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发展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9: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低碳发展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绿色低碳发展的建议

篇1

关键词:绿色建筑;低碳建筑;资源节约型

一、绿色建筑和低碳建筑的概述

一直以来,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娱乐的都要场所都是依赖于建筑的,但是建筑从它规划设计到开始施工到运行,再到最后的装修,甚至到建筑最后拆迁的生命周期结束时,除了其规划设计以外,其他的阶段都与资源的使用相伴随,能源输入、废物废气废水的排放等等,都是资源被使用的过程。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脚步的日益加快,对城市建筑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多,而建筑的生命周期循环更是促使人们对建筑本身产生了更加充分的认识,建筑就是各种能量相互堆砌的结果。

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下了定义,认为绿色建筑就是指,在建筑的整个寿命周期中,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同时保护环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高效、适用并且健康的空间,是与自然能够和谐共生的建筑。

而低碳建筑则是指在建筑从材料准备到建筑的最终使用完成的整个生命周期以内,要尽量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材料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国际建筑界,低碳建筑也逐渐成为了一种主流。但是在其中一个最常被忽略的事实就是在二氧化碳的总排量中,建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几乎占了一半。这个比例要比工业和运输的领域远远高很多。我国在发展低碳建筑的道路上,不仅仅要注重低碳,同时还要重视节能。

二、绿色低碳建筑的意义

(一)节省能源和资源

一个建筑,其自身就是一个较大的能源消耗,对环境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大约有一半的能源被用在建筑,并且人们从自然界中所获得的一半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被用在了建筑以及其附属的设施中。尽管例如隧道、桥梁和道路等等不能用绿色建筑去衡量,但是公寓、办公大厦以及居住区等等对资源的利用却是反复循环的。另外,建筑所引起的电磁污染、光污染以及空气污染占据了环境总污染的三分之一还要多,而人类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总量中,有一半左右都是建筑垃圾。同时对于发展中的国家来说,由于人口众多,近年来涌入城市的人数也是逐渐增多,对地下工程、道路、公共设施以及住宅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多,所消耗的能源也是越来越多,这与逐渐匮乏的煤资源、石油资源也逐渐产生了不可协调的矛盾。

另外,对于在建筑过程中所使用的能量,包括柴油、汽油以及电能在使用和消耗的过程中都会产生二氧化碳,例如电能是来自于煤的燃烧,而在建筑的过程中,建筑材料的运输还要依靠汽油、柴油的燃烧或者是汽油等等,而这些能耗都是相当大的。当我国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的时候,人们对于高水平生活的追求也是越来越多,人们消费的逐渐升级也推进了人们对建筑的要求,那么人均的能耗也是在逐渐的增加,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其他废物也是越来越多,这有悖于国际上所倡导的环保理念。

(二)提供了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绿色低碳建筑之所以能够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主要是由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因为绿色低碳建筑本身不仅仅包括建筑本体,同时还包括建筑内外部的建构社区安全、环境生态供能系统、维护功能系统以及健康稳定的生态服务。

绿色低碳建筑的室内环境主要是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合了自然采光、自然通风、新能源利用、绿色建材、低能耗围护结构、智能控制以及中水回用等等,并且具有以下六大特点:(1)选址规划合理;(2)资源利用高效循环;(3)节能措施综合有效;(4)建筑环境健康舒适;(5)废物排放减量无害;(6)建筑功能灵活适宜。室内环境就直接决定着人们的舒适度,而通过了彩色建筑,能够充分的利用一切的可利用资源,因地制宜的从设计、规划以及环境配置的建筑手法入手,通过各种各样的绿色手段和技术将建筑室内的舒适度合理的提高,在为人们提供较好的生活环境质量的同时还能够保障人们的健康。

(三)应对全球的气候挑战

低碳设计主要是采用了低碳技术甚至是零碳技术乃至是负碳技术的方法和策略,在实现低碳的同时,还要尽量达到零污染和高效率的目标。大家都十分关注与全球的气候变化,而对于建筑业来讲,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节能减排,同时建设低碳绿色建筑、低碳生态社区、低碳生态城市,这也已经成为全球为了应对气候挑战所主要攻破的领域。而绿色建筑和低碳建筑相比较而言,在目标和内涵上基本都是一致的,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低碳建筑的侧重点是减少碳排放,而绿色建筑的侧重点则更侧重于减少污染的排放,而这些也更加符合全球节能减排的主题。

三、绿色低碳建筑的发展现状

绿色低碳建筑同时体现了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等多重理念,这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极其相符合的,并且顺应了我国时展的潮流和要求。我国绿色低碳建筑的发展状况虽然是前途光明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却充满了坎坷。我国目前的低碳建筑、绿色建筑还刚刚起步,有很多的问题还急需我们去探讨、去解决,还需要相关的部门的共同的努力,才能够落实政策。

而绿色低碳建筑的理念其实与国家所倡导的节约型社会的概念也是紧密相联的,因此这与我国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的理念也是相符合的。因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指建筑节能,而是要将能源的消耗与环境等因素相结合。而低碳则主要就是指减少社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低碳是全社会、大环境下的低碳,所以只有在全社会乃至全球下实现低碳,这样才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同时还需要加大对节能减排的宣传力度,让社会中的各个阶层都来关注低碳建筑和绿色建筑,使每个民众都能够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进一步推进我国绿色生活的进程。

(一)绿色低碳建筑发展中的积极因素

1.绿色低碳建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2.绿色低碳建材大量出现;

3.绿色施工受到重视。

各个施工的单位也意识到已经到了应该采取行动的时候了,因此在不断的控制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废气以及建筑垃圾等等,同时还应该要合理的利用涂料、油漆等等。另外还有一些企业还通过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而促进施工过程中实现降耗、节能以及低污染的目标。

(二)绿色低碳建筑发展中的不利因素

1.绿色低碳建筑未走入寻常百姓家;

2.绿色低碳建筑在建设初期需要投入较多的成本,但是其长期的收益却并不明显;

3.绿色低碳建筑的本意是不能建设高楼,但是由于大量的人口流入城市,又不得不建造更多的高楼,因为高楼既是最经济的方式,同时又能够满足更多人的需要。

篇2

关键词:低碳经济 绿色会计

低碳经济背景之下,之所以强调绿色会计发展,关键在于其是顺利实现低碳经济的必要条件、必然要求、必然选择和必要途径,那么其重要性便不言而喻。虽然如此,但现实中的绿色会计发展并不顺利,且面临着诸多发展障碍,显然不利于其重要作用的发挥。故基于低碳经济下,研究绿色会计的现实问题和解决措施势在必行。

一、基于低碳经济的绿色会计概述

1.基本内涵

基于低碳经济的绿色会计主要是围绕如何补偿自然资源消耗展开的,简而言之,就是以会计学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以丰富的计量方式为手段,用于反映、考核、报告会计主体所进行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以及维护和补偿,进而为决策者提供信息参考,以期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环境状况、提高综合效益的目的[1];同时具有经济内容核算不确定性、会计研究方法多样性和财务报告形式综合性的特点。

2.发展现状

由于绿色会计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条件和必然选择,对于扭转环境污染和破坏现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理应得到高度重视和顺利发展。但因其涉及会计、社会、环境以及空间和时间等一系列复杂问题,所以在实际推行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如完善的绿色会计体系尚未形成,会计准则普遍缺乏具体性和操作性,难以满足会计实务需要;因存在法律和政策漏洞,致使环境执法不严和不力,进而限制了企业实施绿色会计的动力和热情;而企业作为绿色会计的主体,既重视程度不足,也缺乏深入研究和人才储备,从而导致其所运用的绿色会计操作规范尚不统一,计量手段有失合理,环境资产负债评估有误,会计信息披露操作性差,不仅增大了企业财务风险,也不利于绿色会计效用的发挥。由此可见,加强绿色会计研究十分必要。

二、顺利推行绿色会计的措施研究

1.着力完善绿色会计的法律规定

基于低碳经济发展视角,切实将环境和资源因素纳入绿色会计范畴势在必行。因此建议由财政部发挥组织作用,综合会计学会、会计师协会、法律专家、环保专家、经济专家以及会计实务人员公共完善绿色会计法律规定,如将资源成本、环境成本视为会计要素,并对绿色资产、负债、费用、收入的确认,以及绿色信息的计量、记录和披露等操作规范加以修正和健全;而针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必须制定严厉、可操作的惩罚措施,并将责任落实到部门和个人,以此为绿色会计的推广应用保驾护航。

2.加大绿色会计宣传和执法力度

由于部分企业单位忽视绿色会计建设、执法部门执法不严等不良现象,与宣传不力、管理不善有直接关系,因此要求各级政府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媒体优势,大力宣传发展低碳经济与推行绿色会计的关系和意义,以期使其更快更好的被企业、市场、公众所接受和认可,其中企业是教育和宣传的重点对象,以此督促其提高认识,更新理念,尽快将绿色会计纳入会计实务工作中;而执法机构更应严于律己,忠于职守,依法处罚不法行为,以此改善环境执法效用,约束企业经济行为,从而消除绿色会计实施过程中的短期利益驱动机制,促使更多的企业投身于绿色会计建设中。

3.逐步统一绿色会计的实施规范

绿色会计实施规范的不统一也是制约其顺利发展应用的一大障碍,故统一其操作规范迫不及待。如针对四要素论,可以企业资产的内在规定性确认绿色资产;以企业负债未来支出的概率、相关性确认绿色负债;以企业费用由企业活动形成、属于会计主体资产的转化形式、可能会引发利益流出以及计量可靠确认绿色费用;以经济利益计量可靠、准确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确认绿色收益;而在计量了绿色会计要素时,则可借助机会成本、人力资本、恢复费用等直接市场法,工资差额、资产价值等间接市场法以及专家调查、比较博弈等假想市场法实现;此外还应从账户设置和会计处理两大方面用于记录绿色会计信息。

4.强化监督绿色会计的信息披露

针对绿色会计信息的披露,应立足我国会计发展实际,分布分阶段进行,以免操之过急,适得其反。如基于资源资产、资源折耗、应付环保费、环境机会、破坏、治理、保护成本、绿色收益等相关科目的设置,实施独立式或补充式报告模式。其中前者要求企业每年独立编制环境报告书,以表格、文字、图形等多种形式对企业简介、环境标准、事务指标、污染物排放、绿色业绩、审计结果等信息进行披露;后者要求企业对资源资产和折耗、绿色费用和收益等表内信息,以及环境规定落实情况、质量状况、废弃物利用水平等表外信息进行披露,并由融合多个专业领域的专门机构加以评估和审计,以此提高绿色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三、结束语

总之,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绿色会计,而绿色会计涉及面广,系统庞大,问题复杂,这无疑加大了其顺利推行的难度。因此当务之急是正确认知绿色会计的内涵要求,明确分析其问题和不足,并立足实际,在政府、企业、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探索可行而有效的发展途径,以此推动绿色会计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顾署生.低碳经济下我国环境会计实施浅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05):12-13

[2]张脉.浅议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发展[J].现代商业,2010,(07):21-23

篇3

[关键词]低碳社会;经验;启示

1 低碳社会的内涵

目前国内尚无关于低碳社会的严格定义,英国国家环境研究院给出了一个比较宽泛的低碳社会定义,认为一个低碳社会至少应该包括:(1)采取能够与可持续性发展原则兼容的行动,确保达到处于各个发展阶段的国家的需要;(2)做出对全球公平的贡献,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以及将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危险的气候变化,进一步深入削减全球排放量;(3)呈现高水平的能源利用率以及使用低碳能源资源和生产技术;(4)采用与温室气体低排放量一致的消费和行为模式。

这个定义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尽管这个定义想要覆盖全部的国家情况,但是对于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各个国家而言,意义各有不同。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要达到低碳型社会,到21世纪中期得达到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度削减的状态。它包括低碳型技术和生活方式变化以及机构变化的部署和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达到低碳型社会的目标必须和达到更广泛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这将产生一个观点――最终达到发展的高级阶段,使二氧化碳的密度与发达国家低碳型社会保持一致。二是这个定义在强调技术作用的同时,也同时强调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社会变革的重要性。

2 国外建设低碳社会的途径及经验

2.1 不同主体的定位

2.1.1 投资者

据悉,世界将会投资给美国将近200万亿美元,作为2005年至2030年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其中,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占据一半多。单就中国而言,就占据了全部发展中国家的三分之一。现今的机制使金融在推动低碳型投资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洁净发展机制(CDM)项目被期望到2012年能集中20亿吨二氧化碳的减排量,而这可能值40亿美元。尽管如此,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这只是估计的200-300亿美元低碳型投资计划中的一个分数。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金融投资给支持减少低碳型技术的成本的战略性全球项目将会得到10倍的增长。

2.1.2 商务圈

商务圈越来越流行一种观点,就是拥有健康、有竞争力的经济和干净的环境之间没有内在冲突。运输在商务中成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在运输方面,有三个层级能够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第一个是简单的通过人类行为。坚持限速、采用更为灵敏的驾驶技术以提高汽车效率。英国低碳汽车合作组织强烈建议开展信息和教育运动来鼓励低碳型车辆的购买以及灵活驾驶技术。第二层是清洁车辆技术和燃料的发展。油电混合车已经准备好投放市场。这些可以为基于可选择的燃料(比如氢)进行更先进的车辆设计、可选择的改进手段(燃料电池)以及电力汽车开辟道路。低碳型燃料汽车,包括可持续生产氢和生物燃料将会发挥作用。最后一层是运输系统自身的改变。信息和运输技术能够被用来通知司机,这样就可以避免交通拥挤,从而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能够减少。

2.1.3 消费者

消费者获得能源的途径必须改变,前提是温室气体的排放能够得到快速的下降。能源需求可以被定义为双方选择者和一系列可用选择的产物。对车或燃料的税收或是价格的增长不能影响到流动车辆的实际情况,除非是消费者还有选择。空调在全球范围内增长速度很快,不是因为人们提升自己的需求是因为热舒适,而是因为现在的世界使他们内在不能再自然的调节冷热温度。能源政策需要将焦点从技术和市场效率上转到检测能源服务需要怎样通过最少的能源密集方式达到。政策旨在深入减排二氧化碳,必须采取整体的和长期的方法来改变。

2.2 实现途径的比较

关于低碳社会的实现途径,国外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强调技术,认为居民看重舒适和便利,他们过着城市的生活方式,有着集中的生产系统,可以通过技术途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而实现低碳社会的目标。第二种观点关注慢速、自然型社会,认为人们将要生活在分散的社区,自给自足,在当地生产和消费,这个社会强调社会和文化价值而非个人野心。两种社会发展途径都将导向低碳型社会,但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却存在一定差异――不同的安居方式的运输需求不同,电力生产的结构不同。技术驱使型社会强调核能力和化石燃料与碳的获取以及存储一起使用。氢是用来生产燃料电池汽车的。自然型社会则是强调生物质能,既用于发电也用于使用氢汽车的生物能源生产。

2.3 具体的行动计划

2.3.1 英国

Deacon(2007)规划了由伦敦市长承担的减少伦敦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全面行动。这项计划设置了到2025年的目标,计划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绿色家庭、绿色组织、绿色能源和绿色运输。绿色家庭项目能够削减近一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借助于住房绝缘和高效能源设备。绿色组织项目旨在鼓励公司通过简单的管理方法节约能源,比如关灯和关IT设备,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绿色能源的目标是从国家电网中节省掉四分之一的伦敦供电,再寻找更为有效的当地能源系统。绿色运输项目鼓励人们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采取方法如在拥挤时收费,奖励使用燃料有效的车辆,可以采取免除他们的拥挤费用以及停车费用。

2.3.2 日本

日本的Shiga县提出恢复Biwa湖水质量,将垃圾容量减少至75%,并且到2030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至50%。这项计划需要得到市民、商务以及当地政府的配合。目标是合作者们通过“可持续性税收”和“可持续性金融”来分享经济和环境的利益。具体措施包括环境条例、关于使用土地以及建设的条例、对于先进科技的补贴、自愿的环境行动计划和意识/教育项目。

2.4 国际合作的实施

2006年2月,日本环境局(MOE)和英国环境、食品、农村事务部门(DEFRA)开启了一项低碳社会项目,该项目旨在针对气候变化、清洁能源以及可持续发展而进行对话,项目是在2005年于英国G8峰会上提出的。该对话包括G8以及其他对能源有需求的国家。它关注的焦点有以下几点:转变能源系统,创造一个更安全和持续的未来的战略性挑战;控制由联合计划行动制定的任务的执行情况;在各参与政府间分享最好的经验。项目的出发点是使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一定范围内以避免危险的气候变化,下一步要创造一个低碳型社会的远景,确定达到必需的转变所需的具体的步骤。项目的核心内容是碳价格方案(到2050年每吨二氧化碳上涨至100美元)以及“碳附加”方案。

3 结论及建议

3.1 低碳社会建设经验的总结

3.1.1 主要经验

从现有的各个国家关于建设低碳社会的实施途径、计划和

方案看,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重要的结论:(1)如果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仍稳定的处于一个安全的范围,那么达到低碳型社会就指日可待;(2)与延缓气候变化的努力和经历气候变化的极端影响相比,到达低碳型社会成本更低;(3)创立低碳社会解决途径一低碳技术的研发综合法以及市场、产品和服务的投资的市场条件需要长期稳定性;(4)在建的环境、运输和能源区域将需要更多持续性的变化;(5)政策工具之间存在协同作用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以及鼓励转向低碳型社会。执行这些政策能够提供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双赢,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6)政府的角色很关键,高层领导更是不可或缺。政府必须建立起使个人、商业和组织都能从新型低碳市场获益的可实现条件;(7)国家间应建立信任,加强长期目标和政策的可信度;(8)在清晰的政策框架下,消费者选择和个人行为能使低碳型选择和生活方式成为现实,能成为达到低碳型社会需要的行为变化的有力的驱动者。

3.1.2 主要启示

国外建设低碳社会的实践给我们的主要启示包括:(1)应加强碳价格的长期政策信号,比如,通过税收和加强国际排放贸易,应该为商业建立合适的奖励刺激;(2)如果把税收负担从收入中移去而且雇佣趋向于环境污染,将会有助于使二氧化碳排放成本内在化,鼓励商业和个人减排;(3)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投资焦点应该被转移到低碳型方法上;(4)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转向低碳型技术需要一些步骤上的改变。可以通过扩展金融流和发展发展新的金融机制来实现;(5)贸易制度应该得到调整,鼓励技术和产品的快速进步,使可持续性发展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同时得到加固;(6)能源效率改善应该被加速,采取刺激手段鼓励制度上的和行为上的变革;(7)证实和部署接近的商业技术是亟需的,比如获取碳和存储碳,是一项重大的研发投资,为技术在长期中带来更多收益;(8)政策应该被执行,使人类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成为现实,通过去除高碳选择和提供给消费者从低碳方法中获益的机会;(9)国际合作应得到加强,在国家、区域间和国际股东间分享专业以及最好的经验。

3.2 中国建设低碳社会的建议

3.2.1 改变能源供应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我国温室气体排放主要集中在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行业,必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严格控制燃煤电长建设,改造高污染电厂;大力推动清洁燃料发电,加快应用固碳发电技术等低碳发电技术。此外,还要在农村大力提倡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包括沼气、太阳能、秸杆等,大力推广吊坑、节煤灶等。

3.2.2 倡导绿色建筑和低碳城市,转变城市建设模式

城市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能否推行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直接关系到低碳社会能否真正建立。低碳城市的构建途径包括新能源技术应用、清洁技术应用、绿色规划、绿色建筑和低碳消费等。

3.2.3 改造交通运输系统,推行生态交通

交通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将是我国未来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必须利用先进技术,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入手,改造现有交通运输系统。首先,应该推行城际轨道交通为主、高速公路为辅的交通模式,减少单位碳排放;其次,保留和扩展自行车道和步行道,大力发展地铁、公交专用道等,优化公交出行方式。

参考文献

篇4

1.1低碳节能建筑设计的定义

在建筑行业当中,低碳节能不仅仅是使用一些先进的技术进行房屋建筑从而降低住户对一些能源的消耗,而是要从设计阶段、材料选择阶段、施工阶段减少所需能源的使用量,提高利用率,从而达到减少二氧化碳等一些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所以,低碳节能设计要在环保理念下对建筑物进行设计,这也是人们未来住宅的一个发展方向。

1.2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的定义

将一些可利用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是生态节能设计的目标,在建筑物的使用过程中,对水、煤、电、占地、材料等方面的能源进行节约,并且提高它们的利用率,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这就是生态节能设计的理念。随着节能环保话题的逐渐被重视,各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节能技术的研发,绿色建筑将会慢慢成为人类和自然环境共同相处的一个标志。

2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的必要性和作用

2.1必要性

我国正处于发展快速的阶段,正确的发展战略和对环境能源的保护是保持长远发展的一个根本。所以在当今社会以及我们处于的这个环境下,低碳节能和绿色生态的建筑设计是必然会发生的一个事件。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的总建筑面积已经达到430亿平方米,而在这些建筑当中采用低碳节能设计的只占4%,从这些具体的数据中就可以看出建筑方面所消耗的能源是十分巨大地。因此,加快低碳节能和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理念的推广和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2.2作用

对于信息传播速度非常之快的今天来说,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了解到节能,也知道它的意义所在。节约能源不仅仅只是国家发展的一个基本国策,更关乎到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它可以有效的缓解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小温室效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除此之外,节能设计可以让人们更好的享受生活,还能节约相关的生活成本。因此,节能低碳设计的意义对于国家和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3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的原则

3.1和谐原则

无论是低碳节能设计还是绿色建筑生态设计,都需要遵守和谐原则。我们不可以为了节能而再去伤害大自然,要在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对自然环境进行有效充分利用,这样才能实现和谐发展的目标。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之前,要做好对住户的意向调查,这也是遵守和谐原则的一个方面。只有这两方面都做到了,才能表达出绿色建筑真正的含义。

3.2适地原则

在合适的地点来建造绿色建筑就是适地原则。如果选址不经过慎重的思考,就有可能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伤害,这样就失去了绿色建筑的意义。相关房地产的开发商要对当地的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等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和评估,如果疏忽了这些因素,就会给环境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

3.3高效原则

在开始施工之前,施工公司需要对整个建筑设计有宏观的把握,这样才能建立起非常高效的体系,从而确保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都与住户的生命周期相适应。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目标,施工公司可以使用较为先进的集成技术对建筑功能的效率进行有效的提高,这样就可以达到优化管理调控体系的效果。

4实现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策略

4.1实现低碳节能建筑设计的策略

绿色建筑要达到低碳节能的目的就要对供水、供暖以及电灯使用方面入手,接下来就对这些方面的设计策略进行简单的分析。第一点就是对供水的设计进行改变。施工方可以采取具有节水效果的设备,设立雨水收集器、污水收集处理器等。这些先进系统的建立就可以将生活污水、雨水进行收集和处理,然后投入到居民家中继续使用,这样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水资源。第二点就是对供暖的设计进行改变。施工方要对墙体的细节工作做好,例如衔接处的密封,减少冷桥、热桥等,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高室内温度。除此之外,可以利用生活用热水等联合供应的热环境技术能够对室内温度进行很好的控制,这样也大大减少了化石能源的消耗。第三点就是室内照明设计的改变。施工方可以安装反射光板同时建议住户使用浅色油漆进行装修,这样可以增强光线的反射增加室内亮度从而减少白天开灯照明的情况,同时也降低了对电能的消耗。

4.2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的基本策略

在世界各国都在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对能源的需求是巨大的,然而这更需要形成可持续发展、节约能源、运用清洁能源的理念,这更是保证人们能够更好生活的前提。建筑周围的绿化是非常有必要的,绿化的覆盖范围要广,在屋顶、墙体、室内都要有一些绿化。绿化和绿色建筑的结合会非常融洽,植物具有进化空气的的作用,能更加突出与大自然相结合的设计理念,这也是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发展的趋势。如果增种绿色植物,就需要在建筑物设计中考虑植物的养护问题,要让它们能够保证有充足的阳光照射来维持生长。因此,施工公司需要对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仔细的考察,对多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建造出满足住户需求的居住环境。低碳节能和绿色建筑的设计需要更多的新鲜元素才能保证它们良好的发展。例如在对窗户进行设计时使用幕墙系统,它可以有效地保持室内温度并能防辐射。除了依靠高科技材料和先进技术,还可以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例如对清洁能源的利用(包括风能、太阳能等)。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与大自然的融合可以说是天作之合,这才是低碳节能和绿色建筑设计的真谛,它们完美结合的意义不仅仅是对环境能源的保护,更是能够为人类创造出最好的居住环境。

5结束语

篇5

地球的生物资源枯竭的越来越厉害,自然环境处于持续恶化之中,所以追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的共识。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我国企业的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迫切需要改变,同时需要适应绿色的财务管理模式,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可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主要是对低碳经济概念以及我国实行低碳经济下财务管理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和阐述,对于制约我国实行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再对我国企业的低碳经济的绿色财务管理的实施现状以及问题进行阐述,最后以政府和企业的角度,对于我国如何实行低碳经济下的绿色财务管理给出了具体对策和建议,这对当前低碳以及绿色环保的背景下实现绿色财务管理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低碳经济下的绿色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

1.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指的是基于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能源更新的一个需求,也是人类生活方式的变革。所以其内在实质就是利用效率同时创建新的能源的结构,追求低碳经济的绿色的GDP,主要在于技术创新的发展观。传统财务管理的活动只是考虑融资,筹资,运营等,没有考虑到碳排放这一因素,没有考虑到经济环保的问题。在当前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企业需要更新旧的观念,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业务效率,很少或根本没有考虑到碳排放,能源消耗、环保等的问题。

2.低碳经济下转变财务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1)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不足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的目标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根本没有考虑环保的要求,同时低碳经济也是财务管理的需要。然而,在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企业是理性的经济主体,地球能源消耗和环境恶化并非企业的成本因素,对于环保的投入会增加企业成本,降低竞争力。在这一理论的约束,“理性”企业财务管理是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利润的服务,没有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的统一的整体成本效益,容易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以及环境污染企业行为。(2)低碳经济对绿色财务管理提出新要求英国在2003年就开始有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意识,所以提出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概念,同时很多的发达国家也开始纷纷附和,都是为了保护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成为了全球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合作的经济模式。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将生态成本和资本加入到财务体系中来,这么才能有效的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使得生态的概念可以进入到传统的财务管理的方法和决策。当前欧盟已经最先建立好了一个碳排放的体系,可以监控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一个完善的检测系统。可以说,在未来世界各国也将陆续开展低碳环保的财务管理模式,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适应不了时代的进步,难以计量碳排放的成本,也难以开展低碳投融资决策,因此,需要开发新的财务管理模型以适应低碳经济的需求。

三、低碳经济下企业绿色财务管理改革现状

1.财务人员的素质和思想不够高

在企业中会计人员的文化层次都不是很高,博,硕士学位罕见,基本企业的会计人员是本科,专科或其他,这种情况势必影响会计核算的质量,这也为实现了绿色环保的会计基础财务管理设置了障碍。目前我国的绿色会计还没有执行和落实,这对于绿色财务的评价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2.缺乏有效的控制机制

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所在,但是我国在低碳经济的技术方面显然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唉,低碳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首先,对于低碳经济的概念来说,技术创新需要很多的资本的投入才可以进行,但是我国的低碳的项目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临时的资金的贷款,或者是国际组织的捐款,显然资金严重缺乏,没有一个稳定的机制。其次就是金融机构支持低碳项目所作的贡献是不够的,很多的银行不支持低碳的贷款或者项目的融资,就算贷款,数量也是非常有限,所以没有办法满足低碳经济的需要,没有办法满足低碳经济的资金的研发需求。最后,我国在鼓励低碳经济的做法上面还远远不够。虽然出台了相关的低碳经济的优惠政策,但是显然很多时候都没有得到实施。

3.政府的监管与处罚力度不够

政府作为最大的监督者,需要对那些对于环境破坏较大的使用紫环以及消耗资源较大的企业进行监督,可以让其企业在立项之前就通过政府的监督,环境监测和评估,同时生产过程中一些项目需要受到监督,这是非常必要的。政府主要依据企业提供的环境数据,根据对企业行为的相关法律法规损害加以管制或处罚的状态显然很难以满足对绿色财务管理的需求。然而,受限于政府部门本身的能力,由企业政提供的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很难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进而导致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产生对环境污染的博弈,博弈的结果就是政府部门对于轻微的污染环境的企业无能为力,无法得到政府有效监控的结果。此外,现有的对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惩罚的法律法规是不够的,从而导致企业的法律成本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压力。政府的支持是不够的。

四、低碳经济下企业绿色财务管理改革的对策建议

1.政府方面

市场经济有一个看不见的手在牵引,所以在促进市场的竞争以及资源的有效配置方面都有着天然的竞争优势。但是市场也不是万能的,如果对于自然资源的孤独消耗的话,那么生态环境的恶化对于我们的未来的损失也是无法估量的。但是这一概念违背了企业降低成本的要求。作为“理性人”在一个更大的概率上企业会选择放弃的绿色投资和融资,从而干扰低碳经济,“市场失灵”就出现了。(1)建立绿色财务管理的制度环境政府可以通过税收等方法以及财政和金融工具多种方法鼓励企业实现低碳经济的投资,最终实现低碳经济的管理。政府需要完善低碳经济的会计制度,适用低碳经济下的成本的概念,设置一些有利于降低能源消耗以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态指标等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创造低碳经济环境下的文化。当前,虽然环保的概念已经被很多中国人接受,但是由于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的一直沿用,导致了人民对于财务管理的领域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传统的财务管理文化不会突然改变,所以导致了低碳经济的意识还是没有得到全社会的认同,这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的工作。(2)加强低碳经济下的法制建设首先,对于环境保护的法律的建立也非常重要的。虽然中国已经建立了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而且还存在于环境和资源保护的立法和司法的问题,如过于宽松的处罚污染环境的企业,对于重污染的处罚也很轻,轻视环境污染防治问题;执法不严的问题大量存在。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善中国的环保法律体系,使法律真正发挥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巨大威慑作用。其次,加对于绿色税收的征收需要建立法律依据。很多的发达国家很早就采用了这一做法,很显然,我国也应该借鉴这一做法。通过建立中国低碳化的健全的法律制度,为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3)充分发挥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引导和监督作用政府需要在低碳经济的环境下发挥指引以及适当的监督的作用。通过政府可以引导企业转变意识,走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引导居民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最大限度的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倡导低碳经济的合作。我国还需要加大对于环境的保护力度,最大限度的改善我国的环境的法律,只有这样才可以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同时当前对于我国出口的产品很多时候由于环境方面的指标没过关,导致了出口不了的情况。这也是由于我国政府对于环境保护这一方面的概念还没有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得到体现的原因。政府还应该建立一个低碳和低碳会计制度审计和监督机制。我国在环保立法和执法明显滞后的存在,尽管政府出台了多项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但现有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完全适应实际需要,可操作性差,处罚是不够的,因此需要细化这些法规。例如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加大执法力度,如果违反了环境保护的法规就从重处罚等措施。制定一些促进环境保护的优惠的政策,这样企业才更加愿意促进整个绿色企业的发展,实现绿色财务管理就是势在必行。对绿色企业实行奖励制度,增强绿色企业的市场的竞争力。在税务方面,对于那些绿色财务管理做得好的企业,实行税收减免的制度,降低其生产成本。同时,给其信贷支持,最大限度的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最大程度的统一化发展。

2.企业层面

(1)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满足低碳经济对财务管理的要求绿色财务管理发展的要求,要求企业需要适应当前低碳经济发展的国际化的大趋势,满足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摒弃传统的不考虑环境保护的财务管理的方法。参与绿色项目跨越绿色金融管理公司的理念被传播到财务管理和企业管理方法和手段,以推动绿色财务管理的具体经营业务。(2)发展适应低碳财务管理的企业运营管理模式绿色财务管理的实施不仅影响了公司的财务,会计等模块,并与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的全产业链密切相关,因此,需要进一步整合企业各方面以及财务管理的实施和协调,以满足低碳经济和绿色财务管理的需要,在条件充分的前提应该可以实现全员全程绿色财务管理和绿色运营管理。(3)培植低碳的财务管理文化企业文化是在长久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价值理念。绿色文化是和谐的生态价值观的核心,是追求人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价值观的目的。全社会应当广泛开展环保宣传和风险意识宣传活动,特别是要加强宣传,教育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使他们充分认识保护环境,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树立企业的社会形象,培养他们的环保理念和环保管理意识,低碳意识和理念逐渐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全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五、结论

篇6

关键词:河北省;低碳金融;绿色信贷

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不断出现,发展低碳金融成为了世界各国的趋势,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有必要抓住发展低碳金融的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北省大力发展低碳金融既是河北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契机,也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1.河北省低碳金融发展现状

1.1绿色信贷

2009年6月16日,《河北省绿色信贷政策效果评价办法(试行)》的制定突出表现了河北省在推动绿色信贷发展方面的成果,在河北银监局的监管引领下,河北银行业在推动各项节能环保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以及推进绿色信贷助力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优良成果。该办法颁布以来,河北省银行业在发放节能减排重点项目的贷款不断增多,技术创新以及技改升级方面的贷款金额也有了飞速增长。

1.2绿色保险

在绿色保险方面,2009年河北省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出台了《河北省减少污染物排放条例》,条例中写入了绿色保险方面的有关条款,对绿色保险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较为明确的规范。在之后的一年间河北省相继在各地开展绿色保险试点,计划在一年内将绿色保险制度覆盖到整个河北省各个行业。2011年底,河北省首批绿色保险保单在河北省保定市正式签订,标志着河北省的绿色保险发展到了新的阶段。

1.3绿色碳权交易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而河北省又是碳排放量大省,为了更好地在国际碳金融市场上立足,绿色碳权交易亟需发展。2010年,由河北省产权交易中心和北京环境交易所共同出资组建的河北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被河北省政府批准成立,交易所主要从事的业务范围包括排污权的交易、节能环保技术转让与投融资服务、CDM项目信息咨询及减排量的交易等,反映了河北省绿色碳权交易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2.河北省低碳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缺乏对低碳金融的认知

一方面河北省内许多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对低碳金融缺乏认知,并没有对低碳金融未来良好的商机和发展前景做到充分了解,对低碳金融的相关事项不能很好掌握;另一方面大部分金融机构对低碳金融的具体交易过程缺乏较为深入和细致的了解,对于低碳金融项目开发和审批了解不够,对于低碳金融的交易规则和运作也不熟悉,对于低碳金融风险管理控制和利润空间等方面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河北省建立了一些低碳金融业务的相关专业机构,但是数量并不多,熟悉低碳金融业务的人才也不足,直接影响了低碳金融相关业务量,从而影响了河北省金融机构发展低碳金融的进度。

2.2低碳金融制度和相关市场不完善

由于河北省地方政府对低碳金融这一个新生事物的认识还不够,所以低碳金融制度和相关市场也就不尽完善,财税、环保、金融监管等相关政策制度的建立还不够,导致无法提供对低碳金融发展的制度支持。低碳金融相关市场的迅速发展,可以大大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就目前来看,河北省低碳金融市场依然存在一些根本性问题,这给其未来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低碳金融的良好发展,不但可以促进金融投资,而且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但是,河北省低碳金融相关制度和相关市场尚未成熟,不能更好的适应和发展低碳金融,无法促进河北省低碳经济的发展。

2.3绿色信贷开发力度较低

绿色信贷在河北省内银行信贷总量中占比明显偏少。虽然河北省已经在绿色信贷开发上采取一定政策措施,但是相较于其他省份,河北省金融机构在低碳金融产品开发方面力度还不够。由于缺少相关立法以及体制上的相关原因,部门和机构内部之间的数据档案系统相互封闭,很难共享,而这严重制约了绿色信贷发展。多数企业利用金融机构投放的绿色信贷资金层次偏低,还仅仅停留在单纯扩大再投资,河北省很多商业银行发放的绿色贷款中,其用途大多用于引进新设备等,很少升级自身技术。

3.河北省低碳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大力发展绿色信贷

河北省发展低碳金融应加强力度推进绿色信贷,以此提高服务水平,优化信贷结构,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河北省内商业银行可以尝试推出一些与绿色信贷交易挂钩的金融产品,提供资金以促进河北省内企业的节能减排项目的顺利发展,更好地规避风险,便利个人、企业和相关投资的进行。低碳金融产业在河北省存在着很大的发展潜力,河北省政府应加强支持低碳金融发展,联合低碳产业共同发展;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提升区位优势。

3.2集中促进低碳金融企业发展

低碳企业的状况直接影响低碳金融的发展,河北省低碳金融发展因而受到低碳企业集群的发展状况的影响。由于一些地区经济所特有的某些因素,会形成一定的产业集群,那些劳动力充足的地区,投入成本较低的地区,交通便利的地区,政治风险小的地区,有较大市场的地区,基础设施好的地区,都具有非常明显的区位优势,河北省发展低碳金融可以利用低碳企业集群发展的区位优势,在热点区位发展低碳金融产业。低碳产业集群不但可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而且在促进低碳产业和低碳金融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河北省应集中促进低碳企业发展,大力提升潜在的区位优势,进而更好的促进低碳金融的发展。

3.3完善低碳金融发展政策

河北省政府部门应该尽快完善低碳金融发展相关政策,建立综合配套扶植政策体系,以便更好地推动河北省低碳金融的快速发展。一是要尽快制定低碳金融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设计节能减排方案,完善低碳金融制度建设;制定相关政策对低碳项目实行一定限额的融资担保和补贴。二是可根据河北省目前发展现状以及特点制定低碳金融区域性政策,设定一系列低碳金融指标,定期统计河北省低碳金融的发展状况。河北省政府应出台支持低碳金融的政策指引,或者鼓励引导金融机构投资的财政、税收等政策措施,例如,建立绿色信贷担保制度或者设立专项基金,提供资金支持以促进企业转型。

4.结论

总之,发展低碳金融对河北省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大意义,也对全国低碳经济的推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目前河北省低碳金融发展现状尚且良好,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更好的促进河北省低碳金融的进一步发展。(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参考文献:

[1]康书生,韩少卿,梁庆军.河北大力发展碳金融,助推发展方式转变.[N]河北日报.2011.

[2]葛晋,赵丽娅.新形势下河北省低碳金融发展投资方略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1).

[3]张莉,尹航.保定市低碳经济金融支持创新模式研究.[J].区域经济.2011,(6).

篇7

【关键词】: 绿色地铁;可持续发展;低碳技术;徐州

1 引言

随着快速的城市化发展,中国在经济上飞速前进。然而伴随之城市化进程的迅速,越来越多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国家资源短缺,可利用能源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都将其推在风口浪尖上,如何逐步减缓这一系列现象也成为一大难题。

近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高于世界温度平均值。这主要是源于我国仍是世界少数几个已燃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同时,在我国钢铁,水泥,纸张等方面的消耗也比世界发达国家高出百分之三十甚至百分之百的点。甚至在近期的新闻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水资源也出现了短缺匮乏的情况。中国,竟也成为中度缺水国家,据悉,缺水遏制了国家农业发展,从而遏制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每年因缺水而造成的损失竟达到了3500亿元。

而造成这一些问题的源头,则是我国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认识,能源,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反而在工业的大力推展之下,有限的能源在逐渐缩减。当我国发现这些资源困局时,开始将节能减排放在首要位置,2012年明确了“一二五”节能减排计划,推动污染处理,加强节能建设能力;大步伐推动鼓励建设节能减排城市,一夜之间,事无巨细的,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节能的概念开始活跃于周边一切事物。

2 研究背景

2.1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英文low-carbon,直译过来就是更低的温室气体排放(二氧化碳)。低碳经济则是指让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在一个适合可控水平,减少恶劣天气造成的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碳足印接近于零的经济系统。低碳经济最早来源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更是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2.2绿色轨道公共交通

轨道公共交通全程城市快速轨道公共交通指城市中有轨的大流量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包括地铁、轻轨、悬浮列车等。绿色轨道公共交通,则是指低污染,更节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轨道交通。他在满足运量大、干扰小、安全迅速、省时方便的同时,更加注重了“碳减排”和“固碳”。绿色轨道公共交通的低碳化更加迎合了低碳经济的理念。

3 现状分析

随着全球低碳地铁概念的推广,近年来我国亦开始越来越重视低碳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的学者们不断对地铁低碳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问题所在并逐一解决。可以说我国的地铁低碳虽然起步较晚,技术上也不够先进完善,与西方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但在整体上已初现轮廓。

绿色地铁,本质上来说就是要做到节能节电、节地节水,减少全寿命周期成本,能够以人的使用感受出发,做到处处以人为本。2012年长沙市建造了中国第一条“绿色地铁”,将能耗降低了20%,从而为全国的绿色轨道交通提供了经验和探索。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因地制宜都成为了建造绿色地铁所必不可少的要素。

4 徐州地铁低碳建设措施建议

4.1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尽管低碳生活的概念已经渗入我们的身边,但无可争辩的是,真正能够将其作为原则倡导推行的依然不够。近半数以上的市民对低碳的了解仅停留于字面,更有部分人群完全不明低碳为何物。这说明了市民们对低碳理念的薄弱,也证明着拼车,乘坐公共交通设施,采用低排放的出行方式,这些行为并未真正完全存在于他们的意识中。

4.2科学的管理方式

4.2.1前期管理

前期工程是地铁建设的首要环节,其中包括了交通疏解、管线改迁、绿化迁移等。前期管理则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工作。一般情况下前期管理的人力资源不足导致工作任务繁重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普遍现象,同时接受政府的监管审查又会使前期工程的时间延长。

但前期管理对建设绿色地铁项目却至关重要,需要特别注意的具体措施有:

1)地铁工程项目绿色设计

设计阶段是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它的质量决定了整个项目的质量和走向。自前期管理的阶段,不仅要严格控制其进度计划,更是要从一开始便把低碳的概念灌输进设计的计划中。同时,要将其设计向规划局上报,等到一致统一之后方可完成。

2)做好采购调研,设备管理工作

可以说,在前期的管理之中,关于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多有浪费或者缺失的现状,这对于工程经济或是资源方面都是不利的,只有在前期加大内部调节制度、契合工程实际情况才能避免浪费。

4.2.2运营管理

1)精干高效,合理分配人力资源

最大限度提高人的利用率,避免出现人多臃肿,无事可做,使责任分配到个人,有岗就有责、无责不设岗,使人员精干,有事可做,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降低运营成本。

2)高科技信息技术节省能源

研究运行线路、设施,通过高科技的信息技术了解乘客需求并反馈给运营中心,了解适应系统规模预订的乘客能力,根据客流量合理安排行车组,加大执行力,合理利用能源,在保证乘客有车可乘的情况下节省能源。

4.3先进的技术支撑

作为建造低碳地铁难点的技术支撑,中国主要有两种解决途径:一种是借鉴国外成熟的先进技术,还有一种便是结合地势,自行研发。

4.3.1借鉴先前成熟经验

地铁,一旦建成就很难再产生大的改动。为完善地铁项目我们应该广泛参考国内外先进低碳技术,借鉴成熟经验,结合自身情况。目前我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兴建地铁,我国的低碳技术也逐渐有了稳定的发展。一些低碳技术的使用已经趋于成熟,值得我们学习。

1)再生制动技术

地铁制动设备,环控设备上的能量消耗和损失是地铁运营成本中较大的一部分,也是能源流出较大的一部分。再生制动技术,可以将地铁运行中产生的动能,不断的回收储藏,并再次制动,是能量的利用率加大,减少一些能量损失。该技术在国内外多有使用。

2)节能坡

节能坡可以使地铁从启动时借助下坡时的助力将势能转化为动能以快速起步,进站停车前借助上坡时的阻力将动能转化为势能以缩短进站时间,节约能量消耗。这种技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4.3.2深化研究新技术

我们需要政府的倡导促进,使得可以深化研究。有关于建设地铁的方向,可研究深入很多,能源交换,技术革新,开发新能源,新型材料的使用,每一个都有可能成为新技术的突破口。沿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创新低碳技术,让建设地铁的各项要素相互匹配,更加促进经济效益,有利于建设徐州特色化的绿色节能地铁。

5 结束语

地铁本身是一个节源能源,避免污染的公共交通设施,引领的就是绿色低碳的理念。只有从筹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多个方面深入渗透低碳的精髓,才是真正迎合了“以人为本,低碳环保”的原则。要以有限能源消耗达到利用率最大化,以科学的方式和手段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以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维护资源,这样才能对徐州地铁做出可参考、可信任、真实科学的合理化建议,才能于基本上实现徐州绿色地铁的建造理念。

徐州地铁一号线的在建注定会为今后的地铁线路积累经验,沿着绿色地铁的理念出发,今后的徐州地铁必定会更加成熟,趋于完美。

参考文献:

[1]中新网,渣土变废为宝,长沙打造中国首条“绿色地铁”,2012

篇8

摘 要:我国在历史发展的阶段中,在国际会上已经采取恰当的方式应对气候变化下对推动成像规划理念的转变工作,是当前相关部门值得思考的一个话题。随着成像规划理念的不断深入,一定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从而采取节约资源以及调节能源两个方面来探讨此话题。

关键词:气候变化;城乡规划;理念转变;分析

由于气候变化作为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难题,主动应对气候变化,无论是对我国经济发展还是对人民群众的利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也是推动城乡规划理念转变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合理化建议,提供给相关人士,供以借鉴。

1 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

从应对气候变化的本质上看,应当坚持减缓、适应、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同举并重。应对气候变化同各国发展阶段、生活方式、人口规模、资源禀赋以及国际产业分工等因素密切相关。应对气候变化绝不能仅仅就环境v环境,就能源讲能源,而应该且只能在发展过程中推进,也只能靠共同发展来解决。

需要强调的是,应对气候变化应当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坚持巴厘路线图的授权,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一方面对于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环境、减排温室气体、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当前,国际能源供需不均衡的区域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甚至于产生国际社会的冲突。各国经济发展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能源市场格局变化与价格波动的影响,因此发展可再生能源也是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是开拓新的经济增长领域、促进经济转型、扩大就业的重要选择。

城乡规划工作者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转变城乡规划理念、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性,应当统筹协调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2 以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理念研究城乡规划理念的转变

2.1 新的发展模式下城乡规划应当遵循的原则

从以往的角度来讲,相关部门在生产的时候大部分都会倾向于怎样控制排放情况的角度进行考虑的,当前在面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下,笔者建议相关人员要依赖于消费的角度去对新型产业进行不断研究,研制出可以满足未来发展的行业,这样就不能仅仅只对消耗情况引起重视,还需要从消费理念做好深入分析,从而对资源环境问题做好详细的分析。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城市规划的理念来说,应当遵循系统原则的方向发展,并且始终坚持科学的态度,对城市规划的发展做好认真的分析,不管是在编制方面还是在管理工作中,都需要尽可能将消费形式以及政策手段不断优化。

无论是对城乡编制还是在实际施工的时候,仅仅呈现出单一的概念以及原则的认识是不科学的。应当始终坚持科学态度,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倘若只是倾向于某一单一目标,那么不但不能处理好问题,而且还会存在炒作的嫌疑。在这里笔者建议,系统原则作为城市规划理念的原则,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手段一定也是系统的。

2.2 清洁生产、绿色经济、概念辨析

绿色经济是在生态经济学的基础上,强调人类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资源的相互依赖以及人类经济活动对气候变化的相互影响。在全球经济危机时,联合国环境署呼吁制定全球绿色协议,鼓励各国政府支持本国经济向“更绿“的经济转型(UNEP,2008年10月22日)。一般认为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通过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从而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或经济发展形态。

清洁生产是推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建设的最基础的工作,是长期以来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本质上是在不同角度讨论地球容量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在经济活动中注重防治生态过度恶化带来人类和自然界生物生存环境恶化的过程。无论是清洁生产、绿色经济、低碳经济还是循环经济,都是把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协调起来,通过污染防治、发展可再生能源、节能减排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文明。

3 能源结构调整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将主导城乡规划的理念转变

3.1 促进城乡规划的理念转变的具体行动

第一,对经济结构及其能源供应方式加以优化,从而促使其得到低碳生产的效果,利用产业结构调节以及发展形势的转变,能够维持经济增长以及就业机会之间的联系。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处理好新型产业发展中具有的限制,积极促使新型产业可以在技术上不断创新,最大程度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将低碳能源在总体结构中的比例不断提升,促使城镇化发展中可以使能源效率得以优化。

第二,从建筑发展的角度来看,应当始终坚持以绿色建筑为主的理念。尽可能起到节约资源的作用,灵活使用太阳能等可以再生的资源。相关人员需要对经济政策及其市场体制进行深入探讨,并把新型能源朝着有发展前景的方向发展,最大程度使用区域可再生能源具备的优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无论是在设计方面还是在材料的使用方面都应当使用可再生资源加以充分利用。

3.2 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探索和实践我们的理念

随着当前城镇化脚步的日益加快,不管是对城市也好还是对镇也罢,所消耗的能源数量一直上升。处理好城市、镇发展中所产生的能源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依据城、镇的实际性质以及功能进行确定,对其评估手段以及指标系统加以明确,充分了解城镇生产以及消费的具体情况,从而找到问题原因,给出科学的评价方法,减少资源过度的消耗。积极促使使用新能源的试点工作。不断开发新能源产业,从而建立一个清洁的能源系统,最大程度发挥出城乡规划的价值,有效落实新能源推广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而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结束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述,可以得知:即使得到主题研究的结果在实际落实中会使一个非常艰难的任务,然而从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需要处理好城乡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并鼓舞规划人员行动起来,不断的努力,做好反思,进行深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妥善面对气候变化下所形成的新挑战,确保城乡规划工作可以达到前瞻的效果,为城乡规划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刘长松.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规划编制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6(01).

[2]沈发兴,王伟峰,杨扬.国内低碳风景园林发展述评[J].南方林业科学,2015(04).

[3]王睿,陈筠婷,满宁生,邱一桓.广西农村沼气发展规划途径探求[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9).

篇9

一、河北省碳排放现状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资源能源环境制约进一步加剧,转变长期形成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降低碳排放迫在眉睫。河北省是工业经济大省,同时也是能源消耗的大省。2012年河北省燃煤量占到京津冀地区总量的88.8%,河北省是京津冀地区煤炭消费量的主要消耗区。河北省钢铁、水泥、电力和玻璃行业是其主要耗煤行业,2012年这四个行业消费煤炭1.67亿吨,占全省总燃煤量的53%。河北省这些高污染、高耗能产业使得其单位GDP所造成的碳排放大大增加。

伴随经济发展,河北省从1995年到2012年,碳排放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12年河北省碳排放量达到20570万吨。2000年到2007年河北省碳排放量呈现出迅猛直线增长趋势,2007年碳排放总量是1995年碳排量的近3倍。从2008年开始河北省不断淘汰落后产能,致力于产业转型和减少碳排放,不断推进促进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2008年到2012年河北省碳排放增长速度逐渐放缓。1995年到2007年,河北省GDP(亿元)与碳排放总量比值小于1亿元/万吨,2008年河北省GDP(亿元)与碳排放总量比值首次大于1亿元/万吨,河北省单位GDP碳排放出现历史性的转机,GDP的增长速度超过碳排放增长的速度,单位GDP的碳排放数量不断降低。虽然河北省相对于其他省份来讲仍然是高消耗、高污染的地区,但是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河北省逐渐转变发展方式的决心与态势。

二、河北省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原始数据源于1994—2013年河北省统计年鉴,由于年鉴中缺乏1996—1999年能源工业投资数据,本文利用临近点的中位值方法补全了缺失数值。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推荐的碳排放系数值为0.67,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参考值为0.68,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参考值为0.69,本文取均值1kg标准煤的碳排放系数为0.68进行计算。通过数据整理和转换得到碳排放Y,GDPX1,第二产业总产值X2,人均收入X3,能源工业投入X4,房屋竣工面积X5。对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回归结果显示VIF数值大于10,即表明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多重共线使得检验的可靠性降低。因此本文采用岭回归的方法,岭回归能够解决多重共线带来的估计量方差变大问题,使回归系数回归实际。根据岭回归结果,我们保留三位小数可以得到如下关系式:Y=0.209X1+0.213X2+0.201X3+0.195X4+0.014X5,其拟合优度为92.3%,回归方程拟合度很好。此关系表明:GDP每增加1亿元碳排放增加0.209万吨,第二产业总产值每增加1亿元碳排放增加0.213万吨,人均收入每增加1元碳排放增加0.201万吨,能源工业投入每增加1亿元碳排放增加0.195万吨,房屋竣工面积每增加1平方米碳排放增加0.014万吨。

三、河北省减少碳排放对策建议

1.提升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加快推广低碳技术。河北省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偏低,承德和张家口地区应当充分利用其区位的能源优势,提升风能的利用效率;借助保定低碳城市的探索与经验,加快推广太阳能清洁能源技术,提升太阳能使用效率,加快太阳能设备的推广;同时河北省在践行低碳经济时,还应当加快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将科研院校低碳技术研究成果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2.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在河北省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中,单位GDP和工业生产对于碳排放量影响较大,这说明河北省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迫在眉睫。河北省当前应当逐渐降低工业生产中高能耗产业份额,抑制高污染企业生产发展,逐步淘汰落后产业和高耗能产业,加大对新兴战略产业和低碳产业扶持力度,引导产业升级和转型。第三产业是一个相对低碳的产业,河北省应当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样不仅可以引导第二产业过剩的劳动力顺利转移到第三产业,还可以加快低碳产业布局的形成。

3.倡导绿色低碳生活与消费。倡导居民低碳绿色生活是从源头上降低碳排放,消费者是产品和服务价值实现的最终环节。同时绿色低碳消费能够引导和带动企业进行绿色投资,带动低碳产业的发展。因此,河北省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宣传引导低碳生活和消费,改变传统消费模式,提升全民绿色低碳消费意识,在全省范围内形成绿色低碳消费和生活氛围,鼓励消费绿色低碳产品,倡导绿色低碳出行。

4.鼓励清洁能源和低碳建筑方面的投资。能源工业投资主要是指对煤炭工业、石油、天然气工业和电力工业的投资。根据河北省碳排放因素分析得出,能源投资的增加之所以导致碳排放量与第二产业碳排放强度并肩,是因为河北省对于清洁能源的投资力度较小,因此河北省应当鼓励投资者向清洁能源领域进行投资。

篇10

关键词:低碳旅游;低碳通道;统购

发展低碳经济,缓解全球的能源和气候危机,是人类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世界经济运行的方向。旅游业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发展低碳旅游,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低碳旅游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也是在近期世界金融危机、能源危机形势下的一种全球策略。早在十几年前,日本就加强了建筑物的节能技改,以缓解能源紧张引发的社会问题;欧美国家则在新能源利用上另辟蹊径,通过大力发展替代能源来增强国家能源安全。

尽管旅游与其他产业活动相比资源消耗、污染排放及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都较少,但这并不表示旅游业是“零碳排放”产业。由于高度的产业关联性并伴随其产业规模迅速扩张,旅游业整体也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

“低碳旅游”概念的正式提出,最早见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低碳旅游是一种绿色生态、循环高效、可持续的旅游产品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是一种面向未来、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低碳旅游不仅是一种责任,同时也是企业降低成本、提升游客修养水平和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旅游就是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它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目标。

低碳旅游实质上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的旅游响应方式,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行,倡导在旅行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的排放。具体体现在低碳旅游吸引物、低碳旅游服务设施、低碳旅游消费方式等低碳旅游发展的内容上。低碳旅游的实现需要旅游参与者各方的努力,让旅游者在旅游消费过程中个人的碳足迹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到最低。

“十二五”期间,四川发展低碳旅游业任重道远。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将中国的旅游业跃升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中国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第一旅游大国。在“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为尽快实现灾后恢复重建目标,四川省把旅游产业定位为灾后恢复重建的先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旅游业尤其是低碳旅游业无疑是“十二五”期间发挥四川省比较优势的战略性选择。

事实上,四川在低碳旅游实践上早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多年前,在九寨沟等旅游景区,禁止机动车进入,改以电瓶车代替,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九寨沟能够一直保持清澈见底的水,与其采用统一的环保大巴不无关系。在“十二五”期间,四川重构与发展低碳旅游业,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统筹城乡为路径,着重在宾馆饭店、景区景点、绿色低碳的城乡一体化城市、绿色环保旅游企业和游客行为“五位一体”上根据各自不同的要求、目标与着力点,建立相应的制度安排。

二、低碳旅游景区

旅游景区是低碳旅游的“源头”。低碳旅游景区的首要方向是创建循环型、城乡统筹型旅游景区,即严格遵循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旅游开发、旅游活动,在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活动中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把旅游景区清洁生产、旅游资源综合利用、旅游产品的生态设计和旅游者的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就循环型低碳化景区的建设与发展而言,关键是要加大城乡统筹的力度,在A级景区评定标准、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规范等基础上,逐步执行和推广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并鼓励地方制定适合区域特点的地方标准,在景区创建中对资源开发利用、景区容量规模、景区智能化发展、配套设施环保化水平、清洁能源利用以及对游客的宣传教育等方面进行控制要求。在景区的旅游服务上,要对景区工作人员进行低碳教育,让低碳理念深入人心。在景区制作的宣传册、标识牌上要重视对低碳的宣传。景区真正的低碳旅游者,他一举一动都要贯穿生态环保低碳的理念。出行方式多采用公共交通工具;自驾外出时,尽可能地采取拼车的方式;在旅游目的地,多采取步行和骑自行车的游玩方式;住的时候,自带必备日常生活用品,选择不提供一次性用品的酒店等。当地社区或居民是低碳旅游资源的重要保护者,旅游景区当地社区或居民,要树立对资源的保护意识,认同低碳旅游的形式,平时的生产、生活方式也要符合一个低碳的标准。

三、低碳餐饮酒店论文

低碳餐饮酒店是低碳旅游的“抓手”,推进低碳绿色饭店发展已成为国际住宿业和餐饮业的新型经营方式。针对四川餐饮酒店现状,低碳绿色饭店应该突出四个“抓手”:一是制定由节能、环保、降耗、绿色服务(包括绿色采购)、绿色宣传及绿色营销等环节组成的“绿色”标准,并逐步示范、评定和推广,如川西高原羌藏旅游景点的餐厅应宣传销售当地当时出产的有机低碳食品——草原放养的牦牛肉、羊肉、各种草原上自然生长的野蘑菇、野菜;二是在建筑、供热、空调、照明、电器使用和水资源利用等方面采用低碳新技术、新材料与智能控制系统,充分利用太阳能、生物能、有机能等清洁能源,如酒店可去掉传统的燃油锅炉,改用生物质洁燃锅炉设备,用由植物、秸秆、污泥、木屑等废弃物料混合而成的生物质能源颗粒作为燃料,通过充分有效的燃烧,为酒店的洗衣房、厨房、洗浴中心提供蒸汽,既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降低农民焚烧秸秆对大气的污染和能源浪费,又可以在能源费用上减少一半左右;三是提升乡村酒店的硬件与服务软件水平;四是建立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员工培训管理、客人宣传教育以及相应的激励制度安排,推行节俭化旅游消费,使游客获得更多的精神体验。

四、绿色低碳的城乡一体化城市

绿色低碳的城乡一体化城市是低碳旅游的“平台”。绿色低碳的城乡一体化城市是在城乡一体化格局下,综合考虑低碳城市建设、低碳经济发展和旅游业低碳化发展的有机融合体,是未来旅游城市建设发展的方向。作为低碳旅游“平台”的绿色低碳城乡一体化城市,在宏观层面上,应大力推进包括城乡生产系统、流通服务系统、消费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以及基础设施系统等在内的城乡系统的循环经济发展;在中观层面上,应倡导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推广节能技术在各产业中的应用,调整城乡能源、交通和建筑结构向低碳化方向演进;微观层面上,要鼓励构建企业内部资源的循环体系,在支柱产业、重点行业和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内推进微观循环经济。

2010年成都市都江堰、锦江区先后推行公共自行车。成都市政府还将于2010年10月1日起在高新区试点推广公共自行车服务,今后可望进一步向成都全市推广。预计成都公共自行车总量将达到5万辆左右。今后,成都市应尽快制定“免费单车”服务系统建设专项规划以及自行车专用道建设规划,并确保上述两个规划相衔接。可在成都公共自行车站点建立服务亭,布置城市信息终端,显示公交车信息、出租车信息、“免费单车”信息、交通路况信息,涉及市民和游客低碳吃、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的信息。可在四川各地级城市实施“免费单车”服务系统及自行车专用道建设,可考虑建设连接峨眉山、乐山、成都、德阳、绵阳、九寨沟、黄龙等重点旅游城市和景点的自行车专用道——低碳通道,以满足假期骑自行车低碳出行的旅游者的健身需求,并借助低碳通道逐渐被更多的人利用,培养旅游者的低碳行为,传播低碳意识。

用太阳能畜禽舍养殖,建设地热住宅,推行“紧凑型”城市布局,打造“绿色饭店”,让更多的天然气汽车上路……这是上海交大社会实践团为“低碳绵阳”从能源、经济和社会方方面面勾画的蓝图,其实施不仅有利于恢复灾区经济,也将为全国探索“低碳城市”建设积累宝贵经验。

五、绿色环保旅游企业

绿色环保旅游企业是低碳旅游的“纽带”,是指在经营和发展中采用开放式和循环式的绿色发展模式、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处理好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在为社会提供绿色、舒适、安全的旅游产品的同时,将经营过程中资源和生物化石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消耗降至最低,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多赢”的现代旅游企业。在少数民族区域,地方政府、相关机构和优势企业应在政策和资金方面扶持绿色环保的民族手工艺品生产企业发展。北川羌绣是北川羌族农村妇女在劳动间隙完成的民间工艺品,现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羌族人的云云鞋、花围腰、绣衣、绣垫、绣挎包等日常物件都有羌绣装饰。羌绣作品的图案、色彩以及针法均蕴涵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情调,体现出千年古羌文化的沉淀。川企前锋一直致力于灾后的重建工作,2009年底前锋与壹基金羌秀帮扶计划签订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伙伴协议,通过长期购买帮扶中心的羌绣产品来帮助阿坝州内的羌族家庭,并围绕“用爱点燃每一个家庭”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动。包括:从羌绣帮扶计划覆盖的村寨中选择一个村子冠名为“前锋羌绣帮扶村”;前锋3年里定制的所有产品都发放到这个村子制作,长期持续的现金帮助村中个别贫困家庭致富。川西高原云量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日照多为2,000~2,600小时。可在川西高原各旅游景点的旅游企业大力迅速推广太阳能发电项目,并由地方政府资助。绿色环保旅游企业发展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应借鉴国际上较为成熟的相关认证标准,制定适宜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认证体系;其次,引导和激励企业绿色化发展,从树立环保意识、强化环保教育、开发绿色产品、进行绿色营销和树立绿色品牌等方面严格要求;最后,选择合适的标准进行相应评定,其过程主要是结合综合评价和现场认证,从而达到创建和推广绿色品牌的目的。

六、游客和居民非低碳行为矫正

游客和居民非低碳行为矫正是实施低碳旅游的“角色转变”。旅游者是践行低碳旅游的“主角”,旅游沿途或目的地居民的日常行为对旅游者低碳意识的养成或强化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2010年5月18日,由于有人焚烧秸秆,造成绵阳机场周围浓烟滚滚,最低时能见度仅100米,远远低机落地最低飞行标准,当日晚11时许,因为燃烧秸秆浓烟的干扰,从北京飞往绵阳的航班没法在绵阳机场安全着陆,只得改飞到成都双流机场入港。该航班上100多名本该当晚到绵阳的乘客只得要么滞留成都,要么深更半夜换乘汽车返绵。另外,18日晚要从绵阳起飞到北京的100多名乘客,除少部分回绵阳家中休息外,余下的从广元、遂宁等地来绵乘坐飞机的乘客共68名,只得暂时入住绵阳的宾馆。直到19日上午11时,天空浓烟渐渐消散,这批乘客才从绵阳机场乘坐飞机前往北京。同时,18日、19日绵阳城区到处烟雾弥漫,空气严重污染。笔者建议四川省相关部门细化禁止农民随地燃烧秸秆的法规,并认真履行。更为重要的是应由地方政府出面协调有关机构,于每年适当的时候,统一收购四川境内的田间秸秆,并适当提高收购价格,由政府补贴统一收购价和市场销售价之间的价差。统一收购的秸秆用于火电厂燃烧发电或作为工业原料生产沼气、饲料、建材等。也有工业机构收购秸秆作原料的,但秸秆才几分钱一公斤,价格天平严重偏向工业,农民如果为了响应政府号召不烧秸秆,收起来卖给工业机构,基本上没有任何利润。我们应以各种“寓教于旅”宣传手段,把旅游活动的碳排放情况告诉游客与公众,让大家知道,乘坐不同交通工具,碳排放会有什么区别;住酒店把冷气调高一度,能减少多少碳排放,等等。只要游客掌握这些对称信息,其行为就可能发生改变,对过度碳排放行为就会有所收敛。要进一步加大四川低碳旅游景点、餐饮酒店、绿色低碳城市、绿色环保旅游企业、低碳旅游特色产品的宣传力度,与潜在的游客与公众沟通,进一步激发公众对四川低碳旅游业的市场需求,扩张四川低碳旅游市场的辐射面。要基于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让旅游者知晓并实践低碳旅游,可以通过网站四川低碳旅游的信息,并在各景区导游图上增加对低碳概念的描述。

七、结语

低碳旅游业是一种低碳产业模式和生活方式,应当成为四川新时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战略之一。四川低碳旅游业及其运作的重点是:转变现有旅游模式,倡导公共交通和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自行车等低碳或无碳方式,同时也丰富旅游生活,增加旅游项目;培养和提高公民的低碳意识,养成公民自觉的低碳行为,加强旅游智能化发展,提高运行效率,同时全面引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碳消耗,促进自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