐步提高。在此过程中,可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三)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在 管理 类学科中应用广泛,由于其提高学生技巧水平的效果较为明显,因而引入到电子商务及学前教育等各专业的教学当中来。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重任就是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案例学习。案例教学是学生了解现实问题的重要媒介,可以起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作用,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采用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来精选案例。因为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关键。一般来说,选择案例要考虑到案例的典型性、真实性和所学专业的相关性等。案例中所涉及的知识应当是学生已学过的或即将学习的知识,这样才能保证案例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必须查找、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礼仪案例提供给学生讨论、分析。在案例的选择上,要力求客观生动。即在保证真实客观事例的基础上,可采用场景描写、心理 刻画、人物对白等手法,使其生动、有趣。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来实施案例教学。首先,我们可以用案例作为导入,以激起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的兴趣。当然,我们可将案例用来作课堂讨论用,即在讲完某一章节后,呈现多个案例,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讨论并分析对错、原因和解决的方法。

(四)行为教学法。

1.可通过情境模拟活动来实现实践教学。在专门的礼仪实训室,我们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情境模拟,还可在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赛。由老师根据所学内容,提供各种情境,如机场接待、办公室接待、商务介绍和名片交换、商务赠送、西餐点菜等。学生根据情境要求设计 语言 、表情、服装、动作、情节,最后表演出来。让学生参加各种展览展销活动、庆典活动,让学生顶岗实习,参与这些活动中的对领导、嘉宾、媒体、参展商等人员的接待工作,包括机场或车站的接待、会议和宴会的接待。通过亲身实践,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礼仪综合素质及待人接物的礼仪技巧。

2.改革课程的评价体系

传统礼仪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存在评价方式、内容和标准单一的问题,基于行为导向的礼仪教学考核评价不再以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中心,而是以学生技能的 应用 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中心。这就需要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动态化的评价过程以及 职业 化的评价标准。

(五)讲究方法,用疑问启发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共同探究问题的过程,是引疑目的及要求的持续和发展,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探究的方法有三种:

1.阅读分析探究。如在学习“介绍的礼节”一节时,首先让学生阅读分析本节内容,分析社交与生活现场使用介绍的礼节,现场会遇见的礼仪尴尬问题应如何化解,自我介绍、他人介绍、介绍他人,三种介绍类型区别的方式?教师以分析探究法引导学生,使学生更有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2.实践探究。现场实践是礼仪教学“引探法”的重要实施手段,也符合学科特点。其基本方法是以实践为手段,依据现场模拟项目活动,得出实践结果。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践的目的和要求,引导学生积极分析和思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活动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如接待礼仪探究,现场接待、办公室接待以及家庭接待等对来宾进行招待时所遵循的礼仪;社交中人与人相互见面时,如何使用见面礼节。教师要因势利导组织学生进行现场实践交流探究。

三、结束语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满足社会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等方面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初、中级人才。所以增强学生的礼仪观念、提高礼仪素养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闵建国.论高校秘书专业培养模式的建构[J].秘书之友,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