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的基本特性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9: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道德的基本特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审视时下国人有关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可以说,在法律职业道德重要性的认识上给人留下的突出印象是:“外在视角”过份张扬和“内在视角”相对稀缺。有鉴于此,需要补强“内在视角”,强化从法律职业自身的特性和需要出发来认识法律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这样做不仅有助于纠偏,有助于按照认知的规律性形成健全而平衡的视角,而且还能够改进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品质,体现道德的属性以及人类道德实践的特殊要求。
众所周知,道德是一种关于是非、善恶的判断,是一种诉诸于人的良知和内心确信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的东西;道德实践包括道德教育则是一种求于内(道德认同)、达于外(道德行为)的活动。就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而言,如果在法律职业道德重要性的认识上不贯彻一种“内在视角”,如果不能揭示法律职业特性与法律职业道德之间的内在关联,使从业者发自内心地感受到职业道德对于其事业的至关重要,那么,就不可能使他们形成内在的道德确信,并基于道德认同在自己的行为中表现出道德自觉。
在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中,单纯的“外在视角”、仅仅从时势政策的需要来阐说法律职业道德的意义,显然忽视了法律职业自身的需要和特性,忽视了法律职业作为道德判断的主体地位。它向职业者传达的信息是“社会有需要,你(们)不得不”,而不是“你(们)有需要,你(们)应该”,因而很容易使从业者从心底里产生隔膜,并进一步造成道德上的压迫感或强制感,使人如有重负。因此,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兼顾内、外两种视角,在对法律职业道德重要性的认识上,既考虑时势政策的要求,更顾及职业主体的需要和职业的特性。
那么,什么是“内在视角”下的法律职业道德的意义呢?从法律职业的形成来看,法律职业道德在其中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法律职业道德的支撑,就不会有现代法律职业。因此,法律职业道德对于法律职业的重要性,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法律职业道德是法律职业的一个基本的构成因素。对此,我想从法治社会中法律职业的特有品质的角度,做一点具体阐述。
在《法治社会中的法律职业》一文(见本报2001年11月23日第三版)中,我曾提到,现代法治社会中的法律职业必须具备四种有机联系的品质,即掌握专门的法律知识和技能、致力于社会福祉、实现自我管理、以及享有良好的社会地位。法律职业道德之所以重要,从“内在视角”来看,就在于它与法律职业的这些品质密切联系。法律职业道德是法律知识和技能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为社会服务的职业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法律职业实现自我管理的一个基本途径,是法律职业享有良好社会地位的有效保证。
作为法律知识和技能的基本内容。从事法律职业必须掌握专门的法律知识和技能,这种知识和技能是一种“习得的艺术”,其中就包括法律职业道德的内容。法律职业道德是法律职业者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判断是非、善恶的准则。要成为一名法律职业者,其先决条件之一,就是要通过专门的教育培训和资格考试,掌握基本的职业道德知识和技能。对法律职业道德的认知,为从事法律职业活动所必需,它应该属于法律职业者必须具备的最低限度的能力的要求。法律职业者必须知道自己的责任,知道一个社会的法律事务应该如何来完成。具体地说,他应该知道道德是关于是非、善恶的判断,它不同于美丑、真假、神圣和世俗、称职和不称职等价值判断;知道决定职业行为对错、好坏的标准,以及证明职业行为和道德主张为正当的适当理由;知道职业上的“善”为何物,其依据何在:知道在面临道德争议时如何形成自己的立场,将不同的道德理由整合为连贯一致的形态,以及解决道德争议的办法是什么。
作为职业精神的具体体现。从事法律职业必须具备职业精神,而法律职业精神的核心,就是致力于社会福祉、用自己的专长为社会服务。在这种精神中,特别强调的是利他主义的伦理性。它所遵循的不“只是赚钱的要求”,也不以赚钱多少来衡量、评价职业成就的高低。这样一种克己利他的属性,恰恰也是道德评价的精髓所在。道德评价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利他的评价,追求的是有利于他人和群体,有利于国家、民族和社会,并在此前提下定位自我利益的实现。法律职业道德也不例外。法律职业道德在处理职业与社会、职业个人与职业整体、以及职业个人与其他利益主体的关系方面所提出的各种要求,都体现了服务于社会的利他主义职业精神的要求。从动态实现的角度看,法律职业者之所以能够以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社会服务,关键是因为在这种专业知识和技能中所包含的职业道德成分,发挥了定向规制的作用。
篇2
关键词: 图书馆; 职业道德; 业务素质
中图分类号: G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6-0080-01
图书馆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图书馆职业道德,是在一般社会道德基础上,根据图书馆工作的专业性质、任务,以及图书馆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对图书馆工作者提出的职业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是图书馆员指导自己言行,调整馆员与读者、员工与图书馆、馆员与社会之间关系,判断自己和他人在图书馆工作实践过程中行为的是非、善恶、荣辱和褒贬的标准。加强道德建设,对于提高图书馆人员的道德素质,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和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图书馆领域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也有自身的职业道德。图书馆职业道德规范较稳定,其历史继承性也较显著。研究图书馆职业道德的变迁,把握图书馆职业道德的时代特征,有助于加深对图书馆职业道德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进行图书馆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图书馆工作者职业道德水平提高。
图书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是从事本职工作的行为准则。其基本要求是:热爱图书馆事业;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爱护书刊资料和图书设备;工作认真负责,忠于职守;严格要求自己,遵纪守法;言谈举止文明礼貌。
一、加强图书馆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图书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做好读者服务工作,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是每一个图书馆的重要任务。因此,提高图书馆工作者的素质,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职业思想,是提高读者服务工作质量的根本前提。
二、图书馆职业道德的特点
图书馆是对文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存贮、传递和开发,并为社会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和信息服务机构。作为社会科学、文化、教育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它所属系统的一些共性,即社会性、学术性、服务性和教育性。同时图书馆还有其特有的行业特性,一是传播的文化性;二是窗口服务的公众性。
图书馆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除应遵守社会的基本道德以外,它还具有以下一些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特点。一是公众性。图书馆是一种窗口行业,面对的是全体公民,每个公民都有权享受和获得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尤其是公共图书馆,较之学校和专业图书馆更具公众性。二是广泛性。由于公众年龄和职业的差异,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可以说是不分长幼、不论贵贱、不问职业,也就是说,所有的民众都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三是服务性。服务社会、服务民众是图书馆最基本的社会职能,也是图书馆发展的基本动力,图书馆的所有工作,都是以提供服务为目的。四是直接性。图书馆的每一个服务窗口都直接面对读者,即使是从事书刊整理和信息开发工作的部门,其最后的“产品”也要直接面对读者,员工的服务仪表和态度、工作质量等都在随时接受读者的检验五是展示性。图书馆属于窗口行业,它处在社会生活的第一线,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展示在读者面前,代表着一种形象和品牌。
图书馆职业道德是调整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图书馆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价值理念,它既是对图书馆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规定,也是图书馆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的约束,具有职业道德的一般特征。同时也具有图书馆职业道德的个别特征,即专业性,示范性,兼容性。
图书馆职业道德的专业性是指:从事图书馆工作这一特定社会成员所应具备的行业道德规范。它是做好图书馆工作的基本职业要求,也是图书馆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对图书馆工作者完成业务工作起重要作用。同时,图书馆工作者之间的关系,是图书馆工作者特有的道德内容。它充分体现了图书馆工作这一特殊行业的职业要求,因此它也被赋予特殊的道德内涵。
图书馆职业道德的示范性,是指图书馆因是高层次的文化信息服务机构,要求图书馆工作者具有较高素养和文化内涵,有别于一般职业的服务人员。图书馆工作者的职业形象是“大众形象”,对社会不同职业,不同层次的读者的道德认同有很大的影响力。它包含“师表性”的价值规范,体现了“服务育人”,“知识育人”的师表作用。由此可见,加强图书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三、加强图书馆职业道德教育对工作人员的要求
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对于树立行业新风,克服各种行业的不正之风,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个图书馆的职业道德状况,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社会信誉和社会效益,关系到事业的兴衰成败。而一个图书馆的职业道德状况,往往通过每个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程度表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从业人员都是图书馆的代表,因此,每个从业人员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是形成职业群体美好形象的基础,是维护图书馆在社会中的道德信誉,促进图书馆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条件。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图书馆工作者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掌握新技术,新观念,不断丰富知识水平,扩大眼界和视野,提高服务质量,才能满足社会和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靠敬业求实精神支撑。图书馆工作者要刻苦钻研任务,掌握好现有馆藏图书的基本情况,改变被动服务方式。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图书馆工作者明确本职工作的性质和重要地位,明确自己所担负的职责,逐步培养自己的职业感情,热爱图书馆事业,在图书馆战线上做出贡献。
篇3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
道德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意识形态,是由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并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以善恶为评价形式,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用以调节人际关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行为活动的总和。“道德的”即意味着“应当的”。道德是人们一种社会性的行为,道德是社会的产物,只有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才涉及到道德问题。作为一种社会意识,道德的评判标准不是以某个人的观念为依据,而是以整个社会的观念为准。任何社会都需要一定的道德意识以协调人际关系,形成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
会计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道德在微观经济领域的细化和延伸。《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明确界定,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中各种利益关系的手段,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广泛的社会性。
会计职业道德与其它行业的职业道德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特性,会计职业道德的许多内容在会计法律制度上均有体现,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会计职业道德关注更多的是社会公众的利益,尤其是在各种道德冲突时,必须坚持相关法律准则。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
二、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现状
在国家审计署公布的《中央部门单位2011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报告中,不难看出在会计处理和财务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外交部2011年部本级和所属两家单位扩大支出范围1064.29万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当年预算执行中不符合财经制度规定的问题金额4543.93万元;审计查出教育部当年预算执行中不符合财经制度规定的问题金额33154.74万元;科学技术部超出预算年度列支2051.45万元;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未编报预算的情况下,动用以前年度结余资金433.93万元发放津贴补贴;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基建经费利息结余累计184.19万元,未按规定及时清理上缴;监察部所属机关综合服务中心年末结余分配时,多计提职工福利基金42.83万元;民政部2所属机关服务局自行调减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建设内容后未相应核减工程款,导致多结算工程款46.92万元;财政部所属投资评审中心多缴存住房公积金22.94万元,多发放防暑降温费15.23万元。
上述部分部委在财经方面出现违规违纪的问题,在其他组织也或多或少的存在,似乎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常人的思维定式中,这些问题可以理解,甚至也可以原谅。虽然这些问题的出现受制于一些客观的因素,受旨于上级的授意,但是,也正是从这些普遍的现象中折射出了会计人员习惯的思维定式和行为模式,置财经法律法规制度于不顾,传统性核算,随意性管理,疏散性监督。揭示会计人员这一普遍的思维定式和行为模式的核心原因,则是会计人员会计责任的不足和缺失,换言之,就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严重缺位。借以工作繁忙,事情杂多,忽视会计法规的学习和掌握,何谈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对职业道德规范和政策法规似懂非懂,模糊不清,会计职业道德思想的根基软弱无力。
会计职业道德的缺失容易引发会计人员追求私利。一些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膨胀,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制观念,会计职业道德沦丧,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以身试法,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弄虚作假是会计职业道德缺失在会计处理和财务管理中的表现,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够坚持准则,甚至通同作弊,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直接参与伪造、变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
三、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成因分析
(一)组织内部的影响因素
会计人员是组织内部的从业人员,受聘、受雇于会计控制者。会计人员在组织中的地位具有必然的从属性,这种从属性对会计人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设置了较高的准则和规范,要求会计人员要具有更高尚的职业道德境界,才能使职业道德充分发挥作用。但是多数会计人员很难达到这种程度。当会计人员与组织负责人发生道德冲突时,会计人员就会面临两难选择,若坚持职业道德,就很有可能会被孤立或辞退,因而有些会计人员不得不在领导的指使、强令下被动地做假账。所以,要恪守职业道德,不少会计人员是很难做到的。虽然也有些会计人员因欠缺职业道德而造假,但究其根源还是手握大权的幕后指使人所造成的。在现实众多的会计实践中所出现的违规违纪现象,从表面上看是会计人员不良职业道德的表现,其实是组织负责人意志的体现,是组织负责人不良道德的直接结果,会计工作人员往往是处于被动的位置。因此新《会计法》特别强调对违法行为要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这也正是减少从业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影响的重要举措。
就会计人员自身而言,在其实施违法违纪行为时,一般都在其职权范围内,是出于主观故意,主动而为,这反映出会计人员自身道德素质偏低。其形成的原因,固然也有社会风气和组织负责人道德水平的影响,但与其所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和多少关系甚密。在会计知识积累的初始阶段,注重智育,忽视德育。在会计实践中,继续教育注重的是形式,所谓的职业道德培训名不符实。
(二)组织外部的影响因素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上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都在发生变化。在会计领域也同样遇到了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二律悖反”的困惑。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个人主义、利已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意识抬头,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削弱,致使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频现,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包括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也会发生同样的变化。
会计监管的乏力,宽解了会计行为的约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会计监管,造成了会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削弱了自我约束能力。当财务行为与会计法规制度发生抵触时,往往片面强调搞活经营,而放松了对违纪违规行为的监督。况且目前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监督标准虽然繁多,但却五花八门,各部门在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造成各种监督难以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投资者、管理者从个人角度出发更多考虑的是组织的微观利益,政府则从全社会角度考虑的是实现本国资源最优配置的宏观利益。微观利益与宏观利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诱发了会计造假的产生。
四、提升会计职业道德的路径
依据前述分析,会计职业道德提升必须架设于道德教育、法律制约、内部控制、外部监管这四个“立柱”之上,任何一个立柱的乏力或缺失都会导致会计职业道德水准的倾斜,因此确保立柱直立稳当,是提升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关键所在。
(一)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人员道德素质偏低,与教育不足有很大关系。首先应在会计学历教育中开设职业道德课,以会计职业道德修养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道德责任感。其次在会计实践中,不间断地对在职的会计人员进行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职业道德观,遵循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提高专业及品德修养,增强热爱本职工作的意识,讲求对事业的献身精神,自觉地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维护会计职业的尊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通过案例学习和警示教育,用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准则来矫正、规范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以期逐步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准。
(二)持续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会计人员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执行法律精神,敬畏法律尊严,在实践中时时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会计人员应通晓并积极遵守《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这是会计人员应掌握的最基本的法律内容,是个人履行好其职能的重要法律保证。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变换和发展,新的法律制度会不断的颁布和实施,会计人员理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更新和补充。诚然,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书面上、口头上,关键是付诸于实践之中,要以实践的考核来衡量会计人员所掌握的法律知识。
(三)完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对任何组织而言,并不陌生,但是完整性、执行性的匮乏是内部控制制度所存在的通病。针对于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涵盖的范围应该包括成本控制制度、资产控制制度、存款控制制度、货币现金控制机制、对外投资控制制度、筹资控制制度,同时也包括了预算执行控制制度、稽核审计与财务控制制度、采购与付款控制制度、销售与收款控制制度等,并且在不同的阶段应该进行适时的更新和补充,不能将制度僵化,更不能形成摆设和教条。其次,控制的主体应该明确,应该由组织内部相关部门组成控制主体,单一由财务部门组成的控制主体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容易陷入圈内游戏。再者,要更加注重控制绩效,其前提就是必须增大控制的可操作性,界定不清,模棱两可,执行起来就会精疲力尽,绩效更是无从谈起。综合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仅要从一而终,同时还要不断的循环,在整个的控制过程中,不断的改进,逐步的提升才是真正的目的。
篇4
Abstract: Strengthening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ethics construction is the important measures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personnel, is the require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lso is the an important guarantee to achieve corporate accounting objectives.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of accounting personnel can be improved through improving the code of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ethics, strengthening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self-cultivation accounting personnel, increasing efforts to deal with violations of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other methods.
关键词: 会计规范;职业道德规范;途径
Key words: accounting standard;code of professional ethics;way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7-0154-02
1 加强会计人员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1.1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措施
1.1.1 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从业人员义不容辞的义务
《会计法》第三十九条、《总会计师条例》第十六条均明文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坚持原则、廉洁奉公。会计职业道德是国家法律法规对会计人员提出的必须遵守的义务与责任。
1.1.2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手段
思想意识修养、道德品质修养和科学文化知识素养相互结合,构成了社会主义会计人员道德修养的内容。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会计职业道德修养,能有效地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提升会计人员的会计道德境界,塑造高尚的会计道德品质。会计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做到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坚持准则、廉洁奉公、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作风严谨、艰苦朴素、大公无私,从而使其在从事会计工作的时,严格遵守财经制度,有效履行会计的监督职能,提高自我防腐能力,自觉地与错误行为作斗争。
1.2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市场经济是公平竞争的经济,自由公平的竞争秩序是市场经济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推动力。市场经济要求每个市场主体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遵守共同的规则,通过公平、合法的竞争达到优胜劣汰,合理配置资源。否则,市场机制就可能失灵或扭曲。来自市场内部的干扰主要是因为市场主体的行为不规范造成的,在会计方面主要表现在会计人员失真的会计信息,妨碍市场竞争的正常进行,破坏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使市场活动陷入无序、混乱状态。有市场就有竞争,有竞争就必须维护自由、公平、公正的规则,并由它来规范各种交换和竞争行为。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可以使会计人员忠于职守、廉洁奉公,从而维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1.3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实现企业会计目标的重要保障
企业会计目标就是为各服务对象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而会计信息则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能否及时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不但取决于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还取决于会计人员能否严格履行职业行为准则。如果会计人员提供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将使服务对象的决策失误,甚至导致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可以利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约束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从而保证会计目标的实现。
2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2.1 会计规范
会计规范是指人们在从事与会计有关的活动时,所应遵循的约束性或指导性的行为准则。会计规范的基本特征是:普遍性,即会计规范作为指导会计工作的行为准则,是得到多数人认可的,普遍性是会计规范赖以存在的基础;约束性,即会计规范提出了评价会计行为的明确标准,对于违反规范的行为,根据情节施以相应的法律、行政制裁或道德谴责;地域性,即会计规范不可避免地带有民族特色或国家特征,会计规范中的法律规范表现尤为突出;发展性,即会计规范必须随所处的环境和时代的发展变化作相应的调整。会计规范的种类包括法律规范、准则规范、行业会计制度规范、单位内部会计制度规范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2.2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根据会计职业的特点提出的,要求会计人员在会计活动中应普遍遵循的职业道德要求,它贯穿于整个会计规范体系之中。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与会计职业活动紧密相连,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道德的力量来维护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约束作用,既有对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要求,也有对其思想道德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具有职业性、自觉性和综合性特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为财政部提出的八条规范性要求: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
3 电算化背景下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途径
3.1 进一步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我国传统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产生于特定的经济关系,与当时的会计制度有着“天然”的联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影响和制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念也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而变化。在物质利益的诱导面前,支配会计人员行为的主要因素往往是欲望,并使得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选择更加理性化、经济化和市场化。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这要求会计职业道德与其相适应,实现规范化和法制化。会计职业道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能完全依赖会计法律制度的强制功能而排斥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化功能,但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尚不规范的情况下,还必须依赖会计法律制度的强制力作用。因此,在条件具备时,应及时将某些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吸收到会计法律制度之中,通过制度规范的形式来加以明确,并以会计准则形式确定下来,规范会计行为,为会汁职业道德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3.2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职业的特性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正确理解会计职业道德是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前提,而要做到正确理解,就需要持之以恒地做好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工作。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其进行系统的职业道德培养,促使其形成优良的职业道德观念和良好的职业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好会计人员的主观能动作用,增强财会人员的使命感。会计职业道德的形成,教育是根本。只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才能使会计人员树立诚信等职业道德观念,从心理上对职业道德规范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才能遵循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要求会计人员要不断地吸纳本专业的新知识,提高业务能力,适应时代的要求。为此,必须积极推行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使其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切实帮助他们更新知识、提高素质。通过教育使会计人员构建科学的职业道德意识体系,并逐步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转化成自身的思想观念,指引和约束自身的行为,形成良好稳定的道德品质。
3.3 提高会计人员的自我修养能力
道德的发展过程可划分为他律和自律两个阶段。他律是由外部力量约束,自律是自我约束。他律向自律的转化就是主体把外在的律令转化为内在的律令。职业道德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和信念和行业自律性惩戒来维系。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只处于他律的初级阶段,会计人员的自我约束和仍有待于提高。为此,必须加强会计人员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其的自我修养能力。通过自我教育、自重自省、自律慎独等方法,牢固树立遵守职业道德的信念。
3.4 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处理力度
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必须依靠法律来规范和维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中国会计业不断走向世界,其执业水平和执业作风面临严峻的考验。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并触犯法律的要加大惩治力度,追究会计人员和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使当事人付出的高昂代价,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但未触犯法律的企业或个人,驱逐出会计行业。从而使广大会计人员认识到若不用职业道德规范自己行为,将会受到惩处。
3.5 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市场化程度越高,客观上对社会信用体系的发育程度的要求也就越高。会计职业道德评价,就是根据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对会计职业行为进行善恶评价。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包括社会组织、大众舆论对会计行为的道德评价,会计人员之间以及会计人员对自身行为得到的评价。健全职业道德评价系统,可以使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状况始终处于社会、单位和个人的监督之下,有利于会计人员养成强烈的职业道德责任感,从而形成会计职业道德他律机制,促进会计人员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通过评价体系可以有效的衡量会计人员的从业行为,并把衡量的结果反馈给行为人本身,使其了解到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新时期会计人员应该满足的基本道德素质,从而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
3.6 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相关机制
①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其目标是完善整体会计职业道德和职业会计人员个体道德并使其二者有机统一。有必要在财政部门领导下建立我国专门的会计职业道德自律组织,构建会计人员权益保障机制。缺少行之有效的会计人员权益保障机制,是很多会计人员最终被迫参与会计造假的重要原因。
②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的激励机制。对于那些自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优秀会计人员,应当给予奖励,使受奖者感到对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回报和社会肯定,从而促使其强化职业操守,同时又可以使受奖者周围的人得到鞭策和鼓励。
③完善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企业要建立科学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使日常会计业务处理分工科学,职责明确,形成既能相互协作又能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
④建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积极发挥国家相关部门、社会中介机构、内部审计的监督功能,通过会计监督、社会监督和法律监督,对,违法乱纪,知情不举甚至同流合污等行为,进行监控。
参考文献:
[1]代海英.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8).
篇5
论文摘要:欧美、日本、前苏联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可概括为道德教育、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的社会伦理基础三种类型.我国教育伦理学一直未突破教师职业道德的研究框架。教育伦理学应当研究教育同经济及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不能把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同教师伦理学、德育原理等学科研究对象相混淆。
教育伦理学是教育学和伦理学所构成的交叉学科,它是不是具有独立存在和研究的价值,上世纪初人们对此展开了长时间的争论。通过争论,欧美、日本、前苏联等教育发达国家的学界同仁对独立研究和发展教育伦理学、加强教师教育伦理学修养的必要性普遍给予了肯定。这一共识,对我国也发生了重大影响。从那时起,特别是最近二十多年来,我国相继出版了一系列教育伦理学专著、教材,对教育伦理学开展了独立的学科建设。但是,由于在研究对象问题上见仁见智,教育伦理学学科建设进展缓慢,不尽人意。
近几十年来,国外教育伦理学在研究什么?20世纪上半叶,英国人B·诺曼妮和G·科蒙尔合著出版《教育伦理学》一书。该书依次讨论了什么是儿童、胎儿的环境、早期家庭教育、性格和气质、性别训练、宗教信仰、理想的学校、学校指导等问题,未对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给予明确阐释。但从其体系和内容上看,其论述主要集中在人格发展这一主题上,可见他们所理解的“教育伦理学”实际上是“伦理教育学”,准确地说,是一种道德教育学或者说道德心理教育学。
美国对教育伦理学研究的关注点,一开始就集中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上。20世纪20一40年代,一批美国学者如卡他斯、韦伯斯等采用严格的实证研究方法,概括出了一名优秀教师应具有的职业品质和行为特征。这些研究,有的是在征集有丰富经验的教师的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的,有的是在对成功教师与失败教师开展品德对比的基础上进行的,有的则分析教师职业品质与教师成功之间的相关度。1948年,全美教育委员会所属的师范教育委员会向全美教师发表了题为《我们时代的教师》的报告,对教师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品质提出了13项要求和指导;1968年,美国国家教育协会(NEA)正式制定了《教育职业伦理准则》。70年代,这一研究在美国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专家们继续以实证方法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分门别类地对“教师品质”进行研究,形成了教师职业内部不同专业的伦理道德准则,如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的《职业伦理声明》、美国心理学会的《心理学家伦理标准》以及人事指导协会的《伦理标准》等。
日本有培育优良“教师形象”的传统,日本对于教育伦理学的研究也正是从培育“教师形象”开始的。20世纪初,日本师范教育改革家野口援太郎提出要培养人格主义的“理想”教师。二战以后,广大日本民众从军国主义的噩梦中惊醒,教育界提出培养民主主义的“现代教师”。1952年,日本教职员组织通过了《伦理纲领》,以此作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指南。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民间对教育伦理学的研究日趋增多,出版了一系列关于教师职业伦理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专著和教材。如,日本当代著名教育家、原玉川大学总长小原国芳撰写了《师道》一书,对于师道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条件等做出了有益探讨。日本著名教育家、原广岛大学校长皇至道,出版了《人类教师与国民教师》一书,书中极力推崇瑞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齐关于教师“爱”的品质。著名教育家、广岛大学教授新崛通则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精神,他在《现代教育讲座》一书中说:“教师应当为人楷模,教师以身作则在道德教育中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长期以来,日本都以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十分重视对师范生教师职业伦理道德的教学和教育,教育伦理学是日本师范生的必修课。
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在《教师报》上开展了一场关于教育伦理的大讨论,经过这场讨论,教育伦理学取得了相对独立的学科地位。1977年,·皮萨列恩科和·皮萨列恩科撰写的《教育伦理学》出版,紧随其后又出版了B·H·契尔那葛卓娃和H·H·契尔那葛卓夫的《教师道德》。前苏联十分重视教育伦理学研究,但总体上讲其所确立的研究对象是教师职业道德。值得一提的是,前苏联在教育伦理学研究中,创制了“教育分寸”这一道德范畴。·科季格尔和·恰姆列尔在其所著的《教育伦理学》一书中,对“教育分寸”给予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准确定位,该书认为:“‘教育分寸’的重要任务是促使在孩子身上树立一个正面的心理背景,这个心理背景能正确接受教师的要求,而把这些要求转变为行为的内心动因也是必要的。有分寸地对待学生,这意味着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矛盾和同时不再引起新的矛盾”。他们指出:“‘教育分寸’不是教师行为中一些个别的事情,这是行为风格。它必须使学生相信教师是友好的、体贴和善良的。这一特征大大加强了教师的道德立场,并成为学生公民觉悟的学校。”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外教育伦理学研究开始突破教师职业道德框架,出现新的视点。在美国,鲁滨逊和莫尔顿合著的《高等教育中的伦理问题》,提出教育伦理学应研究教育内在的伦理和道德。该书分析了高等学校内部的矛盾冲突、伦理关系,提出了“公正原则”、“最大限度地实现利益的原则”、“普遍化原则”和“把他人当目的的原则”;剖析了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教师职业与共同职业的关系、教育中控制与维护的关系以及教学中的伦理问题、科研中的伦理问题、师资评价和教师聘用中的伦理问题。在英国,著名教育哲学教授波特斯出版《现代教育伦理学》,重点研究教育的社会伦理基础,研究“正义”、“平等”、“自由”、“民主”等一般社会道德在教育过程中的体现。里斯·布朗也试图从寻找正义、道德和教育的基本含义出发,力求“为独立的道德判断提供一个伦理学基础”,“为解释教育中的不正义、不道德现象(如教育机会上的不平等)提供一个理性的基础”。然而,从总体上讲,这并非主流意识,而只是一种声音或者说一种旁支流派。
在我国,教育伦理学研究初起于上世纪30年代,兴盛于80年代。
30年代,丘景尼先生出版专著《教育伦理学》。先生认为,教育伦理学是关于道德教育的科学。教育伦理学与道德教育“二者之涵义,大体相同”,“其着重之点,不在道德本质之为如何,而在道德的人格如何养成”;二者之区别,仅在于“教育伦理学所讨论的,大半属于原理的问题,而道德教育所包涵的则大部分为实际的问题。”该著旨在探索道德教育原理,创立道德教育哲学。
1988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王正平主编、国内九所高等师范院校协作编写的《教育伦理学》(以下称《王本》),该书是我国建国以后出版的第一部《教育伦理学》。在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问题上,《王本》明确提出,“教育伦理学是研究教师道德的学问”。具体地说,就是紧密结合社会教育职业劳动实践,研究教育劳动有的道德意识,揭示教师道德的特点、本质和职能;研究教育劳动中的道德关系,阐明教师道德的原则、规范和范畴;研究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活动,说明教师道德评价、教师道德修养以及教师职业品格形成发展的规律,从而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和自我道德提高提供理论与方法上的指导。在该书的《绪论》中,编者对教育伦理学的研究视域有一解释,根据这一解释,波特斯关于“教育的社会伦理基础”包含在本书“道德意识”之中,但从其内容体系中考察,这一说明并未得到真正的体现。因此,(王本》关于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的说明是现代的,实际操作是传统的。其精彩之笔,在于研究了教育过程中丰富多样的道德关系,具体地提出了教育行为规范并明确告诉教师哪些行为是善的,哪些行为是恶的。
1989年,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了施修华、严缘华主编的《教育伦理学》(以下称《施本》),该书认为,“教育伦理学是关于教师及参与教育过程的其他人员的道德问题的一门科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道德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同《王本》相比较,《施本》扩大了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将“教师”扩大为“教师及参与教育过程的其他人员”。进一步强化了“师德”在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中的核心地位,他说:“如果离开了对教师道德现象的高度概括,如果离开了对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道德关系的研究,就不可能建立科学的教育伦理学体系。”还提出了教育伦理学与教师道德思想的区别,他说:“教育伦理学同教师道德思想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教师道德思想的形成早于教育伦理学,最早的教师道德思想早在古代奴隶社会就已产生。而教育伦理学的创立,则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教育伦理学是……教师道德思想的理论化和体系化。古代社会虽然己有了教师道德思想,但都是零碎的、不完整的,有的甚至还是错误的。”
1990年,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陈旭光主编的《教育伦理学》(以下称《陈本》)。《陈本》在《施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进行了扩充增容,把教育过程中广泛涉及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都作为教育伦理学考察的对象。该书以人格教育为逻辑起点,系统地分析了教育过程中伦理因素对教师、学生人格完善的影响,揭示了教育伦理的形成规律,探寻了教育伦理的价值,阐明了教育伦理的三条原则。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授为该书作序,评价该书“具的一定的见解和特色。” 转贴于
1993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李春秋教授主持编写的《教育伦理学概论》(以下称《李本》)。该书认为,教育伦理学是研究教育的伦理道德价值和教师职业道德的科学。《李本》的重大贡献之一,在于提出了广义教育伦理与狭义教育伦理之分。他说,广义教育伦理,即怎样确立教育在社会生活结构中或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评价人们对教育的态度以及社会应该赋予教育什么样的性质和目标等等。狭义的教育伦理,即教育应包括哪些内容,德育在教育中占何种地位,教育应遵循什么样的道德原则,教育过程能够培养出具有什么样品质、才能的人,作为教育工厂的工程师—教师应当具有什么样的职业道德,作为受教育的学生抱什么样的学习态度等等。对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李本》有两处专门回答,大同小异,他说:“教育伦理学主要以教育过程参加者的道德关系为研究对象,并具体研究作为道德关系的反映和表现的教师道德现象。具体地说,就是……概括教师道德要求的内容、教师道德要求的内化以及教师道德行为的选择等问题。”《李本》对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的界定,明显排斥了广义教育伦理,只就狭义教育伦理做出了表述。
2000年,钱焕琦、刘云林教授收罗古今中外各家学说推陈出新所撰写的一部学术专著《中国教育伦理学》(以下称《钱本》)出版。这是一部视野开阔、力透纸背的新著作。是当前国内同类专著、教材中材料最新、信息量最大、可读性最强的一部书。该著有“王者”风范,大有摆开集以往研究大成开一学术新时代的大架势。在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问题上,《钱本》在考察了中外b种不同学术见解的基础上提出:“教育伦理学是研究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道德关系的一门科学。”但《钱本》的内容结构大大超出了其所表述的研究对象范畴,既考察了教育伦理的实践基础、基本原则,考察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伦理规范,也考察了教育伦理评价和教育道德修养,特别是把《王本》只作为道德规范范畴的“教育公平”、“教育威信”列为专章考察,在我国教育伦理学学科建设上第一次吸收了波特斯关于以“教育的社会伦理基础”为研究对象的认知理念,体现了对西方当代教育伦理学研究新成果的借鉴。
综上所述,中外教育伦理学研究,其研究对象可概括为三种类型:道德教育型、教师职业道德型和教育的社会伦理基础型。道德教育型以B·诺曼妮和G·科蒙尔为代表,丘景尼先生对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明显地受到了B·诺曼妮和G·科蒙尔合著的《教育伦理学》一书的影响。这一认识,现已逐步淡出学术领域。这种“教育伦理学”,在我国已被《思想政治教育学》、《道德教育原理》、《德育原理》所取代。第二种类型最为普遍和典型,欧美、日本、前苏联以及我国的学术界,长期以来大多数学者都以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檀传宝在其所著的《教师伦理学专题》一书中仍对这一界说给予了解析与辨护,他说:“教育伦理学是一个比教师伦理学更宽泛的概念,但就学校教育而言,这两个概念基本相似。”又说:“教师伦理学(或教育伦理学)是关于教育伦理智慧或教师道德及其规范的学问。就学科性质来说,它主要是一门规范和应用的伦理学。”笔者认为,这一认识虽然秉承了传统,但仍然是错误的。教育伦理学有别于教师伦理学,教育伦理学、教师伦理学甚至有别于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学问。
为说明这一问题,不妨先作一循名求实的学理研究。伦、理二字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已出现,《礼记·乐记》中说:“八音克谐,无相夺伦。”“伦”指和美乐章中的不同节奏或旋律,强调其不可混同的实然存在性。还有一种解释,“伦者,轮也”。一辆车子有两个轮子才能运转,强调事物之间的协调。“伦者,纶也。”纶线贯穿方为布,可引申为关系。总之,“伦”是一种关系,是一种相互协调、和谐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实然存在的。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伦”主要用于指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孟子》有言:“察于人伦”。赵歧在解释孟子所谓的伦的含义时说:“伦,序……识人事之序。”东汉郑玄在注《小戴礼记》时也说:“伦,亲疏之比也。”在古代,人们以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固有的、不可偕越的,因而孔子谓之“名分”。“理”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如果说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伦”指一种实然,“理”则更向前跨进一步,具有浓厚的先验性特征。以今观之,伦理是一个客观的关系范畴,是道德产生的基础和道德修养的终极依归;而不是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评价、道德修养本身。因此,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教育同经济及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其任务是解述教育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宗教以及人类之间的实然、应然关系,求证教育的社会伦理基础。
道德不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道”者有同于“理”,春秋时谓之“道”,宋明时谓之“理”。“道德”之意不在“道”而在“德”,“德”者,“得也”。“得”有正负向度,背于“道”的负性之“得”不能谓之“德”;只有合乎“道”的正向之“得”方可谓之“德”。朱熹说:“德者,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道德是道德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让人“‘得’什么”,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基于一定伦理而产生何种思想和行为要求、准则、规范。具体到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的探讨,可哄说教师道德不是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而是教师道德学的研究对象。鉴于建国以来,不曾产生“道德学”这一称谓,也不曾产生“教师道德学”这一称谓,可以约定俗成以“伦理学”和“教师伦理学”代称,但必须明白的是,这是“伦理学”的广义泛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因为教育伦理学中纳人了教师道德而将教育伦理学等同于教师伦理学,致使教育伦理学的主体即“伦理关系”完全被“道德要求”所取代。当前,国内也出版了一批《教师伦理学》专著、教材,如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的《教师伦理学专题》、中南大学李建华教授的《教师伦理学》,虽体系迥异,但名实相符,很贴切也令读来感到亲切。其实,教师伦理是一个既有总原则又可以多层次、多方面、多维度、多视角分类的多学科集合体。美国近来出现的教师职业内部不同专业的伦理道德准则,较好地体现了教师道德研究的特性。
篇6
2009年10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以下简称《守则》,全面规范了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本文主要阐明审计师的职业道德,所谓职业道德,,是指审计师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主要体现但在执业过程中存在不少有违职业道德的现象, CPA的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包括:诚信、独立、客观、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保密、执业行为。
二、案例回顾及分析:
中国证监会对绿大地事件展开行政调查,发现公司涉嫌虚增资产、虚增收入、虚增利润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在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期间,绿大地披露的业绩预告和快报曾五度反复,由之前的预增过亿,变更为最后的巨亏1.5亿元。该公司2010年3月的一季报,2010年4月28日预告基本每股收益0.27元,4月30日正式出台的一季报每股收益竟然只有0.1元。两天之差,营业总收入、净利润、每股收益“暴跌”。这一事件不仅抹黑了中国的证券市场,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对CPA的职业道德问题的思考。
1.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的破坏:
会计造假是贯穿于绿大地这一事件中的主题,回顾案例我们可以发现,绿大地公司的上市审计存在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具体体现在:①虚增资产:上市过程中故意抬高地价,从20万一亩到100万一亩。②会计分录和报表的造假:伪造销售合同,私自刻章。现金流表篡改多达27处错误。③审计缺乏必要的谨慎性:绿大地的造假从上市之前就开始了,上市过程的审计的券商难辞其咎。在2008到2011年公司频繁地变更事务所:在这期间一共有4家会计师事务所,其中2008年中和正信出具了标准的无保留意见报告。2010年中准了无法表示意见。绿大地造假的时间长达 之久却没有被发现,这足以引人深思。
2.通过案例的分析和材料的收集,笔者认为,“绿大地事件”产生了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如下几个威胁:
①外部压力的威胁:在上市时候,绿大地公司向当地政府是省政府办公厅和金融办要求对审计其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一个稍微好看点的报告。面对政府机关的权威等外部的压力,CPA难以保证其执业的独立性。
②自身利益导致的威胁:自身利益包括有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众所周知,上市需要通过投行保荐人和财务审核等多个机构。在“绿大地上市”这一事件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上市中介机构存在灰色产业链存在。这条假流水线是由投行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相勾结形成。
③自我评价和密切关系导致的威胁:指的是注册会计师和被审单位的往来过于密切同时缺乏对以前审计的谨慎的判断。在造假案调查过程中发现,由于保障财务数据真实性的关键审查环节现场审计”一直被牢牢地掌控在造假军师”庞明星个人手中,使其得以利用各中介机构的失职与疏忽,从容包装一系列造假数据,并最终骗过了监管部门和市场投资者。
3.对职业道德概念框架的具体应用及经验教训:
①会计师事务所应加强对注册会计的规范,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流程:我国有关条例明确要求了事务所的领导层应强调鉴证业务项目组成员应当维护公众利益,制定有关政策和程序,实施项目质量控制,监督业务质量,但是案例中的事务所案件所涉及深圳鹏城和中和正信会计师事务所在现场审计过程中的违规操作。
②具体业务层面的防范:在接受对“绿大地” 进行上市审计时候业务委托的时候,事务所没有显示出其应当保持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谨慎性。
③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性: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的灵魂是客观公正的体现,更是职业道德的精髓。事务所与中介结构的利益关系复杂,导致事务所和有关项目负责人的独立性的缺少,是导致次案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4.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缺陷:
之所以虚假上市的案例屡禁不止,和我国现有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有关。被审企业聘请会计师事务这种微妙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审计的独立性丧失。
二是会计师事务所可以与同一公司企业的保持长久关系。这种亲密关系有碍于审计的执行。
三是收费不合理。被审企业一定程度上说了算,是的事务所面临外界的压力。
四鉴证与非鉴证业务的冲突,使得事务所有追求利润而忽视道德的动机。
三、政策建议:
从胜景山河到绿大地,从绿大地再到万福生科,最近几年,上市造假屡禁不止。上市审计最为IPO上市一环节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它们共同的特性在于一上市就表现为业绩的下滑。改革的推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篇7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建设
中图分类号:DF794.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35(C)-0113-02
引言: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履行其职责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专业素质,是调整会计人员与国家、其他不同利益体以及会计人员之间经济关系的总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近年来,会计行业中的“诚信”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面临严峻的考验。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尽快的使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问题走出尴尬的境地,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必要性
1、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任务有三条:一是建立法制严明、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二是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三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三条都离不开会计工作、会计信息和会计管理。但从会计工作实际情况看,会计造假现象在某些领域、某些环节十分普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偏低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2、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是会计工作规范的组成部分。会计工作质量的好坏,不仅同各项规章制度、业务水平等有关,更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密切相连。因为各项规章制度、政策法规是会计人员来执行的,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对业务处理的主观判断以及对规章制度的执行程度,从而影响到会计工作的质量。建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可以强化对会计人员的道德约束,促使会计人员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特征
1、原性则:原则性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典型特征,作为会计人员,政策观念一定要强,要勇于坚持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加强自身的职业义务感和使命感,有效抵制各种不正之风,使自己避免沦为一个丧失原则、认钱不认方向、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者。
2、无私性:财务工作要求财会人员具有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思想和行为,以国家、集体的利益重于一切为最高原则。无私性集中体现在财务工作者的道德习惯行为上,廉洁奉公,不贪不沾,一尘不染,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传统作风。
3、服务性:财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财会工作者必须树立服务意识。因此,服务性是财会工作职业道德的显著特点。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财会人员面对各种经济利益的重新分析,如何把握自己,抵制不正之风,树立服务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4、时代性:时代性特征则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会计人员所要面对的不再是单纯的数字,而将是一个越来越复杂的世界,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越来越高的素质。
三、当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分析
分析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认真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才能有的放矢,采取切实措施。造成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社会变革及市场经济对价值观念的冲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利益格局势必多样化和复杂化。利益关系的变化反映在思想意识上,必然引起道德冲突。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意识有所抬头,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有所削弱,致使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频现,社会风气受到污染都是不争的事实。在会计领域也同样面对着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的困惑,会计从业人员为了争夺会计市场上的经济利益,不惜严重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都是个人利益的集中表现。
2、缺乏良好的会计从业环境。会计人员的工作不仅在会计领域,更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会计人员受聘、受雇于其所在单位的工作人员,其衣、食、住、行、奖惩、升迁,均依靠其所在单位的任职及任职的业绩。当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发生道德冲突时,会计人员则面临着坚持准则、坚持职业道德就可能被辞退下岗的痛苦选择。当前突出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绝大部分是单位负责人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编制虚假会计信息造成的。
3、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职业道德观念淡薄。注册会计师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职业道德规范缺乏正确的理解和掌握,为职业道德失范提供了生存空间。我国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就恢复了注册会计师制度,但是,有相当多的从业人员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特性缺乏足够的了解,在执行过程中完全置“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于不顾,缺乏足够的专业胜任能力,甚至并没有把从事的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经营,执业风险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都相当淡薄。
4、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我国会计监管部门繁多,既有政府监管部门,如财政、工商、税务、审计等监管部门,也有行业监管部门,如注册会计师协会等,如此众多的监管者,按理说完全可以抑制职业道德违规事件了,但事实并非如此,会计造假仍有愈演愈烈之势。究其原因就是会计监管机制不健全,监管关系尚未理顺,重复、无效的监管使得企业不胜其烦,监管成本居高不下,致使会计监管收效甚微,职业道德违规事件屡屡发生。另外,我们国家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处罚力度不大,使得违反会计法规的成本低廉且能给违者带来巨大的利益,一定程度上助涨了造假的气焰
四、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建议
1、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首先,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现行的法律法规体系进行修订和完善,明确界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将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约束上升到法律法规的层次。其次,要加大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强化相关人员的会计责任,明确任何触犯法律,违背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都将受到相应的惩罚,使相关的法律法规不至于成为一纸空文,对会计从业人员具有相当的法律威慑作用,加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实现立法的效果。
2、加强会计道德环境建设。构建当前转轨时期的会计道德,必须加强与之相适配的包括物质、制度、精神三个方面的会计道德环境的建设。所以,我国应该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四个现代化建设,提高综合国力,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进一步完善与会计道德直接相关的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其贯彻执行和监督;培植和确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终极价值观念和与之相适配的市场观念、经济效益观念、竞争观念、风险观念、时间观念和营造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开拓进取、优胜劣汰、崇尚创造、讲求效率的习俗风尚。从这三方面着手,为会计道德的构建提供一个净化和优良的空间。
3、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监督机制、自律机制与评价机制。会计监督机制是对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监控和经常性的检查,便于及时纠正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确保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工作健康有序进行的体系。会计监督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只有完善内、外部机制,才能不断增强会计人员的责任心,才能充分发挥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才能有效地防治会计造假行为地发生,保证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
4、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培训。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会计职业品德教育:包括敬业爱岗、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等;会计职业纪律教育:包括熟悉法规、依法办事、保守秘密等;会计职业能力教育:包括搞好服务、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等。形成以会计专业在校生教育、岗前教育和后续教育多层次的、完备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结构。让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会计信息质量意识,让会计职业道德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观念。
作者单位: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职业道德 基本礼仪 掌握餐厅服务的技能方法
前言
各行各业对比之后会发现相对于服务行业来说,礼貌待客是很重要的。餐饮行业的服务员要把握好基本的服务标准及基础的要求,只有这样服务人员的服务行为才能使客人感到满意从而得到客人的认可和赞赏。众所周知餐厅服务是在服务行业中餐饮内的经营的一个重中之重的部分,是不可缺少的国民经济。它和人类的生活密切相连,与国家的文化、习惯、风俗、地理、人文等息息相关。从中可以窥探出文明和历史。
1. 职业道德
1.1服务人员职业道德。服务人员职业道德的形成体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真心真意的为客人的服务真心的意识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培养,让相关的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从业观念,严谨的遵守组织的纪律思想和团队主义精神,不断提升对客人真心的服务质量。
1.2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内容。相关的服务人员从事的职业其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的形式,它是在一般社会道德特殊体现在服务职业里的。服务人员在真心劳动过程中慢慢产生和持续发展起来进而形成了服务行业的职业道德,由于它是和服务活动的特殊性密切关联的,它是服务人员处理和调整服务活动过程中人与人或是服务人员与客人之间关系的特殊道德要求,所以,有着其与有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不同的特点。
1.3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是要从职业的认识、信念、情感、习惯与行为等五个大的方面着手进行培养的。这也就是指在坚持不懈的提升职业认识的基础上,不断的磨练职业的意志,从而持有恒久不变的职业信念,慢慢逐层次的加重职业感情,培养出良好的职业习惯及行为,以达到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目的。
2. 餐厅服务的基本礼仪
餐饮服务人员都必须要拥有良好的思想素质、礼貌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这是为了做好餐饮服务工作的基本准备和让顾客满意的前提要求。
礼貌服务。礼貌是服务人员直接给顾客形成的第一印象的重要因素。所以要求礼貌服务要有五个基本方面,即十分注意接待礼节、语言优美,声音清脆、服务态度好而且周到、行动敏捷,形态优美、及端庄合适的仪表仪容。 因为餐饮服务人员的工作本身特有的独特性和国内外众多客人接触的机会比较多,所以应该尤为注意自己在服务接待时的各种礼节。
2.1称呼的礼节。 从事餐饮服务的工作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应该恰当的使用的礼貌用语。
2.2问候礼节。在遇到客人时餐饮服务人员,应该主动问好。在餐饮服务的工作过程中有时也许会见到行为与众不同、身着不一样的服装的客人,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员不可以讽刺或是讥笑,更加不准许态度傲慢、不予理会。
2.3握手的礼仪。在从事餐饮服务的工作过程中,与客人的主动握手这是不合适的举动。但是大多数如果有,客人要与服务人员主动握手时,服务员不刻意回避不去握手,不去回应客人的握手这是十分不礼貌的行为。如遇多人握手时,应该按照先后顺序进行,发生抢着握或是交叉握手这都是非常不合适的举动。
2.4谈话的礼节。和客人交谈时,应该保持着站立的姿势,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准则,讲话要得体,赞美客人的时候要恰当,在受到客人表扬时应做到谦虚有礼,大多数只是谈论与自己服务行业的工作相关的事情。不可以随意的回答自己不清楚或者是模糊的事情,更加不要轻易的许诺客人。
3. 掌握餐厅服务的技能方法
服务员必须要能够掌握的基础内容就是知识培训,它可以是相关的法规或是制度也可以是和餐饮、清洁等有关的知识。知识培训的重点是记忆,必须用能够让服务人员记牢培训内容和培训时的方法中的知识点。要是服务人员在培训过程中精神集中,对所讲的内容有着很深的记忆效果。要是培训的内容讲得过多,与服务行业相关的课程知识内容编排混乱,培训的成果一定是不明显的、服务人员也会一知半解的。除此之外,要让服务人员学习参与综合实践,这也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知识培训的技能掌握应按以下方法去实施。
3.1培训目标的制定。制定具体的培训目标是要达成,可以有衡量的标准、能够实现并且与实际情况的需求相符合。列举一个例子来说明:“3个小时的培训训练后,员工可以列出几条有关于形体语言的标准的内容”。
3.2介绍课程。在培训之前告诉要进行培训的服务人员妖培训的课程内容是要讲些什么,培训的目标及最终的目的是什么的意义。
3.3讲授内容。把培训时讲过的主要知识点的内容用缩略的形式控制在3~5个,要是细节太多,受过培训的服务人员自己本身就可能会记不住。而教授的培训教师则可以把主要的重点的内容写在白板上,以便让服务人员方便记录,和帮助强化视觉的记忆。
3.4问题的提出或者是意见的提议。在服务培训知识的课程中有些内容相对来说是比较乏味的,可是却又拥有很重要的影响,培训的老师就要鼓励培训的服务人员提出问题,只有让培训的服务人员自己参与进来才会有助于对服务行业中枯燥的知识的掌握,这样还可以使课堂有活跃的气氛。
3.5课后复习。培训课程讲授完时,培训老师要反复重复重点内容,使学员的记忆加倍地牢固。
3.6考核。培训老师在观察培训目的是否达到,可以通过考核知道。要考核时,告诉餐厅的服务人员要怎样的考核,而考核的相关内容是什么,这是会引起服务人员的一定的注意力和兴趣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考核时要注意,考核只是为了帮助服务人员对餐厅服务技能知识的掌握记忆,而非惩罚。
结束语:
怎样掌握餐厅服务技能的知识质量,途径和方法是多方面的。在餐厅服务的过程中如果服务人员注意服务的技能知识,那么不仅体现了企业的文化宗旨更体现了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当然这也体现出来个人素质的质量。因此,餐厅服务人员应该掌握基本的服务技能的知识。而如何才能掌握正确的餐厅服务技能知识的方法是多样的。
参考文献:
[1] 张丽娟.如何做好餐厅“真实瞬间”服务[J].中国商贸.2010年02期.
篇9
关键词:法学教育;道德养成教育;实施途径
由于我国的法律制度长期受到贬低,甚至曾经被砸烂,法律仅仅作为政治训导工具而并未在社会生活中真正发挥作用,从而在客观上影响了法学教育的价值定位。并且,我国的法学教育在取得了由政治训导式教育向学科教育这一转变后,没有及时向价值观教育的转化,而是陷入了概念化、教条化之中,解释概念、注释条文、抽象议论多于具有理论深度的分析…,更忽视了法律道德教育,未将秩序与正义的价值理念放在法学教育的首位。因此,面对当前我国法学教育面临的道德危机问题,并基于法学教育并非等同于单纯的道德养成教育,我们应认识到法律相对于模糊性极强的道德价值观念来说,更注重程序的约束在法学讲授的过程中不能把二者相等同,而是应注重在法律的范畴内讨论其道德因素,其主要途径有:
一、发挥学校在道德养成教育中的作用
实施养成教育的主要途径,就是要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各个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把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的道德感情和道德信念,凝聚为按照道德要求去行动的习惯。其重点就是要从幼小开始,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古人也认为“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这样才能“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而无礴格不胜之患也”。这就是说,在儿童时期,就要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使基本道德规范逐渐成为他们的思想与品性。可见,中国古代思想家都十分重视“家训”、“家教”,在此过程中,家庭的角色固然重要,学校教育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一方面,学校教育是承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纽带;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又是以上两者的基础。
我们知道,从思想道德层面来看,青少年时期犹如“一张白纸”。可以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在这段时期内如果能够使学生懂得道德的基本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就能够在以后的学习、教育和自我锻炼中,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而且能够让学生在思想上产生一道坚固的道德堤防,对一切不道德的观念和假、丑、恶的腐朽思想,就能自觉地抵制,并在这种斗争中锻炼自己识别善恶的能力,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在大学教育中,更要把道德教育提高到理性认同的高度,力求在“知行统一”和“理论认识与身体力行相统一”上下功夫,使道德教育同大学生的成才紧密结合起来。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如此,原因在于法律的权威性首先要求法律从业者以及未来的从业者具有高尚的道德,然后才能真正为人民服务。
二、创新教学方法并使其多样化
鉴于法律与道德本质区别,如欲使法律与道德恰到好处地结合。就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在传授法律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融人道德教育。
第一,道德教育不同于专业知识的讲授,所以便有人提议,为了加强法学专业中的道德养成教育,应该开设专门的道德养成教育课程,这也未免不可,但具体的授课方法不能仅仅局限于道德理论知识的灌输,而是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教师引导性,特别是通过老师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归纳、分析基础上,提出引导性问题,然后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例如,曾引起社会极大关注的“王海现象”,可谓见仁见智。到底如何认识“王海现象”?这其中就涉及感性与理性、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又如“孙志刚现象”问题、法律援助问题、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以及由于科学发展而引发安乐死、克隆人等问题都是涉及法律与道德的典型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讨,都有助于学生认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促进法律理性与道德理性的同步提高。
第二,“诊所式教育”,即学生在一个真实或虚拟的“法律诊所”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处于困境的委托人提供咨询,“诊断”他们的法律问题,开出“处方”,为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亲自为他们提供法律服务,即“通过法律实践学习律师的执业技能”。这种教育方式所要达到的培养目标与法学教育的目的是吻合的,并在很大程度上有着传统法学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此种方法已经在一些西方国家的法学教育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AALS委员会已经在《校内诊所的未来》中根据诊所式教育任务确定了诊所教育的9项目标,其中有一项是通过学生亲身接触职业律师的习俗来培养他们的职业责任感与道德感,这就说明了此方法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塑造学生的法律职业道德,这是传统法学教育很难做到的。所以根据我国法律体系的特殊性质,适当使用“诊所式教育”还是大有裨益的。
三、重新审视传统的“灌输理论”方式
在教学实践中,“理论灌输”方法存在着诸多缺陷,如课堂气氛沉闷,忽视学生反映,讲授内容与学生的教材或资料重复,课堂缺乏交流,内容与社会实践脱节等问题,因此屡遭批判。如将此方法不恰当地运用于道德养成教育,可能将会产生同样的不利后果。
事实上,法学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法选择问题,道德养成教育更非如此。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产生均有其特定的基础,任何方法的提出和采纳都不能脱离实际,新方法的引进对于传统方法应是一种丰富和嫁接,试图用新方法完全取代传统方法,实践证明是根本行不通的,即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此,我们在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也不能完全否认“灌输理论”这种传统做法,实际上,这种方法是真正能够使理性法律知识与感性的道德精神有机结合的有效方法,它能使老师在单位时间内充分阐述法的思想和精神,让学生面对面地聆听老师的思想和观点,并能在课间休息时与老师进行交流。课堂讲授存在的缺陷不在于方法本身,而是人们对这一方法的掌握不力、运用不当。我们应当启学生之所能,尊重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建立起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平等的双向交流的新模式,恢复灌输理论的本来面目。此外,道德养成教育可分为是理论教育和养成教育,在某种意义上,理论教育可以作为养成教育的前提,欲使受教育者将其道德行为习惯通过某种方式体现出来,必须有内心的思想驱动,而这种思想正来自于教育者日益积累的思想灌输,因此,道德教育方法就其本质来讲是辩证的,任何一种方法都可能顾此失彼,那种包罗万象、一成不变的教育方法是不存在的,简单地人为地确定某一种方法为教育方法,即使这种方法是正确的,也会因其不能广泛适用于所有方面而惨遭失败。因此,选择道德教育方法时,应坚持多元化综合运用原则。当然,多种教育方法的综合运用不是诸方法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理性选择和有机组合,即要坚持创新方法优先,兼顾传统方法的原则,从而使道德养成教育在法学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运用情感式教学在实践中树立法律职业道德
培养法律职业道德是法学专业中道德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了法律职业活动法官、律师和当事人等不同角色的伦理关系。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这种独特性决定了法学教育必须寻求一种体现不同角色交往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情感体验的场所,促进学生养成道德人格。因此,在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中应该进行体验式教育。
体验式职业道德训练方法,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实际案例中道德取舍问题的评判,同优秀专业人士交流座谈以及直接为社会提供咨询服务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不断提高职业道德认识,从而形成优良职业道德。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将职业道德认识付诸于实践,做到知行合一,也便于学生形成职业道德自律意识。有学者也指出“道德知识对于个体的价值不仅在于实现从‘不知’到‘知’的跨越,更在于从‘知’到‘信’的的提升。……单单靠一般课程的教学和校园文化的影响,显然不足以形成学生坚实深厚的关于道德价值的理解。”其实,“任何人都不能被灌输或施加条件来诚实地讲话或公正地判决,因为实施这些美德都要求一种自觉意识和自由选择的品质”。因此,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能够提高学生“进行反思性的道德判断能力”,并间接地感受律师在职业道德方面的行为。同时,要确保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成功,还必须将它延伸到活生生的司法实践中,因此,学校便应要求学生定期选择到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公安机关等部门实习。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实际上处于法律职业人员的地位而与当事人、律师、实习单位的人员等进行交往,直接面临义务与利益冲突的选择,这将有利于其法律职业道德意识的形成。
其次,受教育者在实践中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将理论转化为行为是判断道德素质是否提高的标准,因此还可以采取“内与心,外于行”等立体教育模式,“内于心”就是通过教育,解决道德的思想认识问题。这是一种心理过程,是行为能力形成的内侧。主要通过价值判断、选择、体验形成价值取向、情感、信念、行为方式和习惯等心理素质。“外于行”就是通过管理,解决道德的行为实践问题。这是一种行为过程,是受教育者思想认识的外侧。主要通过外在行为得以体现。养成教育是外化与内化统一于青年学生个体发展全过程的和谐教育,其根本目的决定了养成教育的内部机制必然是外化与内化的统一,二者是行为能力的内外侧,缺少了一侧都不能构成行为能力。因此,作为高等院校的教育者,不仅要使道德思想植根于青年学生的大脑,更应该通过多种方式使这种思想影响其行为与习惯,而作为法学教育者,更应该将法律知识与道德精神相融合,以使法学专业的学生能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前提下,彰显道德的本质。
篇10
一、职业教育的双重责任: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技能型人才
职业教育既负有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责任,又担着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就业的重任,这双重责任使得职业教育的特点是既要有素质教育,又必须有职业技能教育。对两者关系科学、合理的处理是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职业教育应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其应有作用的重要保证。
二、必须处理好知识、技能、道德和职业的关系
职业教育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必须要在知识、技能、道德与职业四个方面作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既要平衡好四个方面,又有所侧重,要综合考虑,不可割裂。
职业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有的是经过长时间积累而成的,有的是经过短期集中学习训练而获得的。通过职业学校的专门教育培养而成,显然为第二种情形。通常职业学校的学制不长,长则五年,短则三年,同时,现阶段职业学校中的学生无论学业还是行为习惯,总体薄弱,要在不长的时间内就具备较高的技能和较高的素质是非常不易的。
任何职业都以技能和知识为基本构成要素,具备了从业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才能从事职业,参加劳动,创造财富,劳动者获得相应的报酬,解决生存问题,然后才能进一步地发展自己,成就事业,达成理想之目标。从事一项职业,必以所需技能和知识为基础,对于不同的职业特点,技能和知识的侧重各有不同。当技术含量逐步增大时,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就会愈高,而且两者的结合程度就会愈紧密,特别是专门技术和高技能职业,对知识的要求与依赖愈加明显。如果没有知识的支撑,技能就会很难掌握,至少无法达到精湛。当今职业的专门化和技术化,使得职业技能与知识的紧密程度越来越不可割裂,那种只要单纯的手工技能而不要求综合的科学人文知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人们从事职业的基本出发点是就业,是为了解决生存与生活问题,然后是追求个人事业,实现人生理想。然而无论是哪个层面,道德要求都贯穿其中,道德与做人做事紧密相联,与原则、责任、品质、修养紧密相关。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准则与规范,具有认知、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到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没有了道德的约束,就不可能顺利地深入社会;没有了道德的价值导向,就不可能正确地运用好知识和技能。因此,职业教育必须要处理好这四个方面的关系。
三、职业教育应融合道德教育
普遍意义上的道德通常要有载体才能体现具体的标准与行为规范。当与职业相结合,就成为人们常说的职业道德,体现的是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意识现象和道德规范现象,是在职业生活中处理和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道德准则,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遵循的行为准则或标准。
在任何教育阶段中,道德教育是必需的。首先,到了职业教育阶段,所进行的道德教育势必主要为职业道德的教育,而职业道德的教育不应该也不可能孤立、空洞地说教,它总是与智、体、美相结合,与家庭、社会、学校相联系,因为具有了职业的特性,从而更使其与职业中的技能、知识相关联,与职业实践相关联。
职业教育如何更好地实现职业道德教育,应该说当前有很多做法效果明显,但还应该看到,重技能、轻素质、弱道德的情况是存在的,且有扩大的趋势。表现为从业者责任心差,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正确的名利观。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案例,从业时间不长,便有职务犯罪,且数量不少性质严重。职业学校是从业者职业道德教育表现的主阵地,而且学生在校期间的心智与从业前对职业的向往使得职业道德的教育恰逢其时。因此,在职业学校教育中要充分把握好道德教育这一课,职业道德教育要贯穿于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职业的实践以及日常的生活之中。
在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实施方案,方案的设计中应体现知识、技能、道德和职业教育四个方面。由于在校时间短,很难在四个方面齐头并进且达到一定高度,真正实现高职之“高”,因此,在方案设计中要强调以职业性为主线,围绕主线安排技能与知识教学,将道德层面的教育融入其中,如从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顶岗实习等各环节贯穿上道德的教育。
四、职业教育应结合知识与技能
技能与知识不同,知识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等形式传授,而技能必须亲自学习,并坚持练习才能掌握其中的技巧,如果较长时间不用,就会变得生疏。知识是经验的固化,来自社会实践,从经验知识系统化为科学理论,知识在社会实践中可以不断积累和发展,知识往往通过传授的方式得以延续,学生学习掌握知识往往通过书本、课堂和教师等方式。
知识与技能从形式和表现上虽有不同,但两者的关系还是很密切的。有较好的知识为基础的技能,通常更能被深入领会和掌握,在理论指导下的技能学习会更有效率。同样,掌握一定技能的人,在与技能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中,也会更易理解。因此,在通常的职业教育中,技能与知识都会注重两者的结合、融合与协调。
在职业学校的教育时段内,技能学习与知识学习在时间上的安排、内容上的设计必须科学合理,才能达到既具备较好的从业技能、又有较好的理论综合素质的目标,真正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人们所从事的职业会变化,而技能要求也会随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提高而进步。技能的进步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这个角度讲,学习知识的量与时间是不能够压缩的。
考虑到职业教育的时间和目标等实际情况,知识方面的教育应以两个方面为主:素质与专门知识。素质主要为政治思想、人文、科学及健康等,专门知识即为专业技能的必备基础。这两方面知识中,素质以广泛涉猎为主要获得方法,而专门知识当以服务技能专业的学习为要务,因此在具体课程安排上就大为不同,要有所区分。
当前在有些高职院校中,由于专业不明晰,培养人才的目标模糊,出现两种现象:第一,回到老路上,干脆以学历教育为主,只追求文凭;第二,各种技能都学一点,手上证书一把,却无一能上手,荒了文化,又拿不出好技能。要避免这些误区,就一定要认真分析专业和职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