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9: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职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素质;重要性
在高校中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是社会发展与大学生成长的必然要求,可以有效帮助大学生进行就业,并且实现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发展。为了有效实现大学生的就业,就一定要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这样才可以在就业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优势,而职业指导就是培养与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一定要予以充分的重视。
一、职业指导内涵及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职业指导的分析与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相应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从高校职业指导角度而言,职业指导的内涵就是由指导者为学生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资料,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规避风险,使学生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随着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在高校工作中也越来越重视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设置相应的课程,组织相关职业指导培训人员对学生开展职业培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可靠依据。现阶段,在职业指导工作中,充分运用了一些信息技术与心理测试软件,设立了相应的学生档案,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与信息,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职业规划、就业方向进行指导,使学生可以更好的进行就业。并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学者对职业指导任务进行了明确:大一时,重视学生职业认知与规划;大二时,重视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大三时,重视学生职业定向指导;大四时,重视学生择业指导和职业服务。这样就可以很好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质,促进大学生的成功就业。
与此同时,在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时候,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各高校和人才市场、人事部门、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设置的一些专业也脱离了学生的职业岗位需求,缺少一定的特色,课程设置不够规范,缺乏一定的实效性。除此之外,一些高校的教育机构不够完善,相关的人员也没有落实,经费紧张,导致职业指导工作无法落实到实处。
二、职业指导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性与途径
(一)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性
在高校中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可以有效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质,促使大学生的成功就业。首先,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质符合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在社会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不仅出现了期货市场、产品市场、证券市场、资本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还出现了信息市场、人才市场等。在大学生进行就业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分析人才市场的需求,培养职业素质,提高择业与就业能力,实现成功就业。其次,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质符合就业形势与毕业生增加的需求。随着就业形势的不断严峻,大学毕业生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在进行就业的时候,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此时,一定要重视职业素质的培养,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这样才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成功就业。
(二)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的途径
1.采用科技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数字化信息技术对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高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科技手段的运用。在职业者开展具体工作的时候,可以适当应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比如,利用计算机技术设立学生的背景档案、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开展计算机辅导咨询活动等,让职业指导者的工作越来越科学化、现代化、数字化、高效化。
2.强化课程教学
通过正规的教学方式,设立相应的职业指导课程,安排专职老师或者职业专家担任教学工作,向大学生传授相应的职业知识与技能,引导大学生挖掘自身的潜力,发挥自己的特长,结合专业需求培养职业素质,适应职业需求。在设置教学课程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创业与就业教育的开展,让大学生可以对目前的就业形势与创业方向进行一定的了解,进而在进行择业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为了有效提高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成功率,一定要重视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努力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这样才可以突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优势。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毕业生的逐渐增加,就业形势的逐渐严峻,大学生就业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针对各高校来说,一定要重视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努力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结合市场发展的需求,加深教育体制改革,调整高校专业设置与课程安排,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实现大学生的成功就业与创业。
参考文献:
[1] 刘玉泉,李一鸣.高校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及途径[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8(02).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会计教学 职业道德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2-0121-02
在高职会计教学过程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提升会计专业人才的职业道德水平,是时展的需要,也是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的必然选择。
一、高职会计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缺失的表现
在高职会计教学的实践中,普遍存在重实务技能而轻职业道德、重理论传授而轻职业修养、重内容灌输而轻方法创新等问题。具体来讲,高职会计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的缺失,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
(一)重实务技能而轻职业道德
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操作技能,更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注重按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我。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无论是开办会计专业的职业院校,还是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都特别重视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教师授课的重点也是围绕会计记账方法、电算化操作技能等问题而展开。与职业院校自上而下重视实务技能相比,对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重视明显欠缺。表现在课程设置方面,目前的课程主要由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等三部分构成,文化基础课和道德素质课被纳入公共课的范畴。但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是学校还是任课教师,都对职业道德课程缺乏必要的重视,甚至出现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的课时挤占道德素质课课时的现象。
(二)重理论传授而轻职业修养
职业道德教育是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范畴,包括基础职业道德教育和待业职业道德教育两个方面。在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基础职业道德教育和行业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职业院校应该合理分配两者的教学时间。但对于大多数职业院校而言,基础职业道德教育所占比重偏高,而与会计专业、行业密切相关的职业操守教育不足,职业道德教育缺乏专业特色。从对学生的考评机制来看,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时,首先看重的是学生的会计专业技能,而较少关注学生的职业素质和道德素养,无形中也影响了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导致学校在学生、教师考核中,也完全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考核为主,而缺乏对学生职业道德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法、考核手段,也无法将学生在职业道德方面的表现进行量化,最终导致会计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流于形式,而学生也因为职业道德教育与考试成绩挂钩,更加忽视对职业道德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三)重内容灌输而轻方法创新
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在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应该把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养、转变学生职业道德理念列为重要目标,这就需要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学习现状,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教学方法。然而,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实践来看,不仅教学内容陈旧,而且缺乏与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结合。即使是某些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紧密联系的课程,如《财经法规》等,作为会计专业的必修课,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如果过于重视法律知识的传授,不能采用形象、生动的案例,就可能陷入灌输式教学的怪圈,课程内容就会显得枯燥无味,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育和形成。
二、高职会计教学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重塑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理念
主要是树立从学校领导层、学院管理层、专业教师、高职学生对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重新认知,形成自上而下重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思想和文化氛围。要充分认识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不仅要侧重专业技术教育,强化对学生专业技能、工作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并将职业道德准则、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品质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体系之中,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不忘职业道德教育的责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不忘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要性,最终成长为能够满足市场和社会需要的、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素养的会计专业技能型人才。
(二)优化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内容
会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较多,“课时总量不足”也就成为制约高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从优化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全局角度出发,做好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课程改革工作,加大职业道德教育在整个课程体系、课时分配中的比重。首先,要针对当前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结构性缺陷,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独立的课程内容纳入教学体系之中,以保障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要动用学校资源,鼓励教师在借鉴已有德育教材的基础上,结合会计专业特色、会计工作案例等,
编制既能契合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又能体现职业道德建设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德育教材;再次,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要严格遵循教学规律,在深入剖析会职业道德内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展开讲解,尤其要把“坚持原则、诚实守信”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作为高职会计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来施教。
(三)创新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法
高职会计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必须改变过去填鸭式的灌输教育模式。可以考虑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大量加入案例教学,通过开放、互动的方式,将会计职业道德理念融入课堂教学实践,将抽象、生硬的文字,通过声像和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记忆、消化和创新。要把讲座教学列为高职会计职业道德教学的重要方式,学校要定期邀请行业专业、实务界代表、法律界人士给学生举办讲座,通过将真实的事迹展开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吸引会计专业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度,最终帮助学生达到自省、自警的目的。此外,学校还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校外实习、实训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既能了解会计职能、明确会计流程,又能领会职业道德的真实内涵,真正明确会计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担当。
(四)健全职业道德教育考核机制
篇3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素养培育的基本内容与重要性
1 践行教师职业道德
首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素养培养履行了职业道德的相关要求。学前教师作为一种职业,需要教师做到践行所有职业人员都必须践行的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才能够迈入学前教师职业的第一门坎。其次,学前教师从属于教育行业,学前教师还应该履行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要求,只有满足了这些要求,才具备了成为一名合格学前教师的基本资格。
2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基本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基本内容有: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以及为人师表。爱国守法是每一位中国教师都必须达到的职业道德标准。爱岗敬业要求学前教师能够热爱自己的职业,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关爱学生是学前教育老师必须达到的一项基本素养,因为学前幼童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老师对待他们的态度是否友好将直接成为影响他们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教书育人与终身学习是教师这个职业的基本职责和自我修养,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够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性,更好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要求学前教育老师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模范榜样,因为学前教育的学生之前尚未接受过其他教育,在面对自己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时,他们的最基本的学习行为就是模仿,老师应该确保自己的行为能够成为学生模仿的样板,这也要求老师要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素养培养要严格按照一个合格学前教师的标准执行,这也为其今后步入职业生涯奠定了良好基础。
3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重要性
首先,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有助于其提前适应学前教师的教师角色,学前教师的道德素养形成自己的习惯,在步入职位后有利于学生在最快时间内进入学前教师角色并具有良好表现。其次,对于接受学前教育的幼童而言,由于拥有了一个具备良好素养的学前教师,幼童会更容易具备健康、积极、乐观的心理,这对于幼童之后的人生路程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
1 学生的就业观错误
当前社会竞争压力巨大,许多学生选择了学前教育专业作为自己今后可能会从事的一门职业。而他们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初衷可能并不是基于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喜爱,而是基于一种扭曲的就业观,认为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后,所面临的学生都是3~6 岁的学前儿童,不需要对其进行太过专业的教育,也不用对他们费心管教,工作比较清闲。在这种就业观的指引下选择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生时期并不会过多重视自己的专业素养与道德素养,对待专业课程的学习态度也较为散漫。持有如此就业观的学生在学前教育专业随处可见,这也让我们为之后学前教师的整体素养抱有一定的怀疑。
2 课程体系结构不够合理
学前教育专业有关学生道德素养的课程设置并不十分合理,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较少,并且课程设置不具备延续性。课程内容的不完善必然导致学生无法学习到有关学前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全部内容,而课程设置没有延续性,则会导致学生道德素养的形成只是基于课程学习期间,在结束课程后,有关遵守职业道德的意识也会逐渐降低,学生也难以形成优秀道德习惯,更别提习惯的保持。
3 先进教育理念匮乏
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虽然学历较高并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但是由于这些教师多为师范类学校毕业,并没有实际进行学前教育的体验。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教学过程中,不管是专业课程教学还是道德素养培养,都是基于相关的理论知识,因而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接受的相关教育并不能够满足其之后的学前教师岗位需求。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自身教育理念若无法满足学前教育实际需要,那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各方面的素养也很难达到学前教师标准。
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素养培育对策
1 转变教育理念
学前教育专业负责教学的相关部门,应该及时进行教育理念的转变,通过相关政策支持,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整体素养,使其教育理念能够与学前教育的职业标准相契合。比如,为了解决学前教育教师缺乏实战经验的问题,学校可以与一些学前教育学校展开教育合作,每年派发自己学校的教师到学前教育学校担任见习学前教师,了解学前教师的教学氛围,只有真正有过学前教师的教学经历,才会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产生相应的教学启发,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也才能够更加贴合学前教师的职业标准,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真正专业化的教学。
2 创新教学方式
学生课堂参与度低,学习成效低是各个专业课堂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教学形式的单一性,教学内容的理论性与抽象性,都会使课堂教学显得无聊与呆板,此时学生的注意力便会不集中,玩手机与睡觉也成为了课堂常态。而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之后所从事的同样是教书育人的工作,若长时间无法在课堂集中,则直接影响学生的整体素养的培养,对于其今后的学生来说也是极其不负责的。因此,老师要注意教学形式的创新,比如,在讲述道德素养的相关课程时,老师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些见习学前教师的机会,让他们深入学前课堂,与学前幼童朝夕相处,以此来体会到教师道德素养的重要性。
3 拓展教育内容
不同学校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层面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因此,一些学前教育的专业书籍并不适用于全部学校,学校若想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素养,使其在上任学前教师时能够得心应手,就应该通过撰写校本课程的方式,为本校学生提供最切合实际状况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比如,学校可以将本校从事学前教师工作的毕业生的学习心得以及从业经验编撰为教学案例,供学弟学妹参考学习,让当前学生能够得到一些有关学习方法以及自身素养培养的经验,为本校学生全面素养的提升提供最专业、最适合的教学内容。此外,学校还应该让职业规划课程真正发挥其对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性作用。所以,老师可以引入专业的职业规划教师,为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课程教学,让学生了解自己当前各项素质与一名合格的学前教师的差距,然后为其提供更加专业的素养培养。
4 完善培养评价体系
篇4
关键词:技校;职业素养;现状;途径
技工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提升人力基本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就业优先战略,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等,都对技能人才的规模、结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校在技工教育中应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其不断成为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当前人们在职场上的重要竞争力,是国家企事业单位和经济组织对于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要求,职业素养的范围很广,总的来说就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所必备的能力和道德规范,一般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份职业时必须遵守的各种道德规范,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因素,广义上来说要遵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等的基本道德规范,从狭义上来说具体的职业有其各自不同的职业道德,例如护士要关爱病人、维护病人的隐私,教师对待学生要有爱心,一视同仁等等。总而言之,职业道德是从事一个行业的基本道德要求,遵守职业道德既能够使自己更好地从事这份职业,也能够使这一职业更好地被大众所认可和接受,但是职业道德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并没有实际的约束和强制的手段,它所依靠的是人们内心自发的认同感和自律。(二)职业技能。职业技能是从业者对这份职业的掌握能力,例如,汽车维修的职业技能就是汽车维修的水平,计算机的职业技能就是计算机水平和能力。职业技能不仅是指从业者要掌握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要求其具备熟练的实践技术和能力,职业技能是职业素养最基本的要素。
二、当前技校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现状
由于长期以来技校在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积弊甚多,我国当前技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现状并不乐观:首先,作为培养主体的学生对职业素养的培养并不重视。虽然当前国家加大了对技校的扶持,技校的招生数量每年都有扩大,但是招收的学生还是以初中毕业生为主,他们普遍缺乏对职业素养的认识,不了解其重要性,因此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对职业素养的培养不太重视,往往认为职业素养对自己来说没有什么用处,这是当前职业素养培养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其次,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养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其一,学校没有发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在学生对职业素养的培养缺乏认识时,学校没有引导学生重视职业素养;其二,学校缺乏具体的行动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学校往往仅是局限于说教的层面,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学校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平台,因此学校在技校生职业素养教育中的缺失是当前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的一大重要问题。再次,则是社会对技校生职业素养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企业对技术工人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对这方面的认识却与企业的需求存在脱节,很多人还是单纯地认为技校的学生只要学习到专业技术就行了,对职业素养的培养并不重视。
三、技校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
(一)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首先要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很多技校的学生进入学校后或是自暴自弃,或是浑浑噩噩地混日子,缺乏对未来的信心,没有一个努力奋斗的目标,这时学校应该引导学生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信念,引导他们树立自己的职业目标,预设自己未来的美好前景,让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当学生树立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后,学校应当向他们强调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引导他们既要遵守广义上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也要遵守自己行业具体的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在培养职业素养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提高自己职业意识的基础上更好地加强对自身职业素养的培养。(二)在实践和各种活动中加强并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实践和各种丰富的活动也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技校生毕业后是直接面向就业市场的,实践对于他们来说格外重要,因为在实践中他们直接进入了工作领域,直接面对未来的工作岗位,因此更能够体会到职业素养的重要,从而主动地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首先,学校应在教学中更加广泛地安排实践活动,使其能够平均分配到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其次,学校可以在假期给学生提供自愿实习的机会,鼓励学生多多接触实践,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来不断加强并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学校也可以组织各种活动来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例如,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职业技能大赛,通过这些活动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也可以组织一些有经验的技能型人才和技术工人与学生面对面地交谈,通过这类交谈使学生意识到自己职业素养上还有哪些不足,应该继续朝哪方面努力等等。通过这些途径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能够适应时展对他们提出的新要求,能够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并能够胜任这份工作,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作者:张杰 单位:贵州省六盘水水城县贵州水矿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校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护理专业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各类职业的人在其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其实质就是社会生活对人们的一种职业要求。一定的职业道德规范只适用于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只能在被职业的范围内发挥作用。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职业道德要求。护士职业道德是在一般职业道德基础上根据护理专业的性质、任务,以及岗位对人类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是护士用于指导自己言行,调整病人与护士、集体与护士,以及社会与护士之间关系,判断自己和他人在医疗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科研等实践过程中行为是非、善恶、荣辱和褒贬的标准。作为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其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与形成,是目前学生必备的素质和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1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1.1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直接影响医疗质量
护理专业学生从在学校学习到医院实习这个整体阶段,是由学生转变为护士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将经历由理性到感性,有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对起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管理护理专业学生的全方面成长,从多个角度在心理素质和行为操守方面顺利完成一个职业角色的转变。从树立正确的积极的,成熟稳定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态度,进而指导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实践。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以医疗卫生行业为主,大多数在县市级以上单位就业。学生毕业之后从事的护士职业,在医务人员中占的比例最大,而且有很大的工作量,涉及面广,较强的专业性。病人从进入医院到治疗好后出院所需的各种治疗大约90%都是由护士配合医生执行完成。护士道德修养的好坏可以直接反映出所在医院的医疗作风。这就要求护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就要不断强化其职业道德意识。只有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热爱护理工作,端正学习态度,才能提升护理技能,全身心为病人服务,从而提高到医疗质量。
1.2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直接影响医患关系的和谐
现阶段,医患关系尤为紧张。特别是在县市级医院,患者对医务人员不信任;级别高一些的医院,患者对医疗期望值过高,而且要求护士的亲和力。患者在患病就医住院期间,感情比较敏感脆弱,希望能尽快得到治疗,且想得到服务优良的诊治服务。这期间,护士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他们要站在患者的角度,为其着想,充当其家人,态度亲切和蔼、语言充满关爱,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病情,积极配合治疗,自觉行动,营造和谐的、融洽的医患关系。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医学事业是神圣而崇高的,一旦选择从事医疗事业,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根据某医院对日常投诉的问题统计后发现:医院的服务问题占80%以上;而对医疗费用、医疗技术等问题,不足总投诉的20%。由此可见,产生医患纠纷的根本原因在于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态度、沟通等方面。为更好地让学生知道胜任工作的前提是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校期间,就必须重视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
2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
在我院,职业道德教育与学生的职业规划作为一门德育课程对学生进行教学。对五年高职的学生,此课程教学多安排在入学第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6岁,授课方式以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为主。五年高职二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专业基础课程,对于专业学习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有的甚至还不真正了解其专业特点,以后从事的工作性质等。德育教师虽然有较为丰富的职业道德理论知识,但对护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在认识上尚有欠缺,不如医学专业教师理解医疗服务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因此,德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时会令学生反感、厌恶甚至排斥,从而使教学效果大大降低。现阶段,职业道德教育多为课堂教学的模式,即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课本上怎么说,老师就怎么讲,大部分学生,很少亲身实践。而对三年制的大专生,年龄均已18岁,没有专门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这门课程,在其他护理人文教育中涉及而已。目前在高职院校中职业道德教育课的考核方式主要还是以书面考试为主。一张普通的试卷、一个分数就考核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结果。学生以为只要是考试及格了,就说明其已具有职业道德,就符合作为护士的要求了,却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真正的意义。
3提高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措施
3.1加强职业道德课教师自身素质提高
某些高等职业院校对职业道德教育归在思政部,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不适应现在的职业道德工作要求。主要体现在:教师队伍不够专业,任课教师中大多由政治课教师兼任;相比专业基础和技术课程的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参加实践机会少,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也不多;缺乏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深入研究。对学时较多的五年高职学生,由于其年龄较小,职业道德课程的单独开设,就是为了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而此课程归到思政部,客观上看,职业道德教育仅仅是职业道德课任课教师的职责,其他基础课、专业课教师、行政教辅和管理人员似乎都不在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者队伍之内。事实上,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是思政老师的职责,更需要其他专业课程教学的紧密配合,更受环境的影响。教师也有职业道德,在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直观,在给学生讲授职业道德理论的时候,更应通过规范自己的言行,用实际行动告诉学生教师是怎样教书育人,从而让学生也明白自己将来的职业道德,让受教育者从心底接受道德教育。
3.2专业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
专业课教师在其学习期间,到医院实习过,对医务工作有一定的了解,更应参与到职业道德教育中,在平时的授课中,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专业课程的兴趣,有针对性地涉入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在专业技能培训时,严格要求学生在技术上要做到精益求精,科学作风要严谨,爱岗敬业。例如:在训练学生无菌操作时,先要给学生讲明为什么要有无菌操作,操作不当会带来哪些严重的结果,再细致地讲解、示范无菌操作过程,对学生操作严格要求,同时强调在操作中的严谨态度和关爱保护患者的观念,这样在学生进入真正的工作岗位后才能更好地操作,具有责任心。每门课程的性质和内容不相同,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也就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自己授课内容巧妙安排,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使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课程学习有机融合在一起,做到从学生入学后的第一课堂到临床实习的整个过程都要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3.3安排学生到医院见习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最后一年基本都去医院实习。部分人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在学生进入实习期的时候再与实训结合起来也不迟,笔者认为不然。护理专业的学生一旦进入医院实习,就意味着已经开始护理工作,接触病人,在这之前他们就应该具有护士的职业道德意识。因此,在学生学习职业道德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同时,安排学生去医院见习,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通过努力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其次,通过医院见习这种教学模式,高职院校能够更好、更快地更新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医院也可以利用见习,主动向学校提出对未来员工应具备的职业素养的要求。再次,学校还可以邀请护理界的劳动模范走进学校,通过座谈会或开讲座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到医院实际工作中,护士所要具备的素养。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假期,走进社区,为居民免费进行简单体检、普及护理知识、为中老年人做健康保健知识讲座。学校给学生提供一些社会实践的平台,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增加其社会阅历,真正体会为人民服务的快乐,提前对护理职业职责有所体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仅是护理专业学生,对所有其他服务行业专业的学生来说,职业道德教育都是一个长时间需要通过其他教学活动来实施的教育过程。只有不断加强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才能为医疗机构提供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素质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建松,邵路才,等.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路径[J].高校论坛,2014.9:125.
[2]邓奕,李小英.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研究现状[J].医学信息,2011.10(24):442-443.
[3]罗小华,刘益.加强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前职业道德培训的重要性[J].学术研究,2014.10:47.
[4]朱徐慧,丁振,等.居民对医学职业道德教育及医患关系评价[J].江苏预防医学,2014.2(25):91-92.
[5]赵润平.论运用活动教学法提升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养[J].科教文汇,2013.11:88-89.
[6]谈玲华.职业道德与职业生涯规划[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篇6
[关键词] 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信息;质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 F235.99 [文献标识码] B
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和企业通过财务报表,会计账簿,以及其他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信息使用者反应的其单位财务经营状况的信息。会计信息是相关国家决策部门,企业经营管理者,企业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和依据。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对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会计从业人员是会计信息的主要提供者,因此,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是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我国对于会计人员提出了很多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概括起来主要包括“诚信为本,不做假账”。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从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很多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不高,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的事件越来越多。因此,会计职业道德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我国要不断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一、会计信息质量出现问题的原因
1.会计从业人员业务水平不高。会计信息质量出现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缺乏专业的技能。由于一些企业管理机制的原因,导致会计岗位的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在处理企业的会计信息时经常会出现一些差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另外,很多企业都没有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往往由其他人员代为完成,导致内部审计的独立监督审核作用不能很好的发挥,不能及时的对于会计信息进行鉴别和反应。根据统计,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导致会计信息质量出现问题的比例将近18%。
2.单位内部会计从业人员职业素养不高。由于我国的很多单位的内部管理制度不规范,导致内部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不高。首先,许多单位的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态度不端正,在进行日常的财务会计工作时不够认真和细致,导致会计信息质量出现一些问题;其次,许多会计人员出于自身或者企业的利益,例如为了逃避税款或者应对监管部门的审查,故意对于会计信息进行隐瞒设置造假,造成了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另外,一些会计从业人员在上级部门的压力之下,很难坚守职业操守,只能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会计造假活动。根据财政部课题组调研结果显示,当会计从业人员在日常会计工作与上级发生意见冲突时,只有7%的人员认为应该坚持自己的原则,高达84%的被调查会计人员认为应该按照上级领导的意见,协助掩盖问题。这几种情况都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不高从而导致会计信息质量出现问题。
3.会计事务所从业人员职业素养不高。很多会计事务所,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会计事务所,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往往配合相关会计单位进行会计造假行为,导致严重的会计信息质量失真。根据我国近些年暴露的很多企业会计造假事件,会计事务所都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4.外部监管的缺失。我国相关监管部门在对于会计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管工作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会计信息监管制度不够完善,不能很好的对于会计单位从业人员进行监管。审计部门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在很多情况下不能进行客观公正的监督,从而给会计造假行为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二、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分析
1.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不完善。与西方国家完整规范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相比,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的建设还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不能很好的对所有的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规范。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相关规范文件只有《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册》,包括总则,一般原则,专业能力和技术规范,对客户的责任,对同行的责任以及其他相关附则。这个职业道德准则的适用面比较狭隘,仅仅对于注册会计师提出了职业道德准则规范,对于广大的人数众多的其他会计从业人员并未提出要求,导致很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并没有一个具体的衡量标准。另外,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在具体会计工作中很难进行操作。会计职业道德应该对于会计从业人员在会计工作中所面临的各种利益冲突进行规范。然而,会计职业道德准则内容中并没有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而只是提出了一些比较模糊的道德要求,这使得会计职业道德的可操作性很差。
2.会计界整体职业道德意识比较低。根据《中国证券报》的相关问卷调查报告“注册会计师签署的财务报告是否可信”的报告显示及:公众对于注册会计师的信任程度在不断下降。这表明我国会计界的整体职业道德意识还比较低。我国在会计人员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只注重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而不重视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近些年发生的很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都暴露了我国会计界整体职业道德意识低的问题,并使得我国的会计从业人员的公众信任度不断下降。这是会计界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3.会计职业道德的外部环境有待改善。首先,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体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我国的会计教育主要注重会计理论知识的讲授和会计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使得会计从业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的意识特别淡漠。根据相关调查,我国很多高校的会计专业老师在课堂讲授时,不但不重视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甚至一些老师还鼓励学生敢于做假账,这种扭曲的教育给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其次,我国没有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社会环境。我国对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宣传力度比较低,社会没有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环境,舆论压力的低下使得会计从业人员不重视自身的职业道德培养。另外,我国对于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处罚力度不足。会计从业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的成本非常低,使得很多会计人员在巨大的经济诱惑面前,置职业道德不顾,敢于以身试法。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措施
1.完善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能够为会计职业道德的提升提供依据和保障。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的相关依据比较少,仅仅限于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因此,我国要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为广大的会计从业人员提供职业道德规范,使得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有具体的标准可依。另外,应该丰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内容,使得会计从业人员在具体工作时能够有据可依。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内容中,应该对于会计从业人员在日常工作时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提供依据,提高会计职业道德准册的可操作性。
2.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我国的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过于突出对于会计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的培养,而不注重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目前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我国应该完善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教育,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放在会计教育的首位,培养会计从业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尤其是在高校的会计教育课程中,一定要开设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从而在学生的道德观形成过程中能够给以很好的指引和教育,培养职业道德操作高的会计职业人才。
3.完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外部环境。首先,要加大对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宣传,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环境,使得会计从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重视自身的职业道德,给违规行为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其次,要加大对于相关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处罚力度,使得会计从业人员的违反成本提高,减少会计造假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4.会计从业人员要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培养。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最重要的还依赖于会计从业人员自身。会计从业人员要认识到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要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职业道德准则,规范自身的行为。
四、小结
会计职业道德对于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因此,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不断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为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提供保障。
[参 考 文 献]
[1]唐芳.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5)
篇7
对师德的意义,不是从与其他行业职业道德重要性排序来理解,即不是从“最”“更”的意义上理解,而是从教育劳动的性质,教师在其中的角色地位、作用方面的特殊意义方面理解;不是从量的方面理解,而是从质的方面理解,即从教师教育劳动性质方面理解。也就是说,不是从重要程度上理解,而是从意义的特殊性上理解。
教师的“教育劳动”是有目的地培养人、发展人的社会实践,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灵互动过程,是一种精神劳动。这是决定师德特殊意义的根本。
师德的特殊意义在于它是影响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因素。教育活动是师生的社会-心理交互活动过程。教育者不是自觉地给予了学生道德影响,就是不自觉地给予了学生道德影响;不是给予了积极影响,就是给予了消极影响。在这个意义上说,不论您意识到与否,实际上做了学生的德育老师;也不论您意识到与否,所有的教育过程都具有道德性,因而也都是育德过程。
师德的特殊意义在于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处于教师素养结构的核心地位,是教师素养的核心成分,是教育行为的导向,是教育行为的内在动力。作为教育行为导向,师德引领学生向着积极、健康的人生发展。作为教育行为的内在动力,师德应是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
师德的特殊意义,是教师在教育劳动中的角色决定的。教育劳动中,教师是劳动主体,也是劳动工具,是劳动主体与劳动工具的统一体。工业生产中,工人是生产主体,机器是生产工具,主体与工具是分离的。教育劳动中,教师是劳动主体,教师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教师自身就是人格化的教育工具。医德也是医生的人格属性,但医德不具有治疗功能,不是直接参与医疗过程的因素。
教育中师生间存在一种道德关系,教育活动也是师生间的道德生活。师德是影响师生道德关系、影响师生道德生活的直接因素;而学生的道德生命正是在道德关系中形成,在道德生活中发展的。教师道德修养状态必然影响着受教育者健全人格的形成,必然影响着受教育者道德生命的发展。
不论我们意识到与否,一切教育活动都有道德性;不论我们意识到与否,所有教育者都是事实上的德育教师。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做到:加强师德修养,提高道德自觉;努力学习教育哲学,提高教育自觉;使自己的教育实践,遵循教育规律,符合道德要求。
篇8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诚信;政府监管;高等教育
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处于高速的发展时期,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会计这个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职业队伍也在不断地扩大与前进。如今的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不再局限专业知识的要求,市场更加需要的是赋有职业素养和道德的专业人士。《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三十九条严重声明:“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对会计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养工作应当加强。”为此,我们关注会计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对职业道德的养成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一、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会计职业道德,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各种经济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职业道德贯穿于会计工作的整个过程,覆盖了会计行业的全部领域,体现了社会需求与发展的统一,注重维护人际关系间的协调,并以社会荣誉和个人良心为主要制约手段,是一种通过将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非强制性规范。
二、会计职业道德内容
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我认为最主要的会计职业道德内容有:
(1)爱岗敬业: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从业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是首要的。
(2)熟悉法规:在会计从业人员自己已经充分掌握财务与经济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制度的前提下,还应该能够依据自己的本职工作对财经法律法规进行大力的宣传。
(3)依法办事:会计从业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规定的程序进行会计工作,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完整、真实、及时、准确、合法。
(4)公正客观: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是每个会计从业人员办理各项业务时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5)搞好服务:合格的会计从业人员都应当熟知本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以及各项管理情况。这是会计行业的工作特点所决定的。
(6)保守秘密:保守商业秘密是每个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准则,也是每个从业人员必备的优良品质。每个从业人员都应严格遵守会计法规,在任何情况任何时间,都不得以自己掌握的企业秘密为筹码,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
三、会计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要性
现今,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经济活动与日俱增,由此带来的市场弊端逐渐浮出水面。近年,会计人员道德失范案件层出不穷,银广厦、红光实业、安然事件、世界通信公司案等,会计人员失德事故频频发生,就更加要求会计人员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以及精湛的专业胜任能力,在利益诱惑面前坚守诚信。因此,这些良好的道德素质的培养就变得极其重要。
1、培养会计职业道德有利于全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
诚信是一个会计工作者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会计行为存在于各行各业,会计人员对经济活动的监管存在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可以有效的加大一部分经济活动的监管力度,会计人员以身作则,遵守职业道德,诚实守信,对我国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提供了有效地基础和坚强的后盾。
2、培养会计职业道德是提高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有效措施
现如今只简单依靠相关会计法律和法规以及相关制度来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显得极其单调,而且随着日益多样化的会计业务,这些显得远远不够,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大力倡导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使之在全社会中营造一个良好的行业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个人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进而使这种外迫型态度转变为一种内向的自觉行为。
3、培养会计职业道德是营造行业正确形象的关键
近些年发生的工作人员失德案件使得会计行业在社会群体中造成了有损行业形象的恶劣影响,包括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也无一幸免。因此,只有真正重视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才能使广大会计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才能使其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会计行业的工作环境才能够得以改善,会计行业才能树立其在行业中的信誉。
四、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培养现存的问题
1、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培养现存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也逐渐增加关注,但在培养措施过程中也不乏一些问题。
(1)当前高校培养会计职业道德方式存在误区
现今,会计专业在各大高校乃至研究生中,受到高度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加入会计的行业。但高校对于会计专业学生的教育依然过多的关注其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职业道德的培养。大学生与研究生是将来社会的主要力量,在接触专业工作前,有良好的道德做基础,更能使其发挥一名会计人员应有的作用。
(2)会计从业人员道德观念谈薄,法律意识不强。
虽然随着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也将会计道德的内容纳入考试范围,但现在的从业人员对于会计职业道德的观念仍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忽视这项本应是坚固的行业基石,必将使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
(3)会计从业人员缺乏客观公正的职业态度
虽然现阶段的会计从业人员都经历了会计道德法规的考试,但并没有从思想上根本杜绝会计造假的思想。在高额利益的驱动下,会计人员面临着强大地精神压力,这种情况下,良好地会计职业道德素养才是面临利益挑战的最大保障。可见,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应该运用更加有效的方法深入人心,使会计人员能够有严谨的职业态度,端正的精神境界。
五、培养会计职业道德的有效措施
1、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要以诚信为基础
诚信是一种社会财富,是现在国家和人民都再三强调的道德品质。它是社会经济建设稳定发展的因素,更是会计行业良好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先进的会计职业道德理念需要会计诚信,“信以立志,信以处事”的诚信精神,需要在每一个会计人员铭记于心。培养会计诚信,要以人为本。培养会计诚信,需要更好的完善会计行业失德惩罚方式,通过有效地社会机制,运用有效地法律准则制约会计失德人员。排斥失信于自己的从业人员,打击行业的害群之马,运用激励机制奖励遵守会计诚信的从业人员,使会计职业道德培养有良好的制度保障以及强有力的监督保障。
2、我国政府应该积极创造有效的会计职业道德培养环境
现阶段,我国政府已经深刻认识到会计行业道德培养的重要性,并多次发表相关的文件和重要的声明,这些都旨在面向全社会加强会计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诚然,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艰难的工作,政府应该在会计道德规范中以公共利益的身份,通过展开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制定会计信息质量标准和进行行为监督,使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有法可依,有制度可以信赖。其次,政府应该采取一些强有力的措施以净化会计执业的环境,协调各行各业的经济活动,营造出会计职业道德的和谐环境。一个健全的社会体制,良好的经济行为环境,培养会计职业道德定会收获良好的效果。
3、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要从高等学校教育抓起
随着越来越多的会计专业学生从高校走向会计工作岗位,会计职业道德这一重要思想必须在这些学生中发扬光大。现今的会计工作岗位,大多数是来自于高等院校的学生,受到过正规的专业教育。因此,我认为,加强高校的会计职业道德培养是非常迫切的。培养会计职业道德,应从源头做起,这里所说的源头就是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入与时俱进的案例教学,更应该让会计专业的学生自己对会计造假审计失败的案例进行有效地分析,以求得让同学们设身处地的了解到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在高等教育中,应做到对会计职业道德宏观的把握以及了解明白会计人员失德的危害。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是会计从业人员成功走向工作岗位的根本保证,是会计行为有效实施的基本条件。(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参考文献:
[1]王静.会计职业道德探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篇9
关键词:高校财会 职业道德 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5-113-02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履行职责活动中所应具备的道德规范。它是调整会计人员与国家,会计人员与不同利益群体以及会计人员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及道德规范的总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规定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内容: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提高技能、搞好服务。主要体现在:敬业爱岗、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坚持原则和不做假账。
一、高校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财会工作渗透到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更是贯穿于高校的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财会人员在高校日益复杂的经济活动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高等学校经济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一名合格的财会从业人员应该自觉认识到所从事职业的重要性,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更要在职业行为上奉公守法,尽职尽责;不仅要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履行好岗位职责,更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这不仅是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也是国家和社会对财会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是提高财会人员内在素质的要求。因此,加强财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必须下大力气开展财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并不断创新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切实提高财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水平。高校财务人员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技能,才能够做好账,理好财,服好务,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二、目前高校财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现状
高校的财务部门是学校对内对外的服务窗口,财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关系到学校对外的形象,关系到学校在师生员工心目中的形象。从目前高校财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现状看,虽然总体上是好的,但在财会从业人员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有的财会人员服务意识差、服务不到位,不团结周围同志;有的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对财务分析、成本核算增收节支和贷款风险等问题研究不够;有的会计人员缺乏敬业精神,得过且过,不负责任;有的会计人员不熟悉会计法规和业务,工作效率低,在工作中出现严重差错;有的会计人员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丧失立场,不能坚守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法规,偷税、漏税、截留资金、私设小金库、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甚至个别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严重丧失职业道德,为追求私利,监守自盗、贪污、挪用公款。
三、高校财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途径
(一)建立财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财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评价就是人们或组织根据财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对财会人员的从业行为的进行判断。可以采取单位内部测评、自我测评、服务对象测评的方式进行。也可引入第三方会计组织的评价等方式。通过这些方式能使财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状况始终处于社会、单位和个人的监督之下,有利于财会从业人员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这里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一是领导要以身作则,作出表率,起好示范作用。领导如果理论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高,职业道德好,就会影响并带动财会从业人员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职业道德水平,试想如果领导违反会计法规又怎么能要求财会从业人员执行会计法规呢? 二是职业道德评价结果的应用:建立奖惩机制,将评价结果与奖罚措施有效结合起来。建立财会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将职业道德考评考评情况记录个人信用档案。
(二)建立财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机制
1.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仅靠教育手段是不够的,更要通过法律和制度的约束而不断完善,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单位内部规章制度,制定便于操作的,切实可行的职业行为守则。建立检查、考核、评价、奖罚制度,严格考核和奖惩,确保各种行政规章及道德守则在实践中得以落实,为职业道德建设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并将考核情况与岗位资格、聘任专业职务、提职、晋级结合起来,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统一起来,促进会计人员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另一方面,要加大《会计法》、《公司法》、《金融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会计人员,该吊销会计从业资格的要吊销,该给予行政处分的要给予行政处分,该追究刑事责任的要依法追究。
2.健立健全多元化监督机制。首先,加强国家监督。税务、审计、银行等监察部门应当严密配合,加强经济活动的监管,促进对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检查和监督。第二,加强社会监督。由会计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对财会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进行监督,履行“经济警察”职责,强化行业自律性监督体系,加强执业质量的监督检查。第三,加强内部监督。不断加强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强化财会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同时,结合政风行风建设,主动接受师生员工的监督,广泛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并将相关意见及时与有关财会从业人员进行沟通。
(三)健全会计岗位轮换制度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轮换。”会计岗位的轮换不仅是实行内部会计控制的手段之一,也是全面提升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重要措施。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轮岗制,可以促使财会人员学习掌握多种岗位技能,拓宽知识面、提高业务工作水平,增大岗位人员的替代性,做到人才的综合运用,有利于防止财会人员长期在一岗工作,因利益驱使而放弃原则犯错误,出现贪污腐化行为。因此,实行有计划的会计轮换制度,有利于加强会计工作内部监督;有利于防止贪污腐化行为的出现;有利于提高全体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利于提升财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养。但由于会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涉及的会计核算、业务处理方法等都要求一致性和连贯性。因此在岗位轮换时重点把握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设置合理的岗位流程和轮换周期。二是要执行严密的交接流程。
(四)强化在职财会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应纳入财会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中,贯穿于财会从业人员的整个职业生涯。首先,要抓好会计法律法规的教育。《会计法》是规范我国会计工作的基本法,是指导我国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各项财务会计制度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会计法》有关规定具体化,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本规则和方法。通过学习,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制意识,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其次,要抓好职业道德与行为准则的教育。高校财会人员充分要认识到自己工作岗位的重要性,树立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对工作要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对师生员工服务热情周到。财会人员在与钱物打交道的同时,也是在同法律法规打交道,遵纪守法是财会从业人员必备的基本职业道德。只有不断加强党的方针政策、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的学习,才能提高政治理论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个人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加防腐抗变的能力。
总之,加强高校财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学校和个人的共同努力。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内部经济活动日趋复杂,财务管理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财务管理工作在学校整个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为适应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适应《会计法》和新会计制度的要求,加强高校财会队伍建设,积极探索财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途径,提高财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已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高兰.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初探.财经纵横,2009(2)
2.刘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及对策研究.继续教育研究,2011(4)
3.郑燕玲.新时期高校如何加强财会人员队伍建设.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3)
4.戈金义.浅谈高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今日科苑,2007(5)
篇10
[关键词]护理学生;职业道德;影响因素
针对护理卫生服务的不断发展,护理模式与护理机构对护理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卫生部提出的“夯实基础护理,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工作主题,为护理人员选拔定义了新的要求:一名合格的临床护士不仅需要有技艺精湛的专业技术,还需要有笃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1]。长期以来,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被默认为是班主任、辅导员及思政教师的工作,专业课老师重视理论教育而忽视道德体验与实践,教学目标过于理想化,远离临床中普遍存在的伦理情景,无法为护生解疑答惑,导致学校理论学习效率低下,针对性弱[2]。研究发现,临床实习期是护生将伦理教育结合专业知识,在学习中自觉提升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3]。如何合理运用护理学与职业道德教育的知识与技术,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技术服务与心理疏导服务是实习期护生所需要攻克的最大难题。该研究以吉林医药学院护理教师、专科护生及附属医院带教教师为调查对象,探讨专科护生职业道德素养影响因素及教育现状,寻找合理的教学模式提升护理职业道德教育。
1对象与方法
随机抽取500名吉林医药学院实习结束的三年级专科护生进行职业道德的规范认知、素养评价和职业操守等方面的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84份,回收率为96.8%。随机抽取自愿参与的吉林医药学院及附属医院40名有5年及以上临床护理经验的教师进行关于护生职业道德素养情况和护理教育现状等方面的问卷调查和访谈。
2结果
影响专科护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因素主要分为内源性与外源性2大类,见图1。2.1内源性影响因素2.1.1个性特点严于律己、勤思好学的态度是影响道德素养的重要因素。富有责任心的护生工作认真,重视患者的思想、情绪等,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需要,减少护患纠纷;好学深思的护士时常会反思患者病情,能有效加强护理效果,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4]。护士积极乐观的行为能给予患者及其亲属安慰和鼓励,使患者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因此,护士应该增强对患者及其亲属的心理护理[5]。2.1.2沟通能力在护患和医护关系中,沟通能力至关重要。带教教师表示:积极沟通与适当关心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而在临床实践中,医护间存在待遇不平等的现状,缺乏维护护士利益的措施[6]。
2.2外源性影响因素
2.2.1医疗设备医疗设备在职业道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精准的设备会干扰甚至误导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影响患者的康复,护理质量得不到提高。2.2.2人员短缺和繁重的工作量护理人员不足,工作量大,患者需求不能及时回应的现象难以改善,护患关系难以改善,护理纠纷增多。2.2.3病房的自主选择权自主挑选工作地点有利于增强护生工作积极性,促进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2.2.4合适的支持系统有效的支持系统会激励护生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标准,促使其解决临床伦理纠纷。同时,适宜的奖惩制度也有助于护生规范自身行为,提高职业道德素养水平[7]。2.2.5专业教师和教学模式护理教师应该意识到伦理课程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不当的教学方法会使护生对护理工作产生负面认识,应积极寻求合适的教学模式以保证不断更新技能操作,培养更多高质量护理人才[8]。
3教育对策
3.1逐步完善护生职业道德培养机制
研究结果显示,有48.0%的护生认为由于学校的教育体系和管理监督机制等不够完善,伦理学教育水平仍需加强[9]。促进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的结合,将临床中富有启发性的伦理案件以伦理角色互换、伦理教学查房等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有利于引导护生帮助患者减少伦理困境的发生,改善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10]。
3.2努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根据现代大学生富于创新、自我意识强等特点,在校教师应改进教学与考核模式,将护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中:将护理伦理教育、医护法规等内容融入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积极探索推广学生走向讲台、师生互动等教学模式,展开多角度的思考讨论,培养护生沟通、观察和自主分析的能力,促进护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协调发展[11]。教师还应自觉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成为践行职业道德规范的表率。
3.3不断提升护生职业道德素养
调查结果显示,护生职业道德素养水平与学校重视程度及学生自身素质有关。护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校、医院、社会和家庭多方面的文化互动及整合,为护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构筑良好的教育环境,达到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目的[12]。
3.4护理职业道德列入实习考核内容
根据医院的实习特点,将护理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技能的实习计划同步开展[13]。在实习结束时由医院、教师和患者理清其思想、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三方评定。这些评判结果将作为评选护理专业优秀毕业生和思想道德优异者的参考指标,在毕业分配或招聘会时作为院方优先推荐的重要依据[14]。
4结论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逐步深化,护理人员的伦理道德素养要求不断提高[15]。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体系中,应根据护理专科学生的学习特点不断完善职业道德教育,寻找适合的职业道德教育模式,培养技术精湛、道德高尚的高质量护理人才[16]。
[参考文献]
[1]黄红英,王艳,陈文娟.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的临床护生带教的应用[J].甘肃医药,2015(11):861-863.
[2]扎赫蒂.护理和伊朗现实必要性的道德守则[J].生物伦理的补充问题,2008(22).
[3]白秀云.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合格护理人才[J].卫生职业教育,2015,3(20):94-95.
[4]李春玉.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6(19):259-260.
[5]张树森,朱昌明,黄铎香.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1-102.
[6]洪迪.浅析护患关系的现状及原因[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1):53-55.
[7]韦弗.护理知识的状态,需要进一步研究[J].护理伦理,2007(14).
[8]徐萍,罗金艳,项颖卿.高职院校护生职业道德教育途径与方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9):72-73.
[9]凯菲.护理实践能力的道德[J].护理教育,2005(15).
[10]张建清.医学高职高专学生医德教育模式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5):10-11.
[11]季拜华.营造医院文化氛围提高优质医疗服务[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17(5):63.
[12]魏全民.加强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7):12-13.
[13]杨帆,杨旸,周容,等.艾滋病高发区护理专业学生艾滋病认知、态度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7(22):1767-2770.
[14]姜小鹰,高骥.高校护理教育与临床实践衔接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9,9(1):12-16.
[15]蒲向阳,李姮英,蒋桂英.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探索[J].科教导刊,2016(25):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