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习教育范文

时间:2024-01-23 17:58: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少年学习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青少年学习教育

篇1

关键词: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理论;青少年教育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1.学习动机的含义

“学习动机”指的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促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进行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它与学习活动可以相互激发、相互加强。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就会自始至终,贯穿于某一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学习动机通常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具体地讲,内部学习动机指的是个体由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学习动机;外部学习动机指由学习活动之外的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学习动机。

2.学习动机的构成要素

学习动机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学习期待”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学习需要是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根本动力,它在学习动机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学习期待指向学习需要的满足,促使个体去达到学习目标,是学习动机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青少年的学习心理及学习动机

1.青少年学习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指在所有不同方面有差异的和谐。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既是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一个方面,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良好心理素质是学生发展过程的保障条件。

关于学习心理素质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的概念,但从学者们的研究中可以概括出它是以先天生理条件为基础,经过后天的训练和培养所获得的有利于完成学习任务的稳定的心理品质的总和。它具有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潜隐性、形成之后的稳定性、客观环境不同所体现的差异性以及统一于同一个体的整体性特征。从中可知,学习心理素质是可以通过训练进而发展的。

2.青少年学习动机的主要成分

从学习动机上看,青少年阶段的学习动机包括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学习动机包括认识因素动机、兴趣因素动机、成功因素动机以及避免失败因素动机四个层次。外部学习动机包括当前诱因动机、近期诱因动机以及未来诱因动机三个层次。

三、学习动机理论对青少年教育的启示

教师并非只是充当灌输学生知识的角色,还应当因材施教地启发学生进行积极的学习行为,让处于青少年阶段的中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自身的潜能,强化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笔者分别从学习动机的几种代表性理论论述学习动机在青少年教育中的运用。

首先,强化动机理论对青少年教育的启示。在青少年阶段,如果学生获得精神或者外在的奖励和鼓舞,那么不管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追求知识的学习动机,还是获得赞扬的学习动机,甚至是以升学为目的学习动机,都能够强化学生做出积极的学习行为。其中,如果将强化动机理论运用于力求获得赞扬的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效果更为显现。

其次,需要层次理论对青少年教育的启示。青少年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和欲望的逐步增强,多样化兴趣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需要层次理论,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挖掘自身潜藏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产生自觉学习的积极行为,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再次,成败归因理论对青少年教育的启示。不同的归因会对学习者以后的学习有所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做到:第一,从客观实际出发,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和归因,从而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第二,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归因,对学生进行鼓励,增强学生积极的学习行为,避免将失败归因的能力所带来的消极后果;第三,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目标,从而引导学生在此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正确的归因。

最后,自我效能感理论对青少年教育的启示。效能感的培养是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关键。培养自我效能感的主要途径有:其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予以赞扬和鼓励,强化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其二,在班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不同成绩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引导,进而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其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策略,使之成为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有效工具。

参考文献:

[1]高申春.自我效能理论评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01).

篇2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是勿需置疑的。每个人都有向往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但并非都能获得幸福。目前,人们深刻的认识到,教育是获得幸福的目的和手段,它不仅是为以后生活做准备的条件,更是伴随人们终身的一种生存方式。首先,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们的幸福,教育应为学生未来的幸福生活做准备;其次,教育的过程也正是人们体验幸福的过程,教育的过程也是幸福的。

二、青少年学生教育幸福感的现状

1.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产生幸福感。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个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学家卢梭说过,教育就是生长,这就意味着生长本身是教育的目的,在生长之外并没有其他的目的。而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教育话语: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出成就等等,其实并非教育的目的,只是教育者的期望。现在教育者喜欢替学生想好未来,然后要求学生去实现,这恰恰是对教育本质的曲解、对学生天性的泯灭和对教育幸福目的的忽视。

2.教育的过程没有产生幸福感。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体验幸福的过程,学校应该是学生心灵成长和获得幸福的场所,可现今,教育者对学生的心理成长关注甚少,更多地局限于知识、能力,甚至是只关注考试成绩。过度倚重学科成绩,追求功利价值,以及高度统一的标准化培养模式,让我们与教育本意渐行渐远。形成了重分数轻素养、重教书轻育人、重眼前轻长远的教育现状,一味追求升学率,却无视教育几近消失的幸福感。

三、提高青少年学生教育幸福感的策略

1.社会提高青少年教育幸福感的策略。第一,教育价值取向,要从过度追求现实功利转向关注学生终身发展。要扩大、挖掘和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增加青少年社会活动场所和设施,为提高学生的教育幸福感提供充足的条件。第二,教育质量评价,要从过度注重知识成绩转向全面考查综合素质和多元衡量个性发展。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良好的心情参加社会教育活动,为提高学生的教育幸福感提供心理和时间上的保障。第三,要优化社会教育环境,坚持对青少年进行正面教育。推动社会风气的好转,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

篇3

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举措。良好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受到挫折后的恢复能力和百折不挠、不向挫折屈服的精神,是成功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培养承受苦难和不屈服于挫折的能力,对今天的学生尤为重要。

一、当代青少年进行受挫能力教育的现状

1.家庭的教育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许多父母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经历苦难,总是千方百计地为孩子设计充满笑脸和鲜花的明天。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中,许多暴富的大款们对孩子们百般溺爱,使他们成了养尊处优的“小皇帝”,境况令人担忧。由于父母的娇宠,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当脆弱,一点点小小的挫折或失败就有可能酿成一桩惨祸。儿童时代是处于刚刚面世又无法独立处世的时期,是正规教育的预

备阶段,对儿童,做家长的应该给予一定的保护和关怀,但绝不能溺爱,尤其是在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今天,每一位做父母的,都应该让孩子从小就懂得,他们和父母一样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而存在的,应该从小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处处依赖别人。

我国学生意志品质教育得不到重视,目前学校有关学生承受

力的教育几乎是空白。多年来基础教育一直存在着“三重三轻”,即,重智育,轻德育;重学业,轻品德;重分数,轻能力。不少学校对德育工作“口头上重视,行动上忽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为什么形成这种局面呢?主要是受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影响。现在各方面都把升学率当作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在办学水平和升学率之间画上了等号。只要升学率上去了,其他方面都可以马虎一点。轻视德育工作考核评估制度,一些可以锻炼学生意志品质,培养承受力的活动,随时都会被一些“重要的文化课”挤掉。实际上,学生的意志品质的培养也不仅仅是一些活动所能包揽的,学校应把承受能力的培养工作渗透在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把培养学生承受能力,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放在第一位。

二、加强承受力教育的措施

1.结合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坚强意志品质教育

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给中学生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这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有意识地为中学生创设困苦的生活环境,为他们提供一些磨炼意志的机会,强化他们吃苦、自强的意识也是十分必要的。青少年充满活力,要想提高承受能力教育的有效性,就必须针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特点,精心策划一些主题鲜明、富有趣味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生存技能和对各种挫折的体验,培养他们百折不挠的精神、磨炼他们坚强的意志力。

2.要注重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

促进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仅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教师、家庭、社会都去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通过语言的沟通、眼神的交流、行为的关爱等方式,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千万不要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等到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甚至自杀后才去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我们深知,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无时不在影响着中学生的思想认识,混淆着他们的成长思维,只有对他们采取正确的教育,耐心地疏导和真诚地关爱,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得到正常发挥,个性品质得到良好发展,心理潜能得到正确开发,并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学习与生活有较全面的适应性,预防出现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和疾病,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逐步达到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人的目的,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和谐与统一。

参考文献:

[1]贺雄飞.成功父母方案.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06.

[2]卢勤.写给年轻妈妈.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6-07.

[3]李宗峰.教子成才100法.山东:南海出版社,1996-12.

篇4

关键词: 青少年健康教育 电影《独领风潮》 心理素质 教育教学方法

这部影片写了一位充满创造力的老师来到新学校后,学校里最初抵制、不以为然的一些问题学生在他的舞蹈式引入教导下最终发挥出了潜在的能量,学会了相互尊重,逐渐懂事,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布莱恩学院的这群高三的“校园叛逆者”因长期受歧视被软禁“悔悟教室”。布莱恩的经典教学法与他们的嘻哈本能碰撞时,他并没有感到恼怒和沮丧,在他的坚持和鼓励下,学生们开始真正迷上了交谊舞的艺术,并随性地把街头舞蹈融入。发现这一点的皮埃尔和学生们一起开创起了一种结合了探戈、交谊舞、国标和嘻哈、街舞的潮流先锋舞蹈。而在教授舞蹈、与学生一同创造的同时,布莱恩也成了这群被人看做是一无所成的野孩子们的人生导师,和他们一起找到了方向与自信,引导学生逐渐发现交谊舞背后的真实魅力。教师的耐心与坚持、教育的尊重与信任共同构建了黑人孩子们的健康乐园。给影片平添了一分生命力。

这位富有创造力的老师是怎样结合班主任管理原理和教育心理学来改变这群很难改变的学生的呢?笔者将从学生的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来结合集体班级关系和教学方法两大方面综合探讨。

在一个班集体中,其内部之间的关系不外乎包括师师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三方面。在一个“特殊”的学习、工作环境中,能否正确处理好其中的关系决定着一个班集体的“成败”。在建立良好关系的过程中,班主任的一些相应态度和心理干预方法起着主导作用。

班主任工作从根本上讲是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的教育活动。班主任作为对学生更为重要、亲密的教师角色,更有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在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中,班主任应该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价值和改进的可能性。发展学生实现理想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学习道德心理品质。在案例中,教师布莱恩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不同关系之间的一些心理干预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师关系

教学方法:实践感受法。

理论:在学校,教师与教师之间经常会谈论、交流一些关于学生情况、教学教育问题、工作建议等方面的事情。一名班主任,除了要和本班的科任老师保持紧密联系之外,还要和学校的德育处主任维持好良好的教育教学关系,因为他们的工作性质(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人情况,甚至性格)决定了一个班主任向其学习和借鉴方法的必要性,班主任只有很好地融入小环境中,才能在大环境中得心应手。不过,当班主任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时,他们会提出很多自己独到的见解、意见,刚开始可能会引起其他教师或校长的质疑,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班主任可以让其他老师参与实践计划中,亲身感受意见的正确性,而不是以争论、空谈的方式,以便更好地维持师师关系。这样不仅有利于班主任对于不同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而且使班主任在整个学校大的工作环境中工作得顺心如意。学生与老师达到双赢。

案例分析:在案例中,当布莱恩老师跟校长奥古斯丁提出他想教学生们跳舞时,校长说学校最不需要教的就是跳舞,当布莱恩老师进一步跟学生们说教他们交谊舞(包括探戈、华尔兹、狐步舞等古典舞)时,奥古斯丁校长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起来,觉得在这个特殊班级里根本不可能,但布莱恩老师还是很尊重校长的意见,说校长的学生,校长做主。最终校长给了一个让布莱恩老师表现的机会,觉得他只要看一下班上的学习情况,第二天肯定不会来,并用五美元打赌。结果校长输了,布莱恩老师照常上课,而且很准时,这是实践感受法的一个方面。接着,在家长委员会上,校长说跳舞应结束,数学老师乔也觉得学生们把时间浪费在做无用的事情上,坚决反对,布莱恩老师解释说做什么事都很难,他向家长们保证他会教会孩子们什么是尊严、团队合作,以及什么是他们拥有的未来,他用实践教导学生从跳舞开始学习,慢慢懂得相互包容尊重,只有学会了真诚地与大家交流、相互尊重,孩子们才能干好学习和其他的事情。一番真诚的交流得到了在场所有家长的认可,并且最后在其他老师共同参与的国际标准舞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孩子们的精彩表现表明,布莱恩老师教学方法是正确的。

二、师生关系

方法1:典型示范引导法。

理论:在班集体中,集体问题集体解决,班主任想要自己的学生按照自己的安排办事,光靠口头的说服教育是很难达到自己的理想结果的,最主要的还得靠班主任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用一种间接的而非讲理式的方法,也就是典型示范引导法让学生朝着正确的符合班主任本意的方向行进。

案例分析:在案例中,当布莱恩老师看到这群被拘留的孩子完全不会听从自己所说的话、自己所提出的要求命令时,他想出了一种很好的方法吸引学生们的兴趣,让他们自觉主动地想要学习现代舞。他找来性感专业的摩根成为自己的舞伴,在学生们面前跳起了刺激、具有感染力的现代“热”舞。这让学生们眼前一亮,每个同学都投入一种向往的目光,他们被布莱恩老师高超的舞技及这种可以无拘无束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情绪的舞蹈给吸引了,有了学习现代舞的热情,并且为即将到来的比赛而努力着。从不听话到自觉走向交际舞的舞台包括之前布莱恩用学生们讨厌的音乐来迫使学生必须听从他的指导,引起学生的注意。布莱恩的示范式教学成了学生们走向成功的很大的动力。

方法2:自信训练法。

理论: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良好的自信是成功的开端。在班主任工作中,如果班主任能正确指引学生在学习中树立一种自信心,那么无疑帮助学生找到了一种无形的奋斗动力,找到了打开成功大门的智慧钥匙。教育是没有歧视的,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公平式教学,无差别眼光地对待学生,开发学生的潜能。

案例分析:在案例中,新学生凯特琳因为被迫学习沙龙舞而感到失望,因为跳得糟糕、感觉自己是只丑小鸭而自卑,她非常羡慕别人自由自在、优美动人的舞姿,凯特琳是喜欢跳舞的,她甚至说如果她能跳得很好她死都可以。这时布莱恩老师反问凯特琳喜欢跳舞不?凯特琳回答喜欢。布莱恩说,喜欢,就是跳舞的料,这样就增加了凯特琳的信心。并让她在自己班上和其他同学合作跳舞,然后凯特琳把同样的话说给了班上最胖,和她成为舞伴的被班上同学嘲笑的“怪物”同学,使其信心大增,最后在国标舞中和凯特琳合作跳舞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所以开发学生的自信在教育的开端显得尤为重要。

方法3:教育心理学中心操作性条件在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分析:一开始尽量使用强化手段而非惩罚,在开始接触这一群问题学生的时候,布莱恩没有选择惩罚他们对自己命令的反抗,甚至也没有命令式教学,而是发现学生各自的特点找准契机吸引学生到自己的课堂中来,这种吸引式教学避开了传统的命令吩咐式教学,很值得中国的传统式教学老师学习、研发。

三、青少年自身之间的关系

方法4:影响共进法。

理论:在一个班级中,由于每个学生的主客观条件不一样,其家庭背景、性格、学习速度、效率水平、身心发展、兴趣爱好甚至智商方面都有大大小小的差异。这就要求班主任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和洞悉的能力,采取最好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合理安排班上同学的互助合作关系。

案例分析:首先,在案例中,有两个特殊的学生,分别是罗克韦尔和勒莱特,他们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共同的家庭条件——不景气,罗克韦尔弟弟雷去世了,家里爸爸生病在家,没有工作,而虚弱的妈妈只会吃吃喝喝,无所事事,整天待在家靠罗克韦尔打点小工维持生活。有时罗克韦尔回家还没有吃的东西;勒莱特家里条件也不好,回家做作业时还得照顾婴儿的弟弟,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平时在家睡卧室,妈妈是,总被别人看不起。其次,他们拥有共同的理想,共同丰富细腻的情感,同样坚强不服输的执著,等等。教师布莱恩洞察了这些,对罗克韦尔说其实他们俩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并找了一个让她俩单独相处跳舞的机会,把勒莱特的眼睛蒙上和罗克韦尔跳舞,让他俩对彼此产生信任感。从此,他们俩开始对彼此敞开心扉,勒莱特主动邀请罗克韦尔参加比赛,成为她的舞伴,在平时他们也会一起练习跳舞。在比赛时,他们合作得非常愉快,几乎忘掉了其他人、忘掉了比赛,两人忘我地跳着华尔兹,感觉其他一切事物都不存在了。在布莱恩老师的影响共进法媒介下,两人在互相影响努力下最终取得了进步,实现了梦想。

参考文献:

篇5

*京翰教育简介

京翰教育“四个一”教学服务体系。 1位学习规划师:契合学生心理、学科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角度,做好提升学生成绩的全面规划。 1套个性化学习方案:结合学生学习情况,选定学科,确定课时,制定专属个性化教学方案。 1位精英学科教师:拥有多年教学经验,专项会诊,迅速击破学科短板。 1位专职班主任:全程跟踪学生学习过程,实时监督,效果评估,保证学习效果。

校区分布:朝阳区、大兴区、东城区、丰台区、海淀区、怀柔区、石景山区、西城区

免费课程咨询热线:400 006 6911 转分机 58261 (先拨打前十位分机,接通后听到语音提示后,输入后五位分机,可以和机构老师一对一咨询)

京翰教育综合介绍

招生对象: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

辅导科目: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地理 历史 政治 奥数(奥数辅导请不要在电话中谈,可以说思维数学或者数学提升)

上课地点:多个校区就近选择,欢迎拨打免费电话,由专业老师帮您推荐最优校区

*具体地址

北京人大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39

北京公主坟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40

北京城建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41

北京劲松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42

北京朝外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43

北京亚运村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45

北京北大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46

北京宣武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47

北京四中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48

北京中关村教学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49

北京马家堡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50

北京团结湖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51

北京雍和宫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52

北京方庄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53

北京崇文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54

北京世纪金源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55

北京牡丹园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56

北京人大附小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57

北京学院路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58

北京东直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59

北京精学望京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60

北京交道口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61

------------------------部分课程介绍------------------------

【高三语文一对一辅导课程】

高三是语文集大成的阶段,知识点达到了一定量的积累,这一阶段主要目的是形成系统,为高考冲刺做好充分准备。加强巩固高中三年字词、修辞方法、句式变换和修改病句等基础性知识的学习;

篇6

【关键词】音乐教育 青少年 素质教育 作用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212-02

音乐教育作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对青少年德、智、体、美、思维方式、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素质教育在我国基础教学改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音乐的学习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为此,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对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中的作用,不断改进音乐教学。

一、音乐教育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分析

首先,音乐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正确观念的形成;音乐教育主要通过音乐欣赏并夹杂对音乐知识的讲解让同学们喜欢并了解音乐。优美的音乐能够提高青少年的鉴赏能力,可以陶冶情操,能够美化、激励青少年的精神,促进青少年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正如荀子所言:“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只有正确的接受音乐教育,才能树立自身的正义形象,逐渐融入社会大集体中,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念。

其次,音乐教学可以促进青少年正确信念的养成;通过音乐学习,可以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和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能够促使学生们保持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念,学生往往会树立自己的信念并为之奋斗。如:《黄河大合唱》的学习,在了解创作背景之后,带着历史的厚重感欣赏并学习这首音乐,便能够感受到冼星海当时的心境,通过多种演唱形成,展现出了中华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明天会更好》通过歌词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热度。这些音乐都能够带给我们一种坚强向上,勇往直前的信念。

再次,音乐教育可以提高青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音乐教学能够使青少年提高辨别是非真假,善恶美丑的的能力,同时能够培养青少年的审美能力,逐步培养学生们爱憎分明的道德意识,能够使青少年坚定自己的信念,自觉杜绝不良诱惑,处于叛逆时期的青少年需要有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建立自身的优势。

最后,音乐教育可以丰富青少年的情感,青少年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完善阶段,在繁杂的社会生活中容易形成复杂的思想情感,此时,适时的欣赏优美的音乐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处世态度。例如:在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时,首先根据家庭情况的相似程度将学生分组,进而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一起学习《感恩的心》、《听妈妈的话》、《父亲》等歌曲,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谈谈感受。

二、音乐教育对青少年学习的影响分析

首先,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切实体现,学生的素质教育不能仅仅包括文化知识教育,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基本音乐素养的同时,能够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以及联想能力,通过欣赏音乐,学生会不自主的联想音乐发生的情境以及其中人物的感彩,充分培养了青少年的想象力。

其次,音乐教育能够提高学习动力。音乐能够激发学生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把自身感悟融入到自己的学习中。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放松自己的身心,感受到音乐带给我们的乐趣,使学生平心静气,能够培养学生反省自身的习惯,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音乐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荷兰教育家赫伯特说过:“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最基本的音乐教育,而音乐教育是开发人类智力的最好途径。”通过音乐学习,学生们能够开阔思维,加强自身器官的结合,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例如《欢乐颂》、《仲夏夜之梦》为学生创造了想象的氛围,同时教师要求学生将联想到的东西和感受结合起来,谈谈对音乐的理解,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锻炼学生的联想能力。

三、音乐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作用分析

首先,音乐教育可以帮助促进学生外在素养的形成,提升学生的气质素养,而学习音乐或者是乐器的学生容易散发出一种自然的亲和力,美国调查发现,在美国中学生中,学习乐器的同学更容易获得老师学生的好评。音乐教学能够培养学生一种从一而终的精神,在学生演出或者演奏时要求学生一丝不苟,全身心投入,让学生形成一种坚韧,有张力的外在素养。为此,在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中也应该注意加强学生的音乐教育。

其次,音乐教育可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目前,全国各地中学生的升学压力普遍较高,音乐教育要起到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心情的作用,在音乐教学的同时,大课间公开播放轻松欢快的音乐能够调整学生学习状态,消除疲劳提高下节课学习效率,在上学时播放节奏较快的音乐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身体处于一种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最后,音乐教育可以在课堂上形成健康向上的音乐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音乐教学,教师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都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积极开展相应的活动,能够营造健康向上的音乐氛围,培养青少年的集体主义精神。比如,在学校广播中播放中国传统音乐,在创造高雅的音乐氛围的同时能够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结语: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各界越来越到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在中小学积极的开展音乐教学,可以有效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网络文化;繁荣发展;教育策略;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2-7794-03

1 背景概述

现代社会的网络化进程深刻地塑造着传统文化的网络特征,尤其是给青少年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变化。网络文化形态的开放、动态和虚拟性,将传统的接受式求知扩展为体验式的网络学习,促进了主动参与的认知拓展;也吸引学生远离课堂教学,造成正规学习质量弱化和心理、道德、法律等负向影响。结合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网络社会生活方式特征[1],该文从“网络文化教育”的视角,将网络文化繁荣发展和青少年健康成长通过“教育”联系起来,系统考察和剖析青少年面向“网络文化教育”的健康成长引导策略。

2 网络文化观与网络文化教育创新

网络文化的内容建设和发展繁荣,带给青少年更为丰富的知识获取途径,开拓了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认知视野。处于成长时期的广大在校学生群体,一定程度上存在辨别力和自控力不足导致的网络行为失范。在青少年中倡导积极的网络文化教育,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形成净化网络环境和良好个人心理,从而培养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以下通过探究正确网络观内涵与教育创新机制,为网络文化教育有序发展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方法指南。

2.1 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观

网络文化来源于传统文化的精神参照,又是依托网络环境的物理重构。网络文化观是价值观在网络文化范畴的作用表述,指人们对于网络文化问题的总体认识和基本观点[2],包括价值目标、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三个层面,体现了特定群体和个体针对网络文化的态度——也即现有网络社会规范下的文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倾向。青少年由于思想素质、道德修养等差异,网络文化观上必然体现出不同特征。正确的网络文化观应该是利用网络文化增强知识理解、拓展思维视野,促进学习进步和健康成长的社会价值趋同。因此,树立正确的网络文化观应遵从传统文化价值,注重网络参与的氛围和谐、道德规范和法律合规。

健康向上网络文化观的基本内涵是网络生活方式在文化方面的整体认识和外在行为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总体导向。要求个体和群体的信仰、理想、精神、道德、心理,在自然状态中体现出对社会核心价值的理性遵从——将网络看成现实社会延伸,遵从其技术工具性、资源平台性、知识教育性的本质约束。网络文化观作为一种在网络文化视野下所体现出的认知观,针对青少年则要求“文化先进、主题和谐、科学发展、重点管控”,从而形成正确的网络文化群体参与和个体介入目标,确立科学的网络文化价值衡量准则,不断规范和引导积极创新的网络文化教育取向。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观可以帮助青少年对齐学习成长的目标期望,依托网络文化教育聚焦知识学习的主航道,促进求知欲提升和价值观养成。

2.2 积极创新网络文化教育

网络文化教育的本质在于文化驱动的教育传播及传统教育的网络延伸。首先,教育作为传播网络文化的重要途径,作用于人们的价值观念、知识结构、行为方式;其次,网络文化结构制约着教育方法的选择路径,从不同层面潜移默化地对教育过程和效果施加影响。当前网络文化教育的突出问题是除了先进网络技术引入之外,部分领域还局限在计算机基础应用层面。需要通过实施符合学科特点的网络学习模式创新以拓展全方位的网络文化教育。

网络文化环境的虚拟性和青少年自身发展差异性,要求网络文化教育培育青少年正确认识网络自由与社会责任并挖掘网络知识获取的工具优势,以促进个人成长和群体教育成功。以健康向上网络文化观为指导,实现网络文化教育与传统方式融合,必须抓住青少年文化学习和能力养成主线,充分整合现代教育的网络技术、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心理疏导等教育手段,开放宽容地适应网络文化教育挑战。

3 网络文化教育机制及其基本原则

推动网络文化教育繁荣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就是要以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为价值取向,协调传统与网络文化教育中的能动要素和发挥教育功能整合的积极优势。

3.1 网络文化教育作用机制

网络文化教育是运用教育和文化传播理念,以网络环境和社会空间为载体,突出社会核

心价值主导、文化知识传承、主体强势参与、双向互动交互的一种教育方式:教育传递、传播和促进文化演进,文化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得到传承完善;教育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存在,教育必然体现文化的要求。网络文化教育与青少年健康成长作用机制参见图1所示的描述:

1) 学习成长是网络文化教育存在和发展的永恒主题:青少年多为在校学生的特定群体,其网络生活基调体现为“知识获取为主、其它参与为辅”,正是繁荣网络文化教育的起点和归宿,依赖于符合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科学知识引领及校园文化主阵地坚守。

2) 网络文化教育必须与教育方针和生活方式相适应:网络的虚拟、开放、自主特征,使网络学习动机和知识获取有别于传统教育。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理性求实态度、内容取精思维、整合创新能力,必须确保网络资源组织和知识内容协调一致。

3) 始终坚持教育功能和学生主体地位的长效作用:网络教育技术发展和知识管理革新推进了终身学习的社会化可能。从网络学习本体演进到更高层面的表达参与,需强化思想政治、道德伦理导引,以实践网络文化教育和社会价值遵从统一。

4) 充分发挥广大青少年在网络学习中的主体优势: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技能不仅要提供内容健康繁荣的知识资源,更要激发青少年及学校、家庭、社会的网络文化教育协同,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

5) 实现网络文化教育的工具性和社会性有机融合:网络信息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可为青少年提供学习知识源泉和安全网络生活环境,提升网络资源内容建设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主导作用,以促进健康网络文化素质养成。

3.2 网络文化教育基本原则

3.2.1 教育主导与文化多样性结合

网络文化教育繁荣强调通过计算机网络文化教改,将网络环境、信息技术和人文精神有序融入现代教育全过程。网络文化的多样性呼唤教育的主导性以坚持正确方向并带动健康发展。知识获取为主的网络文化教育要面向教育主导性和文化多样性的现实挑战,以网络文化繁荣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3.2.2 信息技术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网络文化教育强调个体参与,更追求学习者协同。是学习者认知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学习社会化赖以实现的前提。融合网络教育时代性和社会文化传统性,网络文化教育要坚持科学素养成与人文精神同步发展。体现信息技术的教育优势,强化自由兼容人文精神哺育,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环境,促进青少年求知激励、学习成长、情感向上与和谐发展。

3.2.3 网络文化与传统教育的渗透

网络文化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延伸,其层次、对象、目的、手段上存在互补渗透。网络文化教育强调学习者的自我反思和协同规范以达成学习自律,采取适当形式加强传统的思想政治、伦理道德、健康心理等教育形式的改革,并与网络学习、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有机融合,更能体现出网络文化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综合促进作用。

4 网络文化教育与青少年健康成长

青少年成长的核心在于健康地参与网络社会化进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扎根于学校教育和校园文化的现实土壤。积极向上网络文化观和教育原则,提供了推进网络文化教育繁荣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路径[3]。青少年面对网络生活时的正确认识和理智行为,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作用结果[4],网络文化教育体现出其“提升认知,控制行为,导引方向”价值。

4.1 绿色文明与阳光和谐网络构建

以控制网络准入和内容繁荣占领网络文化教育阵地,提供保护青少年成长的时代防火墙。绿色网络是实现网络行为控制的手段,对于构建和谐网络空间及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具有重要基础作用,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国家指导、学校教育和社会参与。

保持虚拟网络世界的健康秩序必须繁荣现有教育网络和校园网建设——强化“阳光工程”、“绿色通道”,营造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和弘扬社会主旋律的网络氛围。通过网络监管技术落实网络实名制,有效屏蔽不良信息,净化网络环境和规范内容提供,形成覆盖全部教育系统的一体化数字校园,满足不同层次的网络文化教育需求。

4.2 健康网络文化教育正向导引

青少年参与网络生活时所需要的创新学习意识、正常心理认知、知识整合思维、文明价值观念、开放协作精神,依赖于网络学习聚焦以处于教育导引的受控轨道:

1)信息技术入门导引:围绕计算机基础等信息技术认知课程改革,高起点建立对网络学习的工具职能的积极认识,重点提升青少年的网络信息鉴别和网络规范遵从意识。

2)网络知识平台守护:通过构建网络学习社区资源平台开展协同学习,兼顾青个体需求,实现对网络生活整合的知识共享,促使不同需求学生以知识学习同步健康成长。

3)正向心理意识疏导:学习生活与网络应用结合起来,以促进网络使用者的心理认同。及时疏导学生的课业情绪和网络依赖,帮助增强自我控制以培养健康向上心理思维。

4)开放合作德育培养:利用网络优势搭建网上德育教育平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用健康文化占领教育阵地,增强政治鉴别力,规避错误思潮和生活方式的负向影响。

4.3 网络文化的青少年素质养成

网络素养是指综合运用网络和信息技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意识观念的一致性和道德法规的遵从性。网络文化教育背景下的素质养成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然选择: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行动指南,通过网络文化教育繁荣传统主流文化精神,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运用网络,实现网络行为自我调节和辨识能力提升。2)强化网络学习和信息共享的工具属性,重点向青少年传递信息理解的综合运用技能。通过网络文化教育创新促使青少年有效参加网络生活和改善教育质量效果。3)面向学生、家庭和社会普及网络文化教育,锻炼青少年正确操作网络信息、介入网络交流、维护网络纯净的运用能力,促进正确认识网络本质和理性地参与。

5 主要结论

针对网络社会青少年健康成长挑战,该文聚焦网络文化教育总体要求,提出了以正确网络文化观指导的教育作用机制、基本原则,归纳网络学习和素质养成的教育策略,强化网络文化教育的内容整合导引,对网络文化教育繁荣和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1)推进网络文化教育繁荣,为青少年创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是全社会共识。推进网络文化教育繁荣,必须重视符合社会价值导向的网络文化教育基本原则对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正向引领和主导作用。2)促进青少年成长要切实做好以健康网络观为指南的教育导引工作。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网络文化观,引导他们聚焦学习成长,充分发挥网络文化教育的长效机制,确保青少年处于健康成长正确轨道。

参考文献:

[1] 赵丽萍.青少年群体网络社会生活方式分析研究[J].学理论,2011,7(21).

[2] 潘勇,李霞云.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观 [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12).

篇8

关键词:兴趣;美术教育;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雷毅,男,陕西延安人,硕士毕业,渭南师范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油画教学与技法

青少年美术教育兴趣作为重要的美术教育领导者,其本质是传承丰富的青少年美术文化与教育相统一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观念和知识以及思想不断的更新,同时,增强青少年美术教学的实效性。当然,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实施新课程理念,在青少年美术创新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青少年美术必须探究的主题。青少年美术创新教育:青少年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特殊传承文化的途径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我国对待青少年美术教育的态度极为重视。青少年美术创新教育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基础,因此,要不断发展我国的青少年美术教育。青少年美术教育更是在美术教育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在我国十年来,青少年美术教育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尤其青少年美术教育成为我国文化方面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更是我国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我们今天所说的青少年美术教育应该包括三个方面:首先,青少年美术教育的发展,通过展览,建造青少年美术馆等措施对人们进行熏陶,提高青少年美术素养。其次,青少年美术教育,是为培养青少年思维与认识。其中,青少年美术教育尤其重要,这就是当今青少年美术教育不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青少年美术教育是未来我国文化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之一。青少年美术教育者更在美术教育的长河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青少年美术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的开拓与发展,既是当前推行美术教育的迫切要求,也是传承青少年美术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当前青少年美术教育体系中对青少年美术的定位并不明确,还有存在某些缺陷与模糊。在青少年美术教育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要求,首先,青少年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要有一个明确的发展目标,以推进青少年美术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青少年美术教育是美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实现方式,总体来看青少年美术教育模式是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利于美术文化的弘扬。青少年美术教育在未来教育发展中越来越重要。

一、青少年美术教育对思维的开拓与影响

在青少年美术教育中,教师一般只注重传达给学生知识,而学生缺乏独立思考。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美术教育活动中要注重学生独立思考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路方式。第一,在美术教育过程中,老师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让学生如何思考问题,不能让学生形成依赖性。第二,在美术教育过程中,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采用互动法进行美术教学;老师教学过程中,要想出适合学生实际教学的方式,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开拓;兴趣的提高。第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青少年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启发学生独立性思维方式,要允许学生有自己不同的思维方法,这样更能鼓舞他们积极性。青少年美术教育模式中,美术教育的方法多依书本以及教师出示范画为主,学生按照课本机械的学习方法,而独立思考的缺乏。当然,机械的教学虽然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并非常牢固不易忘记,还能够积累很多青少年美术素材上的知识。但是长期以往这种美术教育模式会造成学生创造力的减退,没有自主思考能力。所以,要改变现状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学习,这样才能在这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增强了青少年美术教育的理解。也能使青少年美术融入生活,感悟生活,美化生活。

二、促进创新意识培养

作为青少年美术教育者应该在教学中扮演引路者的角色,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和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法。青少年美术教育者要开拓思维;大胆创新,使青少年美术教育有一条独创;创新道路。青少年美术教育就要适应教改的需要,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特长给学生创造不同的条件,让他们才能有充分的发挥独立创新余地,这样才能真正的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其次,在青少年美术教育教学的模式方面,要改变传统的;死板的美术教育模式,多了解大自然,了解生活,从生活当中来到生活中去,切身实际的感悟青少年美术本身意义的内涵所在。总之,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所在。美术教育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美术教育当中,要感受青少年美术教育的表现方式,能从中发现更多新的教学方式。在此基础上,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同时,明确了发展方向和实践方法。青少年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承文化途径和美术教育基础,青少年美术教育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崭新的美术教育创新方法进行教学。要积极发现学生长处及时对其进行正确指引,确定学生在美术教育中的主导与独创及创新地位。其次,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最终目的。让学生进入自觉学习的过程,这样能够进一步促进青少年美术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秀银.美术教育的创新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5.

[2]邱荣军.美术教学的新观念[M].湖北:湖北美术出版社,2011.47.

篇9

关键词:提高 青少年宫 音乐教学质量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191-02

当前,中小学音乐课内教育的时间相对有限,音乐作为一个辅学科无法获得主科的教学实践,因此,青少年宫音乐教学就成为了很多学生接受课外音乐教育的首选之地。青少宫音乐教学比普通学科教学具有更多的优越性,作为课外音乐教学,青少年宫的音乐教师可以投入全部的精力和时间去对学生进行音乐理论知识的教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水平。音乐教学的核心不仅仅在于教授给学生音乐知识,还在于通过音乐教学让学生把对音乐的那种感性的向往转变成一种理性的热爱,让学生不仅仅是喜欢音乐,更是热爱音乐,不因学习而学习,而是因为热爱而学习。音乐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音乐教学,最大限度保证学生在最好的状态中接受音乐教育。对于学生来说,这不仅可以保持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还能够不断提升音乐学习能力。当然,当前青少年宫音乐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且积极地加以整改。

一、青少年宫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教学师资力量不足

青少年宫作为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场所,虽然与普通中小学相比具有自身的优越性,但是师资力量不充足仍然是音乐教学发展的一个阻碍。目前我国音乐教学教育高等学校相对较少,音乐教育还不像语文数学等学科教育那么普遍,专业音乐教师的培养数量远远达不到需求的数量。音乐教育作为一个素质教育水平要求较高的学科,专业性甚至要远远超对对其他学科的要求。当前青少年宫音乐教学师资力量明显缺乏,有些教师达不到相关专业标准,为了补足教学缺口,甚至存在并不十分专业的兼职音乐教学代课的现象。无法满足青少年宫音乐教学的需求,更无法科学地提升青少年的音乐学习专业性水平,对于学生音乐素养培养来说是一个阻碍。

(二)音乐教学手段陈旧落后

现阶段,青少年宫音乐教学大多处于一个初级阶段,然而在青少年宫接受音乐教育的学生往往都是年纪较小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孩子。除此之外,社会发展速度之快也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于青少年宫音乐课堂来说更应该紧跟发展的步伐。音乐学科本身是一门富有灵性以及创造力的科目,最大限度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经成为青少年宫音乐教学的一大目标。但是一部分青少年宫对于学生的音乐教育还只是停留在单一的歌曲教学,过于呆板的音乐教学方式缺乏趣味性以及创造性。学生的基础是不一样的,教学方式也应该相对灵活。但是呆板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学内容变得单一死板,不仅扼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而且削弱了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没有发挥青少年宫音乐教学应有的价值和意义,不利于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

(三)音乐教学设备不足

音乐教学设备是提升青少年宫音乐教学质量的一个影响因素,先进充足的音乐教学设备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音乐求知欲,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当前,一些青少年宫音乐教学设备明显不足,致使音乐课堂的效率得不到保障。甚至还有一些青少年宫音乐教室里存放的教学设备只是摆设,没有真正应用到音乐教学过程中,不能让学生更加真切地走进音乐的世界,与音乐内容面对面地感知,造成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停留在一个浅显的层面,不利于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也无法获得良好的音乐教学效果。

二、提升青少年宫音乐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一)保障专业师资力量,优化教学方式

青少年宫音乐教学针对的教学对象并非是零基础的学生,大多数学生都是对音乐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具备一定的音乐学习基础的。因此,对于青少宫音乐教学的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专业的音乐教师,而且需要音乐教师的水平过硬,只有其有丰富的音乐知识储备以及高超的音乐教学水平,才能够满足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求知欲,同时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音乐水平。音乐教师应该充分备课,设置好教学目标,在音乐教学课堂中收放自如,通过课堂音乐教学带领学生真正走进音乐的世界。其次,音乐教师应该优化教学方式,增加音乐课堂的趣味性以及多样性,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持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作用。青少年宫是培养学生音乐才能的主要阵地,呆板落后的教学方式是最大的阻碍因素,音乐教师可以适当地设置音乐情境,通过游戏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感知音乐,学习音乐,体会音乐带给自己的改变和收获。多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协作能力,这对于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有着重要的意义。青少年宫音乐教学更应该结合教育发展的方向以及社会对于音乐人才的需求,与时俱进,不断优化音乐教学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保障音乐教学的教学质量。

(二)积极引入教学设备,声乐教学与器乐教学并重

优良的音乐教学设备不仅能够有效提升音乐教师的教学质量水平,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音乐的世界,感知音乐的魅力。音乐教学设备所带来的教学效果是音乐教师单纯凭借授课以及说唱难以获得的。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通过音乐教学设备带来的音乐试听享受,或者亲身体验感受来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最快速地感受音乐的内涵。青少年宫音乐教学需要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对学生的音乐能力进行培养,分别是声乐教学和器乐教学。声乐教学能够有效增加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储备容量,器乐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通过学习器乐技巧巩固已有的声乐知识储备,还能够让学生在器乐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音乐鉴赏水平。音乐的魅力不仅仅在于聆听,还在于感悟,音乐教师应该立足于这一音乐特性,让学生欣赏一些节奏多样、旋律优美并且能够朗朗上口的乐曲,强化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使他们在聆听与感知的过程中体味音乐的美与魅力。教师可以在立足于专业音乐理论基础的前提下,针对音乐节奏以及音乐旋律进行专业的分析和解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悟,感悟的同时还能够通过不同的体验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最终提升音乐素质的综合能力。

(三)利用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

参加青少年宫音乐课堂的学生基本都会在学校里学习过一些基础性的音乐知识,青少年宫的音乐教师应该根据这一特点在青少年宫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对学生已经掌握的音乐知识进行巩固,并做好相应的知识延伸教学。让学生在青少年宫音乐课堂上巩固音乐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提升音乐学习水平。教师可以对音乐知识进行专业的讲读,借助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让学生欣赏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把枯燥的音乐知识教活,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深入感知音乐,让学生真正在青少年宫音乐课堂上学到知识,学到在学校音乐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除此之外,青少年宫应该经常举行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声乐表演或者器乐表演来展现自我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与音乐建立亲密的联系。这对于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求知欲望,以及强化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学生还能够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丰富自己的表演经验,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来说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自信心,不论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还是未来自身的综合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对学生走向社会也是一种良好的积淀。

三、结语

青少年宫作为综合性的教育场所,越来越成为家长培养孩子的首选之地,甚至很多地方兴起了青少年宫热潮。青少年宫音乐教学是一大主体,青少年宫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多个方面的优化,音乐教学必须紧抓学生的学习心理,结合音乐的特点,稳扎稳扎,优化教学。音乐是一门富有灵性的学科,参加青少年宫音乐学习的学生虽然基础不一,但是都具备灵性。因此音乐和学生是相通的,教师应该尊重和激发每一个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学会与每个学生做朋友,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特点,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积极鼓励学生,并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音乐求知欲,让学生在青少年宫的音乐课堂上真正提升自己的音乐能力,强化自身的音乐素养,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更强的动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倪岚.浅谈提高音乐课教学效果的方法[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5,09.

[2]曾芙蓉.浅谈提高音乐教学的途径及方法[J].中国青年文学家,2015,06.

[3]赵红丽.浅谈提高音乐教学活动效果的方法[J].新课程学习上册,2015,01.

[4]聂华勇,李丽.浅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03.

[5]韩小红 浅谈提高中学音乐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 (基础教育版),2016,07.

[6]金东莫.浅谈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措施[J].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十卷,2016,11.

篇10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是20世纪初到20世纪70年代对美国教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学说之一,是当代西方国家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教育学说。在各个方面影响着教育发展,为教育领域的众多学者和专家所推崇。本文拟对人本主义对我国养成教育是否有所借鉴进行探讨。

一、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内涵与思想基础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是人本主义思想在教育问题上的反映,其理论的核心是以“人性为本位”,基本价值取向以谋求如何实现“完整的人”的发展。自我以及“自我实现”是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核心概念。教育思想上要求人性的复归,而在教育实践上向人类情感世界的趋同。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一种西方心理学的新思潮和新取向,对当时美国教育制度的批评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的起点。主张“非指导性教学”,重视研究人的本性、动机、潜能、尊严以及价值,并把人的潜能的实现放在首位。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全人化教育,主要内容有:反对教育无目的论,倡导教人、做人、成人的教育,以培养自我实现和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反对单纯灌输知识、机械强化和条件作用的外在学习,主张将情、智教育融为一体,开展最佳成长的内在学习;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式教学,主张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发扬学习自由和主动创造精神;反对本文由收集整理学校课程脱离价值观,价值中立和无目标、无意义,主张课程改革,实施意义学习和经验学习;反对不良的师生关系和教育心理氛围,主张学习是一种人际的相互影响,应充分发挥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作用。

二、养成教育的内涵与发展

“养成”的本意是培养,使之生成。古人认为,“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人的本性是自然生成的,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则是要经过人的努力的。养成教育所具有的早期性、长期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决定了养成教育是适合青少年时期的最佳教育方式,并将内化统一于青少年发展的全过程。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养成教育源远流长,《周易》中有:“蒙以养正,圣功也”。孔子也把养成“道德的人”作为他的教育任务,并以“仁”作为其基本观念,是人生的最崇高的品质。在西方,养成教育经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养成思想再到近代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以及20世纪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生活教育,再到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教育理论为最终养成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些理论均对养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对养成教育的启示

(一)养成教育要以青少年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追求的是“全人教育”,其教育宗旨就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人是一个“全人”,一个“完整的人”,他不仅在身心方面达到了和谐发展,而且在认知(理智、知识、理解)与情意(情绪、感情、态度、价值)方面也达到了和谐统一。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说,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开发潜能,完美人性,完善人格,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实现丰满人性的形成。

如果说养成教育的本质是“人的教育”,那么对青少年个体而言,其最根本的就是要促进个体的自我发展。以青少年的全面、和谐发展为主要目的的养成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对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深刻把握的结果。养成教育必须从尊重青少年的特点出发,唤醒青少年的主体意识,尊重青少年自身的潜能,这样才能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二)养成教育要以“青少年”为中心

青少年是养成教育的主体,是养成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充分调动青少年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促进养成。养成教育不仅仅是“行为习惯的养成”,更重要的是内化和强化统一于青少年个体发展的过程。“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而养成教育是他人教育指导下的自我教育,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自我教育集教育者与求教者的角色于一身,它像一根红线贯串在养成教育始终。离开了自我教育,养成教育就会失去重心,教育也便失去了成功的希望。